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通史”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星球故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294行: 第294行:
  
 
“人无我”的核心是——否认灵魂!否认灵魂的目的,是否认“神造”!就是说——它的立论推导的结果,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它的推导方式里头是有逻辑谬误的。
 
“人无我”的核心是——否认灵魂!否认灵魂的目的,是否认“神造”!就是说——它的立论推导的结果,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它的推导方式里头是有逻辑谬误的。
 +
 +
===佛教通史(上)】-007- 人生尽道是情痴===
 +
 +
 +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触”是“受”缘,这是第六支。
 +
 +
第七支,什么是“触”缘呢?就是……什么导致你对这个世界的接触呢?“六入”是“触”缘。所谓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器官的感受就是你的触缘。所以,第七支,叫——“六入”是“触”缘。
 +
 +
那,什么又是“六入”之因呢?我们上一讲讲过——精神和肉体的整体叫“名色”。色——五蕴之一;受、想、行、识——非色四识。这合起来就是“名色”。名色,就是特指——人。什么是“六入”之因呢?就因为你是个人,这就是“六入”之因。所以叫——“名色”是“六入”缘。
 +
 +
那,什么又是你“人”的因呢?这是……我们就谈到了“识”——“识”是“名色”缘。关于这个“识”,它的概念非常地复杂!涵盖佛教从头到尾!汉语最早的翻译,把“识”翻译成了“灵魂”,这也是佛教为什么跟中国文化可以快速合流的原因——因为中国人对灵魂是很熟悉的。
 +
 +
但是,我们也确实没有一种更好的词去翻译这个“识”,或者简单地一字说清楚这个“识”。我们只能说——“识”是什么呢?是一种精神力!可以让你物质的身体,和你所有的感官变成了一个整体。这种精神力,你只能意会,无法通过语言去准确地定义它……就是“识”。这种“识”,汉译“灵魂”……我觉得——可能也只能用“灵魂”来形容。所以说——什么是“名色”缘?就是……什么是你“人”的缘呢?那,“识”是“名色”缘。
 +
 +
第十支,那什么又是“识”缘呢?“行”是“识”缘。这一下儿,就到了后世。所谓“行”,它不特指行动,我们谈过——所谓“行”,是指你决定去行动的原因。比如——你的意志、你的决定、你的冲动……“行”是行动的原因……这里的“行”。所以,“行”是“识”缘。
 +
 +
第十一支,什么又是你这些决定……就是,你去决定行动的原因呢?终于,到了最后了!是“痴”。“痴”是“行”缘。所谓“痴”,汉语又译作——无明、愚痴。特指——你不明佛理,不明业力轮回的道理!故曰——“痴”是“行”缘。
 +
 +
终于说到了“痴”——人生一切,都是你痴情惹的祸,都是痴来的。所以痴情这个词,实际就是从佛法里“十二因缘”里来的!中国人说了几千年的痴情,就不知道痴情、痴情……为什么是“痴”的情?所以“痴”就是这个世界和这个人生最后的本原。而整个人生通过“十二因缘”形成的链条,就如一棵大树——当你斩断痴情,就如树根被斩断一样,将大树连根拔起!
 +
 +
有听得比较仔细的人会问我,说——你说的是十一组关系呀,为什么叫“十二因缘”?对!十一组关系是连接了十二个点,所以叫“十二因缘”。但是,我每一次给大家讲“因缘”都要从“逆观”推导——从“死”推导。为什么?就是……很多高僧在讲“因缘”的时候儿都讲“顺观”,从“生”推导,但我喜欢从“死”推导……就因为,推到最后,你忽然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人生的归根结底是痴情。
 +
 +
每一次最后推到痴情的时候,我都非常感慨——两千年前的印度哲学,在逻辑上已经能形成如此完美的推导!在它十二支推导里,非常清楚地看出——最重要的三支,是你的“生”、你的“爱”和你的“痴”。所以“十二因缘”归根结底就是说了两件事,就是——“爱”与“痴”。但这两件事,几千年,人类仍然无法把自己修行到清净!于是禁欲主义……禁欲的主义,就成了佛教的必然。
 +
 +
如此完美的推导,逻辑学和认识论应用得如此高超,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每一次推到痴情,每一次谈到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痴”,就有一种大树到了根部的感觉!就是……只要刀一挥,整个这个链条就会被砍断!感觉——这在中国哲学里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它不光是认识论和逻辑学的高超……我们中国推论任何问题都是一步到位式的,所以,中国的哲学书全部是格言论的,就是……一个格言,要一步到位给你说清楚!而在西方古典哲学里,一般最多到“三段论”或者“五支论”。
 +
 +
如果把十二个“因缘”全部扣成逻辑,这说明——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的高度!可以说——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高峰。这可能跟印度哲学非常重视“本体论”有关。
 +
 +
十二因缘,作为“集谛”的第二大部分,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业报轮回”这件事情!它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基础,而“业报轮回”就是我们说的——宗教框架里的神学部分……就是早期佛教的全部的宗教核心。十二因缘。它涉及到了过去、未来和现在这三世的因果链条。现在世的“果”,必有过去世的“因”;现在世的“因”,必导致未来世的“果”!所以就叫——三世二重因果。
 +
 +
大家说——业力、业力……今天我们说起来很平常,其实“业”这个字也并非汉语。我们说过——中文在历史上有两次大的词汇大规模流入中国!第一次,就是佛教传入中国。“业”这个词就是梵音,它的音译叫“羯摩”。
 +
 +
“业”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一种不导致报应,它就绝不会消失的神秘力量,又叫“业力”。在佛学里,叫“业力不失”。就是……它永远不会失去,无论经多少世!你不报应出结果来,它绝不消失!报有迟早……有此世报、有他世报。“报”是必然的,是不可逆转的,这就是佛教“因果铁律”里不可更改的事情。
 +
 +
但是,“十二因缘”是佛教独创的,“业报轮回”这个思想却不是佛教独创的,因为在佛陀活动的时期,在印度已经普遍流传了这个“业报轮回”的思想。嗯……如果我们用现在的大白话谈一下儿……就是“业报”……就是“自作自受”的意思。就是——你自己作的你自己受,不作死你就不会死。
 +
 +
这样,我们就把“五蕴聚合”谈完了、“十二因缘”谈完了、“业报轮回”谈完了!这三者,就是……“五蕴聚合”说明了——人无我;“十二因缘”说明了——法性空;“业报轮回”说明了——业力不失。整个佛学的宗教逻辑和哲学逻辑在早期就彻底完整了!理论上就是——无常、无我。
 +
 +
我们这里再强调一遍……在前面没有听课仔细的同学——所谓“无”,佛教里的“无”就是指变化!只要是变化的就是“无”。大家不要觉得没有才是“无”、没有才是“空”……只要是变化的东西就是“无”,只要是变化的东西就是“空”。所谓无常,就是——它不固定,它变化。法,之所以“法性空”,是因为“法”随时在变化;人,之所以“无我”,是因为人的构成在变化。这就是早期佛教“空”观的全部内容。
 +
 +
如果我们用现在哲学的理念,重述一遍这句话的话,就是说——这个世界是永远变化的、永远运动的!它没有永恒!这变化如河水,不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捆在了“因果铁律”上,不停地在这条河里奔流!只有因缘聚合的“刹那”是实在……又转瞬变化。这套理论听着是如此地完美,我每次讲的时候,都自问——印度哲学是怎么把人生的链条想得如此流畅!
 +
 +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从侧面仔细观察这套理论的话,就会发现它有两大漏洞——第一个漏洞,是先天漏洞;第二个漏洞,是后天漏洞。
 +
 +
所谓先天漏洞,是印度哲学没有时间观念!如果大家经常读一些印度的哲学书,会发现——印度的哲学,时间极其混乱!我们问——人的几十年生活可以叫“刹那”吗?在佛经里,成佛动不动就需要多少、多少劫……这个“劫”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印度人的数字也非常地混乱!他们说数字都不过脑子,经常冒出一些无法理解的数字,比如恒河沙数……啊!大得就没有边儿。他们甚至从来不讨论具体的数字。所以我一直奇怪——这阿拉伯数字,它怎么会是印度人发明的呢?
 +
 +
而且,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讲——如果因为没有绝对存在,你就要否认相对存在;如果因为人不能永远地生存,那你连几十年也要管是“刹那”,这就忽视了时间的尺度!时间是有尺度的,到底多长叫“刹那”?你能管一百年叫刹那吗?对……你的尺度的比较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个问题,在小乘佛教里一直非常混乱,我们管它叫——印度哲学的先天混乱,它也呈现在佛教里。但这个问题到大乘宗,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后天的缺陷,其实是它这种先天缺陷造成的。
 +
 +
哲学理论的“无我说”和宗教教义上“轮回必须有一个承担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既然,“五蕴聚合”说明了“人无我”,那么“业力轮回”谁来承担?既然没有你,谁能承担这个业力?“无我说”可以说——人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没有你!而“业报轮回说”,说——人必须对所有的做的事情负责,自作要自受!这种矛盾实际就是因为时间尺度造成的……对人这短暂的几十年——“刹那”尺度的先天错误造成的后天缺陷。而这种矛盾,可以客观说——佛教内部千年以来,无数教派各种想办法去调解它,仍然没有得道圆满的解决!可以说——这个漏洞是致命的!
 +
 +
【学习探究】
 +
 +
关于时间,古印度人不但有而且都很具体。这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二(三国)当中就有详细记载可参阅。因此根据史料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与其说没有“时间观念”还不如说古印度人缺乏“历史观念”更恰当一些。而中国人在这两个方面似乎表现得跟他们恰恰相反,一般来说比较注重“历史观念”,动不动就讲究个宏大叙事,喜欢玩“大”的。反倒是忽略了一些很具体的“时间观念”。比方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刹那”这个词就是从印度引进的。而“刹那”经过计算,相当于0.013秒。至于古印度人什么不注重“时间观念”,这当然跟他们的修行实践相关。比如龙树提到的“不生不灭”,如果忽略掉时间这个量的话,得出“不生不灭”似乎就成为了某种必然。
 +
 +
如果把佛教弟子们简单分为两类人的话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一下佛教的“无我”说。一类是在皈依佛教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修行解脱经验。而另一类则是既对佛教一无所知同时又没有其它宗派的相关经验,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人,“无我”说主要是针对后一类弟子而言的。对于前一类弟子来说,舍利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皈依佛教一上来接受的就是“缘起”说,起点就相当高,对于“无我”来说当然不是问题了,因此“无我”说对于某类弟子来说注定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说法,最后还得回归到“缘起”说。
 +
 +
恒河沙说是10的52次方。这是网上给的位数列表: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兆(10的12次方)、京〔10的16次方)、垓、秭、穰、沟、涧、正、载、极(10的48次方)、恒河沙、阿僧祇、(梵文译音、意思是无量)、那由他、不可思议(10的64次方)、无量数(∞)
 +
 +
佛教没有灵魂的说法 因为我都没有 心也没有 哪里有灵魂 只有凡夫的执着
  
 
===佛教通史(上)】-010- 大千世界和十大弟子===
 
===佛教通史(上)】-010- 大千世界和十大弟子===

2024年8月29日 (四) 21:42的版本

来源:STONE的学习笔记


佛教通史

佛教通史(上)】-001- 反抗婆罗门的先驱-佛陀的诞生

今天给大家讲“第一讲”,叫——佛陀的诞生。

在讲“佛陀的诞生”之前呢,我给大家先大概综述一下儿佛陀诞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历史背景,对吧……我们了解任何一个宗教产生,一定要了解一下儿它的综合情况。

佛陀这个人,诞生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六世纪……啊,应该说是——六世纪到五世纪,因为公元前纪年是倒着记的。这个时代,在人类文明史上,称为“大黄金时代”,也叫“轴心时代”……就是在他的同时,中国有谁呢?有孔子!嗯,在欧洲有谁呢?有亚里士多德!就是……所有的思想家都是在这同一时代出现。为什么?这个……学界一直在争论,但是大家不知道。总之,第一个大黄金时代的时候儿,佛陀就出现了。

关于这个时候儿,印度的社会,资料流传很少……因为印度这个国家是一个对历史资料保留非常不善的国家。但是,从遗迹文物上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当时印度的经济是非常发达的!这点,大家意见很统一!因为从考古里已经发现——嗯……他们的农业、灌溉、种植的作物种类,包括他们的手工业非常地发达!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催生了当时印度的商业非常发达!因为,商业如果往来频繁、交换频繁,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城市。

大家知道——城市的出现是商业文明造成的!在佛陀时代,整个儿印度全境,有八座大城市!啊……这个名字都很复杂,就是……都是印度音。有三座,我们经常听说……就是在佛经里也经常提到三座,我们只说三座,就是——王舍城、吠舍离城和舍卫城。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促使这些城市极度发达。

佛陀是原始文明里最早提出共和和平等思想的这么宗教,有点儿像古希腊的民主制。这是什么原因呢?它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大家知道——印度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围绕恒河流域建立的。北印度大部分的国家都是世袭君主制……当时中国春秋战国,君主制也是世袭的……但是,有极少数的国家,不是君主世袭制,是什么呢?是贵族共和制。这个,是一个历史学家很少关注到的点,就是……释迦摩尼佛,祂为什么上来就有众生平等的观念?是因为他的出身以及他出生地方的文化影响……就是,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共和制的国家里。

释迦摩尼出生在一个小国,这个过叫:迦毗罗卫国。当然啦,佛经里描述到什么……嗯,他的父亲给他选了四万多的那个……什么宫女啊什么的,这都是……这都是不可信的啊!据后来的历史考证——这是一个部落国家,人口规模非常地小,面积也不大。

佛陀开始在印度全境活动的时候儿,正值印度的三国时期。印度的三国时期比中国的三国时期要早!在印度三国时期,整个儿印度就跟中国当时的战国一样,是有十六个主要国家,史称印度的“十六国”。当时,这十六国非常寺乱!经过不停地兼并,在佛陀出现的时候儿,已经就剩下三个国家了。

拘萨罗,就是……建都于舍卫城的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叫“波斯匿王”,又叫“胜光王”,他跟佛陀是同一时代。我们这里提到他,是因为——后面,这个人对佛陀正式的出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大概在公元前360年左右,在印度的摩揭陀地区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史称:难陀王朝。难陀王朝终于使恒河流域这些分立的国家走向了统一。

经过长年的这种兼并战争啊,整个印度全境的社会是非常动荡的,人民也很痛苦!因为见天儿打仗!所以,早期佛经里,经常提到一个词,叫“国王之难”,什么意思呢?就是国王就跟盗贼一样……简直是一种灾难!

但是在这种社会情况下,会出现什么呢?会出现百家争鸣。人类历史上,往往这种动乱的时期,思想都非常地解放!同时代,中国也是百家争鸣。这就是佛陀出现的时代的时候儿,整个儿印度全境的社会概貌。

但是,他出现的……也不光有社会情况,还有他本身的文化情况。我们都知道——印度这块土地,是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制度,叫“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由谁建立的呢?是由雅利安人建立的。

雅利安人,我们一直认知上有一种错误——认为他是德国人。其实不是的!雅利安人是伊朗高原的白人,他们向西进入欧洲,后来成为就是……德国人所说的雅利安人。另一支,他们向东,就进入了印度。这支雅利安人,大概在公元前1200年,就……非常地早,他们就从伊朗高原进入了印度,和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雅利安文化的亚种儿,这个亚种儿,叫:吠陀文化。

吠陀文化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宗教……一种本地化又结合了雅利安文化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嗯……概述起来就三点,非常简单……他们的教义非常好理解:

第一条,叫“吠陀天启”。什么叫吠陀天启呢?“吠陀”就是一种诗歌!所有文明的原始状态的时候,都有一种诗歌……这种诗歌的来源是什么?来源于巫师。当所有的原始文明处在部落的时候儿,他们需要祭天……嗯,祭地,部落之间的交战,治病……都是要启用部落的巫师。这个巫师如何施法呢?他肯定是要唱一些诗歌,后来这些诗歌被总结起来,就成为原始文明早期的这种……这种“诗经式”的东西——中国也有“诗经”,欧洲也有“史诗”……然后在印度,这个就叫“吠陀”。婆罗门教管这类的诗歌,叫“吠陀天启”,就是说——这些诗歌,是老天教给他们的。

第二条儿,叫“祭祀万能”。婆罗门教有一个特点,所有的事儿……就祭祀!他们基本上遗传了原始巫师的套路,就是……除了祭祀,什么也不会干!而且,其中很多祭祀是非常血腥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血祭。

第三条儿,也是后来大家反对它的一条儿,叫“婆罗门至上”。因为这一点,本地土著肯定接受不了啊!你忽然外来一个人种儿……别的也就算了,忽然你说——你老大!你至上!这事儿……本地的种姓是接受不了的!

婆罗门教就以这三大纲领为标志,确立了印度后来几千年的“四种姓制”,就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婆罗门教在顺着印度的恒河向下传的时候,有的居民就接受了它这种文化模式,因为雅利安人当时还代表先进的一种文明,当地土著是一种落后文明。但是,有的部族就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反抗!就是……他们接受不了“婆罗门至上”这件事情!反对者逐渐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潮流。

但是,土著形成社会潮流,它是不足以反抗先进文明的……大家都知道——反抗先进文明的,一定是在先进文明的内部!这个,在印度史里非常有意思——在几千年的印度文明里,凡是领导大家反抗种姓文明的,都是高种姓!从来不是低种姓。就是说——只有首陀罗安,啊……安于现状!婆罗门才会带领首陀罗去反抗,没有哪个首陀罗自己站出来反抗的。

在公元前六百年左右的时间,婆罗门教内部发生了一次大分裂!其中,有一部分人对“祭祀万能”这件事情产生了怀疑。因为,对“祭祀万能”产生怀疑是很显然的!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有很多事情,你祭祀……不灵了!哎,一次不灵了,大家表示……那什么;两次不灵了,啊……大家表示,啊……可以理解。但是几百年,那祭祀经常不灵!所以,大量的祭祀不灵,导致的结果就是——婆罗门内部已经有人开始怀疑——这祭祀是不是万能的呀?这个时候儿,就有人公开站出来作反抗,形成了在婆罗门内部的一个新思潮,叫《奥义书》思潮。

《奥义书》,它的主张跟婆罗门的主张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婆罗门主是——张神创万物。《奥义书》主张——万物不是神创的,是一种精神的产物,这种精神叫“梵”,《奥义书》把“梵”和“我”合一作为一种人生目标。这样,如果没有一个神了,那祭祀就没有价值了!所以,一种精神作为万物产物的这种哲学思潮,就挣脱了“祭祀万能”的宗教外壳儿。

《奥义书》兴起,标志着婆罗门教内部的一批有识之士崛起了!这个时候儿,他们就和当地土著反抗的这些沙门们结合成了一体,在公元六世纪末期,终于形成了一次大对决!一方,是以婆罗门教为首的;一方,是所有沙门集体为首的。

这里我们说一下儿“沙门”的概念。沙门,它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它有多少呢?当时,耆那教的记录说——它有三百六十三“见”……就是说,有三百六十三类沙门。佛教说,有九十六外道……就是说——有九十六个跟婆罗门教不一样的。大家要记住这里啊,这里提到一个词,叫“外道”。因为后来佛教经常用“邪魔外道”来形容事情,所以大家就觉得——外道就是异端。其实“外道”这个词的来源不是异端,它就是指——对婆罗门教反抗的一方。只要你是一个反抗方,你就是一个“外道”。佛教本身,自己就是一个“外道”。

在除佛教以外,所有沙门方……有影响的,流传到今天的,还有这种……嗯,思潮和哲学,理念,这个……书籍流传到今天的,大概有六派。而这六派对佛教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佛教史称“六师外道”,就是说——这六个“外道”都是它的老师。

【学习探究】

黄金时代 西方思想家是苏格拉底,不是亚里士多德。

雅利安文化(吠陀文化)向东边的恒河流域传播部分原因是雅利安人驯服了马且使用金属器具的武器,战斗力更强,征服了很多达罗毗荼人,而并不是什么他的文化先进。

外道,指心外求法者为外道。

佛教通史(上)】-002- 沙门领袖和六师外道

我们简述一下儿“六师外道”,着重找其中的四个谈。

印度哲学跟中国哲学有一特别大的区别,就是——印度哲学非常关心本体论。中国哲学其实不太关注个人,它关注整个社会的问题。所以说,说——印度哲学,它是哲学的分支;但是中国哲学在同一时代,应该是社会学的分支。

印度的“六师外道”,最有影响的第一个叫“顺世论”。“顺世论”是什么呢?是印度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它很关注世界的起源!因为,任何一个宗教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世界起源的问题。这个“顺世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四大”构成的。哪“四大”呢?叫——地、水、火、风,就是四大元素!所有事物都是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

人呢,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就……这个观念在现在看就非常地先进啦!它说——人的意识也是四大和合,人死之后四大分散。基于这种唯物主义观点呢,“顺世论”就不承认有来世,死了就死了……没有来世,那就没有业报,那也没有天堂和地狱。

“顺世论”,我们又叫“感觉派”,就是说——它只相信自己的认识与感觉。它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认为——人只能在现实世界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六师外道”的第二个,到今天……在印度还有很多,就是耆那教,它的创始人叫:大雄。这个大雄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教法,跟佛教非常相近,有的时候儿你都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两个宗教?它们只是在细节上有变化,但是,耆那教后来没有发展到佛教那么宏大,它的教义自始至终都比较……就,比较延续。

耆那教的创始人跟释迦牟尼一样,他也是一个王族,他出生在吠舍离王族。就是说——他这个王族比佛陀那个王族还要大!是一个著名的大城——吠舍离。他二十八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就是……他出家的时候是有刺激的,就是二十八岁那年,他父母双亡了!他受了很大的刺激,于是出家做了沙门,专修苦行……就是专门虐待自己。

他跟佛陀一样,他也是坐在一颗树下悟道的,他在婆罗树下悟道。但是,他传教的时间比释迦短,释迦传教是四十五年,他传教是三十年。

他对宗教的一大贡献是——他开创了一种“教团”制……就是创建了耆那教的教团。后来,佛陀也借用了他这种模式,就是“教团”制。我们知道——佛陀的第一个教团是什么呢?就是著名的五百罗汉!这五百罗汉就是佛陀的教团。

我们看一下儿耆那教它对世界的认识。耆那教对世界作了精神和物质的一种划分,它认为——世界有两种东西构成,一种东西是精神,一种东西是物质。它管精神这种东西叫“命”,管物质这种东西叫“非命”。

所谓精神,它又作了细分!它认为——精神里有两种,一种叫“被束缚的精神”,一种叫“不被束缚的精神”。这种概念非常地革命!它认为——我们活着,就是因为有各种欲望呀……人生的各种的要求啊,被束缚住了!无论是物质也好……什么也好,总之,你现在的精神是被束缚住的。那,你要追求什么呢?你要追求不受束缚的精神!而这种不受束缚的精神呢,才是人的终极追求,才是无限的清净,无限的圆满。这种追求的过程就叫“解脱”。就是说——耆那教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这么一个宗教。

非命呢,是指——他对世界物质的一个看法。他认为——这个世界,物质都是由……嗯,不能叫原子构成吧,他管这个物质叫作,嗯……就叫“非命”。但是,他又提出来了“非命”的两种状态,一种状态叫“法”,一种状态叫“非法”。这个东西如果翻译成现代话看,也非常具有先进意义!就是——物质本身是静止的。它说的“法”是什么呢?就是物质去运动的条件。就是……他意识到世界是运动的,但物质本身是静止的,是什么让物质运动起来呢?是法。

那,什么是非法呢?这个,就更加前卫了!他认为在运动条件之外,还有大量的静止条件——时间和空间。这是很多宗教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就是……他把时间和空间投射下来了!就是……事物运动有条件——运动还得有范畴,还得有时间。这个,就是他认为——物质世界的构成,就是……“非命”!“非命”在“法”与“非法”的作用下,构成了物质世界。而精神,又在束缚的情况下变成了束缚的“命”。你的修行,就是让你束缚的“命”挣脱变成你自由的“命”。

那人生为什么会遇到这种……各种这个三灾六难呢?他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后来深刻地影响了佛教!这个概念,就叫“业力”。业力,这个东西不太好形容!耆那教它举了一个例子,说——这个人站在屋檐下,下雨的时候儿,这个雨水通过屋檐儿漏到了你身上,这个就是“业力”,所以又叫“漏业”……就是,漏到了你身上。这漏到你身上的业力,就形成了对你生命的束缚。那么怎么办呢?那很显然啊……下雨掉到你身上,你就打伞遮着呗!于是,耆那教就给了你修行的方法,这个方法就叫“遮”。什么叫遮呢?就是遵守它的戒律,就叫“遮”。

耆那教,特别禁止杀生!他认为——杀生的罪孽是最大的!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动乱,杀生这种事情很多……他主要谈杀人。耆那教里的杀生和佛教里的杀生,是有区别的。大家可能不了解——佛教里的“禁杀生”,第一还不是指——杀别的东西,是禁止自杀!而耆那教,是禁止“他杀”。


“六师外道”第三个留有影响力的,叫作:毗罗离派。毗罗离派是什么派呢?是怀疑派。据说——在有一次公开的大辩论会里,毗罗梨派的散若遮·毗罗子【散若夷·毗罗梨子(Sanjaya Belatthiputta)】,公开向佛陀提了十四个问题!这十四个问题都很难回答,很尖锐!比如——有无来世?佛陀死了以后,还存在不存在?佛陀,你能不能显点儿神通现在就给我们看看?这一系列的问题,佛陀当时都很难回答,所以,佛陀都不回答!

后来,对佛陀这种不回答,佛教里叫作“无记”!就是——这种话,你压根儿都不要听、不要记。但是这种质问,还是给佛陀留下了很坏的印象,所以后来,佛教就管这种叫作“怀疑论”。但是,这种批判方法对后来大乘佛教的中观派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只破不立。你知道一般的宗教,“破”的目标是为了“立”,但是到了佛教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时候,佛教变成了——“只破不立”!

第四个宗教有点儿意思……是对佛教有很大影响的!这也导致了后来大乘宗有纵欲主义倾向!就是——富兰那·迦叶派。这一派,它本着一个现世主义角度出发,它认为——善、恶这种东西,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只不过是社会习俗的问题。比如说——我纳妾,哎……我们就这个民族就觉得挺好;你的民族觉得你纳妾,这违反道德……它对一切的这种社会道德和宗教主张,都持否定和怀疑态度!它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变迁的,不过是民俗。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福报,也……做恶没啥罪过!什么“业力轮回”呀……这,它压根儿就不相信!它也是有严重的怀疑派倾向,但是因为它没有得罪过佛陀,所以佛教称这一派叫——无因无果派。

佛教,作为一种沙门思潮,它除了受“六师外道”的影响之外,它还受自己本族的影响。佛教并不是释迦牟尼自己完全体悟的!它其实际是“释迦”这个族,就是……这个部族的一种传统信仰。我们从早期的佛经里,经常看到一些故事……比如,描述过去七佛、贤劫四佛……这些佛,其实就是释迦族早期的宗教领袖!

而佛教史上一直有个大问题在“法华经”里头……在现在的比如——季羡林的研究里头,都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提婆达多的反佛事件。说明——在释迦当时代,以佛立宗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至少,有明确记载的,包括后来法显写的《佛国记》里记到的,就是——提婆达多派。

关于释迦牟尼是不是雅利安人?是不是婆罗门?这件事情,当时也是有争论的!很多学着认为——释迦牟尼本身就是婆罗门,是雅利安人!所以,西方学者管佛教叫“雅利安道路”。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佛经考证认为——他不是雅利安人!但是,他也不是低种姓人。他实际应该是个刹帝利人。

他传教的一生,是从来没有去过婆罗门的根据地,比如:西北印度。在他成道的……之前的很多年里,他其实跟各派沙门领袖有充分的学习、辩论、论证……以及在他成道以后,他仍然也保持着跟这些沙门的交流。所以,他的思想中接受了同时代这“六师外道”的很多观点,也接受了其他外道的一些观点。

所以说——释迦牟尼的……这个立的佛教,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总结了过去所有宗教的观点,然后,以他自己的体悟,重新创立出来的。

【资料】

【六师外道】

所谓“六师”是: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sapa)、阿耆多·拘舍罗(Makkhali Gosala)、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a)、婆浮陀·伽旃那(Pakudha Kaccayana)、散若夷·毗罗梨子(Sanjaya Belatthiputta)、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六师自己的直接著述并没有流传下来,后人主要是根据佛教等派文献中的记载来了解的。

【富兰那·迦叶】 (Purana Kassapa,?-?)。又译为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不兰那迦叶、补刺那迦叶、布赖那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子。

佛教通史(上)】-003- 成道的黎明-释迦的生平

我们这一讲,讲一下儿释迦牟尼的生平。

在早期的佛教经典里呢,其实并没有这位佛教创始人的完整的生平。关于他的大量记录,都是后期这些僧人根据前期的传说编纂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他姓“乔达摩”,叫“悉达多”,是生于印度和尼泊尔边境的迦毗罗卫城。他并不是自己母亲养长大的,他是由他的姨母……嗯,他的姨母呢,那个名字非常……非常难说,她的汉译就叫“大爱道”……他的姨母——大爱道抚养长大。

大家并不知道——佛陀实际是结了婚、生了孩子以后才出家的!他很年轻就结婚了,然后呢,跟旁边儿一个部落的……嗯,继承人,我们就管她们叫“女王”……叫“觉善女王”【耶输陀罗,释迦牟尼的表妹,罗睺罗的生母,其父善觉王是摩耶夫人的哥哥;二妃瞿夷;三妃摩奴陀罗】,嗯……结婚了,生了一个孩子,叫——罗睺罗。这个罗睺罗,后来也是他最初的弟子之一。

他二十岁就离家出走,到处寻师访友。这个,在古代印度是一种潮流,就是……年轻人到一定年纪,就像中国这儿……春秋战国一样,嗯……四处出去游学,其实,他这种过程应该说是一种游学过程。

关于乔达摩出家的动机呢,在传说里有很多种!嗯,有的是说——他父亲不愿意让他出家,就……早知道他要出家,不愿意让他出家,给他找了好多宫女,然后,不要让他看见人间的各种丑恶……但是无意中,他还是在出门的路上看见一个……一个老头儿有病,其实那个就是……嗯,过去佛……嗯,变化出来点化他的……就,这种传说有很多。嗯……但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考察,他的出家很可能跟一桩灭族案是有关的。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过当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王,就是胜军王【又译作: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跟他是同一时代的。在佛陀游学的过程中呢,嗯……碰到了这位国王,这位国王对他大加赞赏!但是胜军王不在国内的时候呢,他的儿子发动了政变,不知道为什么就迁怒于了释迦,于是发兵消灭了释迦的国家。释迦在路上听说了这件事情就去阻拦,但是根本没有阻拦成功。所以,波斯匿王的儿子就屠杀了整个儿释迦族。据说——释迦听到整个而释迦族五百名妇女被杀的求告之音,也无可奈何,只好流着泪,这个……念佛。就是说……释迦也没有显神通。

这是当时可能有的史实……有些许的记录,但不明确。因为我们谈过——印度这个国家,在自己的史料方面非常地马虎!曾经有印度史学家说——如果没有“中国佛教史”,我们都无法追溯自己国家的历史。

这种剧烈的变化和战争,导致了当时很多的不幸。在乔达摩游学的过程中目睹了多次!尤其是他自己全族被灭族的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他,让他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厌世思想!于是,乔达摩就决定要去体悟人生的真谛。当时,他准备去悟道的时候儿,他的师父是著名的外道——数论派的先驱阿逻罗迦。他跟随他去学习禅定。古印度的哲人大多都通过禅定和瑜伽来修行。

许多人不太了解——为什么禅定的时候儿,要不吃饭静坐着?这来源于印度人对一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印度人发现啊……这个湿的木头,你去摩擦它,它不能着火,你只能摩擦干的木头才能着火。当时的人认为——火……光明有一种真理的象征!就是……光明是一种真理的象征,火就有一种真理的象征。所以他们觉得——人,身体里也都是液体,那只有饿着——不吃饭、不喝水,让自己的体液全部蒸发了、干了,像干的木头一样,这样才能悟出真理来。

所以,释迦也跟随数论派的这阿逻罗迦去进行禅修。他逐渐地每天减少饮食直到最后每天就吃一粒儿米……到最后,七天才吃一粒儿米……就是,想把自己彻底饿干巴了,然后觉得——就能悟出人生的真谛来。但是发现——这个不行!啊,这是……这个故事在佛教史上非常著名,后来他又喝了羊奶粥啊什么的……最后,他觉得这个——这种,这种禅定方法不行!他又就换了一种方法——吃饱了,喝足了,洗干净了,然后坐下来重新修行……

终于,啊……这个,这个……就,这段故事已经被神话得,就是……尽人皆知了!我们就不细讲了!就是……终于七天七夜以后,他终于悟出了真谛,就是“四谛”!我们说——佛陀的大量的教义是根据前人的教义总结和归纳出来的,他吸收了很多外道的哲学理念!但是,必须说——“四谛”是佛陀独创的、首创的、唯一的!这个,也标志着佛陀真正地成道了!

我们经常说——我们问每个人说“你是谁”?但是我们不问佛陀“你是谁”?我们问佛陀说——你是什么?佛陀说——我是佛!“佛”的意思是——觉悟者。大家并不太了解——“佛”这个词,并不是汉语的词,它实际是从……嗯,今天的阿富汗……当时叫“吐火罗”,传过来的时候儿,它是“法”这个词的译音!就是……F,O——“佛”;F,A——“法”。它“佛”与“法”是一个同义音。我们今天的“佛”字,取自当时的阿拉伯传译音……就是,阿富汗的传译音。所以叫“佛”……它的意思是——觉悟者!

这样,佛陀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彻底地“了悟”了!所谓了悟了,就是悟到了“四谛”的真谛!于是,他就开始转向他的传教活动,就像耆那教的大雄一样!他的传教,前后历时四十五年。

传说——他成佛以后,就赶到了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10公里处,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当时的婆罗尼斯国都城东北,有婆罗尼河流过】……这个故事也非常有名,就是“五比丘”的故事……然后,找到了当时……因为,他是王子嘛!他出家总是有人跟着他嘛……找到了跟他一同出家的五位侍从,就是——著名的阿若憍陈如尊者……啊,大家……这点,我插下——因为,很多人认为迦叶、阿难是他的大弟子、二弟子……不是!五百尊者里的老大叫——阿若憍陈如。这是第一位尊者!他找到了这五位侍从,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了悟,就是……佛祖把他这五位侍从找来之后,讲述了这个“四谛”。因为大家不是很理解,于是他从不同的角度讲了三遍“四谛”。

他……佛陀成道了以后,就开始了他的传教工作。他的生活是很规律的!这种生活,其实是当时普遍印度的修行者的生活,就是……早上起来,就开始坐禅;到了中午,就出门乞食,哎……就是要饭;中午饭以后,又找一个安静的处坐禅……因为印度这个地儿很热,他得找一凉快儿地儿继续坐禅;到黄昏的时候,佛陀才开始说法。就……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为什么每天黄昏开始说法?因为黄昏才很凉快。

每年,他有九个月的时间是到处的巡游、布道……印度每年有三个月的雨季,在这三个月的雨季,佛陀会停下来,叫“伐沙”,又叫“坐夏”【坐夏,在巴利文中称作“伐沙”(vasa))】。

有一点,很多研究者都没有研究到的地方,是——佛陀传教的路径以及佛陀传教的人群。佛陀传教的路径,是印度史上著名的商道!他基本上走的是商道!而他的传教,一直是以商人和王族为目标的,尤其重点是商人。就是……佛陀一开始,他的教义宣讲的目标群众就是商人!

佛陀有两个最重要的说法处,在佛经里经常提到,一处叫“舍卫城袛园精舍”;一处叫——拘萨罗国的“王舍城竹林精舍”。而这两座精舍,都是大商人捐给他的!在佛经里,不管商人叫“商人”……就是,有钱的商人不叫“商人”,叫什么呢?叫“长者”!就是——年级大的人。

【学习探究】

毗琉璃王 灭释迦族 应为释迦族让婢女冒充王女嫁给波斯匿王。毗琉璃王知道自己是婢女的孩子,释迦族看不起毗琉璃王。才有灭族一说。佛祖阻挡了2次,但没阻挡第三次

1、释迦族遭灭族,是佛陀成佛后。原因是释迦族前世捕鱼之业成熟后的果报,所以佛陀也没有办法拯救。所谓“神通不敌业力”; 2、佛不回答那十四个问题,并非他不会回答,而是没有必要回答,因为说了以他们的水平也未必能理解。而且又更重要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解脱; 3、中观宗只破不立,不是他们没水平不会立,而是实相就是万法空性,本来就无可立。好比说某某是圆的不对,方的也不对,你的表述怎么样,都与实相有误差。正所谓“不可说一说就破”

【资料】

【瞿夷】

梵名Gopi^, Gopika^ 或Gopa^,巴利名同。音译瞿卑、裘夷,瞿波、劬毗耶、瞿毗耶、乔比迦。意译牛护、密行、明女、守护地、覆障。为悉达太子之妃。关于其出身,各经所说不一。依修行本起经卷上载,裘夷为善觉王之女,容貌端正皎洁,天下无双;又据十二游经,瞿夷为舍夷之长者水光之女,其生时,日将没,余晖照其家,室内皆明,遂称为明女。 古来有关悉达太子之妃,其说不一。大智度论卷十七引罗侯罗母本生经,举出太子之妃为劬毗耶、耶输陀罗,并谓耶输陀罗即罗侯罗之生母;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三举出鹿王、乔比迦、耶输陀罗等三夫人,以耶输陀罗为最上首;然十二游经中则以瞿夷为太子之第一夫人。

又传,悉达多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下罗睺罗一子,而后选择出家修道。

【阿逻罗迦】

《佛所行赞》中所说与佛陀同时代的阿逻罗·迦罗摩、乌陀伽·罗摩子被认为是数论一瑜伽的先驱者

【五比丘】

佛教典籍中所记载最早出家的五位佛弟子:阿若憍陈如、阿说示(又译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他们原为释迦牟尼佛之父净饭王派遣随侍释迦修道的臣仆,因见释迦放弃苦行,舍之而去。释迦成道后,首次于鹿野苑为他们说法,于是这五人出家,从此便有了最初的五比丘和比丘僧团。

太子悉达多出家时,其父亲净饭王,从王族中选出憍陈如等五人,前去侍奉他。在太子出生后一星期,根据印度古老的传统习惯,在命名大典中请来满腹经论的婆罗门为太子预言,其中八人最为著名。他们七人都预言太子将成为转轮圣王或佛陀,只有最年轻的婆罗门憍陈如注意到婴儿前额的头发向右曲卷,预言太子将出家成佛。而其余四位则是星相家之子。

他们跟沙门乔达摩,一同苦行修道,后来见到沙门乔达摩饮用牧羊女输伽陀(sujātā)供养的牛乳,认为沙门乔达摩已放弃修道,于是离开他到鹿野苑苦行林继续苦修。

当沙门乔达摩成佛时,他前往鹿野苑,教导五比丘。他们于是成为僧团最初的成员。


佛教通史(上)】-004- 把握人生的本质-四谛之苦

这一讲,我们讲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说。

上一讲,我谈到——讲法的舍卫城祗园精舍……然后,有人告诉我,这念“祗(音:止)园精舍”。其实,我知道它念“祗(音:止)园精舍”,在佛教里有大量的词,是外来词或者是音译词,非常难念,比如摩诃,嗯……比如般若……啊,我可能在讲课里都会念,念出这个我自己的音来,比如——“般(音:班)若”,我都不不会念“般(音:波)若”。因为是这样——这个……大乘讲法,所有发音,是以弘法为目的,就是……以传法者弘法的方便为目的,所以,我们一般不追求……嗯,每个音都给大家念正确了,可能有的音会念错了,然后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下面,我这章讲早期教义——四谛说。

佛教经典,它不是一个人创造的!或者说——佛陀并没有写过一本儿经书!而且,佛教经典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长期的、多民族的、多文化的产物。因为,佛教经典,它随时随地都会以“如是我闻”的形式涌现出来。现在,明确的可以证明是佛陀本人意思的,只有小乘《阿含经》,剩下的可以说——全部不是佛陀的意思,甚至是违背佛陀的意思。

佛教跟印度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地宽容!产生在印度的宗教都有这种宽容的特点,这跟他们对真理的把握有关。佛教和印度教,就是……在印度这块儿地区的人他们有一个概念,说——真理是山顶上的明珠,但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爬到山顶,可能通过不同的路都能登到山顶。所以,把握真理,可以自己寻找自己的道路!而佛教经典就是这么一个特例。我们可以明确的给大家讲——没有一本儿佛经是佛说的话,能表达佛经意思的,也仅仅是“小乘阿含”。

佛祖没有留下自己的经书,当他入灭的时候儿,有弟子问佛祖——你死以后我们以何为师?佛祖说——以戒为师。讲到这儿,我们就要讲……判定一下儿——哪些教义是释迦牟尼的思想?哪些教义是后来的思潮?

关于释迦牟尼的思想到底是哪一些?其实现在已经不能明确地确定,但是,有一个大体的范畴!这个大体的范畴,我们在学术界称之为“原始佛教”。原始佛教,或者说——早期佛教,对当时沙门普遍都关心的“本体论”问题不愿意考虑。我们前章曾经谈到——印度教哲学喜欢讨论“本体论”,中国哲学喜欢讨论“集体论”。而释迦牟尼,他也不愿意讨论“本体论”!

根据《杂阿含经》的一章记录,说——有一外道……我们前面说……在六师外道里,向佛祖询问了十四个问题,关于世间是“常”,是“无常”?世间有“边”,还是“无边”?如来死后是“有”,是“无”?身体和生命是“一”,还是“异”……就是“不同”?整整问了十四个问题,佛陀都不置可否,拒绝回答!

佛陀有一明确的概念,这个概念跟他同时代的孔子的概念是一样的!他认为——如果讨论,就讨论最迫切的问题,不要去讨论无关的问题!他认为——当前世界最迫切的问题,是“人的解脱”问题。去讨论“本体论”——人是怎么来的?嗯,为什么来的?就是……我们常说到的哲学问题——从何处来?为何而来?你是谁?他觉得——讨论这些东西徒劳无益!

佛陀在讲法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人中箭了,你不是马上过去拔箭就给他治疗,而是一伙人站在这儿讨论,说——你看这箭是什么做的?射它的弓是啥样儿的?这是谁射的?射进多深了?这么深能不能致命啊?这是本末倒置!已经走入了讨论问题的歧途。

佛陀认为——提出问题是为了给出答案的,而答案必须能解决问题。佛陀以及他的弟子最关心的问题都在于——“人的本质”问题和“人的解脱”问题。可以说——佛教的全部学说,都是按照这一主题展开的!佛教后来分裂成很多、很多派,教义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但是,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是什么呢?就是“四谛”!“四谛”就是佛陀悟道的核心,也是初转琺輪的根本!

我们都很清楚“四谛”,而这个“谛”,这个也是个中国没有的字,这是一个印度哲学的专用字!在印度哲学里,“谛”这个字,是“概念”的意思,是——实在的概念,或概念性的真理的意思。就是说……嗯,印度管真理概念或者实在概念,就叫作“谛”。所谓“四谛”,就是——“四真理”,或者“四实在”。

四谛——苦、集、灭、道……这个大家都知道。“苦”、“集”是一部分;“灭”、“道”是一部分。这是大家在谈“四谛”的时候儿,嗯……不注意的细节!就是……“苦”、“集”在谈一个问题;“灭”、“道”在谈另外一个问题。“苦”、“集”谈的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形成的原因;而“灭”、“道”是指明了——人解脱的方法和归宿。就是说——两者,“苦”、“集”是解释世间法,而“灭”、“道”是解释出世间法。

我们展开一下儿“苦、集、灭、道”的讲解。如果大家对这种学理式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可以不听后面的,嗯……这一章!因为这个东西就进入了理论上了。


首先,我们谈一下“苦”、“集”。“苦谛”,是把人生判断为“苦”,并以此为真理!这个,实际是佛教立论的基础,不容讨论!一旦讨论,就会出现整个佛教大厦倾倒的问题。就是说——人活着就是“苦”!如果你不承认这件事情,那整个儿佛教的哲学就没法展开。

佛教把人的感受分为三种:一种叫“苦”;一种叫“乐”;一种叫“不苦不乐”。但是,它给你分析了一遍,分析完了之后说——根本上,这些感觉都是“苦”!人生就是一大“苦具”,就……唉,全部“苦”都聚一块儿了!于是,这一教义就成了佛教的出发点。

关于“苦谛”这件事情,我们引入一个小的知识,就是……大家都不了解——佛教为什么从小乘发展到大乘,从大乘……在印度本土,又被印度教彻底连根拔起?这里有传教的原因、有宗教概念的原因、有文化的原因……其实,大家都忽视了一个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就是——佛教的立论原因。

佛教的立论,把人生立论为“苦”,这是小乘的基础立论。其实到大乘的时候,已经意识到这个立论有问题!因为,“苦”与“乐”是具有相对性的!如果从“因缘”的角度上讲——“苦”与“乐”是相对性的!“苦”,它也可以是“乐”的“因”;“乐”,可以是“苦”的“因”。但是,没有“苦”就没有“乐”……如果忽视了“乐”,那还谈“苦”干什么?

而且,在人的具体生活实践中,往往是愿意吃苦去忍受,为了换得欢乐!所以,这种“苦”与“乐”的相对性被大乘佛教抓到了,知道了小乘佛教概念上的一组矛盾!就是……它概念上和现实体验中的矛盾,于是,大乘宗教就不注重谈到“苦”、“乐”,实际上就是“不苦不乐”……就是“苦”、“乐”具有相对性。

但是,它再往前走一步……只要再往前一步!是什么呢?就是——“乐”才是人生的本质。因为这个事儿是定义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定义所有数的起点是零,那我们可以推导一个数学来;如果我们定义所有数的起点是一百,我们又可以推导出一套数学模型来!它完全都是合理的。

所以,佛教给定义了它的起点是“人生是苦”;它下一步,走到大乘,是因为意识到“苦”的问题,所以,就是——“苦乐相对”,“苦乐一统”;它再往前走一步,呐,人生就是“乐”!所以,到了印度教的时候,就把追求欢乐、追求欲望、实践欲望,变成了教义的一种根本!所以……而这种教义却是更受老百姓欢迎的!就是……不是什么时候儿老百姓都愿意听你整天讲——人生是苦啊、人生是苦啊…..大部分的老百姓还愿意听你讲——人生是乐呀!如何获实现你的乐呀……

所以,它……佛教的发展过程,包括在印度的灭亡过程,把各种原因的合和……其根本原因,实际是——它对人生整个的立论原因,就是……它的立论是“人生是苦”!这也就是所谓——苦谛。


佛教通史(上)】-005- 无我也无神-四谛之集

上一讲,我们讲了“苦谛”,就是……嗯,通俗的那些——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我们已经详细剖析了“苦谛”。

佛教如此展开讲“苦谛”,它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呢?它的目的是给你讲明——人生是苦!讲明人生是苦之后,它就指出了——你脱离这个“苦”的必要性。就是……它是为了阐明必要性,所以它给你剖析整个儿“苦”。

下面,我们讲这章,就是——“集谛”。

“集谛”,什么叫“集”呢?就是“总和”的意思。“集谛”就是说明——所有这些“苦”的总和和人生的原因。我们要特别重视这个“集谛”!因为集谛提出的理论是早期原始佛教的所有理论基础。哎……当然,还是我上一章说的——如果对义学不是很有兴趣的,可以跨过这一章,不要听了!因为这章也是比较复杂。

“集谛”整个的理论体系非常地丰富!大体上来说,分三块——第一块,叫“五阴聚合说”;第二块,叫“十二因缘说”;第三块,叫“业报轮回说”。讲清楚整个儿“集谛”,我们可能需要两章,因为它太复杂了!

我们先谈“五阴聚合说”。五阴聚合,这个“阴”就是我们“心经”里常常提的那个“照见五蕴皆空”……这个“蕴”和“阴”仅仅是翻译的时候用字的不同,这个“五蕴”就是指“五阴”。

佛教把人称之为“五阴”,这“五阴”是什么呢?是——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总和。所谓……就是我们刚才谈到了——它是“蕴”的一个音译,这个“蕴”实际想指的是什么呢?想指的是——覆盖、积聚的意思。实际就是想指——类别……就是五种类别……五种覆盖的类别的聚合。

佛教认为……佛教管人叫“有情”,或者叫“众生”。实际上,有情这个词包含的范围更广!可能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的生物。就是说——众生有情,都是由“五阴”组成。这“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五类现象的总和。

我们拆分开给大家讲一下儿“五阴”。

“五阴”的第一“阴”是——色。这个“色”和“受”、“想”、“行”、“识”是两类东西。就是……“五阴”是分成两类的!第一类是“色”。这个“色”是指什么呢?就是具有质障性作用的东西,统称为“色”。这个词很难理解,如果我们嗯……简单地理解来说,就是——具有物质概念的东西就是“色”。比如,由“四大”组成的,就是……我们说……佛教说——地、水、火、风是“四大”,由“四大”组成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和感觉对象,就是——色、声、香、味、触,这都是属于“色”。就是——物质的,就是“色”。

“受”,“受”是指什么呢?是指具体主体,通过客体给予的感受。这个感受呢,具有伦理学上的意思……就是伦理学上的感受!它不是指具体的疼、痒啊……这些东西。它是一种伦理学上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指——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就是说,“受”是分三类的——苦、乐、不苦不乐。

“想”,这跟我们现在用的“想”这个词,意思是不一样的。它所谓的“想”,是指“摄取”的意思。就是……我们观察到一个事物,摄取到它的表象,形成语言的概念的这种精神活动。就,我们看见一杯水,然后就……就会想到它是水,然后说出“水”这种体现……就是通过“摄取”并且形成语言概念的这种精神活动,它称之为“想”。就是……如果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思维。

而“行”,这个“行”并不特指说——你去“行动”。就是说——翻译的时候儿,确实存在一种义译表达的问题。在古代婆罗门,有一个“学”的分支叫“音韵学”,就是……它说——这个语言,并不能完全表达出你想表达的意思!尤其是在跨语言中,比如说——我们说“想”,英语说THINK,那么这个THINK和“想”,想覆盖和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其实不一样!所以,这个“行”翻译过来……印度佛教里给它的定义叫“造作”。其实,它不是指……不是指我们汉语里的“行动”,而是……它是指——思想中,去决定人要干事儿的一些因素。比如说——你的目标、你的意志、你的决断……就是,它是指——决定你去做这个事情,决定的一刹那的这种“行”。

而“识”,它的定义跟我们的意思还是比较接近的!就是指——认识活动,这一发生……赖以,依赖发生的精神主体。就是说——你所有认识活动,它发生的主体。比如说眼识,就是……眼睛看到的东西;耳识,耳朵听到的东西。

我们刚才提到——“五阴”是分成两部分的,其中“色”是一部分;“受、想、行、识”是一部分。可以说——“色”是物质的部分;而“受、想、行、识”是精神的部分。所以“五阴”,第一“阴”叫“色”;而后四“阴”叫作“非色四阴”。汉语里,在翻译的时候儿,又给它定义了一个叫“名”,就是名字的“名”。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精神”。就是精神的……嗯,一种……一种精神活动。所以,“五阴”在古典佛经里,又叫“名色”。“名”、“色”加起来,就是——物质与精神加起来,就可以泛指一切精神活动和物质现象!

我们谈完“五阴”的理论……就是对人……“五阴”的理论是干什么呢?是佛教想把人,作进一步微观的观察和分析,把人的行为通过“眼、耳、鼻、舌、身”感受的“色、声、香、味、触”作微观的分析……就是把人象零件一样地拆开。儿这类的分析目标是什么呢?目标是为了引出它的“因果报应”的宗教观!而且,要引出一个“人无我”的哲学结论。

关于“因果报应”的宗教观,我们在“十二因缘”以后再讲。我们谈——如何从“五阴”可以直接推导出 “人无我”这个概念。什么叫“人无我”呢?佛教认为——只有单独的,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自性。“自性”就意味着“有”;而变化的,就意味着“空”。就是……大家经常从汉语里去理解“有”和“空”的概念,实际上佛教里的“有”和佛教里的“空”,并不是我们汉语里常讲的“有”和“空”。

佛教里管——不变的、单一的、不可分的、有自性的,叫“有”;而变化的、由因缘而起的、可分割的,叫作“空”。“空”并不是没有,而是因为它起变化,它起了变化之后,就“无自性”,或者说“无唯一性”……无唯一概念性就叫“空”!

因为,人——“眼、耳、鼻、舌、意”感受的“色、声、香、味、触、法”不同……它不像铁……这是铁,好!它有自性,所以它是永恒实体,它是“有”。但人,人与人不同!佛教认为——不同的东西就叫“空”。所以,“人无我”的意思是——人没有一个标准体!没有一个根本……就是说——这是人的标准。就是——虽然我们都是人,但是我们都是变化的人,因为是变化,就意味着“空”!所以,佛教里通过“五阴聚合”……因为每个人的“五阴”都不同,所以聚合则不同!所以没有共同的自性!这就推导出来一个“人无我”的概念。

其实,这里它有一个哲学思辨上的谬误!就是——虽然没有……嗯,叫“没有共性”,就是……有一部分共性,但有一部分变异性,它就通过变异的部分否认了共性,进而否认了人真实的存在。其实,这种逻辑推导是有问题的!因为“人无我”……就是——没有一个标准我,所以,那就没有永恒的灵魂,那也就没有绝对自由的意志!所以,佛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无神教!它是否认灵魂的。

“人无我”的核心是——否认灵魂!否认灵魂的目的,是否认“神造”!就是说——它的立论推导的结果,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它的推导方式里头是有逻辑谬误的。

佛教通史(上)】-007- 人生尽道是情痴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触”是“受”缘,这是第六支。

第七支,什么是“触”缘呢?就是……什么导致你对这个世界的接触呢?“六入”是“触”缘。所谓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器官的感受就是你的触缘。所以,第七支,叫——“六入”是“触”缘。

那,什么又是“六入”之因呢?我们上一讲讲过——精神和肉体的整体叫“名色”。色——五蕴之一;受、想、行、识——非色四识。这合起来就是“名色”。名色,就是特指——人。什么是“六入”之因呢?就因为你是个人,这就是“六入”之因。所以叫——“名色”是“六入”缘。

那,什么又是你“人”的因呢?这是……我们就谈到了“识”——“识”是“名色”缘。关于这个“识”,它的概念非常地复杂!涵盖佛教从头到尾!汉语最早的翻译,把“识”翻译成了“灵魂”,这也是佛教为什么跟中国文化可以快速合流的原因——因为中国人对灵魂是很熟悉的。

但是,我们也确实没有一种更好的词去翻译这个“识”,或者简单地一字说清楚这个“识”。我们只能说——“识”是什么呢?是一种精神力!可以让你物质的身体,和你所有的感官变成了一个整体。这种精神力,你只能意会,无法通过语言去准确地定义它……就是“识”。这种“识”,汉译“灵魂”……我觉得——可能也只能用“灵魂”来形容。所以说——什么是“名色”缘?就是……什么是你“人”的缘呢?那,“识”是“名色”缘。

第十支,那什么又是“识”缘呢?“行”是“识”缘。这一下儿,就到了后世。所谓“行”,它不特指行动,我们谈过——所谓“行”,是指你决定去行动的原因。比如——你的意志、你的决定、你的冲动……“行”是行动的原因……这里的“行”。所以,“行”是“识”缘。

第十一支,什么又是你这些决定……就是,你去决定行动的原因呢?终于,到了最后了!是“痴”。“痴”是“行”缘。所谓“痴”,汉语又译作——无明、愚痴。特指——你不明佛理,不明业力轮回的道理!故曰——“痴”是“行”缘。

终于说到了“痴”——人生一切,都是你痴情惹的祸,都是痴来的。所以痴情这个词,实际就是从佛法里“十二因缘”里来的!中国人说了几千年的痴情,就不知道痴情、痴情……为什么是“痴”的情?所以“痴”就是这个世界和这个人生最后的本原。而整个人生通过“十二因缘”形成的链条,就如一棵大树——当你斩断痴情,就如树根被斩断一样,将大树连根拔起!

有听得比较仔细的人会问我,说——你说的是十一组关系呀,为什么叫“十二因缘”?对!十一组关系是连接了十二个点,所以叫“十二因缘”。但是,我每一次给大家讲“因缘”都要从“逆观”推导——从“死”推导。为什么?就是……很多高僧在讲“因缘”的时候儿都讲“顺观”,从“生”推导,但我喜欢从“死”推导……就因为,推到最后,你忽然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人生的归根结底是痴情。

每一次最后推到痴情的时候,我都非常感慨——两千年前的印度哲学,在逻辑上已经能形成如此完美的推导!在它十二支推导里,非常清楚地看出——最重要的三支,是你的“生”、你的“爱”和你的“痴”。所以“十二因缘”归根结底就是说了两件事,就是——“爱”与“痴”。但这两件事,几千年,人类仍然无法把自己修行到清净!于是禁欲主义……禁欲的主义,就成了佛教的必然。

如此完美的推导,逻辑学和认识论应用得如此高超,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每一次推到痴情,每一次谈到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痴”,就有一种大树到了根部的感觉!就是……只要刀一挥,整个这个链条就会被砍断!感觉——这在中国哲学里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它不光是认识论和逻辑学的高超……我们中国推论任何问题都是一步到位式的,所以,中国的哲学书全部是格言论的,就是……一个格言,要一步到位给你说清楚!而在西方古典哲学里,一般最多到“三段论”或者“五支论”。

如果把十二个“因缘”全部扣成逻辑,这说明——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的高度!可以说——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高峰。这可能跟印度哲学非常重视“本体论”有关。

十二因缘,作为“集谛”的第二大部分,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业报轮回”这件事情!它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基础,而“业报轮回”就是我们说的——宗教框架里的神学部分……就是早期佛教的全部的宗教核心。十二因缘。它涉及到了过去、未来和现在这三世的因果链条。现在世的“果”,必有过去世的“因”;现在世的“因”,必导致未来世的“果”!所以就叫——三世二重因果。

大家说——业力、业力……今天我们说起来很平常,其实“业”这个字也并非汉语。我们说过——中文在历史上有两次大的词汇大规模流入中国!第一次,就是佛教传入中国。“业”这个词就是梵音,它的音译叫“羯摩”。

“业”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一种不导致报应,它就绝不会消失的神秘力量,又叫“业力”。在佛学里,叫“业力不失”。就是……它永远不会失去,无论经多少世!你不报应出结果来,它绝不消失!报有迟早……有此世报、有他世报。“报”是必然的,是不可逆转的,这就是佛教“因果铁律”里不可更改的事情。

但是,“十二因缘”是佛教独创的,“业报轮回”这个思想却不是佛教独创的,因为在佛陀活动的时期,在印度已经普遍流传了这个“业报轮回”的思想。嗯……如果我们用现在的大白话谈一下儿……就是“业报”……就是“自作自受”的意思。就是——你自己作的你自己受,不作死你就不会死。

这样,我们就把“五蕴聚合”谈完了、“十二因缘”谈完了、“业报轮回”谈完了!这三者,就是……“五蕴聚合”说明了——人无我;“十二因缘”说明了——法性空;“业报轮回”说明了——业力不失。整个佛学的宗教逻辑和哲学逻辑在早期就彻底完整了!理论上就是——无常、无我。

我们这里再强调一遍……在前面没有听课仔细的同学——所谓“无”,佛教里的“无”就是指变化!只要是变化的就是“无”。大家不要觉得没有才是“无”、没有才是“空”……只要是变化的东西就是“无”,只要是变化的东西就是“空”。所谓无常,就是——它不固定,它变化。法,之所以“法性空”,是因为“法”随时在变化;人,之所以“无我”,是因为人的构成在变化。这就是早期佛教“空”观的全部内容。

如果我们用现在哲学的理念,重述一遍这句话的话,就是说——这个世界是永远变化的、永远运动的!它没有永恒!这变化如河水,不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捆在了“因果铁律”上,不停地在这条河里奔流!只有因缘聚合的“刹那”是实在……又转瞬变化。这套理论听着是如此地完美,我每次讲的时候,都自问——印度哲学是怎么把人生的链条想得如此流畅!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从侧面仔细观察这套理论的话,就会发现它有两大漏洞——第一个漏洞,是先天漏洞;第二个漏洞,是后天漏洞。

所谓先天漏洞,是印度哲学没有时间观念!如果大家经常读一些印度的哲学书,会发现——印度的哲学,时间极其混乱!我们问——人的几十年生活可以叫“刹那”吗?在佛经里,成佛动不动就需要多少、多少劫……这个“劫”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而且,印度人的数字也非常地混乱!他们说数字都不过脑子,经常冒出一些无法理解的数字,比如恒河沙数……啊!大得就没有边儿。他们甚至从来不讨论具体的数字。所以我一直奇怪——这阿拉伯数字,它怎么会是印度人发明的呢?

而且,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讲——如果因为没有绝对存在,你就要否认相对存在;如果因为人不能永远地生存,那你连几十年也要管是“刹那”,这就忽视了时间的尺度!时间是有尺度的,到底多长叫“刹那”?你能管一百年叫刹那吗?对……你的尺度的比较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个问题,在小乘佛教里一直非常混乱,我们管它叫——印度哲学的先天混乱,它也呈现在佛教里。但这个问题到大乘宗,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后天的缺陷,其实是它这种先天缺陷造成的。

哲学理论的“无我说”和宗教教义上“轮回必须有一个承担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既然,“五蕴聚合”说明了“人无我”,那么“业力轮回”谁来承担?既然没有你,谁能承担这个业力?“无我说”可以说——人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没有你!而“业报轮回说”,说——人必须对所有的做的事情负责,自作要自受!这种矛盾实际就是因为时间尺度造成的……对人这短暂的几十年——“刹那”尺度的先天错误造成的后天缺陷。而这种矛盾,可以客观说——佛教内部千年以来,无数教派各种想办法去调解它,仍然没有得道圆满的解决!可以说——这个漏洞是致命的!

【学习探究】

关于时间,古印度人不但有而且都很具体。这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卷二(三国)当中就有详细记载可参阅。因此根据史料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与其说没有“时间观念”还不如说古印度人缺乏“历史观念”更恰当一些。而中国人在这两个方面似乎表现得跟他们恰恰相反,一般来说比较注重“历史观念”,动不动就讲究个宏大叙事,喜欢玩“大”的。反倒是忽略了一些很具体的“时间观念”。比方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刹那”这个词就是从印度引进的。而“刹那”经过计算,相当于0.013秒。至于古印度人什么不注重“时间观念”,这当然跟他们的修行实践相关。比如龙树提到的“不生不灭”,如果忽略掉时间这个量的话,得出“不生不灭”似乎就成为了某种必然。

如果把佛教弟子们简单分为两类人的话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一下佛教的“无我”说。一类是在皈依佛教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修行解脱经验。而另一类则是既对佛教一无所知同时又没有其它宗派的相关经验,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人,“无我”说主要是针对后一类弟子而言的。对于前一类弟子来说,舍利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皈依佛教一上来接受的就是“缘起”说,起点就相当高,对于“无我”来说当然不是问题了,因此“无我”说对于某类弟子来说注定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说法,最后还得回归到“缘起”说。

恒河沙说是10的52次方。这是网上给的位数列表: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兆(10的12次方)、京〔10的16次方)、垓、秭、穰、沟、涧、正、载、极(10的48次方)、恒河沙、阿僧祇、(梵文译音、意思是无量)、那由他、不可思议(10的64次方)、无量数(∞)

佛教没有灵魂的说法 因为我都没有 心也没有 哪里有灵魂 只有凡夫的执着

佛教通史(上)】-010- 大千世界和十大弟子

为什么“欲界”的兜率天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天”呢?是因为这个“天”里,佛陀和弥勒都在这一层“天”。弥勒本身就是降生在兜率天的;而佛陀呢,是因为传说——他的母亲托生于兜率天,于是佛陀就上升到这层“天”为他母亲讲法。所以说——佛陀和弥勒都在这一层里!所以,它是“欲界”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天”。

关于佛教的整体地图,它是这样的——《起世经》经里说“众生共业感得国土”。就是说——所有的人共同修行的“业”得到一个国土,这个国土是什么样儿呢?“一日月照天地称之为四天世界”!它是这样儿的,它认为——这个世界就像四个柱子支撑着,如果一个日月照着,由四个柱子支撑,就叫“四天世界”或者“四柱天世界”。一千个日月所照的“四天世界”构成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在一块儿叫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在一块儿叫一个“大千世界”。

众生感业的国土有多少呢?总共称“三千大千世界”!这实际就是中国华严宗立宗的一个概念,就是……华严宗就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我们说到“大千世界”,大概是多少个世界呢?是……嗯,一千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总共有多少呢?我算了一下儿——大概有三十亿个世界。这种宇宙观,当时听起来非常地离奇!但今天看,就非常地科学了,对吧!就是……难道我们地球外就没有地球吗?这个宇宙里大概有多少个像我们这样的世界呢?我认为很可能真的是有三千个大千世界……就是,有三十亿个我们这样的世界在宇宙里。

如果晚上你出门儿看天空的时候儿,你就会很好奇——这个印度人到底是咋想的?因为,我们中国和古代的西方,晚上观察天空的时候,总是想象出有很多的神灵,但是,从来没有想像过这些闪耀的星光是跟我们同样的世界。这种宇宙观,就是印度教独特的宇宙观。

佛教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和婆罗门教的“天地创世说”就完全对立了!如果不是神创造的世界,而是有无数个这样的世界,那么,婆罗门就忙不过来了!因为婆罗门说——造世的是……是梵天嘛,那梵天就忙不过来……有多少个梵天?有三十亿个!如果“神创世界”站不住脚了,那么,婆罗门就站不住脚了!再往下推,种姓制度就彻底完蛋了……因为,我们说——种姓制度是由天神身体的几个部分转换出来的,难道三十亿个世界都是这种种姓吗?

我们一定要记住——佛教作为沙门思潮里的重要的一支,它是以反抗婆罗门教为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而且,佛教它是一种最具平等性的宗教——佛教徒一律平等!它不光是没有种姓差别!佛陀曾经宣称说“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如有人问——姓谁种姓?答——我是沙门释种”。这种宗教观,这种宗教里的平等观,比基督教更进一步!因为在基督教下面,大家是“神下平等”……就是说——有一个“超神”……“超我”!在这个“超我”下面,所有的人是平等的。但佛教不是,佛教是“法下平等”——在一个“佛法”下,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好,我们就把“戒、定、慧”的“定”全部说完了。我们再来说——“戒、定、慧”三学里的“慧”。因为“戒、定、慧”这三学都是解脱的法门,修哪一个都可以解脱!但是,早期佛教更重视“慧”解脱!修“慧”,或者说——修智慧,往往是被认为是决定性的环节。因为我们谈了——“定”,这种“禅定”是必须在师父的指导下……并容易出现精神异常这种问题。但“慧”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这个“慧”和中文的意思——“智慧”,是一样的。从佛教的“方法论”上讲,就是一种内省观!就是……人向自己内省。因为内省的个人体验不同,所以导致佛教的“慧学”就特别地发达!这也是佛教哲学之所以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慧学”分成两支,一支叫“义学”,就是——专门研究佛教哲理和佛教哲学的。比如:一切有部、唯识宗……

还有一个分支,叫“格言学”。就是我们说的——像禅宗这样的宗派。因为我们前面提过——中国的哲学,它不擅长逻辑相扣式的思索,它擅长一步到位式的思索……就是——给你句格言,剩下的事情你自己去想去。这件事情到了明末王阳明,就把它发展到了极致!就是……心即理,致良知,行知合一。

这种分流跟中国人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关,其中有一部分文人,他的整体素质比较高,他研究的就是义学,这是非常少的。唯识宗,自玄奘和窥基之后基本就没人研究了,但是“格言学”非常地发达!因为格言学它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甚至不需要认太多的字……用普通人的话说,就是——只要懂得生活的大道理就可以了。这就是“慧学”。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儿“僧团制度”……因为,任何一个宗教,它要传递,它就必须有它的组织结构。我们提到了——僧团制度最早是由耆那教创建出来的,而佛教最早的僧团就是——五比丘。因为,释迦开始传法之后,他的整套理论,逻辑性比较强,也比较可信服,于是,很多沙门派别的成员就纷纷改宗加入佛教!当时,印度哲学还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学风!就是——谁说得对,我们信谁。


佛陀传说有十大弟子,这是他的僧团结构的核心!嗯……我们插一下儿……就是……文学的佛教吧,因为关于这十大弟子的故事,我们一般不愿意太讲……但是,它跟后面——佛教的第一次大分裂有关,所以我们就概述一下儿这十大弟子。

这十大弟子,排第一的——摩诃迦叶,号称苦行第一!他专修头陀行。他是第一次佛教经典集结的主持人,因此抱得大名!后来又称他为——大迦叶。他八岁入婆罗门教……他本身是一个婆罗门,但是,他就喜欢修苦行……就我说的——这个人很古板。世尊入灭以后,传说——他就到了中国云南的鸡足山……等什么呢?等弥勒降世,静待龙华三会。

下一个,第二弟子——多闻第一,阿难陀。阿难陀生于迦毗罗卫城,就是……他跟佛陀是老乡!不光是老乡,他就是佛陀的堂弟。反佛的最主要势力是——提婆达多,他实际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释迦的父亲叫——净饭王。阿难陀的父亲叫——甘露饭王。阿难陀对佛陀很不客气,因为他跟佛陀关系亲近嘛……对吧!我们说阿难陀,可能是大家不太……就是,就是我们简单说,他就叫——阿难。

阿难对佛陀很不客气,有两件事!一件事情,佛陀入灭之前,其实他也不忍涅槃,他还是很留恋生活的,他三次问阿难,说——我想显神通活下来。阿难不作答,佛陀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于是,就没显这个神通,就涅槃了。

另一件事情,就是……因为佛陀不让女性信教,所以很多女性就侮辱佛陀,认为佛陀……嗯,在器官上不是很健康。于是,阿难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求佛陀当即向大家示众。所以……因为他对佛陀的不客气,导致佛陀的很多弟子对他都非常地不好,包括迦叶……应该说——尤其是迦叶!

阿难本身并不是一开始就跟佛陀学法,他幼年的时候儿,师从当时一个著名的外道,叫——十力迦叶。在世尊五十五岁的时候儿,他才开始入佛门,前后跟随世尊二十五年!阿难陀博闻强记,闻一知十,故称“多闻第一”。

佛经第一次集结,绝大部分的经文是由阿难记忆口传的。这里,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阿难传经的时候,五百罗汉都已证得罗汉,唯有阿难未证得罗汉。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因为他跟佛陀的关系很亲近,他对佛陀平时就很不客气!所以,迦叶也好,其它弟子也好……就是,大家都不带他玩儿。他还没有证得罗汉,但是需要他传法,怎么办呢?于是,给他了一个“快速毕业”,然后由他现场传经。

其它宗派为了侮辱阿难,曾经在经里造谣说——阿难相貌俊俏,颇得妇女爱慕,所以他的一生桃花儿运不断。其实不是这样儿的!造谣者尤以禅宗为盛……因为禅宗是以迦叶为自己的祖师的,所以,以禅宗侮辱阿难最多!实际的原因,是因为——阿难说服了佛陀,让女性信众出家。佛陀本来是不要让女性出家的,但是阿难多次跟他提……尤其是第一个出家的女性,叫——大爱道,就是养大佛陀的姨母。阿难说——你怎么能阻止把你养大的这个姨母来信道呢?于是佛陀就同意了。所以,阿难非常受女性信众的爱戴。出家的……嗯,尼庵,很多地方儿都供有阿难塔。

在佛入灭后二十年,阿难陀灭度,葬于王舍城竹林精舍之侧。传说——他在入灭之前,到鸡足山去找迦叶……我估计是希望得到迦叶的谅解,因为大家都觉得——佛陀灭度跟他有关。但是,是否迦叶谅解了他?我们不知道。

排第三的——智慧第一舍利弗。“舍利弗”这个名字的来源,其实是指一种鸟儿的眼睛。舍利弗这个人,自幼博学多才、精通百艺!并且,他自己就收徒。他弟子众多!他和另一尊者——目犍连是铁哥们儿!他俩年轻的时候就一起出去学艺。他有多少个弟子呢?他有三百五十个弟子。当他听说世尊的盛名之后,就率领三百五十个弟子来到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受了具足戒。所以,因为他的加入,导致释迦的势力暴增!佛陀后来又称舍利弗为“法将”。所以,舍利弗实际在诸弟子中排首位,号称——智慧第一。

“心经”里经常提到——舍利子什么什么……舍利子什么什么……就是我刚才讲的——舍利子好像听课不是很认真,佛陀经常要叫他一下……他在世尊入灭之前,已经感觉到自己涅槃期将近,所以提前入灭!也有传说——他是被婆罗门害死的。

【资料】

【《起世经》】

《起世经》,被收录在大正藏第一册,隋代的阇那崛多尊者翻译。经文中描述了宇宙的形成、发展、组织和灭亡。其中在最胜品第十二的篇文中仔细的讲述了人类的起源。

【学习探究】

弥勒菩萨是在“兜率天”,而佛陀的母亲是在“忉利天”

佛教通史(上)】-011- 从迦叶到罗睺罗-各种第一

排第四的尊者,叫——须菩提。须菩提,解空第一。他出生于舍卫城,是一个大商人的孩子。他自幼励志归佛门,他不是外道……我们前面讲的三个人都是外道——中途信佛……他是自幼励志皈依佛门,擅长解空。前几讲,大家可能听我讲过象“十二因缘”这些东西……就是说——“空”、“有”这件事情啊,讲起来是非常抽象的!他擅长讲这个,所以,他是般若学的祖师。

排第五的——说法第一,富楼那。富楼那也生于迦毗罗卫城,他是谁的孩子呢?他是阿若憍陈如的外甥,就……我们说的五比丘之首、五百罗汉之首——阿若憍陈如的外甥。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就是——所有宗教在开始早期传法的时候,都是从身边人下手的。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他这个……弟子里,啊……不是他的老乡,嗯……就是他的亲戚,然后……要不然就是他哥们儿的外甥,啊……就这对……跟那个伊斯兰教差不多。

这个……富楼那的父亲,本身就是净饭王的国师。(富楼那)这个人非常善于辩论,所以号称——说法第一!他这一生致力于传播佛教。大家都知道——“传法”这个东西必须嘴很好使,他是我们已知最早的佈檤者。

前两个尊者大家实际……中国的都不是很熟,中国比较熟的是前三个——摩诃迦叶、阿难和舍利弗。下一个尊者,中国人是很熟的,因为有他的一出京戏——神通第一,大目犍连。世间又称他为“目连尊者”,中文的意思叫作“大赞颂”。他的梵名儿就叫——大目犍连。他是舍利弗的密友,两人少年时即结伴出去修行。率领三百五十人出家的,就是有他和舍利弗。

他以神通著名!因为目犍连的母亲啊,出生在一个很怪的族,就……这个族的人,哎……反正就有很大的罪孽,他的母亲身坠地狱,受尽苦难,他做梦的时候梦到了,所以他要救他的母亲!于是,他求见世尊,请求救母之法。后来他就把他的母亲救出来了……这个,我们中国有整套的折子戏!所以,大孝子“目连”的芳名至今仍家喻户晓!就是……我们这个……各种,各种文学形式地歌颂过他。

但是,当时有一外道和释迦是有宿怨的,就是——裸形外道!就是我们说的那种……虐待自己的那种,不穿上衣的外道。因为跟释迦在这种裸形修行的时候儿没有成道有关,然后,他就比较鄙视这种外道。所以,这种外道跟释迦有宿怨。目犍连救母,天下闻名,就引起了一个裸形外道的嫉妒,于是,在目连在山中禅定的时候,我们谈过——禅定的时候会进入一个……就是,甚至自己呼吸都感觉不到的状态……将其刺杀。

所以,我们知道——舍利弗和目犍连,他们率领了最大的弟子团伙加入了释迦的僧团,但是这俩人却都被当时的外道所杀!这是一个历史的疑案。

下一个叫——摩诃迦旃延。摩诃迦旃延——论义第一。就是……前面有一个“说法第一”……他叫“论议第一”。前面有一个“说法第一”、“解空第一”,还有“论义第一”。“义”是什么呢?实际就是逻辑学、哲理学。他的父亲本身就是吠陀学的论师,就是……他的父亲本身就是个哲学家。他之所以留在“十大弟子”里,因为他是南传佛教……就是巴利文教——以巴利文书写佛经的祖师。

下一个,叫——天眼第一,阿难律。他是世尊的表弟。出家修道,但是他睡着了,于是受到了佛祖的呵斥!他受刺激了,遂立誓终生穿粪扫衣……就是终生穿一个破衣服,昼夜不眠,以致双目失明。就是说——他,他因为受了呵斥……因为睡觉受了呵斥,于是就决定再也不睡觉了!最后,熬到了双目失明的状态。书上说——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受到了大家的赞颂,被推为“天眼第一”。这,我觉得这事儿颇为讽刺!就是……他已经双目失明了,却被誉为“天眼第一”。佛灭后,他成为僧团的领袖之一。

这个印度修行者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特点……最近有一个新闻,说——印度有一僧人,一直举着手,举了一辈子,最后,这个手就定在空中了。这……印度的修行者认为——如果一件事儿人人都能干,但是就不能坚持干,我要把它坚持下去,我就牛B!就像这个举手的人一样,你人人都能举手,但是我举一辈子,欸!我就成道啦!这个哥们儿也是,就是……阿难律也是,最后双目失明,他被证为“天眼第一”。这个,我就不说他这种修行方法是对?还是不对了……我觉得——这是印度修行者的一个畸见。

后两个……就剩两个尊者了。后两个尊者非常重要!一个,叫优婆离——持戒第一。优婆离是什么人呢?他是佛祖十大弟子里地位……种姓最低的!他本身是首陀罗。大家注意过没有——佛陀的弟子,排第一的,婆罗门;排第二的,刹帝利;排第三的,也是刹帝利……就是说——还是有顺序的。这个弟子——优婆离,他是首陀罗,是最贱的民族(种姓)。他是干什么的呢?他是理发师,他是王舍城的理发师。他负责干什么呢?他负责给佛陀剃头,和给诸位弟子剃头。

我们以后会在讲印度教的时候儿,仔细讲一下儿种姓制度。其实,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工作保障制度!就是说——如果你姓优婆离,可能你这辈子,包括什么……姓这个的,都是剃头的。

剃头的人为什么会成为“十大弟子”中最重要的一个弟子之一呢?这里有一个小的宗教学分支,叫“宗教标志说”。就是——任何一派的教徒要以示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时候,他们要有标志!比如说——基督教,那要戴十字架;比如——伊斯兰教,要包头。那佛教,佛教采取了一个省事的方法,就是——把头都剃了。所以,世尊为优婆离独传了一套“法”,叫什么“法”呢?叫“戒法”。因为,你受戒得剃头嘛,对吧!所以,剃头受戒这事儿很重要!于是,在“十大弟子”里就有一个出身最低种姓的首陀罗,而且是个理发师。

他精通戒律,后期为僧团解决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因为佛祖入灭的时候说道——以戒为师!所以,当大家不知道问题的时候儿,就要问优婆离。而且,在第一次集结的时候儿,有两个人上去讲法,然后最后集结,一个,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阿难。阿难是讲经,优婆离是讲律。所以,优婆离被称为“持戒第一”。在僧团讨论问题的时候儿,他的位置要坐于僧团的上首!大家知道——戒僧,总是一个僧团里位置最高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迦叶和优婆离一直把持着戒僧!因为……谁有制定法律的权利,谁有解释法律的权利,谁就居于这个群体的最高位置!所以,戒僧一直是所有僧团里地位最高的。

但是,大家还是把律宗的祖师认为是迦叶,虽然整个儿“律”是由优婆离背出来的。其实,这里还是透射出了大家对“种姓”问题的一种……一种尊从,认为——迦叶的种姓高,优婆离的种姓低。

“十大弟子”最后一个,是释迦的儿子——罗睺罗,又叫罗乔罗。他是世尊的嫡子。他的出生有很大的传说,号称——他于母胎中,受胎长达六年之久!就是……他怀孕了六年才生出来,这个事儿我们也只能当神异听一下啊!世尊成道后三年……世尊是哪年成道的?三十五岁成道的。世尊成道后三年,是三十八岁。世尊出家那年,是离开家……生他(罗睺罗)那年,是哪年呢?受孕那年是十八岁,世尊二十四岁的时候儿生的罗睺罗。

所以,他(罗睺罗)十几岁就出家了。并且,他是在舍利弗和目犍连的促使下出家的——佛陀本身并不想让他出家。所以,他出家之后拜舍利弗为师……因为他中途修行很怠慢,佛陀对自己的儿子要求肯定是更严格的,所以经常地呵斥他,于是他就更加奋勇地修行!而得到了“密行”这一独特的宗教教理。实际,这就是开创了整个儿中国密教,或者是说——藏传佛教的先河!或者就是说——他就是藏传佛教最早的宗师。

早期僧团都是比丘,没有比丘尼……直到晚年,我们谈过——因为阿难多次提,就是……让释迦接受他的姨母——大爱道入教,所以到晚年才有妇女入教。释迦对妇女一直都持歧视态度,在早期的教义和戒律上,都是非常歧视比丘尼的。其中,有的条儿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是说——比丘尼,及修行百岁,见到刚入门的比丘僧,仍要垂首伫立,去向他请教【《中阿含经》:比丘尼受具足虽至百岁,故当向始受具足比丘极下意稽首作礼、恭敬承事、叉手问讯。阿难,我为女人施设此第八尊师法,谓女人不当犯。女人奉持,尽其形寿】。而且,比丘僧可以收徒比丘尼,比丘尼不得自己收徒为比丘尼。所以说——金庸先生写的峨眉派灭绝师太收弟子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因为比丘尼不允许收徒,只有比丘僧可以收比丘尼。并且,比丘僧可以批评比丘尼,叫“面刺比丘尼”,比丘尼不得面刺比丘僧。就是说——比丘僧可以说比丘尼的不是,但比丘尼绝对不可以顶嘴。

佛陀的戒律在他在世的时候已达二百多条儿,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里我特意要谈到“不妄语”这一条儿戒律——大家,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经常说“不妄语”……以为“妄语”就是胡说八道。这里的“妄语”是有特指的,是说——不得自己宣称成佛。就……有很多人说——我成佛啦……我悟道啦……不得!这种话就叫“妄语”!整套的戒律出现得比较晚……早期的戒律,主要是——禁欲;其次是——盗、杀、妄语。

佛教通史(上)】-012- 大分裂-提婆达多的旗帜

一般情况,一个宗教的宗师死了,紧接着——分裂就是一定的!这在世界宗教史上是普遍性的。佛陀在世的时候,实际佛教内部就已经出现了分裂!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它怎么能不分裂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而且,即使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就已经公开反佛。

这个提婆达多,书上有很多记载。据说——他最早是随佛陀出家的,诵经六万法藏,具三十相,八十种好。就是……每项儿就比佛陀少两样儿,佛陀是具三十二相,八十二种好。智慧与异相,他仅次于佛陀!但是,他提出的教义跟佛陀就完全不一样,并且跟佛陀是针锋相对的!就是说——他也是以佛立宗。大家要记住——“佛”是觉悟者的意思!释迦以觉悟立宗,提婆达多也以觉悟立宗。所以说——佛陀在没有过世之前,或者没有涅槃之前,佛教内部已经分裂了。

提婆达多的“义说”跟佛陀针锋相对的有五点:

第一点,他说——僧众只能乞食!就是……僧众只能要饭,不得在施主家吃饭,而且,你还不能自己做饭吃,你只能要饭;

第二条,这条儿是佛陀最不同意的地方!就是……跟他在“义说”上明确指出这叫——分别说。这条叫什么呢?说——只能露天住宿,尽寿住于阿兰若。什么叫阿兰若?就是田间地头儿,尽远处……哪儿远住哪儿……哪儿远的小房子住哪儿。叫——阿兰若;

第三条,不一样的……叫——只能素食!这点,我要跟大家说——佛教一开始是可以吃肉的!佛陀也说——可以吃肉。但是提婆达多一开始就说——必须素食。

第四点——只得着粪扫衣,不得穿布施的衣服。就是……施主给你的好衣服不能穿!

第五条儿,非常核心!跟佛陀也是针锋相对的,叫什么呢?叫——不持金钱!就是……不拿钱……不攒东西、不拿钱。

那,我们看一下儿,这个提婆达多的这个教义就相当地朴素啦!其实,他的教义现在在中国还有!就是……辽宁海城有个大悲寺,就是说……嗯,每天只能要饭;只能住在……这个露天,或者破地方儿……哪儿远住哪儿;只能吃素;然后,只能穿破衣服;而且,不能要钱,也不能拿钱。

佛陀对这五条完全不能接受,他说——这是分别说!他指出——这个僧人愿意住哪儿,甭管是住在阿兰若,就是……哪儿远住哪儿,还是群居住在庙里,是随心所乐!就是……你愿意住哪儿?住哪儿……与道无碍。

第二条儿,就是吃肉的问题。早期佛教是说——可以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就是……你没看见杀它,你也没听说要杀它,而且它也不是专门为你杀……这种肉,就可以吃!

而且,不持金钱这件事情,虽然佛陀没提,但是这件事情也是对僧团有很大的分离作用。所以,在佛陀活着的时候,佛陀就对提婆达多下了一个定义,叫——破和合僧必坠地狱!就是说——你现在干的事儿是分裂僧团的,你这种人必须坠地狱。可以说——佛陀对他这个堂弟的诅咒之凶、之猛、之大……前所未有!

佛陀的这个弟弟也是很有骨气的人!于是,他就率五百比丘另立僧团。佛陀有五百比丘,史称——五百罗汉。这个调达也有五百比丘,也是五百罗汉!当时,他就另立僧团与佛陀分庭抗礼了。

到“法华经”的时候,就是……前期的故事一直是这么写的,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是可疑的!因为这个整个儿的故事,包括他的“五法教义”和后来中国流传的一本儿经——“十二头陀行”【《佛说十二头陀行经》】非常地象!至少可以肯定的说——提婆达多,实际是佛教里的苦行一派,跟迦叶有点儿象,只是迦叶没有苦到这种地步。早期佛经都是这么描述的。

但是到了“法华经”,忽然为之一变!而且,把提婆达多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反而成了佛陀的师父了!于这点,我们就说——中国造经非常地不可靠,随时随地都以“如是我闻”的形式出来,为了阐述他们的观点……这个,前后矛盾的地方比比皆是!提婆达多一直是佛教史上的公案,直到今天为止,不同的教派还在讨论他……就好象大家就觉得——辽宁,这个海城的大悲寺……这是好和尚!少林寺的,是坏和尚……这实际是不同僧团的主张问题。

佛陀一去世,很显然——僧侣之间的意见分歧就会越来越严重!到阿育王出现为止,佛教出现过三次集结。明确记载的,是有两次集结。 

第一次集结,是佛灭后第一年的雨季。这是根据南传的资料记载的。北传资料也有记载。我们说这个……这一次集结,我们确定它有……一定是两边儿都有资料!这一次集结,由大迦叶主持,五百比丘参加,在王舍城七叶窟。现场由阿难受命颂出诸经,就是……经,是完全由阿难颂出来的;优婆离颂出戒律。这个时候,戒律的基本结构就确定了——包括戒律的性质、条款、制律的缘起……在当时就成型了!“律”当时就成型了……因为,迦叶非常重视“律”的……或者说——“戒”的制定!因为,佛陀要“以戒为师”嘛!必须把这个制定出来。“经”就以“阿含”的形式分作五种,也基本固定下来了。但是这一次,与会颂的经、律都没有文字记载。

有文字记载,已经到了一百多年后!就是——史上的第二次集结。佛陀死后一百五十年左右……耶舍,这是一个西方名僧,就……西方……就是在西印度的一个著名僧人。耶舍召集七百僧侣,在吠舍离城举行了第二次大集结,再次统一经和律的问题!仍然重点是讨论——戒律。

大家知道——大家集结,主要讨论的是戒律!但这一次集结,真正导致了佛教僧团的大分裂!因为上一次,所有与会讨论的都是声闻弟子!什么叫声闻弟子?就是——听过释迦讲法的,所以在教法和教义上不会有那么大的分裂!但是现在已经一百五十年过去了,教法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分裂!而且,教法的分裂,是放在明处的理由!真正导致这一次大分裂,或者说——导致部派佛教出现的原因,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什么问题呢?钱的问题!

在这一次集结里头,就是……这次集结以讨论戒律为主。在这一次集结的时候儿,西方的僧侣——耶舍他们,确定了“十非法事”。什么叫十非法事?就是宣布——接受金钱的布施、存储多余的食物、存储私人的物品都是非法的!

而东方跋祇国的比丘,则公然主张要向施主索要钱财,以购置生活的必须品……在佛经里,甚至大白话写道——说法必须要钱。就这么写着!后来根据这个……佛陀甚至……《西游记》里还编出了——讲法需要三升三斗啊……还是五升五……五斗五升金子……然后——“我的法还卖便宜了”的故事。实际,就从此而来!

虽然支持耶舍,就是,支持……嗯,不能接受钱、不能存储食物……这些僧侣是少数,但是,他们是上座……就是在僧团坐的时候,他们坐在上座,地位高!所以,强行通过了“十非法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都是得道的名僧!他们日常都是由国王啊……有钱的大商人啊……去供养的!他们不需要!就是等于国王什么的已经派人就……他们不用花钱!他们都是得道名僧。

但是,跋祇国比丘的多数派坚决反对啊!说——你们已经成名了,无欲无求了……你们的日常生活也不需要钱。我们还得活着呀!我们活着才能传法呀!所以,跋祇国的比丘是多数派,他们坚决反对这一教义!他们立刻就组织了上万人的一次大集结,承认了“十事”合法……就这十个事儿都是合法的。

有此集结,早期佛教就彻底分裂成了“上座部”,就是坐……僧侣合在一起的时候儿,坐在上座的“上座部”,又叫“长老部”。和大众部,又叫“多数部”。两部!

【资料】

【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梵名Devadatta ,巴利名同。又作:提婆达兜、揥婆达多、地婆达多,或作:调达。略称:提婆、达多。意译作天热、天授、天与。为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之恶比丘。

【学习探究】

提婆达多与佛的分歧主要是修行的方法问题,也可以说是部派争论

吃肉是为了方便别人。毕竟化缘不能有执着,化到什么吃什么

佛教通史(上)】-013- 部派的来源

上一章,我们讲到了——佛灭后一百年,佛教开始了它第一次的大分裂。在它第二个百年的时候儿,又继续分裂了。第一次分裂,是出现了以长老为首的“上座部”和以普通僧众为集团的“大众部”。在第二个百年,“上座部”发生了分裂,这大概在历史上的公元前三世纪初。这种分裂经历了三百多年,一直到了公元一世纪的中叶,分裂出了很多独立的派别。这个时候儿,在西北印度已经建立出一个强大的王朝,叫“贵霜王朝”——大月氏贵霜。佛教史一般称这段历史……就是这三百年的历史,叫——部派佛教时期。

有一个问题是很多关心和爱好宗教史的人都常问的,就是——为什么有的宗教是一神制?有的宗教是多神制?原因形成是这样的——如果通过武力传教为手段的宗教,它往往是一神制的……因为你不服,我就消灭你嘛!你必须信我的宗教!通过文化传播的宗教,必然是多神制的!因为,当这个宗教流到一个新的民族和新的地区的时候,它一定会吸收当地的色彩。而佛教的部派时期,在这点上就非常地明显!

公元前三世纪,就是佛灭后的第二个百年,上座部第一次分裂,分裂出两个著名的部。大家知道——上座部是长老,他们掌握的知识比较多,就是我们常说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上座部分裂成哪两部呢?一部叫“犊子部”;一部叫“化地部”。出现这个分裂的原因,其实我们在前面谈到“业力轮回”和“五蕴”聚合的时候,已经揭示了有一组矛盾,就是——如果“人无我”,那么,哪个主体来承担业力轮回?谁是承担业力轮回的主体?这组矛盾,我们说过——是佛教不可克服、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这个矛盾就导致了上座部的第一次分裂。

其中,一位叫犊子的比丘,他以舍利弗为祖师,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我”的新理论,也就是“有”的新理论。我们知道——“人”是“无我”的!那,谁来承担业力呢?他就提出了一个文字上的“我”,这个“我”叫——补特伽罗。就是说——“我”不存在,但是有一个固定常在,这个“常在”叫——补特伽罗。中文一般取译音,如果义译的话,就叫“人我”。就是……“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我”;一种是 “人我”。

这种理论是为了解决“人无我”,但是什么去承担业力这个矛盾!他认为“补特伽罗”,或者说“人我”在承担业力,而“我”是不存在的。

但这一观点,当时就遭到了上座部的反对。这些反对……因为大家知道——讨论的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佛教的最基础问题了,所以一定要争出是、非来!支持“人我”的这部分(僧人)就成为了犊子部,反对它的部分就成了化地部。

与此同时,大众——多数部也分了两派,但是这两派的学说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流传下来,一派叫“一说部”;一派叫“鸡胤部”。

上座部分裂以后,其中反对“人我说”的化地部兵分两支,一支北上,后来形成了小乘中最重要的学部,叫“一切有部”。它以“说一切有”为自己的教义而得名。向北又分出一支……向西进入印度西部,形成了“法藏部”。还有一支,进入了尼泊尔地区,形成了“雪山部”。化地部至此,北上就分裂成了三部——“说一切有部”、“法藏部”、“雪山部”。

另一支化地部南下,进入南印度,成立了“制多山部”,而这“制多山部”内部又分为了——“西山部”和“北山部”两部,但是他们统称“案达派”……因为当时,南印度是以一个强大的王朝——案达罗王朝为背景的!而“案达派”成为了大乘思潮的一个重要的摇篮。

与此同时,坚持说“人我”和“补特伽罗”这个概念的犊子部也分出四个派别了,但这四个派别可以不计,因为后来三个派别的学说就都湮灭了,即——“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和“密连山部”。最后传世的,只有正量部,并且,这一部也作为了犊子部的正宗代表。

在公元前三世纪末,大众部也开始分裂,它出现了比如——出世部、饮光部……但是大众部因为受限于它教徒的整体文化,所以他们在教理和哲学上没有特别大的贡献。大家都知道这个……文化程度低的人反对文化程度高的人,他们往往拿不出整套的学说,但是他们可以说——你这句说的不对!或——你那句说的不对!这实际后来就形成了“大乘空宗”的一种方法,就是——只破不立!就是……我不知道你说的整体对不对,但是我知道你这句不对……你说这句,我知道你这句不对!

但这种东西,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你光告诉我什么是不对……是不行的!你必须告诉我——什么是对!实际,大乘形成完整的哲学,仍然是从上座部的思想里脱胎成型的。在上座部,有一些高僧吸收了大众部的思想,逐渐完成了大乘。他们完成的大乘又叫“大乘有宗”。而“大众·只破不立”的这派……了百姓们,就是……低端僧侣们,他们形成的就是“大乘空宗”。

到达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就是整个“部派佛教”经过三百年的分裂、融合、争论……最终,各自形成了各自的体系,终于在公元一世纪……就是基督已经诞生了五十年之后,佛教正式分裂成大乘与小乘两套完整的体系。

我们谈到大乘和小乘完整的体系的时候,就知道——佛教已经经历了三次变革!就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小乘佛教体系。而大乘和小乘,它们各自又分为——大乘有宗、大乘空宗、小乘有宗、小乘空宗。“上座”与“大众”之间来回纠缠,各自归入不同的体系。

关于大乘和小乘的整体体系,我们在后面可以展开讲。在这里,我们只讲一下儿——上座部和大众部在这三百年争论中,主要的分歧是什么?可以说——它们两部在三百年中,主要的是四大分歧。这四大分歧分别是关于——“法”是什么的分歧;“我”是什么的分歧;“心”是什么的分歧,以及——修行道果的结论的分歧。

这四大分歧的第一点叫——“法”的分歧。关于“法”,它是佛教中概念广阔性最大的一个词!凡是有“质”的规定,能引发你的认识或者现象,这些都可以称为“法”。

导致佛教理论分派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法”的——“真、假、有、无”的问题。关于“法”的“真、假、有、无”,部派佛教期间,大体回答有六种!具有代表性的,是有四种:

很显然第一种就是“犊子部”的——“我有法有论”。就是——“我”是存在的,恒!“法”也是有的,存在的,恒!

第二个,也是出自上座部,是上座系的“化地部”。他们概念是“法有我无论”——“我”是不恒定的……不是不存在。“我”是变化的,“法”是恒有的。除了上座部的化地部持有这个观点之外,大众部的“多闻部”也持此论。后来,它就完成了小乘中最大的哲学体系,就是——小乘《中论》……它是以“实在论”为核心的的哲学体系!就是——“法”是恒有的,“我”是变化的。

关于“法”的第三个解说,是大众部的,叫——“法无过去未来说”。我们提到过——大众部的僧侣普遍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没有办法去作非常逻辑缜密的推论!什么叫“法无过去未来说”呢?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刹那”,都是因缘聚合的“刹那”!只有在刹那间,“法”和“体”才存在。如果没有这“刹那”,“法”、“体”就不存在!所谓“实体之存在”都是刹那之间的点状存在。这是大众部的一种说法。

最后一种说法,实际是来自于婆罗门教的声韵部!关于“法”的最后一种说法,用今天的角度看,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叫作——“诸法俱明论”。就是,大众部的“出世部”认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幻像,都是你的假名系统。什么叫假名系统?就是——你管它叫什么。比如说——我们管一个杯子叫“杯子”;如果,我们不管它叫“杯子”,管它叫“碗”,其实也指这个“实在”。

所以“有为法”世界,或者说“真实世界”是不真实的;“无为法”世界、“出世间世界”也是不真实的!比如,我们称呼这个东西是“桌子”,那……如果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人,他知道桌子是什么吗?它的意思就是——你所有语言要表达的东西都非真实!语言和音、义是不能叩合的!而这种叩合,每一个人对一个词的理解范畴又不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婆罗门的声韵部。推导到大众部的“出世部”之后,就提出了佛教对“法”的第四种认识,叫——“诸法具明论”。

这后两派的主张,其实都是“只破不立”,是针对“说一切有部”的。但是,他们后来经过龙树这一系列的高僧,就形成了“成实论系统”这样完整的宗教哲学。他们是“唯名论”倾向,什么叫唯名论倾向呢?就是——你不能去照字面理解这个意思!任何一个的意思的理解,只能是你自己知道,你并不能完整地定义给另一个人……而即使你定义给了另一个人,他们的理解是否跟你一致呢?他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所以,就不可能通过语言去把握真理。这,后来就是“大乘空宗”最重要的思想来源。

佛教通史(上)】-014- 法我心果的四大争论

关于“法”的基本倾向,在整个部派时期,它是有两种倾向的:一种是以上座部长老各派,他们偏重于说“有”,因为他们知道在哲学观上如果没有一个“有”,很多东西是站不住脚的;而大乘多数各派则偏重于说“空”。所以,从此开始,“说空道有”这件事情,就成了佛教各派表达他们基本的哲学观和人生观、宗教观的一大主要论题!

而且,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出的,我们再三强调的——佛教的“有”,不是等于客观物质的“存在”……说——这个东西在这儿,叫“有”……不是!

所谓“有”——是恒常,是有自性!它并不等于……这个“有”并不等于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唯物论”或者“唯物主义”。而且恰恰是这个“有”,它谈存在“恒长”,存在“绝对”……反而,佛教里的“有”是唯心主义的。而佛教里的“空”,它不等于“没有”,不等于“不存在”,不等于“否定一切存在”!它指的是一种运动状态或变化状态。所以,佛教里的“空”不等于“哲学唯心论”……反而可以说——它是哲学唯物论!因为物质是运动的。对于“空”和“有”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和规定,在部派佛教的各派是有很大差异的!它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谈到上座部与大众部四大分歧的第一点——“法”的分歧已经谈完了。

第二个分歧,就是“我”的分歧。什么叫“我”的分歧呢?就是“我”与“无我”之争。“诸法无我”是印度宗教和佛教的一大区别!就是……在整个印度的教派里,只有佛教标榜——“诸法无我”。但是,如果联系到“业报轮回”这个宗教教义,它就会出现矛盾……我们前面再三提到过这个问题!

于是,各派就提出了调和的理论。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呢,就是制造出很多新概念词来!这些新概念词翻译到汉语都非常复杂!他们想曲折地肯定——还是有一个“实在”去承担了世间轮回和出世间修行的的整体……就是这,存在一个“类人”的主体,或者叫“人我”。当然啦,首先就是上座“犊子部”提出来的“补特伽罗”。

因为……首先,佛教各派都承认——人是五蕴和合!所以“犊子部”提出的“补特伽罗”,就是说——什么叫补特伽罗呢?既不是“五蕴”,又不能离开“五蕴”,在“即蕴”和“离蕴”之间均不可说!这一说法,在经文里非常地绕,非常地玄妙……其实它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去遮遮掩掩对“我”的承认。

“化地部”的重要学派——“一切有部”,在理论上坚决反驳了这个“有我”之说。他们说——补特伽罗,就是一个假名儿!就是你起的一个概念,并不真实。但此派又自己编出来一个词叫“同随得”……就是——相同跟随所得,其作用其实跟 “我”并没有本质差别。

然后其中“经量部”针对“有部”提出了假名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啊,“胜义”就是真实的意思啊……“假名”就是假说的意思啊……

“化地部”还有什么“穷生死蕴”;南传上座部,“有(立)分识”;大众部有“根本识”……其实这所有的名词,其实都是关于“我”这个本性的异说,坚持“无我”的消极人生观,但是又积极地鼓励修道的作用,肯定业报的存在。

这组矛盾,越解释漏洞越大!所以各派,都逐渐把自己的理论撇开对于“人我”的解释,而向“心”和“识”这个纯精神方面转化……因为,它如果纠缠在“到底谁承担业力轮回”、“人无我”这个概念的话,越解释漏洞越大,越解释越解释不通!所以,他们就开始转向了纯精神。这一转换实际是标志着佛学内部,开始酝酿出了一种新型的哲学,叫——本体论哲学。就是——从心识的角度去看“我是谁”。

这就是四大分歧中的第二分歧——“我”的分歧。

第三个分歧,叫——“心”的分歧。所谓“心”的分歧,后来导致大乘宗哲学的一个大分裂!关于“心”,就存在“净”与“不净”之争,就是——“心性本净”还是“心性不净”。因为各派都遮遮掩掩地承认有一个“行为的主宰者”,就是……都承认有一个“隐藏的我”来承担这一切,于是,就逐步把这个遮遮掩掩的主宰者归集成了一种精神实体,以致于各派讨论“心的本性”问题成了一大热点。

大众部的观点是——心者,自性清净,客尘所染。什么意思啊?心,本来很干净,只不过被灰尘污染了。这实际就是后来禅宗六祖慧能(惠能)的……就是“心本净说”。

而上座“有部”认为——“心”具有二重性,即杂染与离染。就是……它有一部分是污染的,有一部分是清净的!你修道的任务就是——去掉污染转换成清净。这实际就是后来神秀的学说。

这两派关于“心”是清净与不清净的争论,对此后的佛教义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呐,这就是——“法”的分歧、“我”的分歧和“心”的分歧。

上座部与大众部的第四大分歧是什么呢?是——结果的分歧!所谓“结果的分歧”就是我们说的“灭谛”……就是最高理想的问题!什么是最高理想呢?就是——你们的修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在部派佛教分派之后,关于佛陀本人,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神?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争论与造神运动!上座部诸位长老……因为他们都是从声闻弟子转换过来的,他们倾向于把佛陀视为历史人物。我们谈到,上座部小乘有“三彻底”,叫作——彻底的无神论、彻底的运动论、彻底的因果论。作为彻底的无神论,那!佛陀肯定不可能是神!佛陀只不过是法下的一个觉悟者。

而这个时候,我们说到——大乘部要依托于群众,并且在群众中传教!如果要在群众中传教,那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就是——你们必须神话佛陀!所以,神话佛陀成了大众部普遍的学观!而且越神化……越神话。

大众部认为——佛陀是完全出世间的,祂已经断尽漏失,根绝烦恼!佛陀所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理,“所化有情无不尽信”!就是——祂说法没有不信的。佛陀没有睡梦,回答问题不带思维,佛陀一刹那心遍知一切法!我们世人所见到的佛,只是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世人以为佛陀在向他用语言说法,其实不是!佛法常在定中。这个词……就很……就很理解起来就很隐晦了——佛常在定中,并不是祂向你说法。

这个时候儿,佛的……作为人的生平也开始改变了!所谓“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二种微妙好”……同时,大众部的僧侣认为佛陀并不是一世成佛的,就开始了“累世成佛”这个概念。说——佛陀累世修行!他的前世,并不是佛,他是菩萨,因为祂所践行了菩萨行,后来佛陀作为一个菩萨,入胎……就是到母胎里,变成了一个什么呢?变成了一只白象,从母亲的肋骨里出生!所以,白象这个形象在佛教里经常出现!它实际是佛陀成佛之前,作为菩萨入胎的形象。

这个时候儿,我们就提到了“菩萨”这个词,并且“菩萨”这个词也第一次跳上了历史舞台。这里我们要说一个非常明确的对大乘和小乘的判断:只要这个经书里有“菩萨”二字——大乘经!小乘没有“菩萨”的概念。“菩萨”这个概念纯粹是大乘佛教自己造出来的!它认为——佛陀不是人,是通过菩萨行的菩萨修行成佛的。所以我们现在读“心经”,只要谈到菩萨……那放心!那一定是大乘。而且有三种菩萨:一种观音菩萨、一种文殊、一种普贤。

观音菩萨是哪部经书造出来的呢?观音菩萨是由“法华经”造出来的。在“法华经”里,造出了观音菩萨,祂是为航海者和行旅者去创造的,就是……你在路上的行人,旅行者和航海者专门创造的观音。所以,观音是南海观音,祂居于海上,又称“救苦救难”。

创造出文殊、普贤这一概念的经书呢,是“华严经”!大家不太了解——“菩萨”,我们又说“菩提萨埵”的简称,义译叫“觉有情”。菩萨是指什么呢?菩萨行是指什么呢?是指普贤行。所谓“菩萨行”就是“普贤行”……普贤是菩萨!而文殊是什么呢?文殊是指导信众去践行“普贤行”的老师!所以,文殊是指导者,指导别人去修习“普贤行”。所以,文殊以智慧著称!而普贤,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随着“菩萨”这个概念的出现,就为佛教带来了第二个轮回——第二个五百年,全新的教义!从早期这些部派佛教的争论,可以看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就是——以贴近大众为主的大众系,其内容日益庞杂,开始向大乘佛教转换!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外道思想和本地神思想。而上座部,则较多地保持了早期佛教的特色,即所谓小乘佛教。

佛教通史(上)】-018- 绚烂的思想

这章,是额外的一章,主要是给有佛教基础和对佛教哲学,以及佛教历史感兴趣的人讲的。因为这章主要的内容是部派佛教期间,所有教派的教义以及发展,它本身应该穿插在前面,因为考虑到很多同学都说——关于教义、教理这些东西过于晦涩了,不爱听,所以呢……我们就专门做一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听,没有兴趣的同学不要听了,因为这一讲,非常得长,我们把所有部派的……嗯,哲学和教义都放在里面了,也不作为单独的“一章”,就作为“外一章”,它的时间段呢,就是——整个儿部派佛教期间。

佛教跟其他的宗教有一大区别,就是——佛教它是一个彻底追求真理的宗教!不光是追求世间的真理,它也追求出世间的真理。在佛教追求真理的路上,它从来就不怕否定自我!从来就不怕推翻自我!它总是在不断否定自我中往前走。佛教本身的魅力不光是它的宽容,还有它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间苦难念兹在兹。

更有庞大的哲学学说……佛教从来都不是强迫别人相信的!它的观念是一种自省观。从佛教的“一切有部”到后面的“新、旧唯识宗”,到后面的陈那、法称的量论,都是人类哲学文明里不可跨越的高峰!但非常可惜的是——在中国,大多数就不传了。我们不是沉迷在禅宗那种格言式的,或者寓言式的故事里,凭断章取义的一句佛语去理解佛教,就是沉迷在藏传的密教里。可以这么说——几百年来,佛教的正理不传久矣。关于佛教的义学,是我们本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兴趣听的同学可以跳过这一章。

在部派佛教的早期,大月氏……就是贵霜王朝的统治,是大乘佛教一个重要的发源地。我们说过——在贵霜王朝建朝之前,这个地域曾经短暂地被一个希腊部族统治过——大夏。在希腊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在大月氏出现了一种为了表现佛的本生与佛的菩萨诸行的这种歌颂形式……就是为了歌颂佛,佛本生的这种歌颂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就叫——犍陀罗佛教艺术。犍陀罗,就是当时贵霜王朝的首都——(现在的)白沙瓦。

犍陀罗的佛教艺术本身其实是希腊艺术的一个分支,而贵霜王朝着力支持的是小乘佛教,特别是其中的“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是佛教史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组织起来的庞大的哲学体系派别,它带有非常浓厚的经院气。从它的经书里可以看出……包括它的思想体系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这种思辨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高度!

“有部”特别愿意用“阿毗昙”的形式来发挥佛教的思想。所谓“阿毗昙”,汉语就叫“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问问题和回答问题。这跟该地区一贯重视用智慧来作解脱有密切的关系。

“有部”的论著是在公元四世纪才开始大量译成汉文的。而“有部”提出的禅法,实际正是中国禅宗禅法的,和中国禅宗思想的主要来源。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有部”是从化地部而来……上座部·化地部而来,所以,实际禅宗他们的主要思想来源其实是小乘上座部。中国最早引入的“有部”论著,是安士高的《安般守意禅》。

到了五世纪初,东晋有一位名僧——鸠摩罗什……这个,就是金庸小说儿里常提的鸠摩智……他向中国介绍了一套佛教禅法叫“五门禅”,综合了当时有部大师——世友【婆须密】、众护【僧伽罗叉】……等等说法!但是实际上,鸠摩罗什是大乘宗师。

鸠摩罗什,他也念——耆婆罗什。汉语翻译叫童寿。他祖籍天竺,是混血儿,生于今天的新疆,当时叫龟兹国……就是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地区。

我们在公开课里曾讲过——龙树是佛教八宗之祖,而鸠摩罗什主要翻译的是龙树的作品……所以,他又被称为——中国佛教八宗之祖。他译经以及佛学的造诣可以称之为“前无古人”……但非常幸运的是——后有来者。他有四大弟子,这四大弟子对中国后来佛教的发展以及教义的递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四个弟子就是——道升、僧肇、道融、僧叡,他们合称——什门四圣。鸠摩罗什又被中国古代僧人称为——千古一僧。

刚才,我们谈到的是禅法,实际是小乘,因为鸠摩罗什,他译过小乘禅法……实际他是大乘,所以我们绕回继续来谈小乘“有部”。

在小乘“有部”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菩萨式的人物,这个人叫马鸣。他在中外佛教史上都非常得著名。“有部”,不光把马鸣作为本宗的重要传人,甚至说——作为本宗的“吉祥物”!但是,马鸣宣扬的佛教实际的主旨是——兼救济物!其中大乘的倾向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他在中国与龙树齐名,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有本儿著名的经书叫《大乘起信论》。当然,历史学家考证——这本儿经可能是假托他的名字做的……是作伪的。

“说有部”的哲学体系是早期佛教所有理论体系的总结,或者说——是小乘佛教真正的代表!其影响于后世佛教哲学极为深远。

“有部”拿什么作为自己哲学的入门呢?“有部”把“分析法相”作为自己哲学的入门。所谓“法”,是指事物的本性,或者说“自性”;“相”,即是事物的相貌,或者说是“现象”。因此“法相”的意思,就是——事物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从这种意义上说,世间是没有不知道“法相”的人的!因为“法相”就是世间物,它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作为人,或者一个观察者,你的生活就是必须要直面一切对象!这对象的本质和对象的精神,或者它的自性的统一,就是“法相”。而佛教的解脱之道,或者说“有部”提出的解脱之道,是要你超越世间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种“无常”、“无我”的特殊智慧。因此,去分析 “法相”,成为了“有部”去表达自己哲学的主要方法。

前面也许我们说得很绕,但是,我们一句话就可以说明“有部”的整个“法相观”,是什么呢?“有部”说的就是——看问题不能只看现象,要看本质。这就是“说有部”的哲学本质观。

《阿毗昙心论》作为“说有部”哲学的奠基文,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诸法离他性,各自住己性,故说一切法,自性之所摄【《释经论部·毗昙部》 “阿毗昙心论” 原文:诸法离他性,各自住己性,故说一切法,自性定所摄。诸法离他性者。谓眼离耳。如是一切法不应说若离者。是摄以故非他性所摄。各自住己性者。眼自住眼性。如是一切法应当说。若住者是摄。故说一切法自性之所摄。已施设自性所摄。于中可见法一界一阴一入所摄。如是一切法。复次此义契经品当广说】。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我们观察到的特定事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是它自性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自性,就有什么样的事物!

