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星球故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76个中间版本)
第1,463行: 第1,463行:
 
=====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5 =====
 
=====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5 =====
  
=====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6 =====
+
===== 混乱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6 =====
 
+
前文说到佛教的发展核心思路“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和五台山佛教建寺的历史疑点,所谓“东汉说”和“北魏说”。关于这个探讨我觉得对本书意义不大,也只是简单 ​
  
 
===== 天时、地利、人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7) =====
 
===== 天时、地利、人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7) =====
第2,993行: 第2,993行:
  
  
===== 东西魏大战五 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4) =====
+
===== 东西魏大战五(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4) =====
 +
 
 +
转天,宇文泰集中手下的六军中基本没受到太多损失的三军,再次亲率这残余部队中最精锐的合击东魏中军,昨天激战了一整天的东魏中军也完全没想到这个宇文泰还真是能扛啊,居然大败后还能快速的组织反击,果然不支,面对西魏军的进攻节节败退。
 +
 
 +
面对西魏军队的猛攻,东魏军中的步兵基本全被俘虏,骑兵仗着马快还保持了阵型且战且退,面对这样的颓势,很多人都劝高欢赶紧通知左右两翼前来支援,这么扛下去不是个事,但是同样久经沙场的高欢很镇定,通告两翼不用支援中军,我这还能坚持,但是必须尽快出击包抄西魏军的两翼。
 +
 
 +
高欢猜想这个宇文泰部队疯狂的强攻,这就应该是宇文泰残余部队的全部精锐了,全力进攻中军,他的两翼后后援肯定不灵,只要自己的两翼出击包抄他们,就一定能击垮这狗东西,问题就在于中军是不是能扛得住西魏军的猛攻,这种关键时刻就得拼谁更能扛,而且作为主将这时候最需要镇定和坚守,不然中军肯定崩圌盘,再次满盘皆输。
 +
 
 +
作战经验丰富的高欢这会显得异常的镇定,连坐骑被射死也没后退,就带着部队在这死扛,且战且退,他深知只要能坚持咬住对手主力,就一定能给两翼部队包抄的时间和机会。
 +
 
 +
在高欢的带头表率下,东魏军士气大振,都紧紧围绕在领导的周围且战且退,而且负责殿后的高欢亲信都督尉兴庆还告诉高欢:“我腰中有百箭,足以射杀百人,我扛着”。高欢很感动:“如果我们都能生还,封你为怀州刺史。如果你战死了,就让你儿子做刺史。”
 +
 
 +
尉兴庆说:“我儿子太小了,封了也白封,咱现实点,最好让我哥哥做刺史吧。”高欢也点头答应,这哥们儿果真一人殿后拒战,很顽强,直到弓箭用完后,被西魏兵乱刀砍杀。
 +
 
 +
不过话又说回来,东魏这边有坚贞不渝的就一定也有见风使舵的,有抵抗不住投降的为了请圌功,马上把高欢后退的位置报告给了西魏,宇文泰闻听赶紧现场招集了三千敢死队,以大都督贺拨胜(这哥们儿之前在荆州一带混不不错,也是大军阀,但是后来被高欢挤兑的无法立足,只能跑到宇文泰这来混事了)为首,带军急追。
 +
 
 +
这个安排很合理,不说别的,首先这个贺拨胜认识高欢,大家都是熟人,不用拿扑克牌就能找到高欢;其次这人和高欢很不对付,在荆州一带当军阀,待得好好被高欢挤兑的只能到宇文泰这寄人篱下,可以说深仇大恨。
 +
 
 +
贺拨胜很快就发现正在组织节节抵抗的高欢,心急火燎的也不集合下队伍自己抡刀就上去了,后面就跟了十三个骑兵,高欢也同时一眼看到了这位红着眼睛的贺拔胜,不用说,自己单练肯定是白给啊,高欢很鸡贼,发现势头不对,回头就跑,贺拔胜追的过程中好几次槊尖都几乎刺到高欢,还兴奋的大喊:“贺六浑(高欢字)你也有今天!我贺拨破胡(贺拨胜字破胡)今天一定宰了你!”
 +
 
 +
高欢当时只恨马跑得慢,慢归慢,这个贺拔胜还就是追不上,同时东魏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哪能就等着你追击我们头儿,我们在旁边看热闹的,当时就四处乱箭齐发。
 +
 
 +
当时就把这玩命都想宰了高欢的贺拔胜的马就被射死了,贺拔胜回头想再找匹马才发现跟着自己的就这么几个人,大部分已经都被射死了,只能眼瞅着高欢快马加鞭的跑的无影无踪。
 +
 
 +
光腿站在地上的贺拔胜很郁闷:“今天竟然忘记带弓箭,真是天意啊!”说句题外话,这场战役后,气急败坏的高欢回到邺城,把贺拔胜哥哥贺拔岳留在东魏的几个儿子全部杀尽,而且是灭族。
 +
 
 +
这个贺拔胜听到这个消息后愣是被活活气死了,没化悲痛为力量啊。
 +
 
 +
宇文泰的战术按说是成功了,但是就与高欢的死扛为两翼部队赢得了时间,宇文泰两翼的赵贵等五个将领的手下军队全面溃败,收拾完两翼的东魏军队开始向中间集结,这明显着就是准备关门打狗了。
 +
 
 +
好在宇文泰也很机灵,一看局势不对,马上再次率军逃跑,这会功夫就没这么好跑的了,东魏军队趁胜全线追击,西魏军队简直就是溃不成军,幸好东魏军队追的太急,很多西魏的残余部队都没来得及收拾干净。这让西魏的独狐信等人在后面收集了西魏散卒从背后不断的袭扰东魏军,也给宇文泰争取了点时间,宇文泰这才算侥幸逃脱,西魏败退到渭河上游休整。
 +
 
 +
高欢军队再次进入陕州地区,部下都劝高欢这时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绝对一举收拾了几年来的心腹大患。
 +
 
 +
但是高欢无法确定宇文泰目前状况,其实只要他敢出击,宇文泰肯定全面崩圌盘,但是高欢经过几次战争后对宇文泰很顾虑,心里不是很有底。
 +
 
 +
他先派兵试探的攻击西魏的粮仓桓农,一直为宇文泰坚守桓农粮仓的是西魏名将王思政,王思政听说西魏军大败的消息,马上就预料到东魏军队可能会进攻自己的地盘,兵力不足的他干脆大开城门,自己解圌衣躺在城楼上,就等着高欢的队伍过来,干脆来场空城计。
 +
 
 +
东魏兵气势汹汹的杀到城下后都有点傻,谁都知道名将王思政的声望,面对这种局面犹豫了半天愣是没敢攻城,不战而退了。
 +
 
 +
得知此事后高欢也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首先西魏到底剩下多少实力自己不清楚,其次这场战役本来就不是计划中的,很多准备都不充分,最后,自己的军队也肯定是非常疲惫了,已经丧失斗志了,桓农一战不战而退就是实例。
 +
 
 +
权衡利弊后高欢决定撤军,西魏宇文泰缓过了一口气。
 +
 
 +
这场战役再次以东魏军完胜结束,但是同样还是惨胜,双方积攒了几年的力量又一次性的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东魏军夺回差点失去的北豫州和洛州,其中马屁精侯景还俘获高仲密的妻儿送到了邺城,可以肯定的是,高欢的儿子很开心。
  
 
===== 东西魏大战六(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5) =====
 
===== 东西魏大战六(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5) =====
第3,755行: 第3,799行:
  
 
吏部:负
 
吏部:负
 +
 +
 +
===== 牛人牛事隋文帝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7) =====
 +
 +
隋文帝干的第二件牛事:创立科举制
 +
 +
这事相信大家都明白,过去叫科举,现在叫考公务员,其实就是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政圌府机关干活,工作稳定,待遇优厚,灰色收入大把,从古至今最令人心动的职业。
 +
 +
在隋朝之前的中国的官僚是世袭制度,也就是说你要想当官除非你爸是李刚,否则你压根就别想这事,这种好事都被家族势力把持着,这也就是我们国家的所谓传统“士族”。
 +
 +
其实这事从最根本上讲是因为只有你是士族,哪怕是个破落的士族子弟,你才有资格学习,也只有这帮人才能进学校,所以人才也只能从这堆人里选,剩下的除了文盲就是半文盲,手艺都是祖传的。这就是困扰我国教育至今不能普及的历史根源,公民在受教育上就不平等怎么民圌主。
 +
 +
要不说这个隋文帝比较厉害,这种延续了很久的体圌系居然在隋文帝之后就不同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考学当官,这事说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贫民子弟可以进学校了,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学习知识了,就这点而言就绝对举足轻重,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对整个民圌族的发展有多重要不用我说,大家都懂得。
 +
 +
在历史上也正是这项制度的实施一举巩固了中国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基石,这个科举制度的作用还不局限于此,大家要是看到我前面讲的政圌权斗争的内容,多少应该知道在隋朝建立前中国是个什么混乱局面,各方势力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绝对热闹非凡。
 +
 +
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隋朝可以说就等于坐在一个火圌药桶上,更为可怕的是这个火圌药桶不仅威力巨大,而且还有很多的引线,每根引线都能把这桶火圌药点着,也就是说这玩意儿随时都可能爆炸,只要有人有点水平、知道怎么点燃引线就成。
 +
 +
当时的隋朝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不安定的格局,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保证杨家的天下稳定。
 +
 +
隋文帝很聪明,他就想出了这法,让大家都有机会学习,都有机会通过学习参加考试、通过正当途径进入公务员体圌系。
 +
 +
要知道之前的公务员系统都是几大家族内部推荐制,就是家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我是官僚我推荐你儿子,你也是官僚就可以推荐我儿子,反正混来混去掌权的就这么几个家族的人。
 +
 +
这样的传统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打破,唯一解决这种家族世袭制的就是造圌反,就是彻底颠覆一个政圌权,这样就能建立起一个新的士族体圌系,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动圌乱屡禁不止的根源,这事虽然风险很大,但一旦成功就是千秋万代的好事,世家子弟们都爱干,也都爱跟着有想法的人一起干。
 +
 +
隋文帝推出的科举制就很先进,这招首先从跟上先解决了有点文化的破落士族子弟的政治前途问题,之前在政治上没前途的这些人就都组织反圌动反革命去了,现在好了,大家还是都忙着好好学习、好好考公务员为政圌府效力,为家族翻盘。
 +
 +
破落的世家子弟们既然能通过正当途径进入这个收入好、福利好、还有机会大把捞钱的好部门,谁还干那些风险系数很高的冒险造圌反啊;
 +
 +
其次,之前跟着打哄哄造圌反的贫民现在也有机会通过学习进入公务员系统,也极有可能成为所谓新的士家了,那谁还跟着有不良企图的人造圌反呢?这招对于整个政圌权稳定有多重要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
 +
科举制一经推出和实施就不仅安定了社会,而且大大减少了李启铭之流的王圌八蛋一不留神再混进公务员队伍的几率。所以说要验证这人是不是很厉害就得看他是不是能影响世界和后来的社会走向,正所谓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叔孙豹所说的:
 +
 +
“何为之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
 +
这里的立德就是建立一种德行,说白的就是一种思想体圌系,其次立功和立言,都很好理解,我就不多啰嗦了。
 +
 +
我觉得这隋文帝的影响其实一直延续直到今天,因为之后的大家都是这家伙思想的受益者或是受害者,这点而论这人就绝对不是一般人,绝对能称得上不朽。
 +
 +
隋文帝干的第三件牛事:修订开皇律
 +
 +
在隋文帝之前,中国的法律相对混乱,众所周知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不少的改革家和法家,也正是这些人开始一步步的规范和系统我国的律法制度,提倡依法治国,其中不乏很多名噪一时而且名垂青史的牛人,但是这些人有着一个共性: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为不同的政治团体服务。
 +
 +
这些思想家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社会结构都创造性的修订和开创了顺应时代的律法,也就是说这些法律其实都是实用的,但是却是五花八门的,毕竟那个年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圌权,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没有成功的基础。
 +
 +
之后的秦始皇和汉朝虽说统一,万众归一的秦朝倒是依据法家来治国的,但是没多久就折腾没了,而且最可恨的是居然废除了百家,中国灿烂的文化就此戛然而止了。
 +
 +
随后的汉朝是独尊儒家,历经这两个朝代的影响后我们杰出的法家倒是显得后继乏人了。
 +
 +
后继乏人先不说了,再后的五胡乱华就更别提了,都是谁有枪谁说了算,这些人脑子都比较简单,说白点就都是李逵、张飞、程咬金之流当政。这些头脑简单的统圌治者都依着自己的性子随意更改法令,推出的法律都带着浓厚的奴圌隶社会的影子,不仅残酷而且混乱。
 +
 +
《资治通鉴》评论很到位:“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看着就揪心。
 +
 +
这点在北周期间著名的周武帝已经意识到了,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其实这事从他开始就已经开始着手改进,当时参与其政治革新的核心团队就有现在的隋文帝杨坚,也就是著名的《刑书要制》。但限于环境和政圌权结构这个改进并不太彻底,或许是因为没有绝对的权力,不是真正的决策者导致的吧。当时的隋文帝只能说是建议者,只有建议权和提议权。
 +
 +
但是这一切随着隋朝建立就不同了。
 +
 +
开皇元年,隋文帝开始动手了,老圌子终于可以说了算了,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
 +
 +
至于这个《开皇律》简单说下吧,最先进、最体现社会进步的部分我觉得就是将原来的宫刑(这个很残忍,干点啥不好,这个彻底让人断子绝孙的事很过分)、车裂(五马分尸,这个肯定很疼)、枭首(现在的某些残忍的恐怖组织经常用来威胁别人,所以说这个确实很恐怖)等等残酷刑法统统予以废除。
 +
 +
对于这项进步《读通鉴论》评论:“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
 +
 +
另外还开创了“死刑复奏制度”规定凡是判处死刑的案圌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这点充分的显示了人性化和尊重生命的政治思想。
 +
 +
关于这个的说句题外话,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学的我国的法律,说到现今中国的所有死刑都必须经过最高院的核准才能执行,而且告诉我们这是体现我圌党我国政治体制之先进的一大创举,是典型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司法革新。当时我就觉得我圌党我国的法律还真是讲道理啊,还真是有特色啊,这项发明确实人性化。后来认字多了、看书多了才发现这压根就不是我圌党发明的啊,这是一千多年前的隋文帝发明的,我顿觉被骗了,于是我愤青了。
 +
 +
《隋书刑法志》: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
 +
 +
同时为了贯彻这项制度隋文帝还专门下诏重申:“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各省级部门无权定死刑,全部的上报中央处理。
 +
 +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总之这个《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不仅废除了肉刑还制定了死刑的审批制度,当然这都是细微末节,最关键的是他制定了国家政圌权的系统法律,就是说制定了萌芽期的“宪法”和整个国家管理的律法体圌系。
 +
 +
隋文帝修订的法律和政治被后来唐朝完全的继承。所谓的开唐盛世实际上就是隋文帝打下的基础,别的不多说只说这国家政圌权赖以生存的基石“律法”就是隋文帝给置办齐全的。
 +
 +
 +
===== 牛人牛事隋文帝三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8) =====
 +
 +
隋文帝干的第四件牛事:设置粮仓
 +
 +
关于这点还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隋朝是直接禅代了周朝建立的,而周朝再加上之前的北魏、北齐什么乱七八糟的朝代都是穷兵黩武的朝代,见天的不停的干仗,这个战争的结果谁都知道,肯定是民圌不圌聊圌生。
 +
 +
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朝代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饭,通常的理解是政圌权决策者必须励精图治,熬上很多年才会解决这个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隋文帝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没多久就彻底的解决了这问题呢?
 +
 +
关于这点,我查阅了很多史料,无外乎就是什么以身作则,大力提倡农业生产等等大白话、废话,这事谁都会说,但是实际做起来很难,而且还是短时间就扭转了局面,我的结论是:隋文帝不是一般人,是很牛很牛很牛的人,甚至可能是外星人。
 +
 +
隋文帝估计也是穷怕了,在隋朝建立之初就开始在各地都修建粮仓储存粮食,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等。
 +
 +
最最关键的是你建粮仓行,你建多大多少都行,只要你有钱就行,问题是你建好了往里放什么,总不能放石头吧,这个隋文帝还真牛,建这么些粮仓个个都不空着,全放的粮食,这是千古之谜:他是从哪、怎么整到的这么多的粮食的?而且隋朝的人民也并没饿着啊。
 +
 +
隋文帝修建的粮仓存储粮食都在百万石以上。在后期的盛唐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李圌世圌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
 +
这话就是说当年李密造圌反能积聚那么多兵就是靠着隋朝的一个粮仓,而且到这会这个粮仓还没吃完,有点晕,这还是粮仓吗?这是聚宝盆啊!要知道当时可是隋朝已经灭亡了20圌年,隋文帝已经挂了33年了,都这会了,隋文帝那会存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完。
 +
 +
这粮仓要光是凭着史书记载的,我还真有点不信,但是这个史实得到了现代的印证:
 +
 +
公元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可以想象其他的259个,估计也是这个数,怨不得李密能吃,唐朝还能接着吃。
 +
 +
 +
===== 黄金组合崭露头角(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9) =====
 +
 +
事实上,牛人隋文帝一手建立的隋帝国相当的强盛,这个还真是不服不行,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而且展现了异乎寻常的勃勃生机,这点不仅表现在国力储备方面,在国家管理、农业、军事等等各个方面,反正是能显示国家强盛的所有环节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疯狂增长,很奇怪这种全民激励的效果,隋文帝是怎么做到的,很多年之后,也有一个政圌府试图这么做过,搞了个什么大圌跃圌进,结果上百万的人饿死,唉,这个还真是一言难尽啊。
 +
 +
虽然说隋文帝杨坚是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但是也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在武力、军事方面。
 +
 +
隋朝是建立在禅代北周皇位的基础上的,并不像中国很多的王朝是建立在残酷的战争中,所以说隋文帝的政治手段很厉害,但是没有经历开国战争的历练,他的军事才能和经验就不是很突出,但是他的这个缺陷被他儿子合理的弥补了,这就是威武将于天下的隋炀帝杨广。
 +
 +
说实话老杨家这爷两还真是老圌子英雄儿好汉,绝对的政圌权黄金组合,隋文帝统筹和规划,杨广冲锋陷阵,事实证明,牛人的儿子还是牛人,这点就如同李刚和李启铭一样,都很牛!
 +
 +
说到隋炀帝杨广,只要是多少知道中国历史的人,都会认为这人是个酒色之徒,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错了!你被李圌世圌民这样的混圌蛋给忽悠了。
 +
 +
说到这,插一句话:唐太宗李圌世圌民不仅弑兄篡父而且改动史书。在唐之前,中国历来的传统史书官是必须按照事实去真实的记载历史的,这成了一个史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史官这个职位是一个学者的至高荣誉,必须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才能就职,这也造就了这个职位的崇高性,秉笔直书,这就是史官必须具备的德行,一个有廉耻的皇帝基本上都不会毁坏这个规矩,哪怕对自己不利,就连汉武帝那么牛的人也没敢把司马迁给杀了,最多腐刑,而且后来的汉朝皇帝谁也没敢改动历史巨作“史记”的内容。
 +
 +
但是唐太宗李圌世圌民这不圌要圌脸的就干了,而且干得及其厚圌颜圌无圌耻,最可恨的是他通过他的强圌权高压,彻底改变的中国史官尊重史实、秉笔直书的职业传统,以至于自他之后的中国后世历史就真成了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了。
 +
 +
关于这点同样也是历史原因,唐朝是在推圌翻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要是在唐朝的官方认可中隋朝的皇帝都没问题,那取代隋朝的唐朝的所谓大统继承就一定是有问题的,这点可能在今天无所谓,但是在中国古代是很重要的,你的传承和法统是不是正统就说明你的政圌权是不是合法,是不是能被广大的士族认同和接受,所以在唐朝的历史中被取代的隋炀帝就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必须被英明神武的唐朝李氏集团消灭,才能拯救黎民于水火,这就是所谓的顺天承运。
 +
 +
杨广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杨广到底是不是恶棍,我也只是一家之言,就把我所知道和看到的一个真实的隋炀帝杨广告诉大家。
 +
 +
隋炀帝杨广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封晋王,当然这是隋文帝建圌国后顺理成章的分封自己的几个儿子,这时的杨广还是个小孩。
 +
 +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杨广接到了有生之年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这就意味着经过八年的准备,隋帝国开始动手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事了。
 +
 +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杨广很值得探讨,这可是隋帝国苦心经营的国家大部分精锐军队,先不说这几十万条人命,就凭着这是隋朝建圌国以来的第一次大战而言,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就不可能不重视,一旦战事受阻,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士气,同时刚刚建立的政圌权就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家伙们颠覆,隋朝之前的政圌权就这样屡被被颠覆,改朝换代似乎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了。
 +
 +
其次既然必须得重视,那么按照正常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几乎隋朝之前的所有朝代的基本理论):“皇帝御驾亲征,太子监国”。或者就是重臣统军,皇帝亲自做后应,留太子监国;当时隋文帝的大儿子杨勇已经被封为了太子,应该说起码在政治和管理上具备基础。
 +
 +
但是恰恰隋文帝做出了一个异于常理的决定,年纪轻轻的二儿子杨广成了三军统帅,这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大战交给了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这个貌似不是谨慎、老练的隋文帝的作风。
 +
 +
最后一点,隋朝之前的北方政圌权,包括不可一世的北魏最强盛时期都没能拿下南方,可想而知,当时的南方政圌权虽然腐圌败和软弱,但是具备极强的韧劲,全面征服南方,可想而知难度会有多大,而偏偏是明知难度极大的前提下,统筹全面的政治高手隋文帝把这事交给了一个年轻人,而且这个年轻人还是自己的亲儿子,要知道派个重臣去干这事就算失败了,回来也能把这人砍了说事,但是自己的亲儿子总不能砍了吧,貌似从这方面讲也不是隋文帝的作为,起码不应该是英明和有爱心的皇帝作为。
 +
 +
既然这么多的不可能和不可思议,我分析后得出的答案就是:
 +
 +
只有杨广是最合适的!纵观整个隋帝国就没人比他更合适,只有这一种解释,隋文帝不傻,而且很精明。
 +
 +
首先隋朝没有通过战争获取政圌权,这样以隋文帝杨坚为首的管理集团就必然缺少军队的威信,或者说有威信,也仅仅是建立在权力之下的,并不是军队中由下而上的心服口服。
 +
 +
当时的中国军队自汉朝以来就流行了论资排辈的传统,而且在军队中还有个良好的传统:军人必须以军功才能服众,军人如果只是凭着家族关系混进军队会被几乎所有人看不起,中国军队的这个传统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斗志,遗憾也是这点精髓从宋朝开始一点点的消亡,这是题外话,不多说。
 +
 +
正在这样的前提下,以杨坚为首的隋朝统圌治集团本身很欠缺军队的威信,要知道隋朝继承的可都是北周的百战精兵,这里面几乎全都是战功赫赫的军人世家,个个都是桀骜不驯、七个不忿八个不服的二愣子。
 +
 +
面对这样的局面隋文帝任命谁来当统帅都会面临治军的难题,这样首先重臣就被排除在外了。
 +
 +
重臣既然被排除了就只剩下皇亲或是皇帝自己了,但是隋文帝刚刚稳定的政圌权不敢轻举妄动,同时自己又是一个不善于统军的皇帝,杨坚只能在自己的亲儿子中选取合适的人,太子杨勇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知子莫如父的隋文帝深知太子也不是这块料,但是老圌二杨广很合适,这小子从小就崇尚武力,而且还在几个儿子中从小就表现的处处争强好胜,而且貌似也表现的很具备眼光和大局观。就他吧,起码任命杨广当统帅不会在军队中激化矛盾,皇帝的亲儿子领军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说得过去,军中将领就算不服也得给皇帝个面子,综合考量后,谨慎的隋文帝决定把这项重要的军事行动交给老圌二杨广。
 +
 +
对于隋文帝的任命,年轻气盛的杨广很兴奋,军事行动还没开始就体现了杨广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他还真不是象一般的二代那样不知所对,而是马上就兴致勃勃的拿出了治军和进攻的方案,几乎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乐于接受挑战和战争洗礼的兴奋情绪中,这点就和电视剧“大宅门”演的一样,同样是被家族派去买药,有出息的白老七和没出息的白老七的儿子就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作风,很幸圌运杨广这会就跟白老七差不多。
 +
 +
面对儿子的跃跃欲试,谨慎的隋文帝还是为了稳妥起见,给年轻的杨广安排了一个老辣的总参谋长和一个更老辣的副帅:
 +
 +
副帅:隋朝一朝著名的能臣、贪臣“杨素”;
 +
 +
总参谋长:隋文帝重要的智囊“高颎”。
 +
 +
在以上两位堪称隋帝国核心的顶梁柱般的人物,能想到的老爹都想到了,能安排的老爹也都安排好了,剩下的就只能凭二十岁的杨广自己努力和自己的运气了,在以皇帝为首的老臣们引领下年轻的杨广由此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
 +
 +
===== 老子英雄儿好汉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0 =====
 +
在杨广正式登场前我还是先简单介绍下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
 +
 +
隋军方面:
 +
 +
主将:杨广、杨俊(杨广的弟弟,就是个摆设,还不满二十岁的小孩子);
 +
 +
副将兼参谋部主要成员:杨素、高颎、王韶;
 +
 +
主力战将:贺若弼、韩擒虎、宇文述、杜彦、杨牙、员明等一竿子桀骜不驯、谁都不服谁的猛人;
 +
 +
南朝陈国方面:
 +
 +
主将:陈朝皇帝陈叔宝(这是个文采飞扬的文人);
 +
 +
副将兼参谋部成员:萧摩诃、任忠(说实话这也都是猛人,但是谋略方面就稍微欠点);
 +
 +
主力战将:周罗睺、陈慧纪、鲁广达、樊毅、周智安、田瑞等等也是一竿子身经百战的猛人。
 +
 +
按照这个阵容,说实话双方实力基本不相上下,但是南朝的政圌权稳定,麾下将士比较心齐,其次南北方隔着长江,天下划江而治多年,北方几乎每个朝代都来打过,但经验并没积攒下来。反倒是南方经过多年的历练,基本上都是熟门熟路,更具战争经验,而且人员还都是多年的实战演练下来的老手,也是士气高昂,就这么点地方,经常打,套路也都差不多,大家都很熟悉。
 +
 +
隋帝国的将士基本都是一直在北方征战,骑马是他们的长项,水战都有点晕,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南北方能够一直这样对峙的核心。
 +
 +
所以说这场战役就双方综合评定而言隋帝国还略站下风,杨广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大战。
 +
 +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杨广正式接手指挥这支大军,经过深思熟虑后杨广发现了一个进攻的核心问题,所谓的两点一线,两个点是武昌和南京,线就是长江:
 +
 +
一以往的战争最关键点基本都是集中在武昌,也就是说这历来都是北方进攻南方的重心,攻占了武昌就等于占据了半个长江,随后沿江而下,整个南方几乎就无险可守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战略地位,武昌也是南方防备北方重兵布防的地方,一般负责这地儿的军政要员都是南朝的皇亲国戚;
 +
 +
二几乎所有的北方进攻南方都是以武昌为第一进攻目标,但是武昌的防备却非常的严密,而且南朝的精锐基本都在这,同时武昌还能凭借长江得到上游四川和下游南京的支持,所以说武昌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攻破的堡垒;
 +
 +
三南朝的另一个重要城市南京,南京一向是南方的京城,按说,这才是攻击的最佳位置,只要把这占了,就等于整个南方就基本消停了。而且,南京相对武昌防备略松,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但为嘛之前的攻击重心都不在这呢?以前的人都傻吗?
 +
 +
事实上,谁都不傻,南京相对于武昌更适合坚守,不仅是长江水流更急,而且这里往东、往南的水路更发达,富庶的南方各地都能通过快捷的水路提供供给和支援。
 +
 +
很显然,进攻这里一来长江不好跨越,二来攻击很容易被复杂的水系困扰,很容易失去先机,同时,一旦战事陷入僵局,南方的供给和武昌的回援就会形成完美的结合,给试图进攻南方的北方势力以沉重的一击。
 +
 +
所以,历来北方的进攻重心都是武昌,整个南方而言,武昌就是中心,一旦这地站住脚跟了,上可以遏制四川的驰援,下可以顺江攻击南京,最不济也能在整个南方搅合搅合。所以说,南方防守的核心就是长江一线,而两个核心点就是武昌和南京。
 +
 +
问题杨广是看到了,杨广没有依据常理,他有他的打算。
 +
 +
在他的规划下隋兵兵分八路,铺天盖地的全面进攻南朝。
 +
 +
《资治通鉴》:“隋军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
 +
 +
但是这八路大军可不是一拥而上的,这里面也就是看着人多,实际能打的就那么几个,没有重点绝对白给。
 +
 +
在杨广的统一调度下,首先是最得力、适应能力最强的老狐狸杨素亲自领衔水军主力,集结在巴东郡,并不就此进攻巴中,而是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朝水陆军,最后集结在武昌上游,这是一只水路的机动部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顺江而下先控制长江水运,威慑武昌,借此牵制南朝巴中上游部队的快速回援和给养供给,同时时刻威胁武昌,让武昌的南朝守军不敢轻举妄动,这是水路的佯攻,而且要大张声势;
 +
 +
有杨素统一牵制还怕不保险,杨广亲令自己的弟弟杨俊指挥三路陆军从陆地做出进攻江夏(今武昌)的态势,借以更完美的告诉南朝,我们就是来打武昌的,配合水路进军,两方面扼控长江武昌守军,阻止武昌的南朝精锐随意调动,焊也焊死你。
 +
 +
杨广比较有私心,这一路是绝对的虚张声势,八路大军里最不能打的、所有的大草包、混人头的都在这三路里,不过倒是个美差,不仅不担任主攻任务,而且几乎就不用打,就这待着,目的就是牵制盘踞武昌的陈朝主力,同时为了以防万一,还通告了杨素一定和这三支部队保持联系和沟通,以确保万一年轻的杨俊头脑一热真打起来,不至于一触即溃。
 +
 +
以上这两支部队的任务核心都是牵制作用,并不担任主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牵制南朝在长江上游的部队,以确保主力战场的一蹴而就,而担任主攻的就是杨广自己,杨广的目标很明确,直指南朝的政治核心:南京。
 +
 +
最后才是杨广亲自登场,率领麾下所有精锐的五路大军为主攻:杨广亲率一部兵出六圌合,贺若弼兵出广陵,韩擒虎兵出庐江,锋芒所向,直指陈朝首府建康(今天的南京),这才是杨广集所有力量猛攻的重中之重。
 +
 +
整个战略部署明晰而且规划周详,不仅有负责牵制的,还有负责主攻和打援的,最终目标也很明确。
 +
 +
别的不说,就凭这这个规划就能看出杨广的水平,这个还真是不服不行啊,刚出道的毛头小子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一听到杨广的战略部署后那些桀骜不驯的将领们基本都消停了,别看人家年纪小,目标清晰、调度细致,而且对军队中谁适合冲锋,谁适合守城等等将领特点人家貌似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一群桀骜不驯的猛人们都老老实实听话打仗吧。
 +
 +
说实话,我倒是觉得这个肯定不是杨广一人的主意,这里面不仅包括他的参谋部成员,而且肯定还有他更老谋深算的老爹的规划。
 +
 +
十一月,隋文帝杨坚亲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亲自做了战前动员令,随后各支部队在杨广的安排下开始集结。
 +
 +
十二月,长江上游的隋军在杨素的指挥下率先发起进攻。
 +
 +
顺江而下的水军优势再加上不用背负主攻任务的杨素很轻松、很牛,配合着杨俊的三支牵制部队连打带压的愣是让陈朝的上游水军和所有驻防部队都没敢动,最最关键的是在武昌周边的南朝精锐也全部快速的集结到武昌,随时准备应对隋军的进攻。
 +
 +
牵制任务完成的非常到位,剩下的就看年轻气盛的杨广自己怎么玩了。
 +
 +
真正的主攻部队在杨广的统一指挥下赶在大年初一(这个很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大过年的就动手打架很不讲究),贺若弼军就提前发起进攻,出广陵南渡。
 +
 +
隋军大过年的就开打,让对岸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的陈朝军队猝不及防,两国战争归战争,怎么着也得让大家过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啊,没想到隋军年轻的统帅不喜欢过年,这个特点在杨广以后发动的战争还能见到(在“九华山”那篇大家应该还记得,杨广动手揍高句丽的时候也是大年初一就开始),这位天才就喜欢趁着别人高兴的时候突然出击(很可能杨广不喜欢过年,起码是不喜欢让别人好好过个年,或者就是这位天才在小时候过年受过刺圌激,一准儿是老爹的压岁钱没给够?过年的时候喜欢抢别人的钱花)。
 +
 +
隋军在猛人贺若弼的指挥下顺利渡过长江,陈军猝不及防,慌溃而逃,大胜!
 +
 +
正月初六,毫不停歇、打了鸡血一样的贺若弼军又乘势攻占重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又是大胜!
 +
 +
别看大胜挺热闹,实际上这是才开始,北方的军队在小范围得手后很快就会遇到麻烦,江南的水系一来会延缓他们的攻势,而来也便于南方快速调度,外围怎么打都没问题,等你打到南京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是麻烦,南京坚称,绝不是一天两天能打下来的,一旦在南京攻城,才是北方佬噩梦的开始,那时候,整个东南各地开往南京的部队就会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水路的、旱路的,四面八方,到时候都不知道谁围着谁打,这也是为嘛之前的北佬们都不敢动南京的根源。
 +
 +
所以说,两次大胜后的贺若弼并没有再次的追击,按照计划部署,得手后立刻分兵一部进屯曲阿(今江苏丹阳),以防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等)的陈军对建康的增援,这两地的陈朝军队战斗力不行,但是这两地都是陈朝著名的产粮地,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是陈朝国都“建康(南京)”的后勤保障基地,万一战事进展不利进入僵持阶段,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谁都知道持久战中的后勤保障有多重要。
 +
 +
贺若弼的另一部由他亲自率领继续西进,从左翼大张声势的进逼陈都建康(今南京),实际上还是原地不动,监视可能来源的地方部队,说实话这支部队相较于其他担当进攻的五路是最早开打的,但是一旦进攻得手马上分兵策应,力图阻止一切可能回援的陈朝部队,说实话这还是一路佯攻的,我们来看看杨广最厉害的手段在哪。
 +
 +
战争到这一阶段提前预热的选手都已经进入预期地点了,都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真正的主力进攻部队登场了。
 +
 +
杨广亲率隋军面对面的向陈朝首府建康压过来了,猛将韩擒虎带队大年初七先攻占了姑熟,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投降,韩擒虎部队沿江快速东进,直接进逼建康。
 +
 +
正月十七日,韩擒虎与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贵池西南)的总管杜彦合军步骑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由此渡江,进占石头。
 +
 +
开战的第十七天杨广就带着人马打到南京城下,这速度不比德国的闪电战差多少,面对隋军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傻不拉几的陈后主令陈军主力放弃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等地山险不守,全部军队龟缩南京城死守待援,同时急告各地不惜任何代价迅速驰援。
 +
 +
这边战事都很顺利,顺利的隋军上下都有点头晕,首先就是之前一直担任佯攻的贺若弼军,在轻而易举的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后,不可一世、桀骜不驯的贺若弼脑子彻底热了,这一路打下来这么顺利,我是不是就能别佯攻了,我自己带着人马打南京,抢个头功回来多过瘾啊,这个贺若弼觉得自己很牛,很厉害。
 +
 +
面对隋军的疯狂进攻,直到此时的陈朝上下还没整明白到底那一路隋军才是主攻部队,那才是隋军的进攻方向啊?南朝建康朝中还一直在争论应该把主力防守部队放在哪个方面。就这点而言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我军太愚蠢,而是共圌军太狡猾啊,年轻的杨广的战争指挥天才可以说还真是绝世无双。
 +
 +
二十日,被杨广的攻势整的头晕眼花的陈朝面对贺若弼的反常举动终于得出了一致结论,这个一直牛哄哄的疯子贺若弼部应该就是隋军的主力,干掉了他应该就能击退隋军的进攻。
 +
 +
有了结论就赶紧行动吧,先把这疯子干掉再说,陈军主力终于出战了,在白土冈南北列阵20里,开始和贺若弼的部队正面死磕。
 +
 +
到此时,这个贺若弼才开始有点懵了,之前顺风顺水的合着都是小儿科啊,南朝的部队这会也跟打了鸡血一样啊,已经分兵两路的贺若弼部在面对陈朝的主力精锐部队的进攻明显不支,但是还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勉强支撑。
 +
 +
这边担任佯攻的部队在主帅的脑子一热的前提下,这会不仅是佯攻改主攻了,而且还阴差阳错的还把敌军的所有主力都给吸引过来了,之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贺若弼这会被陈朝军队揍得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而且还是在人家的地盘,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想跑都没地跑。
 +
 +
这边是贺若弼苦苦支撑,返回头说陈朝,你的主力部队在这边和别人的佯攻部队死掐,人家的主力可不会在那看着,这边的担任主攻的部队马上做出反应,不用等全部精锐集结了,就由韩擒虎亲率精骑500直接奔袭建康,赶紧去打啊!再等等的话,兄弟单位贺若弼老哥那边肯定扛不住,到时候不仅是贻误战机的问题,搞不好满盘皆输都有可能,主力隋军被迫提前吹响进攻的号角。
 +
 +
隋军的特种部队在韩擒虎的率领下一路高歌猛进至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大胜!陈将任忠降;
 +
 +
进逼朱雀航(在今南京秦淮河上),大胜!
 +
 +
韩擒虎军马不停蹄直入朱雀门,剩下的陈军还欲作战,已经投降了、不圌要圌脸的、卖国求荣的老汉圌奸任忠面对准备对抗到底陈军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隋书•韩擒虎列传》。守城的陈军见德高望重的任忠都投降了,皆散走,韩擒虎就凭着500名海豹突击队员就迅速占领建康,俘陈后主,陈朝灭亡。
 +
 +
===== 重要战争的战略总结(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1) =====
 +
 +
战争进行完了,说点战争以外的题外话吧。
 +
 +
先回忆下战争的精彩进程:担当主攻的特种部队韩擒虎部顺利攻进建康,一举活捉了敌方主帅陈后主之后,在西面抵抗假想对方主力贺若弼部的陈朝主力马上军心涣散,全军溃败。
 +
 +
当晚贺若弼率军也耀武扬威的进入了建康城,但是历经多日苦战的贺若弼对这事很是不服,一来他是第一个动手渡江进攻的,二来他一直都是对方盯防的重点,也就是说虽然是佯攻,但是实际上是他牵制了陈朝的大部分主力部队,也是他的战斗也最为激烈和艰苦,可以说没有他的努力也就压根不可能有韩擒虎带着500人奇袭成功的可能性,劳苦功高。
 +
 +
但是最后居然是韩擒虎第一个攻进了建康城,而且几乎是不劳而获的抓圌住了陈后主,就此而论绝对是韩擒虎获得首功一件啊。
 +
 +
苦战多日的贺若弼很郁闷,大圌爷的!老圌子在前面冲锋陷阵,你在后面吃了个现成的,凭什么!要没有老圌子这边的苦战,就凭你那500个骑兵就想打进建康,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生气归生气,还真不敢发生么牢骚,这回带队的可是年轻气盛的杨广,年轻人容易冲动,还是先别触这霉头,这事先搁着,回头见了老熟人杨广他爹咱再算总账。
 +
 +
二十二日,主帅杨广大摇大摆的进入建康,当然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扯高气扬的令陈叔宝手书招降了上游还扛着杨素的陈朝名将周罗喉、陈慧纪等部,都别打了,咱一起投降吧。
 +
 +
二十九日,诏令陈朝各个州郡归降。
 +
 +
年轻的杨广在进建康后不仅招降了陈超各部抵抗部队,而且严申了军纪,最大程度的控制了混乱,快速稳定了南方,而且获得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好评,这里面有个诀窍,按照军队的惯例,谁打仗不是为了多捞点好处啊,杨广在这点上做的很到位,让这些大兵们可劲儿的捞,等你们捞得差不多了我在进城,赶紧严肃军纪,既稳定局面又有好处,刚柔并济,很有手腕。
 +
 +
这时的隋军上下已经对这位年轻的统帅心服口服,不仅在这位年轻统帅的指导下只用了22天就干了几代中原王朝都没干成的事,而且还给了大家充分捞好处的时间和机会,大兵们很开心。现在的杨广说什么,军队就干什么,这样的领导太人性化了。
 +
 +
隋军在杨广的带领下有模有样的封存了陈朝府库(当然里面已经所剩不多了,但谁管这个呢?这屎盆子绝对可以扣在祸国殃民的陈后主头上),收拾了陈朝上下痛恨的、祸国殃民的奸圌臣,收拢集中了陈朝的各级官吏和皇亲国戚们,等待最高首脑隋文帝的进一步指示。
 +
 +
要说之前的战争决策有隋文帝参与的影子的话,这回成功之后的行为就是杨广自己的决策了,从哪看的中规中矩,毫无漏洞,杨广这会是露脸露大了。
 +
 +
史称:“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
 +
先不说杨广的后续行为啦,我们来分析一下杨广战争成功的战略吧。
 +
 +
先说下地理,之前的很多次南北交战都是以武昌为中心,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攻下武昌后等于从中间截断了南朝一直赖以抵抗北方的天险长江,不仅能控制上游南朝部队的回援,而且顺江而下还可以轻松的攻击南朝都城建康,可以说这就是南朝防御的核心。
 +
 +
其次,直接攻击南朝都城建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马上就会面临武昌、建康之间的呼应,南北方交战的历史中一直以来都是一旦建康遭受攻击,重兵驻守的武昌马上顺江而下声圌援建康,两头其实都能声圌援,但是一个是顺江而下,一个是逆江而上,效率和结果可想而知。
 +
 +
所以说进攻建康极容易使战争陷入僵局,同时战争一旦进入僵持阶段对北方就很不利了,毕竟这地儿不是北方人习惯待着的地,水土不服、供给不足等等毛病都会出来;而且南朝的所有军需物资还都能通过长江和建康周边的水路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救援。
 +
 +
所以说这个“欲取建康、先下武昌”的战略是北朝历朝的一致看法。
 +
 +
由此可见当时的武昌对于南朝政圌权的重要性,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武昌历来都是南朝重兵部署的地方,既然是重中之重,担任守备的人一定是手握重兵,谁都知道重兵在握的人最有可能有异心,所以这个人必须是皇亲国戚,自己人才靠谱(靠不靠谱的自己人也说不好)。
 +
 +
这地儿一方面是抵抗北方进攻的重心,同时也是南朝图谋叛乱的家伙们顺江而下直接攻击建康的最佳地点。
 +
 +
可以说这个地方是南朝历代统圌治者又揪心又头疼的地方,兵放少了不能成功防御,兵放多了又担心作乱,所以这地儿历来都是朝廷亲王或是亲信重臣驻守,就算是这样,南朝多次的政圌变和朝代交替依然还是从武昌开始,所以说在南朝的历任朝代中武昌的地位非常诡异。
 +
 +
杨广在做战略布置的时候恰恰就利用了这点,“控武昌、取建康”,这个就是杨广制定的战略方针。
 +
 +
首先以水军从巴中入手,自上而下威胁武昌,先就造成还是老套路老办法的声势,使驻守武昌的陈朝水军不敢轻举妄动同时要求南朝赶紧声圌援武昌,这帮孙子又来了,赶紧来帮一把;其次再以三路兵马从陆地虚张声势的进军武昌,再加深下水陆两军和以往一样大举进攻武昌的假象。
 +
 +
这开始所有的布置果然迷惑了陈朝的决策者,按惯例开始向武昌集结部队和战略物资和兵力。这是杨广的忽悠第一招,陈朝上当。
 +
 +
在佯攻部队成功得手后杨广毫不迟疑、快速的开始下一步战略,这个很关键。很多战役往往都是延误战机导致失败的,杨广这招最怕的就是“慢”,再加上各路主将不明事理,打着打着打上瘾了和贺若弼之流一样,明明是佯攻任务非仗着自己有两下子要搞成主攻,这种临阵处理的现象搞好了对整个战局可以说毫无用处,搞得不好最大的可能就是战败后更会牵动整个战局,绝对非常危险的举动。
 +
 +
而且当时隋军上下都是这样的所谓猛将、牛人,都对于杨广的指挥面服心不服的,都极有可能犯这种冲动的念头,这也就是为什么杨广派出了副帅杨素、亲弟弟杨俊担任这方面佯攻的重任,这活必须干好,因为万一这方面没能合理牵制陈朝主力,搞得不好还被陈朝军队给收拾了什么的,这样就麻烦就大了,战胜后的陈朝主力军队在水军的配合下完全就能顺江而下切断杨广主力进攻建康的部队,这个时候杨广的这五路大军就成了孤军,全军覆灭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说这点必须抗住而且不能贪功,就是要耗着他们。
 +
 +
第一招很成功,毕竟执行的人很得力,武昌那边的声圌援已经被牢牢的焊在那了。杨广迅速的开始了第二招,名将贺若弼出场了,这个第三波攻击必须是一战而胜,然后分兵截断可以声圌援的南朝东南州郡,再造成准备从这个方向进攻建康的假象,吸引南朝重兵的关注,这一招举足轻重,杨广一点都不敢大意,所以才派出了威名赫赫的名将贺若弼,武昌的声圌援已经控制了,再把东面和南面的声圌援控制住,建康就等于成了一座空城。
 +
 +
可以说前一阶段贺若弼任务完成的很好,基本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得手后的贺若弼有点忘乎所以了,自以为就能凭着手里的部队一举拿下建康,想把佯攻变成主攻,差一点就让杨广的战略功亏于溃。这一招其实还是忽悠。
 +
 +
都忽悠完了最后登场的才是主攻,我冒昧的形容一下:这就是杨广整个战略的核心,原计划是三路大军排山倒海般的一举拿下建康。但是就是贺若弼那边的冲动搅乱了杨广的部署,不过杨广也很及时的调整了战术(按原计划执行的话,别的不说贺若弼那边就绝对扛不住,整个计划就等于彻底失败),不等大军全部集结完毕马上调整战略,在南朝的注意力全部被贺若弼部吸引走的前提下,紧急调动最精锐的部队由最生猛的战将带领直取核心建康,歪打正着。
 +
 +
韩擒虎的斩首行动很成功,500精锐骑兵在韩擒虎的带领下居然一举攻入建康(当然少不了奸细的帮忙),拿下了陈后主,战略战术全面成功,更为关键的是还能根据抓圌住战场瞬间变化的机会,要是说之前的部署有他老爹的参与的话,战场实际调整可就是杨广自己的决断了。
 +
 +
杨广之所以能成功最关键的在于他的速度和变通,因为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战术实际上还是有破绽的,我们先来看看破绽之处:
 +
 +
一各攻击部队的集结,这么大规模的军队集结不可能毫无预兆,南朝就算是皇帝再无能,手下的大臣们可不是白圌痴。事实上南陈的这个情报工作做的很不到位,直到最后还没断定出到底哪路是主攻方向,南朝的决策几乎全部被杨广提前预料到和提防了。
 +
 +
二担任水陆两军进攻武昌的隋军,这一方面的部队除了杨素领衔的水军还有些战斗力外,陆军就纯属充人数的,陈朝吃亏就吃亏在习惯于防守,总是等着别人来打他,在重地武昌集结了重兵在防守,要是能提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集重兵先一举攻破杨俊带领的陆军充数的部队(这个并不是难事),然后令巴中一带的陈朝水军和武昌部队联合猛攻杨素的水军,这个应该杨素也不好扛,随后拥重兵顺江而下声圌援建康,杨广的主攻部队还真说不好是个什么结果。
 +
 +
三好像明白点方向的陈朝在打起精神对付建康方面的杨广主力时再次犯了认不清那头重要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还是能弥补的,固圌守南京外围各个据点,最大限度的延缓隋军的进攻速度,然后集重兵快速拿下得意忘形的贺若弼然后回师建康,韩擒虎的特种兵部队还真不一定敢动手。
 +
 +
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反应,速度是最关键的,谁抓圌住了瞬间出现的机会谁就是赢着,我们的杨广还真就没给陈朝的决策者这个反应时间,等你明白了我已经把你活捉了,而且杨广就差一点就险些失败,问题还是出在名将贺若弼身上,就是这个名将差点让杨广的苦心全部泡汤。
 +
 +
所幸的是杨广第一时间就做出了调整,所以杨广在把各步骤算计的严丝合缝的前提下,现场的指挥也非常的到位,抓圌住了转瞬即逝的战机,年轻的杨广不仅没给敌人时间反应,说实话也没给自己人反应时间。
 +
 +
可以说杨广的战略是建立在南北方无数的交手经验的基础上的,一击而就,各部队将领必须严格执行战略部署,这都是杨广第一次战争总结的经验。
 +
 +
杨广体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天赋,但是通过这会战争杨广再次深深体会了隋军中将领的桀骜不驯和不服管教,特别是所谓名将。
 +
  
