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
峨眉山综述(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
按惯例,先讲讲场面话,峨眉山,普贤菩萨的法定道场;位于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
整个山区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其中主峰高(就是大峨眉,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讲的峨眉山)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
景区内其中特别是山中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米,也就是得仰着脸抬着头的看绝壁险崖,很累,但对治疗颈椎病很有点疗效,很适合见天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
同时,峨眉山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誉,但是这话也就听听吧,称道国内的山的形容词,诸如什么“秀”、“幽”、“静”等等一概都别信,因为在今天,全是一个字,叫“闹”,其中特别是向峨眉山这样大名鼎鼎的景区,我想,去过的应该深有感触吧。
峨眉山整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可视度高、面积庞大,这个“可视度高”可真不一般,著名的杂志“中国地理杂志”专门做过一期专刊叫“天造的四川”,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四川的山川。
在书中有个论断叫中国大部分的极高山都在四川,所谓极高就是不仅高的吓人,而且很险峻,直上直下的,基本爬不上去,直不楞登的跟楼房差不多。
这些极高山有个基本统一的特点就是可视度,说白点就是你梦想着上了高山能看很远,登的高看得远嘛,但是等你费劲吧擦的登上去后很可能你得哭,因为百分之九十你什么也看不到,就和在飞机上是一样的,白云飘飘,不过也算一景吧;还剩下百分之十是你能看见雾,更有可能是雾霾。
但是峨眉山不同,峨眉山就能看见,能看见什么您自己去看吧,注意也极有可能只看见雾,但是雾和雾不同,峨眉山就是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场面话就是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点得婀娜多姿,其实通俗点讲就是云雾缭绕的很有点飘飘欲仙的味道看,当然这点关键是您得想,看不明白就使劲想,还不明白,那就是你“傻”,所以大家牢记最最经典的导游词:“全国山水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
峨眉山登山路线几近百里,对普通攀登者是绝对给力。不过现在随着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完善,最关键的登山索道就解决了大部分人的问题,轻松登顶,去极顶俯瞰万里云海,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运气好的时候)。
峨眉山这地往西能看到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这是你中了头彩了);不过一般都能看到的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和北面的百里平川、大渡河、青衣江如铺锦绣(这个也得是一次头彩)。置身其中,一览众山小还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另外在峨眉金顶还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这些都是据导游讲的峨眉山最壮美的奇观,但是我看也就一般,因为大部分的高山都这样,高山都有云海,都有透过云海的光,不是加上普贤菩萨就玄妙奇观了,所以说千万别带着一腔热血和满心期待去看这些,这样你的失望之情绝对溢于言表,我敢肯定,普贤菩萨和导游小姐都会不愿意你的。
峨眉山名称的由来有很多,关于这些个由来、传说等等,要是亲自去峨眉山的话,导游小姐都会给你讲,但是千万记住一点,所有跟佛教挨边的名称和起源全是骗人和杜圌撰的,峨眉山在佛教还没传到中国的时候,甚至释迦摩尼还没创立佛教的时候就叫峨眉山,峨眉山应该是四大名山里就名称而言最古老的一个,关于名称来源的说法千奇百怪,但就名称而言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有两种说法,当然都是人猜的,猜的好点是古人猜的,猜的一般点的是没那么古的古人猜的。
古人猜的:峨眉山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后嫌蛾字不好,改成峨眉。
这个蛾眉本身我就很想不明白,总不能是蛾子的眉毛吧,蛾子有眉毛吗?要是没有,那什么样的眉叫蛾眉呢,我查了很多资料给我的解释是“黛眉”,大概齐就可以叫蛾眉了,但是什么又是“黛眉”呢?黛眉就是女子的眉,这是包括专家和百度给我的答案,我很无语。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其实蜡笔小新的眉就是黛眉,就是蛾眉,大家可以再看看小新那天下闻名的黛眉。不明白的就去趟峨眉山,然后晚上找个网吧点播下蜡笔小新动画片看看,估计就明白了。
没那么古的古人猜的(个人觉得这个比古人猜的更靠谱):秦朝以前,岷江以西和以南,统称为夷蛮之地,峨眉山不幸也在这个地区中,很是落后和荒芜,当然还有著名的夜郎啊什么的。
不过蛮夷之地也是地,也有名字,当然不会是有文化的汉人起的,完全是“蛮夷”之人起的,所谓“蛮夷”之人就是我们现代的彝族的祖先,彝语中的大石头之音就是“俄沫”,想当时的峨眉山,那可是真正的荒山野岭,不仅荒而且险,只有那些少数民圌族的人才是这里真正的始祖。
所谓“俄沫”,就是现在被佛教徒们渲染得一塌糊涂的所谓“金顶舍身崖”,在那会就是一大石头(不过现在其实也还是块大石头),彝人很有远见,看到了这座大山就知道以后这座大山一定就这块破石头最出名,就管这山叫“俄沫山”,后来的汉人迁入后听其音也就开始叫,“俄沫、俄沫”的叫开就成了现在的峨眉山了。
这个是我根据部分记载综合考量后总结的,峨眉山的名字很早就出现了,包括我国著名的地理史料“水注经”,都称其为峨眉山,我个人认为既然很早就有这个称谓,必然是少数民圌族起的,因为那地儿就是人家的地儿,名字也当然该用人家的。
说点古人称赞的吧:峨眉山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天下”的美称。
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就是蜡笔小新的黛眉样子),远远望去,双圌峰缥缈,犹如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
在美丽的天圌府之国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各个著名景点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其中的峨眉山就称之为“秀”(另外著名的青城山称之为“幽”等等吧),当然这些名词要是论意思还真是说不出来,都得亲身去体会,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提醒,要想体会,必须找旅游淡季去,或许大家能看出点意思来,不会像我等俗人,看了半天,啥也没看出来,不过我觉得中国人这么多,一定有很多人能体会出来的。
成都和重庆的历史纠葛“一”(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2)
和其他四大名山不同的是峨眉山名称的久远,既然久远就不得不说下最早峨眉山这地儿的开发和发展,先说下我见到的最可笑的史料记载就是关于峨眉山的:
明末胡世安著的《译峨籁》,该书卷之六“宗镜记”称:“周威烈王时,有宝掌和尚名千岁,始生时,手掌有印文,来礼普贤,设像供养。
大家看到了吧,多少有点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周威烈王是那个时代的?生的时候不知道,死的时候是公元前402年,就是我们的周朝,那会别说有什么宗教,连和尚这样时尚的职业都没影呢(那会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虽然已经创立了佛教,但佛教那会在印度还没完全站住脚跟了,就更别说释迦摩尼的小弟普贤独自出来闯天下了),就更说不到什么之虚乌有的宝掌和尚了。
不过,据说宝掌和尚这人到可能是真有,但绝对不可能在周朝就出来,要是能冒出来的话绝对是真实版“时空穿梭剧”,猜这个的古人“胡世安”看着名字就知道绝对胡诌!
在历史上,这个周朝说的好点是个朝代,其实就是一个大一点的联盟部落,国家版图也就黄河中游一带周边那么大,别说峨眉山了,连四川那会还没归到所谓的中原王朝,那会人家那地儿压根就和我们的“汉文化”和包括佛教“普贤大师”没一丁点儿的关系。
所以我必须正式的告诉大家,所谓古书,很多东西也是猜的,看着貌似相对靠谱点就是因为他猜得比我早,而我的猜想很可能就会依据他猜想而已,关于这个“胡世安”我不知何许人也,但是这本《译峨籁》至今被奉为宝书,其实我到觉得就算是他想给峨眉山是普贤大师的法定道场这件事上贴点金也犯不上这样的胡说八道吧。所以说古人很多书也是瞎扯,都是猜的。
既然峨眉山的历史渊源如此之深,那说到峨眉山就不得不说下四川的历史,峨眉山能有今天的成绩绝对是和当地的衣食父母“四川”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四川,绝对堪称贯穿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省份,屡兴屡衰,也正是这样的传奇历程和韧劲才造就了峨眉山的今天。
四川史称巴蜀,简单说就是巴国和蜀国,更直白的就是现在的成都(蜀)和重庆(巴),巴国多山,山民靠打猎为生,所以大部分都比较彪悍;蜀国多水,钓鱼为生一般都比较安静,安静就容易让人思考,就出文人,所以说这“巴”“蜀”要是能安安稳稳的搅合在一起,就绝对能文武兼备(但是历史上这两地还真是纠葛不断),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文武兼备造就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绝对另类的“天圌府之国”。
巴蜀的历史和峨眉山的发展密不可分,所谓“巴蜀兴而峨眉兴”毫不夸张,既然峨眉山的名称是远古流传的,那我们就从“巴蜀”最最远古的“开明王朝”说起。
先说蜀国(不好意思我实在是找不到巴国的最早的史料),蜀国的丛帝鳖灵(这名字起的很有个性)是蜀国开明王朝的创立者,据说也是一代明君(一般创立国家第一任君主的都比较明)。
有的古书说这个丛帝是“周”分封的,敢这样说的人不仅是傻!而且呆!中原最早的夏商周三个朝代说好听点是朝代,严格意义上讲其实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部落,后期最牛的周朝版图也就现在的华中地区,政圌权范围连现在的湖北都没过去,就跟别说更远的巴蜀了。
虽然扯点,但是应该说这是所有史料中,记载的最早的关于四川蜀地(从知道这地儿开始起,这个巴和蜀就没少了掐,到现在也是,就是现在谁也不diǎo谁的成都和重庆)的统圌治者。
关于他的王朝统圌治的故事很少见,这些都是四川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定的,大家有空的话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四川是个四面环山的省份,就是所谓的盆地,四川盆地内海拔只有300-700米,但是四周全是海拔1000-4000米的山,这个山可不是一般的小山,都是极高山,也就是说都是和峨眉山差不多的高山,不在于多高而在于险峻,山基本全是笔直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极高山。
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早期中原政圌权根本没有能力和可能完成这样翻山越岭的远征,也就形成了中原文明达不到的空白,同样导致了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文化记载关于这一段的历史描述基本空缺,但是这一切随着丛帝的后人开明12世统圌治后就得到了改变。
开明12世(以下简称开明)继位任蜀王期间,蜀国由于多年承平,国家势力还相当强大。在与东面强邻巴国的几次边境战争中,都以蜀军的胜利而告终,胜利的开明稳定的统圌治着他的国家,同时国家的富饶和胜利者的荣耀使得他空前的自信和自大,很自然也肆无忌惮得释放了所有的欲圌望,这个开明最大的欲圌望就是爱玩。
据说他大兴土木,修建了七宝楼和望妃楼等著名的建筑,这些建筑均用珍珠为帘。可惜,这都是大家想像的,几千年后的今天这些东西要是还能留下那就不是什么楼了,那是长城!
