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星球故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455行: 第455行:
 
净土概念本身就是神学概念,神学系统是学者不能质疑的。
 
净土概念本身就是神学概念,神学系统是学者不能质疑的。
  
 +
 +
===佛学智慧-哲学-013-成佛特区-阎浮提到忉利天===
 +
 +
 +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南赡部洲在佛教里有特别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是所谓的——上天堂和下地狱都在南赡部洲。
 +
 +
因为——第一点,南赡部洲是一个成佛“特区”。什么意思呢?你想要成佛,你只能在南赡部洲!而且,在整个宇宙也里,你也只能在南赡部洲成佛,厉害吧!所以我说——南赡部洲是成佛“特区”啊。因为,在“三界”的四大洲里,只南赡部洲备有金刚座,就是……只有这个地方有一种东西,叫“金刚座”。如果菩萨要成佛,那必须升于此座,就是——菩萨必须升在金刚座上,得到所谓的“金刚喻定”……相当于一种认证啊……你只有得到“金刚喻定”,你才能成佛。
 +
 +
什么又是金刚座呢?中国有六个,现在保存完好的有三个。在北京海淀的国家图书馆对面有一条小路……沿着河,你进去之后有一座小庙,叫“真觉寺”,又叫:五塔寺。这个五个塔下面的那个东西就叫“金刚座”。另一个在,呼和浩特。
 +
 +
这是……上天堂,在南赡部洲了吧……下地狱也在南赡部洲。就是……第二,地狱这个极苦之所在,也是南赡部洲之独有。啊,这种设计……这种佛教的地理设计就具有一种哲学的抽象啦——地狱的极苦和成佛的极乐,两个极端都存在于南赡部洲中,这是一种人生的隐喻,或者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隐喻,是矛盾的一种统一。就是这种隐喻,反映在佛教的世界构造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南赡部洲。在中国,就是我们说过,就是——阎浮提。
 +
 +
四大洲里头,嗯,就是……《西游记》都提的很多了,我们就不提了,但有一个呢,特别有意义,要提一下儿……就是——北俱芦洲。北俱芦洲这个地方儿呢,自然条件优越,山明水秀,气候温和,丰衣足食。关键是……关键是啊——这么好的地方,你还不需要劳动!你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永远年轻,永远快乐……你会没有病,健健康康地活到一千岁。
 +
 +
这个北俱芦洲的构思,其实后来就是佛教中净土宗对“净土”构思的样板儿。我们在“佛教通史”课后面会讲到净土宗啊……现在讲到“禅宗”了。所谓的七大净土……N小净土,其实它们的基础都是仿照北俱芦洲这个思想设计的。
 +
 +
那么,地面上这些有情……就这四大洲的这些有情——南蟾部洲啊、北俱芦洲啊……其实,另两洲也有人啊,就……这模样长得跟我们不一样。据说,一个,脸是圆的;一个,人长得是方的。这些所有的有情,就是“六道”中的第一个——人道。这里,我们就展开了我们说的——佛教世界里的生物构成模式。它的生物模式——“六道”中的第一个——人道。
 +
 +
这里,我要矫正一个几乎上是所有佛教基础知识介绍的时候所犯的一个错误,什么呢?绝大部分在介绍佛教基础知识时,介绍“六道”的顺序是从“天道”开始的,就是所谓的——“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都是这么介绍,介绍“六道”。
 +
 +
这实际是不符合佛教的世界构成逻辑的!为什么呢?你一看这个“道”啊……“天道”、“修罗道”顺下来到“地狱道”,“天道”和“地狱道”在这个链条的两边,这个链条两头儿不能连接!“天道”和“地狱道”怎么互相连上?这个“六道”是形成闭环的!这“六道”的连接点在“人道”上,“人道”是“六道”的连接点,这个“六道”不是佛教瞎设计出来的!
 +
 +
现在去讲佛教基础知识的人,对佛教就没有概念。实际的“六道”的顺序是——“人道”、“天道”、“修罗道”、 “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地狱道”在一端,“人道”在一端,这两个就连起来,形成了闭环。这样,人向前走,修到“天道”;向后退,堕落到“地狱道”。简单地说,就是——你从“人道”出发,地狱向左,天堂向右,这才是合理的“天道”顺序。所以我说——这个……这个错误一定要矫正。“六道”的顺序是以“人道”开始的。
 +
 +
地面说完了!就是……“人道”说完了。那下一个就是……“人道”的下一个就是——“天道”!就是进入了天空了。
 +
 +
佛教,是一个典型的“有天没有地”的宗教。对于天空,佛教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层次分明。为什么没有地呢?原始佛教对地狱没什么想象,非常简单……就,一带而过了。这可能跟雅利安人……就是,我们说佛教是从这个……婆罗门教继承了很多东西,这跟雅利安人喜欢天文有关。从吠陀文明时代开始啊,这个……雅利安人,就是……吠陀文明就对天有痴迷的兴趣!你看那个“四吠陀”……“梨俱吠陀”就知道了。而且,在天文的研究方面,西方确实也一直领先于东方。
 +
 +
呐!我们去看天空,天空是分层的——“欲界”的天空就分为六层。我们说啊——“欲界”的地……“欲界”的天,它的天直接就分了六层。“欲界”天的六层呢,最下面两层跟我们中国有关;中间的两层跟修道者有关;最上面的两层天跟印度人有关。
 +
 +
最下面的两层天,这是在须弥山上的,我们说——须弥,是一座大高山啊……谢巴喇山。最下面两层天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和山顶儿上,都挨着地,所以又叫:地居天。“欲界”上面的四层天,就是……须弥山上面的四层天,不挨着地的,叫:空居天。
 +
 +
而挨着我们最近的这层天,就是……须弥山中间的这一层天,“欲界”六天的最底层,这层天叫什么呢?叫:四大王天。那很显然啦!一听名字就知道了,那儿住着四大王天嘛,就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对应着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我们中国神话里,托塔天王、天兵天将都脱胎于此。所以我们说——“欲界”最下面的两层天跟中国有关。最底下一层,这就是天兵天将的天——四大王天。
 +
 +
在“四大王天”的上一层……天兵天将上一层,那就是他们的领导。“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叫“三十三天”,又叫:忉利天。“三十三天”,就是说——它有三十三个天国的意思,这一层里有三十三个天国。中央那个天国最大,叫:中央天国。中央天国的老大叫“帝释”,又叫:帝释天。这就是我们中国那玉皇大帝……其实。所以说——这两层跟中国有关嘛。
 +
 +
帝释天,他是须弥山诸天的政治首脑,是天界领袖!大家记住啊——他是欲界诸天领袖,什么意思呢?虽然他是在六层天里只居倒数第二层,就……最底下的……第二层,但是……就是,他上面还有四层天,都比他高啊!就是说——虽然他上面的这四层天,政治地位比他高,但是政治事务还是由他来决定……就是“党政分离”的意思吧。
 +
 +
那“天”有什么政治事务呢?下一讲,我们讲——“天”的政治事务。
 +
 +
【吴老师语】
 +
 +
金刚座在昆明、呼和浩特——海亮后面那个公园附近,现在也有,席力图召到海亮之间。·
  
 
===佛学智慧-哲学-060-遍一切法-四大缘起===
 
===佛学智慧-哲学-060-遍一切法-四大缘起===

2024年8月28日 (三) 21:53的版本

【佛教哲学】001.我愿为十方人做桥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每个人其实都是他自己的导师,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存在,可以去评判和决定每个人的命运。

佛陀,以及他今天的追随者,教导的都是一条自由的路,而每个人都只能独自的去走这条路,就像当年佛陀本人一样。

我们每个人对我们接受的教导,我们的信仰,都要保持合理的怀疑,无论提供给我们这种教导的,是什么样的权威。不管是活佛还是上师,即使是佛陀本人,只要我们发现他的教导是有用的,并且可以运用在自己的生活里,我们才可以跟随它,从最终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是自己追求自由之路上的权威。

任何宗教的框架都包括四部分:历史、哲学、神学和文学。在“佛教通史”里,我们谈过历史了,在这个讲座里,我们准备谈一下佛教的思想和哲学,但是佛教的哲学素来就以琐碎著称。现在入藏的就有580部,4100卷经书,而且这些内容毫无例外,都宣称自己出自佛陀的教导。其实,无论是读经、禅修、供养等等,这些方式虽然是不同的,其实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这个目的也是佛陀这位觉者,创立佛教时候唯一的目的,那就是指出人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指出自由的道路,这就是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的,佛教就是要用大智慧,求人生的大自由。

而且,佛教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单纯地去追求知识,或者单纯地去理解经书。其实,纯粹的知识和盲目的信仰,他们只要能带来最终的解脱,没有什么方法是不可以的,在这个角度上讲无需互相指责,也没有谁对谁错,佛教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普世性的宗教,它是和生活相关的。鉴于佛陀教义和修行方法,具有广泛性,在2000多年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教义和教派,这是必然的。

小乘佛教的终极目的是自救,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自救的基础上再进了一步,就是使众生得到解脱,其实在这点上,大乘佛教强调的是佛陀的人性,小乘佛教强调的是人类的佛性。佛陀的人性也包括了求真务实的理性,而人类的佛性,也包含着辨知一切的追求。

佛教哲学的体系庞大,内容繁琐,资料之多,可以说是汉字资料之最,所以,我们的水平有限,讲错的地方肯定是很多,在所难免,而且因为内容实在太多了,我们也不能像通史那样,有严格的时间和历史脉络来讲清楚,所以结构可能不是特别完整,我只能尽量的讲,就是电影《师父》里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拳我传了,悟多少在你们”。

