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来自星球故事
Ranger讨论 | 贡献2021年12月30日 (四) 12:33的版本 →‎东汉的残阳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风云往事

东汉的残阳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陈仲举名蕃,河南汝南人,生活在东汉晚期,他小时候就说过一句特厉害的话:“大丈夫要扫清天下,干吗要打扫房间里的卫生呢?〞 它和陈汤的那句名言一起,成为汉朝时最有名的两句话。

陈汤的那句话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的话道出的是一个王朝的气魄,陈蕃的话则说出了一个少年的远大志向。

那一年,他才十五六岁吧,老爸的朋友路过他的书房,看到屋子里很乱,就责怪陈蕃懒惰:“乖,为什么不打扫干净屋子迎接客人呢?”于是正在读书的陈蕃说出那句话。朋友反问:“房间都扫不了,又怎么扫清天下呢?〞 陈蕃觉得很有道理,性格刚直的他二话不说,拉着老爸的朋友一起打扫起卫生来。

后来,陈蕃同学真的有出息了,官至太傅,做了东汉后期的工作狂,所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如果逢着开明时代,陈蕃定会做个魏徵那样的人物,但在当时诡谲的政治风云中,刚直方正的他只能注定自己的悲剧人生。东汉首开宦官政治,造成这种局面的最根本一点是皇帝继位时往往年龄很小,于是母后临朝,外戚掌权。等皇帝长大了,便想着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靠谁呢?只能靠身边的宦官。所以,从十岁登基的汉和帝开始,朝廷上就出现两股势力:一边是外戚,一边是宦官。

永元四年(公元92年),成年后的汉和帝利用宦官郑众诛杀掌权的外戚窦氏家族,一举成功。随后,在汉安帝时期,又有两次大规模的宦官和外戚冲突。到了汉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宦官单超诛杀了权倾朝野的梁氏外戚,宦官势力达到高潮。宦官的胜利带来的直接恶果是掌控皇帝,凌驾于大臣之上,肆意干涉政治。陈蕃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朝廷上展开工作的。

在当时,陈蕃和李膺齐名,为东汉晚期的双子星座。二人不相上下,各有所长,一时间不能定先后。最后有人这样评论:“陈蕃强于犯上,李膺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于是,陈蕃胜出。李膺因党锢之祸获罪后,陈蕃一人独撑危局。乘车之时,他总是拽着缰绳,举目远望,想一扫朝廷上的乌烟瘴气。汉灵帝即位后,陈蕃被窦太后任命为辅政大臣。说起来,宦官和外戚这两股势力都让他讨厌,但相对来说他更痛恨宦官,多年来的专权,宦官们己养成了对大臣的无以复加的傲慢态度,这尤其让陈蕃不能容忍。此时,威胁朝廷的宦官势力以曹节、王甫为首。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秋九月,陈蕃与外戚窦武秘密策划,意欲诛杀曹、王,却不料走漏风声,后者抢先发难,率诸宦官关闭洛阳宫门,劫持了汉灵帝,软禁了窦太后,并迅速矫旨发兵袭杀窦武。风云突变!此时陈蕃已年过古稀,想起小时候的暂言,不禁百感交集。须发皆白的他拎了一把长剑,带领府内侍从以及学生近百人冲击洛阳承明门,想冒死一拼,捕提曹节、王甫等人。结果自然是一个悲剧。据说,老爷子最后是被宦官折磨死的。回想起来,在东汉历史上最著名的五次大的宦官与大臣的冲突中,竟都是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令人扼腕。汉灵帝死了,少帝即位,宦官与外戚再次发生冲突,远在凉州的童卓趁机拥兵人洛阳,伟大的三国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在生前,陈蕃以刚直方正著称。汉顺帝时,陈蕃做到了尚书,但因耿直的性格触及权贵,被贬做豫章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南昌市长。当时,豫章有一个著名的隐士叫徐孺子,陈蕃早知其名,所以到豫章后衙门都没进,就直奔徐家。手下阻拦:“大家希望您先去官署哦!”陈蕃回答:“周武王在击败商纣王,进入朝歌城后,连席子都没有焐暖就去拜访商朝负责礼乐的贤臣商容。那我现在去拜访贤人,有什么不行的呢?”

后来,陈蕃和徐孺子成了哥们儿,经常关在屋子里一起谈论天下大事。陈蕃希望徐孺子出来为朝廷效命。每到这时候,徐总是笑而不语。在做豫章太守的那段日子里,陈蕃专门在自己的寝室里为徐孺子准备了一张床,聊得太晚了,便把徐留下过夜。徐孺子最终还是没有出山。徐是个明白人,知道东汉的政局已经完蛋了,虽有陈蕃这样的工作狂意欲挽狂澜于既倒。在东汉的古道旁,那是个黄昏吧,徐孺子微笑着播播头。陈蕃长叹一声。他身不由己。这是由个性造就的命运与选择。

那个时代的剪影大约如此:望着徐孺子的身影渐渐融人暮色中的山林,陈蕃怅然若失。许久,他转过身来上了瘦马,这时候有清冷的风吹来,在夕阳的照耀下,陈蕃拖着疲惫的背影踏上返回洛阳的险恶路途。


孔融之死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遮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日:“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袁绍的骚扰下,孔融从青州逃跑到许昌。 许昌的中心人物自然是曹操。但由于孔融是孔子后代,又是建安七子的大佬,所以影响也很大,其寓所成了当时许昌最热闹的沙龙,每天都会聚集着一大批人,讲谈文学,品评人物,议论政治,推荐新人。

