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

来自星球故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九华山综述(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

九华山;最早叫陵阳山,后改名叫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被著名的酒鬼李白看到后,在唐天宝年间改名为九华山至今。

应该说九华山的出名在四大名山中和普陀山近似(另外两个都是很久就很有名),这两个都是非常偶然的成为佛教的根据地后才越来越出名。

九华山没因为酒鬼改名出名,出名的原因(说实话不太出名,很多国人都不知道这山,而且更有甚者连山是哪位大师的根据地都说不明白)还得拜托我们本土的地藏菩萨。

依照惯例还是先说点场面话吧:

九华山,为我国皖南斜着排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

整个山方圆120公里,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以上大部分内容来自百度。

九华山的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据说是九十九座山峰,但貌似没人数清楚过)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所有山峰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也最大。

这著名的九座山峰在酒鬼喝多了看的时候貌似九朵莲花,佛教大师看的时候是九尊形态各异的佛,我看时候比较简单,就是九个山头,说实话就这我还是掰着指头一个一个数过来的,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我看到的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九座山峰。但是比较幸圌运的是在旁人的指导下,我看到最高的山头:十王峰,海拔1342米。

九华山要说风景比较适合旅游,知名的山峰比较集中,而且海拔较低,也不会有什么高原反应,好看的基本都在方圆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

关于九华山旅游,导游到时候会一个一个的给大家讲的,自己去的话可能会有点费劲,因为这些一个个找起来有点累,最好别像我一样,找那九个峰都没找明白。

九华山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既然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就得有个名山的范儿,总之这个派头很大。

但是实际上没什么古刹,基本全是新建的,之前那些就算是能扛住岁月也抗不过我圌党我国的那个十年,这点大家都懂的。

虽然古刹比较新,但是好在九华山里自然植物还是很有些年头的,红卫兵们也不吃这些木头,万幸也没一把大火给烧了,所以九华山还能看到古木参天,再加上常年的湿圌润气候比较适合草木生长,九华山看起来颇有点灵秀幽静的味道,而且湿圌润的空气中常会飘过一些城市里闻不到的草木清香,这点很值得品味一下。

这估计也就是九华山旅游的一个特点,也正是因为名气远不如其他的三座名山那么大,也就能少些商业和人为的物事,“幽静”或许是九华山的一个特点,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不过关于发展这点,我觉得最关键的还的看看我们国人的信仰会不会改变,我在后面会有专门章节详细唠,先搁这儿,卖个关子了。

九华山素有“莲花佛国”之称,莲花之说是酒鬼说的,我去的时候没喝酒,当然也没看出这个意境,要有人看到了就一定是高人,而且是很高的人。

佛国倒是眼前的,这比较实在,寺庙林立,九华山现存寺庙78座,佛像6000余尊。

大家注意啊,其实真正的佛国不是以量取胜的,关键是得有核心竞争力,九华山真正意义上的寺庙除了专门研究它的很少有人会关注到,包括哪些收门票、买香火的和所谓的景区管理人员。

这些九华山的寺庙里确实有真正清修的和尚,对这些虔诚的信徒我一向非常的崇敬,但是对那些功利之徒我也一向不耻,佛教四大名山里基本都是这样的鱼龙混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包括佛门之地。

九华山林林总总的寺庙比较出名的有甘露寺(和刘备、孙权、孙小妹等香圌艳故事没关系啊)、化城寺(这个我认为是最著名的)、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

据说这些寺庙收藏文物加在一起达千余件,当然大部分都是糊弄人的,说实话除了当年被偷走现在还回来的可能还能算是文物的话,凡是留在山上的就基本全是糊弄人的,这点大家都清楚,只要是文物就压根不能逃过伟大领袖领导的史无前例的大革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九华山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这个倒是能给上山旅游度假无聊的时候增添点乐趣。

九华山在南北朝期间,以之前说过的九座山峰为显著特点,山高奇秀,峰峦异状,所以当时叫九子山,从这个名字基本都能看出有点道家的影子,也就是说最早这地儿还是道教的天下,关于之后的演变我们随后再说。

总之这个九子山的名头叫了很多年,实话实说也没叫出个什么名堂来,只能在地方志里看到些许的记载,但是这一切随着唐朝的到来逐渐的改变了。

唐天宝年间史上最著名的酒鬼兼当时的娱记“李白”没事干跑到九华山,在看到此山秀异后,触景生情,酒鬼眼里这就不是九子了,成了九朵莲花,估计是喝大了后看东西都是重影,山叠着山看着可不就是象莲花吗。

酒鬼很兴奋,与同行的所有娱记们一起唱和,这就是著名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确实有点意思,酒鬼的水平还真是没得比。

酒鬼的妙句迅速得到了其他娱记的广为转载,一时间涌上各大娱乐报道的头条,酒鬼李白堪称唐朝的陈祖德,往往是一语惊天下。

同时,九华山的地方官员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立刻召开了常圌委扩大会议,为了适应当时的宣传和旅游开发等等市场的需要,马上报请改九子山为九华山,特事特办,效率很快,酒鬼酒还没醒,“九子山”已经改为“九华山”了。

同时九华山地方政圌府还专门出资传印了酒鬼的所有诗句,这点就和现在各地政圌府都争相请名人去拍电影或是花纳税人的钱请俩著名的二百五去香格里拉办婚礼一样,李白吟九华山诗一时间流向全国:

“昔在九圌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说实话,酒鬼的水平还真不是盖得。

以上几句中的“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也成为之后和现在的九华山最为推崇的宣传语。

在李白之后,诗人兼娱记的刘禹锡也在听闻相关报道后慕名而来,也同样得到了相当高规格的接待,溜达完了同样留诗:

“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

这就是当时的娱记典型特点,甭管怎么折腾,娱记间会形成默契,之前只互相吹捧,不互相攻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唐朝的娱记们很有团队精神,九华山也在这些文人娱记的追捧下名噪一时。

再说点九华山的景色吧,九华山因地理原因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清代时就概括有“九华十景”之说,确实很有灵性。

现今旅游全面开发后,九华山在政圌府揽财精神的带动下,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完成各种创收项目的建设,力争做到多鼓捣玄虚、多收门票、多建旅游项目等等,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九华山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不仅提升了整体通票的价格,还增加了各个小景点的增收层次,合理的完成了多掏游客腰包的任务指标。

第一篇再给点场面话:九华山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圌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看也看不完,只要想看就能一直看,但是得多掏门票多花钱。

九华山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说实话这样的称谓估计连九华山自己的管理人员都有点心虚。


渊源(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2)

场面话说完就该进入正题了,依惯例还是从最早说起,九华山相比于其他的名山属于比较晚熟的,熟透的原因还拜托中原文化的南迁和经济中心转移而开始,这点和普陀山的发展比较类似,我查了很多的资料,基本上找不到关于九华山很早的历史记载,这点和别的佛教名山就差了很多,比较权威一点的“九华山志”居然整个就是一地藏菩萨史。

按说“山志”你就该老老实实的写“山志”,整的跟佛经一样你给谁看啊,为了讨好地藏菩萨也犯不上这样吧。

所以,我看到的“九华山志”是我看到和翻阅过的最差的一部地方史志,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史实整理都完全对不上,九华山的管理部门应该重视下,这是正事,得花点费用和精力好好整整。

九华山隶属于安徽池州,我去查阅池州地方志的时候倒是能找到些许资料,那我就只能从他最初的行政管辖地“池州”说起吧。

应该说“池州”还是个很远古的地方,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属于吴国管辖,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的领地,说是领地其实也就是个部落,压根就没有什么行政管辖的制度,也就是说这地儿穷山恶水的,管理层都懒得派地方官来,只是名义上划归到吴国,具体是归吴国还是越国管,没人找得到依据,一概而论就算是吴越之地吧,可能也就是我们中华民圌族很早的“古越人”的地盘。

“古越人”应该也算是我们国家有记录最早的居住群体之一,最早的原生态部落。

我们中原老祖先在中原这地争地盘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他们就在这安居乐业了,倒不是说这的土著不好斗,更主要还是地域的原因,这地儿山多、水圌多、树多、野兽多,搁现在这地儿绝对能整出个原生态的旅游目的地,搞不好评个世界遗产或是五A圌级景区也属正常。

这样的地方资源不仅能带动本地的经济,还能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多种经营,顺带帮着中原人在互相干仗的同时,还能忽悠大家都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度休闲假,体验一下休闲完美时光,也能就共同关心的利益问题进行外事交流和沟通。

但是,这也都是在外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当时说这些就很有难度的,我们的土著人士只能自己猫在自己的地盘享受纯自然生活。

众所周知,只要是人或以人为主的任何部落,之间就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争斗,为了争地盘、争资源、甚至争女人,不过好在这一带还比较安生,部落间并没有多大的争夺,一方面是人少斗不起来,另一方面是没文化,没文化也就没记载,确切的讲谁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经常互相间的掐。

上述是具体情况,据我对当时的情况分析,可能还真是部落间比较和谐,关键在于这里的人们主要精力只能放在和大自然做斗争,和复杂的生活环境和周边环境作斗争,人和人、部落和部落必须携手作战,共同面对凶狠的大自然和各种现在的珍稀野兽,和野兽做斗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法设法的把自己变得比野兽还野兽,聪明的古越人这点做得很到位:

《论衡》:吴为裸国,断发纹身。

《列子》: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左传》:断发文身,裸以为饰。

《孔丛子》: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

通俗点的判断基本可以认定古越人的特点如下:“断发文身、拔牙漆齿、不穿衣服,更重要的是居然还男女同浴!”。

其中的“断发文身”我理解是为了吓唬野兽,浑身上下画的比野兽还野兽,最起码出门还能吓唬个华南虎;

但是这“拔牙漆齿”我就没想明白了,整一口黑牙再少两颗是为了吓唬人还是为嘛?实在让人费解啊!

其次的“不穿衣服、男女同浴”倒是很让我等心向往之啊,哈哈。

别的没什么,按照现在人的理解只能说这古越人的风俗很“潮”,还能经常理发,忽长忽短,变化发型和纹身图案,主题思路就是要是看流行什么,不仅理发还经常染发,这可都是有史料记载的,不是我胡说的。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关于古越人的一些风俗的介绍,至于是不是涉及到九华山区域说实话我也不得而知,但是当时那一带的情况基本也就是这样,而且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关于那会儿到底这地属于哪个国家或是归属到哪个地区谁也说不好,毕竟那会中原地带也很乱,当时的中华文明基本就在黄河流域一带,整个中国的其他地区都相对荒蛮,特别是南方一带,用过去的话讲就是一片蛮夷之地,但这一切,随着两个著名人物的到来开始有所转变了,吴越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和部落开始进入中原文明的史册,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陆陆续续有了相关的介绍和说明。

想搞清楚吴越之国的历史,我们先得整明白这两地是怎么开始进入中国历史的,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史书“史记”里面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司马迁说完第一部“本纪”后开始讲“世家”的开篇,第一篇就是“吴太伯世家”,之后才是什么楚啊、齐啊、魏啊这些著名的大国和世家。

要说司马迁还真是天才啊,当时这样的排列在当初是因为“吴”确实是历史和由来很悠久,重要的还是“周”王朝的直属后裔,差一点周王朝就是人家的。

以上或许是血统,但是一直到随后的很多年,吴国的后人居然不负众望的越来越活跃,而且还漂洋过海的活跃,无论规模和生命力乃至影响力都绝对堪称“史记”中世家第一,凭着后一点荣登“世家第一”就毫不含糊,司马迁作为史家第一人,别的不说,起码在远见上当之无愧,绝对的史家第一人。

话扯得有点远,大家别嫌烦啊。

商朝末年,当时周国的国君是古公亶父,其实说是国君都是抬举了,实际上也就是几个大点的部落联盟而已。周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在更大的盟主“商”的统一管理下的一个西部国家小联盟。

古公亶父应该说属于能力比较强悍的一类人,不仅管理着自己的部落,还兼并了很多周边的小部落,在商朝末年已经形成了一个西方的强国。

当时的交通可远不如现在,管理政策的发布和实施都得靠人来回跑,远一点的部落基本就无法联络和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盟主“商王”发现这个西边来上贡的小国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成了周国的地盘,都跑到县官现管的周国那上贡去了。

商很明智,看到既然管不了就干脆直接任命当小盟主吧,这样,小盟主周国上贡给大盟主商的东西按常理也就必须的比以前的多。

因此,商王任命古公亶父为周公,事实证明贪图贡品和松散管理就等于教唆和纵容。

当了周公后的古公亶父就得考虑后代和继承人的问题了,古公亶父确实厉害,不仅自己厉害,还真是老圌子英雄儿好汉,他的三个儿子个顶个的牛,三个嫡子,大儿子叫太伯(又作泰伯),二儿子叫仲雍,又叫吴仲,小儿子叫季历。

按照周的宗法制度当然也是我们国家民圌族坚持到现在的传统,老大继承父业,也就是太伯是君位的继承人。按说这没什么说的,所有人也都没什么闲话,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太伯没有儿子”。

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这就说明周在太伯之后,就不能保证血统的延续,那会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专业医院治疗这病,这个问题在当时很严重。貌似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只能换人,那除了太伯以外谁来继位?

谁要是说我们古人想的不远我就跟谁急,继承皇位这一事,就不仅得看这一代还得参考下一代,这样才能保证王国的统圌治和兴旺,基于这样的前提大家都带着疑惑等待,等待太伯生个儿子或是那天来个“意外”什么的,大家都懂的。

但是不幸的是,连这个“意外”都没有,太伯家的家教很严,管理很到位。

太伯没儿子,但是哥儿三里小儿子季历倒是有个儿子,而且大家都说这小子有前途,小小年纪已经能掐会算,经常还会装神弄鬼的忽悠大人,这在当时可是大本事,那会的人就信这个。

这个小孩就是大名鼎鼎的“姬昌”;用《史记》的话说:“有圣瑞”。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3)

之前说到周国的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就与遗传学角度(只有老三有儿子)而言,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事别说别人了(当然大家都没敢说),就连古公亶父都有让小儿子即位的想法。

但是这话论谁先说出来都不靠谱,包括英明的国君古公亶父,折中一点的想法就是:按常理先传给太伯,当太伯挂了之后,再直接传给侄子姬昌。

但是问题是这个时间有点长,而且谁也保不齐会不会出别的问题,比如不圌孕不圌育治好了,或是别的什么等等意外事件,大家都很纠结,当然这只是意外情况,但是这里面明摆着的问题就很难说明白:

一旦日后姬昌继位,那他亲爹季历要是没挂的话算干嘛的?那会可没太上皇这么个既时尚又好玩的官职,也没这个规矩,那他爹就是臣子,就得服从儿子的管理,这个貌似有点麻烦;

这事要说也好办,太伯挂了后就把位置给季历,季历挂了后顺理成章不就给姬昌了嘛,皆大欢喜,想法不错;

可是问题还是有,这个季历可是老三,太伯是老大,这中间还隔着一个老圌二哩,如果老三季历继位,谁能告诉我他哥哥仲雍干嘛?没道理老圌二还得排到老三后面啊;

那就这样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是:太伯、仲雍、季历、姬昌;

姬昌作为王位的第四继承人享受王室待遇,当今的英国就是这么整的,等前几位都挂了就行,反正年轻,熬得起,不会像查尔斯那样千古难逢的倒霉鬼一样,自己都熬成老头儿了还没混上个王位,这样排定顺序似乎有道理,想法不错;

别急,还是有问题?怎么这么多问题啊?