《道行般若经》说“我愿为十方人做桥,悉令踏我得度。”这就是大乘精神,也是做这个讲座的初心。

以上这些鸡汤的话,算是序言。

下面开始讲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从大的方面看,它是分为两支的:一支是传入中国前的域外佛教,一支是传入中国后被改造的汉传佛教。而域外佛教的思想河流是有三个源头的:第一个源头是印度的婆罗门学说和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潮,这是最大的;第二个旁系支流是希腊哲学;第三个是佛教一路北传,到中国之前,一路上中亚各民族的土著信仰,其中尤其是波斯古教。

从思想体系上来分,佛教哲学可以分为四大体系:有部哲学,空宗哲学,般若哲学和唯识哲学。

下一章就从有部哲学讲起。


佛学智慧-哲学-002-法体有恒-有部哲学

上一讲,我们说到佛教的整体哲学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它的第一类是——有部哲学。我们可以先简述一下有部哲学……在后面的课,我再给大家拆开来讲。

所谓有部哲学,就是——佛教第一次分裂的时候上座部持有的观点;后来,上座部转化为“说一切有部”,所以该部的哲学又叫:有部哲学。

有部哲学的基本命题是什么?法体恒有。它的整个体系是建立在多元化本体论上面的。什么叫多元化本体论呢?比如——人,他是一个整体,但是,他被破拆成了眼、耳、鼻、舌、身……那这就变成了多个本体……眼,自已就是本体,所以又叫:多元化本体论。

有部哲学,它就利用多元化的本体论去观察和解释——人和世界的这种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特别是这些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成因……就是——为什么……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最后,是它们可能的趋向。

“有部”通过这种观察以及他们自己的总结去解释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比如——业报、轮回、无常、无我、涅槃、寂静……

有部哲学在中国流传,大约是七百年左右的时间,它为中国佛教建立起来了全面的概念观,比如——三世因果,无常、无我……这些最基础的佛学观,都是由有部哲学建立的。

但是,“有部”的方法论是建立在对人的破拆上……什么意思?“人”就没有整体性了!“人”只是一个概念,是变化的、刹那的……但是呢,构造这一整体的元素却是永恒的,就是……构造“人”的这诸元素却是永恒的!是由业力将这些元素构造成“人”,而业力去构造这个元素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因缘合合的过程。那么,“人”只是诸元素的聚集!所以,我们说:无我。

其实,这种破拆方式跟古希腊哲学里“原子论”的方式其实是一致的。但是,它到了中国情况就会很不同!为什么呢?中国佛教的基础和原始佛教的教义基础其实是相冲突的,这来源于我们说过——最早的佛教翻译家!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词,叫“识神”。

这个“识神”,中国人就见字生意,认为是灵魂……后来,就确定为灵魂!所以,我们在谈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哲学的根本差异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其实它们在最初的出发点上就是有是分歧的。

所谓“识神”,就是灵魂……那就是著名的那个“形灭神不灭”——灵魂是始终如一的!而因缘,不过就是让这一整体出现在现实生活里的一种条件!所以,如果离开了这个“识神”,或者说离开了这个“灵魂”……这个永恒的“灵魂”,那么所有的因缘就会没有意义。其实,这也就是佛教里戒杀的一个理由,为什么呢?因为灵魂此世,它可能因为因缘,变成一个人;下一世,它可能又因为因缘变成一个畜生。灵魂如一,因缘不过就是为了这灵魂体现在现实中去创造条件。

“有部”在中国流行了这么多年,就是……块一千年,它翻译出来的经书如此之多、之大、之广,可以说——它超越了其它所有佛教派别的总和!但是,它这种对人破拆式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其实一直受到中国高级学僧的质疑。什么叫高级学僧?就是——学僧里最有知识的那伙儿人。

在隋朝,《三论宗》的吉藏就明确的指出来过,管这个叫什么呢?叫“小乘拆法明空”,就是“拆法”这叫……因为,依据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他这种方法是早晚要受到质疑的,或者说——受到质疑是必然的!为什么呢?西方人的思维是解剖式的、分析式的、逻辑式的;而我们东方人的思维是整体式的、综合式的、统一式的。

我们谈到过说——东方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如果听过我的这个“佛教通史”课就知道,喜欢——以一贯一切、以一贯百、一通百通!其实,这从我们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观里就可以看到。

因为这种哲学思索的方式不同,所以,有部哲学这种机械的方法论,其实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实际是无法接受的!但是,普通的佛教徒,就……普通的老百姓,都接受这种方法论和这种认识论……他没有考虑背后的方法论,其实,他就是接受这种认识!因为这种认识会比较简单和容易理解。但是在学界内部,尤其是水平比较高的学界内部,总是倾向于唯识或者中观。

当然啦……现在,特别是现在,就是……有一些学者,他们以中国的儒家为出发点,以“人天观”为武器,开始口诛笔伐西方哲学的这种解剖式和逻辑式的思维方法。这一点,在《百家讲坛》这类节目推出的那些学术超人中间非常普遍!就是……动辄就拿国学当武器。

这其实是对整体世界哲学史的无知!因为,就整体观和综合分析方法来看,并不是中国古代独有整体观!每个文明早期思维……这是共性!就是……整体地观察事物、统一地观察事物……所有文明都一样!为什么?因为早期人类对自然界,他直接观察,直观的结果必然是具有共性的。而直觉的整体观,去被解剖开……去分析……然后,最后进行逻辑的推论,这实际是认识的进步……不光是认识方法的进步。所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我们中国古代哲学没有走到对事物进行解剖和分析这个阶段,其实这是哲学思维上的一种缺陷。但是,现在就有很多大师以缺陷为骄傲,其实,这种态度是反科学的,反理性的!是一定应该受到批评的!

在我们学习和讨论佛教每个哲学流派的时候,只要我们还承认辩证法,那我们就要认识——在分析每个流派的时候,既要有解剖分析,又要有综合,这两种方法是都需要的。而有部哲学,它这种破拆式的认识论,就是所有外域佛教……就是中国以外佛教的一个先天缺陷!

好,这章就讲到这儿!下一章,我们讲——小乘哲学的空宗哲学。

佛学智慧-哲学-003-四谛归空-空宗哲学

这一课,我们来讲空宗哲学。

空宗哲学是佛教哲学四大哲学体系中的第二种。它本身是从佛教第二次大分裂中划地部里产生的。空宗哲学的基本命题是什么呢?四谛归空。就是将佛教的全部真理,最终归结为“空”。

在方法论上,空宗哲学继承了“说一切有部”的分析方法,但是,它把构造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变成了感觉的四个要素。

空宗哲学,它否定了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什么意思呢?就是……认识器官,就是眼睛……比如说啊……嗯,是,认识器官是眼睛,认识对象是你看到的东西——它既否认了这是眼睛的作用,它也否认了对象的存在!就是说——它既否认了器官,它也否认了认识对象。

它认为——这都是意识之能制造出来的名言。而这种“名言”概念呢,是世俗世界的成因和标志,是不真实的。而最终的空寂,就是——苦、集、灭、道,最终都会归结为“空”。可以说——这种世界观和对世界的认识论,是空宗哲学的核心。空宗哲学是最系统地表达了佛教中“灰身灭智”这一派的观念。

跟“说有部”不一样,空宗哲学的书很少。在空宗哲学……在中国,它的代表作就是《成实论》。但是,流传时间很短。可以说——空宗哲学的生存时间,就是《成实论》从翻译出来到消亡的时间,大概不到一百五十年。

究其核心原因,就是……空宗哲学为什么流传的时间这么短?有两点:

第一点呢,是因为它的终极目标和中国老百姓的传统观念太冲突了!为什么?因为它追求的“四谛归空”,这是一种绝对死亡,是灰身灭智!儿普通老百姓的观念里什么呢?灵魂是重生的啊!是有灵魂的,可以重生……而且,老百姓也期待重生。

第二点呢……这是在普通的老百姓中的观念冲突……《成实论》它在知识分子中,它也没有生命力!就是……第二点就是——在小乘佛教……就是说在中国,它这种自度的利己主义,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家精神是相抵触的。我们儒家精神讲什么?讲“天下为公”;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像这种只顾自己,就是……自度,小乘这种只顾自己自度,不顾天下苍生的理念,它必然要受到中国读书人的鄙视的!

所以说——大乘佛教为什么在中国一出现,就和中国读书人一拍即合,在中国广泛流布,其核心原因是因为——它跟儒家的这种内在精神相符。其实,这也是在根本上,为什么道教输给佛教的原因。

空宗哲学,它延用的是“有部”的分析方法——它把地、水、火、风分解了,改变为了感觉的色、香、味、触,这样,它就把物质世界的构成基础,从物质元素,改变成了感觉元素。什么意思呢?世界不是由物质——地、水、火、风构成的了,而是变成了感觉元素——色、香、味、触构成的了。这一点在哲学上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对世界的本初构成作了原则性定义!什么意思?世界不再是物质的了,而是意识的造作;物质元素是不真实的,而感觉要素——色、香、味、触被视为了真实。在西方哲学里,这就叫主观唯心主义。

但是,这种观念,就是……世界的构成,不是由物质——地、水、火、风构成,在中国文化里是缺乏相应的思想基础的!这也是《成实论》为什么站不住的原因……因为,我们中国文化所有能理解的概念呢,一般情况下说,都是从百家争鸣那个时代,就有渊源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而主观唯心主义这种东西,在中国没有相应的理论对照。

所以说——它传到中国来我们很难理解!可以说——到今天看《成实论》,也觉得相当难理解。但是,这一套……就是——所谓的“感觉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在西方是一种相当被熟悉的思想体系……非常熟悉啊!因为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乔治·伯克利,他就是近代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是他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

什么叫“主观唯心主义”?所谓主观唯心主义呢,它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形式之一。它对应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它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这件事情作了根本性的否定!它指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者感觉复合构成的!这种感觉才是真实存在,才是世界的本原。

这不就我们前面说到的《成实论》里提出来的,这个……完全一致了嘛……就是,感觉才是最真实的!而这个感觉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伯克利提出来的,是“灵”的概念。所谓的“灵”,就是一种精神。伯克利,他有一句最有名的名言,叫——存在就是被感知。大家老搞混这句话!“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大家经常说“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这二者是有很大差异的。

后来,在伯克利的基础上,维也纳学派的始祖——马赫,他提出了一个进一步的概念,叫“要素一元论”,这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他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混沌。这时候,他并不排斥物质了……他认为——这里是混沌……有点儿像我们佛教说的“胎藏说”……而这个混沌就是原点。

在这个世界的构成上呢,唯物主义坚持的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坚持的呢,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其实,这两者并没有谁对和谁错的问题。但我们特别爱争谁对、谁错啊!但这确实是西方哲学家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讨论世界本原的构成……讨论谁对谁错!