 +
 +
===== 名将下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2) =====
 +
 +
先说下名将贺若弼,这位贺老大严格完整的继承了之前乱世名将的所有禀性,最开始就对年轻的三军统帅杨广很是不服,一副老圌子上阵搏命的时候你还没出生的劲头。但是经过实践后,这位名将开始认识到这位年纪轻轻的杨广还真不是一般人,起码在统军打仗方面还真是有两下子的,而且既铁面无私又让跟着自己混的人捞到好处,而且说到做到,军纪严明,特别对于敢于挑战权威的人,不管是哪路大神绝对不二话,说做你就一定做你。
 +
 +
面对这样的强手,名将贺若弼之前的嚣张气焰起码在杨广面前有所收敛,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于本次战事的进展安排和结果非常的不满,当时是迫于杨广在军中已经确立的威信而敢怒不敢言,憋着想等到回朝我找你爸去。
 +
 +
果然,在得胜回朝接受隋文帝的封赏时贺若弼满心的愤懑彻底爆发了。
 +
 +
《隋书•贺若弼传》:“既而弼恚恨不获叔宝,功在韩擒之后,于是与擒相询,挺刃而出。”
 +
 +
这就公然和韩擒虎在朝堂之上干起来了,明着是对韩擒虎的,实际上就是针对杨广的,很明显,贺若弼对杨广的分配方案很不满。
 +
 +
面对贺若弼的强争,顾全大局的隋文帝也没什么办法,毕竟都是功臣、老熟人总不能一刀干了吧(这事只有杨广干得出来,所以贺若弼在当时没敢爆发),和个稀泥吧,重新给了两人同样的封赏,实际上这压根就不是主帅杨广的意思,而且根据杨广的战略,韩擒虎才是真正最后完成致命一击的突击队长,凭着500名精锐部队直取首脑,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而整个作战规划差点坏事就坏在这个贺若弼身上,没找你麻烦就不错了,你还来劲了,杨广这股火算是憋肚里了。
 +
 +
面对两员名将的争功,政治家隋文帝亲自做主:“二将俱合上勋”。
 +
 +
于是将自以为是的贺若弼进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食襄邑三千户,加以宝剑、宝带、金瓮、金盘各一,并雉尾扇、曲盖,杂彩二千段,女乐二部,还怕这位老大不满意,又专门特别赐了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的妹妹给他当小妾(据说长的很是美貌,而且很懂风情,这就是亡圌国之人的下场,说实话,女人们很悲哀啊)。
 +
 +
隋文帝顾全大局的举措虽说全面,但是有个人很不满,不幸的是这个人就是后面的皇帝杨广。
 +
 +
没多久,这位贺若弼就在杨广的算计下被人找了个茬关起来了(这毛病似乎很好找),虽然在隋文帝的过问下被无罪释放了,但是为了此事隋文帝专门苦口婆心的当面教育了贺若弼这位老朋友一番:
 +
 +
“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
 +
 +
说完了隋文帝把他放了,说实话这几句话说得还真是隋文帝的肺腑之言,不管怎样,你多少也得把谁是真正的老大搞清楚吧,不能谁都得罪。可惜这位名将压根就没听进去,没过多久自己就专门找到高颎说:
 +
 +
“皇太子于己,出口入耳,无所不尽。公终久何必不得弼力,何脉脉邪!”
 +
 +
我想这话大家应该都能看懂,也可以想象一下贺若弼这哥们儿说这话那股子故作神秘的表情。其实已经说得很是赤圌裸裸了,他也知道杨广对他不怎么感冒,也知道自己还真不一定干的过杨广,希望拉上个重臣结党,一来自保,二来继承当时的武将习惯,实在不行找个机会就自立为王,继续秉承当时武将乱政的传统。
 +
 +
为了这个目的贺若弼积极活动要求先是要求外派广陵,随后有要求外派荆州,众所周知,这两地方都是政治不稳定区域,很容易就能搞成个拥兵自重的小独立王国,这到不能全怪贺若弼,因为这就是当时的名将传统。
 +
 +
很失败,贺若弼还没运作成功这隋文帝就挂了,他的死地杨广即位了,一直就看着这位贺若弼不顺眼的杨广故意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
 +
 +
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小规模作战还行,也就玩个突击吧),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
 +
言外之意这些都是冲锋陷阵的将领,都不能成为统帅,也就是真正独当一面、领导众人的良将。
 +
 +
明知故问的杨广又故意问:“然则大将谁也?”
 +
 +
贺若弼回答说:“唯殿下所择”。
 +
 +
说完之后洋洋自得看着杨广,言外之意举天之下就是他贺若弼了。
 +
 +
要知道杨广可没有他爹的涵养,而且既然你是名将、良将,那就很难说你不起野心,你就是威胁,这世间唯有我才是真正的良将,靠!这点你个孙子都看不出来吗?
 +
 +
对老贺很不满的杨广找个机会于二十九日(公元607年8月27日)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了,这就叫永绝后患,名将挂的时候时年六十四岁。其妻子为官奴婢,群从徙边。名将的下场很背。
 +
 +
不过,要说这个杨广狠吧还真不是,因为另一位名将韩擒虎就很受重视,在朝堂之上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后人家也没去非得整个一二三的,看来任何时候都是老实人不吃亏啊,关于韩擒虎还真的说下,因为依据《隋书》的记载,这位韩擒虎就是大名鼎鼎的阴曹地府的“阎罗王”,也就是后来归到金乔觉管理团队麾下的中国籍神仙(这应该算是本土化的企业管理人员吧),而且这还是正史的记载。
 +
 +
《隋书》韩擒传:
 +
 +
无何,其邻母见擒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竟卒,时年五十五。
 +
 +
这里面的韩擒就是韩擒虎,因为编这段历史的是后来的唐朝,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就是我之前说的北周的八柱国之一,所以唐朝所有书籍忌讳“虎”字,唐朝编撰的《隋书》就成了“韩擒传”了。
 +
 +
不管怎样,这哥们儿多少得了一个善终,而且儿子也因为他的功劳依然可以当大官。
 +
 +
关于这位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我在“九华山”那篇里还会提起。据说这位韩大公子颇有其父的风采,但是后来跟着好朋友杨玄感一起造圌反,战败后被活捉。当时杨广在高阳,对于这一帮子的世家子弟一起作乱很是恼怒,特别是这位韩大公子,当时就命令手下把韩世谔给我押送过来,我的亲自问问这小子到底想干嘛,可是奇怪的是这位韩世谔居然有本事能忽悠的押送他的官吏在路上一起喝酒,而且居然还把几个官吏灌翻了后,自己跑了。
 +
 +
“世谔因得逃奔山贼,不知所终。”
 +
 +
这事很蹊跷,说是千古疑案也行,不过我猜更大可能是杨广根本就没想抓他,跑了就跑了吧。
 +
 +
我之所以要说到这两位命运截然不同的名将,其实主要是必须说明当时国家的武将的一个普遍心态,可以说从北魏孝文帝开始恢复并扩大了汉圌族士族政治地位后,不仅是汉圌族的士族,连上鲜卑族等等少数民圌族和武将出身的世家也纷纷接受了这种家族式的势力发展,这其实就是从北魏开始一直到隋朝的基础政治力量,各种士族交替繁杂,其实就是几个家族轮着掌权而已,谁的势力大谁说话算数,实在不行就自己拉出来单干,这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和风气了。
 +
 +
虽然这样的政治危机被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暂时压制下去了,但是统筹管理能力突出的隋文帝挂了后问题就再次出现,隋文帝的继位者杨广在全面统筹方面可以说相比他爹差得很远。
 +
 +
 +
===== 英雄和好汉的区别(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3) =====
 +
 +
年轻的杨广在第一次亮相后因功官封太尉。
 +
 +
一举平定南朝,统一全国这事干得怎样自有公论,不用我多说,仅仅作为20岁的年轻人就担当统帅,指挥这样的大军一件事而言就不是件简单的事,而且这支大军还是集合了北周、北齐、隋帝国自己、甚至东西魏战争精锐的联合编队,光看这贺若弼和韩擒虎这两牛人就知道肯定是不好管理,但是合理的统帅这帮子各属一方骄兵悍将,年轻的杨广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作战计划详密、衔接合理、调度得当,从而一举定江南。
 +
 +
大家可以想下,历史上的名将有多少这么年轻就作为统帅,成功的组织了这么大的战役的。
 +
 +
霍去病很牛,年轻的时候带800人,后来最多也就带了5万骑兵,其他的年轻统帅我就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了。统帅这个职位对杨广来说很称职。
 +
 +
在中国历史上,经过李圌世圌民的诋毁后杨广给大家都留下了愚蠢、好色、残圌暴甚至滑稽可笑的印象,但是就这件事而论,定江南后先杀陈朝奸佞后封存陈朝府库,这些作为怎么能是一个昏圌庸之人干的呢?
 +
 +
此后就更别说了,杨广作为隋帝国的第一军事家屡立战功。
 +
 +
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
 +
 +
开皇二圌十圌年(公元600年),他率军北上击破突厥的攻势。
 +
 +
在隋文帝当政期间杨广屡立战功,即位后的杨广自信心超级爆棚,终于可以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军事统帅出身、打仗上瘾的杨广当然喜欢打仗。
 +
 +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鲜卑分支吐谷浑,一举开拓疆域数千里,这一带新开拓的区域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在这地实行郡县制度管理,直接归入中国中央政圌权的直接统圌治之下。
 +
 +
这些地方虽然以前也曾间接归属过中国政圌权,但是之前的各朝从未正式在这设置过正式的行政区划和直属的管理人员(汉朝归洗浴都护府管,也就是军事管理),也就是说这地名正言顺的纳入中国版图是从隋炀帝杨广这开始的。
 +
 +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亲自巡视了帝国的新区划。
 +
 +
这次出行可不是向满清的乾隆那样不仅游山玩水还捎带泡妞的,中国西部自古就是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不仅没有总统套房可供皇帝使用,而且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
 +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杨广还是坚持历时半年完成了这次西巡,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就不说了,在封圌建时代,中国皇帝亲自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杨广一人,单从这一点看,我觉得杨广就是一个务实的最高领导。
 +
 +
隋炀帝杨广在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圌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隋炀帝开始新圌疆就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
同时为了收拾一直不服气的高句丽,杨广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
 +
关于这个还真得说点题外话,历史上的评论这条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更重要。大运河直接将中国起源的黄河流域文明和后期逐渐发展的长江流域文明连接起来,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文明和发展。
 +
 +
同时更加促进和诞生了独有的运河文化,别的不说,就单凭在大运河之后崛起的中国城市群就能看出其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大运河也就没有繁华的扬州,更没有今天的北京,这点而言隋炀帝杨广是为后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不少人评论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其实,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
 +
 +
话又说回来,以上这是关于大运河好的说法,但是我在多年前看到过一期《中国地理杂志》专门介绍大运河的分析文章很是震惊,而且说的有理有据的。
 +
 +
文章描述,就地理角度而言大运河就等于把中国内地和沿海生生斩断,这个大家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大运河就犹如一把剑横在了中国内地和海洋中间,就是这种地域斩断才彻底的斩断了中国人的海洋梦。
 +
 +
让我们设想一下,要是没有大运河我们的南北运输该怎么走,一定是顺长江出海,由黄河进入,那我们的祖先就会从很早起就开始研究航海,也就会提早步入海洋时代,关于这个人类历史发展不用我说了,大家都知道的,正是这种全球性的海洋文明的发展才造就了今天的世界强国格局,可以说大运河就是挡住聪明的中国古人走出国门的铁链,有了大运河的中国人从此无航海,也就从此彻底开始闭关锁国的封闭政治,就这点而言,我带是觉得杨广应该算是中华民圌族的罪人。
 +
 +
纵观隋炀帝一生的作为,兴建运河、东征西讨、完善科举等等总体而言应该还算合格,虽然脑子容易热,但还真是看不到所谓昏圌庸的影子,起码作为皇帝征讨四方,再现了大汉时期那种“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讨之”的慷慨勇武之风,比之后来的李圌世圌民除了把公主送去巴结人家美其名曰“和亲”的怂人作为,我感觉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哩。
 +
 +
但是应了那句老话,老圌子英雄儿好汉,隋文帝杨坚堪称英雄,所谓英雄就永远知道审时度势,永远知道什么时候出手,怎么出手,在不利情况下保存自己的实力等等,简单一句话,该装孙子就一定装的比真孙子还孙子,该当老大比真老大还老大;
 +
 +
但是好汉就不一样了,好汉是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主儿;“威武加于天下”(这话是李圌世圌民这个孙子说的)的隋炀帝杨广就是这样一条彻头彻尾的好汉,绝不是英雄。
 +
 +
相比英雄而言,好汉的下场一般都比较悲剧,著名的《水浒传》已经完美的为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同理,失去了英雄老爹的支持的好汉杨广的命运也很悲催,关于这个我就不展开了。
 +
 +
隋炀帝杨广的好汉故事我在“九华山篇”中还会详细说到,这里就先对这个好汉的评论到此为止。
 +
 +
 +
===== 百年老店、金字招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4) =====
 +
 +
之所以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诉隋朝两位皇帝的故事,并不是我个人的偏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整个隋朝期间虽然只有两位皇帝当政,但是其作为却是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和佛教影响极为深远,政治和历史就不说了,对佛教的发展还真是不一般,其中特别是对于五台山的影响就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开天辟地了。
 +
 +
先说佛教的和尚们,历经了周武帝的大力压制后,一度销声匿迹的和尚们终于可以在太平安定的隋朝一展手脚了,这个还真是应了佛教自己的那句老话,世间万物都是轮回因果,有了大力的压制就有大力度的支持和反弹,佛教的大和尚们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来了隋朝建圌国,终于盼到了一位全力支持佛教事业发展的当权者了。
 +
 +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这人特别特的崇佛,这点可能是基于杨坚小的时候一直在寺院长大的缘故吧。
 +
 +
《隋书•高祖》(帝纪第一)记载“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
 +
 +
看到了吧,人家出生就在寺院,要说这古人的出生都很有点意思,名人不是在野地就是在特别灵异之地,这位牛人杨坚居然会出生在寺院,这简直就是千古奇闻,而且这位杨坚还不仅在寺院生的,还在寺院长大的,你说这感情,绝对杠杠的。
 +
 +
关于隋文帝的成长,《隋书》的记载是这样的:
 +
 +
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日:“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人见日:“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
 +
 +
这个还真不是野史传闻,正儿八经的正史记载的,但是一看就知道这里面忽悠的成分就比较大,纯属封圌建迷圌信。
 +
 +
虽说事情是大忽悠,但是隋文帝是由尼姑带大的这件事实好像是没有什么争议,就凭这点就足够能说明问题了,杨坚篡位前做北周辅臣时,已利用权力下令开始逐渐恢复佛教。
 +
 +
在建立隋朝后更是变本加厉的扩大佛教的影响力和扩大和尚队伍的规模,对佛教的无上限推崇甚至导致道士们没事干都去策反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隋朝那么牛的帝国也迅速的消亡,这里面是不是道士策反的结果不好说,但是隋末起兵造圌反的主要参与人员名单里,还真是不少都曾经在道教或是跟道士们混过事,这点应该是毫无争议的。
 +
 +
整体的佛教界在隋朝期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之前消亡的、破落的都争先恐后的申请政策,要求恢复和扩大原有规模,落实待遇,并对亏损寺院和从业人员进行适当补偿等等,在大政策的引导和落实下,和尚这个职业,再次荣登社会第一美差,比公务员还有前途。
 +
 +
全国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的五台山佛教自然是不甘落后,说到隋时期的五台山(这会还没叫这名)得先交代一事,这事和五台山的发展应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
这是这会还叫五峰山后更名为五台山的一段故事。
 +
 +
不知道据那位高人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远古时期这地儿是不是有人很值得怀疑),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远古时期的文殊菩萨不在印度好好待着,好好和老师学习,来中国干嘛?这事很诡异),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真是搞不懂中国的本土神仙都在干嘛?)。
 +
 +
有想法、有思路、有神通、有理想的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印度人怎么会知道有个东海龙王,印度的神仙系统和咱们的神仙系统有联系吗?那印度海归哪个龙王管辖?)那里寻求帮助。
 +
 +
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看着眼熟吧,同样是和尚的孙悟空就是这么欺负过我们龙王爷的,真想不明白,咱们这龙王着谁惹谁了,只要是和尚谁见谁欺负,龙王做神做人都很失败啊,连门口的大石头都有人惦记,而且还说拿走就拿走,凭什么啊,只能说龙王很怂,和国足一样)。
 +
 +
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真神啊,不过有个疑问,他为嘛不回印度找块石头运过来呢?
 +
 +
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
 +
这段故事可不是我编的,是《清凉志》里载的,我不明白这是谁编的,先不说这封圌建迷圌信,就说我们自己个祖先的神怎么就这么坏呢?就这么不知道好歹呢?我们的龙王不仅是一坏蛋还得加上笨蛋。
 +
 +
那会的文殊菩萨绝对是印度人,你说这一印度人不远万里跑到我们这来给我们百姓造福这点绝对没的说,绝对的国际主义战士!但是你不能拿我们家的东西造福我们家吧,来我们龙王家拿东西造福我们自己人,这那和那,这事就跟你一外人来我家,看我家没电视就去我哥家把我哥的电视抢来让我看一样,你说我们一家人是该恨你还是爱你?
 +
 +
要是我爱你,只能说我是一大傻圌子!我一家都是大傻圌子!要说我恨你,我都看上电视了,我貌似不该恨你,我哥该恨你!我不敢说菩萨怎样,反正编这故事的人绝对是脑子有问题。
 +
 +
第二我就没整明白这龙王怎么这么笨啊,定海神针被人抢了,睡觉的石头都被人抢了,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被和尚抢走给变成马骑了,更郁闷的是还都是外来的和尚们干的,这龙王也太愚蠢了吧,这事要搁近代绝对就是八国联军啊,连家里的的柴火棍、床、带儿子都给一勺烩了,受苦受难的龙王真是怂啊,太他圌妈圌的憋屈了!龙王找谁说理去?
 +
 +
最后,这事虽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却从另一方面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一个背后的事实,这个五台山佛教地产的起源绝对都是从我们的龙王爷那抢来的,极有可能最早的寺院都是龙王庙,和尚们直接赶走了龙王把佛给请进来了,龙王爷同样很悲催啊,这回是连自己住的房子都被勒令拆迁了,而且还没给补助和安置房,这绝对强圌拆啊!
 +
 +
这个神奇的传说还没完,不知道又是哪位二百五高人把这事汇报进了朝廷(还真当事啊),崇佛的隋文帝听说此事后,居然很兴奋的直接下诏宣布,为了感谢文殊菩萨对五台山一带做出了特殊贡献,从今天就起五台山就再也不用供奉那些不管用的中国神仙了!五座山峰的台子顶全部无偿划拨给了佛教!五个台子各建一座寺院供奉这位大慈大悲的国际主义战士“文殊菩萨”!
 +
 +
同时还根据五个台子的特点,宣布了几个台子的叫法和功能,就怕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在这待得不适应,把这位擅长乾坤大挪移的文殊大师的生活、起居、工作全部一次性规划到位,充分体现了“必须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人介入”的政策导向。
 +
 +
五台即能看日出的东台顶就归聪明文殊,能赏明月的西台顶就归狮子吼文殊,能观山花的南台顶就归智慧文殊,能望瑞雪的北台顶就归了无垢文殊,不知道能干吗的中台顶归了孺童文殊。
 +
 +
五个台子一个都没落下,从此什么五峰山、什么清凉山都别叫了,正式更名为五台山,更深远、更有意义的名字叫:
 +
 +
佛教文殊大菩萨驻中国五台山综合道场开发基地。
 +
 +
也就是从这会开始,五台山彻底上了一个台阶,五台山的和尚们全面实现了在地域上全面占领和扩张,原来可就是五个台子下面的那一块空地,现在好,五台山全是我们的了,和尚们可以奔走相告啦!
 +
 +
在得到了地皮实惠的同时,五台山还在皇帝的直接关怀下正式确定了对外的整体形象和权威偶像派兼实力派代言人,也就是从隋文帝开始,五台山佛教综合开发公司地产筹建项目部正式签订了文殊菩萨这位偶像巨星作为长期形象广告代言人,开始了漫长和充满希望的百年老店经营发展。
 +
 +
 +
===== 不得不承认总结经验教训确实是和尚们的强项(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5) =====
 +
 +
说五台山之前还得插一句题外话,这位对五台山发展起到了一举定乾坤、雄才大略的隋文帝信了一生的佛,但是阴差阳错的也不知道是那一炷香没烧对,最后得一暴死。
 +
 +
《隋书•杨素传》和《资治通鉴》都是这样记载的:
 +
 +
初,上(杨坚)寝疾于仁寿宫也,(陈)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
 +
 +
以上这段话的大意就是隋文帝的小媳妇被当时的太子杨广调戏,隋文帝发现的时候已经是重病缠身,又气又怒的隋文帝急火攻心,但是又控制不了局面了,结果想收拾逆子杨广反被逆子杨广给收拾了(我很是费解杨广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这老爹眼看着就明显不灵了,就算是再色胆包天隐忍一下也就几天的事,而且依照类似这样的史书记载杨广是个很阴险而且很有心计的一个人,能做这样没头没脑的事就很让我费解了)。
 +
 +
姑且不论这段史实的出处(可以肯定这是李圌世圌民这龟孙子改的),反正印证了一个事实,隋文帝不是气死的就是憋屈死的,死的很不爽(不过好像没人死得很爽啊,这是个病句)。
 +
 +
隋文帝挂了后,隋帝国综合发展公司在新任CEO杨广的带领下也没能坚持多久就同之前所有崇佛的朝代一样,宣布破产重组了。
 +
 +
不能说这就是政圌权崇佛的下场,但是崇佛的间接结果确实是导致很多有道行的道士们没事干(五个台子连一个台子都没给留,一股脑全给了和尚了),没事干的道士只能凭着身上的知识和技能组织起来跟政圌府对着干,李绩(就是评书里的徐茂公)、魏征等等都是反隋的中间力量,看来任何时候政圌权对于宗教的管理都应该均衡,得让他们都有事干,最好还制造机会让他们对掐,这样才能稳定自己的管理权威,这在管理学上说就是不能让下属们关系太好,必须让他们之间勾心斗角才便于你的统一管理,下属们都拧成一股绳了对付的只能是管理者自己。
 +
 +
隋文帝期间在五台山佛寺建造史上首开了在五个台顶上建构佛寺的空前之举,虽然这一件事只能说是一次政圌府性投入,但是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隋文帝对五台山佛教事业的支持力度,事实上我们的隋文帝还真是对五台山的推崇远不止于此。
 +
 +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隋文帝专门遣亲使到五台山设斋祀佛,而且亲笔疏书口诛笔伐他的老上级、老领导北周武帝宇文邕。
 +
 +
疏曰:“大隋皇帝佛弟子坚,敬白文殊大士。周武乱常,侮灭圣迹,致者无以开迷,智者无以入圣。联往植善因,寄兹昌祚,起废兴残……”
 +
 +
从这就能看出,隋文帝对五台山的支持绝不简单停留在表面功夫,貌似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国策。
 +
 +
在国家政策、财力、物力等等多方面综合支持下,五台山佛教综合地产开发项目从汉朝立项,终于千辛万苦的在隋朝完成了全面征圌地项目的实施计划,在正式取得境内全部征地完成的大好局面后可以正式更名为“道场”。
 +
 +
同时,还不仅完成了楼盘地产的全面接手,而且还在形象代言取得了不俗业绩,得到了整个佛教界偶像派大师文殊菩萨的中国独家形象签约权,而且还是终身有效,从此五台山就开始以文殊菩萨为独家代言开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壮大了。
 +
 +
对五台山而言,永恒的偶像派巨星文殊菩萨大师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独家代理权的取得才真正是划时代的大事件!
 +
 +
才是影响古今中外的大事件!
 +
 +
才是五台山最值得称道的大事件!
 +
 +
上面的是大事件,在现实中,能促成这件大事的人绝对值得所有五台山人纪圌念,但是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都找不到这活是哪位大师在隋文帝那运筹帷幄做出来的,居然能得到了隋文帝这样大力度的支持和认同,我很是钦佩这样的大师,这才是真正的牛人,这位不知名的大师,以实际行动再次印证了名僧道安大师的名言:“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句话太深奥,太精准了。
 +
 
