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的版本间的差异
(建立内容为“16世纪末的4月,暴雨浸淫京都,天地混蒙,时任关白的丰臣秀吉派出三千武士,围逼一代茶道宗师千利休的宅邸,命其切腹…”的新页面) |
|||
第167行: | 第167行: | ||
诗中的“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也被引用在了影片中。作为中国观众,看着极为亲切。 | 诗中的“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也被引用在了影片中。作为中国观众,看着极为亲切。 | ||
− | 附: | + | <blockquote>白居易 |
+ | |||
+ | </blockquote>附: | ||
<ref> | <ref> | ||
《放言五首·其五》 | 《放言五首·其五》 |
2023年5月4日 (四) 20:00的版本
16世纪末的4月,暴雨浸淫京都,天地混蒙,时任关白的丰臣秀吉派出三千武士,围逼一代茶道宗师千利休的宅邸,命其切腹。举世尊奉的茶圣、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70 年致力于一盏茶的人生就这样因为拒不低头,走向了尽头。
三千一夫,这是在成全千利休的传奇之名吗?
秀吉赐死利休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一代枭雄为什么要和一介茶人过不去?何况还是与自己交好十多年的首席茶道师傅?
想起织田信长时代性命危机时他宽慰自己的那一盏茶,成为自己的茶头后他在茶屋里为自己精心装点的那唯一一朵牵牛花,山崎大战之前待庵茶室里远离战火纷争的几小时,俩人合力策划的里程碑式北野大茶会,怪不得丰臣秀吉会在千利休去世后渐生怀念,建下一座与自己“黄金茶室”理念相悖的简朴茶屋聊以自慰。
拗不过对方生前价值观的渐行渐远,丰臣秀吉出身低微人在高位,贪念熏心又有极度的不安全感,但他知道利休那一盏茶的无比威力,为它,哭过笑过珍视过,最终还是不能放过,不能任其无视自己辛苦统一天下后所建立的社会制度。这份相爱相杀的情谊,细细琢磨真是可歌可泣。
还有......?
那么,千利休这一盏款待过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乃至天皇及无数战国大名的茶,被一致认可的威力究竟在哪里呢?被他重新定义的茶道精神与日式美学又具体是什么?
茶道一开始其实是日本皇权、贵族、将军家的高端社交文化,被认为是成为名人后必须养成的技能点,类似于现代社会的 low tea 或者酒会舞会高尔夫等等。茶会中使用的茶具也基本都是奢侈品崇拜,均为价值连城的进口唐宋名品。
武将世家出身的织田信长自然酷爱茶道,喜欢搜罗天下名贵茶具,还经常请各地有名茶匠来表演茶道,掌权之后就连对建立功勋的将士的赏赐都是名物茶器,促进了整个社会对茶道地位的认知、职业向往与商品贸易。他表面上痴迷收藏各种古玩名品,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出来了卓越的审美鉴赏力。这也是为什么千利休能用一个朴素漆盒引水借月 PK 满座富豪商人的宝物赢下信长大人整整一袋黄金的原因。
镜花水月也无法匹敌的美
千利休出身于商人家庭,很早就开始学习茶道,从师于武野绍鸥。武野绍鸥是村田珠光的再传弟子,村田珠光则是日本茶道的祖祖祖师爷,可谓“开山”之祖。这两个人开创了什么叫做“茶禅一味”,把佛教哲学完美融入饮茶文化。武野绍鸥很早就看出了千利休独特的审美天赋,对美的追求与创新异于常人,必成大器。
武野绍鸥拿着一柄竹质茶匙赞叹利休“将竹片上丑陋的结节,变成了某种美丽的存在”,颠覆了他对茶匙固有的象牙质的认知
彼时已经在地区小有名气的茶匠利休,被邀请去到织田信长的名器鉴赏会,通过这一件潮起生澜、夜月飞鸟之景的漆盒之作虏获了掌权者的爱美之心,与掌权者结合,是利休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
成为织田信长的茶头后,有一次信长当着欧洲传教士的面问千利休:“美的价值由谁决定?我吗?” 千利休淡然答道:“审美之义,由我决定。” 织田信长听后都并不气恼,反而有容乃大地笑道:“在我左右又添欲夺天下之人了!” 世上从来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两双发现美的眼睛对视,那惺惺相惜便是必然。
颜控狂人
然而在即将一统全日前夕,织田信长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此时已从低下农民变身得意将领的丰臣秀吉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在侍奉织田信长期间,精明的秀吉也早已察觉信长统一家臣所利用的茶道的力量,以及“得千利休者得天下”的奥义。于是和千利休交好,继续任命其做茶头。利休的加盟对秀吉稳定先期局势至关重要,俩人后续被称为推动时代的名组合。
茶头?军师?