我们东方哲学家,一般都不在这种问题上去浪费时间!我们直接就进入伦理学和社会学,比如说——孔子。就是……顺便说一下啊——后来,美国加州为了纪念伯克利呢,它就把加州大学的创始校区定名为: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就是这么来的。

而马赫主义呢,就是我们说的……要素一元论呢,它影响了马克思……它这种思想影响了马克思!他是维也纳学派的。在马列主义里,提到过——“人”是“类”的存在物。这个观念就是马赫主义的!其实,这再次验证我们前面提到的——所谓唯物和唯心,它们其实没有根本的对错之分。

呐!空宗哲学,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一个概况。嗯……下一章,我们给大家介绍——般若哲学。

佛学智慧-哲学-004-幻有性空-般若学(上)

作为佛教四大哲学体系中的第三个,是般若哲学。它是大乘佛教哲学两大支柱中的一个。另一个是唯识。

儿我们前面谈到的两个哲学体系,就是——“说一切有部”的有部哲学和空宗哲学,那两支是小乘佛教哲学。小乘佛教的发端是原始佛教,或者说——它们的基础理论是来自佛陀本人的。而大乘佛教的发端,是部派佛教时期,是大众部发挥出来的佛教哲学体系。

般若哲学,它的基本命题也是四个字,叫作“幻、有、性、空”。它们的体系是建立在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上的。通过揭示概念,或者经验中存在的一些内在的矛盾,从而去否定——人具有认识和把握客观真理的能力。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看到谷子的种子,它可以发芽儿,发完芽儿就长茎,长完茎就开花儿结穗儿,最后成为了谷子,那么种子、茎、花儿、谷子,它是不一样的事物,对不对?所以“不一”就可以成立……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一”…… “不一”就可以成立。

但是,这些种子、根、茎、叶、花儿,它又同属于一个谷子所有,对吧!所以“不异”也可以成立……异,就是异同的“异”。就是——两个相反的命题“不一”和“不异”同时可以成立!般若哲学的中观学派揭示了好几组这样的矛盾!这就是认识中的矛盾。

但是,有矛盾,就是虚妄,就是不真空!那么,般若哲学进一步就推出了“认识也是不真实”的结论。这种认识事物和推导事物的方法,是般若哲学在批判“说一切有部”的哲学体系……哪一个呢?“法体恒有”这个概念里头发展起来的。因为,“说一切有部”和我们普通人理解力是比较接近的,就是说……它觉得——概念的规定性是永恒的,而现实事物是无常和多变的。我们普通人就这么认为:一个定理是永恒的,但它处理的物理现象是多变和无常的。

那问题就来了——用定义单一和薄弱的概念,去把握现实中多变的事实,这事儿靠谱吗?般若哲学的回答是——坚决不靠谱!它认为——主观上,概念过于单一了!就是——概念的规定性过于单一了。它不可能象合同……一个概念啊、一句话、几句话……它不可能象一个合同文本一样,面面俱到,每个细节都给你解释了,对不对?但是,客观事物上,你用一个单一的概念去解释和把握一个事情,这个事情的现实情况又千差万别,啥情况都有……那,这种对立是什么呢?就是——主观和客观上的对立!

其实,这在真实世界里是一个必然现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但是,般若哲学把这种对立极端化了!认为——这就是人的认识的缺陷!所以,人的认识最终不能把握客观真理。

可以说——发现了概念和现实的这种矛盾,是般若哲学,特别是中观学派的一大贡献!它揭露出什么呢?它揭露出——人为概念单一化和凝固化这一问题。这在人类的认识史上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说——这是远远超越西方哲学的。

所以说,现代我们签定合同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条款越来越细啊、文本越来越多呀……它的原始根源就在这里……就是什么呢?就是——概念无法覆盖事实发生的多样性。

对于人类传递概念而使用的这种语言,般若哲学也是火力全开,全方位批判!他们就从根本上去否定了——人是可以通过语言来把握真理的这种形式。就是说——你甭想用语言来把握真理……虚妄!这也是后来密教,包括藏传佛教发展出来的——手印、坛城、瑜伽、灌顶……等等的理论基石。就是——语言既然不能把握真理了,那我们就换一种把握真理的形式。

般若哲学,它建立起来了“两重真理观”,强调——宗教和世俗生活的一种对立。但是,他们也指出了这种对立的协调方式,就是——著名的“真、俗”二谛。

“真、俗”二谛在我们后面展开中观学派的时候,再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佛教智慧-哲学-005-求大菩提-般若学(下)

般若哲学,它在中国的流布时间非常长,超过一千年!影响也非常广,可以说——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尽管般若哲学作为一个学派,就是……以大乘中观派为代表,它到鸠摩罗什就可以算终结了,往后再推,也推不过唐僧的译经。从唐僧译经结束算……就彻底终结。

但是,“般若”作为一种思潮,千年以来,与中国佛教同行……因为对于我们中国学僧来讲,追求大菩提和追求大解脱是,它一样的!一样重要。可以说——中国佛教诸大宗派,无不受到般若哲学的洗礼。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哲学著作,它也是般若类的……是什么呢?“金刚经”和“心经”。这是般若哲学的书。但有意思的是啊——作为般若哲学的顶尖大师,鸠摩罗什对“金刚经”是持批判态度的。

就哲学角度讲——般若哲学,它是属于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这在西方哲学里,是一大思潮!但是,它在中国的长期广泛流布,是和我们中国读书人的性格特点相关的,它和西方哲学在西方的流布根源不同。

我们中国的知识阶层,自古就有强烈的两面性……什么叫两面性呢?就是——既安于现状,他又不满足于现状;既怕牺牲……就是,既不怕牺牲,他有的时候又患得患失;今天仕途财运可能还在飞黄腾达,明天可能一件事情就衰败落没……就是——中国知识阶层自古以来,处在社会的动荡中,就具有这种两面性。

那么,你无力去改变现状,又需要去发泄,怎么办呢?他一接触到般若哲学,般若哲学里那种鄙视世俗、鄙视言教的批判精神,就很容易引起知识分子引发的共鸣。可以说啊——自古以来,当这个知识分子阶层处于他生活的上升阶段期,他往往就会接受般若哲学中轻蔑信仰、轻蔑道德的约束、玩世不恭……用这些来进行自我辩解;当他们处于生活的下降阶段的时候,又立刻会被般若哲学中那些看破红尘、世间无常这种思相体系所打动。我们说过嘛——般若哲学是一套两面夹击的哲学,这也是般若哲学在中国知识阶层中长期有市场的原因。

另一方面,般若哲学,它蕴含的很多哲学命题,是跟道家相通的!我们会看到啊——佛教有批判老子的,但佛教很少有批判庄子的!这说明——他们在概念中有很多共通点。可以说啊——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固有的基因、血脉。

我们最后必须承认的是——般若哲学,在它的哲学精神上,是有非常积极的一面的!虽然,它有的时候会导向……因为它的双重真理标准,会导向混世主义,但是,它确实有非常积极的一面!什么呢?就是它的怀疑精神!般若哲学这种“怀疑一切”的精神,其实,就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要素。科学是什么?就是怀疑……我们决不迷信权威!任何人说的东西我们都要先打一个问号儿,再去求证。

而般若哲学,在后来中国禅宗创立过程中,可以说——发挥了支柱性、决定性的作用!般若哲学作为大乘哲学最重要的分支,它的资料非常广博!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给大家作一个简述,在后面的课我们再详细展开。

下一章,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佛学四大哲学体系的最后一个——唯识学。


佛学智慧-哲学-0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

佛教哲学体系的第四个体系,是大乘唯识哲学。在民间,般若学是显学,大家都读“金刚经”和“心经”。但是在学界,唯识学从出现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佛教哲学的显学。

按思想体系来分,唯识学它存在两种分类——第一种分类法,叫“古今分类法”;第二种分类法,叫“新旧分类法”。我们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唯识学的古今分类法。

所谓“唯识古学”是以世亲大师为代表的;所谓“唯识今学”是以陈那大师为代表的。这两者都是唯实学的宗师!但是他们学说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简单地来举个例子。举例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叫“唯识无境”;一个概念叫“心识的三分法”。

第一个概念,我们知道唯识学的基本命题是什么?是——唯识无境。所谓“唯识无境”这四个字,就是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的问题。怎么说呢?世界,就是……所谓的这个“境”,就是世界……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我们的“识”来的,是用我们的“识”来了知来的。所以“唯识”;所以“无境”。世界不存在,是我们“识”的反应。

那么我们的“识”存不存在呢?唯识无境嘛……“境”已经不存在了,“识”存不存在?所谓“古学”和“今学”的分歧就在这个“识”的存在性的问题上。换言之——世界已经不存在了,那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到底存在不存在?呐,这是“唯识无境”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就是所谓“识的三分法”。“识”,就是说……这个“心识”,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叫作“见分”、“相分”和“自证分”,啊……这也是它们自己的定义啊。