 +
五台山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师把他带上了新的历史台阶,但是规范了五台山和尚整体修养和素质的大师倒还真是能查到,前面说过和尚们除了政府公关做的成功以外还有一项最好的优秀传统:“不断的总结和改进”,这在现在用比较流行的话讲就是“企业得不断的学习才能成长、才有进步”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时的五台山就有这样的人,五台山很幸圌运,因为那个年代很少这样的名僧,这样有道行、有远见、有话语权而且能独树一帜的名僧,五台山不仅有,而且居然还有好几位,五台山佛教不发达都难。
 +
 +
“道宣大师”(公元596年至公元667年),润州丹徒(今江苏)人。
 +
 +
16岁落发,入日严道场。约20岁时,到大禅定寺依智首受具足戒(这个很深奥,我在普陀山篇会有专门介绍,反正大家记好,能受这种戒的和尚基本都是大师级人物),研读《四分律》,专研律学。
 +
 +
后在终南山建立戒坛,传授具足戒,成为南山宗主,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
 +
 +
常四方云圌游,曾到五台山,在中台弘律传戒,大力整顿五台山佛教学风,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五台山之前的律学转变为了律宗(学变宗,这个历史性的进步不用我多啰嗦了,大家都懂得)。
 +
 +
道宣创宗之后,戒坛遍于全国,同时还使五台山拥有了中国北方著名的戒坛。
 +
 +
关于这个戒坛可能有朋友不懂,我解释一下啊,简单讲这个就是和尚这个职业的营业执照颁布机构,要知道和尚这个白吃白喝的职业在历朝历代就算是举国崇佛的朝代也是要受到严格控制的,不是谁不谁的自己拿个刀子整一光头就能干的,必须获得国家政圌府和管理机构认可,也叫“度牒”,这个就是这个职业的从业职格证,也就是白吃白喝通行证,可以想象这个证件是多么的炙手可热,所以这个证件必须通过国家的严格审查才能颁布,全国具备资格和有权力发放这个证件的机构也没几个,五台山也是这会才获得这个大肥缺,获取这个意味着什么我想就不用我多说了,所以说这位道宣大师绝对是很有些道行的。
 +
 +
“解脱大师”(?至公元653年),这位是土生土长的五台山人,华严宗的先驱之一。
 +
 +
最早出家于五台山昭果寺,后定居于五台山佛光寺。
 +
 +
其时华严之学大盛,解脱大师与时俱进,精研华严,在寺弘传佛法近50年。因他德行高洁,慕名而来听讲者日达万人。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重修了佛光寺,扩大了五台山对整个中国佛教界的影响。关于这个华严宗为什么大盛,我在后面也会讲到,这个也很有玄机。
 +
 +
两位国宝级大师的前赴后继可以说给五台山打下了良好的底子,最大的成果是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师根据佛教之前的发展及时的总结了经验教训。
 +
 +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什么年代,和尚这个职业必须保证他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就是必须保证队伍的基本素质,不能为了发展和壮大不计后果的一味广收门徒,这样的结果除了被统圌治阶层盯上以外没有任何的好处,之前的灭佛都是从滥收门徒开始的。
 +
 +
“和尚”;这个称谓和从业执照坚决不能滥发,必须规范和控制,必须通过严格的学习和考核后才能颁发,由此五台山有了执行至今的寺院管理办法。
 +
 +
五台山寺院组织的管理很有特色,大致分为“子孙庙”与“十方庙”两种。
 +
 +
所谓“子孙庙”就是只接受小沙弥,寺院内按师祖、师父、徒弟、徒孙序列排位。一个寺庙内按照师祖可分成多个家族。
 +
 +
寺庙除共有财产外,每个家族和支系还可以有私产,像地产、金银等等。师父圆寂后,徒弟们就可以分遗产。
 +
 +
“子孙庙”还严格规定:本寺职事必须由本寺僧人担任;家族如要拍卖私产,必须售给本寺其它家族。
 +
 +
看到了吧,这首先就控制了和尚的无休止的发展,同时还保证了寺院的财产不致外流,基本上不允许和尚们自立门户,同时也成功的控制了成功和尚的流失和向外发展,你这一脉要是人跑了,很可能就分不到财产或是影响剩下的和尚们,家族株圌连式管理办法。
 +
 +
但是,同样问题也会出现,这人都留下了后,饭又不够吃该怎办?这样的约束反而自然而言的就控制了和尚的数量,就这么点吃的只能有这么多的和尚,总不能为了多一个和尚大家一起饿肚子吧。
 +
 +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所谓的各家族为了在寺里占据更重要的话语权,所有和尚都必须把精力放在修行上,道行高的家族才能管事,再这样现实的激励下,各个家族都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进取心,五台山佛教也正式基于此,才在整个佛教界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力。
 +
 +
所谓的“子孙庙”大概就是这样的,五台山大部分寺庙都是这种模式,这就是保持五台山佛教常盛不衰的基本组织形式。
 +
 +
另外一种“十方庙”就相对简单,这里不准剃度,僧人一律按平辈称呼。
 +
 +
外面的云圌游僧人进寺,挂了单,就是寺庙中的当然一员。只要遵守戒规,具有相当能力,即可担任重要职事。
 +
 +
这种寺庙可以说是开放式的,但是也因为这种开放式的寺庙的存在,也在一方面保证了五台山能不断的接受外来思想,保证了五台山佛教整体不至于盲目自大和闭门造车。
 +
 +
同时,不允许“十方庙”给外来的和尚剃度和颁发和尚营业许可证,这就又完全限制了和尚的泛滥和良莠不齐,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子孙庙的一种补充,所以说五台山的兴旺绝不是简单的一件事,也不是一个和尚决定的,还真是群策群力的结果。
 +
 +
 +
===== 两文一武一片旗(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6) =====
 +
 +
在整个的隋唐时期,我们的五台山佛教得益于当权者的支持,发展的是要风得风、要水得水。
 +
 +
首先是隋文帝的正式官方认同和支持,其次是杨广在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将之前管辖这地的地方行政名称:驴夷县(这名起的怎么听怎么别扭,一点都没有高大上的感觉),正式更名为五台县,县以山名,这种事可不是今天才有的,由此就可见到五台山在当时的影响。
 +
 +
到了成功策反了隋朝的唐代,诸位姓李的虽然崇道教为国教,但是对佛教其实还真是很照顾的,而且对五台山更是变本加厉的扶持,以李渊为首的李氏家族从太原起兵而得天下,自然而然对境内的五台山推崇备至。
 +
 +
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所以尊五台山为“祖圌宗植德之所”。
 +
 +
据说,这个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就对佛教许下大愿,说当了皇帝,一定大弘三宝。当然,这个纯属李渊个人心怀鬼胎四处寻求寄托之举,要真是因为他这许愿而得到佛祖保佑的话,那之前的隋文帝、隋炀帝爷两可也没对佛祖不敬啊,人家爷两更是毕恭毕敬的供奉着,而且隋文帝对五台山的支持完全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才是五台山最大的贵人。
 +
 +
就凭这一点,五台山的文殊大师总不能因为李渊的一句空话就把之前一直大力供奉自己的隋朝爷俩干掉吧。要真是这样的话,我就可以认定敬佛这事不太靠谱,只管给佛许点空头支票就成,反正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敬佛到底有什么用来。
 +
 +
李渊建立唐朝后,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说话算数的在京师集聚高僧,立十大德,正式以最高权力机构的名义涉及管理僧尼事务。
 +
 +
同理,和隋文帝下场一样,对佛教也大力推崇的李渊没多久就被自己的亲儿子给拿下了,而且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另两个亲儿子干掉了,想象一下,一个老人,在晚年亲眼看到几个儿子为了家财互动刀枪,几个儿子拼的你死我活的,而且自己最后还被杀了另几个儿子的混圌蛋亲儿子关起来的心态。由此可见这个敬佛到底有没有好处呢?
 +
 +
吸取了老爹经验之后的李圌世圌民很鸡贼,这方面就大有改观,虽然也算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但是很理智,重启了佛教的译经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度僧三千人,都给我译经去,都去干点正经事,普及下基础教育工作吧。
 +
 +
同时,李圌世圌民最大的举措是为了化解当时的矛盾和巩固自己的政圌权,居然在当时争天下的各地旧战场开始建造寺院,就地以佛教的和尚们来化解仇怨,避免死去的人和他阴魂不散,这一手玩的还真是高明。
 +
 +
对于五台山,李圌世圌民在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专门下诏:
 +
 +
“五台山者,文殊必宅,万圣幽(木妻),境系太原,实我祖圌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
 +
 +
是年,五台山在政圌府的支持下又建十刹,度增数百(这个数字就足以说明李圌世圌民吸取了经验教训,没有毫无保留的扩大)。
 +
 +
同时,据古《清凉山》载:
 +
 +
从太宗到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邦赍供,不可悉记矣,”。
 +
 +
李圌世圌民还认为五台山既然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实我祖圌宗植德之所”(说实话,管你什么事啊,这是人家隋文帝干的活),基于此,就得第一保证五台山的供奉,真不知道隋文帝地下有灵听到这话是个什么想法,隋文帝肯定会去找九华山的地藏大师申圌冤告状。
 +
 +
很多的史书记载唐朝皇帝的宗教政策都是“扬道抑佛”,根源是带有突厥血统的李氏家族为了隐瞒自身外来户的本质,到处鼓吹自己家族是出身于中国古老的道家始祖老圌子李耳,整个李氏家族就是老圌子的后裔。
 +
 +
其实我觉得这事很无聊,是不是有血统关系不重要,关键现在你就坐在那个位置上了,而且历经了那么多的战乱和民圌族大融合,中国人早就不是最初的中国汉人了,已经包容了很多的外来文化。
 +
 +
所以说这些实际上都不重要,只要你能让大家好好吃饭好好生活就行,老百姓们的要求很低。
 +
 +
当然,这都是李氏家族外表的东西,虽然表面是扬道抑佛,但是亲身经历了在道教人士成功协助下搞掉了隋朝的李氏家族深知道士们的厉害,名义上是扬道,而实际上却是抑道,相反倒是通过暗地里对佛教的支持来控制道教的发展。
 +
 +
关于这点,可以纵观整个唐朝时期,除了中间那几年的会昌法难期间,佛教的和尚们过得好像比哪个朝代都舒服,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高于道教,反倒是道教倒还真没享受到国教的什么优惠待遇。
 +
 +
所以说唐朝是个最虚伪的朝代,打着“扬道抑佛”的旗号却行着“抑道扬佛”的实际,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佛教很顺利的发展成最大宗教,当然这和和尚们一贯奉行的奉承权圌贵的宗旨有关。
 +
 +
佛教发展顺利,规模越来越大就必然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聚集点,也就是所谓的佛教中心,当时的五台山在隋文帝时期成功册封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再加上地处李氏家族的发源地等等各种利好条件综合优势下。我们的五台山终于从唐朝开始,真正的成为了全国的佛教圣地,开始在中外佛教界发生重大影响,所以说五台山有今天,隋唐两个时朝应该是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
 +
 +
五台山的发展可以说是贵人相扶,如果说佛教的衰亡可以用“三武一宗”的灭佛总结的话,五台山甚至整个佛教的发展也可以用几个贵人来诠释,我也大胆的给他们起个统一的称号,就叫:“两文一武一片旗”,几位大贵人有的我之前已经讲过了:
 +
 +
北魏孝文帝;隋文帝;这是两位“文”,下面就得说下五台山的第三个大贵人:
 +
 +
大周武帝武则天。
 +
 +
===== 李世民(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7) =====
 +
 +
说实话,关于这位仁兄,我还真是懒得说,但是要说到武则天的话还真的从她的前夫说起,而且不管怎样吧,李圌世圌民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我还是客观的评价一下吧。
 +
 +
首先看下史书的记载吧(当然这个历史都是李圌世圌民这孙子自己编的,极端的不靠谱):
 +
 +
公元617年,李渊在英明的李圌世圌民单独一人的鼓动和劝说下起兵反隋,从晋阳起兵造圌反。
 +
 +
李渊以李圌世圌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开始了漫长艰苦的创业,从这会开始,这个糊里糊涂的李渊就明确地告诉了李圌世圌民,咱们老李家这就全靠你了,咱老李家只有你是人才,而且还是全中国的救世主,只要是咱们能成功就封你为太子,以后天下就是你的了,然而英明大度的李圌世圌民并没把这事记在心上,这孙子是个大公无私、不图回报的人,无私的他开始了前赴后继的努力。
 +
 +
李圌世圌民的丰功伟绩的起点就非常精彩,太原造圌反前夕,李家在他英明神武的策划和领导下干净利索的干掉了杨广派来监视李渊父子的“探子、小丑”王威和高君雅(这两位到底怎样,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
 +
 +
随后李圌世圌民又派出了刘文静出使突厥,仗着血脉关系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一出手就清除内患和联系了强势外援,绝对的雄才大略,就是不清楚这算不算投敌卖国呢?
 +
 +
随后更是在李圌世圌民的决策和领导下,认真服从弟弟指令的庸才哥哥李建成的“配合”下一举夺取西河郡。正式确定了李氏家族的地盘。
 +
 +
公元617年六月,正式起兵。李渊自为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圌世圌民为左右大都督,随后在李圌世圌民的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下先直取长安,撼隋朝之首脑。以四子李圌元吉留守太原,兵发长安。
 +
 +
李氏家族的部队在李圌世圌民的带领下于霍邑大破隋将宋老生,从龙门渡黄河,又是在李圌世圌民的主持下开永丰仓赈济百姓,一时间拥者无数,深得人心。
 +
 +
十一月,李氏家族部队攻克长安,还是在李圌世圌民的建议下先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唐王。
 +
 +
直到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五月,废黜杨侑,老李家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唐朝正式建立,貌似所有活儿都是李圌世圌民一个人干的,全都是李圌世圌民的功劳,我很怀疑李渊、李建成都是干嘛的。更诡异的是,这个糊里糊涂的李渊在称帝后,居然背信弃义的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啦,完全忘了当初都是李圌世圌民的功劳,只给了个尚书令、秦王,太昏圌庸了。
 +
 +
李渊压根就没提在晋阳答应李圌世圌民的事,这个老爹很偏心,但是我们的李圌世圌民却宽容的默认了,还是任圌劳圌任圌怨的干活,绝对大度!
 +
 +
虽说李圌世圌民没说什么,但是太子李建成却不知好歹,眼看着任圌劳圌任圌怨的李圌世圌民声望一天天的高涨,心里越来越发慌,但是庸才李建成不去选择努力好好学习,迎头赶上,而是联合另一个庸才四弟齐王李圌元吉共同排挤大好人李圌世圌民。可谓不仅是不识好人心,简直就是只会圌阴谋算计的小人。
 +
 +
李建成凭着太子的地位利用高官厚禄等等阴险手段也拉拢了一批小人,这群唯利是图的小人以当时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战功赫赫的名将薛万彻为代表,特别注明一下,李建成拉拢的这些人都是使用了很多非常手段,反正不是高官就是财富甚至女人等等吧。从他的这些手段就能肯定的是这些人绝对也不是什么好人,贪图富贵、贪财好色,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群酒囊饭袋。
 +
 +
相比之下,我们英明神武的李圌世圌明的手下象什么杜如晦、房玄龄、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圌君廓等才是大唐朝真正的骨血圌精英。
 +
 +
李圌世圌民麾下都是精英,阴险的李建成很不放心,利用权势无端的建议讨圌伐当初李圌世圌民拉来的盟友突厥。这还不算,还算计着通过战争把李圌世圌民麾下的精英都给控制住,找机会把你们统统一勺烩了。
 +
 +
更狠的是狼心狗肺的李建成居然在李圌元吉的建议下准备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干掉李圌世圌民,不幸这些小人的伎俩连深明大义手下都看不过去了,秘密的通告了李圌世圌民,李圌世圌民迫不得已先发制人。
 +
 +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圌兵变,当场格杀大坏蛋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圌元吉,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
 +
随后,英明神武的李圌世圌民一举夺取了唐朝的控制权,皇帝老爹李渊看到事已至此,再加上一直愧对李圌世圌民,深明大义而且心甘情愿的让位给李圌世圌民,李圌世圌民终于当上了皇帝。
 +
 +
以上内容都是李圌世圌民自己说的,也是基本所有史书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因为李圌世圌民上台后干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偷偷改史书,而且改的很彻底,所有相关的记载和文字全部被李圌世圌民消灭的干干净净,只有他自己说的留了下来,这就是李圌世圌民。
 +
 +
现在这些已经都无迹可寻了,但是被人篡改的历史多少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些许疑问,我就把这些疑问一一列举出来,大家可以自行评断:
 +
 +
疑点一:李渊从太原起兵,势力并不是很大的李氏家族迅速进入关中,而且一举定长安,按照李圌世圌民说的那是他的英明神武,但是实际上在起兵之前李渊就已经开始着手部署了,除了大本营太原以外就是更为重要的河东一带,这才是起兵后一举得手的关键。
 +
 +
而恰恰是这一带,主管经营的就是李建成,相比李渊父子亲信一干人都在太原发展而言,在河东一带就李建成一个人,关于李建成到底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的还真是找不到,不过就凭着起兵后能快速通过河西一带攻入关中,甚至直抵隋帝国核心长安一点就能知道李建成是不是无能。我猜想谁也不能说一个无能的人独当一面会有这样的业绩吧。
 +
 +
疑点二:李渊其人是不是昏圌庸,从历史上看,李渊很可能比他的几个儿子更有远见,这样一个有远见的人先封了李建成和李圌世圌民并为统兵统帅,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推敲,而且之后更是违反了所谓毫无根据的对李圌世圌民的承诺,封了李建成为太子,先不收这个承诺的真实性,只说这事后来的结果我觉得有两种解释:
 +
 +
一是李建成势力庞大,李渊不得已而为之;
 +
 +
二是李建成是名望所归;
 +
 +
不管是哪种解释恐怕说李建成无能都说不通。
 +
 +
疑点三:人才的纠结,看下李建成麾下的人:裴寂、王珪、魏徵、薛万彻,历史上这几位都是很厉害的人物,还真都是大唐朝开国的元勋级人物,而李圌世圌民的手下相比这几位还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能相提并论的大唐帝国真正的股肱之臣诸如李靖、李绩、宇文士及之流都在太子争斗中保持中立,这点也很值得怀疑。
 +
 +
疑点四:历史上最大的疑案“玄武门事变”,到底根源在哪恐怕没人知道,知道的就是李圌世圌民发动突然袭圌击,我个人认为要是李圌世圌民真的威名赫赫,犯不上用这招吧,同时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完全有机会、有能力名正言顺的干掉李圌世圌民,但是李建成并没有,也就是说李建成可能顾忌到这是自己家人,但是李圌世圌民毫无顾忌,双方的势力也好、能力也好、甚至威望也好我觉得都能说明问题。
 +
 +
疑点五:要真是顺应民意的干掉了李建成一伙,宽宏大量的李圌世圌民为什么要毫不留情的斩草除根,李建成、李圌元吉全家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而且还逼圌迫老爹李渊让位,对自家人用这样凶狠的手段,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什么人。
 +
 +
关于之前的疑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都无迹可寻,聪明的李圌世圌民最大聪明之处就在于修改史书,整理“语录”。让千百世的后人只能依据《贞观政要》、《旧唐书》、《新唐书》这类书去认识唐初的历史,去认识他。
 +
 +
据史载:李圌世圌民曾经先后三次要求亲自观看高祖李渊和他本人的《实录》,插一句话,这个所谓《实录》按历代传下来的规矩,是专门记录当政者言行的,为了保持它的严谨性,从来都是严禁当政者看的,是留给后人看的,这是中国史官不成文的规矩,而且也被历代史官所继承,所以对于李圌世圌民的要求前两次史官都婉言拒绝。
 +
 +
李圌世圌民碰了几回壁后很鸡贼,我圌干脆换了你们这帮不识时务的史官,监修国史这活交给了死党宰相房玄龄,怎么回事大家自己想吧。
 +
 +
于是乎房玄龄等人也很识时务、投桃报李的将删改成的《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各20卷呈上。而且经过李圌世圌民的反复授意、暗示、威胁等等就成了现在的“两朝实录”,别的不说,里面就李建成、李圌元吉两人就形象十分的丑恶。
 +
 +
我觉得李圌世圌民可能还真的有些手段,起码在他为政期间多少还是有些功绩的(当然就与这人的一贯不靠谱,这事说实话也不一定靠谱)。所以对于历史上每个人都应该客观的评价,但是当我只能看到的全都是对李圌世圌民的歌功颂德我就很怀疑了,正如章太炎先生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的:“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章大师这话说得很精准。
 +
 +
关于李圌世圌民的功绩我就不多说了,几乎所有的史书溢美之词都说的够够的,可能我很偏激,也可能我很愤青,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李圌世圌民的看法,综合而论李圌世圌民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不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朋友、甚至好父亲,但也正是基于此,他可能还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治理国家、对外事务等等方面都还称职,人类历史上最没有信义的就是政治家,但是也是恰恰不可或缺的,仅此而已。
 +
  
 +
===== 武则天一(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8) =====
 +
 +
武则天,名“曌”(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己发明的,顾名思义就是明月当空的意思,也能看出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人的雄心和抱负),山西文水人。
 +
 +
武则天是唐开国功臣武士彠的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
 +
关于武则天家族的出身挺有意思的,历史的记载如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说她“地实寒微”;《资治通鉴》中记载突厥默啜可汗也曾说是“武氏小姓”;不好说是不是真正的寒微,但是从她日后的掌权的政治作为看,起码对当时的豪门贵圌族不怎么感兴趣。
 +
 +
至于武氏家族是不是真正的出身寒微现在应经无据可查了,但是在那个年代想成功你要是没点背景还真有点难度,武氏家族也一样,没有什么偶然性。
 +
 +
先说下武则天的老爹武士彟吧,新唐书《武士彟传》:
 +
 +
“武士彟字信,世殖赀,喜交结。”
 +
 +
而据《册府元龟》记载:
 +
 +
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
 +
 +
同样还是这本《册府元龟》说到武士彟在青年时期家里很穷,为了生活挑担子去各村卖过豆腐,又曾和同乡经营过木材生意,“因致大富”。
 +
 +
这里面我个人觉得有点奇怪,首先这位家境贫寒迫不得已买豆腐为生的人怎么可能有能力读书,要知道当时让小孩读书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可还真是件奢侈而且负担很重的事(教育不普及啊);另外买豆腐的再加上倒腾木材的而大富,我同样很怀疑,当然这事首先是通过努力和运气完全有可能的实现,但是也就短短的几年光景,这位武士彟就大富,我很费解,这里面应该没这么简单。
 +
 +
我查阅了很多的史料关于武氏家族的,但是还真就跟其他史书说的一样,毫无背景可言,但是却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被我这样较真的人注意到了(很多时候历史就是这样,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就能看到或猜到一些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历史的好玩之处)。
 +
 +
武则天当皇帝后追封自己的长辈只追封到爷爷,就是说再往上的家族要不是隐瞒了,要不就是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个爷爷却露出了点问题:
 +
 +
“武华”;官居隋朝东都洛阳郡丞,这家人搞了半天是公务员出身。
 +
 +
关于这个武华是什么时候当的这个洛阳郡丞我实在没找到佐证。但是我在本书中的“九华山”那篇中还会讲到隋炀帝的事迹,这先给大家说个头吧。
 +
 +
还在隋朝期间,洛阳城破败不堪,隋文帝于是下令重建洛阳城,并把这地儿定位东都,名称、地位都有了,可见这个重建项目会有多浩大。
 +
 +
当时,修建这个洛阳城的就是隋朝著名的大贪臣、能臣杨素,也正是因为杨素的这个特点,隋文帝才把这活交给他,说白了,就是让这位也是劳苦功高的人赚点钱。
 +
 +
杨素修洛阳城,任洛阳城城建总指挥长,武华任洛阳副市长,这里面要是没关系打死我都不信,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当时没有一点背景的人是不可能当上这样的巨肥官吏的,要知道在隋朝初年科举制度虽然建立,但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格局,也就是说平民百姓虽然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但是做到郡丞这样的高级公务员还必须得有一定的背景。
 +
 +
这个洛阳副市长武华的背景我没找到,那就不管有没有背景了,我大胆的做个假设,这个武华极有可能是杨素的心腹,在担任洛阳郡丞的时候伙同建筑承包人杨素一起联手作案,着实的贪了不少钱,后因杨素事发而弃官不做,带着大把钱财跑到了偏僻的并州文水县,从此隐姓埋名闷头发大财开始享受生活了。
 +
 +
这种猜测就能给武华的儿子武士彟的突然大富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钱财不是做生意做出来的,而是贪出来的。
 +
 +
同时武士彟也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和雄厚资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适当的闯荡闯荡,正好碰上隋末大乱,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李渊也正好苦于没钱招兵买马,具体不知道是受到李渊的要挟还是武士彟自己主动投靠,反正武士彟极具投资远见的把大把的家财投入了李渊身上,也因为这些投资日后武家就飞黄腾达,这项政治投资居然收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收益,也该着武氏家族走运啊。
 +
 +
这是武则天父辈家族的前因后果,重要人物一般登场前需要交代的东西很多,老爸说完了接着还得说下老妈。
 +
 +
武士彟跟着李渊越混越抖,而且还应了中国当今流行的一句话,男人最得意的事就是“升官发财死老婆”。这个武士彟就相当的有运气,不仅升官而且发财还死老婆,按当今的话讲简直就是走了狗屎运了。
 +
 +
既然家里的老婆挂了,那就再找一个吧,新一代的高官在皇帝的支持下很容易就找到了理想中的老婆:隋朝皇族杨达的女儿。
 +
 +
这位杨达在隋朝不仅是皇族,而且还是朝中重臣,著名的能臣杨素就评价他说:
 +
 +
“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
 +
 +
但是这位谦谦君子不幸在随杨广远征高句丽时挂了,老爹死了就算够倒霉的了,再加上可以依靠的家族的天下也没了,这就更惨了。这位曾经的皇亲国戚被新贵武士彟看上那就是幸圌运了,不然还不定发给谁去呢,这就是亡圌国之后女子们的命运。这位曾经的杨家公主甚至惨到连个名字都没有,历史上只称之为:“杨氏”,甚至在武则天当了皇帝封自己母亲的时候也只称为“荣国夫人杨氏”。
 +
 +
老爹武士彠在唐朝后期混的很不错,历任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都督、荆州都督等职,贞观年间,更加封应国公。
 +
 +
之前是不是所谓的世家子弟不用说,反正现在成了彻彻底底的世家了,父亲家族的故事再加上母亲家族的事对武则天的影响很大,我猜想对于武则天最大的教训就是:
 +
 +
一;父亲的发迹史告诉她,在当时,世家都是指望不上的,往往是毫无背景的人才是最有用的人,他爹就是这样的人,世家如李氏家族内部就自己和自己掐个没完,完全靠不住。
 +
 +
二母亲的事迹告诉她,一个女人不能仅仅依附在家族里,那样的话不仅没地位而且一旦家族出事最惨的一定是家族中的女子。
 +
  
