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泡茶”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如何执壶 == | |
首先:身正心静气沉,然后呼吸配合动作(做到位) | 首先:身正心静气沉,然后呼吸配合动作(做到位) | ||
第14行: | 第14行: | ||
以前是知道,也有意识这样去做,但是没有发现足够多的细节,串不出完整的动作流程,做起来就是模糊不清的,当心散、紧张、动作又不清晰的时候,茶汤就会很难喝, | 以前是知道,也有意识这样去做,但是没有发现足够多的细节,串不出完整的动作流程,做起来就是模糊不清的,当心散、紧张、动作又不清晰的时候,茶汤就会很难喝, | ||
+ | |||
+ | |||
+ | == 引流 == | ||
+ | 品茶,品无杂无染的色香味韵 | ||
+ | |||
+ | 目的: | ||
+ | # 茶汤清亮 | ||
+ | # 满溢引流,出汤踏实 | ||
+ | |||
+ | 如何呈现更好的色香味韵,这就是泡茶艺术家要做的 | ||
+ | # 引出没有助益的物质(茶毫,茶尘,膜),杯盖直接卡在盖碗边沿 | ||
+ | # 引出少量细碎茶叶,引流时用杯盖3/4处,引出盖碗 | ||
+ | # 保留大片漂浮茶叶(寿眉),靠近杯盖中线位置搭在盖碗边沿 | ||
+ | # 保留细碎漂浮茶叶(茶末),杯盖顶端搭在盖碗边沿 |
2023年2月6日 (一) 15:58的版本
如何执壶
首先:身正心静气沉,然后呼吸配合动作(做到位)
吸气(由下往上)*至肩膀处手臂随之上抬,就像扬起鞭子一样,感受至手指最长的指尖处,
呼气,气和手同时向回向下收,这时候呼完气,持壶的动作也刚好完成。(如果抓握位置不对,或手与壶把贴合度不够,应再做一次吸气呼气调整,一次不够可以再来一次)
手抓握壶把的具体精准的位置喝力量分布得实操沟通。
这样就能解决持壶不稳,和注水落水点不清晰的问题。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泡茶的当下要用心泡茶,用真心与喝茶的人心心相印。
以前是知道,也有意识这样去做,但是没有发现足够多的细节,串不出完整的动作流程,做起来就是模糊不清的,当心散、紧张、动作又不清晰的时候,茶汤就会很难喝,
引流
品茶,品无杂无染的色香味韵
目的:
- 茶汤清亮
- 满溢引流,出汤踏实
如何呈现更好的色香味韵,这就是泡茶艺术家要做的
- 引出没有助益的物质(茶毫,茶尘,膜),杯盖直接卡在盖碗边沿
- 引出少量细碎茶叶,引流时用杯盖3/4处,引出盖碗
- 保留大片漂浮茶叶(寿眉),靠近杯盖中线位置搭在盖碗边沿
- 保留细碎漂浮茶叶(茶末),杯盖顶端搭在盖碗边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