曹操很烦恼。说起来,曹操和孔融之间是互相轻视的。孔融是孔子的后代,曹孟德不在乎;建安七子的首领,曹孟德不承认,那是他儿子曹丕的看法。孔融写的东西,让曹操不屑。当然,对于曹操,孔融更看不上,这里面不仅包括曹操的出身,还包括曹操的为人。许昌时代,孔融对曹操的政治多有 责难,比如他反对曹操禁酒。东汉末年以来,世事纷纷,人们多以酗酒为乐或自我麻醉,荒废工作,再加上酿酒浪费粮食,手是曹操欲颁布禁酒令,自然有他的道理 (能否真正实施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面对曹操的政策,孔融公开反对,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酒禁书》。在禁酒令中,曹操说酗酒会荒废政事,甚至有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对此,孔融反问:古往今来,因美色而荒废政事直至亡国的也不少啊,难道因为有这样的事就得把男女之爱与婚姻废除了?孔融的说法在逻辑上没问题,但仍是狡辩之理,听以后曹丕在评论建安七子时说孔融的文章最犀利,但 “理不胜辞”。

《难曹公表制酒禁书》 中,孔融子(经据典,大说喝酒的好处,写得气势磅礴,放在今天可以直接作酒厂电视直销广告的脚本了文章一出,孔融自己也很得意。他还反对曹操恢复肉刑。当时天下大乱,多生罪犯,曹操想恢复汉文帝时废除的包括宫刑、黥刑、刖刑等在内的肉刑,以示威懷,但遭孔融坚决反对。孔融举 了司马迁的例子。此外,他还拿曹丞相找乐。在征袁绍的战斗中,曹丕纳当时的美女、袁绍的儿媳为妾。针对此事,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书信,大意是:“武王伐纣,获姐己而赐子弟弟周公哦…•• 曹操觉得无厘头,怎么来了这么一句?后来才发现是在讽刺自己和儿子。多年来,对于孔融,曹操一直憋着气,又突然接到这么一封信,当时就把丞相气倒下了。自然,除了最后一条外,其余两条均是用正常的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无不妥;至于最后一条,虽有干涉曹家私生活的嫌疑,讽刺得比较损,但也不至于死罪。让曹操憋着一口气的,不是说孔融多次以书信形式责难当朝丞相,而是说为什么我一有个风吹草动,你孔融就在一边窃窃私语,尤其一想到写这些书信时孔融那股自以为是的劲头,于是就更生气了,后果也就更严重了。这期间还发生了 “祢衡事件”,喜欢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孔融推荐出了愤青祢衡,后者因为受曹操念慢,而在一次夜宴上当场辱骂了曹操。后来在许昌有人传言祢衡的行为受到了孔融的鼓动和支持。不过,曹操没对称衡下手,而是把他打发去了南方刘表处。曹操的目标是孔融。他不担心孔融威胁自己的统治,他无法接受的是在首都有一个人,四海青年才俊皆以其为师;这个人的家里,每天宾客盈门,议论他曹丞相的活动,连自己的儿子找个姑娘也跳出来点评两句。

事儿麻烦了。许昌是曹操的,也是孔融的,但归根结底是曹操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有人罗织孔融的罪名,当然也可以被认为是在曹操的指使下千的。于是,借此机会,曹操把孔融满门处死。处死了?对,处死了。在被逮捕之前,孔融听到了四条指责:

A. 在北海为太守时,见皇室有难,招募兵丁,举动可疑: B. 曾诽游朝廷: C虽为孔子之后,但不遵守礼仪,打扮不修边幅,嗜酒昏狂, D:曾空出狂言,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千之于母,亦复奚为?瞥 如寄物合中,出则离矣。”

公然说,孩子的诞生,是父母情欲爆发的结果,所以当父母的没有恩于孩子。最后一条一经公布,孔 融便死定了。“父母于子无恩论” 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是孔子的后代孔融说的。从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比后来稀康的“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言论更极端。这句话直接否定了 “孝”的意义,在中国的古代,王朝都标榜 “以孝治天下”,由此观之,孔融这话实在是惊世骇俗了。如果这样观看,说孔融是魏晋风度的开创者似乎也不为过。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孔融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对当时险诈的世道与人心不古的失望。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孔融说了那话,所以这“大逆不道”的罪名便难逃了。


孔融被关进监狱后,在许昌、洛阳和长安的知识界造成巨大震动,人心惶惶。但孔融的两个孩子却很平静,就是偷酒喝的那两儿。当时,他们还不到十岁,父亲被逮捕的那天,两个孩子在庭院里游戏如故。面对公差,孔融自言自语:“希望这罪行到我这儿就打住,不要连累了孩子!〞这时候大儿子站起身来,对父 亲说:“爹爹大人,您见到过从树上掉下来的鸟窝里还有完整的鸟蛋吗?〞望着两个孩子,孔融低下头。再抬头时,眼里充满了泪水。果然,孔融入狱没两天,两个孩子也被速捕了。

孔融死前写下一首 《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爵白日。 歷辞无忠诚,华繁竞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疫万事毕。”

好一个“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牛”!孔融血染许昌街市。死后,这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因死于“大逆不道”,横尸街头后,竟一时无人为其收尸。关于孔融的名字和著作,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也很少被人再提及。直到曹操死了,曹不即位建立魏国,才给孔融进行了平反。孔融作品的文学性虽一般,但毕竟学问和名气很大,被认为是建安时代的一代宗师。出于对大师的尊敬,曹丕叫人收集整理了孔融的文集。生不逢时,生不逢时!这是我对孔融悲剧的最大感怀。

〝融负其高气,志在情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这是历史的评价。若在清平的治世,孔融想必会干得更好:但逢三国乱世,并无政治、军事与谋略之长的孔融,在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同时,又喜欢坐在一旁议论时政,自然不为曹操所容。说到底,孔融之死是性格酿成的悲剧。这危险的性格来自曹操,更来自孔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