急也没用,还得说,做了这么多的假设和排序都是基于一个前提:老大太伯没儿子!对不对!对就有问题了!

太伯没儿子,貌似王位是可以传给老圌二仲雍的,可老圌二仲雍可没得不圌育不圌孕症,事实上他有儿子,那么仲雍之后就应该传给儿子,而不是弟弟;而且这事怎么说也是顺理成章,无懈可击;

去你大圌爷的!太纠结了,干脆废了太伯和仲雍,直接让季历干!

别急,还是不行,一来您这破坏规矩,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大家都知道周朝是最讲“礼”的朝代,什么事都没这个“礼”重要;二来,太伯和仲雍本身既没过错也不是昏圌庸,没有理由废他们啊。

周王古公亶父为了这个问题,想得脑仁都转筋,千不该万不该,早点实行计划生育多好啊,现在整的一前后没辙,不仅他苦恼,当时的大臣们都很困惑,也包括这哥儿三。

老爹带头愁眉苦脸、心绪不宁,大臣、王圌后等等都很郁闷,太伯和仲雍本想等着看老爹怎么拿主意,老爹怎么说就怎么听着就行,但是一看这阵势知道不能等了,怎么办?

哥儿两一合计,干脆直接自己说吧,省的别人说出来挺没面子的。

太伯和仲雍于是去找父亲,提出愿意让弟弟接任国君,我们两让贤。

按说这是众望所归,但是这个“周”确实比较迂腐,这哥儿两真自己说出来了后,大家左想右想觉得还是不合乎礼数,还是犯难,这古公亶父也没同意。他还在接着想,问题是你能想出来也算,这厮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

办法没想出来,想办法的古公亶父却想得病倒了。

“兄弟,机会来了。”太伯对仲雍说。

“什么机会?大哥,你可不要乱来啊。”仲雍看着哥哥决绝的眼神一下子有点慌了;

太伯很纠结的看了老弟一眼:“想哪去了!我说的机会是咱们两人可以借口去衡山(不是今天的衡山)为父亲采药,趁机出走,远走高飞不回来,那么,国君的位置自然就留给季历了。”

“哦,这事靠谱。”仲雍若有所悟。

其实国人都知道这王位早晚是会给姬昌的,哥儿两一方面不想计较,另一方面也确实没法计较,国内舆论很重要,这点不像现在,网民爱说什么就什么,反正没人管。

哥儿两说干就干,一起去见老爹,说是传说中“南岳衡山”有仙草包治百病,两人想去采药,为父亲治病。大家注意啊,那时的南岳衡山可不是现在的湖南那个南岳衡山,那会的南岳衡山是现在安徽的天柱山,一直到汉朝,南岳衡山都是这里,汉朝之后才改到湖南去了。

老爹古公亶父隐隐感到了这两小子的意图,但是没阻拦,问题总得解决,似乎这个法子还不错,“那就这样吧!再好都莎呦哪啦,那就分手吧!不带走一丝牵挂!”

老爹很郁闷的看着两儿子走了。

得!走吧!太伯和仲雍就这样离开了家乡,一路向东。

哥们儿两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到了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咱们现在山清水秀的江南了,不过那会可没有现在的风光旖旎,那会的江南全是荒蛮之地,而且丛林众生、湿气弥漫,更可怕的是还有很多比野兽看着还野兽的“人”。

总之,哥儿两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

首先就是穿衣的问题,周国那会已经高度文明了,不仅穿的很有讲究还得带着帽子,哥儿两穿衣戴帽的一身打扮在当地就成了彻彻底底的怪物,这点你还真别不信,现今泰国旅游就有个天体海滩,基本不让亚洲人去,因为亚洲人包括中国、韩国和狗圌日的日本人去了都拿着摄像机狂拍,但是要是真到了那,你整一身衣服还真是挺奇怪的,大家都裸圌着就你穿着你自己都别扭,而且也没什么拍的,老外的皮肤实在是难以入目,还不如去网上找个“片儿”看看更直接更美观。

话说回来哥儿两在那待了一段时间就不想走了,确实养眼。各个都裸圌着,顶多在腰间系上些树叶,这是天热的时候,天冷的时候就找一块兽皮一裹,腰间系一根草绳。

此外,压根没有像样的房子,所有的房子都是草房,而且很不结实,唯一一点值得推崇的就是社会比较和谐,打猎的时候都是一起干,分的时候也没多少啰嗦话,哥们两很适应这种氛围。

住下来的哥儿两决定改变这些人的生活习惯,但是很快发现这事不靠谱。因为这事很复杂,很多时候当你看不惯一件事物的时候一定得想下这种情况的来龙去脉,不然你肯定会经常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任何事情都是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其必然因素。

当地的种种不入眼的风俗基本全是有道理的,这不是我,也是这哥儿两总结的:

不穿衣服:当地主要的饮食来源是打猎,可是这猎物不是每天都那么好运气能打到的,就得有另一种解决温饱的办法:捉鱼,和游戏“帝国时代”初期解决温饱的办法一样。

当时的江南遍地都有水,捕鱼不成问题,只要下水就行,下水就有鱼,这活儿一旦成了家常便饭的话穿着衣服肯定就成了累赘,还不如光着,想下就下,下去就能解决温饱。

断发纹身:经常的打猎的第一要求就是敏捷,头发太长肯定会影响速度,要不你看现在跑百米的那群老黑个个都是光头。纹身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吓唬动物和壮胆儿的。

草房:那地儿湿气太重,而且都是石头山,还经常下雨,土地水分饱和就经常碰见泥石流,这样你就不能建北方的窑洞和土房,要是建个窑洞碰上恶劣天气,用不了几天雨就下得房子没了,草房虽然看着不结实,但一来成本低,二来确实能扛着当地的这种气候。

不带帽子:这点就更别提了,都断发、染发了还带什么帽子啊,时尚的都得露在外面。


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4)

在吴越之地安家落户的哥儿两安心的待下来了,当然不是简单的暂住,这哥儿两是打算办理长期户口的,要不说有文化就是好,哥儿两发现上篇的那些问题后就再也没提什么改造的想法,而且迅速的融入了当地社会,最关键的还是这地儿的美女比较多,而且都不穿衣服,象这哥儿两这样的文明斯文人很受当地的女孩子喜爱,粉丝大把。

有个国外的朋友和我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你要想学会一种语言你就找个当地的女朋友,这样连肢体语言带口语,保证三个月就过关。

这哥儿两就这样,很快从直不楞登的陕西话学会了吴侬软语,不仅适应了当地生活还开始利用知识引导当地生活了。

最开始带领大家在吴越之地种上了水稻,规范了农业生产;

第二制定了部落制度,规定劳动纪律等等;

文明的措施马上都得到了当地人士的高度认同,有知识再加上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食物,慢慢的哥儿两身边就有人跟着混了,这有吃有喝的还稳定谁不愿意来啊,以这哥儿两为核心就形成了初始的部落,没说的,这哥儿两成了当地的酋长。

眼看着这哥儿两的日子一天天的好过了,突然有一天又来了几个穿衣戴帽子的人,得!熟人!就是周国派来找他们的,和他们一样,翻山越岭的来了,沿路打听后听说有两个怪人在这边混的人模人样的就直接摸过来了,可见这哥儿两在那一带已经是很有名气了,来的人告诉他们:你老爹快不行了,你们赶紧回去得见最后一面。

这是大事,哥儿两啥话没说收拾东西就动身了。

比较惨的是那会交通确实不方便,哥儿两一路连滚带爬的赶回去也没见到老爹,时间太长了,不过见到了老弟季历,兄弟三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后,开始准备后事。

在哥儿三的共同操办下,老爹古公亶父下葬了,这个时候,距离他去世已经是七个月了,后来周朝的周公(这个就是后来很有名的周公)制礼,就依据这个时间制定了天子死后七个月下葬的规矩,也就是就是参照了古公亶父的先例。

老爹已经下葬,既然都回来了谁来继位王位又成了个现实的问题了。

不用说哥儿三互相谦让了很长时间,老三季历的理论还是老大干,但是老大太伯是铁了心不干了,江南那边确实让他魂牵梦萦啊,不过他的事迹被很多人引为榜样,包括后来写史记著名的太史公,中国古老的这个传统还真是挺让人钦佩的。

孔子的名著《论语》:“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哥儿两没多废话准备回江南了,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了,这一次第一有了明确的目的地,第二知道当地缺什么。

哥儿两这回不是自己走的,除了家人,还带了很多的工匠,这会气势壮了,哥儿两带着大批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到了荒蛮的江南之地,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早的移民,按现在话讲就是最早的知识青年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毛爷爷这句话说得还真是很有点道理。

在哥儿两入乡随俗的政策大框架下,结合了周人的先进文化和当地特有的气候地理条件,一群周人对吴越之地进行了文化、经济、制度等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系统化。在这些卓有成效的管理下,太伯和仲雍的事业越做越大,周围的裸圌体男女一时间都以依附到这样的文明社会为荣。

《史记》:“从而归之者千余家”。

于是,在东方升起了一个欣欣向荣的部落,一个新的国家出现了,老大太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勾吴”,之所以这样命名,太伯很有文化,太伯说:“我是个没有儿女的人,这个国家以后就是我弟弟吴仲的,我弟弟叫吴,为了证明是我弟弟的,就在吴前面加个对勾,所以就叫勾吴。”。这是那会比较老实的叫法,按照现在流行的语言可能会叫成“耐克吴”。

国家成立了,太伯顺理成章的就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任国君——史称吴太伯。

看到了吧,周国不行,换个地照样当国王,而且都是自己一手打造的,比生活在老爹的阴影下有成就感多了,而且还少了很多闲言碎语,太伯比较牛。

成立国家就得有个国家的样,最早的部落建制一定是不行的了,建城吧!太伯按照周国的方式,修建城池,这座城被称为“故吴”,具体现在在哪不知道。

这边太伯当上国王了,那边也没闲着,一切都和大家预料的一样,小孩姬昌果然不同凡响,居然在即位后带着周国干掉了大盟主商,周国不叫国,改叫周朝了。

其实这也就是我国最后一个统一的奴圌隶制王朝,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司马迁的史记里第一部世家就是“吴”了吧,周本来就是人家的,只是人家不想要,自己另辟蹊径成立了吴国了,这是之前的。之后的渊源我们后面会一点一点的讲到,大家会越来越觉得司马迁才是真正的牛人,而且比任何人都能掐会算。

说完吴国的故事我们简单说下越国吧,不是我想简单,这个越国本身就很简单,任何有关越国的的史料记载我觉得都是大家猜的,到底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估计就没有人知道,而且关于这个国家的灭亡似乎也成了千古之谜,我找不到确切的证据,就说两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吧。

《吴越春秋》:当年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茅山(今浙江绍兴的会稽山)接见四方诸侯,这事是大禹一生中最风光的事,治黄河是挂了以后后人说得风光,在位的时候这事最风光,所以大禹死后就葬在这里。

葬就葬吧,到了夏朝少康的时候,担心大禹的香火断绝,就封自己的庶子于“越”,算是继承大禹的香火,称为“无余”,后来就这么叫开了,称越国。

另一种说法貌似这几年比较流行,可能也比较靠谱:说是这个越国本就是中原国家,而且越国的发源地会稽山最早都不在现今的浙江,说会稽这名儿本来是在泰山附近,也就是说在商朝时越国的封地也在古雷泽地区(山东荷泽地区)。

再后来被周朝诸侯(周围比较强势,一个是周的近亲鲁,另一个是姜子牙的后代齐)的排挤下一路南迁,直到周朝初年,迁到今江苏吴中,在这地儿一混好几年,到吴王阖闾初年,吴国空前强大,越国比较惨,接着被吴国挤压,再向南迁到了今浙江绍兴,地儿虽然一直迁移,但名儿没变,到哪都叫会稽(古人比较轴)。

其实我觉得可能这地儿压根就和中原没什么关系,很有可能也就是自然形成了一个国家,吴国能称为一个国家,周边肯定有会学习的,依葫芦画瓢也能整出个国家来啊,况且那会都是人少地多,也没人和你抢资源什么的,个人觉得我猜的比较靠谱,哈哈,欢迎大家一起猜。

不管谁猜吧,历经了夏、商、周,到了周朝后期也就是我国著名的一个灿烂的时代“春秋”时期,按说这两个挨得很近的国家风俗都差不多,应该友好相处才是,不过奇怪的是这两国从一开始就没有一衣带水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国策,从开始就是今儿我圌干圌你一票,明儿你带几个人捅我一刀,可以说冲突不断。

但是有个好处是威胁不断,也就能自强不息,两国在这种猫三狗四的双边关系下都从弱小开始变得强大,同时这两国都出了著名的国君,并在国君的带领下开始逐渐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成了春秋里相当精彩的一段记载。

关于夫差和勾践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貌似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个一二三的,我只说两件事可能大家不太清楚的,关于这两个国家的传说。


关于世界名刀(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5)

开始说下貌似和这两国家毫无瓜葛的题外话,世界名刀。

首先得简单介绍一下世界上最出名的名刀,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在这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不能说震古烁今,但也绝对继往开来。

众所周知,在冷兵器时代,兵器的锐利程度至关重要,能配备一把好刀可以说在战场上威力无穷,就连韦小宝这样的小无赖都能仗着利刃在通吃岛上杀了个七进七出。

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重视冶炼技术的国家(没办法,谁叫咱们的文明比别人早呢),从最早的青铜器开始到后期的钢刀,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开国国君都很重视军队兵器的装备,但是比较纠结的是,在后世,世界上最出名的名刀没一种是中国的,技术的悠久和中国民圌族的聪明才智似乎在这个环节消失了,难道说我们的聪明才智在历史上消亡了?