 +
这两个原则和思路贯穿了武则天发迹的整个历程,所以说从小的经历和家庭环境是影响人成长和性格的至关因素。
 +
 +
===== 武则天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9) =====
 +
 +
关于武则天如何夺取政圌权、如何算计、如何狠辣等等记载和演绎我就不去和大家凑热闹了,这和所有的政治家都是一样的,好的坏的都那么回事吧。
 +
 +
但是武则天的作为还真是和她的老师有关,武则天最早的政治课老师就是李圌世圌民,李圌世圌民的政治手段前面已经讲过了,他的好学生武则天则更是将这些政治手段发扬光大,这些林林总总的我也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作为政治家武则天的一些比较经典的作为。
 +
 +
政治家武则天在整个唐朝期间绝对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更严谨的说所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重要衔接人,而且我认为还不止于此,既然是政治家,我就按照政治家的套路讲下武则天的政治作为。
 +
 +
首先就是著名的“建言十二事”:
 +
 +
这个应该是武则天所有政治思路的一个综合反映。
 +
 +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以天后的名义上圌书当时的最高统圌治者唐高宗,提出了著名的十二条政治改革措施,正式向全天下颁布了她的政治纲领。
 +
 +
在这说是上圌书,实际上也就是给高宗一个面子吧,这期间早就是武则天说了算了,所以史书还是称之为“建言十二事”。
 +
 +
这个“建言十二事”内容很多我就不一一道来了,统筹的说下几个方面吧:
 +
 +
第一:国计民生;
 +
 +
这是武则天首先强调的重点,也就是所谓施政以不扰民为主的利圌国圌利圌民重要纲领,同时武则天的纲领中没有现今政圌府流行的大话空话套话等等,就是一条:减轻农民的负担。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核心思路就是这两条,简明扼要。在这条主导思路下京城一带的徭役首先得到减免待遇,这是实际好处。
 +
 +
第二:减少政圌府性支出;
 +
 +
首先停止自李圌世圌民时代圌开始的打大规模对外作战,大幅度的减少军事预算,停止和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
 +
 +
再次减少国家公共工程投入,所有政圌府性投入都要经过严格的把关和审核,只要不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项目一律停建,从一切可能的环节减少支出;
 +
 +
最后武则天还以身作则,要求服务于宫廷的高档手工业作坊全面停止生产李圌世圌民期间为了彰显所谓的大唐盛世兴起的奢侈品制作之风,一切从简,为了显示决心,武则天还以身作则的自己就把当时皇后的裙子由繁杂的十三个褶改成了七个褶子,狠刹了郭美美之流的晒富之风。
 +
 +
第三:打击士族势力;
 +
 +
这个历史由来很久,武则天明智的发现近二百年来政圌权频繁更替的核心问题就是:士族势力庞大。
 +
 +
这点自从武则天一步步进入政圌权核心开始就一直是她的心头大患,回顾一下她的夺权之路,在她雄心勃勃想当皇后的时候就受到了来自于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的集体抵抗,而且当时集至高无上的皇权于一身的唐高宗也无能为力,要不是老油条李绩的默许,这事还真是难整。
 +
 +
总是不能一个人就说了算,可以说武则天恨透了这帮子世家大族的势力,同时这股势力也时刻在威胁着皇权的建立,可以说武则天这项政治举措深得唐高宗的认同,也是武则天政治天赋的杰出体现。
 +
 +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前有车轱辘后有辙,武则天认真学习隋文帝的政治精髓,加大力度提拔基层官员,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是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基层,而且善于学习和知书达礼,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毫无根基,也没法结党。
 +
 +
把这些有能力的学者型官员都大力的安插到政圌府各个核心岗位,应该说凭着他们的能力和进取心马上就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站住脚跟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
这一手无疑马上就从根本上削弱了传统世家势力,升官还只是武则天的第一招;为了保障这些新提拔的官员死心塌地的干活,武则天不仅局限于升官,为了保证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武则天还给大家涨工资,八品以上的官员工资一律上浮一级;
 +
 +
看到了吧,只要愿意跟着武则天混,不仅升官还能发财,此举一举奠定了以武则天为首的政治集团的形成,而且都是各个重要部门的岗位精英,效果很显著,这就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欣欣向荣的新群体。
 +
 +
逐渐稳定了局面后的武则天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大坏蛋、恶势力的保护伞长孙无忌,事情办得干净利落,毕竟这时候国家的命脉已经不在他们的手里了。
 +
 +
至此,武则天基本实现了君主集圌权,而且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时刻威胁皇权所谓士族势力被彻底清除,这点可以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
第四: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
 +
这个应该说是武则天的私心,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看还是具备时代发展意义的,过去的社会都是以父权为核心,自武则天起,开始把母权也提到了相同的地位,严格规定如果母亲去世,就算是父亲还在世,也要为母亲守孝三年。
 +
 +
规定虽然简单,但是意义却是非同凡响的,从中华民圌族最核心的孝道方面提高了妇女的待遇,从根本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当然也提高了她自己的地位。
 +
 +
这四个方面基本就能笼统的涵盖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别的不说,我个人认为这个施政纲领从根本上而言是很明智和高明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现状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政治家武则天完全可以凭借这个纲领性文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思路和措施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老师李圌世圌民。
 +
 +
话题扯回来,和任何事情发展一样,思路很好但是更关键的不是想法而是执行,没有坚定的执行方案就算是再好的思路也只是纸上谈兵,武则天在这点上同样毫不手软,手段也和思路一样,全面赶超老师李圌世圌民。
 +
 +
武则天的执行方略简单的定义可以称为:“刚柔并济”。
 +
 +
先说下所谓的“刚”,这点也是历史上饱受诟病的武则天用人之道:任用酷圌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酷圌吏中很有名的两人都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来俊臣和周兴。
 +
 +
所谓酷圌吏,我觉得历史上最能客观的评价的还是史家大师司马迁,《史记》专门用一个大章节《酷圌吏传》来描述所谓官员,虽然这些官员的施政手段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接受,而且我个人觉得司马迁也很不认同他们的过激行为,但是诸如“伉直”、“行法不避贵戚”、“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居岁余,郡中不拾遗”、甚至“其廉者足以为仪表”,等等溢美之辞还是屡屡见于《史记》的《酷圌吏传》。
 +
 +
所以说我觉得大牛人司马迁对于酷圌吏的评论相对严谨和公正,这些人其实都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往往都有其名扬天下的前提,最重要的这些人都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愚忠;就是说对皇帝或是当权者言听计从,让干嘛就干嘛,历史上的骂名往往也得益于他们为权力做出的不懈努力。
 +
 +
武则天期间的两位著名酷圌吏就是这样的人,为了配合武则天打击旧势力和所谓世家势力可谓是用心良苦,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基本上是把人类最阴暗的一方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在当时,而且这哥们儿两还为自己赢得了千古骂名,也算是在历史上留名了,但是这样的酷圌吏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就算是到头了,清算了几乎所有的政治对手后的武则天丝毫没有对这两位忠心耿耿的酷圌吏手下留情,为了平息众怨把两人都干掉了。
 +
 +
这事表面看是为被他们害死的人报仇,实际上这两位纯属替罪羊,最大的幕后黑手就是他们的后台:武则天。
 +
 +
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利益。这个我想就应该是李圌世圌民教给武则天的精髓。
 +
 +
 +
===== 武则天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0) =====
 +
 +
之前讲到武则天的为政手段刚柔并济的“刚”,其实之所以称之为“刚”,核心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强势打圌压政治对手,当对手被打的满地找牙,狼狈不堪的时候,自己的政圌权才能越来越稳固,不过稳定之后,之前那些打圌压手段和政策等等就基本没什么大用了,其中特别是这些充当狗腿子的人就完全失去了利用价值,这些人就是典型的背黑锅的主儿,而且要好好治理国家的话,依靠来俊臣之流就基本算是完蛋了,毕竟国家的治理不是几个酷圌吏能左右的。
 +
 +
武则天在政圌权稳固后,大力提拔了很多确实有才华和有能力的人,对于这些人武则天则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当然这时所谓的“柔”,但是这个“柔”必须是建立的“刚”性统圌治稳固之后的手段,这点刚柔并济的手段说实话作为一个女人而言武则天玩的非常到位。
 +
 +
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政圌权不稳固的时候任用酷圌吏来治理对手,政圌权稳固之后毫不犹豫的干掉这些民圌怨沸腾的酷圌吏来平息怨气,同时大力提拔有治理才干的文人来协助管理,可以说各个阶段的用人都必须有各个阶段的目的性,武则天在这点就非常的功利。
 +
 +
武则天自己当皇帝时期,一朝群臣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包括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经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新人。
 +
 +
关于这点,本质上还是源于最早的政治斗争需要,武则天为了打击传统的政治势力,必须大力提拔新人,只有在关键岗位统统换上自己的人才放心。
 +
 +
武则天提拔新人最为依赖的手段就是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为了提高进士的地位和笼络人心等等因素,武则天还开创性的发明了殿试制度,成功入围的人都有幸成为天子门生,这事对于读书人而言绝对的光宗耀祖,绝对让这些读书人对皇帝感恩戴德。
 +
 +
话说回来这些人也还真给武则天争气,不管是在政治斗争中还是为官当政方面都展示了绝对的能力和忠诚,尝到甜头的武则天再接再厉开创了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更多、更全面、更专业的人才扩充进自己的队伍,虽然说最早的目的是壮大自己的势力,但是这项政治制度还是给予了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当公务员的机会,从根本上提升了公务员队伍的知识含量和竞争机制,对时代的进步意义就不用我说了。
 +
 +
关于这点《资治通鉴》的评价很到位:
 +
 +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
 +
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最直接的表象肯定是国泰民安,我在武则天的开篇讲过,武则天可以说是唐朝最重要的皇帝,说的简单点是承上启下,说的复杂点其实整个所谓的盛唐赖以生存的政圌权结构,甚至后来的地位和名声其实都是武则天一手整出来的,这个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我列举点数字大家就能明白个一二三。评价一个政圌权是不是所谓的盛世,在我国历史上有个最简单和直观的办法:人口增长数。
 +
 +
隋朝在杨广的统圌治期间达到极盛。
 +
 +
《资治通鉴》:“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
 +
别的不用看,光看人口就有八百九十万户,按照一户四口人简单计算的话大概就是3560万人,当然,这个没算上台湾和钓鱼岛,但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庞大的数字。
 +
 +
上面是历史上祸国殃民的杨广统圌治期间的数字,反过来看看厚圌颜圌无圌耻的李圌世圌民自己厚着脸皮写的所谓盛世的“贞观之治”是个什么情况?取个中间的年代吧:
 +
 +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户数约三百零四万,口数1235万左右,也没算台湾和钓鱼岛,但是加上了辽东和高句丽;
 +
 +
这个和杨广时期的数据对比一下,大家自己看吧,这就是所谓被李圌世圌民歌功颂德的“贞观之治”。
 +
 +
武则天实际当政的唐高宗期间,
 +
 +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为380万户,人口数1520万;
 +
 +
武则天退位的时期是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为615万户,人口数3714万;
 +
 +
按照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数字说明一切,事实胜于雄辩,相比隋朝的统圌治,李圌世圌民是进步还是后退大家自己想,就算是隋末的连年混战人口流失很大,但是已经在英明无比、千古一帝的李圌世圌民统圌治了多年的贞观年间人数依然不及当时的三分之一就有点问题了,就先不说我对李圌世圌民的作为很是怀疑这事,凭着这孙子改史书这劲头我就可以认定,他治圌下所谓的盛世其实都是这孙子不圌要圌脸皮编来骗人的;
 +
 +
其次在武则天当政初期可以看到人口的增长并没有显著的提升,也再次证明之前的皇帝并不急于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或是根本没办法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
 +
所幸从武则天实际控制政圌权开始算的六十六年间,唐朝的人口数就超过“盛世贞观”时期的三倍,势头还超越了当年全盛时期的隋帝国,我想这个就更足以说明问题了,起码在保证人口增长方面武则天做的比前几任唐朝皇帝都好,这样我就更怀疑所谓的“贞观之治”,从数字上看我只能断言所谓的大唐盛世其实就是武则天一手开创和构建的。
 +
 +
上面是之前的,说是延续也好,说是开创也好,大家自己想吧。
 +
 +
至于后来的“开元盛世”我就不多说了,一个文艺2B青年当政,是不是能当好皇帝,历史已经说明了一切,武则天一手经营的庞大帝国没几年就彻底的挂在了所谓的盛世明主实际上的文艺2B青年李隆基手上了,说白了就是武则天苦心经营的天下从文艺青年侥幸当政开始,就开始一天不如一天,直到武则天期间积累的精英损失殆尽之后,也跟着彻底完蛋了。
 +
 +
政治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并不能说明武则天就是完人,武则天首先是个女人,当女人难,当个名女人更难,当武则天这个欲圌望很强的名女人就是难上加难。
 +
 +
首先没法解决好的就是她的个人生活问题,要是皇帝娶个三妻四妾的很正常,但是女人整出个很多男宠就很不正常,毕竟那会还是一个传统思想严重的封圌建时期,作为皇帝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作为女人就没人能理解,这点,当然也包括今天的我。
 +
 +
武则天的个人问题就不多说了,不管怎样,起码武则天敢作敢当,想玩就玩个痛快,也算是个有骨气的女人。
 +
 +
除了私生活问题以外,武则天还有一个致命的硬伤,作为女人天生的弱者,武则天是个奇人,政治天赋其高,但是军事天赋就极低。
 +
 +
武则天当政期间为了打击传统的世家势力,前前后后杀了不少可能捣乱的武人世家,失去了这些军队核心的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首先在西域,著名的安西四镇丢了个干干净净,虽然后期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但是已经在西域一带丧失了之前隋唐期间凭借强悍武力积累下来的赫赫威名。
 +
 +
其次是北方,本来已经被消灭的东圌突厥居然死灰复燃了。
 +
 +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率所辖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发了战争,失去了那些武将世家支持的大周政圌府居然对这样的叛乱无能为力。后来在武则天称帝后为了维护和平,不得已采取了委曲求全的策略。
 +
 +
这些不利因素在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十月似乎有了转机,篡位的默啜可汗为了获得个名分,积极的争取中原王朝支持,居然遣使请降,武则天很是高兴,自以为这就是一直坚持的所谓怀柔政策居然也能收到奇效,乐颠颠的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
 +
后来还担心这厮不满足,更加封“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等等默啜可汗渴望的名分。还通过多次的往来给了大量的物资,这些东西都是草原奇缺的东西,比如棉布、铁锅、大米、白面等等,数额都非常巨大,而且非常的实用,草原人民再也不用天天吃烤全羊了,终于可以喝上可口的粥啦。
 +
 +
武则天一心想着既然打不过我就收买你,东西不够我就上人,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双方建立的友好金钱关系,同时进一步腐化堕落这些亡命天涯的草原可汗,还给默啜可汗送了好些美貌的女子,同时还命自己的侄子武延秀娶了默啜的女儿为妃,金钱加亲家,这招还是跟李圌世圌民学的。
 +
 +
但是事与愿违,不识时务的默啜居然以武延秀非唐朝李氏宗室为由公然反悔,不仅将前往迎亲的这姓武的小孩给扣留了,还扬言要用武力帮助李氏恢复唐朝,以事实给了自以为是的武则天一记响亮的大耳光,武则天被扇的有点蒙。
 +
 +
武则天就没想明白,为什么李圌世圌民这样的小人都能玩好的招数,比李圌世圌民强很多的她怎么就玩不好呢?明明天下是姓武的说了算,为什么这帮不识时务的还总是惦记着姓李的呢?其实啥也不是,就是找个由头和你对着干而已。
 +
 +
盛怒之下的武则天命其内侄武重规等领兵45万反击默啜,满心想让你知道知道这姓武的也不白给。
 +
 +
但是结果很失败,姓武的还真白给,有了之前大批无偿支援物资的草原游牧民圌族们明显比以前还要生龙活虎,之前由于食品单一导致的营养不良都治好了,武则天的45万大军一点便宜没捡到,无奈灰溜溜的撤回来了。
 +
 +
无奈之下的武则天果断的决定,姓武的不行就换姓李的上,庐陵王李显先受封为皇太子,又任命为河北道元帅,再给配上当时的能臣狄仁杰当副元帅,接着给我打,这回没那么多兵了,带了十万人去。
 +
 +
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草原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十万人的大军愣是没找到人,人家骑着快马全跑了。
 +
 +
此后,默啜为首的草原势力就一直没少了骚扰,整个北方就没安生过,包括姓李的再次当政。
 +
 +
这还没完,在东北方面,不屈不挠的契丹民圌族又折腾起来了,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联合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进攻河北地区。武则天三次派兵讨圌伐,结果是一次不如一次,最后还是在奚和突厥帮助下才算收拾了这个让武则天恨之入骨的李尽忠(武则天还给这厮改了个名,叫李尽死)。
 +
 +
说实话在武则天当政期间我个人认为最失败的就是这个军事,所以说战争还得男人解决,女人就算是再大的天赋,在这一环节还是缺失,历史上堪称政治手段女人中第一人的武则天也没能整明白。
 +
 +
武则天怎么说也算是英明一世,在最后的关头再次体现了创举,挂了后,明智的立了一无字碑。
 +
 +
而且根据武则天的遗愿,挂了后还是和后任老公高宗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
 +
 +
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碑文是武则天亲自写的;另一块就是武则天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个字也没有,白板。
 +
 +
关于这个无字碑很多说法,我认为武则天一生干了很多看着违反常理的事,比如女人当皇帝、比如找了很多的男宠等等,聪明的武则天干脆也别自己说自己了,爱谁谁吧,反正这辈子算是值了,活的很滋润,很爽。
 +
 +
武则天这手很高明,也是很多皇帝做不到的。但是在历史上,一个迷圌信文字、而且唯一的女皇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关于这事有很多种说法(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不管是什么说法吧,历史却是公正的。
 +
 +
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没多久之后,著名的酒鬼就敢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酒鬼的话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很有力度的,绝对的一流媒体公信人物,我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酒鬼的诗至今,而且是越大越觉得这酒鬼在文学创作上确实有两把刷子,让人心服口服,所以说,酒鬼说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公允的。
 +
 +
 +
===== 五台山佛教真正的开山始祖(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1) =====
 +
 +
武则天建立的武周王朝脱胎于之前的唐朝,在封圌建皇权社会里,关于这个法统或是继承的问题很被读书人和社会看中,所以这事一直就是武则天很忌讳的事情,为了显示与之前的唐朝有明显的区别,武则天甚至不惜劳民丧财的把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
 +
 +
很明显,迁都是为了显示从根本上杜绝和唐朝的瓜葛,以示武周王朝的独立,这是政治角度出发的举措。
 +
 +
同时,为了彻底的区分和前朝的纠葛,光凭着迁都等表面的政治举措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思想上转变和接受。
 +
 +
所以,武则天在思想上做出了努力更是不余遗力,之前的唐朝姓李的为了显示纯正的中原血统居然能想出自己是老圌子的后裔这样恬不知耻的由头来,而且为了巩固这样的思维,举国崇道。武则天就反其道而行之,举国崇佛,和尚们居然在这种机遇下再次迎来了历史发展契机。
 +
 +
应该说在武则天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时候就开始了崇佛,基于隋文帝在五台山打下了良好基础,五台山也受到了恩泽和重视。
 +
 +
《古清凉卷》:“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十月,诏有司,五台等圣道场地僧寺,不得税敛。”
 +
 +
这项特殊的免税政策算是给五台山佛教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所有属于寺庙的项目都不收税,这绝对是个利好消息,五台山的和尚们哪怕是没地,也可以和当地的地主们合作,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避税,这个基础还真是绝大的利好消息。
 +
 +
同时在龙朔年间(公元661年),还曾“敕西京会昌寺沙门会赜共内侍掌扇张行弘等往清凉山检寻圣迹”。以皇室出面,第一次全凭想象绘制了五台山文殊化现图,体现了超乎时代的虚拟印象派创作技巧,使“清凉圣迹,益听京畿;文殊宝化,昭扬道路”。
 +
 +
从上面的一些表面的事迹可以深层次的看到这时的五台山,其实已经开始慢慢的占据了佛教市场的主流,较之以往的佛教以京城为核心的发展惯例,虽然这会还是以京城和尚为主导,但是已经开始受到了以武则天为首的新派统圌治者和当时主流和尚们的重视和关注,机遇有了,下面就看五台山的和尚们如何表现了。
 +
 +
在种种政策支持下,先不说还懵懂的五台山的和尚们,京城和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和尚们已经按耐不住这激动的心情了,纷纷跳上前台,迫切的表示愿意代表政圌权前往五台山,绝对不负众望和武则天的殷切希望,投桃报李的为政圌府、为权圌贵最点事情,这会和尚们表现出十足的积极和媚上,说的过分点和尚们不仅表现的奴性十足而且毫无廉耻。
 +
 +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名僧菩提流志(这位大和尚看名字就知道是印度人,由此可见这个佛教的“依国主”原则还真是胎里带的啊,印度和尚也这样)等上新译的《宝雨经》,在新译的经书中开创性的提出了“菩萨现女身”的说法,这个非常重要,典型的讨好武则天。
 +
 +
话说回来,反正原本经书都是印度文字,你们也看不懂,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当权的、愿意花钱的都算上,想听什么我这就给你翻译成什么,绝对的客户至上,印度和尚很有服务意识。
 +
 +
印度和尚的举动很聪明,但是谁都不傻,举天之下的人都知道这位大和尚暗示的是什么意思,节选一段吧:
 +
 +
“尔时东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佛告天曰:‘……天子,以是缘故,我涅槃后,最后时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圌那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教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令修十善,能于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
 +
 +
看到了吧,先说现女身,这个菩萨也是可以根据当权者的身份大玩变身有戏的。
 +
 +
然后还得重点注明,这个有权有势的女菩萨必须的推崇我佛,给我们批地、投资建小区、白给我们饭吃、还得给我们机会等等,这位名列名僧传的印度和尚很是有点道行的。
 +
 +
当然,所谓的“女菩萨”武则天见到新译《宝雨经》后高兴的无可无不可啊,这名僧就是名僧,怎么就这么的善解人意呢!马上就能根据我的身份地位拿出点理论依据来啊,这就代表这“神”都是这个看法,这以印度和尚为代表的团队有前途。
 +
 +
题外话,这个《宝雨经》不是这位大和尚第一个翻译的,之前就有翻译,只是没这段露骨媚俗的话而已,之前翻译的《宝雨经》已经有了两种汉译本。
 +
 +
一是梁天监年间扶南(今柬埔寨)僧曼陀罗仙所译的7卷本;一是陈朝也是扶南僧须菩提所译的8卷本。
 +
 +
不过不管柬埔寨版还是汉版,都没有关于日月光天子现女身为菩萨的说法。
 +
 +
这会的印度中文版霍然出现这惊人内容,确实得有两下子,人一旦真不圌要圌脸了还真是无敌于天下啊,不过这也充分说明山寨版也分有前途的和没前途的。
 +
 +
但是这个是不是山寨版不是我说了算,是当时的政圌府也就是武则天说了算,从她看到那天起,这就必然是地地道道的正版,其他的都是盗版,看到了吧,这就是有前途的山寨版干的活,事实证明,盗版的能扳倒正版也绝不是没有可能滴。
 +
 +
既然这和尚有前途、又这么有眼色,那就别闲着啦,在扩大下影响吧。
 +
 +
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还是所谓名僧菩提流志和实叉难陀受武则天的“暗示”和“授意”开始重新翻译重要文典:《华严经》。
 +
 +
大家需要特别注意有个关键词:“重新翻译”,这就是即山寨版的《宝雨经》大获成功后,武则天准备再接再厉,以政圌府的官方名义在推出豪华升级山寨版:《华严经》,这个影响力更大。
 +
 +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这项有前途的正版终于翻译完成了。
 +
 +
新译的《华严经》关于五台山很重要一点:
 +
 +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
 +
我估计这几位左思右想,最后还真是没敢拿大名鼎鼎的《华严经》说事,但是新译的《华严经》中提到的观点很值得我怀疑,我一来不懂梵文,二来这个梵文原版据说也失传很久了,这个新译的的山寨版就成了正版了,这里面关于文殊菩萨的道场一事特别的加重了,关于这点我还参考了之前的《华严经》内容,这方面描述的很模糊,直观告诉我这里面很可能就是这两位大和尚自己编的,而且还是铺垫,为了给文殊菩萨现女身这个说法找依据的,因为后面还有更露骨的事。
 +
 +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在理论思想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武则天根据汉明帝的经验,也自称“神游五顶(不用说了,肯定就是五台山的五个台子了)”。随后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凉寺”。峻工后,命大德感法师为清凉寺住持,并封其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
 +
 +
看到了吧,这就是一个一条龙的策划,要是还不清楚的话我再详细的解释一下:
 +
 +
这事首先的选中一个菩萨来化身,借此宣扬这个世道就该着这么个女人当政,这是神的旨意,谁敢违背神的旨意啊。
 +
 +
当然,这事不能官圌府出面,官圌府就是你的,自己捧自己挺没劲的,这事只能由忽悠专业人士宗教界的和尚出面,而且最好还是名扬天下的所谓名僧,深明大义的名僧登场。
 +
 +
名僧既然登场就一定不同凡响,马上通过影响告知天下,大慈大悲的菩萨都现女身啦,这可是一件大事,但是这件大事会应在谁的身上呢?
 +
 +
随后这疑问就先搁这,下一步的关键是找到理论基础,前面的经文都不行,咱们得重来,把这事给整明白了,省的人说三道四的,于是乎,再次翻译著名经典经文《华严经》的工作开始啦,当然这件事对佛教界而言表面上不是坏事,还是大好事。
 +
 +
大家注意,最深层次、最显功力的功夫就在这回的翻译工作上,有一点大家都明白的,一般只要是宗教,很多地方都会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就是说你怎么理解都行,都能说得通,不然怎么忽悠人。
 +
 +
基于这个理论,关于文殊菩萨之前的所有模糊认识都必须在这回的翻译工作中明确下来,非常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告诉天下: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
 +
按说这点也没什么,反正菩萨来中国总的找个办事处常驻,那么大的菩萨总不能见天的住酒店的四处晃悠吧,就这安家吧,对佛教、对文殊菩萨、对五台山而言这次的重译《华严经》丝毫没有坏处,只有好处,于是乎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道场一事在统圌治阶层的大力宣扬和名僧的理论基础下明示天下,迅速得到了天下的公认。
 +
 +
前面的都是准备工作,最最重要的在最后一下。
 +
 +
很快,英明神武的当权者武则天居然也做了一梦,居然梦见自己神游五台,我个人认为武则天要是没经过高人指点,就一定是狠狠的研读过《汉史》,使用的办法和汉明帝一模一样。写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
 +
第一步:文殊菩萨现女身;
 +
 +
第二步:文殊菩萨就在五台山;
 +
 +
第三步:大慈大悲的武则天居然梦里神游五台山;
 +
 +
三件大事能联系上了吧,傻圌子都能看出来。按照通灵的说法就是武则天和文殊菩萨心意相通,直白点讲武则天就是菩萨,或者就是菩萨的化身来拯救黎民大众的。
 +
 +
武则天确实有两下子,居然联手所谓的名僧深谋远虑的算计了这一手棋,我不去评论武则天从中得到了多少的好处,不过我们的五台山可是因此获益匪浅,而且福泽一直延续至今。
 +
 +
其实,就当时社会舆论情况而言,机会非常的很多,很多事情都必须打破常规,因为皇帝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理念了。
 +
 +
但是,就是偏偏不经意见的一次译经成就了五台山和文殊菩萨,和尚们还能迅速实施而一举抓圌住机遇,先不评论其动机和行为如何,反正五台山的和尚捞到了大实惠,结果证明很有效,很高明。
 +
 +
所以我认为相较于把佛教带入中国,并在理论界被称为五台山的开山始祖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而言,这两位大和尚才是五台山真正意义上的开山始祖,五台山由此正式开始以宗教领袖的姿态引领中国佛教界的发展。
 +
 +
五台山应该记住这两位的名字“菩提流志”和“实叉难陀”,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但是他们的作为对五台山而言绝对功高盖世(不过貌似这两位在一点点的被人遗忘,甚至被五台山遗忘)。
 +
 +
 +
===== 姓李的骨子里居然姓武(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2) =====
 +
 +
在很多的历史书籍中,包括佛教的经典中对唐朝的宗教政策基本上都是一致认为是崇佛的,但是实际上这个宗教政策在开唐之初并不是这样,唐朝的最早的两个皇帝对于宗教的思路反而都是崇道抑佛。
 +
 +
带有突厥血统的李氏家族为了更快更好的融入中华文明,也更希望被中原士族和民众接受,一直宣扬自己出自名门,也就是中国最早的老圌子李耳世家,根据这个原则,最早推崇的宗教政策必须是抑佛扬道。
 +
 +
但是这样的宗教政策从武则天这儿就开始发生了质变,而且事实远不止于此,整个唐朝自武则天之后无论是政治、文化、经济甚至包括军事的政策框架的定型其实都是武则天定下的,大胆的说其实自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只是挂了唐朝老李家的名,实质上的“魂”都是武周的东西。
 +
 +
关于政治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其实只要好好研究对比一下最初的唐和武则天之后的唐的变化就能看出来:
 +
 +
政治结构:之前极具权势的世家势力荡然无存(武则天干的);
 +
 +
用人体圌系:科举进一步的成熟和皇帝的直接过问(还是武则天干的);
 +
 +
对外事务:李渊父子虽然也提倡和亲来缓解,但是这本质还是“缓解”,暂缓一时的危机,腾出手来一定是强硬的对外政策,而之后的唐朝基本上一直都在容忍和退让,这点我觉得是女人的天性,唐朝在武则天之后貌似缺少了一些李渊父子那样的男子血性。所以说,这也是武则天给后人留下的祸根,还是她干的。
 +
 +
军事态度:唐初的军事虽然没有隋朝期间的威势,但是也不容忽视,李氏父子再怎么说也是通过赫赫战功扬名立万的,而武则天之后的唐朝,特别是之后的李氏政圌府变得出奇的软弱无力,直到最后连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都看不住,眼睁睁看着各个地方势力一天天的做大而无能为力,要知道这状况在唐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和前面的一样。
 +
 +
内务管理:唐朝中后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宦官当政,这个也是一个比较滑稽的事情,要知道在唐朝之前的几乎所有王朝还真是没出现过这样势力庞大的一个群圌体圌事圌件,虽然汉朝末年也有著名的“十常侍”把持朝政,但是那会的太监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大部分运作都是通过外戚来完成对权力的掌控,更不可能掌控国家命脉的“兵权”,完全不象唐朝时期,唐朝的宦官居然权力大到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这也是女人当政留下的政治怪胎。
 +
 +
总而言之,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已经不是最初的唐朝,虽说武则天利用自己天生的政治水平整理出一个强盛的帝国,这是她的功绩。但是,同样给后世几代人留下了很多政治弊病,比如太监这样生理、心理都不健康的人能走上政治舞台,手里掌握了不可一世的权力后等一系列后患,所以说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得客观,不能光说好的也得说失败的地方。
 +
 +
武则天不仅对政治影响很大,对佛教同样影响很大,最最关键的就是唐朝的宗教政策居然从最初的崇道变成了崇佛,道士们很纠结,和尚们很乐呵,很爽。这个根源很值得玩味啊,或许跟武则天的和尚情人有关系?
 +
 +
武则天的崇尚佛教,自然就不会对言听计从、及时领会上意的五台山和尚们忽略不计的,而且她还自诩为文殊菩萨的世间化身,更得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推崇有加。
 +
 +
首先就是佛经的梳理,除了之前重新翻印的《华严经》以外,又整出更多印证文殊菩萨化身的神话故事来,多的就不说了,还有一部重要经书经过翻译整理和牵强附会的解释也成了文殊菩萨和五台山之间直接关联的重要证据。
 +
 +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项,文殊童子游圌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
 +
提前说下啊,这也是唐朝期间翻译的,这个“大震那”也有的地方译作“大震旦”,反正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说这是具有大智慧的释迦牟尼大师指的就是中国,关于这点我很费解,任何和我解释这事的人我觉得都是扯,释迦牟尼就不可能知道有个中国,也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的理论会传播到这么远的地方。
 +
 +
不用和我争论,我实在也懒得去辩解这些,也就由他去吧,借用佛教界自己的说法,释迦牟尼高瞻远瞩的预见了东北方有个山,既清凉还有五个顶,这地儿就是自己的小弟文殊菩萨的地盘了,描述的简直就和五台山一模一样,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真的应了佛祖的法力无边真能知身前身后事,还是后人为了增加可信度胡编乱造,我觉得争论起来同样毫无意义,爱谁谁吧,左右是印度人文殊菩萨就这落户了。
 +
 +
对于武则天而言,化身文殊菩萨的道场落实了,剩下的就是举国给我推崇,这点看着难,实际上只要最高统圌治者认同一点都不难,所以在唐代,自打武则天开始,佛教中的文殊菩萨就在官圌府的引导下被佛教徒和广大民众大力尊崇。
 +
 +
同时,为了保障文殊菩萨的顺利本土化,一个五台山是远远不够的,人家文殊菩萨的变身武则天管理的可是一个泱泱大国。
 +
 +
于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全国所有寺院的斋堂,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像。满朝野都必须尊奉文殊菩萨,大师的道场五台山自然而然的成为当时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空前隆盛,名扬天下。
 +
 +
在武则天挂了后,接受了她几乎所有衣钵的李氏子孙们继续了她的思想,似乎姓李的已经忘了他们的姓氏,按照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而言,之后的所有唐朝李氏子孙都应该姓武,李渊爷两地下有灵肯定也去九华山告状去了,不知道会不会碰上隋文帝爷两,两家人会不会打起来。
 +
 +
总之,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开始了对五台山的大力支持:
 +
 +
唐玄宗重修清凉寺;
 +
 +
唐肃宗诏五岳并五台各建寺一区,这个等于五岳五个山和五台一个山相提并论,可见五台山的重要性;
 +
 +
而有甚的是唐代宗,不争气的唐代宗被吐蕃打得满地找牙,连京城老家都没保住,好在名将郭子仪趁着吐蕃把东西运的差不多的时候击败了吐蕃(实际上是人家打完了准备回去了),这才保着代宗回到京城。
 +
 +
回去后的唐代宗吃了大亏不去反思哪出的问题好尽快改进,反而认为能侥幸回来接着当皇帝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协助之力,不去奖赏将士和励精图治,而是不惜耗费巨资大修五台文殊殿,造丈六镀金文殊像,供于五台山,并大力支持不空三藏大师(这位还真是位大师,后面会讲到)于五台山修建金阁寺、玉华寺等。
 +
 +
唐德宗诏五台山“竹林寺”净土四祖进宫,教授宫人念佛;同时诏大华严寺澄观大师(这也是位大师,我后面会专门讲到)至长安,赐“清凉国师”尊号。
 +
 +
五台山的佛教和和尚这会算是赚大了,其地位在当时国内佛教界达到了至高无比的境地,台内的佛寺数量据说多达360余座,单凭数据看绝对是五台山佛寺建造史上数量最多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以一座山计算佛寺最集中的地方与时代。
 +
 +
当然,光是寺庙多还真不算多,既然五台山的和尚在全国都有地位,那肯定全国向往这项工作的人都会首选这块肥地,五台山的固定居住僧人据说也达到了万人以上。不仅地产楼盘兴旺,人气也越来越旺。
 +
 +
这个壮丽的场面还留下了图像资料,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中居然发现了一幅保存完好的唐朝石刻《五台山图》,气势恢宏,从这就能看出这时期五台山佛寺发展的鼎盛壮丽的场景。
 +
 +
 +
===== 初现王者之气(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3) =====
 +
 +
据说五台山佛教早在高齐时期就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研习《华严经》的中心,但是我查遍了资料也没找到确实的证据,所以我估计这是后人猜的,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增强五台山佛教的历史渊源而编造的。
 +
 +
虽说专研《华严经》这事没那么早,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这个《华严经》确实是受到了整个佛教界极大的推崇,同时因为这是事关化身人间的文殊菩萨的重要理论证明,所以自诩为菩萨化身的武则天从一开始就把《华严经》和五台山推到了享受国家级特种津贴扶持政策堆里。
 +
 +
在政圌府大力度的支持下,五台山的和尚们也真给武则天争气,前有车后有辙的个个都以专研《华严经》为己任,都恨不得赶紧从经书里能再找出点和女皇帝有点瓜葛的蛛丝马迹来光宗耀祖,虽说废了半天劲也没找到多少,但是却从侧面把《华严经》研究的相当到位,连标点符号都背的滚瓜烂熟。
 +
 +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代高僧“澄观大师”,就是这位大和尚把《华严经》在佛教界发展到了巅峰,我实在是想不透这个“巅峰”应该怎么解释,这事我觉得就和现在一帮子人装模作样的研究《红楼梦》一样,不就是一本书吗,犯得上还称之为“红学”吗?有那功夫研究点国计民生、打粮食的事,没准儿也能向春秋时期一样,涌现出众多的思想流派,众多的学术出来,中国学术界也才会有真正的百花齐放,不至于出来什么“易三品”、“于心得”这样的沽名钓誉之流。
 +
 +
题外话不多说了,反正是专研《华严经》的澄观大师据此而名扬天下,曾为七帝之师,连着教了七个皇帝,大家都知道这皇帝职业只能是一个人,这就等于大师前前后后经历了七个帝王,成绩绝对是斐然的。
 +
 +
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发映出一个问题,作为老师而言,我还真是搞不懂他是怎么教的,反正这些皇帝都是年纪轻轻的挂了,就这点而言可以知道学习《华严经》除了道行特别深以外都不长寿(澄观大师除外,他是老师)。
 +
 +
不过,这个也还真不能一概而论,不说别的了,我觉得澄观大师能在全国好几十万人同时研究这事中脱颖而出这一点,澄观大师就不简单,很厉害,厉害的澄观大师还被敕封为“教授和尚”、“清凉国师”等等称号,被尊为华严宗四祖之一。
 +
 +
也据此在五台山成立了所谓的华严宗,具体的我在后面会专门讲到,这先搁着。反正是在澄观时期,《华严经》和五台山都开始占据着中国佛教界的主流宗派,而且还因为和政圌府特殊的关系而正式的走出国门,放眼世界了。
 +
 +
首先慕名而来五台山巡礼的是新罗僧人,这个很自然,具体的原因可以参见拙作“九华山篇”。
 +
 +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新罗僧慈藏率弟子僧实等10余人入华求法,首先就参拜了五台山圣迹,于文殊大圣像前祷祈冥感,梦像摩顶授梵偈,并得“异僧”所给之袈裟、舍利等。
 +
 +
这个和尚们似乎都有点特异功能,冥冥中感应这事我没见过不好说,但是动不动就整出做梦的事来我还真是费解,是不是都和这汉明帝学的啊,武则天就算了,现在搞得连外国人都学,不知道印度人是不是也会这一出。
 +
 +
同时,这位慈藏大师在回国后,为了彰显对五台山的崇敬之情,还在朝圌鲜半岛也开辟出一五台山,以中台的真如院为中心,积极在新罗宣扬文殊信仰,可见对五台山的无限憧憬之情。
 +
 +
这是记载中比较实际的,还有更悬的,这是我在写“九华山”那篇时看到的,韩国最出名的史书《三国遗事》中记载僧人朗智“尝乘云往中国之清凉山,随众听讲,俄倾而还”;看的我都想乐,这郎智和尚是不是看了好多遍西游记走火入魔了啊,真以为自己能驾乘筋头云啊。
 +
 +