所谓“见分”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摄取事物的能力。举例说眼睛的话,那就是——我们看见事物的能力;“相分”是什么呢?就是——世界上的实物反应给我们的形相……桌子,桌子反应给我们的形相……相分。

而“见分”和“相分”,它们之间是如何关联的呢?就是……我的眼睛看这个桌子,这是如何关联的呢?“见分”来摄取桌子的“相分”,它是通过阿赖耶识来相互作用的。

那么,我们最终感觉出来这个形相,反映在心识上是通过什么反映的呢?不是“见分”,也不是“相分”,它们不过是动作——“见分”摄取了“相分”。我们真正得到物体行相的来源是“自证分”!这个“自证分”就是“识”的本体——它具有认识的能力!这个“识”是实在的。那,这两个概念就明确了吧?“识”是实在的。

我们开始讲具体的例子啊……明确了这两个概念以后……当我们看见一个东西的时候,用我们自己的“见分”,就……眼睛的这个“见分”——能力,去摄取这个物体的行相的“相分”;然后呢,阿赖耶识连接了这“见分”和“相分”的两者,在我们心识的“自证分”部分,感知到了物体的实在性。呐,这个物体实际不是……就,感知了它的实在性啊,不是说它真的“实在”。

这个物体的“相分”,它并不是这个物体自身的,是通过我们这个眼睛的这种“见分”转换来的。那,什么意思呢?就是——事物的实在性是依托于“见分”,就……“自证分”能感觉到事物,是依托于“见分”的。这就是“依他起性”!在唯识学里,这叫:依他起性。所以,在唯识古学里,这个“自证分”,就是——“识”的最终主体,它必须是实在的。

而陈那大师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力和认识能力、认识方法是充满想象力的!就是……他的唯实新学。呐,古学承认“识”的实在性,它的实在性在“自证分”上。到陈那大师这儿,把“自证分”的实在性也给否认了——世界不存在,你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也不存在。

唯实今学认为——所谓的“相分”,就……事物的行相,并不是世界实体的性质,也不是你眼睛去摄取的……并不是眼睛……“见分”去摄取的,而是你眼睛派生出来的幻境!怎么说呢?有没有都可以……幻境!再换言之啊,你看见什么,不是你眼睛的能力问题,是你眼睛的想法问题。当然了,你眼睛有想法也没有用,因为,真正最后具有实在性的,也不是反映在“自证分”上的。是什么呢?是梦!是世界行相的梦。我们叫“相梦”——形象的梦。

再通俗的话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的行相,实际是你先天的经验就知道是啥东西的梦!我不知道大家理解没理解我这句话?而这个“相梦”是实在的,就是……“自证分”是不实在的,整个“心识”不存在的……整个存在的只有一个“梦”。这个先天遗传的经验的概念——“相梦”的概念,可能就是康德哲学里提出来的那个“先验”。

陈那大师的这套唯识今学,后来它就发展成了一套完整的“因明学”,就是所谓“逻辑学”。呐,这就是唯识学的两种分类法中的一种,叫:古今分类法。下一章,我们讲唯识学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新旧分类法。

佛学智慧-哲学-007-新旧唯识-唯识学(中)

唯识哲学的另一个分类法,是——新旧分类法。作为瑜伽形派的中心学说呢,唯识哲学传入中国以后,它就分成了两套思想体系:一套是旧译的,叫“九识说”,就是……它有九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但它多了一个“识”,叫作:无垢(净)识。这是旧译唯识,叫“九识说”。这个学说,我们又叫它“如来藏缘起说”。大家记住啊——“九识”是“如来藏缘起说”。

还有一套,叫新译的……叫“八识说”。这个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这个学说叫:阿赖耶识缘起说。

所以唯识学的另一种分类,就是——旧识叫“如来藏缘起”;新识叫作:阿赖耶识缘起。

如果我们对唯识学发展的历史不是特别清晰的话呢,大部分人都会搞混,也包括这个……有一些佛教研究的人啊,他都会搞混。就是……搞混什么?搞混这个……“如来藏缘起说”和“阿赖耶识缘起说”之间的区别。之所以会搞混呢,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把“如来藏缘起”和“阿赖耶识缘起”这两个概念等同了!就是……我们现在已经是认为——“阿赖耶识缘起”就是“如来藏缘起”。

但是在历史上,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如来藏缘起是“九识”的,多一“识”,属于旧唯识;而阿赖耶识是新唯识,只有“八识”。多的那“识”叫——无垢(净)识。

关于没有佛教基础的同学呢,我后面再给大家去讲“如来藏”和“阿赖耶识”两个词的定义问题,这个两个词的定义很广泛啦!就是……有同学就简单地说——啊,“真如”就是“如来藏”,就是“一心”……这都是很简单的说法。从哲学上,这两个词的定义是很广泛的。我们现在只要知道……就是,没有基础的同学,我们只要知道——有这么两套“缘起说”就可以啦!旧说是“如来藏”;新说是“阿赖耶识”。

其实,到了禅宗传法的楞伽时代……禅宗传法嘛,它一传法它是以“楞伽经”传法的。这两个识,就是——“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就统一了!因为“楞伽经”的经文里就这么说过,说——“阿赖耶识与七识具”。有的时候,它也直接就把“阿赖耶识”改为“如来藏”,说——“如来藏与七识具”;有时又说,说——“此阿赖耶识即名如来藏”。就是说——在楞伽时代,这两个“识”已经就统一了。

因为我们提到过啊——禅宗早期,到楞伽净觉以前……这,听过“(佛教)通史”课的学生才知道,就是……都叫“楞伽师”。就是……禅宗的大师都叫……自称“楞伽师”,传“楞伽经”。如果那时候说“你是禅师”,那是骂人的话……说你没文化!

在更早的时间,就是——南北朝的晚期,佛教界内部最大的一个对峙是什么对峙呢?是北方地论师与南方摄论师之间,这两大集团的对峙。

北部的学僧,就是……中国以北的学僧,是以世亲大师的《十地经论》为指导,坚持“阿赖耶识”的“八识说”,认为——“末那识”识是妄识。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是妄识;而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真识。这就是中国北部的叫“地论师”……因为,他们的指导经书叫《十地经论》。

而当时中国南方的学僧,比如说四川啊……这个……南部的这些学僧,他们是以无著大师的《摄大乘论》为指导的,就……同学就不要给我……提醒我那个“著”字念什么“着”了啊……就,我就这么念了!就……无著大师的《摄大乘论》为指导的,他们认为——“阿赖耶识”是个妄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妄识。

那什么才是真识呢?他们另立了一个第九识,叫“无垢(净)识”【关联阅读——自性清净心,法雨西来第278课】。这个“无垢(净)识”就是真识。所以说,嗯……这种,就是唯识学的新旧分类。

世亲和无著是哥儿俩——无著大师是哥哥,世亲是弟弟。世亲原来最早的时候学的是小乘,所以说……这个实际是……就是“哥窑”与“弟窑”之间的这个……争夺。

我们现在用的,都已经是新唯识了。就是……大家老说——唐僧去取经、唐僧去取经……取的是什么呢?取的真经……为什么要去真经呢?就是因为——当时南北朝末期的这种关于这个……唯识学,到底是“九识”?还是“八识”的问题。因为……唐僧是从河南经过的四川嘛,所以说——他经历了北朝的“地论”,又经历了南朝的“摄论”。所以,他就一定要搞清楚这件事情!

所以,所谓唐僧去西天取经,其实就是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关于人的“识”……心识,到底是几个“识”?是八个“识”还是九个“识”?

取的是谁的经呢?我们上一讲讲过了——唯识分古今!他取的是唯识今学大师陈那的经。大师叫陈那;唐僧大家知道,叫陈祎。这也是……都姓陈嘛,这也是一种缘分……我觉得。

唐僧取回来的真经,我们读了么?就是那个……陈那大师的?我们读了,但是没读多长。唯识法相宗的书,我们就读了一百年多一点,后来大家就不读了……因为,印度的逻辑观啊,跟我们有根本性的冲突。就……我们都知道——印度有一个“种姓”概念,唐僧基本上原汁原味儿地把这个东西都取回来了,所以,他给人分“种”。

所以,后来我们中国人就不读……基本上不读“唯识法相宗”的书了!就……如果要读呢,都去借鉴武器去了……什么意思呢?因为唯识学是佛教哲学的武器库,博大精深!你只要有需要,你就可以去拿一点儿。所以,我们很快就发展出来了自己的一套唯识学体系……我们中国人的。

呐!不管是旧唯识——九识说;还是新唯识——八识说。其实,它们在域外传入中国以后,就都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它们……这,传进来以后,哲学的立足点发生了重大地改变……就是,哲学立足点它们不一样了——在域外是一个立足点;在域内是……在中国是一个立足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有的老师讲佛经,或者我们自己去看佛经,尤其是《瑜伽师地论》和这个《十地经论》会出现偏差……或者《摄大乘论》会出现偏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佛经……我们早已经作过中……就是它的义理上,我们已经作了中国式的改造!