先说下著名的、全世界公认的三大名刀吧(首先还得强调一点,这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骨灰级利刃,其他的和这三种比都是小儿科)。说完了我们再回来说这件千古之谜:

排名第一:大马士革钢刀;刀形如弯月,又名中东钩。

这种刀是骑士最极品的装备之一,从天下闻名的哥萨克恰其卡刀,到人人闻之失色的蒙古骑兵的钚刀,都与其式样有相同之处,可以说是一种类型的刀,虽说形状各异,但统一的特点是“弯”,正所谓圆月弯刀。

这个“弯”可不是专门为了显示个性的,功能才是最主要的,因为用这种刀的民圌族大多是游牧民圌族,游牧民圌族轻骑多,快速冲锋使他们攻击的最大特点,骑士们冲锋时单手持刀甚至不用挥,只是平端,借马的强大冲击力杀入敌群时就会割头一大片,锋利无比、杀气腾腾。

这种刀的另一个统一特点是小把,只能单手持,刃长而锋利,表面采用举世闻名所谓的大马士革工艺,往往弄得镶金弄银,华丽无比。

据说中世纪欧洲和中东国家一次战争,已经使用火器的欧洲军队一通枪就打垮了手持钢刀的中东国家骑兵联军,但是冲锋过去的时候全体战士都不打仗了,欧洲的战士们统统下马去抢对方死去的战士身上配备的刀,由此可见这种刀的魅力有多大。

另外还需要强调一点,很多人认为象征大马士革刀的特点是独有的花纹,说的也有些道理,但过于浮躁,刀就是刀,首先是功能和特点,其次才是装饰,如果凭花纹就能跻身世界名刀之列,那就不是刀,是范冰冰。

排名第二:日本武士刀;

我很看不惯日本人,以至于每每提到,都会用狗圌日的日本人来形容,但是日本刀确实很强,这点大家都知道,我们也没必要回避。

日本刀堪称是最为实用的步兵用刀,小日本在体格上的劣势(个子比较小),在近身攻击时就以这种利器弥补了不少先天不足。

当时明朝倭患最厉之时,就有不少人中国人提出了日本刀的实用性和战果,建议按照这种方法改进我们自己的装备。

后来,这种提法被我国一代名将戚继光吸取,并亲自模仿了这种刀做出了咱们自己的国产化名刀,戚继光给这刀取名叫“苗刀”,特点是比日本刀更长,更重,适合我国人的体格,并创了苗(苗就是细长的意思)刀刀法十二式,配合著名的鸳鸯阵使用,马上见效,砍倭寇狗头无数。

戚继光在给皇帝的信谈的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建议用这种刀全面装备军队,并说如果人人习练熟悉,以中国的人数优势,将会造就一支可怕的步兵队伍。

但是这么一件利圌国圌利圌民的好事,居然不了了之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据我猜测可能是这种刀造价太高而且不好保养,据说每天都得用植物油擦,这样下来应该是不符合明代兵器管理制度和兵器发展方向。

当时执政说话管事的是张居正,这个人应该还是非常具备政治头脑的,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明帝国,已经开始在军队普遍装备火器,这种冷兵器已经不是军备发展的方向了,至于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总之,日本刀锋利而朴素,钢质多用上等钢反复淬火,采用稀有金属工艺和化合物方法打造,是不可多得的好刀,也是步战的利器。

排名第三:马来刀;

应该说这是一种在中国不怎么出名的名刀,但是确实是一种好得令人毛圌骨圌悚圌然的绝世利刃。

与其说入选是因为刀刃锋利还不如说是刀本身的奇形怪状,这种刀形状非常诡异,大都如盘蛇状,形状怪模怪样的,而且刀身布满了无数的槽,槽口暗蓝,都是为了能浇注见血封喉的毒药,反正是能有多诡异,这刀就能做出多诡异,使用者和制造者都属于极度心理变圌态的家伙。

这种刀最大的特点就是基本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就是说你见到的马来刀大部分都是一刀一个样,这点从侧面讲也是它的制作严谨,基本全是手工打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都勇于创新。

刀型诡异只是它的一个特点而已,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刀据说能轻松的将钢枪的枪管切成两半,将刺刀和枪托一刀两断,甚至一刀将人切为两半。

这种刀不大,使用方面是专门从事暗杀行业的杀手的极品,刀不长,但基本都泛暗蓝的光,在白天看来就有一种冷意真照进你的内心。

刀是怪物级的,打造的麻烦也是怪物级的,工艺据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片打法”,换句话说,这把刀是无数的钢片用失传的工艺打造的。现在世界上据说还能手工打这种刀的人以个位数计算。

当然还有很多种刀,但是能评上真正意义的名刀只能是这三种,可以说各具特色也用途各异:

大马士革刀;绝佳的骑兵冲锋陷阵装备;

日本刀:步兵最佳装备,适用于步战的任何环境;

马来刀:刺客最佳装备,防身利器,适用于阴谋算计暗箭伤人;

以上就是世界三大名刀种类,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刀剑使用范畴,其他很多刀也很出名,但是究其类型无外乎这三种刀的延伸,可以归类的话用这三种刀就基本比较全面了。


刀剑笑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6)

说完了题外话这三大名刀,就说回来还是中国的早期,在我们国家的春秋时期可谓是英才辈出的年代,文化和思想上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中丰 ​


吴国后人的传说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7)

秦始皇;这个堪称中国历史上绝对呼风唤雨的人物,在他的领导下,秦国一步步走向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且随着他的野心和进步,战国这个时代终结了,中国 ​


最早的九华山(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8)

首先声明一点,之所以前面会先讲下吴越之地的故事和背景,主要是后面内容,特别是关于咱们九华山的部分,陆续会有当初吴国后裔的影子出来,这还真可谓是千年孤独千年等待啊,我这倒不是推崇什么成分论阶级论的,但这里面还真是有些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仿佛也是冥冥中的巧合。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很多人物都是这样的,你要真想理出个头绪来还真是理不出来,里面好多弯弯绕,说白了我国家早期的什么世家、士族还真是国家的精英和栋梁,这里面是血统还是传统不得而知,只能是仁者见仁了。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和传统的关系比较大,这些士族子弟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必须忧国忧民的,而且关键是还能接受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有机会学习应该是这些人远远高出其他人的重点。

说了半天绕回主题九华山,九华山隶属池州,这个之前说过,这地儿在早期完全就是个不毛之地。虽然行政区划在池州,但是一直也没有设立政圌府机构来进行管理,其实也没什么好管理的,这地儿没人、没地产业、没旅游业,整个一要嘛没嘛的地儿,派官员都省了。

这地儿从战国时期起就开始隶属于楚国,楚国太大了,而且楚国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所谓世家太多,国政基本被几个世家大族把控,精英军队也纷纷隶属于各个世家,所以楚王实际上是徒有其名,并不能完全左右楚国整个的政局。

池州一带自从被楚国兼并后,并不属于楚王的直属管辖,但也不是世家贵圌族的领地,基本就是一三圌不管的地方,也就说没人顾得上池州这样的小地方,该荒蛮还是荒蛮,不仅池州,当时整个长三角都是这样。

现在回头想想要是吴越两国都争点气,都没完蛋,两国标着膀子拼实力还真是都强大,起码不会像被楚国兼并了后的局面,照这样发展下去极有可能整个中国的历史都会改写,但是历史上没有什么假设,到了这一步我们的吴越之地就谈不上发展了,可以说无论在任何方面基本都处在停顿状态。

没有形成集圌权统圌治的大楚国被集圌权了很多年的秦帝国一举歼灭,天下彻底变了,不再是分封制的国家,都改中央集圌权的郡县制了。

秦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池州为鄣郡所辖。

关于这个秦帝国,说句公道话还是为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的,不说劳圌民圌伤圌财的长城,单说为了平衡各地的财政和人员这点就试图做出了很多努力,从内地强迫向周边的荒蛮之地移民,以充实各地的人口和带动当地经济,包括比较荒蛮的云南、四川等等。

这些利好政策当然也包括池州,这地儿貌似开始有点人气了,不过人气归人气,在旅游业没有成为支柱性产业前,这地儿还是没人关注。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地一来多山多树,二来湿气比较重,很不适和当初的中原人居住,最早来的怨圌声圌载圌道,后面的听说后打死也都不来了。

秦帝国折腾了几年的功夫被一群楚国人后裔给灭了,想想这事还真是轮回啊,有好多预言都实现了。

成功干掉了秦之后,胜利的一群楚国人按惯例开始内讧,一放牛的小孩被一群人推出当上了楚王圌后,又被屠夫给干掉了,最后流氓又干掉了屠夫,流氓笑到了最后,也正是从这个最著名的流氓开始,中国开始正式走向了封圌建制的中央集圌权统圌治,汉王朝建立。

从秦帝国的统一到后期的混乱,很多地方都遭受了战争的洗礼,这回池州因为偏远到变得很幸圌运,因为没什么油水也就没人顾及到吴越之地,这地儿也没怎么遭受战乱,连战乱都没有的地儿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一切都停顿,跟就没开始发展过一样。不过,当初的吴越勇士们倒是走出家乡在全国各地冲锋陷阵屡建功勋,这点和我们关系不大就不多说了。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今当涂县北境地),池州跟着也就归了丹阳管辖了。

这个时候随着中原政圌权的逐渐稳定人口也不断增加,人口一旦增加就得找地方安置,腾出块空地盖个安置房什么的。

这回终于轮到我们的九华山了,这地儿终于在全国大政策下迎来了第一批安置户,多年无人的纯天然有机植物没了,自然生长的野生动物也没了,地球的天敌“人类”是到那那完蛋,九华山的宁静被打破了。

九华山那会还不叫九华山,也不叫九子山而是叫陵阳山,至于这个名称的转变还真是找不到确切的史料,应该那会的九华山没有全面开发,也没整明白其中的九座山峰什么的,行政区划设在陵阳县就叫成陵阳山了。

需要说的一点,在西汉时期,九华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这点还得拜托我们国家的古老宗教“道教”,和基本上其他的名山一样,最早来这扎根的都是梦想着成仙的修炼之士。

陵阳的首任县令——窦伯玉,字子明,丹阳人,汉代著名道家。

据清光绪版《九华山志》和《青阳县志》记载:“吾闻陵阳乃丹丘之地,故请之为宰”。

可以看出这人是自荐来九华山当官,而且也说明当时的九华山是丹丘之地,丹丘看名字都能想象不是什么好地方,不知道窦伯玉这样说是不是为了申请成为这地儿的公务员增加筹码什么的。

还是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5年),窦子明正式成为了陵阳县令,可比较悲催的是窦县令一生都未得到升迁,在陵阳一直待了长达几十年,死后倒是混了个名,世人称“陵阳子明”。

这位窦伯玉县令为官时期的政绩怎样,没有记载,只是说他作为修道之士,执政方针就是黄老之道,说白点就是无为而治,什么事不用管自己就能好,基本在他管理期间九华山一带就是一无政圌府状态,这种管理办法到底灵不灵说不好,不过在当时的九华山可能有用,一来山多不好管理,二来也确实境内也没几个人,大家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基本没什么事。

早期作为当地县令的窦伯玉无所事事,见天的除了打打猎就是钓钓鱼,生活过的安逸舒适,还是那句话自己好不是真的好,这地方这么休闲,太适合休闲度假了。我们的窦县令就把全家都接来吧,窦家家族的人就一个一个的全来了。

大家族来了之后就发现这地儿什么都好,就是生活不是很便利,在窦县令的松散管理下当地的自然经济还凑合,但是确实没什么发展,商业没有规模,买什么东西都不好买,只能自耕自食,本来作为悠闲生活重要一环的的娱乐活动“打猎钓鱼”这会反倒成了保障生活的工作了,这是窦县令始料未及的,不过事既然到这一步了也就别废话了,为了解决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干吧!


聪明的窦县令(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9)

要说干实事这窦县令还真是没的说,原来的休闲放松生活虽然惬意,但肯定是无法保障生活数量和质量的,窦县令就目前生活状况决定彻底改变这种单一化的生产形式,就从钓鱼开始吧。

也还真别说,窦县令不愧被人称为“方士”,也真是有两把刷子,亲自动手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设备的创新,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一钓鱼车,具体工艺样式无从考证,但是单从这名就能看出已经不是简单的逍遥度假了,已经从乐趣上升到工作,而且应该还提升了产量和质量。

这里得说句题外话,道教在那会还不能称之为一个教派,只能说是一种修炼方式,那会的道士也没什么教规和统一的模式什么的,所以说那会的修道之人有各种各样的叫法,或称为仙道、或称为方士等等,对于窦县令这样的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称谓。所以,我决定把窦县令称之为方士,简明扼要就是有方法之士,所以说动手做个钓鱼车这样的小儿科对于窦县令而言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事。

不过,这事虽然很有成就感,但是说实话,我们的窦县令开始对现在这个公务员的生活有点厌倦了。

话说又回来,窦县令对于生活厌倦归厌倦,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还是得想办法,钓鱼车很好用,但是这种单一的索取式开采的结果很严重,没过多长时间,凌阳这一带本来就不是很丰富的鱼和猎物就被这种规模化开采收拾的差不多了,远不如当初来的时候那么好抓。

窦县令的日子也一天天的在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而发愁,全家老小每天早上一起来就瞪着眼看着他,眼神就是告诉他当初都是你叫我们来的,说这多好多好的,有吃的有喝的还能享受政圌府性补贴和公务休闲旅游,现在可好,饭都吃不饱,就更别说别的什么娱乐活动。

这大早上起来,还不赶紧的去给家人解决一天的伙食问题,愣什么神!可怜的窦县令基本每天都在这种煎熬下出门开始一天的打猎钓鱼等等“休闲生活”。

方士、公务员窦县令很郁闷,这样下去不仅一点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别说升迁能不能指望上,现在是搞得一家老小还得为生活发愁,没准熬都熬不到升迁的那一天。

窦县令只想骂娘,但骂归骂,窦县令还是得开始一天的工作,叫上自己的兄弟窦子明一起推着钓鱼车开始钓鱼,但是这回钓鱼的时候窦县令走神了。

之所以窦县令走神,因为窦县令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有方法之士为什么今天还在为这些俗事而发愁,窦县令看着脚下九华山的白土楞着楞着灵机一动,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豁然开朗的窦县令先让自己的弟兄去打猎,自己一人待会,在一个人安静的环境下,窦县令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仔仔细细的考虑了一遍,基本认为没有问题后就直接回家了,兴奋的窦县令连钓鱼车也没拿。

空手回家后的窦县令还没等家人开始埋怨就大声吆喝把全家人都叫来,大家以为开饭了,很快都跑来了,随后窦县令宣布:

今天我钓鱼的时候钓上来一条白龙,当时我吓得急忙给白龙跪拜,看到我虔诚的态度后白龙向我点首示意,腾空而去,看来我的升迁是指日可待了,而且造这势头很可能我还能飞黄腾达,你们跟着我吃点苦以后就一定有好日子过,你们要是熬不住的话就可以走,以后可别后悔。

说完这些窦县令一脸的严肃转身而去,没再多一句废话,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很“神”的背影。

家族的人有点愣神,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相信了窦县令的话,不信也得信,万一他真的升迁了这会走不是前功尽弃吗?