开明不仅建楼,他还造船,建造了豪华的鹦鹉舟。出巡时,除了文武百官相随外,还有大量后宫美女和警卫部队,看着很是拉风,确实很威风,也很有气魄,但是这样的举动,在那个朝代绝对是劳圌民圌伤圌财,几千年之后也有这样一个混圌蛋皇帝叫:乾隆,也这样的耀武扬威的出游,不过有后来的好事者和奴才们不以为耻和劳圌民圌伤圌财,反而还为此编写了很多的剧本和书籍来炫耀,实际上这种政圌府行为的后果谁都知道。
好玩的开明挖空心思的变着花样玩,当然他所研发的娱乐项目和娱乐精神都被当时仅有的邻国巴国时刻关注着,在和蜀国竞争中屡战屡败的巴国的危机感很严重,很有志气。
这个巴国不仅十分关注蜀国主要统圌治者的动态,而且还得多方联络内外援帮忙,一心希望能找个机会一举解除这历史悠久的威胁。
在巴国的不懈努力下,开明的弟弟苴侯终于被处心积虑的巴国用重金和许诺收买了,巴国许以合作干掉开明后,由巴国出面支持和辅助他当蜀王,并且绝对保证,继位后能比他哥哥还玩的乐和,而且很可能更乐和,苴侯对于美好前景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这种对于前景的无限向往和追求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前提,你必须具备实现这些的能力,事实证明开明不只是“一个”蠢人,他们家族“都是”蠢人。
这个弟弟苴侯利令智昏的准备干掉开明,但是还没筹备好就被开明发现了,更为可悲的是被开明发现后的苴侯很怂的马上和盘推出了自己的计划和盟友,期望得到老哥的谅解。下场估计谁都知道,历史上,造圌反这项事业事从古至今就没听说能坦白从宽的,清楚了全部计划的开明干净利索的收拾了苴侯,随后单方面宣布巴蜀再次开战。
要说这个蜀国还真是有点底子,虽然这个开明没少了折腾,但是一说开战还真不含糊,同时这个失去了内奸支持的巴国不知道是因为国力还是能力问题,反正还是没干过蜀国,被打的节节败退。
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无奈的巴国想到了外援,想到了遥远的中原,想到了最近的秦国,貌似只有秦国才是巴国的希望。
成都和重庆的历史纠葛“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3)
秦国;当时中原战国列强中实力最强劲的帝国,在巴国求援的时候,秦国当政的是年轻有为的秦惠文王,这就是把倡导改革的商鞅五马分尸的主儿,说实话,这还真是位明白人,虽然分了商鞅报了仇,但是没分了商鞅制定的政治体圌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是个彻彻底底的穷国,穷到别人都懒得打他,打完他还得掏钱养活他,这就很纠结了。
秦国当时基本就穷到这个地步,但是所有的一切从商鞅入秦开始变法就改变了,变了很多,商鞅变法内容很多,但是我总结了最核心的就两条:
第一条就是发展了自圌由经济,之前的秦国制度和周朝一样,原始共圌产主义,大锅饭大锅煮,大家都有的吃,吃完了就大家一起挨饿。
商鞅变法改变了这些,很多年很多年之后有个人发展和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提炼出更为精炼的词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确实很有效果。
商鞅在秦国就开始了这样的变法,秦国人从大锅饭一下过渡到了自己给自己干活,赚自己的钱,大家都很兴奋,而且是只要愿意干活就有的赚,就能比懒人赚得多,很快,大家都很来劲儿,简单说秦国经济就在一部分人的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了。
第二条就是鼓励战功,鼓励大家杀人(当然是战场上啊),敢杀人就给爵位,有爵位就有土地,有土地就有钱,这是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声明一点,这是商鞅发明的,对商君和法家“赞”一个。
问题是怎么算这杀了多少人,就简单点,出去打仗,打完了查人头,你交几个人头就是升几级,从此人头就有了另一个名称:“首级”(名词发明者是商鞅,再赞一个),从此人头就很值钱了,要不说秦国人打仗不抢钱,抢人头!
由此,变法后的秦国军队被关东六国共称为虎狼之师,就是因为这帮家伙打起仗来别的不干,就抢人头,太狠了。
两条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国家不富强、军队无斗志;看看这就是水平,值得借鉴。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强大了,自圌由经济搞得活,人们都有钱;而且军队嗷嗷叫,就等着出去抢人头,抢了人头就得给地儿,有了地也就更有钱(房地产一向比较火)。
当时的秦惠文王这会正发愁没地儿占哩,这会的中原六国还不向之后那么怂,当时也是个个都不好惹,打不好没准儿让别人升一级,想扩大地盘就得另想办法,地图上秦国(陕西)下面就是四川,比较近也比较靠谱,再加上一个帮忙的,还等什么啊,就打他!
方向是想好了,但是之前的问题还是问题,这块地儿早就想打,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是怎么过去,过不去你打谁?为此,秦惠文王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当时很多秦国的大臣对此提出异圌议。
第一巴蜀很穷,比秦国还穷,而且穷山恶水(巴全是山,蜀全是水),还动不动发水灾,也就是打完了谁养这地?
第二就比较简单:没法过去。
但是秦国著名的将领司马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蜀国的水是可治的,有水总比没水强,而且占据巴蜀之地后顺长江而下就能攻击最大的敌国“楚”,那时候没有航母,所谓的战舰也就是大一点的木船带个帆,你可以想下都是那样的背景和战备下能顺江而下是个什么势头。讨论结果是司马错胜,倒不是别人辩不过他,主要是谁说能打谁就去,大家都不愿意干这活,既然你说能打,那你去吧,剩下的问题就是司马错怎么打他了。
巴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外交建议:共同灭了蜀国,实话实说这还真可谓是瞌睡了给了个枕头,双方很快就此事达成了一致,我出兵,你打援手。
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军在大将司马错和相国张仪的率领下,沿着崇山峻岭中一条名叫金牛道的崎岖小路逶迄南来。
这条被叫作金牛道的古道,是后来巴蜀和中原之间联系的重要通道,北起陕西勉县,经阳平关到白水关,再到广元昭化,然后南下剑门关到达成都平原。关于这条重要通道的来历,有一个近乎于神话的故事:
据说,秦惠王一直找不到进入巴蜀的路,于是派工匠造了五头石牛,放在与蜀国接壤的边境山上。每天晚上,他都叫人到牛屁圌股后面倒上一筐金子,第二天再派人把它们收拾回去,并向人宣称,这是五头神牛,天生就能拉金子。
很快,这件事就被蜀国的开明得知后,这个贪财的家伙马上派使者前往秦国,想向秦惠文王讨要这五头金牛,哪怕是给一头也行啊。
秦惠文王立即爽快地答应了,别一头了,都给你吧,不过你得自己想办法拉回去,乐的屁颠颠的开明大喜过望,马上指示不惜任何代价都要把这能拉金子的牛给我拉回来,为了运这五头牛回四川,开明派出了五位力大无穷的大力士前往搬运,见山开山、见水搭桥,居然就整出这么一条路来,就这就著名传说的“五丁开山”的传说由来。
这只是一个传说,当然历史不是这样的,事实上,秦蜀之间虽然横亘着秦岭、米仓山等高大陡峭的山脉,但自古以来其实就一直有一条险要的小路相通。之前只是在民间通晓,但是现在很不幸,这条路被有心的秦国人发现并利用了。
结果很简单,虎狼之师绝对不是盖得,更而况后面还有个巴国帮忙,两下夹攻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开明王朝,开明也被乱军所杀,但是据说开明的一个叫“泮”的儿子领着三万人从云南逃到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并在螺城(今越南东英县)建立了一个新的小国家,自称安阳王。这个小政圌权由于远离中原,又存活了一百多年,直到了后来被南越王赵佗(这厮也是秦国的将领)给灭了。
蜀国被灭了后,这个可怜的巴国,或许是没听说过唇亡齿寒的道理,虎狼之师也没搬师,顺手就把他也收拾了,难兄难弟就都别埋怨了,还真是同呼吸共命运啊。
从这会起,这两国就再没分开过,一直被人合称为巴蜀。合并是合并了,但是两地人的性格差异从一开始就有着鲜明的对比,以至于后来很长时间里,同是四川人的两地人会形成迥异的性格特征,同时两地还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互相的看不上和不待见,我觉得这个应该就是历史源远流长的根源。
成都人传承了历史上蜀人“性情柔弱、典雅含蓄、头脑机敏、多礼尚文、喜游乐、重饮食”等等。
重庆人也继承了巴人“性情刚烈、热情豪爽、果敢忠义、重然诺、轻生死”的等等。
大家有朋友或本身就是四川人和重庆人的话倒不妨对照一下,哈哈。
成都和重庆的历史纠葛“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4)
巴蜀之地的性格、文化等等的差异虽说是历史由来的,但是也有其浓郁的政治因素,在中国历史上巴蜀之地非常的神奇,多次演变成独立于中央统圌治之外的割据政圌权,可以说政圌权多次变更,时分时合。
但是这里面却有一个神奇的定律,巴蜀和在一起就是独立的政圌权,分开来一般还都能归中央政圌府统一管理,究其原因还是得说回这四川盆地的地域,四面环山,天圌府之国的独特地理环境致使这地方自古就非常容易形成割据政圌权,这地方实在是太顺当了,还真是要啥有啥,天生的自给自足就是其独立的本质原因。
天圌府之国天生的地理优势极易容易滋生独立的情绪和难以控制,可以说,对于四川的治理,历朝历代的统圌治者都是一个纠结的课题,这地整得好可以是国家最后的保障的,比如唐、宋、民国;整的不好就是混乱的根源,比如晋、满清、还是民国。
但是在中央政圌府治理四川的过程中还是总结出了很实用的经验,最大的一条就是分而治之,任何一届中央政圌权都必须得有事没事给盆地里面的人找点事干,实在没事就让你们自己和自己掐吧,把巴和蜀分开治理,过去设巴郡和蜀郡两地儿,现在改四川和重庆还是同级别的两地儿,谁也管不了谁,不仅从根上,还从政治角度给你造成彻底的差异化,你们两自己一旦掐上了,就不会合起火来和政圌府掐了。
对于这个经验和管理手段,貌似这两地也还真算争气,只要给分开就不由自主的开掐,这个川人的内战自打有四川起就没消停过。
所以说中央政圌权人为的将同处一个地理范围的巴蜀两地进行分开治理,采取不同的统圌治措施,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真是在于此,这也是导致两地一直明显的差异化,影响也较为持久和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这就是政治。
公元前310年注定是一个应该被记录于四川史册的纪元年。
在这一年之前,老牌统圌治者古蜀国、古巴国虽然先后有几座“都城”(这几座都城就包括今天峨眉山的隶属城市“乐山”)。但这些都城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因为过去蜀国和巴国都是个部落式的国家,只有农业没有工业更没有什么商业和手工业。
这样的国家基础和国力盖个都城也不用费事,不用城墙,不用城门,木头或泥土围一篱笆基本就差不多了,想扩建就扩建,看着不顺眼就挪挪地方,也不用组织强悍的城圌管部队维持社会秩序。
这地说实话绝对的民风淳朴,所以说蜀国的开明到底能腐圌败到什么地步我很怀疑,多娶几个老婆应该就算不错了吧。
但是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年就不同了,大力发展自圌由经济的秦国来了,以后这地的公务员们都开始说陕西话了,再也没什么纠结的蜀国、巴国了。
巴蜀之地的统圌治由著名的张仪亲自主持,为了巩固统圌治,先进的秦国开始正式修建富有时代发展意义的城市:“成都城”。
史称,张仪此次建设成都城是:“与咸阳同制”,意思就是说,成都城采用了和秦都咸阳一样的规模,而且建城时有明确的城市规划和图纸,这点很不简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咸阳,可是战国时期一等一的大都市,成都能有这样的基础可见其规模和重要,秦国人还真是下了点功夫的。
但是建城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你得先规划后打地基,还得请文物局的来看看这地是不是没挖到谁的墓地吧,一不留神挖出个曹操墓来也能轰动天下一把。
成都这地就更加麻烦了,蜀地的成都当时是一个水灾颇颇发生的地方,经常发水就导致这地地基不稳,土质稀松,而且还搞不清那是实地那是湿地,简单说这地儿压根就不好建城,营造这城还真是费了不少的功夫。说到底这个古人具体怎么做的还真成了迷,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确切的描述,大部分都是传说,在传说中成都还有个名称叫龟城,据说就是那会城墙建设是按照一支乌龟爬行的路线建的,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两栖动物知道那是水那是土地吧,挺神的。
甭管怎么建的吧,反正是建成了,竣工后的秦代成都城分为大城和少城两部分。
其中大城城周12里,城高7丈,城里驻扎着来自秦国的军队和当时的政圌府机关,就是巴蜀的省政圌府行政区。
大城旁边是少城,与大城的军事和政治功能相比,少城就等于商业和安居区,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商业区和居民区。
办公和生活相分离,这先进的城市营造理念在我们国家秦国就开始了,据说秦国人的咸阳也是这么规划的,十分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城是建好了,问题出来了,这巴蜀之地还是很麻烦,一边全是水,动不动就闹水灾,土地经常发水影响耕种;另一边全是山,大面积的荒蛮之地就没法耕种;当时,整个巴蜀就这么一具体情况,只能说这地儿太背了。
为了治理好巴蜀之地,秦国上下还真是费了点心思的,居然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巴蜀之地由此一步登天,由之前的穷乡僻壤一下过渡到了天圌府之国,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说到另一个天才:李圌冰父子。
秦国的张仪是秦国的相国,相国的任务是主持政务和处理外交,张仪解决了巴蜀的基本问题后就回到秦国去了,但是秦国在张仪之后委任的蜀郡太守就很到位,很合格,这就是的著名水利专家李圌冰,要不得说秦国当时政治具备绝对高的战略眼光啊,找了个水利专家去当省长,不用干别的先把这水治理了再说,这确实有水平,从这点就能看出为什么人家秦国人就能灭了那六国,成就了一统天下的秦王朝。
都江堰(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5)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圌冰开始率众修建一座能彻底治理困扰巴蜀之地多年水患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关于这个都江堰的丰功伟绩什么的就不多说了,单凭这个已经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至今还能用,就足以说明是多么多么的牛!