同样还是《三国遗事》中,僧人崇济于唐贞观间入唐受业于善导三藏,然后入五台山,感文殊菩萨现身授五戒。
 +
 +
总之事儿是挺多的,但是我是一直觉得这个《三国遗事》不太靠谱,至于后一个是否真实也不好查,就当有这回事吧。
 +
 +
除了朝圌鲜人写的以外,其他的中国方面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什么慧超于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四月十五日带着自己参译的经本赴五台山,住在乾元菩提寺,至五月五日开始动笔记述译经中的秘闻佚事,同时写了《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中国方面的记载明显靠谱些,能找到很多史料来佐证。
 +
 +
再加上别的竟让、林亦、慧月、智泉、慧勤等等很多新罗僧人前来,毕竟也是那会的唐朝刚帮着新罗统一了朝圌鲜半岛,朝圌鲜半岛从政治集团到宗教信仰都对中国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来的人确实不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其中最出名的地藏大师没来五台山,这点我还真是没想明白(看不明白的回头看下我的“九华山篇”就明白了)。
 +
 +
相较于最早来的新罗僧人和他们的记载,我倒还真是比较相信日本人的记载,说实话我一向对狗圌日的日本人不以为然,但是说起认真劲来,还真是不得不佩服这帮孙子,人家记载咱的事都比咱自己整的明白,所以,过去的日本人对这些方面的记载可信度很高。
 +
 +
参拜五台山的日本人不仅多,而且还真是很多在日本享有盛名的僧人,也都是很有势力的僧人,佛教在日本受到这么多的崇拜受益于著名的偷渡大师“鉴真大师”,关于鉴真大师的事迹和岛国日本的佛教情况也在拙作“普陀山”里有详尽描写,有兴趣的可以回头看看。
 +
 +
日本僧众参拜五台山的最出名的就是惠萼(这位在中国和日本都很出名,而且中国有个二百五还出资建了个什么惠萼广场?看来这有些汉圌奸还真是胎里带啊),也就是这位史上最笨的小偷成就了日后大名鼎鼎的普陀山,事迹也在我的“普陀山篇”中,这就不多罗嗦了,其他的如灵仙、圆仁、慧运、圆修、宗睿等等,反正很多,因为看不懂日文,中文版的找不全,也就不多说这些家伙的事迹了。
 +
 +
应该说日本僧人们还是秉承了他们初期好学的传统,在日本很出名的天台宗三祖圆仁慈觉大师在五台山“求法巡礼”时,就曾将日本不能论决的天台宗疑难问题总结了三十条,请我国天台宗高僧、五台山大华严寺的志远法师裁决。这种方式不仅见于佛教,在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很多方面都会采用这种方式解决,没上过学的人一旦碰上争论总的找个老师给评评理吧,日本人就很虔诚,把这些事统一称之为“唐决”,就是说有争论的事由唐朝干爹说了算。
 +
 +
严谨的日本人历经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不但在五台山求得许多佛教经典,而且还再次秉承了日本人的传统,总惦记着“五台山神圣法器”,或是五台山别的东西当作圣物带回日本,日本人看见好的特别是中国好的东西就想偷、就想抢,这思想不仅仅是那帮子军国主义分子,连和尚都这样,由此可见日本人的险恶用心。别不信,看看日本和尚的作为吧:
 +
 +
灵仙三藏,兼通日、汉、梵三种语言文字的日本著名高僧,他在五台山求法巡礼长达七年之久,在这期间,利用自己的关系和金钱,从五台山向日本天皇偷偷送去许多佛教典籍和法物,大部分东西都是通过走私途径运出去的,他本人亲自坐镇五台山负责调度和收集。
 +
 +
这位鞠躬尽瘁的大和尚在唐文宗太和元年(公元827年),逝于五台山灵境寺,也算是对日本鬼子政圌府功德圆满了吧。
 +
 +
对了,前面说到的圆仁没说完,这位大和尚在日本可真是为名僧,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家”之一,于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至五台山巡礼五十天,除了向我们的志远法师求法外,还带回经籍三十四部。返日后,写了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要说这个日本人还真是认真,而且能力确实非同一般,此书与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同被西方称为东方三大游记。
 +
 +
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首先这个年代很有趣,至于原因后面会专门讲到,日本仁明天皇的桔皇后,还“特派多次来唐的惠萼入唐,把亲手制的绣文袈裟施给那里的僧众,把宝幡及镜奁等具施给五台山。”这个惠萼想干什么大家看看我的“普陀山”篇就知道了,我只能说日本人确实很能惦记。
 +
 +
除了日本人、新罗人以外,五台山的大名还通过印度人传播到了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许多印度僧人和西域诸国僧人也都慕名而来参拜,估计是这么有名望的文殊菩萨大师在印度都没有明确的道场。
 +
 +
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先是狮子国(今天的斯里兰卡,因为这地很能训狮子,所以就叫这国,很应景,也说明我们很有智慧,很会翻译)的僧人释迦密多罗到了五台山,并由高宗敕使翻译陪同参拜五台山;
 +
 +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印度僧人(一说是罽宾国,就是今天的今克什米尔一带)佛陀波利两次朝台;第二次来的时候带了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梵文原版,要求朝廷给予支持把这译为汉文,这事很顺利,要不说外来的和尚还是好念经啊。不过这位大和尚完成译经后又上五台山,据说隐居于金刚窟,从此不出,从作为看,我感觉这位还真是位了不起的高僧,这种不图名图利的大师确实让人钦佩。
 +
 +
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印度僧菩提仙那朝台,瞻礼圣迹;
 +
 +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为佛典翻译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著名北印度僧人般若三藏巡礼五台;
 +
 +
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西域乌荼国王与僧人纯陀等朝礼五台,其中,纯陀和尚受大名鼎鼎的不空三藏的委托,开始监造金阁寺,这个比较重要,原因后面说。
 +
 +
整个唐朝大致就是这么个状况了,可以看到五台山这时已经不是简单的五台山了,也不是中国本土意义上的五台山了,通过种种的宣扬和和尚们自己的努力,五台山隐隐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界的领袖,五台山霸气初显。
 +
 +
 +
===== 五台山流派和名僧(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4) =====
 +
 +
五台山兴旺了,兴旺得天下的和尚都以能到五台山混个身份为荣耀。
 +
 +
说到佛教发展,还得说点题外话,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因为见解和文字翻译、理解等等问题形成了诸多差异,这也就形成整个中国佛教传播圈(包括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特有的诸多流派。
 +
 +
对于这点,我感觉大部分都归结于汉传佛教的鼻祖中国人对梵文的理解,那会还没出现梵汉词典这样的权威著作,而且还没流行推广普通话,各位大和尚们都操着浓重的地方方言来阐明自己对梵文的理解,这就更麻烦了,这个我估计大家都清楚,中国太大了,同样一句话,用各地方言说出来完全可能是不同的意思。
 +
 +
在这些前提下,对于原版佛经,各位大师都按着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熟悉的方言、甚至自己的兴趣去翻译、去修行、去传教,这样就形成了差异,慢慢的就形成了流派,所谓“十宗”。
 +
 +
关于这个佛教“十宗”,我倒认为实际上该算是五宗,因为出现根本差异的就是这五种,剩下的都是些小差异,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很明白到底有多少不同,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如果大家有别的意见可以和我说下,我很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
 +
 +
我理解的所谓五宗:
 +
 +
禅宗:这个大名鼎鼎,主要客户是知识分子和有文化的人,也就是说这一派最关注的都是主流社会,当然,这方面的工夫也没少下,成绩也非常突出。
 +
 +
关于禅宗,名义上说是著名的达摩大师传来的,但是我理解却是中国人自己整出来的,您还别不信,因为这个宗派的理念可以说和中国的儒家思想最为接近,一个印度搞信仰理论的人,我敢拿脑袋担保他绝对不懂儒家思想,所以说只可能是中国人自己给他发扬光大的,根本就不可能是印度人原封不同的传过来的。或许不排除后来的中国人为了树立禅宗宗教领袖地位,故意把达摩拉进来也说不好。
 +
 +
关于禅宗,大家通过各种途径知道的什么几祖几祖基本上都是说的这一脉,这一宗属于佛教的学术派,既然是学术派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见解,知识分子都很有想法,这也是这一宗发展壮大的根源,后来又分出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各派都有广大的信徒和影响。
 +
 +
教宗:这个就比较复杂了,一句两句说不清,主旨是依据各个佛教经典而来的,也就是说一个宗派其实就研读一本书,这是个钻牛角尖的宗派,也是分支最多的,著名的天台、华严、三论、唯识都可以归结到这道上来。
 +
 +
律宗:这个是最严谨的,所谓佛教的清规戒律就是这宗定下的,可以说这一脉的和尚应该算是比较讲究的,比较认真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样的话在这一宗里绝对是十恶不赦的,这一宗派的大师都很自律。
 +
 +
密宗:这个大家也都知道,藏传佛教一系列的,大喇圌嘛都是这一路的;关于密宗和大喇圌嘛们的发展我后面会专门说到,这就先放放。
 +
 +
净土宗:这个绝对是和禅宗唱反调的,流传也是比较广泛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上手快,特别适合劳苦大众,也是佛教在基层工作中做的最扎实的一脉。
 +
 +
至于“十宗”说法就更为精准,但是说实话我不太懂,只是总结到这一步了,大家凑合看看吧。
 +
 +
兴旺的举世瞩目的五台山当时就云集了几乎所有宗派的高人,大家都以能在五台山开宗立派而光耀门宗,所以就流派而言五台山在中国所有名山中算是最全面的了。
 +
 +
我本想把当时五台山所有宗派都挨个说上一篇,但是这实在是太费功夫了,而且大家一定不爱看,因为这内容实在是有些枯燥,我就只把主要的,正好这阶段有著名的大和尚的宗派说下吧。
 +
 +
禅宗就不用说了,在五台山立宗已久,几乎历代都有名僧,这阶段貌似比较消沉,风头明显被华严宗的各位大师全面压制。
 +
 +
教宗中的华严宗这阶段倒是因为屡出高僧在五台山整的风生水起,隐隐然取代了禅宗的领导地位,成为了当时五台山的主流宗派,最出名的澄观大师据说是把华严宗发挥到了极致,看来还真是不在于你的宗派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多大,而在于你在这地是不是有很厉害的人,相比于基本覆盖全国的禅宗,在五台山貌似就没干过以澄观大师领衔的华严宗。
 +
 +
澄观大师;(公元738年-公元839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
十一岁,在应天宝林寺出家,十四岁得圌度,三十九岁时,“誓游五台,一一巡礼。”。
 +
 +
这个很厉害啊,要知道能把五个台子都转一遍的话还真是非常非常的费力的,而且这种真正虔诚的参拜的话,那可是得一步一拜的,这个可是非常非常费劲的。
 +
 +
澄观大师是不是这么拜的不清楚,反正在遍访五台山名刹胜迹之后,留居在大华严寺专门研讨《华严经》,在寺中主讲《华严经》五年,一本书讲了五年,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和现在的易三品、于心得等一竿子大师都不相上下。
 +
 +
后来,澄观大师自己也觉得累了,讲来讲去都一套词儿。
 +
 +
以“华严旧疏,旨约文繁。”为名开始“旦暮策怀,思惟造疏。”的进行改良,说白了就是以前一直都是文言文,总有些木头脑袋问这问那,澄观大师开始使用流行文字改进《华严经》,就是等于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出书,省的总的费劲解释。
 +
 +
我觉得这才是大师干的活,任何时候都应该与时俱进,就凭这一点澄观大师就值得钦佩。
 +
 +
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四月八日,澄观谢绝交游,开始闭关研修,在大华严寺制疏阁重新注疏《华严经》。
 +
 +
至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十一月五日,历时三年多,终于著述出《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一时广为流传。澄观大师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受到了广大佛教徒的喜爱,而且还受到了政圌府的高度关注:
 +
 +
在唐代宗时期,澄观大师就被代宗“事以师礼”。
 +
 +
唐德宗又尊其为“教授和尚”,“诏受镇国大师号,进天下大僧录。”
 +
 +
唐宪宗时期,“敕有司别铸金印,迁赐僧统清凉国师之号,统冠天下缁僧,主教门事。”
 +
 +
剩下的唐穆宗、唐敬宗咸仰巨(大)休,悉封大照国师。
 +
 +
到了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帝受心戒于师。
 +
 +
开成元年,帝以师百岁寿诞,赐农财食味,加封大统国师。”“中外台铺重臣,咸以八戒礼而师之”。
 +
 +
澄观“生历九朝,为七帝师”,于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卒,年一百零二。
 +
 +
唐文宗“特辍朝三日”,命“重臣缟素”,隆重葬之。被尊为“华严宗第四代祖师”而名扬天下,青史留名。大和尚很是了不起,起码把一本书的研究当成一辈子的事就值得钦佩,这个,实在是太难了。
 +
 +
前面说过五台山的名扬天下吸引了很多和尚的关注,虽然大部分都是跟着凑热闹的,但是还确实有些道行很深的高僧前往,除了澄观大师以外,窥基大师也是其中一位。
 +
 +
说到这位大师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但是他的师父一般中国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玄奘大师。而且窥基大师还不是玄奘大师一般的徒弟,是高徒(不是演义中的孙悟空等人啊),而且身份还相当的有背景。
 +
 +
窥基大师;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伯父是唐代名将尉迟恭。
 +
 +
关于这个官二代的出身,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我觉得都是非常劲爆的。而且当时就更为不同凡响了,因为只有官宦人家才有可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眼界和见识都明显高于普通民众,可以说,这些人,只要是真心向佛的一般都能成为高僧,窥基大师就是这样的一位。
 +
 +
贞观二圌十圌二圌年(公元⑥46年),玄奘大师收其为弟子。
 +
 +
一加入玄奘团队后大师马上暂露头角,凭着卓越的才能直接进入了玄奘团队最高机构:“译场”,同玄奘合译《成唯识论》、《唯识二十论》等八十卷,除了以玄奘团队成员身份共同翻译著作流行于世外,窥基大师本人还没少了写些专著、心得等等,在当时享有“百部疏主”之称,并一手创立了唯识宗。
 +
 +
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和永隆元年(公元680年),窥基大师两次入五台山,开始在五台山弘扬“唯识宗”,并于中台顶建了唯识宗道场,开创了五台山唯识宗的先河,这绝对是学术派的大师。
 +
 +
此外在唐代盛行一时的天台宗名僧志远法师也不远万里的跑到了五台山,而且为了弘扬天台宗教旨在五台山大华严寺一住就是40年,这位大师还真是有韧劲啊,不把天台宗在五台山发扬光大就不走了,除了组织讲学讲法之外还编写教材,著有《法华疏》10卷、《玄门》10卷、《止观释义》10卷等等。
 +
 +
这位大和尚很有道行,也很有毅力,据说佛法高深,确实能称得上高僧,在当时名气很大,我前面说到的日本僧人圆仁等等都慕名而来学习天台教义,而且也因为这些个日本弟子,这位大师在岛国的影响力也很大。五台山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大和尚的坚持,天台宗也在五台山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
 +
 +
===== 五台山宗派特色(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5) =====
 +
 +
佛教四大名山中,五台山占据首要位置,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历代王朝的特别关照和五台山和尚会来事之外,最重要的我个人觉得还是因为五台山的佛教宗派 ​
 +
 +
 +
===== 会昌法难(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6) =====
 +
 +
有赖于唐朝历经几代帝王的大力尊崇,和尚们的生活过得很好,个个都活得很滋润,其实看看唐代遗留下来的佛像就知道了,各个都肥头大耳的,相当的滋润。正
 +
 +
 +
===== 会昌法难前佛教的兴盛和异议(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7) =====
 +
 +
上面一篇是和尚们说的,当然包括同情和尚的史官们,但是真正的会昌法难是这样的吗?
 +
 +
或许结果就如同唐武宗大诏书中描述的,和尚和整个佛教界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史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任何事物发生都有其根源,都有其必然的因素,这点会昌法难也是一样,主导这次法难的唐武宗是不是单纯因为崇道而严厉的打击佛教,这里面同样有着深刻的含义,就如同佛教的发展一样,“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如果你威胁到国主,结果会怎样?这点我想所有人都会明白,那我们就来看看唐武宗的作为和之前的渊源。
 +
 +
唐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当时的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可能很多去过西安的人还真没去过这个法门寺,我建议以后去西安旅游的朋友一定得去这一趟,这个法门寺和门口的博物馆一定得看,里面供养的法器和皇家用品精美无比,个人觉得精美程度远高于大名鼎鼎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
 +
珍贵无比的佛骨舍利先在宫中供养了三天,然后送往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
 +
 +
首先,这个“舍利”很神奇,不知道怎么出来的,但是据说全世界也没多少,中国的法门寺的舍利就尤为珍贵,相比其他舍利,它的面世应该是最晚的,千幸万幸的居然躲过了建圌国后那个“十年”,关于这个记载和法门寺的传奇大家有机会去的时候自己看吧,说多了大家到了反倒会没了兴致,这就当给法门寺做个广告吧。
 +
 +
佛骨舍利的供养在唐朝上下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
 +
 +
《资治通鉴》:“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
 +
 +
宪宗时代可以说是唐代的中兴,也是佛教的中兴,当时在唐宪宗的推崇下举国崇佛,和尚们受到了极大的礼遇,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尚们和寺庙都很富有,都过着富裕悠闲的享受生活。但是,既然这种生活这么具备诱圌惑力,可想而知,就必然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愈发变得鱼龙混杂,而且队伍日渐庞大,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社会形态。
 +
 +
关于这点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极早的发现了问题。
 +
 +
韩愈在他著名的著作中详尽的描述了此举和目前的后果。
 +
 +
《韩昌黎全圌集•谏迎佛骨表》:
 +
 +
“乱亡相继,运祚不长……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韩愈除了描述佛教是不是适应中国的发展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建议“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并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
 +
说实话,我觉得韩愈的谏书有些偏激,其实对于佛教是不是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的问题,历史证明“是”!而且绝对是!正所谓凡事必然有其因缘,佛教能在中国落地开花,甚至影响远大于原创地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
 +
对于这些,不用任何的废话,看结果就行。
 +
 +
韩愈的上圌书主要的思维是摒弃国外的思想理念这点本身也很成问题,一个国家的是否先进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是不是开放,各种事物、思想都能涌圌入就说明这个国家兴旺,你要是穷的饭都吃不上鬼才会来。
 +
 +
而且韩愈还十分偏激的要求把佛骨舍利毁掉,然后大义凛然的说要真是在天有佛就怨到自己身上吧,我觉得同样有问题,别的不说,这个宝贝还真的留着,挺神的,现在还经常去东南亚各国供大家供奉哩。
 +
 +
可以说从表面上看韩愈这封上圌书很成问题,整个就是一愤青作为,最为关键的是他还举例说明只要是信佛的都不长寿,这点让一心向佛的宪宗很不爽,你这不有事没事的咒我吗,宪宗很想一刀咔嚓了韩愈,但是在一群人的劝解下,把韩愈发配到潮圌州,远远的吧,省的看见你就烦,韩愈作为政治家很失败。
 +
 +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韩愈是个很有深度的人,他倡导的反佛是在佛教势力达于鼎盛的情况下进行的,本身就得具备足够大的勇气,同时韩愈反佛的重点是要求国家还得依据中国的传统学说:儒家思想,只有用中国本土的思想才能更好的统圌治和管理国家,这才是韩愈上圌书的核心,可惜的是文采飞扬的韩愈关于这点貌似并没有描述清楚,反而倒是一味的反佛,引发了皇帝的不满,我冒昧的觉得韩愈的表达有点问题。
 +
 +
其次,当时的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形成了一个古怪的政治事物:“藩镇”。
 +
 +
所谓藩镇其实就是地方割据势力,名义上统一政圌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唐政圌府并没有多大的管理权限,所以,士大夫出身的韩愈对此深恶痛绝,很想通过文化手段来改善政治结构,恢复封圌建的皇权地位,他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在此倡导所谓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也只有这种贯穿中国历史两千年的思想理论才能再次振兴盛唐时期的强盛。
 +
 +
关于他的思想和政治理论在他的《原道》、《原性》、《原人》等等著作中都有更深刻的阐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首先说下,很难懂,像我这样的半吊子历史爱好者都看不下去。
 +
 +
韩愈倡导国家应该再次大力倡导孔孟之道,以儒家的“道统”为核心,把它作为民圌族文化的主线才能更好的为统圌治阶级服务,事实证明这个确实也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
 +
 +
在他倍加推崇的《四书》中的《大学》理论中就是讲将治国、平天下列为头等大事,并与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
 +
 +
也正是基于此,他认为佛教提倡出世主义(就是出家),既违背封圌建伦常,又否认国家至上观念,你不管自己一家老小就算了,连国家也都不管不问了,这就有问题了,很不符合儒家思想,所以佛教就是不可容忍的。
 +
 +
在韩愈看来,不仅是佛教,所有和儒家思想相悖的思想都应该彻底灭绝,这个貌似有点偏激,应该是不加推崇就行了,但是这也是即定时期的特定理论,毕竟国家好多年一直把崇佛当做一向根本国策来实施的,不用点霹雳手段也显示不出来菩萨心肠。
 +
 +
所以在他的《原道》尖锐的指出:
 +
 +
“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貌似说的也没什么不对啊。
 +
 +
“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似乎也有些道理,儿子不想儿子,臣子不像臣子,甚至老百姓都不好好干活,这就有点问题了。
 +
 +
“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这个有点危言耸听了,韩愈绝对没去过印度,去了他就知道,这佛教在印度远没有在中国的影响力度,也就是宗教信仰中的一种吧,所以就算是我们信了佛教,也不可能变成印度,阿三的心态,全世界都学不来。
 +
 +
其实这些都是说佛教已经动摇国家生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来点干脆的,来点火爆的。
 +
 +
要是把这几条单独拿出来谁看都会觉得偏激,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是有他的道理的,也就是所谓中国“乱世用重典”的理论,所以我认为看待历史事件就应该先看其历史背景,千万不能简单的定义和一味的反对。
 +
 +
题外话:韩愈的理论就是宋代圌理学的基础,也是后世理学的思想萌芽。 ​
 +
 +
===== 会昌法难的政治背景(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8) =====
 +
 +
在唐代期间把佛教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首先是我之前说过的“两文一武一片旗”中的武则天,当然,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
 +
其次就是之后的唐宪宗,当然,这位崇佛的皇帝从任何角度而言都进不了我的“两文一武一片旗”行列中,进去的就这么几个,个个都是大腕,这位相比之下还是欠些火候的。
 +
 +
不过,从政治表现上看唐宪宗还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在位期间还算是稳定了唐政圌府的政圌权,但是之后的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相比之下就差了些,就从佛教一点而言,管理水平就差很多。
 +
 +
宪宗期间崇佛基本还是能控制的,从这点就能说明他还是有些尺度的,但是后几位皇帝的崇佛就处于一个无休止的局面了。佛教的从业人员一旦在这种国家无节制的支持下就马上的投桃报李的突飞猛进,就这样无休止的泛滥就一直到了唐武宗期间。
 +
 +
关于唐武宗其人,和尚和和尚们的同情者在描述中都是极尽取笑挪揄之意,无主见、下场悲哀等等字眼充斥其间,那么历史上的唐武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我只说事迹,大家自己看,自己评论。
 +
 +
唐武宗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的弟弟。按说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可以说从即位就很惊心动魄。
 +
 +
这个唐文宗在位的时候本来想着能立侄儿当皇帝,不幸的是这小孩5岁的时候就挂了,随后又想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更不幸,也挂了,这还真是多灾多难啊。随后的文宗有点纠结,莫非立谁谁挂啊,这事还是先放放吧。放着放着这文宗皇帝就不灵了,眼看着自己也要挂了,赶紧立吧,还是立了自己的另一个侄儿为皇太子,同时安排了几位大臣辅佐,交代完,文宗皇帝也就交代了,自己找地藏大师去了。
 +
 +
按说,皇帝既然立了太子就拥立当皇帝吧,还真不是,问题出现了,关于这个文宗皇帝历史上评价很高,据说不管怎样还是稳定了政局,但是就凭立太子这一件事我就知道对于他的评价肯定是言过其实的,首先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唐朝中后期的政治结构:
 +
 +
首先作为封圌建王朝的最高统圌治者“皇帝”其实就是一个平衡点,平衡更方面的势力,谁的势力差点他就帮着谁,谁也别太过分,把握好这个平衡很关键。
 +
 +
需要平衡的势力也不算多,也就是几个典型的政治集团,一方面是以文官为首的管理层,另一方面是为太监为首的算计层,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各地的藩镇势力属于地方实力层,这个最后一环一般不到迫不得已并不参与中央的政治斗争,当然是在中央不威胁到他们的势力的前提下,爱谁干谁干,反正老圌子这地儿老圌子说了算就行,你们就可着劲的折腾去。所以说,在中央看来,平衡好管理集团和算计监管集团就差不多了。
 +
 +
至于中央的政治结构这还真是归结于武则天期间给后期唐朝打下的底子,虽说两大政治集团能有皇帝这个平衡点互相牵制,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本来的算计层太监直接掌控军队了,而且都是皇家近卫军“神策军”,这个看着就知道太监们手里的牌更大些。所以说只要是这帮手握军权的太监们不愿意的事情一般都很难办,包括皇帝想干的事也一样,唐朝中后期就屡有太监们联手干掉皇帝的事出现。
 +
 +
文宗皇帝最大的失误就是给太子交代了几个辅臣,这几个辅臣里有太监,但是恰恰又不是掌控军权的太监,很明显的问题出现了,要是这几个辅臣得势的话,现在管事的太监们干嘛?现在就管事的太监们当然不愿意,愿意就是傻圌子,文宗皇帝要是连这点都没想到,就绝对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
 +
不合格的皇帝立下的遗命是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这是两位统掌政圌权的人,一个是辅臣,一个是太监,貌似均衡,但是问题很大,因为这两位谁都掌控不了军权,都属于空谈派。
 +
 +
真正的实力派是实际控制军权也就是神策军的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这两人就是现在管事太监的头),后两位一见这情况马上绝对貌似不对,你们说了算后我们算老几啊。
 +
 +
两位掌管军权的太监可不是闹着玩的,长时间的军队管理经验和政治斗争经验告诉他们,什么事都必须说干就干,不然一准儿有后患。两位太监在文宗刚挂就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
 +
 +
实力派两位大佬发话了,宰相李珏和宦官枢密使刘弘逸当时都有点晕,不过这两位也凭着皇帝的信任有点飘飘然,心里很有底气。这老大文宗刚挂,哪轮的着你们两个狗东西说话啊,我们这说正事哩,你们两个爱哪凉快那凉快去。
 +
 +
两位实力派大佬太监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你大圌爷的!我们也不和你废话了,咱来真的,管事太监也没多啰嗦,反正就算是说也说不过人家,咱虽然生理有缺陷,但论真动手(只要不是那事)可一点都没缺陷,管事太监们带着神策军就把文宗的五弟颍王瀍拥着进宫奉为皇太弟,直接迎入宫中当皇帝了,你们两谈先,我们先把皇帝这位置搞清楚再说。
 +
 +
面对两位实力大佬的手段,两位受命辅政的大佬愣是瞪眼没辙,人家都不和你们说话,带着兵就拥立皇帝了,你们一边凉快去吧。
 +
 +
这位就是后来的唐武宗,所以说唐武宗这个皇帝实际上是白捡的,就是几大势力争斗的结果。
 +
 +
不过,这个唐武宗一开始压根从来就没想着当皇帝,所以也就少了很多的羁绊和规矩,从小就接触了很多外界的事物,当然吃喝玩乐这事也没少干,正是基于这点了解,实力派太监们才想着这位也就是一个公子哥,我们把他立为皇帝也就是立个傀儡,我们能把他扶起来也就能把他整死,就看他懂事不懂事了,懂事的话样样都听我们的,我们就让他在上面装模作样的坐着,不行就照原样给他直接拿下。
 +
 +
公子哥唐武宗即位后还真是对几位拥立的管事太监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你们说啥就是啥,反正我这皇帝是白捡的,而且另两位大佬还还经常那白眼看我。
 +
 +
很快,得势的管事太监们就开始对异己的清洗,可想而知,太监们干这事绝对干净利落,绝对不会给你们留种子。没几天的工夫,当年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枢密使刘弘逸等人都被一一干掉,最后连当朝的宰相李珏、杨嗣复也被罢相贬往外地。
 +
 +
而且武宗皇帝眼都没眨一下,你们想干谁就干,我这照单全收,照着这个势头干下去明显很是懂事,很符合推举他上台的大佬太监们的心,太监们很高兴。
 +
 +
这里得声明一下,这位唐武宗即位的时候是27岁,这个年纪的皇帝按说真是年轻气盛或者迷恋酒色的年纪,至于这位唐武宗是个什么皇帝我就从一件事上说一下。
 +
 +
会昌元年,刚当上皇帝的唐武宗前往泾阳县围猎,没啥事干就玩吧。当时的谏议大夫高少逸、郑朗就在紫宸殿劝阻武宗说:
 +
 +
“陛下近来游猎逐渐频繁,出离京城也太远,早出晚归,荒废了朝政。”,这两位没敢明说,但是话里话外透露出这个皇帝不能总不干活,不干的话就有人替你干,替你干多了,自然你也就没什么事可干了。
 +
 +
年轻的武宗听到后脸色一变,马上向这两位大臣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在高少逸等人退出后,武宗还对近臣们说:
 +
 +
“朝廷设置谏官的本意,就是让他们直言朝政得失,朕愿常常听到。”
 +
 +
关于这个唐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大家自己想吧,起码能听懂话的皇帝应该就不是一个糊涂皇帝,随后唐武宗擢拔高少逸为给事中,郑郎为左谏议大夫,先说下这个任命很重要。
 +
 +
唐武宗之前就没想当皇帝也就有了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对于当局的形势把握的很准,特别是拥立他的太监,他更明白太监能拥立他也能算计死他的道理,一股是之前的政治集团,另一股势力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却是支持他的太监,说实话这两帮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迫于形势必须先和这些太监联手处死一些政治对手,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先把自身稳定再说,而且通过这样的清洗还能慢慢的在重要核心部门都换成自己的人,空出的岗位总不能闲着吧,武宗皇帝很精明。
 +
 +
在实力派大佬太监们的支持下武宗很快就完成了第一步,在自以为很得志的太监们很高兴而放松戒备的时候,朝臣中很多的重要岗位都已经慢慢的更换了官员,包括他自己的重臣李德裕和前面的两位等等一系列人员,而且通过这些新任的官员逐渐加强了中书省的作用,武宗皇帝在不动声色的前提下居然完成了所有的政治布局,关键岗位得有自己的人。
 +
 +
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月,拥立唐武宗的大太监仇士良慢慢的发现了问题,这自己说话是越来越不好使了,这小皇帝有点较劲啊。这还了得,再忍几天没准自己就得被小皇帝收拾了,先下手为强,动手吧,反正这一套已经玩了好几回了,熟得很。
 +
 +
仇士良先在自己掌控的神策军中制造舆论和矛盾,无外乎皇帝不重视啦,不给发分红啦等等,就等着群情激昂的时候带这大家进宫一举灭了这小皇帝。
 +
 +
不幸的是他这边的动作还真没瞒过小皇帝,唐武宗这回一改平常谨慎的态度,毫不犹豫的直接派人去神策军宣布圣旨平定谣言,一直被太监们掌控的神策军上下一时间还真被镇住了,以往的皇帝貌似没这么强硬的,神策军和太监们都有点蒙。
 +
 +
这边稳定住了军队后,唐武宗马上使出第二招,提升太监头子仇士良为观军容使,统领神策左、右二军。
 +
 +
看见了吧,这就是典型的先给你一棍子打蒙,然后马上给你个蜜枣哄着玩,真难以想象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是怎么会做出如此成熟的政治手段的。
 +
 +
纯圌熟的政治手法还不简单的只是一棍子加一蜜枣,这里面最大的玄机是所谓“统领”,之前的文宗皇帝遗命辅臣中的就有一个所谓的统领太监,大家明白了吧,统领实际上就是高高挂起,真正掌权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左右护军中尉”,既然原来的“左右护军中尉”都高升成统领了,那就得任命新的,唐武宗再次不动声色的完成了最大隐患的改造,军权也通过政治手段得到了完全的掌控。
 +
 +
这位就是在佛教徒们口中被蒙蔽的皇帝,我还真是想不明白,连拥立自己的人有什么隐患都看的清清楚楚的皇帝怎么会被道士们蒙蔽,这事有点费解。
 +
 +
说下势力大佬太监仇士良的下场,这位还真不是一般的太监,而是纵横唐朝中后期政坛的老牌超重量级的政治太监,可以说就是那个时代所有太监的偶像。
 +
 +
狡猾明智的仇士良一看势头不对,马上提出辞职,真心希望不干了,回家养老吧,这样远离政治斗争中心起码最不济也混个善终吧,别整不好和他的很多前辈一样落个身首异处的,大佬就是大佬,一看风头不对马上急流勇退。
 +
 +
老牌偶像级太监在告别政坛后,举行了盛大的告别政坛晚宴,邀请了时下几乎所有的太监共进晚餐,在大家吃饱喝足之际,应广大有志年轻太监的一致要求,老牌太监对这些年轻太监提出了很著名的忠告和政治建议:
 +
 +
“诸君善事天子,能听老夫一句话吗?”
 +
 +
看见偶像发言,所有有志太监全体起立,鸦雀无声的听着偶像级太监交代发展诀窍,大家都来赴宴就是想听到偶像对于今后发展的教诲,其实太监们很好学,而且很知道进取。
 +
 +
偶像级太监:
 +
 +
“天子不可令闲暇,一有闲暇必定读圣贤之书,见儒学之臣,就会听到大臣的劝谏,天子就会因此而智深虑远,就会减少玩乐、放弃游幸而专心理政,我等所受的恩宠就会变薄,而权力就会变轻。为诸君考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广殖财货,多养鹰马,每日以打球狩猎声色迷惑天子心志,越是极尽侈靡,就越会使天子喜悦,他就越不知道停息。这样一来,天子必定排斥经术,倦怠政事,我等就可以万机在手,恩泽权力还愁不牢固吗?”
 +
 +
偶像级太监的经验之谈绝对实用,绝对到位,让很多新入行的年轻太监听得两眼放火,顿时雄心万丈,说实话这番话讲的确实经典,堪比当今的传销培训和保险培训中的激励课程,最重要的是他说的话实战型很强,不仅有思路还有办法,更关键的是还提到了太监们要想出头必须有团队精神这样的开创性理论,要想混出头,所有的太监就必须具备团队精神,打造一支可攻可守的精锐团队,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在各个方面让皇帝顺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才能获得集体利益,单个拉出来肯定白给,就凭这番话,这老牌政治太监称号绝对不白给。
 +
 +
说句题外话,偶像级老牌太监仇士良退职不久,就在自己的家里挂了,还算得了个善终。
 +
 +
但是在会昌三年有人(这个人很奇怪,不知出身和背景)揭发仇士良生前的罪恶,听到举报后唐武宗马上派人去仇士良家中抄家,居然发现几千件兵器(这个更诡异,老家伙明明没几天活头了,而且已经明确退隐江湖的人藏那么多的兵器干嘛?)。
 +
 +
有人证、有物证、有想法的唐武宗马上下诏,削除仇士良的官爵,没收所有家产,其实也无所谓,本来也就没什么家室,都是生理有缺陷的人。
 +
 +
这事其实从里到外都透着阴谋,说实话就是要收拾他,这是典型的杀鸡给猴看,让听了忠言的有志太监们看看,谁才是你们的老板。从这点就能看出唐武宗绝对是个政治高手,下手绝对狠,这点是他们李氏家族的传统。
 +
 +
===== 会昌中兴(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9) =====
 +
 +
说到这会,我还真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水平了,当着所有太监的面收拾了偶像太监后的唐武宗在会昌三年(公元843年),试探性的没通过太监决策机构“枢 ​
 +
 +
===== 和尚们干了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0) =====
 +
 +
前面我讲到过唐朝期间最早定的道教是国教,按照老李家的说法其实道教才应该是唐朝的正统,也最应该得到政圌府的支持,但也就是从中间的武则天开始,佛教成功的实现大逆转,成了名符其实的国教。
 +
 +
继承了武则天衣钵之后的唐朝李氏皇帝们对于佛教的支持丝毫不比疯狂开凿石窟文化的北魏皇帝们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的和尚和精明的官吏都发现了这里面的机会。
 +
 +
首先是文宗之前的唐敬宗年间,徐泗观察使王智兴借口给敬宗祝贺诞辰,获敬宗恩准,在泗州置戒坛,关于这个戒坛我之前已经说过了,这可真不是说立就立的,那都得得到官圌府的认可发给营业执照才行,等于只要是受戒了的和尚就是正式的和尚了,就可以拿着戒坛颁发的证书名正言顺在全国各地的混吃混喝,严格意义上讲这就是个白吃白喝营业许可证,别说那会了,就算是在当代这东西有多吃香大家想都能想到的。
 +
 +
这个王智兴就很有头脑,居然打着给皇帝祈福的名头申请下来了这个垄断的营业执照,要知道在当时全国有这个执照的机构也不超过三个,个个都是名气大大的,而且还真都有名僧坐镇,管理很严,唯独这个王智兴,还真是任嘛不是,硬凭关系把这个执照给办下来了。
 +
 +
还得说个前提,在宪宗年间,因为和尚数量太多,佛教发展太不好控制的缘故,自宪宗元和年间开始,宪宗皇帝就已敕禁度人为僧尼,等于从那会开始这活儿就不让干了,但是王智兴还真是有头脑,合适的理由、合适的借口居然办成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拿到了营业执照,这王智兴就开始正式营业了,谓之:“度僧求福”。
 +
 +
王大人这可以开盖有政圌府大印的“免费吃喝证”,消息一经传播,举国哗然,人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傻圌子才不来,而且是拖家带口的跑着来。
 +
 +
江、淮地区因为近水楼台,反应最快,来的人也最多。来的人太多了,王大人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在营业场所特事特办的设立了三个窗口:一号窗口收钱:每人二千,绝不还价;二号窗口理发:先把光头都给整明白了;三号窗口凭光头和缴费收据办圌证:盖章走人。一条龙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效率问题,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作效率都能得到很快的提高,王大人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好官。
 +
 +
很快,这个办事效率很高的王大人这事就整的举国皆知,好家伙,全国短时间内涌圌入泗州的人比当今的春运还生猛,引发了全国各界人士的议论,王大人这事摊的有点大了。
 +
 +
这哪是剃度和尚啊,这简直就是贩卖人口。敬宗皇帝知道后马上叫停了王大人这项经济收益很高的项目,叫停是叫停了,但是对于王大人之前的营业的收入敬宗可没追究,赚点就赚点吧。
 +
 +
我想,当时的所有官吏都从中看出了道理,这种事对于整个官圌场的后续效果非常严重,前有车后有辙,反正贪就贪了,等我贪够了自然我就不贪了,官圌场风气如此,这也就是为了什么唐武宗一即位就公布对贪圌官的严厉制裁法令的根源。
 +
 +
表面看,关于王大人的举动还真不是和尚们干的,究其根源还是王大人个人私欲的结果,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
 +
首先承办戒坛这样的大事绝不可能是一个地方官干得了的,必须得有所谓的高僧一起唱和,也就是说光凭地方政圌府申报项目一个环节,这事不用说绝对是无法完成的,这项目必须由一名大和尚倡议提出立项的思路和想法后报当地政圌府审批,随后才能逐级上报通过才行,王大人这官压根就没资格申报这事,王大人背后有高人指点;
 +
 +
其次这样的戒坛虽然收钱的是王大人,但是从业经营人员都是和尚,而且收钱的基础就是让愿意花钱的人马上都变成和尚。
 +
 +
两个环节加在一起就可能想象,事虽然不是正经和尚干的,但从侧面就能看出当时的和尚队伍有多混乱。
 +
 +
和尚整体的混乱从另一件事上更能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戒坛的闹剧没过多久就有僧人传出亳州出现了“圣水”,病人喝了即病愈。
 +
 +
这事任谁说都知道是纯忽悠,但是偏偏是和尚说的,和尚这个职业本身说就很玄,而且凭着多年的忽悠业绩也取得了很多信徒的认可,所以这明显的忽悠还是很多信徒相信的。
 +
 +
于是乎,整个南方一带去求取“圣水”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堵塞了道路,盛况空前。南方一带几乎是平均每二三十家雇一人去取,看着好像没什么,不就是水吗,取点喝喝就算了,具体有用没用的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来。
 +
 +
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和尚们可从来不干赔本买卖,一斗水卖钱三千,这就是行市,这就是佛教经济。
 +
 +
声明一点,这事并不是当时和尚们的群圌体圌事圌件,只是个体行为,但是就与此类事件的发生就能说明当时的和尚队伍已经完全的鱼龙混杂,鬼才能分辩出谁是真和尚,谁是假和尚。
 +
 +
当时的全国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宗教混乱的局面,说实话,自打武则天时期开始这个佛教其实就是统圌治阶级用来维护统圌治的工具,但自唐朝的安史之乱后,国内格局发生巨变,各地藩镇群起,都牢牢控制着自己的地盘,为了保证自己的地盘不被侵蚀,各地的节度使们都把加强军备作为首发战略,同时国家也为了维护名义上的统圌治也会要求各地加大税收力度,可见当时的地方税收力度有多大,可以说民众的压力很大。
 +
 +
但是,这其中却有个特例,和尚和寺庙不在此列。我想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吧,在这样的大好局面下寺院的和尚们就合理的利用政策开始大肆圈地,别人的地种了都得交税,但是和尚的不用,只要挂上这块地属于寺院所有就行。你要是想少交点税,减轻点负担,这个,自然是可以和和尚们谈谈分成比例的,和尚们这会大发了。