大家可能不理解,那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虽然不是很恰当,但是有助于你们理解,就是——我们拿泥土做了很多雕像,泥土是这个雕像的自性,而雕像它是无自性的。雕像的自性是泥土,没有这种自性就没有这种事物,就是——没有泥土这种自性,就不会有雕像。因此,自性是真实的,永恒不变的!所以“谓之有”。或者说,叫“自性不空”。

而相对而言——被自性决定的事物是变化无常的。我们说过——变化无常的,就是虚假,就是“空”。泥土做的雕像,是随时可以根据泥土的样子去变的——我们随时可以改变这个个雕像的样子。泥土的自性是“有”,而雕像是变的,所以由泥土的自性产生的雕像,雕像就是“空”,而泥土就是“有”。所以,自性和由自性所组成的事物,就变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

自性,从哲学上讲,是一种蕴含着转变为具体一切可能独立实体的“能”。就是说——它可以转变成一切具有自性实体的“能”……它有这种能量。所谓现实世界,实际不过是事物自性的一种自我显现。

这个也许很难理解,但是大家也只能按照我给大家举的泥土的例子去理解!就是……所谓雕像不过是泥土自我自性的显现。用西方哲学的话讲——凡是概念所描述和表达的,必有相应的实体!所以,“概念”也是实在的。

把这种观点如果提炼出来,就可以形成有部哲学的两大基本命题——第一个,叫“三世实有”;第二个,叫“法体恒有”。所谓“三世实有”,这个“有”,是一种超时态;所谓“法体恒有”,这种“有”,是一种实体。

如果根据“有部”的解释,我们就可以判断——“有”、“空”两个词真正的定义。所谓“有”,就是——具有单一性、不变异、不可分、绝对无条件的存在;而与它对立的就是“空”,那就是——可分的、可变异的、无常的、具有多样复合组合性的、具有相对条件才能存在的……就像泥土,它不可分、不变异、它是绝对存在的!而泥土做成的雕像,可以变成各种样子……可分的。所以,这就是“有”和“空”。

“有部”用这种观点,说明了众生的本质,用以论证——早期佛教的一个核心观念,即“人无我”!这个时候,事物的自性是不能自生的——泥土并不能自己变成雕像!那它怎么变成雕像的呢?它就需要凭着一种“众缘力”。比如——稻谷,它并不能自己长成水稻,它必须借助土、肥这种“众缘力”才可以,所谓这个“众缘力”就是——因缘。于是“有部”就把早期佛教的“因缘”彻底系统化了——在恒常的“法体”和“因缘”的作用下,就形成了世界。大家懂得这段意思了吗?泥土有自性;雕像是“空”,无自性。它在我的捏塑下……我的捏塑,就是它的“因缘”,而形成了它的“空”。

像“有部”这类的哲学观点,是一类整个哲学流派!凡是主张——概念在先、概念实在、理在事外的哲学派别,它都同属于同一思想体系,我们一般在哲学上称它们为——客观唯心主义。

“有部”重新分了“五位法”【“五位百法”,总括一切有为、无为法为百法。即:八种心法、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及六种无为法的合称。主要出自《大乘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第一类,仍然是“色法”,其次是“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法”和 “无为法”。这里我们谈一下“无为法”。“无为法”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其它四个都是“有为法”,是处于变化的世界中的。

“有部”把人类全部的精神现象分成了“心”与“心所”……就是“心的所在”。这个解释很难理解!我用普通意义给大家说一下儿,虽然不是很恰当……就是——“有部”把人类的全部精神现象分为了“认识”与“心理活动”。所谓“认识”,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直面对象得到的认识。这属于一般哲学的认识论范畴。然后,认识完了,才产生心理活动。这个认识的过程叫“心”;因此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叫“心所”。

“有部”之所以要把认识和心理活动分开,它是有两个明显目的的——第一,它要给一般人去认识问题,提供一种心理学基础,希望你在一种指导下,按照佛教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其二,它想确定人类通过认识产生心理活动的道德属性,以确定哪些心理活动是正确的。

我们讲到这儿,就发现——“有部”的哲学体系如此经院!可以说——只有在富有的王朝直接资助下,它(指“有部哲学体系”)才可能形成。“有部”是小乘学派的绝唱!它集小乘学派于大成者,达到了巅峰!

我们此时,转而去观察大乘。大乘思潮,最早是作为佛教的异端分离出来的!因为小乘受到早期佛教理论的限制,它发展的速度相对很慢。而大乘的造经的速度,可以说非常地快……不能说一天一本儿,但是一个月一本儿肯定是有的!大乘佛教的基本特征是——它力图去参与和改造社会的世俗生活!它对信徒的要求是——深入众生,救度众生。

我们在公开课里曾经提到——大乘佛教的种子是出现在大众部里的!大众部,是一些地位比较低的弟子。相对大众部的,是上座部弟子。什么叫上座部弟子呢?我们又称,叫“声闻弟子”!就是……曾经听说过佛陀讲课的这些弟子,叫“声闻”……是声闻弟子传下来的!相对得比较有威信。

所以,大众部为了对抗声闻弟子的威信,就在佛经里声称——小乘的这些宗旨,都是佛陀对根器浅的人的便宜之说,并非究竟之言。意思就是说——佛祖之所以跟他们(指“声闻弟子”)说这些佛理,是因为他们的悟性太低了!他们也只能听懂这些。早期大乘佛教,或者说大众部的僧侣,是极尽贬斥小乘!自命为“大道”。但是,我们近代学者已经不再具有褒贬的意思去称呼这两个宗派,只是沿用了“大乘”和“小乘”的称呼。

大乘,它沿袭小乘的写作习惯,所有的佛经也是以“如是我闻”开头,在不断地为自己创造佛经!因为他们实际是没有基本经典的。我们说过——小乘是有基本经典的……是由阿难背诵出来的“阿含”。但大乘没有基本经典,所以他们只能开始硬造!大乘佛教从来没有作过一次佛经的集结。它的经典也是不时地涌出……佛教每传到一个地区,都会涌出新的大乘经典,所以它种类非常繁多。我们至今仍然不能理出这些大乘佛经的历史顺序,以及它出现的准确地点。

大乘佛教,为了压制小乘佛教,他们首先提出的是“多佛论”。为什么提出“多佛论”呢?因为他们要起到进一步压制释迦牟尼的作用,而达到压制小乘弟子和声闻弟子的地位的作用。支谶译出的《兜沙经》,把这个世界分为了十方,每方无量……无边际!诸佛分布在十方世界,有十方佛刹,无穷无尽!所以,佛陀的位置就无穷无尽……而释迦只是无穷无尽中的一个。我们可以说这个目的就是——如果我们要搞徒弟,最好的方法就是说“你老师不行”!因此我们应该可以看出——早期大众部有很多弟子也是够下三滥的!

于此同时,他们不光要提出“多佛论”,他们还提出了“多身论”。什么叫“多身论”呢?就是“一佛多身”——法身、化身、报身。当然,这“三身论”不是在一本儿经里提出来的,它断断续续出现在很多经书里。

报身是什么概念呢?在“维摩诘”这种经典里曾经提到过,就是指——佛自身应该享有的特殊国土!因为有十方佛嘛……有很多国土嘛……

大乘压制小乘的第二个论点是——菩萨行。它贬斥和压低了“阿罗汉果”,而弘扬了“菩萨”和“菩萨行”。早期的大乘佛教,把成佛定成了一个无限长的过程!可以说——这个过程的时间,你就根本不能成佛。因此,他们把深入世间、解脱众生当作一种完善自我的手段……他们在众生中践行一种叫“菩萨行”的行为。

什么叫菩萨呢?经书里是这么定义的,叫——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而且,菩萨具有慈、悲、喜、护四等心。《度世品经》里说——这个世界只要有一人尚未度生死,那也要为他勤奋修持。这就叫“菩萨行”。整个儿“菩萨行”的各种故事和寓言,组织在三世纪出现的一本儿叫《六度集经》的书里,这本儿书也是大乘公认的修行体系!“六度”因此也成了“菩萨行”的根本内容。

所谓“六度”是指:从此岸过渡到彼岸的六种途径,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我们都知道,小乘解脱学叫“三学”——戒、定、慧。大乘觉得它还不够!又对它作了发挥,所以就变成了“六度”。

这里,第一度就是——布施。我们曾经说过——部派佛教的大分裂的起源,既有教义的问题,也有钱的问题……因为,大众部大部分是穷人,是很穷的僧侣,他先要解决生活问题!所以,这里的“布施”不是有钱人对穷人的布施,其实特指——是普通人对寺院的布施。于是,在这个“布施”思想的指导下,就出现了对法师的崇拜!为什么呢?因为你布施的钱都给了寺院嘛,那这些钱得有一个人来做主啊!得归属一个人啊,得有一个人来决定支配啊……那,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是法师。

法师崇拜,象征着佛教宗派观念的膨胀!它也标志着——从此之后,寺院财产开始出现了继承权的问题。这个继承权的问题,后来甚至导致出了活佛制度。

在大乘佛教里,他们特别重视佛法的流通,所以,每本儿经的后面,一般都会专门写到一段,说——诵读此经、书写此经、传播供养,会得各种功德。这种方法就有点儿像我们发一个微博要求大家点赞,要求大家转发一样。这种方法促进了大乘佛经的广泛流通,而且,大乘佛经非常推崇把佛经雕刻出来、石印出来、刻成碑文……所以,这也是大量的大乘佛经能得以完善保存的理由。

在大乘佛经的“六度”修行中,有两点非常有利于传教!这是以前小乘里没有的:一条,叫“忍辱”;一条叫“精进”。就是要求——坚定的信仰者和弘道者,必须担起这两种品格,在传教受到阻力和排斥、打击的时候,要忍辱!要精进!其实,我们在人世间任何负重前行者、涉长途者都可以发展到……都可以发现到这种心理素质。

“菩萨行”它的最后目标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佛!虽然这个时间无限地长,长到几乎不可能!而成佛的标识是什么呢?就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几个字太难念了!它的义译是——无上正等正觉。简称“菩提”。

大乘佛教,在教理的智慧上有三种,又称“大乘三智”。这“三智”是什么呢?第一种,叫“一切智”,是指对事物总体的认识;第二,叫“一切种智”,这个“种”是分类的意思,就是对个别事物的认识;第三,叫“道种智”,就是对各种佛教成道方法的认识。

大乘佛教,在传教的过程中,非常善于吸收外道的思想!它甚至和当地土著的一些宗教观结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潮流,同时也造出了大量新的经典!这些经典影,响力最大的有三类:

第一类经,叫“法华类”。法华经类,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上,认为——众生是有根器的!有人根器利,有人根器钝。佛说法,也有先后。在哲学的理论上,法华经坚持的是——般若空观的方法。因为人人都有根器,所以他的修持的内容就是开发自身这一固有的佛智!

“法华经”的宗教气氛非常地浓!这比其它经书类都浓!关于偶像崇拜、佛像崇拜、建造庙塔、供养舍利……这都是“法华经”歌颂的!认为——有功德,是通向成佛的道路。所以,“法华经”是一个非常世俗的宗教!它独创的药王菩萨,把这种供养推到一种极致!药王菩萨是以自戕和自焚来表现自己信仰的,在南传佛教尤盛!这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像越南僧侣,他就……很,就是在越战的时候,有很多去自焚!他们为什么选择自焚呢?实际是受这种法华信仰的影响。

第一类是“法华经类”。第二类,叫“净土经类”。所谓净土,是大乘提出的一个独特概念。《阿弥陀经》弘扬西方净土,认为——西方有极乐世界!信众们只要专念“阿弥陀佛”……它的意思是——无量寿佛的意思。专心念“阿弥陀佛”,死后就可以托生于极乐……西方极乐世界。

那东方有什么呢?东方有阿閦佛!《阿閦佛国经》里说——东方净土有妙喜世界,此方众生只要发愿供养阿閦佛……阿閦佛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祂的义译就叫“不动如来”。就是……很多庙里都有这个佛——不动如来。只要供养不动如来,死后就可以托生到东方佛国。就是——西方净土和东方净土都非常美好。这是大乘吸收外道,造的第二类经——净土类经。

大乘吸收外道造的第三类经,叫“秘密类经”。这类经,大量的是咒语,用于驱鬼抑神、降龙伏虎、消灾降雨。佛教徒,他会在读经的过程里,把长篇的经文简化成少数几个字母儿,便于自己发音或者记忆,比如——唵嘛呢叭咪吽!这就形成了“陀罗尼”,它的中文意思叫——总持。这个“陀罗尼”逐渐就神秘化了……因为他念经的时候儿……“嘛呢叭咪吽”……实际是为了他自己方便念,于是,这种神秘化就形成了一种具有神通力的咒语。

佛经上说——秘密类有一本儿佛经叫《摩登伽经》,它说——修这个禅,达到最高级的时候,可以获得五种神通!哪五种神通呢?第一,见人所不能见……第二……哎,就是“天眼通”,见人所不能见;第二,闻人所不能闻,嗯……就是听人所不能听事儿,“天耳通”;然后呢,推演过去、预知未来、洞察一切人间、自在变化、任意飞行……啊!这了不得了,这完全神通了……这个!

秘密类还有一本儿著名的经,叫《密迹金刚力士经》。它在三世纪被翻译出来,它又提出了——如来佛的三密神通。什么叫如来佛的三密神通?第一,叫“身密”,说——如来佛无思维但现一切威严!第二,叫“口密”,说——如来佛无言说,但遍系众生所想!第三,叫“心密”,说如来佛祂的神识永恒不灭。

可以这么说——我们在秘密类的经书里,已经看到中国的密教化走得很远了!虽然它还没有到中国,但是它在密教化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所谓咒语、总持……这就是后来藏传佛教的金刚灌顶啊、大手印呐……所谓身密、口密、心密,那就是后来藏传佛教的一系列的传法。

公元320年的时候,就是——部派佛教结束,彻底形成大乘、小乘的时候,印度进入了笈多王朝。这个笈多王朝,史称“超日王”,当时叫“笈多二世”。他重新让分裂的印度进入了统一,近乎孔雀王朝一样的统一,非常地繁荣!孔雀王朝是什么?就是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的——阿育王家族创建的孔雀王朝。它为什么叫孔雀王朝呢?因为我们说过——阿育王(家族)是个首陀罗……那他干什么的呢?他是养孔雀的!所以他(这个家族)创建那个王朝就叫——孔雀王朝。有意思的是——孔雀王朝的创始人,也叫——笈多。

到了公元320年,印度进入了笈多王朝。但这个王朝大力扶持印度教,所以,是婆罗门教全盛时期!婆罗门教开始在全印度复兴。这无疑加速了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的转换……为什么?因为我们谈过——小乘上座部是受王族支持的,所以他们在集结的时候说——我们不要钱!我们不能收这个……不能收那个……因为他们日常的生活有王族的支持!当王族转向支持印度教的时候儿,那,上座部的小乘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所以,他们必须也象大乘一样转向人世间,开始争取信众。

从《佛国记》的记载可以看到——公元五世纪初,小乘的势力在北印和南印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佛国记》是中国东晋高僧法显,去游佛国……自长安,越葱岭抵达印度,最后经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回国的这一趟。这趟旅行的《佛国记》历史记载,都用于倒推印度的历史……因为我们曾经谈过——印度,是一个对自己历史记录非常混乱和模糊的国家!他们现在很多历史,都需要拿我们中国的文献去倒推。所以,现在我们只能从中国的《佛国记》里倒推当时印度的佛教情况。

当时的小乘还剩下四大派——大众部、上座部、有部和正量部。小乘实际最后就完全发展成了佛教逻辑学。

【资料】

佛教传入中国后,传统三学之一的定法(禅法或禅修)很早就在民间流传。最初的禅法实践上依于外面来的禅师。其理论依据,则在东汉至南北朝时译出的禅经。四五世纪南北朝时,禅法主要是罽宾有部系统的。如佛陀禅师等所传。佛陀,又称跋陀。其门下有慧光(地论宗南道派之祖)与道房。道房门下又出光稠、僧稠。其中,僧稠对北魏佛教之形成,影响深远。当时的禅法也就主要是僧稠及稍后一点点的达摩禅。5世纪初,鸠摩罗什在长安介绍的禅法,其“五门禅”,综合了有部诸师,世友、众护、胁比丘等的说法。稍后,觉贤译出了有部《修行方便禅经》,更系统地介绍了有部禅师达摩多罗和佛大先的禅法。被认为是“西域之俊,禅训之宗”的此二人也都来自罽宾(今克什米尔)

罽宾——古西域国名。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别名:童寿、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罗什、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合称“什门四圣”。

【四等心】

《佛演道俗业经》中“佛告長者:其大乘學,發無上正真道意,行于大慈等如虛空,而修大悲無所適(dí)莫(mò),不自憂身但念五趣一切眾生普欲使安,奉四等心——慈、悲、喜、護,惠施仁愛、益義等利救濟十方。”

【吴老师语】

18-22章是部派佛教哲学核心思想的简述过于枯燥,只贴出一章

我讲的是历史和哲学层面的,跟修行没关系。佛的言教有一万条,核心是解脱。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方法,这个没有固定的选择。梁启超先生说,佛教就是求最大自由求人生解脱。我的课只能当知识听,不能作为信仰与否的凭据。


佛教通史(上)】-023- 黄金时代-中国的起点

从本章起,我们开始讲——佛教的黄金时代。

佛教在中国的四到六世纪,进入了它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进入黄金时代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儿以前讲的,这有便于我们往后理解中国的佛教每一个宗派的来源。

首先,佛教构筑了三个世界体系——第一个世界体系,是以“有部哲学”为基础的;第二个哲学体系,是以“大乘中观哲学”为基础的;第三个体系,是以“瑜伽行派”为基础的。在中国,还有一种影响深远的哲学体系,但对外域佛教影响很少,它大概影响到中国佛教至少一半儿以上的宗派,就是——“如来藏缘起”体系。但是对这套体系,中国本土研究很少。日本高崎教授对它有很深的研究。我们主要讲一下儿最重要的三个流派。

从这个时代起,中国已经彻底进入了大乘时代……公元四到六世纪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东晋南北朝时代,嗯……但是,我们的“黄金时代”会更长一些,起点会更早。为了方便记述呢,我把这个时间点往前再追溯一个世纪,就是——前三国和西晋时代。

西晋王朝是在士族门阀制度建立起来的,是由大地主支持的;东晋呢,也延续了西晋的这种社会结构。大家族有一特点,就是读书做学问……它有传统。所以,在这个时代,般若学作为一种主流学观,就有它的社会基础了。

大概在公元420年,出身于一个低级士族的东晋将军——刘裕,废掉晋帝,自立宋朝。此后,江南地区政权更迭,历时宋、齐、梁、陈,一直到接近公元600年统一于隋……差不多在公元589年嘛,整个儿历时一百七十年到两百年之间。

宋、齐、梁、陈,它们建都都是在建业【南京别称建业始于孙权,280年,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对东吴都城建业开始了一系列抑制措施。先改建业为秣陵,再分而治之,将秣陵西南部划分为临江县。281年,改临江县为江宁县,又以秦淮河为界,把原秣陵的剩余部分再次分为两个县,秦淮河以北为建业县,秦淮河以南为秣陵县。至此,司马炎把建业分为三部分,即江宁县、建业县、秣陵县。282年,司马炎又改建业为建邺,“建邺”之名由此开始】,就是今天的长江……是以长江流域为基地的,与北方诸国开展长期的对抗,史称“南朝”。加上原先的吴国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这是长江流域的状态。

而此时的黄河流域,就是……中国的北方,自西晋灭亡以后呢,又有匈奴、鲜卑、羯、狄、羌……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先后建立起来了十六个国家,也是互相兼并,最后统一于鲜卑的拓跋——魏。鲜卑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如果从地理上考证,就是今天呼和浩特附近。

大概公元386年,鲜卑定都于山西大同,史称——北魏。次年称帝,号“道武帝”。后来,他又灭了凉,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迁都到了洛阳。这一族出身的鲜卑人有一特点——他们出身在呼和浩特旁边的武川县,在这个县里,历史上出过十几位皇帝。凡内蒙出生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打出内蒙的第一站,一定是建都在大同。

我们介绍了这就是四到六世纪整个儿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整个政治生态。那么,我们下面就按时间顺序,给大家讲一下在这个阶段里,佛教的发展。

我们把时间点追溯到汉末三国的起点。汉朝末年呢,是中国儒家正统思想和正统观念彻底崩溃的时代!当时,曹操就提出了——选人以能不以德。三国之乱,实际在中国的思想解放上是由巨大的帮助的!在当时的时代和治学上,已经对流传了几百年的“纲常名教”提出了挑战。这个时候的知识分子,以老子和周易为基础,开创了一门儿新的学科,叫“玄学”。

什么叫玄学呢?就是——立意玄远,尽量不务实。就是……空谈!玄学,完全清除了两汉的统治学风……两汉之间的统治学风是什么呢?是儒学的“谶纬”和“五经”。他们更关注于用简练的文字去讨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什么是本体论呢?我、世界、宇宙的本原是什么。什么是认识论呢?我们去如何认识它们。这样,就确立出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玄学,它远离政治和实际生活,谈的都是特别抽象的哲理,它对士大夫就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当时的社会是十分动荡的,你去谈政治是很危险的!在任何谈政治很危险的时代里,空谈都会成为一种占主流的学风。这样,玄学就在整个儿魏晋时期占了统治思想形态的地位!但是,它始终都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统一的派别,而这种非儒之风和玄学的兴起,又为佛教全面发展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思想状态。这种学风在本质上,跟佛教的般若学是想通的,所以,整个儿贯穿两晋!般若是什么?智慧。贯穿两晋,般若学都是显学。

在三国归晋之前,北方的曹魏和南方的孙吴,他们对佛教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曹氏集团对佛教的态度是一个历史的疑案……一方面,他们对佛教徒的管控非常地严格!另一方面,他们又积极地去推动译经。在这里,有一个人要特别被提出来,就是曹植·曹子建,他是公认的中国佛教音乐的创始者。书中记载——曹植发明了一种类如西方基督教去唱赞美诗的形式来歌唱佛经。

在整部佛教史中,涉及的人物比较多,尤其是进入中国佛教史以后。我们不能一一涉猎,我一般只能挑那种具有吉尼斯性质的人来跟大家谈,因为在佛教中国传承史上,这个传这个、这个传这个、这个传那个……这人名儿实在太多了,我记不过来,大家也记不过来,所以我尽量就挑——最重要的、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是第一个的……这种特殊意义的人来谈。

在南方,孙吴集团主流学风也是般若学……但是它相对于曹魏更加发达!它的主要的弘扬者叫——支谦。有不可靠的史料是说——孙权本人就是个白人,或者是一个白人混血种。这个支谦,原籍月氏……就是今天的中亚。但是,他来中国很早!他在汉灵帝时期,整个儿家庭就移居到中国了,所以他的汉语水平非常地高!据书中记载,此人“备通六国文字,避乱至吴”。就是说——他精通六国外语,后来被孙权所闻,拜为博士。在三国这个时代里,几个开创者都是非常尊重读书人的。

支谦一生他共译经几十部,最重要的两部经:一部叫《大明度无极经》;一部叫:“维摩诘经”【全名《维摩诘所说经》,亦名《不可思议解脱经》】。这部《大明度无极经》,实际就是“道行般若”的改译本,因为原文呢……是非常地晦涩,晦涩到了不可读的地步!支谦开始,改为了义译……就是从意思去译,这显然是出于普及般若学的考虑。但是,他也开创了中国佛教义学上一个非常不好的开端,而且这个开端也导致了千年以来,佛教的很多概念的混乱!比如说“空”、“有”、“唯识”……这些汉字的义译,让普通的中国人容易看字生义,直接导致了大家对佛教基础概念的混乱!比如——这里的“大明”就是“般若”的意思;“无极”两个字,是他自己加的,也形容威力之大。从这种译经的模式来看——支谦并不是忠于原文去写经的。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翻译出了“维摩诘经”!这本儿经书对中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维摩诘经”本身,它同般若的“空观”思想是想通的。在蔑视世俗、批判正统和批判小乘方面,它非常地激烈!并且“维摩诘经”也是所有佛经里具有最强烈的玩世不恭的倾向!同时,它也为纵欲主义作了大量的辩护,甚至成为后来“欢喜禅”这种两性双修禅法的理论依据。

“维摩诘经”认为——佛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入世间、解救众生!所以,修道成佛用不着出家落发,只要自己能证得佛教的义理就可以了。在家的居士呢,也能超凡入圣,并且享受无量资财的乐趣!这样,同样也能达到涅槃解脱的境界……为什么呢?他在“维摩诘经”里是这么说的——佛国与世间无二无别。什么意思?离开世间的佛国就不存在!如来种存于烦恼之中,离开烦恼也无所谓如来。

因为支谦,他本人也是深通音律……当时的读书人,都神通音律……可以说。据说,他根据《无量寿经》,做了一套叫“念经三联唱”的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念经分了声部。由此记载,可以看出——三国时代,是中国佛教的音乐的开启时代。

但是,佛教在吴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传播者,这个人叫——康僧会。康僧会,实际他的名字叫“会”,因为他祖籍康居,世居天竺。后来,跟着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

康僧会也是中国史料有记载的第一个把佛教自南向北传播的僧侣。我们知道——所有的佛教都是从北向南传播,而他,是有记载的第一个从南向北传播的。

这个康僧会,据说他创造的是什么呢?他有两大贡献——他第一大贡献,是创造了念经的背景乐,就是类如木鱼呀、钟啊、镲呀……念经的过程中在背景上敲。他是中国有记载的著名的佛教音乐创作家。他留下最具代表性的经书是《六度集经》。

康僧会,他从悲悯众生的角度出发,与孟子提出来的“人”、“道”两个字相调和。

康僧会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他为中国的佛教发展开辟了一条蹊径!他力图于整合儒教与佛教。他提出一个“儒典之格言,即佛祖之铭训”的观点,就是——儒家经典的格言,实际也是佛祖的铭训。

《六度集经》的全部教义,都是一些故事,取材于……什么鸟啊、兽啊、龙啊、天地啊……里头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寓言,就是我们前面说——宗教框架里的文学的宗教。这部《六度集经》就属于文学的宗教。

在整个三国时代,最有影响的三个人,我们就谈完了!但是,三国时代是非常短暂的……我们马上,历史的时钟就到了一个更短暂的西晋。

在西晋,第一个登上舞台的名僧叫——竺法护。我们在很前的章节曾经谈到过这个人,他是西晋最有成就的译经家,祖籍也是月氏。据说——他八岁出家,万里寻师,遍学三十六种语言!他的一生,往来于长安与敦煌之间,前、后传法达四十七年。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谈到过竺法护这个人了,这里就不重复了。我们就谈一下儿中国佛教对他的最终评判,《高僧传》里有这么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说——经法所以广被中华者,护之力也【原文: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再次强调这个人呢?因为这个人翻译了对后世特别重要的《正法华经》。《正法华经》提倡——诸佛本净,法身长存。它属于大乘有宗。

短暂的西晋灭亡以后,北中国就迅速进入了混乱状态!少数民族纷纷这个……建国。当时佛教在后赵、前秦、后秦、北凉这一系列的国家中都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信仰!所以,它在中国的北方发展特别迅速!总共有十六国,但我们主要谈这四国,因为这四国是规模比较大,影响比较深远的。

我们第一个谈的,是后赵的创造者。就是……是个羯人——石勒。什么叫羯人呢?又叫——羯族。现在没有这个族了。羯族,中国古代管它叫“杂胡”,它是匈奴部落的一支。关于这一支的来历,陈寅恪先生曾经作过专门的考证,说——这一支,本来是匈奴部族的奴隶,相当于雇佣兵。但是后来,他们就起来了……有各种说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后赵的立国者是白人,就是……他们并不是黄种人。

大概公元312年,他们建都于今天的河北邢台。328年灭前赵。后赵历史上规模很大!曾经和东晋以淮水为界,一度占有东北、燕外……北方几乎所有的领土。

在北方,第二大有影响力的叫——氐族。这个族,实际是今天的甘肃人。《山海经·大荒西经》里曾经说——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这个“互人”就是当时的氐族。

氐族,建都于长安。357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氐族的苻坚继帝位,他拥有黄河流域及长江上游广大地区。他本人是非常爱好佛教的,征集各地高僧。

在379年,他攻破襄阳,俘虏了当时著名的僧人——道安。在他生前,他重用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士人,就是——王猛。因为他重用王猛,所以,前秦的国力极盛!王猛死后,苻坚南征,后在淝水败给了谢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这个“淝水之战”!就是——以八十万敌六万,最后被六万破了……从此国事衰败。而这个时候,谢安带的就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叫“五大精锐”之一的“北府兵”。

当他国事衰败之后,他统治部族的一支——羌人姚苌,就杀了苻坚,据了长安……就是所谓的“后秦”。后来,他的儿子姚兴先后又灭了前秦,降了西秦,亡了后凉,成为中国西部著名的强国。

姚兴是一代明君,他内注儒学,外重视佛教义学,在当时北部十六国,是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他当时迎著名的僧人——鸠摩罗什到长安,集全国沙门五千人,号称当时“一时名僧大德辈出,领中国佛学之先”!在整个北方这十六国里,有三大僧人影响力巨大!这三大僧人是——佛图澄、道安和鸠摩罗什。

佛图澄,是中国第一个以神异著称的和尚。他是新疆人……就是龟兹人。史书上记载_此人活了116岁,以神意著称,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神怪故事。《高僧传·本纪》说,他善颂神咒,驱鬼拘龙,千里之外,视事于掌中。起死回生、驱龙降雨更不在话下。所以,在相当程度上,这反应了当时西域的那些原始巫术渗透入中国佛教的情况。同时佛图澄开创了中国神僧一途,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先驱。但是,他本人是持戒甚严的。后来中国的第一个名僧——道安就曾经以比丘大戒事求教于澄和尚。

佛图澄一生声名远播中外,后来死于后赵建武14年。他的一生在北中国活动了三十多年。佛图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让佛教这门宗教,变成统治最高阶级真正信仰的宗教,并且纳入国教系统。

十六国第二个著名的僧人叫:释道安。他俗家姓:魏,是今天的河北石家庄人,当时叫常山五柳,就是今天河北的正定南部。

(释道安)从小就是孤儿,十二岁出家。这里特别提一下,石家庄旁边的正定是一个佛教的圣地,以前的石家庄只是正定的一个村——石家村。现在反过来了,正定成为石家庄下面的一个区了,在正定大概有七八座唐朝的寺庙,非常好看。

道安的一生,大概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尤其要重视谈一下道安这个人,因为这是中国本土第一个出现的自我成长起来的大师。有一大特点,在佛教史上,凡是真正成为大师的往往都是自我成长起来的。他本人为后世的僧门立下了很多的规范,传播影响至今。

道安一生的三个阶段是这么划分的:第一个阶段,是在北方避难传法的阶段。因为他少小就是孤儿,所以很早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一生经历了当时那个朝代,我们在史书上看到的所有的动乱,比如说,十赵的内部之乱啊,冉魏之乱啊——冉魏挑起的民族之乱啊,慕容燕与冉魏之战啊,他全部经历了,辗转流亡历尽艰难。在这个阶段,他仍然不放弃自我的学习。但是他学的教义基本上是小乘教义,尤其是安士高禅教之学,就是所谓的“禅数”。

道安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的民族正统观念非常得强。在他的一生里,时刻不忘夷夏之辨,心中始终都激荡着山左荡没、猾夏、纽绝、衣冠南度的这种痛苦,就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痛苦。所以,不单他在行文里时刻漏出这种悲壮之气,而且他的一生也以佛教“佐化”自任。什么意思?认为佛教是帮助教化的一个宗教。他始终告诫门下说,不依国主则法不立——就是说,如果不依靠统治阶级,你的法是不能立的。后来这几乎成了中国佛教的一大根本原则。

从此以后,佛教就不但是为自己的了,也是为人的。不但求个人的解脱,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宁和福祉。但与此对应,它也需要当权者的支持,也需要与最高统治集团合作。这种思潮和倾向,到了道安时代成为了主流。

道安人生的第二个时期,是他在襄阳的弘法时期,道安南下,就是因为西晋倒了,追踪着晋使一直向南,但是到了襄阳,应当时名士的邀请就留下了。当时名士对他的评价之高,有一句诗,叫“天不终朝而雨六合者,弥天之云也”——就是说他的佛法已经达到了像弥天之云一样。这个阶段,道安就从小乘更近了一步,他着重研究的就是般若学。

在道安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他的长安时期。因为那个时候,前秦的著名的皇帝苻坚,围攻襄阳。道安把所有的徒弟全部分散了,说,你们各自传法吧。后来这些徒弟都是一代名僧,最有名的一支就是庐山慧远。而道安本人,刚才谈到过,他是个民族主义者,他每天给守将祈福,与守将共存亡,一直共守城池,直到城破被俘。然后就被掳到了长安,与另一大名僧鸠摩罗什见面了。

道安的一生,在佛教史上,在佛教的思想史上有三大贡献。

第一大贡献是什么?他用玄学的观点去裁剪佛教的义理,反过来,他又把佛教的义理融入到了玄学的潮流里。这样,外来的晦涩的佛教义学就通过了中国世人很熟悉的玄学,进入了中国上层思想领域,成为知识分子爱好研究的领域。道安是这种思潮的真正的奠基人。

第二点,指导了中国翻译佛经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这个原则可以说在康僧会就开始了,叫做:方俗不同, 许其五失胡本。意思就是说,根据咱们自己的民族风格,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经书,不必拘泥于原本。所以他就为佛教理论的中国化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或者说做出了理论上的示范,提供了佛经中国化的方法上的指导。

第三点,就是制定了僧尼规范,制定了仪轨,统一了所有佛教徒的姓氏和生活。因为当时僧侣已经很多了,然后,也住在庙里头。于是,日常的活动就需要有规范。他开创的有三条:第一条,叫:每日行香定坐讲经之法,即每天怎么行香、怎么讲经的方法,所写的一套(规范);第二条,叫:日常行道饮食之法,即僧人日常应该怎样走路,如何吃饭,如何干事儿,所写的一套方法;第三条,叫:做说戒忏悔之法,包括念经讲经,这都属于说戒忏悔。这整套的仪式就把一个僧侣日常生活的整套东西都规范起来了,这种仪式的规范就大大增强了戒律的效应。

在道安以前,中国的僧人,包括僧尼,他们的名字是非常的乱的,前课里谈过,什么竺法护啊,康僧会啊,安士高啊,就是以什么为姓的都有,姓安呀,姓支呀,姓康呀。一般来说,这是根据这些外籍僧人的祖籍有关,也有根据他们声音的发音,胡音有关。道安以后,觉得不能这么叫了,这么叫太乱了,而且也没有一个顺序。所以他就说,佛徒莫不尊崇释迦,乃以释命氏,遂为永式。从此以后,所有的和尚都姓“释”,释迦牟尼的是“释”。释某某、释某某、释某某。他的影响深远,在佛教史上称为:印手菩萨。

在十六国期间,第三个著名的僧人,鸠摩罗什。也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僧人立刻要登场了。

【吴老师语】

前面被官方删了的部分,在85-113集有,密教部分被删的就暂时不补了。喜马官方明确不让讲了。

佛教通史(上)】-029- 山巅与溪流-唐朝

从本章开始,佛教将和中国一起就进入它的极盛时代——唐朝。

公元618年,李渊父子建立了新的统一的唐王朝。在公元570年到632年,世界宗教史上另一件大事发生了,就是默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它具体的时间是公元612年,和中国唐朝建立是差不多同一时间的。

唐代诸帝对于佛教的态度,实际出于真正的信仰是非常少的,他们普遍是从政治上去考虑佛教的问题。佛、道在宗教上的高下之争,在唐朝变成了一个尊卑等差的政治问题。这个非常好解释……这是因为唐王朝王族的出身问题。当时的社会风俗是门阀制度,而李唐是当时西魏的门阀,所以,他们令道士、女观可在僧尼之前,天下佛教徒对此不服。

在唐初,佛道之争有两个大案——第一个案子,是智实上表攻击道教,受到了朝堂的杖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第二个,是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道士秦世英密奏法琳所著《辨正论》攻击老子,诽谤皇上,有欺君罔上之罪,唐太宗将法琳流放益州。

唐初的佛道之争,就其本身来说,其实是竞争新王朝对自己有利的支持。从斗争的最终结局看,反映出唐在宗教政策上的的犹豫不定,并且最终决定了——对佛教采取抑制态度。这么做,是有具体的历史原因的,不单单是因为唐王朝王族的出身问题……因为,佛教在隋朝末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信号儿,是公元610年,弥勒信徒发起的“突击端门事件”。而公元612年,陕西凤翔沙门向海明聚众数万,也用“弥勒出世”作为口号儿,号召群众武装暴动。大家这里要注意——民间造反绝大部分用的都是“弥勒降世”的口号儿!“弥勒”是一个号召造反的传统。

我们大家都看过电影《少林寺》,在唐·武德三年,即公元620年,唐王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王世充,当时联合了少林武僧。而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李渊在山西朔县【马邑郡】沙门中也曾经募兵两千多人。在当时江南的大部分地区,禅僧密集,他们与叛军、乱民混杂在一起,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当这个新王朝要巩固自己的政权,简单地去打击佛教或者扶持佛教,显然都是很不合适的。

此外,因为唐朝李氏虽然出身于西魏门阀贵族,但是并非望族……当时天下有四大望族……他们不是。为了抬高出身的门第,增加新政权的神秘色彩,所以,李氏就攀附了道教教主李耳作为祖先,就是……老子是他们的祖先,老子姓李。所以,提高道教的地位,在政治上是有必要的。

贞观十九年,即公元645年,中国前佛教史上最大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偷偷潜出国境去印度留学的玄奘法师载誉回国。看过电影的同学们都知道——当时,唐朝是禁止出境的。唐太宗立即诏令唐僧到长安相见,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法会,举城轰动。此后,玄奘就成为了太宗的相与【最初的意思是往来朋友,对山西商人来说,这个词是指生意伙伴;即一起。出自《易·大过》】,他们山西……山西话就是“相知”啊!他的译经和讲经事业直接受到了唐太宗的赞助,在长安集中了全国沙门中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为当时的“法相唯识宗”的建立创造了政治和经济的条件。

在整个“唐”时代,如何去协调三教……就是——释、道、儒,使其发挥各自有利的作用,就成为唐代诸帝的重要议题。这是中国皇帝第一次正式地考量——将三种宗教同时摆上台面儿,去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其中,“三教谈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

什么叫“三教谈论”呢?武德七年,唐高祖命(国子监)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帝曰:“三人诚辩矣,然德明一举则蔽”。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然德明一举则蔽”就是说——儒家学说将统帅佛、道思想。这种三教辩论的形式,几乎为唐朝诸帝普遍采纳。

这种情况到了武则天时代为之大变!我们都知道——唐初武则天之变。武则天着重扶持的是华严宗。华严宗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佛教第一大宗派,直接受益于她的支持。北京有一个大钟寺,又叫——觉生寺。里面有一口大钟,是世界上最大的钟,上面就刻着“华严经”……它一共刻了八种经,主经是“华严经”。这个寺,原来是在海淀区万寿寺,在清雍正、乾隆年间移到了觉生寺。

华严宗的根本经就是“华严经”,它把世界形容得无穷无尽,恢宏廓大。它以“法界”为总相,统摄万有,万有又各自独存。华严宗最经典的是什么?圆融自在!而这种“圆融自在”又颇能表现盛唐时期国家的博大雄浑。

我们一般在谈佛教缘起的时候,谈“三缘起”。其实,在中国是有“四缘起”的,就是——华严宗的“法界缘起”!它又叫“无尽缘起”……业感缘起,哦不!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和如来藏缘起是我们一般谈的“三缘起”,而华严宗提出的是第四种缘起——无尽缘起,又叫“法界缘起”。

为什么会有“无尽缘起”的理论呢?因为,我们前面谈过——这个世界不过是因缘的河流,所有的事情互为因果……因缘作为一个链条,一环一环地相扣!但是,终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起点问题!就是……河流的起点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是神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所以,华严宗就给你画了一个圈儿——无尽缘起。

武则天一朝,直接面对的政敌就是李唐家族!为了夺取和巩固自己的皇权,她就需要制造舆论,其中,在意识形态上——举佛抑道以贬黜李氏宗系就是她的主要措施。她在统治期间佛教备受推崇,使唐朝佛教达到了极盛!

她首先,要打破要唐太宗由玄奘一统译场的局面……因为大家都知道——玄奘和太宗是相与啊!她开始接待各方译僧,最著名的就是南印度菩提流志【原名:达摩流支。姓:迦叶。意译: 法希。佛经翻译家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在佛学上的最大贡献是译经,在华共译经53部,121卷。其中《大宝积经》的编译成功最值得称道】。同时,她鉴于禅僧这种形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日益高涨,于是,令神秀禅师入京行道,亲自礼拜;又征慧安禅师入禁中问道,待以师礼。最终,武则天确立了——支持东山法门的方针,助长了禅宗在中国的大发展。

这里,我们要谈一下——什么叫“东山法门”。东山法门,就是五祖弘忍……禅宗五祖弘忍的法门。关于东山是有两种说法的,一种说——因为五祖弘忍住的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部,所以又称“东山”;另一种说——永徽三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1年】,道信把法衣传给弘忍,道信死后弘忍继双峰山法席,他在双峰山的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所以称为——东山法门。后世又称他为——禅宗五祖。总之,到了武则天的时候,朝廷已经确立了支持东山法门的方针。

但是,政治的转折总是令人不可捉摸……佛教的好日子没有多久就到头了儿。唐玄宗是著名的道教君主,他继位之初,就对佛教进行了多方的限制。中国最强盛时代就是开元之治——开元年间,贞观之风,一朝复振!太平盛世,举世无匹!可以说——是唐朝的黄金时代,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个时候,统治阶层踌躇满志、充满自信。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渠道通畅。国家强盛之时,它对容纳各类意识形态就无所顾忌了!所以,一个国家的强盛,其宗教必然是自信的,其信仰必然是自由的。到开元二十四年,就是——公元736年,唐玄宗亲自为“金刚经”作注,并颁行天下。

在玄宗时期,中国佛教史上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印度三大士来华,又称“开元三大士”。就是——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玄宗给予了他们非常大的荣誉和礼遇,为当时佛教另一大派别——密宗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密宗,从此正式成宗。虽然,以前在大乘空宗里也有很多密教的思想,但他们仍然不能成宗。在开元、天宝年间,密宗正式成立了,至肃宗和代宗,极其兴旺和发达。这件事对中国佛教史影响深远,对藏传佛教史、和本域佛教史都有巨大的影响。

又一百年,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唐宪宗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礼遇。这一次掀起了一个全国性的宗教狂潮。中国知识分子千年以来不绝的是什么?是道统。这种宗教狂热,极大地激怒了儒家上层知识分子的道统观!这个时候儿,韩愈就从儒家的立场出发,对宗教狂热予以了坚决地反对!韩愈上表说——佛教是夷狄之法。他写的“原道”、“原性”、“原人”三篇文章,其中说到——“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所以,只有大力扶植名教,宣扬“忠君孝亲”的孔孟之道,限制佛教的传播,才能有效、有力地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为了达到排佛的目的,韩愈特别推崇《大学》这本儿书,把《大学》……将“治国平天下”列为了读书人的头等大事。

大家注意一下儿——在这个时候开始,《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中的一部,就正式以核心经典的身份出现了!而《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开宗明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韩愈反佛的理论,为此后唐武宗灭佛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了儒学独尊和儒家道统的观念,成为了宋代以及后世理学的先驱。

但是,韩愈的上书,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他写的这部疏叫作《谏迎佛骨表》。我们都知道——韩愈是中国新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和柳宗元并称“新古文文艺复兴的领袖”。他的文风非常的沉重,仅次于杜甫。当时他上表之后,就立刻受到了贬斥!有一首著名的唐诗,就是韩愈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它的第一句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从韩愈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就把反佛的责任扛到了自己肩上!到了唐武宗正式决定——废除佛教!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会昌法难。唐武宗在废佛教诏书中用词极其优美,很象后来海瑞写的《直言天下第一疏》。诏书是这么写的——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

这个文章写得就非常有煽动性啦!那,老百姓就立刻被煽动起来了。唐武宗认为——废佛是“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

紧接着,灭佛运动就在中国大陆上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公元842年,即会昌二年,唐武宗令僧尼中犯罪者和违戒者立即还俗,没收其财产,充入政府徭役。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拆毁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僧寺、兰若、佛堂,勒令僧尼全部还俗!什么意思?就是小庙——没有二百间房以上的庙,全部拆掉。

会昌五年,灭佛运动达到了高潮!其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勘验寺院、僧尼、奴婢及其所有财产之数。就是……让全国僧尼的财产要公示。紧接着没收。八月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佛寺四千六百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人;拆兰若四万所……就是小庙啊;收上好农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这个成果还是非常惊人的呀!在当时的人口这个基数上,还俗的僧尼就有二十六万户,为这些僧尼服务的奴婢就有十五万户,这加起来就将近小五十万人啊!加上四万个小庙,四千座大庙……

同时,勒令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什么叫大秦穆护……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的称呼。所谓大秦穆护,实际就是基督徒。就是……唐武宗在灭佛的同时,把中国三千个基督徒也顺手给灭了,要求这三千个基督徒全还俗了!这是基督徒早期在中国一个重大的挫折。

会昌灭佛,给了佛教以沉重的打击,但其后不久,对佛教更大的打击就来了!就是——唐末农民大起义。我们,我们很清楚啊——农民起义没人生产,那怎么办呢?那只有抢了。所以,寺院的经济就被剥夺,僧尼也被迫地还俗,寺庙也遭到了焚毁。这致使佛教的宗派就失去了其繁荣的客观条件,佛教就必须找一种新的生存形式和发展方式。大家注意,在这种条件下,佛教的一种新形势——禅宗就要出头儿了!因为,过去传统依靠权贵施舍,形成的国家式佛教发展道路已经走不通了。

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儿唐朝的寺院经济。我们要很清楚——寺院作为一种组织,它是要有经济基础的。僧侣是社会上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他们不事劳动,那他们如何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出门去弘法的资粮呢?对吧……他出门弘法也是要钱的,也是要走路,也是要吃饭的。所以,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和制约着佛教的兴衰。

佛教一传入中国就被当作方外之宾……因为它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相当于从外国来的。我国人民对外国人民的友好那是一贯的……并不是今天的,数千年来一直如此!本着我们中华民族对外国人一贯友好的的传统,就免除了他们一切世俗国民的义务,特别是兵役、劳役和赋税。所以,逃避徭役、逃避赋税,成了僧侣队伍不断扩大,并与皇权国家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中国历史上一再发生的沙门事件和毁佛灭法事件,都根植于此。

在唐朝,寺院经济大概有两种,或者说大致上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叫“国家型”;第二种叫“自主型”。

首先,我们谈国家型。由朝廷敕建的国家大寺,比如长安西明寺、慈恩寺……除了封有地外,还有敕赐的田庄,所有的供给都是由国家供养!就是……公务员,是……一切吃喝用度全部由国家包了,他们属于公务员体系。而庄园型的大寺经济,其实正是中国佛教,尤其是佛教中的宗派以及哲学思想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在强大的经济支持下,才会创造出发达的宗教哲学经院体系和学术氛围。大家每天不事劳动,也不事生产,吃饱了以后,那就可以充分地思索。

从这个意义上讲,隋唐的诸大寺院,既是国家重要的学术中心,或者说——它也是官办佛学和公立佛学院。但是,作为宗教来说,无论国立寺院再发达,它也不可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出家人的需求!人类永远都需要尘世的关怀,这件事情是改变不了的!人民,或者说居民集资,或僧人自建的那些简陋的寺院,数量大大超过国立的寺院,它们往往都在偏僻的山野,身份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其成员,是由各色的流民组成——有的是情感受了伤害;有的是现世受了伤害;有的是对人生失望了;有的就是生活无着……他们的经济情况与官寺迥然不同。所以禅僧寺,可以说,就叫——民办佛学院,或者私立佛学院。

中国专业的禅师大规模兴起,在这个时候出现,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我们知道——在禅宗的发展史上,三祖僧璨,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当初祖达摩把禅法带到中国的时候,人们是“遇而不信”,就是……见到了达摩,但不相信;至二祖慧可,人是“信而不修”,就是——人们相信了,啊……是有这个佛陀,但是大家不会去修行;直到三祖僧璨,才是“有信有修”;而及到四祖,就开始扩展基地了,四祖,就是著名的“四祖道信”。这些禅师带领这些失意者,这些流民,着手建立自己稳定的生活基地。到了五祖弘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势力遍及全国,足以与所有的国立大寺分庭抗礼!

他们有两大特点:

第一,他们聚集的人数动辄就成百上千!居处,多为自造的茅屋、岩穴、草屋……甚至看不到任何可以崇拜的诸佛偶像。大家注意——禅宗这个宗派是不立佛像的,尤其是在它的早期,是明确地不立佛像。

第二,禅宗的特点是——文化素质很低。就是……早期禅寺的这些信众们,文化素质很低!不读经典,不做功课,但以劳作为务,以治疗饥寒为教义。这是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组成部分都是生活的失意者、流民、生活无着者。我们经常说——宗教是人类安慰灵魂最后的医药。

这种禅运动,经过安史之乱,社会大动乱之后,在中国南方以特别迅速的速度发展起来!最终,它发展的规模足以到了让国家不得不承认和不得不保护的另一类寺院经济体制,即——禅林经济,或者是说——农禅经济。

我们这里谈——早期的禅宗信徒,文化程度比较低……可以说——整个禅宗,只有两本儿经书!一本儿,是“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本儿,是五祖弘忍推的“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个“楞伽经”是由达摩推的,就是……达摩向大家说的——我们的根本经就是“楞伽经”。到了弘忍,又给大家加了一本儿经,就是“金刚经”。

这里,我加一个弘忍的小故事。嗯……其实,我们在……将来我们在“禅宗史”里会特别提到弘忍。弘忍本身是一个私生子。四祖道信在游方的时候儿路过一个村子,这个村子有一个女生未婚先孕,就象圣母玛利亚一样,但是她始终不说是谁让她受孕的,对吧……但是她也没有说——她是……嗯,因……业感受孕,她就把这孩子生出来了。当时就受到了大家的鄙视,于是,她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她就把这个孩子扔到竹篮里,扔到水里就飘走了。没想到这个水绕了一圈儿,这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这个女生就下定决心,无论受多大的苦,她要把这个孩子养大。

这个孩子几岁的时候儿,道信正好游方到这个村子,看到了这个小孩儿,当时道信大吃一惊!因为,佛陀是有三十二种大人相,而这个小孩儿有多少种呢?这个小孩儿有二十五种大人相。那就不得了啦!我们普通人能有一种、两种就不得了了,他一个人就有二十五种!就是,他已经很逼近“佛”了……在人里。于是,道信就把弘忍带出家了,后来他就成为了“五祖”。这就是《五灯会元》里记载的五祖弘忍的一个小故事。

到了八世纪的中叶,马祖道一在湖南、江西一带提倡农禅结合,影响很大!他的门徒散居于南方山林。大家知道——这个马祖道一也是禅宗六祖慧能(惠能)以后的……待会儿,我会讲一下儿,禅宗他们是怎么分支的……因为这里会遇到一个“禅宗七祖”的公案。自六祖以后,最著名的和尚是谁呢?就是马祖道一。但是,他并不是嫡传!我们知道——禅宗一祖、二祖、三祖……到了六祖慧能(惠能),但是禅宗没有七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慧能(惠能)首座弟子是青原行思,次席是南岳怀让,从他俩分出来到的,就是后来著名的禅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其中,南岳怀让的门下——临济,流传时间广,影响力巨大。但是,正式的法嗣是由神会继承的,但神会没有一个好徒弟。

临济的祖庭,就是现在石家庄正定县临济寺。而著名的马祖道一……因为他俗家姓马,所以我们又叫他——马祖道一。道一的师父是怀让——南岳怀让。他,怀让的师父是——六祖慧能(惠能)。大家听懂这个意思了吗?就是……慧能(惠能)的正式的法嗣是神会,但是,他的二弟子——没有接法嗣的怀让,却收了一个好徒弟,就是——马祖道一!但是,怀让却不是第七祖。所以说,后世很多禅宗的学派,它不承认有七祖,只承认——禅宗到了六祖,第七祖就没了。所以说啊……光有好师父不行,还得有好徒弟。

道一之后,还有更好的徒弟!就是……怀让这一支,识名人辈出!从怀让到道一,道一又收了一个更好的徒弟,就是——百丈怀海。百丈怀海在中国佛教的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制定了“百丈清规”,重整了佛教的清规戒律,成为天下禅宗争相效仿的楷模。

八世纪的上半叶,佛教屡受打击!大寺院和寺院经济已经基本上损失殆尽。而这个时候儿,山林禅寺,禅林经济却非常完好和繁荣。所以,当政府又恢复平静,整个儿政治走上轨道,诸帝需要恢复佛教条件的时候,原来的官办寺院全都没了,那只剩下民办的寺院了,所以只能支持民办的寺院。于是,禅林模式就进一步地扩大!它以自给自足这种特有的经营方式,也渗透到了其他寺院。

佛教通史(上)】-030- 唯识的绝唱-玄奘和唯识法相

介绍完了唐初的寺院经济,我们就要介绍一下——在唐初开始的中国佛教出现的各个宗派,或者说介绍一下儿——从唐开始,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三个宗派。

第一个……我们从身份的高低开始选吧!我们就介绍一下儿——玄奘与法相宗。玄奘,公元600年出生,卒于公元664年。本姓陈,叫陈祎。他是河南人,小的时候儿,随兄长居于洛阳净土寺,十三岁破格儿受度为僧。大家注意一下儿——他出家的年龄是非常小的!历史上有很多名僧,出家年龄很大。隋末大乱的时候儿,玄奘随兄西去长安,跨过剑阁来到了成都。在当时的成都,佛教义学颇盛!我们说过啊……这个社会只要动乱的时候,它义学都会很盛!尤以讲习有部论著和《摄大乘论》为最。玄奘就参与了各家的讲习。

我们知道整个佛教就是三套哲学体系——有部哲学体系、大乘中观体系……这个《摄大乘论》就是属于大乘中观体系的后一步,它已经接近了瑜伽行派的前一步。

纵观玄奘在国内所学,他基本上是“涅槃经”,或者说——“佛性论”和瑜伽行派的有部诸论。他所经历的求学的路线,主要是当时南方的摄论师,就是……讲《摄大乘论》的,和北方的地论师……就是讲《十地论》的活跃地区。而当时佛教界争论的议题中心是什么呢?就是——南北朝末年已经开始的“心性”与“佛性”的问题。

“唯识论”分为“当常”和“现常”——二常。“大乘不二”之宗,又分为“南道”与“北道”。关于阿赖耶识的净染问题,凡数百年是没有结论的!所以,玄奘誓死西行,要解决这一疑案!当然,西游的最后成果,远远超出了他的初衷。

这里,我给大家回顾一下儿前面我讲过的“当常”与“现常”。什么是“常”呢?就是“涅槃”与“佛性”的异名。所谓“当常”与“现常”,实际是对阿赖耶识的认识不同。“当常”认为——阿赖耶识不圆满,它还需要有无漏种子;而“现常”认为——阿赖耶识就是圆满。

我们再浅一步地给大家讲,“当常”就是——佛性虽然有,但是要成佛之后才显现;而“现常”就是——佛性本有。其实,这就是后来我们说禅宗经常谈的——是要“勤拂拭”,还是“本清净”的问题!对吧……就是“明镜亦非台”,那是要“勤拂拭”呢?还是“本性清净”?

玄奘西游到了那烂陀寺,被推为“十大德”之一。这点,中国和印度还都是很像的,就是——对外来客人都是给予很高的地位。他的地位非常尊崇,待遇非常地优厚!他当时主要修行的是由那烂陀寺的住持——戒贤三藏讲的《瑜伽师地论》,旁及瑜伽形派的其它论著,以及有部中观诸派的代表,前后历时五年。可以这么说——他在那烂陀寺已经遍及佛教三大哲学流派所有经典!后来,唐太宗为他的译注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玄奘译介重点是瑜伽行派和说一切有部的论著……他躲过了中观。我感觉……他可能本人对中观这个哲学观不是很看好。我们说过——中观是谁?鸠摩罗什最提倡的!而玄奘他就把这两块儿躲过去了……主要是小乘有部和唯识宗的瑜伽行派。

他的翻译,应该说是中国译经史上的最高成就,嗯……和鸠摩罗什等齐吧!我们如果说……我们,就是更究得细一点儿,我们愿意给玄奘一个更高的成就!因为,在此前,晋朝的道安在翻译经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五失本三,不易”的基础,就是——根据我们的语言进行这个……望文生义式的翻译,而这个时候,玄奘就提出了“五不翻”原则。

什么叫“五不翻”原则呢?比如——凡汉文中无可对应的佛教用词,那就只音译不义译,以避免望文生义。非常可惜的是——玄奘本人,自己著作不多,除“西域记”这部游记之外,前述所谓《会宗论》、《制恶见论》、《三身论》后世不传。就是……我们都知道——当时他取得那个成就,是因为现场写了《制恶见论》,但这本儿书已经不传了!他的许多见解都散见在他的门徒记述中。

《成唯识论》是他糅杂当时的唯识十家对《唯识三十颂》的注疏而编译而成的,我们可以看作是玄奘的思想代表作,也可以看作是慈恩一宗的奠基性论著。

当时,玄奘门下的法相译场规模虽然不大,却集中了当时的主要佛教学者!就相当于他在长安建里了一个中科院。他门下人才辈出,其中对唯识学解释不同,又分为两个大系统:一个,就是“圆测学系”;一个,是“窥基学系”。

圆测,他最开始并不是玄奘的徒弟!他就学于真谛一系,就是我们说的“旧唯识”——真谛一系的法常和僧辩。当玄奘移居西明寺时,敕选五十大德同住,圆测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又叫他——西明圆测。就是……玄奘住在西明寺的时候,皇帝说——请五十个大德陪他一块儿住,他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他的身份也并不是……徒弟的这种身份,相当于学友。

他和窥基从玄奘听讲了《成唯识论》和《瑜伽师地论》,在某些问题上,他与窥基是不同的。圆测有意思的是——他的知名弟子……他收的徒弟都是新罗人,后来回到了朝鲜都被推为新罗法相宗的始祖。我们将来会抽一小节讲到——日本佛教史和朝鲜佛教史,我们这时候会再次提到圆测。

窥基,是玄奘真正继承他衣钵的弟子。长安人,出生于唐朝的贵族。据传——他独受玄奘所讲陈那之论,而大善因明三支。这个东西,现在汉传佛教里已经没有了,实际是印度佛教逻辑的最高峰,就是——陈那和法乘的因明。什么叫因明三支呢?从哲学上讲就叫——三段论。比如说——火有烟,而山有烟,所以山必然有火。这就叫“三段论”,叫“因明三支”。我们中国后来又把它扩展为了“因明五支”。

窥基追随玄奘信奉弥勒兜率净土,弘扬“法华经”,先后到五台山、太原等地传法。他传法的路上,一直有三个车跟随——前车是经论;中车是自己坐;后车是自己的家伎女仆,所以后来又被讥为“三车和尚”。这里我说过——无论是早期的鸠摩罗什,还是到后期的窥基,他们都是这个……嗯,比较风流的。他们的才华横溢,撰述极多,号称“百本疏主”!据说……据他说——玄奘编纂的《成唯识论》,就是根据他的提议写的。所以,由他后来代表玄奘创始的唯识法相宗,亦称:慈恩宗。

我们为什么先提到法相宗呢?其实,后来法相宗自窥基之后就不传了!就是……中国后来就没有唯识法相宗了。就是,窥基以后这个宗就断了!这个宗一共可能就传了一百五十年都不到……因为,它的哲学体系太,太艰深了,中国人不愿意学习这么艰深的哲学体系。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先提它呢?因为,它的哲学特点跟印度……就是,远师宗于印度的瑜伽行派,它是真正原汁原味儿地把印度的瑜伽行派搬到了中国来,作为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

他们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成唯识论》中。就是我们说——他们还是原封不动地把教义搬过来了。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就是……把一个教义拿过来,改为中国特色的。而他们就是在这点上还是忠实了最初的教义,或者说——忠实了最初的哲学论点。我们一直说——佛教,它不单纯是一个宗教,它是一个哲学体系。所以,法相宗就是原汁原味儿的印度瑜伽行派,或者是说——印度瑜伽行派的新派。

《成唯识论》把唯识学精炼成一个新的系统。我们传统上说——旧唯识论强调的“唯识无境”……但是它更明确地表述了“无境有识”,突出了“识”作为世界本体的意义。我们谈到过——当我们不能以本体论去看世界的时候,我们如果想让我们这个哲学还站得住,我们就必须转向认识论。所以,认识的方法是否正确?它更进了一步!它不光是把认识论……去看认识方法正不正确,它把“认识”就作为了世界的本体。这是什么呢?非常简单!这就是“唯心主义”!就是……“识”在“物”之前。

比如,最简单地说——什么叫“无境有识”呢?原来我们叫“唯识无境”,现在叫“无境有识”?比如说——你做梦,你做梦的时候是不是有“识”?有“识”!有“境”吗?没有“境”啊!幻境啊……对吧?这就是“无境有识”。

《成唯识论》沿袭了传统旧唯识的“八识”之说,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阿赖耶识和末那识、突出了这“八识”都有变现认识对象的功能!就是……八个“识”,不光是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认识对象,阿赖耶识和末那识也可以。比如——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而变现的对象,我们称之为“四境”,就是——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闻到的、你想到的、你感觉到的、你意识到的……这个叫什么?叫“四境”!就是——变现的对象……“识”变现的对象。

“识”的这种功能,在《成唯识论》里管它叫“三能变”。我们谈“唯识论”是什么?就是“认识论”。讨论认识的方法是“三能变”——第一“能变”,叫“阿赖耶识”,或曰“异熟能变”。就是——阿赖耶识可以内化为“八识”的种子或人体的器官,叫“内变”。它也可以外变,外变成为什么呢?就是“器世间”。简单地说吧,就是——精神可以直接变物质!因为你认识到,所以就出现了!就是……进入了纯唯心主义——由阿赖耶识,由“识”直接变为种子,变成了物质……内变,变了器官;外变,变了器世间。这不完全就是——精神在物质之先吗?

嗯……我们对应的是用西方的哲学去对照它,也许有一点点偏差,但是只有这样解释,我觉得大家才能更好地理解!因为……如果就用我们传统的中文的那些解释,我觉得是非常地晦涩!所以,我们就对照地这么解释一下儿。

而“唯识论”的“三能变”的第二“能变”,叫——思量能变。什么叫思量能变呢?就是——经常把阿赖耶识思量为“我”的那种体相!就是……阿赖耶识本来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无意识的。为什么我们认识到有阿赖耶识?就是因为这个“识”,叫——思量能变。

第三“能变”,是属于“前六识”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亦称为“了境能变”。所了之境,即“识”之变现。这个就很好理解了!这就是说——是物质世界啊……所了之境,即“识”的变现。

这个里头比较难理解的……就第一个“三能变”,比较好理解的,是阿赖耶识,就是……内变与外变……这个阿赖耶识这种纯唯心主义的想法,这个好理解;第三个——“了境能变”也好理解;第二个,大家可以仔细思索一下儿……就是,什么叫思量能变?就是——我们去意识到阿赖耶识,把阿赖耶识思量为“我”的那种体相!这个东西需要仔细体会一下儿它三个层次。

关于“八识所造之境”,玄奘也从其性质上分了三类。就是说——我们不光把“识”分了三类,“识”的三类叫“三能变”,我们把“境”也分了三类,就是……玄奘把“境”从性质上也分了三类。这三类的划分,实际是对印度唯识学作了一种新的补充。

在玄奘本人的著作里,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在窥基的后来的著作——《成唯识论枢要》中引用的“三类境颂”里,就很清楚地看到了——玄奘对“境”的分类。他的“三境颂”是这么说的,叫——“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这个“颂”,作为非这个……佛教哲学专业的人,谈起来很难理解!所以,我也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给大家说一下:

这个“颂”涉及到阿赖耶识所谓的“种子说”——见、识、分、相十分琐碎,各家理解也不是很一致。但,最重要的是——他把当前的真实对象……什么叫“当前的真实对象”呢?就是它所谓的“性境不随心”。这个“性境”是什么?就是真实的对象,和纯粹主观幻想,就是……我,我自己主观幻想的、或者我回忆的、或者我想象中的“境”。这个是什么呢?就叫“独影境”。什么是独影境呢?“独影唯从见”!这个“独影唯从见”的“独影境”就是纯属主观幻觉,回忆和想象。“带质通情本”……什么是“带质境”呢?就是确有其事,被反应在内心上……心识的活动。

玄奘这样的划分,就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就把通常的幻境、实境模糊在一起的那种弊端……改革了!非常清晰地分出来了——什么是真实存在的对象、什么是主观幻想的对象、什么是由真实的事情反应在内心的心识活动……这是一个大进步!但是,它仍然冲不破唯识家在世界观上的一种共同框架。

中国的唯识家,实际上是由两大系的……这不光是在中国,在印度也一样,我们称之为——新唯识与旧唯识。其中,以菩提流支和真谛为首的旧译家,基本上都把诸识的最高本体归结为了“自性清净心”,就是……所有识的最高体是“自性清净心”。它就与当时佛教界普遍接受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观念相通了。

而玄奘新译的阿赖耶识则有不同——它是染与净的共同依存!就是……他的“阿赖耶识”不是自性清净,它是染净共存的,无始俱生,而非纯净无染。在旧唯识里认为——阿赖耶识是……本体是纯净无染的。旧译认为——清净心就是真如,即唯识理;而新译认为——清净心属于佛智范畴,是契合了真如唯识理的结果。什么意思呢?清净心,在新译里……就是,旧译认为——清净心就是真如,就是唯识理,就是最终真理;而新译认为——清净心,它不是最终真理,它是最终真理的结果!它是真理与佛智、与真如契合的结果。

看见没有?从这一点,我们就看到——佛教始终在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的是最终真理!这就是佛教哲学带给我们的特殊魅力。

慈恩宗这些有益于当时的主张,给宗教实践带来了很多新的特点。最重大的就是——转姓……“转依说”和“种姓说”。

他所谓种姓,是借用了印度当时存在的种姓的制度,表示——众生成佛可能性上的一种区别。慈恩宗立种姓为五种姓,即——声闻、独觉、菩萨三乘和无性、不定。大家都知道成佛有三乘——声闻弟子、独觉和菩萨。他又加了两种——无性与不定。其中,无性有情,完全没有佛性。什么样的无性有情完全没有佛性呢?或者说——小乘已经进入了无余涅槃,就绝对不会转成大乘!什么意思?你已经修成阿罗汉果,您就别想去修佛果。

这种说法,实际是想突出——佛教必须去对社会和众生去尽责的大乘菩萨行,为了更坚定地去贬斥小乘的个人解脱……但是,这与当时流行的“法华经”涅槃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传统观念不符!尤以天台宗为首,对他们进行了多方地责难!因为我们中国大众还是能接受那种“人人都可成佛”的普遍佛性论,尤其是一些在家修行的居士已经修了小乘了,不能——你说没用……就没用啊!对吧?你说——我们修小乘,修了也没用……那就没用了?这不……岂不是太扯了!

而转依的“依”,在唯识家里,通常指——净染根据的精神实体。而慈恩宗这里,即是指的阿赖耶识。他们认为——通过宗教修习的熏染,藏识里的污染种子就会减弱,清净种子就会增强,最后就形成了“识转智”!就是……“识”,“唯识”的“识”转成了“智”,而使杂染的阿赖耶识变成了纯净的阿赖耶识。这就是成了佛。因此,“转依”就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这个,确实是大乘所有部派都能接受的一个结论。

但是,刚才我们提到过——慈恩宗这一系,它把佛智和真如分离开了!认为——只有转变对真如之迷,把真如之迷转变成真如之智,才能转换藏识中的净染。所以,这么听起来,“真如”似乎就成了一种独立于“识”之外的东西。我们知道——佛教最高的就是“识”!这时候儿,它又提出来一种在“识”之上的东西,或者“识”之外的东西,就是“真如”!这类说法,同当时普遍主张的——“即心即佛”的禅思潮以及“真如即是正智”的“旧译唯识论”大相径庭。

但是,这个思想开启了儒家改革的开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如和佛智分离开,实际就是“事”与“理”分离了开。这对后来,把“事”与“理”作为……“理”作为“事”的一个客体的宋朝理学家,起了明显的影响作用。

关于“量论”和“因明”的介绍,虽然对中国的传播并不始于玄奘,但是,经过玄奘和窥基的阐扬,在中国就传播开来。后来,至少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年内,确实涌现了一批专门研究“因明”的学者。玄奘本人也对佛教的“因明三支”作了完善化。

在印度,因明学在陈那和法称那里得到了非常完整和宏大的拓展。但中国保留这一部分研究的,主要是在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没有了!因为后来……比较兴盛的是禅宗。禅宗这个宗派,它不喜欢有逻辑的东西!它不喜欢说清楚了的东西!禅宗喜欢模棱两可——“你自己想”……这种路子!所以汉传佛教里,因明就……量论就没有研究了,这个中断大概有一千年!即使有,也是零星和不成系统的。

讲完了唐僧——这个中国佛教里最正宗的哲学体系……就是,我们从印度的“遗传”角度看啊,这是中国最正宗的哲学体系。我们下面要来介绍一下具有我们本土特色的,最庞大的哲学体系——华严宗。或者,我们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佛教主义的本土第一大宗。

佛教通史(上)】-031- 无尽缘起-万法圆融的华严

上一章,已经介绍了唐初的唯识法相宗,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介绍中国特色最大的本土宗教,就是——华严宗。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儿——华严宗的整个儿宗教理论体系。

华严宗,以阐述“华严经”而得名。对“华严经”的研究从晋代到梁代,在南方佛教学者中早就开始了……这主要流行在南方。在南北朝的后期,南北学者……我们都知道——南北朝的前期,佛教学者一般研究的是般若学,到后期,他们对“华严经”的研究就转向了兴盛。

在北魏,宣武帝曾敕勒那摩提去讲“华严经”;当时,地论大师慧光也主修过“华严经”;在隋初,地论师——净影慧远,就是……净影寺的慧远,专门作了《华严疏》七卷。当时“华严经”的研究中心,主要在长安南郊的的终南山!有数十个佛教学者聚集在终南山,研究“华严经”——华严宗的先驱有法顺、智正、智俨,长期在终南山一带活动,使此地成为中国华严宗的发祥地。所以说——终南山不光是王重阳和小龙女,它也是佛教最重要的支派——华严宗的发源地。

华严宗的先驱是法顺,他生在公元557年。我们注意到——华严宗的宗师,他们的年龄都很大……他活了九十多岁。他是长安人,十八岁出家。他先修习的是禅法,后来学习“华严”。

在他所注的《华严五教止观》中,根据佛教当时不同宗派经论的教义,把止观分为了五类。我们经常谈到的“止观双运”就是这个意思……并将“华严”放在了大乘圆教的最高地位。什么叫圆教?就是——把所有的教整合圆了,而不是把它分裂开!

在这一分类中,后经智俨、法藏的继承和发挥,就形成了华严宗一种独特的“判教说”。什么叫独特的“判教说”呢?就是典型地说——自己说自己是老大,自己伟光正!所以,我就老大了。就是……他们自己就说——华严宗就是老大。

在《华严法界观门》中,它把“华严经”的主要思想概括成——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三个方面。后来,经过智俨和法藏的补充,就构成了华严宗的“四法界”理论。我们要注意——“四法界”理论是中国佛教界独创出来的理论。我们曾经谈到——除了“三缘起”之外,还有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就是从这里作基础的!

智俨,甘肃天水人,他十二岁就随法顺至终南山至相寺出家,从智正学“华严”、从慧光学《华严经疏》中得到启发。他写过华严“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以及华严“孔目章”。主要阐述的是“华严六义”……我们后面会提到什么叫华严六义和十玄门的思想。这“六义”与十玄门,基本就概括出了整个儿华严宗的理论体系。

智俨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怀齐、义湘和法藏。其中,义湘是新罗人,学成回国大弘“华严”!又称——海东华严初祖。前课在唯识法相宗讲到了法相的初祖,这里,义湘就是朝鲜的华严初祖。我们在“唯识法相宗”讲到了,这个……法相的初祖,这里头,义湘就是朝鲜的华严初祖!

前面,我们说的这几个人——法顺、智俨,用现在的话说是……比较善于推广自己的。每个门派或者教门,总有一些比较善于吹嘘自己教门的僧众。但是,让这个教真正地光大起来,一定是出了几个智力卓绝的主!就是……每个门派总会出几个智力卓绝的人。将华严宗从宗教哲学方面系统起来,并组成了一股强大的宗教势力的人是谁呢?是法藏。

法藏,生于公元643年,就是……他已经比法顺整整晚了一百年!他先世为康居人,就是……他是康居人。康居,我们提过,这是一个佛教的圣地,很多名僧……中国历史上,都出现在这里。故,他俗姓康,后世又管他叫“康藏法师”。他虽然世居康居,但是他本人是出生在长安的。

康居,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在古代,它在安息国的东北部……在大月氏的北部,离李白出生的地方不远!就是……这个地儿非常出人才。法藏十七岁出家,进终南山听智俨讲“华严经”。后来,他曾经参加过玄奘的译经道场,但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传说——他因为见识与玄奘的不同而退出。

法藏的创宗活动,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完成的。就是……前面几个人都是华严派的,但真正把华严派创建成宗,是从法藏开始的!

他二十八岁那年,武则天命他在太原寺讲“华严经”;圣历二年,武则天又诏令法藏在洛阳讲新译“华严经”。历史给了法藏一个机会……有时改变命运的,仅仅是一次小地震!据说——当时法藏在给武则天讲“华严·华藏世界品”时,楼宇震动!就是……整个儿这个宫殿都震动了!其实现在看,应该是个小地震……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儿,长安是经常有小地震的。则天下祝贺!以为是如来降世(迹),降世(迹)于武氏政权!于是,武则天就把这件事情更加夸大地进行了……这个宣传。

法藏为武则天讲授的提纲是“华严·金狮子章”,后来,武则天就赐法藏为贤首。什么叫贤首?就,贤人的首领!所以,华严宗又名——贤首宗。自此,华严正式成宗了!它原来只是一个派!这个“宗”和“派”还是要分的。

从此之后,华严宗能人辈出!我们说过,一个宗派真正要彰显出来,一定是它内部出现了很多智力卓绝的人。第二位智力卓绝的法师就登场了,这个人是——澄观。就是……《鹿鼎记》里韦小宝儿的那个师父的名字——澄观。

澄观,他活了一百岁——他生于公元738年,一直活到公元838年!有句老话儿,叫——名僧自古多长寿!澄观本人复姓夏侯,是今天的浙江绍兴人,他十一岁出家,颂“法华经”……就是,他开始修习的是“法华经”。我们知道——“法华经”是整个儿宗教……这个佛经里,宗教气氛最浓的一个经书。

后……遍游名山,与名僧学习相部律、关河三论……我们曾经说的,叫“关河三论”,及“大成起信”、“涅槃”。他从(钱塘天竺寺)法诜处研习华严;于(天台宗,荆溪)湛然处修习天台山止观;于(牛头)慧忠处咨询决南宗禅法;又谒见慧云禅师学习“了北宗的玄理”。他的一生更是遍习经史子集……

大家看见没有?什么叫硬功夫?这就叫硬功夫——他从“法华经”开始、小乘相部律、关河三论、马鸣的“起信论”、涅槃论、华严、天台、止观、南宗禅、北宗禅……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哲学家!可以说——他对当时整个儿佛教哲学体系已然融会贯通,三十九岁集于大成,住五台山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关于什么叫忏法?我们以后会专门开课讲,就是……圣凯法师对中国的忏法作过系统地研究……我们会讲什么叫忏法,实际就是忏悔法。

澄观,他主要讲的是“华严经”。他提出了“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的教义。大家再听一遍,就是——文殊主智力,普贤主道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就是……这个佛就是大光明佛,是比如来还要高一级的,“万行兼通即华严之义”!他将佛菩萨的崇拜同华严的教义密切地就结合在了一起。同时,澄观强化了五台山与峨眉山分别作为文殊与普贤道场的圣地地位。可以说——从此,五台和峨眉就算是立起来了!中国天下名山如此之多,峨眉天下秀也就算了……但是,五台山这次就算彻底抄上了。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就是公元796年,澄观应召入长安,参与“华严后分”——守护国界主经【《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担任证义】的翻译,为皇帝讲经,为朝廷大臣讲经,为一时之所重。后传说——唐德宗赐号他为“清凉”。所以后世,我们又称澄观大师为“清凉国师”。

一个门派,期初两代强,这还不叫“强”,华严宗当时的运气是不要太好了!马上,它又出现了第三位大师!这第三位大师又接过了澄观理论的衣钵。澄观门徒数百,最著名的一个人就叫——宗密。宗密生于公元780年,是今天的四川西充县人,当时叫——果州西充人。书上说——宗密家本豪盛,少通儒书!就是说——他天生就是个有钱的二少爷,就是爱看书。

唐宪宗元和二年,就是公元807年,宗密从禅宗菏泽神会系的遂州道圆出家。大家看一下儿——他出家的法系是谁?他出家的法系实际应该是正宗禅宗的七祖神会的弟子道圆。但是,当然啦……道圆没有接神会的法嗣啊!这简直是太悲剧了!为什么呢?我们说过——禅宗六祖之后的“七祖之争”,六祖弟子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都没有继法承,由神会继了法承。但是神会他没有好徒弟,历史本来给了他一个好徒孙,就是宗密,但是他给跑了!不然的话,禅宗的七祖、八祖这就做下来了!所以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啊!

元和五年,宗密游学至襄汉……就是今天的湖北,偶遇澄观的弟子灵峰,从学澄观所著《华严经疏》,于是他就投奔了澄观。

宗密的一生,除了阐述华严的教义以外,还致力于禅学的实践与研究!因为他毕竟是禅宗出身嘛。后来,宗密就成了唐中、后期,中国最大的禅宗学者。他的理论,影响泽被后世极其深远!宗密合华严和禅宗为义一,同归为一乘显性教,就是我们说的——显教。就是……他把禅宗和华严宗合二为一了,成为一乘,成为一教,叫“显教”。

宗密认为——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历来的祖师,从未有——讲经者毁禅,也未有禅者毁讲经。提出了——教之三种与禅之三宗的对应理论。就是……我们说他——就,尽力去调和了。历史上曾经还有过这种人,就是译“法华经”的,他就去调和这个理论。

自南北朝以来,其实佛教的内部一直就存在着一个矛盾!什么矛盾呢?就是——那些专门去讲经、讲佛教义理的专业法师,或者我们说——专业教师,以及重视日常劳动和禅行实践的禅师之间的矛盾。往通俗地说,就是——知识分子与体力劳动者之间互相看不起!以讲经为主的法师、以重视禅修为主的禅师,这种矛盾,有时候儿相互的攻讦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天台宗曾经试图用“止观双运”去进行融合,但是也没有成功。他们融合的整体学风,只有到了宗密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就是说——宗密才根本性的调和了法师与禅师之间的矛盾。

华严宗的哲学思想,用华严宗自己的解释来说,就是——法界缘起理论。就是……解释人生和宇宙发生的理论的根本理论叫——法界缘起。所谓法界是指什么呢?就是——定义了总相和诸法之因。就是……法界是总相和诸法之因的和。

总相是什么呢?就是指——共性与一般。具体地来说,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无二真心”,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据说——由这种清净心突然起念,会引生阿赖耶识,从而生世界万有……善恶净染、人之成佛与堕落也都依据这一真心而定。所以,法界就是诸法之因的本体意义。

但是,这样的心体,它又不是孤立自存的!它还贯彻在一切事物和一切行为中,作为个别现象的共同本质,被称为“心性”,或者“法性”。这就是“法界”作为诸法总相的共性意义。所以,法界缘起,我们又叫作——性起缘起。

法藏,在《起信论义记》……就是他对《大乘起信论》的著疏中说——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此则理彻于事也。依他缘起无性同如,此则事彻于理也。这段话大家听不懂,我给大家拆开解释一下,看一下这句话的对应。

“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此则理彻于事也”。那对应的是什么呢?对应的是——“如来藏”对应的就是“理”;“阿赖耶识”对应的就是“事”。法藏把当作世界本体和事物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来藏!他把世界本体和事物本质的“如来藏”概括为了“理”;他把代表现象世界、个别事物的“阿赖耶识”概括为了“事”!这样,“理”和“事”我们就好理解了!因为“理”和“事”,这是一对儿中国哲学的抽象范畴。

他用“理”、“事”这种概括与抽象,就是……把世界的本体——“如来藏”,以及就……个别的事物的“阿赖耶识”概括为“理”、“事”之后,它就使华严宗的思想大大超越了他们所继承的地论师和依据的《大乘起信论》,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什么呢?就是——“理”作为诸法之体,“事”则作为一体之用!这话,大家听着就非常熟啦……这就是后来的宋朝理学嘛!于是,有了“体、用”这对范畴的运用。

“理”是事物总相,而“事”则是事物的别相。“总”与“别”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当作一般,或者说“共性”与“个别”……或者说——个性的运用;有时也会当作——全体与部分去看待。我们从此可以看见——实际我们中国的宋朝……宋明理学就是完全抄的“华严经”法藏的这套《起信论义记》。

“理”在事则曰“性”;“事”则曰“尘”。就是……他们又作了一个再次的定义,就是“理”在判断“事”的时候儿,我们就称之为“性”,而事则曰为“尘”。“性”与“尘”的关系,用现代的哲学的话说,就是——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关系。“理”是全体,是“一”,是全体的组成部分,或称“多”或“一切”。“一”与“多”,或“一”与“一切”就完整地表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十”这个数字,在“华严经”里是一个特别被崇拜的数字,代表“圆满”,成为“理”的象征。我们说——“理”作为全体,它是“圆满”,那就是“十”。那“一”是什么呢?“一”就是“十”的构成部分……就是“事”!我们刚才提到过——“理”是全体,“事”是“一”,是全体的组成部分。这样,全体与个别,“十”与“一”这就对应起来了。这样儿,就从多层次、多方面说明了“理”与“事”的关系。

华严宗基于这种模式,创造出许多成对儿的理论,比如说——主与伴、全与分……就是全部与分别、正与依……就是正和依存、同与异……就是相同和不同、成与坏……就是“成”“坏”、摄与彻(交彻融摄)以及力与无力、缘与待缘、相与相入、含受自在……等等等等……这大大丰富了整个佛学的内容。这样,我们一下儿就可以回顾出整个儿“华严”的哲学体系——“十”是圆满,代表“理”;“一”作为个别,代表“事”。于是,我们就完全用“理”、“事”的这套中国式的哲学抽象,去解释华严宗就可以了。

法藏,依据整个儿华严的体系,提出了“六相缘起”。六相缘起是指什么呢?六相缘起的结论是这样的:一切缘起法,不成则已,成则相继熔融,无碍自在,圆极难思。就是说——所有的缘起法,它不成就不成!一旦成,它就互相融合,无碍自在,圆极难思。什么叫圆极难思?就是——整个儿形成了一个圆,你不会去找起点。

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把个别的事物纳入到一种普遍的联系中去。它在哲学的理论上,是为了去化解——“缘起”作为链条式的反应的起点问题!它的任务,就是——要让整个儿哲学体系形成一个圆满的整体!

华严宗这种既承认共性,又承认个性;既肯定整体,又肯定个别的……个体的主张,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或者说——在整个儿佛教思想史上是开天辟地的!是具有创造性的!

法界缘起理论,到了宗密,就更加地系统化了!他在“注华严法界门”中说: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法界。这里所说的“唯一真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在万有世界中会表现出来“四法界”,就是……他最后所说的——便成四法界。这四法界,反映的是——修持者对“理”、“事”这组哲学关系的认知过程,也就形成了华严宗的禅观内容。

这“四法界”是什么呢?

第一,曰“事法界”。“事法界”是指——事物的个性和差别性。或者是说——人的一种初级认识……对事物的

第二层,曰“理法界”。是指——事物的共性。“事法界”指个性,“理法界”指共性……指事物的普遍本质,也特指——佛教对于“空性”的认识。我们说过——所有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呢?性空……对于“空性”的认识。

第三,曰“理事无碍界”,即——“理彻于事”、“事遍于理”。这就开始了华严宗对于旧唯识,或者说——真谛唯识学的特殊概括。“理彻于事”、“事遍于理”这种圆融无碍的关系,用华严宗的话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一本体呈现出分然的……不同事物,就所谓“一即一切”;而千差万别的事物又属于同一本质,就是“一切即一”。这可以说——是一组哲学的高度辩证统一!

“四法界”的最后一种,叫“事事无碍法界”。它是最能彰显出华严宗理论特色的说法。“华严发菩提心章”里说到——事无别事,全理为事……诸事诸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普遍法界……此一微尘亦如理,全在一切法。【原文:此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二事如理门,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 一切事法亦尔】。原文是这样的。我翻译成普通话说,就是——事儿不分大小,也不分难易,其中的道理,就包含遍布一切!就是……这么复杂的一句话,翻译大白话儿就是这么说,就是——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有一个真正的大智慧,甭管这事儿大小难易,这个大智慧都在这儿中间……以理融事,全事如理,于诸事包含于一理。

所以说,这个“世间万有”在华严宗的解释中就变成了——相继相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层层无尽,圆融无碍的关系。就……一圈儿叠一圈儿、一圈儿叠一圈儿……因此,华严宗的缘起,也称为“法界缘起”,或者叫“无尽缘起”。

华严宗对佛教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它自觉地,并且广泛地,应用了“理”、“事”;“体”、“用”;“总”、“别”……这一系列的哲学对立范畴,精彩地去解释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大家不要小看“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关系,“个别”与“一般”的……之间的关系是所有宗教都必须涉及到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哲学史上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在佛教大乘各派哲学中也普遍的触及到这个问题,但是只有到了华严宗,才能如此明确和详尽地对于“个别”与“一般”之间,作出如此详尽的专题论述,从而构成这一宗派的主要理论特色。

华严宗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之大,可以这么说——没有华严宗,中国就没有后来儒家的发展!什么理学、心学?那都没有!他们都是抄的。我们要客观承认——佛教,是中国儒家的老师。这一过程在程朱理学的发展中尤为明显!程颐认为——华严宗所谓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万理归于一理”。这就反应出来了理学家与华严宗,在“理”、“事”这组关系问题上的内在逻辑联系。事实上,程朱理学的建立,包括他们论题的提出、他们范畴的应用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推导方式,都直接来自华严宗。

在佛教史上,如果说——华严宗是一个高峰的话,那么,真正广阔的还是平原!百分之四十九自称——自己是佛教徒的中国人,都会声称——自己是禅宗!那,还有百分之五十一呢?那其中,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会宣称——自己是密宗。

禅宗,“禅”这个词对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影响贯穿至今!比如——禅茶、禅修、打坐。禅,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后世追求的一种品格、一种境界!甚至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从理论上去看华严宗和慈恩宗,他们对应的实际就是印度佛教的上座部,或者说是有道高僧。那么,禅宗就是印度佛教中的大众部。

禅宗的建立和正式成宗,是整个儿中国佛教史上的另一件大事!但是,它的发端,后人记录纷杂不一……异说多端!===-032- 从东山法门到曹溪佛唱===


根据早期的历史文献记载——禅宗的禅思潮是在跟佛教义学对立中兴起的。禅师也形成了僧侣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从禅众批量的流动的生活方式以及群聚定居的模式来看,它整个儿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真正地被世人所关注到。

它最早是以一个极少数,或者说——不太被关注的社会群体。它的发展是有极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特别是与北魏以后波浪式出现的流民问题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儿,这个李特流民大营……就,北魏的时候,流民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传说——达摩一派的禅师自北向南流动,他路径代表了隋唐之际,禅众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们在这章里,会给大家略讲一下儿禅宗的历史,就是……把前六祖讲完。关于禅宗的发展,它是一本儿非常复杂,或者说——是非常大的课,我们可以分成一个专门的“中国禅宗史”来讲。

二祖慧可的门下——僧璨,他已经在中国的南方活动,但是可以说——没有什么文字记载,而且他的行迹很难详述……就,后世很难详述。

到了四祖,即僧璨的弟子——道信,就是……这个时候儿已经到了公元579年到公元650年,他已经……道信已经到了今天的安徽潜山,当时叫——舒州皖公山。后经江西庐山,最后定居于荆州的黄梅,即湖北的黄梅县双峰山。

道信,四祖道信在双峰山一住就是三十多年。我们知道——很多名僧经常是这个……山上一住就几十年再也没有出山!这个,从慧可开始就有这个风气。道信也一样,他在双峰山住了三十年,聚众五百余人。道信在双峰山的法席,才真正标识着禅宗的发端。就是……他之前的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都已经无迹可寻了,他才是真正禅宗的标志。

他以双峰山为据点,在皖、鄂、赣临界地区,就是——湖北、江西,那个……安徽三省交界处传教,产生了极重大的影响,就相当于我们当时红军的那个根据地啊!

道信聚集僧众,坐作并行,就是……坐禅与劳动并行。不读经,不与人语——这是禅宗的初期基本特征。在道信门下从学的著名禅师啊,多属于前天台宗的僧徒。就是……他收的那些徒弟,包括一些有名的僧众,在这之前都是天台宗的,他们发扬了道信的成果,终于使禅宗遍及……最终成为中国最大宗派的,是道信的弟子——五祖弘忍。

弘忍,生于公元600年整,死于公元674年。他在……道信的时候,已经非常有名了!就是……道信还在的时候儿,他就很有名了。他七岁即侍奉道信,后迁至双峰山东的冯茂山,后来叫作“东山法门”。弘忍提出来的理论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禅宗其实它很少提系统的理论!禅宗,我们提过……是口号儿派,他们经常会提一些口号儿。

弘忍提出的口号儿有几条,叫——、语默嘿恒一、四仪皆是道场、三业皆为佛事。就是……弘忍提的这四句口号儿:

第一,“静乱无二”;

第二,“语默嘿恒一”,什么叫语默嘿恒一?就是——少说话,多干活儿,别咋咋呼呼的。

“四仪皆是道场”,四仪是——坐、住、行、卧。就是……在生活中,你干什么都是道场。

“三业皆为佛事”,就是——身、口、意皆为佛事。

于是,弘忍的这四个口号,就改变了“凡禅必坐”的传统。就,我们一直所说……嗯,禅修、禅修……一禅修,我们就打坐……他就把这个给改变了!他就把禅修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劳动!日常的劳动也变成了禅修,被引入了禅学内容。这是禅宗对传统佛教思想的重大改革!但这一改革在弘忍的时代,已经有了相当的理论自觉性。


弘忍本身,他的文化程度并不高,我们前面提过——他是一个就是……私生子吧。从他的传记看,弘忍读的书也非常地少,不过没关系,有用的书,有的时候读一本儿就够了!尤其是对于大师来说。比如到了六祖,他压根儿他就不认字了……他就不用读书!书读多了,有时候也会乱。

弘忍自我标榜的信仰依据是什么呢?是四卷本的“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这个“楞伽经”是一祖达摩推的啊……到弘忍的时候儿,他又加推了一个“金刚经”。他自己标榜自己的基本教义的素养来源都是“楞伽经”,所以后世,我们也把弘忍划为楞伽师。但是,他对此经的这个……这个精髓总结是什么呢?就叫作——心证了知。就是……大家一向他请教“楞伽经”是什么?他就告诉大家——心证了知。什么叫心证了知?就是——你自己觉得吧……这个事儿也没法儿讲。

后来,他又根据《文殊说般若经》,提出了一个口号儿叫“一行三昧”。我们专门前面提过“三昧经”。“一行三昧”认为——只要念佛,心即是佛。这回彻底简单了!把所有的宗教仪式最终简单化为——念佛!就是……只要念佛,心即是佛。那,这样儿一下儿,佛教在民众中的普及方式以及普及速度,那就呈几何儿基数增加了!所以,弘忍的所谓“东山法门”,归结一句话就叫作“一行三昧”。

事实上,无论是“楞伽经”,还是他推的……就是加推的“金刚经”……就是认为——东山法门的根本经,他在对这两部佛经的解释的时候,是十分随意的!我们前面讲,别人向他请教“楞伽经”的时候,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自己“心证了知”,你自己想吧!然后,当解释“金刚经”的时候儿,他也很随意,大部分他对弟子的态度是——嗯……你懂啦?那弟子,弟子只好说“懂了”。

后世弟子对这件事的解释是说——弘忍的目的在于排除“向外求佛”的传统教义!包括——破除偶像的崇拜、破除净土的信仰,也……破除沉迷于宗教经书之中!不去着意修持,把解脱的希望从对外的追求,转移到了自我内心的一种调节上。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弘忍干的这个,就是……随意解释经书的目的,包括念佛……即,心即是佛的目的,就是——破除了向外求佛的过程,改为向内求佛。所以,我对这个事儿就不好判断了!

弘忍的门徒难以确计!但是,有名的,被认为确能传其禅法的人有十一个。弘忍这位师父,他特别地爱徒弟!而且,他的徒弟还都特别地厉害!后来,因此就引出了禅宗史上最大的公案,就是“六祖案”嘛。

弘忍死后,他的徒弟分布全国,各为一方宗师,聚徒传法,声震朝野!比如法如和老安……就是慧安,驻锡在嵩山,声望极高,直接影响东京……当时我们说——洛阳就叫东京。就是……嵩山的慧安直接就影响到东京的这些达官显贵。

玄赜,在安州,就是湖北的安陆。后也入洛阳,影响也很大,当时被贵族……很多贵族推举为自己的这个……师父。

他的弟子智诜,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开了成都净泉(众)保唐一系。就是……成都禅宗这一系,也是他的弟子开创的。

神秀,在当时的荆州当阳……就是今天湖北当阳,名震西京!当时的西京就是长安。后被公推为——禅宗北宗领袖!

而慧能(惠能),在广东扎根山林市民,在韶州……就是今天的韶关,被推为——禅宗南宗始祖。

此外,被后人所传,道信的另一个弟子——法融,就是……跟这个弘忍是道信的弟子,继了道信的法嗣,另一个没有继法嗣的另一弟子——法融,在南京牛头山经营而成了著名的牛头禅系。

所以说——经过安史之乱,到了唐中后期,禅宗内部出现了宗派林立、争讼不已的状况。这就是说……我们如果看汉传佛教就明白说——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有多大的好处!它不会出现一位名师逝去之后,他的著名弟子就迅速地分派这种情况。他会一位活佛不停地转世。

后来,根据华严宗宗密所收,禅宗当时有多少个宗派呢?有一百余家!有其独特教义的呢,有十家,最后,合并为七派。就是……百余家的禅宗派系,最终,有自己的独里教义,可以划分为一派的人,就是这七派:

第一个,就是神秀门下,北宗提出来的——“拂尘看净,方便通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智诜所开,净众寺金和尚一系所提倡出来的——“三句用心(指 无忆无念莫妄),为戒定慧”。这是第二家。

第三家,是老安门下俗家弟子陈楚章一系提出来的——“教行不拘而灭识”。

第四家,是慧能门下的怀让、道一提出来的——“触类是道而任心”。

第六家,是慧能(惠能)旗下,神会一系提倡的“寂知指体,无念为宗”。

牛头禅法融门下,慧忠提出的一个,就是——“本无事而忘情”。

我们前面提到过,说——为什么禅宗是以口号儿立宗的?就是……最终归出的七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一句话作为他们的法眼,就是——这一宗的核心。

最后一个,据传也是弘忍弟子门下,宣什一系的,叫——南山念佛门。提倡的叫“惜传香而存佛”。

这七宗,每一宗都提出了自己这一宗的法眼。这些宗系争相刻碑,杜撰自己的传系,各出自己的语录……除了弘扬自己宗派的教义目的,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佛教正宗地位。所以,禅宗各家所述的族谱是完全不一样。

到底谁是禅宗的始祖呢?我们一般知道的是——达摩。其实,有——求那跋陀先、菩提达摩多罗、达摩多罗和菩提达摩,这四种说法。就是……关于禅宗的始祖,它就不确定!

而到底谁是五祖弘忍之嫡传呢?因为我们知道——实际慧可、僧璨,这都是不可考的!道信非常明确!真正弘大(禅宗)的是弘忍。关于谁是弘忍的嫡传?弘忍死前,他是没有确定的。后人把他们(的眼光)集中在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惠能)二人身上!“南能北秀”大体反映了此后禅宗的主要潮流。

我们前面谈到了七派,这七派里其中也包含神秀和慧能(惠能)。慧能(惠能)一系,就是后来的神会一系。他……慧能(惠能)一系在七派里,他有两支:一支是怀让一系;一支是神会一系。而神秀门下只有一支。

我们看一下儿后世普遍认可的南、北两宗的简史:

北宗的是神秀。书上记载神秀的生平是这样的,说他——俗家姓李,是河南陈留人,生于隋朝末年。少为诸生,游问江表,精通黄老之学,三乘经论。神秀五十岁才投入弘忍门下求师。他都五十了,才去弘忍那儿,去求师。大家注意——他没有出家!他服侍弘忍六年不舍昼夜,后涕辞而去,退藏于密。就,什么意思呢?他哭着就走了!我们就不知道他的踪迹。

直到弘忍死后的仪凤年【唐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仪凤二年】,就是公元677年,他年近古稀……他在七十岁的时候,才正式取得了僧籍。别看他七十岁才出家,而且他出家并没有当方丈……他当时是隶属于荆州当阳玉泉山玉泉寺,他在这里出家……因为他的地位比较高嘛,他就没有住在这个寺里,他在寺东山别地,别造兰若——自己造了一个小房子。

但是,他名声很大!一时就者如云,两京学徒群方信士不远千里来赴禅门。武则天也知道他的名声,多次遣使迎神秀入京!最后,神秀被推为两京法主,受到唐朝三代皇帝——睿宗、中宗礼遇,又号“三朝帝师”【三帝国师】。就是……他七十岁才正式出家以后,就抱得大名!但是,朝廷给他封的这“三帝国师”的称号,真正成了禅宗大斗争的触发点。

发动这场斗争的人,就是——自称是慧能(惠能)弟子的神会。神会这个人,来路非常奇怪,他出现之前,没有他个人的记载,以至到今天,我们都不知他生于何年?我们只知道他卒于公元760年。这在佛教史的记载上是非常这个……有意思的!一般的名僧,我们都会有寿数、僧腊与戒腊,比如说,我们说的——神秀。就是说——他去(求师)弘忍那天开始,就可以算“僧腊”;但是,他受戒那天的时间,叫“戒腊”。每一个人的年龄……这个时间点在佛教史上都记录得非常细!

但是,这位自称是慧能(惠能)弟子的神会,完全没有记载!在他出现之前,都没有人知道这个人。所以,他是否是慧能(惠能)的弟子是非常可疑的。

在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当时北宗炙手可热!当时,在河南的滑县,就是……赵紫阳的老家——滑台,朝廷开了一次无遮大会。在这次无遮大会上,神会突然发难,向当时的崇远法师展开了关于南宗、北宗到底谁是正宗的争论。

神会说——北宗传承是傍,法门是渐。只有慧能(惠能)才是真正弘忍的“顿门”嫡传!并且,拿出了一个自称是传宗信物的法衣。大家这里都知道……我们电影里也有过这个所谓“木棉袈裟”。

安史之乱,当时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他需要经费,而神会就资助郭子仪,在全国各地到处设戒坛度僧,收取香水钱以资军费。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你出家,不是随便出的,这要取得僧籍,而僧籍这个是由国家批的,象户口一样,每年批多少是固定的。于是,神会就开始卖这个户口!就是……你是僧人,你要正式入籍,我卖这个户口。所以,神会替郭子仪筹了大量的军费。作为他给军队筹款的报酬,唐德宗正式神会为……六祖慧能(惠能)……就是说——唐德宗没有封他为……神会为第七祖,他把神会的师父——慧能(惠能)正式封为了“六祖”,并且立神会为慧能(惠能)嫡传。

我们都知道——在这以前,大家都认为五祖弘忍,六祖是神秀……是北宗,它没有南宗。忽然,神会冒出来说——有一个南宗,我的师父叫慧能(惠能),也是弘忍的弟子!最后,朝廷就立了慧能(惠能)为正式的“六祖”,而神会传了他的法嗣,被传为第七祖。但后世其它的禅家……其它的禅宗宗派,对此是概不承认!这只作为……嗯,他这支的嫡传承认,其它宗派基本不认这件事儿。

根据柳宗元和刘禹锡所撰的《大鉴禅师碑》,六祖慧能(惠能)在南方,其实当时已经这个……名声挺大的了!但是,他正式得到朝廷的这个封号和确认是元和十年,就是公元815年,其实这个时候儿,离慧能(惠能)去世已有百年。所以我们就说——为什么说神会的来路很奇怪呢?就是……如果神会是慧能(惠能)的弟子,他出现的时候应该……应该是五、六十岁了!但他实际当时是很年轻的。

这个谥号的最重要的作用,或者说——朝廷把慧能(惠能)封为“六祖”,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此后禅宗各个禅众们都纷纷争做慧能(惠能)法系……就是认为——这就是正宗了嘛。

关于慧能(惠能),他的身世以及思想,无论是“坛经”【《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还是其它的“灯录”,后世传说很多!很多小故事,大家都很清楚……比如什么,嗯……“菩提本无树”的诗啊、他半夜去见弘忍啊、得到了木棉袈裟,然后就半夜秘密逃往南方啊……然后呢,又在南方的一次辩经里,说到“心动”与“幡动”的这些谣传。

据王维的这个……记载,就是他根据神会所说的故事记载,王维记神会所述,是说——慧能(惠能)的俗家姓卢,出身很低微,是个猎户,生于岭南农猎之家。后参谒黄梅弘忍,密授袈裟,遂销声异邦。这里其实是很可疑的!经十六年,在南海……广州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质以“真乘”。就是……他秘密见到了五祖弘忍,得到了弘忍的袈裟,拿着袈裟,他就跑了!跑了之后,十六年没有踪迹。十六年后,在广州一次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的过程里,质以“真乘”。

我们都知道“涅槃经”谈的是什么呢?“涅槃经”谈的是佛性嘛!那就是“当常”、“现常”,这个“真乘”……这些问题。印宗不能答,于是就向他(指 慧能)请教。至此,慧能(惠能)才削发受戒,大兴禅法!大家注意啊……慧能(惠能)是到这个时候儿才受戒的!就等于——他在之前,包括密授袈裟的时候儿,他都不是个和尚。

慧能(惠能)的另一个弟子,叫——法海。他做的这个故事叫《曹溪大师别传》,或者叫作《六祖大师缘起外纪》,记录了慧能(惠能)后来在韶关,就是……韶州弘法的各种言论,他把所有的言论都整合起来,写了一本经。这个我得休息一下儿才能一口气把这本儿经的名字给大家念完,这本儿经的名字叫作——《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我们也简称为“坛经”。

这本儿书介绍了慧能(惠能)的历史和思想。于是,在慧能(惠能)的这个法嗣之下,就出现了神会系与法海系两个系统,所记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慧能(惠能)代表的作是“坛经”,典型思想呈现在他与神秀对抗的那首诗上。事实上,法海在这本儿“坛经”中记载的是两个颂,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

和另一颂: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后世不了解佛教哲学的这些……这个,徒众们啊,经常会搞混这个,认为——这两个东西是对立的,然后呢……慧能(惠能)要比神秀高一阶。实际上,这两个偈,在哲学基础上它就压根儿不是一回事儿!它完全不相同。前者谈的是“般若性空”;而后者谈的是“涅槃佛性”。可以这么说——这两个偈,实际是佛教的两套哲学体系,完全不同的东西。一套是般若学的;一套是佛性论的。

虽然,二者都承认“心性本净”!但是,如果我们对“般若性空”和“佛性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就知道——偈,虽然看着不同,它们的出发点和原则实际是没有区别的!这里就反映出来了“坛经”的作者,或者说是——慧能(惠能)本人,他的理论很杂!他引用了“楞伽经”、“起信论”、“金刚经”……但是,非常明显的是——他的理论修养比较低!说明——禅宗早期造经的人,对“起信”、“佛性”、“般若空观”、“中观”……最终要阐述的问题和它一直演进的脉络完全不了解,只是根据汉语的意思和对照,做了这两个偈。

但是,禅宗最终是一定会在广大群众中获胜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深得在老百姓中传教的诀窍!就是——不讲理论。就象刚才我给大家讲的似的,说——这两个偈,一个是般若性空观,一个是涅槃佛性论,他们二者看似不同,实际在“心性本净”上是相同的。这叫“理论”。

而禅宗压根儿就不讲这个!因为讲这个也没有人听,讲这个你也听不懂!所以,禅宗就抓住了在群众中传教的根本要点,就是——用最简单的口号儿去传教。

禅宗,它不光是佛教史上,它甚至是整个儿人类宗教史上最大的口号儿党!我们知道——口号儿总是激动人心和有号召力的!这样儿,加上禅宗五祖弘忍的那种——“嗯……你懂吗?”的态度,禅宗它想不火就不行了!

禅宗在对于——你谈佛教理论上的时候,它用的态度是一种大乘中观派的“不破不立”的态度。就是说——我说的口号儿你不懂,那是你没水平;如果你翻过来给他讲理论,他觉得你无知!这就是后来,我们说的临济派的“我执”与“法执”——你给他谈“我不懂”,他谈你“我执”;你给他谈“懂了”,他谈你“法执”。如果,你反过来问他——禅宗,你的口号儿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就反过来鄙视你——说你“法执”!

于是,禅宗就用这种喊着口号儿,忽悠大众的态度冲了出来!如果不是遇到比它更不讲道理,甚至连口号儿都不喊的密宗,它真是要统一佛教界的。

一直到宋、元两代,不停地有人对“坛经”进行整理、增删……这些,对禅宗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实际上,“坛经”简明概括了自弘忍以来特别是神会、法海、处寂……诸禅系身上的一些普遍主张,例如“一行三昧”、例如提倡“定慧体一”……

我们可以系统地看一下,这个……禅宗在整个儿“坛经”中提出的我们修行的这些口号儿,或者说——它的法眼、它的要点,比如“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禅宗强调“众生本性自有般若智,自用智慧观照”!又强调“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自心顿悟,现真如本性”……这,就是南宗禅家的理论纲领的……这么说吧——口号儿!所以,后来我经常碰到一些中年的阿姨跟我说——要懂人生的大智慧……佛在我心里……真是让我崩溃了一地!她来源就是禅宗的这个口号儿——“一切万法皆在自心中,何不在自心中体现真如本性”。

这些“坛经”里的口号儿,缩略成日常的一些用语,如“若识本心,即是解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就成为南宗指导在家信众修行、实践的指南。据此,他们甚至提出来——禅宗不假文字,不向心外求索,向心内求索……不计较在家、出家形式……这种各种各样的禅门。

大家看见没有?禅宗是第一个把理论……这,就是说——把“鄙视理论”提到理论高度的佛教宗派。什么意思?它就提倡“不假文字”!就,它鄙视理论都到了理论高度了!嗯,这个……干脆不要看经书。

“坛经”有一些内容也是比较独特的,和传统的,就是……系统的佛教哲学思想相,相抵触……或者说相悖吧。它高举“金刚经”为自己的旗帜,把教授“坛经”规定为传法不失本宗的标志。它在“坛经”的后面甚至模仿《楞伽师资记》,记述说——慧能(惠能)死前嘱咐自己的十弟子,各为一方头儿。这跟五祖弘忍一样——十一个弟子各据一方头儿。

当然啦,“坛经”的这一系列记述,在神会一系的文献中都是没有的!我们知道——“坛经”是法海这一系记载的。所以说——十弟子中,除神会外,在禅宗史上其实都没有任何地位。法海一系,也只局限于岭南、韶关……韶州一地。

佛教通史(上)】-032- 从东山法门到曹溪佛唱

根据早期的历史文献记载——禅宗的禅思潮是在跟佛教义学对立中兴起的。禅师也形成了僧侣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从禅众批量的流动的生活方式以及群聚定居的模式来看,它整个儿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真正地被世人所关注到。

它最早是以一个极少数,或者说——不太被关注的社会群体。它的发展是有极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特别是与北魏以后波浪式出现的流民问题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儿,这个李特流民大营……就,北魏的时候,流民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传说——达摩一派的禅师自北向南流动,他路径代表了隋唐之际,禅众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们在这章里,会给大家略讲一下儿禅宗的历史,就是……把前六祖讲完。关于禅宗的发展,它是一本儿非常复杂,或者说——是非常大的课,我们可以分成一个专门的“中国禅宗史”来讲。

二祖慧可的门下——僧璨,他已经在中国的南方活动,但是可以说——没有什么文字记载,而且他的行迹很难详述……就,后世很难详述。

到了四祖,即僧璨的弟子——道信,就是……这个时候儿已经到了公元579年到公元650年,他已经……道信已经到了今天的安徽潜山,当时叫——舒州皖公山。后经江西庐山,最后定居于荆州的黄梅,即湖北的黄梅县双峰山。

道信,四祖道信在双峰山一住就是三十多年。我们知道——很多名僧经常是这个……山上一住就几十年再也没有出山!这个,从慧可开始就有这个风气。道信也一样,他在双峰山住了三十年,聚众五百余人。道信在双峰山的法席,才真正标识着禅宗的发端。就是……他之前的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都已经无迹可寻了,他才是真正禅宗的标志。

他以双峰山为据点,在皖、鄂、赣临界地区,就是——湖北、江西,那个……安徽三省交界处传教,产生了极重大的影响,就相当于我们当时红军的那个根据地啊!

道信聚集僧众,坐作并行,就是……坐禅与劳动并行。不读经,不与人语——这是禅宗的初期基本特征。在道信门下从学的著名禅师啊,多属于前天台宗的僧徒。就是……他收的那些徒弟,包括一些有名的僧众,在这之前都是天台宗的,他们发扬了道信的成果,终于使禅宗遍及……最终成为中国最大宗派的,是道信的弟子——五祖弘忍。

弘忍,生于公元600年整,死于公元674年。他在……道信的时候,已经非常有名了!就是……道信还在的时候儿,他就很有名了。他七岁即侍奉道信,后迁至双峰山东的冯茂山,后来叫作“东山法门”。弘忍提出来的理论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禅宗其实它很少提系统的理论!禅宗,我们提过……是口号儿派,他们经常会提一些口号儿。

弘忍提出的口号儿有几条,叫——、语默嘿恒一、四仪皆是道场、三业皆为佛事。就是……弘忍提的这四句口号儿:

第一,“静乱无二”;

第二,“语默嘿恒一”,什么叫语默嘿恒一?就是——少说话,多干活儿,别咋咋呼呼的。

“四仪皆是道场”,四仪是——坐、住、行、卧。就是……在生活中,你干什么都是道场。

“三业皆为佛事”,就是——身、口、意皆为佛事。

于是,弘忍的这四个口号,就改变了“凡禅必坐”的传统。就,我们一直所说……嗯,禅修、禅修……一禅修,我们就打坐……他就把这个给改变了!他就把禅修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劳动!日常的劳动也变成了禅修,被引入了禅学内容。这是禅宗对传统佛教思想的重大改革!但这一改革在弘忍的时代,已经有了相当的理论自觉性。


弘忍本身,他的文化程度并不高,我们前面提过——他是一个就是……私生子吧。从他的传记看,弘忍读的书也非常地少,不过没关系,有用的书,有的时候读一本儿就够了!尤其是对于大师来说。比如到了六祖,他压根儿他就不认字了……他就不用读书!书读多了,有时候也会乱。

弘忍自我标榜的信仰依据是什么呢?是四卷本的“楞伽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这个“楞伽经”是一祖达摩推的啊……到弘忍的时候儿,他又加推了一个“金刚经”。他自己标榜自己的基本教义的素养来源都是“楞伽经”,所以后世,我们也把弘忍划为楞伽师。但是,他对此经的这个……这个精髓总结是什么呢?就叫作——心证了知。就是……大家一向他请教“楞伽经”是什么?他就告诉大家——心证了知。什么叫心证了知?就是——你自己觉得吧……这个事儿也没法儿讲。

后来,他又根据《文殊说般若经》,提出了一个口号儿叫“一行三昧”。我们专门前面提过“三昧经”。“一行三昧”认为——只要念佛,心即是佛。这回彻底简单了!把所有的宗教仪式最终简单化为——念佛!就是……只要念佛,心即是佛。那,这样儿一下儿,佛教在民众中的普及方式以及普及速度,那就呈几何儿基数增加了!所以,弘忍的所谓“东山法门”,归结一句话就叫作“一行三昧”。

事实上,无论是“楞伽经”,还是他推的……就是加推的“金刚经”……就是认为——东山法门的根本经,他在对这两部佛经的解释的时候,是十分随意的!我们前面讲,别人向他请教“楞伽经”的时候,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自己“心证了知”,你自己想吧!然后,当解释“金刚经”的时候儿,他也很随意,大部分他对弟子的态度是——嗯……你懂啦?那弟子,弟子只好说“懂了”。

后世弟子对这件事的解释是说——弘忍的目的在于排除“向外求佛”的传统教义!包括——破除偶像的崇拜、破除净土的信仰,也……破除沉迷于宗教经书之中!不去着意修持,把解脱的希望从对外的追求,转移到了自我内心的一种调节上。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弘忍干的这个,就是……随意解释经书的目的,包括念佛……即,心即是佛的目的,就是——破除了向外求佛的过程,改为向内求佛。所以,我对这个事儿就不好判断了!