其次这个都江堰建好之后,整个四川平原一下就从过去的水灾重灾区变成了粮食生产基地,再变成了著名的天圌府之国,这点更牛!因为太牛,说到这就必须说下。
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说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圌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可以说是人类历史治理水利的壮举,注意,这个是治理。
涉及到这么多的内容,居然能做到面面俱到,可见我们的祖先还真是了不起,但是为什么我们的黄河就一直没能治理好呢?为什么黄河就一直只能不断地堵,不断的筑坝呢,这个还真是想不明白。
都江堰主要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建筑思路绝对贯彻了治水的“疏大于堵”的原理,有很多时候想,这个原理不仅对水患、对政治、甚至对教育孩子都是至理名言,我们祖先这个总结能力还真是强悍。
都江堰水利工程体圌系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首当其冲的分水工程,就是在河道中间建个分水岭出来,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一举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缓解一条江直接面对面的冲击力。
分出来的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这是排洪的,也是通过这个,让这一带的岷江水用不完就直接流走,下面接着用的;
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这是人工引水渠道,这是用来灌溉本地的,也就是分流出来保障生活用水的;
这个分流的意义可谓重大,简单说就是水少的时候我就大部分节流,用水浇地和保障生活,水大的时候我就分流大部分水流走泄洪。
宝瓶口:宝瓶口其实是起“节制闸”作用,依据分流的功能专门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的,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在伸向岷江圌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引流到内江圌的水流大小就是通过它来控制的,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这个很重要,也就是保障生活引水量的控制阀,水流大的时候关的大点,水流小的时候关的小点。
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圌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这个在发洪水时很常见),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从而避免岷江水在这地造成重大伤害。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滚滚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而这个飞沙堰,就是用竹笼卵石堆砌而成的,主要作用就是吸沙子,同时防止石块等大件东西的冲击,其中的竹笼定时更换清洗,以保证功能的良好运作。
以上三大件是都江堰的基本构成,说的可能不清楚,我建议大家仔细看看,当然是有机会去都江堰市实地专门去看下,和我一样,真正的看到后,你就什么都明白了,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可以这么说,都江堰水利工程彻底消除了四川的水患,不仅处理了水灾同时保证了整个川西平原的耕地灌溉,川西平原一举从“水旱从天”的贫困灾区一举过渡到富饶的“天圌府之国”,过去的荒蛮之地一下变成沃野千里,现在的四川人还真应该感谢陕西人。
所以说这个秦国人还真是没少给巴蜀之地带去好处,人家可不白干,虎狼之师们四处的抢人头,最最困扰他们的就是封地资源的限制,这下好,治理了水患后的巴蜀之地瞬间就涌现出了大批肥沃的可耕地资源,这下还真是彻底解决了虎狼之师们的封地问题。可封的地儿多了,剩下的就是人了,秦国开始大批移民进入巴蜀。
都江堰建成之后的20多年里,秦国先后向四川有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前后共有10多万陕西人越过秦岭安居在四川。
这些陕西人的祖辈一直生存在严重缺水的陕北高原,这会带着浓重的乡愁和一口的陕西话抵达成都时,一直背朝黄土面朝天生活的他们惊喜的发现这简直就是天堂啊,温暖湿圌润的气候(四面环山挡住了任何的寒流),无处不在的流水,天天都能洗上热水澡的生活让秦人更坚信只要打仗就能一定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这种开发式的移民,不仅是带来了人口增长,更多的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还有多种多样的自圌由经济形式,象征世界最先进的秦国人彻底改变了巴蜀之人的认识和生活方式,大大促进了巴蜀的发展。
本批移民应该称为后期不断移民四川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民,类似的移民我在后面还会给大家讲到,移民对于四川而言绝对空前绝后。
秦国当时的移民分两次完成,第一批移民圌主要是虎狼之师的家属和后裔,其实就是现在说的军属,都是建功立业后被封到这来的,当然,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移民,还给巴蜀之地带来了强悍的斗志和争功的欲圌望,可以说这批人也给性格鲜明的巴蜀之地增加了很多特点,就算是增加了性格吧,这是一批最先稳定在这的陕西人。
第二批移民圌主要是秦灭六国后的六国贵圌族,让这些以往各国的贵圌族和统圌治阶层远离自己的故土和祖先曾经的辉煌,对于刚刚完成统一的秦帝国政圌权而言绝对是一项深远的国策,远离发展和立足的根本,这些曾经的王、士等等也就闹不出什么动静来了。
同时,这批人更是不同凡响,当时的贵圌族就代表着文化和知识,所以这一批移民给巴蜀之地带来的更不仅仅是几个家族和人口,大量先进的中原文化、文明和思想都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圌入巴蜀之地,可以说这次移民对于巴蜀之地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次移民可以说是文化导入。
正是这两批移民奠定了四川的性格和文化,也是这些移民和他们的后裔们锻造了四川的历史,彻底的改变了以往川人的生活,所以说从这开始,这个四川的“魂”就是顽强坚韧、海纳百川的精神,这也才是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称之为独一无二的四川的最大特点和精髓。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移民中,包括秦国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史料记载的战国时期第一代大富商家族,纵横秦、战国、西汉初年三个朝代的卓氏家族就是这个时期来到巴蜀之地的。这个家族很是厉害,据说当时是富可敌国,而且行圌事低调神秘,之所以这个家族需要专门介绍一下,因为除了财富这个家族后来出了个比钱更值钱的,著名的才女:卓文君。
最早的峨眉山(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6)
应该说峨眉山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就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峨眉”二字最早就见诸于公元前七百多年的西周时代,不过那时候的峨眉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峨眉山就不好考证了。
但是有一点貌似有点依据,峨眉山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上山隐逸。
据晋代黄甫谧写的《高圌士传》记载:楚狂陆通夫妻,漫游名山大川之后,最后定居于峨眉山。
《峨眉山志》载:“大峨石前,楚狂旧庐”。
而且这位楚狂结过茅庐的地方别称为“歌凤台”,现在还在,在神水阁旁,但是这也是后人猜的,而且那几个字是更后的后人写上去的,真不真、假不假的也就当是个事吧。
不过更为神奇的传说是与陆通同时代的鲁国公输班(就是大名鼎鼎的鲁班)也来过这,而且还曾在今万年寺下的象牙坡上营造大峨楼。
这点我个人觉得比较扯了,陆通还真是有可能在这一带混过,毕竟离得不算太远,但是这个鲁班同学可是压根就不可能过来的,别说什么记载了,就算是鲁班有这份心也没这份力气啊,人家还忙着在山东开工厂生产锯子哩。
关于这个楚狂简单说下,可能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在当时这可是一个很出名的人,楚狂名陆通,字接舆。楚昭王时的方士,通俗讲这个所谓的“方士”,就是有方法之士(这是我总结的,哈哈),官方点解释方士就是后来的道士的一种(这不是我总结的)。
当时楚国实力很强,吞并了很多南方的国家,楚昭王为了统圌治这些新吞并的国家,就积极推广老圌子的《道德经》。关于这个《道德经》我想就不用我多啰嗦了,其实就是让大家清静无为,厌烦战争,好逆来顺受的接受楚国的统圌治。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文化的普及工作,楚王聘请了很多知名学者干这活,这个陆通就因为才学别聘请去治理江南一带,但是这位陆通还真有点个性,居然拒绝了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具体原因不详,估计是思想意识不一致吧,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很讲究思想,不是一派的人家理都不理。
陆通很有个性,不过我们的楚王也不白给,你说不去就不去,拿楚王不当干部,这还了得,直接命令手下把这人给我抓来,我们的陆通无奈,只能借游山玩水之名躲避,其实就是逃难,没地可去就隐逸到峨眉山了。
在战国时期,峨眉山不仅没名称,而且没路,真正意义上的深山老林,这可不是旅游度假,别说没水没电,更没有规定的游览区,没有动物保护区的隔离带,也就是说就是野兽横行、暗无天日的地方,据说这个陆通携家眷登山,在鸡公石、又名凤嘴石(后人起名),结芦搭茅、食蒿咀果、猎兽捕禽,居然就在这恶劣的环境下扎下去了。
这个陆通之所以出名,也在于圌勇于拒绝舒适安逸的生活和前途,敢于挑战自我,实现价值,开创了野外生存的先河的精神。
这位楚狂作为的结果是后人对他抗恭不仕,隐逸之举,大为崇敬。
宋太祖称峨眉山是“楚狂接舆隐逸之乡”,建“陆隐君祠“,又建”鹤飞天外“坊。
唐代著名道士吴筠写有:《楚狂接舆夫妻》:“接与昭冲玄、伉俪变真逸。傲然矢微聘,耕织代禄秧。凤歌诚文宣、龙德遂隐密。一游峨眉山,各载保灵术”。说实话,这诗写的还真一般。
最尊崇的后人把楚狂陆通尊为山神,又称山王,山祖。
之所以说到陆通,因为我认为陆通应该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峨眉山开山始祖,虽然这会道家还不成系统,但是陆通作为道家的先驱开始在峨眉山驻足已经可以说是很大的进步了,这个对峨眉山日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其他的很多史料记载之前还有很多什么方士啊、奇人啊,但是我觉得那都不可取。
例如:《魏书》中《释老志》:“道家之原,出于老圌子”。这里所说的“道家”,就是我们所指的道教。然后又说到道教的传播:“授轩辕于峨眉”。
两段文字联系在一起就是道家的始祖老圌子的理论得自轩辕,轩辕传授老圌子思想和理论在峨眉,这个轩辕和老圌子两人搭不搭得上姑且不说,就说这传教跑到当时的峨眉山,还真当自己是人猿泰山啊!这书纯属扯淡。但是更扯的还有。
《峨眉县志》引《五符经》说: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崖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受)三一五芽之法。说这皇人传授心法给黄帝,这事就更滑稽了,黄帝他老人家住在黄河流域,他老人家这辈子都没见过长江,更别说横跨长江跑到峨眉山去学习了,他老人家部落周边那几千号人还没搞定呢,哪有那功夫去四川啊。更何况就算他老人家真想去的话,怎么去?学印第安人划独木舟过长江吗?所以说这个历史其实很有趣,能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东西来,甚至包括穿越时空等等,建议写书、写剧本的写手们在没灵感时多看看历史书,保准思如泉圌涌。
峨眉山当时连个名都没有,整个就是我国西南地区崇山峻岭中无数的荒山中一座,还是当时的乐山,倒是作为巴国的一个部落集聚地有点小人气,后来划归到秦地蜀郡管辖。
随后的汉朝开疆拓土不仅全面解放了巴蜀全境,更重新划分了行政区划:割巴蜀二郡的西南置犍为郡(今宜宾市境内)、其后又置沈黎郡(今汉源县北)、越西郡(今西昌市东南),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今汶川县西南,大地圌震的地方,借此也缅怀一下)。
通过汉帝国的一系列整治和梳理,巴蜀之地的行政区划这时才开始有个大概的眉目,也才在治理了水患之后开始一点一点的接近天圌府之国的美称了。
但是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汉朝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前封汉王,这可不是现在的四川,基本上是陕西和四川交界处,但是刘邦之所以能进军中原直到平定天下,和巴蜀之地的后方支援是分不开的。
所以在汉朝分封天下的时候唯独没有在巴蜀之地封王,这地儿是天子自领,也就是说是这地儿是皇帝的自留地,更严格的讲就是说除了京城一带就这地最为显贵了,这样做的原因还真不是刘邦简简单单的怀念和尊重,还是由于巴蜀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刘邦从这起家,深知这一带必须高度重视,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之说,中国几千年的中央集团对于巴蜀之地的管理模式也就是从这会开始有了基调。
我们说峨眉山就不能不说四川的历史和演变,因为从始到终道教和佛教在争夺这个风水宝地的时候都和政圌府的支持和打击分不开关系,而且四川又是一个极其诡异的地区,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都极大,它有的时候是政圌权的最后基地,有的时候又是政圌权的混乱根源,更是中国历史上从始至终割据政圌权建立最多的区域,总之,四川特殊的环境、氛围、文化等等造成了这是贯穿中国历史上最难以琢磨的省份。