千利休侍奉秀吉的 10 年,是他茶道境界不断提升,艺术才华充分展现的黄金时期。颠覆茶会拘泥于形式、限制在上流社会的奢华印象,利休与战国茶人发动的茶道革命,以前所未闻的北野大茶会最具代表性。这也是丰臣秀吉与千利休合作的巅峰。
1587 年,丰臣秀吉发布文告:
“只要热爱茶道,无论武士、商人、农民百姓,只需携茶釜一只、水瓶一个、饮料一种,即可参加。没有茶,拿米粉糊代替也无妨。不必担心没有茶室,只需在松林中铺两三张榻榻米即可,没有榻榻米,用一般草席也可以,可以自由选择茶席的位置。除日本人外,爱好茶道的中国人也可出席。无论何人,只要光临秀吉的茶席的,均可以喝到秀吉亲自点的茶。”
北野茶会嘉年华
北野大茶会是茶道空前的盛典,有超过 1500 人参加,可以看出当时茶风极其昌盛。这相当于当时在京都的北野天满宫举行了一个茶道嘉年华,10天时间,野餐游园品茶,任君挑选。这个去除身份限制,按照各自的风格来泡茶,一起来享受茶道的前所未有的尝试,除了是帮秀吉加深庶民对于新政权的印象,也有利休对改革茶道的私心——他想要使大众也好、武将也好、都平等一致,把茶道文化向大众普及,同时把茶器从唐风、高丽风转向本土化风格,鼓励国人返璞归真,创立自己的独特审美。侘寂美学的意识,便从这里体现出来了。
侘寂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世界观、思想哲学的根基,由千利休总集大成,透过茶道空间与仪式来具体呈现其美,并且为之定调。总的来说,侘寂是一种与时间和谐共处的美学理念,侘び(WABI)代表简陋,寂び(SABI)指“旧化,生锈”,复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即使外表斑驳,暗淡褪色,都无法掩埋它充满岁月感的一种美。
拆解来说,侘寂之美有几个核心:自然,缺陷,枯槁,简素,幽玄,脱俗,静寂。这也是后世所说的日本茶道七大美学文化关键词。这七点也与千利休的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相辅相成——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不完美与简单的真实,清新脱俗隔离尘世纷扰,让心安静下来,才能感受更多获得启发。满满的禅意和哲学理念在里面。
在《寻访千利休》这部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到这些被分解的美的镜头对应。有人说这是一部美到极致的电影,无论是技法上——布景服装道具之讲究,构图色彩搭配之绝,每一帧截下来都是一幅画;还是内容角色上——处处都传达了千利休对于美的执着和审美之义的权威引领。
自然之美
利休举办茶会招待前,与弟子徒步樱花林,折枝而归布置茶房。茶事间隙轻轻推开房门,屋顶装饰的樱花以秒速5厘米缓缓飘落,茶席间顿时有了灵气。
缺陷之美
完整的陶罐让武野绍鸥总觉得和茶室哪里不和谐,利休上前取过罐子将其侧耳一摔,缺陷魅力跃然眼前,绍鸥恍然大悟。
枯槁之美
黑乐茶碗是利休推崇的新式茶具,与之前华丽的中国茶器完全不同,由日本陶工手工制作,质感漆黑坚硬极为朴素,亦雕刻着岁月斑驳,透露出沧桑的气息。
简素之美
千利休所创建的草庵风格的茶室“待庵茶室”,是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室之一,一座只有两张半榻榻米大小的喝茶之所,大概只有三四平方,装修布置极其简素。
幽玄之美
庭院深深深几许,茶室外面有茶庭,通往茶室的路要穿越树木山石,以迂回曲折来帮助入境,使得进入茶道空间便能隔离尘世纷扰。
脱俗之美
丰臣秀吉还是信长家臣时,官场失意心事重重来利休家中讨一杯茶喝,走着走着就觉得进入了一个安然、时光流速变缓的空间,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茶席间主客之间的尊敬和诚恳,也让他放下尘世枷锁、真正享受“片刻的欢愉”。
静寂之美
山茶花盛开的时节,利休的妻子宗恩看到庭院中花都开好了,情不自禁摘下一朵放在石井边,静止的时光里,仿佛井水都充满了香气。
“格子拉窗、小炉床、土制的柱子和天花板围成壁龛,弯腰才能穿过的小门……凡此种种,莫不为美,皆为我夫利休,对完美茶道的极致追求” —— 宗恩(千利休之妻)