家族人拿出所有的东西丰盛的准备了晚餐,恭敬的请窦县令出来一起享用,窦县令当晚吃的很饱,很爽,窦县令头一回尝到了忽悠的好处。

吃饱喝足的窦县令心里很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吃完后窦县令发话了,明天就不要去拿回钓鱼车,那车谁也不能动,因为这是现场证据。

另外,从明天起我作为一个县令和方士就不在为这些温饱俗事而出门了,你们全都出去,要是不知道怎么打猎或是钓鱼就去找人聊天吧,随便聊什么都行,但是作为政圌府官员的家属你们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都得和我们治圌下的民众打成一片,这是必须得!都别给我摆什么官员家属的架子。

说完后,窦县令又是一脸严肃的回去睡了,那一晚窦县令睡得很不踏实,铺垫都做好了,下一步怎样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二天,家族中男性由窦子安领衔继续打猎钓鱼,女性由窦子明老婆亲自领衔开始走街串巷,窦子安没什么,反正之前也是这活,现在还多几个帮手,接着干吧。

但是,窦子明老婆就有点问题了,见到乡下人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憋了半天没话找话的瞎聊,实在没话说的时候忽然想到昨天的事,开始聊我家窦县令昨天见到白龙的故事,这一群东家长、西家短的妇女们一般对这种事传播的比网络还快,一传十、十传百。

接下来的事情果然按照窦县令设计的开始一步步进行了,窦县令还真是有方法之士啊。

话说回来,窦县令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来的有点晚,出来一看一家人除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以外都出去了,马上想到这事短时间内还是有点问题,最简单的就是一家人的近期伙食怎么解决,于是叫两个女儿也出去,但是毕竟女孩子不能单独出门,只能让她们去后山近地儿挖点野菜,万一没找到吃的也能对付一下,窦县令真是不容易啊。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经过大妈大婶的不断宣扬,窦县令见到白龙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的基本上九华山一带就都知道了,但是唯一的一个遗憾是九华山确实偏僻,这地儿的人到是都知道了,但是外面的人基本还不知道,而且窦县令也没能按照预计的设想那样,很快就能得到当时迷圌信神仙的皇帝和上一级官员的召见,连个上报的人都没有,窦县令开始从信心十足到慢慢的灰心丧气。

阴差阳错的“陵阳子明”(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0)

事情发展的很不顺利,该来的没来,该解决的还是没解决。

现在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落实,九华山一带的百姓人太少,虽然有少数人空闲时间去钓鱼车那(这地儿能见到白龙,应该有点神气)上上贡品什么的,当然这些贡品窦县令都亲自去拿回来打牙祭了,不过这些实在是太少了,根本解决不了家族的温饱问题。

问题很严峻,在这样耗下去没等到皇帝的召见全家人就都快饿死了,必须提前启动第二步计划了。

困境下的窦县令再次体现了方士本色,自己亲自前往钓鱼车那,又开始钓鱼了,不过这回是自己一个人了,万一让别人看到岂不麻烦。

窦县令运气比较好,今天钓了几条大鱼,窦县令自己在河边就动手把鱼肚子给刨开了,不是窦县令准备烤全鱼,而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白布放进了鱼肚子里,然后大摇大摆的回家了。到家后把鱼交给女儿准备晚上的伙食,女儿收拾鱼的时候顺理成章的看到了窦县令的白布,看了半天看不懂就叫来全家人看,没人看得懂,大家只能叫来方士看看,事儿大了。

窦县令看后直接放在头上开始跪拜,一脸严肃的告诉大家这是我之前放的那条白龙给我的指示,你等凡人当然看不懂,得了!明天开始大家就不用饿肚子了。

第二天,得到了神示的窦县令独自一人出门了,到了钓鱼的地方接着钓鱼,现在的钓鱼和以往不同,窦县令心里已经再次回到了当初休闲的心情,到晚上窦县令直接就地挖了点白土就回家了,回家后把鱼和白土交给家人,让家人把白土混在米里大家吃,家人很纠结的看着窦县令,窦县令瞪着眼告诉家人说:

这就是白龙告诉我的修炼之法,这叫“五石脂”,吃完后慢慢就能成仙,家人很郁闷,不就是土吗?

没办法,反正主食也不够,吃吧,大家千万别以为这是笑话,之后这样的事还会发生,而且还是在九华山,所以说九华山的白土貌似还真能吃点,大家去了可以尝试一下,味道如何,可以和我说下啊。

窦县令偶遇白龙的事没能宣扬出去,没得到政圌府的认同和升迁,也没能得到广泛的群众顶礼膜拜,一家人只能这样吃“五石脂”过日子。

实话说,这事你糊弄外面人还行,自家人谁不知道谁啊,慢慢的家人开始看不惯窦县令的做派了,窦县令依然见天的装老大,但是其实他心里比谁都纠结,他一直在等,一直在等。

正如之前窦县令设计的一样,开始的过程和他预计的毫厘不差,差就差在九华山这地实在是太荒芜了,消息只在这个圈子里流传,扩散的很慢,这招很失败。

但窦县令的问题是既然上去了就下不来了,还得一直装下去,真敢不装的话,先不说外人怎样,就自己人就得在老弟窦子安的带领下把他给生吃了,窦县令就这样痛苦的装了很长时间,直到他终于想通了,其实最主要的是他实在是吃不下去那个“五石脂”了。

窦县令在一个阴雨朦朦的早上独自一人爬上当时的九华山,自己静静的思考了很久,终于痛下决心,决定告别了这个让他彻底失望的人世间,纵身一跃,从山上跳下来了,当双脚刚离地的时候,窦县令忽然想起自己的钓鱼车还在钓鱼的地方当现场证据哩,来不及交代了就在半空中大喊:

“听到的告诉子安,用钓鱼车钓鱼吧…..”。

喊声在九华山的半空中回声不断,好多在山上打猎的、钓鱼的都亲耳听见了。

窦县令挂了,挂的没人知道在哪,山确实大,而且很荒,大家联想起当天听到的窦县令犹如在半空中的大喊(还真的是半空中),纷纷传播窦县令是被天上的白龙接走了!成仙了!

窦县令是吃了“五石脂”成仙的!窦县令走的时候还在半空中告诉子安照顾好他的钓鱼车哩,窦县令真的成仙了!

这回倒真出乎窦县令的预料,很快,自己成仙的事倒是经过一段时间传到了外面。

不过,没了县令的窦家人依然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这下可好,没人知道这白土是那挖的,连白土都吃不上了,窦县令的两个女儿接着挖野菜,周围的挖完了就只能上山上去挖,很不幸一个失足,另一个为了拉一把也失足,结果双双掉下山去,山很大还是没人能找到。

按说这是个惨到不能再惨的事了,但是却意外的传说就更神了,居然变成了,窦县令自己成仙后不忍心看着两个女儿在人间吃野菜受罪,下来把两个女儿也接走了。

当然后来窦子安同学也不明不白的挂了,也成了紧跟着他哥一起成仙的传说了,这就是著名的“凌阳子明”成仙记。

以上故事原文在《列仙传•卷下•陵阳子明》中,这书是西汉著名的刘向所著,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翻阅,当然刘向写的没我写的真实和精彩,他写的是神话,糊弄人的;我写的是故事,首先让大家知道这事,其次让大家看个乐呵的。

而且现今的九华山依然有窦县令的遗迹,都是后人为了纪圌念他而建的:

如凫山的白龙潭、碧玉泉上的醮坛、陵阳仙姑尖下窦子明的炼丹灶(据当地人传说,夜间有时可以看到炼丹灶放射红光)、天柱峰之侧六亩田心安禅寺下面的钓鱼台、嘉鱼池(这个就是放钓鱼车的地方)。大家到了九华山不妨游览一番,回来再看看哥们儿的文章想想哥们儿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哈哈。

历史上的“陵阳子明”应该是确有其人,但是有很多的说法,比如很多人认同陵阳山就是源于“陵阳子明”的名号,窦子明号陵阳子,所以说那地儿后来才叫的陵阳山。

关于这个,我这样喜欢较真的还查了下别的资料,陵阳山应该是在吴越时期就这么叫的,虽然吴越时期没有证明,但是后来统一了吴越之地的楚国著名的世家子弟屈原在其《楚辭•九章•哀郢》中就有“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之句;

所以,我觉得这个名称应该和窦县令关系不是很大,而且我查了很多资料并没有发现窦县令留下的什么经,也就是说其实窦县令成仙的故事并不是很出名,至于说以后世很多人会提到“陵阳子明”,从很多方面看,我觉得是有些人无端的想把道教的历史往前推,所以在“陵阳子明”身上加入了很多其他著名道士的事迹来加以宣扬。

其实道教能称为宗教的起源是在东汉末年,之前都是什么方士啊、方生啊之类的统称,所以说“陵阳子明”的传说就是个传说,大家知道也就行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九华山很早就有了所谓方士的足迹,至于算是方士还是道士都无所谓,重要是不管这个足迹是怎么开始的,但是一定有,一定存在就行。


无声无息的九华山(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1)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里程碑一样的王朝,整个朝代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件,但是对于我们的九华山而言却基本毫无悬念,虽然之前吴楚之地已经有了很多的发展,但是在两汉期间,我们国家的发展重点依然是黄河流域,那会的黄河流域可不像现在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那会的黄河一带还是风调雨顺,山清水秀,中华民圌族的精英们也都基本集中在以黄河流域为重点的帝国中心。

这点正如我之前说到的,吴越之地被中原文明征服之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那会的长三角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和令人向往。

那会这一带没人愿意去,也就是说在中原一带已经开始的繁荣和文明在这里是一丁点也看不到,甚至比以前更荒芜,虽然也有了向“窦县令成仙记”这样轶事广为流传,但是成仙后的窦县令也并没有惠泽那一带的百姓,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关于这点,我觉得多少也应该归结于我们的道教,道教之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干不过佛教,这里面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道教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没有统一的思想和发展模式,道士们各干各的,都依着自己的思路闷头炼丹和研究,千万别小看这点,就是因为这点,道教虽然占据了我国大部分的名山大川,但是实际上真碰到强有力的宗教竞争就满盘皆输,我们从九华山的发展就能看到这点。

窦县令成仙记我们不去追究他的真实性,只说一点,就算是窦子明真的是个有道之士,作为一个宗教的传播者就应该首先得具备以下特点:

一;组织编撰经书,也就是组织人手给自己或是自己的宗教理念制定基本纲要,或是阐述和推广自己的见解,再通过手下或是其他的传教人员进行必要的市场推广,吸纳更多的信徒和教众,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占据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也才能真正意义的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立足与自身发展,必须得建立根据地,也就是最起码你得给自己找个地儿待着啊,不仅是自己住,还得给可能来投奔你圌的圌人都起码有个住的地儿啊,营建和扩大“道观”规模应该是所有生存的基础,连生活都不能保障你谈什么狗屁发展啊;

三;广收门徒,这点就更重要了,没有门徒你开什么传播公司,没有传播、忽悠,宗教从业人员靠什么生活,任何宗教都是靠忽悠吃饭的,都是坐吃山空的主儿,连本山大叔都知道收了一帮徒弟帮着打哄哄,作为宗教领袖这点就更应该意识到了。

以上三圌点我认为是宗教发展的基石,这样我们就可以回头看看我们的窦县令做了什么,首先一本书都没有,所谓《列仙传》还是刘向根据民间传说编辑整理的,谁都不知道他是怎么修炼的,修炼什么了?就忽悠自己家人把白土当饭吃,没事钓钓鱼什么的,这样也能成仙吗?就凭这点怎么让周围的人士相信:跟着你混也能成仙啊。

其次自己住的地都没安顿好,就更别提什么道观了,窦县令确实够穷,这点可能也是现实情况,但是好歹盖个茅草屋也能多少说明点问题啊,起码也能告诉大家这就是窦县令曾经修炼的地方,运气好的话以后的门徒还能收点门票开发个旅游项目什么的。

再次就更可笑了,窦县令自己个人或许倒是成仙了,还没忘了回家捎上两个女儿,从这点就能看出窦县令别说徒弟了,生前估计连个跟班的都没有,也不知道他这公务员是怎么当得,作为一个政圌府公务员怎么可能没几个小弟呢?非常的费解啊。

不仅是窦县令,我们国家那会的道教(我们姑且称之为道教吧)基本全这样,自己一个人修炼,修得好的不知所终了,都说是成了仙了。其实都是自己一人待着,不定哪天就挂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彻底找不到了,大家就只能说是成仙了。

真是不知道有谁见过仙,反正我就知道练这个高级玩意的全都是单漂,不仅没徒弟而且连怎么修炼的都不知道。

剩下的一代接一代所谓道士们,依然是不停的自己琢磨,换着法的炼丹,倒也不是没成绩,火圌药就是道士们不断的创新后发明的,这也算是道士给全人类带来了真正的“福音”吧。

所以说,那会很多的名山大川里著名的道士最后的下场都是不知所终,而且都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道这些人最后是怎么生活,怎么修炼,怎么成仙的。

说白点就是名山大川在他们手里连个售楼部都没盖起来,这样做房地产的不破产才是怪事哩。

但是这样的情况在两汉期间发生了转变,关于两汉期间的诸多牛事确实和九华山搭不上关系我们就不罗嗦了,只说两件有关的事:

第一件事,佛教来了,这是大事,有统一教义统一理论的外国人真的来了,外国人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来了后最先想到的就是忽悠领导,等领导在晕头晕脑的情况下直接开始占地盘建据点,不过好在九华山地处偏僻,中国人没看上,外国人也没看上,九华山一带一如既往的流传着窦县令成仙记的故事。

第二件事,这个对于道教绝对的大事,东汉末年道教终于有了不世出的大师级人物隆重登场了,张鲁一家三代不懈的努力,终于把中国之前枝枝杈杈的所谓道教统一整顿和规范了,中国这些传统的什么方仙道啊、炼丹士啊都成为道教里重要的一部分。

道教正式作为宗教有了自己的教义和规范,也有了正式的从业人员和各种技术资料的整理和汇编人员,并且规定了以各地的宗师为基础和核心,开始广收门徒,从根本上杜绝只能一人得道别人瞪眼不知所为的弊病。

道教的整顿不仅扩大了教众规模,而且稳定了基层从业人员;有了正式的从业人员后道教首先在四川一带迅猛的发展,看来这个本土化的东西只要稍微规范就有市场,玉圌皇圌大圌帝、太上老君什么的不用多说,基本大家都知道,这点比印度话听这简单直观多了。

道教在一代宗师张鲁被曹操收编后也开始在北方得到发展,全中国都开始推广道教,道教的重心由汉中一带转向了中原,也为日后道士们在各地发展铺平了道路。

所以说张陵、张衡、张鲁一家三代绝对是道教古往今来的第一家族,也正是他们把之前我国的修仙士、炼丹士、驱鬼士、施符士等等整合后统一称为了“道士”,简言之就是“有点道行之士”,对于道教,张鲁家族功不可没。

对于宗教而言以上两件事可以看成两汉时期的最大新闻,不管日后怎么发展,现在市场上终于开始有了面对面的竞争和专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士了。

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萌动了,九华山包括现今的长三角依然是藏在闺中无人知,但是无声无息不代表没信仰,九华山那会就信窦县令的故事。


比较扯的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2)

九华山因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等等多方面历史原因,在两汉期间渡过了默默无闻的阶段,其实不仅是九华山,当时包括整个长江流域都是如此。

但是在两汉过后的三国期间情况开始有转机了,三国期间的吴国就在这一片发展,这个吴国和最初的吴国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所管辖的地盘也比当初的吴国大了很多,立足在这一带的吴国貌似也没多大的野心,没有更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好好开发这一片大有可为的地产终于被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提上了日程。

遗憾的是由孙权领衔的吴国政要们也对九华山这一带不是很重视,我查了很多的资料都缺少这一带的发展数据,唯一一点就是三国期间著名的道教人物“赵广信”,从东吴入九华,采药炼丹,相传丹名为“九华丹”。

姑且不说这个说法真实与否,首先“九华丹”这个名词就大有问题,九华山从什么时候由陵阳山转变成九子山无证可查,但是从九子山变成九华山却是有据可依的,这个名称来源于酒鬼的诗句,也就是说是唐朝才开始这么叫的,三国期间你叫上“九华丹”了,你这穿越回来的吧,明摆着忽悠!

就这点而言,我觉得我们的道教很多地方做得很不到位,为了强调九华山是道教的地盘开始胡乱编撰史实就很不地道了,包括名不见经传的所谓“陵阳子明”其人,把很多不属于九华山道教的内容牵扯进来,就是为了证明九华山最早就是道教的地盘吗?要真是这目的起码你也敬业一点,找点有证可查的史实啊,这些压根都经不起任何的推敲的东西也拿出来就显得很牵强了。

可以这样认为,九华山其实直到三国期间依然是默默无闻的,也就是这地儿到现在为止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没有任何一个神仙或是高人在这发展,九华山保持了最初的原生态。

既然说到这点了我就再说一点,貌似这种情况在三国后的晋朝有所转变,这时期道教又出了个著名的人物,这事我在写峨眉山的时候写过,规范了道教发展的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

这位大师具体规范这些的缘由不知道,但是现在流传的这些道教的著名地产楼盘里面也没有提及九华山或是陵阳山。

很多目前的史料都说九华山自古就有道士在这里修炼,说实话我觉得这纯属扯淡,更有甚者提及九华山在所谓的七十二福地里排名第三十九,我把这七十二福地翻个了遍也没找到一丁点的联系,关于七十二福地的记载有两种说法:

一种排名第三十九的是: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今江西奉新)东;

一种是第三十九的是:砵池山,在江苏淮安府山阳县西北十五里。晋王乔真人成道处。

以上两个版本两种都找不到关于九华山的影子,所以包括现在的很多史书也都是在胡扯,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说法,如果有,希望有人能告诉我,就我目前的水平实在是找不到了。

根据其他的材料我只能认为在九华山的问题上,我们的道教包括很多的学者都没有依据,而是片面的为了加强九华山的历史渊源胡乱往上贴内容,无端的把不属于九华山的内容抡上来或是把稍微挨点边的东西夸大,以此证明九华山有多深的历史渊源,关于这些东西,切记多看点资料就明白了。

还有一点得说到晋代,这期间,我们的道教经过古往今来的第一人“张鲁”大教圌主的统一规范后,在全国范围得到较大规模的传播,传统的各个流派都被统称为道教,而且门徒甚多。

还在这期间,道教丹鼎派创始人葛洪(公元284年—公元2⑥4年),从罗浮山等地辗转至九华山区炼丹,真人峰、宝陀岩和双圌峰下到现在都有所谓的葛仙洞、丹井等,相传为葛洪活动留下的遗址,同时也是九华山目前的旅游景点,以彰显九华山悠久的历史渊源。

关于葛洪道人我就不多说了,唯一一点的疑问就是葛洪首先是一个人,在那个交通不便利的年代他不可能今天在这炼丹,明天在那炼丹的,真以为他是神仙啊!

而且,全国各地貌似有点名气的山都有什么葛洪井啊,炼丹炉啊什么的遗迹,鬼才知道哪个才真是的葛洪大师留下的真迹,左右我是认为葛洪不可能来九华山,别的不说,就简单的吃饭问题在那会就得不到解决,这点从最初的窦县令到赵广信和葛洪都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这炼丹只能饿着,窦县令不就因此而成仙了吗,后面的要是来也只能是这个结果。

以上的论点可能有所偏颇,但是却是我辛辛苦苦查询了很多资料后得出的结论,其实我也想着九华山能和别的名山一样说说,这都是我们道教的地盘,但确实是找不到一点的依据,既然写到这了,我总不能和前人一样昧着良心胡说八道吧,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九华山关于最早的道教传说起码我看到的都是胡编的,而且基本开篇都是一句话:

“据史料记载,最早活跃在九华山的是我国传统宗教—-道教”…….

你依据的那个史料,谁敢给我一一列出来,左右哥们儿我是没找到,而且很费劲。

话说回来,我们的道教在这期间也没少了发展,但是根据地都基本选在了更适合发展的龙虎山,按说地理位置不远,但是依照中国人的固定思维,一个地方生意好的话大家就都去那,谁也不会傻不拉几的自己一人跑到九华山来,龙虎山确实是七十二福地之一,这个没有任何的争议,拜托后人再也别为了加强什么所谓的渊源,硬往上扯一些没影子的事了。

九华山在两汉、三国甚至晋朝都没有真正的道教从事活动,是道士们看不上,还是地理环境不适合人类生活,不得而知,反正是这会的九华山最多只是个旅游景区,还没有管理机关或宗教事务所,评个A的话,最多最多也就是原生态2A圌级景区。


看着就靠谱的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3)

上面说了很多很扯的事,其实不在乎扯或者不扯,历史就按照历史的轨迹进行的,既然有扯的就一定有不扯的事,不然扯从而说起呢。哈哈,这个还真是有点佛法的味道了。

中国在晋朝这个朝代比较悲催,被迫开始逐渐的转移发展重心,可以这么说,晋朝是个比较奇怪的年代,纵观中国历史很少有这样没怎么经过战乱就轻松得到天下的,晋朝获得最高统圌治权几乎是没费什么大劲,只是窃取了曹魏政圌权得到了天下的控制权。

所以,“权谋”两个字,在晋朝的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和重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了晋朝中期各方争权夺利而天下大乱。

晋朝的混乱还真是有别于其他的年代,他的混乱可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内耗,自己窝里斗,内耗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崇尚武力的各个外族势力由此开始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晋朝的故事我之前说到过一些,这里就不多说了,西晋末年以往的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中原地带开始大乱,中原之地的士族大族们为了避免战乱开始了第一次的大规模移民,目的地也就是我们的长三角地区,应该说这就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政治经济转移的时代。

从历史上看,这是中原文化因面临不断地战争而被迫逐渐南移和吴楚文化融合;而从地域上看,这是内陆文化沿江(长江)、河(黄河)不断东进。在历史上,晋朝末年应该是两种文化交流的最强期,也是在这期间,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为核心的全新中国文化,并且在日后的不断发展中显示了其旺圌盛的生命力,长三角地区应该感谢这些姓司马的。

再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处在特殊地域环境中的安徽省沿江地区,包括江西沿江地区,也正好处在中华民圌族南北、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各种文化在这里互相交织、碰撞。

同时,沿江地区也是中华民圌族南北、东西文化交流纽带和桥梁。

很幸圌运,我们的九华山也就在这个圈子里,大量的汉圌族士人由黄河流域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等等,使南方政治、经济、生产水平等等各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指数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政治经济等等的飞跃发展,宗教事业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佛教的流派(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4)

上面简单的介绍了下各位大师级人物,其他的比较牛就不多说了,和九华山有关的,也就是我们的地藏菩萨,先说下地藏菩萨吧。

地藏菩萨是在释迦佛陀去世后,未来佛弥圌勒佛还未降生的中间阶段,承上启下主管一切的大师,所以说他的地位应该和其他两位不相上下的,而且他本身的境况也最适合佛教的本义,我个人认为也最应该称之为菩萨的大师。

而在其他应景的信仰未明确的时候,我国的佛教信仰基本是以未来佛弥圌勒佛为主导的:

《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中《隋唐以前之弥圌勒信仰》:

“推原其始,佛教传入中国比较早的一个阶段,取得大众信仰的其实不是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而是另外一尊佛教--弥圌勒佛,他才是最早被大众所崇信的。”

“弥圌勒作为未来佛受到群众的崇信与期待,人们希望弥圌勒下生以拯救魏晋以来的乱世。尤其是皇室的利用,直指利用佛教巩固自己地位的武则天也曾以下生之弥圌勒佛自居,颁《大云经》于天下,弥圌勒信仰更是深入民众之中。

而由崇信弥圌勒而开辟初期的净土宗,更据此奠定了佛教在中国流传的基础。

道安大师开辟弥圌勒净土之后,慧远大师又开辟了弥陀净土。弥圌勒与弥陀成为当时两大信仰,很多僧人都是既奉持弥圌勒净土又奉持弥陀净土。

隋唐末年,弥圌勒信仰开始衰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弥圌勒信仰不仅被皇室所利用,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很多反对政圌府的人假借信仰弥圌勒,经常作出一些不轨的活动,打着宗教的旗号聚众为乱,当然主要组织者都是和尚,不管是真和善还是假和尚,反正都是和尚。

聚众为乱肯定必须镇圌压与禁止,所谓的弥圌勒信仰也就会受到统圌治阶层的质疑。

另一方面,弥陀净土的宣扬,主张极乐之胜、兜率之劣,使人们在思想上对于等待弥圌勒下生认识的变化,认为与其等弥圌勒下生,不如个人修行,自己直接去极乐世界来的快捷、便当。

两个方面的前提就形成所谓弥陀信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弥圌勒信仰成为佛教信仰的主流。

上面说的有点生硬,其实我就是想说明在隋唐之前中国的佛教信仰主要都是弥圌勒佛,并没有那么多的菩萨,佛教也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年代的变化和中国本土化的发展,佛教也从最初的弥圌勒信仰转变出很多的分支,而且变得更现实、更有效率,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们的九华山佛教,这个我在后面会做专门的解释,这儿先放放。

我在这先讲下佛教的两个主要的分支:禅宗和净土宗;

禅宗和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宗派,禅宗文化深受文人知识阶层的喜爱,净土宗则在民间十分流行。

看到了吧,这就是佛教的厉害之处,有文化的就有相对应的信仰,文化稍微缺失的也没落下,还有一更容易上手的宗派,总而言之就是有适合老年人口味的,也有适合小孩子口味的,还有适合中青年口味的全方位系列产品,保证让你圌全圌家乐哈哈,一网打尽。

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提倡“佛在心中”、“即心即佛”、“自悟自度”、“顿悟成佛”、“现世解脱”;主张不读经、不拜佛、不崇拜偶像、不脱离世间,认为佛与众生的区别只在迷悟之间,一念迷时即众生,一念时悟即佛。

可以说禅宗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主意识和自信精神的佛教宗派,它主张不靠他力、全赖自力获得人生的解脱和觉悟。

说实话,这就要求他的知识水平了,全靠自觉,有所谓当头棒喝、立地成佛、顿悟之说,没准哪天街头出来个高僧对着你大喊一声:“咄!还不醒来!”