巴蜀经济文化大腾飞(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7)
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汉王出身的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对四川一带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天子自领的管辖地各项政策都优先照顾,巴蜀之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以至于当时繁华程度甚至超过关中地区,被誉为“天圌府之国”,也就是说从这开始起到现在,这个美誉就一直誉满全国。
汉景帝年间(著名的文景之治,也是著名的汉武帝的爹,这人确实是个好皇帝),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政圌府带头出面办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从此,巴蜀之地学风大盛,知识文化全面提升。
同时,巴蜀之地不仅文化大进步,而且各项经济指标得到全面提升,有钱有文化之后,周边很多之前的蛮夷之地一点一点的被规划过来,巴蜀管辖的地盘也一天天的大了。
汉景帝之后的汉武帝就不多说了,简直就是个抢地盘的疯子,汉帝国在他的带领下东南西北一通打(把他爷爷和老爹给他攒的那点家底折腾的精光光),别的不说了,只说巴蜀相关的。
武帝期间,先是大将唐蒙进军西南,从古蜀国历代君王到秦国蜀守,他们所能统圌治的巴蜀地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一带。往南边的雅安一带,基本是鞭长莫及,更不要说今天四川的宜宾、凉山、西昌和阿坝等地,所以说当时所谓的巴蜀其实就是成都一带。
当时统圌治和盘踞在那些地方的,基本都是一些风俗、语言都各不相同的各个少数民圌族,古代的史书将他们统称为“西南夷”。
唐蒙带着一万人的队伍,在巴蜀一带就跟疯子一样,平南越(广州一带)、灭夜郎、占益州(云南一带),简直是能打的全打了,要是没大山隔着估计连什么缅甸啊越南啊泰国也全都划拉进来了,就打仗而言这厮是把好手。
不过,打完之后就有点麻烦了,这个唐蒙是个粗人,和李逵、张飞等等粗人一样,头脑简单就知道打,但是打仗的前提是你得过得去,这个粗人唐蒙为了尽快的完成征服任务就在今天的宜宾、高县和筠连一带修筑一条通往贵州威宁的高速公路,史称“南夷道”。
有个重要事情的说明一下,那会要修路可真不是件简单事,比起来今天修的豆圌腐圌渣高铁还难,没工程车、没炸圌药,全凭人力往上干,粗人唐蒙性情急躁,为了尽快完成工程,干脆四处抓壮丁,不想干活或是不好好干活的动辄就军法从事,或笞或杀,把当地人民逼得不堪忍受,很多人宁肯自圌残身体也不愿修路。
更严重的是,很多当地已经表示臣服的“西南夷”一些部落也起而反抗(这是必然结果),路算是修了,但整个巴蜀之地就整鸡飞狗跳墙,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地方是打了反、反了再打、打了再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粗人唐蒙非常的纠结,再能打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唐蒙很郁闷。
这边是唐蒙郁闷,长安那边还有个更郁闷的,这边不停地打仗就不停地要钱,汉武帝比唐蒙还纠结,这还有完没完了,西南地区照这个势头搞下去鬼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汉武帝隐隐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靠唐蒙这样的粗人似乎不太靠谱,于是乎,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意外的隆重登场了。
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年轻时候,他因创作了《子虚赋》而颇有文名,曾经在梁孝王(汉景帝的亲弟弟,差点取代汉武帝的家伙)手下当差。
这个梁孝王一辈子就一个愿望:过把当皇帝的瘾,结果很悲剧,想尽了办法也没当成,带着这样的遗憾去世了。俗话说得好树倒猢狲散,失去职业的司马相如穷困潦倒的回到了故乡成都。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当然没什么偶然,偶然里都有必然),他认识了临邛(今邛崃)移民大富翁卓氏家族的头人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两人以琴传意,大家闺秀卓文君深深地为司马相如的才华所打动,这就是汉代版帅哥泡妞傍款姐的励志故事。
穷鬼司马相如找了个当时绝对超一流的富姐,要搁今天凭着司马相如的文采写本“我是怎么泡上亿万富姐儿的”,绝对畅销,能让无数拥有美丽梦想的年轻人作为教科书刻苦研读。
但是梦想归梦想,现实很残酷,富家小姐看上了穷小子可不代表小姐的爹“富商”也能看上,这卓家可是当时绝对的豪门世家,豪门是不是好进可以问下今天的此道高手世家“大小S”和她们的母亲等一系列名人。
面对老爹的强烈抵制,我们的文君小姐表现的烈性十足,为了爱情愿意抛弃一切(其实我很想采访一下当时司马相如的心情,本想泡个富圌婆,结果啥也没捞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卓文君放弃了所有的财产和亲情,和司马相如私奔了,走之前是不是也发了个微博告知天下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事在当时也算是名动天下的私奔了。
大财主卓家觉得很丢人,公开宣布永远和这个不孝之女脱离任何关系,包括所有财产,说实话,这时的司马相如应该是真正的万念俱灰啊。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人这会真是一穷二白,无以为生、穷困潦倒的二人只得在成都开了一家小小的酒店(这个本钱还是富家小姐仅有的积蓄典当的),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充当店小二,据说他们的酒店就在今天成都的琴台路。具体地点不知道,到了那您自己猜吧,还是那话,只要你猜的有人信。
两人开酒馆据说生意也还行,毕竟两人还都算是名人,来捧场的也不少人,慢慢的,这个豪门世家震怒之余也想明白了,孩子大了不由娘,卓王孙同志在老婆不断的哀求下终于无奈的接受了女儿私奔的现实,说到底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卓王孙决定出资资助司马相如,你不是挺有才吗,那好,给你点钱去首都长安求取个功名吧。说实话这招比较阴损,就是给你钱让你滚蛋,能混好了就回来算你小子能干,混不好估计你也没脸回来,我家姑娘可不能跟着你受这罪,怎么我家的千金大小姐也不能当街卖酒啊。
据说在司马相如带着卓家的盘缠意气风发的上路离开成都时,在城北的一座桥上,司马相如扬着马鞭对送行的卓文君发誓:如果不能坐上驷马高车,我再也不会踏过此桥(这就是典型的过河拆桥,你拿了人家那么多钱,说跑就跑了)。
这座桥就是今天成都北面的驷马桥,它是古代成都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据说现在驷马桥附近的鞭子很有名(有志上清华、北大的学子去了得买上一把)。
司马相如也还确实有料,卓越的才华和洋洋洒洒的大赋(当时流行的一种文体,流行程度可以参照今天的微博)为他赢得了在长安的名声,汉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后,龙颜大悦,封他为“郎”(可不是牛郎),留在身边做了一名文学侍臣。
当时西南方混乱局面让汉武帝为首的政圌权很头疼,狡猾的司马相如看到机会后委婉的提出我可以前往安抚“西南夷”,以文学侍臣的身份向汉武帝提出建议,首先是我老家在四川,当地的环境和人脉都很熟,可以为国家开疆拓土,而且自己还有当地显赫的娘家家族背景,这个费用方面也好划拉,只要能给点政策就行。
拓地狂人汉武帝正发愁粗人唐蒙留下的后遗症怎么收尾哩,一听说还有这样的好事,马上十分愉悦的地答应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公元前129年深秋,司马相如坐着驷马高车得意洋洋的回到了故乡成都,如何团圆缠圌绵就不多说了,野史对这个描述的比我精彩。
这时的司马相如还真挺卖力气,在成都没消停几天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于众多的少数民圌族部落之间,即有权力又有当时的大鳄卓家财阀雄厚财力的支持,司马相如刚柔并济,终于归化了原本如同一盘散沙的“西南夷”。
这就是官商结合治理的实例,在这两方面的最强势力联手后,再牛的钉子户也白搭。
甭管用了什么手段吧,反正结果是,汉朝政圌府在四川增设了十多个县,通由蜀郡管辖,这也算是为巴蜀之地做出贡献,终于终结了战乱,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好事,司马相如凭此绝对堪称功臣。
从此,四川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悉数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统圌治范围,除了极少数山高路远之地仍由当地的部落首领统率外,中央王朝的命令可以顺利地抵达巴山蜀水的每一个角落。中央王朝彻底的统一了巴山蜀水的天圌府之国。
随后在东汉时期,巴蜀之地因为地理原因基本没有经受两汉期间的战乱,稳定是发展的首要条件,稳定巴蜀之地成了当时所有中国地区发展最快的,经济、农业、政治、文化都在当时堪称一流,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赖于秦帝国史上第一次大移民,为巴蜀之地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历史上诡异的四川(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8)
巴蜀之地有多少土著,或者说谁才能算得上是巴蜀之地的原住民,恐怕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楚,历史上超大规模的移民就好几次,而且每次都是各地大规模的集体迁入,每次移民都有其根源,有的是因为战乱,有的是因为建设,还有的纯粹就是因为这地没人了,应该说这种移民从很多意义上促进了巴蜀地方的发展,毕竟在过去的年代,能移民和敢于移民的都是有梦想、有追求、勇于冒险的家族,这样的家族相对而论基本都是有点知识文化背景的,也就是中国传统的精英阶层,所谓:“士族”。
巴蜀之地之所以可称为中国历史发展上最为诡异的省份,有益的一面可以看下汉、唐、南宋甚至国民党政圌府时期,四川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就不用多啰嗦了,基本都是在国家政圌权面临极度危机下,四川承担了整个国家最后的保障基地和大后方,而且几乎都依据四川的供给达到全面反攻或因为四川溃败直接导致全面崩圌盘的。
但是再反过来看,几乎每个政圌权当政期间只要稍微有点失去控制,巴蜀之地也都会出现独立的割据政圌府,相比中国的其他省份这地儿简直就是割据政圌权大本营,稍微松点劲,这地就管不住了。
这就是四川从古至今走不出的一个怪圈。
说到割据,应该算是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之所以四川盛产割据政圌府,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地域原因,前面说过的四川四面环山,而且都是极高山,也就说明这地外人不好攻进来,相对而言本地人也不好出去,地域上的封闭应该算是第一个原因(这应该算是地利);
其次巴蜀之地在汉朝就被称之为“天圌府之国”,基本上任何东西都能自给自足,没什么东西需要从外面引进,这地什么都有,自从李圌冰父子把这都江堰修好之后,巴蜀之地就大发了,粮食有了、地儿有了、文化也有了、旅游更有了,关乎国计民生的衣食住行这地样样都不缺,而且蜀锦和蜀布还都是市面上流行的好东西,不管哪到哪都是硬通货,经济文化的独立自主就应该可以认为是第二个原因(这还是地利);
再次就是移民后遗症,严格的讲历次的移民大部分都是些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这有知识的人就容易有想法,有了想法就有需求,也就很麻烦,这些人一方面能直接促进巴蜀之地的发展和腾飞,为巴蜀之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多的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想办法,一旦想出办法就很麻烦,所以说在任何时候,这个“人”的思想都是最难控制的。
同时,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圌入,对本地而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人多了,外来人有知识有能力,任啥都比原住民有优势(当然,除了“地”),必然会受到本地人的排挤,外来人如果想保证自己不受欺负就必然得抱团取暖,抱着抱着就抱成了所谓帮派,拉帮结伙来保证自己家族绝对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这就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帮派势力。
这些所谓得帮派要是在加上一两个有思想的人,极有可能就此越滚越大,变成大帮派,所谓大帮派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一般连地方政圌府都得看面子办事,当这种势力形成一个地方的传统后,对政圌权的制约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也极容易滋生妄想等等不稳定因素,这应该算是第三个原因(这算人和吧);
最后就是如果再加上点中央政圌府不定那个时候脑子进点水,或是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和忽视了对巴蜀之地的直接管控,那就更容易出事,这也就是一直说的所谓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绝对够统圌治者头疼的,巴蜀之地严格意义上最早就是两个独立的政圌权,但是自从被秦帝国吞并之后就一直被统一纳入中央政圌权的版图,对于巴蜀的管理其实还是汉帝国想出了好办法,就必须让巴蜀接着闹,你们自己不停的掐就一定没问题,一旦你们自己不掐了,中央政圌权的麻烦很快就会来,关于这点,我想绝对是治理天圌府之国的精髓。
所谓割据就是分割于统一的中央政圌权之外的独立政圌府,历史上最早的巴国、蜀国不应该列入其中,那会谁管谁啊。
秦后期的刘邦称汉王也不应该列入其中,因为当时都没有一个完整和有效的的中央集圌权政圌府,虽然项羽的貌似势力范围很大,但充其量也就是个西楚霸王,并不是统一全国的皇帝,各地还是自己说了算,所以说刘邦也不能算作割据政圌权。