弘忍的门徒难以确计!但是,有名的,被认为确能传其禅法的人有十一个。弘忍这位师父,他特别地爱徒弟!而且,他的徒弟还都特别地厉害!后来,因此就引出了禅宗史上最大的公案,就是“六祖案”嘛。

弘忍死后,他的徒弟分布全国,各为一方宗师,聚徒传法,声震朝野!比如法如和老安……就是慧安,驻锡在嵩山,声望极高,直接影响东京……当时我们说——洛阳就叫东京。就是……嵩山的慧安直接就影响到东京的这些达官显贵。

玄赜,在安州,就是湖北的安陆。后也入洛阳,影响也很大,当时被贵族……很多贵族推举为自己的这个……师父。

他的弟子智诜,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开了成都净泉(众)保唐一系。就是……成都禅宗这一系,也是他的弟子开创的。

神秀,在当时的荆州当阳……就是今天湖北当阳,名震西京!当时的西京就是长安。后被公推为——禅宗北宗领袖!

而慧能(惠能),在广东扎根山林市民,在韶州……就是今天的韶关,被推为——禅宗南宗始祖。

此外,被后人所传,道信的另一个弟子——法融,就是……跟这个弘忍是道信的弟子,继了道信的法嗣,另一个没有继法嗣的另一弟子——法融,在南京牛头山经营而成了著名的牛头禅系。

所以说——经过安史之乱,到了唐中后期,禅宗内部出现了宗派林立、争讼不已的状况。这就是说……我们如果看汉传佛教就明白说——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有多大的好处!它不会出现一位名师逝去之后,他的著名弟子就迅速地分派这种情况。他会一位活佛不停地转世。

后来,根据华严宗宗密所收,禅宗当时有多少个宗派呢?有一百余家!有其独特教义的呢,有十家,最后,合并为七派。就是……百余家的禅宗派系,最终,有自己的独里教义,可以划分为一派的人,就是这七派:

第一个,就是神秀门下,北宗提出来的——“拂尘看净,方便通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智诜所开,净众寺金和尚一系所提倡出来的——“三句用心(指 无忆无念莫妄),为戒定慧”。这是第二家。

第三家,是老安门下俗家弟子陈楚章一系提出来的——“教行不拘而灭识”。

第四家,是慧能门下的怀让、道一提出来的——“触类是道而任心”。

第六家,是慧能(惠能)旗下,神会一系提倡的“寂知指体,无念为宗”。

牛头禅法融门下,慧忠提出的一个,就是——“本无事而忘情”。

我们前面提到过,说——为什么禅宗是以口号儿立宗的?就是……最终归出的七派,每一派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一句话作为他们的法眼,就是——这一宗的核心。

最后一个,据传也是弘忍弟子门下,宣什一系的,叫——南山念佛门。提倡的叫“惜传香而存佛”。

这七宗,每一宗都提出了自己这一宗的法眼。这些宗系争相刻碑,杜撰自己的传系,各出自己的语录……除了弘扬自己宗派的教义目的,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佛教正宗地位。所以,禅宗各家所述的族谱是完全不一样。

到底谁是禅宗的始祖呢?我们一般知道的是——达摩。其实,有——求那跋陀先、菩提达摩多罗、达摩多罗和菩提达摩,这四种说法。就是……关于禅宗的始祖,它就不确定!

而到底谁是五祖弘忍之嫡传呢?因为我们知道——实际慧可、僧璨,这都是不可考的!道信非常明确!真正弘大(禅宗)的是弘忍。关于谁是弘忍的嫡传?弘忍死前,他是没有确定的。后人把他们(的眼光)集中在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惠能)二人身上!“南能北秀”大体反映了此后禅宗的主要潮流。

我们前面谈到了七派,这七派里其中也包含神秀和慧能(惠能)。慧能(惠能)一系,就是后来的神会一系。他……慧能(惠能)一系在七派里,他有两支:一支是怀让一系;一支是神会一系。而神秀门下只有一支。

我们看一下儿后世普遍认可的南、北两宗的简史:

北宗的是神秀。书上记载神秀的生平是这样的,说他——俗家姓李,是河南陈留人,生于隋朝末年。少为诸生,游问江表,精通黄老之学,三乘经论。神秀五十岁才投入弘忍门下求师。他都五十了,才去弘忍那儿,去求师。大家注意——他没有出家!他服侍弘忍六年不舍昼夜,后涕辞而去,退藏于密。就,什么意思呢?他哭着就走了!我们就不知道他的踪迹。

直到弘忍死后的仪凤年【唐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仪凤二年】,就是公元677年,他年近古稀……他在七十岁的时候,才正式取得了僧籍。别看他七十岁才出家,而且他出家并没有当方丈……他当时是隶属于荆州当阳玉泉山玉泉寺,他在这里出家……因为他的地位比较高嘛,他就没有住在这个寺里,他在寺东山别地,别造兰若——自己造了一个小房子。

但是,他名声很大!一时就者如云,两京学徒群方信士不远千里来赴禅门。武则天也知道他的名声,多次遣使迎神秀入京!最后,神秀被推为两京法主,受到唐朝三代皇帝——睿宗、中宗礼遇,又号“三朝帝师”【三帝国师】。就是……他七十岁才正式出家以后,就抱得大名!但是,朝廷给他封的这“三帝国师”的称号,真正成了禅宗大斗争的触发点。

发动这场斗争的人,就是——自称是慧能(惠能)弟子的神会。神会这个人,来路非常奇怪,他出现之前,没有他个人的记载,以至到今天,我们都不知他生于何年?我们只知道他卒于公元760年。这在佛教史的记载上是非常这个……有意思的!一般的名僧,我们都会有寿数、僧腊与戒腊,比如说,我们说的——神秀。就是说——他去(求师)弘忍那天开始,就可以算“僧腊”;但是,他受戒那天的时间,叫“戒腊”。每一个人的年龄……这个时间点在佛教史上都记录得非常细!

但是,这位自称是慧能(惠能)弟子的神会,完全没有记载!在他出现之前,都没有人知道这个人。所以,他是否是慧能(惠能)的弟子是非常可疑的。

在开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当时北宗炙手可热!当时,在河南的滑县,就是……赵紫阳的老家——滑台,朝廷开了一次无遮大会。在这次无遮大会上,神会突然发难,向当时的崇远法师展开了关于南宗、北宗到底谁是正宗的争论。

神会说——北宗传承是傍,法门是渐。只有慧能(惠能)才是真正弘忍的“顿门”嫡传!并且,拿出了一个自称是传宗信物的法衣。大家这里都知道……我们电影里也有过这个所谓“木棉袈裟”。

安史之乱,当时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他需要经费,而神会就资助郭子仪,在全国各地到处设戒坛度僧,收取香水钱以资军费。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前你出家,不是随便出的,这要取得僧籍,而僧籍这个是由国家批的,象户口一样,每年批多少是固定的。于是,神会就开始卖这个户口!就是……你是僧人,你要正式入籍,我卖这个户口。所以,神会替郭子仪筹了大量的军费。作为他给军队筹款的报酬,唐德宗正式神会为……六祖慧能(惠能)……就是说——唐德宗没有封他为……神会为第七祖,他把神会的师父——慧能(惠能)正式封为了“六祖”,并且立神会为慧能(惠能)嫡传。

我们都知道——在这以前,大家都认为五祖弘忍,六祖是神秀……是北宗,它没有南宗。忽然,神会冒出来说——有一个南宗,我的师父叫慧能(惠能),也是弘忍的弟子!最后,朝廷就立了慧能(惠能)为正式的“六祖”,而神会传了他的法嗣,被传为第七祖。但后世其它的禅家……其它的禅宗宗派,对此是概不承认!这只作为……嗯,他这支的嫡传承认,其它宗派基本不认这件事儿。

根据柳宗元和刘禹锡所撰的《大鉴禅师碑》,六祖慧能(惠能)在南方,其实当时已经这个……名声挺大的了!但是,他正式得到朝廷的这个封号和确认是元和十年,就是公元815年,其实这个时候儿,离慧能(惠能)去世已有百年。所以我们就说——为什么说神会的来路很奇怪呢?就是……如果神会是慧能(惠能)的弟子,他出现的时候应该……应该是五、六十岁了!但他实际当时是很年轻的。

这个谥号的最重要的作用,或者说——朝廷把慧能(惠能)封为“六祖”,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此后禅宗各个禅众们都纷纷争做慧能(惠能)法系……就是认为——这就是正宗了嘛。

关于慧能(惠能),他的身世以及思想,无论是“坛经”【《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还是其它的“灯录”,后世传说很多!很多小故事,大家都很清楚……比如什么,嗯……“菩提本无树”的诗啊、他半夜去见弘忍啊、得到了木棉袈裟,然后就半夜秘密逃往南方啊……然后呢,又在南方的一次辩经里,说到“心动”与“幡动”的这些谣传。

据王维的这个……记载,就是他根据神会所说的故事记载,王维记神会所述,是说——慧能(惠能)的俗家姓卢,出身很低微,是个猎户,生于岭南农猎之家。后参谒黄梅弘忍,密授袈裟,遂销声异邦。这里其实是很可疑的!经十六年,在南海……广州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质以“真乘”。就是……他秘密见到了五祖弘忍,得到了弘忍的袈裟,拿着袈裟,他就跑了!跑了之后,十六年没有踪迹。十六年后,在广州一次印宗法师讲“涅槃经”的过程里,质以“真乘”。

我们都知道“涅槃经”谈的是什么呢?“涅槃经”谈的是佛性嘛!那就是“当常”、“现常”,这个“真乘”……这些问题。印宗不能答,于是就向他(指 慧能)请教。至此,慧能(惠能)才削发受戒,大兴禅法!大家注意啊……慧能(惠能)是到这个时候儿才受戒的!就等于——他在之前,包括密授袈裟的时候儿,他都不是个和尚。

慧能(惠能)的另一个弟子,叫——法海。他做的这个故事叫《曹溪大师别传》,或者叫作《六祖大师缘起外纪》,记录了慧能(惠能)后来在韶关,就是……韶州弘法的各种言论,他把所有的言论都整合起来,写了一本经。这个我得休息一下儿才能一口气把这本儿经的名字给大家念完,这本儿经的名字叫作——《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我们也简称为“坛经”。

这本儿书介绍了慧能(惠能)的历史和思想。于是,在慧能(惠能)的这个法嗣之下,就出现了神会系与法海系两个系统,所记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慧能(惠能)代表的作是“坛经”,典型思想呈现在他与神秀对抗的那首诗上。事实上,法海在这本儿“坛经”中记载的是两个颂,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

和另一颂: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后世不了解佛教哲学的这些……这个,徒众们啊,经常会搞混这个,认为——这两个东西是对立的,然后呢……慧能(惠能)要比神秀高一阶。实际上,这两个偈,在哲学基础上它就压根儿不是一回事儿!它完全不相同。前者谈的是“般若性空”;而后者谈的是“涅槃佛性”。可以这么说——这两个偈,实际是佛教的两套哲学体系,完全不同的东西。一套是般若学的;一套是佛性论的。

虽然,二者都承认“心性本净”!但是,如果我们对“般若性空”和“佛性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就知道——偈,虽然看着不同,它们的出发点和原则实际是没有区别的!这里就反映出来了“坛经”的作者,或者说是——慧能(惠能)本人,他的理论很杂!他引用了“楞伽经”、“起信论”、“金刚经”……但是,非常明显的是——他的理论修养比较低!说明——禅宗早期造经的人,对“起信”、“佛性”、“般若空观”、“中观”……最终要阐述的问题和它一直演进的脉络完全不了解,只是根据汉语的意思和对照,做了这两个偈。

但是,禅宗最终是一定会在广大群众中获胜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深得在老百姓中传教的诀窍!就是——不讲理论。就象刚才我给大家讲的似的,说——这两个偈,一个是般若性空观,一个是涅槃佛性论,他们二者看似不同,实际在“心性本净”上是相同的。这叫“理论”。

而禅宗压根儿就不讲这个!因为讲这个也没有人听,讲这个你也听不懂!所以,禅宗就抓住了在群众中传教的根本要点,就是——用最简单的口号儿去传教。

禅宗,它不光是佛教史上,它甚至是整个儿人类宗教史上最大的口号儿党!我们知道——口号儿总是激动人心和有号召力的!这样儿,加上禅宗五祖弘忍的那种——“嗯……你懂吗?”的态度,禅宗它想不火就不行了!

禅宗在对于——你谈佛教理论上的时候,它用的态度是一种大乘中观派的“不破不立”的态度。就是说——我说的口号儿你不懂,那是你没水平;如果你翻过来给他讲理论,他觉得你无知!这就是后来,我们说的临济派的“我执”与“法执”——你给他谈“我不懂”,他谈你“我执”;你给他谈“懂了”,他谈你“法执”。如果,你反过来问他——禅宗,你的口号儿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就反过来鄙视你——说你“法执”!

于是,禅宗就用这种喊着口号儿,忽悠大众的态度冲了出来!如果不是遇到比它更不讲道理,甚至连口号儿都不喊的密宗,它真是要统一佛教界的。

一直到宋、元两代,不停地有人对“坛经”进行整理、增删……这些,对禅宗后来的发展影响很大。实际上,“坛经”简明概括了自弘忍以来特别是神会、法海、处寂……诸禅系身上的一些普遍主张,例如“一行三昧”、例如提倡“定慧体一”……

我们可以系统地看一下,这个……禅宗在整个儿“坛经”中提出的我们修行的这些口号儿,或者说——它的法眼、它的要点,比如“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禅宗强调“众生本性自有般若智,自用智慧观照”!又强调“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自心顿悟,现真如本性”……这,就是南宗禅家的理论纲领的……这么说吧——口号儿!所以,后来我经常碰到一些中年的阿姨跟我说——要懂人生的大智慧……佛在我心里……真是让我崩溃了一地!她来源就是禅宗的这个口号儿——“一切万法皆在自心中,何不在自心中体现真如本性”。

这些“坛经”里的口号儿,缩略成日常的一些用语,如“若识本心,即是解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就成为南宗指导在家信众修行、实践的指南。据此,他们甚至提出来——禅宗不假文字,不向心外求索,向心内求索……不计较在家、出家形式……这种各种各样的禅门。

大家看见没有?禅宗是第一个把理论……这,就是说——把“鄙视理论”提到理论高度的佛教宗派。什么意思?它就提倡“不假文字”!就,它鄙视理论都到了理论高度了!嗯,这个……干脆不要看经书。

“坛经”有一些内容也是比较独特的,和传统的,就是……系统的佛教哲学思想相,相抵触……或者说相悖吧。它高举“金刚经”为自己的旗帜,把教授“坛经”规定为传法不失本宗的标志。它在“坛经”的后面甚至模仿《楞伽师资记》,记述说——慧能(惠能)死前嘱咐自己的十弟子,各为一方头儿。这跟五祖弘忍一样——十一个弟子各据一方头儿。

当然啦,“坛经”的这一系列记述,在神会一系的文献中都是没有的!我们知道——“坛经”是法海这一系记载的。所以说——十弟子中,除神会外,在禅宗史上其实都没有任何地位。法海一系,也只局限于岭南、韶关……韶州一地。=== 佛教通史(上)】-034-(藏传)唐开元三大士 ===

佛教从它的时间发展上,马上就要进入它最重要的分支,就是——藏传佛教。

藏传是以密教为主的。大家注意——这里我谈的是“密教”,而我们汉地佛教在这个阶段是“密宗”。实际这是整个佛教界整体发展趋势!在此同时,印度也是以密教为主的。

我们承接上章,把唐末整个佛教的发展讲完。虽然同是密教,其实藏传佛教跟汉地是几乎完全没有关系的!藏传佛教的整个儿体系是由印度直接传入。但是,我仍然认为——唐朝末年的密宗,是藏传佛教的先声!从此之后,整个佛教界都开始转向——印度的佛教界就彻底转向了印度教;而汉地转向了禅宗;藏地彻底转向了密宗。

其实密宗的经典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是很早的,多属于真言咒语,或者我们叫它“陀罗尼”、总持。在前面的课里我们提到过,说——除了“经、律、论”之外,实际还有“咒”,比如像“紧箍咒”……但后来为什么不传了?其实在这儿之前传了很多!西晋到东晋期间,翻译引入中国的陀罗尼有二十余种。比较著名的《大灌顶经》、《大孔雀王神咒经》、《请雨(咒)经》、《咒小儿经》……这个儿,今天还能看到这个译本的。

南北朝以后,传播咒术的中外僧侣,可以说绵延不绝!因为,它是有现实的社会需要的……咒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说——息灾、求祥、治病、驱鬼、祈雨……基本上咒语是无所不能的。这些咒语,我们统称它们为——杂密。

杂密,它在内容上跟中国的道教和儒术、一些民间的巫术、占卜……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它在……杂密在中国的流传过程里,它带有强烈的一种本地色彩,因为,在这个下层,这个……备受苦难的群众中啊,咒语这种东西,是一种最廉价的消灾祛病的手段。它同道教和其它中国本土民间信仰一样——非常流行!以致于我们后来在研究的时候,在宗教实践上甚至很难把它和一些本土的法术区别开。

它在中国的整个佛教史上发挥作用,并形成一个宗派,就是——把密教引入殿堂的,是唐初的开元三大士。唐太宗的晚年,他非常迷信。大家都清楚——像这种唐宗宋祖到了晚年……他都不想死!他就向那个胡僧求这个不死药,最后吃错了,暴死!高宗也一样,也是……他当时,唐高宗让法师玄照去乌苌(又译作:乌仗那)国求药。这个乌苌国在中国书上是说——是一个专出长生术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个著名的大师,就是——藏传的莲花生大师。

因为这种长生的考虑呢,初唐所有的大译家,就这……四大译家,他们都翻译过密教的典籍。这是一种真实的需求。所以,密宗之所以能在开元时期兴起,不光跟我们国家的强盛有关,也跟这一阶段中国帝王的需求是有直接关系的。

“开元三大士”及他两个门徒——一行和惠果,是中国密宗的创立者。这个“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这三个人。

善无畏,中天竺人。我们古代认为天竺是一个盘儿,分上、下、左、右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东天竺、西天竺、中天竺。这个善无畏就是中天竺人。印度自己管中天竺叫“中国”。他出身于贵族,舍王位出家入那烂陀寺,受学瑜伽三总持。当然啦,这是他自己的介绍,因为我大量地看佛教的历史书籍,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时候儿,外国僧人来中国,介绍自己的时候儿,经常是说——自己是贵族!不是舍了王位……就是舍了大官儿位,反正真假我们是不知道。但是,这种自我介绍在当时的外国僧人里是一种惯例。

开元四年,就是公元716年,善无畏经北印度来到长安……他是走的陆路,住在西明寺,相当于是国立两大寺院之一。传说——玄宗曾拜他为国师,受命建立灌顶道场。

善无畏,他所翻译的两本儿有影响力的经,一本儿叫《虚空藏求闻(持)法》……这本儿影响力还一般,这是他译的第一本儿经。但是,他跟他的弟子一行翻译了另一本儿经,影响很大,叫《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这个名字很长,如果说把它缩略一下儿,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日经”。“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主要体现,它是密教胎藏部分的根本经典。我们要注意一下儿——胎藏是什么意思呢?实际是“如来藏的蕴含”的意思。而“大日经”就是体现了这一部分理论。

“开元三大士”的第二个人叫——金刚智。他也是中天竺人,出身婆罗门,呐!又是个贵族!自幼出家,广学中观、瑜伽后专行密教。这在当时这个时代的印度是一各趋势,就是——这些高僧最后都要走到密教上。开元七年,就是公元719年,在善无畏来华三年之后,他经狮子国【今 斯里兰卡】抵广州,次年入洛阳,再入长安。他走的是海陆……经狮子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是从印度出发走海路,经斯里兰卡,到广州,然后从陆路到了长安。

据说——唐玄宗也拜他为国师,住在慈恩寺……就是两大国立寺院嘛——善无畏住在西明寺,他住在慈恩寺。他也造“毗卢遮那塔”,这个“毗卢遮那”就是日光佛嘛,广弘密教,也是建立曼陀罗场,立坛灌顶。他和不空……就是开元三大士的这第三个人,以及一行译了《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我们也简称叫“略出念诵法”。这本儿书,它来自于……就是,它是一个缩略本,它是一部大经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核心部分——是《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的一部分,简称“略出念诵法”。金刚智译的这本“略出念诵法”,是属于金刚顶部的根本经典,也是密教理论的主要体现者,或者说是密教实践的主要体现者。

我们翻回头来看一下儿这两个人的贡献。善无畏,他翻译了“大日经”,彻底呈现了密教的理论;而金刚智翻译了“金刚顶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是《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的初分】,呈现了密教的实践。

这个时候儿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开元二十九年,皇上命令——金刚智,你回国!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就是……突然命令他回国,结果,他没出洛阳就死了。大家知道——历史上,密教的僧人没有好下场的很多!比如昙无谶。

三大士里,活动能力最强的,影响地狱最广的,是——不空。是第三个人。不空,他不是印度人,他是狮子国人,就是……他是个斯里兰卡人。他在爪哇这个地方遇见了金刚智……当时爪哇这个地方叫作——阇婆国。就是,金刚智来中国的路上,在阇婆国停留,遇见了不空,于是他就跟着金刚智来到洛阳,参加他的译经活动。

他这个出身没有三大士前两位好,学养也没有前两位好……但是,他的情商远远超过前两位。开元二十九年,我们说过——金刚智和不空……就是,不光是金刚智被遣回去啊……因为不空是跟着他来的,他也被遣回去,被命回国。我……我多次研究这段历史,我很怀疑就是……密教是参与了高层的一些政治活动。

金刚智死在了洛阳,但不空就回到了斯里兰卡。但是,回到斯里兰卡以后……是小国呀,一说——哎呦,从中华上国来的,受到国王的礼遇!于是,不空又在斯里兰卡待了五年,重新学习。大家知道——他是跟着来的,其实他的这个基础知识很差!他回去的这段时间,他重新学习了秘密总持、三密护身、瑜伽护摩三套法术。天宝五年,携梵筴【又称梵夹、梵经、梵典,是指以梵语书记于贝叶、桦皮、纸等之经典,又代表一切经典】再来长安。就,五年以后他又来了!这次来,他不是空着手来的,他叫“携梵筴”来长安。

什么叫梵筴呢?就是——贝叶的经书。就等于他还带着一些高级文物来了。但是,没呆几年又敕令回乡……就,又不让他待了。他一路慢慢腾腾走、慢慢腾腾走……走到韶州……就是广东韶州,哎!说——我病了不走了。关于他们被强令回国这件事情,我特别好奇!查过很多资料,但是没有找到理由。

天宝十二年,大家知道——安史之乱了!哥舒翰奏请皇上,让不空去河西边陲“请福疆场”。安史之乱起,这个不空就身陷长安,就从这一系列发生的事情,我们就看出来——不空这个人的情商非常地高!他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安史之乱,皇上已经跑到凤翔【今 宝鸡】去了,不空在长安。但是,他派自己的徒弟,隔三差五就派徒弟悄悄潜出长安,去给唐肃宗问安;两京一收复,不空立刻上表,而且自己做了一个如来像呈给皇上;唐代宗继位,不空又立刻又上了一个象牙雕的佛像。就是说——他是非常会来事儿啊!

这个……经过这种战乱,他身陷敌营,还这种隔三差五地来献忠,皇上觉得——这个外国人还是不错的啊!于是,永泰元年,就授不空进鸿胪寺。次年,让不空进五台山传法,在五台山修建了两座寺庙……今天还有,就是——金阁寺和玉华寺。这两个寺庙都是密教的道场了啊!

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不空卒。代宗,代宗是非常信任不空的啊……为他专门停朝三日,追赠不空为——司空。

不空,他跟金刚智是一个学系的,也是研究“金刚顶经”的。但是,我们要看一下儿——这两部经书真正译出来的……这个幕后的推手是谁?因为这些人都是外国人,来中国待了几年,他们怎么可能就译出这么大的经书来呢?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一行;一个是惠果。

一行和尚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俗姓张,是河北巨鹿人啊。他少年的时候……他这个人很聪明啊,他少年的时候儿就去嵩山,先学禅;后来,去天台山国清寺,去学算术;后来,又去湖北当阳……就是我们知道——神秀那一支,去学律。当善无畏来到长安的时候,一行就跟随他受了胎藏法,帮助善无畏翻译了“大日经”。

不光是翻译了“大日经”啊,一行和尚著写了《大日经疏》……就是作了解释,来阐述密宗的理论。这本儿《大日经疏》后来就是密宗理论最权威的一个解释著作。

等到金刚智来华……就是三年以后……一行这人特别好学啊,就有什么学什么!他又跟着金刚智学“陀罗尼密印”,又帮助金刚智译了“金刚顶经”。这个人的水平就很高啦!但是他水平高,还不止体现在这儿啊……因为,一行和尚在中国科技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一套历书,你知道……中国古代,这个最高级的数学就是做历书,这本儿历书叫《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后来,中国就……使这个……就,自开元以后就使这套历书——《开元大衍历》。此后,唐玄宗谥号他为“大慧禅师”。

为什么这本儿《开元大衍历》这么强呢?是因为在这儿之前,中国人使的是《麟德历》……就,唐朝的时候,人使的是《麟德历》。这个《麟德历》来历也非一般,它是著名的道士李淳风所著。就是……李淳风,他是道家,他编的《麟德历》。如果大家不知道李淳风是谁的话,我说一个事情大家就知道了,就是——《推背图》的作者就是李淳风!就是……在中国最有名的!现在说什么都能预测的“推背图”,这就是李淳风写的。

所以,这套历书,它不光是谁准、谁不准的问题,它是唐初佛道之争的一种体现!当时,怎么来看一个历书准不准呢?很简单,测日食!就是……我说哪天要日食?你说哪天不日食?咱们就看谁测得准。最后,一行就赢了李淳风。

一行在中国的科技史上,他不光是具有科技成果,他还具有科技史的思想哲学成果。因为他做……常年做这种测量式的事情嘛,所以他提出来——在小范围测的东西是不可以无限放大到空间里去测的。这个东西在那个时代,说……一千多年前,能提出这个观念,是很大的一种进步。

“三大士”另一个弟子,叫——惠果。他实际是……嗯,隔代弟子。就是……他出来的时候,“三大士”已经都OVER了。惠果九岁,随不空的再传弟子——昙贞学佛,十七岁入道场。后从不空受了灌顶,然后,他又跟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学了密法。就是……他跟着不空的弟子学了“金刚顶”,又跟着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学了“大日”。

所以,当不空去世之后,你看这个人已经身兼二学了啊!当然,本身他也是……就,非常地这个……就是,就是佛智非常地好!所以,他身具善无畏和不空两家之长,就把“金刚界密法”和“胎藏界密法”融合在一起了,建立起一种叫“金胎不二”学说。这个学说对日本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到今天对日本佛教界影响很大!就……“金胎不二”理论。

不空死了以后,惠果成了第一位传法阿阇梨,弟子很多!就是……他一个人继承了两家嘛,有点儿像近代那个虚云似的,密宗两大师的学说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因为一行吧……他这个脑子都在科技上,在这个宗教上就用得不是很多。这个,这个宗教上的这个……法嗣都让惠果继承了。

惠果传弟子甚众,最有名的就是空海!就是这个……日本人。哎……这很多庙里都立着空海的像啊!空海回国以后传瑜伽密教,开创了日本真言宗。所以,空海是日本真言宗的初祖。

我们知道——这个密教啊,它传到日本,我们叫“东密”。东密还分两部分——东密和台密。这都是汉地的密宗传过去的。藏传的密宗是从印度直接传的,我们叫“西密”,或者叫“藏密”。就是——东密跟我们有关,是我们传出去的;但,西密跟我们没关,人家是从印度直接学的。

密宗经过晚唐的打击,就完全的衰败了,它还不是说衰败还喘一口气儿……它是彻底被打没了!从此之后,中国就没有密宗了……可以说基本没有了!嗯……至少日本的学者是这么认为的,说——中国就没有密宗了。整个儿密宗都……东密都传给我们(指 日本)了。到宋初的时候儿,有一点点的复兴,在这个史书上……但其实只限于译经。它无论是教理啊、仪轨呀、仪式啊……都没有了。

“开元三大士”弘扬的密宗,着重的几点,就是……我们说一下儿,它弘扬的密宗着重几点吧……它实际是着重于两点:一点,就是……它,它呈现给大家的形态到底是什么?它呈现给大家的形态,一点,叫“曼陀罗灌顶”;另一点,叫“金刚瑜伽”。就是……整个儿密宗呈现出来的这个……宗教实践:一个,就是灌顶;一个,就是瑜伽。

曼陀罗灌顶,是金刚智所传的“金刚顶经”的中心部分。它分两部分,就是……一看这个,这个词,我们就知道它分两部分,“曼陀罗灌顶”嘛——曼陀罗是一部分;灌顶是一部分。所谓曼陀罗,又叫这个“曼茶罗”、“曼荼罗”【曼陀罗又作:漫荼罗、曼拏罗、满荼逻、满拏啰、曼吒罗、曼茶罗】,它意译是指——坛。就是地坛的“坛”,坛场。就是——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制作一个土坛儿,这个土坛儿是现在还有!就是说——那种有颜色的砂子画出各种各样相应的图案来,要在各不同的位置裱画出相应的图案用那种彩色的砂子,比如说——瓶儿啊、灯儿啊、香呀……来预示着诸佛菩萨都聚集于此。他们认为——这个坛场的这个绘……通过坛场的这个绘画,要呈现一种什么呢?就是——大悲、智慧、方便的一切教理上的圆满……通过这种坛场的形象体现出来。

修法者呢……或者念动真言,或者禅坐观想……就,要不然坐在这儿看它,要不然就对着它念动真言,这个……心想自己的预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这就是曼陀罗。实际上,曼陀罗后来普遍被用于绘画、壁画儿……它,就是……因为它这种画画儿形式啊,就是会引申出一种无限神秘的想象力!后来,曼陀罗被应用在西方的心理治疗学上。

我们知道西方现代两大……叫“双峰”,心理学的两大双峰——弗洛伊德和荣格。荣格的整个儿心理学治疗,就是建立在曼陀罗和炼金术上面的。就是……它整个儿呈现这个……荣格所谓的第二人格,就是通过曼陀罗的形态展示的。后面我们会给大家专门讲一下儿荣格和西藏佛教的关系。

所谓灌顶,啊……这个事儿大家就很清楚啦!拿水浇脑袋嘛。它实际本来是天竺国国王继位的时候,它们印度教的一种仪式,叫“韦陀梵志”。就是……韦陀梵志这个人……就是这么一个神呐,用水去浇这个……这个新继承的这个王的头顶,作为一种仪式。其实,这本身是一种非常异域化的仪式!我在以前提到过,说这个……佛教是有希腊化的因素在里头的!我们不觉得这个灌顶跟基督教的洗礼很像吗?

灌顶,它那个仪式主要是为了表现说——诸佛给你护持了……给你加持了!而一切的灌顶活动是必须在道场里进行的,以曼陀罗为前提,所以叫“曼陀罗灌顶”。

第二个就是金刚瑜伽。瑜伽是密宗引入中国个人修持最重要的一个法门!瑜伽,后来分成两支,一支走向了神秘主义,就是——藏传佛教的瑜伽;而一支留在这个汉地的,就变成了健身延生之术……就变成了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唐密,我基本上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儿。整个儿唐密的阶段也很短,就“开元三大士”这个阶段,介绍到这儿……就介绍完了。

【学习探究】

开元三大士是在密宗祖庭大兴善寺_不是大慈恩寺

佛教通史(上)】-033- 忘情还是任心-南岳与青原

南岳与青原,是正值禅宗南、北两宗激烈……激烈……(交锋)正烈的时候,在湖南和江西悄悄涌现出来的新的禅宗派别,这也就是后来所说慧能(惠能)传承的另外两系——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

传说,怀让是陕西安康人,他最早是就学于嵩岳老安;后来受教于曹溪的慧能(惠能);再湖南的衡山修禅。他的终生默默无闻。真正让怀让扬名于后代的,是到了他的徒孙,他的徒孙辈在京师弘扬本宗法门,于(唐敬宗)宝历年间获得朝廷的敕封。真正让南岳禅法轰动官民的,是——马祖道一。

道一,生于公元709年。他是四川广汉人(什邡马祖镇),俗姓马,后来世称“马祖”,宪宗追封他为“大寂禅师”。马祖势力遍及江西,号称“江西禅”,又称“洪州禅”。促使洪州禅持久发展的,实际是道一的另一个弟子——怀海,又叫——百丈怀海。他在佛教史上非常著名!他最大的贡献,是——戒律。

根据传统的戒律,大德禅师多居于律寺,制约非常地苛细。但是,我们都知道——禅宗是以农禅经济为主体的,所以道信、弘忍以来,这些禅僧的领袖们,他们都不住在律寺里,也不受这些戒律的制约,往往是离寺别居。

我们今天看,比如……很多藏传佛教的寺庙,这些僧侣还是围绕寺庙别居的,这种别居,就会导致戒律荡然无存。到了百丈怀海,决定另立禅居,不论高下尽入僧堂!他对日常的坐、卧、住、行都作了规范,比如,堂中设长连床,卧必侧(斜枕)床唇,谓之带刀睡;日常饮食随宜,示节俭;行普请法,示上下均力;长老居于方丈;不立佛殿,唯立(树)法堂……

这些规定说明——这种散居的农禅模式逐渐发展,已经开始形成了稳定的寺院经济。于是,禅众集团……这种长期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平等式的生活方式,需要开始规范化和制度化。与此相应的是——坐禅的宗教观念以及秩序和纪律也会因此而得到加强。

百丈怀海确立的这种禅宗戒律……我们请注意啊!这不是传统上律僧定的戒律,定的是禅宗的戒律,一旦制定,立即在天下禅宗中风行,如风偃草。到元朝,重修为“百丈清规”,我们又叫“百丈山戒律”,成为官方颁布的必行戒条。

至此,三代——怀让、道一、怀海。至怀海,洪州禅彻底成熟。

青原行思,是吉州人,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他生于本州,也在本州的青原山修禅。行思的生平跟怀让的生平一样——不详。他的出名,也是因为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就是著名的石头和尚——希迁。希迁,生于公元700年,于衡山南寺(石台上)结庵行禅,被奉为——湖南主。

大家发现——这两个宗派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矛盾,是什么呢?南岳怀让,是在南岳,就是……他在湖南修行,但是他的势力却遍及江西;而青原(行思)是在江西修禅……青原山修禅,但他的势力却遍及湖南。就是……他们互相侵入了对方的领地,但是都没有在本地传教!

理论上,我们觉得——南岳怀让应该是在湖南传教;青原行思是应该在江西传教。但他们恰恰是反着的!南岳怀让,他的弟子——道一,再传弟子——怀海却在江西传教;而出在江西吉安的青原行思、石头希迁却在湖南传教,而且,他在湖南传教的势力非常地大,被尊为“湖南主”。所以,江西的道一与行思的弟子——希迁,一时被并称为“二大士”。他(石头禅师)所撰的小品——《参同契》,对禅思想的发展影响非常地大!

希迁再传弟子,是(丹霞)天然,生平不详……后参问江西天台、伏牛(自在禅师)等派禅法,以“无事僧”著称当世。

我们发现——这两个宗派,都是出现过三代名僧!南岳怀让到三代——怀海;青原行思到三代,到——天然。

纵观唐武宗毁佛之前,中国的名山,已尽为禅宗所占,出现了大大小小许多的禅宗的传教中心。这些禅宗的宗派基本上都遵循了同一个规律,就……首先,默默无闻,师父默默无闻,四处游方、聚众;然后,最后选一个好地儿,定居于一处,在这一处传法,受到地方官吏的扶植,在他的后世弟子中又出现了名僧;最后,影响日大,受到朝廷的追封,国家予以了承认。而这些被承认的宗派,各自标新立异,互相攻讦……为什么呢?唉……都是为了争夺“谁是正宗”这个概念嘛……所谓“南能北秀,水火之嫌”,这种趋势在安史之乱后可以说是日甚一日。它与密宗同时勃起,构成了中唐佛教两大显著的特点。

关于南岳与青原两系的思想差别,后人有一些传说,实际我们对禅宗史和禅宗的思想史,是要专门分出去讲的,因为这里是“通史”,我们可以简单地讲一下儿。

宗密,就是我们说——中唐后期中国最大的禅家,所继江西禅……的法眼是什么呢?是“触类是道而任心”。这句话可以作为南岳一系的禅要——触类是道而任心。

所谓“触类是道”,是指——心动念。弹指咳磬嗽、扬眉动眼,都可以视为佛性的全体之用,即——如来藏的体现。就是……你日常的所有活动,心动念、动眼……你日常的所有举动,这都是佛性,都是如来藏!如果据此而要求,那实践上,你就不可以起心造恶!你只能行善。你也不应该被修道、学法、成佛这些目标所拘!你必须任性自在。这就所谓“任心”,亦即“解脱”。所以,马祖门下的师徒授受,往往是有哭有笑、拳打脚踢……目的在于什么呢?目的在于——启示弟子“一切皆真”之道理。

大家可能对南岳的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它的深意。南岳这一点,实际是撕开了中国禅学“心学”最早的旗帜!我们看一看“触类是道而任心”,就是——“任性自在即解脱”,这不就是儒家后来的“心学”嘛!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嘛……

青原一系的思想,宗密归为“泯灭不寄宗”,即“般若性空”。石头希迁与牛头宗——道法融同属此类!按牛头宗“禅要”是说“本无事而忘情,情忘即度苦厄”。我们知道“心经”里有一句话,叫“度一切苦厄”,这句佛经是有前半句的,就是牛头禅的法眼,即——情忘即度苦厄。

曾经有僧问希迁——何谓解脱?就是……什么是解脱?答曰——谁能缚汝?就……你不解脱,那谁捆绑住了你?

又问希迁——何谓净土?答曰——谁能垢汝?就是……什么是净土?希迁……问他……那,什么让你脏了呢?

这一组问答,或者说——这两组对立的问答,就包含了“忘情”的成分和“忘情”的意思。

从总体上看,南岳与青原以及其后的禅家,他们没有什么深邃的理论体系。他们的理论,或者说——他们所提出来的一些观点,是含糅混杂,甚至矛盾!极少具有什么特别的个性!因为当时参禅者日多,纷纷杂杂,你来我往……师徒、宾主之间问答甚多,于是出现了很多各逞机锋,就是……抖机灵儿的话,也说了很多含义不清的这个话语。这使佛教哲学或者哲学体系的边界原则愈加地模糊。

《景德传灯录》里记载了大量这样的对话和这样儿的故事,就……师徒接待的故事、对话。根于这些对话和故事,甚至在佛教上有专门的一类书……这一大类书,叫什么呢?叫“灯录”。灯录,就是记载这一类的,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书,就像《三百六十五夜》一样,这儿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一组、一组的对话。每一组对话和故事,乍一看都觉得非常有意义,但仔细想——又觉得没什么。

他们的理论来源和理论武器就是大乘空宗。大乘空宗是认为——人是不能通过语言去把握真理的!日常所说的话,你去体悟多少就悟多少。

大乘空宗还有一个武器就是“只破不立”。比如,有僧问智俨——何为戒定慧?“戒、定、慧”是“三学”…… 何为戒定慧?智俨答,说——贫僧这里无此闲家具。你说这个问答,扣得上吗?你说扣得上,它也扣得上;你说扣不上,你也不知道他答的是什么……但是,仿佛里头有一些哲理!这就是“灯录”这种逞机锋的机变。

有人问石头希迁,说——何为戒定慧?希迁说——戒定慧就是我家里的女奴。这个问答,嗯……至今我也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有僧问怀让——何是佛家三宝?怀让答——禾麦豆。这个东西,好像有意义,又好像没意义。这些“灯录”里记载的大量的问答,体现了农禅并行的丛林中,禅师与老百姓在劳动生活中,这种富有情趣的场面。

禅宗的“五家七宗”,从会昌法难开端,就是……大概公元840年到846年……841年到846年这五年。后来又遭受了王仙芝黄巢的起义,在南方的这种打击。而北方,又是那种五代十国的军阀混战。南、北两方社会都非常地动荡,导致当时官寺庄园经济这种……研究哲学、研究佛教经院宗派一蹶不振!大量的僧众流失,山林禅众也不断的扩散转移。

在另一方面,这种外患和内乱,导致国家对佛教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就没法控制了……于是,老百姓流入山林的人数愈加众多。禅宗就在各种势力的夹缝中,不光得到了生存,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于是,在唐末五代兴起的这禅宗五家,就是这种特定的社会条件的产物。

我们刚才谈了——禅宗有七家,最后汇变成了五家……就是七个理论宗派最后汇变成了五家。这五家,我给大家简述一下儿:

第一家,是江西怀海传下来的。江西怀海门人众多!其中,灵佑辟潭洲沩山为据点,就是今天的湖南省宁乡县。在会昌毁佛之后,因为相国崔慎(由)的保护,于(唐宣宗)大中初得到了复兴。灵佑的弟子——慧寂到了江西的大仰山又去开拓……就是,灵佑在沩山传教,他的弟子又到了大仰山传教!师徒合并,禅途荟萃,后成为禅宗第一家——沩仰。就是……禅宗五家的第一家——沩仰家。

江西禅怀海的另一弟子——希运,居洪州高安黄蘗山,僧众尝逾千人。会昌毁佛之后,他得到了另一个大官僚——裴休的保护,于大中二年重新聚徒。沩仰家是得到了相国崔慎(由)的保护,在大中初年得到了复兴;希运这一支是在大中二年重新聚徒。

他(希运)的重新兴起,也是……希运的弟子——义玄,在大中八年来到了镇州,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县,兴建了临济禅院。今天这个禅院还在,也非常地兴盛!势力遍布河北大名至北京之间,形成了禅宗的第二家——临济。

出于青原(药山)惟俨门下的(洞山)良价,于大中末年开始在新丰山(今江西宜丰县太平乡境内)开始授徒,后移至豫章高安……洞,洞山弘法;他的弟子(曹山)本寂在江西抚州曹山传扬师说,后移居宜黄,法席大盛,史称——曹洞禅。这就是禅宗的五家中的第三家——曹洞禅,在江西抚州的曹山。

青原(行思)下另一系——(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至(雪峰)义存……啊,这个(雪峰)义存就很有名啦……雪山峰义存,在福州象骨山雪峰(今闽侯雪峰)创建禅院,在福州传教,僧众千余人!唐僖宗赐号。他的弟子——(云门)文偃,后到韶州云门山,又受到了广州地方官的支持,后形成了禅宗五家的第四支——云门禅。

雪峰义存的另一个弟子——(玄沙)师备,至文益,先居临川……就,江西抚州……刚才我们知道——有一家已经是从江西抚州来的……就是曹洞。在江西抚州开堂,后,南唐李璟迎至金陵清凉寺……就是今天的南京清凉寺,后追为“大法眼禅师”,遂成五家中的——法眼禅。

所以,我们就知道——禅宗五家里,就是……开始有七个学派。后来,这个七个学派归到唐末的五家,实际是南岳怀让的两家和青原行思的三家,就……传下去之后。

这五家禅中,沩仰兴起最早!但是,它到宋初的时候儿,就是……经历五代十国,就已经没了……非常衰微了。

法眼,就是雪峰义存,实际青原(行思)、道悟一系下面的徒孙,形成得最晚!随吴越之亡也势衰。

而云门禅在北宋非常兴隆!

曹洞禅……特别是临济禅,流传区域最广、时间最长!直到近代,就是……曹洞与临济两宗,直到近代仍然时有名师问世。曹洞禅传至浙江宁波天童山如净,收了日本弟子道元,后开创了日本曹洞宗。曹洞禅,是对理学,就是——宋朝的儒家理学影响最大的一个禅法!

而,临济禅,就是——今天石家庄的临济寺的临济禅,法席始终很盛!直至近代!它传至石霜楚圆,收徒(黄龙)慧南,居于南昌黄龙山,后称——黄龙禅。

(石霜)楚圆的另一门徒(杨岐)方会,至筠州,就……今天的江西高安杨岐山,弟子众多,后称——杨岐宗。

所以,上述的“五家”与其后的“两宗”,僧史统称——五家七宗。

杨岐禅门下的蒙庵元聪,传日僧(俊艿),后成为日本杨岐宗的初祖。临济各派不断流传到日本,到今天为止,临济禅跟日本临济宗交流还是非常地密切的。

这就是“五家七宗”!实际上,禅宗最早是有七个学派,这个七个学派到最后剩了“五家七宗”,其实互相之间是没有关系的!虽然都是“七”。前七个学派都是从五祖弘忍下分出来的禅宗七个……嗯,这个学派吧……但最后的这个“五家七宗”实际是从怀让和行思传出来的。

“五家七宗”的哲学特色不多,它始终保持着一种“杂糅诸学、随机应变”的倾向。直到宋初,禅宗中这种普遍都要参加劳动,上下合力……上下均力的制度没有什么改变,师徒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分别……就,师父的地位高,或徒弟的地位低……在思想上非常地自由!

有一些非常有见识的禅僧,多是参学诸家名山而独树一帜!就是……到处地行学,就是到各个名山去求学,然后以至于行脚参禅成风!禅师之间平等竞争非常地激烈!就是……这些名僧就像游学一样,到各个禅去学,不能明确地说——他们就是谁的弟子……谁的弟子。然后呢,形成各种各样的学风。他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所以,开堂讲法、随机接物,就成了决定禅师地位的重要因素。所以,处理好宾主师徒之间的往来对应……往来酬对,成为了日常的一个重要议题。

禅宗的这五家各有自己的家风、门庭、宗眼……就是——法眼。主要表现为这种应机接物的方式,同时也能反映出一定的这一宗派的思想内容。我们不逐一地去讲,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儿临济一家……因为这一家对中国后来,这个禅宗发展影响很大!

临济一家,属于顿悟学,它应机多用“棒喝”!就是……“当头棒喝”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就是用棒打、喝斥成为交流道理的中介。

义玄,他有两段名言……我们都知道——义玄是创建了这个临济禅院。他有两段名言,叫——“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这是第一句。第二句叫——“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前段叫作“四料简”;后段叫作“四照用”。

什么叫夺人呢?夺人,即指斥“我执”;夺境,即指斥“法执”。“照”谓之“寂照”,是指“般若空观”,就是——我就“只破不立”;“用”,所谓妙用,就承认“假有”。我们提过说——“有”和“空”这是一个佛教不能避开的哲学漏洞!所以,即承认“假有”。意思就是说——他的言说全在于临机发挥!你说“有”,我就说“空”;你说“空”,我就说“有”;你说“夺”,我就说“不夺”!

或夺或不夺,或有或没有,或空或不空……言不尽意,没有常规。就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反对!他没有常规。他人听来总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就是……他的话,别人听了之后,总在懂和不懂……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与不对。所以,说者不因此而迷失本宗。就……这个宗的特点,就是——你说什么,我都反对!

义玄的宗旨是——打破一切枷锁。就是……他这种——你说什么我都反对的目的是什么?他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他是有宗旨的!他的宗旨就是——为了打破你思维上、见解上的一切枷锁。他认为——佛即是心清净,法即是心光明,道即是处处无碍。所以,一个真正学道的人要自信,不向外求法,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你说——义玄这种似是而非的大白话,它能不吸引人吗?对吧……佛就是清净心,法就是心光明,道就是处处无碍……人要自信,要向内求佛……这个现在,你随便找一个修佛的大姐,基本上都能给你说出来!可见义玄提出的理论是多么地深入人心!

他提倡,叫——大善知识,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骂辱诸小儿,向逆顺中觅人。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你根本不用拜佛,你不用拜祖……你就,你想骂谁骂谁。他又号召——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这个,后来一休是完全继承了他这一套……就是,日本的一休和尚。


这些话的根本目的,就是……听着是大逆不道!但是,他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是让人们把解脱的希望,要寄托在自己的自信和自主上;把解脱的希望寄托在再自己的了悟上、自己的信念上、自己的主张上!而不是去拜佛、不是去求佛、不是去念经……

可以说——这种自信、自主、自悟的原则,是禅宗创宗以来的一贯主张。但是,到了义玄发展的这种公然呵佛骂祖、非经毁行的程度,就是……已使佛教传统的这个面貌完全丧失了!他再往下走一步是什么呢?这在印度,再往下走了一步……这走了一步,就是——佛教自己的消亡,印度教胜利。但中国,就没有印度教来填补这个空白,但是佛教也因此由盛转衰。

禅宗反对偶像、轻蔑教条的这种风气,到了临济宗义玄的时候儿达到了巅峰!我们刚才谈——临济宗义玄主张的是当头棒喝,是顿悟。我们这之前提过——为什么会顿悟?是因为——真理作为一个整体,你不可能把握一部分……你要不然就都把握,你要不然就完全不把握。所以,要顿悟。

而渐宗,或者说渐悟,是曹洞宗的主张,曹洞宗主张的禅修是渐悟式的。禅宗里对中国儒家影响最大的,或者说——对理学影响最大的,就是禅宗……就是禅宗中的曹洞宗。但是,它的理论也是比较庞杂,它也没有形成体系。关于禅宗史,我们在后面要专门开始讲一章!因为我们本章讲是“佛教通史”,所以关于禅宗史就介绍到这里。

华严宗和禅宗的宗教哲学,实际都给后面的“程朱理学”提到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到宋代,华严宗已经衰微了……甚至它的经书都已经佚散了。我们提到——禅宗的一支,后来对心学的影响也非常地大!就是说——儒家的后来两派,都是受到禅宗的影响……和华严宗的影响。

而“禅宗五家”中,临济、曹洞、云门这三家,一直保持着某种繁荣局面。由于禅教融合的提倡,士大夫参禅之风……就是非常地流行!但是士大夫参禅,我们都知道——读书人普遍是对知识、对逻辑、对哲理有兴趣!他们不像普通的僧……嗯,普通的百姓一样,只是对禅宗的口号儿有兴趣,所以,士大夫参禅普遍都是对华严宗的教义表示兴趣!就是……他们研究的都是华严宗的教义……因为禅宗自己是没有教义的,我们说过——就是一本儿自己造的“坛经”,而且它的理论水平相对得也比较低。所以,宋代理学家接受的实际是华严学说!

虽然他接受的是华严学说,他通过的五家禅的曹洞禅进行的——程朱理学反复阐述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实际是与曹洞宗的“君臣五位”有内在联系的。程朱学派之外的另一学派,即——陆学,它甚至直接……就是陆象山学派,直截了当地把禅宗的精髓就融入了自己的学说!

可以说——中国儒家,后来无论是程朱,还是陆王……就是陆象山和王阳明,都从后期“五家禅”中汲取营养,各自发展。就是……他们的理论基础都是华严一系,他们吸收的这种机锋的……就是这种辩解机锋的理论……就是这种营养,都是禅宗一系。但是,禅宗自身的理论反而彻底枯竭了!我们知道——中国早期佛教造经的速度非常地快,但禅宗以后……因为它不立文字,禅宗以后,它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理论的创新了。

至此,汉传佛教通史,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就……在宋朝已经可以说——结束!其后几百年,有历史……但没有什么值得讲的东西了!我们很清楚——整个儿宋一系是禅宗一系;然后呢,程朱理学就崛起了。这跟中国后来的历史发展很……有很大关系!因为到了……就是元朝,是异族;明朝,朱元璋本身是佛教徒,所以他对佛教很多事情很了解,他整……终其一朝,对佛教都采取抑制作用!而清朝,那就完全改信了密教了。

所以,实际自宋以后,中国佛教……宋朝作为唐末到宋……(历经)五代,这是一个节点,自此之后中国的佛教,即由盛转衰!就是……再也没有高峰。到唐末是最后一个高峰。

整个儿自宋至清,所有的政治格局都是不利于佛教发展的!而且,即使在宋这一朝……因为,宋朝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朝代……我们都说——佛教本身在乱世有基础;在盛世,大家顾不上!为什么呢?因为佛教的立论是“人生是苦”,而宋朝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朝代,所以,这种“苦”大家不太容易感受到,并且也没有时间去感受。

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是人类对内……人类内心的关怀,当人类的内心充满希望去追求的时候,实际就没有太多的空间留给佛教这种悲悯的情怀了。

【资料】

【石头希迁】

石头希迁(700~790),唐代禅僧,又称无际大师。端州高要(广东高要)人氏,俗家姓陈,生而聪敏。乡民畏鬼神而祭祀,不得不常杀牛酾酒,颇多弊害,师毁神祠,夺牛而归。曾礼六祖慧能、青原行思为师,得青原行思之印可,成为青原行思禅师法嗣(青原下第一世)。

天宝初年,希迁禅师得到青原行思禅寺印可之后,离开青原山前往南岳衡山南台寺。南台寺东侧有一块巨石,状如莲台,希迁禅师结庵其上,开法化众,大扬宗风,时人皆称“石头和尚”。

希迁禅师禅风高峻,接机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为诸方尊宿所称叹。希迁禅师曾有一段上堂法语,显示出他对南宗禅法的透彻把握:“吾之法门,先佛传受。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

《宋高僧传》记载,“初岳中有固(南岳坚固)、瓒(南岳明瓒)、让(南岳怀让)三禅师,皆曹溪门下,佥谓其徒曰:‘彼石头真师子吼,必能使汝眼清凉。’由是门人归慕焉。”当时禅林盛传一种说法,可以想见希迁禅师当日门庭之盛:“江西主大寂(马祖),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不见二大士,为无知矣!”也就是说,同时代之禅门高僧,以江西之马祖道一、湖南之石头希迁两位影响最大,四方学徒多辐凑于二师之门。希迁禅师门下,确实龙象辈出,著名弟子有药山惟俨、丹霞天然、潮州大颠、天皇道悟等,都是一方尊宿。

贞元六年十二月廿五日示寂,世寿91岁,僧腊63年。门人建塔于东岭,长庆年间谥曰无际大师,塔曰见相。石头禅师不重著述,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


佛教通史(上)】-034- (藏传)唐开元三大士

佛教从它的时间发展上,马上就要进入它最重要的分支,就是——藏传佛教。

藏传是以密教为主的。大家注意——这里我谈的是“密教”,而我们汉地佛教在这个阶段是“密宗”。实际这是整个佛教界整体发展趋势!在此同时,印度也是以密教为主的。

我们承接上章,把唐末整个佛教的发展讲完。虽然同是密教,其实藏传佛教跟汉地是几乎完全没有关系的!藏传佛教的整个儿体系是由印度直接传入。但是,我仍然认为——唐朝末年的密宗,是藏传佛教的先声!从此之后,整个佛教界都开始转向——印度的佛教界就彻底转向了印度教;而汉地转向了禅宗;藏地彻底转向了密宗。

其实密宗的经典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是很早的,多属于真言咒语,或者我们叫它“陀罗尼”、总持。在前面的课里我们提到过,说——除了“经、律、论”之外,实际还有“咒”,比如像“紧箍咒”……但后来为什么不传了?其实在这儿之前传了很多!西晋到东晋期间,翻译引入中国的陀罗尼有二十余种。比较著名的《大灌顶经》、《大孔雀王神咒经》、《请雨(咒)经》、《咒小儿经》……这个儿,今天还能看到这个译本的。

南北朝以后,传播咒术的中外僧侣,可以说绵延不绝!因为,它是有现实的社会需要的……咒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说——息灾、求祥、治病、驱鬼、祈雨……基本上咒语是无所不能的。这些咒语,我们统称它们为——杂密。

杂密,它在内容上跟中国的道教和儒术、一些民间的巫术、占卜……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它在……杂密在中国的流传过程里,它带有强烈的一种本地色彩,因为,在这个下层,这个……备受苦难的群众中啊,咒语这种东西,是一种最廉价的消灾祛病的手段。它同道教和其它中国本土民间信仰一样——非常流行!以致于我们后来在研究的时候,在宗教实践上甚至很难把它和一些本土的法术区别开。

它在中国的整个佛教史上发挥作用,并形成一个宗派,就是——把密教引入殿堂的,是唐初的开元三大士。唐太宗的晚年,他非常迷信。大家都清楚——像这种唐宗宋祖到了晚年……他都不想死!他就向那个胡僧求这个不死药,最后吃错了,暴死!高宗也一样,也是……他当时,唐高宗让法师玄照去乌苌(又译作:乌仗那)国求药。这个乌苌国在中国书上是说——是一个专出长生术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个著名的大师,就是——藏传的莲花生大师。

因为这种长生的考虑呢,初唐所有的大译家,就这……四大译家,他们都翻译过密教的典籍。这是一种真实的需求。所以,密宗之所以能在开元时期兴起,不光跟我们国家的强盛有关,也跟这一阶段中国帝王的需求是有直接关系的。

“开元三大士”及他两个门徒——一行和惠果,是中国密宗的创立者。这个“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这三个人。

善无畏,中天竺人。我们古代认为天竺是一个盘儿,分上、下、左、右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东天竺、西天竺、中天竺。这个善无畏就是中天竺人。印度自己管中天竺叫“中国”。他出身于贵族,舍王位出家入那烂陀寺,受学瑜伽三总持。当然啦,这是他自己的介绍,因为我大量地看佛教的历史书籍,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时候儿,外国僧人来中国,介绍自己的时候儿,经常是说——自己是贵族!不是舍了王位……就是舍了大官儿位,反正真假我们是不知道。但是,这种自我介绍在当时的外国僧人里是一种惯例。

开元四年,就是公元716年,善无畏经北印度来到长安……他是走的陆路,住在西明寺,相当于是国立两大寺院之一。传说——玄宗曾拜他为国师,受命建立灌顶道场。

善无畏,他所翻译的两本儿有影响力的经,一本儿叫《虚空藏求闻(持)法》……这本儿影响力还一般,这是他译的第一本儿经。但是,他跟他的弟子一行翻译了另一本儿经,影响很大,叫《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这个名字很长,如果说把它缩略一下儿,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日经”。“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主要体现,它是密教胎藏部分的根本经典。我们要注意一下儿——胎藏是什么意思呢?实际是“如来藏的蕴含”的意思。而“大日经”就是体现了这一部分理论。

“开元三大士”的第二个人叫——金刚智。他也是中天竺人,出身婆罗门,呐!又是个贵族!自幼出家,广学中观、瑜伽后专行密教。这在当时这个时代的印度是一各趋势,就是——这些高僧最后都要走到密教上。开元七年,就是公元719年,在善无畏来华三年之后,他经狮子国【今 斯里兰卡】抵广州,次年入洛阳,再入长安。他走的是海陆……经狮子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是从印度出发走海路,经斯里兰卡,到广州,然后从陆路到了长安。

据说——唐玄宗也拜他为国师,住在慈恩寺……就是两大国立寺院嘛——善无畏住在西明寺,他住在慈恩寺。他也造“毗卢遮那塔”,这个“毗卢遮那”就是日光佛嘛,广弘密教,也是建立曼陀罗场,立坛灌顶。他和不空……就是开元三大士的这第三个人,以及一行译了《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我们也简称叫“略出念诵法”。这本儿书,它来自于……就是,它是一个缩略本,它是一部大经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核心部分——是《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的一部分,简称“略出念诵法”。金刚智译的这本“略出念诵法”,是属于金刚顶部的根本经典,也是密教理论的主要体现者,或者说是密教实践的主要体现者。

我们翻回头来看一下儿这两个人的贡献。善无畏,他翻译了“大日经”,彻底呈现了密教的理论;而金刚智翻译了“金刚顶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是《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的初分】,呈现了密教的实践。

这个时候儿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开元二十九年,皇上命令——金刚智,你回国!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就是……突然命令他回国,结果,他没出洛阳就死了。大家知道——历史上,密教的僧人没有好下场的很多!比如昙无谶。

三大士里,活动能力最强的,影响地狱最广的,是——不空。是第三个人。不空,他不是印度人,他是狮子国人,就是……他是个斯里兰卡人。他在爪哇这个地方遇见了金刚智……当时爪哇这个地方叫作——阇婆国。就是,金刚智来中国的路上,在阇婆国停留,遇见了不空,于是他就跟着金刚智来到洛阳,参加他的译经活动。

他这个出身没有三大士前两位好,学养也没有前两位好……但是,他的情商远远超过前两位。开元二十九年,我们说过——金刚智和不空……就是,不光是金刚智被遣回去啊……因为不空是跟着他来的,他也被遣回去,被命回国。我……我多次研究这段历史,我很怀疑就是……密教是参与了高层的一些政治活动。

金刚智死在了洛阳,但不空就回到了斯里兰卡。但是,回到斯里兰卡以后……是小国呀,一说——哎呦,从中华上国来的,受到国王的礼遇!于是,不空又在斯里兰卡待了五年,重新学习。大家知道——他是跟着来的,其实他的这个基础知识很差!他回去的这段时间,他重新学习了秘密总持、三密护身、瑜伽护摩三套法术。天宝五年,携梵筴【又称梵夹、梵经、梵典,是指以梵语书记于贝叶、桦皮、纸等之经典,又代表一切经典】再来长安。就,五年以后他又来了!这次来,他不是空着手来的,他叫“携梵筴”来长安。

什么叫梵筴呢?就是——贝叶的经书。就等于他还带着一些高级文物来了。但是,没呆几年又敕令回乡……就,又不让他待了。他一路慢慢腾腾走、慢慢腾腾走……走到韶州……就是广东韶州,哎!说——我病了不走了。关于他们被强令回国这件事情,我特别好奇!查过很多资料,但是没有找到理由。

天宝十二年,大家知道——安史之乱了!哥舒翰奏请皇上,让不空去河西边陲“请福疆场”。安史之乱起,这个不空就身陷长安,就从这一系列发生的事情,我们就看出来——不空这个人的情商非常地高!他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安史之乱,皇上已经跑到凤翔【今 宝鸡】去了,不空在长安。但是,他派自己的徒弟,隔三差五就派徒弟悄悄潜出长安,去给唐肃宗问安;两京一收复,不空立刻上表,而且自己做了一个如来像呈给皇上;唐代宗继位,不空又立刻又上了一个象牙雕的佛像。就是说——他是非常会来事儿啊!

这个……经过这种战乱,他身陷敌营,还这种隔三差五地来献忠,皇上觉得——这个外国人还是不错的啊!于是,永泰元年,就授不空进鸿胪寺。次年,让不空进五台山传法,在五台山修建了两座寺庙……今天还有,就是——金阁寺和玉华寺。这两个寺庙都是密教的道场了啊!

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不空卒。代宗,代宗是非常信任不空的啊……为他专门停朝三日,追赠不空为——司空。

不空,他跟金刚智是一个学系的,也是研究“金刚顶经”的。但是,我们要看一下儿——这两部经书真正译出来的……这个幕后的推手是谁?因为这些人都是外国人,来中国待了几年,他们怎么可能就译出这么大的经书来呢?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一行;一个是惠果。

一行和尚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俗姓张,是河北巨鹿人啊。他少年的时候……他这个人很聪明啊,他少年的时候儿就去嵩山,先学禅;后来,去天台山国清寺,去学算术;后来,又去湖北当阳……就是我们知道——神秀那一支,去学律。当善无畏来到长安的时候,一行就跟随他受了胎藏法,帮助善无畏翻译了“大日经”。

不光是翻译了“大日经”啊,一行和尚著写了《大日经疏》……就是作了解释,来阐述密宗的理论。这本儿《大日经疏》后来就是密宗理论最权威的一个解释著作。

等到金刚智来华……就是三年以后……一行这人特别好学啊,就有什么学什么!他又跟着金刚智学“陀罗尼密印”,又帮助金刚智译了“金刚顶经”。这个人的水平就很高啦!但是他水平高,还不止体现在这儿啊……因为,一行和尚在中国科技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一套历书,你知道……中国古代,这个最高级的数学就是做历书,这本儿历书叫《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后来,中国就……使这个……就,自开元以后就使这套历书——《开元大衍历》。此后,唐玄宗谥号他为“大慧禅师”。

为什么这本儿《开元大衍历》这么强呢?是因为在这儿之前,中国人使的是《麟德历》……就,唐朝的时候,人使的是《麟德历》。这个《麟德历》来历也非一般,它是著名的道士李淳风所著。就是……李淳风,他是道家,他编的《麟德历》。如果大家不知道李淳风是谁的话,我说一个事情大家就知道了,就是——《推背图》的作者就是李淳风!就是……在中国最有名的!现在说什么都能预测的“推背图”,这就是李淳风写的。

所以,这套历书,它不光是谁准、谁不准的问题,它是唐初佛道之争的一种体现!当时,怎么来看一个历书准不准呢?很简单,测日食!就是……我说哪天要日食?你说哪天不日食?咱们就看谁测得准。最后,一行就赢了李淳风。

一行在中国的科技史上,他不光是具有科技成果,他还具有科技史的思想哲学成果。因为他做……常年做这种测量式的事情嘛,所以他提出来——在小范围测的东西是不可以无限放大到空间里去测的。这个东西在那个时代,说……一千多年前,能提出这个观念,是很大的一种进步。

“三大士”另一个弟子,叫——惠果。他实际是……嗯,隔代弟子。就是……他出来的时候,“三大士”已经都OVER了。惠果九岁,随不空的再传弟子——昙贞学佛,十七岁入道场。后从不空受了灌顶,然后,他又跟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学了密法。就是……他跟着不空的弟子学了“金刚顶”,又跟着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学了“大日”。

所以,当不空去世之后,你看这个人已经身兼二学了啊!当然,本身他也是……就,非常地这个……就是,就是佛智非常地好!所以,他身具善无畏和不空两家之长,就把“金刚界密法”和“胎藏界密法”融合在一起了,建立起一种叫“金胎不二”学说。这个学说对日本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到今天对日本佛教界影响很大!就……“金胎不二”理论。

不空死了以后,惠果成了第一位传法阿阇梨,弟子很多!就是……他一个人继承了两家嘛,有点儿像近代那个虚云似的,密宗两大师的学说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因为一行吧……他这个脑子都在科技上,在这个宗教上就用得不是很多。这个,这个宗教上的这个……法嗣都让惠果继承了。

惠果传弟子甚众,最有名的就是空海!就是这个……日本人。哎……这很多庙里都立着空海的像啊!空海回国以后传瑜伽密教,开创了日本真言宗。所以,空海是日本真言宗的初祖。

我们知道——这个密教啊,它传到日本,我们叫“东密”。东密还分两部分——东密和台密。这都是汉地的密宗传过去的。藏传的密宗是从印度直接传的,我们叫“西密”,或者叫“藏密”。就是——东密跟我们有关,是我们传出去的;但,西密跟我们没关,人家是从印度直接学的。

密宗经过晚唐的打击,就完全的衰败了,它还不是说衰败还喘一口气儿……它是彻底被打没了!从此之后,中国就没有密宗了……可以说基本没有了!嗯……至少日本的学者是这么认为的,说——中国就没有密宗了。整个儿密宗都……东密都传给我们(指 日本)了。到宋初的时候儿,有一点点的复兴,在这个史书上……但其实只限于译经。它无论是教理啊、仪轨呀、仪式啊……都没有了。

“开元三大士”弘扬的密宗,着重的几点,就是……我们说一下儿,它弘扬的密宗着重几点吧……它实际是着重于两点:一点,就是……它,它呈现给大家的形态到底是什么?它呈现给大家的形态,一点,叫“曼陀罗灌顶”;另一点,叫“金刚瑜伽”。就是……整个儿密宗呈现出来的这个……宗教实践:一个,就是灌顶;一个,就是瑜伽。

曼陀罗灌顶,是金刚智所传的“金刚顶经”的中心部分。它分两部分,就是……一看这个,这个词,我们就知道它分两部分,“曼陀罗灌顶”嘛——曼陀罗是一部分;灌顶是一部分。所谓曼陀罗,又叫这个“曼茶罗”、“曼荼罗”【曼陀罗又作:漫荼罗、曼拏罗、满荼逻、满拏啰、曼吒罗、曼茶罗】,它意译是指——坛。就是地坛的“坛”,坛场。就是——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制作一个土坛儿,这个土坛儿是现在还有!就是说——那种有颜色的砂子画出各种各样相应的图案来,要在各不同的位置裱画出相应的图案用那种彩色的砂子,比如说——瓶儿啊、灯儿啊、香呀……来预示着诸佛菩萨都聚集于此。他们认为——这个坛场的这个绘……通过坛场的这个绘画,要呈现一种什么呢?就是——大悲、智慧、方便的一切教理上的圆满……通过这种坛场的形象体现出来。

修法者呢……或者念动真言,或者禅坐观想……就,要不然坐在这儿看它,要不然就对着它念动真言,这个……心想自己的预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这就是曼陀罗。实际上,曼陀罗后来普遍被用于绘画、壁画儿……它,就是……因为它这种画画儿形式啊,就是会引申出一种无限神秘的想象力!后来,曼陀罗被应用在西方的心理治疗学上。

我们知道西方现代两大……叫“双峰”,心理学的两大双峰——弗洛伊德和荣格。荣格的整个儿心理学治疗,就是建立在曼陀罗和炼金术上面的。就是……它整个儿呈现这个……荣格所谓的第二人格,就是通过曼陀罗的形态展示的。后面我们会给大家专门讲一下儿荣格和西藏佛教的关系。

所谓灌顶,啊……这个事儿大家就很清楚啦!拿水浇脑袋嘛。它实际本来是天竺国国王继位的时候,它们印度教的一种仪式,叫“韦陀梵志”。就是……韦陀梵志这个人……就是这么一个神呐,用水去浇这个……这个新继承的这个王的头顶,作为一种仪式。其实,这本身是一种非常异域化的仪式!我在以前提到过,说这个……佛教是有希腊化的因素在里头的!我们不觉得这个灌顶跟基督教的洗礼很像吗?

灌顶,它那个仪式主要是为了表现说——诸佛给你护持了……给你加持了!而一切的灌顶活动是必须在道场里进行的,以曼陀罗为前提,所以叫“曼陀罗灌顶”。

第二个就是金刚瑜伽。瑜伽是密宗引入中国个人修持最重要的一个法门!瑜伽,后来分成两支,一支走向了神秘主义,就是——藏传佛教的瑜伽;而一支留在这个汉地的,就变成了健身延生之术……就变成了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唐密,我基本上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儿。整个儿唐密的阶段也很短,就“开元三大士”这个阶段,介绍到这儿……就介绍完了。

【学习探究】

开元三大士是在密宗祖庭大兴善寺_不是大慈恩寺

佛教通史(上)】-035- (藏传)象雄文明和松赞干布

如果说——唐密是密宗在中国地区的初传,或者我们把它视为藏传佛教的史前篇,那么,我们现在要正式开始介绍藏传佛教。

我们知道世界佛教在现在为止分为三大分支——北传大乘佛教、南传小乘佛教和金刚乘。所谓金刚乘,我们也把它归入大乘范围,它是以菩萨乘为思想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藏传佛教,就是——金刚乘佛教。

中国民间,经常有人管藏传佛教叫“喇嘛教”,其实,这是我们宗教研究者不能接受的一个称呼!因为,“喇嘛教”这个词,它不是中国最先发明的,它是日本人对藏传佛教的称呼……是从日本的音——“ラマさん”里套过来的。后来,是我们中国接受了日本人的这种称呼,(才)叫“喇嘛教”。其实,藏传佛教界是不承认这个称呼的。

佛教藏传的起点,是在唐初的吐蕃时代开始的。据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始于我们非常熟悉的——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实际上在藏族的历史书里,这个时间还要早两百多年……将近三百年,就是说……(藏史)它认为——(佛教)传入藏族的时间……传入藏地的时间跟传入汉地的时间差不多……它把时间往前提了三百年。实际,我们能查到的资料是——就从松赞干布开始。

松赞干布,史料上记载——他是生于公元617年,死于公元650年。活了三十三岁。但是,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我们试想——在那个年代里,三十三岁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统一了青藏高原各个部落?而且还来唐朝和亲?我们知道——那个时候儿,物理距离看着不长,但是从拉萨到长安是要走三年呐!因为当时说——文成公主和亲进藏,走了三年!他哪儿有时间来和亲啊?我们从这个……藏文历史里来看,他是活了七、八十岁。

松赞干布,他是和唐太宗同一个时代的一个历史巨人。他以拉萨为中心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诸部,建立起来了强大的古吐蕃王朝!我们知道——佛教在进入西藏之前,当地是普遍流行……有一种土著的宗教,有点儿像满族的……和蒙族的萨满教,叫“苯教”。

苯教,它是一种原始信仰——崇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特别重视部落神和地方神。呐……这是……嗯,所有原始宗教的特点,就是特别重视自己部落神和地方神。活动也就是祭祀啊、占卜啊、祭天呀……类似于,嗯……古代的那种巫师。

吴巍提出来的“宗教框架理论”里曾经指出来过,说——宗教崇拜,它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叫“自然神系统”,就是——崇拜自然。比如今天的YSL教,它崇拜麦加的圣石,包括它的这个最终神——按啦。按啦是什么?“按啦是至大……我们在按啦里……我们从按啦里来,回到按啦里去”。实际,“按啦”是一个自然的概念,是至大的概念。所以,YSL教它们是第一个层次的,叫——自然神系统崇拜。

第二个层次的崇拜,叫“人神系统崇拜”。比如基督教的上帝。上帝,他的儿子耶稣是人……嗯,也是神……它整个儿是一个“人神体系”,它崇拜的是……实际,就是进步到最后,它崇拜的是自己——人神系统。

第三个崇拜,叫“真理崇拜系统”。就是——终极真理系统!那就是佛教。它的核心崇拜是什么呢?崇拜的是“法”!它追求的是“法”!所以说——它的……在宗教崇拜里,它的层次是最高的!

在这里,我们多谈一下儿“苯教”……因为,苯教现在还存在,也没消失,很活跃!因为,我们看今天西藏大部分的佛教节日,其实那不是佛教节日,那都是苯教节日。四川藏区,就是我们常说的——康区,是苯教盛行的地区。比如,今天旅游胜地——九寨沟、黄龙,那就是苯教的活动中心啊!德国的宗教学者霍夫曼曾经说过,说——在藏区,似乎是佛教占领了舞台,但是,上演的却都是苯教的节目。

苯教在学术定义上叫——古象雄佛教。象雄,大象的“象”,雄伟的“雄”。中国档案写作“香雄”,就是……烧香的“香”。象雄是象雄的发源地,没有争议!这点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是哪儿呢?“象雄它到底在哪儿”有争议!我们中国学者认为——象雄起源于中国西藏冈底斯山脉中国一面。从西藏的历史角度来讲——象雄是中国古代整个西部的称呼!中国古代书里,整个儿西部就叫——向雄。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头!

古象雄文明……就是,它是西藏文明的源头,大家就明白——为什么这个古象雄对我们中国这么重要!我们认为——它是在中国地区的冈底斯山!它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了。

苯教修行的“大圆满”,就是……它跟别的不一样,它所谓“最终的圆满”,是什么呢?是变成彩虹!就是……你这个人最终圆满了,你会变成彩虹。历史上有二十四位大师曾经变成彩虹。我觉得这跟……就,我猜测啊——这可能跟它(彩虹)出现的位置有关,它出现在这个冈底斯山和这个雅鲁藏布江的这个河谷地区啊,可能能经常看到彩虹。

但是,日本学者和尼泊尔学者,他不认为在这个位置,他认为——是在今天西藏阿里的西部……在哪儿呢?在尼泊尔境内,或者说——在中尼边境上。当然啦,这个地方儿——中尼边境这个地儿,它没有隔阂,去两边儿都很自由。反正最后,基本上就定义象雄在这个位置了!为这个事情,就是……在2003年,这个牛津大学,嗯……第十届国际藏学会,专门作了这个专题的讨论,说——这个地儿到底在哪儿?一直众说纷纭,我们最后定下来吧!最后,就定在中尼边境这个地方儿了。

这就是……介绍到这儿,这就是松赞干布出现之前,整个西藏的一个宗教的概貌。

松赞干布,他先跟尼泊尔联姻了,娶了墀尊公主。这个“墀”字很难写……一个“土”字,一个犀牛的“犀”。墀尊公主携带了一个叫“不动如来”……我们说过——阿閦佛嘛……携带“不动如来(像)”,来到拉萨供在小昭寺。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又与唐王朝联姻,娶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携“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来到拉萨。现在这个“十二岁等身像”供在大昭寺。

为了供奉诸佛像,尼泊尔公主建了大昭寺,文成公主建了小昭寺。但是,我们中国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啊……我们中国书上写——文成公主建了大昭寺,嗯……意思——她是大老婆嘛!尼泊尔公主建了小昭寺。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尼泊尔公主建了大昭寺,她先带来了“不动如来(像)”;而文成公主建了小昭寺,她带来了“释迦牟尼(像)”。

但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呢?是——文成公主带的这个释迦牟尼像,当然今天这个“释迦牟尼(像)”确实还是供在大昭寺里的啊……但是,它实际的是小昭寺放释迦牟尼像。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她每天晚上把……她把释迦牟尼像供在小昭寺的时候儿,第二天早上,它自己跑到大昭寺去了……你把这个佛像搬回去之后,第二天早上它又跑到大昭寺去了!最后大家说——哦,看来这个“释迦牟尼(像)”就是属于大昭寺的!于是,就把这两个换位置了。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公主这个身份,本身叫“小妃”,并不是就是……我们中国一直没有提这件事情啊,实际她是小老婆。根据这个西藏史料的记载——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那一年,松赞干布七十三岁,我们汉地的记载是说——那年,松赞干布二十五岁,但是,藏族的记载是……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准确的啊!松赞干布七十三岁,文成公主十八岁!这个差距比杨振宁的那个差距还……好像还要大一些。九年以后,松赞干布就去世了。后来,文成公主就在西藏生活了三十一年。

佛教刚刚传入吐蕃,就遭到了当地苯教的强烈抵制!据说啊……每天,修“大昭”的时候……修“小昭”的时候,你每天白天修好啊,晚上就有鬼哭狼嚎……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全给毁掉了!白天修好了,晚上就毁掉了。这个就是当时佛教第一次,或者说——初传吐蕃的实际情况。其实,这一次传入吐蕃,是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因为没有出家的僧尼!没有僧尼、没有经书……就带了个佛像去。在以后历史的发展里,才能显示出这一次佛教进入西藏的真正意义。

在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了,实权就回到了苯教贵族手里。可是,这个时候儿,吐蕃王朝主要的精力都在这个武力扩张上……它是高原部落国家嘛,主要武力扩张!所以,也没时间管佛教的传播……因为大家知道佛教这玩意儿……这个,禁杀生的!那个时候儿都顾不上这些事情。大约五十年左右的时间,佛教没有什么……没有任何传播!我们说——这初传佛教对西藏没有任何影响。

五十多年以后,基本上战事就平静了,这个时候儿,赞普位就传给了墀德祖赞。墀德祖赞再次跟唐王朝联姻,这一次娶的叫——金城公主。上次娶的叫“文成”,这次娶的叫“金城”。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但金城公主比文成公主……那个,要虔诚!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派人就把这五十年前文成公主带进藏的“释迦牟尼(像)”给找回来了,那“释迦牟尼(像)”给埋在泥里头,就……就被藏起来了……重新供在大昭寺里!然后,又把这个……当时墀尊公主的那个“不动如来(像)”找出来了。

然后,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时候儿,她本身就带了僧人……带了汉地的僧人,供香火。但是,这一举动呢……就是立刻激怒了当地的苯教巫师,还有贵族!他们就四处散播谣言中伤金城公主。运气非常不好,果然没有几年,吐蕃发生了瘟疫,支持苯教的贵族就借口说——这是金城公主引来了外来的僧人,引起了鬼神发怒,于是发动了“驱僧事件”——除汉僧之外,全部驱除出境。大家注意啊……这一次,是把这个……除汉僧之外的全部驱逐了!为什么呢?金城公主还活着啊!你多少得给留点面子呀……这汉人……于是就把这个印度僧人、尼泊尔僧人全给轰走了!

墀德祖赞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墀松德赞继赞普位。幼年继位,还是由苯教贵族辅政!那,很显然还是要压制佛教的。但是,墀松德赞他虽然小,你知道这个孩子很容易受母亲的影响,他实际是挺虔诚的佛教徒。他派明照……就是明照法师【巴· 赛囊】去长安取经,请僧人回来。非常不幸啊……取经回来的路上,还没进西藏就被拦住了,被贬到芒域【今 济咙】,就……你压根儿就不让回来了……贵族就不让这个明照法师他们回来了。

同时,这个把持朝政的贵族发布了驱佛令,在整个藏区全面禁止信仰佛教。这一次,那……估计金城公主也老啦!这个……也不给金城公主留面子了,汉僧……也全部轰走!然后,直接把大昭寺改为屠宰场。然后呢,这个……找一牛车把文成公主的这个“释迦牟尼像”和这个“不动如来像”都搁着,直接拉出拉萨!哪儿远拉哪儿……当然,也不敢毁掉啊……找一地儿给埋了。这就是藏族……就是,藏传史上第一次禁佛运动。

前面,我们说的这几个赞普——松赞干布、墀德祖赞、墀松德赞……这个,都是这个名字特别地绕啊!赞普,大家当然知道,我一说大家就能意识到——赞普就是国王,但是这个名字,都这个……这个“赞”、那个“赞”……大家听着很绕。我自己读……就是,读这些资料的时候,经常要拿笔划一下儿……因为他们的名字啊……就是这几代国王的名字,都是前后颠倒的,非常地像,比如说——墀松德赞、墀德松赞、墀祖德赞、墀德祖赞……这儿子和父亲的名字就跟绕口令一样……就——琻日珹、琻佂日、琻佂嗯……就,你搞不清谁是父亲?谁是儿子?

为什么这么起名字呢?首先,这个“墀”字,一般赞普的名字里是必须有的!这个字很难写——土字旁加犀牛的“犀”,它的意思是“大数目”——万!就是……它有“万”的意思,本身这个“万”它有……意识是——大数目。它指——国王!

藏族人特别喜欢用大数字!这点跟印度人很像。我们提到过印度人,说这个……恒河沙数、不可计数……他们特别爱用那个大数字。比如——松赞干布的首辅大臣禄东赞,这个“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千”的意思。所以,什么墀松德赞呀、墀德松赞呀、墀祖德赞……这个“墀”就是——万什么什么、万什么什么、万什么什么……指——国王。

藏区,有的藏民的名字叫“本什么什么”……“ 本”是什么意思呢?十万!还有的人直接就叫“本本”,什么叫本本?十万乘十万【“本本”是陇南宕昌山居藏族对本教巫师的称呼。以“本本”为传承主体的民间祭祀仪轨及文本,体现着非典型藏区宕昌地方藏族聚落对本教文化的融通及适应】!它就爱大!

有一个英国的学者研究……就,我们曾经说,就是……国际上认为——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的……我就质疑过这件事情。但有英国学者认为——实际上,阿拉伯数字是由藏族人发明的,传到印度……然后又传过去的。

松……我们说——德、松、墀,“墀”解释完了。“松”字,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说——“保护”的意思,“保护他”的意思。

还有一个字,就是“赞”。大家看这个“墀”字必须有,赞字必须有!什么德赞呀、松赞呀……嗯,这……“赞”必须有。“赞”是什么东西呢?大家原来对这个“赞普”……认为它就……就认为是“国王”,认为是一种发音的问题,其实后来,这个有更深入的研究……那个,王尧教授有更深入的研究——这个“赞”,是远古的一个精灵!

这个词儿很厉害的!大家要注意一下儿“赞”这个词儿。因为,藏族是一个自然神崇拜……就是,它是自然神崇拜系统,所以它就崇拜的一些精灵,比如说——长得很奇怪的树、样子很奇怪的石头。它认为这个东西……比如说——跟一般的不一样……很奇怪或者很宏伟,它里头就有“赞”!简单地说呢,就是……汉族说——这个东西成精了!成精了……比如说——这棵树成精了!藏族人就说——这个树有“赞”了!比如说——这个石头样子,哎呦都成精了!啊,这个石头有“赞”了……这个“赞”就是精灵的意思。

在藏族里面,大精灵叫作“赞”。小精灵不叫“赞”啊,小精灵叫“帖布让”,或者叫“桃让”…… 康区,就是四川啊,管这个小精灵叫“桃让”。藏区叫“帖布让”。大家别看这个藏族同胞,这个乍看起来脏兮兮的啊……这个样子啊……因为他没有水啊……那看着脏兮兮的,其实他们的卫生习惯特别好!他们不随地吐痰,也不乱扔东西!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这个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你看不见的小精灵……大量的帖布让,这个小精灵很厉害啊!所以,他怕吐痰的时候一下儿吐到这个小精灵头上来。而这小精灵很厉害,它能从门缝里……就是,你就躲不开它,它可以从门缝儿里钻进来。

啊……总之,你不能乱扔东西,你不能乱吐痰……就是,嗯……砸到小精灵呢,它会报复你!总之,就不要得罪它。所以,他们藏王的名字里……就是——有“德”;有“松”;有“赞”!

佛教通史(上)】-047- (藏传)噶举派-黑帽子和红帽子

五世黑帽活佛——得银协巴,受封大宝法王封号以后,这个封号呢……就,历代都是黑帽系活佛所继承!就是……大宝法王这个封号。就是我说过——“法王”不是随便乱叫的……大宝法王。

红帽系没有封号!就是说——噶举派两个系只有黑帽系是有封号的,红帽没有。成祖的时候儿,还设了大乘法王——这是给萨迦派的;大慈法王——这是给格鲁派的。但是,大宝法王排在天下“法王”的第一位!最尊贵!

明代为什么会这么看重噶玛噶举呢?是因为——他们与康藏地方势力的联系比较大!就是……明朝对藏区本身——卫藏不是很……很感冒,但他们对康藏,就是——四川和藏区交界的这个地儿比较看重!这个地儿影响较大……噶玛噶举。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噶玛噶举这个教派,它不掌握地方晸泉,在明史里,管这个教派叫“游僧”,就……都是游僧!和老百姓关系比较密切。元朝曾经封西藏……八思巴划西藏为十三个万户,没有一个万户是属于噶玛噶举的。朝廷肯定原意支持这类教派!它比支持有地方晸泉的那种教派安全!因为那些有地方晸泉的教派,本身就有地盘儿、有军队,你再支持它的宗教,这对朝廷来说是不安全的。

整个儿明朝期间,都没跟西藏用过兵,整个儿藏区的宗教领袖跟朝廷的关系都很好!到朝廷来的人吧……络绎不绝!当时记载叫作——相望于途。就是……就这么地好。

噶玛噶举的那个……噶玛巴,就相当于它的活佛,一直延续到现在。第十六代噶玛巴,解放的时候儿还在,跟逹瀬、班禅一样,是小孩儿。1959年,他去海外了,就再也没回来。但是呢,他跟国内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不像逹瀬一样。所以,他圆寂以后,专门留下遗嘱……他是在美国圆寂的,然后呢……希望在国内寻找第十七代噶玛巴。然后呢……这个遗嘱就传回国了,十七代噶玛巴,最后就由国内主持,寻找靈僮専卋,最后确认坐床。然后呢,坐床在……还是在他们黑帽噶玛噶举的那个……这个祖庭,就相当于他们道场,在楚布寺【亦译作粗朴寺、磋卜寺、族普寺、粗卜寺、楚浦寺等】。

这个……大家可能有点儿好奇——就是说……他怎么突然就走了?他是这样的——就,解放以后呢,这个……这个小朋友……不是!这个“小活佛”呢,跟政府关系是很好!但是,突然有一天晚上,他就消失了,然后,他给那个……床上留了封信,信上是这么写的,说——我们噶举,每一代噶玛巴都必须戴着那顶黑帽子坐床!这顶帽子现在在印度,我要去找我的帽子。然后就,就走了……

当然,这说的也是……是,是对的啊!这个帽子确实是被印度政府给拿走了,当时……那时候儿很乱嘛!我们政府已经出面要过很多次了,但是要不回来……

黑帽系,刚才我们提的是黑帽系最重要的㓉佛——第五代㓉佛。他到第十代活佛的时候,叫作——却英多吉,就卷入了当时最复杂的一个政治斗争局面!

十世㓉佛——却英多吉,生于1604年,死于1674年,他的一生七十岁。他处在一个什么时代里呢?他——第一,处在明、清两代交替的时候儿。这是政治格局。第二,他处于格鲁派崛起,蒙、藏势力纠缠的时代。就是……他处于宗教纠缠的时代!那个时候儿,格鲁派已经彻底崛起了!当时格鲁派是五世活佛嘛……

当时,噶举派的却英多吉,他受到西藏本地政权——第悉藏巴的支持……本身本地就支持他,他还得到两支蒙古部落的支持!一个是喀尔喀部,一个是察哈尔部。当时,一度噶玛噶举处于非常有利的地……那个位置!他甚至要禁止㓉佛専卋——四代逹瀬㓉佛转世。但是,他忘了——四代逹瀬㓉佛是蒙古人!那是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不让人转世呢?

于是,支持黄教的和硕特部——固始汗,就杀入青海!当时,固始汗是蒙古几部中最善战的!他就……不光消灭了喀尔喀部、消灭了察哈尔部,直接攻入西藏,就消灭了当时的政权——第悉藏巴(藏巴汗)!就是……前一年,黄教还要死呢……第二年,噶举派的却英多吉就处于困境。

但是,这个时候儿,就经过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的调解,双方就算,就是……互让一步,缓和了。到清顺治十七年,顺治帝颁发印信,承认了十世黑帽㓉佛的宗教地位!就是承认……当时实际不光给他发,给几个派都发了,就是——承认你们承袭上一个朝代的……在明朝时候儿的宗教領綉地位。但是,清朝我们都知道——它扶植的是黄教——格鲁派!所以很快,那……没有几年,噶玛噶举的势力就迅速衰落了……它本身又没有地方政权,它是游僧嘛!

此后,从十一代黑帽系噶举活佛以后,就一直受到逹瀬喇嘛的监管,就……逹瀬喇嘛管着他……嗯,跟他有仇!一直盯着他。

这样儿,噶玛噶举的黑帽系我们就讲完了!我们返过来,讲它的另一支,就是——红帽系。

噶玛噶举的红帽系创始者,叫——扎巴僧格。他也是以曾经得到一顶红帽子而著称!嗯……是元朝的元顺帝……大概是。扎巴僧格,他实际本身是黑帽系三世㓉佛攘琼多吉的弟子,相当于——红帽的一世㓉佛对应的是黑帽的四世㓉佛!就是……他俩是师兄弟。他也是修噶举派的拙火定。

公元1333年,扎巴僧格创建乃囊寺。我们都说——你要成一派主,你必须建寺!他创建乃囊寺,成为了红帽系的主持。到第三世红帽系㓉佛的时候儿……当时第五世(黑帽系)活佛,就是得银协巴。得银协巴小的时候儿,三世活佛做过得银协巴的老师。从这时候儿开始,黑、红两系一直互为师徒。

但是今天红帽系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红帽系㓉佛専卋到第十世的时候儿,乾隆皇帝不容许他専卋了!停封了。从此,红帽系这一支就不再转世了。这个事情的起因,我们可以大概说一下这个故事……因为这跟北京现在一些地名儿还有关联!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乾隆帝七十大寿的时候儿,藏区正好是六世班禅。六世班禅——贝丹意希,是当时红帽㓉佛的兄弟……不是亲兄弟,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就是……母亲是一个,父亲是两个。班禅来北京给乾隆祝七十大寿,非常不幸,他就圆寂在北京了……嗯,得的是天花。

我们……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在承德盖外八庙吗?它的理由是这样儿的……就是说,它的历史来源是这样的——就是以前啊……汉地有天花,藏地是没有天花的!藏地人不愿意来内地,怕染天花。所以一般呢,他们要在承德待一段时间。本身,承德又是皇帝的避暑山庄,然后呢……这样儿,就在避暑山庄的外围修建了外八庙,所以,藏族的高僧来到了北京的时候,都会在承德先待一段时间——没问题了,确实没有传染……再进北京。

当时,六世班禅就在承德呆了一个多月。哎……觉得没事儿,他就进北京了。皇上一看挺高兴!这个……但是高兴总是短暂的呀!没几天,他就开始发烧,感染天花,浑身都是痘儿……没办法,那时候儿天花是没法儿治的!嗯……突然,就没有几天吧,就……突然有一天……忽然,活佛就好了!全身光鲜如常,痘毒归内。以为他好了……没有几个时辰活佛,就坐化了!

乾隆帝非常伤心啊!这个……班禅来给他祝寿……尤其这事儿,这个兆头儿也不好啊!他带头做后事,捐赠极其丰富,就豁出去了地捐钱!皇室也是带头捐钱!捐了很多很多的金银珠宝……就全部送回了西藏的日喀则。因为……我们知道班禅坐床是在后藏——扎什伦布,在日喀则那边。

然后呢,就把班禅的那些衣服,在北京专门修了一个院子,就埋起来……这个,这个纪念他!就是……现在北京这个……花园村附近有一个叫塔院儿小区【塔院小区,位于海淀区北土城西路,南临元大都遗址公园】,就是这个院子……塔院儿。

皇上和王公大臣捐的这些钱……捐给扎什伦布寺的钱,送过去以后,红帽㓉佛……我们说过——这黑帽㓉佛叫“夏那巴”;红帽㓉佛叫“夏玛尔巴”……夏玛尔巴就说——这也是我的哥呀!皇上给的钱我得分!可是扎什伦布寺不同意啊……嗯,就是……㓉佛,大家知道——活佛是有管家的!就……活佛什么事儿不干,他身边总是站着他的管家,也是一级㓉佛!扎什伦布寺的住持活佛就说——这是我们格鲁派的!皇上赐的,一分都不能给你!然后,这个红帽㓉佛就火儿了,他就勾结尼泊尔军队来抢!而且两次勾结尼泊尔军队来抢——第一次抢了扎什伦布;第二次抢了萨迦。乾隆五十七年,廓尔喀部队就侵入西藏。

这个后果就……很大的灾难啊!损失了很多东西。皇上,这一年以后知道了,震怒!当时的大将,叫——福康安,率领三千清军,一直打到加德满都城下,逼着尼泊尔王出门儿投降!乾隆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你,是上当受骗的!钱拿回来就算了……你给我把夏玛尔巴交出来!夏玛尔巴早就畏罪自杀了!然后呢,清庭就以“判国罪”查抄了羊八井,勒令所有的红帽僧人必须一律改信黄教!因为他们支持的是黄教嘛!禁止红帽㓉佛専卋,从此红帽系断绝。

直到前几年……我们说过十六代黑帽系㓉佛——噶玛巴,不是到美国去了嘛……忽然干了一个很没溜儿的事情!他让自己的侄子转世成了现在的红帽㓉佛——夏玛尔巴。就是……国内肯定不承认!你这不是乱搞吗?而且你算几世啊?你算十一世啊?你算十六世啊?对吧!可是,这个㓉佛现在在西藏……这个红帽㓉佛。

这个㓉佛……说——你们中国不是不承认嘛?你们不承认……无所谓!我去寻找新的红帽㓉佛専卋!这个㓉佛非常地能干,他本身是藏族嘛……他还就真找着一个孩子,说——这是红帽㓉佛。他找着的这事儿之后,他还把这影响弄得很大……有国际影响了!就,整个儿藏区都有国际影响了!最后,逼得我们晸俯没有办法,也去在藏区找了一个红帽系㓉佛。现在,两个小㓉佛都在印度学习。

这样,就等于——我们中央政府已经间接承认了红帽系㓉佛再次转世了。这样儿,噶玛噶举的两系活佛,这又都出现了。

我们说,噶举——“四大八小”嘛。这个……介绍完最大的噶玛噶举,我们介绍——剩下的三个分支。介绍之前,我再给大家再明确一下儿——噶举虽然分流很多,但是我们只记一条主线!是什么呢?达波噶举、噶玛噶举。就是……噶举上来先分香巴、达波!我们只记达波,香巴不记了。然后,再往下分“四大”,那“八小”压根儿就不用记!我们只记“四大”中的噶玛噶举。这就是它的主线!剩下的都不太重要……就是,基本上不重要。

我们来介绍……就是,听完我这个,这个总结以后,大家有一个概念就可以了。我们现在来看噶举派剩下的三个分支——蔡巴噶举、拔戎噶举、帕竹噶举。这都是用地名儿命名的啊!蔡巴,是一个万户;拔戎,是一个万户。就是……当时不是“万户”是一个单位嘛……行政单位。

蔡巴噶举,是第三代……这个,就是第四代这个……噶举传下来的,这个人叫——向蔡巴。这人是一什么人呢?嗯……很不好意思,这人是一抢劫犯!就是……性格特别粗暴,然后呢……专门爱械斗,善抢劫。但是,我不理解藏族人对这个人的这个,这个评价啊……一方面他们在史书上写——这个向蔡巴爱械斗、善抢劫!然后呢……但是,却认为他——毫无私心,一心向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说——他把抢劫来的钱都用于修庙了。就相当于——我是一贪污犯,我贪了钱,都用于做慈善了。就……向蔡巴就是这么一个人。

据说——这个向蔡巴虽然很粗鲁,但是,他证得了所谓噶举派的“真实义”!就是……他的一个境界吧!他在公元1175年,在蔡谿卡建了蔡巴寺。你看……建寺了,那他就成派了嘛!他建的庙,叫——蔡巴寺,所以,他这一派就,叫——蔡巴噶举。

别看这个人这么爱抢劫,就是说——我,我就是……天天出门儿抢劫,抢了钱,我就回来盖庙!就这么一个爱抢劫,用抢劫来侍奉佛祖的人,后来在西藏的佛教史上,他与帕竹【帕木竹巴简称:帕竹】的多吉杰波,甚至和后面的格鲁派领袖宗喀巴,这三人称为——藏地佛教三宝!就是,这人还是三宝之一!宗喀巴大师的地位我们是知道的,帕竹——多吉杰波,差点儿……但是也还行!这还有一个,就是这向蔡巴。四大噶举里这是第二个——蔡巴噶举。

第三个——拔戎噶举。唉,这个基本上就不用记啦!因为,这是人……他是一个在家族内部传的噶举,就强了一代,是在后藏的昂仁地区,建的拔戎寺,因此取名儿——拔戎噶举。我们都知道——昂仁那个地方儿出了谁?昂仁那个地方儿出了……嗯,卓弥大师嘛!这个创始人就是叫……叫,我想想……达玛旺秋!对了!达玛旺秋,他在那个昂仁地区建了拔戎。

嗯……密法呢,他别看他是在卓弥大师的这个地盘儿上建的这个噶举,但是他的密法却不是道果密法!他的密法也是噶举派的——大手印!我们知道噶举就是两大著名密法——大手印和拙火定。

第四个噶举,我们要稍微多介绍一下儿……就是,四大噶举里的第四个……因为这第四大噶举后来成为统治全藏的政权。它的创始人叫——帕木竹巴。帕木,是个地名儿啊;竹巴,是一个尊号儿。他的本名儿叫——多吉杰波。他是在噶举派三祖门下学习的,就是我们说——噶举正式创建,也是在三祖那儿……就是达波拉杰那儿学习的。修的是什么呢?修的就是——大手印。

公元1158年,多吉杰波在山南帕竹建立了丹萨替寺,就在此传法收徒。他收的徒很多!就是,我们说了……这个名僧徒一多,就会出这个问题——马上就……他一死,就分了八支!这八个支还都建了庙!但是,大部分只留了名字,比如说象什么止贡噶举啊……有的我也记不住了……只留了名字,没有史料!我们了解它也没有什么意思。

帕竹是以丹萨替寺为主寺的,它和这个其它这些寺,就是……相当于母子寺……还不是“母子寺”,是并存关系。到元至正五年,就是我们知道——那个元青花大瓶的那个年代,忽必烈就封了帕木竹巴做了十三个万户之一!就是……把他提拔成了一个万户!从此,帕竹就形成了跟萨迦一样的晸敎合一体制,而且比萨迦更加典型。我们知道——这个……帕竹这个地方,包括昂仁呐、阿里呀……这些地方,它产黄金!所以到十四世纪,帕竹万户的军事实力大增!他用武力直接消灭了萨迦派,把萨迦的地方儿也占了。

在公元1354年,它就在卫藏地区建立了帕竹政权,统治了卫藏大部分。在明·永乐四年……就是“元”过去以后,到明·永乐四年的时候,它达到了极盛!这个时候儿,明成祖在封“八大王”的时候儿,就封了帕竹的首领——扎巴坚赞,叫“阐化王”。就是……“八大王”中,有五个“王”,除了三大法王之外,五个“王”中的第一个——阐化王。第二个叫“阐教王”。

帕竹政权是古老的朗氏家族……就是,西藏有几个著名的——禄氏家族、朗氏家族、昆氏家族……是几个著名的老贵族……它是由朗氏家族把持的,在西藏统治了一百多年!而且,它还就是……公布了这个……一个著名的“农奴法典”——《十六典法》。这个,我们学这个“法制史”的时候儿,可能会碰到。

在公元1481年,帕竹被他的一个部属……就是等于——皇上被宰相给干掉了……被他的部属——仁蚌巴以武力击败!帕竹噶举随之衰落。到了十七世纪初,就是公元1600年,格鲁派准备崛起的时候儿,那就,就……就是基本上彻底失势了。

至此,我们就把噶举派,也就是我说的——达波噶举、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最后一个小的帕竹噶举,我们就算全讲完了。这个……就是,我一开始就提过——它的世系分支,非常地多!非常地乱!

噶举除了达波之外,还有一支叫——香巴噶举。我开始就跟大家说——这个基本可以不讲了,它就没有流传……其实,它还有流传!它还有一个寺庙。我们为什么提一下儿香巴噶举这个寺庙呢?它这个寺庙,叫桑定寺,是在羊卓雍湖边上。提它一下,是因为它这个寺庙非常地有特点——它有西藏唯一的女活佛!就是……它全寺都是喇嘛,都是男的,但它的住持是女的!这个女活佛,叫——多吉帕姆。别看她是一个……嗯,西藏的唯一女活佛,但她在这个宗教地位上非常地高!象……嗯,黄教的这个克主杰,就是……宗喀巴的徒弟,包括宗喀巴本人,都曾经到这个桑定寺向这个女活佛学过法。这个女活佛也是世代转世的啊……一样的!

噶举派,它虽然派系复杂,就是……先“两大”,然后“四大”,然后“八小”,但是他们的教义,就是……他们的那个理论都是一致的——都属于玛尔巴和米拉日巴的传承!是以“应成中观派”为理论基础的。我们知道——宗喀巴大师也是应成中观论!就是……他们跟宗喀巴大师是一样的。

最后,我给大家……嗯,介绍就最后一点……这个,不宜多介绍,现在也不让多介绍这种东西,就是——噶举派的修习方式,叫——大手印!这是它的终极密术。

大手印,它是有层次的!它要求——从拙火定开始修炼。什么叫拙火定呢?就是——你坐着,调整呼吸……调整……冥想,调整呼吸,直到你不畏寒冷、不惧饥渴!就……你站在雪地里,你就这么调整呼吸,通过拙火定,身上就开始冒热气!就是象大冬天里,你就在这儿……你也不冷,身上就开始冒热气……也不渴,也不饿!

在这种过程里,逐步做到“心住一境,不起分别”!就是——完全入定,无善无恶。这就是所谓——拙火定的禅定。一旦入拙火定,就是……人可以立于极寒而没有感觉!就是……练拙火定的要求就是——你站在大雪里,你身上冒热气可以把所有的雪挡住!就到这种境界。然后呢,逐渐一境于心【安住于一“境”之“心”】,就是彻底……就是我们说的“四禅定”的最后一级,就是到了……它现在已经……拙火定已经到了四禅定的第三级。

如果你自己在身内、外都找不到这种“了证于心”之心,就是——你已经处于禅定的那种……已经找不到自己心的那种状态……就是,那叫什么来的?识无边处!就是……你已经,你已经感觉不到自我了!你到了这种拙火定入境以后,感知不到自我的状态的时候,那你就证悟了“心非实有”这个概念。就是说——你是实有的!但这么冷的天里,你为什么都不冷呢?就是——你已经证悟了“你非实有”……“心非实有”这个概念。

这样,你就达到了“空智解脱合一”这种状态空!就是……你不冷啊……你“空”,所以你不冷啊!这个时候儿,为什么你会有这种状态?因为你的“智”啊!“空”“智”结合,你就解脱了!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是佛。

噶举派的这种密宗修习手法特别重于修心!这样儿,刚才我给大家谈的是——拙火定!大家就从拙火定这种修习方法逐渐控制意识、逐渐控制意识……往上走,最后就到了大手印!这个“大手印”是密教的这个顶级密术,我就不是很了解了,不能给大家介绍了。但是,我知道他们……就是,大手印上面还有一层更高级的……这个,我有一些了解,就是“雙㳜”——达到无上瑜伽密的男女雙㳜之法。这个,我也就不给大家介绍了吧……

佛教通史(上)】-055- (禅宗)起点-禅是一枝花

从本章起,我们开始讲禅宗。今天我们谈到中国佛教的时候,其实就是禅宗。其他的宗派几乎都已经消失了,活到今天的汉地佛教,就是——禅宗。

谈到禅宗,我们先从它的得名讲起。禅,它的本文是“禅那”。禅是“禅那”的简称,鸠摩罗什把它翻译作“思维修”,就是指——运用思维活动去修持。唐僧,把它翻译成“静虑”,是意译,就是——安静、安详地深思,或者说——在安静中去思考,就叫“禅”。所以,很显然,根据这个翻译我们就知道——禅,它是一种思维活动。

当然,人除了有思维活动,也有一种情况,是——思维不活动!我们叫——什么都不想。那个不叫“禅”,那个叫——发呆。

任何思维活动,它首先要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什么呢?是注意力集中!但是,注意力集中,集中在什么对象上?就是说——你想什么事儿?以及如何去用这种注意力?这是很重要的。

印度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注意力的作用,并且极端地重视它!所以,印度佛教把这种注意力集中,列进“三学”、“六度”、“八正道”、“三十七菩提分”之中!就是说——他们把“禅”已经列进去了。它当作解脱生死,或者说达到涅槃,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我们前面讲课里就说过——佛教的神通是从哪里来的?佛教的神通是从禅定里来的。“禅”这种注意力集中,是佛教通向神秘主义的主要桥梁。

佛教义学所重视的这种注意力,一般,我们叫“止”……汉语叫“止”,翻译过来的那个原文,我们就读不清楚……叫“奢摩他”。就,这种注意叫“奢摩他”,我们意译叫“止”。这种“止”是指——观察事物,契合真如地去观察事物。就是说——按照正确的方式去观察事物,所必须依赖的一种心理条件,叫“止”。

那,与此相应的思维……理论思维活动……就是说——我观察完了,我思索相应的理论思维活动,我们意译为“观”,就是观察的“观”。它的梵文也很难念,叫——毗钵舍那。

止,就是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就是相应的思维活动。于是,“止观双运”……这个词我们常说!“止观双运”就被认为了……是获取佛智最好的方法。天台宗,就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它甚至把“止观并行”,“止观双运”(被)认为是解脱的主要途径。

我们前面谈过——禅定的境界是什么呢?禅定的境界,就是四种……叫“四禅定”。佛教看重的并不是它的境界……我们说过——禅,它的幻象,或者说它作为“因”,它的“果”,是得到这个“界”。佛教看重“禅”,并不是为了追求这个“果”……就是,并不是追求色界的“报”!而是因为它认为——“禅”是可以摆脱情欲、食欲……各种欲界的扰乱,提供一个宁静思索的保障。所以,“禅”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集“止观”于一身。所以,“禅”就成为了佛教最佳的一种练神的方式。

我们中国佛教,一般是把 “禅”字和“定”字并称的!就是源于刚才我的这种解释。所以,我们老说“禅定”……其实,说一个字就够了——“禅”就是“定”!习惯上,单称“禅”,也作“定”,也作“止”。它泛指的是——佛教中,去修习和练习“注意力”的这么一个词。就是……它并不象它原来限定的词义那么的严格。

在我们中国的古典哲学里,“禅”这种哲学观是很早就存在的!因为——用注意去控制人的心理和认识活动……中国古代早就观察到了,也非常重视!比如说道教,道教就是把呼吸吐纳和注意力集中当作一种神仙术,它跟佛教早期流行的“数息观”构思是完全一致的!

佛教早期流行的这种“数息观”,又叫“安般禅”,它是采用运气数息的方法,就是……我一边运气一边数数儿,呼气、出气之间数数,守意静心,最后获得一种非凡的神通。关于,这样儿静坐、数息、静默……我国其实早就注意到了它的运用,尤其是在宗教方面。

所以,当佛教的禅法传到中国的时候儿,就和中国的宗教实践一拍即合!就是,“禅”这个东西一来就被接受了!它是有原来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作基础的。所以,“禅”它不是禅宗的专有物。但是,以“禅”命名,是“禅”这个字的概念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是禅宗有别于整体佛教,成为一个独特派别的特点。

我们谈一下儿——禅法这个东西为什么一定会产生?就是……它的必然性。

同世界其它的宗教相比,佛教是有明显的不同的!这种不同是什么呢?就是无神论!佛教是无神论的,它反对天地创世……就是,既反对“神创世说”,也反对“人造人说”……就是“神造人说”!你看——没有神造人!没有神创世!这不就是典型的“无神论”嘛!

佛教把世界和人生归结为烦恼的自我创造——我们看到的世界、人生这些……都是烦恼的自我创造,从而……就使这种信仰系统……就是佛教这种信仰系统,带上了一种经验和理性的形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的烦恼、你的世界,是你自己创造的!既然是你创造了过程,它肯定就有经验和理性介入了。

而在佛教的哲学里,或者说——它的逻辑学里,一直有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以般若中观为主的辩证逻辑,我又称之为“两面打脸的逻辑”!就是……你说“真谛”,他就说“俗谛”;你说“俗谛”,他就说“真谛”……就是,一套逻辑,是般若中观为主的,辩证逻辑。另一套,是唯识瑜伽为主的因明逻辑,就是——三支、五支……就是一环扣一环,我要一步、一步推过去的逻辑。这个就是标准的,叫——西方逻辑。

中观逻辑,是以分析本性为核心的;而瑜伽逻辑,是以形式推理为核心的。按照佛教的一个哲学说——任何一件事情,它是否能真正的去符合真理?以及这些真理是否能为修行者真实地把握?最后,必须通过“现观”来体验和验证。只有通过“现观”的体验和验证,才是真理!

什么叫“现观”呢?就是——证明真理的手段。用简单的话说,就是——什么是真理?这个真理你到底能不能把握?只有你亲身实证了,你有亲身实证这个真理的手段了,才能证明它是真理。这个经过“现观”论证的,才叫“正智”,就是——正确的智慧……才能获得佛教追求的解脱。这段比较难啦!就是……我觉得——稍微有点绕,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没有?没有理解也只能讲到这了啊……

所以,佛教徒要在一系列的认识活动中,就是……在佛教徒的认识活动中,“现观”……就是证明真理的这个手段,就被当作了从“世间”向“出世间”跨越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这个“现观”……就是证明真理的手段,在哪儿才能实现呢?唯有在禅定中才能够实现!所以,禅法就成了佛教界……佛教整体它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所以,对于佛教徒来说,是无僧不修的“禅”。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禅”,是东汉末年。东汉末年,就我们前面提过——安世高,就是那个……月氏王子。有人跟我说叫“月氏”,哈……就叫“月氏”吧……月氏王子——安世高,他翻译了大量的经典,其中就有小乘经典。这个小乘经典,他重要翻译的,就是小乘禅法。而同时,比他晚一点点,支娄迦谶就把大乘经典也引进中国,这个时候儿,大乘禅法也就被传了进来。

在安世高和支娄迦谶的影响下,佛教义学就分为了两支——由安世高传的这一支,叫“禅数学”;由支娄迦谶传的这一支,就叫“般若学”。所谓禅数学,“禅”就是禅定,“数”就是教理。所以,“禅数”就是把禅定和教理结合为一的一种法门。

支娄迦谶传的这个大乘的般若学呢,就变成了玄学的一支,特别受到世家大族的欢迎——世家大族都读书嘛……他喜欢这种,啫!有思想……思想价值的东西。

由这两种思潮携带来的禅学,就是……一个大乘、一个小乘,就一直延续到两晋。可以说——安世高和支娄迦谶所带来的大、小乘早期禅学,是中国最早“禅”的传播。

小乘禅,它的开创者是安世高。他翻译过来的,实际是三本儿经:第一本儿经——《安般守意经》。所以,后来我们谈安士高的禅法,又叫——安般守意禅。还有就是“大、小十二门经”——这是两本儿经。

前者——“安般守意禅”,介绍的是“数息观”,就是……数自己的气息的这么一个观念;后者,介绍的是——“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这三种禅法……就是,“十二门经”介绍的这三种禅法。弘扬这类禅法的……就是包括一直到后面的道安,嗯……东吴的康僧会、西晋的竺法护、道安……都是弘扬这一类禅法的。

为什么这类禅法会特别受到欢迎呢?因为,克服“贪、嗔、痴”这“三毒”……在教理上克服“贪、嗔、痴”这“三毒”是……就是,“三毒”是众生流转和受苦的一个主要根源!所以,你就要克服这“三毒”。而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重点就是要说明这些道理……就叫——放在克服“三毒”上!就是……小乘禅,它的重点都是放在——如何克服“三毒”、超越生死上的!它全部的禅法都服务于这个目的。

关于“十二门禅”,后来道安在《十二门经序》里曾经给它一个详细的描述。实际上,它重点是什么呢?重点就是放在了抑制贪欲……克制欲望上了!尤其特指——克制情欲。

小乘佛教,我们提过——它的解脱观是一种原始的解脱观,是建立在一种严肃的禁欲主义基础上的!打击情欲、禁锢情欲、消灭情欲……对于小乘观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一般佛教把这种禅法叫什么呢?叫“不净观”。就是……你这情欲都不干净……不净观——是以禁欲主义为纲领的。

“十二门禅”里,有一个“等”的概念。什么是“等”呢?道安说——“四等”就是“四无量”。无量,四无量……无量有四!哪四个呢?“慈、悲、喜、舍”。所以说——所谓“等”,“四等”就是“慈、悲、喜、舍”。但,这“四等”并不是我们说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在平时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慈、悲、喜、舍”是你通过禅定的想象,你本人的感受!就是说——你在禅定的过程里,你会有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是什么呢?“慈、悲、喜、舍”!它是指——禅定中的想象;它集中用来——去治修行者本人的“嗔恚”!就是——克制你本人的情绪、愤怒、怨怼。

佛教倡导的另一种教义,是什么呢?是忍辱、苦行。这种忍辱、苦行在中国早期的佛教文献里……在《四十二章经》中有很多提到,给予人们很多告诫。后来,道安也把它放进了“禅”中。

在佛教看来——专治愚痴的禅定,叫“因缘观”。因缘观,我们讲过,就是——探生人生本原流转的这么一个链条,就是所谓的“十二因缘”。在佛教的“因缘观”里,“痴”、“爱”和人的“生”这三点,是“十二因缘”的三个核心。把握住这三点,就能把握住“十二因缘”的道理,就能解悟佛教“四谛”的真理。所以,禅定就是要去把握“痴”、“爱”和“生”。呐,这里最关键的是什么呢?那肯定是“生”啊!所以,修禅,实际是个“断生”的过程。作为小乘禅数学,它普遍地去攻击情欲,提倡禁欲,它是有佛教理论上的基础的。因为佛教看来——生就是苦!你要断苦,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不生”!就是“无生”!那,最现实的解脱方法就是解决两性关系!那,解脱之道……禁欲是必然的!