得!您没准儿一下成了高僧了。

但是,您先别高兴,这绝对有个大前提,想成为高僧,你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你要真是一文盲还真成不了高僧,也就别想这事了,走大街上喊你的都是熟人。

这是针对有知识有文化的主儿准备的,要是连高中都没毕业的,人家都不好意思和你打招呼。

与此不同,净土宗就是一个依靠他力寻求解脱的宗派。

它以死后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修行目标,认为现实世界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想在现世获得解脱是不可能的,并且由于众生生死业重,单靠自己的力量寻求解脱也是不可能的,必须借助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往生西方净土,获得解脱。

净土修行十分简单易行,只要不断地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即可,所以深得普通百姓的欢迎。

但是这个也有点麻烦,这个得渐悟。慢慢来,不着急,没文化也不要紧,会说话就行,就四个字你只要见天不停的念叨就成,这个简单易上手非常适合平民百姓,所以深受当时广大人民的欢迎。

这点大家就能看到佛教的厉害之处了吧,因地制宜的改进教义,充分适应本土化需求,这才是真正的百年老店老字号的跨国公司的运营之道,我一直认为其实最该入选MBA教程的就应该是佛教等几大宗教,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牌经营机构,世界上还真没有生命力这么旺圌盛的运营机构。

特别注明一点:谁敢和我说宗教不是运营机构和盈利机构我就拿板儿砖拍他。


有起色但没九华山什么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5)

话说回来还是在晋朝,关于晋朝的情况我在另一部作品中说过,在这就不多说了,还是直说相关的吧。

晋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南迁,严格意义上长三角的发展是从晋朝开始的。

东晋末年整个中原开始大乱:“五胡乱华”。之前国家发展中心的精英们“士族”开始举家南迁,而且是大规模的南迁,基本上是有背景的家族全都跑到南方了,要知道在过去不是人人都能上学读书的,只有家里有背景或是有地位的才能享受这项权力,也就是说其实国家的命脉:“人才”就是以这些士族构成的,这次大规模的南迁就意味这精英们全部转移。

这样的人才大流动对国家对地区而言可不是一般移民,思想、文化、技术、设备等等全部跟着也就南迁了,长三角从此开始腾飞。

后期的西晋政圌权就别提了,统圌治就是士族天下,门阀观念极强,几大家族把持着朝政,一旦哪个家族得势也就快速形成一个集团,集团头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情况屡见不鲜,按照正常的思维,这样的强圌权人物一般都想把这个头上的一个人取而代之,于是乎,各个朝代圌开始粉墨登场,史称“南北朝”。

当然北方也没闲着,各个民圌族的头领也是不断的干仗,那时候的中国可以说热闹非凡,但是相对于北方的少数民圌族见天干仗而言,南方就文明的多了,大部分还是政治权力的斗争,也就是说北方动拳头,南方斗心眼,和现在的南北差异倒也相差无几。

这段历史因为涉及过多,说起来太麻烦,还是算了吧,等我把这篇写完可能会专门写一篇有关这段历史的东西来,到时候再详细说。

我这只说下和佛教有关的,南北朝时期,为了稳固统圌治和人心,当政的门阀士族基本都大力提倡佛教,其中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佛教的虔诚教徒。

在他当政期间做出了一个很诡异的政策,下令封闭包括九华山在内的宣城、临城(今青阳)、定陵(青阳东北)的数百里山林水泽,严禁百姓垦荒、樵采和渔猎。

当然,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这一带要推广佛教,到底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保护环境吧,或是准备在这一地儿建个国家公园什么的,我猜也有可能是保护自然动物,不让人在这一带猎杀,但是前提是你也得让人吃饭生活啊,这个愚蠢的家伙没想到,你这保护自然就让大批的人民无法生活,由此可见佛教徒当政可能是会有点问题的。

之后梁朝的梁武帝萧衍更是在天监三年(公元504年)直接宣布佛教为国教,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堪称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当然仅对佛教而言),因为在当时还没有那个朝代公然宣称佛教为国教的,这意味这国家正式全面推广佛教,而且佛教可以获得大批的政圌府资助和补贴,佛教的艳阳天开始了。

在当时的朝廷大力推动下,梁朝的佛教日新月异的发展,僧尼人数剧增,各地大造佛寺,造了佛寺就得找和尚来看着,这个貌似不用发愁,不用干活动动嘴皮子就能有个比公务员还舒服的事干,想做这事的人大把抓,遍地都是。

于是乎,各种人士充斥其中,佛教不仅建寺院还圈地,而且寺院还就得有收入,收入就靠地租,佛教地产也顺应时代的蓬勃发展。

以至于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大情景。

大家看到了吧,“多少楼台烟雨中”,我觉得这样的形容实在是太贴切了,第一是很到位的形容了寺院的规模,都已楼台为主,这在当时就是高层建筑,成本自然不用说,反正都是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

二来烟雨中,这次就比较深奥了,南方虽然阴雨天气比较多,但不至于见天的烟雨吧,形容寺院的好吃懒做、不劳而获我倒是觉得非常的贴切,高高在上、背景深厚、暗无天日这些词应该等同于烟雨中吧,反正我是一直都觉得这和尚多了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确实因为这帮家伙完全不产生任何的实际价值,说白了除了念点糊里糊涂的东西外还能创造什么呢?这和尚有几个就差不多了,在大家茶余饭后的给大家梳理梳理精神还行,但是一旦形成社会现象就一定是这个地区的灾难了。

当时的寺院很多已经很出名了,而且也已经形成一定的教派和名气,如:

江西九圌江庐山东林寺,东晋大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名僧慧远建寺,净土宗发源地;

天柱山的“三祖寺”(禅宗三祖僧璨禅卓锡之所,声扬大江两岸);

江苏扬州的大明寺(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地处大运河北河口,又是唐高僧鉴真和尚居住和讲学之地)等等。

不过就算是整个南方的佛教都在发展,还是没轮上我们的九华山什么事,当时的九华山还是一片原始的荒莽山林,这地太穷了,那会的寺院都建在烟雨中的楼台,那那都能报批手续,傻圌子才来你这穷地方发展地产业哩,经济头脑和思维敏捷的和尚们都没看中这块地,在这四百多好新建楼盘中没有一个是九华山社区的,这地成了佛教房地产业开发的死角。

有一点的说下,我看到有些资料写到过,公元503年,也就是梁朝宣布佛教为国教的前一年,有一位名叫伏虎的僧人来到九华山,创建了伏虎庵作为道场。

这基本上就是我能找到的有关九华山唯一的一句话了,其他的任何东西都查不到资料,这位伏虎大师后来是在九华山成佛了还是看看没前途去别地发展了我还真是不知道,反正是九华山除了远古的伏虎庵也没有这位伏虎大师留下的什么东西,我估计最大可能就是以讹传讹了,这位大师可能是来了,先建了售楼部,后来看到太穷了而且没什么客户,吆喝了半天连问价的都没有,直接走了,这地儿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南北朝时期基本就是这样,后期在南北方打的一团乱之后,中国终于出了个大救星,比毛泽圌东对世界的影响力还强的隋文帝杨坚,关于牛人的故事我在五台山里讲过,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之前的内容。

隋朝一统天下,这个杨坚也比较推崇佛教,在统一的政圌权指导下,佛教不仅基本走向了正轨,而且还实现了南北融合,几大道场和多种信仰开始崭露头角了,佛教由此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地藏菩萨“一”(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6)

隋唐时期的历史和纠葛在哥们儿的“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中讲过了,有兴趣的可以回头翻阅一下。

历史上的隋朝时期,大致还是佛教基本占据宗教事业主流发展的时期,而在唐朝初期的宗教中心则是道教,但是唐朝政治经济都相对发达,在大家都有钱布施的前提下宗教应该说都混的不赖,所以基本上在唐朝,佛教道教都取得了不俗的发展业绩。

我们的九华山终于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幸圌运的走出了深山,开始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不俗的发展势头。

关于这点,说实话并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努力和眼光,而还是因为一位国际友人的介入,国际友人本着国际精神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的九华山佛教奠定了基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国际友人,九华山可能今天还只是一个区域的旅游胜地,更别提什么佛教的著名道场,而且大名鼎鼎的地藏信仰也不会取得今天的地位,这就是九华山真正意义上的开山始祖:新罗僧人“金乔觉”。

当然,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能独具魅力,各环节都和其他的名山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有关于风景名胜、历史渊源等等,具体的我在后面会一一道来,这儿我就先说下九华山立足的基石,关于宗教方面的区别: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九华山带动了整个地藏信仰的形成,虽然说在九华山在正式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前地藏信仰已经传到中国,但是在中国经过改良和本土化的地藏信仰还真是因为有了九华山这样的特殊情况,说到底还是国际友人“金乔觉”在里面的功不可没,人称“僧地藏”,也就是在中国真正的地藏菩萨,这可是真人,不是印度人虚拟的神。

为了明白这个地藏大师的来龙去脉,我们先探讨下源于印度的地藏菩萨渊源。

在隋朝以前,最初的地藏信仰已经开始传入我国,虽然这些在当时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派体圌系,但是从很多只言片语中已经能看到地藏菩萨在这时期已经传入中国,并且也被部分信徒接受。

译于北朝的《大方等大集经》中的《须弥藏分》中提到地藏菩萨说“陀罗尼咒句”。

解释一下,这个咒句就是一般宗教常用的装神弄鬼的语言,比较常见的如佛教的“唵嘛呢叭咪吽”;道教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等等都是。

同时期约译于此时的《大方广十轮经》中也说及地藏菩萨现沙门像及其济渡末法恶世众生的功德等等。

同时,随着隋唐朝代的统一和政圌权的稳定,地藏信仰有了较大规模和较快速度的传播。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基本完成了我国地藏信仰的经典经文,史称:“地藏三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略称《地藏十轮经》),著名的大师玄奘法师译;

《地藏菩萨本愿经》(略称《地藏经》),实叉难陀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略称《占察经》),隋代菩萨灯译;

以上三本经书我这就不给大家转载了,我曾经试图想好好研究一下,但是这个经书实在是太枯燥了,看经书比吃安眠药还管用,真想不明白这些大师们是怎么搞出来的,后面的大师们是怎么研读的,这点读经不困的功夫还真是值得我辈俗人学习学习。

另外说点俗人话,我觉得要真是大师就应该整点通俗易懂的让我们这些人看得进去,这样起码能普及佛教知识还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来。

其实就这点而言,我觉得佛教的和尚们相比起前朝差得很远,起码在现今,和尚们毫无进取心,就知道跟着政圌府和旅游局后面等着收门票和计算提成,要不就是多方奔走带着所谓“武僧”组织商业演出盈利,反正和尚们干这些赚圌钱营生不用上税,给多少就是多少,盈利能力确实厉害。

前面的说的有点远了,还是说回来吧,在我正式说到金乔觉大师前我觉得还是把虚拟偶像“地藏菩萨”简单介绍下吧,虽然我看得很困,但是我坚持大致看完了,我觉得我很了不起,我这替和尚们做下地藏大师的传播,做个普及版本供大家看看先。

作为地藏菩萨的事迹应该还是《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载的四则地藏本生事迹相对全面一些,也基本能概况的说明地藏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我这就不全文摘抄了啊,全文估计连很多和尚都看不完也看不下去,我这直接写我的转译和我的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参与共同探讨:

第一个故事是《忉利天宫神通品》说的:

地藏曾于过去很久远的时候见到了佛祖,那会还是一俗人的地藏看到佛祖庄严肃穆、气定神闲的精神头,一下就觉得这人确实不同凡响,绝对的得道之人,从里到外的透着尊贵劲儿,地藏十分的艳羡,就主动过去问佛祖:

借问大师,怎样才能做到向您这样的气度呢?

佛祖说:“只要一心向佛也就是一心想着跟着我混就行。”

地藏很单纯,也就这样就开始跟着如来混了,不幸的是也没混几天就碰上佛祖去世了,地藏很失落。

但是在如来去世的时候专门告诉地藏,他很不放心在未来佛(也就是弥圌勒佛,如来佛祖的转世)还没出世前的这一段时间,这期间要是我的宗教思想没人传播可有点问题了,万一我真的能转世,这千秋基业都不在了,岂不是很麻烦。

其实这都是忽悠,现在人特别是中国人大家都不信这个,还是说点实际的,比如房贷怎么可以不还还比较靠谱。

这个时候失落的地藏估计正琢磨下一步怎么办哩,这老大过世了,我这还没学到你的精髓,以后我的事怎么办?一听到佛祖这么担忧,大师就勇敢的站出来告诉如来:

“你放心的去吧,这就都交给我了,我一定等到未来佛降生,在这期间我会尽力去消除一切灾难,为受罪的解脱,一定等所有的都解脱了我才成为你说的佛。”

经文里说的地藏大师就是个勇于担当的人,但是我总觉得这个对话很飘渺,很像两个人在时光穿梭机里的聊天记录。

比如我和谁说:我很担心公元3000年的地球啊,我得到那会才能重新出来拯救地球,唉!我成天的忧心忡忡啊。

那个谁说:你放心吧,从现在起到公元3000年这段时间交给我了,你放心吧。

大家看下这个对话象什么我就不多说了。

这事就事论事我还是觉得比较搞,首先不知道这地藏大师是一时心血来圌潮还是就是大慈大悲,因为这受罪和轮回的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有人或是有人去世这事就没完,用佛法专业术语说就是你度了这一批又来一批,你总不能不让人去世升天或是进地狱吧,得!地藏大师就这不停的替人解脱,走了一批又来一批,说实话也就一直不能成佛,可能到后来所有人都觉得这么个偶像太符合佛教普度众生的宗旨了,怎么着也得封个什么吧,才开始有了我们知道的“地藏菩萨”,这就是关于地藏大师的第一个故事。

其实按照地藏大师的理论他是永远都成不了佛的,不过佛教的理论和经文不是一成不变的,出个高僧就能按照他的意思改下,然后可以举行个听证会,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辩经”,只要你能讲,讲得大家都觉得有道理这事就能改,就这点而言佛教很民圌主。


地藏菩萨“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7)

第二故事还是《忉利天宫神通品》说的:

有一婆罗门女人,大家知道在印度是很讲究出身和门第的,国家分四种大姓氏,整个国家和社会都严格按照这四种种姓来区分,贵圌族永远都是贵圌族,平民永远都是平民,等级森严,这就是佛教起源的国家,所以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宗教“佛教”,到底怎样大家自己心里想吧。

既然说到这里就把印度的四种种姓归归类介绍一下:

婆罗门:僧侣或是宗教祭祀人员,也就是神职人员(通俗的讲是有点神经的专职忽悠人员),经常和神在一起的一定也就是最高级别的人;

刹帝利:王族,与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阶级,虽然排名第二,但实际上掌权的贵圌族,其实和第一差不多,都属于特圌权一族,按惯例我国的李刚、国法都是这一类,说白点就是和神职人员一起忽悠和镇圌压统圌治的实权子孙世袭派;

吠舍:一般农工商阶级,就是有公民圌权,但是依然被李刚一家欺负的所谓人民,这是绝大部分人,前提是你得服从管理,因为管理你圌的圌人都打着敬奉神明的旗号,你不听话就是违背神的旨意。用现在时髦的话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也就是供奉公务员过上豪华生活的屁圌民;

首陀罗:奴圌隶,一辈子都别想出头的人,不仅你,还包括你的后代和家人,世世代代都别想出头,大家可能会经常看下在印度人山人海的火车上都是这类人,在中国过去叫“流民”,现在叫“流动人口”;

其实现今的印度虽然说貌似民圌主,但是在实际社会中还是这么区分的,你要是没个好姓氏出门都不敢和人打招呼,更别提出国深造和混个白领干干了。

书归正传,这个出身高贵的婆罗门女人的母亲居然信了邪圌教,其实说白点就只是不信佛教而已,不信自然对于佛教的东西就很不以为然,这点和我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她的女儿信佛教而且还是神职人员,这个就有点纠结了,我估计应该是这个女人嫁的家庭是这个背景吧。

终于有一天,这女人的妈挂了,这个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在佛教里就很不自然了,佛教里就说她这不是一般的挂,是一下挂到地狱去了。

所有信佛教的人(这女人身边自然都是这类人)都这么和这个女人说,说的这个婆罗门女人还真是相信了,这事就和现在你出去旅游一不留神进了黑庙,要不花大价钱买柱高香烧烧,里面的混事的能把你和你的家人说的要多恶心就有多恶心,而且能说的你在旅途中一路上都很不爽。

我们的旅游界把这些黑庙一律俗称:“烧香店”,说到底还是我们旅游界人士比较直接,连庙都省了,按职业习惯都称“店”,言简意赅啊。

这婆罗门女人(以下简称女人)越听越恶心,不由自主的问,怎样才能让我去世的妈能好点呢?(这问题现在要是在现在的中国社会有人问,一准儿大家都觉得这人得去精神病医院)。

于是有人马上站出来告诉她你得变卖家产,广施钱财,到各地去建寺院。

大家看到了吧,这才是和尚们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恨不得把人逼成神经病。

女人很孝顺,在被和尚和信徒们忽悠的晕头晕脑的前提下,把家财全给了这帮骗子和尚了。基本破产的女人终于有一天看到了曾经自己捐建的寺院一座座的落成,看着佛像这个已经穷困潦倒的女人自言自语的说:

我已经把我能给的全给给了佛了,现在已经穷成这样了,佛能不能显个灵让我看到我的母亲在哪呢?