这个改造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把绝对真理的客体化,改造成为了绝对真理的本体化。那我再重复一遍啊——把绝对真理的客体化,改造成为了绝对真理的本体化。

这,还……还是绕吧?那,我们下一讲就把这个绕口令儿给解开。


佛学智慧-哲学-008-唯识一心-唯识学(下)

上一课,我们讲了——中国对唯识学的改造,基本命题是——把绝对真理的客体化,改造为绝对真理的本体化。

什么叫“绝对真理的客体化”呢?什么又叫作“绝对真理的本体化”呢?我们用个简单的白话儿说吧,所谓“绝对真理客体化”就是指——绝对真理在你外面,是个客体;而“绝对真理本体化”呢——真理在你心里,在你身上。所以,唯识学中国化的改造,就是把“绝对真理客体化”——在外的绝对真理,改造成为“绝对真理本体化”——是在内的绝对真理。大家懂了这个意思了吗?原来,“绝对真理”在你外面,到了中国,我们让“绝对真理”在你里面。

那这个“绝对真理”又是什么呢?就是佛家所说的什么……真谛呀、真如啊、无上正等正觉呀……就稀稀拉拉的一大堆词,都是这种……就是,实际都是指——绝对真理。

外域佛学认为啊——存在这么一个绝对真理的客体。这个客体呢,它不是众生心,也不是自心,乃是众生心与自心之外的东西。有点儿像说——绝对真理像月亮,像太阳,就在我们之外……不是我们自心的,也不是众生心的。所以,这个真理,或者说这个……真如也好、这个……无上正等正觉也好、这个……真谛也好……都需要什么呢?都需要我们去把握和认识!我们去把握和认识的,是一个客观对象,对吧!简单地说,就叫——“真理在外”,就是“真理的客体化”。

而我们中国的唯识学代表作是什么?就是……我们中国的唯识学兴起的代表作,是——马鸣的《大乘起信论》。这个《大乘起信论》,我们一再提到过,尤其是在禅宗历史的时候,就是“一心二门说”——真如门啊……生灭门啊……这些。

中国禅宗的高僧啊,整整经历了十五代人的努力,用了华严宗的“圆融观”,用了禅宗的“无心观”,发挥了中国儒家的那种“以一贯百”、“以一贯一切”的这种传统武器……整整十五代人。到了唐朝末期、五代时候,禅宗五家中的第五家——法眼宗的高僧永明延寿,他终于用一个“一心说”统一了新、旧唯识。

我们上一课说了嘛:新唯识——八识;旧唯识——九识。然后,还有说“十识”的,有“四识”的……就是,各种“识”都有,就是……中国自己解释,各种“识”都有。最后,一直到法眼的永明延寿,推出了“一心说”!此概念一出啊,立刻横扫学界!就跟当年那个“佛性说”似的,立刻横扫学界……这立刻把涅槃的那阴霾全部扫清!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儿,就把唐僧取经的这一套东西全部扫清了。一心了!

如果我们能站在“大佛学史观”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就是——十五代之后,我们终把这个复杂的“唯识说”变成了“一心说”……这种哲学思想的流变啊,是有其必然性的。我给它总结了三点,就是说……因为这三点,唯识学必然会变成“一心说”:

第一点,是我们中国的知识阶层啊,不接受太复杂的哲学思辨!太复杂,我们接受不了。我……我不是说嘛——我们喜欢格言式的、一步到位式的……这种一环一环式的,啊……这种破拆式的,我们不是很喜欢。就……大家本身就不待见这个东西。

第二点是什么呢?就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如果它理论上高度哲学化,就是……现在我给大家讲的这种课,其实是不利于佛教传播的。这就是将来我们讲历史的时候,会讲到“净土宗”啊,就是说——不需要理论,就需要念佛就可以了。理论高度化……理论高度哲学化,这对佛教传播有害无益!

比如说啊,大家如果听课,也听过叶老师的那个《中观》课,对吧……都听过,听懂的有多少?宗教传播的这个力量,它不在于理论的哲学化,而在于理论的生活化!就是……越低越好,像禅宗一样——到劳动人民中去。所以,你如果把这个唯识学拿来,在中国,就是——曲高和寡!

那,第三点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为什么改成“一心说”呢?它是有一个传统脉络的!就是——任何一个思潮,或者一个外来的这个思想,它能不能在中国传播?是要看它跟中国的儒家精神是不是能结合起来。你结合得越好越快,你传播得越好越快;你结合得不好,最后肯定挂掉。所以,唯识学也必然向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我们就说——“八识”也好,“九识”也好,中国的唯识学最后必然要发展到“一心说”。

它一旦进入了“心”的部分……可以这么说啊——从哲学的学理上,难度立刻就降三级!为什么呢?因为真理的客体化不存在了……不在外了!那干什么?在一心……存于一心中——在内了!这么一看,这就是我们……这个……熟悉的儒家的这套路子了!就是——所谓佛陀的“觉”,那在你的内心里,就是从“不觉”去回归“本觉”,对吧……你原来是“不觉”的。在你心里嘛,你要回归“本觉”的一种运动而已。

那,紧接着就是什么——“从动到静”啊……“从有到空”啊……“从不觉到本觉”啊……嗯,然后你就OK啦!就是……成佛之路从此就宽敞很多!

所以,我们说——中国把唯识学发展了之后,变成一种“心”的修行——修心。而中国儒家讲什么呢?每日三省吾身!内省就是修行。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佛家的“唯识学”就和儒家的“正心修身”完全同步了!就是……跟儒家一致了。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谈修心——你主“静”……就是主“安静”啊,你就进入道家领域了;你主“动”,那你就进入儒家领域了。所以,印度瑜伽行派——这个完整的唯识学,在此,就和中国彻底合一了。

我有时候就很感慨啊!就是……无论什么样的主义,或者什么样的哲学体系,它一到中国来,早晚都会变成个人道德修养的一部分,进而就演化成了社会伦理学体系和心理学体系。我们不能说它好,就是……我们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不好啊……就,这样做,对或者不对……我们只能说——我们中华文明的内化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好了,唯识学的新旧分类法和中国化改造,我就讲完了。下一讲,我们来谈一下儿——整个儿“佛教哲学”到底想说什么?

【吴老师语】

识的解释体系太庞大,最后变成了只有少数人懂的形而上,严重影响了传播,所以必须做适合老百姓理解的简单概念。这是传播的需要。

佛学智慧-哲学-009-相依缘起-认识这个世界

前几讲,我们介绍了佛教哲学的四套体系。可以说——大部分有佛教信仰的,和对佛教感兴趣的同学,对这四套体系的分界,没有清晰的认识,包括一些给同学们讲经书的……经常是一会儿有部的思想,一会儿中观的看法。所以,我们就特别有必要把佛教哲学的边界帮大家梳理清晰。

佛教哲学构筑这么庞大的体系有没有必要呢?当然有必要了!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宗教,如果背后没有强悍的学理知识,它早就崩溃了。那么,它这四套哲学体系想解决什么问题呢?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就是——最经典的哲学三论问题: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三论,它不光是佛教哲学的基石,其实它是任何宗教哲学的基石。

在佛教诞生之前的印度吠陀文明,就提出过三套理论,这也是后来佛教哲学的原始来源,就是——原人论、原素论和种识论。

所谓原人论,就是——人是怎么来的;

原素论,是世界的构成。它是说:有五种原素——地、水、火、风、空;

种识论,就是——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当然啦,吠陀文明的“原人论”是神造世界的。但是,它的原素论和种识论,基本都被佛教继承了。

作为一个宗教,第一个要回答的,就是“本体论”问题——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其它宗教里非常好回答——神造的。

但是佛教,它作为反抗婆罗门的沙门思潮之一,它创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反对神造世,甭管这神是上帝,还是梵天,还是某某某……所以,我们在“(佛教)通史”课里曾经一再强调过——佛教是无神论宗教!

在回答完“本体论”之后,下一个就是“认识论”。就是——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以及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在佛教的认识论里,不光包括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它也包含着我们如何认识我们自己。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目的,对于佛教哲学来说,都是为了推出它的神学目的,就是——它的“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的都是宗教实践。所以,把佛教哲学归纳起来,就变成了普通的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世界是什么?

佛教哲学如何去回答这三个问题呢?它用了同一个答案回答这三个问题!它的根本答案就是四个字——相依缘起。

在佛教出现以后,它的整个哲学观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大的流变!它每一次流变,几乎都是把前一次的哲学体系全面推翻。但是,只有“相依缘起”被保留下来了,而且被宣布成为整个佛教哲学的基石。

什么是相依缘起呢?简单地说就是——因果铁律。在佛教的逻辑里——我、世界、我们的认识……一切的一切,无不被挷在“因果铁律”的战车上。

那么,在“本体论”上——人是十二因缘的流变,世界也是相依生起的刹那;在“认识论”上,人、世界是依着人的意识而起,是虚幻,并非真实。

那么,如果人是“空”,世界是“空”,人和世界的关系也是“空”,都是意识的造作,甚至意识可能也是“空”!问题就来了——按照这两个推导下来……按着这个本体论和认识论推导下来,第三个问题——作为宗教的方法论就会彻底的崩溃!全都是“空”,修行干什么?因果早都注定,那个人就不用为自己做的任何事负责!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不能接受的!对佛教来说然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令人称奇的推导结果呢?

我们反过来看佛教的本体论,会找到一个隐含的矛盾……是什么?佛教哲学,它把人破拆成“空”——人无我!把人破拆成了“空”。那么,本体是“空”,而佛教神学体系也有一个铁律……就是——哲学的铁律是“因果铁律”,佛教神学的铁律是什么呢?也是四个字,叫:业力不失。

什么叫业力不失?就是——不报应不算完。那么,本体是“空”,谁来承担业力?业力怎么不失?那么,“因果铁律”又怎么来显示它的威力?

所以,不管是“有部”提出的“补特伽罗”、“胜义(补)特伽罗”……这些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词儿,都是为了去填补一个“业力的承担者”。实际上就是——隐晦地、偷偷地去承认一个人的“存在”,比如说……嗯,法我、实有我、补特伽罗……

其实这一点,他们还不如中国佛教!中国佛教上来就直接承认了灵魂。中国佛教一承认了灵魂,那什么事儿都好办了,所有的理论就全都推顺了。但是,印度佛教它不认这个“载”,它一定要补这个窟窿!所以,这个窟窿就被越补越大。佛教哲学里后来发展出来的唯识哲学体系,从根本角度上讲,就是为了补这个窟窿!