 +
 +
实话实说,有钱的和尚也都是人,也都想享受生活,于是和尚们开始买卖奴婢,在寺院外再盖栋洋楼,上班穿上僧衣念念佛,下班回家过着使奴唤婢的美好生活。
 +
 +
同时,有钱有闲的和尚为了进一步保障既得利益开始和当今社会所谓精英一样,勾结官圌府,一起抬高房价、物价等等。这就是这期间形成的最著名的所谓“寺院经济”。
 +
 +
这样佛教发展的整体势头其实在唐文宗期间就已经成了社会主要矛盾,唐文宗就曾对当时的宰相说;
 +
 +
“古时三人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中吾民尤困于佛。”
 +
 +
这话的意思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吧,中华民圌族历来以农业立国,这倒不是我们不发展第三产业,关键是人太多,每个政圌府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饭,而且中国人有个传统,除了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家就都比着生孩子,国家社会稳定马上带来的就是人口高峰,这点也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特有现象。所以说,论起这点来,所有的愤青都别废话,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事想想都头疼。
 +
 +
在唐朝文宗年间,当时社会是一个农民的劳动产量要养五个人,这个确实有难度,国家的根本:“农民”要是出了问题国家就必然出现问题,唐文宗倒是看到了这点,但是看到归看到,唐文宗并没有动手,这点就说明他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他之后的唐武宗就不一样了,唐武宗可是说干就干,而且毫不手软。
 +
 +
题外话:相比于佛教的混乱,道教还真是恪守了多年来的传统,说好听点是没跟着乱,说不好听点就是想乱也乱不起来,这个确实有点失败。
 +
 +
 +
===== 乱世用重典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1) =====
 +
 +
唐武宗从即位开始除了极其冷静的一步步的施展自己的政治天赋外,同时也开始着手收拾着混乱的佛教市场。
 +
 +
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开始小规 ​
 +
 +
===== 法难中的五台山?(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2) =====
 +
 +
关于这次所谓的会昌法难中,我们的五台山受到的影响据资料记载佛寺被毁十之八圌九,僧侣散尽。
 +
 +
看着损失很大,但是实际上这个记载可以说相当的模糊,而且据我看可信度很差,首先五台山在之前的记载中可以明确的是山中的寺院应该在七八十所,很多史书为了形容五台山的兴旺都比喻成三百多所,这个绝对是言过其实,把精舍等等都给列进去了,基本不足以采信。
 +
 +
不过七八十所肯定也会有人说三道四的,那就中和一下姑且认为就是百十所吧,百十个寺庙固定居住的和尚大概齐应该就在五六千人,这还是按照人均五六十人计算的,实际也没这么多,也就是说五台山整体规模按大里说应该是大大小小的寺院在一百来座,和尚五六千人。
 +
 +
要是会昌法难真的如史书形容的那样的话,五台山的灾难就应该是灭顶之灾,最多剩下不到十所寺院,百来个和尚,这种毁灭性的灾难按照正常理论推断最少也得一百年才能恢复元气,这是其一
 +
 +
另外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史官都注意到了一点,在唐武宗禁佛的规定中特别提到了五台山:
 +
 +
“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
 +
 +
大家看到了吧,专门提到的寺院第一个就是五台山,而且根据后面的指令中并没有严令对五台山也必须焚毁寺院,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最后的规定,
 +
 +
“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
 +
 +
这已经完全能证明在五台山是允许保留一部分的和尚,而且据此也能看出是保留了重要的寺院,只是要求这里的和尚必须自食其力,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
 +
关于保留了重要寺院方面从另一件事也能印证,京城附近保留的寺院严格规定了和尚的人数,就说明对部分重要寺院还是本着保护原则的,很正常,四个重要保护寺院之一的五台山也在此列,但是偏偏是五台山没有规定具体的保留数字和和尚数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别的地方直接指名了是哪个寺院,而恰恰是五台山没有明确的寺院指向,五台山针对的是整个佛教基地。
 +
 +
这个政策上的模糊,依照中国自古的传统,完全可以理解为这项政策到了地方是可以按照地方官的理解和关系来变通的,一方面作为最高统圌治者的唐武宗不会不知道地方官吏的毛病(这点之前就已经让唐武宗深恶痛觉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唐武宗其实就是对五台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底下的官吏自己看着办吧,谁都知道五台山一带的官吏和和尚们的关系,所以说五台山完全有可能在当地官员利用政策的漏洞庇护五台山的佛教寺院,而且据我猜想唐武宗也一定知道,只是不想管而已。
 +
 +
最后更大的疑点就是历史的记载,在唐武宗挂了后,唐宣宗即位,这位皇帝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宣布恢复佛教,但是恢复的前提还是控制,说明当时的政圌府已经深深的意识到佛教的无休止发展会给政圌权带来多大的威胁。
 +
 +
唐宣宗在恢复佛教的大政策下依然非常的关照五台山。
 +
 +
《唐会要》: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正月敕曰:“五台山宜置僧寺四所、尼寺一所。如有见存者,使令修饰。每寺度僧五十人”。请注意这个“如有见存”,同时,还明文规定五台山的固定居住的和尚不得超过“五千僧”,请注意这个数字。
 +
 +
《广清凉传》:“宣宗践祚,重兴寺宇,敕五台诸寺,度五千僧。”。
 +
 +
可见,这个五千和尚这个数字是多方记载的,我觉得这个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前面讲到过的在五台山佛教最兴旺的时候,固定居住的和尚应该也大概就是这个数字了,这也就短短的几年的功夫,五台山起码在僧人数量方面就瞬间恢复了元气,而且既然有这么些人就一定得有这么些人住的地方,这个很不符合常理,由此我推断,五台山佛教实际上并没有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
 +
 +
这点我猜想,应该就和之前的灭佛运动一样,和尚们在政策的指令下进行全山和尚劳动改造,就地干活养活自己,晚上大家还能回到寺院睡觉休息,而且就之前五台山和尚和地方民众的关系,我估计搞不好还能整出借宿、管吃、管住的事来。五台山的民众说实话,自打和尚们正式进来后生活水平一天一个样,在和尚们的寺院经济的引领下,全国的很多财富都流向了五台山,不仅解决了当地困扰已久的就业问题,还带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这里的民众绝对拥戴和尚们,毕竟赚圌钱对于民众而言绝对是硬道理,保住饭碗也顺理成章的能接受。
 +
 +
同时,从政圌府规定了五台山的和尚不得超过五千人这一件事上看,就说明唐宣宗一宣布恢复佛教地位五台山马上就冒出了五千僧人,那么,之前禁佛的时候,这些个和尚都去哪了?是不是按照规定都发回原籍了大家都明白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和尚压根就没走,最多就是换个衣服还住在寺院,还在干着和尚的活,只是这一期间没有人敢来供奉而已,他们也不敢收钱而已,就凭着五台山多年来的积蓄和周边衍生的资产度过这个难关也绝对不是问题,要是再加上官圌府暗地的支持的话就更没任何问题了。
 +
 +
所以说,就五台山佛教的事迹和数据看,我很怀疑关于会昌法难到底是不是对佛教产生了巨大的打击,我更相信在唐武宗之前佛教本身已经发展的极其混乱,而通过会昌年间的整顿只是收拾了大部分违法兴建的寺院,对于很多重要的寺院不仅没有严厉打击,更可能是在官圌府中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说好听点就是维护真正的寺院,维护真正修行的和尚,所以我认为,会昌法难实际上更应该成为是政圌府出面对佛教内部的一次整顿,也是经过了这次整顿后佛教才能有健康良性的发展,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对佛教、对和尚我相信这都应该是件好事,当然这些都只是对真正一心向佛的和尚和寺院而言,打击的绝对都是和尚中的不法之徒,特别是那些借着佛教名义大发横财的人。
 +
 +
 +
===== 佛教和政治(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3) =====
 +
 +
唐武宗在唐朝的中晚期绝对称得上是个少有的有作为君主,不管是政治改革还是宗教管理,基本都对唐朝政圌府之前的很多弊政进行了梳理,但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挂的太早,当然这个“早夭”在佛教徒的嘴里说出来就是另一种因果报应了。
 +
 +
其实如果唐武宗不那么早挂,很可能唐朝的结局会是另一个场景,唐武宗挂了,即位的唐宣宗上来就开始恢复佛教的地位,而且我们的佛教也在后面连续几位皇帝的支持大力下再次展示了旺圌盛的生命力,再次蓬勃发展,很有赶超以往声势的劲头。
 +
 +
我不能说佛教对政治、对国家有多少的影响,但是单从这一项政治举措就能映射圌出统圌治者对于国家的管理是不是严谨和科学。当时的唐中央政圌府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地方政圌权的控制,要想恢复对地方的掌控,首先就得梳理内部的官吏,其次励精图治,再次加强军事,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
 +
关于内部梳理我觉得最应该的就是收拾这个宦官,但是几乎唐武宗之后的皇帝们似乎对这件事一直都是无能为力,名义上唐朝有个皇帝,但是实际上唐朝中后期整个政圌权都是一群下面缺少零部件的太监说了算,说白了,一开始威名赫赫的唐帝国后期就是一群没那玩意的残疾人掌权的王朝,这才是真正的唐朝中后期。
 +
 +
其次所有的励精图治归根结底就是给国家开源节流,国家有钱了才能加强对于各地方的掌控,最简单的是就算地方的藩镇不服气,起码国家也有钱派兵灭了他们,中央集圌权要是连这个实力都没有就难怪各个地方做大了。
 +
 +
关于这事我觉得就必须收拾这些佛教徒们,和尚们在唐朝期间享受了众多的优惠政策,不仅仅表现在拥有土地、不纳税等等,最为严重的是和尚们已经开始和官吏勾结,大肆掠夺和侵吞地方和中央财政,实际表现在哪些方面和造成了多少损失,我想数据其实从唐武宗的灭佛总结就能看出来,所以说控制佛教发展可能不能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但是短期内对国家的收入绝对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
很遗憾,后期软弱的唐朝皇帝们没能坚持唐武宗英明的政治举措,以至于整得对地方藩镇的各自为政束手无策,所谓的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中央政圌权越来越弱小直到彻底完蛋,整个中国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
 +
 +
五代十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从公元907到公元960年这一段时间,名义上只有53年,但是我觉得实际上应该把之前的藩镇割据都算上。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割据纷争的混乱年代应该从唐僖宗年间算起,怎么说也应该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没这期间的努力沉淀绝对到不了后期的壮大。
 +
 +
在这个期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可能和我们五台山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但是却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发展的重要事件,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一定是和政治联系密切的,几乎所有的名山道场、著名寺院都保持着和政圌府权力机构或多或少的关系,寺院的兴旺和朝代的兴旺几乎是剪不断理还乱,这里面在佛教的四大名山中首当其冲的五台山就表现的更为精准。
 +
 +
说到这就得说句题外话,佛教这个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甚至发展远远超出本土原创地印度,这个问题谁要是告诉我这是因为佛教更适应中国文化和背景的话我就拿大耳光子扇他。
 +
 +
我来告诉你这里面最深的原因,要是从头看的话就应该有个印象,这佛教其实是我们的汉明帝引入进来的,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大人,所以从佛教进入中国起,就有逢迎媚上的血统。
 +
 +
随后,更是在历代皇帝的暗示下,和尚们极其聪明的从另一个角度完美的完成了统圌治者对于愚化民众的目的,所提倡的逆来顺受和指望来生等等思想,也正因为这样的宗教理论,佛教越来越受到了中国最高权力“皇帝”的青睐,这才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最核心。
 +
 +
信仰能极大的巩固统圌治,这个信仰自然受到皇帝青睐,自然投入到其中的人就更多,而且中国的和尚相对于印度和尚更加的关注市场,关注最大、最核心客户的需求,和尚们要发展就得发展客户,那谁是和尚的最大客户,我想这点大家都清楚,在中国,不管什么市场,最大的客户一定是:政圌府!包括现今如火如荼的房地产业和奢侈品。
 +
 +
很有点经济头脑的和尚们很关注他的最大客户,客户能给钱、能给政策,和尚就发展得更大,越来越多的和尚们不在满足于金钱的施舍,和尚们开始想着拥有权力、土地、奴圌隶、婢女,直到财富积累的越来越多,发展到自己的军队:僧兵。关于这点,大家可以思考下,你一个研究修行的场所,搞一堆练武的士兵,还成天的按照正规军的模式训练,甚至比正规军还正规军,你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这还是佛教理论吗?这还是大慈大悲吗?
 +
 +
关于佛教经济的发展,最说明问题的就是唐朝,唐朝可以说是和尚们发展由胜而衰、再胜再衰的缩影。
 +
 +
佛教的和尚们是这个样子,那唐政圌府又是什么样子呢?稍微有点历史认识的都知道唐政圌府在中后期对于政治是完全失控的,简单说国家就这么多钱,你拿出一大部分去周圌济毫无用处的和尚,而且这和尚拿了你的钱后的目的就是赚你更多的钱,这样的政圌府会有什么前景,所以说佛教虽然不能说影响了唐朝的发展,但绝对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
 +
砸锅卖铁的支持佛教事业的唐政圌府彻底完蛋了,其实早就完蛋了,只不过这是最后连个名分都没有的彻底完蛋,彻底颠覆唐朝的名义上是黄巢,实际上是朱温,关于朱温历史上褒贬不一,关于这人的功过我就不评说了,但是他却干了一件很是大快人心的事。
 +
 +
说道这事得往前说说,这个朱温最早是跟着黄巢一起混的小弟,当初跟着黄巢混的时候朱温就野心极大,能力也非同一般,绝对的一世枭雄,迫于当时的形势名义上投降了唐政圌府,被唐政圌府封左金吾卫大将军,赐名“全忠”,但是实际上还是占据着自己的地盘和拥有自己的军队。
 +
 +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拥兵自重的朱全忠被加封为梁王,并不是唐政圌府对朱温多么的重视,实际上这里面最大的根源还是在于朱温自己的势力太大了,那年头谁的势力大谁就说了算,所不同大家都还名义上尊崇统一的唐政圌府而已,封个梁王对朱温而言可有可无,反正他的一亩三分地一直都是他说了算。
 +
 +
这样相安无事的混到公元903年,对于唐政圌府而言这简直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啊,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这一年就是更坏的一年,全国一片混乱。当时很有点谋略的朱温也混得势力越来越大,见天的看着唐政圌府都是一群没那玩意的人说三道四的,朱温越来越觉得这事是忍无可忍了,干脆进兵挟持了当时的唐昭宗,同时不问青红皂白的诛杀了当权的宦官数百人,彻底剪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
 +
 +
这一举动很得人心,全中国人都被一群这样不男不女的人管理了多年,这下还真是解气,随后,朱温干脆连废物唐昭宗也一并做了,反正留着也没什么用。
 +
 +
在历史上有很多评论这个朱温就是个乱臣贼子,你杀宦官就杀呗,为啥连皇帝也一起干掉,这不废话吗,不先干掉皇帝能这么顺利的干掉太监吗,皇帝其实和太监就是一伙的,他全指着这群生理缺陷的家伙帮着他维持美好生活哩。
 +
 +
公元904年,朱温杀唐昭宗,立李柷为太子即位。
 +
 +
公元905年朱温大肆贬逐一直毫无用处的废物朝官,并将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历史称之为“白马驿之祸”。
 +
 +
我实在是很难用“祸”这个字眼来评价这事,这帮子废物在朝里为官多年,对于朝政的今天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比谁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任由政局发展到今天,要不就是他们确实是一群笨蛋(这样拿着高官厚禄不干人事的笨蛋更是该杀);要么就是明里暗里和太监们是一伙的(那更该杀),所以朱温干的事我觉得丝毫不比杀太监过分,更应该称为大快人心。
 +
 +
连皇帝都能被圌干掉,唐朝到了这个份上也就基本到头了,威风不可一世的朱温于公元907年干脆自己当皇帝了,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都于开封。
 +
 +
但是这只是朱温的个人行为,之前说过的,唐朝后期实际上对地方管理是完全失控的,朱温充其量也就是一股势力很大的地方势力而已,当时像这样的地主很多,有大也有小的,朱温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地主,自己给自己封了个皇帝的名号,这并不意味着你就统一全国了,全国那会有这念头的大把抓,不过都碍于自己的势力不大或是胆小没敢公开而已,朱温这样的行为等同于捅了马蜂窝,不仅没得到各方的相应,反而激化了原来的各种矛盾。
 +
 +
市场混乱不堪,本来大家都闷头自己发展,现在终于有一个按耐不住自己宣布当老大了,搞了半天,这老大原来这么好当啊,那好办,大家就都别闲着了,你能当我也能当,你把这开封就当老大,那我就把这太原也当老大,我把这南京也能当老大等等,由此才拉开了正式的五代十国的混乱。
 +
 +
===== 晕头转向的和尚们(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4) =====
 +
 +
整个五代时期中国空前的混乱,群雄割据,纯粹的武人当道阶段。既然是动圌乱年代,各方诸侯最需要解决的一定就是强国强军,各股势力争先恐后的发展军备,几乎是所有的国力都用于发展军事建设和扩充军备,这样危机四伏的年代大家自然对于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宗教投资都不是很关注,这是整体的大环境。
 +
 +
大环境虽然不好,但是我们的和尚还真都是一般人,在这样困难的境况下居然没有彻底的走向衰败,反而倒是逐渐稳定住了局面,毕竟在这个非常时期能维持就已经算是最大的成功了。按说和尚们本着一贯的原则应该多少也会有些发展,这当然,些发展还是建立和尚们发展老路子的基础上:依靠政圌府和官吏。
 +
 +
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施起来却很有点难度,因为比较让和尚纠结的是这个政圌府太不靠谱了,刚巴结上一个政圌府马上就换了,这也让和尚们觉得很是无所适从,只能不断的继续努力,和尚们很辛苦但是很值得,也正是凭着一股子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尚们才算是保住了目前的局面,整体寺院产业并没有因动圌乱而显著减少,但是从业的和尚数量却远不比从前了,没有大规模的政圌府性投入,大部分寺院经济也就只能停留在立项阶段,和尚们在等待机遇,很不幸的是居然等到了历史上又一个所谓的灾难,收拾他们的著名的“三武一宗”中的最后一位:
 +
 +
“后周世宗”隆重登场了。
 +
 +
在后周世宗登场前有件影响中国整个历史的重要事件发生,也对五台山日后产生了重大的转变,可以说这件事绝对能入选影响中国历史进展的最大事件之一:“燕云十六州”之变。
 +
 +
还是得回顾一下这个五代史,前面说到朱温作为五代期间最大势力团伙第一个自立为帝,这等于开了自立的先河,之前大家虽然都有这意思,但是谁也没好意思先公开声明,这个也和历史渊源有关,当时的割据节度使们事实上已经都成了世袭制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是传统贵圌族,这些势力虽然各自都割据一方,但是还都能基本遵守世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名义上奉唐政圌府为主,大家也都能在这种平衡下各自占着各自的地盘。
 +
 +
但是这种平衡被二愣子出身的朱温打破了,朱温不是传统世袭贵圌族,也不认这个默契,老圌子只要有势力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这事也只有新兴权圌贵朱温能干的出来,朱温既然一手推圌翻了残疾唐政圌府集团,剩下的那些割据势力也就都犯不上客气了,这样传统势力的最大代表,三晋之地的李克用(这可不是唐朝的后裔,李克用是个彻头彻尾的沙陀人)就责无旁贷的承担了和朱温干仗的重任,以朱家团伙的后梁和以李家团伙的后唐就在中原一带拉开了五代纷争的序幕。
 +
 +
朱温和李克用可谓一对死敌,还真是不相上下,一直干到各自都挂了,老圌子挂了儿子接着干,不干出个你死我活就不算完,在两人的直接争斗中明显朱温占据上风,但是到了儿子的争斗时,朱温团伙就明显不灵了,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绝对是一代猛人,这哥们儿就算当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后也是一碰上打仗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而且回圌回都是拎着长枪冲在队伍最前头,五代时期碰上这么个猛人对手只能说老朱家比较背,最后竞争的结果是李存勖完胜,老朱家刚建立的后梁挂了,老李家的后唐站起来了。
 +
 +
不过李存勖这人凭借异于常人的武功夺取了名义上的天下后,这哥们儿还真是一点都没改变,依然是一代武夫的作为,还是见天的就知道带着一群四肢发达的肌肉男四处惹事,不打仗就打猎,反正是嘛事刺圌激就干嘛事。
 +
 +
最后在公元926年,后唐的魏州兵变,李存勖派李嗣源去平变,结果李嗣源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而且带着平变的部队再加上叛变的部队回师就干掉了李存勖,这位能征惯战的哥们儿最后被手下的几个戏圌子干掉了,可以说下场也比较悲催。
 +
 +
大家注意啊,这才是历史上第一次黄袍加身,而且只是“才”第一次黄袍加身,说明这一点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事可不是赵匡胤首创的。
 +
 +
这个李嗣源被拥立为皇帝有点纠结,他深知当时的皇帝可还真不是一个好的职业,搞不好这就是全家灭族的事,但是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女婿石敬瑭挺身而出,自告奋勇以三百骑兵为先锋夺取了大梁,为他解决了最可怕的问题和后顾之忧,这个石敬瑭可以说以这次精彩的突袭正式亮相历史,但是很遗憾的是也就这一次精彩,剩下的事这个哥们儿实在是不负千古骂名的盛誉。
 +
 +
后唐公元932年,成功夺取皇位的后唐明宗李嗣源为了表彰女婿为他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把河东节度使这块肥缺给了石敬瑭,也算是对石敬瑭鼎力支持的回报吧。
 +
 +
这位石敬瑭发达后自称是汉朝石奋的后裔,实际上他爹叫臬捩鸡,这个名字不知道由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少数民圌族的姓氏,其次也不像是大族的姓,很像从事小偷小摸的世家。
 +
 +
石敬瑭之后的作为更加印证了这哥们儿确实人品很成问题,没想明白当初李嗣源是怎么看上他的,居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样的人。石敬瑭的事迹我会在“峨眉山篇”还有些记载,这里就简单在讲一下他的家世。
 +
 +
后唐成功上圌位的李嗣源挂了后,经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儿子李从珂又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造他的反,李从珂带兵公然反抗后唐闵帝,这个李从珂最早的时候就是因为英武出众才被李嗣源看中收为干儿子,之后也对李嗣源尽心尽力的,而且还在多年的征战中和石敬瑭结下了不错的关系,造圌反之初就邀请石敬瑭一起干,一起收拾后唐的闵帝(李嗣源的亲儿子)。
 +
 +
一方是貌似的朋友,一方是自己老婆的亲弟弟,而且后者还是名义上的君主,这个关系应该很好算,但是狡猾的石敬瑭最后的决定居然是坐山观虎斗,你们可这劲儿掐,我这搬个小板凳坐这看热闹。
 +
 +
最后,身经百战的李从珂干掉了年轻的后唐闵帝,要知道这可是石敬瑭的亲舅子,这件事本身已经使石敬瑭利益至上的性格一点点的暴露出来了。
 +
 +
上面只是一件事,经历五代动圌乱的石敬瑭深知自身势力的重要性,在李从珂当上皇帝后表面上表示服从他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开始在自己的地盘快马加鞭的扩充军备。虽然各地都是稳定的地方势力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惯例,但是你在地方不断的扩充实力,朝廷也不是傻圌子,而且李从珂也是节度使出身,当初也是这么干出来的,这事绝对是可忍孰不可忍,没多久两人就公然翻脸,后唐派兵准备一举荡平石敬瑭,石敬瑭自感可能不一定干的过后唐,在谋臣桑维翰的建议下决定借助契丹的力量来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
 +
 +
石敬瑭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特别让桑维翰起草表示自己向契丹称臣,并以父子相称,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北方诸州作为酬谢,这就是典型的卖国求荣的行为,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人而言,左右都是个死,还不如就此搏一把吧,设身处地的想下,貌似也没什么大错。
 +
 +
当时的契丹很给力,就在石敬瑭和后唐军苦战了两个多月相持不下的时候,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率领旌旗连绵五十余里的五万契丹骑兵长圌驱圌直圌入三千里,直抵晋阳城北虎北口,当日即与后唐军队沿汾河展开激战,杀死后唐步兵近万人,后唐军大败,看着眼熟吧,一千多年后的满人也是这样被吴三桂带进来的。
 +
 +
后唐军大败,当天晚上,满怀谢意的石敬瑭出晋阳北门会见耶律德光,两人握手言欢,相见恨晚。
 +
 +
不久,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扶立四十五岁的石敬瑭为“儿皇帝”,石敬瑭穿着耶律德光脱下的契丹皇袍在晋阳城东南的柳林营地筑坛举行了即位仪式,国号大晋,史称后晋,石敬瑭这孙子梦想成真了。
 +
 +
 +
===== 燕云十六州(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5) =====
 +
 +
燕云十六州的故事说来话长,我就先说下占领了这地儿的这个契丹民圌族吧,按说这也是老熟人了,早期五胡乱华那会显赫一时的鲜卑族的一支。
 +
 +
之后,因其残圌暴和愚蠢,在随着隋唐政圌权的兴起和稳定逐渐的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但是在朱温称帝的那一年,曾经是鲜卑族一支的契丹却逐步在中国的北方崛起,原因很简单,部落里出了个非常杰出的领袖:耶律阿保机。
 +
 +
契丹族在这位杰出的部落领袖领导下,没用几年就完成了对原本散乱的契丹游牧各部的整合,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稳定的政圌权。
 +
 +
在后唐期间,契丹族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已经占据由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幅员辽阔的广大地区,而且凭借着兵强马壮多次南侵,开始做起了他们祖辈未能完成的梦想。
 +
 +
不过,毕竟是过境迁了,雄心勃勃的阿保机南下的时候碰上了也是雄心勃勃的李克用(李存勖的老爹),两边谁都不白给,谁也没干过谁,经过几次交手后,两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决定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毕竟都是少数民圌族(李克用一家是沙陀人),都想当强盗,还能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赃。
 +
 +
经过协商,两个强盗一致决定共同对外,一起先合起伙来干掉土财主朱温再说,签约的时候因为双方都怀有貌似的仁义之心,不忍再次开战,所以把签约之地就改名叫“怀仁”,就是现在的怀仁县。
 +
 +
其实对于李克用而言这次签约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北方面对契丹的步步紧逼,南面还得对付朱温,两面作战确实有点吃不消。
 +
 +
李克用有自己的小算盘,计划着先收拾了朱温再解决阿保机的问题,但是这个阿保机也不是吃素的,也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是和李克用的争斗多年,也没占到多少便宜,也想观望观望。
 +
 +
所以这个“怀仁”更应该叫各怀鬼胎才对。
 +
 +
事情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个合约是各怀鬼胎、两面三刀,阿保机压根就没把这合约当回事,扭脸就和朱温联手一起对付李克用,在两方面的重重压力下,李克用步步溃败,直到挂了,不过临挂的时候给了自己儿子(猛人李存勖)一支箭,告诉儿子牢记这个仇恨:姓朱的和姓耶律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世仇!
 +
 +
李存勖不愧是个猛人,和他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让他恨上的话绝对是个悲剧。
 +
 +
老爹挂了后,年轻的李存勖面对困境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的坚守住了老爹留下已经不多的地盘,一点一点的恢复了元气,这个时间也没用多久,四年吧。
 +
 +
四年后,怀着满腔仇恨的李存勖带着全部家底:十万步兵,全是步兵,在幽州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精锐骑兵,不仅完成了李克用的遗愿,而且通过此役彻底消灭了契丹人南下的企图。
 +
 +
契丹人对于中原王朝的觊觎从此发生转变,原来是想征服,经过这一仗,明智的改成能抢多少就算多少了。
 +
 +
更可贵的是这场战役几乎是最后一次中原王朝以少胜多,而且是步兵在平原战胜骑兵的战例,要知道在冷兵器年代,步兵对抗骑兵简直就是游击队对抗坦圌克,更别说对手是彪悍的契丹骑兵,由此可见李存勖其人到底有多牛。
 +
 +
被李存勖干的找不到北的契丹人从此消停了很多,但是没多久,机会就再次降临了,石敬瑭这个龟儿子居然主动要求契丹进军,而且承诺胜利后割让北方各州。
 +
 +
这对于契丹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但是基于几年前的大败,心有余悸的契丹人很谨慎,单纯的契丹人实在搞不清这个石敬瑭到底是真龟儿子还是是个骗子,契丹人一直关注着石敬瑭方面的战事,直到他们看到石敬瑭确实扛不住的时候,而且确认了自己可以取胜的时候才公然进军,这个谨慎很聪明,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算是石敬瑭装孙子,契丹人也能一举连他一起收拾了。
 +
 +
契丹人一路高歌猛进,筋疲力尽的后唐军队大败。
 +
 +
龟儿子石敬瑭也在契丹人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皇帝,这个皇帝有点憋屈,中国历史上还真没有这么一个能背上千古骂名的皇帝,而且石敬瑭在当上皇帝后也很不顺心,见天的孝顺干爹契丹,还提心吊胆的担心国内这些骄兵悍将的不满,要是能采访下石敬瑭,我倒真想问问他是不是后悔,石敬瑭在成功登基后老老实实的按照合约割让了中国北部的燕云十六州,对契丹自称儿皇帝。
 +
 +
先介绍下这个燕云十六州吧,这一片地儿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
 +
 +
地理位置相当于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
 +
所谓的燕云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圌州(今河北涿圌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
 +
大家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就明白了,当时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这个十六州的地界其实就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分界线。
 +
 +
在此前,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数游牧民圌族不断的杀伐争战中,中原农耕文明因为稳定和定居习惯而屡受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圌族袭扰,为了保卫中原不受到来自于游牧民圌族的抢劫,中原人从最早战国时期的北方各国(秦国、赵国、燕国)就开始修建各自的防御长城,到了秦始皇统一后,中国干脆就把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成一片,彻底的划分了中原文明和游牧民圌族。
 +
 +
关于长城的价值在汉朝就曾经引发过争论,有人建议干脆废掉长城,让当时匈奴人放马过来打,这边的汉朝准备好真刀真枪的干一场,省的这没完没了的闹心。
 +
 +
关于这个争议有个很出名的结论:有长城我们可以依长城据守,而无长城,我们将四面为敌。
 +
 +
当然,这还是关系到游牧民圌族和农耕民圌族的区别,游牧民圌族一贯是来去如风,生来就是干这个的,但是农耕民圌族就不行,所以要真是没了长城,整个北方各地就会时刻都处在被游牧民圌族袭扰的境地,到底需要多少士兵才能防御,这个问题几乎没人能解释的通,所以说长城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起到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
 +
 +
中原政圌权自从把这长城修好了后,就形成了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而构建的防御体圌系,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城,才让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能抗击北方游牧民圌族骑兵部队,可以说建立了一道防御屏障。
 +
 +
而石敬瑭这孙子割让的这个幽云十六州恰好就处在这条重要的军事防御线上,其中幽、蓟等十二州位于河北北部,云、应、寰、朔四州位于山西北部,大家可以看看旅游地图,我们熟悉的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都在这一带,石敬瑭这孙子等于把关系到国家民圌族安危的长城全给了人家了。后果怎样大家都能想明白的。
 +
 +
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高兴得睡觉都能乐醒,干脆把幽州和云州分别立为辽国的南京和西京,也正是因为幽州在辽代的时候又叫燕京,所以也才有了燕云十六州这个称谓和今天的燕京啤酒。
 +
 +
契丹人占据了这地就等于整个北部边防从此就无险可守了,只要高兴,契丹人随时就能铁骑纵横,驰奔于中原苦心经营多年的的千里平原,哥们儿几个骑着快马从燕京出发,晚上就能在黄河边吃烤全羊。
 +
 +
这是个什么状态我估计大家想都能想明白,这就等于从今天起,所有黄河以北的村庄、城镇、农田都时时刻刻处在契丹人的威胁之中,没准哪天你睡得正香就被一群拿着马刀说着你听不懂的话的人叫醒,而且你的粮食、财物甚至漂亮媳妇瞬间都成了别人的了,你的家惨到连道篱笆都没了。
 +
 +
燕云十六州的故事说来话长,我就先说下占领了这地儿的这个契丹民圌族吧,按说这也是老熟人了,早期五胡乱华那会显赫一时的鲜卑族的一支。
 +
 +
之后,因其残圌暴和愚蠢,在随着隋唐政圌权的兴起和稳定逐渐的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但是在朱温称帝的那一年,曾经是鲜卑族一支的契丹却逐步在中国的北方崛起,原因很简单,部落里出了个非常杰出的领袖:耶律阿保机。
 +
 +
契丹族在这位杰出的部落领袖领导下,没用几年就完成了对原本散乱的契丹游牧各部的整合,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稳定的政圌权。
 +
 +
在后唐期间,契丹族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已经占据由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幅员辽阔的广大地区,而且凭借着兵强马壮多次南侵,开始做起了他们祖辈未能完成的梦想。
 +
 +
不过,毕竟是过境迁了,雄心勃勃的阿保机南下的时候碰上了也是雄心勃勃的李克用(李存勖的老爹),两边谁都不白给,谁也没干过谁,经过几次交手后,两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决定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毕竟都是少数民圌族(李克用一家是沙陀人),都想当强盗,还能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赃。
 +
 +
经过协商,两个强盗一致决定共同对外,一起先合起伙来干掉土财主朱温再说,签约的时候因为双方都怀有貌似的仁义之心,不忍再次开战,所以把签约之地就改名叫“怀仁”,就是现在的怀仁县。
 +
 +
其实对于李克用而言这次签约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北方面对契丹的步步紧逼,南面还得对付朱温,两面作战确实有点吃不消。
 +
 +
李克用有自己的小算盘,计划着先收拾了朱温再解决阿保机的问题,但是这个阿保机也不是吃素的,也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是和李克用的争斗多年,也没占到多少便宜,也想观望观望。
 +
 +
所以这个“怀仁”更应该叫各怀鬼胎才对。
 +
 +
事情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个合约是各怀鬼胎、两面三刀,阿保机压根就没把这合约当回事,扭脸就和朱温联手一起对付李克用,在两方面的重重压力下,李克用步步溃败,直到挂了,不过临挂的时候给了自己儿子(猛人李存勖)一支箭,告诉儿子牢记这个仇恨:姓朱的和姓耶律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世仇!
 +
 +
李存勖不愧是个猛人,和他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让他恨上的话绝对是个悲剧。
 +
 +
老爹挂了后,年轻的李存勖面对困境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的坚守住了老爹留下已经不多的地盘,一点一点的恢复了元气,这个时间也没用多久,四年吧。
 +
 +
四年后,怀着满腔仇恨的李存勖带着全部家底:十万步兵,全是步兵,在幽州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精锐骑兵,不仅完成了李克用的遗愿,而且通过此役彻底消灭了契丹人南下的企图。
 +
 +
契丹人对于中原王朝的觊觎从此发生转变,原来是想征服,经过这一仗,明智的改成能抢多少就算多少了。
 +
 +
更可贵的是这场战役几乎是最后一次中原王朝以少胜多,而且是步兵在平原战胜骑兵的战例,要知道在冷兵器年代,步兵对抗骑兵简直就是游击队对抗坦圌克,更别说对手是彪悍的契丹骑兵,由此可见李存勖其人到底有多牛。
 +
 +
被李存勖干的找不到北的契丹人从此消停了很多,但是没多久,机会就再次降临了,石敬瑭这个龟儿子居然主动要求契丹进军,而且承诺胜利后割让北方各州。
 +
 +
这对于契丹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但是基于几年前的大败,心有余悸的契丹人很谨慎,单纯的契丹人实在搞不清这个石敬瑭到底是真龟儿子还是是个骗子,契丹人一直关注着石敬瑭方面的战事,直到他们看到石敬瑭确实扛不住的时候,而且确认了自己可以取胜的时候才公然进军,这个谨慎很聪明,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算是石敬瑭装孙子,契丹人也能一举连他一起收拾了。
 +
 +
契丹人一路高歌猛进,筋疲力尽的后唐军队大败。
 +
 +
龟儿子石敬瑭也在契丹人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皇帝,这个皇帝有点憋屈,中国历史上还真没有这么一个能背上千古骂名的皇帝,而且石敬瑭在当上皇帝后也很不顺心,见天的孝顺干爹契丹,还提心吊胆的担心国内这些骄兵悍将的不满,要是能采访下石敬瑭,我倒真想问问他是不是后悔,石敬瑭在成功登基后老老实实的按照合约割让了中国北部的燕云十六州,对契丹自称儿皇帝。
 +
 +
先介绍下这个燕云十六州吧,这一片地儿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
 +
 +
地理位置相当于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
 +
所谓的燕云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圌州(今河北涿圌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
 +
大家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就明白了,当时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这个十六州的地界其实就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分界线。
 +
 +
在此前,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数游牧民圌族不断的杀伐争战中,中原农耕文明因为稳定和定居习惯而屡受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圌族袭扰,为了保卫中原不受到来自于游牧民圌族的抢劫,中原人从最早战国时期的北方各国(秦国、赵国、燕国)就开始修建各自的防御长城,到了秦始皇统一后,中国干脆就把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成一片,彻底的划分了中原文明和游牧民圌族。
 +
 +
关于长城的价值在汉朝就曾经引发过争论,有人建议干脆废掉长城,让当时匈奴人放马过来打,这边的汉朝准备好真刀真枪的干一场,省的这没完没了的闹心。
 +
 +
关于这个争议有个很出名的结论:有长城我们可以依长城据守,而无长城,我们将四面为敌。
 +
 +
当然,这还是关系到游牧民圌族和农耕民圌族的区别,游牧民圌族一贯是来去如风,生来就是干这个的,但是农耕民圌族就不行,所以要真是没了长城,整个北方各地就会时刻都处在被游牧民圌族袭扰的境地,到底需要多少士兵才能防御,这个问题几乎没人能解释的通,所以说长城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起到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
 +
 +
中原政圌权自从把这长城修好了后,就形成了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而构建的防御体圌系,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城,才让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能抗击北方游牧民圌族骑兵部队,可以说建立了一道防御屏障。
 +
 +
而石敬瑭这孙子割让的这个幽云十六州恰好就处在这条重要的军事防御线上,其中幽、蓟等十二州位于河北北部,云、应、寰、朔四州位于山西北部,大家可以看看旅游地图,我们熟悉的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都在这一带,石敬瑭这孙子等于把关系到国家民圌族安危的长城全给了人家了。后果怎样大家都能想明白的。
 +
 +
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高兴得睡觉都能乐醒,干脆把幽州和云州分别立为辽国的南京和西京,也正是因为幽州在辽代的时候又叫燕京,所以也才有了燕云十六州这个称谓和今天的燕京啤酒。
 +
 +
契丹人占据了这地就等于整个北部边防从此就无险可守了,只要高兴,契丹人随时就能铁骑纵横,驰奔于中原苦心经营多年的的千里平原,哥们儿几个骑着快马从燕京出发,晚上就能在黄河边吃烤全羊。
 +
 +
这是个什么状态我估计大家想都能想明白,这就等于从今天起,所有黄河以北的村庄、城镇、农田都时时刻刻处在契丹人的威胁之中,没准哪天你睡得正香就被一群拿着马刀说着你听不懂的话的人叫醒,而且你的粮食、财物甚至漂亮媳妇瞬间都成了别人的了,你的家惨到连道篱笆都没了。
 +
 +
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还有个问题就重点说明一下,契丹人建立的辽政圌权并没有依据这样的有利地形收拾中原政圌权,这个便宜到让后来的金、元等政圌权捡走了,这可还真是不是契丹辽没这个心思,最最关键的还是契丹人一直对李存勖那一战记忆犹新,三十万骑马的契丹精锐,愣是没干过干站着、面对面和他们对掐的十万三晋好汉,谁都知道冷兵器时代这个骑兵队步兵的优势,三十万骑着马的愣是没干过十万站在地上的,这十万都是什么样的牛人啊!