从安世高一直到道安,这个阶段的“安般守意禅”,它从时间上看——非常长!其实,它对后世影响也很长远。从这个时间一直到今天,“安般守意禅”其实它还作为一种气功的形式存在着,一直流传于世。

当时,比安士高稍晚的东吴的名僧——康僧会,曾经给“安般守意禅”作过一整套完整的总结。就是说——这个禅法分什么呢?分四个阶段,叫“四禅”。然后呢,这“四禅”里要干那些事情呢?要干六件事情。所以,整个儿安般守意禅,用一个点就可以概括它……就是,第一个小乘禅,用一个点就呢概括它,叫什么呢?叫“四禅六事”。

所谓“四禅”,是指行禅的四个阶段……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对“四静虑”的又一种理解,由粗到细。而“六事”是指什么呢?就是,在禅里要做的六件事是什么呢?是指——第一,数息;第二,相随;第三,止;第四,观;第五,还;第六,净。通过对“四禅”的操作,达到它要求的心理状态,那么你就能完成对佛教教义的掌握。这就是我们提的小乘禅这一块。

那,同时传过来的大乘禅,就是……比安世高稍晚一点的,叫什么呢?当时传过来的大乘禅,叫“大乘三昧”。就是像那个味道的“味”……那个字念“昧”,“大乘三昧”。大乘禅影响最远的……从当时传过来,到现在为止影响最远的,是两个:一个,是“般舟三昧”;一个,是“首楞严三”昧。当时,支娄迦谶译的“般舟三昧”,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但是“首楞严三昧”,这个已经没有了,就是……我们已经找不到原本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本儿书,实际是后来鸠摩罗什翻译的译本。

什么叫般舟三昧呢?它的意思的意译叫——佛现前定。佛现前定,出现的“现”;前面的“前”;安定的“定”。就是——通过专心念佛,让佛的形象在念者跟前突然出现的这么一种禅定。就是……你念着、念着……佛就在你跟前出现了……“一心念佛,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之后见之”。所以,实际上“般舟三昧”是通过禅定,幻觉造佛的一环!实际也是佛教造神中的一环!

“般舟三昧”特别要求念的是什么呢?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可令阿弥陀在定中前现。念阿弥陀佛,这种资料翻译过来,是要跟什么对应起来的呢?是要跟后来译进来的净土信仰对起来!通过念佛和净土信仰的沟通,就会变成了对该佛以及其国土……就是所谓的净土的一种亲身的体验。这就是当时引进来的大乘禅。


相忘集

相忘集- 107-【佛教十五题】-01-花雨满天-重读季羡林

今天是正月初二,还没有出年,虽然现在拜年晚一点儿,嗯……祝大家“晚年”幸福吧!

嗯,因为这个……过年打扫卫生,把腰给扭了,所以出不了门儿,就给大家随便讲点玩儿的听一听。我们今天呢,想讲一个叫“佛教十五题”,这是季羡林大师的一本关于佛学的重要著作,我们来重读一下儿这本书。

季羡林呢,他是以“国学大师”著称于世的。其实这是个误解!近代以来啊,有三位真正的佛学界的顶级大师,但是,他们都没有获得他们应得的学术地位。造成这一个误解是同一阻力,就是——来自佛教界的内部以及信徒们的层层抵抗!这三位真正的佛学界顶级大师,季羡林是最离奇的一个——最终,季老,他是以“国学大师”的身份走进历史的!究其核心原因,就是他的这本儿书——《佛教十五题》造成的。原书呢,又叫“佛教十六讲”。

在外研社出版的季羡林大师的全集中呢,第十五卷以及第十六卷,是季羡林先生对佛教文化一个看法的总结!那后面还有很多,但这两本儿是总结性的。单行本的季羡林的书里呢,《花雨满天》和《佛教十五题》是两个重要的单行本儿。

《佛教十五题》这本儿书,它成书特别早,影响很大——从一九五六年写的第一篇,到一九九一年写的最后一篇,它的时间跨越纵横三十年。作为近代佛教学术上的巨人,可以说——正是这本儿小书,让先生赢得的是“青楼薄幸名”。书中贯穿的整个儿思想以及学观,一直是后代学人诟病他的地方。

历史的背后,其实总是有历史的原因。一九六五年,正是风雨飘摇之前夜。彼时,近代佛学界的另一巨人,借糠笙之手为CHAIRMAN献上“哭三尼”,躲过了这场风雨。而正是此时,季羡林先生写了《佛教十五题》的第一课和第二课,开始了他的牛鹏十年。

这本儿书的用词,如果大家看的话,会发现——很多用词是受当时环境所迫,不得已而用之的……“階極㞳晸”之类的词汇。后来的学佛者看到这本儿书很不舒服!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潜藏在这本儿《佛教十五题》里面的学观,以及季羡林先生的目的——当时,写这样儿的书,发表这样儿的观点,是冒着天大的风险的!

季羡林先生的学观,实际上是始终如一的!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不了解整个儿佛学史,不了解整个儿佛教哲学史,大家是不会理解季老的拳拳护教之心的。这让我想起来历史上著名的天然丹霞【丹霞天然(739~824),唐代禅僧。法号天然,以曾驻锡河南南阳丹霞山,故称丹霞天然,或丹霞禅师】,就是烧佛的那个丹霞(天然)。同为近代佛教界的巨人,季老的学者风骨以及人品,其实时间已经作出回答了!

半个多世纪都已经过去了。今天,很多学佛者认为季老这本儿书是一本儿反佛教的著作,甚至成为外道第一书。佛教界内部呢,众志成城——都称这本儿书为“佛学外道”!说——季老是借大师之名攻击圣教。这是书没读好!

这本儿书是季老研究佛教五十年提出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既有普及作用,也指出了佛教研究的一些新方向。当然啦,我们必须承认——季羡林先生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些观点写出来,就是请方家指教的!

我是没有能力指教,以我浅薄的这个……佛教历史和佛教哲学的知识,春节期间帮大家重读一遍这本儿《佛教十五讲》,希望大师的精神呢,不会湮没在荒烟蔓草之间……这以上呢,就是我的一个读书序言吧!

下一课我们开始讲《佛教十五讲》。

【资料 哭三尼】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这“三尼”与中国都不友好。

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赵朴初写了《尼哭尼》;半年后,尼赫鲁去世,赵朴初写了《尼又哭尼》;巧的是又有半年的间隔,中国原子弹爆炸,苏联的勃列日涅夫等把赫鲁晓夫赶下了台,赵朴初又写了《尼自哭》。

相忘集- 108-【佛教十五题】-02-一种需要

《佛教十五题》第一课——季老的序言。“序言”写在一九八六年。上来,季羡林先生先交代了一下儿自己的学术经历,他是这么说的:

“我接触到佛教研究,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一九三五年,我到德国的哥廷根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算是我研究佛教的滥觞”。“滥觞”就是指这个河流的源头儿,水特小!只能浮起个酒杯,就那么小……就这意思。就是——我研究佛教的起源嘛。

“从那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年代里,不管我研究的对象,杂到什么程度,我对佛教研究始终锲而不舍,在这方面的兴趣也始终没有降低”。这段儿很清楚了——什么人学一个东西五十年的时间,你是可以想象其背后的深度的。而且,历时如此长久,那就不单是工作与爱好这么简单的事儿了,我们只能用“热爱”来说。

现在有些初级的信徒啊,甚至是出家人,动辄就是说——季老不真正了解佛教……或者某某某不真正了解佛教。所以我说——不知道这种棍子是从哪里打出来的?

然后,季老说了他研究佛教的一个目的和态度。他说:“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而且,我有一条经验——世界上任何宗教,只要你认真地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讨,都会发现它们的教义以及仪轨,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的,都有其根源,都是人制造出来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研究越深,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最后相信了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不够深入,自欺欺人”。

季老的这段话呢,是一个“一棍子打死”的说法儿——他不光是佛教啊,基督教……七七八八的宗教,他全给打死了。但是,我们考虑到一九六五年,就是——汶搁前一年的社会风气,其实可以明白,这里有表明心迹的嫌疑。但是,这是他的态度吗?我们说——这只是他态度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了解历史就知道,一九六五年的十二月三十号,CHAIRMAN MAO 曾转鐘箮佈批示,就是——“关于我们对宗教的态度”这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关于“佛教四框架理论”的一个原型!就是——要把佛教分为历史、哲学、神学、文学这四部分。


季老,他的出发点是佛教的历史,以及佛教的文学……就是,我们看过他的全集后几部就知道了——整个儿一个大翻译!从这两条线去看佛教的神学,肯定是怎么看,都看不过来的!并且,我们说啊——季老主要研究的是原始佛教阶段,他实际上还没有到神学阶段。但是,这并不是季老要否定佛教的全部。而这段表明心迹的话,在序言里,其实是后人一直诟病季羡林先生的主要依据。

但是,这段话其实给后来的宗教学者……不光是佛教学者,树立了一个研究尺度!什么呢?中立!宗教学者必须中立!只有中立,才能够实事求是。我们不谈大师的问题,我们只说一个学者和一个老师——实事求是,是起码的原则。

在“序言”里否定了自我以后呢,季老其实就开始绕着圈儿地为佛教作辩护了!他嘛,后面开始说——“我为什么要研究佛教”?他是这么说的——“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评价是正确的,但我感觉……”——大家记住啊,这就开始了——“但我感觉”这几个字在一九六五年是可以定他为帆动学术權崴的!季老说——“但我感觉,我们对佛教的评价多少有些简单、片面化。个别著名的历史学家,几乎是用谩骂的口气来谈论佛教的”。

我们今天就不好提这位著名的……嗯,历史学家了啊!因为当时,汶搁前夜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是一群历史学家……甭管是郭老呀,翦老呀,任老呀……今天都已经坐古了,说这个事情没有意思。但是,有意思的是——我们今天,总把当时处在矛盾的两方看成一方,总是被佛教界同时提起,比如季老和任老,都认为他们是反佛外道。其实季老,他是护教的。

他继续说——“佛教在中国产生的仅仅是消极的影响吗?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传入中国以后,我们抛开消极的方面不讲,积极的方面是无论如何也不可以否定的!它影响到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她添了新的活力,助其成长!这是公认的事实。现在的历史学家、哲学史家对佛教除了谩骂,评价也是失之偏颇的,不够全面。我们必须对佛教重新评估”!

大家明白这个……就,我说——实际季老是个护教的原因了吧?就很清楚!季老在这个“十五讲”的源头,他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正面评价佛教!从这段话其实可以看出当时整个的社会风气和学界风气——整个学界已经被学霸给带坏了,要用辱骂的态度来对待佛教。所以,我们今天在重读《佛教十五题》这本儿书的时候,必须重新来评估季羡林先生对佛教界的贡献问题!

试问——中国有哪一个外道,会在当时那种舆论环境下站出来说——“我感觉要正面评价佛教”?其实,就是今天,很多话谁敢公开说?这是学者风骨的问题。

在“序言”的最后,季羡林先生自问自答了一个“神问题”——“是宗教先消灭呢,还是国家、阶级先消灭”?这个问题很尖锐啊!最后,他自己是这么回答的——“最终,我和冯定同志的意见完全一致——国家、阶级先消灭,宗教后消灭。我至今深信不疑”!

在自问自答了这个问题以后,季老重新解读了马克思同志说过的一句我们人人都知道的话,马克思是这么说的——宗教是有宗教需要的人们所创造的。‘宗教需要’有很多种含义——真正的需要、爱的需要、虚幻的需要、甚至麻醉的需要……都属于“需要”范畴……我们否认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大家注意啊!我们的舆论宣传口径,只要提到宗教,就说——是弱者的麻醉剂……社会边缘人的麻醉剂!但是这次,季老给它了一个覆盖了人性的全部扩展,就是……覆盖人性全部的一个扩展!它不是麻醉的需要,或者说——有!它是真正的需要、爱的需要、虚幻的需要……都是“需要”的范畴。“需要”这件事情我们不承认,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他继续说——因为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就必须承认客观实际!什么客观实际?一个是历史的客观实际;一个是眼前的客观实际!

季老提出——对任何宗教,我们不能去提倡,但是,我们也不能去消灭!唯一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样做毫无用处。宗教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教会改变自己。

在这一段之后,季老留下了一个文责自负的句子。他说——“我的论点,有怪论的味道。但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我不愿意欺骗别人,所以就如实地写下来”。季老这段,他提了两个非常前卫的观念,或者说——这是现在宗教学研究的两个前沿观念!一个,宗教将超越国家永存,和文明永存;另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宗教宽容”这个概念。就是——“这样做毫无用处”……我们既不用提倡,也不用去消灭,因为毫无用处。

这句话是说给政策的制定者听的!但是,对我们也有普遍的意义——每一个信仰者,这是有普遍意义的!就是——宗教宽容!在我们中国的社会语境下,季老重新解读了关于“宗教就是麻醉剂”——这个人人都学过的政治观。然后文责自负,说——我不愿意欺骗别人,就这样写下来。

在最后一段,季老从一个语言学者的角度,先自谦了一下,然后,他为佛教的辩护就进入了最高潮!他说——“我个人研究佛教,是从语言现象出发的,我对佛教的教义没有兴趣,也没有认识。但是,真正的内行视而不见的东西,也许一个外行反而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今天要奋起直追,对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文化史上、哲学史上起到的作用要作出正确的论断。这个工作不管多么艰巨,是迟早要做的,非做不可的,而且早做要比晚做好!否则,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再细分起来,更无法写中国的绘画史、语言史、音韵史、建筑史、音乐史、舞蹈史等等……等等”……其实,最后这一句,是毛主席当时写的那个批复。

整个儿就是《佛教十五题》——季老的自序。下一讲,我们讲它的第一课正课——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

相忘集- 109-【佛教十五题】-03-【第一讲】起源-梨俱吠陀

《佛教十五题》第一讲——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季老写于1965年。

这一课,在我的“佛教通史”讲座里(参考关联阅读 “相忘集·简明印度史”第6课),其实介绍得是比较详尽了。嗯……我们就简单讲一下儿,因为毕竟有这一课……就快过一下儿吧。

佛教,它兴起于公元前第五、第六世纪。雅利安人,实际是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从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侵入印度的。他们首先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一带站住脚跟,然后,逐渐向东扩展,顺着恒河流域往下打。当时,雅利安人的文明是显著高于本地居民的。本地就两支居民——达罗毗荼人和澳族人。

到了佛教兴起的时候,就是公元前的第五、第六世纪,北印度已经是铁器时代了……已经是脱离了青铜器时代了,实际比我国要稍微早一点。当时,在北印度有十六个国家,史称“十六国”。到了佛教兴起的时候呢,之前主要就剩四个国家——摩揭陀、(拘)萨罗这两个国家跟佛教特别有关。然后是阿槃提【又译:阿般提】和跋蹉【又译:跋耆、跋沙】。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啊——在雅利安人统治比较集中的地方,新兴国家一水儿的君主制;而在婆罗门文化圈儿外,也就是雅利安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地方,或者还没有达到的地方,政治制度什么呢?迥然不同!没有君主制。部落首领选拔制,投票制,定期选举……有点儿像古代罗马的议政时代。虽然,我们汉译佛经经常说——谁谁谁是国王、谁谁谁是国王……实际那个“国王”跟国王是不一样的啊……他们就是个部落领袖,那个村子不比魏公村大多少。

西方学者一般把这种国家,就“十六国”里的这种国家叫作——共和国。它可能是氏族公社的一种残余。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他出生的释迦族就属于这个类型儿。

当时,四个种姓在印度——婆罗门和刹帝利,它们虽然是两个种姓儿,但它们属于一个阶层,用我们现在话说——统治阶层。都是统治阶层!都是领导!就是大领导与小领导之间的区别,都是奴隶主。而吠舍,实际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中产阶级啊。虽然,与婆罗门和刹帝利同属于再生族……就是——都是雅利安人,再生族,可以再生的,但是呢,他们的社会阶层是很不稳定的……就跟现在我们一样,你要努力呢,或者运气好呢,你就能上升成刹帝利,就是上升一步;你要运气不好呢,你可能就跌落入穷人,就……穷的吠舍,还不如那个首陀罗呢。在整个印度的西部是婆罗门当权,东部是刹帝利当权。吠舍的地位,在西部和东部都差不多,他们手工业者……他们是。

而首陀罗,它是本地族,澳族与这个达罗毗荼人,它不属于雅利安族……就,不是再生族。我们从历史资料里可以知道,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后,人民生活还是幸福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是先进文明在侵略落后文明,它不像欧洲那黑暗时代——日耳曼人冲出来了,一落后文明侵略先进文明;蒙古族打到中国来,那,除了烧杀抢掠,它也不会干别的,对吧……它不会建设,它没有文明。

所以说——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后,当时的人民其实除了打仗,生活还是比较平静的,比较稳定的。从历史遗迹上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商业、手工业、农业、畜牧业都非常发达!出现了很多大城市,政治秩序也比较稳定。我们实话说啊……毕竟是雅利安人,他的素质还是高点儿。

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印度的主要思想界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说……除了它的社会情况?它的思想界叫——后梨俱吠陀时代。后梨俱吠陀时代!

梨俱吠陀时代是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开始的。这个时代就是说……嗯,“四吠陀”——四本儿吠陀的诗。嗯,就是……全是歌谣吧!从那里头可以看出来——雅利安人是非常乐观的一个,一个人种……总是向前看,对生……生活充满希望。当时,他们侵入印度,经常与本地居民战斗!那,本地居民肯定不是对手啊!所以说,他们歌颂神、感谢神、向神祈祷……而且,他们也不怕战死!觉得战死可以升天。这个……本地文明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是……雅利安人从西印度、北印度东进的时候,他们就遇到困难了,对吧!毕竟是持久战嘛,对吧!所以,雅利安人那种天真的乐观情绪,就染上了一些悲观色彩,它也出现在他们思潮的,就是……他们的这个种族的内部。但是,整体基调说——梨俱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他们还是乐观的。代表这种思潮的,就是婆罗门文明——婆罗门教。

与此同时,印度还有另外一种人,代表另外一种思想,就是所谓的“沙门思潮”。沙门是一种什么人呢?这个……梨俱吠陀里有诗,就写过沙门,说——这是一种叫“牟尼”的人……就是释迦牟尼其实是“沙门”啊……“牟尼”就是沙门。他们留长头发……搞摇滚的;穿脏衣服……衣服是褐色的;而且,他们还有法术啊……飞行于空中;喝饮毒汁。显然,对于征服印度的雅利安人来说,或者说——对于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说,这些“牟尼”们是非常陌生的呀!他们同婆罗门完全不一样。我们唯一合理的解释,这个“牟尼”就是当地印度本土土著居民的宗教代表。

希腊人梅伽斯提尼斯,他在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时候,曾经在印度旅游,亲身经历,回去并写了书。这点,欧洲人的习惯非常地好,他们有记录的习惯。当时,他谈到说——他在印度遇到了两种哲学家:一种叫“婆罗门”;一种叫“沙门”。这个沙门呢……不住在城里,他们甚至都不住在屋儿里!他们这个……穿树皮、吃草根儿……不是“吃草根”……吃果实,嗯……不结婚、不生孩子、终日苦行……怎么苦行呢?枯坐不动……就坐着就不动唤。

沙门,根本不相信婆罗门所谓的那些吠陀里的大神!他们只相信“轮回”、“转世”。“轮回转生”以及“业”决定“轮回转生”是沙门思潮的宗教信仰核心。大家明白了吗?佛教的基础宗教理论是沙门思潮的基础理论!听过我“佛教哲学”课就知道了,这两点都是沙门思潮里固有的。

所谓“业”说,就是因果报应——你今生所做的好坏,决定了你来世转生的好坏;第二点,就是——无论做好事儿、做坏事儿,有“因”就必有“果”。既然,反正是要转生,啊……转生完了之后,从金II那儿转生完了之后,哦,金III儿……还是不爽!所以,他们就厌恶“生”,不想再转生,想尽各种办法,希望能跳出“轮回”。所以,他们认为——苦行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显而易见啊!悲观主义者……嗯,这个……不叫“悲观主义者”,社会决定了他们具有……他们的思想具有悲观色彩。嗯……有这种思想的人,他肯定不会是什么征服者、胜利者——馬雲、王键霖……就,日子过得肯定不是那些很舒服的人,而是一些被征服者……嗯,失败者,这个……或者日子过得不老爽的人。那,肯定很显然就是印度原住民喽!他们处在这个……雅利安人的统治下。当然啦,基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就是没雅利安人统治他们,他们那日子也不会过得特别舒服!那……生产力在那儿决定的。

因此,他们不但对今生失去了兴趣,他们对来生也没有兴趣!就是我说的——你北高丽转生完了,还是北高丽,对吧?你不可能跨过太平洋去米国。所以,他们也不报来世之希望。有人就想通过苦行来跳出轮回,而沙门所代表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原型。

婆罗门思想和沙门思想,在印度的公元前五、六世纪的这种根本性对立,就是当时印度思想界的情况。婆罗门主张三原则——吠陀天启、神造世界、祭祀万能;沙门主张三原则——没有神灵、业力决定祸福、人是命运的主人。那这是什么?这挖墙角嘛!打起来了嘛!

在公元前的七、八世纪,就是……第七世纪、第八世纪——佛教出现的前两百年,实际在婆罗门教的内部已经兴起了……就是我们说过的——奥义书思潮。在正统的婆罗门教经典中,已经出现了像“业力轮回”这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学说。

在婆罗门教的六派哲学里,数论和瑜伽派,他们的学说跟沙门实际是一致的。而且,根据婆罗门教的经典记载,雅利安人中宣扬奥义书思潮的人都是刹帝利,不是婆罗门。奥义书屡次提出来——“业力轮回”这个秘密学说,是刹帝利族所专有的,而是婆罗门闻所未闻的。

这课先讲到这儿。

【资料】

【魏公村】

魏公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东南部,包括白石桥路和学院南路交叉路口西南隅。著名的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就在魏公村一带。今天的魏公村已成为繁华的市区,而在解放初,这里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只有十几户居民的小村落。

相忘集- 110-【佛教十五题】-04-【第一讲】起源-原住民

上一课,我们说——在公元前七、八世纪,婆罗门教内部的奥义书思潮兴起了!他们提到的“业报轮回”这个秘密学说,是属于刹帝利这个种姓的,而不属于婆罗门种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婆罗门和刹帝利已经在宗教思想界领域开始斗争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婆罗门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正在接受一些本地居民的东西,吠陀思想正在和非吠陀思想合流。

比奥义书稍微晚一点,大概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到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佛教就正式兴起了。这个时代,在文明史上叫“大黄金时代”——不光是印度啊……每个文明都一样,空前活跃!根据耆那教的经典记载——当时有三百六十三个哲学派别……就这么多!并且,有六十二派都属于佛教。

根据佛教的经典——《长阿含经》列举了“六十二见”!“六十二见”是什么?学说。佛教一谈自己的见解,就叫“智慧”;别人的见解就叫“见”……带有贬意吧?并且,佛教还经常提到“六师外道”。

当时思想界的情况是这样的:婆罗门教流行于西印度——雅利安人聚居区和统治地区;沙门思潮流行于东印度,就是——婆罗门文化圈之外的原住民……印度原住民聚居区。介绍完这个社会背景和这思想背景,佛教出现的原因就……就很清楚了!就,它就该出现了!

这……今天腰有点儿疼,所以讲得有点儿慢,大家听起来就稍微受点儿罪吧……

佛陀,他最根本的教义……这个,这个可以去听我的“佛教哲学”课——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就是……“十二因缘”的基础就是“苦”;“苦”的根源就是“无明”;然后“四圣谛”——苦、集、灭、道……这个,这个哲学课里都……都有了,不讲了,太琐碎了。总之,佛教它的最高目标就是要铲除“无明”,认识这个世界存在“因果”,从而通过认识“因果”,跳出“轮回”,达到“涅槃”。

季先生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不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像早期佛教这样彻底的悲观,还是绝无仅有的。大家记住啊——是早期!因为佛教后期,它就不悲观了——它转向了一个很乐观的状态,它的两支都转向了很乐观。

所以说——佛教继承的不是婆罗门教的传统,而是沙门传统。我们前面就讲了——雅利安人还是很乐观的这么一个人种。并且,从佛教产生的地区和环境来看,也只能是这样——它只能是沙门传统,不可能是别的样子。因为,释迦牟尼,他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他的宗教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在摩揭陀。他的传教范围跟耆那教的大雄是一致的。

摩揭陀是处在整个儿印度大陆的东部,是雅利安人到得比较晚的一个地方。可以说——西印度的婆罗门、北印度的婆罗门很少来这里。东边儿,是受到轻视的……是受到有文化人的轻视的。

摩揭陀,是印度土著居民聚集的地方,远离它的文化圈,所以在雅利安人心里啊……(认为他们)没有开化。而释迦牟尼宣传宗教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呢?用他们(指 雅利安人)的角度看,就是没有开化的人。所以说——禅宗的故事为什么特别有比喻意义呢?这就是因为六祖慧能(惠能),他传教的环境……一样——你是岭南人,还是猎獠,你还无知,你那个地儿就无知……岭南那边。

至于释迦牟尼,他本身降生的这个释迦族,到底是什么民族啊?他不象外来的雅利安人,倒更象是原住民。最近有一个新闻说他是蒙古人,其实历史上早考证过这个事情。

根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他是一个太子啊……这个,这个故事都就……说了六百遍了,其实这是很夸张的!就是——长于深宫之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辈子就没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儿。我们可以想象啊……一个太子,他会有什么样的宗教需要呢?对吧!用正常的观点看——他是怎么了解老百姓的宗教需要的了呢?即使他了解,是不是悲观到了一定要出家的程度呢?季老说——他认为事实不会是这个样子。

他是这么认为的啊……他说——释迦牟尼必然是受到一些痛苦,至少上是精神受到了痛苦。我可以理解……因为他生下来,他的母亲就死了嘛……说——受到痛苦也很正常。他感到日子不是那么好过,人间也不太值得留恋,于是就悲观了!于是就出家了!至于佛经上说到什么——他遇到老人、遇到病人、遇到死人……这些故事,原始佛教经典里是压根儿没有的,他们属于佛教文学的部分。应该说——属于再创造部分。

关于他是什么种族?释迦牟尼自称自己是刹帝利,这也符合当时的历史。其实,释迦族从它的地理位置讲——它不大可能属于什么种姓制度!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按顺序推的,当时没有推到它这个位置。这有可能是受到了婆罗门教的影响模拟出来的——自称为刹帝利,所以就必须为刹帝利辩护。

最可靠的基础,从学者的角度来看——释迦牟尼,他应该属于吠舍,就是第三个等级。从印度的七种种姓来分,他应该属于第三等,或者第四等。

释迦牟尼,他本身也同第三等的吠舍,就是商人……第四三等的吠舍关系很好。所以说——释迦,他的出身有可能是吠舍,也有可能是刹帝利……都有这种可能性!并且,在佛教的经典里——早期传教,释迦和商人的关系非常好。他经常提到的就是“长者”这个概念。“长者”是什么呢?行会领袖!就是……职业行会的首领。

第四个等级——首陀罗,在释迦的十大弟子里,是有首陀罗的,比如——优婆离。但是,佛陀他本人并不是很提倡首陀罗去出家……当然,他也不拒绝。平等的嘛!但他并不提倡。所以说——佛教,从它早期的这种情况看,它继承的应该是一种本地的沙门传统,而不是从外来的婆罗门教的传统。虽然,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哲学的用语上、宗教的术语上,很多词是共有的,但这很可能这只是一种假借……因为,他不可能新造出一套语系来。

婆罗门教里的很多神也都出现在佛教里,这就有点儿象伊斯兰教也借用了圣经里的很多人物。但是,地位是大大降低了!这不能说明佛教因此就跟婆罗门教有多么深的渊源,它实际是两种思潮体系。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儿佛陀最初的十大弟子的出身,也可以看出来——佛教和沙门思潮之间的关系。应该说——他的大部分弟子都出身沙门!即使是本人是婆罗门,比如这个……舍利弗、大目犍连,他们也都是婆罗门的身份先做了沙门,然后改信的佛教。

但是,佛教是不是就完完全全的是沙门系统呢?也不是。因为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希腊旅行者,他曾经在书里写到,说——在印度人中间,还有一些信奉佛陀的哲学家……他不是说他遇见两种哲学家嘛,一个是沙门,一个是婆罗门,但是说——还有一些是信奉佛陀的。可见——当时,佛教就是一个很独立的思想体系!所以,他也不把佛教徒列入沙门一类。

佛教,它实际是扎根在原住民中间出来的,提出来一个一切……“人生一切皆苦”的学说。可以说——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很多人正常的生活想法。啊……我们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麻醉他们了!也可以这么理解。

他相信“轮回”、“业报”,从而——那,有“轮回”嘛,你下一生做什么,就很可能啦……你婆罗门,你难道世代轮回是婆罗门吗?所以,他反对种姓制度。所以说——佛教一开始就是无区别地对待一切种姓的。

虽然,他们佛教徒是不事体力劳动的,要靠施主们的布施为生,但是从戒律上,并不允许他们占有任何财物——房子、牛羊、土地……这都不能占有;还不许做生意!象寺庙收门票……这就不行;也不许触摸金银。

这里有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这是季羡林先生提出来的,并且提出明确的主张的!就是——佛教主张使用老百姓的话……老百姓的语言,不允许使用梵文。这样,它就比婆罗门使用梵文大大有利于接近人民,宣传教义。

同时,它又不像沙门其他教派,比如耆那教,(佛陀)他是反对苦行的,他提出的概念叫“中道”。这……老百姓虽然很喜欢这个种超越型人格……这种苦行类的超越型人格,但是,你真让他自己做?他也是做不了。所以,他在反苦行这点上,又比沙门思潮、沙门教派占了上风。

当佛教后来走出印度以后,正是它这种无区别地去对待一切民族、一切种族,因而在一些国家就流行起来了!并且一直流行到今天!

“十五讲”的第一课,就讲完了!

相忘集- 111-【佛教十五题】-05-【第二讲】一切义成

《佛教十五题》第二讲——论释迦牟尼。

这一讲,季羡林先生写于1981年。这是分三次写的。这个“论释迦牟尼”,这个“论”硬了!它是季羡林先生给《中国大百科全书》——“释迦摩尼”一词写的解释词条儿!就是说——它是官方定下来的标准解释……这一“论”。

释迦牟尼,“释迦”是个部落名字。可见——这不是他的真名儿。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乔达摩,或者瞿昙。梵文不会读……英文发音是GAUTAMA,巴利文也是GOTAMA。

有人说——这是他的氏族名称,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氏族啊,是外婚制,就是都是娶外面的人,但是,释迦牟尼的姨母也叫Gautamī,叫作——瞿昙弥。可见他们不是一个外婚的。

瞿昙,它本身还是个婆罗门的氏族名称!但实际上,释迦牟尼,他是属于刹帝利种姓的。所以说——这个名字应该是……依惯例说——它是按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一般性习惯,从古代的这个“梨俱吠陀”的赞歌儿里,一个仙人家族借用过来的名字。

他的真名儿,或者说全名儿,叫作——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呢,就是……中文的翻译叫“吉财”——吉利的“吉”;财富的“财”。或者叫“一切义成”。

当时,在印度北部是有十六个国家的。大部分君主制。但是我们说——还有民主制国家……有四个半民主制国家,其中,释迦国就是其中之一。唐僧在《大唐西域记》里写——这个国家叫:迦毗罗卫国。它是个半独立的……我们说有“四个半”,它就是那个“半个”。它承认萨罗为自己的宗主国,这个国家的属地就是今天的印度和尼泊尔的交界处。

他的诞生地在尼泊尔的泰来地区……现在还有废墟,还有很多遗迹。当他逝世,或者说当他涅槃后两百多年,继位的孔雀王朝的著名大王——阿育王,曾经在泰来地区立过一个石柱儿,特意说明——这里是释迦的诞生地。

释迦族的家属,或者说——他的后人,自称是印度古代甘蔗王族的后裔。这恐怕是伪托啊……所以说——关于他的种姓,一直是学界的一个小争论!说——雅利安?蒙古?其实都没有具体的证据。

他的出生时间……他活了的时间,没有大的争议——是八十年。争议比较大的,是释迦牟尼灭度的年代,就是说——他逝世的年代。关于他死的这个时间有多少种争议呢?就是,他出生和他活的时间没争议……有六十种!现在,我们一般用的这种他入灭的时间,是德国学者威廉定下来的——公元前483年。

关于他的生平,我们了解——印度没有文献记录的习惯,所以我们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只能凭借后来的梵文、巴利文、汉文、藏文的佛经加以叙述。其中,有不少神话啊……不少传说啊……跟《圣经》一样,嗯……大量的神话和传说。也有很多历史事实,但是,基本轮廓是可靠的——细节很难说,基本的大概是可靠的。

我们从他的少年时代说起。他出生在部落首领家族,或者说——王族。父亲叫“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他诞生的时间是中国旧历的四月八号,诞生后的七天,他的母亲逝世了,是由他的姨母——大爱道,或者说——瞿昙弥把他抚养成人。所以我们说——他的人生还是……从他的出生还是有些精神痛苦的,并不是说没有痛苦。

他的姨母后来就是佛教僧伽组织中的第一个尼姑。并且,他成长在深宫,还娶了妃子,还生了儿子——罗睺罗。这个,明确地说——是历史事实!虽然,和尚是不允许结婚的,但是,佛祖确实结婚生子了,这是一个明确事实……因为,若非明确的事实啊,后代的佛教徒绝不会这么写。

据传说——他是二十九岁出家的。当他生下来的时候儿,曾经有仙人预言……这个仙人是婆罗门教的仙人……如果他不出家,就会成为“转轮圣王”!那……那就不得了啦……“秦始皇”。佛经说——他出门散步,遇到病人……三次遇到病人,遇到一次比丘,最后就决心出家了。这个……这个很显然是文学故事,是虚构的!他出家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后代没有推理清楚的。这个原因学界作了很多种假设,比如——灭族原因呐……嗯,母亲的原因啊……作过很多种假设,但没有一种是完全站得住的。

最后,他到了菩提伽耶这个地方,在一棵菩提树下发下誓言——如不成佛,绝不站起。关于这个誓言,后来,还有一个学界的争议,就是关于——他成佛的瞬间实际就已涅槃,他是不能站起。那是理论上的争议,我们就不谈了。他站起来以后,就证得了大道、成了佛。

经过一种……一番犹豫和考虑,于是,释迦牟尼就决定开始转琺輪——开始说法。然后,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这个……“五比丘”。其实,他在找这个最开始的五比丘之前呢,他先找了两比丘,就是——出家后遇见的两比丘,但是那两比丘已经死了,所以,他就找到这个……在鹿野苑找到这五比丘。所以说——历史上,学者们认为,和这个现在……嗯,佛教史上说的,说他——第一次说法……琺輪初转,是找这个五比丘……它是有争议的……就是缺乏可靠的依据!因为他实际还找过别人,在这之前。

从第一次说法以后,就以陈如(阿若憍陈如)为首的这五人就成了这个……佛的弟子。然后呢,据史料的估算啊……他中间弟子曾经膨胀过,后来又缩小过。到他逝世的时候,弟子大概就是五百人数……就是我们后来说的——五百罗汉。从社会地位上来说呢,他确实收了一些相对低种姓的人,比如十大弟子里那个理发匠——嗯……优婆离。

他出生的年代,就是……释迦牟尼出生的年代,正是古代印度或者整个文明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当时思想界,就是这两大潮流嘛……我们前面讲过——保守派的婆罗门……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保守派的婆罗门,以及革命派的沙门。他是属于革命派的沙门。

后来,哲学家研究,或者说佛教哲学史家研究,就是我们认为——他的主要论敌是婆罗门教。但是,比如说这个……季羡林季老认为——他的主要论敌就是六师外道。

关于他当时到底宣传了一些什么学说?我们可证实的,就是——“四圣谛”。其他的东西只能以现存的佛经加以论述,别的证据并不充足。

后代的这个……佛教哲学家,包括季老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就是说——释迦摩尼在涅槃之前呢,他对自己的学说作了一个提要性的东西——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这个在我的“佛教哲学”后面都会讲……七觉知(七觉意)。但实际,是不可能作这么详细的!虽然他总结的这个——从“四念处”一直到“八正道”,所有的佛教宗派,包括大乘以内,都没有异议!似乎是说——这就是释迦牟尼自己入灭之前归纳出来的基本教义。

但是,学者和季老他们认为——不可能做得这么完整!因为,这么完整的定义,所谓的依据是佛教自己的依据,就是——《长阿含经》的卷二“游行经”,就是说……佛说——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长阿含经·游行经》 原文: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我法中,宜勤受学,共相炽然,共相娱乐。比丘当知,我于此法,自身作证,布现于彼,谓贯经,祇夜经,受记经,偈经,法句经,相应经,本缘经,天本经,广经,未曾有经,证喻经,大教经。汝等当善受持,称量分别,随事修行,所以者何?如来不久,是后三月,当般泥洹】。就是……他自己把这个定义定下来了。

三,就是我们“佛教哲学”,后面会讲到“三十七道品”,它就成为佛教经典中的一套标准说法——只要一说到佛教的教义,就是这“三十七道品”。但是,这是……实际上,从学界认为——这种学说是不可能的!他生前没有能力对自己的学说作出这种系统性的阐述。这种系统化,显然是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由后人一点一点在逻辑上补齐的。

根据如来佛的基本教义,包括我们(佛教)哲学史里说的,只可能是两个,就是……最基本的教义只可能是两个——“十二因缘”和“四圣谛”,这就是原始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后来,所谓逐渐地发展、深化、系统,以致就越来越庞杂!听过我“(佛教)哲学”的就知道——到了九十多课才是四部哲学中的第一部。那……后面还有三部。可见,说——已经在历史上达到了佛学号称“最难治”的程度!就是……最难的学问就是佛学。

根据晚于释迦牟尼的佛经记载,他的说法有一些特点……就是释迦牟尼,他的说法有些特点:

首先,佛陀他说法非常善于用比喻,而比喻的例子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农业和牧业,说明——他的本人生活和当时的普通人,或者说普通劳苦大众、普通人民是密切相关的!他了解当时的普通人民的生活,了解当时的喜闻乐见,所以,他就大量地从当时印度的生活里提出例子,而且有些例子很有意思!比如说——“演若达多【又作:延若达多】”来比喻很难懂的佛教教理。

所以说——佛教发展之所以会这么快,影响之所以会这么大,以及将来它之所以会流布那么大,跟这种说法方式是有关的。这种说法在禅宗的“五家七宗”之后,得到了更大规模的扩展……就是“灯录”里——大量的故事!包括我们今天,就是……大量地借用这种东西做鸡汤的故事,都是从这个时候儿来的!是释迦本人开创的这种文风。

此外,有一个重点,我们下一课就会专门讲到,就是——释迦牟尼,他不承认梵文的神圣性!他不光不承认梵文的神圣性啊……他就反对使用梵文!主张——传教者或者说和尚,要用自己的方言来宣传教义。

从他整个儿早期传教史来看,他是属于革新派,但是他的革新呢,又有局限性——他反对婆罗门教的祭祀,反对种姓制度!但是呢,在反对的过程里,他还是作出了很多的妥协。

第二讲,我们就讲完了。


相忘集- 112-【佛教十五题】-06-【第三讲】不许用梵文

这一讲,我们讲《佛教十五题》的第三讲——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这一讲呢呢,季先生是分了两部分写——1956年写了一部分,1957年写了一部分。

这课呢,就是……如果作为研究佛教的研究者来说呢,是特别重大的一课!他提出来的问题呢,涉及到佛教研究的根本性问题,或者说——这是佛教理论界的最大的问题之一。而且,季先生还确实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国外的梵文学者,佛教的研究者多少年来,争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到底用的是什么语言?就是这一课嘛——原始佛教语言问题。中间,季老引用了一段经文——巴利文的小品……我就不给大家读了,只是说一下儿结论。

在巴利文的小品中,佛陀最后明确地提出来,说——比丘啊,不许用梵文来表达佛语,违者得突吉罗。这个“突吉罗”是个什么诅咒?咱就不太清楚了。

佛教,它在初兴的时候,我们说啊——它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呀?反抗婆罗门!反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这是它的使命啊!历史使命啊!所以说,他坚决反对使用婆罗门教的语言——梵文,是非常自然的事儿。尽管在佛教诞生的时候,就是……公元前五、六世纪,梵文的发展,是它的历史的最高峰!就,这个时候的梵文是最高峰。梵文有两种啊……一种叫“混合梵文”,一种叫“标准梵文”。就,这个时候儿,标准梵文是最高峰。

如果直接使用这个梵文来传播佛教呢……来宣扬教义啊,会直接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为了贯彻佛陀自己的这种主张,佛陀毫不犹豫,可以说不加思索地说——不允许使用梵文!“比丘啊,不许……”。而且,直接说这两个比丘是傻瓜!这个什么“突吉罗”。

不用梵文,那,他得用什么语言呢?在宗教宣传方面啊,语言政策一直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如果大家了解,就是……几个宗教史都知道——语言问题……根本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决定!

佛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佛的回答……问题也出在他的回答里。根据巴利文的小品,这又是一大段……我就不说了!只说结论。

翻译出来的直译是说什么呢?佛陀是这么说的,说——我允许你们,比丘啊,用自己的语言去学习佛所说的话。这句话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没问题,非常清楚——比丘啊,用你自己的语言去学习佛所说的话吧。这是汉文看,很清楚!

但是,从巴利文的原文来看——“自己的语言”,它是两个词。这两个词,就会导致两种解释,就是——“比丘啊,用自己的语言”……那,这个“自己的语言”指的是谁呢?两种解释,一种是——“佛”自己的语言!那,自己的语言,佛自己的。还有一种是什么呢?比丘自己的。那,我们中国人听这话,说——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去说……那就是用我们汉语嘛,对吧!但是,它巴利文的意思不是这样的。它这个词很含糊!

所以说——多年以来,梵文学者和佛教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就在这个词——“自己的语言”。主要分两派,后来出现了第三派。

第一派,是以英国学者为代表的。他把这个词翻译成“比丘自己的语言”……就是,我们中国人也这么理解——比丘自己的语言。

(第二派)德国学者把它解释为“佛自己的语言”。当这两派学者开始争论的时候儿,国外的梵文学者和佛教研究者就都纷纷加入了!我们中国人认为——这不是个问题!我们不介入这个东西,我们觉得很清晰。

后来,又出现了第三派。整体来说——要不然同意前者,要不然同意后者。我们就属于同意前者的。但是,近代以来,有一学派异军突起,另立新说——他把佛最后说的那句话“我允许你们,比丘啊……”根据他的文法去解释佛所说的,他把这换了一种翻译。这一派有一个很有力量的证据,就是——引用了巴利文的原典中的“权威佛音”!指出了——佛陀本人用的是摩羯陀方言。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他是生活在印度北部与尼泊尔交界泰来地区……就是,它是个交界地带。他一生传教的范围,就是当时的摩揭陀,相当于今天的比哈尔邦。而他用的语言,很可能就是摩羯陀语。从各方面推测来看——佛陀活着的时候,是不会有写定的佛典的!就是——佛经。甭管是什么语言,肯定不会有佛经存在。根据佛教的传说,他涅盘一年以后的雨季,他的弟子——大迦叶,在王舍城五百罗汉作集结,这次历史上叫“五百集结”。

当他入灭后一百多年……将近一百五十年,佛教徒又在毗舍离聚会,七百人参加这次集结,这是历史上第二次大集结,又叫“七百集结”。这次集结就是后来著名的戒律的大分裂!我们的“(佛教)哲学”还没有讲到这课,后面会讲。就是……根据戒律的大分裂——“十事非法”!这次聚会就要讨论——这十件事儿能不能干?铲除戒律方面的十种邪说。

所以说——佛死了一百年的时间里,口头流传的佛经,可能在这种中间过程里有一些写定……就是已经写成文字了。所谓“经书”的出现,可能出现在这个阶段……但是,大概率是——没有出现!就是说……有些个人僧人自己的写……但是,大概率——统一经书是没有出现的。根据后来学者的一般性意见,经书出现在第三次集结,就是——他入灭后二百年。这个时候儿,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护法大王——阿育王,在公元前273年,大规模开始编纂《大藏经》。

佛陀,他在活着的时候儿宣扬教义,讲“十二因缘”、“四圣谛”,可能用的是摩羯陀语。那么,他死后,他的弟子们根据口头流传下来的……听到的一些“佛说”,或者零碎的经典,编纂佛典的时候,应该是也会用摩竭陀语。但是,肯定不是纯粹的摩竭陀语。为什么呢?因为时间太久了……一百多年!并且,流传的地域太广了!你想保持一种纯粹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就,我们想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北京话里,流行的一些词,或者八十年代……什么大生啊、火山啊……今天北京人都不会说了,或者今天北京人都不说了。即使北京一地它的用词,在三十年内就产生了这么巨大的差异,何况它在一个很大范围里流传!所以说——它应该是以摩竭陀语为蓝本的,但又不是纯粹的摩竭陀语。

所以,德国学者把原始佛典可能用的语言定义为,叫“半摩揭陀语”,或者“古代半摩揭陀语”。我们现存的,最早的经文——巴利文的《大藏经》,从语言特征上来看,巴利文并不是摩揭陀语!它只是印度西部的某一种方言……它很象摩揭陀语,但它不是。

最后,这三派的结论,是说——这个“自己的语言”是指“比丘的语言”。佛陀允许比丘们使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来学习佛所说的话。这在后来戒律里……我们说《五部戒律》——《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这个汉传的四部里,《五分律》和《十诵律》里都有记载:

《五分律》第二十六卷说——佛言,听随国音诵读,但不得违失佛意。就是——可以根据你本国的话来诵读,只要不失义就可以了。

《十诵律》三十八卷,佛说——从今以外书音声诵佛经者,突吉罗。

所以说——从中文的五个戒律义译本的语言政策,都表达了同一思想——梵文不许用!它说得很清楚嘛……《十诵律》——从今以外书音声诵佛经。什么书音?当时的标准书音就是梵文。梵文不能用!用了就——突吉罗。关于这个“突吉罗”是什么?我是不太清楚。

梵文不允许用,但是方言、俗语……这是可以用的。根据这一点来看巴利文小品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佛说的最后一句话,含义就清楚了!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就是——多年以来悬而未决的这句话,最后就可以下一个定义!这也是我在“佛教哲学”里讲的一课(关联阅读,“佛教哲学”73课)——“是学梵文还是学科学”。就是……现在有一个特别不好的风气,就是——我研究佛教,我就得研究巴利文……我就得研究梵文!其实,这件事情早就定下来了——“我允许你们,比丘,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说的话”。

这个结论看似平淡无奇,但是,这是佛教史上无比重要、无比重要、无比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政策问题。这课先讲到这儿……


相忘集- 114-【佛教十五题】-08-【第三讲】阿育王原典

这课,我们继续讲一下儿这本儿——第一本儿原始佛典的问题。

嗯……讲之前,刚贴上去上一课就有同学问关于那个“突吉罗”罪的问题。我跟大家说——不知道什么是“突吉罗”罪。这个……有同学就很好奇。它是这样的——“突吉罗”罪呢,是戒律里的一类……一类罪,但为什么我们不是很熟悉呢?因为它来自于《善见律》。我们现在“佛教哲学”这课还没有讲到后面这个戒律这一块。就是……我们汉传一般流行的戒律是《四分律》,就是……现在我们的戒律是《四分律》、《十诵律》……汉传只有四部。而这个“突击罗”罪呢……它是南传的一个戒律,而且分得还挺细!但是,它属于戒律里比较轻的一种,它分八种“突吉罗”。

所以说——我们一般就不太知道,他指的具体是哪一种“突吉罗”罪……它是有八种“突吉罗”戒律。那,这个……就刚,刚贴上去那课的这个问题,我就……就立刻回答一下儿……这个,马上就有人问了。

嗯……继续讲这个“第一本儿佛典”的问题。就是……既然佛陀本人以及佛教早期大师……嗯,十大弟子这些人都是印度东部人,都说印度东部话,那可以肯定的是——这部佛典……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始佛典,应该是用东部方言写成的。如果这个结论一旦确定了,那我们就知道——巴利文原典一定不是早期的!为什么?巴利文属于印度西部语言!就,它属于印度西部语系。

同一个历史例证……就是说——我们不是建立过一个大佛学史观的论题嘛?在佛陀传教的范围里,耆那教也在这个同样范围传教,耆那教的经典也是在这个时期,而且它用的语言就是这种语言——东部语言。佛陀同大雄……就是耆那教的这个领袖,生在同世,宣传地区一致,很难想象——这两位……这个圣贤,使用的语言会不一样,对吧?耆那教经书就是这样儿……然后,佛教不这样儿?不太可以想象。

但为什么后来,关于这个第一部佛典的问题会出现讨论呢?是因为——在佛陀入灭以后这几百年里,社会情况是发生了改变的。佛教从边缘已经走向主流了!尤其是经过阿育王、迦腻色伽王的大力支持,佛教它在整个儿宗教里……就是说——在这个统治阶级的这个地位它改变了!它甚至不光是超越了这个……沙门领袖的位置,它甚至取代了婆罗门教,上升到国教地位了……到阿育王的时代!

所以,它一旦上升到国教,大家明白——它宣传对象就改变了!它传法的对象就改变了!不再是一般老百姓了,已经是要向社会的中、上阶层进行传教了。当这个时候儿,那就必须要决定语言政策了!或者说——它的语言政策就要改变了!不是放任自流的……全是我们老百姓的土话了。那这个时候儿,呐,佛教哲学的第一个流派就要出来了!就是……经院哲学就要出来了。因为,它已经要涉及到经院系统了……那,肯定不能用俗语!能用什么?只可能是梵文。

所以说,第一个哲学流派——说一切有部,就是用梵文开始建立这个佛学体系的,或者说——经堂语体系的。宗教,它具有这种特点,它总是……就是——三大宗教都一样……四大宗教都一样!它总是能适应社会时代的潮流去改变、适应生产力的潮流去改变!在宣扬自己的教义方面,他们也会积极地作出改变!就是说……虽然佛陀说——你要用梵文,你就突吉罗,啊!但是,这个时候儿已经不得不用梵文了,因为时代要求他们这个时候儿要用梵文。就是……虽然这是违反佛陀本意的吧!佛陀已经告诉他们了——你要受惩罚……你要突吉罗!就是我们说的——不知道这个“突吉罗”是什么……就是——不知道它这是……第,八种“突吉罗”的哪一种?但是,也得这样干。

在其他宗教里是什么样的呢?咿厮蘭教,它也有这个问题!《咕蘭經》——我们知道整个阿拉伯半岛,也是很多部族的,最初在穆罕默德死的时候儿,它也没有定本!后来,它被写定了,包括“四大圣训”被写定的时候,曾经做出过规定!就是说——你看,你们说这儿土话,我们说那儿土话……如果在语言意义上面有分歧的话,以什么语言为准呢?以麦加方言为准。结果最后,不断地这么修订,最后《古兰经》就只传下来一个定本!因此,它没有语言学方面的歧义。

天主教、新教都有这个问题!所以,它不象……你看,它可以向拉丁文去求助嘛,所以它就不会象佛教这样——没有定本。就是……嗯,语言上是乱七八糟,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经书,就……刚才我说的那个“突吉罗”似的——南传上部,它用的就是《善见律》……“一切善见律(注)”。

所以说——佛教之所以后来发展成如此难治之学!发展它的“戒律”也好、它的“慧学”也好、甚至它的“定学”也好……发展到如此复杂,其实都是跟它最初的这种语言政策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说——佛教的原始语言问题,季老就是……解决的这个问题,是佛教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没有更重要的了……可以这么说啊!要有?也是并列的。

从佛学史观上看——佛陀最早的学说,一定是非常简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佛教哲学”里,用最大的篇幅儿去讲“十二因缘”和“四圣谛”!就是说——这一定是明确是佛陀的。很简单!但是,它并不太成体系。就是说——从按经院哲学去比较,它不太成体系。

现在,其实现在的佛典看啊……甭管是哪一个部派——北传也好、南传也好、藏传也好,这个……其他部派也好,已经都系统化了——整个儿义理都系统化了!但是,我们不能根据现在我们有的佛教经典,来去推定佛教原始教义。

有一个学者叫贝歇特,他主张啊——最古老的佛典还都不是……就是我们说的……不是这个“四圣谛”和“十二因缘”!他认为——最古老的佛典是律部的!就是……戒律部的。我们很快在,嗯……“(佛教)哲学”里会讲到关于戒律的问题。戒律确实有可能是最早出现的佛典!因为它是一个僧团组织,它需要有纪律。最早形成的是僧团组织的纪律。

但是季老认为——最早出现的是戒律?这是不可能的!应该是“佛说”。因为每一部佛经前面都有“如是我闻”开始!不外就是想说明——这个确实是佛说的,具有可靠性!

关于这个贝歇特,他提出了一个佛典形成的层次说,就是——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在佛教部派之前,每个地区的僧团组织都有自己的传统,就很……象中国一样,很显然……湖南人他有湖南人的习惯;江西人有江西人的习惯……它都是以地域形成的。这个地域形成的呢,就有地域传统。这是第一层次的佛典。

在第二层次的佛典上,就进入了对戒律解释不同。这个是可以,可以理解的……就是说——先出现戒律,不同出现的戒律……然后呢,下一层次才是在教义上产生分离!就是……首先是戒律产生了分离,然后是教义产生了分离。这个理论,基本站得住脚!但是这个……季老其实是不支持的。季老认为——最开始可能就是教义部出现了分离;然后,是戒律部出现的分离。就是说,他认为——最早的戒律没有那么严重!

在佛灭后一百年,就是“七百集结”的这次,就是——第二次大集结……关于“十事非法”。“十事非法”集结,确实是律部……就是戒律之间的争论,仍然没有形成佛经的定本儿。所以,我们这时候儿都说是“佛典”,就是——有一部分,没有形成“佛经”。

所以说——佛经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什么时候写定的?呐,阿育王留下了一些历史遗迹!就是说——当时有这个石碑、有柱子……石碑和柱子上面是有字的。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根据这些字,仍然不能确定这第一本儿佛经,或者这一本儿标准典,就是……有这个典,但是第一本儿官方标准典是在阿育王时期写定的。就是,第三次集结,仍然不能证明这一点。阿育王集结已经到了公元前二百多年了!就是说——三次集结都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第一本儿佛经出现了。

根据锡兰上座部的传说——“巴利三藏”,它的形成时间是什么呢?公元前89年到公元前77年。那就是——马上就到新千年了!又过了……阿育王后,又过了两百年了。关于锡兰上座部的这个传说,一般认为是可靠的!如果说——再往前推更早……这是锡兰上部嘛……那,我们去估计印度本土佛典,可能会更早一些——在阿育王的晚期……最早现在推算到公元前二世纪末……就是阿育王之后又几十年。

阿育王,他当时统治印度的时候,用的行政语言是那个——古代半摩揭陀语。但是后来,很显然——使用这种语言他遇到了困难!因为我们知道——阿育王,他本身出身也是比较得低啊!所以,他用老百姓的话也很正常……用土语和俗语,也很低……就,很正常!

但是,这种方式很快就遇到困难了!因为他统治的范围比较广啊!这个……土语和土语之间,我们想象一下——湖南、湖北、江西、山东……这种,这种方言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了!那只能统一一种普遍大家提前都接受的文字!什么呢?那只有梵文。因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到六百年的时候儿,梵文就已经高度化了!这有点儿象中国……就,秦始皇一旦统一天下,他就要做书同文的工作、做车同轨的工作!这实际上是为了利于这种多地域……这个多语言的这种统治。

所以说——在阿育王的后期……统治的后期,有一个阶段,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梵文复兴时代”。什么意思?就是,他开始统治……阿育王统治的时候儿,就……这位护法大王统治的时候儿,先推这半摩揭陀语!推来推去就发现推不动……那怎么办呢?只能把梵文重新翻出来。

但这个时候儿,他已经推过很长时间的半摩揭陀语了!于是,各地区的口头儿禅、口音、俗语就开始跟这个标准梵文进行合作,或者说——开始梵文化!或者,梵文开始地域化。这样儿,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梵文,就是我们说——四种……四组佛典中的一种,就是……标准梵文和本地化半摩羯陀语之间的这种混合,就叫“混合梵文”。这种梵文,又叫“佛教梵文”!因为佛教用的都是这类梵文。

梵文化,它的过程呢,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啊——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影响,就……像普通话传到了江西,它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地替……它不是一夜之间改变的!它是慢慢渗透的。就是……从现留的佛典来看——时间越早的,就越接近梵文。什么意思啊?就是说……一开始,时间越早,那只会使梵文;时间越近,这种混合梵文受到当地化影响就越强!就是说——嗯,时间越推,梵文和本地化之间的结合就越好!梵文和本地化时间的结合就越好。典型的例子——“法华经”,又叫“妙法莲华经”!它,本子越古老,它的俗语成分就越多。

一部佛经的梵文化,通过这本儿经书……本子,就可以看出来——它分了很多层!有一些佛典,从一开始就是混合梵文写的,说明——它出现的时间已经很晚了。

相忘集- 115-【佛教十五题】-09-【第四讲】被遗忘的斗争

这一讲,我们讲《佛教十五讲》的第四讲——“一场被遗忘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提婆达多问题”的提出,以及这种独特的观点,是季羡林先生独有的。而“佛教十五讲”里最核心的一讲,就是这一讲。

提婆达多,旧义叫作调达,也叫天授【DEVADATTA,旧译“调达”,意译“天授”】。他本人是释迦牟尼的堂兄弟,后来加入了僧伽组织。所有的佛典都说——这个提婆达多……一个坏人,想篡夺僧伽的领导权,拉帮结伙……谋害佛祖,从事“破僧”活动!所谓“破僧”,就是——破坏僧团组织。最后,永坠地狱。

佛经有一段是这么说的,说——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有五百比丘围绕世尊,皆阿罗汉,唯提婆达多未得圣果。什么意思呢?就是……就他一个人没落到这个阿罗汉果。他本人……我们说——他不是释迦的堂兄弟嘛?在佛经里被描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但实际上呢?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而且威望很高!因为……有很多资料啊!并且,他有自己的戒律,他有自己的教义,他有自己的信众。

我们在“佛教通史”里讲过——佛教,实际是释迦部的原始宗教。我们知道——它提到过“过去七佛”,说明在这个部族一直有这种宗教信仰,所以,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他们之间的矛盾绝对不是什么个人恩怨,他们应该是佛教早期两条瀘缐上的斗争。这是佛教史的重大事件。至少,季先生认为是非常重大的……因为提婆达多的信徒在《佛国记》里,就是……法显写的《佛国记》里、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里、义净写的“南海寄归书”【《南海寄归内法传》】里,我们都看到了提婆达多弟子的这个描述,足见他的影响深远,跟佛教是同步的!就是……佛教什么时候有,它什么时候有;佛教什么时候消亡,它什么时候消亡。

关于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最后的这个结论呢,嗯……季老用了一个……一段非常可以看出他隐含意思的话,他是这么说的,说——释迦牟尼最终成佛做祖了,高居于美轮美奂的大雄宝殿莲花座上,而提婆达多则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成为了佛教的犹大!呐……这个“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这个句话,在汶搁的时候儿常用。但是呢,这表达出季先生的一种情绪!我估计这……也是这种情绪驱动着他一定要揪……就是,一定要问“提婆达多”这个问题的原因。

几乎中外学者呢,他们著作里只要谈到佛教史,一定会谈到提婆达多!但是内容基本一致,因为都是佛典里来的嘛……就是——他,嗯……怎么破坏僧伽组织?怎么谋害佛祖?

但是,季先生问了几个很究竟的问题:

第一,他到底是什么人?

第二,他出于什么目的要去破僧?就是——破僧团组织?

第三,他跟佛祖斗争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提婆达多与释迦牟尼的斗争,对今后的佛教史,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四个问题,实际都是很逼近核心的问题啊!在提到这个问题之前,季先生先列举了学界其他人对提婆达多的研究。他首先举了国内……我们说国内有三位巨匠,他举了另一位巨匠——吕澂先生的书,就是《印度佛教史略》。

吕澂先生认为——提婆达多并不是佛教徒!他认为——他是耆那教徒,自称大师。季羡林先生就只……就是说了说,然后直接就说——吕澂先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水平不高。这,这个……其实这么点,说……是很直接啊!有点儿伤人。

然后,说完国内,季先生又举了八部国际上的著作,都是重量级的——嗯,两部……一部英国学者的、一部荷兰学者的、两部德国学者的、一部比利时学者的、两部印度本土学者的、一部加纳学者的。就是说——把国际上研究“印度佛教史”重量级的著作……八部全拿出来了!

然后呢,分列了一些细节。列完了之后,季老用了一句很普通的话,给所有的人作了一个定论,叫——欧美与印度的研究水平不过如此,一目了然!哪部书也没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提婆达多这件事在佛教史上的重要意义。他这个点评挺吓人呢啊!一瞬间就是王者气象——国内的,他先把吕先生给否了;国际上,他把八位权威全给否了!就是说——你们对这个问题都没重视!

然后他说——这件事,真的是佛教史上待发之覆。那就是——说这件事儿太重要的!但是,大家同样拿这些资料研究,都是这个结果,为什么你就说不一样呢?于是,季老用了一套很独特的方法……他是这么说的,说——历史都是胜利者写成的,提婆达多是斗争的失败者,看不到他真实的记录。那,这当然是对的啊……

但是他说——既然是不真实的记录,你就必然自相矛盾。而佛典中介绍提婆达多的资料,不是象大家想的——很少!是如此之多……多如牛毛!那么,它们相对矛盾的东西肯定很多。整个儿对提婆达多与释迦牟尼的矛盾剖析,季老是从唐朝义净的《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这本儿书入手的。就是说……我们知道啊——四大译经师,义净是!对义净的研究,我们国内一直是做得不够的。但是,季老就是从义净的这本儿书上入手的。

谈到提婆达多跟释迦可能形成盾的几个根源,他提了两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这本儿书总结两个特别重要的原因。一个是什么呢?我在“简明印度史”里讲过(参考关联阅读 “简明印度史”第6课),就是第一个王朝——摩揭陀王朝的篡位问题!就是……第一位国王叫平沙王【又作:瓶沙王、频婆娑罗王】;第二位国王叫未生怨王【又作:阿阇世王】。未生怨王是谋杀了他的父亲,然后继位的。他谋杀完他父亲之后,他向世尊忏悔……就是向释迦牟尼忏悔,释迦牟尼就赦免了他。

按说——他应该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吧?但是没有!他跟提婆达多结成了友谊,而且成为了密友!那这件事,释迦就不太高兴啦……你杀了亲爹这么大的事儿我都赦免你了,你不归附我啊?你跟提婆达多成为好朋友了?这算什么事儿啊!这我们在“印度简史”里讲过。

另一个,我们也在“印度简史”里讲过,就是——关于提婆达多,他的一个重要的朋友,就是……他还有一个好友,叫什么?富兰那·迦叶。我们说——佛教史上两大迦叶,这就是另一个迦叶,他是六师外道之一!哪个外道呢?宿命论外道,或者说——就是……我们说佛教里有“八正道”,其中有一道叫“正命”。相对于“正命”……为什么提出“八正道”的“正命”呢?是因为当时有一著名外道,叫“邪命外道”!就是这富兰那·迦叶。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一方面,提婆达多抢了释迦牟尼一个重要的支持弟子,就是——未生怨王;同时,他又得到了教门外另一重要宗师的支持,就是富兰那·迦叶。所以,释迦牟尼与提婆达多的翻脸就在眼前了——在讲法的时候儿,佛祖多次斥骂提婆达多!而且诅咒他——你必坠地狱!提婆达多也不干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另立五法!就是——自称教门,另立五法。就是……你是佛教,我也是佛教;你有什么“四法”,我有“五法”。而且,他的“五法”,说得很厉害啦!

他是这么说的……他告诉自己徒众说——“尔等应知,沙门乔达摩悉达多及诸徒众”……你看,他是点名儿说的!说——你们要知道啊,那个沙门……他不说它是佛教……因为,我们说佛教是沙门运动的一部分。他直接就点名儿说——沙门乔达摩及诸徒众。然后,一大段古文……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啊……就是——“咸食乳酪,我等从今更不应食”。什么意思啊?就是……第一段,就是说——以后,我们不能吃肉,也不能喝奶!为什么呢?因为要考虑到这个……这个生灵的痛苦,要考虑到婴儿的痛苦,我们不能吃肉,也不能吃奶。

第二条是什么呢?我们不能吃鱼。为什么?“又沙门乔达摩悉达多听食鱼肉,我等从今更不应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他们不光吃肉,他们不光喝奶,他还吃鱼!我们也……它那个肉是动物肉啊,这个是鱼肉……我们以后也不能吃鱼。然后……这是第二条儿。

第三条儿——“又沙门乔达摩听食其盐,我等从今更不应食”。不吃盐?奇怪不奇怪?不奇怪!所以说——吕先生说——他是耆那教啊,这是有可能的!为什么?耆那教就认为——这个土的微尘里有很多生命!就是说——喝杯水……你记得以前说——喝杯水,里头有多少个生命……这实际是耆那教来的。所以说——我们都不能吃盐!因为海晒的盐里头有很多小生命。

又一个,说——“又沙门乔达摩受用衣(时截其缕绩)”……嗯,就是——穿好衣服……我等更不应受。就,我们以后就得穿破衣服!为什么?要怜惜纺织师工作劳动之苦。

“又沙门乔达摩住阿兰若”。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乔达摩住在好地方……我等更不应住。就是……他提出了五条儿,全部是针对释迦牟尼的,而且每条儿都点着名说,因为……当然啦!这个也不怪他啊!因为这个佛祖释迦牟尼在说提婆达多的时候,也是这么着——沙门提婆达多必坠地狱……嗯,必坠火坑……嗯,必坠什么……嗯,永世不得超生……反正,嗯……诅,诅咒也很恶毒!所以说——这个提婆达多翻身对乔达摩也不是很客气!就是……指出来——你吃肉、你喝奶、你吃鱼、你穿好衣服、你住好房子!

这五条儿,其实都挺……挺尖锐的啊!直接就说——你这五条儿,我们都不干!这就是提婆达多的“另立五法”!就是——你吃肉,我们不吃肉;你吃鱼,我们不吃鱼;你吃盐,我们不吃盐;你穿好衣服,我们不穿好衣服;你住好的地方儿,我们住……住贼远的垃圾地方,我们就坐树底下,我们都不住屋子。

这听着革命性很强啊!但是,世尊怎么回应啊?世尊回应得很巧妙!他只要谈到这个提婆达多另立的“五法”,就强调说——若依我法者皆得离大苦难;若依提婆达多者,皆在苦难中。听见没有?就他不说——谁的法好?谁的法不好?他说——你只要按我的法,离大苦难;你要按提婆达多的法,你就在苦难里。

然后,第二点他强调什么呀?他强调——提婆达多,多愚痴。他说——非但今世愚痴,往世亦然,彼世亦然。什么意思啊?就是说——提婆达多,他不光是现在傻,他过去也傻,他未来还傻……他一直傻!

然后,释迦这个……他就讲了几个故事。其实,我们就说……印度人的文学创作能力,看它那两大史诗,就知道——它的文学创作能力很强!我们经常说啊——在佛教四框架理论里,最有力量的,其实不是佛教神学!不是佛教哲学!是什么?是佛教文学!是佛教小故事!佛教文学才是佛教传播里的最有力量的。看见没有?它又是……这个里头就用了佛教“本生故事”。

但是,根据记载啊……虽然这个佛经留有很多记载,但是,提婆达多还是很有感染力——他愣从世尊的僧伽组织里拖走了五百比丘!什么意思啊?世尊——释迦牟尼入灭的时候,本来应该有一千比丘,最后怎么变成五百罗汉啦?因为那五百罗汉被提婆达多给拉走啦!所以,我们要解释一下儿——这个提婆达多关于“破僧”……就是“破僧团”这件事的具体含义!就是——他到底干了什么,就“破僧”了?

“僧伽”这个词是从梵文和巴利文来的,就是……它的意思是一致的。“僧伽”不是一个单纯词,它有区别——有“大僧伽”,有“小僧伽”。什么叫大僧伽?大僧伽——所有的和尚加在一块儿,这叫“大僧伽”,是指——整个佛教组织!三宝之一,“佛、法、僧”三宝之一。我们一般理解的“僧伽”……“破僧伽”,以为是这个“大僧伽”。不是的!

提婆达多破的是“小僧伽”。什么叫小僧伽?就是——僧伽小组。就是,那个“伽”呀,就是……也念“伽”(音:夹),也念“伽”(音:茄)——“僧伽小组”。这样儿,就是……几个和尚就能组织一个小组,几个和尚就能组织一个小组……在佛教里,僧伽小组是怎么规定的呢?四个和尚……就有点儿像我们说——怎么……几,多少个人能组织一个党支部儿?最起码你得仨人吧!一个僧伽小组最少要有四个人……少了不行!三个和尚,你都不能组成小组。所谓“破僧”,破的就是这种小僧伽。

小僧伽里就有一个——如何行动?谁的意见作主导的问题。一般情况,小僧伽采取多数决定制——投票。小僧伽,和尚是用木板儿来投票的。有两种意见,持反对意见的和尚必须能独立组成一个小僧伽才能被分裂!比如说——咱有五个人,你们四个一个意见,我一个一意见,对不起!你少数服从多数。你七个人,我四个人一个意见,你三个人一个意见,对不起!你也不能分开。为什么?因为少数服从多数……你三个人分出去,你不能形成一个组织。

大家懂什么意思了吗?如果要分成两半儿的话,必须至少有八个人——每个组织分开是四个人。但是,你四对四这也不行,这不能叫“分裂僧伽”,这只能叫“意见分歧”,就是……一半儿人同意这个;一半儿人同意这(那)个。

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僧伽分离呢?至少九个和尚!这时候儿,五个和尚一组、四个和尚一组,这样儿就可以出现了——“破僧”。就是——你们四个意见不一样,你们能组织成一个单位,那你们就干脆分离出去好了!我们五个一样,我们就合在一块儿。

当八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这么分呢?它就是说……它是这么规定的——八个人只能叫“意见分歧”,它还不能分!必须最后再多出一个人来——九个人,五分四……这样,就出现了“破僧”这种行为。

“破僧”是一个佛教内部很独特的概念啊……不是像大家想的说——分裂僧团……把一个人分出去了、把三个人分出去了……不是这样的!就是说——超过九个人的组织,分裂成两个到三个,这才叫“破僧”。实际,就是出现了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又形成了一个单独组织,这种情况就叫“破僧”。大家理解了吧?破僧解释清楚了吧!

实际上,解释清楚“破僧”,就明白——提婆达多要干什么了!提婆达多就是要民主投票,对吧!就是——他不同意“少数服从多数”这件事情,他也不同意“谁絶對领导”这件事情!他的意思是——我们几个既然有这个意见,我们已经达到了组织标准了,我们就得按我们自己的干。这……大陆不是,大陆是说——少数服从多数,你们保留意见吧!多数的犦晸!在现代政治学上,这就叫——多数的犦晸。

但是,提婆达多的意思,我们不得同意!说是——提婆达多是一自由派嘛……所以,他跟佛陀的分裂,实际是一个要求这个……自由;一个要求極權——佛陀要求極權;嗯……提拔达多要求自由。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季先生为什么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在谈?我觉得他是有所指的。

甭管怎么说,提婆达多在僧团组织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至少一度是这样啊……而且,他也受到如来大弟子的种种赞叹!嗯……佛经里也有。但是,因为意见不同,他就加速了跟释迦牟尼的分道扬镳过程。而且,他也有神通!嗯,释迦曾经说……如来说过嘛——提婆达多先有神通。啊……他还先有神通了。

我们说季先生问过一个问题,说——他到底是个什么人?提婆达多是不是一个失道寡助的人?就是……一个坏人……就,特别坏?很显然啊,从“破僧事”里看……不是!为什么呢?他是个坏人,凭什么释迦的一千弟子,一口气就被他拉走五百个?这不是小数目啊!这就是“破僧”嘛!他的徒众,不光有和尚,还有尼姑。如果,他是个失道寡助的,他不可能有这么多徒众。

法显在写《佛国记》……就是公元五世纪初的时候——五百多年……500年初的时候儿,他到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见到说,叫——调达亦有众在,供养过去三佛,唯不供养释迦文佛。就是说——在《佛国记》的时候儿,拘萨罗舍卫城附近还有……到处都是调达的弟子——提婆达多的弟子。他们也供养佛,就是没有释迦牟尼的位置。

七世纪,就是……又过了二百年,到了唐朝,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也这么写——在……(现今西方)在处皆有天授种族出家之流。这实际就是提婆达多派。在同一个世纪,义净也来到印度,根据义净的《(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里也说,说——提婆达多人数之众、部域之大。可见……就是说——这不光佛教徒很多,当地提婆达多的弟子也很多!后面,就没有他们的消息了嘛……实际,后面不光是没有他们的消息,佛教很快消息也就没有了!

法显是在公元五世纪,玄奘和义净是在公元七世纪,都在印度本地见到了很多提婆达多派的僧人。公元七世纪,距提婆达多的生存时间已经有一千二、三百年的历史了!可是,被释迦牟尼打入地狱的提婆达多派的和尚还在活动。这件事简直是不可思议!


相忘集- 116-【佛教十五题】-10-【第四讲】没有人能够......

上一课我们说——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七世纪,这一千二、三百年,是佛教发展史上的关键时间,因为再过两、三百年,佛教就要在印度绝迹了,或者——接近绝迹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在受到正统佛教徒的压迫和歧视的情况下,提婆达多传了多少代呢?四十多代!四十多代传人,必然是含辛茹苦,受尽人间的折磨!但是,他们竟然坚持下来了,说明什么?说明——提婆达多这一派必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点还用怀疑吗?

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啊……季先生似乎有所指!我整理了一下儿季先生写这篇文章之前,我PARTY的晸誌瀘缐㞳晸,因为,我们党有很多次晸誌瀘缐㞳晸嘛……我捋了一下儿——哪条儿晸誌瀘缐㞳晸,有可能跟季先生所指的相像呢?怀疑——跟五几年鎭哑陀派有关,就是鎭哑陀络茲基分子有关。

已经成功坐上莲花宝座的佛祖,那对应的失败的瀘缐者是谁呢?我们今天已经不知所指了,但是我认为季先生写这篇文章,包括他所指,是有意义的。其他的瀘缐㞳晸并不太像,只有陀络茲基这一支比较像。

季先生继续写啊,说——从佛典中的这些矛盾里头,我们看出佛典的叙事是不真实的,是捏造的。紧接着,他这么说的啊——正如世间一切捏造一样,一手是不能遮天的!我从矛盾中窥见了提婆达多的真相。这原文原句就是这样的啊!了解季羡林先生文风的人看出来啊……就是,我们看得多知道——大师写文章一贯还是比较圆融的啊……你看他的散文。但是这样的用词确实是内心某种情绪的表露!就是我说的——到底有所指!指什么?可能只有大师自己知道,或者那个年代的人知道……你看这句话说的——世间一切捏造的一样,一手不能遮天。很尖锐啦!

但是在最后,季先生又返回到学理问题,开始回答他前面提的出几个问题。他自己是这么说的——我现在完全有能力回答我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就是——提婆达多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破僧?他跟佛祖斗争的意义是什么?在佛教史上究竟有什么影响?

然后,剩下的那些……这些,我在“佛教通史”里和“(简明)印度史”里,其实我都讲过,就是——西边儿的是婆罗门体系、东方的是沙门体系,然后呢,这两种思想体系的碰撞——沙门运动有一套、婆罗门运动有一套。他说的什么呀?婆罗门——多神论中的一元论,主张梵我合一、不主张苦行、支持种姓制度……这我们都知道;沙门——是现实主义,多元论、无神论、须施苦行、反对种姓。这是两套。

但是呢,他提出来——苦行这件事情虽然在东部非常流行,但是释迦否认了苦行!就是……释迦不愿意接受苦行!所以,这就导致了提婆达多愿意苦行和释迦不愿意苦行之间的一种矛盾。因为,沙门内部的体系啊,是非常庞杂的,像我们说的——佛教之外还有六师外道,还有包括耆那教。我们记住啊……耆那教跟佛教在同一地域传播,而耆那教主要主张的是什么?苦行。

耆那教的时间跟佛教一致、传播地域一致、传播语言一致、教理也非常一致,听过我“简明印度史”的,就是……专门有一章讲到耆那教,就是说——他的“七具义”跟佛教的“四圣谛”很象!最大的区别就是“苦行”和“不苦行”这件事情。

从佛经上来看啊,释迦牟尼,他的理论攻击,就是……理论的核心攻击,是婆罗门!但是,他还有大量的攻击六师外道,而且这种攻击言论到处都是。季羡林先生作了一个心理学和现实上的推测,他是这么说的,说——佛教如果争夺信众,那么一定不是跟婆罗门争夺,因为他的传教地域决定了他是要跟身边的六师外道争夺。实际上,或者说——或者他跟耆那教争夺。这个在理论上也站得住脚!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婆罗门教和这个……是在西部,佛教它不是在东部,东部这边儿只有佛教和耆那教。所以说——它并没有到印度西部去!所以说——是否存在季先生说的这种争夺教众的目的呢?也有可能。

讲完这种根本对立之后呢,季先生提到了吕澂先生对印度思想界的看法。吕澂先生的看法就很学术了,他说——婆罗门思想是一种叫“因中有果说”。什么叫因中有果说呢?认为——宇宙是由一个根本因转变来的……这是婆罗门思想,用以指导实践,即以修“定”为主……就是“定学”。这个,我们还没有讲到……在哲学里。通过修“定法”去认识这个根本因,就达到了解脱。这就是婆罗门教的思想。叫——通过修“定”认识到宇宙的根本因,达到解脱。因中有果说。

第二种呢,就是沙门的,叫“非婆罗门思想”。认为什么呢?认为——事物是“多因积聚”而成。因中无果说!实际上,这个“因中无果说”呢,嗯……就是所有沙门基本上都是这个逻辑。这一学说用于指导实践,形成两派:一派呢,就是以耆那教为代表的——走苦行道路的苦修;另一派呢,寻欢作乐。其实,另一派后来就形成了“右手佛教派”,就是——以追求欢乐为主的。

释迦本人对婆罗门教思想,就是……“因中有果说”,和非婆罗门思想——“因中无果说”,他都不相信!就是——他觉得都不对!他另立一说,叫“缘起说”。就,我们说“缘起说”到底是怎么来的?“缘起说”根据吕澂先生的定义是说:是因为释迦不相信这两说——“因中有果”和“因中无果”,他自己另立的!认为——诸法相互依赖,互为因果、互为条件,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这就是吕先生对当时印度教思想的一个看法。

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之间的矛盾,实际就是释迦的这种“缘起论”和非婆罗门思想沙门中的“因中无果论”之间的矛盾。所以说——他们这是一个根本对立!是理论对立。因为,提婆达多的“五法”中……就是说——不吃肉啊,不吃盐啊,不吃鱼啊,不穿好衣服啊……虽然没有明确地说“苦行”,但内涵精神是苦行。比如说:树底下坐、终生要饭、穿破衣服……这不是苦行是什么?对吧!而且,不吃肉。大家不要觉得不吃肉是个小问题,苦行和不吃肉这两件事情……哦,还有一不穿衣服啊……不穿衣服,我们就不讨论了,那太不文明了……苦行和不吃肉,这两件事情是印度宗教史上的重大问题!它不光是佛教的重大问题,也是所有在印度宗教的重大问题。婆罗门思想和沙门思想的根本对立,就出现在这两个地方。

“苦行”这件事情在印度东部非常流行。因为,释迦他出家之前,就是说——他成道之前,他一直也是想通过苦行来解脱的,只是通过自身的实践证明,苦行这条路走不通,对吧!他也把自己饿得皮包骨,最后……不行!受不了!也没求得真理……最后,真理没求得,自己还饿嗝屁了,这事儿肯定不行啊!所以他毅然改弦更张,放弃了这种野蛮折磨自己的苦行,自己另辟蹊径,另走了一条路,终于成佛!

我们前面说过啊——提婆达多他是处心积虑来跟释迦牟尼对着干的!他那“五法”都是对着干的。所以,当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的时候,提婆达多就换了一种方式——我来坚持苦刑!你吃盐?我就不吃!你喝牛奶?我就不喝!你吃肉?我就不吃!

吃肉,这个问题呀,那就更复杂了——苦行还是印度东部的事儿,吃肉就涉及到全印度的事儿了……就涉及到印度西部的事儿了。我们知道啊——印度西北部,那是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什么人?游牧民族啊!游牧民族……“蒙古人”,吃肉为主啊!就是说——凡是游牧民族肯定吃肉为主啊……你游牧民族,怎么能不吃肉呢?即使有宗教。但是,他逐渐定居了之后,他也受到东方——东印度思想的影响,开始产生了“不吃肉”的这种想法……呐,他是受到东方的影响……那你再想想东方,那沙门思想垄断的地方儿,那不吃肉之风那就更加地热烈了——吃肉都有罪啊!

我们说孔雀王朝第一任这个国王——旃陀罗笈多,愣是不吃肉……不光不吃肉,什么也不吃,饿死的啊!但是,在东部沙门里,佛教却并不禁止吃肉!佛教认为——可以吃。而且,一个这个……嗯,就是大家不愿意提的事情是什么呢?释迦牟尼本人很可能是吃猪肉以后患病涅槃的!就,有两件不愿意提的事儿:一件,是释迦牟尼是否是生病涅槃的?一件事,是否是在吃肉之后生病涅槃的?当然啦,确实有“律”可以为证,说——有这件事情。如果这要是真实的话啊,世界三大宗教里,两大创始人是死于猪的——还有一个就是咿厮蘭教的……啊,那个是被传染了疾病啊……这个跟 “吃”没关系。

佛徒吃素这种事情,实际是后来兴起的事情。即使到了今天,同样是佛教徒,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吃不吃肉?规定也不一样,对吧!有的国家的佛教徒就吃,有的国家就不吃。中国境内呢,因为环境影响,也有吃的,也有不吃的……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你很难一刀切啊!你在西藏那个地儿,你不吃肉,你吃什么呀?那么冷,你吃面你挺得住嘛?它也没有面啊!

雅利安人他最早就是游牧民族,就跟蒙古人一样,他最早也是吃肉的。他是后来,逐渐受东边儿的影响,觉得“不吃肉”这事儿有功德,哎……就,就慢慢儿不吃肉了。但是,关于提婆达多说到这个……沙门乔达摩食鱼这件事情,就是……就是,条件就很令人费解!因为,关于吃鱼和吃奶这件事情,这个……也不是说不能吃,它是有条件的,好象是说——你有病吧,可以当药吃!是这个意思。印度人自己的资料,包括他们自己也承认——少吃肉,或者不吃肉,这个习惯实际是佛祖涅槃以后很久才出现的!并不是说——佛祖在的时候,就有不吃肉……这个兴起,有!很少!但这个风潮兴起,是佛陀入灭以后的事。

但是,提婆达多却明确地规定——尽形寿不吃肉。对,就是……这一辈子不吃肉。不但不吃肉,牛奶也不吃。其实这一点……就是在吃上,他跟释迦牟尼形成了根本对立。我们发现啊——三大宗教都有它不吃的东西!我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非要跟吃较劲?这点,中国人就挺难理解的!中国人,这除了桌子不吃,差不多都吃。

提婆达多的思想和他的“五法”关系呢,比较密!他这里还有一个理论上的冲突……理论上的冲突是什么呢?就是——“正命”与“邪命”之间的冲突。我们说——提婆达多跟释迦翻脸,是有两个原因的:一个原因,是跟未生怨【未生怨王,阿阇世】成了好朋友;一个原因,是跟迦叶——富兰那·迦叶成了好朋友。这个富兰那·迦叶就是六师外道里的邪命外道。

邪命外道的中心学说认为是什么呢?认为——什么善恶果报、今世后世……压根儿没有这事儿!提婆达多在这点上跟他竟然是一致的。因为,大家知道啊……如果你要不承认今世后世,你等于什么意思吗?等于你否定了轮回!等于他们对婆罗门教的这个……这个革命性更强!因为,轮回这事儿婆罗门教提出来的——等于提婆达多否定了“轮回”。但是,“轮回说”……我们说——它是从《奥义书》里来的,在沙门思潮地区是普遍被接受的。但是,连佛陀都承认轮回,你提婆达多不承认!佛陀没有公开承认轮回啊……我们说——佛陀是没有公开承认过有“轮回”的这件事情……我们要提出来!他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就“轮回”这件事情——婆罗门承认、沙门承认、佛陀隐含承认。我们在“佛教哲学”里说——他先引入了“轮回”概念,然后他推导了“十二因缘”。

所以说——佛教里没有说“轮回”,说的是“十二因缘”。但“十二因缘”不是“轮回”又是什么呢?但是,就是换了个说法嘛!在这种学说上,提婆达多跟释迦牟尼就形成了根本对立。

所以,他们两人的斗争不是个人恩怨,是——理论矛盾、生活习惯矛盾!是根本矛盾。说明——佛教在开创时期,在僧人内部就有这两条瀘缐的㞳晸!释迦牟尼和提婆达多不过是这两条路线的代表人物而已。突出的在理论上就是两件事情:

赞成“苦行”的一拨儿——提婆达多;否定“苦行”的一拨儿——释迦牟尼;赞成“轮回”的一拨儿——释迦牟尼,否定“轮回”的一拨儿——提婆达多。我这说清楚了吧!他们两方之所以说瀘缐㞳晸的矛盾,就在这儿——赞成与不赞成“苦行”;赞成与不赞成“轮回”。泾渭分明。

我们一定要说这里谁进步……就是谁对?谁错?谁进步?谁保守?谁阁椧?谁返阁椧?这很难说,对吧!你赞成“轮回”就进步吗?你否定“轮回”就不进步吗?你赞成“苦行”就好?你不赞成“苦行”就不好?没有说法吧!因为没有标准。

我们只说——从理论上看,提婆达多更象一个倾向于唯物主义的人。而我们说——释迦牟尼……我们在“佛教哲学”里多次提过,他不是什么唯物主义者,他也不是唯心主义者,他是一个为用主义者!他以解脱为核心目的!所以,他是在唯物与唯心的交界线上。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换而言之:一个,提婆达多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一个,释迦牟尼具有革命的现实性。

佛教史上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在早期,最重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提婆达多问题”。季先生重新把这个问题翻了出来,他说——两千年来,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被遗忘了,被扭曲了,今天是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

我一直在说啊——这篇文章,包括这个命题的选题,包括这个研究背后隐含着季先生的想法,隐含着季先生的所指——我们不知道了!但是,我们可以猜测。

这课就讲完了吧……


相忘集- 117-【佛教十五题】-11-【第五讲】吐火罗文

本课,我们讲《佛教十五讲》的第五讲——浮屠与佛。

《佛教十五讲》的第五讲和第六讲都是语言学问题,讨论的都是两个字(词)——“浮屠”一个词;“佛”一个词。这两个词都是佛教里,我们来称呼“佛陀”的,但是,第五讲和第六讲,成文相差了四十多年。这第五讲是在1947年写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这个“浮屠”,是我们最早称呼“佛陀”的一个词。还有一个词,就是我们日常用的“佛”字。“浮屠”也好,“佛”也好,这两个词都是外来词,而且,它们在中国文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在学界是有很大争议的!就是……对于普通信徒来说,或对于普通有佛教信仰的来说——这两个词没有什么意义……讨论这两个词是没任何意义的。“浮屠”和“佛”指的都是一个东西,就是——佛陀!

但是,为什么季先生一定要讨论这两个字(词)的先后顺序呢?是因为——这两个字的先后顺序,影响到两个重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印度到底是……印度的佛教到底是从哪一条路传进中国的?根据这两个字可以找到线索;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最早的一部经书——《四十二章经》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在上个世纪早期,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真假,在学界是有激烈争论的!

我们都知道——季先生是语言学家,所以,第五讲和第六讲可以说在语言学上,就是说……他是具有权威性的!就是……这篇文章最后定义……就是,决定下来的这个结论是有权威性的。

我们来看哦……我们日常说的这个“佛陀”。“佛陀”在中文里是有很多名字的,比如——佛陀、浮屠、浮头、步他、复豆、佛图、步陀,有二十多种音【《佛教十五题》 原文:释迦牟尼成了正等觉以后的名号梵文叫做Buddha。这个字是动词budh(觉)加上语尾ta构成的过去分词。在中文里有种种不同的译名: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都陀、毋陀、没驮、佛驮、步他、浮屠、复豆、毋驮、佛图、佛、步陀、物他、馞陀、没陀,等等,都是音译】。

我们知道……这个,我们最常用的,有三个——浮屠、浮图和佛。第一个“浮屠”是屠夫的“屠”;第二个“图”是地图的“图”;第三个是佛陀的“佛”。还有一个,就是……最古老的啊!就是……在佛经里出现最古老的,其实是四个,还有一个叫“复豆”——复数的“复”;豆子的“豆”。就是说——在佛经里出现的最古老的关于“佛”的词有四个——浮屠,屠夫的“屠”;浮图,地图的“图”;复豆——双数这个“豆”和佛。就是这四个词。

这四个词呢,很显然——前三个词,它是一组;最后一个字是独立一组。为什么?前三个词都是俩字,而且发音都有……很像!佛图啊……浮屠啊……

根据这个……瑞典的一个印度学家叫高本汉(BERNHAND KARLGREN)的研究——这个浮屠……屠夫的“屠”,和浮图……图画的“图”,包括复豆,它们都是印度的俗语……地方音。但是,浮屠/浮图,它是东印度口音。复豆是西印度口音。

但是,为什么这个“佛”跟他们又不一样呢?我们中国人一直认为……就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佛”这个词……认为——“佛”这个词是“佛陀”的简称……因为我们中国经常这么简称,比如说美利坚合众国——美国,法兰西——法国……就,我们中国就这么简称!一直认为——“佛”就是“佛陀”的一个简称,没人怀疑过这件事情。

但是季先生呢,语言学家嘛!他就……想法儿就跟大家不一样,他提出了一个语言学上的惯例。这个惯例是什么呢?他说——任何一种语言如果使用一个外来语的假借词……嗯,就比如说日语里使用大量的英语,我们中文里使用大量的这个英语……第一步,假借词都是保留音,不翻译!那就是说——这个,写的这个音……就象我们上次说有个城市叫“呾叉始罗”,哎……这个“呾”字特难写!为了保留音,哎!专门找了这么一个奇怪的汉字。

所以说——汉语里最早的这种假借字,它那个字一看我们就知道是个外来户儿——它与本地字格格不入。尤其是佛教里,也就是说——甭管是什么,嗯……这个,呾叉始罗也好……就是这一堆地名儿,那些字都特别难认!就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中国字。只是后来越来越习惯,大家就以为是中国字了。而“佛”这个字,它就不是中国字。

“佛”这个名词是从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到中国的时候儿,就是说——如果“佛”,理论上它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儿,佛教徒翻译的时候儿,一定是要保留原音的!按照中国的老规矩要保留一个原音。比如说,就是我们说……佛教里,比如说——嗯,补特伽罗,哎……这个词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实际是为了保留音翻译过来的。

所以说——如果中国佛教里最早就使用了“佛”这个单音的话,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翻译的原本就是这个单音!因为,按照中国的老规矩,它是不可能把一个两音节词缩成一个一音节词……用一个中国字来表示的。因为,“佛”这个……它的梵文,它是……它的梵文念BUDDHA。BUDDHA这个词,对佛教徒来说非常地神圣,他们翻译的时候,绝对没有勇气敢把它拦腰斩断,说——“佛陀”,我就翻译一个字“佛”。这是绝不会略写的。我们中国翻译……你一看就知道了……比如说——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它一定要翻译全音。

所以,根据这个理论,季老指出一个问题——那么,我们三国以前的佛经,如果有“佛”字的,说明这本儿经书一定不是从印度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本儿经书从印度来的,没人有胆子敢!如果翻译的佛经,就直接用的“佛”字,那就说明——从印度到中国期间,佛经出现过一个过渡版本,我们没有按印度的原版翻译。为什么呢?因为印度原版里,这个“佛”,西印度口音叫“浮屠/浮图”,东印度口音叫“复豆”……我们都没这么翻!我们用了“佛”。说明——我们一定是从中间过渡版本翻的。

那,这个过渡版本的佛经到底是什么文字呢?好!犯到季先生手里了!我们都知道——季先生是这个……仅存世的吐火罗文专家。吐火罗文呢,就是古阿富汗文。那,这仅存世的(专家)就是他!所以,这个佛经应该是属于吐火罗文。

嗯……然后,季老比照了一大堆佛经啊……这个大家就不要了解了啊,比如说《妙法莲华经》啊……比照了《妙法莲花经》的多个版本;比照了《大藏经》……最后确定——这个“佛”字来源于吐火罗文A。什么叫吐火罗文A呢?我们知道——阿富汗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说“帝国坟场”嘛……它这个很多民族都在这儿!大月氏也到过这儿,安息人也到过这儿,咱中国人也到过这儿……所以,它的古文字……阿富汗这地儿古文字很多!游牧部族很多!所以,吐火罗文分为A、B、C……几种。

吐火罗文A又叫——焉耆文。还有一种更古老的吐火罗文叫“吐火罗文B”——龟兹文。就,我再提醒大家一下儿啊——不要老揪着它念“秋辞”,这个地儿古代就念“龟兹”。它的梵文拼音叫Kucina!就是……我们念“秋辞”是我们汉语避讳了,不是因为这个地儿念“秋辞”。这个地儿就应该念“龟兹”!

但是,吐火罗文的经……嗯,讲完这个,就是我们说啊……但是我们中间,中国人翻译的这部分吐火罗文的经是从哪儿来的呢?那理论上我们简单一想,对吧……季老既然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说——我们翻译的佛经是吐火罗文的……这,我们觉得肯定应该是梵文的吧?但是,季老是说——这个我们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就是,我们翻译的吐火罗文A这个本……就是,焉耆文的这个本是……原本是梵文。为什么?第六讲会讲。

季老这个人……这个治学非常严谨!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1947年。但是,当时他就有这么一个疑问……其实,这不算疑问!我们一想就觉得——吐火罗文肯定是从梵文来的。但是,他就提了一个疑问,并且在这个疑问……他在四十年后又重新写了一篇文章。

从吐火罗文找完证据之后呢,季老又从中文的文献里找证据,说——“佛”不是“佛陀”的简写,它就是吐火罗文的单音!我们翻译过来,只有“佛”,没有“佛陀”这个词。那,“佛陀”这个词是哪来的呢?他从三国之前的文献看,证明——在后汉三国之前,所有的佛经里,只有“佛”这个音,没有“佛陀”这个词!

在“佛”这个名词出现之前,我们找不到“佛陀”,说明什么呢?说明——不是“佛陀”的简写是“佛”,而是先有了简写“佛”,再复写变成了“佛陀”。就是等于——“佛陀”这个词是我们中国人凭空创造出来的!我们翻译的时候只有“佛”,“陀”这个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加进去的……就“陀”这个字。

最后的结论是说什么呢?浮屠、复豆,这个是印度古音!而“佛”晚于“浮屠”这个词,它已经是个间接音,它来自于吐火罗文。

这个结论听着很简单吧?但是,季先生指出——它背后的事情不简单!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其实不是季先生,是一个法国学者叫烈维(SylvainLévi)。他发现——汉译佛经的术语跟梵文大部分……就,有相当一部分对不上!说明——汉语佛经不是从梵文直接译过来的……经由一个媒介。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佛教不是从印度,就是这个……僧人直接从印度带进中国的。它是先间接传到了西域,一直到现在……然后,在西域发展了以后,最后都形成了译本,然后再进入中国。一直到现在,学者都承认这个看法。

这个看法听着是……就,从这个逻辑推理是很合理的!但是……看着地图也很合理啊!这个路线也很合理。但是问题来了——既然“浮屠”这个词是比“佛”更古老的,是从印度直接翻译过来的,那我们已经说“佛教是经由西域传进来的”,那么,我们佛经里还有一些带着“浮屠”的词怎么解释呢?不是应该都是“佛”了吗?

季老根据汤用彤先生的……汤用彤先生有几本儿特别有名的跟佛教相关的书,最有名的就是那个《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这套书。他是根据这套书里的结论,说——印度佛经有可能是经过海路进来的。这,一直有一种说法,说——有一部分印度佛经是经过海路,从南边进来……还有一部分佛经,就是……没有停留,就是我们说——从印度直接进来,没有停留。

如果佛经从印度传来,中间没有停留的话,这就涉及到佛教理论上另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这本儿《四十二章经》……就是,中国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到底是印度的?还是在西域成书的?或者是……就是,就是他背后的隐含的意思是——这本儿《四十二章经》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里呢,就要谈到——最早来中国传教的僧人。我们“佛教史”里讲过最早来中国传教的那个……三个僧人——安世高,我们讲过;支谦,我们讲过;支娄迦谶,我们也讲过……就是,最早来传教的那些人,从这些人的国籍来推测呢,他们根据的本子,肯定不是梵文原本!因为我们说过——这几个人都是西域国家的,他们一定是用了本国的语言。而“佛”这个词出现,一定就是在这个时期。

实际上,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真伪……因为《四十二章经》就是这个时间带过来的嘛,而这个时间的几位来中国的高僧都是西域的,不是印度的!所以说……当然啦,有的说他们所谓中天竺、上天竺……实际他们都是西域的。所以说——关于《四十二章经》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近代佛学大师都参与下场讨论了这个问题。嗯……到今天为止,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是总体倾向于这个……汤先生的观点,就是倾向于“真”。倾向于“假”的呢……主要是梁先生,就是——梁启超先生。

汤用彤先生推测——《四十二章经》,它前、后有两个版本。我们为什么有人……就是,梁启超先生怀疑它是假的呢?就是因为它那个翻译太优美了,那不象是个印度人或西域人能写出来的东西。汤先生说——现存的这个版本,是文辞很优美,确实不是象翻译者能写的,也不象是西域人能写的!所以说呢……怀疑《四十二章经》前、后存在两个译本——第一个译本,比较古朴,比较老,但是已经失去了;第二个版本,是东吴支谦译的,就是根据旧本译的……然后呢,因为他比较了解中国,所以他的行文就比较优美,所以得以流传。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四十二章经》觉得整体比较好的一个原因。

季先生说——我支持汤先生这种观点,我也认为是真的。但是,如果你要继续看他说的话,你就觉得——他这种支持象一个圈套!为什么呢?他说——《四十二章经》是从西域翻译过来的……间接翻译过来,对吧?我也承认它是真的!但是,我们刚才已经推测,就是……刚才已经有结论了——凡是间接译来的佛经,该用“佛”字!为什么呢?因为西域这个地方儿用的是“佛”字。

但是《四十二章经》里没有用“佛”字,用的全是“佛图”,就是“浮屠”这个词。那,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说——《四十二章经》是从西域过来的吗?于是,他引用了一本儿更古老的书,叫《理惑论》。这本儿书对佛教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理论书,就是——《牟子理惑论》,它又叫《牟子》,是佛教初传中国时期最重要的佛教资料,也叫《治惑(论)》【牟子书原名《治惑》,唐人避讳改‘治’为‘理’】。

在《牟子理惑论》里非常明确地说——于大月氏写佛经《四十二章经》。那说明什么?说明——《四十二章经》是在大月氏写的。大月氏就是我们说——嗯,最早大月氏在伊犁附近,后来又被轰到阿富汗附近。那,这都是西域!说明——《四十二章经》是从大月氏传到中国的,那它的原文肯定不会是印度梵文!它肯定是当地的阿富汗俗语!就是——吐火罗文。

但是,为什么在大月氏写的这本儿《四十二章经》里用的是“浮屠”这个印度俗语呢?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问题了啊!然后,季老说——这个恐怕是个未解之谜。嗯……在四十年后,他也没有解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这个可能就留给后人去解了啊……

最后,季老对这个“佛”和“浮屠”两个词作了一个了断,说——那,我们已经把所有的资料都怼在这儿了,我也分析完了!我估计以后也没有更深的分析了……最后得出结论,就是说——“浮屠”这个词是从印度直接来的,所以,史家记载的时候,都是用“浮屠”这个词;后来,西域高僧来中国译经,就把“佛”这个词带过来了,于是,“佛”这个词就出现在了佛教初传时期。这是吐火罗文带给我们的这么一个词……就是,阿富汗文带给我们的词。它不是汉词。然后,逐渐传播开。

那,我们常说的“佛陀”这个词,“陀”这个字是怎么后来加到“佛”上面的呢?没有说。只是我们相当于约定俗成的一个汉语俗语。

最后,为什么“佛”……我们都用了 “佛”,而不用“浮屠”呢?然后这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个语言学上的!因为它——说起来简单,念起来方便!因为它本身的优越性,它最终战胜了“浮屠”取而代之!中国现在再说“佛”的时候儿,没人再谈……嗯,“胜造七级浮屠”这个“浮屠”了,都直接说“佛”了!

相忘集- 118-【佛教十五题】-12-【第六讲】传入中国的两条路

《佛教十五讲》的第六讲。

这第六讲其实没有什么可讲的,因为这第六讲是第五讲的一个延续,还是讨论这个……“佛”和“浮屠”这两个词。但,第五讲呢,主要是区分了“浮屠”和“佛”;第六讲呢,是因为在1947年季先生写这个问题的时候儿,他一直有个困惑,就是——“佛”这个词,梵文最早是BUDDHA,但是,他已经确认——这个词是由吐火罗文翻译过来的。但是,吐火罗文里,这个BUDDHA的两个音,一个叫PT,一个叫PUD,这两个音都是清音。但是呢,“佛”是一个浊音。所以,关于为什么清音变成浊音了?季先生,语言学家嘛……所以,他就一直这个……耿耿于怀!因为这个……这个吐火罗文里这个PT和这个PUD都是婆罗米……婆罗米字书写的,都是清音的。

婆罗米文实际是梵文的一个变种儿。梵文最古老的一种书写方式叫——婆罗米书写方式,就相当于我们的篆书。所以说——都是梵文音,什么清音翻译成汉语变成了浊音呢?四十年,就这么一个小问题,一直困惑着这个季老。季老这个人,他那个……治学态度太严谨了!因为,他在整理文献的时候儿呢,偶见一套文献是回鹘文,在回鹘里呢,“佛”这个字作BUT,就是——浊音。然后,他就一直想——回鹘文的这个“佛”字和中文的“佛”字,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因为他最早认为——这个“佛”是阿富汗文……就是吐火罗文。然后呢,他就一直这个……纠结这个问题。嗯……四十年以后,他终于就是……自己有结论了。实际上,是因为这四十年,我们的历史和语言的研究更前了一步……更往前走了一步。

这次,季先生又列了一个巨大的表儿,这个表儿……这个专业的,我估计都看不懂啦!因为,他这个专业太偏了!季先生引入了另两种文字,这两种文字在我的“简明印度史”里都讲过:一种文,是“大夏文”;一种文,是“安息文”。所谓安息文,就是伊朗语;所谓大夏文,就是阿富汗一部分地区的语言。

大夏文跟梵文对应“浮屠”两个字……对应,辅音、元音毫无问题,因为我们说过嘛——这个……嗯,大夏文,它用的是婆罗米……婆罗米文,婆罗米文实际就是梵文的一个古音。但是呢,在第二类语言中,就是我们说的——安息文中,对应BUDDHA的,就是对应“佛”的这个……对应“浮屠”这个词的,就是一个音节!而且,这个音节是个浊音,就是跟汉语的“佛”字音很象。所以,最后确定……就是,季老自己列了一个表儿之后确定——这个“佛”这个音在第五讲里,他认为来自于吐火罗文A,就是——焉耆文。然后呢,经过四十年之后,他确认……就,更进一步确认——它不是吐火罗文!它是安息文,是伊朗语族文字。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呢?其实我们在地图上看——这两个地方儿挨得其实是很近的。这一点就要从历史上去考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嗯……这个还真得听我讲过的那个“简明印度史”!因为在西北印度这块儿地方,有一块地方儿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叫——犍陀罗。以前,第一波斯帝国的第三任皇帝,铁血大帝——大流士曾经占领过西印度的一块,就是……巴基斯坦的一块,那一块……占领的那一块,就叫——犍陀罗。

而佛教从中亚,就是……从印度经由中亚传入中国的时候儿,犍陀罗文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比如今天,我们说——弥勒、弥勒菩萨、弥勒佛……“弥勒”这个词就是犍陀罗文。这样,在第六五讲四十年之后,季先生把中亚语系,从吐火罗文、梵文进一步分化得更细了!就是……他把每一个地区的文字都,都分离出来了!又分离出来了犍陀罗文、大夏文和伊朗文。

分离出它,实际还是在想讨论那个《四十二章经》的真伪问题。因为有犍陀罗文了,我们说——《四十二章经》看来是从……写于大月氏的!那它跟印度有没有关系呢?它跟伊朗语族有没有关系呢?

上一课我们就说过——梁启超认为它是……《四十二章经》是假的;汤用彤认为是真的。因为汤先生有这个……论述《四十二章经》,说它是真的的时候呢,他举了两个论点:

第一个论点,是说——《四十二章经》出世很早,东汉桓帝的时候已经被翻译出来了!那就是说——在那么早的时候儿,中国文人有没有能力去造这么一套经?

第二个,就是——在东汉末期《牟子理惑论》的时候人,已经详述了《四十二章经》的这个翻译过程,而且记录很多!就是我们说的——在那么早的时间,有没有能力……就象造,伪造文物似的,有没有能力去造伪经?把义理都造出来?

而且,《牟子理惑论》和后期的很多典籍是明确记录了——这部经是从大月氏取得的。但是,我们知道……就是,讲“简明印度史”的时候我们谈过——大月氏最早是住在中国敦煌的,它第一次西迁,迁到伊犁附近;第二次西迁,迁到了今天的阿富汗附近。那么,这个《四十二章经》的“写于大月氏”,到底是写于第一次西迁……就是,中国新疆的时候?还是到阿富汗的时候呢?

季先生认为——它应该是已经到了阿富汗时期……就是,已经被轰到了阿富汗。因为,当大月氏到了阿富汗时期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希腊化了!因为大月氏最早,它是在中国的时候,它还中国化……被人……它已经希腊化了。

大月氏到了阿富汗,受环境的影响,就会……佛经经由这条路线翻译进中国的时候,它就会有很多佛经的翻译,而这个时候儿,传进大夏的实际不是《四十二章经》,实际是另一部经书……我们常看,叫《法句经》。大夏就根据《法句经》……所谓《四十二章经》是大夏根据这本儿《法句经》的教义,包含在小乘教义,整理成的一本儿佛学入门儿!所以,用的语言是大夏文。在这一点儿上我们是毫无所知的。

这样,就解决了我们一直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国最早的这本儿章《四十二章经》,是不是印度的原经呢?经过这种语言的比对,我们就知道——《四十二章经》不是原经!它是一本儿在阿富汗地区……就是大夏地区造出来的这个……二级经。它的早期经典是印度的《法句经》!因为《法句经》很多格式……为了让这个《法句经》和小乘教义便于流布,所以在大夏重新整理编辑了《法句经》,写成了《四十二章经》,再次传到中国。那中国最早的这部佛经的来源就清晰了。

在“理惑论”里,提到过——明帝派人去大月氏写《四十二章经》……记住——是“写”!其中,有张骞出使。在这一点上,季先生也通过时间考证,说——这段是错的。为什么呢?就是——有《四十二章经》的时候儿,还没有张骞呢……那是汉明帝。张骞是汉武帝的。

这样儿,就明确出了——佛教经由陆地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条路径。这条路径是什么呢?印度到大月氏、到中国。这就是第一条路径,就是——从犍陀罗……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到今天的阿富汗,到中国。这是第一条路径。

第二条路径,是从中文的佛经翻译来看的。从三国开始,我们说——来了三大译经家嘛……安世高,在《高僧传》里,记录安世高是这么写的,叫作——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言,善妙方言,于是宣译众经改胡为汉。在“支娄迦谶传”里、在“康僧会传”里、在“支谦传”里,都描述了这几个人在西域到中国的这个传教过程……就是,怎么从西域来的。

但是,《高僧传》里在写到他们译经的时候,就是关于梵文的记载,都没有写说“译梵为汉”,都用的是“改胡为汉”。大家知道啊——“胡”这个词在中文里是有贬义的……因为“梵”它是一个……就是我们要比较,“梵”是指梵文嘛,我们中国人还是比较这个……为尊者讳的!所以,我们不会把“梵文”指成“胡”!就是说——把梵文说成胡文……“胡”就是有点儿没开化的意思。

那么,在“高僧传”里……这几位高僧(的)传里,这个“改胡为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胡”,很简单!中国实际说“胡”——“北狄”!就是蛮夷……或者说“夷狄”之人就叫“胡”,“胡”是贬义的。所以,《高僧传》里这个“胡”虽然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梵文,一个是指这个夷狄,但是,季先生说——根据我们中国人的用文法方式,这个“胡”一定是指“夷狄”,一定不是指“梵文”。那么,这就很清楚了——《高僧传》里说他“善妙方言,改胡为汉”……那很显然,这个“胡”就是中亚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话……他是“善妙方言”嘛!

而译经的时候,汉译“弥勒”这个词,我们说——它也是来自于犍陀罗文的。这个说明——中亚地区的这些僧人,他们使用的佛经原本,不是来自于印度的,是来自于犍陀罗的。康僧会的翻译——《六度集经》、支谦的翻译——《大明度经》、支娄迦谶的翻译——《道行般若经》……这都是中国最早的、最有名的佛经。当使用“弥勒”这个词的时候,很显然都来自于犍陀罗。说明——支谦他们用的译本也不是梵文的,也是从犍陀罗一带来的。

这样儿,就确定了第二条传入中国佛教的路径!是什么呢?通过印度,经由犍陀罗到今天的哈萨克斯坦……这个乌兹别克斯坦……就是这些中亚、新疆一带的小国,然后进入中国的。

这就是两条路径的确定!就是……最开始提到“佛”和“浮屠”这两个字的问题,最后确定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犍陀罗直接北上,通过阿富汗进入新疆;另一条,绕了一个圈儿,经由这几个“斯坦”绕进新疆,最后进入中国。

这两个阶段从陆路佛教传入中国,都不是直接传入的!