只能说刘邦依据巴蜀之地进而控制了全国,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巴蜀直接给予了大部分的支持和后方保障,这点汉王朝绝对应该大力感谢巴蜀人民,所以刘邦分封各国的时候独独公布了这地是天子自领,名义上是对巴蜀的高看和荣誉,实际上就是害怕这地交给谁都容易出乱子。
而事实上的巴蜀之地也和刘邦预料的一样,自从换上了天圌府之国的美誉后,就一直在这光环的笼罩下不断的出现各路豪杰、领袖,演绎这不同时代的另类统圌治。
这个“割据”,就成了巴蜀历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代割据王“公孙述”一(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9)
西汉末年,牛哄哄的汉帝国终于自己把自己折腾进去了,历任几代皇帝的遗传基因出现了严重问题,一连三个皇帝没生儿子,成帝、哀帝和平帝都没有子嗣,汉王朝陷入了一个吊诡的怪圈,谁当皇帝谁绝后,这姓刘的还真是点背啊,在历史上被史家称作汉代的“国统三绝”。
中国人比较封圌建,这点就比不了人家与时俱进的英国,人家英国没儿子就立女王,从跟上就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中国这点很僵化,僵化的结果就是找个皇帝很难,没皇帝的日子很难过。
没皇帝的日子,虽然说管事主政的大臣很有权势,好像挺威风,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很纠结,简单说就是内部没有一个姓刘的来给大家撑场面,但是外面可还有好多姓刘的都看着哩,万一一不留神办错了事就没了皇帝这样的冤大头给扛,具体事没人管,但说三道四的人很多,而且个个都说的理直气壮。
其实所谓权臣也不是好当的,在当时的汉帝国就是这种情况,内部没人敢担这责任,所有事都只能老哥儿几个商量着来,反正出了事大家一起扛,但是这个很多事商量来商量去的,总得有人拍板拿主意吧,那好,谁有想法、勇于担当、勇于给大家伙扛雷,那就谁吧,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总的有人说了算吧,皇帝的外戚王莽同学应运而生了。
关于王莽同学的好坏已经有人说了很多了,历史上对这人褒贬不一,因为和我们这篇文章搭不上关系我就不评论了。
这位很有点能力的王莽同学自从管点事后就天天替皇帝扛雷,扛的很累,后来把心一横,一不做二不休,我圌干脆自己干吧,反正一贯都是好的坏的都是我一人扛着。
这个王莽同学一向勇于创新,不仅彻底改组了汉王朝董事会,同时,既然是咱自己开张做买卖,这老字号也该换换新气象了,必须得体现万象更新的大好局面,公司改名就叫大新朝,看着就喜庆,这位王莽同学自己厚着老脸当皇帝了。
说实话,在王莽当政期间政治作为方面还算是中规中矩,发现和利用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一位和咱们关系很大。这个人经过王莽同学多年考查和政审后,觉得此人才堪大任,于是乎任命为导江卒正,也就是蜀郡太守,把这人放在这么重要的地方去应该比较让人放心,这自古的天子自领的地方就交给了这位人才:公孙述。
《后汉书》: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也。哀帝时,以父任为郎,后父仁为河南都尉,而述补清水长。仁以述年少,遣门下掾随之官,月余,掾辞归,白仁曰:“述非待教者也。”后太守以其能,使兼摄五具,政事修理,奸盗不发,郡中谓有鬼神。王莽天凤中,为导江卒正,居临邛,复有能名。
在历史记载中,年轻时候的公孙述可以说是聪明过人,他爹叫他跟着别人学学做官(他爹也很有眼光,这点我家老爷子就不行),居然能让别人对他的评价成了这人不是一般人能教得了的。
到了后来,自己真当上官了,还真就是不负众望,政务管理的井井有条,连周围的人都以为被他管理的地方还真是见了鬼了,人家那地儿怎么就嘛事都没有呢?
这样的人才在王莽当政的时候就凭着才干被上级领导所赏识,公孙述当上了蜀郡太守这样的封疆大吏,看来很多时候父母的教育和眼光还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啊。
公孙述虽然在当时的仕途一帆风顺,但是,不幸的是大环境有点小纠结,西汉末年大新朝初年这期间是个动荡的年代,王莽政圌权进行的一系列复古改革没有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各地贵圌族开始组织各种抵抗势力反抗王莽政圌权,再加上很多姓刘的极不服气,本来就是我们家的买卖,凭什么你说改组就改组啊。
简单点讲,当时的中原地区一片大乱,不过,相比之下,巴蜀之地在公孙述的治理下还比较安静,在公孙述的领导下,巴蜀之地的人民群众安定团结,一片祥和,别的不说,在这样动荡的年代能保证一方稳定就足以说明这个公孙述的政治能力和水平。
这期间的动圌乱其实和之后的都差不多,各地的贵圌族再加上姓刘的皇族等等吧,各自都打起旗号开张做买卖了,你王莽能开张,我们也能,咱各玩各的。
整个中原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各自为政,而且自立山头的人还都是有想法、有理想的人,都想当老大,谁都不服谁,不仅和王莽同学干,老哥儿几个自己也跟自己干,这各地军阀天天打,争地盘、大力发展军备,其实说来说去还都是民众跟着遭殃,民圌不圌聊圌生。
但是,经过一番争斗之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要知道这人民也不是傻圌子,我们干不过你们还跑不过你们吗?全逃难吧。
几位有想法的大佬们很纠结,之前一门心思都净顾上打仗了,没成想打了半天居然整的没农民了,抢来的地盘居然都是无人区,压根就没人干活,别说军队,即连自己的口粮都成问题了。
各地的军阀干着干着都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必须得带着手下的弟兄和家眷们找口饭吃啊,得!别理想了,咱还是现实点吧,谁有吃的咱就一起就跟谁混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得能人公孙述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别地儿不同,现在的巴蜀之地在自己的带领下不仅仅是稳定,而且要啥有啥,个个都吃得饱饱的,但唯独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不够强悍,要是能够利用自身财富和粮草多拉拢点人,貌似会很有前途啊,而且听说这些军阀看着都能征惯战的,收为己用没准自己也能趁着乱劲成就点大事,公孙大人也很有想法。
公孙述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很快就竖起了大旗,我这钱多人傻,快来吧。
可千万别小看这口号,虽然简单,但还真管事,公孙大人这边大旗一竖,立马得到了响应,收罗了很多在各地混不下去的军阀,一时间公孙述势力大涨。
但是,很快,问题也暴露出来了,这个军阀们之所以成为军阀,绝对是野性难改和有奶便是娘,说句没良心也真不过分,军阀们吃饱喝足后发现这个巴蜀之地还真是块好地啊,要风得风要水得水的,军阀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马上就又有了想法,不想寄人篱下了,干脆咱们接着乱吧,凭什么这地就归了你姓公孙的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引狼入室。
这下好,原本还是中原乱,现在这巴蜀之地在雄心勃勃的公孙述收罗了一堆军阀后,成都也跟着乱上了。
公孙大人这会还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很是痛心疾首,好在公孙大人在当地为政多年,还真是有点人脉基础,马上自己亲自出面召集了属下巴蜀本地的豪杰之士,正式表明了立场:
坚决维护巴蜀地方政圌权的稳定团结,一切必须以本地人民利益为基本,严厉打击外来不法分子争夺本地利益等等多项政治主张。
亡羊补牢的公孙大人的政治举措反应很快,可想而知,也很快得到了广大巴蜀地方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的一致拥戴,并且在大家的一直倡导下,公孙述以巴蜀子弟为核心,正式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公孙大人也从一个政治家迅速的转变成为一个彻底的军阀。
后来的发展就很顺利了,公孙述凭着这只巴蜀子弟兵很快击垮了试图进入蜀地各怀鬼胎的多支军阀,同时大得巴蜀之地的民心。
这边是巴蜀的情况,中原那边也没闲着,最初的中原大乱有了基本结果,王莽同学终于在各方的联手打击下快坚持不住了,主要竞争对手“更始皇帝”的势力越来越大,大到居然能腾出手来派人进攻巴蜀了。
“二年秋,更始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将兵万余人徇蜀、汉”。
又有人惦记上这了,和之前的无兵少将的局面不同,现在的公孙述旗下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对于外来的入侵只有一个道理,给你丫打回去。
公孙大人依据巴蜀之地的有利地形,率领巴蜀子弟兵大破更始皇帝的侵略部队,于是乎,公孙述和巴蜀子弟兵一时间威震天下。
胜利很鼓舞人心,也鼓舞士气,同时,自信心空前膨圌胀的公孙大人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也有点头脑发热,也想自己开张做买卖,自立蜀王,公然打起来独立的大旗,明告天下,哥们儿这也单干了啊。
话说回来,那边的王莽同学还真是王小二过年啊,一天不如一天,不过好在这个更始皇帝那头更乱,一伙三心二意、各怀鬼胎的家伙们在取得点成绩后内部也出现了分账不均的局面,自己也和自己干上了。
可以说这时的中原更乱,但是中原乱,这边可还真不乱,蜀中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很多中原人前往避难,这些人可不是军阀,都是愿意干活的人,所以说,现在的公孙述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而且相邻不远的地方还纷纷表示投诚和归顺,都愿意给这有前途的大哥混,公孙大人“尽得益州之地”。
相比之下这个抢地盘的事还真不算什么事,可怕的是公孙述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很得巴蜀人民的支持和认可,在这一带很得民心,在当时一片大好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巴蜀的有志之士纷纷鼓捣公孙述,咱们干脆也别掖着藏着了,趁着乱劲咱们就在蜀中称帝,我们都是开国功臣,这事多来劲啊。我们的公孙大人听得头脑一热,还真没扛住这皇帝的诱圌惑,宣布我也当皇帝了啊,国号称“大成”。
第一代割据王“公孙述”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0)
凡事都有个头,说话间,中原动圌乱基本结束了,经过多年的征战,貌合神离的“更始”团队终于干掉了穷途末路的王莽同学。
貌似成
东汉;峨眉山初露头角(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1)
东汉政圌府通过武力征服了巴蜀地区,不说手段如何把,反正是再次将巴蜀划入中央板块,对于国家而言应该是幸事。
但是在征服公孙述政圌权的斗争中殃及无辜的滥杀行为实在是有违道义,而且给巴蜀地区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说这种纯武力的征服只能是暂时的,巴蜀民众的怨气只是在暂时被强圌权压制了,按说这种怨气在国家稳定期间似乎是可以平稳过渡的,但只要有一点的机会这种怨恨就能体现出强劲的爆发和反弹势头。
东汉政圌府经过光武帝刘秀统圌治,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尽力恢复西汉王朝的疆土,不乏能攻善战之士的涌现和努力,武力保证了国家的疆域的完整性,那是个汉军威武的年代。
但是谁都知道,这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打下的地盘在治理时更需要有效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措施,社会的稳定和有序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在过去的封圌建年代,稳定的核心就是得有个好皇帝,很不幸整个东汉政圌府就出了一个好皇帝,随后就一茬不如一茬。
皇帝的无能是东汉帝国最大的弊病,这事在中央集圌权好控制的地区还马马虎虎,但是在偏远的巴蜀地区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再加上初期征服巴蜀地区时满下的火种就更加的麻烦了。
很快,巴蜀之乱在东汉唯一的好皇帝刘秀死后一点点的爆发出来,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正是这位皇帝的千年一梦让中国从此有了佛教,在我的五台山篇会有这位皇帝的专门介绍)期间,巴蜀之地再出牛人。
东汉,张陵,(?至156年)。职业应该算是医生吧,比较特殊的是以符水为民治病,很神奇,而且治病不要钱,入他的教派就成,可以说是通过治病来传播教义,也算是个正经职业吧,规矩比较简单,凡治病者必先交米五斗,后称为五斗米道。
实际上他的教派的名称叫“正一盟威道”,也叫“天师道”,说白点就是我们国家的本土宗教“道教”。
我们的道教在张陵之前一直不成系统,比较萌芽,没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教体圌系,思想很多,但是很不系统,没有教义也没有统一的发展思路等等。
道教正是在张陵及张氏家族的努力下,才逐渐步入宗教的轨道,也才开始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引”中关于这点有较详细的阐述)。
创始人张陵其人的具体事迹基本查不到,能查到的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那都是瞎猜的,只有一点貌似靠谱,就是张陵曾经在汉帝国为官,任江州〈重庆〉令,后弃官,帅弟子百余人赴蜀大邑县鹤鸣山修道。
我国的道教在同佛教的教派之争中全面落败,不能说是毫无道理的,一方面道教自身的原因,道教领袖人物要不就是真正的羽化仙去,要不就是利令智昏的组织教众造圌反抵抗政圌府。
前者很虚无,反正是找不到人了,后面的事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后者更麻烦,可以想象这事可是任何一届政圌府都不会掉以轻心的,反观人家佛教,基本在任何时候都能迎合政圌府,这点很关键!听话的自然得到政圌府的支持,谁不喜欢听话的啊。
另一方面,佛教本身也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关于这点,我们很多本土的大和尚功不可没,佛教其实一直在走本土化经营路线,历届大和尚们都在找到尽量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改变路线,而且做得都不错,很有市场。