 +
 +
这事让几代契丹人倍感恐惧,所以就从这一战之后,契丹人一直不敢深入,他们也不清楚中原会不会再冒出一个李存勖出来,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存勖、汉武帝、隋炀帝这些人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战成名而且让敌人数十年不敢小看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我们得认真的看待我们自己的历史,认真总结,任何事都有利必有弊。
 +
 +
不过最滑稽的事就是这么牛哄哄的李存勖居然还是被石敬瑭这孙子给整死了,唉!这还真是一个怪圈啊。有的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
 +
从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开始,之后的四百余年中,收复这地儿,重铸防线就成为每一个汉人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
 +
 +
之后的后汉、周、北宋一直都为这事纠结不已,直到明朝,终于出了一群战争天才,才算是把这事给了结了,这之前,这还真成了架在中原人头上的一把利刃,而且一挂就是好几百年,所以说,石敬瑭其人足可以凭此劣迹傲然立足于中国的史书。
 +
 +
石敬瑭在位六年,五十一岁时挂了,对于姓石的来说更悲催的是即位的侄儿石重贵在当了五年“孙子皇帝”后,就被南侵来去如风的的干爷爷契丹军队给掳往黄龙府,最后竟不知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被后世史家称为“出帝”。看来还真是自作孽啊。
 +
 +
===== 历史的怪圈(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6) =====
 +
 +
很多时候把历史放大看,会发现其实历史很有趣,这点或许符合佛教的轮回理论,很多的历史事件说到底都是一个奇怪的怪圈,因果关系很难说得清楚,就如同前面讲到英勇无敌的李存勖和龟儿子石敬瑭、契丹人的因果怪圈一样(揍得契丹人满地找牙的李存勖居然被龟儿子石敬瑭做掉了,而反过来契丹人居然奴役了龟儿子石敬瑭)。
 +
 +
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让黄河以北的广大国土失去了屏障,黄河以北的民众在毫无安全感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想办法,组织起来抵抗是一种,当然,这个情况延续了很多年。
 +
 +
但是更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逃避,特别是大批世居中原的世家豪门,这些豪门有钱有势,为了家族的安全,大家开始集体向南方迁徙。
 +
 +
这种迁徙开始最开始只是民间的,也就是小规模的。小规模的迁徙归结于另一个怪圈,辽帝国虽然多次和中原王朝作战,而且几乎是每战必胜,从后晋开始一直到后汉、后周、北宋都是这样,除了中间被李存勖狠狠的揍了一顿外。虽说胜多负少,但是辽帝国还就是没敢趁胜深入和占领中原,但是有事没事的总来抢掠一番也确实让人头疼不已,中原地带实在是不堪袭扰之后,才有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全面迁徙。
 +
 +
不过辽帝国不敢深入也是纠结于当年的惨败,三十万精兵强将愣是没干过十万步兵,这事对于契丹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以至于长达上百年的时间不敢深入,可见有的时候怪圈还真不止困扰着中原政圌权,少数民圌族建立的政圌权往往也很顾忌。
 +
 +
占领了地理优势的游牧民圌族辽帝国受到怪圈没敢深入,但是后来崛起的金国可就没什么顾忌了,更滑稽和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的北宋居然傻不拉几的还和金国联盟,准备趁火打劫的灭了辽国,把一向对收拾自己有顾虑而且和睦相处了近百年的邻居干掉后,换来个毫无顾虑的邻居来,没有远见的北宋也就是这样被再次占据优势地理位置而且六亲不认的金国顺手一路南下,姓完颜的明显没有姓耶律的客气和那么多顾虑,完颜们把艺术大师爷儿两带回去坐井观天了,政治方面其实这爷儿两也就这水平,完颜们很有政治幽默感。
 +
 +
要说之前只是民间的迁徙,到了北宋末年的时候可就是政圌府带头的全面溃败了,整个中原文明整体全面向南迁徙,要不说真正有力度的事必须是政圌府带头和政圌府出面来做才行,看看今天的地方格局就能明白,一个地方要是房地产不景气就把当地市政圌府搬过去,马上大酒店、大型娱乐场所、大型洗浴中心等等大额消费机构就都跟着过去了,娱乐消费过去了,地价就跟着提升了,自然这一块经济、就业等等各方面全就带动起来了,这才是这种政圌府行为带动经济发展和拉动消费最典型的证明。
 +
 +
宋朝期间的政圌府带头疯狂逃窜,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全面迁徙,也正是这样的迁徙溃逃才形成了过去的中国以北方为中心的大格局开始向南方转移,这不简单的只是政治的转移,还是一次文化的全面迁徙,虽然是被动的,但是中原一带成熟的文化带给当时南方的就不是一点半点的带动了,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等方面全面提升,整个中华文明的大发展也由过去的长安至洛阳、开封一线的一个中心转向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游牧、定居融合文化和以南京、上海为代表的南方士族文化的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转向了两个基本点,起码数量上是提升了。
 +
 +
从这个角度而言,貌似石敬瑭这孙子还鬼使神差的成就了中华文明转型的大功臣了,不管是北方的北京还南方的长三角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最早促进这事的大功臣居然是石敬瑭这孙子,这事还真是有点匪夷所思,不过细细想想还真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一个诡异的怪圈。
 +
 +
南方政治经济的腾飞不多说了,就咱们本篇的主体而言,整个中国南方地位的兴起和移民圌运动,在佛教界影响似乎就更大了,之前一直受到政圌府特别眷顾的五台山在这一期间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伴随着也是南方的普陀山、九华山道场的兴起,这也是这次割让带来的后果,所以说如果把单个历史事件放大到整个历史长河中去看,很多事情还真是说不清是好还是坏,就如同这个燕云十六州一样,放远了看还真说不了是好还是坏,这事还整的我很是有点费解。还真是凡事有所得有必有所失啊。
 +
 +
上面讲到的是石敬瑭这个神奇孙子造就的怪圈,其实历史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怪圈构成的,细细品味很有点搞笑的意思,我的结论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谁能举出实例来反驳我。
 +
 +
我们把历史放大到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你看到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圈,十分的有趣,这个怪圈是五代时期最大的一个怪圈,而石敬瑭这孙子居然是五代时期历史三大怪圈(我自己总结的,分别是契丹和南唐骑步兵对战怪圈、燕云十六州引发的政治大转移、黄袍加身)中两个怪圈的始作俑者,不能不说这个孙子确实很神奇,能给历史留下这么多的争论,这厮也真的算是个人才了。
 +
 +
说完了五代时期三大怪圈中的两个,下面就说五代时期最后的一个怪圈,在我发现这个怪圈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这里面居然还有石敬瑭这孙子的影子,我真是越来越服气这个人了,这孙子要打游戏的话拿手必杀技绝对就应该是“五煞怪圈”,而且是boss级的通关大怪物。
 +
 +
五代时期的最后一个怪圈:黄袍加身。
 +
 +
之前已经说过第一次的黄袍加身是李嗣源,这回参与者就包括石敬瑭,这事在五代时期还真不是一回两回的,貌似成了一种武人当政的必然现象,既然这手好用,那么头脑简单的武人们就很自然的开始迅速学以致用。
 +
 +
后晋天福十二年,石敬瑭当初的大将刘知远被手下郭威等人忽悠的也在太原自立为帝,五代中的后汉建立,郭威等人因拥立之功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太保。
 +
 +
看到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干这事,这事干好了就加官进爵,升官发财,就算干得不好,及时的投靠对手也还能加官进爵,所以历朝历代的官员最爱干的就是这不费力还讨好的事,所谓从龙之臣和劝进之臣。
 +
 +
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二十九岁即位的汉隐帝刘承佑很聪明,及时的发现了这个五代时期遗留的弊病,总是一群武将动不动就拥立谁当皇帝,自己的这个皇位其实很不牢靠,没准哪天一个武将心血来圌潮就不好收场,聪明的刘承佑开始动手缩减地方势力和进行军队大换血,但是这个已经从唐朝就开始的默契制度从一开始革新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抵触,特别是那些军权在握的世袭将领们。面对反对,刘承佑暴露了年轻人都会犯的毛病,既然自己是皇帝,那对待敢于反对处理的很简单,一个字:“杀!”。
 +
 +
刘承佑先是以议事为名干掉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位自以为是的顾命大臣,同时通告召回出镇邺都的郭威,防止郭威作乱。同时,羁圌押了郭威在京城的左右家属,以防意外发生,谁承想这个郭威一听说刘承佑真动手了后,连家属都不要了,直接带兵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圌反了。
 +
 +
对于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年轻的刘承佑更不白给,你不是动手了吗,我给你来个更狠的,和你的家属们永别吧,二话不说,先干掉了郭威的所有家属后钦点兵马准备收拾这帮叛军,也试图通过此举证明一下皇帝的威严和震慑下其他的地方势力,以便于下一步的进一步整合。
 +
 +
郭威带兵来的很快,这边刘承佑一点也不示弱,亲自带兵出城迎战,两军在开封城外激战,结果比较悲催,后汉的皇家军队居然没干过叛军,而且年轻的皇帝刘承佑也因此下落不明了。
 +
 +
光杆儿郭威大胜,带着兵马进城由太后临朝听政。
 +
 +
胜利后的郭威也就在开封过了一个月的消停日子,据说当时契丹南犯,郭威奉命北上抗辽。但是军队走到澶州(今河南濮阳)时,将士们再一次撕裂黄旗,披在郭威身上,拥呼万岁,返回京都登上皇帝位,后周建立,这是又一次的黄袍加身。
 +
 +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只算是一个段落,光杆儿郭威建立了周朝,马上就面临无人继承皇位的尴尬(全家都让刘承佑给杀的干干净净),只能立干儿子柴荣为皇太子,这个光杆儿郭威没几年就挂了,历史上著名的灭佛的皇帝,“三武一宗”中的最后一位皇帝柴荣即位,史称:后周武帝。
 +
 +
在我正式讲到后周武帝之前说点题外话,后周武帝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不幸年仅39岁就挂了,即位的儿子很年轻,跟着柴荣一起打天下的好哥们儿、好朋友、好兄弟赵匡胤再一次在出兵抵抗契丹进犯的时候黄桥兵变,再一次黄袍加身,回兵杀了最信任自己的好兄弟的儿子,后周也挂了,历史上最!最!最怂!的王朝“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
 +
赵匡胤很聪明,吸取了前几次黄袍加身的经验,首先完善了后周武帝建立的直属中央管理的禁军制度,严格限制了各个地方发展军备,同时甭管是契丹来犯也好,收拾当时别的“十国”也好,基本上只要是带兵的活都是自己亲自上阵,很少让武将独立带兵控制军队,省的你们没走远就又批着黄袍回来了。
 +
 +
更为关键的决策是彻底打乱了部队将领和士兵的归属问题,经常整个军队管理管部大范围的换防,导致很多部队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谁是自己的领导,彻底杜绝形成嫡系部队的隐患
 +
 +
最后,国内混乱的局面收拾的差不多了,政圌权稳定了,这个赵匡胤还是不放心手下的将领们,又整出个“杯酒释兵权”,彻底一次性的解决了困扰了近一百年来的武人当政的局面,但是聪明的赵匡胤还是没能逃过历史的怪圈,把打天下的弟兄们都收拾了,结果被自己的亲弟弟在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用斧子给劈死了,一个字:该,绝对死得其所。
 +
 +
到这,五代时期的遗留怪圈算是基本解决了,但是遗憾的是解决这事的人也同样没能逃过这个怪圈。
 +
 +
解决了地方武装后的宋朝最后导致了各地方毫无抵抗力,后期崛起的金朝几乎是兵不血刃的一路打到了京城开封。
 +
 +
还有,整顿后的北宋,整个武将阶层在宋朝统一地位极其低下,见了同级别的文官都得请安,在宋朝当一个将军确实是件听丢人的事。
 +
 +
也因此,中华民圌族延续了几千年的尚武精神从此消亡,这种影响更长远,可以说是致命的怪圈。因为从这开始,直到千把年后,中国惨到最后连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半残疾都敢和我们叫板,而且居然打得我们毫无还手之力,这个祸根就源于“宋”,所以我管着朝代叫“怂”,大家这点必须谨记。
 +
 +
 +
===== 后周武宗上任三步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7) =====
 +
 +
后周世宗柴荣;也称为柴世宗,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郭园村)。
 +
 +
前面已经讲过了柴荣能够登上皇位还真是阴差阳错的,后周的皇帝郭威的一家老小被杀得干干净净,最后只能立了这位干儿子为皇太子,也就顺利的继承了后周的皇位。
 +
 +
这是命运上的幸圌运,但是任何的幸圌运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成功绝对没有偶然,在实际中,后周在郭威统圌治期间柴荣已经显示出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政治天赋,当然这些天赋在郭威在世时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但是套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柴世宗这些卓越的政治军事天赋在顺利登上皇位后彻彻底底的体现出来,柴荣用事实证明了他就是最最合适的后周继承人。
 +
 +
在历史上,很多的史书把宋朝的文化和政治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和成功的,而实际上周之后的宋朝所有政治框架和文化都是这位柴世宗构建的,这点和隋唐之间的关系基本一样,唐朝实际上就是隋朝政治、文化的延续,而宋朝也是后周的延续。
 +
 +
但是这里面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军事,姓赵的继承了柴世宗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体圌系,但是却因为背叛朋友的赵匡胤就得益于军队造圌反,所以对这点非常的忌讳,相比于其他的政治结构,后周的军事体圌系在宋朝被否定的继承了,这点就造成了周宋和隋唐之间继承关系的最大区别,也就造成了唐宋之间最大的区别,都是文化极其灿烂,但是在政治军事上却一个是威震于天下,一个是怂蛋于四海。
 +
 +
周武帝柴荣在刚继承了郭威的皇位后,面临到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明一下吧。
 +
 +
这姓郭的把一大片家业无偿的交给了姓柴的,姓柴的很高兴,那就点点家底吧,盘算下这个意外之财到底发了多少,仔细一盘算还真是有点纠结闹心。
 +
 +
先说留下的地盘外围,周边姓李的、姓刘的、姓钱的、姓孟的等等一竿子邻居个个都不怀好意的盯着自己,现在之所以这些邻居还没来咱家里抢东西,不是因为邻居们很善良,而是因为咱这一片家业太穷了,实在是没什么好抢的。
 +
 +
但是也就是这么点穷家破业还有是有人总惦记着,这就是北方的邻居,一个姓耶律的邻居,之所以他惦记这,没别的理由,就是因为他更穷。
 +
 +
这个姓耶律的邻居就经常来抢,而且是什么都抢,连破铜烂铁都抢,看来还真是没有最穷,只有更穷啊。
 +
 +
这就是姓柴的接手的家业。先不说别的什么,国家要发展,现在缺失最最关键的“钱!”后周很穷,穷没有偶然,绝对是必然的,这是个恶性循环,没钱就没人,没人就没军备,没军备就可能会被抢,被抢后就更穷,柴世宗刚继承的这片家业,唉!说实话吧,也就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
 +
这一片烂摊子要是换个别人也就混个几年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吧,但是年富力强的周世宗柴荣可不一样,即位后发现这是个烂摊子后并没有被打垮,反而是激发了勃勃雄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就在这一片近乎于废墟的地方干出一番大事业。
 +
 +
即位后的柴荣曾向左谏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
 +
 +
精究术数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
 +
柴荣听后居然十分的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
 +
由此可见,这位柴世宗确实很有想法,但是在现实中他并没有按照这样的规划去运作,几乎把所有该干的事情都提前了,柴荣充分利用了在位的五年多的统圌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不仅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最为重要是构建了一个合理的管理体圌系和框架,这个框架让后世的继任者(姓赵的仆人兼家丁)获益匪浅,老赵家就仗着他打下的家底,苟圌延圌残圌喘的居然也折腾了几百年。
 +
 +
我曾经试图合上史书,闭着眼睛幻想着这样的一个纷乱的局面,要是这个迷局中是我,自认为聪明的我会怎么解?哪怕是我知道我该从哪下手也行,很失败的是自以为是的我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甚至连纸上谈兵都说不上,我睁开眼的时候很庆幸,幸好不是我,我还是看看柴世宗是怎么下手的吧。
 +
 +
自小的经历让柴世宗很了解民间疾苦,而后期的管理经验让他明白了一个很看似很简单的道理(通常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难以完成),作为政治还是那个最简单的主题:“施政已不扰民为主”。这话听着没啥,但干起来还真是难事。
 +
 +
作为一个政治管理者首先必须稳定你治圌下的民众吃饭和安居乐业的问题,别折腾大家就行,老百姓其实想法很简单,大家都愿意干活,只想安定,要是大家都觉得跟你混连这点都保障不了的话,你也就离挂差不远了(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地方政圌府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就是这个问题要想解决却还真是很难、很难。
 +
 +
上圌位后柴世宗除了发表了简单的获奖感言后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免诸道州府所欠去年夏秋租税”。
 +
 +
厉害吧!先把大家去年欠的钱免了,咱们从头开始大家好好干,跟着我混绝对差不了,简单理解这就是先解决了民间疾苦和陈年旧账,但是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是建立治圌下民众的公信力,也就是对政圌府的信任度。
 +
 +
柴世宗的画外音:大家任何时候都要相信政圌府。这句话和美国护照上的那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不管你身处何地,你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政圌府。
 +
 +
柴世宗通过这份诏书明确的告诉大家,只要愿意好好干就一定有前途,这事干得不是一般的魄力,因为你免了大家的税收就意味着你没钱了,政圌府没钱能干吗?我坚信一系列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所以说做这个决定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你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会有更多的麻烦等待解决。
 +
 +
先说第一步棋的效果吧,我觉得这第一步棋正是体现了柴世宗的高超的政治水平和悟性,先建立治圌下的信任,国家穷点就先省着点花。
 +
 +
也正是这个时候,邻居北汉姓刘的想趁着柴世宗刚即位的空档来讨个便宜,但是自己又觉得有点心虚,就拉这契丹这个行耶律的一起来了,都是穷鬼,能强一点是一点。
 +
 +
国圌难当头,以军事起家的柴荣召大臣商议欲亲征,时任宰相的冯道极力劝止,这位冯道大哥得先说明一下,这位堪称古往今来第一大政治老油条,别看五代期间皇帝换得勤,这位大哥的丞相位置一直很稳,也就是说甭管谁当皇帝,这老哥都是朝廷大员,这才是能人。
 +
 +
面对冯道的劝谏,柴荣反问,唐朝最初建立的时候李圌世圌民不也是亲自东征西讨的。
 +
 +
老油条冯道凭着劳苦功高也很不客气的问:“陛下得如太宗否?”
 +
 +
柴荣怒曰:“冯相何少也!”乃罢其相位,老油条回家了。
 +
 +
其实这也只是个借口,第一步棋走完了,貌似很漂亮,但是问题马上也紧跟着出来了,你免了大家的税赋,那你的钱从哪来,要知道你也不是财主,你也穷的叮当响。
 +
 +
柴世宗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严格控制开支,首先就从缩减政圌府公务员预算开始,政圌府必须大裁员,这工作肯定不好做,大家过的好好的,你说拿下就拿下,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抗,说不好没准把柴世宗拿下也不好说。既然这样,那就先把资格最老的拿下,剩下的也就自然好办些。
 +
 +
这是柴世宗的第二步棋,大规模裁员,控制政圌府成本。
 +
 +
前两步都整明白了,北汉那边联手契丹找便宜这事还等着解决哩,家里的事好处理,外面的可真不是说话就能解决的,军旅出身的柴世宗毅然决定亲征,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会刚解决了大部分公务员的待遇问题,不用说大家肯定怨圌声圌载圌道的,这个关节要是敢把军队交给别人肯定完蛋,他干爹当初就是打着抵抗契丹的旗号一举造圌反成功的,柴世宗很清楚这事的重要性。
 +
 +
决定亲征的柴世宗在出征前亲自给军队做了战前动员会:“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山压卵耳!”。
 +
 +
而后,放下皇帝架子,亲自率军兼程速进,不畏矢石冒死督战,劲头直追五代第一猛人李存勖(话说回来不拼命都不行,你败了就等于亡圌国灭种,人家败了顶多也就是少抢点东西),在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后周军大胜,来讨便宜的北汉的刘崇军和契丹全军退却。
 +
 +
和之前的政治斗争相比这可还真是真刀真枪的战场,这件事上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对付,我觉得这事相比于之前的决策,这活应该是难度最大的,但也就是这最大难度的事一举奠定了柴世宗在后周完完全全的领导权和绝对话语权,这第三步棋可以说走的既惊险又最具价值。
 +
 +
===== 有志不在年高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8) =====
 +
 +
关于这场战役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反正最后的胜利完全取决于柴世宗的个人坚毅和果决,在战争初期各路部队基本上都是一战即溃,要不是柴荣亲自挂帅的 ​
 +
 +
 +
===== 能者无所不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9) =====
 +
 +
柴世宗在通过一系列手段整顿了政治管理后,正式颁行了国家重要管理文件:《大周刑统》。
 +
 +
不过,这事可不是一直等着各项筹备都到位了后才开始运作的,柴世宗最大的优点就是同时能做好多事,我算了下,好像他还真是什么事都没耽误,就说这个《大周刑统》吧,我查阅了很多的史料,都不能给出他着手办这事的时间和相关诏书。所以,这事只能理解为他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这里面更大的难度是好像什么事都是经过他的亲自过问,而且亲自督办,可见这人在工作上还真是玩命啊。
 +
 +
柴世宗颁布《大周刑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严格立法、依法治国,政治天赋与生俱来的柴世宗深知“法统国之根本”的道理,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
中国的老祖圌宗早就告诉了我们法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可不是谁会总结个十六字真言这么简单,最关键的在于执行,你手下全是贪圌官,你的所谓民选人民代表全是不知道怎么选出来的东西,而且还都是政治的既得利益者,你就算有千条万条的法律,制定的事无巨细全有规定,但是最核心的是你凭什么让你的国民相信你?相信那些天天吃海参鲍鱼、喝茅台、养小三的执法者吗?
 +
 +
我个人觉得柴世宗的政治眼光很值得后世学习研究:
 +
 +
首先建立国民信任,让国民相信国家,相信政圌府;
 +
 +
其次整顿吏治,让国民看到政圌府管理的决心,精简实干的管理团队保障措施的实施;
 +
 +
再次认真提高国民待遇,急民所急,为民所想,一切以人为本;
 +
 +
最后才制定严格法典,有了精良的管理团队再加上国民的高度信任才能强国,才能富民,也才能平天下。
 +
 +
先给柴世宗喊个好:好!
 +
 +
再说下这个法典的重要性,被我国很多史官称颂不已的《宋刑统》就是在柴世宗颁布的《大周刑统》基础上加以改进的,谁都知道改进容易还是创建容易,还是那句话,所谓文化灿烂的大宋其实就是柴世宗打下的底子,赵匡胤窃取了对他倍加信任的好朋友、好兄弟柴世宗的成果,而且很愚蠢的没学好,还把最最关键的国家军事体圌系给整的四不像,这也是影响了整个中华民圌族发展的最大败笔。
 +
 +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柴世宗和赵匡胤,明显柴世宗要高瞻远瞩很多,赵匡胤明显短视,只想到当前解决武官造圌反的问题,完全没想到失去军事保障后国家安危的百年大计。
 +
 +
内部梳理的差不多了后,柴世宗再次把军事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既然邻居们都不怀好意的,之前是因为我穷没人来惹我,但是现在我手里有了三瓜两枣的,我就别光等着你们来骚扰我了,我先打你们,最好的防守永远都是主动进攻。
 +
 +
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柴世宗领衔的后周大破西川军,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农历11月,后周军最后攻克凤州,收复四州之地。
 +
 +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下诏亲征南唐,取滁、扬、秦、光、舒、蕲六州。后因雨季来临,留李重进军围攻寿州,农历5月班师回京。
 +
 +
同年农历5月,征集工匠“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绝唐兵。”
 +
 +
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农历2月,柴世宗再次亲征南唐,攻破南唐援军紫金山寨,克寿州。此举消灭唐军四万人,获船舰数百艘,钱帛器械无数,车驾发下蔡还京。
 +
 +
同年农历11月,再次亲率诸军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败唐军于涡。遂鼓行而东,沿淮城栅,所至皆下。泗州守将以城降,世宗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敌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
 +
 +
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农历1月,世宗亲攻楚州,农历2月,车驾发楚州南巡,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农历3月,幸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
 +
 +
几次大战下来后当时的南唐主李璟彻底怂了,先给钱“献贡品,岁输贡物十万”,再割地“被迫谴人献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只求你别来打我了。同时为了表示诚意,南唐还去了皇帝称号,只称为“江南国主”,使用后周的年号,政治地位也表示臣服。
 +
 +
柴世宗通过这几次对南唐的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而且还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这件事也证明了很多时候,战争只是为了更好的获取资源和财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富有。
 +
 +
与南唐的战役使后周的疆土一直延伸到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得州十四,县六十”。战果斐然,颇有点当今世界强国老美的感觉,后周人民很幸福。
 +
 +
之所以没一鼓作气的干脆干掉后唐,还是因为自己的后方不稳定,捞到最大好处就先缓缓,毕竟后面还蹲着如圌狼圌似圌虎的两邻居哩。
 +
 +
上面讲到的只是对南方的战役,相比这些战役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威胁着后周的是北方一帮姓耶律的,这帮子不管你穷也好富也好,就一个道理,没事就来抢你家东西,而且这帮穷人都很彪悍,都是以抢劫为终身职业的职业抢匪,现在这帮子抢匪还网罗了北汉这样帮凶,更加的气势汹汹了,这才是后周柴世宗最大的挑战。
 +
 +
要说原来对付这帮抢匪我家还有到篱笆能挡挡,缓冲一下,但是上一任地主不争气的石敬瑭这穷鬼孙子把篱笆卖了,现在好,我家连轧篱笆的地儿都找不到,只能等着抢匪门骑着快马见天的来抢,这事还真大圌爷的憋火,相比之后的地主老赵家而言,柴世宗可不是个怂人,还是那句话,别光等着你来打我,这回我去打你啦,孙子!
 +
 +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农历4月,柴世宗再次亲率诸军北伐契丹,主动拉开了与契丹人的战争,这回是我带着军队就来揍你了。
 +
 +
此时的后周军队再也不是当初的后周军队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军人们按照先前“先易后难”的战略规划,经过南唐、后蜀等国的历次战争已经完成了大战的热身赛,这会个个士气高昂,就等着建功立业了。
 +
 +
如圌狼圌似圌虎的后周军队在柴世宗的亲自带领下用时四十二天,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
 +
这一方面是后周的声势浩大,军力强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这些州的将领基本都是汉人,也就是最早的汉圌奸部队,契丹人很狡猾,把汉圌奸部队都放在前面,要真是打起来你们先掐,我的嫡系在后面等着你们掐累了在去捡个现成的。
 +
 +
同时,契丹人也完全没想到之前一直软弱挨打的后周居然能主动出来打我,那听说地主组织人马来打强盗的啊,这个很不符合常理啊,姓耶律的丝毫就没有准备,还没缓过神来的功夫已经丢失了大片领土。一路高歌猛进的柴世宗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一鼓作气的全面收复我们的燕云十六州,却不幸遇疾而返。
 +
 +
这场由北周主动发起的战役是自从石敬瑭这孙子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后,中华文明对抗北方少数民圌族政圌权最大的一场胜利,之后的怂人老赵家一场都没赢,这点也充分说明了柴世宗的天赋和能力。
 +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只要是重要的战役都是柴世宗亲自领衔,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历经五代动圌乱的柴世宗始终都没敢放弃对军队的实际掌控,这军队还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靠谱。
 +
 +
同时,这人再有能力他还是人,是人就一定是精力有限的,柴世宗无所不能,但是耗费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最后一次与契丹人的战役可以说灯尽油枯,征途中就染病圌不圌起,回来没多久就彻底不灵了。
 +
 +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农历6月19日柴世宗驾崩,英年早逝,终年三十九岁。
 +
 +
柴世宗英明神武一生,最后关头却犯了认人不淑的重大错误,遗命自认为的死党、好兄弟、好朋友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俭点,掌管后周军事,我这一家子人就都交给你了啊。
 +
 +
政治方面由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三人并相,互相牵制执掌朝政。
 +
 +
结果就不说了,还是被最信任的人背后捅了刀子,不过下黑手的人也没什么好下场,被自己最信任的亲兄弟用斧子给劈死了,这还真是恶有恶报啊。
 +
 +
至此,五代的最后一个怪圈居然一个又一个的画到最后。
 +
 +
 +
===== 以人为本(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0) =====
 +
 +
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的后周柴世宗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按这个评论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从我个人看应该远不止于此,柴世宗的所作所为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
 +
五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完整高效的政治体圌系,这个体圌系不仅体现在政治管理上,同时还涉及到律法、军事、财政、农业发展等等各个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里面任何一件事都够一个好皇帝干好些年的,但是柴世宗只用了五年就都给干的差不多了,只能说明还真是名符其实的强人。
 +
 +
可能有人说我的这个思路和论断过于偏激或是不切合实际,但实际结果我们仔细的看看就明白了,阴谋夺取柴家皇位的赵匡胤能在史书中描述的中原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仅用了20圌年便完成统一,这个才真是千古奇谈。
 +
 +
关于这点,很多史书家都在强调这是赵匡胤的英明决断,要是我说这种说法纯属扯淡,相比柴世宗接手的烂摊子而言,赵匡胤窃取的后周面临的情况本身就天差地别,柴世宗当时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政治上一团混乱,军事上更是一团乱麻,之所以能勉强维持局面居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太穷。
 +
 +
也正是柴世宗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才有了后周后期的强盛,后周当时吏治清明,民富国强,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
 +
这就是赵匡胤窃取的后周,更为关键的是当初的邻居们已经不再是之前的虎视眈眈,而都是战战兢兢,南方彻底臣服,唯一比较强悍的北汉和契丹也被柴世宗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短时间内也不敢叫板,这也才有了赵匡胤游刃有余的想对付谁就能对付谁,剩下都只能观望而不敢叫板。
 +
 +
可以预见,要不是柴世宗英年早逝,中国的历史会再次改写,起码不会出现象宋朝这样怂蛋的王朝,自信、勇武必将一如既往的成为中华民圌族的性格和脊梁,民圌族也不可能在之后的千年历史上被屡次刻上被外族侵略和凌辱的印记。
 +
 +
不管怎么改写历史,谁都不能否认以兵变方式夺取政圌权的赵匡胤,其实只不过延续了柴世宗的统一进程,延续了后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
其中特别是宋朝对待商业的态度、优遇文人的政策,均与这位商人出身、勤勉务实的柴世宗有着直接关系。
 +
 +
柴世宗虽然未能实现他自己规划中的为君30年、扫平天下的愿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以来200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
 +
 +
面对历史,后世的人们往往会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似乎开创了灿烂文化的怂人世家:老赵家更被人关注,同时也会更关注在宋朝期间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人物和民圌族英雄,但是大家会忽略很多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宋朝为什么会屡屡涌现出抵抗外族凌辱的民圌族英雄?为什么这些英雄人物最后都以悲剧结束?历史的根源在哪?为什么之前的我们的英雄都是扬名异域的好汉?都是征服者?而之后却都成了抵抗的英雄?这才是最最核心的问题。
 +
 +
第一个疑问很好解释,因为我们总被人欺负,不然我们涌现出的绝不是这样保家卫国的民圌族英雄,而都是战争强人甚至战争狂人,都是扬威海外、征服异域的班超、汪直、李靖、卫青……可自从宋朝之后,为什么我们总是被人欺负?这个问题就更好解释了,可能不好听但是很现实,因为我们“怂!”谁想欺负我们谁就能欺负我们,话糙理不糙吧。
 +
 +
关于第二个疑问更好回答,捍卫四川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于介;怒发冲冠的岳飞;甚至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最后的下场大家都知道,根源在哪?其实很简单,就是姓赵的怂,怂到自己都没信心,连自己内部出现个把强人自己都不敢接受,必须按住,否则极有可能收拾不住,因为他们的老祖圌宗就是这么上台的,代代相处的忌讳。
 +
 +
这种最高统圌治者的统圌治信心极度缺失影响了整个政圌权的外交和内部管理。内部就不多说了,不能有任何的强人涌现出来,都必须剿杀于萌芽,哪怕这个强人绝对的忠诚也不行。外交方面就更差劲了,总所周知在面对国际争端时,很多时候必须用实力和战争说话,如果面对这些危机国家安危的情况还是不敢与应战的话你就只能等着挨打,怂朝的英雄们很失败,因为他们的老板太怂,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运气太差。
 +
 +
最后的疑问就不用我说了,继承了后周政治的赵匡胤学到了皮毛,同时自己就是依靠武力成功篡位,更是忌讳再有人学自己,必须严格打圌压武将,武将注定在宋朝不被重视,军队将领不被重视的话,谁会帮你玩命。
 +
 +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靠着什么自吹自擂的什么太祖长拳、太祖二棍就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柴世宗就没留下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人家留下了一整套治国、平天下的套路和团队。
 +
 +
柴世宗施政策略最核心的我认为还是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原则,很多事情柴世宗都会亲力亲为,给百官、给国民做出表率,不会虚伪的说些“官员收入完全公开不现实”这样的政务混圌蛋话来。
 +
 +
面对国家经济困难,柴世宗最先做到的就是:
 +
 +
“朕之常膳今后减半,余人依旧。”
 +
 +
从我做起就开始节食,你们看着办吧。人家面对困境首先想到的是节约政务消费,先自己节流再开人民的源,在国家极度困难的时期也严令罢黜了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并且严令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
 +
 +
我觉得就这一点,就很多政圌权难以做到,一般的做法都是增加税收,加强政圌府征收力度等等,特别是有的政圌权为了盘剥民众还专门巧立名目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发改委”,不断的通过所谓的政策调控加大对国民的剥削。
 +
 +
柴世宗节流的同时大力度的鼓励开荒,将大批因战乱导致的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颁发均田图、均定赋税。
 +
 +
当然,最重要的是贯彻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点,冒着被儒家学子们青史骂名的危险,率先取消了历代享受优待的曲阜孔氏的特圌权,这件事可还真不是一般君主敢干的。
 +
 +
在经济复苏,国家逐渐恢复元气的同时,后周开始出现繁荣的城市文化,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最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开封”。
 +
 +
这件事还真的重点强调一下,开封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既然是大都市就必然引发众多的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疯狂增长,很快,开封城内就出现了地产紧张问题,民众房屋因不断增长的人口而扩建的过于密集,大致的样子大家可以参考现在的各大城市的都市村庄建筑群,有限的地域明显不够民宅使用,居民民宅就开始无限制的往外扩,后周缺少城圌管和强圌拆队,这事很头疼。
 +
 +
开封城乱占乱建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都捡最合适的地方建房,这样好租也好卖,道路被占用、设施不能保障等等问题随之而来,而且严重的致使车马都无法正常通行。
 +
 +
柴世宗面对开封城的现状,没有想利用这样的机会大力发展地产业,借助地产商一起赚民众的钱,而且想方设法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
 +
首先将开封城内历史自发形成的坟地全部迁出重新安葬,这个举措在当时遭到了大规模的反抗,但是柴世宗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死人必须得给活人挪地方,而且告诫身边的官员,只要是利于国家发展的事,哪怕是得罪人的事也得有人来干,既然大家都不敢干,那就我亲自来干。
 +
 +
迁出坟地后下令开始国家出资就地营建新村,先使居者有其屋后才下令将城内违章建筑全部拆毁。
 +
 +
大家自己看吧,柴世宗是怎么管理房地产业的。
 +
 +
当然以上的都是些小事,之所以说出来就是为了重点说明柴世宗的施政原则,而且是非常认真的解决实际问题,柴世宗的办法和政策基本没有浮夸和不契合实际的,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看到的举措基本都是实效和立竿见影的,包括面对国家赋税紧张、财政紧缩甚至制钱的原材料都严重缺失等等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伴随着柴世宗一起名扬青史的重大史实:灭佛。
 +
 +
用柴世宗自己的话讲:
 +
 +
“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
 +
 +
 +
===== 灭佛?肃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1) =====
 +
 +
其实在五代期间,也就是在柴世宗即位之前的几个朝代,多多少少对佛教的发展都做了些限制的政策,但是由于政圌权维系时间短暂,再加上不断的战乱和割据基本都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后周政圌权的建立也是在这样一个民圌不圌聊圌生的困境下完成的。
 +
 +
作为后周的开国君主郭威并没有多少的政治作为,柴世宗接手的依然是个烂到不能再烂的摊子了,这点前面已经讲过了,国家甚至连制造流通钱币的原材料的“铜”都严重匮乏,可见已经穷到什么地步了。
 +
 +
同时,虽然之前的朝代都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控制,但整体上还都依循着唐朝中后期的制度,也就是在国家的大政策下还是崇佛或是延续了唐朝后期对和尚们的优惠政策。
 +
 +
有了优惠政策的保障,再加上当时国内战乱的大环境(各个政圌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圌治无一例外的加重治圌下的赋税,收刮民圌脂圌民圌膏的手段花样翻新,徭役、兵役、赋税都成了当时国民无法逃避的灾难),既然和尚们能享有特圌权,很多人自然都选择“出家”,或者怎么着也得把这家族财产和寺庙的寺产搭上关系,貌似这条路才是为生之道,活下去!就是为了这么个简单的目的,和尚成了最流行的职业,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顺利活下来的和尚在生存得到了保障后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
 +
先再整理一下当时的大环境,唐朝后期虽然对佛教采取宽容政策,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还一直是在控制:和尚白吃白喝的营业执照,这个东西必须是国家颁发的,必须盖有政圌府机构的公章才算是有效,这点的控制还算是基本到位。
 +
 +