下一讲,我们讲“唯识”如何补这个窟窿和佛教的“认识论”问题。

佛学智慧-哲学-010-没你不行-选择的自由

上一讲,我们讲了佛教的“本体论”以及唯识学去补“本体”的窟窿的问题。

唯识学,其实上来它就回避了去讨论“本体”的问题,它直接去讨论认识世界的方法。一旦进入“认识论”的讨论范畴,这个问题其实……问题的性质就被改变了!为什么呢?因为,一进入“认识论”,客观世界的实在,就会被转化成——自己内在得认识对象。简单地说,就是——把“你对这个世界所知”的问题,偷偷地转化为了“所能知”这个问题。

其实,这狡猾是大大的呀!本来,我们是要讨论“本体”,它一讨论“认识”,就变成了……这个内在,内在的问题,那就又一次就变成“认识论”了。这就有点儿象“黎曼几何”或者“罗巴切夫几何”,它因为它不承认“欧氏”这个……180°的问题,它各自就在它各自的体系上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我们说完“本体论”隐含的这组矛盾,就是——没有“我”来承担“业力”的问题之后,我们再看一下佛教的“认识论”。

佛教四大哲学体系——有部、空宗、般若、唯识。它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是非常清晰地把主体与客体切分开。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认识世界的“我”和这个世界分开。当然啦,甭管这个世界,这个客体是不是物质存在啊……因为,他们说这个——世界是……幻境啊……就是说——这个世界哪怕它是……不是物质存在,佛教哲学的“认识论”里也是把它清楚地分开。

在这一点上,四部哲学是一样的。这里的“我”,它也是抽象的“我”啊……是个“心识”的概念。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一点,就是——佛教哲学的这种“分开认识”,是一种不能相互离开的“分开认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不能相互离开。主体与客体之间;识与境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它们要出现就得同时出现,要消失就得同时消失。同存同亡。

如果,我们从正向的角度去看,主体不能脱离客体单独存在!这个是对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当然不能脱离这个世界存在啦……从这个角度去看,是对的!

但是你反过来看,这对吗?如果你反过来看,“认识论”……“ 佛教认识论”里隐含的第二个矛盾就曝露出来了!就是——客体真的不能脱离主体存在吗?换言之,就是说——这个世界没了你不行吗?你不存在,世界就不存在吗?佛教的这种认识,就是——“主体客体同时出现,同时消亡,不能分离”的这种认识,叫什么呢?在哲学里,这就是唯心论,或者说,就是——精神第一性,还是物质第一性的问题。

其实从逻辑角度讲,甭管是唯心,还是唯物,你只要能自圆其说,逻辑清晰,它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它们的区别仅仅是思想体系的不同而已。但是,佛教它是一个宗教,它的信徒是客客观观存在的人!人是经验动物,他没有那么高的理解能力——生活的物质世界,你非要去彻底否定它,说——你看见的世界是幻境……就算你的理论没问题,这个实际操作它也有难度。

所以,在佛教对世界的这个“认识论”上,或者说——关于“这个世界是不是没了你不行”的问题上,佛教哲学是硬着头皮回答的——YES!没你不行!没你就没这个世界。

其实,这个回答是有特别积极的意义存在的!为什么呢?它隐含的就是——“人的思想可以决定一切”这个概念……这个世界没你不行!有你存在,才有世界的存在!所以,“人可以决定一切”这个概念就出现在佛教哲学的“认识论”里了。

而“没你不行”这一点,它也直接会影响到佛教哲学的“方法论”。什么意思?就是——人能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人可以去行“菩萨行”,可以普渡众生的原因——“人有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点,佛教要比其他宗教要都积极得多!

般若哲学,或者说——大乘中观,其实在本质上,就是为了调合这个“没你不行的世界”这个矛盾而诞生的。佛教四大哲学体系,说穿了,就是为了说明——“本体论”和“认识论”,以及去解决它们内在那种隐含的矛盾,就是这个——本体矛盾和认识论矛盾。本体矛盾就是——隐含的“业力承担者”;认识矛盾就是——逆向的思维,就是——“客体没了主体不行吗”?

解决这些矛盾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是因为——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它必须有独特的“方法论”去服务。而谈到佛教的“方法论”,几乎都会导向它的宗教的神学命题,涉及的就是它的宗教实践、它的价值观、它的伦理观。

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它的神学命题也是建立在四个字上的,这四个字就是:业力不失。而佛教的质疑者,主要质疑的都是——佛教的神学部分,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作为佛教神学的这一基础命题的巨大价值!就是这个“业力不失”四个字的巨大价值。

“业力不失”,它隐含在背后的命题是什么呢?是——人有选择的自由!因为“果”是由“因”造的,人因为可以去选择“因”,而能够追求不同的“果”。所以,“业力不失”隐含的就是——人类自由的选择。

所以,大家要记住——自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有选择的自由!那么,在“认识论”上——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你不行了;在“方法论”上,你又有了“选择的自由”!我曾多次提到过梁启超先生的命题,就是——“以大智慧追求人生的大自由”!现在大家彻底懂了吧?

我,就把“佛教哲学到底要讲什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下一讲,我们就开始按顺序给大家讲——佛教世界的构成,以及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的自我认识。


佛学智慧-哲学-011-共业所感-六界三道

从这讲起,我们开始探讨佛教的本体论。

佛教哲学的本体论呢,包括两个部分——世界是什么?和“我”是什么?

世界是什么,就是世界构成问题;“我”是什么,就是“我是谁”的问题。这两个命题都非常的大。我们先讲世界的构成问题,这个相对比较简单。

关于世界的构成,佛教哲学完全是定义式的。什么叫定义式的呢?就是——别问为什么,就是这样!从某种角度上说——它跟基督教创世说的出发点虽然不一样,但是结论是一致的。基督教的创世说,说的是——神创世。佛教虽然不说谁创世,但是——世界就在这里了。

佛教哲学,它回避了创世的原点问题,直接把世界的结构定义清楚了!所以我们说——它跟基督教结论一致,基督教最后也定义清楚了世界的结构,但它解释了原点:神创世。佛教哲学,它回避了这个原点,就是……回避了谁创世这个原点,直接把结构就定义清楚了。

这实际是佛教哲学的一个弱点,或者说——作为宗教学来说,佛教的一个弱点!因为,你作为宗教,你不正面去回答创世问题,怎么行呢?这其实就是后来西方宗教学者一直去攻击佛教,否认它是一个宗教的原因。

那么,这个世界到底为什么是这样呢?佛教哲学家没有说。高僧们说了,但是,用的都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共业所感”就回答了。但是,问个为什么……就是问——“佛教世界为什么”?是特别重要的!对其它宗教来说——“世界的创始”这么重要的问题,在佛教哲学里却不重要,甚至不值得讨论!难道我们不该问个为什么吗?

答案,是——佛陀本人!佛陀,它是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创立佛教的全部目的,都是——人!他是为了人,并且也是只为了人,才创立的佛教。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佛教哲学的原则是人本主义;它的关注点,是——人!出发点、终结点,都是——人。佛是由人来修的,业是由人来造的,只有人,在佛教的世界里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关于世界的起点是什么?佛教哲学觉得——那不重要!不值得讨论。所谓世界,不过就是人认识的虚幻。只要你能看清人的认识,你就看清了世界。因此,佛教哲学家对这个世界的构成,他没有下更多的功夫,其中有很多漏洞,在经书上也有很多漏洞,他们也没有刻意地去补,就……刻意地非要把这个漏洞给补圆……没有!

对于西方哲学家对佛教的责难呢,东方哲学家从来不认为——这是缺陷,恰恰认为——这是人性的光辉!这其实也是近代太虚大师提出来——“人间佛教”的出发点。我本人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

在佛教兴起之前呢,甚至是在印度婆罗门教兴起之前,就是……更早前,在印度的吠陀文明里,就存在着大量,关于——世界是这么样的、世界的构造的想象,这和印度本土民族的思想构成,以及他们本土民族对世界的认识有关。佛教,实际上大量地借用了婆罗门教关于世界构造的想象。

我们在专辑“佛教通史”里一再提到一个——用“大佛学史观”看问题的角度问题。我们要考虑到——佛教在兴起的时候,印度,当时婆罗门教的环境、沙门思潮的环境,以及它的历史背景和它的现实环境。所以,佛教关于世界的构造,去向婆罗门教妥协,以争取更多的信众和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对吧!当时不光是有婆罗门教,沙门思潮也存在竞争……好几十个,多种外道。所以,佛教关于世界的构造的立论,是不能太独特的。

向大家介绍这个背景,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说明——佛教,它的世界地图、它的世界构成,为什么会是我们后面讲的那个样子。所以,就不要追问我细节了,我也不知道!就是这么定义的。

首先,佛教的世界地图,或者说——佛教世界的整体框架,是所谓的“三界六道”。在三界六道里呢,地理构成叫“三界”;生物构成叫“六道”。或者说——有情构成叫“六道”;地理构成叫“三界”。

所谓的“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在介绍“三界”之前,我们先得再不厌其烦地再明确一次,不然大家会有一个概念的混淆,就是——“三界”的概念问题。因为,在许多东方宗教里,都是有“三界”的概念的,不光是佛教,婆罗门教也好、道教也好、拜火教也好……都有“三界”!但是,它们的“三界”划分是不一致的啊……就是,佛教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其它宗教不是这么分的……它也是“三界”,所以它们功能也不一致。

我们这里提到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特指的是——佛教三界。在我们中国,特别容易把这个“三界”跟道教三界搞混。道教三界是什么呢?是——天界、地界、人界。就是……天、地、人“三界”。所以《西游记》里说——孙悟空不在三界内,是指不在道教的三界内……不在天、地、人“三界”里。