在这方面看个最简单的事实就很清晰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佛教在其他国家(不包含汉文化辐射圈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佛教都是我们这传过去的)都只尊佛祖一个,但是在中国就派出来很多的菩萨,而且个个都大有赶超佛祖的劲头,这就是佛教依照中国人的思维而进行的改良。
其实大家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佛祖最大,但不怎么管事,但下面会分出各个分管各项具体事物的菩萨,这个体圌系完全是中国传统儒家的体圌系,具体的事找具体的人,归类清晰,实话实说,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关于个个菩萨的职能,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在历史发展中,很显然,听话和配合的佛教即有了政圌府支持又能不断创新,还能迎合大众需求,凭良心说,这样的教派不在竞争中获胜都没有天理。
以上说了点题外话,话说回来,这位张陵在创立教派的时候很的人心,毕竟看病不要钱这事很现实,很快,就得到了巴蜀地区的广泛相应。
一方面,民众经过战争的洗礼后迫切的需要宗教思想寄托下精神,另一方面张陵的五斗米教本身就具有黑社会性质,入会后能享受很多会员待遇,这个也很现实。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个张陵都不简单,起码很有战略眼光和经营头脑,在道教的同时,还设立了教区,教区设立各级经理和负责人,具体工作是一方面推广教义,另一方面管理教众,归根结底就是通过渗透到各地的分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且一方有难四方支援,在本身就怨圌声圌载圌道的巴蜀民众中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同。
有了各级管理体圌系后的正一盟威道在巴蜀地区如星星之火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巴蜀地区,要不说宗教的快速传播必定有其历史根源和时机。
没有东汉的强圌权压制就不会导致巴蜀地区的民圌怨,没有民圌怨反政圌府势力也就不会得当地的支持,这也就是在巴蜀地区实力强劲、名声大噪的正一盟威道在别的地区推广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巴蜀地区这个阶段正是正一盟威道这样带有黑社会团伙性质的势力成长最适合的环境。
张陵在巴蜀地区设立了“八治”,其中就包括我们本篇的主角“峨眉山”,当然,张陵的主要道坛基本都在这些个名山大川,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在那会基本都没人,没人也就没官圌府没耳目,这样进行洗圌脑啊、激励啊、讲课啊都比较方便,不会像现在的传销一样被撵的无处藏身。
张陵在深山设坛,就近管理教众和开坛讲法,还亲自梳理了各个教坛的教程和发展纲要,并为每个教坛制定了适宜的推广计划,其中也亲临峨眉山教区指导工作,闲暇之余还著有《峨眉山灵异记》三卷(不可考证,难辨真伪)。
那会的峨眉山还很是荒凉,远没有现在的条件,不仅不具备旅游发展的基础,更不具备简单的生存基础,当时尚是未开发的处圌女地,林深山陡,行无完路,野兽出没。
有理想的道士们在山上首先得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也不知道当初这陆通是怎么待得,这事儿也很值得考证)。
但是凡事就怕有理想有追求,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道士们开始在山上开路建屋,在平缓地带修建很小的茅棚居住,虽然活动范围很受限,但是毕竟是深山而且人数少,比较适合从事反政圌府活动的特殊要求。
就与当时的峨眉山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川西平原的正一盟威道总坛联系不甚方便,所以教区在整个教派中影响也比较小。但这些人就是峨眉山真正意义上的开山始祖。
正一盟威道在张陵手里创办,但是壮大还是张陵的孙子张鲁彻底完成的,关于张鲁的事迹这里就不多说了,可以参见拙作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引,总之这会不叫什么正一盟威道了,根据事实发展干脆改叫“五斗米教”了,琅琅上口!一听就能记住。
能人张鲁掌权后,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手段进行管理,由最初的“八治”壮大到“二十四治”,地盘扩大了,教众扩大了,更为重要的是好些发展的很好的分支居然已经基本接管了地方政圌府的活,这可是预想不到的好事。
我们的峨眉山教区这时也顺势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和发展,起码有了路了也有了道观,基本具备了生活条件,但是相比其他名山大川这里还没得到广大的市场认同,好事多磨,按说能跟着张鲁混,再怎么说也能多少闯出点名头来,但是悲催的是还就是站错队了。
五斗米教发展的顺风顺水,我们的大教圌主张鲁当然也在巴蜀一带名声鹊起,俨然就是巴蜀地区的土皇帝,虽说当时的政圌府东汉帝国虽然已经走向末路,但是为了维护统圌治,还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派出了皇系郡守“刘焉”,乱的守不住场子的时候还必须得派个有威望的人来管理。
关于刘焉可能大家不很熟悉,但是这个人确实很牛,后期的牛人刘备最早都是跟这个人混的的小弟,但是这人很失败的是地方就是生了怂人儿子:“刘璋”,先不说来历了,刘焉进蜀。
公元188年,刘焉入川,领益州牧,牛人刘焉入蜀后,迅速利用政圌府和士族的优势分化瓦解了五斗米教,同时大肆诛杀试图反抗的教众,马上就稳定了巴蜀地区的汉王朝的统圌治,但是这仅仅是益州一带地区,五斗米教在大教圌主张鲁的带领下被迫北上,转而到了川北广大区域,史称汉中。
被政圌府严厉打击下的大教圌主张鲁这时干脆撕下了面具,直接成立政圌府和各级官吏,正式接管了汉中地区的政务,成了当时名符其实的割据政圌权。
公元194年东汉末年,中原大乱,时刘焉病亡,其子刘璋继任其本兼各职。
公元200年,蜀中教众在张鲁的带领下起兵攻刘璋,蜀、广汉、犍为三郡教众群起而响应,张鲁在汉中遥相呼应,一时蜀中再次大乱。
这个刘璋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他老爹还是给他留下了一个很有能力的班底,凭着优秀的巴蜀管理团队,这场战事很快就被平息了,但是这次事件让以刘璋为首的巴蜀团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东汉政圌权在巴蜀民心已失,根本无法抗拒来自五斗米教张鲁大教圌主的压力,只得向外求援,遂引出了新一轮的巴蜀割据王。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一)刘备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2)
刘备何许人也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已经描述了很多了,全国人民对于刘备和他手下那帮子哥们儿个个都溜儿熟,关于这些我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二)真正的诸葛亮(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3)
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受到人们普遍尊崇的历史人物,当然还得拜托那本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实在是太牛了,已经影响到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和认识。
我也不想在这里做什么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只是把事实和大家讲出来,其实大家所熟知的大部分是演义中的诸葛亮,但是演义的真实性有多大?这点其实鲁迅先生的评价是最为到位和精准:“诸葛多智近似妖”,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演义中的这个人牛的简直不是人!但事实上他确实是人,那里面的问题就出来了,或许他压根就没那么牛,只是后人不断的吹捧罢了。
那我们就来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首先肯定一下诸葛亮同学对事业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执着精神和清廉正直无私的人品,就这一点而言确实值得我们现在的我圌党干部学习的(特别是慈善事业的干部们),而且不管怎么说诸葛亮同学还是颇具智谋和小聪明的,这点我们是有啥说啥,但是他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也就是说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过多的光听一家之言,套用句广告语:“别信广告,信疗效”。
蜀汉政圌权在最高领导人刘备挂了后,诸葛亮开始作为蜀汉政圌权的政策制定者和实际的掌舵人隆重登场了,但是事实上其统圌治的结果却是是给蜀汉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蜀汉政圌权的稳定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要说《三国演义》是本故事书的话,那么《三国志》还真得算一本史书,陈寿著《三国志》中,评论的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所谓“民不怨”,那我们就来看看怎么个“民不怨”。
富饶的天圌府之国在诸葛亮的管理下按他自己的话讲“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太平御览》。
这点说明什么,之前沃野千里富饶的“天圌府之国”现在穷到只能靠买卖天下闻名的蜀锦维持,农业、工业、商业甚至手工业全面崩圌盘,国家经济只能依靠买卖蜀锦维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穷到什么地步了,重申一下这可不是我断章取义的啊。
富饶的天圌府之国在诸葛亮的管理管理下穷到什么地步,不用看一家之谈,看看当时的官员的生活情况也能基本知道个大概齐:
首席执政官丞相诸葛亮仅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以身作则组织生产)
大将军费祎“家不积财,儿子皆令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三国志•费袆传》;
大将军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三国志•姜维传》;
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董和“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三国志•董和传》;
车骑将军邓芝终不治产业,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三国志•邓芝传》;
这些都是都是当时的蜀汉高级管理官员,先不用说高级管理官员是多么的清洁廉明,当然这点绝对是值得肯定的,另一个方面说明什么,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家人的生活更无法保障,你算什么管理者啊!你凭什么让你管理的民众有富足安定的生活,中国自古的道理是齐家、治国、才能安天下!自己家人都照顾不好的人压根就不配管理国家,以诸葛亮为首的官员就这样,可想而知当时的蜀汉百姓过着什么日子了。
为什么“民不怨”,因为“民”能看见他们的管理者也和他们一样,都够穷的,心理平衡了也就算了,就都别埋怨了,其实民众是很好糊弄的,往往不在乎是不是富足,只是在乎平等,都穷也就没人计较了。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领导者了不是带着大家过穷日子的,不是在这个顶个的比着谁比谁更穷的,而且带着大家是奔小康的!就这一点而论我们曾经有一位总圌理就是这样的人,说实话还真是辛苦,也卖力气,哪有情况一准就会出现在哪里,但是丝毫不解决问题,在他的在职期间,地圌震、高铁、腐圌败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这可不是点背,这其实就是无能,作为总圌理不怕你贪、不怕你奸、最可怕的就是无能。话说回来,蜀汉的现状就可以认定诸葛亮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空有虚名,不合格!
当然为什么这么穷,我们得找下根源,诸葛亮一生的志愿就是统一,统一就得打仗,但是貌似诸葛亮没想明白打仗就是打钱,就是拼国力,靠买卖点蜀锦是不能维持战争这费钱费力的大事的,这点人家美国就明白,当年打利圌比圌亚的北约弟兄们也明白。人家打你就是因为你有石油,你要穷的只剩蜀锦只有二百五才打你哩。
解决这些问题就两种办法,一是自己有钱不怕花,二是打仗就是为了抢钱或是抢资源赚圌钱。除此两法无他。
但是诸葛亮同学的战争是怎么打的,我们看下诸葛亮的杰出战役:
七擒孟获:貌似没赚到钱,倒是花了不少钱,具体结果如何后面再说;
六出祁山:更别提了,回圌回出去打仗不是为了抢钱抢地盘,好像是为了抢粮食,抢回来的粮食也仅仅够军队吃上十天半个月而已,这点就跟领着一群灾民出去找饭、逃荒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啊,问题是你能抢也行啊,但是结果是抢的粮食连带出去的军队的温饱都无法保障。
这种毫无意义的战役就是为了统一吗?你没钱打仗你统一个屁啊!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了张俨《默记》说:蜀汉国小力微,又常主动攻打强大的曹魏,连年北伐的结果,造成了“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荒残”?“苦其役调”?这样的词用在别的地方都能理解,问题是那可是在沃野千里的“天圌府之国”就非常的费解了,除非执政的人是个花钱的疯子。
《三国志•杨洪圌传》“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什么意思?就是说全民皆兵,男的打冲锋抢粮食,女的搞运输搬粮食,大家都干活谁也别埋怨,看着不错,但是问题是谁种地?谁织布?谁养猪娃?谁种菜?总不能大家都当土圌匪、山大王吧。
《三国志•诸葛亮传》“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这是评论看着给力吧,溢美之词溢于言表,但是不知道注意到没?这里面什么叫“民尽其力”,诸葛亮同学能干到民尽其力,都这样了还怎么发展?