据说是佛有大智慧,听到她的祷告后在半空中忽然有声音传来:告诉她回家去吧,端坐好,念我的名号就知道了。

女人赶紧回家后见天的端坐,终于有一天做梦梦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受罪,那叫一个苦啊!

大家注意啊,我敢打赌这事绝对有蹊跷,据我猜想,这个大忽悠的设计人员着这样筹划的:

第一;我们找个意志薄弱并且有点钱的女人,然后多找几个人不断的告诉她,你已经去世的亲人在地狱受苦受罪,我找100个人见天的和她说,她要不信才出鬼;

第二;找个装神弄鬼的告诉她,我有办法,但是你得给我钱,没钱就变卖家产,一定得说明钱不是给我的啊,是给能解决这事的“神”的,我也是替“神”先收着而已;

第三;等钱财到手后也就是这人基本再也没什么油水后,找个这女人独处的机会,几个人整个大喇叭对着天说,你赶紧回去吧,回去就知道了,要是不知道就是你心不诚,还有钱没给我们,之所以得对着天说就是得让这声音像是从天上飘下来的一样;

第四;这是心理学暗示技巧,一个人天天想着一件事,你要是做梦不梦到这件事才出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信咱们就试试。

以上就是诡计的圈套,结果就是:这个女人上当了!

傻不拉几的女人不仅梦到了母亲,还梦到母亲在地狱受到种种苦难,细节我不多说了,反正是女人更加的深信不疑,梦醒之后跑到如来佛像前立下誓圌愿,今生今世只要有钱全都捐给和尚们,女人彻底被忽悠了。

这个故事就是这样,我估计说这事原本的意思,是告诉世人得信这个轮回和地狱说,但是我看到的却是忽悠说,而且高深之极,不知道本山大叔是不是也看过,论年代这是本山大叔的师祖爷。



地藏菩萨“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8)

第三个故事是《阎浮众生业感品》说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小国的国王,这国王相信与人为善,而且坚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可以相信这是一个好国王。

好国王就本着大家好的原则,拉着邻国的国王一起,搞了个两国“日行十善”的双边友好活动进行交流,两人约好要让两国的人民和平共处,世世代代的友好下去,这样,两国双边友好活动开始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两国政圌府最初的想法都是好的,但是却一直没能得到基层的支持,这点很像我国和狗圌日的日本,打我小就听着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话,但是一直直到我长大,现在我只要一提到这个小国,就必须带上狗圌日的三字。

所以说,这两个邻国一般很少有一直和睦相处的,这两国也一样,并没按照最高领袖的精神和最初的意愿往下发展,得知情况后,困惑的两国国王开始共同商讨对策。

一个国王就说让我早成佛道吧,我成了佛了以后我就拯救这些人,度圌化这些人,让罪恶远离我们两国人民吧。可以这样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说这话纯属扯淡,你现在就是有权有势的国王,现在干嘛呢?民圌怨沸腾永远都是政圌府整出来的事。

另一个国王就说,让我现在就拯救这些人民吧,要是我拯救不了他们,就让我永远也成不了佛。这个听着就比较靠谱,说这话的就是我们的地藏菩萨。

这个故事言简意赅,很说明地藏王菩萨的精髓,这个故事我觉得相对靠谱。

我还看到另一个版本的经书(忘了什么名了,反正都比较绕嘴)上说:

那第一个国王也不是凡人,著名的一切智成就如来,不知道靠谱不,但是看到他说的话,我觉得不靠谱。

第四个故事是《阎浮众生业感品》上说的:

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变身中(这个很正常的啊,佛祖为了度圌化各种人经常的变身,因地制宜的度圌化人方显大慈大悲之心,这事在中国就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会是变身为一罗汉,碰见一女人叫“光目”(大家注意这点,还是一女人)。

罗汉就问:你有什么愿望啊?

光目说:我母亲去世了,我愿意花点钱,就是想知道我母亲现在在哪?(眼熟吧,这招还真是百试百灵啊)

罗汉很神通,说你等等,随后马上就入了定了。

这点我还得加上一句,这个招数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不过不叫入定,叫跳大神儿或鬼附身,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人家的比较靠谱,一动不动看着就高深莫测,不像我们的人张牙舞爪的看着就闹心,看来关于在装神弄鬼糊弄人的基本原理方面,佛教的静还是比道教的动要显得更玄奥一些。

往下的故事我想都不用我说了,罗汉入定后告诉“光目”,我看到你圌妈在地狱,在地狱受大苦哩,要多苦有多苦!苦!苦!苦!

下面的我觉得说了也没意思了,反正是罗汉告诉“光目”没别的办法,回家筹钱卖房子卖车子准备供奉吧。

意志薄弱的女人光目信了,在交纳了供奉后也做了一梦,这个更玄,梦见佛来找她了,直接告诉她:

“你圌妈不久就托生到你家了,特点就是说话早”。

光目问:您能说的具体点吗?就是具体这个说话大概得多早算早?

佛说:刚知道饿或冷的时候就会说话。

过了一段时间,光目家果然有个女仆生了一儿子,没到三天就和光目说:

“我就是你圌妈,因为不信佛,这辈子投胎到女仆家,注定要受罪的(为什么女仆的儿子就要受罪呢?),而且只能活十三年,还得去地狱接着受苦。”

别的不说了,要是地狱真是这规矩的话,还真他圌妈圌的是地狱啊,这一回不行还来来回圌回的整好几回。

光目肯定不能让母亲受这罪啊,当即拜倒在地,向苍天祷告:让我母亲不受罪吧,十三年后也别回去受罪了,如果我的愿望能成,我愿意用我的一切力量来敬奉佛祖!!!而且我可以为了这事去干任何的事,去拯救世间的所有罪过,度圌化所有的罪人。

据说佛祖听到了,觉得这个光目表现不错,既然这样,那你母亲没问题了,会安排到无忧国土,长命百岁,能成佛果,你首先把钱供奉了,然后你踏实的过日子吧。

这个故事里面的“光目”就是形容地藏菩萨的。

这个故事有一点让我很费解,佛教讲究因果,既然死后入地狱就意味着一定是前生做了孽,这叫佛教中的因果报应,作恶必有报,但是不是后代大把大把的花点银子就能不入地狱呢?换辆豪车去天堂住别墅吗?这还是佛教口口声声的因果吗?这还是报应吗?

我感觉貌似只要我家有钱我想干嘛就干嘛,反正就算去了地狱我家再花点钱还能给我买个天堂的车票哩。

这难道就是和尚们见天挂在嘴边的因果报应吗!这就是所谓的好人有好报吗!大家自己想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佛教还真是很多地方让我很看不懂。

以上四个故事应该说就是地藏菩萨的一些传说,也是关于地藏菩萨来源、法圌身、事迹等等的传说,不是我编的,我列举的经文里都有,大家不信可以自己翻翻。

关于地藏菩萨名称由来原经文如下,字不是很多,也不难懂,还是建议大家看下吧:

地藏菩萨,久成佛道,(见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因愍念众生,隐本垂迹,现菩萨身。其功德无量无边,名号亦无量无边。以名召德,以德彰名,今约地藏二字,而略释之。菩萨所以名地藏者,有二义:一、以喻德,二、以显行。一所谓喻德者,地,如大地,有住持、生长、荷负三义。

释迦如来,在忉利天宫,以娑婆众生,于弥圌勒下生以前,殷勤付托,嘱令度脱,此荷负义也。故喻之以“地“。

藏,如宝藏,有伏藏,足用,赎命,三义。谓此菩萨,具法圌身、般若、解脱之三德秘藏。



九华山开山之祖(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19)

前面讲到佛教原发地的地藏菩萨,其实在佛教的最初教义中,地藏菩萨应该还是众多明星人物中比较重要的一位实力派巨星,但是貌似在中国就不是特别的引人关注,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最大的就是这地藏菩萨,也就是地藏菩萨管的事和中国本土神仙管的基本重叠。

佛教中的地藏菩萨主管轮回,也就是管地狱里那点子事,但是在我们国家关于地狱本身就很多内容,也有我们自己的一套系统,而且等级森严分工明确,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地域最高长官“阎罗王”,经过多年的辛苦工作深入民心,无论是工作业绩还是敬业精神都得到了广大神仙和俗人的一致认同,这点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大家都知道。

同时另一个深层次的内容就是中国人一向比较现实(不知道古人是不是这样),信佛的我就好好积德,日后好去西方极乐世界享受去(注意不是东方,也不是本土,而是遥远、贫穷、落后的印度,从这点就能看出佛教的忽悠能力绝对堪称世界级经典);不信佛的,论你说什么都没用,我压根就不吃你这套;

所以这个可能也是一个矛盾和冲突,进而无法完成佛教本土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中国的佛教界人士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基本所有佛教明星人物都在中国成功登陆,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地藏大师所代表的信仰才开始慢慢的随着大流进入中国,不仅进入慢而且发展更慢。

至于后期地藏菩萨之所以能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占得一席之地,并且获得了毫不逊色于其他明星人物的关注,究其根源和成绩并不在于印度的那个地藏菩萨,而在于我们本土的地藏菩萨,说这个多少有点理亏,因为这个地藏菩萨也不是中国人,而是新罗人(严重注明:不是韩国人,省的韩国人看了又在那得意洋洋),中国的本土佛教巨星地藏菩萨:金乔觉大师。

金乔觉:人称释地藏(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今朝圌鲜半岛东南部),新罗王族子弟。

佛教四大名山的九华山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道场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这位金大师在这修行,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地儿我随后会专门讲到,我们先讲下金乔觉后被称为中国的活地藏的根源。

其实,答案很雷人:因为从事佛教事业后,他给自己起的法名就叫“地藏”,所以被后人称为中国的地藏菩萨,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很玄的事情,真实的结果往往很简单,但一旦到了喜欢装神弄鬼的人手里就会变得很复杂,充满玄机和诡异。

但是为什么一个外国友人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为什么又偏偏选中偏僻的九华山呢?

为什么会会以地藏大师的身份得到那么多的人尊敬和膜拜呢?

为什么会死后三年依然相貌如故?

历史很多的疑团,大家不要以为我卖关子,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我手头的资料开始找,然后顺藤摸瓜,再找其他的资料,实在找不到了我也会猜,只要我猜的有人信就行,哈哈。

要说这位金乔觉大师的前因后果,我们还得把历史的眼光再放回到历史长河中去,也就是唐朝,我们得先搞清楚唐帝国的国际地位和新罗的国际双边关系等等,这些事我觉得必须得先交代。

要说唐就得先说唐朝的爹“隋”。

在隋朝时期,辽东地区加上朝圌鲜半岛当时是分为三个国家:高句丽、新罗、百济。

其中的高句丽是最强大的国家,不仅占有现在我们的的辽东地盘,还占着现在的朝圌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部分地盘。

在当时的朝圌鲜半岛和整个辽东地区,这三个相邻的国家不停地掐,后期经过多次的战争消耗,百济先挂了,随后,不可思议的是,牛哄哄的高句丽也挂了,反倒是当初最不起眼、最弱小的新罗笑到了最后,统一了朝圌鲜半岛,再之后的故事我懒得说了,反正怎么折腾都一直是中国的属国,再后来,成了日本的属国,后来就自以为强盛开始翻脸不认帐了,关于这点网上有很多愤青写东西讲这事,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的释地藏金乔觉就是这个统一后的新罗国的王族子弟,据说还是很近的一支。

其实在最早的这三国中高句丽是实力最雄厚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很可能高句丽就能一举收拾了新罗和百济,成为统一强悍的远东帝国。

为这事三个国家也没少了掐,当然那两个也不白给,这事就和打架一样,我自己不灵就找外援、找帮手,两个干不过高句丽的小国一个找到强大的中国当外援,另一个找到狗圌日的日本人当外援。

而同时,不可一世的强人高句丽却认为:甭管谁来,在这地儿就凭着我的实力统统灭之,谁来灭谁!

短时期的事实证明他确实很牛,也还真是屡战屡胜,先是干掉了敢于叫板的狗圌日的日本人,随后信心爆棚的对谁都不放在眼里了,包括强大的中国,但是说到底打仗这事打到最后其实就是拼实力、拼国力,你再能打也经不住耗。

中国的态度也很简单:

你能打是吧,那好办,咱们就打!

提前告诉呢一声,咱可不是小打,咱们就不停的打!

我能一直陪着您打一百年,劳驾问您一句:您能打几年?