好了!我们现在来返回来,给大家介绍佛教三界中,跟我们关系最大,也最好理解,最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欲界”。

佛学智慧-哲学-012-欲界-须弥山和四大洲

欲界,作为“三界”的根本界之一,这个欲界的“欲”是什么“欲”呢?欲界的“欲”是两个根本欲望——食欲和淫欲。大部分人以为只有淫欲,其实,这个食欲还在淫欲之前。

淫欲大家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把食欲放在欲界的两大根本欲里呢?中国有句古老话——人生不过两件事,吃饭、睡觉。听着简单嘛……其实不简单。吃饭,就存在一个吃什么的问题;睡觉,就存在一个跟谁睡的问题。这简单的两件事稍微引申一下,就明白背后的欲望!这就是人生的两大根本欲望。所以,吃什么?跟谁睡?就是——食欲和淫欲的问题。

而食欲和淫欲,在《俱舍论》里进一步地把它归结为贪欲!为什么是贪欲呢?因为——它是人的器官之贪而引起的!你器官有这个贪欲,进而推知,一切由眼、耳、鼻、舌、身、意所能带来的本能追求,都是为了追求快乐之贪。只要你沉迷——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闻的……包括想你想象起来就觉得好爽的事儿,这都算“贪”!这跟中国古代老子的“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聋”是指一个意思。这就是欲界的命名原则。

“欲界”在哪儿?“欲界”是佛教完整世界……就是,佛教的世界地图里,它完整世界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佛教世界的第一层……第一大层。

佛教的完整世界,是飘浮在虚空中的一个大球,就有点儿象地球这个意思。所以说——佛教对于宇宙的想象还是符合现代科学的。就是……它的世界是飘浮在虚空中的一个大球,而“欲界”是这个大球上的第一层。

大球的底下呢,是风轮儿、水轮儿和金轮儿。金轮儿中间有一座大山——须弥山!须弥山的四个方向就是所谓的四大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南赡部洲。这个看过《西游记》的……我就不讲了。

这个世界,其实是没什么是可以脱离现实凭空来想象的!须弥山和四大洲的构思,是印度人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设计出来的。这个须弥山的想象就是喜马拉雅山;而这个南赡部洲,就是基于印度和中亚的地理概貌作的构想。说——四大洲外面有一个外海,水咸……这个就是印度洋;四大洲里有七个内海,水甜……这其实就是恒河流域、阿姆河流域的七个内陆湖。

而佛教,就是诞生在南赡部洲的“中国”上的。这四大洲嘛,佛教是诞生在南赡部洲的。注意啊——“中国”,南赡部洲的“中国”,印度是指它自己,它认为——它叫“中国”。它管我们——中国,叫什么?叫“震旦”,或者叫“支那”。如果是尊称的话,书面语的尊称话,叫“摩诃震旦”,或“摩诃支那”。

这里我们要稍微多提一下啊,就是关于——“中国”这个名字的命名问题。在东亚国家的历史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把自己称作“中国”的历史。比如日本,日本就有一个地方一直叫“中国”。

日本讲读谈社【讲谈社,是日本最大的综合出版社之一,出版物涵盖文学、社会、哲学宗教、地理历史等几乎所有门类,涉华题材是其历来较为关注的出版题材之一】曾经出过一套由日本史学家写的“中国史”,嗯……十四本儿吧……里面有个核心命题就是,说——凭什么你们中国人垄断了这个名字,管自己叫“中国”?他们认为——“中国”是具有大民族意识的。他们阐述了很多史料,不厌其烦地说,就是……“中国”就是个地理名词,你们中国实际是有很多朝代,“中国”只是个地理概念……反正就是酸得一塌糊涂吧,受不了!最后我也看不下去了。

日本人认为……竟然认为啊——你叫“中国”,你就是大国沙文主义!你就是在利用“中心”的概念在文化侵略我们。所以说,“中国”这个词,在古代的这个文献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骄傲性的。呐,这个就扯远啦!我们就回来继续说。

佛教是诞生在南赡部洲上的。虽然我们中国也在南赡洲上面的……就是,华夏也在南赡洲上面的,但在印度佛教来看,属于偏方——属于偏远地区,属于蛮夷。就有点儿像我们“禅宗史”里讲到六祖慧能(惠能)那段——你南方人堪作佛?你还想作佛?南方人是蛮夷……

所谓早期到中国传教的这些印度和中亚僧人,绝大部分都是在当地混不出头儿来的僧人,就……当高僧都留在当地了,当地混不出来的,一般师父就会跟他们说——你与震旦特是有缘,去震旦吧。就是……你与中国特是有缘,你去那边吧,看看有没有机会。像什么觉贤呀、达摩呀……你这少林始祖啊……其实都是这么来的。当然啦,也来过不世出的天才,比如:鸠摩罗什。

这个……我们中国翻译过来啊,南赡部洲有个专门的名词,叫:阎浮提。这个南赡部洲对于佛教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它跟其它三个洲都不一样。佛教所有围绕的都是围绕南赡部洲展开的,它有特别意义!不恰当地这么说吧——上天堂和下地狱,你都只能在南赡部洲!别的洲没有戏,只能在南赡部洲。

下一讲,我们给大家展开讲一下南赡部洲的结构。

【吴老师语】

我给个参考答案:净土并不存在对当下环境的否定问题。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必须给一个解决方案。佛教的净土跟基督教的天堂,性质是一样的。必须选择的时候就得给选项。

贪是有属性的。要占你多得的那份叫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名额就是你的,为什么叫贪呢?

净土概念本身就是神学概念,神学系统是学者不能质疑的。


佛学智慧-哲学-013-成佛特区-阎浮提到忉利天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南赡部洲在佛教里有特别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是所谓的——上天堂和下地狱都在南赡部洲。

因为——第一点,南赡部洲是一个成佛“特区”。什么意思呢?你想要成佛,你只能在南赡部洲!而且,在整个宇宙也里,你也只能在南赡部洲成佛,厉害吧!所以我说——南赡部洲是成佛“特区”啊。因为,在“三界”的四大洲里,只南赡部洲备有金刚座,就是……只有这个地方有一种东西,叫“金刚座”。如果菩萨要成佛,那必须升于此座,就是——菩萨必须升在金刚座上,得到所谓的“金刚喻定”……相当于一种认证啊……你只有得到“金刚喻定”,你才能成佛。

什么又是金刚座呢?中国有六个,现在保存完好的有三个。在北京海淀的国家图书馆对面有一条小路……沿着河,你进去之后有一座小庙,叫“真觉寺”,又叫:五塔寺。这个五个塔下面的那个东西就叫“金刚座”。另一个在,呼和浩特。

这是……上天堂,在南赡部洲了吧……下地狱也在南赡部洲。就是……第二,地狱这个极苦之所在,也是南赡部洲之独有。啊,这种设计……这种佛教的地理设计就具有一种哲学的抽象啦——地狱的极苦和成佛的极乐,两个极端都存在于南赡部洲中,这是一种人生的隐喻,或者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隐喻,是矛盾的一种统一。就是这种隐喻,反映在佛教的世界构造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南赡部洲。在中国,就是我们说过,就是——阎浮提。

四大洲里头,嗯,就是……《西游记》都提的很多了,我们就不提了,但有一个呢,特别有意义,要提一下儿……就是——北俱芦洲。北俱芦洲这个地方儿呢,自然条件优越,山明水秀,气候温和,丰衣足食。关键是……关键是啊——这么好的地方,你还不需要劳动!你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永远年轻,永远快乐……你会没有病,健健康康地活到一千岁。

这个北俱芦洲的构思,其实后来就是佛教中净土宗对“净土”构思的样板儿。我们在“佛教通史”课后面会讲到净土宗啊……现在讲到“禅宗”了。所谓的七大净土……N小净土,其实它们的基础都是仿照北俱芦洲这个思想设计的。

那么,地面上这些有情……就这四大洲的这些有情——南蟾部洲啊、北俱芦洲啊……其实,另两洲也有人啊,就……这模样长得跟我们不一样。据说,一个,脸是圆的;一个,人长得是方的。这些所有的有情,就是“六道”中的第一个——人道。这里,我们就展开了我们说的——佛教世界里的生物构成模式。它的生物模式——“六道”中的第一个——人道。

这里,我要矫正一个几乎上是所有佛教基础知识介绍的时候所犯的一个错误,什么呢?绝大部分在介绍佛教基础知识时,介绍“六道”的顺序是从“天道”开始的,就是所谓的——“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都是这么介绍,介绍“六道”。

这实际是不符合佛教的世界构成逻辑的!为什么呢?你一看这个“道”啊……“天道”、“修罗道”顺下来到“地狱道”,“天道”和“地狱道”在这个链条的两边,这个链条两头儿不能连接!“天道”和“地狱道”怎么互相连上?这个“六道”是形成闭环的!这“六道”的连接点在“人道”上,“人道”是“六道”的连接点,这个“六道”不是佛教瞎设计出来的!