相忘集- 119-【佛教十五题】-13-【第七讲】法显西行

这一讲,我们讲“佛教十五讲”的第七讲——法显。

在中国西去求法的路上呢,有三个人最重要!我们一谈“西去取经”,就是唐僧……其实,在唐僧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西去求法了。最重要的,并且是第一个取得最大成绩的人,就是东晋时代的法显。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儿,到了东晋法显这个时代,已经有三百年历史了。传进中国的有两大体系——先传进来的,是以安士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后传进来的,是以支谦、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空宗般若。当然啦,他们时间先后差得并不是很远啊……百十年之内的事情……大乘、小乘就都传进来了。但是,从传下来的量来看,大乘多!就是……之谦啊、竺法护啊……译的都是——般若呀、方等啊……都是大乘空宗般若学的这个经。

到了道安的时候儿,就是……这个,大家如果这个时序不太清楚,去听一下儿我的那个“佛教通史”讲座。到了道安的时候呢,主要译的是小乘经……因为道安主要译了是多部“有部”的经论,就是——“说一切有部”……这是小乘经。

紧接着后面的鸠摩罗什……那,大乘就非常昌明了!大乘特别适合中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小乘……就是求自己的解脱,但嘴上都是大乘!就是——求普度众生。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这个心口不一呀,就跟小乘、大乘很契合!此时,佛法深入了中国的文化。

我们知道,一种外来的文化,而且它不是一般的文化……是一个外来的宗教,那就是思想譩識侀忲上很强的一种东西,它如果传进了一个文化传统迥异的国家,不可避免的就要碰撞!因为我们知道啊……基督教很早也传进中国了,它为什么就没站住呢?对!那就是碰撞……被撞碎了。一个宗教传到我们国家,它一定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试探、伪装……呐,也不能叫“伪装”……就是——试探、变形和适应,才能被我们中国人接受,最后达到融合的阶段。

到了东晋的时候儿……就是到了法显时代的时候儿,可以说——已经进入了这个融合时代!因为,从政治形式上看……东晋的时候啊,大家了解历史——中华大地已经分为南、北两区了!因为,西晋已经亡于公元316年,就是建兴四年【成汉玉衡六年;前赵建元二年,麟嘉元年】。

然后呢,晋元帝继位的时候儿,就是东晋开始——王马共天下时代了。这个时候儿,北方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它一定是扶植佛教的,嗯……因为这个东西就是从这个……我们说这个历史啊,讲这个“印度佛教史”的时候就说——它都是从西域这儿过来的!象什么后赵啊、前秦啊、后秦啊、北凉啊……像北凉昙无谶啊……这(些)个都是扶植佛教、崇拜佛教的。

南方呢?这个时候儿南方衣冠南渡……为了躲避异族的这种压迫,就都南逃了……这些显贵。然后呢,也有这种幻灭感。所以说——这个时候儿在南方,从皇上到百姓也崇信佛教!因此,佛教实际就是在东晋时代真正地在中国站住了脚跟。可以说——没有南北朝……没有南北朝两方对佛教的垂青,佛教在中国是站不住的。

并且,在这个时候儿,名僧辈出,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高僧!而且,印度、西域来的和尚也多。公元三百多年的时候,听“简明印度史”就知道了,这个时候,(印度)巽伽……巽伽王朝开始迫害这个佛教,很多佛教徒就往(中国)这边儿跑了……已经,就开始纷纷地从印度出逃,他来我们这儿有这个出逃的理由。而且,这些高僧的活动范围,他不局限于北方,或局限于南方,他是跨区域活动的!因为南北都崇信佛教!

但是,在这个阶段以前,或者说——到这个阶段为止,所有佛教的东西都是主动送进来的多,我们过去求的少……就是,主动就跑来了!而我们中国西去求法,走得最远……一般也就是到西域了,再走就走不了了!语言也不通,路也不太好走,比如说,象朱世行求法,实际是到了这个和田。

在法显西去求法之前,真正到天竺的,就是……到了印度的,凤毛麟角!说“凤毛麟角”……可能有,但是没有明确记录。所以,在这个晋末宋初的时候儿,中国就掀起了一个“西去求法”运动。这个“西去求法”运动前后历时七百年,一直到南宋末年才结束。

中国僧人西去求法图什么呢?搜集经典啊!嗯……我们后面会谈到——是因为翻译上的问题……就觉得这个翻译有问题,就想去找这个经典。唐僧求法是因为理论问题;法显他们求法是因为这个经典问题,尤其是戒律问题。并且呢,也想去一睹圣迹。我们说过嘛——释迦是人,他留下了很多圣迹。

在西去求法,尤其是在早期……就,前期的时候儿,所谓求法,不是漫无目的的……是法就求!(而)是有目的的——主要是要搜寻印度本土的佛教戒律。

根据中国佛教的发展情况,我们就知道——这个时候去印度求取戒律是有必然性的!因为僧尼的人数日益增多啊!北魏灭佛有什么原因?就因为全国恨不得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和尚。所以说——僧尼一多,僧团组织就形成了,那紧接着就产生了一个如何管理的问题!包括寺院管理问题——如果你人数少,咱们就哥几个都出家了,对吧?约法三章就行!这就可以使僧团,或者僧伽组织正常运行。但人一多,你就要比较详备的条例,嗯……衣食住行都要有。所以说——法显去天竺求法的目的,核心是求取戒律。

那么,我们先简单地谈一下儿法显的生平。其实关于法显这个人,我在讲“佛教通史”的时候儿,想过——是不是要重点讲一下儿他?后来考虑到“通史”要过得比较快,又考虑到这个季先生专门有(专题论著)……我就把他放到这里来讲。

法显,他本名姓龚,武阳人【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南,武阳位于晋平阳郡之绛邑县】,三岁便为……度为沙弥,二十岁受大戒。武阳,叫——平阳县武阳人。武阳是哪儿呢?就是山西省的临汾县西南方。他生于公元342年——晋朝咸康八年【成汉汉兴五年;前凉建兴三十年;后赵建武八年】。关于他西行去求法的这个目的呢,这个有专门的一本儿书,叫“祐录”【《出三藏记集》,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目录。作者:僧祐,故后人又简称为《僧祐录》、《祐录》】,“祐录”里有说,原文是说——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在“高僧传”里也是这么说。就是……重点在什么呢?经律舛阙——重点在律!就是——没有律法!

这是别人写的。法显他自己的话是很有权威的——《法显传》的第一句就说:“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就是——感慨律藏残缺。只说了律藏,没有提经!就是说——他去就是取律的。

他到了印度的时候儿,就在他的那个《法显传》里自己写:“显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说明——他念念不忘的,到印度取的,就是这个“律”——万里投荒要求印度佛教的戒律以解中国之困。

他出发的时间是东晋隆安三年。此时,我们说第一个真正中国的僧人——道安已经死去十年了!而另一个大乘的宗师——鸠摩罗什也来到中国了……刚来。在他西域的行程里,“祐录”里有原文,但写得很简略,本来我们下一讲会详细展开他西行的旅程,但是呢,他有一段很简略的古文原文……这段古文原文很感人!我给大家念一下。关于法显西行,它是这么写的:

“西渡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就是——看太阳辨别东西。

“人骨以标行路”——路上全是人骨头。

“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云:吾期死矣,卿可时去……言绝而卒”。这个说的是一个人,就是——慧景,就死在那儿了!死在小雪山了。

“显抚之号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余国,至北天竺”。

这就是这段简略的西行的记录。我们下一讲,可以展开讲一下儿——法显整个儿西域活动的这个旅程。

【资料】

【《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原文】

释法显,平阳武阳注人也。显有三兄,并夭亡。其父恐祸及之,三岁便度为沙弥。

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洁,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等发自长安,西渡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梯。又蹑悬絙过河数十余处。仍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时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号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

凡所经历三十余国,至北天竺,后至中天竺。显留三年,学梵书梵语,躬自书写。于是显持经像去天竺,寄附商客到师子国。显同侣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忽于玉像前见商人以晋地一白团扇供养,不觉凄然下泪。

既而附商人大舶还东。舶有二百许人,值大暴风,舶坏水入。众皆惶怖,即取杂物弃之。显恐商人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土众僧。大风昼夜十三日,吹舶至岛下,治舶竟前。时阴雨晦冥,不知何之,唯任风而已。若值伏石及贼,万无一全。行九十日,达耶婆提国。停五月余,复随他商侣东趣广州。举帆月余日,中夜忽遇大风,举舶震惧。众共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欲推弃之。所随商侣厉声呵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至彼告王,必当罪汝。”众相视失色,乃止。既水尽粮竭,唯任风随流。忽至岸,见藜藋菜依然,知是汉地,但未测何方。即乘小舶入浦寻村,遇猎者二人,显问:“此何地耶?”猎人曰:“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猎人还,以告太守李嶷。嶷素敬信,忽闻沙门远至,躬自迎劳。显持经像随还。

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二。众咸恸惜。其所闻见风俗,别有传记。


相忘集- 120-【佛教十五题】-14-【第七讲】法显的印度之旅

上一课,我们简明说了一下儿法显的西去。这一课,我们根据《法显传》来补充一下儿——法显整个儿西域的活动。

法显,他离开长安,先到了甘肃。实际上呐,这个地儿古代它不叫甘肃,它叫——乾归国。就是指今天甘肃兰州——乾归国。他先到了乾归国,在这里开始夏坐……嗯,了解佛教同学知道,每年有一段时间要夏坐,就是……跟这个印度一样。这个时间是在公元399年。

夏坐完毕,他就继续前进。从地图上看,就是从今天的兰州往青海西宁走了,这段路大概有三百多公里。到了青海西宁,然后,度养栖山到张掖镇,又开始夏坐。就……这段时间没出国,他就两次夏坐了!这是公元400年的夏坐。

然后,从这里走到敦煌。其实,我们从路线上看啊……这个路线不是很合理啊!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走?要是按现在地图看不是很合理……他等于绕了一圈儿。从这里走敦煌,经沙漠到了今天的新疆若羌县,又经过一段沙漠,到了于阗,就是今天新疆的和阗县。这里呢,是大乘学的一个故乡。

继续往前走——你看,当时的国都特别多啊……全都是那种小国。道往前走,就到了子合国,实际是今天新疆的叶城县。在子合国待了几天,南行四日就开始进入葱岭!就说明——他从这儿开始骑马了!就从这个新疆这儿开始骑马了……一看他这个脚程你就知道——他从这儿开始正式骑马了。

然后,到了于麾国。于麾国呢,是今天的叶尔羌河的中下游,这就是法显第三次夏坐。就等于——他还没出中国已经三次夏坐……已经三年了!

夏坐结束继续走,走到了一个叫“竭叉国”的地方。这个竭叉国到底在哪里呢?这是《法显传》的研究的一个难题,从地图上画啊……这是个难题!就是……确定地址。

然后,由此向西“在道一月”,就是——在路上走了一个月,度过葱岭就到达印度。我们“简明印度史”里讲过——古代印度是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包括今天中亚的阿富汗,包括今天的这几个斯坦……嗯,整个儿古代印度的幅员是很大的,那块儿都叫印度!那个地儿叫北印度,或者——西北印。

到了北印度,法显……第一个国家,叫——陀历。这个地儿呢,在地图上实际现在不属于印度,是在克什米尔【相当于今克什米尔西北部的达丽尔(Darel)】。

然后,渡河到乌苌国【又译作:乌仗那国、乌孙国、乌长国、乌场国、乌缠国;法显在《佛国记》首次记录此西域国家名为乌苌国,玄奘《大唐西域记》记作乌仗那国,均为梵文Udyāna,或拼写作Uddiyana的音译,意为花园】。乌苌国在中国历史上,就……佛教史上就很有名啦!因为莲花生大师是这里的嘛!据说这里盛产长生之术【乌苌国一直以盛产各种巫术和密修大师而闻名】。这乌苌国在哪儿呢?就是从克什米尔直接往下,到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那,这里还是小乘……就这一路到这儿,还是小乘……除了中间有一截儿啊,是大乘。

于是,法显就在这里开始夏坐,这是公元402年。从地理的速度上看,他等于整个儿速度……他是加速了!嗯……要按《西游记》的话说——他就有白龙马了!他整个儿加速了。

夏坐以后,南下到了宿呵多国。这个宿呵多国呢,就是佛教故事里有一个——佛割自己的肉喂鸽子的地方。由此转向东走了几天,到了犍陀卫国……还是小乘学!就是,整个儿北印的这块儿都是小乘。这个地儿呢,就是佛教故事里——佛祖挖眼施人的那个遗迹。

向东七日……向东七日,就到了叫作——竺刹尸罗国。这个地儿实际是在犍陀罗地区了,相当于今天巴基斯坦北部的拉瓦尔品第。佛在做菩萨之前,嗯……著名的什么“投身饲虎”这个故事就在这儿!并且,在这个地儿还有那种纪念的大塔。

从犍陀卫国南行到弗楼沙国,这就是……今天,弗楼沙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这个地方就很有名了!因为在公元一、二世纪的时候儿,贵霜王……就是由小乘到大乘转折的这个王——迦腻色伽王,曾经统治此地!

由此西行到那竭国,这个地儿就有如来佛顶骨精舍。这个精舍很有名!在《洛阳伽蓝记》、《大唐西域记》里都有记载。嗯,当然啦……嗯,如果大家没有地图,听一下儿就行了;如果有地图,可以拿笔画一下儿。

从此北行到那揭国【那竭国,法显在《佛国记》首记的公元5世纪时印度大陆北部国家,《洛阳伽蓝记》卷五作那迦罗诃,《大唐西域记》卷二作那揭罗曷国,又名那迦罗阿国】,这就到了今天的贾拉拉巴德城。这儿有什么佛齿塔呀、佛锡杖精舍呀……于是,法显就在这里多住了几个月,就相当于这个参观了一下嘛……

然后,南度小雪山……就是刚才我们讲过的——这时候儿,慧景就在这里病死了!他(法显)从此独行。过岭以后,南到罗夷国,到了毗荼,实际就到了今天印度的旁遮普地区。这个地儿佛法兴盛,大、小乘都有!从这个地儿向东南行,就是……往摩竭陀地区行……往南行,往德干高原走,就经过很多寺院,到达中天竺。

德干高原地区,包括摩竭陀的一部分,在古代印度这个地儿叫中天竺……就是——中印度。中天竺在书上记载叫——中国。就是……古代印度的中部地区,这叫——中国。我们管自己叫“中国”,他也管自己叫中国。这个地儿,佛教遗迹很多,嗯……大、小乘都有。这时候就是公元404年。在此夏坐完毕,东南行,到佛教著名的曲女城【罽饶夷城,即《大唐西域记》卷五之羯若鞠阇国曲女城,今之北方邦卡瑙季城】。曲女城这个时候儿是小乘学。

又东南行,到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啊,这都是佛教里经常提到的。舍卫城此时佛教还非常兴盛!而且,宗教很宽容。这个地儿啊,有九十八……有九十八个寺庙,都住着和尚!而且,种种外道都有徒众。就是……这里,就不光是有和尚啊……不光是有佛教啊……那些外道——九十六个外道,这时候儿还都有呢!《法显传》里这时候儿提到过——调达亦有众在,供养过去三佛,唯不供养释迦文佛。就是说——佛灭度了一千年以后……嗯,不到一千年,九百年左右,就是……被他打倒在地的那个对手——提婆达多还没有“死”!还有徒众,而且还不少!这个就是佛教史上的一个大事儿了。

到了中印度之后,再东行,就到了今天尼泊尔地区啊……他是恒河横着往上走,就是横着东行!儿这样,就与印度的北方邦连接了。这个尼泊尔地区呢,是释迦牟尼诞生之地,古迹巨多!什么……这个,他年少时候发生那些故事,佛经里提的故事……都有这个痕迹。但是,当法显来到尼泊尔这个地区的时候,其实这个城市,就是……叫什么?迦维罗卫,它已经……嗯,颓败了!嗯……到处都是野兽。象什么……嗯,婆罗双树啊……就是,佛祖涅盘时候儿的那些著名的圣地都,都已经荒了。

然后,东南行就到了五河合口,这个就是阿难塔——阿难涅槃塔所在的地方。从五河合口渡河,就到……进入了孟加拉地区了啊……就,来到了摩竭陀国。最后,法显就到达了著名的灵鹫峰!这是佛教里著名的灵鹫峰——实际(西游记)西天取经最后不是到灵鹫峰嘛?最后一站,法显也到了这里。

进入灵鹫峰以后,有一个特别的故事值得一提!就是——法显来到灵鹫峰,这个……见到了如来大弟子——大迦叶。在灵鹫峰遇到大迦叶,这是“祐录”里——《高僧传》里写的!但是,在《法显传》里,他不是在这个灵鹫峰遇到的,而是在鸡足山遇到了大迦叶。大迦叶是谁呢?大迦叶是如来佛的大弟子,可能确有其人。他生活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就是……跟佛陀一个时代。但是,为什么在鸡足山洞窟等了一千年之后,会和公元五世纪初的法显见面呢?

这个,我们说——这个故事呢……要从印度教的发展史来解释,才解释得过去。因为,佛陀都入灭了,大迦叶在鸡足山等了他一千年,或者说——在灵鹫峰等了他一千年,为什么会有这个故事呢?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因为,在印度佛教的发展史上来讲啊……佛陀宣称——它……佛教自己有一天是会灭亡的!对吧?我不是说嘛——正法……末法……过了末法,佛教是要灭亡的!

在佛教早期的时候儿,佛陀没有想过“未来佛”这个概念!就是……没有“未来佛”这个想法。所谓未来佛,这都是随着教义的发展……佛教的发展逐渐改变的!后来,就有了佛教的所谓“三世诸佛”的说法。有了“三世诸佛”的说法,也就有了“未来佛”的说法。未来佛,就是弥勒佛。

弥勒佛大、小乘都有,但小乘里只是个开头儿。到大乘里,弥勒佛就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所谓弥勒佛信仰,它真正广泛流布,还不是在印度本土,是在中亚地区!是从中亚又倒传回印度的!在中国新疆,包括内地也很流行……就,我们一进寺庙,第一个佛就是——大肚弥勒佛!

关于“祐录”里呢,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法显如何遇到大迦叶!啊……把故事写得很完整。但是,在法显自己的《法显传》里呢,就是语焉不详……就说“遇到了”。什么意思呢?就是——编,不一定编得这个,这个……那么细。

但是“祐录”和《法显传》,只讲遇到大迦叶,都没讲到弥勒。但是,通过大迦叶所住鸡足山,就和弥勒产生了关系——弥勒出世将徒众九十六亿至山上见迦叶。可见——最迟在公元三、四世纪,有关迦叶住鸡足山,等候未来佛弥勒的传说,在印度已经流行了!就是说——在这个……佛灭后九百年,这个迦叶等着弥勒佛出世这件事情,印度已经就是……人人都知道了!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段故事。

为什么晚起的未来佛弥勒传说,会和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大迦叶联系在一起呢?这个……我们都知道大迦叶,他在佛教里出现的这个位置啊……就是灵山会上拈花微笑……这个,这个迦叶说是等于——得了佛祖的教外心传!就相当于是跟佛祖这个内心最契合的一个人。这种传说可能隐含着——佛教想长存的这种想法!就是……对早期佛教所谓——正法时代、末法时代……就“佛教最终会消亡”这一说的一种纠正。所以,关于法显遇大迦叶这个故事,在佛教史上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公案。

过了灵鹫峰,法显就开始坐船……顺恒河坐船,顺恒水西下,然后到了迦尸国。这个地儿呢,就是佛初转琺輪的地方。在佛初转琺輪的地方,法显住了三年。按时间推算,应该是法显西行后的第七年、第八年、第九年,就是公元405年、406年、407年。

然后,继续顺恒水东下,有瞻波大国……自此东行到多摩梨帝国……你看,这印度的历史为什么很难记?全是这种小毛国,几个县也叫一个“国”!这个地儿呢,就是海口,在今天的孟加拉邦。法显最后在这里住了两年多,就是公元408年、409年。至此,这是法显同学在印度活动的最后一站。

然后,他就去游历师子国……就是,坐船出海了。师子国是哪儿呢?旅游胜地——今天的斯里兰卡。在师子国呢……古代,中国古代称师子国叫僧迦罗国【师子国,《大唐西域记》卷十一称之为僧迦罗国】……他遇到了从家乡来的人!嗯……这个中国商人那个时候儿就很厉害啊!家乡来的人在这儿干什么呢?卖扇子!你说……卖点儿贵东西也好,卖扇子……啊,就看到家乡的白扇,法显同学就哭了!就,就拿着故国的扇子,就在这个庙里流泪了……这个庙也很有名!是“无畏山庙”……这个庙也很有名!

因此,法显就动了回国归乡的念头!最后,法显浮海东归,大雨昼(夜)行十三天!就是——先在大雨里穿(行)十三天。又九十天——然后,又在海上走了九十天。遇大风又半月。我算了一下儿这个整个儿日子啊……整个儿日子是一百二十天!法显就从斯里兰卡回到祖国。

中间还有很多艰险,我们就不讲了!下一讲,我们讲讲他整个儿这个西游的意义。


相忘集- 121-【佛教十五题】-15-【第七讲】-最小努力-最大满足

法显南归以后,就跟另一个外国的禅师——佛驮跋多罗【原文:觉贤,梵名佛驮跋多罗,或佛驮跋陀,亦作佛大跋陀罗、佛度跋陀罗——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在南京道场开始了翻译工作。法显带回国的经书在中国佛教界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性的这个……时刻!他在道场译的是什么呢?六卷“泥洹经”。大家知道——“泥洹经”一译是什么意思呢?“佛性论”就来了!这“佛性论”一来,基本上就把整个儿佛教界理论重建了!然后,还译了《摩诃僧祇律》,我们说——他去求“律”的嘛,就译了《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还有乱七八糟的、各种各样的。

法显自打译出了这个“大泥洹经”【《大般泥洹经》】之后,整个儿……我们就说——中国佛教界的理论就重新重建了!到后面,包括“如来藏”体系就都出来了。佛教,就在此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法显时代,就是转折的时刻、关键的时刻!就,不光站住了,而且还提高了。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从过去这种主动给你“送进来”的阶段,就进入了“过去拿”的阶段……就是从“送进来”变成了“过去取”,这样儿,晋末的西行求法运动就以法显为一个起点兴起了!

根据汤用彤先生的这个《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这一书统计……这本儿书,有机会我给大家讲……它,它都是繁体古文的,这个……不太好看懂。西行求法活动自朱士行以后,到了晋末宋初最盛。此时,知名求法者有多少人呢?几十人!留下大名的——法显、智严、智羽、智远、宝云、慧景、慧简、僧绍、僧景、慧景、道整、慧应、慧达……光《法显传》里头就一大把,后来的智猛、昙纂、竺道嵩……十五个;法勇、僧猛、昙朗……二十五个;道泰、法盛……二十九个,这加一加,就一百人了!

在所有这些西行求法中,法显无疑是最突出一个!在什么呢?第一,他旅行得最远!而且他走的是个大环儿!什么意思?他先从兰州出发,绕着青海西宁,走敦煌穿新疆、走阿富汗、经克什米尔走巴基斯坦,进入印度,然后经德干高原进入这个孟加拉,最后到斯里兰卡走海路回来。大家在地图上一画,一个完整圆!就一个大环儿——不叫“完整圆”,一个环儿!就是——自陆上走,自海上归,行程最远。

并且,这历史学家……记录非常详细!如果要没有这个记录,我们说——这印度自己的历史都很难恢复。我们说——恢复印度史有三条路,其中有一条,就是用中国的资料。

在法显之前,真正到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其实是……没有!汤用彤先生说嘛——故海陆并遵,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而反者,恐以法显为第一人!就是——他就是第一个!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绕了一大圈儿,最后还带着经书回来。而且,他带的经书回来,就起了作用——法显到印度去取的戒律……其实,他不光取戒律,他真正取回来的,是那个“大泥洹经”才有价值!他的那个《摩诃僧祇律》呢…… “僧祇律”四十卷呢,就回来之后也跟着佛驮跋多罗一块儿译出了。

法显从印度带回来的这些经书,对大乘教义的发展,尤其是禅宗顿悟学……就在这之前不可能有“顿悟”啊!没有法显中国佛教就没有“顿悟”这一说儿!以“顿悟学”兴起,起了关键的理论支撑作用。

然后呢,后面有一段呢是这个……季先生的一个思考,但这个思考呢……对不对?我们先两说。但是他的思考非常有价值!而且,这也是他多年的思考。嗯……怎么说呢,我觉得可以一说,但是,大家可能有的听着有点儿刺耳。但是,我觉得——也有价值!

季先生是这么说的——我认为,世界宗教发展有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呢?就是要用越来越少的努力,来得到越来越大的宗教满足。这话说的,叫“越来越少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大的宗教满足”。人类中,有不少人是有宗教需要的,对吧!就是说——不是人人都有宗教需要,但是有的人就是有宗教需要。而且,这也不是因为被压迫,或者日子过得不好就有宗教需要。这一点,季先生说——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不是说——这人过得日子不好……这个人需要生活麻醉……需要什么……他才有宗教需要,有的人就是有宗教需要!他过得特幸福,他也有宗教需要!

而且,“很大一部分”人,在人生里“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儿,他也有宗教需要。这种宗教需要并不一定是真诚的,但是是有需要的。所以说,不能“(只)轻轻地说一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这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其实,我们一直有人说——季先生是反佛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晸俯对宗教的定义,就是说“宗教是人们的麻醉烟”。但是实际,季先生推倒了是我们这个晸俯定下来的这个基石性理论!他说的是——宗教就是人的需要,至少是一部分人的需要。有的人天生不需要,那不需要就不需要吧……

一般人解决人生自己的困惑、痛苦,他不一定有现实的方法,所以,他愿意相信一种宗教,这没有什么!所以,在宗教的发展史上,满足人的宗教需要是要费很大力气的。

所以说——这个人要去修行也好呀……这个学习佛法也好呀,包括基督教也好呀……这样,满足宗教需要,就要付出大量的这个学习、劳动,不可避免地就要跟生产力发生矛盾,呐!这又跟生产力去维持社会存在产生了冲突。因此,宗教就必须调整自我,来适应这个社会。就是说——我们日常还有工作啊!还有生活呀!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去宗教的修行来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呢?所以说,这个规律就产生了——希望用越来越少的努力和越来越少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且,季先生指出,说——我这个观察,不是佛教的,它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或者说所有世界性的宗教。单纯从印度佛教来看啊……小乘向大乘的过渡,其实在这个规律背后是有体现的!为什么?小乘讲渐悟啊!讲个人努力,个人解脱,并且,即使你个人努力、个人解脱,也没有答应你每个人都能成佛……就是,你去努力,你去修行,可没答应你要成佛呀!换句话说就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佛性。想成佛?光有佛性还不够!你没佛性,成不了佛;光有佛性,想成佛还不够,完全靠个人努力!这,个人努力完了,我也不能答应你一定成佛。因此,你这个社会工作、社会生产必然会受到破坏。这就是南北朝时期“顿悟学”兴起背后的一个原因和规律。

大乘在中国倡导的是什么?顿悟成佛!讲的是——你只要虔诚地信仰,口念佛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就轻松多啦!这样儿,既满足了你的宗教需要,又不影响你的日常生活,所以,佛教就进行了这样的调整,或者说——凭借这样的适应性,一定要提出“顿悟学”。

在中国第一个提出顿悟的,是竺道生。实际上,在竺道生之前,就已经有这个思想萌芽了!这个萌芽就是法显带来的。竺道生的理论有一个非常有名,就是“一阐提是否成佛”。就是我们说“一阐提”……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这种人能不能成佛?这种人有没有佛性?竺道生说“一阐提也能成佛”!那就是说——十恶不赦的人,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其余的人就不必说了!说实话,竺道生的这个理论叫什么呢?叫“政治正确”啊!他这个“政治正确”的大题一展开啊……他胜利是早晚的!

而竺道生的理论,其实就是法显带来的萌芽——他从印度带回来的六卷“泥洹经”,翻译完了就是这个“大泥洹经”,就隐含着“一切众生平等,皆有如来法身”的思想。而竺道生正是受了法显的影响,提出此说。当时,竺道生刚提出来这个“一阐提也可成佛,众生悉成平等”的时候儿,中国学界的和尚是群起攻之,认为——竺道生这个人就是个异端邪说!但是不久,北凉昙无谶翻译出了《大般涅盘经》,在经中,果有此说!于是,中国佛教学界就全都服了!这是法显对佛教的一个贡献,或者说——对中国佛教,包括对印度佛教的一个贡献。

其实《法显传》这本儿书,它对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法显)翻译的这个“大泥洹经”对中国的影响。他最重要的影响,不光是对中国,甚至对印度……对印度更重!为什么?因为印度古代缺少史籍!我们一听“印度史”就知道了——印度分上、中、下三块,每一块三个国家,历史上就打来打去,一弄就是几个县当一个国……没有史籍!史籍很少。

而《法显传》是最古老的,和最全面的史籍之一!一向被认为是……我们说——研究“印度史”的三条路,其中的一条路就是“东路”……就是我们中国史籍!就是——“东路三书”之一。“东路三书”是什么呢?是《法显传》;嗯……唐僧的《大唐西域记》;还有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就是说……这三本儿书是……就是东路研究“印度史”的著名的三本儿书——只要研究印度古代史,你就一定要读他的书。甚至印度史学家就说啊——没有法显、没有玄奘,重建印度史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这个研究笈多王朝!就是……法显过去的时候……研究笈多王朝的书,没有一本儿书不引用《法显传》——不引用,你就写不了!

在《法显传》的序言里有几句话,后面人补的,说——于是感叹斯人,以为古今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者如显之比也。这话说得……就,就调儿就很高了啊……古今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者如显之比!就——没有人能跟他比!这个论断是当之无愧的!

最后,这个……季先生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中国人民不会忘掉他,印度人民也不会忘掉他”。

【吴老师语】

有你们听课,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时光。也谢谢你。

佛教通史(续)

佛教通史(续)】-150-(净土)-用爱发电

上一课,我们最后说到哥大的教授杨庆堃,对中国人的信仰描述,就是——在“天命信仰”下面的弥散性信仰。这种弥散性信仰的来源呢,跟中国的宗教信仰变迁有关。

中国的宗教信仰变迁,最重要的一次断层,在商朝到周朝期间——商之前,中国是鬼神信仰;商之后,中国是祖先信仰……祖先的灵魂信仰。所以说,原始的鬼神信仰,在商以前……就是,我们的文明的一大半儿的时间——五千年文明的两千多年时间,已经根植于我们的民族观念里了,对吧!虽然从周以后,我们进入的是祖先灵魂崇拜,但是呢……各种民间鬼神的概念流传已久。

鬼神,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相信鬼神是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了。这个观念,在民间呢,是根深蒂固的!各种神……根深蒂固的!而且,我们大家不要忘了——在现代文明出现以前,中国古代……就是,解放以前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那,解放初期统计,那还百分之九十五不识字呢,对吧?如果不相信鬼神,中国这个庞大的社会秩序,实际是无法维持的。

昙鸾大师,我们说他是一个不世出的人才——他洞悉中国人的人性,以及人性中的弱点!所以说,阿弥陀佛的神力可靠不可靠?昙鸾大师宣布——绝对可靠!

虽然,佛教是一个外来神……就,佛教里的神是外来神,跟中国民间信仰里的那些神灵不同!但是,阿弥陀佛这个“神力”,祂这个“本愿力”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昙鸾只要宣布……不用他宣布啊,老百姓一听,就能接受!很容易接受!而且,依据我们中国的一个奇怪的癖好,我们中国……就是说有一奇怪的癖好,觉得外来的东西都是好的!所以说——外来的神呢?那法力肯定也比我们本土的神法力大!对吧……那,如来佛肯定是要比玉皇大帝厉害的。

据此,昙鸾大师对第一个问题……就,决疑的第一个问题——阿弥陀佛的神力可靠不可靠?佛力加持可靠不可靠?就作了肯定的回答——可靠!非常可靠!那,这个问题就不用再问了……其实,一般也没人敢问这个问题啊!

第二个问题——决疑学说……昙鸾决疑学说的第二个大问题是什么呢?往生净土到底有没有?是真是假?对吧……先别说我们能不能往生净土,你先得告诉我这块儿净土到底有没有吧?对吧!万一没有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叫“刀尖儿上”的问题!这是净土宗决疑体系里最难、最尖锐、最核心的问题。不是说——因为净土宗是佛教神学部分……就是“四框架里”的神学部分——只要是“神学”就可以不讲理……我说有就有?没这么简单!

神学部分,祂也要讲理!祂自己也必须有一个理论体系可以论证得通。因为,神学哲学,它也是一门儿巨大的学问!不是说这个“说有就有”……它可以一些基础立论“说有就有”,但它不能所有的事儿都这么干。因此,净土到底有没有?是真是假?即使是佛教神学,也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每一代净土宗师在决疑体系中都必须回答。但是,对于第一个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就是……昙鸾大师,他是开创者嘛!那,这个就是非常困难……这个问题,尤其困难!特别困难!就是我说的——这问题如果你答不好,整个儿净土宗理论体系就要崩溃。

为什么这个问题特别困难、极其困难呢?我待会儿论证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把这个过程啊……可以多听两遍,听清楚。这个论证过程特别复杂!因为,净土学说和佛教的传统理论的矛盾是摆在这儿的,瞎子也能看见!我简单说一下啊……

首先,就是净土宗的世界地图和佛教的世界地图不一样。什么叫世界地图不一样呢?大乘佛教讲什么?讲“两个世界”。哎……小乘世界没有第二个世界啊!大乘佛教讲“两个世界”,叫“世间”和“出世间”。这是大乘佛教的“两个世界”!它始终在谈“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净土教谈什么?净土教中间划了条儿线——“秽土”与“净土”!“两个世界”是“净土世界”与“秽土世界”。你看,虽然都是“两个世界”……它们的地图,但是这“净土世界”和“出世间世界”可是不一样的!它们覆盖范围不一样。

第二个是什么呢?第二个问题对于普通信众来说更加关键!叫“归趣”不一样。什么叫归趣?这不是……嗯,回去那个“回去”啊……归是“归”;趣呢?是趣味的“趣”。哎,这是一个专门词……就是“归趣”不一样。死后的“归趣”……就是你死后希望的那个地方儿。对于普通信众来说,这个太重要了!

原始佛教说什么呀?原始佛教就压根儿不承认有一个“彼岸世界”。原始佛教,我们说过——那是佛教里的唯物主义!佛教里的马克思!对吧……它压根就不承认有什么“彼岸世界”——你要不然就涅槃!你要不然就轮回!你没有其他选择。

释迦牟尼他本人就是以涅槃为最高理想的,对吧?我们都知道——“苦、集、灭、道”嘛,对吧……这个“灭了”——涅槃了!而不是往生到“彼岸世界”去过极乐生活。你把净土世界说得这么好,那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他怎么没去?他为什么选择了涅槃作为最高理想?对吧!这是小乘佛教……就我或者说——原始佛教阶段。

那,到了大乘佛教阶段……小乘就不承认“彼岸世界”!大乘是什么?大乘,它连“此岸世界”它都不承认,对吧……什么彼岸世界?我在此岸世界都是做梦!大家如果听过这个……其他老师讲的“金刚经”就明白了,对吧……“如梦观”!这,我活着都在做梦,都不是真的,何况什么彼岸?此岸都没有!这就是大乘的教理嘛……叫“诸法性空”——根本就没有“生灭变化”可言!那是你的幻觉,那是你的梦!一切众生无生灭可言,全是空的。

小乘的最高理想——“涅槃”……它有一个词,叫“无生”。无生什么意思?就不生了!打断了生——无生!没有“生”了。而大乘的最高理想,也叫“无生”!但是这个“无生”不是打断了“生”,它就不承认有“生”……哪儿有什么“生”?

所以说,小乘和大乘的最高理想都是“无生”这两个字,但是它们的追求都是“无生”!但是,这两个“无生”概念不一样——小乘,是把“十二因缘”的生死链条打断!大乘,就认为——你看的“十二因缘”,这都是“性空”!

所以说——小乘的修行的最高阶位叫作“无余依涅槃”;大乘修行的最高阶位叫“实相涅槃”。就是……它们虽然对“无生”的解释不同,这个“涅槃”不同,但是很显然啊……它跟“往生”那是根本冲突的!对吧?你听这个字——“无生”……“往生”!就是说——甭管你怎么解释“无生”,这跟净土学说那个“往生”都是根本冲突。

这矛盾就大啦!所以说,决疑的第二个问题——“净土的有没有?”就涉及到净土学的核心理论和大乘佛教的核心理论的碰撞问题!嗯,也包括小乘!当然,小乘当时已经式微了,你得先解决大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净土学说就没法立足!净土宗就没法立足!所以说……那这个,这个重任啊,决疑的第一个人……那这个很关键啦!第一局就很关键啦!

这要是换成别人呢……这个问题可能就折在这儿了。但是我们前面课刚说过啊……昙鸾大师什么人出身?四论师出身!五十一岁以前,人家是“四论师”,对吧!《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四论精通!这是什么?这是“中观派”嘛!“三论宗”,那就是“中观派”里学术等级最高的一派了,对吧……那只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师人家还超一本儿《大智度论》呢!对不对?我们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道理唯识不破”!还有一个……就是“天下要搅成一锅粥,那唯中观不破”——只要有“中观”,那就没有讲不通的道理。

中观学派,它的一个逻辑就是……因为你想——它连“生灭”都不承认!它认为——就,没有“生灭”!对吧……那是“性空”。只要是“性空”……是什么概念呢?那就没有“对”、“错”,那也没有“是”、“非”!是“此”即是“彼”、是“善”即是“恶”、是“对”即是“错”、是“有”即是“空”、是“真”即是“假”……总之,最后一句“中观”的话就是——即是中道。只要它有这《中论》在这戳着——“即是中道”……所有的事情,它都给你摆平了。

所以说,我们就看一下四论师之祖……就是——“中观”如何对付“中观”?昙鸾大师如何运用“中观”学派的理论来解释“往生净土是真?”这个问题。或者说——我们把它再一次抽象一下儿,不是叫“往生净土是真”,是“往生”的概念和佛教里“无生”的概念……大乘的“无生”概念怎么调和在一起?就是他……“无生”与“往生”的冲突矛盾,怎么被昙鸾大师调和起来?呐,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但是,他就完成了。

在论证这个事儿之前呢,我们先要引用一下儿我的那个“佛教哲学”课,因为昙鸾大师他整个儿论证过程是用的这个“中观”学派啊……我们没讲……我们就先引用一下儿我们的“(佛教)哲学”课的第七十一课,嗯……叫——“假名儿,语言学上的大粪坑”。

中观学派里有个观念……有个概念,就——语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名词代表的都是假名儿。日月星辰,世间万物,你所见到的一切,只要你说出口……说——这是什么……啊,桌子、凳子……好!你只要说了,假了!亦假、亦空,都是假名儿!对吧?我在那个“假名儿——语言学的大粪坑”这一课里说过——我说“花儿”,我跟你说……哎,这朵花儿……嗯,好看!在你概念里的那朵“花儿”和我说的这朵“花儿”是一样的吗?对吧!它只是一个……叫“共识性抽象”。

我们人类语言描述的名词叫“共识性抽象”——所有的人对它有共识……共识性的抽象。但是,大乘佛教不承认共识性……这个“抽象”!它就认为这是“假名儿”——假的!不存在!你只要说出来就是假的。

那,对于普通人来说呢……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我们称呼的真实世界……啊,我们每天说的这些话,我们都觉得是真的!甭管这个万物我们管它叫什么吧……比如说——我管这个东西叫“馒头”,你非要管它叫“花卷儿”,那无所谓!甭管我们叫什么……它都有个名字,我们觉得这是真的。呐,大乘佛教就认为——这都是假的!为什么?因为它们无自性,它们所以就是假的!无自性……呐,它们就是“假名儿”,就都是“空”。

好,大乘佛教的第一个逻辑来了!这个逻辑叫作“普通人认为是真的东西,大乘佛教就认为是假的”——是“假名儿”,是“空”。这个道理听懂了吧?逻辑顺序是这样的——我们认为“真”,大乘就认为“假”。好!这个逻辑很顺……啊!昙鸾大师就抓住这个逻辑了——这个逻辑我承认了!这个逻辑对了!那么,从逻辑学上说——“A等于B”是不是“B也就等于A”?那,我就把你这个逻辑反过来推!什么意思?如果我们是认为是“真”的,你就认为是“假”的,那你宣布是“假”的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是就是“真”的?

好!这个逻辑反过来推,就会推导出这么一个结果,就是——用它反过来推往生净土啊……“往生净土”这件事情,“往生”是假名、“净土”是假名,它们都无“自性”——都是“空”,都是“假”!这一次,如果我反着推——你说是“假”的……那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呢?假作真来……这回就“真”了!

大乘宣布——往生净土是假!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祂就是“真”!对于普通人来说——净土就存在!很真!往生也很真!这个论证真是很厉害啊……就是“中观”自己挖坑儿,自己埋自己啊……西红柿炒鸡蛋,忌己炒忌己【指的是——鸡蛋炒鸡子儿 OR 西红柿炒番茄……自己炒自己】。昙鸾大师的推论就绝了!这就是用“中观”学派的这个“中观论”推了一遍“往生等于无生”。

大师觉得这个大乘的这个“无生”概念啊,太硬了!因为,大家都能接受这个“诸法性空”,嗯……尤其是学般若的,对吧?他怕埋不瓷实——我用你的理论证明你是错的,我怕埋、埋不瓷实你……于是,大师上来又给了一铁锹!

进一步,昙鸾又运用了佛教最传统的基础武器……佛教最传统的基础武器只有一个!什么?因缘观。这个是从小乘开始就来的——“十二因缘”开始;“四圣谛”开始!佛教哲学在它三次大的流变中,只有一个概念没有变过,就是“相依缘起”概念。所以说“因缘观”是佛教这个不灭的武器!就是,“中观”呢……我们可能对它有看法;“唯识”……我们可能对它有看法!但是“因缘观”,我们对它没有看法!为什么?它是它的基础武器——最原始,但最有效。

于是,昙鸾大师就用了“因缘观”又论证了一遍!就是——“往生等于无生”,我用你“中观”的话说了一遍,你自己服不服?你要是不服……好!我把佛陀的理论拿出来!这“因缘观”理论是佛陀的,我把他老人家的理论拿出来,我再说一遍你,看你服不服?

昙鸾大师这么论证了,他说——普通人的生死……我们看到的,那是“因缘”相待生死!就是……因为有“因缘”你就生了;因为有“因缘”你就死了……所以,人的“生”、“死”在“十二因缘”里,“生”、“死”过程全部是“因缘”构成的生命链条!对吧……根据“因缘论”,包括你大乘佛教也承认的——因缘是什么?是相待而起、相依而起【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那“生”、“死”也就是由相待的“因缘”造就的。

呐,既然“因缘”是相待而起……大乘说——本性是“性空”。那,“性空”就是“无生”!对吧?那,普通的人的“生”、“死”,用“大乘观”看,虽然是“因缘生死”,但祂是“性空”,也是“无生”。数学表达式是——“生”、“死”等于“性空”等于“无生”。

那,既然人的“生”、“死”是“因缘”的生死,那么,人往生净土,它是不是因缘法呢?那……世间一切法皆是因缘法!所以,往生净土当然也是因缘法啦!往生净土当然也因缘而生!对不对?普通人的“生”、“死”是因缘生;往生净土也是因缘生。这话什么意思?这话的意思是说——普通人“生”、“死”的时候儿,当然也存在“因缘”生到净土的因缘喽!对吧……因为都是因缘生!你不能说——生净土那个“因缘”就没人碰见过……肯定也有人有“因缘”生到净土!对不对?那,这回就来了……数学等式等于——“生”、“死”就等于“因缘生”等于“往生”。

这两个论证数学公式一联立,大乘的“无生”概念再次掉到了坑里!第一个概念叫——“生”、“死”等于“性空”等于“无生”;第二个数学概念叫——“生”、“死”等于“净土”等于“往生”。这回,这个链条就通啦!那,这两个等式一联立,就等于——“生”、“死”,就等于“往生”,就等于“无生”!“往生”再次等于“无生”!净土与大乘的矛盾再次调和。打完收工!大家如果听不懂,把这一段再听一遍啊,这段就是……这段论证特别精妙。

昙鸾大师笑而不语啊……用爱发电!什么?链条通了,用爱发电!这个“灯”……净土的“灯”,它就亮了!他用“因缘法”、“中观法”……就是,佛教的基础理论法和你中观的基础理论法,两次论证,将“往生净土”和真实世界的万物统一起来了!就是等于——把大乘的“无生”之说和净土的“往生”之说,调和起来了。

那,这个证明过程……就是,大家一定要再听一遍啊!这个证明过程真的好、真的完美!在净土宗教理的过程中……就是,教理发展的过程中,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为什么叫划时代的意义?昙鸾大师这套论证方式,叫“左右开弓式”!

首先,他一面论证了“往生”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真实的……你大乘说是假的,那对普通人来说就是真的!左面是普通的信众……论证了祂的真实性,那就赢得了净土的信众;而右边呢……他又论证了——我的“往生”也符合你大乘教理的“无生”!对吧……我不光对于普通人来论证说“这是真实的”!我在对于你们这些高僧们论证,说——“往生”就等于“无生”!这是什么?这就赢得了净土宗在大乘教理体系下的生存空间!不然,它就被宣布成异端了,对吧?一旦成异端……当时大乘羽翼丰满,净土只是这个刚刚萌芽起来,所以它必须要有生存空间,它不能说一下儿被教理判成异端。

所以,昙鸾大师左右开弓,纵横开阖——这手,打普通信众;这手,打得道高僧!既赢得了信众,又赢得了理论生存空间。可以说,这一课的这套论证过程,“决疑”的第二个问题——“往生净土是真”、“往生净土即等于大乘佛教的无生”概念,是净土学说理论上的一个巨大胜利!呐,不能比这个胜利更大了!这也是昙鸾大师为净土宗理论所作出的一个最重大的贡献!

佛教通史(续)】-160-(净土)-十地圆通

道绰大师出生的年代呢……公元562年,其实还算像法时代!就……哪个标准看,它都是像法时代。但是,为了加强紧迫感,道绰说——当佛去世,第四个五百年,已入末法!

为什么他会有这个时间点说“已入末法”呢?因为,关于佛陀入灭这个时间,实际是我们近代考证的。现在考证——南传佛教定的佛灭时间是公元前544年,这是南传定的;国内呢……现在学界用的是汤用彤先生定的。汤用彤先生考证呢,是公元前490年到480年期间。南传和汤用彤先生定的佛灭的两个时间,前后是差五十年。但是呢,都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以前,佛教内认为——佛陀入灭的时间,是公元前900年。为什么会出这个时间呢?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那个时代,佛、道相争非常激烈!为了说明“佛”出世比“道”早,就有和尚造过一本儿书,这本儿书叫《周书异说(记)》。在《周书异说(记)》里说——佛生于西周昭王二十四年。西周昭王二十四年呢,是公元前977年……佛灭于公元前897年,就八十岁嘛。所以,后代佛教内史书引用佛陀出世及入灭的时间,都是引用了这本儿北魏太武帝的时候儿造的书——《周书异说(记)》……就是“西周说”。在道绰时代呢,对佛陀这个出生、入灭的时间也用了这个点,这个点叫“西周点”。

公元574年,是佛教史上灭佛那个“三武一宗”里的另一个“武”——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他开始灭佛。那个时候儿,道绰刚出家一年……要不就是两年……就是,他的命不好——刚出家……十四岁刚出家就碰上灭佛!所以,自然对“末法时代”的预言,感同身受深信不疑!其实,不光是他,当时整个时代都深信“末法时代”已经来了。所以,无论他是否采用了这个“西周点”,整个儿佛教……大家都认为——“末法时代”已经来了!或者说——其实,当时大家能搞清楚佛陀这个时间……因为,当时“阿含”已经传过来了,但是大家也不搞清楚了!因为事实已经发生了……这个,连续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连续灭佛!就觉得“末法时代”就是已经来了!

所以,道绰也就没有追究佛灭的时间……是不是肯定是“末法时代”?这是道绰在引用经书时候儿的一个特点。道绰大师和昙鸾大师不同!昙鸾大师在给经书写注……你看,他写的是《往生论注》,他在写注的时候儿,非常重视原文!我们前面课里讲——昙鸾大师在引用经书,或者引申经书的时候儿,还是忠于圣人原文的,忠于经书的原教的,对吧!他去抓圣人没说的事情……比如说——抓龙树的这个漏洞的时候,他是借圣人的口表达自己的意思,他还没有演绎圣人的话。他就……圣人没说,哎……我、我发挥一下儿……哎,就是这一写些。

但道绰不一样!我们说——昙鸾引用经书的特点是“深”;道绰引用经书的特点是“广”!他是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型的这种高手,所以他一般不走弯路。嗯,就……我把一本经书插得很深的去研究——不!他就是直接代圣人立言!所以,道绰在给经书写论,或者写注释的时候儿,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原文呢,不是很忠实!在引用经书的论据上也不作比较……因为,我们知道啊——佛经互相冲突的地方很多!他不去作比较,他只拣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就把这句抓出来。

总之,他的特点,就是……就,《安乐集》的特点就是——观点鲜明,但论据有些凌乱!有的时候儿呢……这个也不是很扎实。后世……这个迦才【帝京弘法寺 释迦才】在这个“往生论”……“净土论”里说这个《安乐集》——虽广采诸经,但文义参杂。

这是道绰自己的特点吗?其实不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禅宗和净土宗,两个宗派的宗师写文章,都有这一共同特点……呐,除了极个别的,象昙鸾大师这种啊……不世高僧,他们比较重视这个原文,净土宗和禅宗两派宗师写文章都不太重视原文!这就和中国佛教八宗其他宗派划开了!其他的宗派,比如——天台宗、华严宗、律宗,尤其是后来的藏传,他们在引用经书写论的时候,对经书的原文性、正确性都非常认真!或者说——其他宗派都刻意地在追溯自己来自于印度佛教的嫡传性,强调自己的正宗性。这是强调义理学派的特点。

我们说啊……佛教传下来三支——重义理、重精神、重情怀。凡是强调“重义理”的学派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在写论、写经的时候,重视自己的原教旨性……那就是——我正宗!在强调自己原教旨性的时候,他们就特别讲究细节。比如说——同一句话,不同的版本的经书的对应、不同语言翻译之间的对应、一个词不同意思的对应……甚至,这句话当时梵文的意思是什么?巴利文的意思是什么?以致于发展出一种专门的学问,叫“经书考据学”。有的教派呢……已经变态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每一个字……这个巴利文的意思是什么?梵文的意思是什么?每个版本的意思是什么?嗯……说实话,这已经走到了邪路上……走到了佛教研究的邪路上!

但是,禅宗和净土宗不一样……他们跟其他教派不太一样!他们不太强调自己的嫡传性,啊……也强调,但是他们不在“经”上强调。一派,得的是佛陀的精神;一派,得的是佛陀的情怀。

这两派宗师的特点呢……就是——他们都是民族情结很强的那种中国读书人……出身的。我们前面说——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书读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的思想认知就有趋同性!什么呢?我中华上国什么都是好的!蛮夷好不好?那只跟他们离我们的远近成正比……呐,离我们近,它好一点儿;离我们远,那肯定不好!如果蛮夷有好东西,那也需要改造成我们中国的东西才能用。

日本讲谈社出过一套“中国史”【《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讲谈社出版的一套中国通俗历史系列的著作】,“中国史”里有一本儿书,日本人一直就搞不懂这一点,说——“中国”这个词啊,它本来是个地理词……嗯,中间的国……我日本也有!啊,印度也有“中国”……我日本也有“中国”!但是,为什么中国读书人,最后把“中国”两个字内化成一种强大的民族自豪感?这实际是因为儒家精神的问题。

净土宗和禅宗,他们的先辈宗师基本上都是这种人——远追庐山慧远大师……那种中国佛教需要中国化的初心。这个……佛教要中国化,这就是慧远大师定下来的——佛教就是中国的佛教。所以,这两宗大师在写论、写注的时候儿,不惜切割开跟印度佛教的本土联系!就,你们一定要强调嫡传、一定要强调正宗……我们只强调“拈花微笑”、我们只强调“取义”。

所以,他们在引用经书的时候,嗯……往往呢,就是按照佛意,理解佛心,引用其中有用的一部分,或者删减、或者增补……往往不太按照原经文照录。这个呢,就是我们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特点……这两宗的特点。这个呢,也是我坚持说佛教发展的一个方向——佛教,它就是中国的佛教!

二祖道绰,他在写《安乐集》的时候,也……这本儿书也体现出这种趋势!就是……他有点儿先出了结论,然后再找论据的这种趋势。嗯……引用经书,向自己的这个结论上去靠……啊,有时候儿都不惜修改经典啊!这个……有的挺明显的,修改地还!这种事儿……昙鸾干过、道绰干过、五祖弘忍干过、慧能干过、善导干过……这,禅宗和净土宗的大师们都干过。

昙鸾,初祖!他擅长改的是“三经一论”。我们说过啊——他是大乘空宗,偏中观,去改“三经一论”;道绰呢,他是改“俱舍”、“阿含”,他是偏大乘有宗……就是有“有部”的那个……哲学上有“有部”倾向。我们最好不要说——这些大师们“改经书”!我们说——这些大师们发展地了解释了经书……嗯,这样讲就比较好听了!发展和解释了经书。

这种发展和解释经书的趋势呢……除了要佛教中国化之外,还有净土教本身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净土教,情怀立宗!它几代开山祖师呢,都是学识精深、慈心广大的高僧!他不是小年轻儿啊……他都五十岁知天命了才归的净土!所以,一方面,这些祖师们,他们不迂腐,追慕的是慧远大师——佛教要走中国道路的初心;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对老百姓……对这个痛苦的乱世里受苦的人民抱有深刻的同情和慈悲情怀。乱世的众生要有活下去的希望啊!在乱世的众生里,你跟他们谈什么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又怎么了?对吧!乱世里,那些唯物主义者 才是最可悲的!

所以,净土诸大师在引用经书的时候呢……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对佛经的原文并不十分重视,只求佛意。后世,念及这些大师们的初衷也就不追究了!也没人追究!单在度救众生方面,可以说——净土宗,它确实情怀是排第一的。

通过引用佛教的这个“末法时代”的概念,再加上昙鸾大师发“二力二道”学说时,引用的“五浊恶世”的概念……“末法时代”加上“五浊恶世”,啫!提到一个新高度……我们不能说“提到一个新高度”……我们应该说——把这个世界推到一个新低度……更低了——“五浊恶世”加上“末法时代”变成了“五浊末世”!你看……两个坏词就垒在一起了。

道绰大师就通过这个“五浊末世”,发出“圣净二门”学说的基础理论。因为,“五浊末世”了——“末”,最后!那就已经不是“难行道”和“易行道”的事情了啊!他就进一步推广了“难”、“易”两个字的范畴。昙鸾大师说嘛——所谓“难行”,就是……修持“难行”有五种“难”。我帮大家回忆一下儿啊……这个前课的。五种难是什么?

第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第二,声闻自利碍大慈悲;

第三,无顾恶人破他圣德;

第四,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第五,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这是那个“难行道”的“五大难”!嗯,这“五大难”其实就已经非常难,实际就等于——不行!西河道绰就觉得——这个给老百姓讲还是费劲!哪儿那么多废话?就是一个“难”——发不起菩提心,就是“难”!不信,就是“难”!

修佛,首先要发起菩提心,要认识菩提心!只要认识了这个菩提心,那就容易了!啊,这实际也是为了我们普通信众的这么一个理解。你把这“五难”总结出来,大家谁记得住?但是发菩提心……你信,就容易!你不信,就难!这个好理解了吧?换言之——净土法门……想往生净土,核心的核心,上来就要先“信”!信就容易,不信就难!

这一下儿,就把道绰的……嗯,把昙鸾大师的“难行道”、“易行道”的解释推到一个很简单的地步!你给普通人讲的时候儿就很简单——你信就容易,你不信就难!你要是换昙鸾大师来……哎,还得给他掰饬……嗯,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地数……五个(五难)!

那,什么又叫发起菩提心呢?啊,这、这个词儿就专业了啊……就,大家老说——哎呦……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对吧!既然发菩提心就容易,不发菩提心就难;信就容易,不信就难……那,这个菩提心到底是什么?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儿啊……“菩提心”这个词儿,它专业了!道绰大师把这个“菩提心”总结了一下儿,叫作……“菩提心”还不是一个啊!“菩提心”叫“十信心”,或者“十心”。

大乘佛教的菩萨呢,是有等级的!就是……有祂们的道阶。我们前面呢,简单讲过。比如说——你去雍和宫,进门的第一个牌楼——十地圆通。这个“十地圆通”实际就是菩萨的十个等级——从一到十,叫“十地”。嗯……其实,不止这个啊!菩萨有五十二道阶,“十地”是其中一个。

这个……其中的这个“十心”,就是道绰大师总结出来的……不叫“他总结出来的”……他说——这“十心”就是,就是菩萨的十个地位,不同的叫法有区别。

道绰提出来的发心呢,是十种发心……十个信心,针对的就是这“十地”。后世呢……这个顺序有不同。我们说一下儿这“十心”啊——信心、精进心、念心、戒心、定心、慧心、舍心、护法心、愿心、回向心。

昙鸾大师只是把净土门说成“易行道”,其他法门说成“难行道”。道绰大师就更进了一步!你只要发了这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戒心、定心、慧心、舍心、护法心、愿心、回向心……发了这“十心”,就是“易行道”!就能往生净土!你发不起这“十心”,你就“难”!就难行净土!呐,这“十心”加起来,就是这“菩提心”。所以说这“菩提心”专业了吧?分十层……嗯,分十个定义。嗯……不叫“分十个定义”啊!就是,有这十个方面……应该说。

你发了心……这叫什么?这叫有愿望。光有愿望行吗?当然不行啦!你得有行动啊!对吧……第一,是先要“信”,“信”就容易;第二,你要有愿望;第三,就是要有行动。“信、愿、行”,“信、愿、行”……你得修行啊!所以,“难”、“易”这种事情,它不光要体现在发心上,它还要体现在修行时间的长短上!

欸……净土宗在修行的时间的长短上,又占有很大的优势了!我们知道啊——所有佛经记载,那成佛的经历都是“无数劫”……哎呦,“无数阿僧祇劫”……无数大劫修行才能成佛。在成佛时间上有一个专门的词,叫什么词?叫——三大阿僧祇劫。“三大”呀……啊!一百多亿年啊……这个“劫”这个单位,本身已经很大了啊!它本身还分大劫、中劫、小劫。“劫”前面再加“三大阿僧祇”,那这个时间其实你基本就不用想了啊!你也写不出来……就是——“不可能”!实际上就是——不可能!

而且,按这个《俱舍论》说,这么长的时间——“三大阿僧祇劫”,你还不是简单地……简单地就把时间过去就完了……要万善同修!啊,才能达到什么呢?才能达到“菩萨初地”——我们刚才说那个“十心”对应的是“菩萨十地”——“十地圆通”的“十地”……“十心”对应的“十地”。你“万善同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达到了“菩萨初地”——第一位……那后面还有九级呢!可见成佛之难!这就是其他教派啊!所以,从菩萨成佛多难!这是菩萨成佛啊……这才菩萨初地成佛。那,你想想……从普通人成佛?那你就不用想啦!对吧?等于没有……等于白说……

但《俱舍论》里说了这么一句话,叫作“另有方便之法,易行”。哎……后面没说!就这一句话,叫“另有方便之法,易行”。得!道绰大师一下儿就抓住这句话了!他引用《俱舍论》说:“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法有解脱者,名易行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岂不名易行道”【《安乐集》卷下 原文:如俱舍论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说云。于三大阿僧祇劫。劫中皆具福智资粮六波罗蜜一切诸行。行业皆有百万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云若由别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岂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

大家听懂这段话了吗?《俱舍论》实际就说了一句话,说——另有一种解脱法,叫“易行道”。道绰就说了——那么,现在我劝你念佛归极乐,只要死了,一定往生净土……“究竟清凉”,只要念佛就可以!这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于是,这就悄悄地产生了一个逻辑偷换。《俱舍论》说的是——是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但是没说是什么。呐,道绰说——我现在说一个简单的方法……简单不简单?简单吧!既然,我说的方法很简单;《俱舍论》也说——又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么,我这个方法是不是就是《俱舍论》说的那个简单方法呢?好!这个瓜就算吃上了!而且,硬硬地就把净土的这个“易行道”和《俱舍论》给出的“易行之法”接上了。

佛教通史(续)】-165-(净土)-三分世界-左转天堂

从魏晋南北朝后期,延续到唐朝的早期,整个佛教界的两大学派——地论派与摄论派,对净土教的“十念即得往生”都持反对看法!认为——“十念”是“别时意”……就是“别时意趣”,十念往生之后并不是立即往生,而是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段。

因为,净土宗的“十念即得往生”这个概念过于简单!而且也过于吸引信众,过于吸引人了,这就对当时已经形成的六大教派吸引信众形成了威胁!所以,“别时意”还是“即得往生”,这就是佛教当时学术争论的一个很大的焦点,也是其他教派攻击净土宗的要点——凭什么你这么简单?你这么简单就不可信!所以,当时意见就是两派——道绰大师一个人是一派;剩下所有人是一派!对“十念往生是别时意”进,进行了大辩论。

最后道绰大师采用了一个很巧妙的说法,提出了所谓“宿因说”——因为宿世因缘,所以此生“十念可即得往生”。这就是“别时意趣”。

到了道绰大师的弟子——光明善导的时候……光明善导,那就国师啦!净土教气候已成,气象盖遍天下!到这个时候儿,就等于——善导已经是学阀了!所以,他就彻底抛弃了他师父道绰的这种妥协方案……也不提“宿因说”了,不需要谈宿因,恢复了净土宗初祖昙鸾的看法。他明确地反对“别时意趣”的说法!认为——十念往生……就是,临终只要“十念”就是行愿具足,就可以往生!不用绕弯子用“宿因”来解释。

善导,到他的弟子——少康之后,那净土教实际上势力上已经席卷天下了!即使当时最兴盛的禅宗也无力与净土教对抗,那其他教派就更加组织不起来什么有力的反抗了。因此,“决疑”部分,在此后净土教的宗师学说里,就也不太重要了!

我们说,从三祖善导开始,净土教的理论三部分——学说、决疑、修持……“学说”部分就不再提了,因为初祖、二祖已经把学说提完了!二道二力说、圣道门与净土门说……学说已经不用再发展了。然后就是“决疑”,到道绰这里,道绰二祖已经把“决疑”的大问题都“诀”完了!善导还有一点收尾的“决疑”工作……大概有六、七个小问题。到善导之后,连“决疑”都不用作了!等于——净土宗的前三大宗师就把净土理论的“学说”、“决疑”都做完了!此后净土教主要发展的,都是祂理论的第三部分,就是……宗教实践和修持。

我们回来说道绰——为了多度一个人……嗯,就是能多度一个人就要多度一个人、能让一个人往生……多往生,就多往生一个人,这个是净土宗始终的情怀,尤其是道绰大师!为了更好地劝善和吸引信众往生净土,产生净土的信仰,道绰大师他特别重视净土和地狱之间的对比。在《安乐集》里,有大段这样的描述!

现代寺庙里的壁画儿,经常有西方净土像以及地狱像的壁画儿,它在佛教里有专业词——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这个壁画像,叫“西方变”……变化的“变”;地狱的画像叫“十轮变”,“十轮变”的意思是取自《十轮地藏经》【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译《大方广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合称“地藏三经”,是末法时期,极为重要的经典】。

为什么要这样对比呢?我们里说过啊……影响普通人宗教信仰的——佛教历史、佛教哲学、佛教神学以及佛教文学与艺术,对于普通人研究最……普通人的信仰影响最重的,是四框架的第四部分,就是佛教的文学与佛教的艺术!这一点,从道绰大师到他的弟子——光明善导都非常注意!以后,净土宗各代宗师都非常注意发展佛教文学与艺术框架的内容来吸引大家。

但是,为什么道绰大师会特别重视净土与地狱之间的对比呢?首先,地狱,它不属于净土宗信仰……早期,它是被净土宗吸收来的。这种对比呢,用一个俗话讲,叫——不知道旧社会的苦,你怎么知道咱们新社会的甜?对吧!

地狱信仰,它本身是属于当时佛教一个独特的教派,叫“三阶教”所有。我们前面说过——三阶教已经被朝廷鎭錏啦!

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这个大家都很熟!这个……中国佛教四大菩萨道场,这个地藏菩萨就是三阶教教主,是由三阶教留下来的。道绰大师创造性地把三阶教的地狱信仰吸收到了净土思想里!三阶教有两个很独特的信仰:一个信仰叫“普佛信仰”;一个信仰叫“地狱信仰”。什么叫普佛呢?就,所有的东西都是“佛”!有点儿“泛神论”的意思。还有一个,就是“地狱信仰”,三阶教崇拜地狱之主。

按照《大智度论》说啊——人作恶,轮回……六道轮回。作恶之后,你主要轮回的是哪儿呢?是“三恶道”……并不单指地狱!那“三恶道”还有畜生道、还有饿鬼道……对吧?无论是《大智度论》也好,还是《无量寿经》也好,对于人在三界中流转,作恶之后那个“三恶道”都没有特别地突出地狱道!就是说——如果你作恶轮回,你并不一定是去地狱……你也可能是饿鬼,你也可能是畜生,对吧?也可能就是……比如说——你在畜生道受生,你变了个哈士奇什么的……这也不……也,也有可能!

而且,“六道轮回”这个概念……本身,它是一个纯粹的印度概念,它不是一个中国概念。后来在我们中国佛教里,其实也不兴这个概念了……逐渐淡化了畜生道与饿鬼道的概念。

淡化畜生道与饿鬼道而突出地狱道,这种“轮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道绰大师做的理论工作开始的……就是从《安乐集》开始的。

道绰大师、昙鸾大师这都是什么?人民的宗教家,对人民太了解了!对……要突出重点,不要分散老百姓的精力……我还考虑一下儿——我轮回之后去哪儿、去哪儿?老百姓又不认字,你告诉他那么多干什么?对吧!你就告诉他——你要作恶,就要下地狱!就这么简单!所以,道绰,他又提出了一个佛教世界的……佛教世界地图的一个“三分说”——在《安乐集》里,最后简单地把佛教世界分为了人间、地狱、净土三个部分。

那,饿鬼道和畜生道呢?还有!淡化了……淡化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最终你到饿鬼道也好、畜生道也好……你最终还要去地狱道!就等于——那只是一个中间阶段,你最终还是去地狱道。于是,道绰就把佛教的世界地图简单地三分化了,这就叫“佛教世界的三分说”——人间、地狱、净土三部分。呐,你们自己选吧!爱去哪儿……去哪儿呗!

这个“人间、地狱、净土”的三分世界,才是我们中国佛教“轮回”的主体空间。我们前面说了——六道轮回,这是印度佛教的主体轮回空间……六道里轮回。我们中国佛教的轮回主体空间,就是由道绰大师定下来的——人间、地狱、净土。三分世界。

从道绰开始呢……净土宗就特别注重宣传地狱之苦!他发了这个发端……他,我们说——佛教的文学与艺术,道绰大师是文学!到他的弟子呢,善导就是艺术……就是画画儿。那,善导还有一个学生……嗯,不能叫“学生”,就是……他还有一个指导学生,那个学生叫吴道子,就专门画画儿……画地狱图的。大家就知道吴道子是名画家,并不知道吴道子是画地狱图的一个著名作家……嗯,著名画家。在《安乐集》的下卷里,道绰大师详尽地描述了地狱之主——阎罗王和地狱的各种恐怖。

特别重点突出“地狱”这个概念,在净土的“三经一论”中是没有的!我们说——净土经论二百多部,其实,基本上都没有重点突出过地狱!以前净土宗经典谈及地狱,只当作“六道”中的一个“道”来谈!我们说——这是印度概念——印度的轮回主体就是“六道”!中国的轮回主体是“三道”。虽然,也把地狱道当作最苦的一道,但没有刻意渲染……

正是因为印度把“六道”——“地狱道”作为最苦的一道,所以道绰呢,就利用它简化了“六道”!说——即使你到饿鬼道,即使你到畜生道,你最终还是要到地狱道。

我们在“佛教哲学”这个课里讲过——印度人的宗教史,叫作“有天没有地”!啫,他们比较擅长快乐的……的想象。中国人的宗教史,是“有地没有天”——能丰富地体会和理解痛苦这件事情,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长项。真正把地狱丰富起来的……地狱的想象丰富起来的,是以道绰大师为起点的!还是文学……

到了他的徒弟——善导的时候,那地狱的痛苦就无以复加了!对吧……老百姓不认字,文学不够……那我就画画儿给你。善导一生画过三百张《净土西方变图》。

地狱的各种传说,其实在中国啊……是由来已久的!嗯,在民间各种传说,啊……包括添油加醋,越传越神!但是,把地狱提高到一个理论高度,通过文字、绘画、石刻……彻底固定在我们中国民族文化里,啊……我们不说它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啊……这件事儿是道绰、善导师徒俩人干的!没有……没有他们,啊……你去地狱?那地狱都没有装修,你看着一点儿都不刺激!所以说,基本上可以算……嗯,以他们师徒俩,为我们中国人创作了一个完整地狱的框架!嗯……各种小细节的补充,那就是后代诸高僧和民间的事情了。

但为什么会是道绰首开净土与地狱之间的对比呢?还是那句话——痛苦的时代孕育痛苦的灵魂!道绰生于忧患——南北朝晚期,天下大乱!刚出家一年,北周灭佛!他那个地方儿——山西,对吧……山西现在它也只有煤,它不产什么……那个时候儿更是穷上加穷!初祖昙鸾大师,人家还是山西高族……就是望族——没有迁到南方的那个望族!道绰大师,那就是一普通家庭……普通家庭的孩子,他还特别有理想,这就可怕了!一生颠沛流离,求这个救教救民之法。所以,他对痛苦的理解呢,是深入骨髓的!就是……嗯,抱着理想去行走人世间,然后还经历这些痛苦,所以,他其实在精神上比昙鸾大师还要苦。

但昙鸾大师也很苦啊!我们说过啊——痛苦的时代痛苦的灵魂!那,他为什么不重点突出地狱呢?而且他本人最早还要求仙术……还要求长生?对!这就是生活的时代的不同……就是,大历史观看他们的不同。

昙鸾大师呢,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就,他这一辈子,那个历史都不太好;但道绰不是,道绰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绰的中、晚年过得是非常好的!为什么?中、晚年,唐朝啦!他的晚年……他死于贞观十九年,贞观一共……贞观之治一共二十二年,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盛世,他赶上了!而且横跨了整个儿贞观之治!中华民族……啊,那个时候没有“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啊……“中华民族”这概念是宋朝以后的。(贞观)那个时候儿,我们中国伟大复兴了!对吧……盛世啊!有史以来的大盛世啊!老百姓幸福啊!

盛世,大家想一想……比着什么?比着挣钱啊?比着花钱啊?盛世的标志是什么?盛世的标志就是文化的宽容!唐朝的中国,就跟现在美国一样——到处都是外国人!到处都是来留学的!然后,国际贸易非常兴盛。大家看那个密宗,对吧……日本人也好、什么也好……都,那时候都来中国!而且,这个社会发达不发达看什么?看妇女的地位——妇女的地位高,这个社会就发达。那,唐朝妇女的地位,对吧……没谁了!而且,这是中国女性第一个性解放时代,就在唐朝……啊,特别活跃!就是……大家活得高兴地都已经不知道怎么活了!谁还想死后的事儿?

钱、女人、开心……啊!整个贞观之治就是这样——没人想着死后的事儿,而且都想长生不老!并且,唐朝建朝的是李家!李家呢……附会以道家李耳后代自居!啊,道教很盛!追求长生之风弥漫长安……就,大家过得早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谁还对死后西方净土有兴趣?所以,道绰的人生就是经历了这种乱世到盛世的过程!他眼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所以,为了传教,他特别重视地狱和天堂的对比。这就是道绰大师人生经历……经历的历史时代所决定的!就,我们说——这个时候儿,大佛学史观又发挥了它的作用……就,为什么会是他?就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

道绰大师指出——盛不盛世跟你个人没有关系;盛世不盛世你最终必死!你们都是必死的众生中的一员,无论在这个盛世里,你在什么地位?道绰大师就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你今天过得普通的一个今天,可能就是某个人挣扎着想活到的明天……只不过他们不在了!你今天过得日子很普通,说——我今天很无聊!可能就是另一个人,他就想活到今天,但他活不到了……

宗教家考虑问题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啊!因此,道绰大师在创立了“日落说”和“宿因说”这两个意义深远的学说之后,他又创造了——人间、净土、地狱“三分说”!这是道绰大师为净土教教理作出的第三个大贡献!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此后长达一千年……我们甚至可以展望很久、很久以后的中国人,都是由他这个理论影响的。

我们前面是……就说过啊——道绰大师,他定义理论的特点是什么呢?特别决绝!就是斩钉截铁!你看——往西!往西就是净土!对吧……宿世有因缘就能往生!他定义理论的特点,就是——非常决绝!有的时候儿,引用经典……能找到经典;有的时候儿,你根本就找不到他的理论来源啊……确实找不到!你只能在他自己的《安乐集》里找到。

他把“地狱”从“六道”中独立提出来,和西方净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立!把整个儿世界构成了三块——人间、地狱、净土。那是什么意思呢?人间出来……左手地狱,右手净土!那,你想去哪儿?你终有一死!即使盛世,盛世与你个人也无关。如果你不归信净土?那,很简单——左手就是地狱,去吧!那……右手是净土,对吧?你只能到阎罗王那里去HAPPY了!

这样,人的生死轮回,就从“六道轮回”……就,佛教传统的“六道轮回”,改成了“三道轮回”——“三分轮回”……不是往生净土,就是坠入地狱!大家觉得这象什么?象基督教吧?不是天堂就是地狱!

道绰大师,实际上通过 “佛教世界的三分法”,修改了佛教原典一直以来的人的轮回方式……佛教原典上,人的轮回方式一直是“六道”。我们以前只知道道绰大师胆子大啊……改“经”啊、改“论”啊……他没想到他大到这种地步——他敢改天换地!他敢改地狱!

这样,好象那几个“道”就不存在了?你想……如果畜生道和饿鬼道不提了,同样的是不是……天道和修罗道你也就别想了?啊……就是畜生道,你想做个可爱的小动物……做个哈士奇啊、做个泰迪啊……这种事儿你也别想啦!只有净土和地狱两个选择等着你,不来地狱,就去净土……啊……不、不来净土,就去地狱!道绰大师定义就是这么地干脆……选吧!

这样,盛世里的人就要把目光从盛世中移开,看一下儿自己的归趣……什么意思?往生净土的急迫性,在道绰大师的这种定义情况下,被推到了一个剑拔弩张的地步!


佛教通史(续)】- 167-(净土)-诸善万行

在净土宗的修持上,初祖昙鸾在谈到往生净土的时候,说的基本上全靠弥陀“他力”接引……因为,提到的是“必成性”!既然是必成,那主要就要靠弥陀“他力”接引了……提到了“自力”的“增上缘”问题,但不过是带了一下儿。

到了二祖道绰的时候儿,就把“自力”拔高了——不光要念佛,还要有善行;不光有“愿”,还要有“行”!这加在一起才是“自力”!不光要有你的“信”,还要有你的努力——“起心”加“力行”。好!现在“二力”结合起来了——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而是要一起用力!这就是道绰提出的新说法。

道绰的这个“自力”包括什么呢?起心,这叫“信”;发愿,这叫“愿”;力行,这是行动……好!净土宗的“信、愿、行”结构又来了:

起心,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前面说过——十信心……十心。

发愿是什么呢?发愿就是——你要愿生净土!你不能自己不愿意,对吧?

“行”……这样,道绰就把“行”给扩展了,不仅包括了“念佛”,道绰还加进去了“诸善万行”的概念……当时提的是“十善行”,到后面就变成“诸善万行”——所有的善行都要做。这实际就是后来“禅净合流”之后,永明延寿提的“万善同归”学说的发端。为什么佛教要万善同修、万善同修?这就是由道绰大师先提出来的!这是“行”的一部分。

那关于三种念佛形式呢……就是日常念佛的这个形式呢?观想、实相和称名,该是哪一种呢?道绰大师自己,对吧……就是一个称名念佛的,我们前面讲过——他自己没事儿就做点儿念珠送大家,没事儿就做点儿这个龙眼科的这个菩提子送给大家……所以,他延续的还是昙鸾大师推行的“称名念佛”。

但是呢,作为宗师,就象我们说的昙鸾似的——他已经无所谓……他自己已经无所谓是哪种念佛方式了!他心中有实相、眼中有观想、嘴上是称名……他自己是不区分的。所以,道绰大师,他在学术上,其实也重视的是“观想”……因为他是禅僧出身!我们前面讲过——禅僧出身、禅僧出身……由“定”入“观想”,由“观想”念佛——这是禅宗的。

所以说,毕竟是禅宗出身嘛……又是大知识分子!所以,他还是承认“观想念佛”的理论高度了。只是他自己,日常修行,是“称名念佛”,一日念七万次——十六个半小时。并且,他向老百姓推广的也是“称名念佛”,对吧?我们今天用的手串儿、小豆念佛、念佛回向……这都是大师发明的。

他指出啊……道绰指出——“观想念佛”往生的等级最高。所谓观想念佛呢,实际还是……嗯,《观无量寿经》里“十六观”指导下的那种念佛方式,就是——“观想”弥陀净土、依正二报……这都是我们前面课里讲过的啊……佛、菩萨三十二相、国土庄严。

道绰没有提“实相念佛”……为什么呢?我们说过啊——“实相念佛”是超一流高僧修的!道绰自己也明白——写也没有用!提倡也没有用!你就没人会……但“观想”……实际上“观想”道绰提,是留给我们教内同志的;称名提,是留给我们普通信众的。

那这样,道绰大师在宗教修持方面,他第一个提出来——不光有善念,还要有善行!就……不光要念佛,还要做好事儿!那,一个矛盾就来了……嗯,当时就有人问,现在还有人问——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呀!对吧?你干了这个,就不能干那个!我前面不是给道绰大师算过嘛——他一天念佛十六个小时……他再加上睡觉,你什么时候出去做善行啊?你怎么学雷锋做好事啊?对吧!而且,日常念佛和行善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而且,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两分法”看问题……就是——“非此即彼,非是即非”的看法。就有人提出来——是念佛好呢?还是行善好呢?到底哪个好呢?可以这么说——这,提这种问题就叫“下等根器”!你还敢跟道绰大师提?你就下等根器!

道绰大师说——都好!对吧……我也肯定是要这么回答——都好!但是,大家得追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道绰大师说——念佛更好!其实,念佛在宗教学理上呢……就有点儿象“戒律”的“戒体”一样!你念佛就会产生一种“戒体”——你嘴上天天念佛,然后你干坏事儿……你就会产生“戒体”,心理会产生障碍!你干不下去!所以,念佛更好!

道绰大师说……华罗庚的优选法你学得怎么样?啊,不是道绰大师……我说啊!就……道绰大师说——这个事儿,本身就不冲突!你不能干好事儿的同时……嘴里念佛吗?这耽误事儿吗?所以,道绰大师认为——“念佛行”和“诸善行”,这二者它就不矛盾。但如果你一定要把它冲突起来呢……说——我们只能干一件事呢?净土宗就有一个提法,叫“二行废立”。

所谓“二行废立”呢,是指说——“念佛行”和“诸善行”如果同时冲突起来了,呐!“念佛行”更好。但,这只是个理论的区分,道绰大师一点拨你就明白了——就……这两个事儿你不该冲突!为什么呢?因为你念佛是嘴上的事儿啊!你干好事儿是手上的事儿啊!没有说——让你做这个不做那个呀!除非说——你要干的这个善行正好要用嘴……你要去给人做人工呼吸?那,你停止念佛了!对吧?念佛,你可以默持啊!所以,当时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儿,大师就是用一个数学家的方式就给他回击了——优选法你学得不好吗?这个事儿为什么要冲突?

在“称名念佛”确定为净土宗的主要修为方式方面,初祖昙鸾的贡献是最大的——他第一个把一个“称名念佛”,从三种念佛方式中拔高到了占有“五念门”的百分之五十!并且,他定义了“阿弥陀佛”四个字是咒语!大家记住啊……定义祂是咒语,那就提高了这四个字的神圣性!大家觉得——这样,“阿弥陀佛”是咒语,并且占有修持方式的百分之五十……这就到头儿了吧!不能再拔高了吧?我也觉得不能再拔高了。但是,到了二祖道绰的时候,在“称名念佛”这个概念上,他再次拔高了!

首先,“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咒语这个说法,大家已经接受了吧?已经肯定了吧!那么,咒语的法力……既然是咒语,那一定祂有法力!如果祂有法力,祂就应该有个方向,对吧?祂既然是咒,那应该有个方向……紧箍咒,念完了你头疼,对不对?那既然是咒语,那是干什么的咒语呢?道绰就淡淡地说了一句,四个字——延年益寿!可以延年益寿……

什么叫“人民的宗教家”?可怕吧!他就这么地了解中国人民……这么了解中国人!二祖道绰之前,净土信仰提倡“称名念佛”,那(样做)的目的,或者说——所获的利益,都是死后的利益!因为“称名念佛”是“因”,则死后得生净土!所有的回报,都在死后才能回报……回报往生净土,出离三界,对吧!现世念佛,是你现世的“因”,得生净土是你未来的“果”,所以念“称名念佛”。

但是,道绰大师就是淡淡地说了四个字——可以“延年益寿”……啫!他在净土宗的宗教实践上,首创性地加入了现世利益——念佛行善……称名念佛,积德行善,不光死后可以往生啦!现世也可以得到利益!可以延年益寿,可以得菩提智慧!啧,了不得了……

道绰大师说——只有在现世中获得利益,才能促进你更好地修行;只有更好地现世的修行,才能更好地去向彼岸。这就叫“辨证的统一”——个业和共业;此岸和彼岸;现世和来世……在道绰大师这种 “现世得报”的理论指导下,净土宗念“阿弥陀佛”,那就可以产生一个……对未来生净土,可以产生一个互相促进、互相激荡的过程。

对“阿弥陀佛”是咒语,这四个字,昙鸾大师只是说“是咒语”,没有解释“是什么咒语”,道绰大师只是加了四个字——可“延年益寿”!就是我……我在这一个课里,已经第四次夸二祖道绰了,已经夸到词穷的地步了!实在不知道怎么夸他!就是……对中国人实在太了解了、太慈悲了……他都已经把事儿都想绝了!

因此,现世做善行,现世称名念佛,就会得到现世的利益,也会更好地导向西方净土。道绰这个理论,开创了后世净土宗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先河!为什么净土宗特别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呢?就是道绰提的——以宗教的形式介入世俗慈善。净土宗有一……有一句话啊,叫作“秽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这个,就是道绰大师思想发端出来的。

大家以为道绰大师只是补充了一下儿“阿弥陀佛”是一个咒语的概念就完了吗?扩展了一个“延年益寿”就完了吗?TOO YOUNG!昙鸾大师说“阿弥陀佛”四个字是咒语;道绰大师先扩展了咒语的范畴,说——可“延年益寿”,可获现世利益!并且,他又定义说——“阿弥陀佛”四个字是“忏悔”……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是在忏悔!这和基督教就差一步之遥啦!此处有掌声……就,汉语已经没法描述我们对道绰大师崇拜的心情了。

道绰大师说——五浊末世,众生一切的修行的本质是应该忏悔!忏悔自己!可怕吗?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儿是无辜的、是清白的!五浊末世里少了一份儿你造的那个恶业了吗?这个世界变坏,人人有责任!难道世界变坏,你没有责任吗?你不该为了这个世界变好,尽你的责任吗?所以,修行的核心是要忏悔你自己,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什么是修行?“忏悔”就是修行!实际这是我们儒家所说的“反求诸己”、“三省吾身”……

念佛号就是忏悔,这是大师的一个……又一首创!五浊末世,佛以名号度众生,称佛名号就得佛家慈悲,方能度尽无边生死海……在《安乐集》里这么说的——“称佛名号,方能度尽无边生死海”【道绰大师《安乐集》: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若欲披寻众典,劝处弥多,遂以采集真言,助修往益。何者?欲使前生者导后,后去者昉前,连续无穷,愿不休止,为尽无边生死海故】。把称佛名号——念“阿弥陀佛”,提到了个人忏悔的高度!可以说啊……是道绰对“称名念佛”这种修持形式作出的重大的、巨大的、特大的理论贡献!

“称名念佛”成为了忏悔形式,就让净土宗的仪轨……宗教仪轨更加地丰满了!在他之前,有天台宗的法华忏,在魏晋时候,有梁皇忏……就,梁武帝的。那些……梁皇忏,这都是中国最早的忏悔仪式,又称“忏事”。“忏事”是属于佛教宗教仪轨的重要部分。在道绰之前,这种“忏事”,都是非常复杂的宗教仪轨形式,但是,道绰把忏悔划入了净土的修行,简化成了“称佛名号”这么简单的形式——念“阿弥陀佛”!不光延年益寿,也忏悔你的罪。

可以说啊——他把“忏悔事”划入“阿弥陀佛”称佛名号这四个字之后,其他宗派从此望尘莫及!就是……作为宗教来说,其他宗派从此望尘莫及!可以说——彻底再也追不上净土宗了。

佛教通史(续)】-168-(净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念“阿弥陀佛”就是修持方式——你信佛,还要修佛!“称名念佛”就是修为方式,就是修佛!

这么简单、方便、易行的方式,为什么成为各派对净土宗的讥讽和争议的焦点呢?这个修为方式不好吗?不是的,这个修为方式很好!但是,这个修行方式,因为它过于简单、过于容易传播,那就太容易争取信众了……普通老百姓也不需要有什么文化,也不需要懂什么……“信”,完了念佛,就是修佛!就是修持!这等于——让你抢占了流量的制高点。

另一方面是教派内部的问题——高僧……我比你高,体现在哪里?呐,佛教内也是一个江湖!得我会……你不会、我行……你不行;谈修佛,要谈实修,我会实修……你不会;你修行,得靠我上师来指导你,你得依止于上师!如果现在,你“称名念佛”也修行了,这么简单……那,这背后就涉及到很多不好说的利益问题了!所以,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这就是各派对净土宗“称名念佛”这种修为方式攻击的一个焦点!原因就在这里。

道绰大师以一敌众,和当时以慧远为首的整个学界,展开了两次激烈的理论交锋……就是关于“称名念佛”作为修持方式!因为,在“称名念佛”里,也有两种问题:

第一个,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念佛?

第二个,散心念佛有没有用?

什么叫散心念佛呢?就是——我们日常没事儿了……欸,念几句,也不一定过心,就是盘盘念珠……嗯,随时念几句、随时念几句……这叫“散心念佛”。还有一种就是专门的——更衣、沐浴、坐好了……定心念佛。

那么,用何种方式念佛?散心念佛有没有用?当“称名念佛”这种形式已经被净土宗推出来之后,并且受到了广泛信众的拥护之后,其他高僧又在里头找了问题!那,这一次又要有两次理论交锋!

首先,是慧远派。这个慧远,是隋慧远啊!不是庐山慧远……是隋慧远。慧远派提出来……那,慧远派不光是有他,他背后还有很多人!我不是说嘛——道绰是以一个人对整个佛教界!慧远派提出来——念佛分为两种善……念佛虽然有善,但分为两种:一种,叫“定善”;一种,叫“散善”。定,就是定心的“定”;散,就是散漫的“散”。

这两个新词,又是其他学派发明出来的!有点儿象当年定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一样——首先,要在名字上来打击“称名念佛”这种修持方式。

慧远派提出来——定善,即使“称名念佛”是一种修为方式,那也要定心念!“定善”才是往生的主要因素。什么意思呢?就是——念佛,你要正经念;“念佛三昧”才是“定善”。呐,主要的方式还是不推崇“称名念佛”,还是推崇“观想念佛”!说——念佛要依托于《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作观想;而且,十六观还不是都观,主要是前十三观——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就是,嗯……禅定,我们还没有讲到……就是“识无边处”!就是前十三观。

那,后三观……十六观里,那都叫 “散善”……没有什么价值!就是——上辈观、中辈观、下辈观……这是散善没有用。那,十六观……后三观都是散善啦!慧远的意思就是——那么,“称名念佛”就更甭提啦!散善里的散善……更差!

针对其他学派提出来——“念佛”有“定善”和“散善”,就是……这功德有“定”的、有“散”的……就是,有的是主要因素,有的是次要因素……不是说你散善没有善啊!散善,就是很小!不是往生的核心因素。

道绰大师针锋相对!道绰是什么人?我嘴上的便宜也不会让你们占!对吧……你还想玩儿大乘、小乘这套用词的方式?我不可能给你们占这个便宜!你不是造了两个词嘛——“定善”和“散善”?我也造两个词!道绰就提出来“正学”和“兼学”,叫作“正学兼学观”——引用佛经直接回击了慧远!后来,“正学”、“兼学”就在净土宗就确定下来了!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说“正学”和“兼学”——净土修行分“正学”和“兼学”。

那“正”是什么?“兼”是什么呢?很清楚啦!道绰引用《大集月藏经》说——佛灭后两个五百年是正法和像法时代。正法和像法时代的时候,去佛不远佛法隆盛!那还有很多阿罗汉在世嘛!对吧?所以“正学”是“定学”与“慧学”……那是“禅定”与“慧学”。所以,慧远大师,你们所谓的“观想”……你们也不要自夸了,你们那根本就不叫“正学”,只有一……佛入灭一千年之内的“定学”与“慧学”才叫“正学”!你们的“观想念佛”跟我们的“称名念佛”,在那两个时代都属于“兼学”。就是……你不要标榜自己是正宗,你跟我一样都叫“兼学”!

“正学”?有!那是圣人修的“定学”和“慧学”。但是,现在已是末法时代,去佛久矣,当世之人已无“定慧双修”之资质!就……你不要自夸你能“定慧双修”,你就没那个资质!对吧?这、这种话说出去之后,慧远也……高僧嘛,也、也就是……无论你多高,你不能自己夸自己说——我有“定慧双修”的资质。所以,道绰这话一扔出来之后,慧远那边儿也没法儿接!就是……你们根本就不具有“定慧双修”的资质!既然你没有“定”的资质,你拿什么修观想?对吧!观想,从禅定的角度来说,是要先入“定”后“观想”,由“定”发的“慧”!“观想”是“慧”的一部分,要入“定”后发“慧”才可以“观想”。

末法时代去佛久矣,对吧?本来,咱俩就都是“兼学”,现在,又没有人有“定”、“慧”的资质!你们慧远流凭什么标榜你们就是“定善”?你们就没资格标榜自己是定善。

所以,当此五浊末世,“正学”就是“称名念佛”;“兼学”就是“诸善万行”。什么意思?就是——在末世里,“称名念佛”就是“正学”;“兼学”就是日常去行万善。你看——有念佛、有行善!那……二行废立,都有了!这个论证简直是无懈可击!此论一出,那群众非常拥护,立刻就击溃了慧远流!对吧……大家说——说得对!念佛就是“正学”!平时日常积德行善做善行就是“兼学”。你那个什么定善、散善?没人听了。

道绰大师,他坚持的是一个“人民宗教为人民”的原则啊!他为什么一直坚持主张……从昙鸾之后,坚持主张“称名念佛”,包括善导……认为是“正学”?是因为——他很清楚普通老百姓的能力!普通老百姓就没有能力作“观想”,对吧?没有能力入“禅定”!那……找高僧?道绰非常明确地讥讽了慧远流——佛法已然末世啦!你们也别装什么高僧,也别装什么圣贤!别动不动就说别人是凡夫!你们心里多装着点儿人民吧!

这样,道绰就在理论上,给底层民众打通了一个修持佛法的道路!就……从此之后,不光信佛,你修佛的道路也被道绰打通了!以往,佛教上层的僧侣,都是通过垄断理论解释权来把持宗教权利的……就是——这本儿“金刚经”,其实你也看得懂!“金刚经”是什么?我们用儒学的……嗯,标准来衡量它,“金刚经”在国学里就属于“三字经”——小孩儿没入学的时候儿读的东西,对吧!但是,上层僧侣就通过垄断这种简单经书的解释权,来垄断宗教权利!

道绰很明确地说——不要以为你们会讲几本儿经书,你们就高僧了……没这个事情!以后,修佛,你念“阿弥陀佛”往生,我念“阿弥陀佛”也往生!众生平等了!道绰就是通过这种修持方式,明确了——佛教是众生平等的!不光理念上,修持方式上也是众生平等。

但是,在日常修行中还有一个实践问题要待解决啊!我们说——慧远流一下儿就被击溃了!但是,总有杠精……总有不死心的!老百姓日常生活是很忙碌的,抽不出大量的时间来,包括现在也一样!哪儿有时间专门念佛呢?对不对?怎么办呢?只能随时念——手里干着别的事儿,嘴里念……嗯,甭管有用没用,嘴里念着!哎,实际是……嘴里念着就有用啊!不叫“甭管有用没用”……嘴里念着就有用!这样,道绰说的——念佛和行善,本身就不冲突!你嘴里念着,手里可以干着别的事儿。这种日常随时念,手里干着别的事儿,想起来就念,叫“散心念佛”。

祂的对立面儿,就是慧远流提出来的——专心念佛。因为慧远流,在“定善”和“散善”这个概念上已经被道绰击溃了!但是,他们对“散心念佛”——普通人日常随时念佛的这种模式仍然持否定态度!认为——“散心念佛”属散善中的散善,以散善之微弱力,不足以灭五逆重罪,故不能往生。什么意思?就是——你散心念佛,他承认有善,但是这个善太小了,你的罪孽太大了!啊……嗯,葛优……葛优忏悔,你教堂太小了,盛不下你这么大的罪孽!你的散善太小了,散善之力微薄,不能足以灭你五逆重罪、十恶重罪……所以不能往生!就是说——念,不是没有用……我们退一步!认为——“念”有用!但是呢,用处还不到你想要的地步。

慧远流提出来,说——即使“称名念佛”……啊,“正学”可以往生,那也要精神集中、时间充裕、心无旁骛、专心念佛。慧远流的意思就是——你做什么事儿……你不专心,你能成功吗?这个道理我们普通人一听觉得,嗳……嗳……这回说……这回这个慧远大师们说的,还是对的——你做事儿不专心行吗?念佛你也得专心!你哪儿能日常干着事儿手里就念着,对吧……嗯,念五分钟,然后又干别的事儿去了……这不行!

理论上说,慧远流退到这一步,就算退、退完了。但是,道绰大师很清楚地感受到这背后是什么?普通老百姓为了奔个生活,日常有的事儿……有得是事儿去忙!哪儿有那么多时间专心念?因此,道绰大师又第二次站起来还击!就是……他要打到对手毫无还手之力为止!

道绰大师旗帜鲜明地宣布——散心念佛不是散善,是有无量之功德!因为散心念佛和专心念佛没有区别!而且,祂适合于下层群众。散心念佛有无量之功德,这是道绰大师明确下来的!这样,为了讨生活,大家活都那么忙……那么辛苦,没有专心的时间来念佛……也想念佛怎么办?这就我们说的,从昙鸾开始的一个思想,就是——净土宗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的,我们都做!没有什么不能改的!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我们都支持!道绰大师也支持!叫作——凡是……这叫怎么说?两个“凡是”:

凡是对众生修行净土不利的,道绰大师都反对!即使细节我们也反对!

嗯,凡是对众生修持净土有利的,道绰大师都支持!没有理论怎么办?没有理论造理论啊!对吧?理论不行怎么办?那就改理论啊!什么叫“大宗教家”?什么叫“悲天悯人”?什么叫“不舍众生”?道绰大师一路走来,对净土宗理论的每一个修改,他的立足点——从学说,到决疑,到实践,都体现出他这种情怀!就是——要对众生修行净土有利。

呐!这就是道绰大师净土学说的第三部分——修持。讲完了!学说——“圣净二门说”;决疑——四大问题;修持——“称名念佛”要加上“诸善万行”……就是,除了念佛之外,你还要行善。三部分!从昙鸾发展来的第二套净土学说——“道绰净土学说”,就讲完了!

从此之后,道绰提出来——日常散善也有无量功德!日常……嗯,散心念佛也有无量功德!从他以后,“散心念佛”就成为净土宗独特的修持法门!就……大家不用觉得说——我念佛……我就得专门去念啊……嗯,更衣沐浴,专门时间……不用!“散心念佛”就是净土宗独特的!也有无量功德。因此,后世称净土宗也叫“念佛宗”!就,净土宗就叫——念佛宗。

而且,昙鸾大师在念佛里,不是还分得挺细的嘛,说——称名念佛有三种,嗯……明持、默持、金刚持!就是——说出声儿来的“阿弥陀佛”;默持,心里;金刚持,半明半默。

道绰大师觉得——这也麻烦,这也不适合推广!我们说啊——道绰大师每一点修改,对净土的……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为了老百姓更方便地接受净土信仰。这三种“持”太麻烦了!直接就给改了——怎么简单、怎么方便、怎么好推广?怎么来!

我们说——西河道绰,当时带领百姓每日念佛,响彻山谷……这是什么?这就是明持。所以,道绰大师非常明确地说——称名念佛,你就要念出声来!就是念“阿弥陀佛”!既可延年益寿有现实利益,又有……嗯,又可以忏悔!非常……就,就基本上这是……完整了啊!整个儿净土学说理论就彻底完整了啊……包括怎么念也说出来了。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离道绰大师哭倒在昙鸾石碑前,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六年。三十六年以来,大师一个人是一派,整个佛教界是一派。大师以一己之力垂三十年而不坠!可以说百折不挠地践行着净土的信仰和理念——以大慈悲故不舍众生,以大无畏故不惧生死。有生之日,都是道绰大师的奋斗之年!我们儒家说“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在弘扬净土信仰的这条路上,道绰大师筚路蓝缕,有承前启后之功——他之前是初祖昙鸾,他之后是三祖善导。经过这三祖,净土宗就彻底确立起来了!他这种承前启后之功,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西河道绰无愧于净土宗“二祖大德”的称号。

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四号,道绰大师预知了自己的死期,就与僧道们开始告别……告别者前后不绝,难以计数。三天后——二十七日,道绰大师寿终,僧寿八十四岁。历史……净土宗的历史,就将交给他的徒弟——集净土宗之大成者……三祖,光明善导。

佛教通史(续)】-171-(净土)-最后决疑

善导大师的宗教实践——“五部九帖”……第一本儿,《观无量寿经疏》,这是原理指导,占四卷;第二本儿,《往生礼赞偈》,讲如何拜佛;第三本儿,《净土法事赞》,讲如何诵经。礼佛、读经都有了!那下一步该什么了?对!下一步——“止观双运”,那就是要入禅定、入观想了。

所以,“五部九帖”的第四本儿书,叫《般舟赞》,是讲如何依据《观无量寿经》来修行“十六观”,如何修行“般舟三昧”行道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具体给你展开《观无量寿经》中“十六观”每一观该如何观?怎么观?把《观无量寿经》理论上的“十六观”转换成宗教实践上的具体观法。我们“佛教哲学”课讲“定学”,这本儿书就是“定学”的具体操作。

第五本儿,那又回到了宗教实践的理论部分……第一本儿是理论,最后一本儿是理论。最后一本儿,叫作《观念法门》,是讲“观佛三昧”中,入道念佛和忏悔发愿的方式。这就是“五部九帖”。“五部九帖”听着很乱,但是如果仔细听一遍,你就知道——它不乱!而且非常清楚、非常好记。

第一本儿——“楷定疏”,或者说《观无量寿经疏》,是指净土宗实践的框架,这是基础理论部分;

“往生赞”,就是指——他日常每天六次的宗教生活,如何礼拜;

“法事赞”,教你如何读经;

“般舟赞”,教你如何观想;

“观念法门”,教你如何忏悔和发愿。

听懂了吧?就……乱吗?一点儿也不乱!就是一个大全套儿……就是,具体宗教实践的大全套儿——告诉你干什么、怎么干、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按什么仪式干?实际就是一整套完整的宗教生活方式,或者说——完整的宗教仪轨。

听完善导大师留下的这“五部九帖”之后,大家就懂了,为什么说——净土宗到了三祖善导这里,才算把宗教这个环画圆了、闭合了?就……作为宗教的佛教画圆了。

光有学说……就是,昙鸾有学说……理论,道绰有理论——不行!还要有完整的宗教仪轨!因为佛教,它毕竟是宗教。所谓宗教,四个框架一个不能少!你少了神学还能叫宗教吗?少一个也不行。而且,宗教神学,就要有宗教实践,就要有仪轨、要有仪式,或者说……用儒家的话说——你要有“礼”!我们日常说就是……现在流行的话叫——你活得得有仪式感!对吧……

佛教里也有一些宗派,它是没有什么仪式感的,比如像禅宗,嗯……它仪式感就比较少——你干什么都可以是禅。赵州禅,那就叫——生活也是禅!对吧……生活禅。包括,大慧宗杲的话头禅;枯木禅;百丈的农禅……各种禅。所以,在宗教学的定义上啊,禅宗,它属于半宗教!它的性质跟儒家性质差不多……就象我们现在在家喝茶,倒上水就喝,这实际就相当于禅宗。你到了茶馆儿里,有茶道,再配上香道,哎!这就是净土宗,祂有仪式感了!哎……你别说,你还就是觉得好喝了!茶一样,但你花的钱,就是你仪式感的钱。

我们不能说——我就不需要仪式感。人都需要仪式感!你过不过春节?春节……过节,不光春节,过节就是仪式感!婚礼这也是仪式感!所以,大家不要看不上说——宗教仪式感……觉得禅宗好!你看,拿起茶来就喝……你到茶馆儿还额外要为你的仪式感花钱!所以,宗教仪式感,啊……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我们日常的每一天,都有宗教仪式感,比如星期天——礼拜日,这种休息日,这就是宗教仪式感!这是基督教来的宗教仪式感。

我们不管有没有信仰,我们都是活在一个有仪式感的世界里……只是你可能不觉得。而且,表面上,禅宗并不追求仪式感……实际上,禅宗这种追求精神的,往往越追求精神的,它却更注重仪式感……它在关键点上,就更注重仪式感。

作为汉传佛教的两大巨流——净土宗和禅宗,其实它们最终合并的命运,可能就在善导大师完善了净土宗的仪轨,就已经开始了!为什么呢?因为有唐一朝,是禅宗兴盛的时代,当时各个宗派对禅宗是有讥讽的!别看它发展的速度这么快,称禅宗为“狂禅”……就因为它完全没有仪式感,太随便了。而净土宗呢?经过善导的完善,成为了佛教中仪式感最庄严的教派!

大家都是以老百姓为传教对象的,追求精神的狂禅和追求仪式感的庄严净土……大家理解了吗?它最终会走在一起,虽然它们是对立的。我们说——这是大佛学史观的一个必然走向!因为老百姓一旦信了,他就需要在生活中,庄严的仪式感来完成内心宗教的神圣性。这就是净土宗的这个仪式感的重要性。

善导大师,他的生平和著作——“五部九帖”,我们就介绍完了。其实,著作本来应该在他的“学说”三部的最后一部——“修持”介绍……因为过于重要,我们先说一下儿。所以,我们还是按照惯例,来展开善导大师净土学说的三部分……就是,他的净土学说,叫——善导的净土学说的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说”;

第二部分,“决疑”;

第三部分,“修持”。

善导大师的第一部分——“学说”部分,叫“二藏二教说”。

第二部分——“决疑”,他“决”的“疑”呢……其实是他师父道绰“决”的老问题,加了几个小的新问题。

第三部分——“修持”,这部分是最巨大的!就是——《行仪卷》。在“修持”部分,善导也提出了自己的学说,叫“二行二业说”。

所以,善导大师,他的后期……他的著作——留下的“五部九帖”,我们又叫作“楷定疏”加“行仪卷”。就是……第一本儿《观无量寿经疏》我们称之为“楷定疏”,也是日本净土宗的“创宗疏”;后面四部,叫“行仪卷”,就是……具体该怎么做。

我们先说他的学说——“二藏二教说”。

善导大师关于净土宗的学说,就是……判教理论呢……实际净土宗的判教理论在他之前,昙鸾的“二力二道说”——他力、自力;易行道、难行道。道绰大师的“圣净二门说”——圣道门与净土门,这已经把判教学说完成了。就是……至少——“我好,你不好”这件事儿,不管别人怎么看,在净土宗这边儿是已经说清楚了!所以,善导的净土宗学说,或者说判教理论,就没有延续昙鸾和道绰的这个方向,他是从另一个角度作阐发的!意思不大,其实影响也不大……所以,后世也很少了解。大家就了解一下儿……他的“判教说”,叫“二藏二教说”。

什么叫二藏二教呢?善导判大乘圣教和净土教……这是延续他师父道绰的净土门和圣教门啊……判这两门为“声闻”和“菩萨”二藏。然后,归为“渐教”和“顿教”二教。他的这个判教学说——“渐”、“顿”二教啊……是受印度原始判教的影响!

善导大师说——净土教,属于菩萨藏所收,顿教。但是,为什么这么判?说——净土教就是菩萨藏,就是顿教……顿门?他没说!或者说——没细说!他只说——二教之中,何教收?菩萨藏收,顿教摄。就这一句话就给带过了。这一句话的判教理论没有什么新意,也没说来源,也没有给展开。你们仔细想一下儿——其实,他跟昙鸾的“二力二道”区别不大!还是借助佛力的意思。但是,他给出的理论里的一句话非常重要!就是——“顿教摄”。

什么叫“顿教摄”?就是——净土宗属于顿门……顿悟教!这件事是善导给定下来的。大家懂这个口子怎么撕开了吗?后来,华严宗密定禅宗为顿门,然后又延续善导定净土宗为顿门,所以净土和禅宗,它们本身都是顿门,所以它们最后肯定是要合并的嘛!净土宗是顿教、禅宗是顿教——禅宗的……就是从华严归到禅宗的宗密说——我们是顿教!然后,善导说——净土也是顿教。那……其他都是渐教。禅宗和净土……等于在中国佛教八宗里,它俩是一堆儿的,剩下的,人家是一堆儿的。

这是两宗——禅宗与净土合并的理论开端!这样,从判教学说上,就没有矛盾了!这就是善导大师的“二藏二教说”。虽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它为将来的合并,起了一个理论先河。

善导大师,他净土学说的第二部分叫“决疑”。决疑……决疑那几大问题呢——第一代,对付信众的,昙鸾大师已经决了;第二代,对付教内高僧的,道绰大师也已经决了……两代宗师基本上都回击了!而且,在二祖道绰时代,大决疑问题,通过宿因说、正学兼学说、日落说……该回击的已经都回击了。所以说,没有什么大的事情了!

而且,前两代的决疑核心都是在唯心净土和实有净土……唯心与实有上!这是大乘教和净土教的根本对立!到了善导这里,实际还是这几个争论不休的决疑问题,表面上跟“往生”、“无生”有些关系,其实背后牵扯的是教理问题!因为每一代都有人不放弃“唯心净土”这个概念,尤其是中观学派出身的高僧不愿意放弃“唯心净土”的观点,认为——“心净则土净”!一直和净土教有理论上的冲突。

其实,除了极少数的中观学派的高僧之外,在佛教界内的主流,还是教外的信众,对净土……西方净土的实有性已经没有什么怀疑了!不需要决疑了!这个成果在西河道绰的时候儿,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所以说,善导面临“决疑”的时候,“大疑”已经没有了,嗯……只有一些“小疑”……因为,三论派啊、摄论派啊、吉藏派啊……他们的实力还是很强,每每冒出一些“新说”来。

为什么大乘中观学派的这些人始终不依不饶呢?因为,大乘中观派,他们有他们的理论经典——《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在这两部著作里,世亲菩萨都有直接的怼这个“实有净土”的经论。而这两部书,是摄论派与中论派的核心经典!所以,他们不可能跟净土宗轻易地和解……你净土虽然好,我也打不过你,但我要给你的理论找点儿麻烦!总行吧?就是……而且现在有一个新词,叫“低级红,高级黑”——我表面捧你,实际背后找你的麻烦!谁让你的理论不圆润呢?麻麻拉拉呢?那怎么办呢?所以,到善导大师的时候,呐!只能是——盘它!对吧?

善导最后在“决疑”部分,要做的就是一个战场收尾工作——把所有“决疑”的问题再盘一遍!而且,要把这些“决疑”这件事情——圣教量化!因为,净土宗也不是代代都出高僧……它比较走运的是——它前三代都是高僧!如果不把对手彻底给做掉,以后怎么办?尤其是中论派的,人家门下不是吃素的!所以,这一次决疑,在把小问题盘了一遍以后,善导大师使出了一个极限的方法!就是……在学术上的的极限方法——他直接给大乘佛教扣了一个帽子,叫作“菩萨不相应教”。这个帽子就大啦!直接否定了菩萨不相应教。

《无量寿经》是“佛说”啊!它是经啊!而挑战净土的理论依据是《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所说;《摄大乘论》是无著、世亲菩萨所说。那么,现在教外高僧……或者说——派外高僧用的理论体系都是《摄大乘论》的、《大乘起信论》的……这都是菩萨的经论!而我们净土教使用的《无量寿经》是“佛说”!呐,如果它们的理论冲突了,你们说——是“菩萨说”好使?还是“佛说”好使呢?

善导大师在这次“决疑”,或者说——净土宗最后一次决疑战中,就把菩萨与佛的矛盾摆到了桌面上——你没话说了吧!你们自己答——到底是“经”好使?还是“论”好使?那没话说了!肯定是“佛说”的好使啊!因为,这里涉及到佛教理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经、律、论三藏中,谁的合法性最高?对吧……是“经”的合法性高?是“论”的合法性高?你“论”的合法性你肯定没有“经”高嘛!

所以,在这次“决疑”的过程中,就……善导大师作了净土宗最后一次决疑,他直接给了一个很狠的词,叫——菩萨不相应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教法……中观的这个教法,菩萨教的跟佛教的“不相应”,菩萨没有理解透佛所说的!对吧?所以你才用“唯心净土”来挑战“实有净土”。你拿你的“万法皆空”来挑战“净土实有”……你拿你的“空性”来挑战“实有”?这叫什么?这是菩萨所教——不相应。

不相应咋办?那,善导大师又给了一个词,叫作“不可信”。于是,净土宗就提出了——不可信菩萨不相应教。那……得!等于死刑立刻执行。

善导大师给出的第三次的决疑方法,从辩论角度来看——稳、准、狠!没有反驳空间。他还不象这个中观学派一般的辩论方式——先建立对立的逻辑命题,然后证明出你逻辑中的漏洞。他根本就不从这个角度证了,他直接从最后的角度证……因为大乘经教,它很多部分……它很多经典是后期论僧自己发挥的!它的理论是(需)要进步的!善导指出了这个问题——你不能拿你自己发挥的理论来否定佛陀的原说!

佛教,又叫——圣教。之所以叫“圣教”,是因为“如是我闻”。“如是我闻”,那叫“佛说”!只有“佛说”才有“圣教量性”。你们可以发展、可以继承、可以从重新多个角度去阐发……对吧!你可以写论,从多个角度阐发,但是你不能“畈動”。而且!善导大师胆子是很大的!他说——龙树也好、无著也好、世亲也好……你们都别忘了你们的TITLE,你们的TITLE是“菩萨”——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世亲我们讲过,那还不到“菩萨”!因此,你们拿你们的“论”……“唯心净土”来否定我们的“经”?这叫“菩萨不相应教”。

从此之后,就……这个狠词出现之后,净土“决疑”部分在净土教里……就后世,就不用决疑了!再构建净土教理论,你连“决疑”部分都不用再构建了,因为——那都是不可信的“菩萨不相应教”!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光明善导,那已经是皇上有封号的光明善导……已经不是善导大师啦!已经是口颂佛号即可放大光明的活佛!已是弥陀再生啦!对吧……

今天【2019年1月21日,腊月十六】是阿弥陀佛……这个,生日!在佛教上……佛历上。阿弥陀佛的生日在历史上……我们并不知道阿弥陀佛哪天生的,但这个日子是怎么定下来的呢?是两个人的生日定下来的!一个,就是善导大师的往生日;一个,是永明延寿的生日!是这两位净土高僧的重要日子都在这一天,所以,后世定这一天为——弥陀生日。

善导,人家已经是弥陀再生啦!不是道绰一个人敌六大派的年代了!所以,相当于……不光是院士,还是中科院院长!一句话——不可信菩萨不相应教!他的地位已经相当于庐山慧远大师啦!当年,庐山慧远大师代表中国佛教界承认了“有神论”!而这一次,光明善导也代表佛教界彻底否定了“唯心净土”。而且,这个帽子扣地很大!从此之后,其他教派如果再提“唯心净土”,也只能暗搓搓地反对……不能硬顶了!也不敢硬顶了!

光明善导,他……我们说——他要“决”的,没有“大疑”,只有“小疑”了……都是他师父留下给他的“小疑”——道绰留下的老问题,加上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五个问题……就是,第一部分,“学说”部分我们讲完了,“二藏二教”。他具体第二部分——“决疑”,我们要讲……就是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嗯,我们下一课讲吧!


佛教通史(续)】-172-(净土)-不配做凡夫

三祖光明善导大师,他的净土学说第一部分,“学说”……判教学说——“二藏二教”;第二部分——“决疑”,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是延续了道绰决疑的老问题,加上新问题:

第一个问题——凡夫能不能入净土?老问题,决过两次了;

第二——诽谤佛法能否往生?就是……五逆十恶能否往生?老问题,也决过两次了。道绰不是……第一次,昙鸾把“五逆”放开了,允许往生;第二次决疑,道绰把“诽谤佛法”放开了,可以往生,但是不能诽谤净土!呐,诽谤净土能不能往生?这是第三次要决疑的事情;

第三个决疑问题——残疾人和女人能否往生?哎……前两次决疑没回答过这个问题。就是,大家忘了啊……佛教里有一个低端人口,嗯……低端人群,这低端人群就是女人加残疾人!你看,它把女人和残疾人放在一起,这不太合适啊……唉,这是它放的;

第四个问题……决疑的——弥陀净土,祂到底是化土还是报土?就是我们……前面,道绰来回来去“决”的那个弥陀净土到底是……弥陀佛到底是报身佛还是化身佛?是化土还是报土?这个问题没完没了了……因为这个问题背后牵扯的教理实在太复杂了;

第五个决疑问题,叫作——念佛……称名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是否行愿具足必得往生?什么意思呢?就是——祂是否又有愿望又有行动?

这就是善导面临的“决疑”部分的五个问题!一堆老问题加上几个新问题。其实,我们说——善导大师“决疑”只剩下五个小问题……但,都不小!我们展开看一下啊!

第一个问题——凡夫能不能入净土?这个问题简直就没完没了啦!争了两次了还不算结束?昙鸾决过一次;道绰决过一次……理论上道绰已经“决”赢了,还没完!为什么?因为“凡夫入净土”,这个过于打击教内同志了!按照传统佛教的观念啊——圣人修成菩萨,到最低阶位,也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是非常非常难的!突然之间,凡夫也能入净土了,对吧……大乘教提“诸法性空、诸法平等”,但真平等到这个地步,欸?传统佛教界还接受不了了!对吧?这就好象有的主义说——要人人平等、要各取所需!真到人人平等、要各取所需的时候儿……不是你不干了,这主义不干了!对吧?