还是《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
这其实就是结果了,刻剥百姓使民尽其力的结果会是怎样,我不用多说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实际情况极有可能是民圌怨沸腾,只能用严刑峻法来完成管理和压制,所以说连诸葛亮在内整个诸葛亮管理团队唯一一点能服众的特点就是都“穷”,都以身作则,所以大家都别埋怨,这也是诸葛亮同学标榜青史的功绩,但是还是那句话,大家伙跟你混不是光跟着你过草地过雪山的,我们也得有前途,也得待到革命成功时一人分一个女学生吧,不仅受穷而且还挨打,这很纠结。
国家政治保障是军事成功的基础,反过来军事成功能带来更多的政治资源,两者相辅相成,这就是现代以美国为首的一帮子大国动辄发动战争的原则,应该说这是真理,诸葛亮管理团队政治政治一团糟,军事军事一团糟,只能说明才能有限。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三)幕僚诸葛亮(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4)
上文正面评价了诸葛亮同学的能力,其实不用我说,早期的牛人刘备就已经对诸葛亮有了明确的定位,而且运用基本到位,诸葛亮同学最严格的讲应该是个优秀的幕僚,也就是个十分优秀的谋士,出谋划策绝对是一把好手,独当一面就基本不灵。
关于这点只要我们认真的研究下刘备集团的杰出战役历程就能看出一二来,先看下刘备麾下蜀汉集团成功的著名战役和战役的领头人吧,当然在演义中这里面很多都是诸葛亮谋划的,也成了诸葛亮同学被后人推崇备至、标榜青史的的“军事史”,但是实际上该是怎样呢?
“赤壁之战”说实话是人家周瑜带队打的,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这事不是你干的;
“荆州之战”刘备亲自带队伍打的,这个没什么可争论的
后期的荆州之战包括“水淹七军”是关羽带队打的;
“平定巴蜀之战”是刘备亲自带队伍打的;
“平定西川之战”是张飞带队打的;
“定汉中之战”是黄忠带队打的;
这些都是成功的战例,可以看到战役的领导者是那些人:刘备、关羽、张飞、黄忠;这其实已经说明在蜀汉政圌权管理集团中真正能称得上大型战役统帅的就这四个人,其他的包括后世吹得牛的不行的赵圌云都白给,不是说赵圌云武功不灵,主要是作为统帅不能光得武功盖世,关键得具备统帅的综合素质。
实话实说刘备集团具备这种素质的就这哥们儿四个,魏延可能也具备但是没机会展示,就这点而论魏延同学命运很坎坷。
再看下诸葛亮亲自带队打的战役,先不说丢人现眼的“六出祁山”了,就说成功的:平定西南“七擒孟获”貌似很成功,但是这次作战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收获人心,也就是安定西南大后方,据说貌似很成功,《三国志•马良传》“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但是实际的成果我们来看下:
《三国志•蜀志•李恢传》“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讨,鉏尽恶类”。
《三国志•蜀书•吕凯传》亮至南……以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会为叛夷所害。
《三国志•蜀书•张嶷传》越嶲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
《三国志•蜀书•马忠传》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征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
《三国志•后主传》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张嶷平定越嶲郡。……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秋,涪陵属国民夷反。
再看下其他的史书《资治通鉴》:越嶲蛮夷数反,杀太守,是后太守不敢之郡。
诸葛亮同学领衔主演的征伐西南的电影大片的结果就是没人敢去当郡守,西南那地儿是谁去灭谁,到底是不是西南就是一团乱麻,或是那边的人本身就是野人没法治理呢?
但事实上不是,因为那边也是人,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吃饱了混天黑,有吃有喝的鬼才跟着你冒险造圌反反政圌府,那这里面一定有内幕,有问题,问题在哪?
看看根源吧,诸葛亮同学大动干戈的目的是为了安抚南方,一稳定蜀汉的大后方,这个后方很有深意,其实就是为了进行劳圌民圌伤圌财的大规模进军中原战役做准备。
我们的诸葛亮还真是意志坚定,不断的组织大规模的北伐战役,战役很失败,而且导致后期因为巴蜀本地资源和积蓄的耗尽而不得不向后方索取更多的军事资源。
《三国志•蜀书•李恢传》“南土平定,……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是费用不乏。”
看到了吧,自己没钱就向这些人要钱要东西,这才是西南一直动圌乱的根源,诸葛亮同学梦想对待西南就像对待憨厚的巴蜀人民一样,可这劲儿的耗尽财富充斥军用!但是南方那帮子人可不像巴蜀人民一样好欺负,凭什么你打仗我给你掏钱啊,要一回也就完了,你这还没完没了了。剩下的在所有史书中都留下了蛛丝马迹,西南地区动圌乱频繁,暴圌动不止,以至于后期刘禅在遭受攻击时想往南方跑的时候,谯周直接提出这不可取。
《三国志•谯周传》“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人,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仇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
其实这就是一段最直白的解释,诸葛亮同学搞出来的稳定大后方,前方干不动了想跑到那去接着干都没戏,可以明确的看到那场战役也就看着挺热闹吧,实则毫无意义,甚至就战役的目的和结果而论可以说是完败。
看似成功的战役就这结果,就别说貌似赫赫战功的六出祁山了,干了六次没一次干成功的,诸葛亮同学干完了,他的团队和继任者们接着干,姜维更猛!“八出祁山”,大家伙儿都本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头再干,依着诸葛亮定的方针继续,不怕没干劲就怕你路子是错的,简单打个比方:这高架桥得干一年你非得一个月干下来,那就一定会出问题,这就是原则问题,不是大家伙儿冒着劲头给什么节日献礼就能有成功的。
说到这还真得佩服刘备的雄才大略和用人之道啊,这点咱们后面再说。
诸葛亮及其团队管理下就是这样的结果就是:13年蜀汉亡,为什么这么快的崩溃,看下穷兵黩武的蜀汉后期的窘况就能明白了,倒霉的烂摊子接手人刘禅同学投降时提交的国书:
《资治通鉴》“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领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这个数字应该是准确的,两个比较牛的史书都是这么说的,应该可以认为这是当时体现蜀汉国力的官方文件,大家注意下数字,以巴蜀为核心的广大区域的人口只有不到一百万,但就这一百多万的人却养了十几万的兵和官吏,谁敢说这样的情况能维持,谁敢说能维持我就敢抽他!这就是优秀幕僚诸葛亮领衔的团队管理的管理结果。
不过话说回来,诸葛亮虽然能力有限,但是还是影响力很大,起码四川“天圌府之国”的美誉就是他给起的:“天圌府之国,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从那时到今天的1800年间,“天圌府之国”都是四川的一顶桂冠。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四”关羽之死的异议(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5)
既然说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对比那就接着说点更远的吧,当时蜀汉集团的另外一个核心人物:关羽。
关于关羽的英雄伟绩就别废话了,这是一个古今传奇,我就不凑热闹了,我只说关羽挂的故事,关羽之死可能目前有很多说法了,其中特别是章太炎先生的借刀杀人(如暗中指使手握重兵的刘封等人对关羽不施加援助和挑唆荆州内部矛盾等等)的说法轰动一时,说法虽然有点偏激,但仔细一想还真是找不出什么毛病来,或许在当时的情况下关羽的存在确实威胁到了诸葛亮的管理地位,会影响到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诸葛亮同学必须除之而后快。
从这点而言把关羽之死归结到诸葛亮身上,这种说法貌似现在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我反倒是虽然诸葛亮同学水平一般,但这个事情要是也搁到我们诸葛亮同学身上的话确实有点冤,我们来分析一下关羽的死因和刘备集团的管理原则。
先看下刘备集团的人员配备:
军事方面独当一面的核心人物:关羽、张飞、黄忠、魏延;
政治方面核心人物:诸葛亮、庞统、法正、李严、刘巴、马良……
冲锋陷阵的战将也就是单一型人才:赵云、马超……
应该说这就是一个基本的配置,刘备对于诸葛亮的管理和认识非常到位,诸葛亮在刘备管理期间的定位,明确的讲应该是个参谋,职能如下:
一“参与”制定战略规划,如隆中对的整体发展规划,但是拿主意的绝对是刘备,诸葛亮只是参与和提供建议,这个集团是刘老大的;
二外交关系事物管理,如赤壁之战长期驻外联络东吴;
三处理和公共关系维护,如借荆州和维护东吴方面的人脉基础,这个貌似也是外交;
基本上就是以上三圌条,所以说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远没有演义中的重要,最多只是处理日常事物和出主意的参谋而已,比如刘备对于诸葛亮早期的规划是认同的,如先取荆州、再取益州的整体战略规划,但是关于诸葛亮后期的取中原的规划就压根没采纳,其实已经说明首先诸葛亮只是个出主意的,而不是拿主意的,这事儿还得刘老大说了算;
其次刘备从没有让诸葛亮独当一面,也就是说一直没有实际的兵权和决策权,因为刘备深知诸葛亮不是这块料,因为刘老大发现了诸葛亮最大的短板:不会用人,纵观刘备领衔的集团征战史压根就没有诸葛亮作为主帅带兵团出战的;
第三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建议并不都认同,并不是演义说的言听计从、如鱼得水,比如在魏延的使用和关羽死后征伐东吴中就完全没有理睬诸葛亮的建议。
第四刘备在取得益州之后很多的政务处理一般也不会询问诸葛亮,因为很多事诸葛亮并不是专家,比如经济方面的刘巴,政务管理方面的法正、许靖等等,特别是在治国方面诸葛亮的表现甚至不如彭漾、秦宓、谯周等人,因为诸葛亮就是一村夫,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这样,村夫管理国家会不会比官僚强这点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起码的经验而论就差很多,这点是不得不承认的。
以上就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同和使用,说白点诸葛亮也就是个重要的参谋,而且只是某些方面的参谋,绝不是拿主意或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在老大刘备的心目中还远远不如庞统,说到这有个问题还得多啰嗦几句,刘备集团说实话压根就没什么专业的政治人才,绝对的草根队伍,进入巴蜀之后的作为就能看出来了,作为可以说毫无远见,估计也就是从这会开始,刘老大越来越重视管理经验丰富的蜀中人才,说实话,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股肱之臣。
刘备其人绝对堪称枭雄,特别在用人方面,水平一般般的诸葛亮同学也是在刘备挂了后才算是独揽大权了。
刘备要是不死,还真是轮不到他说话,这样的地位你说关羽之死这事要把屎盆子扣在诸葛亮同学的头上应该是没有道理的,毕竟那会人家说了又不算。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对于蜀汉毕竟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不可能也没能力在那会就开始为了权力排挤异己,这点应该是用人大师刘备早就看出来的,所以对于关羽之死压根就和诸葛亮同学没什么关系。至于和谁有关系,那大家尽可能放开胆子去猜,猜到那算哪,我就不凑热闹了。
刘备的战略(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6)
我们看看蜀汉的战略,先说说著名的隆中对吧,就是诸葛亮同学在隆中闭门造车给刘备提出的战略规划:先取荆州;后取益州;近取蜀中资源,再后主力兵出祁山,偏师兵出荆州,兵分两路合力拿下中原。
这战略,别说刘备,连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都眼热心跳的,客观的讲诸葛亮这个战略的前期是不错的,比如取荆州和益州;但是后期就缺乏具体思路而限于空洞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啊,很多事情都是理论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是实践起来就会问题百出,我们来分析下诸葛亮同学的隆中理论:
问题一:主力兵出祁山进关中地区,诸葛亮的理论基础是关中地区一马平川适于用兵,但问题是你用什么“兵”,当时中原的统圌治者是“曹魏”,历史上的“曹魏铁骑”纵横天下,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支部队在历史上绝对赫赫有名,整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骑兵团队。
先不说这著名骑兵部队的战斗力,就凭人家都是骑兵这一点,就够刘备集团喝一壶的。我们刘备军团的川军基本以步兵为主,你让一群走路的在平原上和骑马的干仗,你真当人家骑的是草泥圌马啊!脑子进水。
问题二:兵出汉中作战必须速战速决,不然你的后勤补给必然出问题,你的粮草兵员后勤保障等等补充都得依赖巴蜀栈道运输,这条路大家都知道的,不仅难走而且漫长,根本就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运输,那基本就等于钱粮等等供给会出问题,你缺钱缺粮打什么仗?