安土桃山时代,千利休完成了对茶道的改革和完善。而茶道也不是单一存在的,它融合了饮食、园艺、建筑、花木、书画、雕刻、陶器、漆器、竹器、礼仪、缝纫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文化体系,所以利休的影响其实远远超出了茶本身,他所坚持的美学可以说渗透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全能如他民心所向也就不奇怪了。有趣的是,因为崇尚利休所普及的审美,人们还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些漂亮有特色的东西,比如"利休色""利休豆馅""利休豆腐""利休头巾""利休木屐"等等。纵观历史,可以说迄今为止,对日本民族文化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千利休莫属。
然而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建立起了严格的支配体制,人民被分为三六九等,各地官员也被高压管控。“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心态在秀吉心里蔓延开来,连心腹利休他也开始怀疑。修建黄金茶屋、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民众的等级制度等等也和利休的侘寂理念背道而驰,俩人开始出现裂缝。而后利休弟子得罪秀吉被极刑更是加剧了俩人渐行渐远的命运。时间再往后推,小人日常从中挑拨,加上利休倔不低头,就酿成了友尽的悲剧。
千利休被迫自杀后,秀吉对其一族也进行了处罚,千家四分五裂,利休的茶道接班陷入危机。后来救了他们的是德川家康等曾受利休帮助过的武将,多亏他们请求秀吉宽恕,利休二子少庵才得以回到京都重振千家茶道流,到了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时期终于再度兴旺起来。至今仍流传的茶道流派“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均由利休孙辈传承下来。
千利休
不记得是第几次重温《寻访千利休》。找出这部记录日本茶道大家千利休一生的影片来看,感受茶道精神和魅力。
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不同目的,总能悟出不同感受。
千利休一生一定泡茶无数。他影响和引领了一个时代,被称为日本的“茶圣”。
影片中印象深刻的是千利休泡的其中三碗茶:
第一碗茶:泡给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面临大难,来到茶室寻访千利休:“若必有一死,我希望能亲身感受一次您的款待。”
千利休为他奉上妻子用心熬制的一碗冷粥,从怀中拿出一块咸菜递给丰臣秀吉。
简单的一粥一菜,令丰臣秀吉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想到曾经的初心和出处,顿时泪流满面。
当一碗茶汤喝下,丰臣秀吉放下负担,回归平静。挂画上的那个“闲”字,深意无限。
千利休同意会为丰臣秀吉求情。这个决定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第二碗茶:泡给自己的妻子
那个优雅温婉,体贴又懂他的女人。因为女儿的自杀悲痛欲绝。
千利休忍着内心的巨大伤痛,郑重其事地为妻子奉上一碗茶汤,一句“对不起”胜却万语千言。
第三碗茶:泡给自己
伴君如伴虎,千利休最终还是被丰臣秀吉赐切腹自杀。
生命将近,他用一碗茶汤为自己送行。凄美而悲壮,无言而深沉。
“只有美丽之物,才能让我低下头颅。”如此淡然超脱,如此视死如归,如此以美至上。
关于生死,白居易写的这首诗也值得细细品味。
诗中的“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也被引用在了影片中。作为中国观众,看着极为亲切。
白居易
附:
<ref> 《放言五首·其五》
【唐】白居易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