诸法平等这种事儿呢,本来只是……以为是嘴上说说啊!你净土宗怎么真能这么干呢?但是此时,净土学说已成气候,挡是挡不住了!怎么办?我们说——“唯心净土”最关键的这条防线在“维摩诘经”——“维摩诘经”提的“唯心净土”。这条防线在西河道绰的时候,等于已经给击溃了!就不要再拿“维摩诘经”作“唯心净土”的理论依据!二祖道绰已经给它破了。所以,传统大乘教就退守了防线,退守到《摄大乘论》和《大乘起信论》两条防线,提出了两个调和方案。

就是说……一个调和方案,叫“慧远流”方案,“慧远流”方案是说——凡夫不能生净土,即使能努着生,哎……就是真的生了,凡夫里的这个高等资质啊……那,净土不是分“上、中、下”三品嘛?那,凡夫能生净土也只能生最下等的净土,并且,他们不是菩萨!是……就是,我们不是说——道绰提过初等菩萨概念嘛!他们不是初等菩萨,他们也是凡人。

另一个调和理论呢……是“慈恩流”,就是慈恩宗的“窥基流”。他提出来——净土有两重性。什么叫净土有两重性?就是说——虽然是一个净土,但是呢……祂时而化土、时而报土。虽然都能往生,但是圣人——我们修道的这些圣人,生的是报土性质的弥陀净土;而你们普通凡夫,虽然也生净土……你们生的是化土性质的弥陀净土。

这个理论就有点儿复杂了啊!就这个净土一会儿化土、一会儿报土……那,化土等级就低,报土等级就高。那,圣人菩萨修的,就是报土性质的高等级弥陀净土;而凡夫生的,就是低等级的弥陀净土。而这两个弥陀净土呢,祂又不是两个弥陀净土,祂是一个弥陀净土……祂时而“报”,时而“化”。

慈恩宗呢,它自己实际上……佛教里,慈恩宗他们信奉的是弥勒净土,从唐僧开始——这一教、这一宗都是弥勒净土信仰的!窥基是慈恩宗的主力!但他很有意思——他自己也信弥勒净土,他也求的是往生兜率天宫……但是,他的学术爱好呢,却都在弥陀净土上。他参与的这个……每天参与的,都是别人的这个教派的学术争论啊……真的,我也是醉了!他提出的这个“净土两重性”这个观点非常地前卫,用现代物理学说,就叫作……嗯,净土具有波粒二象性——时而是波,时而是粒……就看你观察不观察祂。

总之,这些高僧提出的退守的防线——《摄大乘论》也好、《大乘起信论》也好……一个原则——就是要把修行的圣人和凡夫切割开!因为,如果你不切割开,对吧……修行的圣人和不修行的凡夫,你不切割开,那以后谁还出家呀?对吧!在这个学派——慧远;吉藏;智顗……尤其是天台智顗;窥基……这都是天下名僧啊!背景我们都介绍过,全部是“学术委员”啊!

净土宗前两个宗师,初祖昙鸾还好说——四论派之祖、大德鸾法师、活菩萨!道绰大师……二祖道绰,无师自通型的高僧啊!你都不知道他从哪儿来的呀?所以说,他们的学术影响力还是有差距的……就是,提出这些异议的这些高僧们的学术影响力啊,就……还是更大一些!

而且,圣人修到菩萨已经很难了!那菩萨离“佛”还有一大截儿呢!对不对?你光……圣人修到菩萨,这已经三大阿僧祇劫了,那菩萨到“佛”那更是没边儿没沿儿啦……

净土学说,从昙鸾开始说的是什么?凡夫直接阿惟越致……直接阿惟越致!直接不退转!就,直接成佛!而且,拿的龙树作背书!这个听着就让教内高僧实在是……让人愤慨啊!

我们正好儿讲到了这个“凡夫和圣人”的问题啊……因为老有人谈“凡夫见解”、“圣人见解”的问题,我们就顺便展开一下,不然,大家老听到什么凡夫见解、圣人见解……不理解凡夫和圣人是怎么区别的?就是说——到底什么是凡夫?什么是圣人?因为这种“凡夫与圣人见解”的举例法呢,是大乘教特别爱用的!就是……凡夫见识、圣人见识。你……你要是见识不对,他就告诉你说——你是凡夫见识!但到底什么是凡夫?到底什么是圣人?学术标准是什么?

大部分人理解……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对“凡夫与圣人”的理解是望字生义的!就,一理解……凡夫嘛,平凡、普通人呗!还有一些呢,就是……学了一点大乘的皮毛,认为说——把世界当作真实的人,就是凡夫……你认为世界是真实的。嗯……他不是凡夫呢,他就认为这个……圣人就认为——世界是如梦幻的。真……把世界认为是真实的,就是凡夫。这就是领悟了一点儿大乘皮毛的人。

第一点,把世界当作真实的人,他确实是凡夫!但是,他是可以进净土的!对吧……他虽然是凡夫,他可以进净土,即使你(是)把世界当作真实的人。

第二点,把世界当作做梦的人,在大乘教标准里,他不是凡夫!但他也不是圣人!用我的看法呢……他们是病人,属于根缺——在佛教里,叫“根缺”……就相当于残疾人。当然啦,脑残是不是“根缺”?这点,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根缺”是指“六根”根缺。但是呢……这些把世界当作做梦的人,他们虽然进净土,他们进的是净土边胎。

我们先不说圣人的标准……我们先说凡夫。你以为凡夫是好做的吗?凡夫,他本身就是一个等级!他本身是小乘修行阶段的一个等级。如果你没修行啊,象、象……比如说我们普通人没修行,那你连凡夫都够不上!当然啦,很可能你修行了你也够不上“凡夫”的标准。就是……“凡夫”这个称呼,都不能随便称呼!你不明小乘的“四圣谛”、“十二因缘”……你就想直接跨过小乘,去做大乘的凡夫?你想什么呢?可能吗?一楼到六楼都没有,说你一步就跳到七楼去了?这可能吗?

凡夫,是指 “见道”前的一个修行阶位!什么是见道呢?见道,叫“以无漏智见照苦集灭道四圣谛”,称之为“见道”。这本身就是个修行阶位,在这之前叫“凡夫”。修行佛道未证见正理者称为“凡夫”。你没有证见正理,没有到“见道”,就是凡夫……呐,这是凡夫了吗?是凡夫……但,还不是完全的凡夫!还分!凡夫,本身还要再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叫“外凡”;一个层此,叫“内凡”。

什么叫外凡呢?就是说……它还有阶段!你、你想成为一个完整的、合格的凡夫,你还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外凡”后是“内凡”。什么叫外凡呢?五停心处、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这三个阶位,叫“三贤位”,称之为“外凡”。复杂吧……

什么是五停心?修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

什么叫别相念处?身念处、寿命处、心念处、法念处。这个“四念处”叫作“别相念处”。这是“四念处”。

什么叫总相念处?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这叫“总相念处”。

证得五停心(处)、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这“三贤位”全证得了,您才是个外凡!您才……就没到“见道”,“凡夫”,你也没完整,你才是个“外凡”……你还不是完整的“凡夫”。你还别反驳!这些标准都是《阿含经》里定的。

然后,根据“俱舍论”【《阿毗达磨俱舍论》】和“首楞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提出的“四加行”,你再达到“内凡”……提的叫作——“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善根,这叫“内凡”。

外凡——五停心(处)、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这“三贤位”,加上内凡——“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你才是个完整的凡夫!理解了吧!你还敢做凡夫么?对吧!我觉得,管你叫凡夫呢,你就当夸你……说你是凡夫见识,你就当夸你!因为,“凡夫”都是这个标准了,谁敢说自己不是凡夫?谁敢说自己是圣人?反正……古代人,脸皮都不太够厚,不敢说……现代社会进步了,所以就有人敢自居——自己不是凡夫了!凡是凡夫,互相说别人凡夫见识的,那就叫“五十步笑百步”。

道绰大师用的就是这个方法,把大乘各教派放到“圣道门”火上烤——你们要嫌自己脸皮不够厚,你们就别说自己不是……就别说自己是圣人……你,啊对!你们就是圣人!你们自己去烤去吧!那,这个问题绕远了……因为老有人跟我谈凡夫见识啊、圣人见识……所以我们就、就此,在这个时……就是找个机会把“凡夫”和“圣人”的标准给大家说一下。

我们绕回来!善导决疑的第一个大问题——凡夫能不能往生净土?嗯……如果能,为什么能?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如果能往生净土,往生到哪里去?这个……为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儿就绕远了?因为“佛学自古最难治”它是有原因的——任何一个概念、一个题目,只要一展开,你就不知道拐到哪里去了?你再拐回来就很麻烦,只能硬拐回来。我们把“凡夫”讲完了,我们再讲这个善导决疑的这第一大问题:

高僧的意见是说——凡夫不能生净土!能,也是最下等净土——下品……下生中品、下生下品。就是……大家还记得我们前课讲的西方净土的“抽屉结构”吗?就是……《无量寿经》把往生弥勒陀净土分成三个抽屉——上、中、下“三辈”;《观无量寿经》进一步又把这“三辈”分成每层三个抽屉——上、中、下“三品”……三三得九!从“上品上生”一直到“下品下生”,九级。

我们刚才不是说——凡夫不能往生净土嘛?那,什么是圣人呢?圣人、菩萨能不能呢?祂们去净土,去哪里呢?高僧们说——即使菩萨往生净土,也有不同的位置。不是每个菩萨都能生上品上生……不是九、九层净土嘛?不是每个菩萨都在上面!圣人,祂也分大小……对吧!你说完我们凡夫,你以为圣人自己不分?圣人自己也分!那,孔子叫“圣人”;那孟子,孟子就叫“亚圣”!对吧?菩萨也得分大小,圣人也得分先后。

菩萨大小怎么分呢?我们刚才说的是“凡夫”,大家已经吓一跳了!对吧?先是外凡,后是内凡。外凡“三贤位”;内凡“四善根”。菩萨分,比这分得还细!菩萨大小怎么分?对吧……我,我只要说清楚,大家立刻对修“菩萨行”就打退堂鼓!

菩萨要分五组、七种、六性、五十二级。就是……大家要记不好啊,把这个……就是,记性不好啊,就干脆拿笔记一下儿——就,菩萨该怎么分?叫——五组、七种、六性、五十二级。五组菩萨……菩萨分五组,有七种,六个种性,五十二个等级。可怕吧?这就是——五组、七种……嗯,五组、七种、六性、五十二级。

佛教通史(续)】-174-(净土)-净土,原谅每一个人的罪

关于“五逆”、“谤法”之徒能否往生净土?我们说——前两位宗师各开了两条路,最后只剩下一类人,就是诽谤净土不能往生。这是最后一类不能得救的人……因为道绰大师认为——你不信净土就算了,你还诽谤净土?那再让你往生,这不是破坏安定团结嘛!

但,善导大师他不这么看。他在《观经散善义》【《佛说观无量寿经》第四卷,卷名:观经散善义】里说——四十八愿中,除谤法及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地狱,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业,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原文: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两种罪的人,如果犯了,确实该入阿鼻地狱不出来!但是阿弥陀佛如来这么说,不是真的让他们去阿鼻地狱不出来,是为了警告大家,防止众生造这两个罪……这就好象说,告诉你——杀人就要偿命……不是让你去杀人,是制止你去杀人……是因为你杀人要偿命。所以,这种说法是一种方便说,并不是不收他们往生净土。那!这就要为谤法的人,最后的这条路……打开了!

但是这种人,往生净土去哪里呢?就是,造了这两种罪……该去哪儿呢?包括前面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在给“五逆”和“谤法”两种人放开路的时候儿,都没有说“你要去哪里?”的问题。一般人,就是……普,普遍认为就是说——那,肯定是去净土的最下一层,下品下生!因为《观无量寿经》里也说嘛,在里头经十二大劫,经势至说法……观音、势至说法,可脱罪。但是,善导大师,他利用了净土里独特的一个地方——第五十一区……我们说过——净土除了“三等九品”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边胎”。

边胎,生活条件都一样,但是呢……不闻佛法,不能见佛。意思就是说——你们犯了错,让你们这些坏人再反省反省。虽然,也要经历多劫,但是在“边胎”里经历多劫,那总比在地狱里强多了吧!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带业往生”。就……有不少同学问过我,说——带业往生,去净土的哪里?带业往生去的净土就是这块净土,叫“边胎”净土。就……祂不属于“三级九品”净土。

这就是善导大师的“一切凡夫皆可入净土,同沾九品”的主张。

走到……这就走到“决疑”的第二个问题了,对吧?诽谤净土……诽谤佛法是不是可以往生?呐,这回诽谤净土、诽谤佛法也可以往生了!

理论走到这一步,净土教和基督教的“神爱世人”的理念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善导大师把弥陀经典中以及昙鸾、道绰所设的门、窗、墙全部拆除了!就,在善导大师的理论里,已经……净土没有任何门槛儿了!以前还说……还有一个很低的门槛儿——那个五逆、谤法,现在都没有了!已经不是什么“我家大门常打开,北京欢迎你”了……就没有门、没有窗、没有墙!净土,向所有人彻底开放了!就是……在宗教情怀上呢,光明善导用的这个叫“慈悲”。用西方宗教学的话说,叫——用的是“爱”。他就把对人类命运关怀的这种情怀啊,推到了一种极致!没有任何限制!所有的人,你们都可以往生净土!悲天悯人啊、圣人情怀啊、顾念苍生啊……反正你们随便用词!这种情怀已经到头儿了!

无论后世对善导大师的净土理想有什么样的非议,或者说——前三祖的净土理想有什么样的非议,但是昙鸾、道绰、善导这净土宗前三祖创教的理想,都是建立在对人类命运深刻地同情与关怀这一点上的!这是不容质疑的!佛教中的净土宗,在情怀这点上,相对于其他宗教,相对于佛教内的其他教派,可以说——远胜!

善导大师,他为什么要把最后诽谤净土的这类人也放开呢?说——你们诽谤净土……你们尽说“净土是假的”……你们说“净土是胡扯”……你……我们也让你往生净土呢?这就是我们说——真正的大师不光是在庙里,是在生活里!都是生活中的大师!他们很了解生活。

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劳动人民,对吧?甭管你是这个工人、农民、白领也好……其实都是劳动者!普通人!那个时代呢……农夫、猎户,对吧?六祖慧能就是一猎户,对吧!渔夫、屠夫、打仗的士兵、城管……对吧!为生活所迫,沉沦于造孽与杀生之中,对吧?你杀鱼、杀猪……这不是杀生嘛?就是……为了生活!你说,他们没有悔意吗?包括暴政的走狗——完全泯灭了人性和良知的那些少数走狗……其实,他们也是为了讨一口饭吃的人。

无论是杀生的这些人,还是那些在迫害着自己同类的人……你说,他们走上这条路,他们后悔吗?他们没法后悔!他们怎么后悔?生活所迫,他们已经干了!干了,他们就没法后悔。所以,这类人已经觉得没法儿后悔了……就觉得——往生净土无望!那他能怎么做?那他就诽谤净土!因为他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他不诽谤净土,他诽谤谁?农民、这个……屠夫、猎户、迫害着别人的走狗、或者,自己也正在被迫害的人……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生活里头——善无善报、恶无恶报……对吧?庙堂之上都是王八蛋!黄泉之下皆是善良人!你让他们能不谤法吗?

再退一步啊……就是没有从事这些恶业的人,就是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对吧?辛苦啊!繁重操磨!因为制度之恶,压迫和剥削着你,除了挣钱活命,你也顾不得其他的事情!对吧?你挣的钱都不够还贷的,你还顾得上什么?哪儿还顾得上什么“念佛三昧”?你工作还忙不完呢!对吧?剩下点儿时间就睡觉了,哪儿有时间修持?那,岂不是也不得往生?

文明为什么不能缺少宗教?宗教是干什么的?是关心每一个人不能回避的问题——“死亡问题”的!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这样过的……但他都不能回避这个“死亡问题”!所以,有的人就会谤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可以说——善导大师把人性和人类,他已经看透了!不光看到了他们的希望,也看到了他们的无助,也看到了他们的无奈……就象我说的——他不谤法怎么办?他已经没有希望了!他只能谤……谤净土、谤法。

但是这类罪人,善导大师觉得——他们在临终时,当他们在死之前,他们也会后悔的。当每个生命在结束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纯粹和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说——人死如灯灭,一把火烧了吧!来生做畜生,无所谓!他们也会在那短暂的时间里……最后的时间里,去忏悔这一生所做的错事!也希望有来生,也希望能往生。

要不要给机会?要给的!谁为了生活没犯过错?没杀过生?对吧……没干过违心的事情?没伤害过别人?有谁?善导大师在“凡夫都可往生,并且同沾九品净土”这个决疑问题上,注入了他最大的力量!彰显的是佛教净土宗的终极情怀和终极关怀。我们前面说啊——净土宗用的是慈悲;基督教用的是爱。他在最后原谅每一个人一生的罪!

正因为善导大师这个开创性的理念,经过了源信、源空两代日本高僧进一步的发展,结合了禅宗,创造出日本佛教,席卷日本武士阶层,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佛教文化。这个观念,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佛教。

这回,净土宗的大门彻底敞开了!没有任何阻碍!

是不是全敞开了呢?对不起……开,是全敞开了,是没有障碍了,但是还有条暗沟……这就是我们说的——善导决疑将面临的“决疑五个问题”中的第三个,对吧……第一个,凡夫能不能生净土?第二个,谤法、谤净土的人能不能生净土?那,还有第三个——那比十恶不赦、诽谤佛法的坏人,还要低一等级的暗沟在哪儿呢?是什么人呢?对……就是我们开始说的——女人和残疾人能不能往生净土?

我也是不知道了,这个旧社会歧视女性到底到一种什么地步啊!对吧?世亲大师在“往生论”里说——女人及根缺,二重……二乘种不生净土。就是说——女人、根缺……根缺就是残疾人啊,对吧?我前面说“根缺”,所谓“根缺”就是指六根残缺,泛指残疾人……关于有没有脑残?是不太知道的。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净土。

我们说过——弥陀净土,女性是不能往生的!如果女人要往生的话,必须先转为男身才能生于净土。世亲大师的话呢,在以前的解释,都是说——女人和残疾人……比如你这辈子是女人和残疾人,你不能往生净土!你想往生净土……你下辈子托生成男人或者托生成健康人,你再往生净土……还得轮回!

凭什么不能?善导大师问——凭什么不能?诸法不是平等的嘛?对吧!不是慈悲遍及一切有情,也遍及一切无情嘛?凭什么把女性和残疾人踢出去?哎……对!第一,你凭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第二,你凭什么把他们踢出去?“一切善恶凡夫都可生于净土”,这个“一切”就是“全部”——TOTAL!

但是,硬怼世亲大师也不好,对吧……“三经一论”,这个《往生论》毕竟是世亲大师写的,硬怼也不好。善导大师就换了一个方式……因为,世亲的这《往生论》摆在那儿嘛,对吧?“女人与根缺,二乘种不生”……说——你们错了!嗯,错的原因呢……不是世亲大师错了,是你们错了!是你们的古文不好!要不然,就是当时翻译过来的时候儿,翻译不好。

所谓“不生”不是指“不能生”……说——你不能生……女人和残疾人不能生于净土,你得转换成男人和健康人才能生于净土……不是“不能生”的意思!是“生了就不是”的意思!什么意思啊?就是——我是一个女人……二乘种不生……就是,“二乘种不生”的意思是说——声闻乘和小乘不生于净土……他如果生于净土,就会转变成大乘。所以,这里的“女人”和“根缺”对应的“二乘种不生”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不是“不生于”的意思,是生于净土的时候,就自己(动)地转变了。就是……女人和残疾人,相当于声闻乘和小乘——只要生于净土,就会变成身心健康的大乘男人。VERY GOOD!

善导大师为女性和残疾人就打赢了这一局!嗯……甭管这个方法是什么吧,反正这一局就赢了——女性及根缺也可生于净土!他的“决疑”第三个问题就赢了。

善导决疑的第四个问题……哎!老生常谈……理论问题,就是——弥陀净土到底是报土?还是化土?我们说过啊——这个背后是大乘教与净土教核心教理的碰撞!二祖道绰决疑的四大问题,第一个就是这个问题——弥陀净土是报土?还是净土?当时……前课如果听得仔细,就、就知道——这个问题就没决干净!就……各自说各自的,谁也没说服谁。二祖道绰方面,引用的是《无量寿经》论证。《无量寿经》说——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今已愿行圆满,建成净土成佛【《无量寿经》原文:法藏发四十八愿,今已愿行圆满,建成净土而成佛,净土为酬因之果报,即是报土】。法藏的愿望是“因”,西方净土是“果”。这就是“酬因之果报”——净土就是弥陀佛愿望的结果!所以,当然是报土——果报之土。

但是,为什么会有争议呢?争议来自于另一本儿经书,另一本儿经书叫《观音授记经》【《观世音菩萨授记经》,全一卷。刘宋昙无竭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与“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竺法护译)、“观世音授记经”(聂道真译)、“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施护译)为同本异译】。《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有涅槃时,观音补处成佛。就是说——阿弥陀佛,祂也是要涅槃的!观音菩萨要接替阿弥陀佛。

只要能涅槃……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祂就不是报身,说明祂就是化身!因为,报身常住永无生灭,只有化身才能涅槃。得!这回《无量寿经》的法藏菩萨和《观音授记经》中的观音菩萨,两个菩萨顶住了……嗯,两本都是“经”——《无量寿经》和《观音授记经》都是“经”!两个都是菩萨——法藏菩萨和观音菩萨“顶”住了。

这是一个小矛盾,其实不搭理就完了!为什么一定要解释呢?我们展开教理就知道——前面决疑的时候……前几次决疑的时候,要解释的是净土的“实有性”和 “大乘空性”之间的碰撞!就是……昙鸾、道绰去决疑这个问题——“化土”和“报土”的时候,都是大乘教和净土教的矛盾……它们的碰撞。

但是,《无量寿经》和《观音授记经》,它们这组矛盾,扯出了佛教教理中另一组义理矛盾……是什么?是小乘和净土教的矛盾——和以前“决疑”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以前性质,都是“大乘空性”和 “净土实性”之间的矛盾;这一次,是小乘教的理想——“涅槃虚空”,和“净土实有”的的问题。这里有一个问题啊……“大乘空性”和“实有净土”的矛盾我们都解决了,为什“小乘空性”我们解决不了啊?因为这里摆着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祂老人家。

释迦牟尼,祂涅槃了!祂可没去净土。所以说,“涅槃”到底是说“佛没有了”——释迦牟尼涅槃了成佛了?还是说“净土是佛有了”——在西方净土往生了就能成佛了?

大家听懂这个意思了吗?释迦牟尼,祂是涅槃了,所以成佛。但是,弥陀佛是往生了……他就,就是……你是往生了,往生净土就能成佛。那,到底是往生能成佛?还是涅槃能成佛?这就体现出了净土教和小乘教的另一组理论矛盾。

原始佛典说的是“成佛”就是“涅槃”。什么是涅槃?简单说——没有了!灰身灭智就是成佛。呐,到底是“灰身灭智”……没有了,是“成佛”呢?还是到西方净土里,享受法乐是“成佛”呢?还是说——“成佛”,象窥基大师说的似的,是具有“波粒二象性”?时而报土、时而化土……时而“成佛”、时而“涅槃”?

阿弥陀佛既然能涅槃,《观音授记经》里说祂涅槃之后,观音要接替阿弥陀佛的位置……那么,祂的性质就应该跟我们本师释迦牟尼的性质一样——涅槃了!没有了!那,怎么又来的报身?那,怎么又来的报土?那,弥陀净土肯定就不是报土啦!

所以,这才是弥陀净土是“报土”和“化土”背后争议的另一组理论矛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释圆了,永远会有人问!为什么?因为佛教是延续的,它具有延续性啊!它的理论也具有延续!它没有割断的理论。比如说——大乘讲“真俗二谛”,那是由小乘的“四圣谛”……两组“因果”转换来的“真俗二谛”。它并不是说——把小乘推翻了。现在,你要把涅槃推翻了?可以啊!那你把释迦牟尼放在哪儿?

其实,有中观以后啊……中观学派以后啊,这些问题就好解释了!我们说——中观学派最重要的贡献,是一套辩论方法……它还不是它的义理。

善导引用《观无量寿经》和《观音授记经》说:“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原文:须菩提言,世尊!如佛自说,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非如化】。但这句话呢……就已经不是佛教的传统的“主观唯心主义”了!它已经变成唯物主义了……不是!变成“客观唯心主义”了……为什么?因为他说的是“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那什么?客观先在!这已经变成了“客观唯心”了。

小乘的涅槃,是一种灰身灭智的状态——生死的因果都已经尽了,不再受生,归于寂静!对吧?这种小乘的涅槃——绝对寂静,实际是从第三者视角观察出来的!我们管这种“安静”,叫作“他在安静”……就是,它是“他在”观察出来的安静,不再受生。

而大乘呢?大乘的般若智慧,把小乘智慧的方向给改了!小乘从“四圣谛”出发的这种智慧叫“常规智慧”;大乘呢,改成“般若智慧”。嗯,“般若”又叫“诸佛之母”嘛!所谓“般若智慧”,就认识到——事物是以实相的“性空”……是一种叫“实相”的“性空”!意思是——我们本身就处在一种安静不动的状态里……安稳自得的这种状态……安稳自得的这种状态就叫“涅槃”。大乘的涅槃是一种整体的安静,是第一人视角的安静。小乘涅槃是第三人视角的安静——他在安静;大乘的涅槃叫——自在安静。

呐,在大乘的这种“自在安静”的整体视角下——世间一切事物,都无自性,都是“性空”。出世间、四圣谛、十八不共法、阿罗汉、佛、菩萨……都无自性!都是“性空”!“零”等于“零”,都是“性空”,当然就没有差别。无差别,就叫“平等”。所以,诸法平等。大家记住啊——“诸法平等”是大乘的根本原则!

那,“诸法平等”是诸法的本来面目!所以,不是声闻作,也不是辟支佛作,也不是佛、菩萨作……佛之所以是佛,就是祂体会了这个“诸法性空”、“诸法平等”的实相!呐,这个实际就是“客观唯心”。

佛教通史(续)」-175-(净土)-唯知一行

三教精神-唯知一行的圣教量 上一课,我们最后讲的问题,是善导决疑的第四个问题——弥陀净土是化土?还是报土?

关于祂是“化土还是报土?”,核心就在于“涅槃”的性质问题。因为,之所以有这个争议,是因为《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有涅槃时。那么,“涅槃”的性质,就决定了阿弥陀佛净土到底是报土还是化土。所以,我们在最后论证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关于涅槃的不同看法。

小乘的涅槃,是一种“灰身智灭”的状态,它是一种“第三人称视角”的绝对寂静,我们称之为“他在安静”;大乘佛教的涅槃,是一种“不动”的状态,就是认识到——叫“实相”的“性空”,祂是一种“第一人称视角”的“自在安静”。所以,我们最后说——大乘佛教的涅槃,实际是一种客观唯心。祂是先在的。

诸法平等,是诸法的本来面目,祂不是“声闻作、也不是辟支佛作、也不是佛菩萨所作”……什么意思?祂已经先在了。声闻、独觉、菩萨,这是成佛的“三道”……那都不是!这就是“诸法性空”的“实相”,并且与“实相”合一!因此,佛实际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佛。这个结论是什么意思呢?名词就是动词、动词就是名词。

我们一直认为“佛入涅槃”是一个名词加上一个动词——“佛”是这个名词;“涅槃”是这个动作。但是,我们通过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涅槃”的定义来看,通过“诸法平等”推出——“佛”和“涅槃”是相等的!名词就是动词。“佛”就是“法”,就是“涅槃”,反之亦然。

我们之前一直认为“涅槃”是一个动词,就是可以加ING这种……就是,它是动作。但,善导论证——涅槃,祂不是动词;涅槃,祂是名词!祂不存在动作。如果是名词,不存在动作,那就不存在时间……因为动作是以时间为延续性作观察考量的。那么,就不存在“佛入涅槃”这个动作了,因为“佛”就是“涅槃”!祂就不存在这个动作。

在宇宙里,如果不以时间来考量,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考量呢?那只有空间考量了。那,“涅槃”是个空间吗?不!也不是个空间!“涅槃”,祂也不是个空间。

祂既不是个动作,可以用时间考量;祂也不能用空间考量……就是说——不要试图去解释“涅槃”。善导,他整个儿的论证的意思就是——不要试图解释“涅槃”。“涅槃”就是“法”、“涅槃”就是“佛”!祂是先在的,就是佛本身。

如果,嗯……了解伊斯兰教教义的呢,可能在听到这儿,就会有一点儿共鸣——那“涅槃”的这个概念,实际跟伊斯兰教里“ANLA”的概念就已经接壤了!就是——我们在ANLA中,来自ANLA也回到ANLA。这样,净土教,祂一面跟基督教链接了;祂的“涅槃观”又跟伊斯兰教接壤了。所以说,“三教”在对人类最终命运的归宿上,有着共同的看法,或者说——有一定的共同性。

通过“诸法平等”,把“佛”和“涅槃”统一起来,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刚才说“涅槃”的性质决定了化土和报土,现在,如果“诸法平等”把“佛”和“涅槃”统一起来,那就不存在化土和报土的概念了!为什么?因为报身佛、化身佛、法身佛……那就不是事儿了——佛有无穷变化!无穷名号都是化身!因为诸法平等、诸佛平等,所以“三身同证”。

我讲到这儿,大家这一段儿全部捋下来了吗?就是……因为“诸法平等”,把“佛”和“涅槃”统一起来之后,那就不存在“报身”、“化身”的这种区别了……无穷变化都是化身——诸佛平等,所以“三身同证”。因此,所有的“佛”……善导论证——祂一定是“三身同证”的。祂不存在一个“先证化身、再得报身”……就是,涅槃时再得报身……就是,现在是化身,涅槃了以后才得报身……那,法身什么时候得?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也不要论证这个问题。

“涅槃”是名词,不是动词——祂不以时间为考量!所以,一旦成佛,那么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就同时证了!就不存在什么“先得化身,后涅槃,得报身”的问题。

这就是对“涅槃”性质的定义,推出了“三身同证”的概念。那么,法身就是报身、报身就是化身……要统一的看。如果把三者分离地看,那你区分,可以区分出什么报身土、化身土……但是,这就不是大乘的般若智慧了,就没有得到“性空之实相”!那就……那你就回去重新理解一下儿什么叫“诸法平等”?什么叫“性空之实相”?

这段论证比较复杂啊……大家可以再、再理解一下儿。

善导大师的这一套论证方法,他是从中观出发的——先推导“诸佛平等”,再推导“涅槃”。通过“诸佛平等”,推导“涅槃”……“涅槃”——小乘和大乘的定义,最终推导出一个“三身同证”的概念,得出“三身同体”这个结论。如果“三身同体”就不存在“化身土”和“报身土”的问题。这样,从学术上,或者说从根儿上,就彻底再断绝了讨论弥陀佛——阿弥陀佛,祂到底是一个“报身佛”还是一个“化身佛”的问题!

如果不再讨论阿弥陀佛是“报身佛”和“化身佛”——祂是同时证得的!那么,这块弥陀净土就不再有属性问题了。呐,就不再存在祂是“报土”还是“化土”的问题了!因为,“报身”和“化身”是一致的,那“报土”和“化土”就是一致的!诸法平等嘛……

呐!长达一百多年的学术争论,在善导这里,最后终于彻底地打完收工了,胜利了!善导就给弥陀净土的属性争议画上了一个句号儿。

我们在讲这个“印度佛教史”里啊,讲过龙树和提婆的这个学术方法,这套学术方法叫“空破空”,就——天下武功呢,唯快不破;佛教学理呢,唯识不破;但真正到辩论体系来论证东西呢,中观不破!但是,如果要破中观,也唯有中观……只能用中观破中观!所以,善导这套就是从“中观”出发,破的“中观”。

善导净土学说,“决疑”的第四个问题——“弥陀净土是报土还是化土?”这个问题就终极解决完了!不再存在了。如果没听懂的可以再听一遍。

最后一个决疑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就是……第五个决疑问题。这个决疑问题不光是老生常谈,它还特别重要!嗯,涉及到普通信众的问题。

第五个问题叫作——称名念佛是否行愿具足?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念阿弥陀佛,是否行愿具足?所谓行愿具足呢……因为“称名念佛”是一种修持方法,“行缘具足”是说——祂是不是又有愿望又有行动?就是……你不光有语言,你还得有行动!对吧?

“称名念佛”作为净土教的主要修持法门,是被初祖昙鸾立起来的。昙鸾大师换了龙树菩萨的一个概念——龙树菩萨说“称诸佛名号”被昙鸾大师改成了“称阿弥陀佛名号”。然后,在第一代里,昙鸾大师为“称阿弥陀佛名号”加了“咒语”概念;第二代,道绰加了“忏悔”概念;到了道绰大师,“念佛宗”这个名字就站起来了……就立起来了!“称名念佛”这件事情,胜利就已经是决定性的了。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已经被打倒了,只剩下百分之五的刺儿头!所以,善导大师要解决的,就是……大手要盘的,就是这百分之五的刺儿头!把这个最后的问题决疑了。

因为,在“称名念佛”决疑的时候,就是……最后要“决”的这个“疑”,有两个小的细节:

第一,我们说了……就是,必须把“称名念佛”给圣教量化!佛教宗派里,你要立起来任何一个东西,你都要想办法把祂圣教量化,就是说——这是“佛说”。

第二个,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称名念佛,是否是行愿具足?就是……既有行动,又有愿望?

我们先看净土宗决疑“称名念佛”的两个小细节的第一个,就是“圣教量化”。所谓“圣教量化”,就是必须是“佛说”,那……而且必须是公认的经书里……嗯,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经书的合法性是存疑的!所以说,必须找到公认的经书,要找原文的……而且。

最先确定“称名念佛”的是初祖昙鸾。他的理论依据呢……是依据世亲大师的《往生论》。《往生论》里有“五念门”,我们前面讲过——“五念门”,最后他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最后,经他整理,世亲大师的“五念门”里,“称名念佛”作为修持手段,已经占有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份额。

到二祖道绰的时候呢,我们说过——二祖道绰,不世出的天才!敢于指出方向,敢于下结论的大师!但是,他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说——他引用资料很庞杂!他的理论依据往往都比较薄弱!他引用的经书,第一是“散”;第二是权威性不强,有的经书很存疑……甚至,他有大量的结论,他就没有经书!你也不知道他从哪儿下的这个结论。这也是后世孙子们……不是!后世的子孙们经常指摘他的一个地方。所以,善导必须把……三祖善导必须把“称名念佛”这个方式给圣教量化了,对吧!

佛教,祂是东方哲学的武器库!我们一直谈如何看待佛教的问题,佛教实际就是东方哲学的武器总库……什么都能找到!而且,还能找到重量级的武器……就是,任何矛盾冲突的理论,你都能在佛教里找到。善导就找到了重量级的武器——《大方广佛华严经》。那,这个武器,大家就一听就知道——这在佛教武器里,就属于非常重、重量级的了……大炮级的了。

“华严经”呢,有三大版本!我们都知道——它叫“万经之王”嘛。东晋,第一个版本——佛陀跋陀罗翻译的“六十华严”,我们又叫“旧译华严”。唐朝早期,用的都是这本儿“华严”。嗯,善导那个时代,他也只有这本“华严”……就是东晋时代翻译过来的。

另一本儿,是武周时期翻译的。那(时候)就善导已经死了,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华严”,又叫“新译华严”。这是唐中期以后风行的。

还有一本儿,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般若翻译的小“华严”,又叫“四十华严”。善导大师时代,你看……第二本——实叉难陀的那本儿,那时候善导已经不在了。所以,善导大师用的是“旧译华严”——六十卷“华严经”。

“六十华严经”里有一句话,说——“我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哎,我们说啊这个……千万不要留口子!这个……跟昙鸾一样,善导跟昙鸾是一样的,他比较象他师爷,不太象他师父——你只要留下一句口子,他都能给你抓住!“华严经”的这句话——“于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谓念佛三昧”,他一下儿就把这句话抓住了。

抓住完这句话,他又在《阿弥陀经》中抓了一句话——“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

这一下儿,两大本儿经就算合上了!就是……“六十华严”和《阿弥陀经》这两句话就对上了!嗯……一本儿“华严经”;一本儿《阿弥陀经》。

这样,你剩下的,你再……我们说这个大乘教的两道防线:一本儿叫《摄大乘论》、一本儿叫《大乘起信论》……你听这名字,一个“论”——《摄大乘论》;一个《大乘起信论》……没用了!不好使了!对吧?人家是“华严经”、《阿弥陀经》,对吧……咱先不说它重量不重量,人家是“经”!

我们前面就说过——佛教……圣教量,那是得佛陀原说,得出自“阿含”!然后,往后排顺序,前面要加上“如是我闻”,得是“经书”!对吧?即使是大乘经教、大乘经书,那也是有权威等级的啊……不是说——是本儿大乘经书,它们等级就一致……大乘经教也是有权威等级的!“华严经”叫什么?叫“万经之王”、“大乘经王”!剩下的,都得往后排,对吧!你这个《摄大乘论》也好、《大乘起信论》也好……世亲、无著、龙树、马鸣……这都是菩萨!你权威性就差着呢!你写那叫“论”,对吧?你就是“论”写出“花儿”来、写出“天”来……都可以!但是现在,两本儿佛经的原文已经合上了——“唯知一行……所谓念佛(法)三昧”、“持佛名号……一心愿生”,这两本儿经合上了吧!

谁说都不好使了!以后,佛法修持……净土宗的佛法修持,就是“称名念佛”!扯别的都已经没有用了!那“华严经”那句话说得非常清楚了——“所谓念佛三昧”。啊……至少“六十华严”,“八十华严”这句话其实已经改了!但是,善导的时候,“六十华严”就是这么译的。到“八十华严”的时候,这句话变了。

这样,“称名念佛”作为“念佛宗”的修持手段,这个“圣教量”就被善导给打平了!那就,圣教……彻底圣教量化了——念“阿弥陀佛”就是佛陀原教!你就念好了。

那就还有另一个细节啦……就,关于称名念佛的细节——第一个是祂的“圣教量”,解决了!“华严经”和《阿弥陀经》合住了,“圣教量”够了。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称名念佛是否行愿具足?就是——念“阿弥陀佛”这四个字能否往生?

大乘教对这个概念有两种看法……都是挑战净土教的!一种挑衅的姿势,叫作“别时意趣”……啊,这个问题,我们前面拉开了讲了已经……就是别时意趣……就是——“称名念佛”不是立即往生,是多世以后往生。这个角度,已经被道绰给打灭了!对吧……“宿因论”,已经给打灭了!就……不记得?翻回去听。所谓“别时意”这个大乘的这种挑衅姿势已经被打灭了。

于是,他们又换了一种挑衅姿势,叫作“称名念佛,唯愿无行”。哎,这句话可是《摄大乘论》里说的啊!这个、这个……就狠了!所谓唯愿无行,就是——你只是嘴上发愿了……念阿弥陀佛了,你没有行动。所以,道绰当时就提倡搞这个“诸善万行”嘛!但是,“诸善万行”和念“阿弥陀佛”,它毕竟是两件事啊!对吧?你单念“阿弥陀佛”,是不是还是没有行动?所以,《摄大乘论》里就有这句话,叫——“有愿无行,不能即生”。

大乘教的这个姿势就很厉害啦!用现在话说,就叫——你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个啊,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平时,我们总是喜欢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拿凡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其实,在“有愿无行”这件事情上,佛教其他教派自己做得也不咋地!对吧?这个……但是,指摘起净土宗这个“唯愿无行”来啊,其他教派都很积极!

道绰大师开始提倡净土宗这个“十善同修”,一直到后期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修”,其实一直都在走这个路子!什么意思?我们不光有“愿”,还有“行”的路……行知合一!我们不光念“阿弥陀佛”,我们还有行动去做善行。但是,现在大乘教指摘的你,是说——你念“阿弥陀佛”这件事情,本身没有行动,你那个“行”是额外的“行”。

虽然,净土宗人……净土宗僧人,在“愿行同修”方面……就是“有愿有行”的同修方面,一直很努力!一直在努力!而且,也从来没有否认过“行”的重要性。“信、愿、行”、“信、愿、行”……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个“三资粮”,但是别的教派的姿势是——否定“阿弥陀佛名号”的行愿具足性。

那,这个事儿我们就不能答应!为什么呢?“行”,我们是在做,很重要!我们也说它很重要!但是,你们不能说——念“阿弥陀佛”佛号,有愿无行!这句话大家听懂了吗?就是说——行,我们已经做了!但是,我们念这个名号也是有愿有行!你不能否定这件事情。我们做的那种“行”……那叫“加行”,那叫“增上行”!就是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已经有“愿”、有“行”了!我们再做“诸善万行”,那是“加行”——额外做的!你不能因为我们额外做的“加行”,来否定“阿弥陀佛”名号本身的行愿具足性。

因此,善导必须来论证一下儿“称名念佛”是怎样行愿具足的。

佛教通史(续)」-176-(净土)-二利真实

二利真实-制舍诸恶,我亦如是 上一课,我们的最后谈到了——善导大师必须要论证“称名念佛”具有“行愿具足性”。“称名念佛”是宗教修为方式;“行愿具足”是宗教目的。这很显然,这已经脱离了“通史”的课的范畴。

嗯,讲净土宗课以来呢,有好多同学都提了意见,说——净土宗的课讲得特别地碎,不如藏传的脉络清楚,或者是象禅宗它的课,一集比较有完整性……每一个人的课都非常长、非常碎。这是有原因的——净土宗,它属于佛教中的宗教一系,或者说——净土宗就是佛教中的神学。净土宗的课以前没有人这么讲过,估计在很长的时间里也不会有人再讲,所以作为“宗教四框架”学说,净土宗是宗教神学的基础。我们因为各种原因吧,把它放到“佛教通史”里: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在历史时期上跟禅宗早期是重合的;晚期,到永明延寿之后,二宗合为一宗,所以我们在讲历史课的时候,这个时候要讲净土宗;

第二,就是作为佛教四框架——神学这一支的基础,我们以后很难有机会再讲了,所以就讲一次。

这是前面带着说一下儿……我们翻回来接上一课——如何论证“称名念佛”这种修为方式具有“行愿具足性”?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疏》,就是那本儿“楷定疏”作为宗教仪轨的原理疏中,给出了完整的解释——称名念佛、称名念佛……不是就念阿弥陀佛,说你就念“阿弥陀佛”?这不行!这是半句,你要念,你得念完整句!念“阿弥陀佛”是行愿具足吗?不是!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行愿具足!这六个字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称名念佛”。就是,你要念……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才是真正行愿具足。

南无(音“摩”),就是——南无(音“吴”),梵文的音译,大家也不必究地那么准。它的意思……汉语的意思,是——归命、敬礼、礼拜、皈依……这一类的意思。主要的意思,我们引用的是“归命”。这个意思是昙鸾在《往生论注》里定下来的。“归命”这个词……就是,它的汉译意思,在佛教中有三个意思,或者说——“南无”有三个“义”:

第一个“义”:一个人,归根结底什么最重要?对吧……钱重要吗?不重要!命最重要!以命事佛谓之归命。这是“归命”这个词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呢?是——归顺……听从佛的教理和教命。这叫“归命”。

第三呢?是我们中国式的解释——“命”谓之“一心”,就是“一心”的意义。“归命”就是归心,指一心归佛。

所以“南无”这个词,它引申为三层意思,就是——以命事佛、听从佛命、愿意一心归佛。这三层意思,就是“南无”的意思。

那,这三层意思我们来看啊……以命事佛,这是什么?愿望……发愿吗!愿意听从佛的命令——我愿意听你的……发愿吧!愿意一心归佛……发愿吧!对……“南无”三层意思都是发愿,都是你的愿望!所以“南无”(音“摩”)一词……就是“南无”(音“吴”)一词,就是“愿”,对吧!行愿具足,这就是“愿”。发愿干什么呢?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

所以,阿弥陀佛净土就是发愿之本!这就是祂的目的——祂“行”的目的。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行”——既是你发愿所进行的目的,又是你发愿所依赖阿弥陀佛佛智修行的道路。这话听懂了吗?就换句话说——“阿弥陀佛”四个字,既是你“行”的目的,又是你“行”的方法!你的目的,就是去阿弥陀佛净土;去净土的方法,就是依托阿弥陀佛的佛智去修行。所以,“阿弥陀佛”既是你的目的,也是你的方法!

因此,“南无”就是发愿,“阿弥陀佛”就是起行!那,这六个字连起来,对吧……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行愿具足,修持方法圆满了。这就是在“楷定疏”里,善导大师作的一个论证。那,这就作为标准修为方式……齐了!大乘教另一个挑衅的姿势就给打灭了。

“称名念佛”经历了三代净土宗的宗师:

第一代,昙鸾确立起来。他在《往生论注》里看重的是什么呢?是“称名念佛”的“礼拜”概念,重点在“礼拜”上……念阿弥陀佛是为了“礼拜”!他取自于世亲大师《往生论》里“五念门”的“礼拜门”。我们前面讲过“五念门”……“五念门”的第一个——“礼拜门”。

第二代,道绰大师为“称名念佛”这种修为方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的重点在于“忏悔”,说——念“阿弥陀佛”是忏悔。

到第三代,呐……你念,就不能念“阿弥陀佛”了,你就得念“南无阿弥佗佛”!善导大师就为“称名念佛”取得了法统上的独立地位——第一,把祂圣教量化了;第二,完成了祂“行愿具足”这个完整的宗教修持方式的论证!而且,祂的重点在于回向众生……就是“五念门”中的最后一个——“回向门”。

一层一层地递进了……在昙鸾的时候儿,只是为了礼拜;在道绰的时候儿,是为了自我的忏悔;到了善导大师,境界更高——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为了我自己了已经,为了众生……为了回向众生!

而且,昙鸾和善导,他们是科班儿出身的,论证“称名念佛”的时候儿,引用的都是世亲……就是天亲的《往生论》。道绰大师呢,他是一贯孤明独照,自我发挥比较多一些。因此……就是至此吧,光明善导的净土学说——头两块就讲完了。“决疑”的第五个问题——“称名念佛是否有行愿具足性?”论证完毕。他的学说——“二藏二教”结束了;“决疑”五大问题结束了。下面我们就要开始讲光明善导净土学说理论的重头儿戏——宗教实践部分。

啊,我们一开课就讲了“五部九帖”,因为它实在太重了!光明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学说奠基的收官大师!可以说——到了善导,到他结束,净土教的学理就打完收工啦!后代再有大师,也只能拿一个永明延寿出来,剩下的就是修修补补……大部分呢,净土十三祖,大家去看啊……什么少康、法照什么的,大部分都是净土信仰的修持者,没有留下什么著作。

首先,我们来看净土学说……在判教学说上啊,初祖、二祖、三祖,他们是层层递进的——“二力二道”,这是昙鸾的;“圣净二门”,这是道绰的;“二藏二教”,这是善导的。但是,在学说部分,绝大部分时间,净土宗用的是昙鸾学说作为判教理论。我们说过啊——道绰昙鸾的那个就太厉害了!“难行道”和“易行道”这个理论背后,有龙树菩萨作背书,所以,这个判教理论是最好的。绝大部分净土宗僧人在作判教的时候,都是用的“难行道”和“易行道”作判教。所以说,在学说上,前三代引用的是昙鸾。

在“决疑”部分上,真正的大决疑,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都是二祖道绰的理论!就是说——净土学说分三部分嘛,到善导结束收官以后,“学说”,我们一般用昙鸾的;“决疑”,我们一般用道绰的……道绰,“日落说”也好、“宿因说”也好,都非常有……就是,非常有说服力。

善导在“决疑”部分所做的工作,就是把他的师父——道绰的理论“圣教量”化了,用这个经书合了一遍。所以,到三祖的时候,我们就看到——重点工作都在“修持”方面……就是,净土宗前三祖,为净土学说一人贡献了一大部分——昙鸾贡献了“学说”;道绰贡献了“决疑”;善导贡献了“修持”。

当然,善导在“判教”这块儿也有自己的一些发挥。我们前面讲过,就是……由华严宗发起的时,就是……时候,佛教界已经开始用顿悟啊、渐悟啊……开始来判别各教的理论,有了“顿教”和“渐教”这种说法。善导判净土宗是“菩萨藏”——二藏嘛……菩萨藏,“顿教”摄……二教,是“顿教”摄。这样,就给了净土法门归入顿教!就是给了……把净土法门给归入了顿教。

那这个观点后来被禅宗、华严两宗的大师——(圭峰)宗密继承了,判净土为“顿教”,也判禅宗为“顿教”!这就是后期“禅净合流”的根本理论基础,因为它们都属于顿教——顿悟的“顿”啊。

净土宗的这个宗教实践这块儿非常、非常大!我们讲善导,上来讲他的“五部九帖”,可以说——“五部九帖”基本上就把工作做完啦!以后都不用做了,剩下的就是细枝末节。

在宗教学上,具体的宗教实践一般分为三部分组成,就……宗教实践是三部分:

第一部分,叫——宗教观念;

第二部分,是——宗教观念指导下的宗教行为;

第三,是——宗教观念指导下的戒律。

我们说过啊——戒律……嗯,戒律,我们“通史”课就不讲了,因为“哲学”课……今年讲的是“道谛三学”的“戒学”。但是,我们主要讲的是——小乘戒……因为,我们现在的“佛教哲学”是四部哲学的第一部——“说有部”哲学。

小乘戒呢……出家四戒、在家五戒;大乘戒呢……相对简单,因为中国大乘佛教,它的重点在于看动机,它不看行为……嗯,也不叫“不看”,它重点看动机,行为比较轻。所以,大乘戒的戒律比较松,小乘戒戒律比较严。

大乘戒,主要是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无净戒【又作: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毗木叉、般罗底木叉、喇底木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为佛教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即,十重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瞋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就是,这种菩萨戒。

大乘戒,在我们今年“哲学”课的“戒学”里没有讲,是因为……就我们说——今年的哲学,还属于“说有部”哲学,对应的就是四戒、五戒、四婆罗夷。大乘哲学,就是……大乘戒,必须到“大乘空宗”哲学的时候才能讲,它才能对应起来“大乘戒学”。

宗教实践的这三部分……戒律,我们就不在“通史”课里讲了。我们主要讲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宗教观念”;第二部分,叫“宗教观念指导下的宗教行为”。因为戒律是日常的,这个宗教……这观念指导下的宗教行为,这是仪轨式!这是、这是有重大活动时候儿要用的嘛……宗教神学里,我们一般重点也讲的是——宗教实践的前两个构成。

而且,大家注意啊——“宗教观念”这个词,什么叫宗教观念呢?“宗教观念”这个词,叫“既不是也不是”!什么叫“既不是也不是”呢?就……它既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观,它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神学观。佛教的宗教观念是一种混合观,它并不纯粹。因为,我们知道——“佛教哲学”是一个新概念……以前佛教叫“义学”。所以说,用西方的宗教观念来判这个“佛教宗教观念”的时候呢,它这个观念是一种混合观。

善导大师构建的净土宗的宗教实践,也分为这两部分,就是——“宗教观念”和“宗教观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第一部分,善导的“宗教观念”,简单地说,分为三块儿,叫——安心、起行、作业。在这个观念指导下的“宗教实践”也分为三块儿,叫作——转经、礼忏、往生之法。呐,这个就已经……就完全是神学了!大家可以……不爱听就跳过去吧!就是……前一部分,“宗教观念”——安心、起行、作业;后一部分,在这个观念指导下的“实践”——转经、礼忏、往生之法。

我们先来说“宗教观念”部分。观念、观念……当然是“心”的问题啦!对吧?我们说善导大师的“宗教观念”是三块——安心、起行、作业。上来,肯定是“心”!所以,“宗教观念”上来就要“安心”——你安了心,你才能起行……你就开始做了嘛!对吧……然后,最后作业。这个“业”呢,不是你日常作业那个“业”,是业报的“业”——作业。所以,先安心,然后开始起行动,最后做出业报来……做出业果来。这就是善导大师的“宗教观念”。他主要是要把这个“宗教观念”给你展开……论证出来。

佛教的神学部分,实际上主要就是净土教——要求你安心!安心、安心……安的是什么“心”?什么“心”呢?三心!大家记住啊……所谓净土宗的“安心”,只安三个“心”——第一个“心”叫“至诚心”;第二个“心”叫“深信心”;第三个“心”叫“回向发愿心”。这是所谓“安心”,要一安三“心”!安三个心……不是一个心。

第一个,所谓“至诚心”……我们普通话说什么叫“至诚心”?就是真心呗!就是……你真心——真心信、真心修!就是——真实心!所谓“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你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修行,必须以真实的心去做。

这个“真心”,净土宗也经常讲——祂是两种真实!就是,所谓“真心”的“真”……大家记住啊,佛教义学就这样,你每个词你必须去追定义……所谓“真心”的“真”,什么“真”呢?不光是……嗯,就“真”还能不能再分?能!“真”还能再分!所谓的“真”是两种:一种,叫“自利真实”;一种叫“利他真实”。对吧?你自利啊……人自利真实,这肯定的!你肯定自利真实!但,利他也要真实,重点在这里!

所以,净土宗第一个“心”——“至诚心”,就是“真心”!而这个“真心”又分两个“心”——“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就,这个“真”又分两个——“自利”、“利他”都要真实!主要“利他”要真实!嗯……“自利”这个不说都会真实。

净土教管这两个“真实心”叫作“二利真实”,这是我们常说的“二利真实”,就是……又自利、又利他。大白话说呢……就是——您真心地爱自己……这我们相信;你也要真心地爱别人!而且,爱别人跟爱自己一样的真……啊,这就象基督教的话了!对吧……

大部分人呢,在谈“二利真实”的时候儿呢……“自利真实”那都是在心里的,“利他真实”都是在嘴上的。净土教看到这点,要求——你要从心里“利他真实”。而且,其实这个要求呢,也并不是一个圣人要求……就是象基督教似的——要求你爱别人甚至超过爱自己!没有!只是求你“利他”和“利己”都同样真实。

善导大师进一步指出了——你真心地“自利”,该怎么“利”?欸……你看大师就是这样——大师拣你喜欢说(听)的听(说)!他先教你,说——你应该怎么样地真心“自利”!对吧……呐,人上来,人不是说先教你怎么真心地“利他”……“真心利他”你就不爱听了!善导大师,上来先教你如何真心地“自利”?该怎么“自利”?这个“自利”呢,不是自己获利……自己得好处的自利,是一种失去的“自利”。什么意思呢?在“失去”中“得到”!

善导大师说——这个“自利真实心”,是在“失去”中得到的。这个“自利真实心”分为两个,叫——“舍”与“修”。大家记住啊!“自利真实”分为两部分——“舍”与“修”。在“失去”中才能得到这个“自利真实心”!不是“舍”与“得”!呐,我们经常说——舍得、舍得……不!自利真实心是“舍”与“修”!它不是“舍”与“得”……佛家不提倡“舍得”!为什么?舍得、舍得……何为“因”、“果”?那“舍”是“因”,对吧?还是冲着那个“果”——“得”,去的。一般,大谈“舍”、“得”的,往往都是冲着那个“得”去“舍”的,对吧!它有“因”、“果”的,如果没有“得”就让你“舍”……那你问问他还“舍”吗?

佛教提倡的“舍得”……也提!那“得”……“舍”的是烦恼,“得”的是大菩提!舍烦恼得大菩提,才是佛家提倡的“舍得”!但跟尘世中谈的“舍得”是两回事。所以,佛家在谈“自利真实心”的时候,谈的是“舍”与“修”。舍什么呢?行、住、坐、卧,想诸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原文:行住坐卧,想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就是说——你日常生活里,一切诸恶都要舍!懂吗?在失去中……失去一切诸恶、舍掉一切诸恶。不是舍一切,是要舍一切诸恶——想诸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儿生活啊……凡是恶习,都是难以割舍的!往小了说,比如戒个烟……凡是恶习,都是难以割舍的。这个“一切诸恶”的范畴就大了——贪、嗔、痴、慢、疑……哪个不是恶?哪个好舍?所以,这个“舍”的过程,实际就也是修的过程。所以,这个“自利真实心”的……分成的两部分——“舍”与“修”,祂也是合为一体的。

善导大师呢,把日常的“恶”进一步扩大了!扩大到了一个“不善”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比“恶”更大!为什么?因为我们日常做的很多事情啊,它谈不上“恶”……但是,它也确实不属于“善”!哎,确实属于“不善”!大家要区分一下儿“作恶”和……这个事儿“不善”,它的覆盖范围是不一样的。===佛教通史(续)】-267-(禅宗)-万善同归,永明延寿===

上一课,我们最后讲到了永明延寿大师创建的“禅宗理学”。“禅宗理学”,它从内容走向上分,分为两部分……两本儿代表作——《宗镜录》一百卷和《万善同归集》六卷。上部,是以“禅教合流”……禅门与教门合流为目的的代表作——《宗镜录》;下部,是以“禅净合流”……禅宗与净土宗合流为目的的《万善同归集》。前者,《宗镜录》一百卷,它的重点在“理”上;后者,《万善同归集》六卷,它的重点在“行”上。“理”、“行”并重,这就是永明延寿“禅宗理学”的特点之一。

在“禅宗理学”上,永明延寿坚持了他这个宗系的一个原则!我们说——永明延寿是来自于石头系法脉的,石头系法脉一直坚持的是华严宗的“理事不二”原则——“理”和“事”合为一体,不光有“理”,还要有“事”!就是说——你不光要有道理,你还要有行动!换句话说……用西哲的话说——永明延寿,他不光提出了认识论,他还提出了方法论;不光教你如何去认识佛教的道理,还教你如何行动,去实践佛教的道理。因为,在永明延寿的“禅宗理学”体系里,我们说“心境一如”——行动和道理本来就是一体的,一对镜子!如何“行”,或者说——如何生活?如何在生活里去了悟佛理?这是永明延寿老师在《万善同归集》里要讨论的重点。

永明延寿老师,他并不要求人一定要从“境”上……就是从外境上,悟到“唯心性空”这个道理!就是……你、你凭空在生活中,你就悟到这个道理?他不要求!为什么?哪儿有那么多上等根器的人啊……就悟了?对吧!哪儿那么多人就一下儿就悟了?上等根器……那是非常少的!

我们讲——永明延寿大师,他是禅宗大师!同时,他还是净土宗六祖!禅宗得佛之自由精神,净土得佛之慈悲情怀……这两宗一个得精神,一个得情怀。我们今年前面的课里讲过净土宗。净土宗大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昙鸾、道绰到善导,就是——他们了解生活!了解众生!如果仔细听过道绰那一堂课的就知道了……太了解老百姓了!因为慈悲,所以原谅……什么意思呢?因为了解众生,因为他慈悲啊……知道众生生活的种种过错与不堪!所以原谅了。禅宗大师……禅宗宗师可没有这么客气的!那都是净土宗的。

永明延寿,他作为净土宗的大师,他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我们说——这是净土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了解生活,深入生活……他们要在生活中拔救众生!哪儿有那么多人有闲工夫儿,那么多人整天去思索……那,工作不工作啦?干不干别的了?对吧!就象我们说——在现在这么紧张的社会,你活着都紧张!哪儿有什么时间去悟什么性空、不性空的?

真正让人心体不落空寂的,永明延寿大师认为——就是要把修禅者的禅行,和他日常的善行统一起来!不用……就是说——你要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从“境”上去悟“空”啊……去悟“唯心性空”的道理——无所谓!你就在生活中,让心体不落空寂!你去修禅,要带有“行诸善”的性质!什么意思?就是让“禅”落到生活的实处。我们说,这在他的师爷——大法眼文益的时候就非常清楚地提出“禅要有用”!禅没用,修禅干什么?不要每日空坐……悟什么“性空”?没有那个功夫!马祖道一就说——坐着岂能成佛?一句话——禅要有用!不光是对自己有用,要对众生有用。

所以我们说——净土宗的大师,一水儿的宗教改革家!(永明延寿)他直接指出了,就是——禅宗的着眼点不在于“悟”,在于“行”;不在于“会理”,在于“会用”。

在晚唐到五代末这个阶段里……这一百多年里,南朝经济发达,也比较稳定,学佛讲法成为潮流。当时,各大寺庙都有专门的讲经座主,就是……给老百姓啊、入门儿的和尚啊,讲入门儿级的“金刚经”。因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不认字,理解力也不高……你给他讲其他经,他也听不懂。“金刚经”呢,以其简单易懂,语言优美,所以极为流行!

我们说——北宗德山宣鉴……他(永明延寿)的祖师之一,那就有“周金刚”之称,擅长讲这个“金刚经”。当时,为了反对这种风气,临济义玄曾经怒斥,说——这种升座讲“金刚经”的,叫作“野干”……黄鼠狼。永明延寿也激烈地抨击了这种讲经的风气,说——每日坐着谈性空?面对现实世界,谈所缘之境是梦,谈现实世界是梦……并且还把这个当作道理!这叫作——用认识论混淆方法论。大师指出,这叫——第一等恶趣空!

《万善同归集》——万善同归!上来,永明延寿大师就从理论上直接说了一句大白话——佛法的目的,在指导生活,重点在“行”、在“用”。

《宗镜录》这本书……就是我们说——“上部”……“禅教合一”这部,延寿老师还是代表石头宗清算洪州宗……就是代表他们这个法系,清算禅宗另一法系——洪州宗的性格放旷,就是……“禅宗心学”的性格。

但是,到了《万善同归集》,那永明延寿老师就厉害了!永明延寿老师,他是要代表净土宗彻底清算禅宗……已经不是清算洪州支脉了,是整个儿要清算禅宗!因为净土宗,他讲行善积德!而禅宗呢?禅宗从教理上就蔑视行善。所以说——这场对决,他们早晚要来!

禅宗,自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以来,以“金刚经”立宗,对吧……我们说——在四祖道信的时候儿,那个净觉(参考关联阅读 佛教通史第63、64、65、66课)还是“楞伽经”,但是从五祖开始,“金刚经”立宗。“金刚经”立宗就一直有一个“非善非恶观”……因为,它是中观派的根本经!我们说——“金刚经”是中观派的根本经!中观派,它是大乘空宗,在佛教哲学四流里,属于第三派。当然啦,它的理论我们没有讲,我们现在讲的,还是这个小乘有宗……但是,我们可以带一下儿。

中观理论,就是——名言假立,真空假有。它们是混淆是非观的!这个学派的特点,强项在于“辩论术”!理论方法呢……我们在前面“印度佛教史”里讲过,叫作“空破空”。就是——通过解释“一切概念都存在内在矛盾”……呐,确实是这样的,实际也是这样的……一切概念都存在内在矛盾!然后,从而否认“存在”的本质。因为,你这些概念,内在有矛盾,所以我就否认你“存在”的本质。既然没有“存在”,那么,“存在”的本质就是虚无!就是“空”!所有逻辑对立的概念,在中观学派里都化为了一种“中间态”……什么意思呢?非对、非错;非有、非空。

大乘的中观学派传到中国之后,直接引发的是中国天台宗的“假、中、空”——“三谛圆融理论”!就是……因为它把所有的对立概念,泯灭出一个“中间态”来,“假、中、空”三谛圆融就是从大乘中观学说来的。呐,这个学说,现在……嗯,研究中……嗯,天台宗的人很少啦!也很难!

但是,大乘中观学派,它最终的结论,就是——自己破别人的武器,最终也是破自己的武器……哎,这“空破空”嘛!最后自己也要放弃自己的理论!这就是龙树弟子……龙树菩萨弟子——提婆所说“一法空则法法空,一法不空则法法不空”。

中观学派作为认识观是没有错的!就是说——它作为一种认识论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它的理论落地,就会具有天然缺陷……什么叫天然缺陷?就是具有“是非不分”的逻辑观!对吧……因为它是泯灭是非的,这个只要对立矛盾,它一定能揭示出来对立矛盾中存在谬误!就……通过“归谬法”证明对立概念——“是”与“非”之间存在谬误。就是我们说——认识论……这种认识方法没有错!但是作为方法论,落到生活里?恐怕是不行啦!对吧?真实与梦……啊!你可以泯灭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认识论!但是,如果你变成方法论……真实是梦吗?那你出门给我撞一个车……你出门去撞个墙我看看!你的梦能醒吗?

禅宗基于“金刚经”的这个观念,认为——哪有什么善恶?对吧!因为他都不分是非了,当然就不分善恶了!既然不区分什么善恶,当然也无所谓什么善行喽!对吧?你已经没有什么善恶,当然也没有什么善行。善恶莫思……啊,这在禅宗经典里到处都是这句话——“善恶莫思”,是禅宗一切教义中,最重要的教义!甚至都不是之一!为什么?因为无心、无念这些禅宗的变化概念……无心也好,无念也好……都是什么?都是“不思善恶”的变形——你“无心”,当然不思善恶了!呐,你“无念”,当然不思善恶了!对吧?“莫思善恶”就是禅宗一切教义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教义!

这一次,永明延寿就要代表净土宗,对禅宗这个教义作一次总清算!不打倒禅宗这个概念,佛教……作为宗教的佛教就站不起来!为什么?禅宗,它不是宗教的佛教,它是哲学的佛教。我们说——禅宗,它不……它是一种哲学!它是一种生活观、它是一种哲学……它不是宗教!它只能叫——哲学的佛教。永明延寿一定要把佛教确立为“宗教的佛教”,就必须打倒禅宗!为什么?因为作为任何宗教……去恶从善,区分善恶,不做恶行,从事善行……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只要是宗教,这是宗教的根本教义——去恶从善。

你禅宗不承认“善恶”,你怎么能是宗教呢?咱先不说你有神、没神?你有没有神?嗯,教主体系……对吧!我没听说过哪个宗教不分善恶的,对吧……就世界级的宗教啊!除了邪教不分善恶……但是,禅宗确实是不分善恶的。永明延寿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禅宗“莫思善恶”的这个观念……这个概念不被打倒,佛教就得倒!那,禅宗倒?还是佛教倒?那,我们只能选一个,对吧!我们说——“宗教的佛教”必须站起来!那,你禅宗的这个“哲学的佛教”就必须倒下去,对吧!反正只能活一个……

所以,永明延寿就以净土宗的角度出发,在《万善同归集》里,对于长久以来,禅宗对“善”、“恶”的这种看法……就是“莫思善恶”的这种看法,和禅宗对于行善的态度……因为禅宗都不……“莫思善恶”,他还行什么善?他对行善的态度是蔑视!对吧……整个儿发起了一次总进攻!我们说——这次是一次总决战嘛……先是,万箭齐发,直攻教门;然后,万箭齐发,直攻禅门。他先代表了禅门,万箭齐发清算了教门;他现在又代表净土宗,万箭齐发清算了禅门。

他就提出来所谓的“禅宗十宗罪”……就是、就是我,我给它起名儿啊……它就是……实际上有很多!他的这个《万善同归集》里,列了很多这个禅宗的这个不妥之处……我们不能说“罪行”……为了好记,我管……我给它归结了一下儿,叫作——禅宗十宗罪。“禅宗十宗罪”呢……整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禅宗对行善的态度问题。就是,它对“善”的态度问题……对于“行善”的态度问题;

第二呢,就是禅宗的立宗根本——“金刚经”,对于语言是否真正能把握真理的态度问题。就是……语言到底能不能把握真理?到底是“名言假立”还是“名言真立”?

第三点,那就是禅宗和净土宗的大决战!就是西方净土的态度问题……哎,禅宗这强调的是唯心净土啊!对吧……嗯,心净土……没有的净土……嗯,心里的净土。净土宗不一样,我们净土宗好多课,说——决疑的第一大问题是什么?实有净土!你没有实有净土,那……不行的!那我们净土宗就站不住了!对不对?

禅宗十宗罪,就是这样“三部分”——对善的态度问题、语言能否把握真理?以及西方净土的实有性问题。这是禅宗的……净土宗清算禅宗的十条儿。呐,我简单地说一下儿这十条啊……嗯,因为这个……以后恐怕不会有老师讲,我们就讲一下。

禅宗十宗罪的第一条……啊,他引用的全是禅宗自己的话啊……就是——禅宗流行的概念,引用的禅宗自己的话!先引用禅宗的话,然后,再垫上他批评的话。禅宗的话是……第一条是——“万法皆心,任之是佛,驱驰万行,岂不虚劳”。这句话怎么说呢?就是说——这是禅宗的“心性学”!就是“禅宗心学”。

“万法皆心”——心自由就是佛;

“任之是佛”,就是——任心驰骋就是佛;

“驱驰万行”,万行啊……它是一个特指,就是“诸善万行”,就是——驱驰去行善;

“岂不虚劳”,啊……忙着去行善,那你岂不是多余?

所以,第一条儿简化成大白话,禅宗嘲笑净土宗的就是——心是自由就是佛!行善狗屁用没有……这是第一条儿。啊,当然……当然没有这么粗俗啦!

第二条儿——祖师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如入心体……如何劝修,相(故)违祖教【原文:祖师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涅盘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如何劝修,故违祖教】。这是禅宗的另一套说法儿!就是说——我们祖师都说了,不要想善恶这个事儿……“祖师云,善恶莫思量”;修善这个事儿,违背祖师教诲……“何故劝修,故违祖教”。第二句话就是说——祖师说了行善没用!你看,他把祖师搬出来了。

禅宗的这个第三个……第三条儿对于行善的态度是说——“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是道”。就是说——你什么都不想,就是行万善啦!一会儿看见这个善,一会儿看见那个恶;一会儿着急这个成,一会儿着急那个不成;你自己身心疲劳……这难道是应该有的道理吗?对吧……“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这是什么啊?这其实就是禅宗的片儿汤话!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你管好你自己就完了!别人什么善、什么恶呀……一会儿见成,一会儿见离,对吧?一会儿着急成,一会儿着急不成……跟你啥关系啊?你纯粹瞎操心!这条儿的意思就是——呐!管好你自己,行善没用。还是行善没用!总之,他每条儿的结论都是要指向“行善没用”。

禅宗十宗罪的第四条儿,叫——泯绝无寄,境智俱空,是祖师普归【《万善同归集》原文:问,泯绝无寄。境智俱空。是祖佛指归。圣贤要路。若论有作。心境宛然。凭何教文。广陈万善】。

哎……“祖师普归”就是——祖师去的方向都是“泯绝无寄,境智俱空”……就是心境俱空,全是空性了!祖师全往那个方向走;

“若论有作,心境宛然,凭何教文广陈万善”……就是说——如果你心里有……有念,你就不空了!所以,你这个概念还想就是广、广宣传?叫“凭何教文广陈”……“教文”、“广陈”就是——你写东西告诉大家行万善……欸,多余!这句话就是说——你宣传行善没有用!你只要自己“心空”、“境空”就可以了!你心里有作,就是不空,就不用干这件……忙这个事儿啦!还是这句话——宣传行善也没用。

第五条儿,“禅宗十宗罪”,这个……禅宗给这个净土宗列的,真是好多呀……给“行善”列得好多呀!“若得理本,万行俱圆,何须事迹,而兴造作”【《万善同归集》原文:经云。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又云。取相凡夫。随宜为说。若得理本。万行俱圆。何须事迹。而兴造作乎】。

意思就是说——你了悟了“理”的道理……“若得理本”,你了悟了“理”的道理,就万行具备了!就等于行善!“万行”就是行善啊……就等于行了诸善;

“何须事迹,而兴造作”就是——没必要去干具体的事儿!这是一个叫作“本来具足观”的概念。就是说——你只要一悟了理,就等于行了万善!你就不需要干具体的事儿了。他又换了个角度!换了一个角度阐述行善没用。就是说——你不需要单独行善,你只要悟理就可以了。啫,欸……这禅宗的角度还很多!

禅宗第六条儿,这个……对批“行善”啊,说——“无心合道,岂须万行,动作观心”。唉……这、这,这个角度更刁钻了!

“无心合道,动作观心”,意思就是说——你没有这个心去合这个道……你虚情假意,你以为就改变你的心喽?对吧!它确实也存在……因为现实里,确实存在这种抱着其他目的去做善事儿!有没有啊?对吧……有啊!对吧?陈某某什么的,就抱着其他目的去做慈善……自古有之。所以,禅宗指出来——“无心合道,岂须万行,动作观心”!就是——你根本没心做善事,然后你去做善事儿……你以为你就能改变啦?他、他这个角度啊……刁钻!他反过来去质疑修行者的人品!说——你行善,跟你的心相关吗?啫!他就反过来,这个……攻击角度指向了行善者。

第七条儿……哎,第七条儿是最……禅宗对于“行善”这件事情,最常引用的概念……是“金刚经”的原话。“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若以……嗯,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何立相标形而称佛事”【原文:金刚般若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何立相标形】。啊……这个大家都知道——若以色见我,若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哎,这是禅宗对善行观最常被引用的话,就是说——你叫……怎么说呢?叫“你有心求善”——你就是有所求!对吧……你以色见我,你以音声求我,那不就是你有心求道嘛?那就是“人行邪道”……就是邪道!不能称之为行善!所以“不能见如来”。

“如何立相标形而称佛事”,这的意思就是说……用我们儒家的话讲,叫作“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啫……哎呀!这条儿,禅宗最常引用。这叫作什么呢?我们讲不好听,这叫——装客观!他就混淆“行善”和“有所求”之间的关系!说——因为你行善,所以是……你是有所求,你才行善。他混淆了“行善”和“有所求”之间的关系。

这条儿里的逻辑陷阱,在净土宗二祖道绰大师就看出来了!道绰就指出来——“有所求”也分两种!叫“善求”和“恶求”。那,菩萨还有所求呢!菩萨求度众生,然后成佛!你怎么说菩萨?你把菩萨度众生求成佛,等同于你拜佛求发财……你把这等同起来?对吧!这一个叫“善求”,一个叫“不善求”!对吧?道绰早就指出来了——菩萨这类的“求”,“求成佛”叫“善求”……那就不叫“求”!不叫“有心为善”!对吧?你把那种……你去庙里拜、拜佛祖,然后求个发财、求保平安等同于这种“求成佛”的善求?你那叫“不善求”!你把它等同起来……你叫“不要脸”!对吧……

这就是禅宗经常引用里头的这个逻辑陷阱!净土宗大师一眼就看出来了!你想把“行善”和“有所求”挂上钩儿?对吧……你把你的那种低级的“有所求”,跟人家那个高级的“有所求”挂上钩儿?啊……合适吗?对吧!我们就不说太苛刻……太、太难听的了。

呐,禅宗十宗罪的第八条儿……

哎哟!过时间了……

佛教通史(续)】-246-(禅宗)-理事双明

上一课,我们最后讲了曹洞宗复杂的“正偏五位”——正位、偏位、正中偏、偏中正、兼带这五种位置……“理”和“事”五种位置与五种关系。

用“正偏五位”学说来解释和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就是曹洞宗著名的“君臣五位”理论。那,谁为正位?谁为偏位呢?君,为正位;臣,为偏位。呐,我们用“理”、“事”关系来看,就是说——君占着理,臣占着事儿。

君事臣,这个就叫“正中偏”。实际上,“正中偏”就是“君事臣”。君让臣办的事儿都叫——具体事儿!对吧?所以这叫“背理就事”……具体的事儿啊,就是具体事儿,我们不用谈理……背理就事。

臣向君,这就叫“偏中正”。为什么?因为臣办君交代的事情的时候,你就要把握君的心理和君的理啊……君的心意和君的理。这就叫“舍事入理”。

那,君臣道合……那,就是“兼带”。

这就叫“君臣五位”——君正位;臣偏位;君让臣办的事儿,这就叫具体事儿……这叫背理就事儿……这就叫“正中偏”;臣办这件事情把握君的“心”和“理”……在办具体事儿的时候儿,这叫“偏中正”——舍事入理;君臣道和……哎,啫!双方配合地很默契,这就叫“兼带”。“君臣道合”,实际就是互相有度,也就是我们儒家常说的“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系辞传上·第八章: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各自把握好各自的身份。这是一个角度展开的“君臣五位”学说。

另一个角度展开“君臣五位”是说——君是“理”;臣是“事”。“理”、“事”之间,如果只有君这方面在发挥作用,就相当于“舍事入理”,如果……那就是“正中偏”;如果是只有臣这方面发挥作用,那是“偏中正”,这就叫“背理入事”……那,双方这都失位!失了身份的表现。所以,只有“君臣道合”才是“理事圆融”!那,又用华严宗的理论灌进来了。所以,“兼带”或者说“君臣道合”,就是理想化的这个君臣关系、君臣结果和君臣相处之道。

呐,这、这个比喻很复杂!但是呢,曹山本寂,他用诗来对“君臣五位”作了一个特殊的解释。什么是君呢?就……就按“君臣五位”的理论,他做的诗啊……什么是“君”?君叫——妙德尊寰中,高明朗大虚。啫……唉,大家自己体会吧!

那,什么是“臣”呢?“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哎!就是“灵机弘圣道”,完全把握住圣心,然后呢,再利用智慧让众生得利。

如何是“君事臣”呢?就……什么叫“中偏正”呢?“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

如何是“臣向君”呢?“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哎呀!很有感情。

那,什么叫“君臣道合”呢?就是“兼带”呢?“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

【五位君臣 原文:僧问曹山五位君臣旨诀。山云。正位即属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像。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埋就事。兼带者。冥应众缘。不随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要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时有僧出问。如何是君。云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如何是臣。云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如何是臣向君。云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如何是君视臣。云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如何是君臣道合。云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之宗要也。因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

曹山本寂就用诗歌,把“君臣五位”各自的状态作了描述。本寂同学是不是特别有才?特别有诗才?对!因为曹山本寂,他的师父是洞山良价嘛……他的师爷——云岩昙晟!云岩昙晟少年时有两个好朋友……这两个好朋友是谁?寒山、拾得。我们“佛教诗词”课里讲过啊……佛门两大诗人啊!

这个石头系一系都非常有诗才,你看从药山惟俨以下——船子德诚,写一“大船歌儿”;道(吾)山圆智写一个“乐道歌儿”(关联参考阅读 佛教通史第240,241课)。哎……到洞山良价这儿,都分别写诗!而且,曹山本寂,本身他就是寒山、拾得那个诗集——《寒山集》的编辑人。

曹山本寂的这种政治观,是有他的来源的。中唐以来,这个“节度使制”是中唐以后的一种政治体制——是政治、军事合一的一种体制。这种 “节度使制”导致自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大增!所谓“安史之乱”,那都是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那都是节度使!尤其是大量的外族节度使……他俩还都是外族!而且产生了雇佣兵制!就威胁着中央政权。

所以中唐以后,科举出身的官员都要求坚持郡县制来强化这个君主集权。韩愈的那个奏疏写得很清楚啊——明君道,正臣直,直言天下。那这句话,实际后来不怕死的忠臣老用!海瑞也用过!“明君道,正臣直,直言天下第一事”【海瑞《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其实这话皇上不爱听!你这话等于教育皇上。

曹洞宗的这个“君臣五位”学说,实际就是中唐以后这种政治思潮的延续!就是要强化君主集权!曹山本寂,他支持加强军权,反对这种“节度使制”……就是“节度使”这种政治、军事合一的政治体制。但是,他也反对把君权绝对化。所以,他讲这个……“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什么意思啊?就是——必须二者兼带!意思就是说——君臣必须“道合”,上下平等,损害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说穿了呢……曹山本寂,他就属于一个调和派,说——虽然君主我给你最大的权利……我支持给你最大的权利,但你不能乱用,要“君臣道合”!虽然你是核心,我们紧、紧密围绕在你周围,但是不能让你为所欲为。

洞山良价的“伦理学”,加上我们刚才讲的这个复杂的曹山本寂的政治学,它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禅宗曹洞宗的政治学。用禅学形式阐发的,我们也可以叫作“禅政治学”!这是非常独特的一块。

我们前面讲曹洞宗的禅观、哲学观——四大块!对吧?第一块,是“君臣五位”;第二块,是配合它的“五相偈”。“五相偈”,偈语的“偈”。那,这个就很神啦!它就进入玄学范畴啦!对于曹洞宗的核心理论,就是我们说“君臣五位”,他虽然用诗歌讲了,但是呢,他还进一步把它玄学化了——曹山本寂,他用“五相”来表示“五位”。什么叫“五相”呢?“五相”就是用诗歌配合为“五相”作解释。这个、这个象什么呢?就是……说白了——就象《易经》!它就向这个方向发展。

你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跟《易经》合上,那完蛋……你都立刻复杂!那何况还是复杂的道理?他就是把“君臣五位”用《易经》的形式……因为《易经》每一个卦,它都有卦辞,他也就是把“君臣五位”象卦辞一样,用诗歌作卦辞,来解释这个“君臣五位”。

国学里,有两个领域是最复杂、最难学的!一个是佛学;一个是《易经》!对吧……如果跟这个佛学和《易经》比啊,儒家那个什么《论语》、《大学》、《四书》、《五经》……那都不叫事儿。曹洞宗讲“理”、“事”关系……这个“君臣五位”理论,它是从哪儿发端出来的呢?它是从“华严经”系统发端出来的,就是……“理”、“事”关系、五位关系。而“华严经”在佛教里,叫——万经之王!万经之王……

《易经》它是儒家的,在儒家里叫——群经之首!哎……你听这两名字——万经之王!群经之首!然后,把它合在一块儿,就是“五相偈”。那,这是难上加难,了不得了!对吧……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等于——曹洞宗,将它的“君臣五位”学说,用《易经》的方式变成一种卦象,然后配合上了卦辞……就配合了“周易”的卦象。这个卦象解释曹洞宗的“君臣五位”就叫作——五位旨诀。这就向更玄妙的方向推进啦!这个我就不讲了……主要是我也不懂。

啊……就是这个——正中正,叫“大过”;偏中至,叫“中孚”;正中偏,叫作“巽卦”;偏中正,叫作“兑卦”;然后呢……兼中正,叫作“重离”。这个……它就跟“周易”的“卦”配上了。中国的学问,你只要跟周易的卦象配上,那你就上了一个台阶儿了啊!如果你再配上这个卦象的释文儿加以发挥……就是“周易”只要配上卦文儿放在任何一个领域去发挥,其实它可以解释任何领域的事情!哎……这就是“易经”的本领!它……“易经”是可以解释任何领域的。

它的好处,就是会显得很高级!它的坏处呢?嗯,就是会变得很难以理解……你高级,它肯定难以理!而且,它有的时候儿会让很清楚的主张变得很模糊。

其实“理事关系”这四个字,它就是曹洞宗的全部理论的一个基础!就……华严宗的“理”、“事”关系就是曹洞宗的理论基础。讨论这个曹洞宗的基本问题,抓住这四个字就够了!因为洞山良价,他经常用的也就是“体”、“用”;“动”、“寂”;“偏”、“圆”……这些“理”、“事”关系来解释他的禅观。

洞山良价在《玄中铭》里说过——“混然体用,宛转偏圆……虚玄不犯,回互参旁”【原文:窃以,绝韵之音,假玄唱以明宗,入理深谈,以无功而会旨。混然体用,宛转偏圆。亦犹投刃挥斤,轮扁得手。虚玄不犯。回互傍参。寄鸟道而寥空,以玄路而该括。然虽空体寂然,不乖羣动。於有句中无句,妙在体前。以无语中有语,回途復妙。是以用而不动,寂而不凝】。就是说——认识“体用”、“回互”都是手段,目的在于指导参禅者的现实生活。

那,如何指导现实生活呢?《玄中铭》后面说——“虽空体寂然,不乖羣动……用而不动,寂而不凝”。这又很……听着很、很玄是吧?其实,说穿了就是一句大白话,叫作“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洞山禅说的“体”、“用”最终如何指导生活。所以,洞山良价在《玄中铭》中,归结洞山禅的“玄中之旨”,是十六个字,叫“用而无功,寂而虚照,事理双明,体用无滞”【原文:是以高歌雪曲,和者还稀。布鼓临轩,何人鸣击。不达旨妙,难措幽微。傥或用而无功,寂而虚照;事理双明,体用无滞玄中之旨,其有斯焉】。这就是洞山禅的“玄中旨”。

曹山禅延续了洞山的禅观……就是他回答他师父那句话——“去不变异处”。不变异——不动!就是延续了洞山禅的禅观!实际就是——最终曹洞宗禅观体现出来的“不乖羣动”。这是必然的。

“不乖羣动”,或者说“不动”地处世,而且要“理事双明”!那是……所谓不动的处世,是——世事动,我不动!那就不怕处世,对吧……同时“理事双明”!这样,曹洞宗就从开始的这种悲观遁世……唉,也不叫“悲观遁世”啊……就是,曹洞宗就从药山禅系开始的这种“避世”逐渐走向了弘化人间的这种理论过程,或者我们说——药山禅系从避世到积极人间政治的理论跳板,就是曹洞宗的这个“玄中旨”、“不变异”、“体用无滞”。

最后……啊,曹洞宗终于要讲完了……太复杂了!最后,我们就简单地讲一下儿曹洞宗的“接机”,哎……就是“宾主问答模式”。因为我们说——这是一个“行脚天下”的新时代嘛!我们在讲临济宗最后的时候儿,讲的就是临济宗的“接机”,就是——接待客人的主宾对答。临济宗的那个接待主宾的这个对答,它是有原理的——总纲,叫“三玄三要”。具体的操作,叫三个“四”——四照用、四料简、四宾主。那,曹洞宗对应的……我们说——每个宗派对应的,都有它的“接机”……就是——如何接待主宾问答。

曹洞宗的“接机”,那就跟临济宗的“接机”不一样啦!接机对象就不一样!什么叫接机对象就不一样呢?临济宗接机的是什么?上门儿求教,或者说上门儿蹭饭的同行,对吧……上门儿来讨教,然后我接待你、我问问你……

曹洞宗“接机”不一样!曹洞宗接机对象是什么?是君臣问答,那个就高级了!对吧……如何跟皇上回话儿?或者说这个……大的官僚?它、它是一个君臣问答式的对话……都是跟什么领导之间的对话,对吧?不一定是皇上啦……如何跟皇上对话啊?君臣奏对?这是曹洞宗的接机对象……都是领导!

所谓曹洞宗的接机理论,跟临济宗接机理论一样,也是四句话……(临济)它那个“四照用”不是就是四句嘛……“四料简”也是四句。曹洞宗也是四句,叫作“主中宾,青山覆白云;主中主,长年不出户;主宾相去几何?长江水与波;宾主相见有何言说,清风拂白月”。哎……就,不懂就算了啊!这个,一般你们也听不懂。

主中宾,它实际表示的是事理所覆;主中主,表示的是事理之间的自我坚持……这套理论特别、特别庞大!啫,听个概念就可以了。君……因为君臣奏对这种事情呢……嗯,我也碰不上,你们也碰不上。但是碰不上,我们为什么还要提一下这个这么复杂的东西呢?就是他的这套接机理论?因为曹洞宗的这套接机理论传到日本,给日本佛教史开了一个头儿!就是说——我们将来要讲日本佛教史,要接着曹洞宗的这套接机理论讲下去。

在曹洞宗接机理论里,洞山良价曾经用词解释过君臣的关系,说——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即非孝,不奉即非辅,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就是说——作为臣子要如愚如鲁!哎……就是特别蠢笨!就是要默默地坚持着……本能地去侍奉君主到底!侍奉君主要象侍奉父亲一样。这就是坚持了臣子之理,符合自己的身份。这就是“主中主”。

呐,看过《菊与刀》这本儿书的人就能听懂了!曹洞宗的这套接机理论,实际上就是日本文化里的“義理”——家臣对主公要服从義理。这个……“義理”这个概念中国是没有的啊!这是只有日本有。就是……家臣要服从这个義理。这是曹洞“四宾主”要阐述的。曹洞宗的这套理论,它对日本禅宗地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在曹洞宗理论里,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即相即真、幻本元真这些命题……哎,这命题其实都是发源于这个华严宗的概念,然后去阐述“体”、“用”关系;“体”、“用”一致;“事”、“理”圆融……这些东西。但是,这些思想的来源……我们说——整个儿“曹洞”的思想来源,都可以追溯到石头希迁的那本《参同契》,就是我们去年结课讲的那本儿书。

所以说,曹洞宗的这个政治学,它还是透着湖南禅的风骨!这也许是——最终,把曹洞一系……就是,它的精神是南岳法汝,但是它的政治学确实属于《参同契》一系……就,最终把它归入青原一系的原因!对吧……它的枯木禅、宾主句明显的是这个南岳江西禅的风格。

所以,我们说禅宗“五家七宗”的第三家——曹洞宗,实际是中唐以来……南岳、青原两大禅系,他们禅思想共同发展,作的一次彻底的总结。


佛教通史(续)】-248-(禅宗)-明心见性也无情

禅宗——南宗、北宗的大斗争,我们去年结课前的“禅宗(课)”讲过。禅宗分南、北……佛分南、北吗?南、北之分,虽然在僧史上记,是——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其实,他们两个宗师都只是这次斗争的旗帜!背后斗争的,是他们的弟子!背后藏着的,是禅宗北宗的嵩山普寂和禅宗南宗的菏泽神会……他们俩之间的大对决。

其实,这两者的教理,在佛教哲学上各分属一支,本身并没有冲突!而且“认识论”本身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禅宗北宗讲的是“入定渐修”;禅宗南宗讲的是“单刀顿悟”。这两者啊,选择哪一个?其实完全是看根器和看机缘。但是最后,菏泽神会,他利用这个替郭子仪去募集军饷,争得到了皇权的支持……那,以皇权最后定了禅宗七祖是神会,倒追封回来禅宗六祖——慧能!所以这个排位,其实当时不光是禅宗北宗不服啊……禅宗南宗其实也不服!但是,这就标志着南禅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种背景下,出身于禅宗北宗的德山宣鉴,准备代表北宗,出四川挑战南宗!说明什么?说明——德山宣鉴这个人很硬气!那,这个事儿,朝廷已经定了,但我就是不服气……口不服、心不服!我就是要挑战!德山宣鉴出川挑战的第一个人,是禅宗第十代最没有名气的大师,就是——龙潭崇信!啊……卖饼大师。但是,几次交手下来,欸……输了!服了!

佛学的理论呢,有千千万!南禅宗只有一招儿,叫作“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对吧?那个……现在留下的佛经是五万八千多卷,法门八万四千多个,人南禅宗很简单,就八个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简单吗?简单!但你别说它简单,它管用就行!

德山宣鉴,他一生最后做的事情,就是把握透了“明心见性”这几个字。唐懿宗最后给德山宣鉴的这个谥号就叫作 “见性大师”……啊,终于见性了!见性了,那肯定就成佛了!对吧……

龙潭崇信,他一生只收了一个弟子!那是吧……这个石头宗都是单传,喜欢玩儿单传,他一辈子就收了这一个弟子,就是这个上门挑衅……就,上门向他挑战的德山宣鉴。而且,这师徒俩感情很好!就,非常好!德山宣鉴这个挑战失败,这个追随了龙潭崇信之后,他就跟师父在一起生活长达三十年时间。

“会昌法难”的时候儿,德山宣鉴他已经六十岁了!六十岁了嘛,就还俗吧!法难?法难吧……到唐宣宗继位,他又再次出家,但是这时候出家,他年龄已经大啦……只想做个普通的僧人。而且,石头宗法系,一直就是有这个“避世禅”的风格……除了曹洞宗之外,他们就有“避世”的这种风格,就想做个普通僧人安度晚年。但是可惜的是——德山宣鉴过于有名了……太有名儿了!所以,大中初年,常德的县长……啊,就是现在常德的县长,当时叫“武陵”……武陵太守。

武陵太守就请他去主持古德禅院。哎……他不去啊!然后,最后就设了一圈套,反正就逼他……就是——你不来?可以!如果你不来呢?我们就扣你个罪名……你私通匪盗、你贩卖私茶、你贩卖私盐……哎,反正找一大堆证据、证人,然后就摆在这个大师跟前……你去不去作住持?不去?那现在就咬你一口!这没有办法……最后,德山宣鉴大师只好再次这个……出山,主持古德禅院。

宣鉴大师,他自少年时代起,脾气就很火爆……因为他是少年成名的,对吧……外号儿叫——周金刚!周金刚不是白叫的啊!那除了会讲“金刚经”之外呢……这个,还会金刚怒目。他这一次重新出山,而且还是被迫出门弘法……嗯,被迫出门做主持,所以德山宣鉴,他这个传禅手法呀……就,既然被迫出来,肯定没有什么好脾气啊!加上他本身就火爆,所以他这个传禅接机的手段就非常粗暴!嗯……比较粗暴。

德山禅,它的禅思想很简单,叫作——无心于事,虚而妙全,毫厘系念,皆为自欺,瞥尔生情,万劫不复【原文:无心于事,乃虚而妙矣。若毫厘系念,皆为自欺。瞥尔生情,万劫羁锁去】。这就……这个三句,就是它的禅思想。

“无心于世,虚而妙全”就是……就,还是那个洪州禅的路子——无心,但是,他是石头啊!

“毫厘系念,皆为自欺”就是——不要对世间的事有任何的牵挂。

“瞥尔生情,万劫不复”——你对世间的事情只要有一点儿情,你就是万劫不复!

总结起来,德山禅的禅思想,其实就是当时禅林普遍流行的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无心、无事、不生情”。“无心、无事、不生情”这就是德山禅的一个思想……很简单。

但是,德山禅的接机和传禅,手法就比较简单加粗暴!就……两个字可以概括吧,就跟临济宗一样——“打”和“骂”。这跟临济宗很象吧?临济宗是“打”和“喝”;他是“打”和“骂”……其实,他也应该叫“打”和“喝”。而且,这个……不光象啊!就,有可能……临济宗都是跟他学的!因为,我们讲——临济义玄是曾经求教过德山宣鉴的。德山宣鉴说——问则有过,不问……不问则乖【原文:问则有过,不问则又乖】。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问我,你就有错!那,你不问我呢?唉,则又乖……欸,那你就更错!就是说——你问我?错!你不问我?也错!那你说这样儿……还让不让人活了?

有僧见德山……呐,见着德山和尚,见着就拜!宣鉴上来就打!和尚问——为什么打我呀?我不是还没说话呢吗?德山说——让你开口?问什么问?继续打。你看……这个就很不讲理了,对吧?你一拜他就打,他刚要、刚要问——问什么问?问就打!继续打。

这是一个什么意思呢?这个的意思叫——禁止拟议。什么叫禁止拟议呢?拟议是什么东西?拟,拟人的“拟”。拟议,就是草拟了以后再说。拟议,“议”是议论的“议”嘛——草拟了以后再议论,草拟了以后再说,考虑了以后再说……“拟”就是“草拟”的意思。

“拟议”这句话呢,它是来自于《易经》的——“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实际上就是说——我思考完了再说。

那,德山的意思就是说——我禁止拟议!所以我要打你!我打你,是因为不想让你思考了再说——你要说,就说,别过脑子,直接说……不想就说——说你的本心!你只要想了,我就打你,打到你……不想再说!呐,这才是你的本心。所以,德山宣鉴打你的这个理由就很高级啦!对吧?打得你一点儿话都没有……就,没得说。

接机两套……除了“打”,那…没了吗?对……还有“骂”呀!文雅点儿说,叫——还有“喝”!大喝一声!怎么“喝”呢?他也有一个有名的公案。

有僧人曾经问——凡夫和圣人相差多少?呐,凡夫和圣人这件事儿,我们在“净土宗”里就已经掰扯过这件事情了,老有人问这个事情!老有人讲这个“凡夫境界”与这个……这个“圣人境界”的问题。那,有僧人也去不开眼地问德山宣鉴——凡夫与圣人相差多少?

你看,这个问题一千年了,你看得有多少人问?德山的回答也很简单,就是——大喝一声“滚”!呐,这个“喝”——滚!哎……就是“滚”啊,他没骂别的。就是……你问这个问题,就是“滚”!这个“喝”,其实不是单纯地让你——“滚”!这个“滚”是让你滚出……超越之意!让你心里超越“凡”、“圣”的区别。呐!这个……这个禅风——“打”与“骂”,就跟临济宗就很难分出区别来。

《景德传灯录》里说——德山宣鉴,他师从了龙潭崇信以后啊……因为崇信嘛,就是、就这么一个学生啊……很、很……很爱啊!就是,经常修书让他去其他高僧那儿,去、去学习一下儿啊……去拜访一下儿啊……就很、很宠自己的这个学生。所以,德山宣鉴就曾经去沩山拜访沩山灵祐。

沩山灵祐,从辈分上讲——是他的师叔!就等于沩山灵祐是那个龙潭崇信的师哥。但是呢,德山宣鉴……我们说——他的脾气很爆,他见了沩山灵祐以后呢,两次以不同的机锋挑战沩山……试探沩山!两场,就是……接机,输、赢各一场——输了一场,赢了一场。然后呢,飘然而去。

沩山灵祐后来就给龙潭崇信写信,说这个德山宣鉴,说——师弟啊,你这个学生啊……孤峰结草庵,呵佛骂祖去。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徒弟啊,他早晚要发展到呵佛骂祖的地步啊!就,预言了……就是说——将来,他就要到孤峰上自己去修行,然后去呵佛骂祖……他早晚要走到这一步!就……听着就是说——他就是早、晚要走到犯罪那一步一样。

《祖堂集》里说——德山老汉只凭一根白棒,佛来也打,祖来也打。所以,到了宋朝,就是……“禅宗史”或者说这个大僧正赞宁写的“佛教史”,已经有了“德山棒,临济喝”之称!就……这句话叫“德山棒,临济喝”。我们前面讲叫“临济棒”,实际上“僧史”里写的是“德山棒,临济喝”【《碧岩录》——德山棒如雨点,临济呵似雷奔】。你看“德山棒”,“当头棒喝”这个词可是临济宗的典故!但是最后,这个“当头棒”……这个“棒”,这个荣耀给了德山……这个棒叫“德山棒”。当然啦,可能这个赞宁(把“棒”)给他的时候儿,也是考虑——对仗的工整、正确啊!

实际,真正正确的——德山禅和临济禅都是“棒”和“喝”!叫“德山棒”、“临济棍”……德山“骂”、临济 “呸”……哎,基本上是这样!因为这个义玄就是——“呸”!然后,德山就是——“滚”!他们这个……异曲同工。

从德山宣鉴,他这个传法接机的手段来看呢……他很象江西禅门下!你看,他和这个临济禅多象!换句话说——天皇道悟传的德山宣鉴,跟百丈怀海传的临济义玄……他怎么看怎么象同学!怎么看怎么象同宗!所以,从宋朝开始,“灯录”就已经出现了强化这个德山禅和临济禅——它们两禅是同宗的言论……就已经有这种论断了!说——德山与临济是出于一宗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到了宋朝,德山宣鉴在禅宗里的地位是日益提高了。

《景德传灯录》记载德山宣鉴……我们说他世寿八十多岁,他的嗣法弟子就比较多啦……就不是说——就一个!他嗣法弟子九人!但是,最有名的是两大嗣法弟子——岩头全奯(豁)和雪峰义存。而且,这两大嗣法弟子呢……还是老乡!都是福建泉州南安人……嗯,一个乡的。

福建,它历来是禅宗的五大基地之一!是这两个人……就是雪峰义存和岩头全奯(豁),在推动禅宗在福建的兴旺又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佛教史上,江西禅系……就是——马祖一系的福建籍僧侣特别地多!因为马祖道一,我们说——他一开始出门传禅就是先到的福建!而且,在我们去年讲过的课里,提到的这些宗师,包括马祖的弟子,我们会发现——很多福建人!比如:

百丈怀海,百丈怀海是福州长乐人;

章敬怀晖,章敬怀晖就是当年长安有一个大章敬寺……就是被皇家请到长安并建了大章敬寺的马祖道一的另一个法嗣,章敬怀晖是福建泉州人;

大珠慧海是福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

百丈怀海的徒弟——沩山灵祐,就是沩山禅的创始人,是福州长溪人;

我们讲临济宗的远祖——黄檗希运,那是福州的闽县(福州十邑之一)人。

这是我们讲过的……在“佛教通史”里讲过的禅宗名僧!还有一些没讲过,比如“佛教诗词”里曾经带过的——浙江天目山的明觉禅师,这是福建建阳人;杭州秦望山的鸟巢禅师,那是怀海的弟子,也是福州闽县人。象……福建籍,又在福建行化的,比如——(长庆)大安、(古灵)神赞……这些禅师,那都是福建人。

江西禅系为什么收这么多福建人呢?就我……我曾经设想过啊,他可能的原因是——福建话是比较难懂的一种话,所以说怀海大师一旦被……被马祖收了以后呢,怀海他就比较喜欢收家乡的学生。因为他们传禅的地域在湖南啊……传禅的地区在湖南,湖南这个地方儿叫“湘乡十里话不同”……就是——湖南本地十里以外,那个话都不一样!那,在本地收学生沟通的困难就太大了!所以,他就很喜欢……我猜测啊……他很喜欢收福建人。

从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传德山宣鉴……然后我们说德山宣鉴一次收了两位福建的少年高僧——岩头全奯(豁)和雪峰义存。但实际上在这一代里,福建同时崛起的,就是……同时来了,是三位少年高僧,德山宣鉴只收了其中的两位!嗯,这两位都很有名。

福建这一带诞生的三个高僧,是——岩头全奯(豁)、雪峰义存和钦山文邃。(岩头)全奯和(雪峰)义存是泉州南安人,文邃是福州人。这三个人呢,少年相识,就结伴出游……就是,三个小和尚结伴去游学。他们出发的第一站实际上是到了石家庄临济禅院,来找临济宗的开山祖——义玄。你看,他们一上来……他们最后归于德山,实际他们上来的这个禅风,找的就跟德山很象!找的就是临济义玄!

但是呢,他们这个运气不好——他们赶到临济禅院的时候呢,义玄大师刚好圆寂!所以,三人结伴,又南下去洞山找曹洞宗的开山祖——洞山良价。中间,他们还去了一趟仰山,跟仰山慧寂沟通了一下,但是,还是去找了洞山良价。你看这个福建僧人,他就是爱学习,而且他这个……他去拜师找的啊,都是顶头宗师!你看……找的都是开山祖——洞山良价呀,临济义玄呀,仰山慧寂啊……

到了曹洞宗呢,这个文邃……钦州山文邃他就留下了!他就继承了曹洞宗——洞山禅的法嗣,归了曹洞宗,在钦山弘法,所以叫“钦山文邃”。另外两个呢……岩头全奯(豁)和雪峰义存,他们觉得跟这个曹洞宗……我们上一课讲过那个……啊!太复杂了!不太、不太相契!他们就离开了洞山,前往德山……最后,就归入了德山宣鉴门下,就正式位列石头宗的法席。但是呢……这个其中的这个岩头全奯(豁)呢,他运气不太好——光启三年,他被流贼所杀。他之所以叫岩头全奯(豁),是因为——他在湖北鄂州的一个叫“岩头”地区传法。

这样,福建这一带诞生的三位高僧,一位传了曹洞宗;一位不幸英年早逝;还剩下一位——义存……呐,雪峰义存!这个就是后来在佛教史里大放异彩的,传德山宣鉴法嗣的雪峰义存!

雪峰义存是属于禅宗史上大宗师类型……就,他属于大宗师级别的人物——两宗始祖!

佛教通史(续)】-250-(禅宗)-玄沙法旨,刺醒迷情

从湖南禅的祖师——石头希迁开始,传天皇道悟;天皇道悟传卖饼大师——龙潭崇信;龙潭崇信再单传德山棒——宣鉴大师……天皇门风默默无闻地传了一百年,直到德山的门徒——雪峰义存大师出世,他的出世是从中唐以来,两大禅系——湖南、石头禅系的历史转折点。

石头宗的雪峰义存,一家发两宗!他的地位相当于洪州宗的百丈怀海!因为一般佛教史认为——沩仰宗和临济宗,两宗都是由百丈怀海大师的法嗣发出来的,就是……把黄檗希运的法系归入了百丈怀海。

从雪峰义存的雪峰禅出发,分出两支禅系,后世称之为“雪峰两擎天”,就是……来自雪峰山的两个擎天柱。其中一支,是五大弟子之首——首座大弟子,玄沙师备;还有一支,是倒数三名的学生——旁系弟子,云门文偃。我们按法嗣的顺序讲,先来讲第一支——金刚眼睛,玄沙师备这一支的发展。

雪峰义存大师,他的头号儿弟子就是玄沙师备。但是,玄沙师备的禅观跟雪峰义存的禅观是相悖的!所以后世僧史中,对师备是有讥讽的,说他——有“过师之说”。“过师之说”,不是说他超过了师父,是说——他说师父有过、有错。徒弟说师父有错,我们前课讲过曹洞宗……在佛教的新伦理里,徒弟是不能说师父有错的!在曹洞宗之前——沩仰宗、临济宗,徒弟说师父那是常事儿,啊……有的时候儿连尊称都不用,就用“和尚某某”、“某甲”……来称呼师父。

但是,从曹洞宗的“师友二原则”的伦理观确立以后,这个事儿就不太行了。但是,玄沙师备敢于说师父不对,指出雪峰义存的问题,有“过师之说”是有现实原因的!

玄沙师备,他俗家姓谢,是雪峰义存的老乡——福建闽县人。在唐懿宗咸通初年,就是公元860年,他在芙蓉山宏照大师处出家……这是跟义存在一个地方儿出家!雪峰义存在少年的时候,也是在宏照大师处出家,后来去的德山,传得德山法系。他是在咸通六年——公元865年返回的芙蓉山,所以,玄沙师备实际上等于是宏照大师晚年收的徒弟,而雪峰义存对于玄沙师备来说,实际是大师兄……是大师兄代师父传法。

因此,雪峰义存和玄沙师备,名义上是师徒关系,实际他们是平辈儿加老乡。嗯……所以,玄沙师备就敢说雪峰义存不对了,因为那是人家自己的师兄嘛!他在雪峰义存座下的这些弟子中,和其他弟子的身份是不一样的。

师备大师,他为人非常忠厚,特别吃苦……特别能吃苦,并且不爱说话,在《祖堂集》和《高僧传》里记载,说他——力役无不率先【《梁福州玄沙院师备传》原文:释师备,俗姓谢,闽人也。少而憨黠,酷好垂钓,往往泛小艇南台江自娱。其舟若虚,同类不我测也。一日,忽发出尘意,投钓弃舟,上芙蓉山出家,咸通初年也。后于豫章开元寺具戒,还归故里,山门力役,无不率先。布纳添麻,芒鞋续草,减食而食,语默有常,人咸畏之,汪汪大度,虽研桑巧计不能量也。备同学法兄,则雪峰存师也,一再相逢,存多许与,故目之为备头陀焉】。力役,就是干活……就是干活儿很肯出力;“布纳添麻,芒鞣续草”就是说——他穿得很简单;“简食而食,语默有常,人咸畏之”……就是说——他饮食很简单,不爱说话,相貌很有威仪。

在雪峰义存创建雪峰山禅林的过程里呢,首座大弟子——玄沙师备出了很大的力!雪峰弟子都管他叫“备头陀”。“头陀”这个称谓是不能随便叫的!我们在“佛教哲学”里讲过——“头陀行”是一种特别的苦行,所以,雪峰义存以“苦行”称呼师备大师“备头陀”,弟子也跟着叫。

《五灯会元》在第七卷里曾经记载,说——在雪峰山数年,玄沙师备仍然不悟!义存就劝他,说——师弟啊,你这样儿不行啊……一直不悟不行啊!要不,你就四处行脚游学一下儿?师备在回去的路上呢,踢到一块儿石头,瞬间开悟……就,踢了一个石头,他就开悟了!跟那个……过溪水开悟,道理是一样的。

他作了一首偈语——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这是《五灯会元》记的这个偈语,在《祖堂集》里也记了同样的故事,这个偈语是——达摩不过来,二祖不传持【《祖堂集》卷十作“达摩不过来,二祖不传持】。意思是一样的。雪峰义存听了这个偈语之后,就印证了师备,说——备头陀再来人矣。“再来人矣”就是说——再来了一个人……就是——你已经是个新人了!你已经懂了!

踢了一个石头,然后说“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就得到了印证!这个故事懂吗?这是一个不太好懂的故事。这个偈语,实际是禅宗著名的几大公案……其中一个公案的答案。禅宗有一个公案,叫“何是佛祖西来意”……就是——哪个是达摩来中土的意思呢?何是佛祖西来意?而这个偈语就是“何是佛祖西来意”的答案……嗯,其中之一!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得悟的大师太多了……嗯,灯录上有几十个。玄沙师备的这个回答——“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就是比较有名的一个。

何是佛祖西来意呢?就是……何是祖师西来意呢?就是——达摩为什么要来?达摩就没有来过!“达摩不来东土”……就是说——他没有来过。没有来过怎么传的呢?因为你自心是佛。实际上,这个答案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得到了雪峰义存的印证之后,玄沙师备就离开了象骨山——雪峰,来到玄沙山传法,史称——玄沙师备。玄沙山在哪儿呢?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山!这个山是福州晋安区新店镇的升山,升山古代叫“玄沙山”。这个山呢,现在还有这个“开闽第一人”……第一代闽王——王审知的墓。

“玄沙山”这个名字是非常好听的!但是呢……在历史上,不知道被哪个脑抽的人给改了,叫“升山”。这就好象以前枣庄叫“兰陵”……嗯,临沂叫“琅琊”……都是越改越难听的那个趋势。

玄沙师备大师是闽王赐五件紫色袈裟的第一个!就是……雪峰义存五大弟子的首座之首,赐号宗一大师,迎入安国寺……就是今天的升山寺,亲自拜师。虽然,闽国是个小朝廷,但是玄沙师备也就算国师了。

玄沙师备住世弘法三十多年!非常巧的是,他跟他的师兄——雪峰义存,死于……嗯,圆寂于同一年,就是公元908年。入寂的时候,僧寿七十四岁。在他们入寂的时候儿,就是已经是完全的五代十国了——公元908年就没有年号,它是农历的龙年,闽国当时用的是后梁年号……嗯,我查了一下儿,当时有五个纪年——后梁,开平二年;南吴,天祐五年;前蜀,武成元年;南诏,安国六年;吴越,天宝元年……就,年号已经很乱了!天下已经,已经割据了!之所以说“割据”了……因为后来,雪峰义存的法脉基本遍布这几个国家。

作为“五家七宗”最后一个宗——法眼宗的远祖,玄沙师备的禅观和学说,和我们前面讲的都有不同!嗯,而且差距很大!这是因为——玄沙师备的禅观,他所依据的经典跟传统禅宗依据的经典不同。我们开讲禅宗,都是自慧能后,属于南禅宗,或者说禅宗南宗。南禅宗的特点是什么呢?不立文字!这是它的特点……普遍反对诵经立言,这也是民间对南禅宗的看法,也是他们自己着力宣传的点啊——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见到自己的本来佛性,这是南禅宗的着力点——不立文字。但,不立文字归不立文字,南禅宗真的不看经典不依据经典吗?啊,甚至不学习?虽然,比如说希运他们说——不求知解……不是的!这是属于拿无知当有趣!对吧……这是你以为他们不立文字,就真不立文字啦?大书法家写字呢,叫作——无心地写……虽善尤恶,只要无心!但是,那你得有基本功,你要自己没有基本功无心地写,那就不是“虽善尤恶”,你是就真的恶。

所以,不立文字、即心即佛……这些南禅宗的口号儿,或者说语录体,其实是从大量的经典里剥离出来的概念……从大量的经书里剥离出来的概念,是属于提纲性质的……就是要做到纲举目张。用南禅宗的话讲呢,叫“刺醒迷情”……主要是要“刺醒迷情”!哎,口号儿你一下就刺醒了!也是起到宣传……就,便于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实际上,南禅宗它所依据的经典很多!比如……首先是他们公开承认的,就是以“金刚经”为根本经!这是南禅宗的根本经——“金刚经”!然后还有,就是以“金刚经”取代的“楞伽经”,包括“文殊般若”。

南禅宗最常引用的五部大经,是——“维摩诘经”、“大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那,小经更是无数,就……根本就不是什么不立文字啊!而且,禅宗的高僧,尤其是石头系的高僧,历来是精通儒家的!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都有诗作传世!哪儿有不学习的?

到了禅宗的七祖神会门下,又引入了华严宗的五祖菏泽宗密……就是圭峰宗密——我们开课就讲的。圭峰宗密又在禅宗内大力弘扬了“圆觉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呢,就是后来禅宗理学的一条新途径。所以,总的来说——禅宗必读的“七经一论”就是“金刚经”、“楞伽经”、“维摩诘经”、“大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圆觉经”和《大乘起信论》……后来是“八经一论”,又加上了“首楞严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玄沙师备,他就是另辟蹊径,以“楞严经”为根本经,而且他特别推崇“楞严经”!

玄沙以“楞严经”解释“禅”,这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嗯……有很多大师都传过一句话,叫作“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呐,叶曼老师就曾经说过这个。这话呢,不是她说的……这个“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这句话宋朝就有!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个影响就是从晚唐的玄沙师备开始的。

以“楞严经”作为钥匙来解释“禅”、来寻找“禅”、来修“禅”……确实是一条新的道路。赞宁,就是北宋的大僧正——赞宁,曾经说过“玄沙乘楞严而入道,识见天珠”【《宋高僧传·卷十二》载:玄沙乘楞严而入道,识见天珠】。“识见天珠”就是——见识跟大家都不一样!这就象我们说——并不是非要以“三经一论”入净土,可以以“法华”入净土。修禅也一样——不一定以“金刚经”入禅,可以以“楞严经”入禅。

“楞严经”呢,是八世纪初产生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部疑经。我们说是“疑经”……因为我们说不能是“伪经”,因为什么是“伪”?这是不好认定的事情。很多梵文的“经”,它也并不一定都是真经!它也是疑经!因为很多造经运动从印度就开始了!