现在去讲佛教基础知识的人,对佛教就没有概念。实际的“六道”的顺序是——“人道”、“天道”、“修罗道”、 “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地狱道”在一端,“人道”在一端,这两个就连起来,形成了闭环。这样,人向前走,修到“天道”;向后退,堕落到“地狱道”。简单地说,就是——你从“人道”出发,地狱向左,天堂向右,这才是合理的“天道”顺序。所以我说——这个……这个错误一定要矫正。“六道”的顺序是以“人道”开始的。

地面说完了!就是……“人道”说完了。那下一个就是……“人道”的下一个就是——“天道”!就是进入了天空了。

佛教,是一个典型的“有天没有地”的宗教。对于天空,佛教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层次分明。为什么没有地呢?原始佛教对地狱没什么想象,非常简单……就,一带而过了。这可能跟雅利安人……就是,我们说佛教是从这个……婆罗门教继承了很多东西,这跟雅利安人喜欢天文有关。从吠陀文明时代开始啊,这个……雅利安人,就是……吠陀文明就对天有痴迷的兴趣!你看那个“四吠陀”……“梨俱吠陀”就知道了。而且,在天文的研究方面,西方确实也一直领先于东方。

呐!我们去看天空,天空是分层的——“欲界”的天空就分为六层。我们说啊——“欲界”的地……“欲界”的天,它的天直接就分了六层。“欲界”天的六层呢,最下面两层跟我们中国有关;中间的两层跟修道者有关;最上面的两层天跟印度人有关。

最下面的两层天,这是在须弥山上的,我们说——须弥,是一座大高山啊……谢巴喇山。最下面两层天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和山顶儿上,都挨着地,所以又叫:地居天。“欲界”上面的四层天,就是……须弥山上面的四层天,不挨着地的,叫:空居天。

而挨着我们最近的这层天,就是……须弥山中间的这一层天,“欲界”六天的最底层,这层天叫什么呢?叫:四大王天。那很显然啦!一听名字就知道了,那儿住着四大王天嘛,就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对应着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我们中国神话里,托塔天王、天兵天将都脱胎于此。所以我们说——“欲界”最下面的两层天跟中国有关。最底下一层,这就是天兵天将的天——四大王天。

在“四大王天”的上一层……天兵天将上一层,那就是他们的领导。“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叫“三十三天”,又叫:忉利天。“三十三天”,就是说——它有三十三个天国的意思,这一层里有三十三个天国。中央那个天国最大,叫:中央天国。中央天国的老大叫“帝释”,又叫:帝释天。这就是我们中国那玉皇大帝……其实。所以说——这两层跟中国有关嘛。

帝释天,他是须弥山诸天的政治首脑,是天界领袖!大家记住啊——他是欲界诸天领袖,什么意思呢?虽然他是在六层天里只居倒数第二层,就……最底下的……第二层,但是……就是,他上面还有四层天,都比他高啊!就是说——虽然他上面的这四层天,政治地位比他高,但是政治事务还是由他来决定……就是“党政分离”的意思吧。

那“天”有什么政治事务呢?下一讲,我们讲——“天”的政治事务。

【吴老师语】

金刚座在昆明、呼和浩特——海亮后面那个公园附近,现在也有,席力图召到海亮之间。·

佛学智慧-哲学-060-遍一切法-四大缘起

上一讲,我们最后讲到了“十二因缘说”,或者说“十二因缘”链条,必须要完成佛教哲学三要素中的第三个——模式相应。就是……不光要解释人生,它还得用来解释世界,它要完成“一法遍及一切法”这个任务。怎么办呢?佛教哲学家就把“十二因缘说”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从讨论人生的“十二因缘法”提升到可以遍及万物的“缘生法”……“缘生”的“生”是生日的“生”啊……这样,“十二因缘说”就变成了“缘生法”,一个解释人生,一个解释万物。

“十二因缘说”和“九因缘说”,它都属于佛教的“缘起论”范畴。大家注意啊——是“缘起论”范畴,它们各自用了“缘起论”的一个分支学说,用来解释人类本原和人生命运。甭管是“三世两重因果”还是“两世一重因果”的循环,这类“缘起”对于佛教“缘起说”来说啊,一般都叫“业感缘起”。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儿什么叫——佛教的缘起说。你看,“十二因缘”,这就是一个“缘起”的过程,它遍及万物的时候儿就叫“缘生法”……还是个“缘起”的过程。我们一再提——佛教基础理论的基石里的基石叫什么?叫“缘起”……叫“相依缘起”。所以,佛教所有的理论……基础理论,就叫——缘起说。

而“缘起说”不是一个单一的说法,它叫“四大学说”,叫——四大缘起。我们前面讲到今天为止,“五因缘说”也好、“九因缘说”也好、“十因缘说”也好、“十二因缘说”也好……就是这种“链条因缘说”推出来的……这么多“因缘说”,它都是第一套“缘起说”——“业感缘起”体系里的。就……它们都属于第一套缘起体系。四大缘起体系呢,我们在未来“佛教哲学”里会逐一展开……如果大家有机会听到后来。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吧……

四种“缘起”,就是……“缘起”的不同呢,就相当于教派的不同。“缘起说”呢,就是个判教的工具。就……大家懂什么叫“判教”吗?就是说……叫——流派不同,教派不同。所以说,“缘起说”就是一种判教形式。

在“四大缘起说”里,除了“业感缘起”这一种,就……我们谈到今天为止,都在“业感缘起”范畴里。其余三种都是“大乘缘起”。我们谈到的“五蕴”、“十二因缘”、“人无我”、“缘生法”……这一系列的概念,都是什么呢?都是小乘哲学,是小乘“说一切有部”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把“十二因缘说”提升到可以解释遍在性……理论遍在性的这个“缘生法”和十二……就,“业感缘起”,它们都在小乘哲学范畴里。

这里我要额外强调一下啊——小乘和大乘,除了名字上的区别、理论上的区别,已经没有其他区别了!就……没有高、下的区别!虽然说——这个名字早期,确实有点儿占便宜的意思,但今天,“大”、“小”只是一个这个……学理上称呼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这“四大缘起说”叫作——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如来藏缘起和法界缘起。我给大家简单介绍,大家听一下就可以了啊,不展开了……后续碰到哪个展开哪个……因为这每一个后面都是极其庞大的学说。

第一个,就是“业感缘起”。我们讲到今天为止,都属于“业感缘起”。所谓业感缘起呢,就是——因果相续……你看我们讲的“因缘说”……因果相续,六道辗转,三世轮回……六道辗转,生死轮回……这就属于“业感缘起”范畴。

第二种“缘起”呢,“阿赖耶识”缘起。它呢,叫作——由阿赖耶识的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以现行诸法为缘,三世因果辗转相续。这个……大家听不懂……就这么一听,记住就行了。就……也不用记住啦……就记住,它是——起现行、熏种子、诸法为缘、三世因果辗转。这个呢,是“大乘缘起”。“大乘缘起”分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叫——大乘始教缘起。就是……大乘最早期开始的“始教缘起”。

第三个“缘起”,叫“如来藏缘起”。这个,中国非常地熟,因为这个……大部分宗派都是“如来藏缘起”的。“如来藏缘起”呢,又叫——真如缘起。大家老说这个词儿——真如、真如、真如……“真如”这词儿是“如来藏缘起”体系里的词儿,不要搞混了!有的人在“一切有部”也用“真如”。“真如”,或者说“如来藏”,是被“净染”之缘所驱,生种种事物。“净染”分现六道生死轮回,这个呢,叫——大乘中教缘起。就是说……是大乘晚期的,“中教缘起”……就是“如来藏缘起”。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比较独特,第四个“缘起”叫“法界缘起”。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缘起模式啊。这个“缘起”是华严宗,就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独有的,又叫“无尽缘起”……一环扣一环、一环套一环、无尽缘起……

就一般的讲学理的人讲“缘起”吧,爱讲“如来藏缘起”。我是特别爱讲“法界缘起”……无尽缘起!就是……一是喜欢它的教理;二是特别喜欢它这个名字——读起来就特别带感。“法界”呢,通常指——真如实相。就是……真如法性之本体为一法界。就是……我今天讲这些,大家听不懂就先算了,因为后面展开哪个讲哪个啊……

就是……真如法性之本体叫“一法界”,又为一切法,缘一切法成,一大缘起。就是——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生一法。我们在“佛教通史”里简单展开过,就是一个——“一对多;一,遍一切;心与境;理与事”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一与多”、“心与境”的圆融无碍……“理与事”之间的圆融无碍。所以,这种“缘起”又叫“圆教缘起”……哎,就有一种……就是……嗯,终结总结的过……意思吧。

这就是佛教的“四大缘起”学说,就是——四大缘起说。我们讲的“业感缘起”——小乘缘起,这也是最早的,最接近佛陀本意的“缘起”。后面三个都是大乘缘起,就是——阿赖耶、如来藏和法界。为什么大乘的……大乘佛教的理论会这么多呢?这个……因为我们说过——小乘它是最接近佛陀原话和本意的;大乘呢,就是后来追求自由的学僧们,自己把握了佛陀的精神发挥出来的,所以理论突破比较多。这点,不是说——接近佛陀就是对的;把握精神,自己发挥就是错的。

我们说过——佛陀的精神……一再之强调……追求真理之精神,自我把握真理之路之精神!所以说——大乘的这套……嗯,理论来源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客观说啊——因为大乘的理论太多了,大乘经论考试,就是佛陀本人,也很难考高分儿。

在这个佛教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啊,如果我们有机会会讲到印度佛教史……因为我们讲佛教史的时候,就主要讲了中国,因为印度佛教史,吕澂先生有那个……很完全的书了。就是……在印度的一个时期里,大乘佛教是能人辈出,高手云集,理论天才是一个接一个——龙树、提婆、无著、世亲、陈那、法称……就是……不是一个一个地出,是一批一批地出!

在佛教理论界呢,佛陀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旗帜!甭管是哪个学派,哪个理论天才,都得举起佛陀这杆大旗,上面写着“如是我闻”四个大字,一挥旗,剩下的事就是——招呼自己的部队上了。为什么印度僧人敢这么大胆地发挥“佛说”?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大家都把经书当盛典,一般都不改一个字,就……字都不太敢改,更别说——发挥思想了……嗯,这个问题呢,我深入考虑过,后来想明白了……但是不好讲!

呐,这一讲,我们就把“四大缘起”都介绍完了。嗯……下一讲,我们就介绍“四大缘起”的第一个——“业感缘起”的理论覆盖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