可怜的高句丽最后哭了:“我只能打十年”。

看到了吧,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可不是“怂”朝之后的中国,就这样,强悍的隋唐帝国用了十年的时间就把一个牛哄哄的高句丽整的无影无踪了,这是新罗的外援中国干的活。

作为百济的外援就别提了,狗圌日的日本人那会还没长高,平均身高一米六,一群矮子怎么打仗,不用想,结果显而易见,外援连同找外援的内援一起挂了。

新罗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朝圌鲜半岛,开始正式承认属国地位,并不停的派人前往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国家“唐朝”学习各种各样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到了中国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么落后啊,对于中国的科学、医学、文学、宗教等等都羡慕的一塌糊涂,几乎每年都派人来,而且人越派越多,很多人还是常来,通行证都是多次往返的,反正也近,不费事。

在这种举国留学浪潮背景下,作为新罗的王族肯定不会落后的,那会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陕西话(唐朝普通话)到那都蹦儿有面子,为了让王族子弟保持这种优越感,只要是王族人士基本上是把子弟从小就送到中国去,学习语言要趁早,特别是比较难学的陕西话。

金乔觉大师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来到中国学习语言、各种思想和管理制度,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样的官二代一定会回去当个公务员干干,但是不幸的是金大师不光学习了思想、文学和政治,一不留神还学到了佛教,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佛教了。

金大师回国后不当官了,坚决要求修行,在国内躲不了清静就干脆跑到了中国,真真正正的开始过起苦行僧的生活,选了一穷山僻壤的地儿修行,这就是我们的九华山,没承想牛人还就是牛人,居然一不留神成了九华山地藏信仰的开山宗师。

作为王族子弟的一员,金乔觉大师到底是哪位王爷的子弟?或是新罗王的王子?这点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不懂韩文,汉文记载中毫无资料可查,也就是说从汉文记载的史料看有点来历不明,只知道可能是个王族子弟而已,如果懂韩文的朋友能帮我查到请告诉我,多谢。

另外金乔觉大师为什么回来九华山也是个迷,如果说是金乔觉看到九华山风景好就留下来的话,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这个问题疑点比较多,就从最简单的语言分析一下:

一;金乔觉小时候来中国可能也就两三年的功夫,这么短的时间要学会当时的世界语“陕西话”我觉得难度很大,要说学会高僧都懂的梵语也没道理,而且,金乔觉大师后来在九华山找人抄的经书用的是汉语,所以我推断金乔觉掌握的外语可能只是汉语;

二;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了朝圌鲜半岛,统一后新罗本身的管理能力欠缺,就会聘用了很多以往的高句丽和百济有管理经验的贵圌族来管理国家,这两个同根同源的国家管理人员(王族子弟们)都说“夫余语”,作为新罗人,而且是在新罗统一了朝圌鲜半岛后出生的贵圌族,我猜想金乔觉应该还会一门外语就是“夫余语”。

关于所谓的古老语系“夫余语”的由来我在后面会接着猜,这里先告诉大家这个夫余语很可能就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吴语,所以金乔觉最后来到九华山一带落脚的根源应该还是语言沟通比较顺利;

三;作为吴国后裔的高句丽和百济(这个是历史谜题,但是很多证据都指向这两个国家的由来和我们的吴国非常的近似)的贵圌族,是不是和金乔觉关系很好就没人知道了,但是金乔觉修炼哪也不去,就跑到当初的吴国领地这点同样很有疑问,我猜会不会是有吴国后裔传说的什么原因,比如吴王的宝藏什么的,这个猜想比较阴暗啊,哈哈。

总而言之,金乔觉、春秋吴国、高句丽、百济、夫余语、九华山这些种种看着毫无关联的名词之间一定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一定有这外人永远无法知晓的秘密,不仅仅因为年代久远,最关键的问题是金乔觉大师本人似乎对自己的身份也忌讳万分,几乎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和确切的身世,这里面到底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正所谓佛曰:有因便有果。果我们是看到了,但是因呢?

凡事不可能只有果的,但是这个因恐怕只能是留给后人想象了,这也是历史最大的魅力,很多疑问没有一定的答案,因为谁也不能瞪着眼保证自己当时在场,老话,都是在猜,只是说谁猜的更像真的而已。

说到辽东朝圌鲜半岛就得说点题外话了,当年辽东地区包括朝圌鲜半岛的三个国家,按说三个国家之间互相牵制,对周边的大国比如隋唐帝国是有利的,但是自隋文帝开始,我们的中原政圌权就不停的和这个区域的国家之一“高句丽”作战。

而且,隋朝干完了,继任者唐朝接着干,一个皇帝倒下了另一个皇帝站起来了,甭管皇帝为政怎样,对待这个“高句丽”的基本国策倒还真是惊人的一致,必须灭之而后快。

这个让高句丽困扰万分的问题居然从隋文帝开始,一直干到了唐高宗年代,可以说是没完没了的掐,而且历经两个朝代、五个皇帝,最后唯一的好处就是把辽东地区收归统一,但是其中貌似最大的受益者倒是新罗!

最不起眼的新罗在中国的力挺下居然奇迹般的完成了朝圌鲜半岛的统一,到底这里面有多少纠葛,原因何圌在?

九华山先放放,金乔觉大师也可以先休息会,我们的说点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隋唐期间对辽东一带的战争史。


夫余族的猜想(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20)

说到辽东地区的战争,首先得对近段时间一直吸引着国际目光的金圌正圌恩同学表示下敬意,不管为政怎样吧,首先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敢跟全世界叫板的二百五就足以说明,这位年轻人比较彪悍。

反过来看,某大国就差点劲,自己的大使馆都让老美炸啦也没说什么,人家老妹觉得反正是炸就炸了,最后这个所谓的大国也就来个“严正抗议”,事实证明,不仅能炸还能打,反正那个所谓大国这几年一向比较“怂”,而且傻,就知道拿着人民的钱去买美国国债,为美国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了向美国干爹表示崇敬,“大国”的官员还把子女都送到美国干爹那促进消费,所以得罪谁都不能得罪美国干爹,干爹一怒,首先国债可以不还,其次子女还都当了人质了,这就是所谓“大国”执政高管的风采和嘴脸。

朝圌鲜的金圌正圌恩离我们太远,那边貌似还停留在盲目的个圌人圌崇圌拜社会中,关于今天的朝圌鲜政治网上很多评价,我就不凑热闹了。

在这,我这只说很远很远的朝圌鲜半岛的事儿,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之前说的春秋时期的“吴国”和“吴国”的后人的故事,这里大家就得打起精神来,吴国的后人再次闪亮登场,而且是几经迁徙后,居然神奇的在中国的北方再次雄霸一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北方最强势的国家:“夫余国”。

更关键的是,不仅自己强大,后期的夫余国还分支出去几个国家,个顶个都很强大。

在夫余国建圌国之前的中国北部辽东地区和朝圌鲜半岛,就目前我能查到的资料基本可以认定这一大片地儿最早是一个叫濊貊族的部落式联盟的地盘,这地儿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圌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部落,之所以叫“濊貊族”,其实是对这一带的各个部落的一个统称,关于这点,我们的《后汉书•东沃且传》、《三国志•东夷传》都有相关的记载。

至于其他的很多种说法,比如在朝圌鲜是中国商代的“箕子”建圌国,虽然我们有很多的资料证明这地儿确实是最早的商代移民国家,而且很多的风俗和历史都和我们记载的商人习性很相符,但是说实话相关的佐证很少。

而且现在狗圌日的日本人和韩国的很多文献都在反复强调所谓“箕子”只是一个概念性的人物,至于是不是在朝圌鲜半岛建圌国有很大的商榷余地,关于这点我就不在这说三道四了,和本文关系不大,我只说和本文有关的,这事搁这,等有空了再专门论证。

吴国人还没来的春秋时期,基本上这一带也算是比较平和,没有什么强圌权的政治集团出现,与我们国家春秋时期各个国家间的兴旺和文化的灿烂相比,这地方还基本处于未开发地区,不仅穷,而且没有形成成熟的文明。

但是这一切忽然在公元三世纪时期得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转变,荒蛮之地破天荒的由过去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原始部落忽然成立了一个以农耕为立国根本的文明政圌权,史称“夫余国”。

关于这个国家的来历说法不一,因为关于这个神秘种族和国家基本找不到证据来印证他的来源,大家都在猜,我也在猜。

最近网上比较流行的是一本叫《吴氏考》的书,据说这本书直接写明了夫余族就是吴国的王族后裔,在吴国灭亡后,不断的迁移,最后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因为是吴王夫概的后人,所以称夫余族人,后建立夫余国。

说实话,我没见过这本《吴氏考》,我找了很多地方,包括图书馆和网络都找不到该书的出处和原文,很有可能这本书就是虚拟出来的,那里面所描述的内容也是不知道那个人猜的,虽然毫无根据,但是我却认为有点道理,其实书中的描写和我的猜想基本一致,先不说这书了,说下我猜的吧:

吴国灭亡后,王子夫概一脉的王族开始向中国的北方迁移,之所以一路向北,这里面有点吴国内部的纠葛,不知道有没人注意到,在早期的古书中,只有《左传》一本书中称夫概为夫概王,理由是夫概在吴楚争霸期间曾经私自回国自立为王,之后被当时的吴王阖阊赶回来扇了一顿大耳瓜子后赶走了,王子夫概很没面子,一怒之下跑到了楚国,这件事虽然不太光彩但是也曾经为王,称之为夫概王也不为过。

但问题是为什么只有《左传》这一部史书把他称之为王呢?其他的所有史书都回避这个问题,或是不认同这个所谓短暂的“王”。

这事我觉得比较奇怪,但是说到春秋的历史,我个人还是觉得《左传》相对靠谱些。

众所周知《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以及他的门客们,但是就目前很多的资料显示,这本著名的史书内容很多是卫国人“吴起”撰写的,有的学者干脆直接断言《左传》的作者就是吴起。

这里面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甭管是谁写的吧,可以确定的是,起码在《左传》的作者群里一定是有吴国王族,也就是夫概的后人,或许是在《左传》里圈点了很多文字的吴起可能就是夫概的后人,这点绝对是我猜的。

既然《左传》的作者群里有吴国王族的后裔,深层次就说明了一点:有一部分的吴国人在向北迁移,这是其一;

另外一点因素就是,吴国亡后吴王夫差那一支的后代流散在徽州一带(包括婺源),基本上算是在南中国地域发展了。

那么夫概的后人在吴国的那一支,就不大可能也向南发展,毕竟这吴国王室的两大家族在当初争夺吴王的时候有点小过节,吴王夫差的一脉在江南一带待着,估计夫概一族人是不会和他们混在一起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北上,向中国的北方迁移,寻找发展和生存的空间,这是其二;

之前我讲过的吴国是建立在“周”让位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可以说关于这个“周礼”的传统,应该是吴国人一直值得骄傲的特征,让贤后的王族子弟“另辟蹊径”,另外寻求发展空间这个传统应该是吴国王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所以夫差一脉在南边,当初就没当成王的夫概一支就应该避开南方,以寻求另外的发展空间,这是其三。

夫概的后人被称为“夫余”,当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和中国北方的夫余族应该只是名字的重叠而已,但是我猜的应该绝这么简单,我就说下我的想法吧:

第一;中国的辽东地区包括朝圌鲜地区之前非常的荒芜,没有一个实际的政圌权和文明,基本上各个部落都是以游牧生活为主,毫无前兆的而忽然出来个以农耕发展为核心的文明国家“夫余国”出来,这个貌似不合乎常理,唯一说得通的就是中原地区的一部分人来到了这里,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而且这帮子人绝对不是简单的移民,绝对是带着技术和工具包括思想来的。

在中国的古代,这些技能和思想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只有贵圌族才会具备,而且必须是贵圌族群体,但是当时的中国各国贵圌族们貌似没一个对遥远寒冷的北方地区感兴趣,唯一可能感兴趣的就是被迫逃亡的贵圌族,而在春秋时期,唯一被灭亡的文明大国只有吴国,也就是说要是贵圌族也只有吴国的贵圌族们没地儿去,也只有他们满世界的找地方待着。

同时,寻找新的地区重新开疆拓土也是吴国人创国之初的理念,这点和最早的吴国一样,开拓精神在春秋时期的各国中,我想吴国人应该是最具备这种潜质的。

第二;之前荒芜的北方地区忽然间出现了先进种族的“夫余族”,而且出现的时间基本是我国的战国初期,也就是说和吴国的灭亡时间差距不大。

假设一下,吴国亡圌国在春秋,吴国夫概一脉的后裔开始向北方逐渐的迁移,迁移的目标就是象他们先祖一样,找到一个和最初的吴国一样荒蛮的地方,依着这个理念,一路向北,按照当时的交通工具而言,找到地方、安顿、开始融入当地,这个时间应该就是战国初期了,起码时间上是吻合的。

第三我之前说过还有一批吴国的后裔漂洋过海去了日本,也就是成了日本的统圌治者,关于这点,日本人自己也认同,之前的好几代日本天皇都自称是吴太伯的后裔。

这点再加上我之前说的,我国当时的东北地区和朝圌鲜半岛当时有很多的语系(从语系来分析种族是我们惯用的手段)。当时,北方共有四个古语族系:

一个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汉圌族)系,这个据说就是箕子带去的;

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这个应该是整个游牧民圌族的;

三是东北东部的肃慎族系,这个也属于我们中国的语系;

四是东北中部的濊貊族系,这个是土生土长的;

但是,却没有记载“夫余国”是哪个语系。

关于这点,倒是近几年的日本学者有了一些发现(我虽然对日本人很不感冒,但说到专研这事,很多时候还真是不得不服,人家确实比我们认真),这些比较专研的日本人在研究古夫余国的一些碑文中的文字注解叫法时,发现其中很多叫法居然和日本音相同,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古夫余国语言和日本语同出一宗。

听这有点不可思议吧,现在,这种说法已经被国内外的广大学者所接受,只是相同的语系共同的起源在哪的观点不尽相同而已。

不管怎样,反正可以肯定的是当时中国北方包括朝圌鲜土著语系方面不可能和日本有什么瓜葛的,而日本语系出自何处就不用我多说了,我猜很有可能都是吴国语融合当地的语言后形成了,所以很有可能都是吴国后裔。

以上部分就是我猜的,吴国夫概一脉的后人向北在燕国的北部开始定居,带去了农业技术和思想,和之前的吴国发展是一样的,开始吸纳当地的各个部落,到足够强大的时候建立了“夫余国”。

历史证明,吴国真是个了不起的国家和民圌族,对最先认识到这点的大师司马迁再次表示无限的崇敬和钦佩。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21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22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23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24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九华山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