大乘阶段,在中国地区呢,有三本儿影响力特别深的书,都是疑经性质的。所谓疑经,就是说——它的来路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来路不可考,或者说——考据的来路我们不接受。比如说《大乘起信论》……呐,这个近代日本对《大乘起信论》是作过非常详、详细地考证的!在中国地区有巨大影响的三部疑经是《大乘起信论》、“圆觉经”和“楞严经”。

“楞严经”,它的哲学核心和《大乘起信论》、“圆觉经”大体相同!这三本儿经的哲学思想,或者哲学内核儿,是一致的!是非常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经典之一。而且,它是密教侵入禅宗之后的一个产物,重点在讲——即事而真、即身成佛的道理。“即身成佛”这个概念,在以前汉传佛教里,我们是不讲的!“即身成佛”这概念是藏传讲的,汉传不讲。所以,这本儿经一定是密教系统进入了传统的禅宗系统。

“楞严经”之所以尤其受到了重视,主要就是因为——在这部经后面多出了咒语的部分!就是说——有四百多句“大佛顶陀罗尼”。而这四百多句“大佛顶陀罗尼”在密宗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楞严经”又叫“首楞严经”,或者“大佛顶经”,或者“大佛顶首楞严经”。那……这是常说的四个名字。它的全名儿很少说,因为它的全名特别地长!“楞严经”的全名儿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为什么叫“楞严”呢?楞严,它的意思是——究竟坚固……究竟坚固!那为什又叫“首楞严”呢?首,首都的“首”,这个“首”从哪里来的呢?“首楞严经”有两个意思!我们说——“楞严”是究竟坚固的意思;“首楞严”就是第一坚固……最坚固!第一最坚固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就,它有两层意思,另一个意思是说——“楞严经”的重要地位!

在“法灭尽经”【《佛说法灭尽经》】里说啊……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跟着灭。只要“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还在眼前。所以“楞严经”是在正法时代会首先灭的!是“首楞严”……首先灭的!所以叫“首楞严”。那,这是两个“首”的说法。如果要按照这种说法呢,那现在正法时代,或者说——只要还有这个文字传书……印刷术的时代,那正法就没有灭!

“首楞严经”这本儿书呢,有大量的咒语和密教成分!它在汉传里,一直是……就是在汉传佛教里,一直是一部非常独特和非常重要的经书!

“楞严经”,这部带有密教色彩的经典,被玄沙师备直接引住“禅”的领域,无疑会对禅宗的发展发生非常微妙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玄沙师备的禅观、学说和禅宗其他宗派不同的原因。就玄沙师备整个儿的学理体系看呢……他整个儿学理体系是属于唯识学派的。

关于僧史上记载,他有“过师之说”……就是,他和雪峰义存,在哲学观和认识观上的冲突……就,义理上的冲突……理论分歧到底在哪儿?嗯,没有详细记载!这很好理解——因为,这两位都是出自一门的大宗师……都来自于雪峰!那,后代弟子都是一伙儿,对吧?嗯……师爷、师父……所以,后代弟子关于他们的争议实际是不好写的。

但是,关于他们在认识方面……就是认识论方面的差异,或者说他们学派的差异,我们可以从流传后世的公案看出来端倪!因为关于雪峰义存和玄沙师备,在禅宗公案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公案,叫作——古镜当台。

我们讲一下儿这个“古镜当台”的这个公案。

佛教通史(续)】-253-(禅宗)-禅归何处,南汉云门

雪峰两擎天,来自于雪峰禅的两大擎天柱,我们已经讲了一个……就是雪峰义存的首座大弟子——国师玄沙师备。玄沙师备,他传法跟师父是同时代的!地域也是同时代的……都是福建本省。他提出来的禅思想——金刚眼睛,就是后来法眼宗的远祖。两擎天、两擎天……还有一个!雪峰两擎天的另一个擎天柱,是雪峰禅系自己一直不太爱提的一支,就是——云门文偃同学。

云门宗的血脉,这一点是挺诡异的……在佛教史里。云门宗,它是发于雪峰禅系的,这是毫无疑问!并且,它是“五家七宗”中一个赫赫大宗!就……云门宗是很大的!云门宗自己老说——我们是雪峰……雪峰山学脉,雪峰山的。然而,雪峰禅系福建本地的同学们,反而不是很提它……就不太提云门宗。也有可能是五大弟子都没他混得好啊……嗯,嫉妒!欸……也有可能。嗯……要不然呢,就是云门文偃学习不好;要不然呢,就是他走的时候儿不是很愉快。总之,雪峰系的很少提云门宗。

当时记载——雪峰义存座下弟子千百五十人……就一千五百人啊!正式嗣法弟子五十六人。闽国国王赐紫衣、赐封号……五大首座弟子!啊,这些人都列出来,没有雪峰义存……嗯,没有云门文偃。可见,在雪峰门下的时候儿,云门文偃大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义存死了以后……就是,义存和师备同一年圆寂之后,大部分弟子都在福建、浙江、江苏三省。只有孤单的几个人南下了广东。

请不要看不起学习不好的同学,或者是上学的时候儿默默无闻的同学,对吧……杭州师范,你从来没听说过!呐,人也出了馬雲。所以,当有这种同学的时候儿,一定要请他们吃饭……因为你并不知道二十年后,他们会变成谁……

这个在师门默默无闻的……我们说——开同学会都不会叫他的云门文偃,就是后来禅宗史上光彩夺目的大宗师——云门宗的创始人,云门山文偃。

公元908年,云门文偃到的广东。他是雪峰禅的一个旁支。当时不叫广东,叫韶州。雪峰山师兄……嗯,大师兄、师父在同一年圆寂了!那座下呢,就有五十六个嗣法弟子,四大首座。但实际上,等于雪峰禅这一代已经没有领袖人物了。

云门文偃,就是那孤单的几个人南下韶州。当时,广东在“五代十国”里也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叫作——南汉。在五代十国期间,整个儿中国南方有四个割据政权,叫——南方四国。这“南方四国”呢,我给大家过一下儿——广东那个地儿叫“南汉”嘛……我给大家把这个位置过一下儿……因为正好儿讲到了云门文偃到了南汉。这四个国家,叫——吴越、南唐、闽、南汉。

为什么一定要把这四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呢?是因为五代十国的时候,南方四国每个国家支持一个佛教宗派。佛教走到“禅宗五代”这个时候儿,整个儿的发展就决定于南方四国对他们的支持——在哪一个省受到哪一个政权的扶植,那这个宗派就起来了!所以,对“南方四国”的地理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啊……这样儿就会对“佛教史”禅宗宗派所在位置有了解。

五代十国,南方的四国政权,都是建立在公元十世纪的上半叶……公元十世纪就是九百多年啊,叫“十世纪”……十世纪的上半叶。嗯,因为十世纪的下半叶,中国就统一了……又一次统一了——北宋是公元960年建国的,这就是公元十世纪的下半叶嘛!对吧?但是呢,“南方四国”都是上半叶……就那五十年的事儿。

所以,“五家七宗”……“佛教史”禅宗统一运动……就是“五家七宗”时代,就是一百年时间!是晚唐“会昌法难”之后,从大中之治开始到北宋建国期间。那,“会昌法难”结束在公元四百四十六……哦,846年……那到公元960年,差不多就一百年时间嘛!整个儿“五家七宗”史……“五家”史,就是在公元846年到公元960年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就一百年嘛!“南方四国”政权都是建立在公元900年之后的。

嗯,我们按时间顺序说一下儿这四国:

首先建立的,是闽国和吴越国。闽国,就是福建省;吴越国,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浙江省,带一点儿江苏和上海。它们两个建立,一个就是在公元907年……就,公元907年,福建这个地儿割据成了闽国;公元909年,浙江;上海、江苏的一小块儿割据成了吴越国。呐,他们割据……到称帝,是三代以后的事情……但是割据,就在这个时间点就结束了。

又过了十年——公元917年,以广东为中心的南汉建立了;

又过了二十年,公元937年,南唐建立了。哎,南唐延续的时间比北宋的时间……就是,比北宋建国的时间要晚!南唐建国是公元937年,它延续了三十多年,到公元975年才被灭掉。但是,北宋实际上,公元960年就建国了,建国以后十五年才灭掉的南唐。

禅宗“五家七宗”的后期,就是在这“南方四国”里发展的!我们按照这个时间顺序排一下儿:

首先,兴起的是闽国,支持的是雪峰义存和玄沙师备。这两个,我们都讲过了,就是……福建。闽,公元909年到公元945年,它是“五代十国”之一,享国三十六年。它的定都就是——福州。以前叫——常乐。当时,整个儿福建,它具有五州——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跟现在差不多……这个名字跟现在差不多。统治的区域呢,基本跟福建省相当……现在的福建省相当。

在公元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成为第一代闽王,父子经历了三代。但是,到了第三代呢……第二代呢,就出现了这个“夺嫡”的现象——次子杀了长子!然后呢,在长兴【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称帝,建都长乐。嗯,因为这个次子杀了长子嘛……就政变不断!因为内乱,南唐灭了闽。福建……闽灭亡之后,福建被南唐和吴越两国分了。靠近浙江这块儿,就被吴越占了;剩下的就被南唐占了。所以,它这是公元945年先于北宋建国……闽,就被灭掉了。它支持的就是雪峰义存和玄沙师备这一支禅系——雪峰禅系。

第二个,就是广东地方割据政权,支持的是云门文偃,叫——南汉。南汉呢,它建国稍晚——公元917年,但它延续时间很长,它延续到公元971年,就是……它将近五十多年……六十年的时间。它是五代十国之一,因为位置非常地南,所以北宋灭它是很后年的事情……就是,跟南唐一块儿灭的,到公元971年才灭掉。位置比闽国……就是,比福建更南。

它不光是现在的广东省,它还有广西省的一部分……它等于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包括越南北部。它的面积相当大了——南汉的面积有四十万平方公里!呐,是当时的地方刺史——刘谦【即,刘知谦,字德光】割据的。它也是受后梁的册封,叫作——南海王【南海王刘隐,刘谦之子】。它最早不叫“南汉”,经历了三代,改国号……就是改的越南这国号,叫——大越。我们国家称它为“汉”,史称“南汉”。它最早的国号叫——大越……就是越南的“越”。它最后也为宋朝所灭……是历时四代,享国五十四年。它支持的是“五家七宗”中的第四个——云门宗。

嗯,“南方四国”的第三个,是吴越国。吴越国呢,是“五代十国”之一,这个比较有名!因为它占的是浙江……钱镠占的是浙江,是公元907年所建,国都就是杭州。嗯,这家儿人呢,很、很会来事儿……就是,他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为正朔!就是——谁强,他就尊谁为正朔,并且接受册封。这个国家,它一辈子它接受过六回不同国家的册封!就是……我就不称皇帝,我就当一个王。

但是,它强盛的时候呢……曾经拥有过十三州!就是……很大了——整个儿今天浙江的全境都属于吴越国;江苏的东南部……就是说——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古代都是吴越国!比如说今天的苏州、无锡、常州……这都是吴越国的事儿!然后呢,还有上海的一部分。当分了闽国之后呢,吴越国南下一直占有到今天的福州!就……它这块儿地方,历史上很大!十三州。

吴越国到公元978年……它是最后一个并入北宋的——公元978年,纳土归宋,享国七十二年。它没有战乱!吴越国这个国家非常好!唐末五代时期,各藩镇割据啊,战乱很多……嗯,经常打!但只有它,采用的是保境安民的策略!什么呢?就是——谁厉害,我就尊谁!谁厉害,我就尊谁……总之,我就不跟你打。所以,它这个地儿发展得非常好!到今天,仍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七十多年,就……半个多世纪,就使两浙一带成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期!以致于从宋以后,浙江一直是中国富庶地区……这个基础,就是吴越国打下来的……就,五代十国的时候儿打下来的!它支持的……吴越国和南唐,两个国家支持的是禅宗的一个宗——法眼宗!它们两个都属于支持法眼宗的。

福建,闽国支持的是雪峰禅;广东,支持的是云门禅;吴越和南唐,支持的都是法眼宗。

另一个,是——南唐。这是“南方四国”,我们讲了三个了——闽国、南汉和吴越。“南方四国”里,最大的,建国最晚,但是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是南唐。南唐、南唐……就延续的唐朝……南部,延续的唐朝。但在南方,它实际这个“唐”是指唐朝。它是“五代十国”,“南方四国”建国最晚的!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但是,这人口最多,能多到多大呢?我们讲过——黄巢起义之后,中国也就是不到两千万人,嗯……最多两千万人……嗯,整个儿中国两千万人。所以南唐,这个“五代十国”里,南方最强大的四国之一,它也只有五百万人口。而且,这五百万人口是当时中国人口的密集区……只有五百万人口。

我们说——吴越国最强大的时候……就是以浙江为中心的吴越国,有十三州;南唐国,最强大的时候儿有三十五州!它具有的面积在今天的地图上看,就是江西全省、安徽全省、江苏的大部、福建的一部、湖北和湖南的一部!那就是中国的中部……啫,基本上都在它手里了,整个儿这个……南唐,都在它手里了。

我们前面说这几个国家,包括吴越国呀……南汉呀……闽国呀……它们都很小!就是……包括他们军队,说——地方割据、打仗、生灵涂炭……其实没有那么可怕!为什么呢?比如闽国,当时……就,最早建的闽国——王审知,那军队是里头比较强的!闽国军队比较强,它只有多少人呢?只有一万人。就是说福建——这是“南方四国”里,军队比较强的,虽然它后来灭了……但是,它也只有一万人的军队。

南唐,那就是建国最晚——它建国于公元937年。那,离北宋建国只剩下二十多年了……它建国最晚。它实际是地方割据在南京……江南建立的这么一个政权。然后呢,谎称自己……他实际姓徐,割据的这个人叫——李昪。他实际……他不叫李昪,他姓徐,后来他自己改一个名字,然后宣称自己是唐宪宗的孙子——四世孙……要不然就是五世孙【升元三年。公元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宣布自己是唐朝的孙子,改了一个名字,说——我姓李了!李昪,变成姓李的了。所以,他改国号叫“唐”。因此,这块位置……中国中部这块位置,在“五代末期”称之为——南唐。实际,就是延续的唐朝在南部。

那,它是公元975年被宋占领的。因为它紧挨着吴越国,你看——江苏嘛……江西……它紧挨着浙江,所以,公元975年,它被占领了之后,浙江的……嗯这,钱氏就怂了——978年就投降了。975年宋军攻占金陵——南京,然后,著名的大诗人——南唐后主李煜……啊,那多少好辞、好诗都是他写的……就,出来投降,南唐灭亡!享国三十九年。

但是,南唐虽然偏安中国淮南地区,它是“五代十国”期间……就是说,超过浙江……就是超过吴越国,经济最繁荣……因为它地方儿大呀!它这个,这个经济体大……人口大,经济体就大!科技最进步!并且,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

中国的后世,南方之所以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实际就是两个国家在起重大作用——南唐和吴越。南唐为中国成为这个……南方成为经济中心,起了重要作用!并且,北宋的盛世,或者说——整个儿宋朝的盛世的经济基础,是由南唐打下来的!对吧……当时你北方多穷啊!对吧?我们、我们讲“佛教史”就知道——北方,那……对吧?我们说过——就,苦得不能再苦!它为什么打仗?它穷啊,它只能抢啊……南唐享国是三十九年,但别看就这四十年的时间,历史学家一直认为——南唐,是中国南方历史上……就是,南方政权里最重要的政权……啊,之一!

这就是“五代十国”——“南方四国”的情况。为什么要介绍一下儿“南方四国”的情况?就是我们说——佛教发展到“五代十国”期间……呐,整个儿的主流是禅宗!那,禅宗史的发展主要是根据这“南方四国”的政治情况变化而变化的。

雪峰圆寂之后,那这个旁支……默默无闻的文偃,他就来到了广东——这个就是南汉政权!啊……不光只有广东啊,还有广西、还有越南……哦,当时叫“大越”政权,也……中国叫“南汉”政权【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陟下令停止向后梁朝贡,在番禺——今广东广州,称帝,建国号大越,第二年,又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他一到南汉国,那就受到了积极的扶植,极为红火!

根据这个……云门山留下的这个石碑呀,叫“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弘明大师碑铭记”【全名:大汉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碑。刻于五代十国南汉大宝七年,公元964年】说——当时的统治者叫刘鋹【刘鋹(942年-980年),原名刘继兴,兴王府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汉中宗刘晟长子,南汉末代皇帝,958年-971年在位】,踞有岭南。但是,这位皇帝……就,这位国王,他非常崇佛,积极修建佛刹!为什么呢?他有一个跟现在人一样的爱好……就,现代人一样的信佛的一些弟子一样的这个、这个……也不能叫“爱好”吧……就是,他喜欢供养僧侣——就,供养上师。

他认为——供养僧人……供养高僧,是可以使自己政权获得祥瑞的方式。这就好象现在有一些大商人喜欢供养上师一样,认为是让自己生意能得到这个吉祥的方式!他,他……也这么认为!那个时候儿就有这种、这种看法了——把高僧们全部供起来,政权就会获得祥瑞。

呐,云门文偃,他是……啊,这个……悄悄地来到了广东,没想到这是一个这样儿的地方!啊,那简直命太好啦!所以,云门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这样的政治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佛教通史(续)】-254-(禅宗)-云门天子-散在诸方

文偃大师,他出生在公元864年……就是唐懿宗咸通五年。他出世得就很晚啦!因为,雪峰义存回福建雪峰山传法的时候儿,已经是咸通六年了……那,他才出世。俗家姓张,是浙江嘉兴人,童年在本地的空王寺出家……啊,文偃大师,虽然出世的晚,但他寿命很长啊,他死于……就,圆寂于公元949年,世寿八十五岁……他的寿命很长——高僧,高寿!

他童年出家……然后呢,到了浙江建德(睦州)跟随道踪禅师学法……欸,学法啊……不是学禅!为什么?因为浙江建德的这位道踪禅师……嗯,我们“佛教史”课里没讲,但是呢,看过“公案”,看过《五灯会元》的都知道,这是佛教史上一个著名的神僧,啊……就是济公性质的!道踪和尚就是济公性质的神僧,叫陈和尚——陈宿尊。这个陈和尚呢,据记载啊——可以白日飞升……就,色身飞升!活着就能飞上天!

陈和尚属于江西禅法系——百丈怀海这法系的……禅系的!他是黄檗希运门下,跟临济宗的临济义玄是一代的……临济义玄,十一代嘛,对吧?这个陈和尚,也是第十一代的。文偃大师,童年就是跟随陈和尚学法,所以,从法脉顺序上讲呢,云门文偃实际是禅宗第十二代传人。呐,他的后来的师父——雪峰义存,其实也是禅宗第十二代传人!而且,他是正经禅宗第十二代传人。所以说,雪峰义存大师传下的两支法系:一支云门宗,一支法眼宗,这两个弟子——玄沙师备和云门文偃,从另一个角度看,都跟他是同一代人……都是同一代的,实际都不是他的弟子!就,不是他弟子代的人。

云门文偃大师呢,跟随陈宿尊——陈和尚学法,嗯……但是,学没学到神通呢?我们不知道。因为数年后,他又入福建雪峰,拜了雪峰义存为师。但是,他跟随的这个前师父啊……就是这个陈宿尊大师——道踪和尚啊,本身就是佛教史上大名赫赫的。所以,他来到福建,见到雪峰义存法师,即得印证!什么意思啊?就是……我去了,去了直接就毕业了!那……你来了,实际就是……呐,行!我同意了!你就是我法嗣了。

有一个公案,说——他为什么去了就得到印证呢?他到了雪峰山……雪峰义存处呢,很多和尚啊——千百五十人,就一千五百多人住这儿。有一天,有一僧人问《参同契》里一句话……因为,雪峰禅系是属于石头宗——石头希迁这一宗的,石头希迁……就他们的祖师,就写过《参同契》!啊……这本儿书,是他们这个禅系人人必读的书——必修课。

有一和尚就读这个《参同契》,然后就问了一句话,说——何是触目不见道?然后,文偃就回答——两斤麻一斤布。嗯……就,人家问——什么叫触目不见道?啊,这是一个义理上的问题,结果文偃就说了一个你找不着北的话——两斤麻一斤布。这僧人不明白啊……然后就问——你、你说的是什么呀?然后,文偃就继续答,说——更奉三尺竹。那,这个公案非常有名啊——“更奉三尺竹”!实际上,就是一个答非所问!正好,师父雪峰义存路过这里……欸!你是谁啊?啊……即的印证!就,立即印证了云门文偃。所以,云门文偃从道踪和尚处投到雪峰山,实际上没有什么传法过程,直接就得了印证了!

雪峰义存圆寂以后呢……那这,他的弟子就把这个福建五州就分啦……没有文偃的地方儿,文偃就南下韶关,去参灵树如敏。

当时南汉国……就,当时这个地儿已经叫“南汉国”了,南汉国是有国师的!就是——灵树如敏。灵树如敏,是著名的大安禅师的门徒。大安禅师,就是我们前面课讲过——嗯,弟子……就是雪峰义存回到福建,本来先回到的是芙蓉山,想在芙蓉山传法,后来大安带着弟子就来了,说——我帮你一下儿!结果就跟雪峰怼上了……怼上了之后,没有办法,雪峰义存才到了象骨山,然后立雪峰禅。这个大安禅师,就是赶到福建,帮着雪峰义存的那个禅师——百丈门下。就是说——百丈禅农禅基地,他帮忙的;沩山农禅基地,他帮忙的;然后这个……又是他帮忙的。总之,就是这个“切格瓦拉·大安”先生。这个灵树如敏禅师呢,就是这位“切格瓦拉·大安”禅师的弟子。

灵树如敏很早就到了广东……他可能就是广东人。他在岭南地区行化四十余年——在这个地方已经传法四十多年了!这个……声望极高!然后呢,以道行孤峻著称……就,这个人特别地道行孤峻!啊……这是一种什么形容?总之,他极得广东——南汉地区当地政商两界的敬重!可以说啊……在广东地区,是要地位有地位,要影响有影响,要钱有钱!

玄沙师备,是当时闽国国师;同时呢,灵树如敏是南汉国国师!嗯,虽然都是小朝廷,但他们也是国师。南汉小朝廷赐这个灵树如敏呢……就国师,叫“知圣”。玄沙师备那个赐号叫“宗一”……他叫“知圣”。

云门文偃来到了韶州,就投了灵树如敏。他跟随灵树如敏八年。我们说——他本身就是陈宿尊的弟子,禅宗第十一代……那,嗯……第十二代,那地位本身其实就很高!而且这个……也很会来事儿的一个人。所以,他跟灵树如敏的关系很好!感情非常好!书上讲,就……非常相契!俩人这八年形影不离。后来,灵树如敏入寂以后,那等于云门文偃就继了南汉国国师位!啊……灵树如敏直接就指定他……日常就指定他帮忙传法,所以,如敏入寂【公元918年】以后呢,南汉国当时的国王刘䶮【公元917—942在位】就指定文偃代灵树如敏传法。

但是,你传法得有道场吧?嗯,用师父的道场……第一,是不太尊重;第二呢,主要是因为灵树如敏,他是大安禅师的弟子,是农禅派的禅师,对吧?走的是普请劳动的路,对道场这种事儿不是特别讲究,对吧!所以说他道行孤峻嘛……他不是那种经院式的高僧,他是那种日常参加劳动的高僧。所以,云门文偃受国王之托代师传法,那就要有道场,于是,云门文偃就率众进了云门山……选择了云门山,然后开始盖道场。

那,在当地士绅……因为灵树如敏的这个人脉那就厚啦!在当地士绅和朝廷财力的共同支持下,云门文偃就开创了云门山弘法基地,叫作——光泰禅院。啊,这光泰禅院盖得非常好啊!说——构创梵宫,数载而毕,云门庙宇,恢弘壮阔,雕梁画柱,宝相庄严。那就是说——他把这个云门基地盖得非常地好了。然后,盖好了之后,云门文偃被召入宫,正式接替了灵树如敏国师的位置,赐号“匡真”。那,这就算南汉国的正经国师了。

他成为了南汉国的国师以后呢,又开创了云门山弘法基地……这个光泰禅院。这光泰禅院,这个……火到什么地步呢?僧史上是这么写的——自此,“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什么意思叫抠衣者呀?抠衣者就是提着这衣服的前襟儿……你,你想象一下儿这个动作啊——这儿是一长褂,提着衣服的前襟儿,表示弯着腰赶过来行礼!赶过来行礼的……溢千人——“岁溢千人”;“拥锡者”——就,过来捐钱的;“云来四表”——到处都是。

云门文偃,他生前声势已经非常浩大了!浩大到什么地步嘛?在当时的禅林里,有“云门天子”之称!国师嘛……所以这……“云门天子”之称。但是,他死后……就是,他生前已然浩大了!但是云门文偃,他死后,声名更盛!声势更隆!最后到了神话的地步!

文偃圆寂以后,(南汉后主刘鋹)大宝六年……南汉,这个等于宦官专权……不叫“宦官专权”——宦官掌权!然后,内宫的太监和外臣——雄武节度使……就是靠近云南这个地方儿的节度使(推官阮绍庄)就勾结了!奏请国王,说——晚上托梦……云门文偃托梦,说——要求开塔!因为文偃死了以后……圆寂以后,就把这个肉身啊,就封到塔里了。然后,这个太监就说——我、我托梦了!要开塔。然后呢……就,那……开吧!对吧……开塔以后,发现云门文偃,他是坐化的,竟然肉身不朽……………那,这个肉身坐化不腐!呐,肉身菩萨……这就跟六祖慧能一样啦!这就了不得啦!那这天下震动啦!南汉国王就是……就是亲、亲封啊——“金刚不坏之身”。

据此,那“四海番商”……广东那个地方儿,呐!那个时候儿,经济就挺发达了,就有很多番商——外商!“俱入内庭瞻礼”,民间百姓啊,供养施舍的金银珠宝无算!就是……商人、百姓供养的金银珠宝无算!然后,朝廷颁布给云门山的赏赐之厚啊……书上叫作“古今未有”!就是说——那,从来就没有过……赏过这么多钱!就是……没有哪个宗派见过这么多钱!对吧?我们开始说——到闽国的时候儿这个……王审知喜欢盖这个基础建设,然后禅风为之一变……很华丽!说——没见过那么多钱!那是你们真没见过钱……到了云门宗的时候儿,那叫作什么?金银珠宝无算,赏赐之厚古今未有!

云门文偃座下百余弟子……就,弟子……嗣法弟子百余人,俱得到了南汉国的赏赐——赏封号!赏钱!可以说啊……就是,在有“佛教史”以来,就没有哪个宗派有这么的……有钱!那,有、有没有荣耀的?有!呐,象什么大章敬寺啊什么……有、有很荣耀的!但没有过这么有钱过……就这么兴旺过!可以说——云门宗的财力和政治势力一时无两!

云门宗法系就是在南汉国如此积极的这个奉养、扶植下……这发展起来的!我们说这国王本身就有这习惯——嗯……奉养高僧,可以得祥瑞……他本身就有这习惯!然后呢……那、那发展就很快啦。

云门文偃弟子百余人,正式嗣法弟子二十五人——这是《景德传灯录》记载的啊……百余个!就是……不是说——每个弟子……是弟子就能……嗯,师父印证你,正式嗣法了……就,得印证你——正式得印证的二十五人。呐,其实他的势力也很大了啊!正经的嗣法弟子就二十五个人,还有百余弟子!

那,本来这个宗就已经很有钱啦……有钱、有人、还有势力!那崛起不就是一眨眼睛的事情嘛!对吧?“灯录”记——云门弟子……散在诸方……典谋法教……领袖沙门【原文:其诸上足门人常厚等四十余人,各是章衣师号,散在诸方,或性达禅机,或名高长老;在京小师悟明大师都监内诸寺;赐紫常一等六十余人,或典谋法教,或领袖沙门】。呐,就……他师父已经叫“云门天子”啦!那,弟子“散在诸方”、“领袖沙门”……可以说云门宗——这个禅宗“五家七宗”第四个……这个出现的宗派,就第四家……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一个赫赫大宗!

接……按说啊,云门文偃的法系,我们刚讲——他是陈和尚的弟子。陈和尚实属百丈洪州宗——黄檗希运的弟子,跟临济义玄是师兄弟。但是,云门文偃作为江西禅系——洪州宗的,后来投到了雪峰义存的门下……投到石头宗门下,并且待的时间很短!后来,他又投到了灵树如敏,跟灵树如敏在一起,在南汉待了八年。这灵树如敏是谁呢?是哪个宗的呢?欸……灵树如敏,他也是石头宗的。

这个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因为,灵树如敏是大安禅师的学生。大安禅师,就是我们说的——“切格瓦拉·大安”是来自于百丈山洪州禅系的。欸,他们这个禅系变化就很、很诡异!对吧……灵树如敏讲的是石头宗的雪峰禅……奇怪吧?就是说——他虽在南汉,但他讲的是石头宗的雪峰禅,是雪峰义存禅系的!就是……他们跟师父这一代都不一样。所以说,“五家七宗”后期这几代宗师,我们想非常清晰地切清楚他们的法脉,是非常难的!

但是,云门文偃,他早期是洪州宗,晚期转入了石头宗!就是……早期属于江西禅,晚期属于湖南禅,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确定无疑的!云门文偃的法脉变更,在佛教史上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事情!为什么说——对他的法脉,大家就这么盯着?因为这具……他的法脉变更,在佛教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而且,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我们说他前面这个……嗯,法脉多乱啊!一会儿这个江西禅,一会儿湖南禅……然后,他的师父——灵树如敏也是!师父的师父是江西禅,然后到徒弟这儿成了湖南禅……

为什么这么多人的变更大家都不注意,就盯住了云门文偃呢?就是因为云门文偃,他具有标志性!首先,他是“五家七宗”中的开山宗师!他是云门宗的开山宗师!呐……大宗师!开山宗师了,那就不一样了!你包括雪峰义存也好,对吧?他毕竟……他没有自己的宗派嘛,对吧……他没有开山嘛!开山宗师,那,这个位置就不一样了!

而,开山宗师的法脉变更,那就具有标志性了!这个是什么标志呢?因为,在“佛教史”上……我们说——“佛教史”从晚唐以后,实际就是“禅宗”和“净宗”两个宗的“史”……就没有其他人的事儿了。就是……“禅宗史”从云门文偃开始,禅系的主流就从洪州宗向石头宗转变了。他是一个标志性人物!在他之前,大宗师……禅宗的大宗师以洪州宗居多……就是说——以马祖的弟子居多;从云门文偃以后,以石头宗居多,就是——以希迁的弟子居多。

那,这种转变呢……我们很难从佛学理论上,或者说佛教的宗旨上找到原因。就是……为什么作为开山宗师,云门文偃他的法脉会从江西变湖南?从洪州变石头?不知道!学理上不知道这个原因……虽然很多宗师都变,但是他是具有标志性的——自他以后,那石头宗就成为了主流。

我们虽然不能从佛教的学理上找到原因,但是我们可以从“大佛学史观”的角度出发,找出来这个原因……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洪州宗,就是我们说“农禅”啊,他们是以流民群体为基础的,对吧?农禅基地嘛……流民!嗯就是……没有文化!嗯,个个就是没有饭吃!嗯……乱世!就是……它的背景是“乱世”——洪州宗发展的背景是“乱世”。

而石头宗呢?石头宗是以小知识分子为背景的。欸,你看——他都是读书人!那说,我说……我们说——它的宗师全都是又能写诗,又能读书的人……那,它的宗师全会写诗!所以,石头宗是以小知识分子为背景的……它是以治世为背景。小知识分子多,说明什么呢?说明——世道在转好。

我们说——从唐末开始……从唐末开始呢,这个社会就是大分裂、大动荡!所以,这个早期……那就是流民为基础的洪州宗。

而到了五代的晚期,实际上,这个社会已经开始转好啦!你别看是“五代十国”呀……但南方四国,这些小朝廷的主要政策都是休养生息!经济都已经得到了恢复,对吧……这些小统治者都是保境安民的!老百姓普遍生活都变好了!于是,流民情况就减少了,小知识分子就增多了。

历史上……而且这个历史走到了“五代”的晚期,它也已经开始从小割据政权,重新走向一个统一强盛的中央政权……已经到了这个历史节点!它马上就要进入北宋了!一到宋朝,经济为什么那么发达?实际是因为——在“五代”的晚期,这些小割据政权的经济已经发达了!所以,北宋把它们一统一,立刻就高度发达!对吧……

这就是为什么从“大佛学史观”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说——云门文偃的法脉变更是标志!他之前,洪州宗多……因为他之前,还是主要是乱世……以乱世为背景,就是洪州宗大师多!那,他之后……小朝廷,大家的生活变好了!呐,以治世为背景,那就是小知识分子的僧人开始增多了。

这是我们从“大佛学史观”上来判断说——他的法脉变更是什么道理……因为他的法脉变更,我们从佛学理论上和佛学宗旨上是找不到道理的。


佛教通史(续)】-255-(禅宗)-总在这里

我们前面的课讲过——雪峰禅系有“雪峰两擎天”之说,但是一般雪峰系自己只提玄沙师备,再传大法眼文益开法眼宗。他们很少提云门文偃。不光是当时如此,百年以后,北宋大僧正——赞宁,在《宋高僧传》这样重要的佛教历史资料里,竟然也没有写云门文偃……就没有为他作传!这是“五家七宗”的开山祖师啊……云门宗的开山祖师啊!僧史竟然没给他写传?这不奇怪吗!?

禅宗主流的禅系变化,就是……以他为标志的,从洪州到石头的变化,以及云门文偃不被历史所提起来的这个谜团,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我们今天也不知道!不光云门文偃大师,他的这个……这、这两个“不知道”是谜团……他的经历是谜团,其实他的性格也挺谜团的——后世,根据遗留的资料来看啊,我们感到云门大师的性格,有很多自我矛盾和冲突的地方。

根据《云门匡真禅师广录》记载……啊,这个是他的弟子德山缘密写的啊……就是回忆他师父,这是他的正宗嗣法弟子——德山缘密写的三卷《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广录”里记载了云门文偃死前的两份儿遗嘱:一份儿叫“遗表”,一份儿叫“遗诫”……欸,告诫的“诫”。

所谓“遗表”……上表的“表”,是政治遗嘱;那,“遗诫”……呐,告诫!告诫弟子,是私人遗嘱。这个“遗表”呢,作为上表……死之前的上表,是属于他的政治遗言,以及要抒发一下他的自我……有点儿象诸葛亮似的,最后要抒发一下自我嘛!

首先,呐!先要献上对南汉国未来美好的祝愿!啊,这、这……我们就不讲了。然后抒发自我,谈到自己的一生,文偃说自己的一生——困风霜十七年,涉南北数千里。啊,总之就是……也是受过很多的苦啊!然后呢,就感慨一下儿!然后……嗯,感慨完了,就是感谢国王对他的知遇之恩、对他的恩德、对他的扶植……BUT!就是BUT……但是,文偃大师说——这么富贵,其实不是我所求。唉……这就跟他师父——雪峰义存一个路子!就,哎……这、这……你们以为我过得好?其实我过得痛苦着呢!文偃大师说——我的一生追求唯在止心。哎!“止”,停止的“止”……“ 唯在止心”。你看……宗师情怀跃然纸上!“富贵于我如浮云,愿作沙门一释子”。啫……这个遗表写得还是很、很好的!

然后,另一份儿是“遗诫”——告诫弟子、告诫门人……就,属于他的私人遗嘱。这个遗诫的风格跟这个遗表的风格就不一样!这遗诫里说——凡系山门庄业财物等,一切要尽归本寺使用,切勿互移他寺。所以,云门文偃大师的这两份儿遗嘱单……这个单看都行啊!你连在一块儿看呢……你就觉得——大师稍微有一点点分裂……您不是“一生唯在止心”,富贵于你如浮云嘛?而后这个……遗诫里又告儿他:一切财物可千万别给人使啊……都是咱们的东西!物欲如此之重,对吧……还“凡一切财物”!啊,都要……嗯,嘱咐一下儿。所以说,一代宗师的这两份儿遗嘱呢,并在一块儿看呢……我们后人很难评价。

云门宗,它之所以在“五家七宗”中第四个成宗,可以开宗立派,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我们说——你没有独特的理论,或者说象佛教宗派一样,你没有自己独特的判教理论,你是不能开宗的。这套理论呢……我们去年在“佛教诗词”课里还讲过一次,叫“云门天子镞”。嗯……我们“(佛教)通史”里……嗯,仔细再讲一下儿吧!

云门的禅理论,它有一个理论框架!它的理论框架就叫——云门三句。后世,管这“云门三句”就叫作“天子镞”——天子诏令。

关于云门文偃的这三句……就是说——他的理论就是“三句”,“三句”就总结出了云门禅的理论。后世,其实记录很多!但是,差别比较大。因为我们说——在这个正牌儿僧史里没有他的“传”,所以呢……都是其他人记的。那,差距就比较大,我们也不知道以哪个为准。一般情况是以他的法嗣——朗州的德山缘密所传的“云门三句”为准,就作为云门禅的核心理论。

这个朗州德山……我们说——石头宗的远祖在哪儿?德山宣鉴嘛,就是在这个朗州德山。朗州,就是今天湖南的常德。嗯,湖南常德的那个德山缘密……就是,他又去他师爷那儿去了。

所谓云门三句,就是……云门宗的禅理论框架,就是三个成语——第一句,叫“函盖乾坤”;第二句,叫“截断众流”;第三句,叫“随波逐流”……哎,听着跟武功一样。我们详细地讲一下儿这“云门三句”吧……三句成语。

第一句——函盖乾坤。函盖乾坤,这一听就知道,就是……形容某种至大!哎呀……就,桉啦一样,至大!那……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函盖了乾坤……至大无外!大到什么地步?没有外面了!大到这种地步!

那,大到这种地步之后,你就可以包容天地了……对不对?那,你就可以……所谓“一切具足”,是不是就都在这里了?都在这个本体里了,对吧!那,函盖乾坤这种“至大”……这种东西,至大能包容天地!我们想一想……什么东西“至大”到能包容天地呀?有吗?很显然啊……别地儿没有,佛教有啊……心呐!心,至大可以包容天地啊……对吧!那,这就是“心”的概念。

因为,佛教义学从“心”的概念出发,有很多概念……嗯,都是具有包容天地的意思!所谓具有包容天地的意思呢,就是讲——它具有最高的本体性。哲学上讲就是说——它具有最高本体性,它就可以包容天地。比如说智力的“智”——“智”,啊……它具有这个包容天地的作用!“理”,就……道理的“理”,也是!“知”,也是!对吧?实际都是从“心”这个概念发出来的佛教概念……因为佛教对于“心”这个概念,它有很多种解释!涉及到不同的哲学解释……

但是呢……云门宗,它用的这句话,叫“涵盖天地”!云门三句的第一句叫“涵盖天地”——心能涵盖天地……函盖乾坤,不叫“涵盖天地”啊……函盖乾坤!那,这就等于把所有的概念都覆盖了!把禅宗内部的概念差别就给模糊了!就是说——“心”也在我这里……也在函盖乾坤里;嗯……“知”也在里头;“智”也在里头;“理”也在里头……这样儿,就把所有的义理都笼统地作了一种譬喻,这种譬喻就叫作“函盖乾坤”。

函盖乾坤?得!都在里头了。呐,这就使云门宗的义理呢,在禅宗的范围里……禅宗其他宗派说它叫作“纵横变化”!嗯,因为……它为什么“纵横变化”?因为,它大呀!它什么都……它什么都在里头啊!这就是“云门三句”第一句——函盖乾坤。

第二句——截断众流。截断众流,实际就是指——要制止学者不得不继续这样思维下去……必须改变思维模式!截断你的思维……截断众流。“众”是指对方,就是截断学者这个……的思维,不能让这样思考下去。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就叫“截断众流”。

第三——随波逐流。什么叫随波逐流?就是要按照学者的水平,按照他的情况,加以引导。就是……可以说就叫作“因势利导”吧……这个词!就是——随波逐浪……随波逐流……因势利导。

这就是“云门三句”……就是,三个成语——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啊,随波逐流……哎,差不多就这意思。这三句。嗯……这就是“云门三句”。

但“云门三句”,它是个理论啊!就是……是云门宗的禅理论体系。呐,你如何具体地去应用这三句呢?就是说……首先,要函盖乾坤,把所有的理论都裹在里头;第二个,截断众流,禁止对方这样思考下去;第三个,随波逐浪,你要再顺着对方的情况因势利导……这是理论!理论走向实践,对吧……

理论归理论,你还得有实践……还得有实操!所以说,日常如何去应用这个理论……实践呢?应用云门三句的实操方式,云门宗还有一个理论……啊,有一个学说……叫作“一镞破三关”【三关:第一关,破本参;第二关,破重关;第三关,破宗关】。哎,云门宗就这点好……其实,禅宗各宗都有这个优点!什么呢?这是禅宗的大优点啊!比起净土宗啊……其他宗派来,那个就是……就“口号儿”!理论全部是“口诀”!全部是“口号儿”!你只要把口诀背下来,一想你就明白了。

所谓云门宗……它的这个具体操作——“一镞破三关”,也是三个成语!就是……如何操作这“云门三句”呢?也是三个成语。第一句,也叫“函盖乾坤”;第二句,叫“目机铢两”;第三句,叫“不涉外缘”。

函盖乾坤,我就不解释了啊!就是说——你说的这个理论,必须所有东西都沾边儿,所有东西都覆盖!

然后呢……第二个,叫“目机铢两”。这个词儿是个成语,很少见的成语……嗯,不知道的……很少见。就是……举一反三就叫“目机铢两”。什么叫“目机铢两”呢?就,看一眼……你看,以前的钱,叫“五铢钱”嘛……五铢一两……就是,这个钱看一眼就知道重量!目机铢两。看一眼就知道它多少钱……这,就是举一反三。

首先,要函盖乾坤——所有的理论都覆盖!然后,第二个呢?目机铢两……就是一眼,啫……欸,就知道对方的斤两!哎……最后是不涉外缘。

所谓“目机铢两”,就不叫知道……掂量对方斤两……就是说——要对所有的情况明察秋毫!因为,你看一眼你都知道它多重嘛!就……明察秋毫。

不涉外缘……第三句,就是说——不被心境所左右。

那,这就是“一镞破三关”……唉,听懂、听不懂就这样了吧!这是云门宗具体的行禅方式——“一镞破三关”。

关于目机铢两、不涉外缘……其实,这不是一个云门宗的追求,这是禅宗所有宗派的追求!就是要——明察秋毫,不被心境所左右!对吧?这不光是云门宗的追求。所以,它的特色实际就在那“函盖乾坤”上……就是说——上来我作的定义就要很广泛,把所有东西都裹住。这三句,就是云门文偃大师用来解释“云门三句”的“一镞破三关”。

呐,这就是云门宗两大基础理论……就都讲完了——“云门三句”和“一镞破三关”。

文偃大师,他是云门宗理论的奠基人,这个“云门三句”和“一镞破三关”……这是他提出来的。但是,真正把它义学化了……就是抽象成哲理了,形成云门禅特色,并且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实际不是他……他就忙着传法了,真正形成理论的,写成“广录”的,对吧……就是那个《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的,写出来语录的,是他的嗣法弟子——德山缘密。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德山缘密写的这个“文偃语录”看出来,他是如何来操纵……就是,记录了好多他师父的公案,是如何来操纵这个“云门三句”的……就是说——什么叫作“截断众流”?啊……嗯,什么叫作“一镞破三关”?你可以看一下儿。就是说……我们举几个公案:

比如说——他见到雪峰义存回答那个《参同契》的话,说——嗯……一两布麻三斤。就是这种类型。

比如说问他……有人问云门文偃,说——什么是禅?云门文偃回答,叫作——云正好看(辨)。

有人问云门文偃,说——什么是道?然后他说——云里有个字。懂了吗?不懂吧……

有人问云门文偃,说——何是祖师西来意?回答说——云里看见山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叫“截断众流”。嗯……截断众流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我拒绝作正面回答!所问非所答!而且,我回答的东西,让你根本想不明白我在答什么!这就叫“截断众流”。

所以说,云门文偃的法脉,实际最后实际上都传给外跤篰了!就……我们如果看外跤篰新闻发言人的回话,他们都就属于云门宗的嗣法弟子……就叫“答非所问”——转移话题。这就是“云门三句”的真传。所以说,按照“广录”记载的“云门三句”表达的这个思想,那它……其实就没什么意义,精彩的东西不多。

云门禅的“云门三句”和“一镞破三关”,它作为云门宗的禅理论基础,实际是一组“体”、“用”关系。什么意思呢?“云门三句”是“体”;“一镞破三关”是“用”。但是,在这组“体”、“用”关系之上,还有一个云门禅观的精神内核儿。什么叫禅观的精神内核儿呢?比如说,我们讲曹山禅……前面讲它的禅理论叫“君臣五位”——禅政治学。但是,它的精神内核叫作“逢春不变心”,对吧!这是它的精神内核儿——自由!绝对的自由意志!逢春不变心。

云门禅也有一个精神内核儿,它的精神内核儿也是一句话,叫作“总在这里”。什么叫“总在这里”呢?“总在这里”,实际是建立在华严宗关于“道的遍在性”上的一个总结。理在事事,事事具理——“理”在所有的事儿上,所有的事儿又都在“理”上……圈儿套圈儿,这是华严宗的理论。圈儿套圈儿……这是什么呢?就是华严宗的“法界缘起”,又叫“无尽缘起”。这个理论,我们讲过很多次!嗯,不懂?先这么听着。“无尽缘起”的表现,就是“一毛孔可以纳一世界”的华严境界。

有一个公案,是这么记的……这个“总在这里”说:

文偃拄着拐杖坐在地上,对徒弟说——乾坤大地,微尘诸佛,总在这里。

徒弟问——师父你说“总在这里”……在哪儿呢?

文偃就忽然站起身来,用拐杖在地上一划,说——总在这里!

然后,又划了一下儿,说——总也要从这里出去。

“总在这里”、“微尘诸佛”、“乾坤大地”、“总在这里”、“总也要从这里出去”——这就是云门宗禅观的精神内核儿。这两句话很震撼的——“总在这里”、“总也要从这里出去”。

“总在这里”,实际就是云门文偃对华严宗“理事无碍”这个概念理解的一个特殊禅语!“总在这里”……也总要从这里出去,等于把华严宗的“理事无碍”给悟透了!

“总在这里”是从禅理论出发的!它对当时的禅行,或者说行禅,产生了直接影响,就——云门宗的“总在这里”这个精神理念直接影响了晚唐的禅行。为什么?晚唐以后,我们说——从临济宗开始迎来了禅宗的新时代……就是四处行脚,各宗都要讲接机之锋……因为到处都是行脚的僧人。云门文偃就坚决反对四处行脚,说——知你行脚驴年得个歇?就是说——你什么时候才能歇、歇下来?什么北去五台礼文殊,南去衡岳参马祖……吃饱了撑的你们是!名为比丘,实际就是瞎蹿。

云门文偃反对四处行脚,反对人员到处流动,这是站在农业经济稳定性角度来看的。我们说——实际上,当时的社会情况已经从晚唐的流民,转向了稳定的地方小割据政权,所以他反对四处行脚。因为,四处流动不光影响治安,还给这种农业经济产生破坏。

“总在这里”作为云门禅精神的内核儿,实际影响出去就是云门文偃推崇的一种生活观……“总在这里”不光是“禅”的精神内核儿,也是云门文偃推崇的生活观!文偃说啊——好好关心眼前!活着呢……不要费什么力气,省心省事地过日子,便与佛祖无别!无端起那么多妄想作什么?我客观说——其实、其实一种挺好的生活观啊……把这个“总在这里”推广下去。

在《云门匡真禅师广录》里,记过他的一句名言,叫作“好事不如无事”。那,(电影)《一代宗师》里不是也说过嘛——没有消息就是消息。“好事不如无事”,这个就是贯彻了云门宗的“总在这里”这个“禅”精神体现到生活中的处世哲学。

云门家风的“总在这里”,是受到当时历史的条件制约提出来的。嗯阁厮不是说过嘛——我们只能在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只能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嗯阁厮说的。云门文偃也是按照嗯阁厮说的去认识的。

“总在这里”——“禅”精神……这种“禅”精神,以及它对这种……把这个“禅”精神推到生活中的这种认识观,实际是要为当时的历史情况服务的——当时,上,有南朝的小朝廷……那,社会要稳定;下,百姓经历了晚唐的动乱,需要安慰灵魂,需要安身立命!所以,“总在这里”这个禅观,对于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教化一方,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或者说——云门禅在广东得以快速发展,那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站在“大佛学史观”的角度看呢……云门禅的这种禅风,其实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五代末期,南方四国的政治面目。历史的政治,影响了佛教;而佛教的历史,反过来也影响了政治。五代十国……南方四国的小朝廷帝王,我们看——南唐,李后主;吴越,钱镠;闽王;包括这个……刘岩,南汉刘岩【南汉高祖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这都是什么?都是那种小朝廷——乐、乐……富于生活,优哉游哉,沉醉于富丽堂皇……前有那个钱镠,后有李后主……那全是这种人!全是那种……啫,公子哥儿式的人。

在“五代十国”这种常年割据的大背景下,你看这些国家……地方割据,应该天天打仗啊!但是,竟然没有出现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说——我要统一全国!反正,南方是一个都没有……嗯,连想都不敢这么想!设计一下儿都没有!所有想着统一全国的,都来自于北方!就是……来自于穷得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干的北方。所以说,云门宗的“禅”精神——“总在这里”,它不光体现了“五代”后期中国佛教禅风方面的变化,其实,它也反映的是中国南方诸国、南方民族……它内在的政治性格。

佛教通史(续)】-256-(禅宗)-不悖师说,罗汉桂琛

来源: STONE的学习笔记

前面几课,我们讲了——雪峰禅系发出来的“雪峰两擎天”,一支是“金刚眼睛”玄沙师备,一支是“总在这里”云门文偃。

禅宗“五家”,它的后期发展,主要是跟“五代”——南方四国的政权发展有关的。当时南方四国,我们按今天的地图来看——闽国,福建;南汉,广东、广西;南唐,江苏、江西;吴越,是浙江。这是个大概的地理范畴。玄沙师备是在闽国……这就是福建,这是雪峰禅系的主要基地;云门文偃在南汉,这是云门禅系的主要基地。那么,他们后一代的弟子,很显然就要向周围去扩展,那剩下的就是两个国家——南唐和吴越。

云门文偃这一支,它是在广东创建的云门宗,是禅宗“五家”的第四家。还剩下一家,没有正式地创建……玄沙师备老师,他提出来的是“金刚眼睛”学说,这个“金刚眼睛”就是“法眼”。但是,从学说到创了一个宗派,这中间还要隔两代。师备老师,他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就是——依据《首楞严经》入禅。那,一条新的道路……成宗,这个道路总是有些曲折!所以,直到玄沙师备的嫡传徒孙,第三代——清凉文益,也叫“大法眼文益”,法眼宗才正式成宗。这是“五家”中……“五家七宗”中,禅宗“五家”的最后一个。法眼宗的名字,就来自于清凉文益的谥号……封号——大法眼禅师。

禅宗之所以有“五家”,按照历史的传说……就,按照传说来看啊,禅宗分成五家,它是一个历史的预言——在佛教史里说,这叫“授记”而来。什么叫“授记”而来?就是——预言过。我们在“佛教诗词”里的第一课就讲过达摩有一首诗,叫作——“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参考关联阅读 佛教诗词 第3课)。达摩祖师就已经说了……预言了“一花开五叶”。如果这真是达摩说的呀……那真是板儿板儿的预言啊!那,祖师授记,禅宗将来就是要分成五家……其实不是!这首诗是托达摩而写,其实不是达摩写的,它是宋朝的诗僧——普宁(释普宁)写的……等于事后的追认。

既然“一花开五叶” ……五叶花,我们讲过——牡丹!那,按成宗的世间来看,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这四个,我们都讲了。那,四家之后,最后一个宗派,禅宗“五家”的——法眼宗,就要来了!

金刚眼睛,这是法眼宗最早的理论来源!它的概念,是玄沙师备老师确立的……它依据“金刚秘密体”而成宗。那,从理论到成宗,这个历史的重担,就交给了他的徒弟们。

玄沙师备,他本身来自于雪峰禅,是雪峰山的首座,后来又在玄沙山弘化。我们说这玄沙山就在福州边儿上——升山,所以,玄沙师备的弟子……嗣法弟子,基本都在福建省活动。

雪峰义存和玄沙师备,这师兄弟……或者说师徒二人,他们对于禅宗在福建的发展、扩展,或者说……作用很大!玄沙师备,他本人的嗣法弟子很多,呐……他弘化三十余年嘛!但是真正传其法旨、得其心要的,是福建漳州罗汉院的桂琛【谥号:真应禅师】,很……很特别的一个学生。

桂琛呢,他是河北常山人。河北常山,就是我们前面屡次提到的那个——石家庄正定。石家庄正定,古代又叫“常山”,常山赵子龙就是这里的。桂琛呢,俗家姓李,他在本地先受戒。受戒完了之后,就往南走了……那个时候,北方已经没有明师了,临济宗的祖庭已经移到河南汝州。然后,他就先到了云居山,求学于云居道膺。

云居道膺,他是曹洞宗的旁系,提倡的是“无争禅”,“无争禅”是洞山禅系的一支,我们说——云居道膺是洞山良价的两大嗣法弟子之一。

桂琛在云居道膺这儿学“无争禅”不是很很相契,就……啫,不是很合,就继续向南,就来到了福建,求学于雪峰义存和玄沙师备两个人。

从罗汉院桂琛……我们就说——罗汉桂琛,他的求学经历可以看出一个历史的变迁……就是,从晚唐以后的一百年,中国佛教,或者说中国佛教的主流——禅宗的中心在转移。中唐的时候儿,禅宗的中心在湖南、江西;到了晚唐,就开始向北转移到了河北;然后,又南下,转移向了福建。

这个桂琛……罗汉院桂琛,他是正定人,对吧……临济宗祖庭所在地,那你出家,你直接在那出好啦,但是,他出生的时候儿,临济宗的中心已经迁移了!我们说——先迁移到了大名,后来又迁移到了河南汝州。所以,在他师爷的那一辈儿,就是雪峰义存的这一代的时候儿,天下学僧还是去河北求学。雪峰义存本人……啊,他们师兄弟三人就从福建到过河北临济,对吧?但是到了桂琛这一代,已经开始从河北临济前往福建求学。所以我们说从桂琛的求学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来——自中晚唐以后百年来中国佛教中心的转移。

罗汉院桂琛,他是玄沙师备的嫡传法嗣。我们说——玄沙师备有好多学生,弘化三十多年,只有他是真正的嫡传!因为,他继承了玄沙山“唯识无境”的学说,而且更加洒脱——不光是“唯识无境”……因为,持唯识学理论的弟子很多,但是,他坚持了师父的那个“灵性金刚秘密体”的学说。我们说——玄沙师备提出来一个“人的最高本体”……就是,提出了一个“最高本体论”,而且这个“最高本体”是个实体,叫作“灵性秘密金刚体”。

在佛教哲学的四大流派里呢,最后一个流派,或者说——集大成者,叫唯识学派。唯识学派分两个分支,各自有一个最高本体:一个是“阿赖耶识”,一个是“如来藏”。玄沙山这个“金刚眼睛”的学说,它既不同于唯识的“如来藏”,也不同于唯识的“阿赖耶识”,是“灵性秘密金刚体”。那,这个“最高本体”,或者说这个学说,是玄沙师备个人首创!它和传统的佛教义理是大不相同的!我们前课就讲过——这是一个很危险、也很勇敢的理论。所以说,之所以说罗汉院桂琛是玄沙师备的嫡传法嗣,就是因为他坚持了师父这个危险的学说。

一个宗教的学说,如果你最后被承认了,呐!你开宗立派,对吧?你创建学说、开宗立派……如果你不被承认,或者说不被广泛承认,那就有沦为异端邪说的危险啊!所以说,罗汉院桂琛继承了师父——玄沙的这个“秘密金刚体学说”,他就正走在了一条危险的道路上!

而且,在传法的方式上啊,桂琛显得更加地“左派”……就,更加地激进!他已经走上了密法传教的道路……就是,已经开始传密法了。他叫罗汉院……漳州罗汉院桂琛,是因为当时他在漳州弘化……当时整个儿福建分五个州,其中有一个州叫漳州……福州、漳州、泉州、汀州……他在漳州。当时的漳州行政官员叫“漳州牧”……牧师的“牧”啊,就为他在闽城西的石山上,建立了一个庙,叫作“地藏精舍”……嗯,也不一定是个庙啊……就是个“精舍”。然后,罗汉院桂琛就在地藏精舍聚徒二百余人。

根据《宋高僧传》本传的记载啊——“琛以秘重妙法,罔轻示徒。有密学恳求者,时为开演”【《宋高僧传》 原文:密行累载,处众韬藏。虽夜光所潜,而宝器终异。遂为故漳牧太原王公诚请,于闽城(即漳州)西石山建莲宫(即地藏院)而止。驻锡一纪有半,来往二百众。琛以秘重妙法,罔轻示徒。有密学恳求者,时为开演】。什么意思?这段话说得已经很清楚了——他正在秘密地传教,“有密学恳求者”才“时为开演”。他传的是秘重妙法,说明——桂琛不光继承了师父玄沙山的这个“秘密金刚体”的学说,并且,他继承了师父密教传教的部分,正在秘密地传教!

玄沙师备禅观,依托的根本经,我们讲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它分为两部分——“首楞严经”和“首楞严咒”。其中,就有密法、密咒几百条儿。这个……“首楞严咒”,或者说这些“密咒”,玄沙师备大师生前肯定是传了,但是我们说——这是一个勇敢又危险的选择!所以,他应该是只选择了最重要的几个嗣法弟子传了这个“大佛顶首楞严咒”。这是……密教入禅!这是当时中国佛教的一个潜伏的潮流。

师备老师这么做了,但是他是知道这个危险性的,所以,他是小范围地传……因为玄沙师备,他本身是雪峰首座嘛……呐,他就是大师……大师兄、小师弟……对吧?师父的小师弟,徒弟们的大师兄……所以,其他师兄弟拿他是没有办法的!虽然知道玄沙师备在传密法,那只能当没看见。

罗汉桂琛,他不光是玄沙师备的嗣法弟子,同时,也是他传播密法时的重要助手……这个密法有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能传,得两个人……得有助手才能传,所以,玄沙师备圆寂以后,罗汉院桂琛那就在漳州这个地藏精舍传承师备所教的秘密法。但是,他私传的这个秘密教法受到了雪峰义存其他支派的强烈反对!

雪峰禅受闽王册封,有五大紫衣首座……就,五个领头儿的,那……剩下的,百、百十人。除了玄沙师备,还有四个——洞岩可休、鹅湖智孚、招庆彗棱、鼓山神晏。这是剩下的四大首座,对吧!我们说——师备大师和雪峰大师是同时入寂的,所以……呐!罗汉院桂琛继续传密法的时候,师叔们就看不下去了啊……那,其他支派是强烈反对的!

小师叔最后就出手了!那四个师叔嘛……四个得法师叔,其中,小师叔——鼓山神晏就出手了!鼓山神晏就找到了当时的漳州牧,要通过朝廷势力逼迫罗汉院桂琛放手,对吧……师父有两条路,一条是“唯识学”,一条是“秘密金刚体”。你学那个“唯识学”就好啦……你为什么要坚持这个“秘密金刚体学说”呢?所以,他想通过政治势力逼这个罗汉院桂琛放手。

而且,还有四个师叔嘛……对吧?洞岩可休、鹅湖智孚、招庆彗棱,还有我——鼓山神晏,你随便挑一个!你挑谁都可以!你挑哪个,我们就立刻认你为嗣法弟子……只要你能放弃玄沙师备,归入正宗雪峰禅系。

为什么这么做呢?我们前课说过啊——玄沙师备,他和其他弟子不同!他本身就是平辈儿的师弟;第二,玄沙山法旨和雪峰山法旨,它是属于两个学派……在佛教里——玄沙山,是唯识学派;雪峰山,是中观学派。大师兄活着,四个小师弟不敢怎么着,但是大师兄不在了!对吧?我们收拾你个师侄,还不是手拿把掐的啊!

而且,雪峰的师叔们啊,给开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就是说——你想挑谁……挑谁,对吧!你只要放弃你师父那个“金刚眼睛学说”就可以了。但是,他们这一次,他挑错了人了!罗汉院桂琛,他是河北常山人啊!我们不是说有地域歧……嗯,地域这个……嗯,性格吧!常山赵子龙的老家,那儿的人硬气得很啊!背师弃义这种事儿怎么可能干呢?而且,按曹洞宗的理法,背师弃义相当于欺师灭祖!那就是“谋杀亲爹”啊!

所以,僧史记载——罗汉桂琛“确乎不拔,终为晏谗而凌轥”【《宋高僧传》原文:琛得密法付授耳。时神晏大师,王氏所重,以言事胁令舍玄沙、嗣雪峰。确乎不拔,终为晏谗而凌轥。惜哉】。什么意思啊?就是——鼓山神晏给漳州牧进了谗言。他“确乎不拔”……就不服!就不同意!“终为晏谗”,就是——被鼓山神晏进了谗言……而凌轥!就是——凌辱加蹂躏……凌辱加蹂躏!反正字面上是这个意思啊……凌轥!但说得很含糊……因为毕竟他们是那个师叔、师侄嘛,对伐?还不至于这样儿。但是,肯定是压制、排斥了桂琛!但桂琛的态度呢?就三个字——你随便。

桂琛就这么硬挺着,开始向禅宗内部输入密教!自玄沙师备和罗汉桂琛开始,禅宗输入密教,这就是一直隐隐的一个趋势……就是说——在佛教的禅宗统一运动中,一直存在一个隐藏的趋势,就是密教正在输入禅宗。但是到了玄沙师备和罗汉桂琛的时候,这个趋势……就是“密教入禅”的趋势,就变得非常地明确和显著起来了。

在佛教史上呢,有个惯例,叫“三代成宗”……就,必须有三代!一代不行!法眼宗也一样——玄沙师备传漳州罗汉院桂琛,再传他的弟子,呐……这回三代了!该成宗了!

罗汉桂琛的弟子,他们在福建本省……你看——受到凌虐嘛,那只好走啦……再往南方去——广东那边是云门的地盘儿。在福建本省,四位师叔都不放过他!所以,罗汉桂琛的弟子就开始向“五代十国”中剩下的两个国家去流动……“南方四国”中剩下的两个国家。剩下两个国家就是——江苏和浙江,主要是这两块地方。

呐,江苏、江西这块,包括湖南、湖北的大部,这属于南唐国;浙江全省,这属于吴越国。但是,这个运气很好!南唐和吴越是“南方四国”中最富的两个国家——历史最富,今天也最富!罗汉桂琛去了南唐的嗣法弟子——清凉文益,就确立了法眼宗,成为了“五代末期”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宗派,也是禅宗最大的宗系!就是——法眼宗。

五代十国的时候,南方四国的禅宗宗系是这么分的……我们为什么就直接说“禅宗宗系”了?因为从晚唐以后,中国的佛教史就是“禅宗史”和“净宗史”……汉传,就是“禅宗史”和“净宗史”!没有别人的事儿!我们讲完“禅宗史”和“净宗史”,“佛教史”就讲完了。

南方四国,它的“禅宗宗系”是这么分的:

闽国——福建,呐,雪峰的大本营;

南汉——广东,云门的大本营;

法眼宗……因为这个密法的原因,被逼出了福建,所以,它一家就吞下了剩下两个国的地盘儿,就是南唐国——江苏和吴越国——浙江。

啊……所以说有的时候,这个……挫折可能也是机会。罗汉桂琛,他这一代是受到打压了,没有把玄沙山的法旨——“金刚眼”确立成宗。完成这个任务的……就是,创立法眼宗的任务的,那就是他的最有名的嗣法弟子——清凉文益。

《景德传灯录》记啊——罗汉桂琛嗣法弟子七人。上首弟子——文益,一般叫“大法眼文益”。因为,“大法眼”是他的谥……这个封号啊……谥号,这是死后的事儿。所以,一般我们叫“清凉文益”。

他生于唐僖宗光启元年。唐僖宗光启元年是公元885年。唐灭于公元907年……什么意思呢?他出生的时候儿,唐朝离灭亡没几年了……十几年。

他死于后周显德五年。后周显德五年,就是公元958年了。那,北宋建于……那是篡位的啊……建于公元960年,等于他死的时候儿,北宗就要建国了。所以,清凉文益的一生就贯穿了从唐末、五代的整个儿过程!那你看他……挺惨的吧!他生下来——唐灭;他死——宋建!正好儿贯穿了“五代”……基本上,完全!

大法眼文益,他俗家姓鲁……这样吧,他有封号之前,我们叫“清凉文益”;他没有封号……他有封号之后,我们叫“大法眼文益”吧!清凉文益,他俗家,他姓鲁,杭州人。那个时候儿,杭州叫余姚杭……余姚杭人,书上记载他。因为他生于的是乱世……乱世嘛,能活下去……所以说,少年时就被父母舍出家了!就……童年就出家了,不然,活不下去啊……乱世。七岁落发,在浙江绍兴的开元寺受戒。

当时,福建的雪峰禅声望正隆!所以,文益到了青年时代的时候儿,就南游去参拜雪峰……就想去福建就学雪峰禅。那个时候儿,雪峰已经不在了啊……但是,还有那“四大高僧”嘛……“四大首座”嘛!所以,他到了福建,就去参拜这个……雪峰首座。第一个参拜的,是雪峰义存五大受法弟子中的第四个……最小的是鼓山神晏,他参拜的是第四个——长庆彗棱【招庆彗棱——刺史王延彬迎雪峰义存的高足慧禅师主之,拥徒于泉州招庆,禅子委输,唯虞后至;慧迁长庆,道匡禅师接席,学众如故。慧棱禅师塔又名超觉塔,位于福州市西禅寺边】,但是呢,文益跟长庆彗棱谈得很不投机……啫,怎么这样啊?所以,就回乡。他在返回的路上偶然的机会,在路上就碰到了罗汉院桂琛。

佛教通史(续)】-260-(禅宗)-(元宵)是人弘道,非道弘人

大法眼文益,作为禅宗“五家”最后一家开山祖,也是禅宗史上的一个标志!标志着——“不立文字”到“大立文字”。法眼宗的这种禅风,对有宋一朝的佛教发展影响巨大!在禅宗“五家七宗”这个运动中,禅宗最后的这两家……“五家”中最后的两家——云门宗和法眼宗的禅观,等于把禅宗自迦叶“拈花微笑”以来的两大传统全给改变了。

禅宗自“拈花微笑”以来两大传统——第一个,叫“行脚游学”;第二个,叫“不立文字”。对吧?禅僧嘛……禅众嘛!四处行禅……四处游学。还有,就是不立文字。

云门宗的禅观——总在这里!“总在这里”是反对行脚游学的。而法眼宗的禅观——“一切见成”,是反对不立文字的。这两宗的禅观,实际上是对六祖慧能——这个“仁者心动”的一个批判。我们知道慧能的那个——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实际,是对这个理论的批判!因为,这是对禅宗以“自由为心之根本”这个概念的一个总清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啊——这两宗的禅观,是沉重打击了禅宗以“自由”为精神内核儿的主旨。这个主旨,是自达摩以来就有的——“自由”是禅宗精神的内核儿!但是,法眼宗和云门宗的“总在这里”和“一切见成”,都对这个“自由”的精神内核儿有所伤害。

从此,禅宗就开始向庙堂化、教义化和经院化方向发展了!嗯,就……就象我们现在看的,都是庙里的高僧了!对吧……你已经见不着那种行禅的高僧了,见不着那种劳动的高僧了。

禅宗的日常禅行,在大法眼文益以后,就不止是要向内心去发现,向内心去寻找“自心作佛”这条路了!还必须要求助于经书,要重视经论。所以我们说——它向经院化方向发展了,对吧!原来只是求——自心作佛、即心是佛、无心是道……那现在?对不起!读书吧……回到了原始佛教提倡的“佛学三科”。原始佛教的“佛学三科”——戒、定、慧……慧学总持!就回到了“慧学总持”这条道路上来了。

他留下两本儿著作:一本儿是《宗门十规论》;一本儿是《大法眼禅师颂十四首》。我们已经讲了这个……他的《大法眼禅师颂十四首》。这本儿诗集主要反映出来的就是这个——法眼禅风!或者我们说——他的禅观。而另一本儿呢?《宗门十规论》,那值得好好儿谈一谈……因为,这本儿书是他对宗门的一些看法。我们说——自他以后,这个……我们就是……宗门,就开始谈宗门了啊!不谈家风了,谈宗风了。

这本儿“十规论”非常有史料价值!在当时——五代末年,法师开坛讲法、读经……经教之风非常盛行!不是说——今天才流行讲“金刚经”的!在“五代”的时候儿就非常流行,每个庙都有人讲。这在禅宗南方禅师中相当普遍。

但是,大法眼文益把这种风气推到了一种自觉!并把这种学习气氛和学习方法——讲经、组织同学们学经纳入到他“法眼”的这个规则中来!这实际等于一反南禅宗的根本禅风。我们说——南禅宗的根本禅风是什么?从心上悟,不从经上悟!这是我们一直谈的——从心上了悟,不从经上了悟。但是,大法眼文益,他回归到了“经”这条路上。

这条路,实际是禅宗北宗的倡导,就是说……到了法眼文益,实际把六祖慧能清算了,回到了神秀倡导“藉教悟宗”……就是,要依靠经教来了悟!如果远追这一法系啊……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大法眼文益这种思路的端倪!大法眼文益,他的法系,如果我们往前追,对吧……德山宣鉴传雪峰义存;雪峰义存传玄沙师备;玄沙师备传罗汉桂琛;罗汉桂琛传大法眼文益。“五代”以前,文益大师的远祖……法眼宗的远祖是谁?德山棒——德山宣鉴。

德山大师在我们这个“禅宗史”里讲过啊……他是非常少见的禅宗北宗出身的大师。他最早……不是北宗的周金刚同学,代表北宗去南宗挑战,到了澧阳,碰到了天皇寺社区的卖饼大师——龙潭崇信,唉……折了!所以说,整个法眼宗一系,在它遥远的基因里,实际是有北禅宗学脉的。

“十规论”呢……它反映了当时从晚唐到五代,中国佛教的若干原貌,我们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兴于晚唐的“禅宗统一”运动如何从江西、湖南两大禅系分裂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流派,在“十规论”中对每一派的前尘往事、过往因缘,文益大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说——正式的“僧史”是北宋大僧正赞宁写出来的!在“正史”之前,我们研究佛教史,实际上很多资料来自于大法眼文益的这本儿《宗门十规论》。可以说——这本儿书基本概括了北宋以前的“禅宗史”!比较简单,脉络是比较清楚的,概括了这个“禅宗史”。因为“汉传佛教史”啊,从中唐以后,我们就不用讲其他的宗派了,主流就是“禅宗史”和“净宗史”。

清凉文益大师是最早站在一个大佛学史观的角度上,是回头去看佛教发展的宗师!很早,他就有这种高度!他说:“天下丛林至盛”……啊,这是“十规论”里的说、说法儿啊!他说——天下丛林至盛,禅舍极多,宗派纵横。但是呢……按达摩西来意,本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达摩西来的时候儿,本来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无门风可尚啊!对吧?现在天下丛林这么多,达摩来的时候可没有这些事儿,只是想见性成佛。但是,自南能北秀之后,见解差别……呐,南北分宗啦……南、南禅宗与北禅宗。

【原文:论曰:祖师西来,非为有法可传,以至于此,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有门风可尚者哉。然后代宗师建化有殊,遂相沿革,且如能、秀二师,元同一祖,见解差别,故世谓之南宗、北宗。能既往矣,故有思、让二师绍化。思出迁师,让出马祖,复有江西、石头之号。从二枝下,各分派列,皆镇一方,源流滥觞,不可弹纪。逮其德山、临济、沩仰、曹洞、雪峰、云门等,各有门庭施设,高下品提,至于相继子孙,护宗党祖,不原真际,竟出多岐,矛盾相攻,缁白不辨。呜呼!殊不知大道无方,法流同味。向虚空而布彩,于铁石以投针,角争斗为神通,骋唇舌作三昧,是非锋起,人我山高。忿怒即是修罗,见解终成外道。倘不遇于良友,难可拔于迷津。虽是善因,而招恶果。……论曰:且如天下丛林至盛,禅社极多,聚众不下半千,无法况无一二!其间或有抱道之士,洁行之人,肯暂徇于众情,勉力绍于祖席,会十方之兄弟,建一处之道场。朝请暮参,匪惮劳苦。且欲续佛慧命,引道初机,非为治激声名、贪婪利养。如钟待扣,遇病与医。澍法雨则大小无偏,振法雷则远近咸应。其荣枯自异,动蛰差乖。固非选择之情,行取舍之法。】

然后呢,南禅宗又继续分!而于慧能之后,有思、让二师绍化……“思、让二师”,就是青原行思和南岳怀让……“思、让二师绍化”。

“思出迁师,让出马祖”……就是——怀思出了石头希迁,这个……行思出了……嗯,石头希迁,怀让出了马祖道一;

“复有江西、石头之号”……那就是中唐的两大禅系——江西禅和石头禅;

从二枝下,各分派别,各(皆)镇一方,渊远流觞(源流滥觞),不可弹纪……啊,就是说——所有的“派”都是从这儿出来的……各镇一方。那这“流觞”……就是它最早的那个源头就是在这里;

“德山、临济、沩仰、曹洞、雪峰、云门等各有门庭,高下品提”……就是说——每一个宗派都有自己的门庭设施……哎,就是自己的宗眼啊!就是……不叫“宗眼”,叫它的——禅风啊、禅观啊……然后,各互相品评高下。我们说——分宗、判教就是要有品评高下的这个教理。

然后,文益继续说啊……后面就是很不客气了!他说——至于相续(继)子孙,护宗党祖,不原真际,竟出多歧,矛盾互(相)攻,缁白不辨……是非锋起,人我山高。实在可悲!什么意思呢?

“相续(继)子孙”——到了徒子徒孙;

“护宗党祖”……就是——护着自己这宗派,护着自己的祖师嘛;

“不原真际”……就是——已经不明白这个……这些教理真正的来源;

“竟出多歧”——分出很多歧见;

“矛盾互(相)攻,缁白不辨”——嗯,黑白都不辨了;

“是非锋起,人我山高”——我好你不好,你好他不好……对吧!

实在可悲啊!

大法眼文益对禅宗发展,或者说——对佛教发展的反思,尤其是宗派发展的反思,是石破天惊的!可以说啊——我们今天看,这是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唯物主义历史学观学者才能说出来的话!很惊人!他毫不客气地、尖锐地、不留情面地点出来佛教宗派主义的根源……尤其是禅宗——“各立门风”就不符合禅宗的原旨!对吧?“十规论”上来说——按达摩西来,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无门风可尚!就是……禅宗怎么分出这些宗派来的?我们本来没有门风啊!对吧……竟然发展成了宗派主义?!这是“佛教史”……可以说,最早的这个……对发展进行反思的这么一个宗师。

出于这种“人我山高”实在可悲的深刻反思,大法眼文益在“十规论”里,对南宗、北宗、石头系、江西系没有什么偏袒!他秉承一个原则呀——甭管分多少教派,是我们教内的事情!我们教内解决。所以,他对禅宗内部采用了调和的方式。

我们今天说“五家七宗”啊……实际上,这是一个非标准官方分类。这个来源来自哪儿呢?它来自一本儿“灯录”——《五灯会元》。这实际是“灯录”里分的“五家七宗”……有一定道理,但实际并不科学。但是后世呢,因为“灯录”的影响力比较大,就……当时也是!就,谁影响力大谁说了算嘛!对吧?那,就这么按“五家七宗”对禅宗分派了。其实不是这么分!

比较科学的方法,实际是应该按这个“十规论”中,大法眼文益的分法。大法眼文益对晚唐以来,禅宗的发展态势作了分析,提出来说——德山禅……德山棒、雪峰禅也应该有独立的门庭设施。换句话说——不是“五家七宗”,你最少禅宗也是“七家九宗”! 对吧……他没有后面两宗啊,因为他后面……他来的时候儿,还没有杨岐和黄龙。他说——禅宗当时最少应该分七家。

法眼宗、法眼宗啊……大法眼文益,他根据“法眼”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佛教宗派分类方法,就叫作——宗眼。所谓每个宗有每个宗自己的“法眼”,那到“宗”上,就叫——宗眼。他认为——佛教分派,或者禅宗分派,要用“宗眼”来分。宗眼——宗风、家风……实际上,这个词是这么来的——最早是家风。宗风、宗眼……这些词是这么来的,都是一个方向的词!主要就是——要点醒、说明这个“宗”的特色……就是我们说“判教”——不同的宗派,佛教大宗派之间要有判教理论。然后,在禅宗内部,要有宗眼、宗风的分别。

一个宗……禅宗内的“宗”,能不能“成宗”?就是要看自己有没有独特的“宗眼”。这就象我们说——佛教一个派,能不能“立派”?是要看有没有自己的判教理论。呐,按“宗眼”来分的话,那禅宗在“五代末”那肯定就远不止五家啦!七家可能也不止……

《宗门十规论》呢……它涉及很广泛!那,除了史料价值,就是……对佛教历史的看法,以及哲学价值,就是……对佛教哲学这个框架的看法,它还涉及到一个很独特的领域,就是佛教四框架中这个佛教文化与艺术的领域,主要涉及的就是佛教文学。等于——佛教四框架理论,除了神学理论在《宗门十规论》里没提到,剩下三个领域,他都发表了意见。

但是,大法眼文益禅师呢,对佛教文学的看法很迥异……哎,果然不是一样的法眼啊!眼睛长得不一样!他本人是石头宗宗师,对吧?石头系宗师。石头宗宗师,我们说了——那,历来是知识分子,对吧!多有诗作!嗯,从德诚开始,“船歌儿”呀、“拨棹歌儿”呀、“乐道歌儿”呀……各种诗,什么“北邙行歌儿”呀……都有!而且,大法眼文益自己也留有诗集呀!我们前面刚说过——这“十四颂”啊!

用诗歌、颂体、偈语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宗门法旨,来表达自己的禅风,在当时禅林形成风气!就是……写诗、写公案、写故事……但是对于这种方式,文益自己写诗,但是他非常反对!奇怪吧?而且,虽然他坚决地反对了,但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写诗的风气、写颂的风气到了北宋会发展到极盛!什么意思啊?如果说中国文学的巅峰是……就,诗歌类的是唐诗;呐,佛教这诗歌类的巅峰,那就到了宋朝,叫作“颂”……它不叫“诗”,它也不叫“词”,它叫“颂”——歌颂的“颂”。

大师,您自己写诗,表达法意,但你还反对这种形式!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可能跟他的创作体会有关。就是……他自己写诗的过程中,自己有体会。他说——今之参学者,以歌颂为等闲,将制作为末事,任性直吐,多类于野谈【原文:稍睹诸方宗匠、参学上流,以歌颂为等闲,将制作为末事。任情直吐,多类于野谈;率意便成,绝肖于俗语。自谓不拘粗犷,匪择秽孱;拟他出俗之辞,标归第一之义。识者览之嗤笑,愚者信之流传。使名理而浸消,累教门之愈薄】。“野谈”,就是胡说八道。换句话说呢……他自己创作,所以他就说——在写诗歌,还有在写文学故事的时候儿,有时候儿呢,为了表达这个情绪,就会“任性直吐”,就会把话说过,容易放纵性情,那就近于野谈。实际就是说……嗯,说过了!啊,这个意思就是。

这种歌颂形式呢,实际就是我们说的——佛教四框架中的佛教文学部分。这佛教文学部分到了宋朝呢,从诗、歌、颂发展成了禅宗故事、公案、颂古……一大套东西。实际从近代的角度看,这就是佛教鸡汤书,甚至是这种感情灵魂鸡汤书的源祖!就……我们今天看的这些感情的什么鸡汤书,最早就是从佛教鸡汤书出来的。

大法眼文益,他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说——我们在表达佛理的过程中,运用诗歌和故事……优点是什么呢?优点是——老百姓一听就懂!欸,情绪激动,印象深刻!但缺点是什么呢?缺点是——有的时候儿,你为了说理,就会开始胡编……故事可能开始胡编,然后细节就……总之,啊!率性而为吧!率意为之……就象他说的——任性直吐!过于任性了。

啫!这个……创作有的时候儿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跟今天,我们看的很多鸡汤的书一样……“幸福的哲学课”一样,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对吧?有时候儿,就是为了表达一个简单的道理呢,他要给你编出来无数没有影子的故事,而且还说都得跟真的一样!这是一种很坏的风气!叫——为了宣传而宣传。其实,为了宣传而宣传是可以的,但是,你为了宣传而撒谎就不合适了。

也正是如此,这个文益老师,他最早就感受到了佛教文学和艺术可能发展的这种趋势……所以他反对!啊……但是反对无效!我们说——到宋就开始形成了高峰!“灯录”啊……那就是故事、“颂古”啊……那简直越来越多!到今天,那满世界都是!如果你作为高僧,你不出本儿书,写点儿什么东西,你都不好意思叫高僧。

它的优点呢……是开创了禅宗,或者说——佛教向中国民间大普及的这么一个局面!优势是——便于普及。因为,在佛教四框架中啊,真正对民间老百姓的信仰有影响力的,不是历史,也不是教理……就是文学!而且,佛教文学的影响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这很简单啊!对吧……你爱听故事,还是爱听道理?我有两门儿课——“佛教历史”和“佛教哲学”,那“哲学”就没有多少听众,对吧!你想——你爱听故事,还是爱听道理?

后世,诞生了大量的禅宗故事!那……有很多公案。其实,那也不能说都是瞎编……啊,这是……这个都有影儿!这是因为——跟晚唐、五代的历史年代有关!就是……之所以会诞生那么多的佛教故事,就跟这段年代,这一百年的时间有关。

“五代十国”阶段呢,是禅宗“行脚天下”的一个新时代……我们说过。嗯,乱世嘛……行脚游学很普通!本身就是他们的两大法旨之一。互相游学,互相见面,禅观就互相影响……我们说——我们很难去划分清楚这些宗师们在观点上面的明显界限,对吧?他们的师承也很难划分清楚。交流多了,故事就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吧!而且,很多本来是无意义的对话,或者是一些行脚的故事……呐,在中国民间……嗯,传到民间这种无意义的对话,对吧?中国民间向来就不缺象“咪蒙”这样的段子手啊!经过这种后世的包装,民间的改变,那就形成了大量的佛教文学故事!

而且,这些文学故事呢有一特点,就是——基于一句话、基于一句禅语,给你阐发成一个文学故事!比如说什么……云在青天水在瓶,对吧!这个什么……嗯,就是反正都是这种基于一句禅语产生的文学故事!比如“吃茶去”……对吧!嗯,通过文学故事来传递“二手”的佛学知识……嗯,让佛教的义理呢,向大众化……我们不好说低俗化啊……向大众化、通俗化去演变,实际这是全世界宗教的发展方向!这不是佛教的事情,嗯……基督教也一样!你看那个“天路历程”【英国约翰·班扬的长篇小说】就知道了,对吧!基督教也是大量地用基督教的文学故事,去传授“二手”的基督教知识。那,佛教也一样!

实际上,这个……这是宗教演变的一个必然趋势。CHAIRMAN MAO说过嘛——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佛教也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从趋势上讲——大法眼文益所反对的这种……啫,诗歌、故事……恰恰是禅宗利用它向大众普及发展的重要工具!


佛教通史(续)】- 264-(禅宗)-宗镜录-举一心为宗

上一课,我们最后讲——永明延寿大师在刑场上最后一分钟得救!吴越王就听任出家。他最早入的是福建雪峰禅系,拜的是雪峰义存禅系在浙江的一个旁支——四明山的龙册寺翠岩令参。翠岩令参也是当时的名僧!啊,只不过没有通玄德韶那么有名。

延寿叫永明,他的师父也叫永明!哎,翠岩令参也叫永明令参,因为他的赐号是“永明大师”。永明延寿的赐号,那就多了!吴越王赐号,叫“智觉禅师”;宋徽宗赐号,叫“宗照禅师”;然后,雍正皇帝后来又加封他“圆妙正修智觉禅师”。哎,就他这个……历代皇上都有赐号!但是为什么叫永明呢?永明延寿是指慧日山【南屏山慧日峰】的永明禅院,他在那儿住了十五年,他自称……永明延寿一生自称“永明和尚”,所以我们后世就不叫他的赐号,都叫——永明延寿。

他是禅宗出身!但是,他一出家就体现出和当时禅僧不同的地方……就,和当时的禅师都不同!不光是不吃肉啊……当时禅僧是吃肉的,他不光不吃肉,而且还不吃五荤,持戒极其精严!

佛家呢,是以这个大蒜、葱、藠头、韭菜、兴渠为五荤……兴渠就是洋葱!啊……嗯,藠头是一种我也不知道的植物。佛教不吃五荤呢……它跟不吃肉的理由是不一样的!啊,不吃肉是因为……嗯,众生有情。不吃五荤,是因为这些气味儿很重的东西啊,在中医上讲不是伤肝呢,就是伤肺!比如大蒜吃多了啊,伤气……啊,葱、蒜这种东西吃多了,伤肝、伤气、伤脾……一旦伤了五脏,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

呐,佛教讲的是要制怒嘛……贪嗔痴嘛!就是……情绪不能波动!吃五荤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比如说惊扰啊、忧虑啊……所以,佛教说“不吃五荤”,它不吃五荤的理由是这样的!就有点儿说——你是病人,嗯……少吃羊肉,是发物!对病人不好。五荤呢,就容易导致人的精神涣散,起“贪、嗔、痴”念,对僧人不好。所以,不吃五荤,这在当时的禅师中非常罕见。

永明延寿呢……先在翠岩令参这儿学了一阵儿,后来自己入天台山,去学习“定法”……就是禅定。我们在“佛教哲学”课里说过——佛教真正的义理是从“定”入手的,是反向观察出来的!但是,他在天台山天柱峰学了九年禅定……跟谁学的?这个书上没记载!不知道!九年后,他出山了,然后就拜了通玄德韶,就是——法眼宗的二祖,学习通玄德韶的“无上心印”禅观。所以,他就是传了法眼宗的嫡传法脉,继承的是“一切见成”和“无上心印”这套禅观。

在通玄德韶处呆了一段时间呢,他又入天台山去国清寺,学习“忏法”。“忏法”,我们说“忏悔法”——宗教仪式……这,就是净土宗的。实际,永明延寿一生啊……他的学理更偏重于净土宗。当时最有名和最成熟的忏法是“法华忏”……天台山的,因为天台宗是以“法华经”而立的嘛!“法华忏”是它当家本领。永明延寿就入天台山的国清寺,结社结坛修“法华忏”,诵“法华经”三年。

那,再次出山,就是公元952年……五代末了啊!再有八年,北宋就、就建了。永明延寿四十八岁,那……出家二十年了,终成一代名僧!住明州的雪窦山弘法。后来,这个雪窦山又出过一位大师,叫雪窦重显……嗯,没有他这么大。

宋太祖建隆元年,吴越王钱俶就再次把永明延寿请回到杭州……当年放他出家,啊!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代名僧啦!名震江浙!就请到杭州……干什么呢?重建了今天的灵隐寺……今天的灵隐寺就是那个时候儿,永明延寿重建的。

次年他就移居慧日山【南屏山慧日峰】的永明道场。身边弟子一千七百多人。到了开宝七年,就是他入寂那一年,他在天台山再次大行度戒!度了多少人呢?一次度了一万多人!同时,他还受吴越王的请托,在钱塘江兴建了六和塔用以镇潮。

就是……我们,就是大概介绍一下儿啊——钱塘江那个六和塔也是永明延寿建的!因为……很多同学在听我课的时候儿啊,喜欢查百度!大家如果想了解佛教知识呢,最好是用VPN到国外去查维基百科,不要查百度……因为百度里这个……佛教的东西错得太多!比如说这个六和塔,说是智圆禅师建的,其实错了!它是智觉禅师建的!智觉禅师就是永明延寿。六和塔呢……“六和”,它的意思很多,佛教里呢,叫“六合境”。但是,取“六和塔”镇水,是取它有“依”和“止”的意思……就是“止水”的意思。这就是永明延寿大概的这个生平。

他的一生著作很多!相当于著作等身吧!最有名的两本儿书,一本儿叫《宗镜录》,一百卷;嗯,一本儿叫作《万善同归集》,六卷。这两本儿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然后,其次还有——《唯心决》、《定慧相资歌》、《警世》、《神栖安养赋》……哎这一些小的。嗯,其中除了《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两本儿核心巨著之外,《警世》和《唯心决》这两篇,是理论上经常引用的。

他所著的这些书,在当世影响就非常大!就是……当时的佛门评价就是说——自六祖慧能以来,佛门第一善知识!就是……就到这个地步!后期还有更猛的评价……哎,就是雍正皇帝加封的,叫作“震旦第一导师”。哎,震旦就是中国——中国第一导师……震旦第一导师。

因为他这个《万善同归集》啊……他这个两本儿核心巨著——《宗镜录》……啊,是讲这个“禅教合一”的;《万善同归集》,是讲“禅净合一”的。就是,这两本儿书是分别有指向的啊!嗯,等于《万善同归集》是净土宗的著作。雍正皇帝在御制的《万善同归集》之前为他写序,是说——尽阅古今名言,至永明延寿禅师,观其《唯心决》、《心赋》、《宗镜录》诸书,其于宗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广至大,超出历代古德之上……实(更)为震旦第一导师!哎,皇上就评他为——震旦第一导师。

永明延寿,他出身禅宗!呐,属于法眼正脉!叫——法眼宗的第三祖。但是,他还是净土宗的第六祖!就……一个人担了两宗的宗师。但是,他弘扬的理论范围之广啊、内容之杂呀……前、以前所有的禅宗诸大师,前所未有!他甚至也超越了净土宗的范畴!

禅教合一、禅净合一、禅戒合一……内行与外求兼行!就是……永明延寿大师是中华这个大一统文化思想在宗教领域里的一个典型性反映!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汇合起来!在佛教……整个儿佛教史上,只有一个人跟他一样……但是没有到他的高度……但也很高!就是……净土三流里的慈愍流的创始人——慧日大师,慈愍三藏大师。

在唐朝历史上啊,有两位受过皇帝册封的“三藏大师”……就高到这种地步!一个,我们知道,叫——唐三藏大师!就是——唐玄奘。一个,叫——慈愍三藏大师!就是——慧日大师。慧日大师跟永明延寿大师一样,就是……他是“四合一”!就是——“禅、教、净、戒”四合一,四科同修。

呐,永明延寿也是——禅门、教门、净土宗、律宗,四科同修!这就是永明延寿禅法的特点!所以我们说——他弘扬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杂,前所未有!

他的著作,也是禅宗最终统一全体佛教教派的一个完整的理论资料!后世,都是沿着永明延寿这个《宗镜录》的这条路走下去的,并以他的著作为基础……他的代表作就是《宗镜录》。南怀瑾老师讲课里,最有名的一个就是《宗镜录略讲》!哎……一百卷,就是这个!永明延寿的《宗镜录》。

根据宋代僧史,就是……慧洪【寂音尊者觉范慧洪禅师】的“僧传”……《林间录》记载啊——《宗镜录》一百卷,它并不是永明延寿一个人写的!啊,事实上也不是啊!永明延寿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这个总主笔与总编辑。就他这个……每部都参与了,他还是最后总编了。

《宗镜录》集中了当时佛教所有的顶尖儿高手!主要是教门的——贤首宗、慈恩宗和天台宗三家……就是法华宗三家。就是……这三家呢,华严宗又叫“贤首宗”;慈恩宗又叫“唯识法相宗”;法华宗又叫“天台宗”。他当时集中了这三家所有的高手!创立了一个新的宗派……哎,就是学术上的宗派啊,不是独立的宗派……就以学术上的宗派,叫作——心宗!就是我们的这个“心”——心宗。永明延寿就以自己“心宗”为法义的标准,对所有的佛教理论进行了编辑和审定工作。

首先,他是法眼宗嫡传。法眼宗讲什么?讲“传正法眼”!他修改了……从玄沙师备开始,他修改了禅宗的传统——禅宗讲“以心传心”,对吧?然后,法眼宗中间改了——改成“传法眼”。但是,永明延寿,他又回归了主流!他这个“宗”……他这个“学宗”就叫作“心宗”,提出来——“以教悟宗”、“以心解教”……正、反两条路。哎,正、反两条路,都给你堵住了!要“以教悟宗”,然后呢……又要“以心解教”——嗯,“心”、“教”两个他都顾上了!

当然啦,这个回归不是从他开始的!我们说——“传金刚眼”这个概念,是他师爷的师爷——五代以前的玄沙师备、从他的师爷——清凉文益开始,已经在回归到“以教悟宗”这条路上了。

《宗镜录》这本儿书,引用资料之杂、之广……非常罕见!他引用的资料就达三百余种;各种经、论、语录一百二十余部;论注啊……就,佛教的“论”,他就引用了六十部。

什么叫“宗镜”呢?宗教的“宗”;镜,镜界的“镜”。“宗镜录”的意思是——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一心为宗”,所以《宗镜录》也叫《心镜录》。这个“一心”,我们讲过——“一心”这个概念在佛教里,是华严宗概念!就是……“哲学”里我们讲过啊——“一心”是华严宗概念。因为,禅宗是“无心”概念……他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说明——他就是以华严宗教理为主导的《宗镜录》。这也就是佛教中神奇的“一等于零”——“一心就等于无心”。华严宗的“一心”就等于禅宗的“无心”。

《宗镜录》这套书,一百卷,系统地总结了宋朝以前……宋,是公元960年建的嘛!他系统地总结了宋朝以前,中国佛学历代的得失!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有点儿象佛教的百科全书!目标就是——我要立一个“正宗”,为后世佛学作标准课本儿!就是……以后你们学佛学,你们就读《宗镜录》就够了!我就是标准课本儿!

全书一百卷,八十万字!啊,你看这工作量就知道了,这个……本身,它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啊!而且,这本儿书的一个历史价值在于——他保留和记录了很多遗失的文献!很多他引用的经论已经遗失了,但他……在他这里有摘抄!就……非常有史料价值。

在中国佛教内啊……有一条学术线,叫“三教合一学术线”,就是……一直努力在往“三教合一”这个方向走——释、道、儒。在这条学术线上呢,有三个巨人,就是……巨匠级的人啊!就是……大家都在努力,但是巨匠级的人物有三个:

第一代,我们讲过,叫——圭峰宗密。他这个代表作,就是这个《禅源诸诠集》,一百卷。

而这本儿《宗镜录》,就是第二代……第二个人,就是永明延寿!就是……代表作就是这个《宗镜录》,一百卷。他不光是要为佛教立“正宗”,总结历代佛学的得失,立出“正宗”来,做出标准课本儿来!他更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推动“三教合一”。

那,后面还有第三代,就是后来……云、云门宗的后人——明教……这个,契嵩。他代表作是《辅教编》。

《宗镜录》就是“三教合一”这个路上,这个三部书中,中间的那部代表作。《宗镜录》一出……当时还是吴越王,吴越王就为《宗镜录》作序。作序呢,就可以看出来《宗镜录》的……它这个方向性。“序”是这么写的【《宗镜录序》原文:详夫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儒吾之师也。寂兮寥兮视听无得。自微妙升虚无。以止乎乘风驭景。君得之则善建不拔。人得之则延贶无穷。道儒之师也。四谛十二因缘三明八解脱。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心镜录者。智觉禅师所撰也。总乎百卷。包尽微言。我佛金口所宣。盈于海藏。盖亦提诱後学。师之智慧辩才。演畅万法。明了一心。禅际河游。慧间云布。数而称之。莫能尽纪。聊为小序。以颂宣行云尔】……说:

“域中之教者三”……就是——我们中国有三个“教”……“域中之教者三”——儒教、道教、佛教。

那,这三者的顺序是什么呢?“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

“儒……”——这是儒教啊!“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吾之师也”——儒教是我的老师……吴越王自己的老师;

而“道”呢?“儒之师也”……欸,就把道教拔高了——道教是儒教的老师;

至于“佛”,则“道之宗也”……欸,又是道教的老师!

那……这回长脸了!吴越王给这个《宗镜录》的“序”,我们说——首先,这是一本儿“历代得失全集”……“历代佛学教理全集”;第二,它是一个“三教合一”路上的一个……这个,代表作!这个“序”非常长脸——佛教,教了道教;道教,教了儒教!这就是当时,作为朝廷对儒、道、佛三家的看法。

其实,它不是说全国的朝廷!它主要反映的就是南方诸国朝廷对“释、道、儒”三家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就决定了南方诸国的文化政策,对吧!尤其是吴越国的文化宗教方针。其实,恰恰是朝廷的这种宗教文化方针,它也是产生永明延寿思想的这个文化根源。

永明延寿,他是以这个“禅尊达摩、教尊贤首”这一基本的思想展开的《宗镜录》,一百卷。就是——禅门归源于达摩……从达摩所来;教门归源于华严……啊,这贤首……就归源于华严宗,它的侧重点在“唯识”和“一心”上!就是……学术侧重点在“唯识学”和“一心说”上——“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那,这里“举一心为宗”,“心宗”的这个“一心”,对吧……一听就知道——它肯定是“教宗贤首”!为什么呢?因为……“贤首”就是“华严”啊!肯定这“一心”就是华严概念嘛!它的学术侧重点是“唯识”和“一心”。

《宗镜录》里说——此(唯)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一)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原文:此识者,十方诸佛之所证;此心者,一代时教之所诠】。因此“唯识”和“一心”这两个概念——唯心唯识,真源觉海【原文: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识之由。为觉明之咎】,就是永明延寿《宗镜录》论述的一个唯一主题!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要用“唯心所造”这个概念和“唯识无境”这个概念,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并且,他要把这种“认识论”……就是,我们用“唯心所造”,这是一个“认识论”……转换成“方法论”。“认识论”转换成“方法论”的意思就是说——他要去指导生活……最终解脱。这就是《宗镜录》的目的。

其实,《宗镜录》尽管洋洋百卷,广证博引!如此庞大!但他始终就逃不出他一开始自己所说——“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的范围。把整个儿禅宗都归到“心宗”的范畴里,或者“一心宗”这个范畴里,这个概念不是从永明延寿开始的!以前也有人提过,对吧……在马祖道一的时候也谈“心”!所以说,禅宗叫“心宗”,或者“一心宗”,早已有之!尤其是禅宗里偏向华严的这一支。但是,象永明延寿这样,把它明确地提出来,并且集这么多家理论于一身——前所未有!

首先,是认识观。永明延寿,他用唯识法相宗的理论去改造禅宗的世界观,成为“万法唯识”。什么意思呢?禅宗最早的世界观不是唯识宗的!它所谓唯识宗理论……唯识宗理论是从唐僧的弟子——窥基所创的慈恩宗来的!慈恩宗是最正宗的印度唯识学!而永明延寿就是用这个理论去改造禅宗的世界观,然后改造禅宗的日常行为纲领。

改造禅宗的日常行为纲领,他又借用了华严宗的“明万行”理论作为禅宗日常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然后,如何具体保证出家人的这个修行呢?他又借用了天台宗的“止观”和“忏法”来约束身心!在生活……具体的生活指南上呢?他又借用了净土宗的理论——去恶从善,万善同归。

所以我们说——永明延寿的这个“心宗”……这个“一心宗”,前所未见!集所有的理论于一身——认识观,要用唯识法相宗的理论;日常的行为纲领,要用华严宗的“明万行”理论;具体的行为保障,要用天台宗的“止观”、“忏法”;生活指南,要用净土宗的“万善同归”……所以说,见过“集大成者”,没见过这样的“集大成者”!

永明延寿大师,他的“心宗”理论,就是……他的《宗镜录》的这个“心宗”体系,把慈恩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一网打尽——禅教合流,由教入禅!从而,让一切经教都纳入了禅宗的领域……他把四大教全部合并进了禅宗。禅宗就从了一个“拈花微笑”开始的感情派,通过永明延寿大师,直接就变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理性派。

佛教通史(续)】-265-(禅宗)-凡所见色,皆是见心

上一课,我们最后介绍了永明延寿创立的“心宗”,就是……把整个儿禅宗归入“心宗”概念——世界观,是唯识法相宗的;行为纲领,是华严宗的“明万行”;日常的保障,是天台宗的“止观”和“忏法”;生活指南,是净土宗的“万善同归”。四宗合一,集大成者!

作为佛教理论派的大师呢,他上来的第一个工作,还不是把这些系统纳入到禅宗里。我们讲过——作为理论大师,他的第一个工作都一样,就是要建立判教理论,对吧……阐发我教理的源头!你不判教,那你怎么说自己好,说别人不好?呐,说别人不好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说自己好!永明延寿创立“心宗”这个概念,那上来,他就是要判教。

在判教理论方面呢,永明延寿沿袭的是圭峰宗密“三分教”的说法。其实,判教的目的是为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合一”!对吧?判教,就是为了最终把他们合一。他沿袭的这个圭峰宗密“三分教”的说法呢……哎,我前面课里有——就是221课,就圭峰宗密“人天教”那一课。圭峰宗密……这个“教”,叫“人天教”。圭峰宗密在判“人天教”的时候儿呢,将整个儿佛教分成了六支,叫作——教门三教,禅宗三宗!就是,禅宗分成“三宗”;教门……就是华严这些,分成“三教”。整个儿佛教整体就叫“三教三宗”。这、这个有点儿难啊!就听一下就行了。

佛教的“三教”,叫什么呢?法相宗、破相宗、法性宗。它有一个全名儿,叫作“密意依性说相教”……这个“教”就叫“法相宗”;还有“密意破相显性教”……哎,叫“破相宗”;还有“显示真心即性教”……又叫“法性宗”。这是佛教的三教。

禅门呢,圭峰宗密分成了三个“宗”,叫“息妄休心宗”……“息妄休心宗”呢,就是禅宗的北宗,包括四川保唐净众一系的禅系;还有,就是“泯绝无寄宗”……“泯绝无寄宗”呢,就是石头宗、径山禅、牛头宗这一系……这三个禅、禅宗的三支,是“泯绝无寄宗”的;还有“直显心性宗”……“直显心性宗”呢,主要是两大禅系,就是——菏泽禅系和洪州禅系。就是……圭峰宗密,通过“三教三宗”,就把所有的这个派系就给划分了——北宗,你就是“休心宗”;石头宗、牛头宗、径山禅,你就是“无寄宗”;菏泽禅、洪州禅,你就是“心性宗”。

依托于圭峰宗密的这个……法相教、法性教、破相教的这个“三分教”理论,永明延寿,他就开始判教,说——相宗多说是,空宗多说非,性宗……直指……曹溪【原文:诸佛如来,一代时教,自古及今,分宗甚众撮其大约,不出三宗,一相宗,二空宗,三性宗。若相宗多说是,空宗多说非,性宗惟论直指,即同曹溪见性成佛也。如今不论见性。罔识正宗。多执是非】。什么呢?因为,曹溪讲“见性成佛”呀!所以说……欸,我们禅宗属于“性宗”。性宗是教门分类的哪一个呢?就是教门分类的第三个,就是“直显心性宗”。

所以说,根据圭峰宗密的理论,永明延寿说——我们禅宗是属于佛门三教中的第三支——直显心性……“直显心性教”,叫——显示真心即性教。

呐,合并了教门的“显示真心即性教”和禅门的“直显心性宗”,所以说,永明延寿自立“心学”……禅宗本来叫“性宗”嘛!他自立“心学”,自创判教……就不叫“性宗”了,叫“心宗”。他以“心宗”的理论体系出发,合并教门、禅门为一体。

我们在讲佛教历史里的时候发现啊——在理论创新这个领域里啊,法眼宗的这四代宗师,都特别地勇敢!从玄沙师备开始,到这个大法眼文益,到永明延寿……你看,他就敢自创“心宗”!他合并了教门的第三支、合并了禅门的第三支……然后呢,改“见性成佛”为“心宗”——见心成佛。

永明延寿,他强调——佛说……就是最开始那一大段话啊……涅槃妙心,啊……以心为宗……说“涅槃妙心,以心为宗”!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永明延寿老师的心,那实在是太大了……嗯,实在是太大了!他这个心呢……张开双臂,要拥抱佛教关于“心”的全部体系!

我们说——“心”是什么?“心”在佛教里是最高本体概念!他就叫“心宗”,那他就要张开双臂拥抱一切!把佛教所有的体系纳入到他“心宗”的体系里。所以说,永明延寿的“心”,那概念就大了!他融合进来唯识法相宗的这个“阿赖耶识说”……就是,“阿赖耶识”有个“八识说”;他也融合了天台宗的“性恶说”;他融合了中观学派的“毕竟空说”……

总之,在永明延寿大师目力所及范围之内,他要用“心宗”融合一切。虽然,他开始自称……《宗镜录》开始自称——我禅归达摩,教归华严……但他实在是太谦虚了!他太保守了!他低估了自己的心有多大。所以说,在《宗镜录》的理论边界上,他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他自己的承诺。

我们简单地讲一下儿他的禅观。永明延寿的禅观很特别,也是八个字,叫——即境即佛,是境作佛。即境,我们知道啊……“即心即佛”,对吧?“是心作佛”……这个,禅宗一直传扬的!对吧……“境”是什么?唯心所造,对吧?唯识无境——没有“境”…… 唯识无境!只有“识”没有“境”!只有“心”哪儿有“境”?但是,永明延寿反过来了——他的禅观叫作“即境即佛”……“境”就是“佛”!“是境作佛”!这个禅观一出,对传统禅宗禅观是一个巨大地颠覆!我们或者说——颠覆!再颠覆!

传统禅宗的禅观是什么?即心即佛呀!从“即心即佛”到“即境即佛”,这完全是一个跨越性的理论!因为我们很清楚啊——唯识无境……没有“境”!怎么来的“即境即佛”?

那,我们要进入理论论证——永明延寿大师,他怎么从“三界唯心”这个概念,论证出他的禅观——“即境即佛”呢?既然“三界”……我们看到的“三界”是唯心所造,那么“即心即佛,是心作佛”这个概念很顺,很好理解!因为“心”造的“三界”嘛,所以“心”去作“佛”……这很好理解。“境”,它不是“唯心所造”的吗?不是“唯识无境”吗?唯有“识”没有“境”啊!“境”是虚妄啊!那,虚妄的“境”怎么就是“佛”了吗?而且,“即境即佛”这个跨越太大了!我们刚说过嘛——法眼宗宗师都是那么地勇敢!他们不光勇敢,而且硬朗!他这个论证过程非常硬朗!

我们就进入专业课的论证过程了啊……因为我讲到这儿的时候,已经自暴自弃了!就……不打算你们懂了!就是……懂不懂都可以了,我自己讲爽了就算了!

首先,“三界唯心”这个理论没有错。但是,这个“三界唯心”的理论……就是“三界唯心造”这个理论,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问你——这个理论你怎么知道的?老师告诉你的……书上教你的?老师告诉你、书上教你的……这就能算真理吗?那老师要告诉你……那屎能吃,你吃吗?对吧!你肯定得自己试啊……对吧?屎能不能吃?你端过来,你一试你就知道了……一闻,你就知道不能吃!所以,“三界唯心”这个理论,无论是经上来、老师教你……都没有用!那都不能算真理!“三界唯心”这个概念,必须你自己认识到!

那,我怎么能自己认识到“三界唯心”呢?就是“三界”……这个真实世界“唯心所造”呢?嗯,现实里你肯定认识不到!怎么认识?禅定!这个概念呢,就必须……嗯,同时听这个我的“佛教哲学”课,在我的“佛教哲学”课的第125课里……125课里说这个,就叫“唯识无境——禅定反向定义的世界”。我们就知道说——这个概念是怎么通过“禅定”阐发出来的。

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法!世间法,你可以在世间观察到……哎呀,各种苦啊……集起来,对吧!灭、道呢?灭、道,一对因缘,是出世间法!这个出世间法呢,你、你不可能世间看到,你只能通过“定学”去把握。我们在“佛教哲学”里已经讲过——佛教的义理之所以难讲,是因为它大量的义理是通过“禅定”反向定义出来的!这就是佛教义理,它这个来源有的东西论证不清的原因。

永明延寿,他在《警世》这篇……就是他的《警世》文里……他有一篇这个论文里说——三界唯心的“一心”必须通过“禅定”亲自把握。就是……他已经认识到了这点了!就是,我的那个125课,说的就是永明延寿的这个概念,就是——“三界唯心”这个概念,你不能从书上来、不能从经上来、不能从老师来……你必须通过自己的“禅定”来把握!

所以说,他在这个文章里说——“既信一心,须以禅定冥合”。什么意思?所谓修禅的“禅”,就是要在“定”中和“一心”得到实证。那,这个就是宗教实践了,我们就不多讲啦!就是明确一下儿——“三界唯心”的理论是必须通过“禅定”自己来把握的。

那么,除了“禅定”能把握“三界唯心”的道理……如果,不会“禅定”,日常生活能不能把握呢?欸,永明延寿在其净土宗的主要学说……就是,他的净土宗理论都集中在《万善同归集》里说——日常里,你也能把握!也能!但是,日常里把握,它主要突出的是“三界唯心”的一个实践功能。就是说——理论是“禅定”把握;但是,日常也能把握“三界唯心”,但这个“三界唯心”都体现在实践上。

怎么实践呢?他在《万善同归集》里说:“万法唯心,应须广行诸度,不可守愚空坐”【原文:然不动真际,万行常兴,不坏缘生,法界恒现。寂不碍用,俗不违真。有无齐观,一际平等。是万法唯心,应须广行诸度,不可守愚空坐,以滞真修。若欲万行齐兴。毕竟须依理事。理事无阂。其道在中遂得自他兼利】。就是说——你想体会“万法唯心”……你不会禅定?那,你禅定你可以什么事儿不干啊……但是如果你不会禅定,那你也不能什么事儿都不干啊!你就坐着?空坐……啊,唯心……你就坐着整天动心眼儿?那不行!就幻想?那不行!

你怎么体会“万法唯心”?你就要什么都去干!JUST DO IT——“广行诸度”!什么叫广行诸度呢?“广行”……啊!都干,全去干;“诸度”……这个“度”呢,是……不是说所有的“度”啊!“诸度”就是——大乘六度。对吧!“诸度”……“度”是“大乘六度”的意思。

大乘六度无极——施度、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度、慧度。这是我们常说的!只要有佛教基础,就知道“大乘六度”。“六度”的核心,是最后一个——慧度!就是我们常说的“般若波罗蜜”。“六度无极”就是以“般若波罗蜜”为核心“六度同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那,永明延寿指出来——你不会禅定可以,你就取“六度无极”,去修“六度”……同时修!你虽然把握不了理论,但是这“六度”实际就是“三界唯心”理论的一个体现!就是说——你虽然不知道这个理论什么样儿?但是你就按照理论的结果去干!这就是“三界唯心”理论的体现。

“六度同修”……就是这个——施度、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度、慧度同修!不光要同修啊……你还要“万事齐兴”!什么叫万事齐兴?你所有的修行都要干!你还要干得好!哎……永明延寿老师对我们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啊!这个……怎么可能都做得好呢?永明延寿老师说——可能啊!怎么就不可能呢?想要万事齐兴,你只要依据“理事关系”去做事……欸,把华严宗的教理引进来了——你只要依据华严宗的“理事关系”去做事,理事无二,理事无阂……“无阂”就是隔阂啊……理事无阂,其道在中。

就是说——你只要能按着华严的“理事无二”的关系去“修六度”、去“万事齐兴”,同时都做好,实现这个“三界唯心”的这个、这个实践,哎!你就能体会到理论。

理事无二,这是华严宗的传统教理。但是,永明延寿他创造性地阐发了!我们说这个……大宗师就是这样啊!集大成者,他已经融会贯通了!华严宗教理……华严宗里叫“理事无二”,但是他没有用华严宗的教理来解华严宗的“理事无二”,他用了唯识宗……唯识法相宗的教理来解释“理事无二”。他用华严……嗯,就唯识法相宗的理论去解释这个教理的时候儿,就不叫“理事无二”,叫“理事无阂”。什么叫理事无阂?没有隔阂!对吧……华严,管这个概念叫“理事无二”,他就把唯识法相宗的“三性唯识学”引进来了——以慈恩宗破贤首宗;以唯识法相宗破华严宗!创造出“理事无阂”这个概念。

永明延寿,他在《警世》这个论文里,把“理事无阂”这个关系,归结成“心”和“境”之间的圆融。什么叫理事无阂呢?就是——心境圆融!客观和主观……客观和主体统一。我们讲——他用的是唯识学的这个“阿赖耶识”的概念去破的啊……听不懂?就、就这样……他用唯识宗的“八识说”来拆解华严宗的“理”与“事”之间的关系。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

其中,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和第八识——阿赖耶识,这在佛教理论里叫作“现量”——皆是现量所得,无心外法。

第六识——意识。“明了意识”是比量,“比量计度,而成外境”【原文: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妄苦皆为。不知三界唯是一心。以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及第八识。皆是现量所得。无心外法。以第六明了意识。比量计度而成外境。全是想生随念而至。若无想念万法无形。故经云。想灭间静识停无为。又云。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善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若了一心之旨。心外自然无法可陈。岂有欣戚关怀是非干念。佛颂云。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既了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故起信论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灭。唯一真心徧一切处。是故三界虗伪。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界。乃至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先德云。心外有法。生死论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哎……听、听不懂算了啊!