当然,在历史上韩信同学倒是做到了,但是他成功的前提是对手项羽背后还有诸如彭越、张耳、陈余等等在后面不停捣乱的,项羽后方不稳定也就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到这来,说白了,韩信能成功也是侥幸。
但是当时的情况是曹操稳据中原,早期的袁绍、马腾等等一竿子牛人都被更牛的曹操收拾的干干净净了,曹操决不白给!这样的情况兵出祁山就必然陷入持久战,持久战就得有后勤保障,“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蜀道路不通这是硬伤,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怎么打仗,还是脑子进水。
问题三:主力那边肯定是不行的,那就偏师吧,偏师出荆州,你忘了后面还个虎视眈眈的东吴吧,而荆州和巴蜀一样以步兵、水军为主,进入中原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回更不简单,后方都不稳固,仗怎么打!诸葛亮同学的战略是:没问题!脑子进水就能打。
这只是三个表面问题,最最核心的问题是巴蜀之地的政治怎么解决,诸葛亮的方针对于巴蜀而言是“尽取”,所谓沃野千里,但是人家凭什么让你取啊,就算让你取,取完了怎办?稳定、治理、静观局势这些政治见解我们的诸葛亮同学一点都没说,说白了,年轻人还是缺少政治头脑,也缺少经验,这个算是第四个问题,而且是最最关键的问题,当然,我们的老狐狸刘备不会看不出来,所以说在治理巴蜀的时候,刘老大压根就没搭理过这位诸葛大人。
四个大问题是门不出户的诸葛亮想不到的,这就是见识!憋在家里当村夫的你远不如东奔西走的刘备见多识广,所以说对于这个战略发展规划刘备的态度是吸取可取的,不认同虚无缥缈的。
后期不幸的是老狐狸刘备挂了,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在蜀汉后期诸葛亮当政的时候确实是这条路走不通,给刘备“赞”一个,“高!”。
否定了诸葛亮,那刘备自己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的。
其实关于这点,老狐狸刘备已经做了,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正确的战略还是应该兵分两路,一路水军,出荆州顺江而下威胁建康,这是佯攻;另一路陆地,兵出夷陵进攻江南,两路夹攻而取江南,快速南下江南后隔江而治抗衡曹魏,养精蓄锐,静观变化后伺机谋取中原。
万万不能傻不拉几的带着一群步兵从汉中进攻中原,这个打仗就跟考试做题一样,由易而难,先收拾了好收拾的,再说困难的,千万不能卡那,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兵分两路是对的,但是方向不对,不是打曹魏而是打东吴,还必须先打东吴,而不是联合东吴,这样的战略布局下就需要一个强悍稳定的人稳守汉中。
不被诸葛大人看好的魏延就被刘备置于这样的关键位置,而事实上证明魏延无疑是最合适的,就是这个被诸葛亮一直排挤的人物在汉中当值期间,雄踞汉中!以至于强大的曹魏在蜀汉最困难的时期都没能攻过汉中。
但是取东吴的兵力就有问题了,我猜想刘备最初的规划应该是关羽领衔水军偏师佯攻建康,为什么是偏师就是因为要提放后面的曹魏军进攻荆州,这的留一手。
另一路刘备亲自挂帅由陆路进攻东吴,这是主力进攻,而且必须速战速决。
这样的战略规划和实施可不是什么心血来圌潮和报仇心血。“先取江南再争中原”这点应该是战略基础,也就完全有别于诸葛亮同学的规划了,如果顺利,这应该就是刘备集团最合适的选择,之后的历朝历代无数次历史成功战绩基本都是这样成功的。
可以明确的说,刘备的眼光还真是高出诸葛亮,要不说打工的一定得尊重老板,人家没两把刷子就不会雇用你。
崩溃始于封赏(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篇17)
前面讲到刘备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如果说在实际中,如果能依照这样的战略和布局实施的话,刘备集团再次复兴汉室还真是希望大大的。
但是历史上很多时候还真是谋事在人啊,在刘备的战略规划中,集团核心人物关羽镇守的荆州在完成了取益州的第一步战略部署后,其作用就愈发重要了,要不然刘备也不会把集团最重要的二号人物放在这,而据我估计刘备交代给关羽守荆州的原则是“北抗曹魏、南摄东吴”。这也是关羽所执行的策略,而不是诸葛亮交代的“北据曹操、南和孙权”。
说到这就还得多啰嗦几句,在刘备集团中人事关系非常复杂,在三国中属于纯粹的杂牌军,人家曹操、孙权好歹都有自己的嫡系人马,姓诸如姓曹的、姓夏侯的、姓孙的,但是偏偏在刘备集团中,唯一称得上真正的嫡系人物貌似就一个刘封。
刘备的两兄弟关羽、张飞就不用说了,据说是铁杆儿弟兄,但是据现在的史料分析基本可以认定为生意合伙人,也就是股东,一起东奔西走的,也算是一起打天下的弟兄吧,半个嫡系。而且远在诸葛亮同学加圌盟前这哥们儿几个已经混了很久了,这哥们儿两加上什么赵圌云孙乾等人都是集团的元老。
其次是以诸葛亮为首的部分荆州系的官员,但这部分人更复杂,各属派系,典型的如魏延、伊籍、黄忠等人,虽说也是这一派的,而且应该还算是第一集团的人,但绝对和诸葛亮势不两立,也就是说能牵制诸葛亮势力的一部分人,这也算是核心吧。
再就是收编巴蜀之后的巴蜀集团,这个绝对属于后来者,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说实话一直都没得到重用,其中李严、秦宓、彭漾等人还一直受到诸葛亮一系的压制和打击。
这里面再加上原属袁绍等人的陈震之流,这就更多了,可见这个集团人员之繁杂,用人高手刘备一直在均衡这几个势力,也算是能做到认人为用吧。
不过,刘备的继任者诸葛亮在这方面就明显欠缺。
话说又回来,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关羽其实一直对诸葛亮的策略执怀疑态度,所以在荆州的镇守中一直依照他大哥交代的原则,事实上这种策略在前期可以说是基本成功的,关羽在荆州的作为整得是曹操也怕孙权也怕,这样的情况如果坚持下去,等刘备稳定了巴蜀政圌权和人心后就能实施刘备下一步的战略部署了,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问题出现了。
刘备得巴蜀、汉中后在以诸葛亮为首的一群文官的劝进下自立汉中王,大家都知道的,封王这种事随后一定就是大封群臣,按照一般的惯例,主张拥立者功劳就最大,所以这种事自古就很多人干,不费力气还捞便宜傻圌子才不干,这里面就有最鸡贼的诸葛亮。
在刘备的封赏名单中(诸葛亮为首的文官拟定的),晋升最快的无疑是那一帮子以诸葛亮为首的拥立文臣,这点就遭到这会还在外拼搏的关羽一竿子合伙人的极大不满。
第一;作为主要合伙人之一的关羽认为天下还没得就开始这样分封是不适时宜的,这是正面的不满;
第二;作为主要合伙人之一的关羽认为你给我的官太小,要知道当初你卖草鞋的时候哥们儿就开始跟你混了,咱这生意哥们儿也是掏了大本钱的,这本来还是能平起平坐的股东,瞬间变成小弟了,而且还和黄忠之流的后来者一并对待,这有点不够意思吧。这是私的,也说不出口,说不出口的就更堵。
第三;哥们儿还在外面拼命哩,你就在家里开始搞分封了,要知道,这天下我也有份,这事多少也应该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吧,咱哥们儿三可是一起混了这么多年了,难是一起过了,福也得一起享,我这算什么?这话就更没法说了,但是里外里更堵,关羽同学这会估计是把那帮子以诸葛亮为首劝进的文官恨得牙根痒痒。
恰恰是这个时候,最关键岗位最关键的人心态出问题了,我们的二哥关羽从这事开始,心态严重失衡,心态一失衡这说话就没分寸了,等到刘备自立为王的通知后,二哥明确表示对封给自己的官职不满,而且认为大哥没有把他当做合伙人对待,地位和待遇都不公平,当然这会只是怨言还没付诸行动,但是这就是矛盾基础和隐患,任何时候,团队内部的不团结都会酿成大祸。
随后,曹魏派遣大军征伐荆州,这个时候的关羽虽然不满,但还是请示了老大应该怎么办,是守还是打,老大给出的意见是打!但是老大的意见是打退了就行,关键是震慑,等我这边安顿完了,咱们一起打。
但是心态失衡的关羽却把满腔的怒气全发泄到这事上了,打就打,还分什么震慑啊,没准等我打完了你那还没整明白哩,到时候看看谁的本事大,我这就给你看看。
谁知道这一打不要紧,“水淹七军”一仗打的关羽同学一战而威震天下,连牛哄哄的曹操都准备迁都远避关羽的势头,这下关羽更乐呵了,看看吧,这才叫顶梁柱,二哥由此开始目空一切,光打退了怎么行?得往死里打,不是不给我封官吗?我自己来,等我把整个中原都打下来我自己给自己找官做。
关羽同学没请示、没汇报,自己轮着膀子就开始干了,这事想都不用想,刘老大其实比关羽还郁闷,但是又无可奈何,二哥关羽此时已经在事实上自成一派了,而且在外拥重兵不好控制,刘老大只能任其发展,走一步算一步了。
又说到这位不可一世的二哥,其实在当时,三国中的三巨头心里都跟明镜一样,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基本成型,而且目前这个局面其实三人都还能接受,唯独三国中间的这个荆州是个大问题,曹操头疼,孙权头疼,就连刘备也头疼。
这时候的关羽已经严重的不受人待见,可以说三个集团的领导都希望这混浆浆的二哥早一天挂了,所以说,关羽之死是必然的,大家都不希望你活着,做人混到这个地步,二哥确实很失败。
关羽虽然是咎由自取,但对刘老大而言损失却是最大的,不仅是地盘,而且是最重要的战略要点丧失了,情况的变化逼得刘老大不得不改变战略,做出重大战略决定:提前进攻东吴。
刘备的战略在这个时候应该说还是没问题的,因为当时如果不采取主动进攻的话很可能刘备集团就会就此崩溃。
当时的客观情况是巴蜀之地就还没稳定,老家荆州又没了,曹魏和孙权还结上盟了,简直就是内忧外患。
如果外面一施加压力,内部不安定因素必然蠢圌蠢圌欲圌动,巴蜀和汉中这两地的很多官吏、士兵、人员都还没完全服从管理,再次造圌反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如果曹操和孙权再来鼓捣鼓捣就更简单了,人心浮动的刘备集团刚打下来的江山也会和关羽一样说没就没,这时候再不打,搞不好以后也就没机会再打了,打起来起码能转化内部矛盾为外部矛盾,打吧。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了规划中的偏师和震慑,还得分出大部分精力来镇守汉中和上庸一带,很影响专注力。
实际战役中,刘备军团因缺少了荆州水军的呼应很快也遭败绩。
后面的结果大家应该都清楚,最后必须交代的是老狐狸刘备一生雄才大略,当然知道自己儿子是个什么货色,但是问题是安排的后事中可以信赖的人太少,全是杂牌军啊,而且很难再做到均衡各方面的势力,嫡系基本没了,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依靠诸葛亮为首的荆州系和李严为首的巴蜀系互相牵制一下吧。
刘备明知诸葛亮是那方面人才,但是自己也没时间再发现和提拔潜在人才了,安排后事的时候专门说到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这最后一手还是显示了刘备的高明,均衡各方面的势力以保障自己儿子的天下。
但是刘老大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么明确的交代,也没能阻止诸葛亮同学找个机会干掉了李严同学,而随后就是整个人才济济的巴蜀系官员在后期蜀汉中基本没有话语权,整个刘备集团现在已经完全落入了诸葛亮手中,“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同学很努力,事必躬亲、鞠躬尽瘁、以至于死而后已了,因为诸葛亮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这:
第一在于不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更重要的是还打击人才;
第二是没有经济头脑;
第三是缺失发展的战略眼光。
什么活都自己干,自己又干不好,落下的结果就是没几年蜀汉政圌权瞬间崩溃,这事和所有的事情发展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结果是一朝一夕的,凡事都必然有其日积月累和内在原因,也就是佛教中的有因便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