比量、现量、非量,这是唯识法相宗这个描述“心”和“境”之间的三种状态的词……就,“心”和“境”祂对置的有三种状态,叫——现量、比量、非量。这是唯识法相宗的专业词。

眼、耳、鼻、舌、身和阿赖耶识属于现量;意识属于比量。比量“成外境”;现量是“无心外法”。这样,“识”与“境”之间、“内”与“外”之间、“主”与“客”之间……祂就合一了!成为同一唯心的自我运动。哎,就不往深讲了啊……

意思就是说——“心”为万有的共同本质!“心”是最高本体,是万有的共同本质,所以,叫“理”。这个“理”就是“心为万有”。而,由“心”的这个万有的“理”,所显示出的一切境相,就是“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心”造的“境”,“理”造的事儿……“心”所化。“心”就是万有……最高本体,所化成世间的“事”。

我们前面讲过大法眼文益……清凉文益所说——世间诸事是“理”,名言描述是“事”。那对“理事关系”是“语言”和“真实”之间的“理事关系”,所以在文益那个地儿,世间所有的事儿是“理”,而语言描述它是事儿……“语言”、“真实”之间的关系。

到永明延寿的时候儿,他跟文益的“理”“事”概念不一样!他世间诸事是事儿,内心感知是“理”,对吧?因为“心”作为万有的最高本体,祂感知的是“理”,这是“感受”与“真实”之间的“理事关系”。所以,永明延寿的“理事关系”和清凉文益之间的“理事关系”是不一样的。

“心”既然是“万有”,“心”既然是“理”……叫——心即万有,心即理。那么,世间的事呢?世间的事,就是心中这个“万有”,透射到世间的境像。心中的这个“理”是“万有”,是“真有”;而世间呢,是“像”,而不是世间的万事透射到心中的境像。世间“有”,“心”是境像。这就是“心”和“境”、“理”和“事”的关系。

呐,这段论证,他要引出的是什么?他要引出的是永明延寿的结论。所以,永明延寿在《警世》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叫作——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见色,故经云:见色即是见心【《宗镜录》原文:法无自性。三界唯心。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故经云。见色即是见心】。

呐,听出来了吧!这段话是什么?儒家理学是抄出来的!“心即理”……“心即万有”、“心即理”导出的结论就是这个!中间大家听不懂可以,但听出这个结论就明白了——“心即万有”、“心即理”,导出的结论是“见色即是见心”。儒家理学的祖宗。

根据“心不自心,见(因)色故心”这个理论出发,那就要推翻一个传统的佛教学说啦!对吧……“心不自心”,见色就是见心,这和禅宗的哪个理论矛盾了呢?我们拆出来讲:

根据这个理论,永明延寿大师,又把南禅宗慧能五大弟子……我们说——慧能座下有五大弟子!其中有一位宗师不常提,叫作——国师南阳慧忠。国师南阳慧忠,自己有个独特的学说——“无情有性说”……无情也有“性”!哎,拖鞋也有佛性……重新拿出来了。

原来,我们认为——只有众生才有佛性……因为,众生我们管它叫“有情”嘛……有情有佛性!呐,佛性是什么呢?佛性,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哎,众生心……啊,这个东西,肯定只有活物才有嘛!无情哪儿来的“心”?没有“心”哪儿来的佛性?对吧!禅宗的主流,都是坚持“有情有佛性”的!坚持“无情有佛性”的呢,是禅宗很小的一部分……禅宗的三支——南阳慧忠系、牛头系和径山系。这三支小的“宗”坚持“无情有性说”。然后,其它教派呢……天台宗九祖——荆溪湛然,他支持“无情有性说”。

佛教主流坚持的是“众生有佛性”,“无情物无佛性”。但是,永明延寿的理论,他的第一步推出的是“心即理”——见色即是见心;他的第二步,就是要把南阳慧忠这个“无情有佛性”给搬出来!而且,必须要明确……永明延寿必须要明确地论证——无情必须有佛性!必须有、必须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无情必须有佛性呢?

佛教通史(续)】-266-(禅宗)-禅宗理学

上一课,我们最后说——永明延寿把南阳慧忠的“无情有佛性”学说给搬出来了!并且明确——无情必须有佛性!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承认“无情有佛性”这个判断,你就不能坚持“三界唯心”这个唯识学的基本命题了,对吧?唯识学是站在“三界唯心所造”这个基础上创、创建出来的,如果你要不承认“无情有佛性”,那唯识学就要倒了。

动物、众生……我们这些活物——“有情”,是唯心所造的!那植物就不是心造的了吗?啊……你心就能造那活动的东西,那这些器世间这些东西不是、不是……不是心造的啊?不是唯识无境吗?动、植物都是平等的呀!既然山河大地都是心造的,那凭什么只有心造的众生有佛性?那心造的拖鞋就没有佛性啦?对吧!都是心造,诸法平等,就都该有佛性!否则这个逻辑就不通了,对吧?

还有一个办法……这个逻辑不通,这还有一个办法——你要不然就把唯识学给废了……你不承认唯识无境了!好吧?你没这个胆子!所以,永明延寿老师说……这、这个就是二者必须保留其一!你要不然坚持“三界唯心”,如果你坚持“三界唯心”,那,无情也有佛性……无情跟有情平等的,也有佛性!你要不然就把唯识学废了!呐,在这二选一之中,那我们只能承认“无情也有佛性”。所以,永明延寿老师说——哎……南阳慧忠老师果然是国师啊!“无情有性”学说果然很OK啊!

对于“无情有性”的推导,他是基于唯识学的一个基础原理的!实际叫作什么呢?叫——不对也得对!对吧……你要是“不对”,你要是说“无情有性说”错了,那就唯识学就错了!对吧?二、二选一……不对也对的结论。

永明延寿,他引用了“禅教之争”早期,华严宗四祖澄观的话……华严宗四祖澄观当时这个调和禅宗和教门之间矛盾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说:

“今学法者”【原文:学法之者。多弃内而外求。习禅之者。好亡缘而内照。并为偏执俱滞二边。既心境如如则平等无碍】……就是——学教门的;

“多弃内而外求”……那,求于经教!那,哎……教门求于经教,“弃内而外求”;

“习禅者好亡缘而内照”……就是——禅宗修禅的人呢,好“亡缘而内照”,不太考虑因缘,整日去找自己的内心;

“并为偏执,俱滞二边,既心境如如,则平等无碍”……就是说——你们都过于偏执了!学法的,好弃内求外;学禅的又好看心不看世事因缘。什么叫“俱滞”了呢?就是说——你们都失去了我们佛教的中道观!我们佛教的义理讲“中道”,你们都好俱滞于一边——要不然,就是坚持……禅宗坚持……我要“心中求法”;要不然,就是教门,要“事中求法”、“理事无二”…… “事中求法”。其实,“心”和“境”是一样的!不要刻意,是平等的……啊!大概这个……澄观就是这……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这个理论方向看出来是什么了吧……澄观指的理论方向是看出来是什么了吧?永明延寿,他要延续澄观的这段……他引用了澄观的这段话,就是……方向也很清楚了——他要指点一下儿祖师!他要清算一下儿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的理论呢,是儒家王阳明“心学”的祖宗!就是——“即心即佛,是心是佛”。这是儒家“心学”的祖宗。而永明延寿,他前面的论证是什么呢?心即理……“心即万有,心即理”,这是宋朝朱熹——儒家“理学派”的祖宗。所以说,儒家“理学”和“心学”之争,其实佛家在好几百年前,他们已经打过一次了!

永明延寿,他就接住澄观这段话借题发挥!澄观指出来——有的要坚持“事儿”,有的要坚持“心”……这都不对!都失去了中道。他就借着这段话借题发挥,要完成他不可能完成的那个论题,就是要从“即心即佛”到“即境即佛”!我们这个论题没证完呐!他一定要跨越了这个——怎么从“即心即佛”到“即境即佛”。

永明延寿老师说:“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原文: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哎,这不是马祖道一的概念嘛;

“不知”实际上是“即境即佛,是境作佛”……欸!为什么呢?因为,永明延寿老师已经单独论证过两个问题了……我们说——中间岔开了啊!先论证了一个“见色如见心”——“见色”就是“见心”……“心色为一体”的概念,他先论证了这一个问题!然后,他又论证了“无情有佛性”——境界无情也有佛性!这两个论题,他已经都论证完了——见色如见心;无情有佛性。

在这两个已知论据上,永明延寿老师继续说:

“以如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对吧!你以“心”作佛,对!以“如”……以“真如”为佛,那“心境”……“心”和“境”都是“真如”所现的。“以如为佛”就是——你……“真如”是佛,对吧?“心”和“境”都是“真如”所现!“心”既然是“真如”……“心真如”可以作佛,那么“境真如”为什么就不行呢?“境如焉非”!对吧?“心如”既然可以作佛,“境如”难道不行?

就是……“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能)作佛”。这就是他为什么要论证那“无情有佛性”……对吧?“无情境界”也有佛性,所以“境有心性,安不(能)作佛”!这个来了……“见色”就是“见心”——“心色一体”;“无情”又“有佛性”……那,“境界”也有“心性”!那,为什么不能作佛?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能)作佛?

延寿老师这个反问你接得住吗?对吧!心……拖鞋,它也是拖鞋;拖鞋是拖鞋,心拖鞋也是拖鞋……那么,心拖鞋……嗯,就是……拖鞋也有佛性。你心拖鞋能作佛,那我的拖鞋它为什么不能作佛?这就是反问式论证。

反问式论证,如果你觉得扎得还不够啊……就我们说——反问式证明,这叫“证得不究竟”。延寿老师就收尾,正面给了这个“即境心即佛”一枪!他说:

“以心收境”【原文:以心收境。则心中见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见佛。是唯心如来】……就是“以心收境”,“境”去看“心”……

“以心收境”,这叫“心中见佛”——心中所见佛,那就是“境界之佛”!

那,“以境收心”呢?那么……这个“境中见佛,唯心如来”!什么意思?“即心即佛”和“即境即佛”就是一对镜子而已!两者是一对镜子,互相观照。当“心”这面镜子照到“境”的时候儿……那,你看见那个“佛”就是“境界的佛”;当镜子这面……“境界”的这面镜子看到“心”的时候,那“境中见佛”就是“唯心如来”!就是你“心中如来”!

打完收工!千古宗师,绝了!“心”和“境”不过是一面(对)镜子——心能作佛,境就能作佛!我们开课就讲永明延寿的这个禅观——“即境即佛,是境作佛”证明完毕!完美!哎,大家懂不懂?就算了……简单的结论就是——“心”和“境”是一体的!祂们是对着的两面儿镜子,只要心能作佛,境就能作佛!是心是佛,就……是境是佛。

这就是推翻了南禅宗……我们说——岔开了!推翻了南禅宗的一个根本理论啦!“即心即佛”、“是心作佛”,这是马祖道一以来,所有禅家的命脉啊!南阳慧忠主张的这个“无情有性说”,其实自中唐两大禅系兴起以来啊……已经被人遗忘了!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三个小宗——牛头禅、径山禅……嗯,慧……那个南阳慧忠禅,三个小宗!一般佛教教理不讲,对吧?讲了你们也很难理解!你看——“拖鞋有佛性”?这事儿怎么理解?对吧!

但是,我们“禅宗课”……去年,南阳慧忠、径山、牛头各用一课来讲!欸……因为佛教义理终于发展到了这一天,我们必须把他们重新拿出来看!就是——禅宗从中观化向唯识化转移,就是这三宗做的工作,垫了理论的的砖头。

永明延寿,他从华严宗的“理事一如”的理论出发,利用了唯识法相宗的唯识学,重新发挥了南阳慧忠提出的“无情有性”学说,最终论证出来“即境即佛”,“是境是佛”……“是境作佛”!他的矛头就直接指向了洪州宗的宗师——马祖道一。

我们说——永明延寿的法眼宗,这个法脉是哪儿啊?最早从雪峰禅系来啊……石头宗啊!永明延寿是石头宗后人啊!石头宗,从它的创宗大师——希迁开始……希迁写的《参同契》嘛!他们一贯的学风就是“以理入禅,以经解教”……以“华严经”为他们的根本。所以这一次,相当于对江西宗——马祖道一系的禅系,作了一次理论上的总清算。

其实,这种石头宗要清算洪州宗的理论趋势啊……很早就开始了!从他法眼宗的远祖……五代以前——玄沙师备,就已经开始准备在理论上去清算洪州宗的这个“是心是佛”。这一次,永明延寿万箭齐发!通过唯识学、无情有性说——两个学说,彻底清算了马祖道一!就……决战了!他就用“即境即佛”迎面就批判了“即心即佛”这个概念。批判的是什么呢?是它的片面性!对吧……你只看到“即心即佛”,实际“心”和“境”是两面儿镜子对着放……互相看。你只看到了“即心即佛”,那就说明——你洪州宗的禅观过于片面了!

而且,清算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他是有这个理论必然的!因为,以“即心即佛”出发,马祖道一系的这个禅系有狂禅的倾向!哎,心……就跟那个王阳明的“心学”一样嘛!王阳明的“心学”后期也是过于放、放旷了……到王艮【字汝止,号心斋,明代哲学家,起初投入王阳明(守仁)门下为求生,后来转而治学,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那个时候儿。

这样,就使禅宗……传统禅宗这种放旷的禅风……哎,以心为佛,那禅风一定放旷!对吧?那“以理为佛”,那禅风就大大收敛!为禅宗庙堂化、理学化,就铺平了道路。

永明延寿这个“即境即佛,是境作佛”的口号儿,实际是禅宗理论转身的标志!是禅宗唯识化的标志。他不但使“境”这个概念……就是“外境”概念,有了客体化的外观,也使“理”和“心”出现了分离的倾向。就是……原来这个“理”和“心”啊,没有出现分离倾向,只强调“心”。“理”呢……是具体的“理”、“事”之间的关系。但这一次,“理”和“心”并列、分离了。这就是禅宗的……从马祖开始的“禅宗心学”,向永明延寿开始的“禅宗理学”转换的。

佛教里的“心学”和“理学”,先后出现的顺序和转换趋势,和儒教是相反的!佛教先出现的是“禅宗心学”,然后向“禅宗理学”转换;而儒教呢,它相反——儒家先出的是宋朝的“理学”,向明朝王阳明的“心学”转换。

如果说——六祖慧能这个“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开创了“禅宗心学”,使“禅宗心学”达到了一个独立的这个高度,开创了五百年的“禅宗心学”……那么,永明延寿的这套论证——“见色即见心”、“心即万有心即理”,或者说,一句“心即理”就使禅宗的理学达到了可以独立的程度!

“禅宗理学”的出现,我们说——它影响到了“儒家理学”的出现嘛……“禅宗理学”的出现,它在中国佛学界乃至整个儿中国的文化上,意义都非常重大!非常深远!重大深远到不可估量!!

但是,世间的事呢……都是因缘!我们说——世间的事都是因缘!盛极转衰这件事,是一个必然!永明延寿,他作为佛教理论的喜马拉雅山本山,自他以后呢,汉传佛教就再也没有创新型的理论了!他到头儿了!至少,在佛教自己的义理领域,永明延寿达到了理论的高峰……巅峰!欸,之后……直接就是理论断崖。所以,世无圣人久矣啊!后面还有一点儿查漏补缺的地方,就是明朝契嵩做的“三教合一论”。这就是这个……文化的缺憾。

我们在讲“佛教史”的时候说啊——文化……中国文化有走向“大一统”的这种内在冲动!但是,真正完成了文化“大一统”之后,它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永明延寿这件事情就非常典型!对吧……一个人合四教于一身,开创两宗,树立“心宗”!呐,开创“禅宗理学”,那简直他一个人的学术贡献……说不完!

但是,他这个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之后……一个理论达到高度,尤其是这种理论是通过融合产生的,就是说——这个新高度的理论是通过融合“二宗”产生的,融合两种学说创立的时候,往往都会带来你想不到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说的——理论断崖。比如说当年华严宗的圭峰宗密……就这件事情历史上出现过!五祖圭峰宗密。

五祖圭峰宗密,也跟永明延寿一样——身兼两家,对吧!他既是华严宗的五祖,他又是菏泽系的嫡传……禅宗菏泽系的嫡传。在圭峰宗密时代,教理……整个儿佛学界,水平他第一高!他把华严教理融入了禅宗菏泽系,对吧……创立“人天教”理论、“三分教”理论……水平之高,一时无两!但是,菏泽神会系,我们之前讲过——它的禅观多有特色!那,华严教理多么博大!经过圭峰宗密整合之后,达到一个新高度!然后呢?然后华严宗被搞残了!呐,菏泽系?菏泽系直接就被搞死了!嗯……这、这就是结果……想不到的结果!

永明延寿创建的禅宗新理学呢,融理入禅!这种“大一统”的结果……直接结果,就是禅宗的禅学丧失了它的独立性——禅学更加博大了,但是它没有独立性了。

我们用这个评价艺术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儿……简单解释一下儿啊,就是说——它美得很标准,但是它美得没有个性……哎,这是个美人儿!哎呀,很美!但是没个性了。我们平时怎么评价艺术作品……评价油画儿?说,一眼就知道是你画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画儿里有你的语言!嗯,这种画儿里的语言,这种表达……就是你的!我一眼就知道这画儿是你画的!对伐?这才叫“艺术家”……有他的语言。禅也是!

禅,自永明延寿之后,就丧失了它的独立性。晚唐佛教有两大运动,啊……它都是以永明延寿告终的!第一个,就是这个“禅宗统一”运动——以永明延寿开创的“禅宗新理学”为标志,标志着禅宗统一运动告一段落!我们说嘛……他一人系四家——唯识、华严、天台、净土,全干进来了!

佛教……汉传佛教有两大支流——教门和禅门。永明延寿的这个“新理学”……“禅宗新理学”,就是“以禅化教”——从禅宗出发去化教。禅宗“以心传心”,心为根本;而教门呢?“以理传理”,以“理事关系”为根本。但是,永明延寿老师竖起了一对镜子——禅宗的“心”是这面镜子;对面的镜子就是“理事关系”……“心”即“理”了!所以“心即理”的“禅宗新理学”一出,实际就标志着禅宗的“心”统一了教门的“理”。“禅宗理学”就……就是说——永明延寿创建的“禅宗理学”,实际就是禅宗在理论上完成了去统一教门各派的一个工具。

我们说——《宗镜录》本身就是当时贤首、慈恩、天台各宗的高手出来一起写的,所以,华严、唯识、天台……各宗皆被斩落于马下!永明延寿就作为禅宗统一运动终点人物……这个运动胜利了!如果还有战役呢,也只能说是零星的一点儿打扫战场。

晚唐之后的两大运动——“禅宗统一运动”就这样胜利告终。还有一大运动呢?万宗归净!就是——万宗归于净土信仰!终点人物也是我们的永明延寿老师。因为,他不光是禅宗法眼系的第三祖,还是净土宗的第六祖!

我们在讲“净土宗史”的时候儿讲过——净土宗的三祖善导……呐,初祖昙鸾、二祖道绰都是自我选择投向净土,而三祖善导不是!他叫“命定的宗师”……就是,他命定是净土的宗师——当时,他去藏经阁抽本儿书……欸!《观无量寿经》……好!归于净土了。永明延寿也是!他是命定的净土宗宗师……净土宗六祖。他虽然出身禅门正脉,但是当时他这个学术方向啊,也是心意不诀……据说他当时抓阄,连抓七次,次次都是皈于净土……七次啊!这个概率有多少?五百一十二分之一吧?二百五十六分之一?七次归于净土!

所以,永明大师,他的学术方向就投向净土!他两套核心论注,一套《宗镜录》,讲的是“禅教合一”;还有一套《万善同归集》,那就是净土宗著作。呐!所以,最终永明延寿大师就一人身担两家,成为两宗宗师。

他的这个“新理学”就分两部分!我们说“禅宗新理学”是两部分——从内容走向上和著作上是两部分。上部,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禅教合流,“以禅化教”为目的的代表作——《宗镜录》一百卷;另一本儿,“新理学”的下部,就是以“禅净合流”为目的的《万善同归集》。呐……上部,结束的是“禅宗统一运动”;下部,结束的是“万宗归净运动”。

前者,《宗镜录》重在谈“理”……道理的“理”!那肯定啊……学术论著嘛,重在谈“理”!那后者呢?《万善同归集》,看名字就知道了——重在“行”!


佛教通史(续)】-267-(禅宗)-万善同归,永明延寿

上一课,我们最后讲到了永明延寿大师创建的“禅宗理学”。“禅宗理学”,它从内容走向上分,分为两部分……两本儿代表作——《宗镜录》一百卷和《万善同归集》六卷。上部,是以“禅教合流”……禅门与教门合流为目的的代表作——《宗镜录》;下部,是以“禅净合流”……禅宗与净土宗合流为目的的《万善同归集》。前者,《宗镜录》一百卷,它的重点在“理”上;后者,《万善同归集》六卷,它的重点在“行”上。“理”、“行”并重,这就是永明延寿“禅宗理学”的特点之一。

在“禅宗理学”上,永明延寿坚持了他这个宗系的一个原则!我们说——永明延寿是来自于石头系法脉的,石头系法脉一直坚持的是华严宗的“理事不二”原则——“理”和“事”合为一体,不光有“理”,还要有“事”!就是说——你不光要有道理,你还要有行动!换句话说……用西哲的话说——永明延寿,他不光提出了认识论,他还提出了方法论;不光教你如何去认识佛教的道理,还教你如何行动,去实践佛教的道理。因为,在永明延寿的“禅宗理学”体系里,我们说“心境一如”——行动和道理本来就是一体的,一对镜子!如何“行”,或者说——如何生活?如何在生活里去了悟佛理?这是永明延寿老师在《万善同归集》里要讨论的重点。

永明延寿老师,他并不要求人一定要从“境”上……就是从外境上,悟到“唯心性空”这个道理!就是……你、你凭空在生活中,你就悟到这个道理?他不要求!为什么?哪儿有那么多上等根器的人啊……就悟了?对吧!哪儿那么多人就一下儿就悟了?上等根器……那是非常少的!

我们讲——永明延寿大师,他是禅宗大师!同时,他还是净土宗六祖!禅宗得佛之自由精神,净土得佛之慈悲情怀……这两宗一个得精神,一个得情怀。我们今年前面的课里讲过净土宗。净土宗大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昙鸾、道绰到善导,就是——他们了解生活!了解众生!如果仔细听过道绰那一堂课的就知道了……太了解老百姓了!因为慈悲,所以原谅……什么意思呢?因为了解众生,因为他慈悲啊……知道众生生活的种种过错与不堪!所以原谅了。禅宗大师……禅宗宗师可没有这么客气的!那都是净土宗的。

永明延寿,他作为净土宗的大师,他清楚地认识到了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我们说——这是净土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了解生活,深入生活……他们要在生活中拔救众生!哪儿有那么多人有闲工夫儿,那么多人整天去思索……那,工作不工作啦?干不干别的了?对吧!就象我们说——在现在这么紧张的社会,你活着都紧张!哪儿有什么时间去悟什么性空、不性空的?

真正让人心体不落空寂的,永明延寿大师认为——就是要把修禅者的禅行,和他日常的善行统一起来!不用……就是说——你要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从“境”上去悟“空”啊……去悟“唯心性空”的道理——无所谓!你就在生活中,让心体不落空寂!你去修禅,要带有“行诸善”的性质!什么意思?就是让“禅”落到生活的实处。我们说,这在他的师爷——大法眼文益的时候就非常清楚地提出“禅要有用”!禅没用,修禅干什么?不要每日空坐……悟什么“性空”?没有那个功夫!马祖道一就说——坐着岂能成佛?一句话——禅要有用!不光是对自己有用,要对众生有用。

所以我们说——净土宗的大师,一水儿的宗教改革家!(永明延寿)他直接指出了,就是——禅宗的着眼点不在于“悟”,在于“行”;不在于“会理”,在于“会用”。

在晚唐到五代末这个阶段里……这一百多年里,南朝经济发达,也比较稳定,学佛讲法成为潮流。当时,各大寺庙都有专门的讲经座主,就是……给老百姓啊、入门儿的和尚啊,讲入门儿级的“金刚经”。因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不认字,理解力也不高……你给他讲其他经,他也听不懂。“金刚经”呢,以其简单易懂,语言优美,所以极为流行!

我们说——北宗德山宣鉴……他(永明延寿)的祖师之一,那就有“周金刚”之称,擅长讲这个“金刚经”。当时,为了反对这种风气,临济义玄曾经怒斥,说——这种升座讲“金刚经”的,叫作“野干”……黄鼠狼。永明延寿也激烈地抨击了这种讲经的风气,说——每日坐着谈性空?面对现实世界,谈所缘之境是梦,谈现实世界是梦……并且还把这个当作道理!这叫作——用认识论混淆方法论。大师指出,这叫——第一等恶趣空!

《万善同归集》——万善同归!上来,永明延寿大师就从理论上直接说了一句大白话——佛法的目的,在指导生活,重点在“行”、在“用”。

《宗镜录》这本书……就是我们说——“上部”……“禅教合一”这部,延寿老师还是代表石头宗清算洪州宗……就是代表他们这个法系,清算禅宗另一法系——洪州宗的性格放旷,就是……“禅宗心学”的性格。

但是,到了《万善同归集》,那永明延寿老师就厉害了!永明延寿老师,他是要代表净土宗彻底清算禅宗……已经不是清算洪州支脉了,是整个儿要清算禅宗!因为净土宗,他讲行善积德!而禅宗呢?禅宗从教理上就蔑视行善。所以说——这场对决,他们早晚要来!

禅宗,自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以来,以“金刚经”立宗,对吧……我们说——在四祖道信的时候儿,那个净觉(参考关联阅读 佛教通史第63、64、65、66课)还是“楞伽经”,但是从五祖开始,“金刚经”立宗。“金刚经”立宗就一直有一个“非善非恶观”……因为,它是中观派的根本经!我们说——“金刚经”是中观派的根本经!中观派,它是大乘空宗,在佛教哲学四流里,属于第三派。当然啦,它的理论我们没有讲,我们现在讲的,还是这个小乘有宗……但是,我们可以带一下儿。

中观理论,就是——名言假立,真空假有。它们是混淆是非观的!这个学派的特点,强项在于“辩论术”!理论方法呢……我们在前面“印度佛教史”里讲过,叫作“空破空”。就是——通过解释“一切概念都存在内在矛盾”……呐,确实是这样的,实际也是这样的……一切概念都存在内在矛盾!然后,从而否认“存在”的本质。因为,你这些概念,内在有矛盾,所以我就否认你“存在”的本质。既然没有“存在”,那么,“存在”的本质就是虚无!就是“空”!所有逻辑对立的概念,在中观学派里都化为了一种“中间态”……什么意思呢?非对、非错;非有、非空。

大乘的中观学派传到中国之后,直接引发的是中国天台宗的“假、中、空”——“三谛圆融理论”!就是……因为它把所有的对立概念,泯灭出一个“中间态”来,“假、中、空”三谛圆融就是从大乘中观学说来的。呐,这个学说,现在……嗯,研究中……嗯,天台宗的人很少啦!也很难!

但是,大乘中观学派,它最终的结论,就是——自己破别人的武器,最终也是破自己的武器……哎,这“空破空”嘛!最后自己也要放弃自己的理论!这就是龙树弟子……龙树菩萨弟子——提婆所说“一法空则法法空,一法不空则法法不空”。

中观学派作为认识观是没有错的!就是说——它作为一种认识论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它的理论落地,就会具有天然缺陷……什么叫天然缺陷?就是具有“是非不分”的逻辑观!对吧……因为它是泯灭是非的,这个只要对立矛盾,它一定能揭示出来对立矛盾中存在谬误!就……通过“归谬法”证明对立概念——“是”与“非”之间存在谬误。就是我们说——认识论……这种认识方法没有错!但是作为方法论,落到生活里?恐怕是不行啦!对吧?真实与梦……啊!你可以泯灭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认识论!但是,如果你变成方法论……真实是梦吗?那你出门给我撞一个车……你出门去撞个墙我看看!你的梦能醒吗?

禅宗基于“金刚经”的这个观念,认为——哪有什么善恶?对吧!因为他都不分是非了,当然就不分善恶了!既然不区分什么善恶,当然也无所谓什么善行喽!对吧?你已经没有什么善恶,当然也没有什么善行。善恶莫思……啊,这在禅宗经典里到处都是这句话——“善恶莫思”,是禅宗一切教义中,最重要的教义!甚至都不是之一!为什么?因为无心、无念这些禅宗的变化概念……无心也好,无念也好……都是什么?都是“不思善恶”的变形——你“无心”,当然不思善恶了!呐,你“无念”,当然不思善恶了!对吧?“莫思善恶”就是禅宗一切教义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教义!

这一次,永明延寿就要代表净土宗,对禅宗这个教义作一次总清算!不打倒禅宗这个概念,佛教……作为宗教的佛教就站不起来!为什么?禅宗,它不是宗教的佛教,它是哲学的佛教。我们说——禅宗,它不……它是一种哲学!它是一种生活观、它是一种哲学……它不是宗教!它只能叫——哲学的佛教。永明延寿一定要把佛教确立为“宗教的佛教”,就必须打倒禅宗!为什么?因为作为任何宗教……去恶从善,区分善恶,不做恶行,从事善行……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只要是宗教,这是宗教的根本教义——去恶从善。

你禅宗不承认“善恶”,你怎么能是宗教呢?咱先不说你有神、没神?你有没有神?嗯,教主体系……对吧!我没听说过哪个宗教不分善恶的,对吧……就世界级的宗教啊!除了邪教不分善恶……但是,禅宗确实是不分善恶的。永明延寿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禅宗“莫思善恶”的这个观念……这个概念不被打倒,佛教就得倒!那,禅宗倒?还是佛教倒?那,我们只能选一个,对吧!我们说——“宗教的佛教”必须站起来!那,你禅宗的这个“哲学的佛教”就必须倒下去,对吧!反正只能活一个……

所以,永明延寿就以净土宗的角度出发,在《万善同归集》里,对于长久以来,禅宗对“善”、“恶”的这种看法……就是“莫思善恶”的这种看法,和禅宗对于行善的态度……因为禅宗都不……“莫思善恶”,他还行什么善?他对行善的态度是蔑视!对吧……整个儿发起了一次总进攻!我们说——这次是一次总决战嘛……先是,万箭齐发,直攻教门;然后,万箭齐发,直攻禅门。他先代表了禅门,万箭齐发清算了教门;他现在又代表净土宗,万箭齐发清算了禅门。

他就提出来所谓的“禅宗十宗罪”……就是、就是我,我给它起名儿啊……它就是……实际上有很多!他的这个《万善同归集》里,列了很多这个禅宗的这个不妥之处……我们不能说“罪行”……为了好记,我管……我给它归结了一下儿,叫作——禅宗十宗罪。“禅宗十宗罪”呢……整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禅宗对行善的态度问题。就是,它对“善”的态度问题……对于“行善”的态度问题;

第二呢,就是禅宗的立宗根本——“金刚经”,对于语言是否真正能把握真理的态度问题。就是……语言到底能不能把握真理?到底是“名言假立”还是“名言真立”?

第三点,那就是禅宗和净土宗的大决战!就是西方净土的态度问题……哎,禅宗这强调的是唯心净土啊!对吧……嗯,心净土……没有的净土……嗯,心里的净土。净土宗不一样,我们净土宗好多课,说——决疑的第一大问题是什么?实有净土!你没有实有净土,那……不行的!那我们净土宗就站不住了!对不对?

禅宗十宗罪,就是这样“三部分”——对善的态度问题、语言能否把握真理?以及西方净土的实有性问题。这是禅宗的……净土宗清算禅宗的十条儿。呐,我简单地说一下儿这十条啊……嗯,因为这个……以后恐怕不会有老师讲,我们就讲一下。

禅宗十宗罪的第一条……啊,他引用的全是禅宗自己的话啊……就是——禅宗流行的概念,引用的禅宗自己的话!先引用禅宗的话,然后,再垫上他批评的话。禅宗的话是……第一条是——“万法皆心,任之是佛,驱驰万行,岂不虚劳”。这句话怎么说呢?就是说——这是禅宗的“心性学”!就是“禅宗心学”。

“万法皆心”——心自由就是佛;

“任之是佛”,就是——任心驰骋就是佛;

“驱驰万行”,万行啊……它是一个特指,就是“诸善万行”,就是——驱驰去行善;

“岂不虚劳”,啊……忙着去行善,那你岂不是多余?

所以,第一条儿简化成大白话,禅宗嘲笑净土宗的就是——心是自由就是佛!行善狗屁用没有……这是第一条儿。啊,当然……当然没有这么粗俗啦!

第二条儿——祖师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如入心体……如何劝修,相(故)违祖教【原文:祖师云,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涅盘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如何劝修,故违祖教】。这是禅宗的另一套说法儿!就是说——我们祖师都说了,不要想善恶这个事儿……“祖师云,善恶莫思量”;修善这个事儿,违背祖师教诲……“何故劝修,故违祖教”。第二句话就是说——祖师说了行善没用!你看,他把祖师搬出来了。

禅宗的这个第三个……第三条儿对于行善的态度是说——“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是道”。就是说——你什么都不想,就是行万善啦!一会儿看见这个善,一会儿看见那个恶;一会儿着急这个成,一会儿着急那个不成;你自己身心疲劳……这难道是应该有的道理吗?对吧……“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这是什么啊?这其实就是禅宗的片儿汤话!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你管好你自己就完了!别人什么善、什么恶呀……一会儿见成,一会儿见离,对吧?一会儿着急成,一会儿着急不成……跟你啥关系啊?你纯粹瞎操心!这条儿的意思就是——呐!管好你自己,行善没用。还是行善没用!总之,他每条儿的结论都是要指向“行善没用”。

禅宗十宗罪的第四条儿,叫——泯绝无寄,境智俱空,是祖师普归【《万善同归集》原文:问,泯绝无寄。境智俱空。是祖佛指归。圣贤要路。若论有作。心境宛然。凭何教文。广陈万善】。

哎……“祖师普归”就是——祖师去的方向都是“泯绝无寄,境智俱空”……就是心境俱空,全是空性了!祖师全往那个方向走;

“若论有作,心境宛然,凭何教文广陈万善”……就是说——如果你心里有……有念,你就不空了!所以,你这个概念还想就是广、广宣传?叫“凭何教文广陈”……“教文”、“广陈”就是——你写东西告诉大家行万善……欸,多余!这句话就是说——你宣传行善没有用!你只要自己“心空”、“境空”就可以了!你心里有作,就是不空,就不用干这件……忙这个事儿啦!还是这句话——宣传行善也没用。

第五条儿,“禅宗十宗罪”,这个……禅宗给这个净土宗列的,真是好多呀……给“行善”列得好多呀!“若得理本,万行俱圆,何须事迹,而兴造作”【《万善同归集》原文:经云。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又云。取相凡夫。随宜为说。若得理本。万行俱圆。何须事迹。而兴造作乎】。

意思就是说——你了悟了“理”的道理……“若得理本”,你了悟了“理”的道理,就万行具备了!就等于行善!“万行”就是行善啊……就等于行了诸善;

“何须事迹,而兴造作”就是——没必要去干具体的事儿!这是一个叫作“本来具足观”的概念。就是说——你只要一悟了理,就等于行了万善!你就不需要干具体的事儿了。他又换了个角度!换了一个角度阐述行善没用。就是说——你不需要单独行善,你只要悟理就可以了。啫,欸……这禅宗的角度还很多!

禅宗第六条儿,这个……对批“行善”啊,说——“无心合道,岂须万行,动作观心”。唉……这、这,这个角度更刁钻了!

“无心合道,动作观心”,意思就是说——你没有这个心去合这个道……你虚情假意,你以为就改变你的心喽?对吧!它确实也存在……因为现实里,确实存在这种抱着其他目的去做善事儿!有没有啊?对吧……有啊!对吧?陈某某什么的,就抱着其他目的去做慈善……自古有之。所以,禅宗指出来——“无心合道,岂须万行,动作观心”!就是——你根本没心做善事,然后你去做善事儿……你以为你就能改变啦?他、他这个角度啊……刁钻!他反过来去质疑修行者的人品!说——你行善,跟你的心相关吗?啫!他就反过来,这个……攻击角度指向了行善者。

第七条儿……哎,第七条儿是最……禅宗对于“行善”这件事情,最常引用的概念……是“金刚经”的原话。“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若以……嗯,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何立相标形而称佛事”【原文:金刚般若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何立相标形】。啊……这个大家都知道——若以色见我,若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哎,这是禅宗对善行观最常被引用的话,就是说——你叫……怎么说呢?叫“你有心求善”——你就是有所求!对吧……你以色见我,你以音声求我,那不就是你有心求道嘛?那就是“人行邪道”……就是邪道!不能称之为行善!所以“不能见如来”。

“如何立相标形而称佛事”,这的意思就是说……用我们儒家的话讲,叫作“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啫……哎呀!这条儿,禅宗最常引用。这叫作什么呢?我们讲不好听,这叫——装客观!他就混淆“行善”和“有所求”之间的关系!说——因为你行善,所以是……你是有所求,你才行善。他混淆了“行善”和“有所求”之间的关系。

这条儿里的逻辑陷阱,在净土宗二祖道绰大师就看出来了!道绰就指出来——“有所求”也分两种!叫“善求”和“恶求”。那,菩萨还有所求呢!菩萨求度众生,然后成佛!你怎么说菩萨?你把菩萨度众生求成佛,等同于你拜佛求发财……你把这等同起来?对吧!这一个叫“善求”,一个叫“不善求”!对吧?道绰早就指出来了——菩萨这类的“求”,“求成佛”叫“善求”……那就不叫“求”!不叫“有心为善”!对吧?你把那种……你去庙里拜、拜佛祖,然后求个发财、求保平安等同于这种“求成佛”的善求?你那叫“不善求”!你把它等同起来……你叫“不要脸”!对吧……

这就是禅宗经常引用里头的这个逻辑陷阱!净土宗大师一眼就看出来了!你想把“行善”和“有所求”挂上钩儿?对吧……你把你的那种低级的“有所求”,跟人家那个高级的“有所求”挂上钩儿?啊……合适吗?对吧!我们就不说太苛刻……太、太难听的了。

呐,禅宗十宗罪的第八条儿……

哎哟!过时间了……

佛教通史(续)】-268-(禅宗)-禅净合流

上一课最后,我们讲到永明延寿在《万善同归集》里代表净土宗清算禅宗的“十宗罪”的第七条儿……就是引用“金刚经”的这段话来否定行善。永明延寿大师指出来……啊,就是根据道绰的理论指出来——你不能把你的这个低级所求——不善求,等同于“成佛”的这种高级所求——善求。

第八条儿呢?第八条儿叫——拟心即失,不顺真如,动念即乖,违于法体……为(云)何广说世间生灭缘起【原文:诸佛如来三乘教典。惟有一味解脱法门。云何广说世间生灭缘起。拟心即失。不顺真如。动念即乖。违于法体】。这一条是个哲学争论!“拟心即失,不顺真如,动念即乖,违于法体”,这是一个“大乘空宗”的概念,大乘的空宗的“不动观”……大乘整个儿空宗有一个观念,叫“不动观”——是一体的……“不动”,对吧?“动念即乖”!他要否定的是什么呢?否定的是那个“为(云)何广说世间生灭缘起”。“世间生灭缘起”是谁的哲学观念呢?是小乘有宗的哲学观念……是“说一切有部”的“缘起论”。

这句话“拟心即失,不顺真如……为(云)何广说世间生灭缘起”,是要说——用大乘中观的“不动观”学说否定“说一切有部”的“缘起论”学说。

哎,这条儿看着很怪啊!我们上面……前面说了七条儿,都是禅宗……嗯,净土宗讨论禅宗如何看待行善的问题……禅宗对“行善”的一贯看法。突然到第八条儿,插出一条理论来!我们说这个禅宗呢,它的前部……永明延寿标志着禅宗唯识化嘛,前面是禅宗,是中观化的……这是中观理论……插出一条理论来——用中观理论否定“缘起论”!

怎么突然这么一条儿来了?不……又不谈行善啦?不是!这也叫……这叫“理论绞杀”!什么叫理论绞杀?为什么行善?嗯,禅宗认为……就是说——你们净土宗为什么行善?因为你们认为善有善报啊!对吧……为什么不能作恶?因为你们认为恶有恶报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什么东西?是“缘起论”——因果关系!对吧?“缘起论”就是因果关系。禅宗认为——你们净土宗说“行善”,那是因为你们觉得善有善报。实际上,我们的观念是“动念即乖”,是“不动观”——不存在“善恶”的问题,不存在这个“善有善报”的问题。

禅宗祭起中观学派的“不动观”来砍“因缘观”的大旗!否定“因缘观”,就是要否定“善恶有报”这组“因”、“果”关系!他的用心在这里呢!所以,这一条儿……第八条儿插进来的,叫“理论绞杀”——前七条儿都是这个“祖师法语”,对吧……祖师们说过的话。第八条儿是为了配合前七条儿,整合成理论——行善没用!因为,我们的观念是大乘中观的“不动观”……要在理论上否定“行善”,否定“善有善报”!既然没有“善有善报”这组“因”、“果”关系,行善干什么?哎呀,禅宗为了否定这个“善恶”……“莫思善恶”真是用了心啦!

第九条儿……哎,第九条儿就是……我们说“禅宗十宗罪”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这个“善恶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讨论“语言能否把握真实”?就是……大乘中观的名言假立。第九条儿,就是这第二部分,就是——语言能否把握真实。

第九条儿说——“众生不得解脱者,皆为认其假名,逐妄轮回……云何……徇斯假名……转增虚妄……名字性空”……不能诠说诸法,何必“听闻诵读”【原文:一切众生不得解脱者皆为认其假名。逐妄轮回。楞严经中。唯令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云何一向徇斯假名。论其散善。转增虚妄。岂益初心……名字性空皆唯实相。但从缘起。不落有无。法句经云。佛告宝明菩萨。汝且观是诸佛名字。若是有。说食与人。应得充饥。若名字无者。定光如来不授我记。及于汝名如无授者。我不应得佛。当知字句其已久如。以我如故备显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无。华严经云。譬如诸法不分别自性。不分别音声。而自性不舍。名字不灭。菩萨亦复如是。不舍于行。随世所作。而于此二无执著。是以不动实际。建立行门。不坏假名圆通自性】。哎,这个……它就是一个中观派“名言假立”的学说——世间的概念都是假名儿!皆认其假名儿!

“逐妄轮回”,就是——你追逐的都是虚妄;

“转增虚妄”——听了也是虚妄……追逐的是虚妄,听了也是虚妄;

那真实呢?“名字性空”——真实就是性空。通过假名儿来了解真实的性空……这怎么可能?

呐,既然都是假名儿,那干脆就别听了呗!对吧?就不用听了吧……听了,也是虚妄的噪音。这条儿实际就是禅宗这个中观学派的一个看法——语言能否把握真理?他认为——不能!嗯,语言都是假名儿!无法把握真理!听了也是虚妄……虚妄的噪音。

这跟净土宗就怼上啦!为什么?净土宗重视的什么?我们说——净土宗是一个宗教性的教派!祂重视的就是——宗教的诵经、礼忏、仪轨……啊,诵经?禅宗认为这“诵经”没有用!啊,礼忏?哎,装什么相?对吧……忏什么悔?名言假立!诵经干什么?

这是两宗对于这个文字的一个……嗯,根本认识!嗯,净土宗就觉得——这、这佛经都是圣教量!禅宗就觉得——这、这都是假名儿!

然后,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呢……我们就提一下儿,因为这个争论主要要放在“净土”里,就是——“生彼净土”。禅宗认为——这事……没有这事儿!什么叫彼净土?彼净土就是“祂净土”。所谓“祂净土”就是“实有净土”。禅宗认为是“唯心净土”——禅宗就不承认彼净土!嘲笑净土宗,说——哪儿有什么彼净土可以让你生……生彼净土?没有那彼净土可以生!

这个“实有净土”和“唯心净土”之战啊……这个两宗打,是旷日持久的!这第十条儿,我们在这个“禅宗史”里,我们就不讲了,放回“净土宗史”讲。这个净土宗一直要追着这个打的。

呐,这就讲完了!禅宗……叫净土《万善同归集》里,净土宗诉禅宗十宗罪,基本就这么分——十条儿……十宗罪:

前八条儿,禅宗否认行善有用,对吧!七条儿,是“法语”,行善各种“没有用”……各种角度的“没有用”;第八条儿,理论总结,“不动观”否认“因缘观”……行善没用;

第九条儿,禅宗就否认读书有用!哎呀……读书无用论,禅宗一贯的!心宗一贯的……读书无用论;

第十条儿,就是……禅宗否认“实有净土”。

这个,这个……净土宗和禅宗的矛盾就是分成这三部分。

嗯,听了今年我这个“净土宗课”的就知道啊……这三块儿争论,其实就是净土决疑……我们说——净土的理论分三部分嘛……学说、决疑……这就是净土决疑的那个核心部分。为什么说这是净土决疑的核心部分?净土决疑里没有谈行善啊!就,我们听……自己听就知道了——决疑,没有“决”过行善啊!“决”的都是“自力”与“他力”呀!对吧?是“自力解脱”还是“他力解脱”……怎么直接就说——“行善”就是净土决疑的一个,一个争论核心呢?因为“行善”有没有用这件事情,实际直接转换的问题就是净土决疑的根本教理——“自力”与“他力”!

大家想想为什么……“行善”怎么又跟“他力解脱”接,接上了?对吧!“行善”有没有用为什么会转换成一个“他力解脱”的问题?

“行善”有作用……有什么作用?为了什么?禅宗说——没用!对吧?禅宗说……既然说——行善没有用,那当然就没有“为什么”啦……对不啦?没有用就没有用!没有什么“为什么”的!

但,净土宗可不认为行善没有用!净土宗直接宣布的是——行善为了积德!善是因,积德是果!积德干什么?积德为了往生净土!而且,为了往生净土的时候等级高一点儿,对吧……我们说——净土,三级九品……上生三品、中生三品、下生三品……我起码得落一个“中生三品”吧!所以我要行善!所以我要积德!为了往生净土……这就意思是什么呢?行善,是往生净土的外力之一!懂了吧?所以,这就涉及到了净土决疑的核心部分——“自力解脱”加上“他力解脱”;“自力解脱”加上“他力解脱”。这就是我们说……一下儿就进入净土宗决疑的核心部分!那,这个决疑,我们在“净土宗”里讲过好多次了!就是——“自力解脱”加“他力解脱”。

所以,对于净土宗来说……呐,禅宗认为——行善没有用,对吧?没有用,就不存在“为什么”。但,对于净土宗来说——行善就是积德,积德就是“解脱力”的一部分!是“他力解脱”的部分!是解脱的助力。用我们佛教的话说——叫“增上缘”。什么叫增上缘?在“自力解脱”的基础上,我要给你加分——“自力”还得加上“他力”!决疑核心!

禅宗,我们说——得佛之精神!它追求的就是“自力解脱”!呐,百丈怀海说过嘛——“佛是无求人”……我不求你们,就不考虑他力!我既然不求人,不考虑他力……那我考虑行善干什么?对吧……我压根儿就不要行善,用不着积那个德,我自己就单嘣儿……我就解脱了!我用得着你们“他力”帮我吗?“行善”给我积那点儿“德”?用不着!禅宗的思路说——我不求人!

啊……禅宗,禅宗的思路其实就是很“孤”的一个思路!什么意思?我不求人,别人也别求我!对吧?赵州禅,曾经有人问过赵州从谂嘛……和尚如何救世?和尚说——和尚尚不能自救,何谈救世?我又不能自己救自己,我救什么别人?意思就是说——谁也帮不了我……所以我也帮不了谁!自己的饭自己吃吧……大家都自己努力解脱吧!这就是禅宗的这个……解脱的这个力啊,只有一种构成……禅宗的“力”解脱只有一种构成,就是——自力解脱。那因此呢……它追求的就是“自力解脱”。

它的“十宗罪”,就是……净土诉禅宗的“十宗罪”,稀稀拉拉地说了八条儿,换了好几个角度,对吧?来阐述……实际是“诸善万行”没有用!其义学本质……禅宗的这八条儿否认“诸善万行”的义学本质,或者说它的哲学本质,其实就是要否认“他力解脱”这件事情!懂我意思了吧……我根本就不求别人的力帮我解脱,所以,我也用不着行善,说的那些稀稀拉拉的,也就是换个角度挡一挡而已!“诸善万行”没有用。

因此,禅宗和净土宗关于“行善有没有用”这八个问题的争论,表面看着是“行善”,背地里是“解脱的力量”问题……“力量构成”问题。本质是——净土宗要求“自力解脱”加“他力解脱”,“行善”是“他力”构成的一部分;而禅宗认为——我就是自力解脱,我不需要他力……我不帮你,你也不用帮我!所以我不需要行善。

道理上是没错的!因为,禅宗的立宗,说到底,是建立在自信上的,对吧!人生自造枷锁……我们想想——我们的枷锁是不是都是自造的?既然自造枷锁,所以要自力解脱!我们讲禅宗的时候儿,禅宗根本——三个“自”、三个“无”。什么意思?自信、自立、自由!三个“无”——无求、无依、无畏!三个“自”、三个“无”——自信、自立、自由;无求、无依、无畏。呐,完全是一个那个……西方哈耶克主义者。永明延寿承认——这是佛的精神!对吧……永明延寿也没承认,说——你禅宗错了啊!说——禅宗对!你确实得了佛之精神——拈花微笑,传之精神!但这并不是佛的全部说法呀!对吧……

永明延寿的套路都是这样的——他在这个“理学”清算“心学”的时候……“即境即佛”清算“即心即佛”的时候,没有说“即心即佛”错了!说——你片面!你有片面性!你失了佛之中道!欸……你这就没法儿反驳了——他没说“你错”,他就说“你片面”了……你不全面。佛讲的是“中道”,所以,你“即心即佛”;所以,我“即境即佛”……这才叫“中道”。

因此,永明延寿说——禅宗的这种自由精神是对的!但,不是佛的全部说法……因为,拈花微笑之际,不光有精神之传承,也有情怀之传承。

自信的勇气、自由的精神、自立的解脱——VERY GOOD!但是,永明延寿说——这只是一部分啊!《万善同归集》里是这么说的——“诸佛法门,皆有自力他力,自相共相,圣教以相依缘起立教”。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圣教,以佛教的看法,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独立,都是因缘成对而生!所以,就不存在什么单纯的“自力”问题……说——单嘣儿有一个“力”叫“自力”?它没有相代的东西就“生”了,没有“他力”就只生“自力”了——不可能!这就象牛顿第三定律说的似的——你只要有作用力,你必然有反作用力!就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力”。对吧?

所以说——诸佛法门,自力他力,自相共相……它就是相依缘起而立教的啊!你就讲一个“自力”……你是不是又失了“中道”了……这次?所以,永明延寿继续说——“若自力充备,即不假缘,若自力未堪,须凭他势”。欸,这句话呢……还给禅宗留了客气,说“若自力充备,即不假缘”,就是说——也不是说你完全就是……“自力”不行,如果你自力很充备,你也可以“不假缘”……嗯,不需要这个……靠这个相依缘起,你也可以解脱!佛陀祂老人家就是自力解脱的哦!意思就是说——你只要这个……自力很充沛,象佛陀祂老人家一样,你就可以解脱!你敢说吗?口气大了吧!欸……嗯,这……除非你觉得你就跟佛陀一样!你跟释迦牟尼祂老人家一样,祂老人家能“自力解脱”,你也可以“不假缘”……你不行吧!

所以,永明延寿继续就采用了调和的说法——“若自力未堪,须凭他势”。就是说——自力不能排斥他力!你自力不足,你当然要借助外力啦……既然,你不是佛陀,或者说——你不如佛陀……除非,你觉得你、你就是佛陀!你有佛陀那本事……呐,你就要借助外力!既然要借助外力,对吧……呐,行善积德就是必要的喽!你承认吗?对吧!你要借助外力,那行善积德是不是外力之一?你就很必要了……对吧!承认吧?承认就好……

既然,行善积德……推而广之啊……行善积德是你可以借助的外力,那推而广之,是不是所有的外力都可以借助了?啊,你说——我行善积德这个外力可以借助,别的外力不借助……那你不傻吗!对不对?既然,这一项能借助,那,所有的外力我都能借助了!对不对?那么……因此,我们净土宗的烧香拜佛、祈祷礼忏、佛教的一切外在的崇拜——叩头、烧香……全部算借助的外力,皆可以成立——OK!

永明延寿,他“禅宗理学”的口号儿叫“即境即佛,是境作佛”。本质上说呢……从心现境,境即是心;外在佛就是心中佛;外力就是内力。什么意思?就是——你在环境里“诸善万行”的外力和你心里“自力解脱”的力,在永明延寿的教理里,它本来是一对镜子,是一回事儿——外力就是内力,自力就是他力。换句话说——传统禅宗所谓“外力解脱”……看的“外力解脱”,如果用永明延寿的“禅宗新理学”来解释,那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内力!就是……原来传统禅宗心宗认为——“行善”这些都是外力……什么祈祷、礼忏、烧香、拜佛……都是外力。但是,对于永明延寿的“理学”来说,它就是内力的一种……另一种映像,是一体的,是“自力解脱”的一部分。

这样,禅宗的“自力解脱”和净土宗提的“外力解脱”,就在永明延寿的“理学”里融为了一体——“自力”加“他力”就等于禅宗的“自力”,也就等于净土宗的“自力”加“他力”。禅、净彻底合流了!对吧……

首先,你可以借助外力行善积德……因为可以借助了行善积德,那,所有外力——烧香拜佛、礼忏、祈祷……就都成立了!都是可以借助的外力!再通过禅宗的理学,外力——境的力,和心的力,实际是一体的!也是一种内力……内力和外力是、是同一种力。

禅净合流了!彻底合流了!从理论到行为彻底合流了!从这一刻……是《万善同归集》的这一刻起,修禅就是修净,修净也是修禅。“禅净合流”的意思,就是——以后净土宗的这些礼忏拜佛、行善积德,就叫“修禅”!修净就叫“修禅”。然后,我们所谓的修禅,也可以去干这些事情,也叫“修净”。

《万善同归集》的第一大理论任务,就是我们说——这本儿净土宗的第一大理论任务,就彻底完成了!还有啊……还有理论任务!这是它的第一大理论任务——禅净合流……在教理上合流,通过声讨禅宗的“十宗罪”,最后合并成“外力”加“内力”——都叫禅宗的“自力解脱”!呐……懂没懂就这样吧!没懂就再多听一遍。

净土宗……啊,这是“行善”的问题啊!我们说——这“十宗罪”的第二部问题,是“语言是否能把握真理”的问题。他的第九款,说——“众生不能解脱者,皆为认其假名”。就是这一大套啊……虽然,诉的这个罪只有一条儿,但涉及的教理问题就非常大啦!就是说——语言的性质与功能,以及语言能否把握真理。

大乘佛教啊……中国大乘佛教是以“般若学说”开始的。那,“般若学说”就是中观学派起头儿!中观学派起头儿,它普遍否认——语言、概念、思维可以把握真理……甚至可以表达真理!它认为——既不能表达真理,也不能把握真理……它就语言、思维就没有这个能力!因此,语言文字只是我们世间的一种设施——中国人说中文、日本人说日语、英国人说英语……那都是设施,故称之为“假名”。

禅宗将这个观点应用起来,直接否定了各种经教——所有的经教的权威性全被否定了!全是假名儿!因此,反对一般信众听闻诵读。它自身……禅宗自身标榜的也是“不立文字”,对吧!“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这是禅宗的标榜!看重的是什么?看重的是默契。

你自己不读书就算了吧!你就,就暗搓搓地不读就算了……你还要喊“读书无用论”?我觉得——这是中观假名儿学说一个最大的坏处!


佛教通史(续)】-272-(禅宗)-韦伯之问

赵宋王朝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也改变着佛教的发展方向……都是好特点!叫作——五大“发达”。当然啦……都是古代史意义上的“发达”——科技、经济、文化、政治、集权。五大“发达”。

第一点,是科技高度发达。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里说——每一种中国古代科技的文献,都要追到宋朝。

第二个,经济高度发达。就是……商业贸易发达,有纸币金融业的雏形儿!还有到现在为止都居于第一位的专卖制度。

第三个,是政府管理与救济体系高度发达。什么叫救济体系高度发达呢?宋朝发明了灾荒地区募兵制……就是哪个地方有灾,它就在哪个地方募兵。北宋陆军,最高的时候儿超过百万!这样儿就避免了流民……就,避免了流民的出现——有灾情,你就当流民?不!你都当兵吧!还有,就是政府管理,北宋有……宋朝有历史上最庞大的官员冗余系统,就……一个处,一正九副,官儿很多。

第四点儿呢……是它文化发达。钱多嘛……钱多,自然文化就发达!而且,它之所以文化发达,是因为宋朝是古代,最后一个言論FREEDOM的时代。你看……又有钱,日子又好过,言论又自由,所以这历来,宋朝是知识分子最喜欢的时代。陈寅恪说嘛——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你看,陈寅恪就说——那个时候儿,就最好!唐朝乐队有首儿歌儿,叫《梦回唐朝》……梦回唐朝啊,是文青理想;如果梦回汉朝呢?是吴京式的粉红理想。学过历史的读书人呢,都是想梦回宋朝,对吧?又有钱,日子又好,言论又自由……只有宋朝才会出现苏轼式的感慨——江山风月,闲者才是主人。这是文化高度发达。

第五个呢,是君主専窒制度——中央集權高度发达。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啊……相对于其他朝代的中央集权来说,是客气的!用孟德斯鸠的话讲,叫——开明君主制。

第一,宋王朝的统治者,受到刚刚兴起的民族主义国家……就,民族主义的拥护;

第二,赵宋家族,是中国古代统治史上罕有的非常克制的统治家族!就是……这个家族的人都很克制,它不象明朝。

宋,它废除了唐朝的节度使制,采用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实际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第一呢……因为中唐以来藩镇割据……嗯,藩镇猖狂封建割据,对吧!封建割据,南方四国,我们讲过——确实还不错!但是北方穷啊,滴里当啷的……我们不是一家人嘛!所以还得统一……因为统一梦啊,是我们文化里面的基因!而且,按照孟德斯鸠的“地理决定论”来说——统一,也是我们东亚地形决定的历史必然!因此,封建割据就必须结束!历史必然……也必须要结束!

第二,就是五代起的少数民族崛起。呐,旁边儿的国家——西夏、辽、金……呐,就要军政财力高度集中!为了抵抗外患,那……这也得到了全民的支持。而且,这是外患上要求集中,“地理决定论”要求集中,要求统一;内在,也要求统一,也要求高度中央集权!

宋朝统一之前的中国南方四国,本身经济就很发达!经济发达,它进一步的要求是什么呢?它进一步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消灭地方势力,进一步形成一个统一市场——统一的消费市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统一的法律制度保护——经济发达也要求统一。而且,宋朝就建成了中国最发达的专卖……专卖体系和专卖制度!这比我们今天专卖的品种还要多得多。

专卖保护啊……它在一方面,是增加税收的;在另一方面,是保护行业利润的……双赢!至少,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双赢!専制制度……专卖制度,本身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所以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呼吁出现一个中央集權的君主専制制度,这真是历史的巧合!所以,宋朝建立以后,对外的军事、军患需要集中财力对抗;而对内发展经济、统一市场,也呼吁中央集權的君主専制,所以,宋朝的中央集權君主専制,是一种特殊的内、外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専制制度!就是……大家自己也有要求,外在也有要求。

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中央集權君主制度呢……専制制度,就给以了宋朝的意识形态巨大的影响。给予意识形态巨大的影响,它就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影响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在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国家主义,就会演化成君主至上……国家主义最终都会演化成为君主至上!就是……把对国家的“爱”体现为对君主的“忠”。这种演化过程就是把“爱”……整体的“爱”,演化成了对个人的“忠”。呐!“爱”就是“忠”,“忠”就是“爱”……

男女关系也受到了这一文化伦理演变的影响!就是……这个意识形态,它影响的从大到小到细节,它都影响得到!唐朝的时候儿,中国男女关系是非常开放的;而到了宋朝,女性就开始往贞操观转移,也是都到这个“爱”就是“忠”、“忠”就是“爱”的文化伦理演变影响。

儒家呢?儒家原来的价值取向是“家国天下”。“家国天下”的价值取向就悄悄地转移成了“忠君报国”……就是我们说——国家演化成了“君主至上”……国家主义演化成了“君主至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变成了“忠君报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这也是我们儒家思想……儒家伦理观——不提了!改提什么呢?改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能活过星期天。

文化上这种倾向,随着“宋”的民族危机逐渐的加深,它也越来越强烈!了解宋朝历史就知道,宋朝历史就是一部在民族危机压迫下,民族国家逐步建立起来的历史。这三百年,中国汉民族的意识就觉醒了!于是,这种影响就遍及到了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讲“大佛学史观”,这是整体文化的变化。佛教是中国的佛教,这是庐山慧远大师的理想!但是到了宋朝,因为这种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佛教是中国的佛教”这一概念在宋朝就彻底胜利了!因此,佛教“大乘八宗”,实际留下来的,只有禅宗和净土宗,也只有它们能保留下来……因为,它们是中国的佛教。其它教派,你可以说“有”……对!那零星的,可以说“有”!但是,那种“有”就相当于我们在曲阜……山东曲阜保留孔府一样,就是那个套路!就是……给他们保留个香火罢了。

宋朝的“五大高度发达”……就是我们说的——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管理、中央集权……五大“发达”里,除了科技发达,其它的四个“发达”就直接影响到了禅宗的变化!这就是我们讲“大佛学史观”——社会的“五大高度发达”,其中的四个直接导致了禅宗变化。

第一个,是经济高度发达。经济一发达,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大家的日子好过了,就舍得给宗教花钱!对吧?但是,也直到“舍得”为宗教花钱为止……对吧!祈个福啊、捐个钱啊、求个事儿啊……舍得花钱,那寺庙就发达了!呐,和尚的日子也就好过了……那就不用体力劳动了!对吧?所以,自唐……中唐以来,这个禅宗的主要存在方式——农禅,就衰落了!宋朝就没有农禅了……基本没有了。那宋朝是什么呀?有钱嘛……待着嘛!所以宋朝的诗僧很多……就是会作诗的诗僧很多。

经济发达,它就促进宗教发达,大家舍得给宗教花钱,所以说就盖庙……宗教就发达。宗教发达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发达。欸,在中国没有!就是……宗教发达在中国反而都是让经济不发达。但是,基督教就完成了这一转身!就是——宗教发达,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发达。基督教的新教改革,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先是欧洲的经济发达了,然后新教改革……然后就经济更发达!欧洲资本主义的最终崛起,其实恰恰就是基督教新教改革这个历史进程配合的。

经济发达,这是“世间”的事情;宗教,是“出世间”的事情。经济和宗教,就是——商业和宗教之间,他们最大的矛盾,就是在“要不要挣钱?”这个问题上……就是说——商业和宗教的核心争论,就是在“要不要挣钱?”的问题上。“不要钱”,这是世界所有宗教创立时的的宗旨!就是……对金钱的态度都是蔑视的,所有宗教创立时的宗旨都是这样。对钱的态度就是反映了宗教对商业的态度。

佛教在“入世”这个问题上啊……就是经济这个问题上,它自己接受不接受供养、什么收不收香火钱……这都是小事儿。佛教在“入世”问题上,关键没有解决的,就是——宗教信仰与世间商业之间的平衡关系问题。就是我们说——因为宗教立宗的时候儿都是不要钱!佛教没有解决……没有解决这个世间生活的宗教信仰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嗯……不是说——他自己接受不接受点儿供养的问题啊!

基督教,从路德到加尔文的这个新教改革过程,它一个核心改变,就是把“努力挣钱”跟“荣耀上帝”……最后,跟“得到上帝的救赎”,这三者联系起来了!你努力挣钱没问题啊!但是你要努力花!你要回馈社会!你花不完怎么办呢?那最后,再捐了。你活着的时候儿是个有钱人不可耻……不光不可耻,你还光荣!光荣了你自己,也荣耀了上帝。但是,如果你死的时候你还有那么多钱,那你就可耻了!你骆驼就别指望穿过针眼儿!

VERY GOOD!基督教的新教改革就形成了“世间”与“出世间”的这种正反馈的循环!基督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崛起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信仰和钱的关系”问题。新教,就修改了在“世间”——现世里挣钱,和在“出世间”宗教教义之间的合法性问题。在“出世间”得救的角度上,让你在“世间”挣到的钱,最终又回到了社会体系!呐,有一本儿专门的书写这个——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阐述这个“新教改革”的这一巨大理论成果。

佛教也是改革——净土宗和禅宗都是中国佛教改革的产物。净土宗二祖——西河道绰、法眼宗三祖——永明延寿,这都是超级宗教改革家!各种合流、各种理论、各种创新……但是,为什么佛教的宗教改革最终没有走上这条道路?就是——经济促进了宗教,宗教又反过来刺激经济?呐,这实际是有一个叫“南海水滴”的同学给我留的言,问到了这个问题,就是——佛教的宗教改革为什么没有走上基督教宗教改革的这条路?我姑且把它称为“韦伯之问”。这个问题很大,留给大家思考。

第二个“发达”改变佛教的,是政府管理与救济体系之间的高度发达。北宋政府,它的管理体系和救济体系很发达!主要体现在两个点上——第一个点,叫“灾区募兵制”;第二点,叫“冗余官僚制”。这两点,极大地影响了禅宗创宗以来的基础盘,导致了宋朝禅风整个走向上的改变。

首先,我们看这个第一条儿,就是——灾区募兵制。有灾区,原来就产生流民!现在,就地集体募兵!募兵完了,政府出钱实现军垦。这就避免了晚唐时期的流民现象的出现。

禅宗这个宗派,它最早是起于流民的,也兴于流民。禅宗的发展推动,历来……我们讲过,来自于两个方面——士大夫阶层对禅宗作理论推动;流民呢?流民是它的基础盘……它的人数基础盘,组成禅团,在人数上和传播区域上进行推动。

北宋的这种政府管理机制的高度发达、救济体系的高度发达,直接就砍掉了禅宗的基础盘!就是——“灾区募兵制”就把禅宗的两大基础盘……砍掉了一个!而且是砍掉了非常重要一个。就是……士大夫阶层和流民阶层,一下儿没有流民阶层了!禅宗基础盘缺了一半儿……一大半儿!没了流民,农禅基地模式很快就衰落了,对吧……到宋仁宗的时候,全国又清理了一次僧人队伍,呐!全国僧人就从四十万,直接掉下了二十万!那,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到二十万的和尚,那就不算多了。

整个儿宋朝,流民……这个流民现象就很少见了啊!就被固定成了农民。那,农民嘛……他对禅的理论、发展、实践……那就没有什么影响啦!就,宋以后就不谈流民对禅宗的影响……推动禅宗两大基础盘,只剩下一个,所以,推动它的,就变成了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或者大知识分子,总之是知识分子阶层。这一点,从晚唐就已经看出来它的趋势了!我们晚唐……在讲云门宗,云门系的云门文偃禅观的时候儿,四个字——“总在这里”!其实,就是这种基础盘变更的端倪。禅宗的理论发展重点,也从中唐以来的洪州系,就是——“禅宗心学”,转向了晚唐的石头系——“禅宗理学”。这是“禅宗理学”……那就是知识分子喜欢的啦;“心学”,那就是流民喜欢的啦!

穿越整个儿宋代,禅宗和士大夫阶层的联系是全面加强了!士大夫,他喜欢“禅”……士大夫阶层喜欢“禅”,他实际上是从“修身养性”的角度去喜欢的,所以整个儿宋朝的佛教史发展,或者说禅宗史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就是——中国佛教为了适应士大夫口味正在作自己的改变!改变成一种适合士大夫口味的“禅”。

这是“灾区募兵制”对禅宗禅风影响走向的改变。它的管理体系的高度发达,也影响到了禅宗风气的走向!我们说——政府的管理与救济体系高度发达,在两点上都严重影响了禅宗的走向!

政府管理体系高度发达,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什么叫政府的管理体系高度发达?就,一种办法……就是他们行政效率很高,这叫“高度发达”。还有一种呢?行政效率虽然不高,但是他们从事行政的人头儿很多!对吧?就是……很多人都去干那个活儿,一个人的活儿派三个人……那是不是它还管理体系也很发达?聪明人会选择哪一种呢?就是……在管理体系发达的这两个办法里,是选择行政效率高呢?还是选从事行政的人头儿多呢?中国集權式朝廷,总是会选择后者!就是——宁可更多的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这就是个魔咒!

宋朝,是有史以来,官员系统冗余最大的行政体系!因为宋朝有钱啊!有钱就容易官儿多。赵宋王朝的建国……这两兄弟,是从晚唐五代过来的!所以,他们接受五代地方割据的这种教训……它所有赵宋的政治体系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了防止官吏擅权——保证皇权出发的!就是……要“分权”——所有的政治体系设计之初都是为了分权!把权利分散了,嗯……你们就不能擅权了!就象晚唐是节度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种事儿不能再发生了。

官员大量冗余……我们说——它总是选择行政人头儿多的这种模式!冗余,就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对于中央朝廷来说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形成了一种官场压迫力——你不干?有人干!一个处……正处,九个副处……对吧?你不想干这个正处,有的是人等着干!你怎么擅权?你拍马屁你都来不及……不!你不光不敢擅权,你还要积极向核心去靠拢!

这种分权机制呢……它最初设计的初衷,就是……它这种政治体制最初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分权”。但是,它带来的恶果就是互相牵制……啊!最后谁也甭想干成事儿。而且,你以为分权就能避免小人擅权啦?嗯,我只能说——赵匡胤兄弟俩还是幼稚了!宋朝的官僚机制呢,它最后发展到——就是一个“小人”最后胜利的逆淘汰机制!北宋初建还好,有王安石啊、范仲淹啊……这一类!到了南宋,那提出来的,都是什么秦桧儿啊、贾似道之流……

这是什么?这叫“体制的必然”……这种“官员冗余制度”的必然。一个“恶”的体制……好人进去,他也会变坏。


佛教通史(续)」- 278-(禅宗)-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文字禅 临济宗黄龙派的第三代大师——清凉惠洪,他是北宋时期最具有眼光的禅宗史学家……没有之一!他关于禅宗的史学评论在当时和后代都具有权威性。

他本人呢,是出家人里一个极其罕见的存在!作为一个禅师,他过于有个性,也过于有才华。他才华出众,有政治激情,并也有政治头脑;性格刚烈,任性不羁,不怕死,而且敢说话,极具个性!这个特点反映在学术上呢……就是——纵横驰骋、观点鲜明、说理锋利!缺点呢……就是有时候儿,他会以情绪代替说理,导致逻辑上的一些不严谨。

清凉惠洪,他对佛学的发展啊,有自己一套独立的看法——他反对进一步地推动佛教理论往前发展!为什么呢?

第一,他说——现有的佛教理论已经太多了!已经太复杂了!出家人都很难全面掌握,那何况普通人?

第二,他说——佛教理论往高级发展,已经没有价值了!因为它现在已经严重脱离了群众。这个实际例子是对的!比如法眼宗就很……很明显的这种例子——永明延寿之后,没人懂啊!这就违背了传法的初衷。针对佛教理论发展的这一看法呢……清凉惠洪是一针见血的,就是——当一个宗教的理论已经发展到连自己人都掌握不了了……确实是个问题!

基于这个观点,清凉惠洪,他支持进一步地推动佛教哲学向佛教文学的转移……因为,从宋初汾阳善昭开始,已经推动这个佛教义学在向佛教文学转移了。清凉惠洪说——应该进一步地推动!加速这个过程!

关于佛教义学……佛教哲学这个佛教四框架里的第二个,那是专业的事情!那就交给专业的人办……少数人办就可以了。传法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要传法,你就要把第四个框架搞好,就是——佛教的文学与艺术。佛教的文学与艺术才是大众的!才是传法的根本。

作为宗教传播学,我们不得不说——清凉惠洪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把佛教哲学里难解的义理,转换成佛教文学里易懂的诗歌与故事去推动,这实际等于把禅宗的“禅”和语言文字进一步捆绑起来了。

清凉惠洪就在这一观点上,奠定了“文字禅”的理论,叫作——以言通大道。“以言通大道”就是“文字禅”的基础理论,也是清凉惠洪提倡的文字禅的基本特色。在他的著作里,反复论证了“言通大道”的观点!他指出——“心之妙,不可以语言传,但可以语言见”。心,那就要表现为语言,对吧?语言可以“见”。那语言是什么呢?心表现成语言,语言就成了大道的一个外在旗帜!旗帜明了了,心自然就契会了。呐,这个观点听着啊……也很有道理。

宋朝的宋词是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唐诗宋词嘛!宋词的高度发展,它也影响到了佛教的这个“文字禅”——影响了它的出现,也影响了它的迅速成熟。整个宋朝期间啊,能以文字为禅的禅师很多!但是好的不多……因为你文字禅,你需要儒家出身的这个功底啊!对吧……学养要好,还得有才情。但是呢……我们知道——出家人一般的这个文化程度不是很高。

唐代高僧和宋代高僧有一典型区别,就是——唐代的高僧,理论家多;宋代的高僧,文学家多。佛教文学框架,它也丰富于宋朝。我们有一门儿课叫“佛教诗词”,佛教诗词中精华部分的诗词基本上都是由宋朝的“文字禅”禅师所创造的……基本上是黄龙派的和杨岐派的。

宋禅和宋词,它结合起来,这个最好、最美的样本儿,就是清凉惠洪本人!他就是这个“文字禅”的这个创始人、祖师……以及标本。“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这就是清凉惠洪的名句……我们后面会专门讲到他。他是禅门里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恍若仓央嘉措……因为他本人是一个充满了世俗感情的人。他有一首词,叫《青玉案》——“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这个词,《青玉案》……含蓄吧?有情吧!

“文字禅”被佛门创造出来,在士大夫中就流行了!特别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所喜爱、所追捧!它的原因呢?它的背后的原因……其实,以文字为禅就是文人情怀的一种情不自禁的一种表现。

“文字禅”的发展跟宋词的发展趋势是一样的,它也分为两派,就是——豪放派文字禅和婉约派文字禅。婉约派文字禅,两大代表人物——雪窦重显和圆悟克勤;豪放派文字禅,跟宋词豪放派是一样的,它是以苏东坡为发端的。呐……苏东坡和大慧宗杲。

文字禅呢……它提倡的就是——通过佛教文学去反映佛理、反映佛事。让文学走进佛学,达到某一种自觉——透过文字了解禅意,透过文学了解禅境,促使个体在文字进入禅境,达到了悟。哎!这就是“文字禅”的那么一个理论指向,或者说——它的目标。

在北宋初建时期呢……这些名臣,就士大夫阶层的名臣——范仲淹呐、王安石啊、张商英啊、苏轼啊……文风都比较刚烈。呐!这,哎……这新朝初建嘛,肯定都是这种、这种……这种臣。整个儿北宋的前期,那“文字禅”的禅风是由士大夫阶层的这伙儿人主导的,所以它是以豪放派为主的!就……文风刚烈。

到了北宋的末期,我们说——宋徽宗时代……我们看宋徽宗的画儿、宋徽宗的瘦金体……对吧?诗、书、字、画……整个儿文风、禅风都非常地旖旎!可以说一个时代都充满了文青气质,充满了小情小爱……这种俗情也冲击到了文字禅的禅风。看宋词就知道了……那“文字禅”也跑不了!所以,在北宋末期崛起的临济宗杨岐派,就出现了大量的情诗……嗯,婉约派三大代表人物——云门宗的雪窦重显;杨岐派的杨岐方会;以及圆悟克勤。这是代表人物。

但是呢……婉约派的文字禅,到南宋就受到了强烈地批判!因为南宋以后啊……衣冠南渡,山河破碎!这个民族情绪和保守主义情绪就、就高涨了!它反映在文化上、在禅观上,就是要对北宋的这种旖旎之风,无论是文风、禅风、政风……都要进行强烈地批判!那就要兴起“反文字禅运动”!就……北宋有什么?我们就要反什么!

反文字禅运动,它就会有两个方向:

呐,一个方向是曹洞宗的!曹洞宗兴起了默照禅……就,你要说文字,那我干脆就不要文字!我默照!我不说话……这是一个反文字禅的方向;

另一个反文字禅的方向,是杨岐宗中自己崛起的!因为我们说——“文字禅”的三大代表人物,两个是杨岐宗的……但是,最后反婉约派文字禅的也是杨岐宗的!杨岐宗崛起了最后一位在佛教史上堪称宗匠级的大师——大慧宗杲。

大慧宗杲的这个TITLE很长!我们管他叫——佛门新古典主义颂古代表人物……新古典主义。大慧宗杲崛起,他就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文字禅”最早的创始人,就是一入宋……那个临济宗的汾阳善昭!因为是他创造的“颂古”嘛……直接矛头就指向了他!以及把这种颂古文风推向高潮的,是云门宗的另一位大师——雪窦重显。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的师父,南宋时期整个儿婉约派文字禅的老大——碧岩克勤……写《碧岩集》的那个圆悟克勤……就发生了佛教史上有名的一个事件,叫“火烧《碧岩集》事件”。

梦回人境之际啊……我们再回看“文字禅”的时候儿,大家忘了历史的一个角落里还有这么一个孤独的大师……就是清凉惠洪。实际上,虽然是汾阳善昭确立的——引佛教文学进入佛教义学的体系,但是真正从理论上论证了“文字禅”的合理性,并且在文字……为“文字禅”在士大夫阶层的流行打开道路的那个人,正是清凉惠洪!是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文字禅”的理论,而且并且亲身付诸实践了……你看他那词写的。而且,清凉惠洪也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认真地去面对人世间俗世红尘爱恨的大师!并且,他带着这种爱恨情怀,把这种情怀引进了佛教文学,引进了文字禅,并以此来表达禅意。

嗯……黄龙宗前三代的高手我们就介绍完了——创宗宗师黄龙慧南,传真净克文,传清凉惠洪……再往后呢?再往后……没好人了。一个宗派开始高手太多,它不是好事!黄龙宗和法眼宗都一样,他们兴起得太快——第一、二代出现的人才太多!

有一个假说,说:一个人的一生的幸福和痛苦,它加起来是一个常数;一个宗派的高手,他们的才华总和大概也是一个常数……对吧?永明延寿大师一个人你就用尽了,以致后代就没有了!黄龙宗也是……你一下儿就出了这么多高手——真净克文、东林常总、晦堂祖心、清凉惠洪……此后一百年不到,黄龙宗就绝迹了!法系不可考!代替它崛起的是临济宗的另一支——杨岐宗。

临济宗七祖——石霜楚圆,传下两支法嗣,一支是黄龙慧南……就是我们前几课讲的;另一支是杨岐方会,就是杨岐宗。

整个宋朝的佛教史是三块……我们讲——临济北宋块、临济南宋块和云门北宋块。我们顺着这个时间脉络,其实本来应该去讲云门北宋块……但是为了大家把人物顺下来,我们直接就从临济北宋块讲临济南宋块……这个过渡的阶段,就是杨岐宗。就是……北宋的末期过渡到南宋,就是杨岐宗。

杨岐方会……这个,他生于宋朝初年……生于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死于宋仁宗皇祐元年,僧寿五十七岁。我特意说一下儿宋初高僧的年纪,因为这事儿很怪!大家发现没有?宋初高僧都不长寿。唐朝是乱世,啊!这、这……高僧们都全是理论家。乱世里的唐朝高僧反而都比较长寿;宋朝盛世里的高僧一般都不过六十。这是一个很怪的现象……欸,搞佛教理论的都挺长寿的,搞佛教文学的都不老长寿了。

杨岐方会,他的出生以及成长都是在中国禅宗的一个总基地,啊……就是(袁州)宜春,欸!江西!嗯……江西、湖南,这就是中国禅宗总基地。嗯,二十岁左右,在这个江西(瑞州)九峰山出家,后来又到长沙(潭州)边儿上那个小山——石霜楚圆……石霜山去找石霜楚圆习禅。

嗯,成年以后呢……受到江西地方官员的迎请,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江西……嗯,在袁州的杨岐山普通禅院弘法【袁州杨岐山普明禅院,今江西萍乡上栗县杨岐山普通寺】。这个杨岐山在哪儿呢?在今天江西萍乡县。他传法那个地儿叫“普通禅院”,但是“普通禅院”可不普通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嘛!杨岐山也因他得名,他的名字就是……史称他——杨岐方会。

杨岐宗的前三代,其实没有什么可介绍的啊,因为他们就是一个从北宋穿越到南宋的过渡,他们真正兴盛在南宋。

杨岐方会,他的言行和禅观……我们就带着把它前三代祖师就简单地过一遍。他的言行和禅行呢……就是《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

杨岐与黄龙两支,说是临济宗……但是实际他们都明显地受到了云门宗的影响!我们说——北宋云门宗的势力也很大!所以“五家七宗”的后两宗,法脉不是单纯地看,说——临济黄龙派、临济杨岐派。其实他们是临济、云门两宗混血。

清凉惠洪在《林间录》里记录杨岐,嗯……因为这本儿《林间录》,主要就是黄龙和杨岐的事儿——“杨岐天纵神悟……有古尊宿之风”【原文:杨岐天纵神悟,善入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风】。呐!作为黄龙弟子这么评价杨岐,那这个评价就非常高啦!“古尊宿”……嗯,古佛!而且,杨岐方会他在才华特质方面啊……跟清凉惠洪的师父——真净克文是一样的,而且还更胜一筹!就是我们说的——会说又会写!啊,作为开宗宗师,会说又会写。

好师父教出好徒弟,杨岐方会嗣法弟子十二人。首席大弟子,佛史上有名的——白云守端,湖南人。这个……出家在湖南就跟着杨岐方会。后来呢……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儿就四处游历,碰到了云门宗的名僧……因为我们没有讲云门北宋块啊,大家听一下儿就行了……碰到一个云门宗的名僧圆通居讷【延庆子荣弟子,云门文偃四世孙】,这一看,啊……这个小、小年轻儿,了不得!就,他只有不到三十岁……就是说,佛门龙象!自以为不及,就举荐他出任江州(江西九江)承天寺主持,当时江州承天寺是官寺。

呐!二十八岁,白云守端就成名了!少年成名,主持天下名寺。后来,他就移居到白云山【舒州白云院,今安徽省潜山县】,史称——白云守端。杨岐方会传法,嗣法弟子十二人,首席大弟子——白云守端!白云守端嗣法弟子也是十二人,首席大弟子叫——五祖法演。

前三代就是这么过来的——杨岐方会传白云守端;白云守端传五祖法演。五祖法演……哎,他是半路出家!他出家的时候儿都三十五……快四十了。他本来是个儒生,后来弃教习禅。很多名僧啊,就是……中年出家的名僧都是这个路子,就是——原来是儒生,后来就是……入的佛家。所以,他的功底就很深!北宋末的宰相张商英曾说五祖法演啊……说——性格“孤峭径直”【原文:应机接物,孤峭径直,不犯刊削】……嗯,很有个性的一个人。

五祖法演出家以后,他常住的是湖北黄梅的五祖山,就是五祖弘忍弘法那个山,所以我们管他叫“五祖法演”,他实际不是……他不是什么“祖”啊!他只是是五祖山法演。

五祖法演,嗯……本身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一次性地教出了三个好徒弟!我们说黄龙慧南的崛起也是一次性教出了三个好徒弟——晦堂祖心、东林常总、真净克文。五祖法演……杨岐的崛起,也是一次教出了三个好徒弟!而且,好到什么地步呢?好到史称“门下三佛”!叫“法演门下三佛”……哇!他一次教出三个“佛”来!就好到这个地步……三个徒弟——佛眼清远、佛鉴慧懃、佛果克勤。呐!这个杨岐宗就、就……就兴起啦!一次就兴起啦!

杨岐宗,它跟黄龙宗……就是,两个创始人恩师都是……石霜楚圆的弟子,但是呢,在北宋时期,是黄龙一直压着杨岐……杨岐呢,只是默默传法。就是……杨岐方会传白云守端,传五祖法演。

这三代整个儿在北……穿越过北宋的时间,都是一个萌芽态,辗转于江西呀、湖南呀……对吧!然后,白云守端到、到湖……到江西;然后这个……五祖法演又到湖北。这是……默默地在这几个省活动,不断地壮大势力……嗯,远远不能与黄龙派相比。黄龙宗在北宋的时候儿是极盛的!

直到北宋的末年,杨岐宗的……就,五祖法演的第三个弟子,又是小弟子……黄龙宗也是最小的那个弟子——真净克文;杨岐宗也是最小那个弟子——佛果克勤,突然崛起!那,临济杨岐派就兴盛起来了!最终在南宋时期取代了临济黄龙派,兴盛于整个儿南宋时期。

佛教通史(续)」- 279-(禅宗)-衣冠南渡-圆悟克勤

衣冠南渡-圆悟克勤の情诗 北宋到南宋,这个过渡的时间段,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全面爆发的一个时期!我们今天说——五十六个民族啊、自古以来呀……这些话,那时候我们不这么说。中国在宋以前,民族心态是非常开放的!到宋进入内敛,关键时刻就在北宋到南宋过渡的这个时间段。

当时的中国,是第一次明确地自我认知——在这片土地上“汉民族的全体”这个概念。这个时期,中国的汉族自尊心受到了强烈地挫折!嗯,以前我们中国人的心态是包容的……来了,都叫“中国人”!哎,即使是夷狄,夷狄来了我们这里,受我天朝教化,也算中国人!嗯,这以后不是了……血统上升为民族自尊心的一部分,面对多个异族的入侵呢,民族矛盾上升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精英阶层,简单地说就是——认字的这帮人,围绕着民族间的矛盾、战争……就分裂成鹰派啊、鸽派啊……双方的矛盾、冲突啊,就达到了尖锐的程度。

我们说——禅宗起于流民!但是到了宋初,禅宗的基础盘——流民,就没有啦!但是,这个阶段再次有了流民……对吧!从北向南流动。凡是社会动荡,禅宗一定兴起!大乘中观学派一定兴起!南、北宋期间的这个连年战争,就使许多人再次变成流民,再次流入了禅宗队伍。同时,衣冠南渡,就是……大量的人随着宋高宗南迁了,北方的僧人也纷纷地渡江。这样,佛教就以杭州为中心……这个东南一隅再度活跃!并且,就……佛学中心转移到南方延续至今。

山河巨变,各路形形色色的人就都涌入了禅门。他们的社会成分不一样、阶层不一样、联系不一样……对吧?我们说这个……各个阶层的人抱着各个阶层的目的都来了!这叫什么?这叫——时代的新形势!嗯,有时代的新形势,就有时代的新任务……呐,这些变化就对禅宗的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时髦的话讲,就是——禅宗的又一个新时代要来了!为什么要说“又”呢?

时间进入了南宋……啊,天下佛门只剩下了临济宗和曹洞宗。北宋曾经强盛一时的云门宗就走向衰落了……云门宗在整个南宋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上,尽管它传法世袭不断,但是再也没有出现一位有影响力的禅师。云门宗的法系到元代初年就不可考了。

临济宗的正脉一分为二——黄龙、杨岐。黄龙主导了北宋时期的佛教;到了北宋末衰落;进入南宋不久,黄龙的法系也很难考了!代之而起的就是临济杨岐派,就是……以临济正宗和唯一代表自命!杨岐派就一跃成为中国佛教最大的派系,也是禅宗最大的派系。

另一个以前默默无闻的,我们没有关注的宗,又崛起了!就是曹洞宗……啊,一直默默无闻以学理复杂而著称,我讲它的课的时候都讲到自己木了。它突然崛起,影响力仅次于临济。中国佛教所谓“临天下,曹一角”的格局由此确立!就是……在南宋就确立了。

在北宋的末年,中国佛教的走向发生了一个直角形的变化!但是这个直角形的变化和直角形的转弯,史学界没有给予重视!就是……在北宋末年,宋朝的宗教政策发生了变化。

北宋末的皇帝——宋徽宗、宋钦宗。宋徽宗,他是历史上著名的道教皇帝!啊……几个有名的道教皇帝啊——唐玄宗、明嘉靖、宋徽宗。但是唐玄宗、明嘉靖是道教皇帝这是有道理的啊……因为为什么?因为唐朝,人姓李,人跟老子有关,老子也姓李!对吧?人崇道……道教皇帝。明嘉靖,明嘉靖继任大统之前,他是亲王,他在湖北,对吧……受武当山的熏陶,所以人家信道教,这也合理!你宋徽宗信道教这就不老合理了,因为他出生于河南啊!对吧?跟、跟……跟道教渊源不深啊!

宋徽宗崇信道教,崇……嗯,排佛崇道,但是他还没有发展到要“灭佛”的地步啊!他只是用政权的力量扶持道教,然后用道教来神话自己的政权。他推行的这次运动很有特色,叫作“佛教道教化”!就是——北宋末期的政府宗教政策改成了叫“佛教道教化”——改寺院为道观。然后呢……佛教僧、尼名称改为道教的称呼;然后呢……佛教的仪轨,向道教的仪轨转换,要泯灭佛、道之间的差别!就是——直接通过行政力量统一“佛”、“道”。

宋徽宗推行的“佛教道教化”,这在佛教历史上没有引起关注……因为他没有迫害你啊!所以不能叫“法难”。而且他实施的时间不长,他后来又传给了钦宗……他实施时间不长。但是,他这一次宗教政策的转移,对佛教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地深远的!

道教思想引入了佛教,就在佛教里形成了一种很强有道教色彩的这么一种支流。因为,佛教的修“禅定”……唉,这是佛教特色……道教是什么啊?胎息。把佛教的修“禅定”和道教的“胎息”、“长生”联系起来了。佛教的“修禅”实际是“修定”,是要“识无边处”的!“修禅”本身是有向“涅槃”那个“灰身智灭”的方向去的这个意思。但是,你一跟道教结合,这下儿好了!我们“修禅”是、是要往“涅槃”那个方向去的,是要“灰身智灭”的!但道教呢?道教的“胎息”是跟“长生”联系起来的。

所以,佛教的“修禅”跟道教结合起来,把道教思想引进来之后,适合我们中国人胃口了,把“修禅”的目的归结为了长寿、长生、肉身羽化、白日升天……这、这太火了!

道教引入佛教,大家不知道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它的影响对民间非常地大!就是……佛教的菩萨被神通化了,并且具有具体指向——用道教的神话观改造了佛教史上的神话,流传于民间!这样,使民间对佛教诸佛的功能性认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佛教,也讲神通。在“禅定”中,“禅定”本身是有通神通的性质,但是佛教的神通叫“六神通”,它跟道教的那种“想干什么,干什么”的神通不一样。道教介入了佛教之后,火了!不光火了,还各管一摊儿。佛教在“禅定”中是有通神通性质的,但是佛教明确地禁止“妄言神通”!对吧……凡言神通者,这就犯戒!何况这种把道教的神仙术引入“禅”中?

宋徽宗的这次“宗教改革”……我们也管它叫“宗教改革”,就是……引道教入佛教,这一次自此之后,中国后世佛教中国化的样子,连它的妈妈都不认识它了!就是……所有的佛教神佛都具有神通性,并且这些神通还有具体的指向性!比如,我们今天说——什么佛会保佑什么事儿?什么佛管着什么领域?你是属什么生肖的,你就要受什么菩萨的保佑?嗯,包括开光啊……什么这、这乱七八糟的事情。

不了解佛教的,都把屎盆子会扣到了佛教净土宗头上——啊……因为你净土宗不是宗教的佛教吗?那这些肯定是你们宗教佛教的事儿……这可定是净土宗的事儿!其实,这一大串儿东西跟净土宗压根儿就不沾边儿!我们今年讲过净土宗的历史和教理,对吧……什么生肖受什么菩萨的保佑?什么佛该保佑什么事儿?净土宗就压根儿没提过这个。佛菩萨具有大量的世俗神通,就跟中国道教神一样——灶王神管这个、龙王管那个……这些观念都是从道教被引入佛教的!就是在这一次。

宋徽宗的这次“引道入佛”,在中国北方受到积极响应!就是……中国北方的禅师响应地非常积极。我们客观说啊——中国禅师,南、北的素质,南方明显要高于北方,所以这次北方禅师非常踊跃积极地拥护这个“引道入佛”。赵州禅……我们前面讲过赵州从谂的;安国禅……这些北方禅宗的支流就积极响应。

禅门是比较开放、比较放旷……哎,比教门比啊、比净门比啊……但是,还没有开放到这种程度啊!对吧?忽然,所有的佛菩萨都具有了神通,而且这些神通还有具体的功用?这就过分了!“引道入佛”受到了以圆悟克勤为代表的南方禅师强烈抵制!就是我们说——杨岐方会传下来的这个圆悟克勤……“门下三佛”的小弟子。圆悟克勤直接抨击赵州禅,说——赵州禅就是下流野种,妄传达摩。

长久以来,中国读书人把“修禅”和“禅定”当作长寿健身的手段,啊!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大有人在!嗯,是一种普遍看法!而且,它确实也具有合理性!为什么?因为自禅传入中土,最早的禅法——“安般守意禅”就是有这种长寿健身的作用。但是,把“修禅”直接跟“修神通”划上等号儿,这是宋徽宗开的一次先河。

衣冠南渡以后,这种受挫折的民族情绪就反弹了!这种受伤的民族情绪强烈地刺激到了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一直默默无闻的那个曹洞宗因势而起,对吧……你国家危难,曹洞宗这就是那个“君臣佐使”那套东西!“周易”这种思想早就被禅宗所接受了。但是,曹洞宗实际上自曹山本寂之后呢,已经断绝!洞山良价有一支旁系弟子,叫云居道膺。云居道膺的后人就在南宋接上了曹洞法脉,开始传授“洞山五位”,就是——用《易经》的思想来解释“禅”。解释“禅”干什么呢?要用这种解释占卜来对抗外敌。

曹洞宗弟子呢,是佛门弟子里比较特殊的一类!就是说——历史上历来,曹洞弟子都是站在忧国忧民第一线上的这些禅僧。主导整个儿南宋禅风和禅法走向的,还是临济宗!就是……曹洞宗虽有“一角儿”但是还没有主导整个儿南宋,主导南宋的仍然是临济宗。

在北宋,我们说——是黄龙;在南宋,主导的就是圆悟克勤和他的弟子大慧宗杲。就是……首先站出来公开批评宋徽宗宗教政策的这位圆悟克勤。

圆悟克勤,他生于北宋仁宗嘉祐八年,死于宋高宗绍兴五年,啊……就是1063年到1135年。他这一生,恰恰穿过了北宋到南宋这一段山河破碎的时间!嗯,所以他就感同身受嘛!

他是四川人,十八岁于成都的昭觉寺出家;后来出川东下,就学于杨岐宗白云守端的法嗣——五祖法演;四十岁成名,奉圣旨主持南京金陵寺,因此名贯丛林,法道大振。晚年,他又回到了四川,仍然去……就是在他出家的那个寺,住持了他少年出家的那个寺——昭觉寺。

圆悟克勤,他在佛教史上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禅诗。就是……我们如果讲“佛教诗词”课,有一个人是一定跨不过去的,就是——圆悟克勤。他以禅诗著称,并且开创了以情诗悟禅的“泥石流”。他开悟的这句诗都很有名,叫“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这个,不是诗词课啊……我们就不细讲了,就是……他就是因为这一句情诗开悟的!“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什么意思呢?就这个小姐呢……嗯,这个一直在……这个小……“频呼小玉”!谁“频呼小玉”?这个小姐在“频呼小玉”。小姐频呼小、小玉,就是她的丫头……老叫自己的丫头。叫自己的丫头干什么呢?没事儿!她没事儿她叫自己的丫头干什么呢?“只要檀郎认得声”!哎,就是……我叫我的丫头,实际上……啫!唉,就是鼓顷点儿动静儿,让那男的知道!就这意思吧……

五祖法演呢……在诵这首小情诗的时候,据说圆悟克勤在旁边,就听到了这句诗,忽然他就得悟了!然后就跟这个五祖法演说那个……我悟了!法演就反问你——你悟了什么?圆悟克勤说——感觉。啊!就是……你悟了什么啊?嗯,对!悟到了FEELING……嗯,感觉!我悟到了。就……大家懂了吗?他这个“悟”……悟懂了吗?

其实,这个故事大家能听懂吗?就是——小姐坐在这儿,一直老叫自己的那个丫鬟……叫丫鬟也没事儿!为什么呢?就是鼓捣点儿动静儿,让那个……那个男孩儿听到,啊……檀郎!哎,就是这种感觉……情人之间的感觉。就是……但是这种感觉,我、我不是特别理解……稍微理解一点儿。但是关于和尚怎么知道了?嗯……怎么感觉了?那我就不知道了。

以情诗传禅,又以情诗得悟……呐!这个就是以这一句“只要檀郎认得声”为起点的,一千年前……五祖法演和圆悟克勤开创的叫作“杨岐情诗泥石流”。杨岐宗自此以后,就出现大量的这样儿的情诗,艳诗尤多!我们一说杨岐宗就叫——艳诗尤多!都是这种带着情绪的诗。

圆悟克勤,一生辗转南北,结交的……嗯,知名禅师和官僚很多!他属于典型的“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那种人,而且是属于这个……学术上非常自信的一个人。晚年他著《碧岩集》的时候曾说啊……说——老汉生平久历丛席,遍参知识,穷究诸派,虽不十分洞彻,然十之得八九【原文:老僧生平久历丛席,遍参知识,好穷究诸宗派,虽不十成洞贯,然十得八九】。

你看,他这个话说得就非常地硬啊!穷究各派,十之得八九……嗯,这、这很敢说啦!他就在他这个“十之得八九”的各派知识上,创作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碧岩集》!就是我们说——“文字禅”的几本儿代表作品!比如雪峰重显的……嗯,雪窦重显的“一百则”【《雪窦颂古》,一卷,是重显选录唐宋丛林间流传的语录,相当于“举古”,一百则】。还有的就是他的这本儿《碧岩集》。

《碧岩集》呢,是以圆悟克勤曾经主持过的一座山得名……就,住过的一座山——在湖南省石门县的夹山……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夹山善会。就是那座夹山。那个夹山,古代有个异名儿,又叫“碧岩”,所以这本儿《碧岩集》就是取的这个名字,是他在这个主持期间所著。

《碧岩集》本身是一本儿讲稿儿。讲什么呢?欸,就是我们说——雪窦重显大师写的那本儿书。北宋,“颂古”这种诗歌形式,它开创于汾阳善昭……汾阳善昭先自己写了一个《颂古百则》。进一步把汾阳善昭提出的这种“颂古”形式推到高潮的,是稍微晚于汾阳善昭的云门宗大师——雪窦重显。雪窦重显也写了一本儿书,就是“雪窦重显颂古百则”。那个是汾阳善昭《颂古百则》,他也写了本儿书——“雪窦重显颂古百则”……就是婉约派的啊!

就……所以,雪窦重显被称为——颂古婉约派第一巨匠。就是……可以说——“婉约派颂古的红楼梦”是雪窦重显写的;而这本儿《碧岩集》,啊……就是“脂砚斋”批的!就是相当于圆悟克勤讲解“雪窦重显颂古百则”这本儿书的稿子……是讲这个的讲稿儿。

圆悟克勤,他少年时在成都昭觉寺出家,然后一直晚年……直至晚年啊,他一生曾经三次公开讲课,给四众讲解这套书——“颂古百则”。因为你想——讲一个颂古……一则,你最少一天;“颂古百则”,那断断续续要讲三个月,对吧!最少三个月……三个多月。他一生曾经三次公开授课,讲授这个“婉约派第一巨匠”——雪窦重显的这本儿“颂古百则”,分别是——昭觉寺时期、(澧州夹山)灵泉寺时期和(长沙)道林寺时期。三次讲,前后跨度二十余年!

你知道一个人要讲一本儿书,前后跨度二十多年,这中间就会增加很多他个人的感悟!每一次的层次都有不同!但是,他讲了三次……圆悟克勤讲过三次,自己并无成书。但是,因为他太有名嘛!三次讲稿儿,就是……弟子根据“音频”自己整理出来的……就是,到现场记录啊!没有“音频”啊……就三次,就……三次现场讲稿儿汇集起来。

圆悟克勤在三地的讲稿儿可能是分别流传的,也有很多被篡改的地方。一次偶然的机会,圆悟克勤本人看到了别人汇集他的讲稿儿……哎,三次的讲稿儿汇集成一本书,唉!圆悟克勤大师讲稿儿看完了,圆悟克勤的汗就下来了……

他说——不知何人盗窃山僧以博名,遂以为此乱道为山僧所出,观之使人汗下面赤,老汉尚自未死已见如此狼藉【《世界佛教通史·第5卷·中国汉传佛教》原文:不知何人,盗窃山僧该博之名,遂将此乱道为山僧所出,观之使人汗下面赤。况老汉尚自未死,早已见如此狼藉,请具眼衲子详观之,勿认鱼目作明珠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知道什么人,为了搏“流量”,盗窃我的作品!但是你盗窃就盗窃吧……你还乱说!

遂以为此乱道为山僧所出。就是——别人看了这乱说的,还以为是我说的!

看了之后,我们说——他看了自己的讲稿儿汗就下来了!然后说——我还没死!“老汉尚自未死……已见如此狼藉”——我还没死,已经看到我的作品这么一片狼藉。

因此,圆悟克勤下决心,对吧!你光有“音频稿儿”让学生们整理,整理完了就这样?算了,我自己写吧!对吧?就是……如果没有文字稿儿只有音频,那早晚是面目全非的。


简明佛教词典-002-「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壹)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它是一个教理命题,是在南北朝时期——北梁·昙无谶所译的《大般涅槃经》中提出的。在中国佛教的教理里,它是最重要的命题!没有之一。我在“佛教通史”的课里,经常管这个命题叫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个命题,它最初在法显所译的《大般泥洹经》中就叫“皆有佛性”,不叫“悉有佛性”。那,后来改成了“悉有”,就太文言了。

由这个命题衍生出来的学说就叫“佛性说”。“涅槃佛性思想”和佛教在印度最初五百年中的“无我思想”,它是有一定的理论矛盾的。因此,“佛性说”在印度本土不受重视,也没有流传起来。但是“佛性学说”却在中国取得了极大的流传和发展。

这个命题,就是——“佛性论”的命题是“印度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普及化”这两个运动的根本基石。甚至可以说——中国汉传佛教的本土教理,几乎都是从它……就是“佛性论”中发出来的!没有它,就没有禅宗,就没有今天的佛教。

关于“众生是不是都有佛性”这个问题,佛教内是分两派看法的——另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唐僧。唐僧走的路呢,是印度佛教原教旨主义——人分为五个种姓,有的人根本不能成佛。所以说《西游记》讲唐僧西天取了真经,对吧……很显然,我们没有按真经干。

之所以中、印佛教,在这个基础教义上会产生矛盾,是因为我们两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不一样。我在“佛教通史”中始终讲——要用“大佛学史观”的视角,要有历史的现实感!就是说,一个佛教命题要放到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里去看。

印度这个国家呢,大家生来就不平等,有“种姓”挡着,对吧……肤色就不一样!一看肤色就知道种姓,有种姓挡着……小黑人儿和小白人儿之间,对吧……互相不太沟通。政权可以变,但是人的种姓变不了!孔雀王,你就是做了皇帝,你也是个低种姓的小黑人儿……唉,也让我们看不起。

但中国就不一样了!政权虽然更迭,但是有科举制度啊……人的地位可以通过科举来回改变。所以,中国人有一种内在的平等。

印度,天生种姓挡着呢,对吧,肤色儿你改不了,挡着呢……所以,它就产生出来——有的人不能成佛的思想。中国,大家有内在的平等,对吧!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就……心里是这么想的,所以,社会一变,哎!我也能到你头儿上去!这就决定了中国老百姓,他愿意接受“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概念。对吧!就是说……我们老百姓内在觉得——人和人还是平等的。

当然啦,也不是说——我们中国就完全突破了“种姓制度”。我们也有!它一直有一种基于工作分类式的隐含“种姓制”,只不过中国的这种隐含“种姓制”没有印度那么明显。比如古代,人分——士、农、工、商。现在呢?人分这个——公务员、事业编、国企、自由职业……所以,我们说——它是基于工作分类的隐含“种姓制”。公务员相当于婆罗门;事业编相当于刹帝利;我们自由职业者呢,其实就都是首陀罗……这跟挣多少钱没有关系,这跟统 治阶级对人的社会身份划分模式有关。

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他受文化和习惯认知的局限,他们对认识这个命题……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一个概念上的偏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这两者中间是隔着汪洋大海的!“皆有”和“皆能”,它是一回事儿吗?

“皆有佛性”是——你有这个可能性,你不能直接就约等于“能了”。“皆能”和“皆可能”之间,还隔着一个“悟”字、隔着一个“修”字……就是,“皆有”和“皆能”之间隔着“悟”与“修”。你“有佛性”到“成佛”,差什么?差的是“悟”和“修”。

“悟”就是——悟到了……这中间隔着一个大海;“修”就是——修一条众生作筏的船,渡过去。正是这两个字——“悟”与“修”,就展开了中国本土佛教的教理体系。

我们返回来,讲这个教理命题——“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这个命题传奇的地方在于……它是由我们中国人——竺道生大师孤明先发,率先提出来的!率先发展起来的!并且,他把两件事情给联系起来了,就是我们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一切众生皆能成佛”,道生把它们联起来了。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然“一阐提”也能成佛。

那,什么叫一阐提?我们讲过——最坏的人……一阐提。呐,他也能成佛。佛教界一片哗然……道生提出这个思想之后,佛教界一片哗然!但是不久,道生发展的这个思想,就被后来传入的《大般涅槃经》的经文所印证了。

公元422年,《大般涅槃经》的全本,在北梁由中天竺僧人——昙无谶译出。全经一共十三品四十卷。在该经的《如来性品》和《狮子吼菩萨品》中,一再论述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个命题。

这本儿经书,就是……《大般涅槃经》,其实在昙无谶翻译之前,中国已经翻译过四次了。我们在讲“译经家”那个课的时候儿提过,这个……好多经都是译过几次。但是,四次翻译,都是节选性质的,没有译全本。昙无谶曾经说——“涅槃经”梵本有三万五千颂,译成汉言,约百万言。可见,涅槃思想的体系非常庞大。

在《大般涅槃经》完全译出来之前,涅槃学流传的主要著作,是公元231年到公元308年之间,翻译《正法华经》的那位大师——竺法护翻译的《佛说方等泥洹经》两卷……就是《大般涅槃经》的节选,竺法护译过——“方等泥洹经”。

竺法护和昙无谶,这是两个汉字听着完全不一样的名字,但实际上,他们的名字义译是一样的,都是——“法护”的意思。法护……护法……这两位大师同时翻译过这部经……嗯,不是“同时”,先后翻译过这部经。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公元418年,中国首位西游取经的大师——法显,和大乘禅法最初的祖师——觉贤,在南京道场寺共同翻译了《大般泥洹经》六卷。在竺法护本中,他的那个节选本……就是《佛说方等泥洹经》中,没有提到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命题。但是,在法护【口误,应该指法显和觉贤】译本中,五次提到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命题!但是,这个命题没有引起任何重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啊,还是有“好人有好报,坏人他活该”的思想,因此,我们就把这句话当作一个形容性的语句,就给略过去了。


简明佛教词典-007-「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陆)

以大信心故,得大无畏!慈悲、喜舍! “佛教哲学”和“佛教词典”的难点就在这里——定义一个词,就要引入一个新词……一个新词,往往又要新词来定义……所以,经常进入——不是“循环定义”,就是“追比定义”的困境!等于——你还是没说清楚。最多,就是说——这个“佛性”是对应于“日常我”的一个相反的“超越的我”。那我要是舍利弗,对吧……当时肯定就跟世尊炸了……幸亏那天听课的没有舍利弗。

听完世尊宣说,狮子吼菩萨就发问了——在《大般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中,狮子吼菩萨当时直接就怼了:“瞿昙,先于处处经中,说诸众生悉无有我”【原文:彼梵志言:‘瞿昙先于处处经中,说诸众生悉无有我,既言无我,云何而言非断见耶?若无我者,持戒者谁?破戒者谁?’佛言:‘我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无有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岂非我耶?以是义故,我不说断见。一切众生不见佛性故,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如是则名说断见也。’时诸梵志闻说佛性即是我故,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寻时出家修菩提道。一切飞鸟水陆之属亦发无上菩提之心,既发心已,寻得舍身。善男子,是佛性者实非我也,为众生故说名为我。善男子,如来有因缘故说无我为我,真实无我,虽作是说,无有虚妄。善男子,有因缘故,说我为无我而实有我;唯世界故,虽说无我而无虚妄。佛性无我,如来说我,以其常故;如来是我而说无我,得自在故。”】。

“瞿昙”是世尊的姓儿,一般译作“乔达摩”,有的时候儿我们也会作“佛”的代称。狮子吼菩萨直接就说——瞿昙……BLABLA……那直接叫世尊,就不太尊重了……吴老师也不叫了,直接改叫“老吴”……你不是在处处经中都说众生“无我”来的吗?怎么又冒出一个“我”来?

狮子吼菩萨这个问题啊,理论水平就低了!你敢对老师不敬,老师就要给你个厉害的!这句话,等于给世尊递了一个批评他的台阶儿。

《大般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中继续说——佛言:我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无有我,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岂非我耶。以是义故,我不说断见……善男子,是佛性者,实非我也,为众生故说名为我。善男子,如来有因缘故,说无我为我,真实无我,虽作是说,无有虚妄……有因缘故,说我为无我,而实有我,唯世界故,虽说无我,而无虚妄。佛性无我,如来说我,以其常故,如来是我,而说无我,得自在故。

这段教理性就比较强了啊,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我们白话说它的意思……佛说——我为了众生能明白,我才把佛性说成“我”,我给众生说的“无我”才是“真我”;只是为了这个世界能懂,我们要讲“无我”,而这个“无我”的道理,就是“常在的我”。呐,解释这白话也是跟绕口令一样。

这个道理就算解释明白了,但是狮子吼菩萨还不算完,祂又说——世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原文:师子吼菩萨言:“世尊,若一切业不定得果,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应当修习八圣道者,何因缘故,一切众生悉不得是大般涅槃?世尊,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即当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须修习八圣道耶?世尊,如此经中说有病人,若得医药及瞻病人随病饮食,若使不得,皆悉除差;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遇声闻及辟支佛、诸佛菩萨、诸善知识,若闻说法修习圣道,若不遇不闻不修习道,悉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世尊,譬如日月无有能遮令不得至頞多山边,四大河水不至大海,一阐提等不至地狱;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无有能遮令不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佛性故。世尊,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须修道,以佛性力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修习圣道力故。世尊,若一阐提、犯四重禁、五逆罪等,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须修习,以因佛性定当得故,非因修习然后得也。世尊,譬如磁石,去铁虽远,以其力故铁则随著;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是故不须勤修习道。”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这回改叫“世尊”了,但是祂这个问题还是很尖锐!而且,是个很尖锐的好问题——既然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怎么众生就不都能成佛呢?对吧,既然都有佛性就都成佛好了!这个问题不光狮子吼菩萨想问,恐怕众生都想问问。

佛言:“善哉善哉”——佛经中,凡是世尊说“善哉善哉”……问得好,问得好!呐,你放心,就是准备了大段的东西要给你了!然后,世尊就以“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开始,BLABLABLA……说了一万多字,给你仔细分析了一下,这恒河边的七种人,用来比喻众生中对应的不同人群。

那这一万多字我们就不讲了啊……没法儿念!我们就直接跳到《狮子吼菩萨品》中最后的结论。这是一段非常非常精彩的排比句——就是讲什么是“佛性”!佛陀直接把佛性和大乘佛教的终极精神给捆绑在一起了,祂连续说了三段话。

第一段,“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第一段,大慈大悲就是“佛性”,就是“如来”。

第二段,“大喜大舍名为佛性,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若不能舍二十五有,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诸众生必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喜大舍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大喜大舍是“佛性”,是“如来”,是“一切众生悉有”。

第三段,“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萨摩诃萨则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信心故”【原文:善男子,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大喜大舍名为佛性。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若不能舍二十五有,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诸众生必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喜大舍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佛性者名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萨摩诃萨则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信心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

懂了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个命题的结论,在大乘佛教的终点等着你——“大慈大悲者即是佛性”、“大喜大舍者即是佛性”、“大信心者即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终极精神——以大信心故,得大无畏!慈悲、喜舍!你就能得大自在,你就是如来!佛教从宇宙观再次落回了人本主义,精彩!精彩!!叹为观止!!!为世尊鼓掌……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这个教理命题直指大乘的终极精神!祂的革命性、震撼性……世尊自己也想到了。我们说祂指的是——大乘佛教的终极精神……呐,小乘和辟支肯定就是不懂喽?佛陀在《大般涅槃经》第二十一卷《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中,对菩萨说——《大般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不与声闻共,不与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原文: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无】。

此是如来甚深密义者,所谓“大般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