但是,在五代期间管理这事的政圌府就没一个定型,见天的换来换去的,很多聪明和尚马上发现了这里面的漏洞,大批的和尚开始私自开度,营业执照也很好搞,只要联系到专门制作这东西的机构就行,实在不行随便拿个手机都能接到这方面的海量短信广告,简单易行,上手很快。
 +
 +
聪明的和尚们为了保险起见,基本都不印制本朝的度牒,都印成唐朝或是上一个朝代的,本朝肯定是清查力度比较大,而且不好仿制,但是前朝的东西一般都说不好了,谁知道真的假的,抓圌住的话直接说:老圌子在唐朝末年就已经是和尚了,档案就算有也早就因为战乱而损毁了。
 +
 +
这个在当时很好糊弄,于是乎,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寺庙都陆续开发了这项大有前途的新项目,时间短、利润高、见效快的好项目一贯都是极易被推广和接受的。
 +
 +
制作假证照的市场是一片大好,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有市场就一定有竞争,这是自然规律,和尚们也是,市场上这么多人拿着钱找寺院剃度,去哪家好呢?哪家这个假证更像真的呢?哪家的靠山更大更安全呢?哪家出事了会有人罩呢?哪家既便宜服务又好呢?
 +
 +
带着这些疑问,市场上很多买家都抱着货比三家的态度反复调查,无外乎看看规模、了解下背景和后台等等,再了解下发展历程,再咨询下已入住业主物业服务水平等等。
 +
 +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和尚们被迫开始反复创新,力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获取市场的认同。
 +
 +
首先就得解决面子问题,这个售楼部一定得整的富丽堂皇的,有了这样的场面就能镇住更多的人,就能忽悠更多的钱,寺院反正有的是地,和尚们就把最大的一笔开销放到了寺院门面的修建上,这个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修建寺院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大殿的佛像,这个很关键,只要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形象就一定能唬住人。
 +
 +
这方面一定得不断的赶超别人!必须创新!想不到创新的办法就给我整大!
 +
 +
以前都修5米的,现在市场环境变了,必须修15米才能镇住人。
 +
 +
什么?别的县已经有寺院修15米的了,那就再加10米,必须高,必须大,只管盖。
 +
 +
不仅扩大了寺院建筑还扩大了菩萨金身的塑造,为了彰显佛像的视觉冲击力,聪明的和尚们大量的使用金属材料来完成雕塑,以前用十斤,现在用一百斤,更有甚者干脆直接用金属铸造,雕塑市场的需求马上被瞬间放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原材料“铜”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反正和尚们有钱,升就升吧,咱买的起。
 +
 +
再说,各个寺院的佛像绝对是衡量一个寺院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个整的不好的话,那些财主一准儿觉得没前途,不靠谱,都去别的寺院剃度了咱们怎么挣钱,各个寺院都比着修金身,比着扩大规模。
 +
 +
这事整到最后就不简单的只是铜价飙升的问题了,简直就是市场严重缺货,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吊诡的是,和尚们居然和柴世宗一样,绕世界的找铜,两个抱着共同目的的团伙碰到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可以肯定也是一样的,必须有一个倒下。
 +
 +
这边柴世宗满世界找不到制钱的材料,苦恼不堪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原来流通的原材料都是被和尚们买走了,柴世宗很高兴,原来市场上并不是没货啊,并不是传说中的紧缺,既然是和尚们有,那你们就全捐出来吧。
 +
 +
柴世宗的这个想法自然遭到和尚们的集体抵制。
 +
 +
这哪和哪啊!你缺钱是你的事!凭什么问我们要钱啊!要知道我们当年混的时候你还是小玩闹哩!向拿我们佛开刀,你脑子进水了吧。和尚们连理都懒得理他,很有大牌气势。
 +
 +
虽然很有谱,但是却出现了另外一个变数,在一来二去的折腾沟通中,柴世宗发现了一个更为传奇的现象,大家都是饿的面黄肌瘦的,为什么和尚们个个都是油光满面的,而且换了一拨又一拨都是很有精神头的,和尚们很滋润啊。
 +
 +
柴世宗很诧异,这事必须整明白,必须整清楚,在柴世宗的严密调查下,意外的再次发现原来还不仅是铜的问题,合着国家并不是没钱没地,而是大部分肥地都是属于寺院的,甭管别人怎么样,和尚们生活都过的都很好,更可恨的是居然给寺院打工的佃户明显还多于给我圌干活的,这事整的有点大了。
 +
 +
有句套话说得好:柴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
 +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很生气的柴世宗决定好好的收拾你们,下诏灭佛,具体内容分三个环节:
 +
 +
“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
 +
 +
“今后不得创造寺院兰若”;
 +
 +
“禁私变僧尼”。
 +
 +
这三项是我总结和节选的,我认为柴世宗虽然很生气,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他还是很有克制力的,因为从这三项措施来看我认为柴世宗根本就不是灭佛,而是以官方的名义整顿佛教,所以柴世宗的措施应该是对佛教发展有益而无害的。
 +
 +
首先第一条就先规定了之前有过朝廷正式颁发营业执照的经营机构一切照旧,只是没有国家正式颁发营业执照的关门停业整顿,就这一条就能看出并不是全面禁止和剿灭,绝对应该定义成一种规范市场的政圌府行为。
 +
 +
其次从今儿开始别在新建了,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就行了,再多的话国家受不了,而且对你们也没什么好处,前几个“武宗”们给你们收拾的结果你们应该也都听老和尚们讲过,差不多就行了。
 +
 +
严令不许随便创建寺院或兰若,敢于顶风作案的僧尼也好,官员也好,一律课以严刑;至于那些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民间的佛像、铜器反正也用不上,想拜佛的你们就去正经寺院吧,这些还是都交给官圌府吧,限五十日内就近交由官圌府,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
 +
 +
最后一条更说明问题,不许私自剃度,也就是严禁私自出家,这个新项目虽然有市场、有钱赚,但是这可都是钻国家的空子,这个不合法,我现在不用这事说你们的不是已经就算是给菩萨面子了,都给我老老实实的,这活必须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办理,必须有严格的出家条件,不能谁不谁的拿钱就行,而且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这白吃白喝营业执照都是吃的国家的,从今儿起这让不让你白吃白喝这事也得国家说了算。
 +
 +
结果:当年废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还俗僧尼多达六万一千二百人。
 +
 +
这个结果很说明问题,首先算一下啊,非法营运的这三万多的寺院,按照一个寺院1尊佛的话也就是3万多尊佛,一尊佛用铜50斤的话就整出150万斤铜,一个铜钱也就用2钱铜,大家算下能造多少流通货币。
 +
 +
这是只是解决了简单的钱币问题,再次一家寺院拥有土地按十亩算也有三十多万亩肥田出来,还不闲着,这不还多出六万来壮劳力吗,这就干活去吧,别雇什么佃户了,就你们干吧,不白干,干好了政圌府给奖励,当然既然种地就得交税,饶不了你们这帮吃白饭的,对国家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举数的的好事。
 +
 +
前面说的整顿可不是全部,针对的只是造成市场混乱的中小型私自建造的寺院,而对于国家正式颁布营业执照的正规寺院还都是保留的,可以说柴世宗这次灭佛无论是本质上还是效果上都是一次佛教从业人员大整顿。
 +
 +
说实话,佛教也正是经过了这次整顿后,整个佛教市场算是彻底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从柴世宗开始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佛教疯狂发展影响政局的情况,也再没发生过必须由政圌府出面下狠手收拾和尚们的事件,而且最关键的是和尚们也通过这次整顿貌似学习到如何圌在政圌府优惠政策下好好发展,而不是威胁给予他们种种好处的政圌府了,政圌府、和尚、信徒们都终于在历经几次灭佛中找到了一个和谐相处的办法,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柴世宗应该是佛教的大功臣,和尚们应该立个金身给他才对,不然就只能说明和尚们忘本。
 +
 +
柴世宗的整顿还有一个结果更能说明问题,在柴世宗整顿之前,佛教的发展可以说门派繁多,说法各异,但是经过这一次整顿,很多流派消失了,或者说后继乏人了。
 +
 +
所有宗派中的“禅宗”却异军突起,一举成为了中国佛教流派中最重要的领袖级宗派,而且其后更分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
 +
 +
这些还真的感谢禅宗历史上著名的百丈怀海禅师,也正是他预先制定了一套《百丈清规》。
 +
 +
清规中除僧人立守戒律外,还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道场以无事为兴旺”的真正的自给自足的佛教理念。
 +
 +
看到了吧,这才是禅宗成为本次整顿最大获益者的根本原因,人家从来就不提倡白吃白喝,人家一直都是自力更生,从禅宗的发展和壮大更能说明柴世宗的灭佛本质。
 +
 +
 +
===== “房地产最重要是位置”绝对是个经典(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2) =====
 +
 +
关于柴世宗这次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佛教自己的历史记载中说到过佛教的两大重要支派(南传佛教、西传佛教)均受到受到严重打击,此后再也不复之前的兴旺局面。
 +
 +
同时,中国佛教的大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也在所谓的“三武一宗”运动中毁灭,可谓损失惨重。
 +
 +
而五台山因为特殊的地位首当其冲,据说在柴世宗的灭佛运动中光五台山的寺院就损失十之八圌九,僧尼基本上逃亡殆尽。
 +
 +
关于以上记载我认为纯属扯淡,柴世宗灭佛的第一条就是只要是政圌府敕额的寺院一律维持原状,而五台山自古就受到政圌府的特别关注,基本上五台山的主要寺院都是敕额建立的,所以柴世宗灭佛可以说受到冲击最小的绝对就是五台山,同时还很有可能是受益者,因为也正是经过柴世宗的灭佛后,五台山的汉传佛教净化了队伍,禅宗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点对于五台山的发展应该还是有益的,具体原因我后面会专门讲到。
 +
 +
不过虽然五台山受到冲击很小,但整个中国的佛教界确实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之前兴旺发展的局面基本上只能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缅怀了,佛教和儒家思想、道教的激烈竞争也基本消停了。
 +
 +
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五台山最现实的情况应该是布施少了,首先最大的雇主、财主、冤大头:“政圌府”是不给钱花了,其次既然政圌府的专项资金不再注入了,民间闲散资金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五台山佛教整体归于沉寂,旅游、拜佛等相关产业都受到市场萎圌缩的影响。
 +
 +
五台山的和尚们,首先是那些势利的和尚开始慢慢的自然流失,又熬了一段时间,情况依然不见好转,更多的和尚看不到前景和利润也都慢慢的找别的生财之道了,这才是这一阶段五台山的真实写照,但是从另一方面理解,这难道不是对五台山佛教团队的一次净化吗?这个时候能留下的一定都是最虔诚的,也是我们应该敬佩的,他们才真正称得上五台山佛教的顶梁柱。
 +
 +
也算是苦尽甘来吧,柴世宗之后的赵匡胤居然一反后周灭佛政策,转而对佛教进行扶持和保护,具体原因不详,反正是很怂的宋朝再次全体敬佛。
 +
 +
皇帝们的再次崇佛自然还是五台山首当其冲,五台山佛教又从萧条转向了新的兴盛时期。
 +
 +
《清凉山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宋太宗下诏:“五台深林大谷,禅侣幽栖,尽蠲税赋”,“每岁度僧50人,令事清修”。同时,并敕中使将金泥书经一藏送至五台山菩萨院供养。
 +
 +
诏书中能看出北宋王朝对五台山的重视,同时还能看出五台山当时的大致情况,所谓禅侣幽栖我理解为此时的五台山应该就是一个纯粹的高僧修炼之地,同时规定每年允许度僧50人也说明五台山当时的和尚并不是很少,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条,“令事清修”;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我的理解很简单,这时不管是五台山的僧人还是政圌府都对五台山有个基本的认同,五台山就应该是个纯粹的清修之地,就应该是个真正的佛教道场,在这待着的就必须好好的清修,少整些乱七八糟的事。
 +
 +
同时,北宋一朝对于五台山的重视还能在很多的史料中看到些许片段:
 +
 +
《佛祖统纪》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正月,“重修五台十寺。十寺者,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并令内侍张廷训往五台山造金铜文殊菩萨像,供奉于真容院。
 +
 +
《清凉山志》: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遣使蔡廷玉等到台山建寺,“敕河东路有司运给”。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八月,寺建成,赐额“太平兴国寺”。
 +
 +
《宋会要辑稿》: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五台诸寺院,今后每至承天节依例更不试经,特许剃度行者50人,内20人与真容院,余以等第轮次均分诸院”。
 +
 +
《广清凉传》: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特赐内库钱一万贯再加修葺”。“自是,层楼广殿,飞阁长廊,云日相辉,金碧交映,庄严崇奉,邈越前代矣。”
 +
 +
以上都是关于五台山发展的史料片段,之所以一一列举出来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相比之前的疯狂发展这个时候的五台山倒更像是个沉稳的大师,政圌府的专项资金流向清晰明确,同时在得到支持后的五台山和尚们依然坚守了自我控制的把握,再没有看到和尚大规模发展的所谓盛世。
 +
 +
《广清凉传》载,宋时全山有寺70余所,僧尼五千多人,这样的香火绝对算是十分旺圌盛,但是说实话远没达到历史最高峰。要是按照这样的发展延续下去的话五台山或许会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但是历史给了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房地产经营课,只要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房地产第一重要的是位置,第二还是位置,第三也是位置,五台山佛教地产的发展正好印证了这个道理。
 +
 +
我先给大家讲下当时五台山房地产的位置和大环境吧。
 +
 +
在北宋初年,宋和辽基本能相安无事,但是在辽的后方出现了更生猛的政圌权:“金”。
 +
 +
辽政圌府虽说是契丹人建立的,但是契丹人在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后大举内迁,境内似乎也没有明确的歧视政策,在辽国境内,契丹人和汉人混居,而且貌似相安无事。
 +
 +
历史证明我们的汉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同化,甭管什么民圌族、文化,只要到了我们这,用不了多少年就基本接受汉文化和完全的转变,这也是我们汉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之一。
 +
 +
契丹人内迁后的结果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强悍的游牧民圌族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基本变成了汉文化统圌治的中国。文化上对汉文化全盘接受,思想也一样,甚至军事都一样,而在这时北方的“金”一帮子姓完颜的崛起了。
 +
 +
说实话,这帮姓完颜的相比当时的辽国而言,他们更像最早的契丹人,汉化后的辽国政圌府还能和北宋相安无事,但这帮六亲不认的完颜们可不吃这一套,再加上不识时务的北宋政圌府居然还帮着金国的完颜们准备收拾相安无事一百多年的耶律们,这汉化的耶律做人做得很失败。
 +
 +
北宋、金联手干掉了辽国,但是经过这场战役不仅没让北宋得到对手的尊重,甚至连盟友的尊重都没得到,政治上的出尔反尔,军事上的软弱无能都经过这次战役暴露无遗,关于政治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一件军事上的事吧。
 +
 +
北宋和金商量好一起进攻辽国,金国的完颜们这边打的顺风顺水,辽国节节败退,辽国的耶律困顿不已的时候向宋求援,面对辽国的困境和不断的战败的种种利好消息,北宋政圌府不仅拒绝了辽国的求援,而且决定出兵趁火打击,想着一扫多年前屡屡失败的颓势,趁着完颜对耶律大打出手的时候也跟着去扇耶律的几个耳光,仗着完颜们的强势自己也去咬耶律们一口,这就是北宋皇帝们的嘴脸和心态。
 +
 +
其实自己没能力打仗不丢人,但是仗着别人的势力去欺负弱小就很没有风度了,所以说中华民圌族出了个“宋”这样的王朝简直就是中华民圌族历史的耻辱,和姓赵的没关系啊,哥们儿这不专指什么。
 +
 +
北宋这边由没那玩意的大太监童贯领衔(好不容易派出军队,还居然让个没种的人领着),浩浩荡荡的带着三十万人就向已经明显支持不住的辽国进军了,而且是在听说了辽国的耶律们已经被完颜们打得军无斗志,可以说望风而降,眼看着就亡圌国了,这种落井下石的好事必须的赶紧去,而且还有个气势汹汹的完颜盟友在那帮忙,赶晚了都让完颜们把好东西抢光了。
 +
 +
北宋重臣童贯在皇帝的授意下带着三十万人浩浩荡荡的就来了,而且还带了很多的财宝和封赏的敕书,准备得手后就大赏将士,在辽国最后的堡垒燕京(北京)附近扎营准备进攻。
 +
 +
完颜们一听说盟友北宋来了,那好,我这歇歇,你来吧,完颜们也不知道这个北宋是个什么货色,正好看看,观望一下再说。
 +
 +
这边是北宋和金的动静,辽国方面一听说这事,愣是半天没缓过来神,我这打不过完颜们就算了,“怂”朝居然也敢来欺负我,这也太欺负人了,而且听说领军的居然还是个没种的太监,这太看不起人了吧,打就打。
 +
 +
七千辽国军队主动出城去找童贯算账,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七千人对三十万,也就是平均43个人打人家一个人,就算是43个人都把头伸出来让你一个人砍,你也得砍上一天吧,这仗连我都知道怎么打,一拥而上的乱打啊。
 +
 +
就这样的局面下,北宋大军在童大师的带领下居然大败,而且是惨败,所有的军需物资包括带来准备胜利后奖赏的财宝和敕书统统被这七千人拿走了,这就是大“怂”干的事。
 +
 +
后续还得说下,也就是收拾了所谓大宋三十万人的七千人回到燕京后被完颜们三下五除二的收拾了。
 +
 +
完事之后的完颜们算是彻底的看清了宋的真实水平,收拾完耶律的完颜们发现,宋更好收拾。完颜们可没汉化,这是一帮真正的土圌匪。
 +
 +
公元1125年,完颜们大举伐宋,拉开了胜负毫无悬念的两国战争,这就是中国历史的一直念念叨叨的“靖康之耻”。
 +
 +
关于这场战争对于本书的影响很大,第一是导致了整个佛教界随着政圌府南迁,南方的佛教开始在政圌府的直接关注下显著发展,普陀山、九华山以后起之秀的姿态正式高调亮相。
 +
 +
第二,五台山因与金朝接壤,后期更是归属于金国而淡出中国佛教界。
 +
 +
历史也证明了房地产的发展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
 +
《清凉山志》“比因边倅,议括旷土,故我圣境山林,为土兵所有,门开余田斩伐,发露龙神之窟宅,我等寺宇,十残八圌九,僧众乞丐,散之四方”。
 +
 +
五台山受环境影响萧条了。
 +
 +
 +
===== 五台山佛教整顿后的效果(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3) =====
 +
 +
既然说到这个大环境了,还真得说下已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辽国,汉化后的辽国在政治方面其实基本上和中国已经差不多了,同样,在宗教管理方面也还是尊崇佛教的。
 +
 +
辽圣宗耶律隆绪在统和二年(公元984年),为其亡父忌日,就曾诏诸道京镇遣官,行香饭僧。在两年后的统和四年,再一次诏上圌京建佛事一月,饭僧万人。
 +
 +
另一方面在《辽史》中还有一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还是在这个圣宗时期,辽国政圌府也曾数次禁私度、滥度僧尼。
 +
 +
历史特别是正史很多时候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会忌讳很多,但是我们优秀的史官一般都会给后人留下一下蛛丝马迹,通过其他非官方的史书加以印证后,基本就能知道真正的历史是个什么模样,我想这个《辽史》也是这样。
 +
 +
通过这个细节就可以想象,在辽国一度崇佛的政策下,中原地区沉寂多年的私度现象马上在辽国生根发芽并且不断的扩大规模,这帮做假证件的都逃窜到辽国继续从事这项很赚圌钱的项目,闭着眼睛我都想到当时辽境内佛教的急剧发展,不用说,没多久就基本到了国家难于控制的程度,这帮子要经验有经验,要技术有技术的专业人士到了辽国肯定是迅猛的发展,至于辽国政圌府怎么处理这些人还真是不知道了,关于辽国的历史记载本身就不多,更别提这些细微末节的东西了。
 +
 +
经过整顿后,不断汉化的辽国皇族们基本上都对佛教比较尊崇,特别到了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期(金庸笔下天龙八部的那个辽国皇帝),辽代佛教达于鼎盛。
 +
 +
据《辽史》的记载,当时辽国朝廷曾一岁饭僧36万,一日祝发3千,耶律洪基还鼓励僧人搜集、注释佛典,自己也研习佛教教义,尤擅华严教旨。
 +
 +
这个政策比较重要,因为五台山就是华严宗的大本营。
 +
 +
既然说到辽代的佛教,就得说下辽国佛教的宗派,继承了中原文明的辽国在这方面也延续了中原的衣钵,辽国佛教中的流行流派也和北宋差不多,基本上还是以华严宗和密宗为主。要是大家还记得的话,我在前面讲过五台山最流行的宗派,从唐到宋期间,五台山一直都是这两个宗派在中国的研习重镇。可以简单的判断,五台山佛教的影响起码在当时已经渗透进了辽国,并且在辽国确立了佛教的领导地位。
 +
 +
同时也可以看到,虽然北宋的政圌府和皇帝们不被耶律们、完颜们看不起,但是五台山的和尚还真是不得不被他们看得起。
 +
 +
一方面经过柴世宗净化队伍后的五台山和尚们基本上都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高僧,不仅佛法高深,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北宋皇帝们,这会的大和尚们更有骨气,五台山的和尚们就在金的入侵时期做出了和尚们发展史上很少见的有骨气的事来。
 +
 +
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住持“真宝大师”,俗姓庞,代州(今山西代县)人,法号洪济大师。
 +
 +
真宝大师青年时期就出家于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在宋代为了振兴五台山佛教,政圌府出面做出了一些指令性举措,命令周边地区的孩童出家,从小培养,而且老师都是经过不断淘汰后剩下的真正的高僧,在这些高僧的带领下,真宝大师从小就受到了正确的、正规的、不含杂念的佛教培养,真宝大师学的不错。
 +
 +
随着年纪逐渐长大,真宝大师开始显示出卓越的佛法学识和优秀的人品,被任命为五台山僧正司僧正。
 +
 +
要是按照正常的发展,我估计真宝大师最多也就成为一个普通高僧,但是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宋的时候,我们的真宝大师显示了和尚少有的骨气。
 +
 +
大和尚真宝居然在山中组织僧众习武,协助宋军抗金。
 +
 +
纵观中国历史,和尚有这样的举动可以说少之又少,说白了就是谁的势力大,和尚就跟着谁混,谁给钱就听谁的,向真宝大师这样有骨气的还真是少见,我的看法这都应该归功于五台山和尚整体素质的提高。
 +
 +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攻代州城,真宝亲率五台山僧兵协助宋兵守城,五台山的和尚们都为了国仇家恨、同仇敌忾的出动了,可悲的宋朝的是,这个代州知州居然投降了,可见宋朝上下都是一个什么“怂”样。
 +
 +
官圌府怂了并不代表我们大师们也怂了,真宝大师率僧兵和部分宋兵共同退守五台山区,决定依据山区地形和金兵打开了游击战。但是结果却很不幸,被金兵一举攻入五台山,五台山“寺舍尽焚”。真宝率领僧众浴血奋战,后终因众寡悬殊,被金兵所擒。
 +
 +
金兵主将使已降金的原代州郡守刘陶劝真宝投降,真宝大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最后,真宝云:“吾既许宋皇以死,岂当妄言也?”怡然受戮。
 +
 +
鉴于五台山僧众的群起抵抗,当时的金政圌府做出了一贯的决策:“杀”;这也是游牧民圌族劫掠中原最简单的办法。
 +
 +
《清凉山志》:“比因边倅,议括旷土,故我圣境山林,为土兵所有,门开余田斩伐,发露龙神之窟宅,我等寺宇,十残八圌九,僧众乞丐,散之四方”。
 +
 +
五台山由此,再次经受了灭顶之灾,但是这次灭顶之灾却让人钦佩不已。
 +
 +
这是我在历史上看到的最有骨气的一位大和尚,也是最尊重衣食父母的大和尚,五台山能有真宝大师这样的高僧就值得我们必须珍视这段历史,必须得给以真宝大师为首的五台山僧众喊个好。
 +
 +
五台山除了这位真宝大师外,还有一位大师也值得说下:延一大师;俗姓郗,号妙济大师。为赐紫沙门,任大华严寺坛长,住真容院。
 +
 +
在宋朝嘉祐年间,用三个月时间撰写成《广清凉传》;较《古清凉传》增加了唐初以来佛教的新资料。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别的不说,大师的作品给我就提供了很多的史料和记载,能留下这样资料的大和尚我觉得肯定都是了不起的人。
 +
 +
宋朝从北宋过渡到了南宋,我们的五台山落入了金国的版图,前面说到的五台山僧人的骨气和不屈虽然让金人痛下杀手,但是也因此得到了对手(这帮姓完颜)的尊重。
 +
 +
纳入金政圌府管理后的五台山开始一点一点的恢复元气,之后的金代诸帝对五台山佛教相比之前倒是更加的尊奉。
 +
 +
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于五台山佛光寺重建七间木构建筑的文殊殿和五间天王殿。
 +
 +
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建造了灵岩寺(即岩山寺),同时金帝完颜亮命御前承应画匠王逡同画人王圌道这两位国家级画家共同前往五台山,做《灵岩寺水陆图碑记》,就于灵岩寺正殿中绘画水陆图。
 +
 +
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敕建五台山万岁寺。还在五台山新建了平章寺,重修了净名寺。
 +
 +
可见,虽然五台山在抵抗金国入侵时遭到打击,但是在后期金政圌府的大力支持下还多少有些起色,姑且不论当时的金政圌府是为了赎罪还是为了政圌权稳定的需要,反正是恢复了五台山的佛教事业。但是不幸的是五台山在金国管理期间复兴也好、振兴也好,就是相关的资料很少,为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压根就没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在这一段的五台山佛教相对归于沉寂,那会在中国的整个佛教界是翻江倒海看东南。
 +
 +
 +
===== 历史性突破(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4) =====
 +
 +
自从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这孙子给贡献出去后,中原地域和北方的游牧民圌族的关系就变得很奇怪,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大的方面应该说是融合,还真不是征服。
 +
 +
首先是姓耶律的一群人在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后得意洋洋、大摇大摆的住进来了,这块地产风水极佳,而且人气也旺,各方各面都比以前的草原强很多,更关键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供大家消遣,而且随时都能对酒当歌,喝的畅快后骑着快马就能一路南下想干嘛就干嘛。
 +
 +
缺少文化修养的耶律们很享受,日子过得很舒坦,很快他们就忘了自己的姓氏和起源,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圈,有文化、有制度、有享受,宋朝人身上的所有特点他们都具备了,当然少不了也具备了“怂”的特点。
 +
 +
有文化会享受的耶律们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另一群姓完颜的嫉妒上了,姓完颜的想着,大家既然同根同源的,凭啥你们在那享受生活,我们在草原上吃沙子啊,凶残的完颜们一怒之下干掉了耶律们,得胜之后的完颜们看到这花花世界后更坚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早就该把耶律们赶走自己来这楼盘享受享受。
 +
 +
由此,“燕云十六州”这个高档小区业主全换成了完颜们,房主换了,小区的保安、物业、保洁这些服务人员可没换,还是汉人,而且服务标准还是一如既往的贴心到位,很快,姓完颜的也适应了这种高尚生活。
 +
 +
这就跟轮回一样,你住着好房子,享受着好生活,肯定就有人惦记你,这会姓完颜的也不例外,不过这个惦记的人来头还真是越来越大,这回是一个叫成吉思汗的放牛的。
 +
 +
结果不用说了,这个放牛的用的法都和当年完颜们用的一模一样,还是联手“宋”再次做掉了完颜们。
 +
 +
所不同的是这个叫成吉思汗的放牛人比较有韧劲,口气也比之前的大,不仅收了“燕云十六州”而且还想收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他还把这个理念告诉了他的子子孙孙,子子孙孙依照这个理念一直在坚持,居然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黄金家族大地主。
 +
 +
他的事迹告诉了我们两个重要的经验,第一是一定要有信念;第二一定要有文化。
 +
 +
有理想、有目标、有信念你就能征服世界,但是没文化就算征服了全世界,也会被各地同化,黄金家族带着祖圌宗留下理念势不可挡的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但是最后还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统统被有文化的文明彻底收编,融入在世界各个角落无声无息了。
 +
 +
在中国,黄金家族同样无坚不摧,统一的元朝建立,关于统圌治和被统圌治我就不多说了,这段历史在其他的几篇都有提及,还是主要说下元朝期间的五台山吧。
 +
 +
要说这个蒙古人还真是缺少自己独有的文化背景,但是并不缺乏本身的宗教,他们崇信的草原独有的所谓“萨满教”,虽说也是宗教,但一旦碰到高级文明尊崇的宗教后土生土长的萨满教马上就显得文化底蕴不足的弊病,这也是萨满教并没能随着蒙古人的征伐而在全世界散播,反而是各地的蒙古统圌治者奇怪的分别开始崇信了各地的宗教,说到底,这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
 +
不可一世的放牛的后代们一路杀奔欧洲的信了基督教;杀奔海湾地区的信了伊圌斯圌兰教;在欧亚大草原驰骋的信了佛教中的喇圌嘛教;在中国享受的也受到影响,信了汉传佛教。
 +
 +
这个应该是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初的成吉思汗时期,这个时候原先崇信萨满教的放牛的已经开始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外来高文明的宗教了,成吉思汗不仅接受道教(这个我们道教还是做了不少功夫的,著名道士宗师丘处机还远赴蒙古给成吉思汗讲法,不过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对中国的残圌暴侵蚀,道士们依惯例组织抵抗去了,后期没人盲目跟进,导致道教先祖很有眼光开创的好机会后继乏人),而且也开始提倡喇圌嘛教。
 +
 +
道教和佛教这样的一来一去的作为,直接导致最后还是佛教成了元朝的国教,元世祖忽必烈在正式建立元朝以后,封西圌藏地区的名僧“八思巴”大喇圌嘛为“国师”,不久又尊为“帝师”。
 +
 +
这个“帝师”可不简单,除了做佛事外,还为皇帝和皇亲授戒,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地位十分显赫。
 +
 +
此后,这项制度就成了元朝政圌府的惯例,每帝都有名僧为其“帝师”。每个皇帝在登极之前,都要由“帝师”灌顶授戒。
 +
 +
由于政圌府的特别尊崇和提倡佛教,五台山佛教在元代再次隆盛起来。但是这会在整个社会的佛教中很现实的问题是:喇圌嘛比和尚更吃得开。
 +
 +
《清凉山志》: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⑥4年)曾诏曰:“朕眷仰灵峰,大圣所宅。清修之士,冥赞化机,官民人等,不得侵暴,”。
 +
 +
这就是元政圌府对五台山公开的认定,而且第二年造经一藏,敕送五台山善住院,令僧披阅,并由政圌府出资整修了五台山十二座寺院。
 +
 +
《元史•成宗本纪》: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闰四月,丙午,为皇太后建佛寺于五台山。以前工部尚书涅只为将作院使,领工部事;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使宗德柔为工部尚书、董其役。以大都、保定、真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十路,应其所需。”
 +
 +
看到了吧,朝廷大员亲自督办,而且是就近随时调用各地的资金、材料、人力,全力保障工程进度和落实,五台山再次成为了政圌府投资的龙头企业。
 +
 +
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元成宗亲至五台山,瞻礼文殊,礼重五台山华严菩萨正顺法师(可以猜到这位大师绝对是五台山政圌府公关的后起之秀,而且绝不是真宝大师的嫡系传人),并敕建“万圣佑国寺”。
 +
 +
《元史•武宗本纪》: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元武宗“发军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同年十一月,再“摘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又一次增派工匠军卒,“营五台寺。役工匠千四百人,军三千五百人”。
 +
 +
前前后后参加营建施工的人数高达一万一千九百人,要知道这可只是修建一座寺院的投入,这座政圌府大规模营造的地产项目就是著名的“大万圣佑国寺”。
 +
 +
建成后的大万圣佑国寺无论在规模和等级方面,都远远高于名扬天下的洛阳白马寺。
 +
 +
投入大笔资金建成的大万圣佑国寺必须得有人主持工作,当时的“帝师”大喇圌嘛八思巴向朝廷推荐了洛阳白马寺住持文才(姓杨,字仲华,陇西清水人)为该寺住持,管理这样的大型地产项目必须得有管理经验的,貌似国内也只有白马寺的CEO才具备这样的资质,这个八思巴识人方面还是有点水平的。
 +
 +
这位文才大师简单的推辞了一下:“居白马寺亦过矣,何德敢主佑国。”
 +
 +
这句话能看出两点,首先是这个大万圣佑国寺地产项目已经轰动全国了,规模已经远超白马寺;其次文才大师很是识时务,不揽这活,看着婉拒的意思。
 +
 +
但是也正是这位文才大师的作为我很是有点看不懂,文才大师被元成宗加封为“真觉国师”、“总释源宗,兼佑国(寺)主持事。”是“为五台山佑国寺开山第一代主持。”可见起码在元朝是位很受政圌府器重的大和尚,受到器重前提条件一定是顺应政圌府,这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
 +
但是另一段史料记载的“大林了性(?一1321),历游诸方讲席,学贤首教,后从文才至五台,备受启迪。当时喇圌嘛受朝廷尊宠,所有名僧莫不抠衣接足,乞其摩顶,谓之摄受;了性惟长揖不拜。寂后谥曰弘教。”
 +
 +
关于这位大师历史着墨不多,但是就凭这一段记载就能看出文才大师的徒弟了性大师很有骨气,绝对不屈从,从徒弟看师傅应该也差不到哪去,所以对于这位文才大师我还真是不敢妄加评论了。
 +
 +
文才大师著有《华严恳谈详略》五卷、《肇论略疏》三卷、《慧灯集》三卷等,我只看过这些经卷的名,没看过内容,从这应该能看出这位文才大师应该算是元代华严宗的名僧。
 +
 +
不管文才大师怎样了,从这点反正是能看出当时五台山皇家寺院地产业的兴旺,同时元武宗特别礼重五台山真觉大师,被蒙古政圌府授以僧统之职,不管是愿意不愿意的都给了在佛教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官职,这也好给更多的僧人树立个榜样,由此可见蒙古人的管理水平也是越来越高。
 +
 +
整个元代统圌治期间五台山新建、重建寺院就有万圣国寺、大圆照寺、普恩寺、铁瓦寺、寿宁寺、西寿宁寺、护国寺、金灯寺、望海寺、温泉寺、石塔寺、清源寺等,其中大万圣佑国寺、殊祥寺和大普宁寺都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著名佛教地产。
 +
 +
作为元代政圌府兴建寺院,可不是简单的划地开发,为了保障寺院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附带颁布了很多的福利政策。
 +
 +
规定寺院住僧三百,住持由朝廷亲自选派任命;同时将大量土地赐与寺院。
 +
 +
英宗于至治二年(公元1322圌年),至五台山朝山拜佛。泰定帝敕建五台山殊样寺,赐田三百顷。
 +
 +
更为举世瞩目的是还特批了寺院矿场开采权,这绝对是一种政策上的与时俱进:仁宗时置五台寺济民局,并“敕五台灵鹫寺置铁冶提举司”,开采铁矿,开矿能有多大的利益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吧,特别是在当时的年代,这种高利润产业都交给了和尚们,可见对五台山和尚们的推崇程度。
 +
 +
五台山的整体佛教发展在元代除了大规模的营造新兴地产之外,更是出现了划时代的举措,基于蒙古贵圌族最早接触的藏传佛教的关系,五台山开始有了蒙古政圌府倍加推崇的喇圌嘛教的影子。
 +
 +
至元初年,当时的国师胆巴,就曾居于寿宁寺近十年,这位胆巴国师,原名庆喜称,也名功嘉葛剌思,号金刚上师,著名藏传佛教大师八思巴的弟子,西圌藏突甘旦人。
 +
 +
胆巴国师经著名的八思巴大师推荐,特别诏居五台山寿宁寺。而且在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还被追封为“天觉普惠广照无上胆巴帝师”。伴随着胆巴住台,不少的蒙藏喇圌嘛开始陆续进驻五台山,佛教四大名山中五台山独有的喇圌嘛教从此兴起。喇圌嘛越来越多后也才有了后期的国师阿麻剌室利在五台山建立了五台山藏传佛教的大本营:大善法藏寺。
 +
 +
元代期间五台山也出了几位名僧,但是说实话并不是很有成绩,我也就不专门表述了。但是五台山特有的青黄两庙共存的现象还必须的专门说下,很多史料都在黄教的传入五台山的时间上争论不已,争论的焦点是唐代还是元代,而我认为这纯属不懂装懂,要是定义黄教传入五台山的话还都不是这两个年代,唐朝传入的是佛教的密宗,而元代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而在五台山后期发扬光大的藏传佛教的重要分支“黄教”在这个时候还没出来呢?
 +
 +
关于五台山我还真得必须重点说下藏传佛教的黄教起源,这个非常重要,但是这个会扯得比较远,但是很有趣,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会很感兴趣的,这就是我们国家非常神秘的藏传佛教和藏区的历史。
 +
 +
===== 吐蕃的起源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5) =====
 +
 +
要真正的了解神秘的藏传佛教光凭我的介绍肯定不灵,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不仅因为佛教本身,更多的原因还是历史,西圌藏本身的含义已经远远 ​
 +
 +
 +
===== 松赞干布(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6) =====
 +
 +
就与很多的史料不完整,特别是关于西圌藏的历史记载方面很是散乱,也可能受到能力的限制,我只能依据我之前的零散记忆来描述,有很多东西我也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看到的了,就不标明出处了啊。
 +
 +
大概是公元581年左右,13岁的松赞干布子承父业,登上了吐蕃王位,可以这么形容,松赞干布接手的和当初柴世宗接手的一样,绝对都是个烂摊子,而且更难,因为松赞干布年纪轻轻的就必须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我回想我在13岁的时候,也就刚上初一,还满脑子懵懂的算计着今天的几门课怎么应付,放学后去哪家游戏厅乐呵乐呵,这还真是人比人得死啊,人家这年纪已经开始治理国家了。
 +
 +
松赞干布即位后就开始对本部落的整顿,怎么干的我不知道,反正是结果不仅稳定了自己还捎带着收拾了周边的所谓三国。
 +
 +
随后,更神奇的是居然马不停蹄的统一了当时整个西圌藏地区混乱的十二个小邦国,开始正式的开疆拓土建立他的吐蕃帝国了。
 +
 +
这些小邦国包括囊谦二十五族(今玉树)一带的“松波”;谦多(今天昌都)一带的“康国”(汉史称“东女国”);甘孜一带的“附国”、理塘一带的“蕃绿”、居青海的党氏各小国(即唐史所记“党项”,也是一个神秘的部落)、白兰等国。
 +
 +
据有的史书记载说这些国家都说藏语,他统一的也都是自己人,我个人认为这论断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各个民圌族的语言肯定不同,语言的统一绝对是松赞干布把他们都收编了之后的事,统一的吐蕃帝国的官方用语话就是藏语,管你会不会说都必须说,历史证明只有这样通过强圌权才能统一语言和文字。
 +
 +
先不说别的,就凭这小小年纪就能把这些小国统统收编了就不是一般人所为,这个松赞干布绝对不辜负藏族的民圌族英雄称号。
 +
 +
周边差不多都归到治圌下后,松赞干布带着他的吐蕃勇士开始将目光瞄向了更东边、更强大的吐谷浑部落。
 +
 +
关于这个吐谷浑我在前面有过介绍,这是个困扰汉王朝多年的民圌族政圌权,不仅能打而且还很难缠,但是也就是这么让唐帝国圌伤透脑筋的吐谷浑也没在松赞干布手下递过几招,同样被收拾了,由此强悍庞大的吐蕃帝国版图正式确立。
 +
 +
公元633年,⑥4岁的松赞干布正式建都逻些(也有说法叫逻娑,就是今天的拉圌萨),定国号“大蕃”或“吐蕃”,并开始在布达拉山上建立皇宫,著名的布达拉宫。
 +
 +
全盛时期的吐蕃帝国的疆域很大,东至唐朝原州、西及克什米尔高原、南括尼泊尔、北临回鹘,还占有今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
 +
 +
在公元637年,松赞干布再次率兵攻吐谷浑残部,之前强悍无比的吐谷浑现在已经沦落到中国的西域一带讨生活了,看过我前面关于班超的那一段大家应该会有印象,这一代不仅有很多的小国,而且还有唐政圌府直属的管辖地,政治、地盘可以说都非常的复杂,剿灭一个部落或国家必然会牵扯到很多。
 +
 +
也就是在剿灭吐谷浑残部的过程中,松赞干布的吐蕃帝国第一次与强大如日中天的唐帝国发生了冲突。关于这场冲突基本没有史料记载,不过我估计结果肯定是牛哄哄的唐帝国吃了大亏,也就有了随后的和亲,年轻貌美的文成公主送给了老头松赞干布。
 +
 +
应该说唐帝国和吐蕃帝国的交流早就有,松赞干布这样很有远见的人早早的就和唐帝国搭上了关系。三年前的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的时候就遣使与唐主动修好,我个人认为这应该就是政治上的忽悠和试探,当然,政治手段高超的唐帝国也赶紧派臣入蕃,互相表示了友好睦邻关系。
 +
 +
在沟通中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包括松赞干布的个人生活问题。
 +
 +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被唐使臣忽悠的对大唐美女无比向往的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
 +
 +
两年之后,又派重臣禄东赞使唐求婚,李圌世圌民便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许嫁于赞普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这位大家应该是老熟人了,当年远征高句丽的时候修土山的那哥们儿)持节护送。
 +
 +
贞观十五年(公元⑥41年)文成公主带着大批陪嫁正式入蕃。《唐书》记载松赞干布亲迎于河源。
 +
 +
关于文成公主进蕃,可真不是简单的嫁个美女公主,当时陪嫁的是各种大唐的生产技术和技术工人等等,如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能治404种疾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还有大批日用品和农作物种子等等,当然最关键的还有我们的和尚和佛教经典。
 +
 +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将近40年,于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去世,被吐蕃人民尊称为“白度母”(度母就是藏语的菩萨)。
 +
 +
重要的一点得关注一下,文成公主陪嫁中有一尊非常珍贵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可不是一般的佛像,这是著名的玄奘大师在印度带回来的释迦摩尼12岁真身佛像,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崇,松赞干布专门修建了饶摩齐(即今拉圌萨的“小昭寺”)来供奉这尊佛像。
 +
 +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大约也在公元⑥41年的时候,松赞干布还是派噶东赞(即唐史中的禄东赞,这哥们儿不仅是个外交大使,还是一位国际红娘)到尼泊尔迎娶了那的赤尊公主,同样这位赤尊公主也带来了大批的嫁妆,同时最重要的也携来了一尊佛像,这个佛像也不简单,同样很有来历,是释迦摩尼的9岁真身佛像,同样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崇,松赞干布又修建了饶萨孜拉康(即现在的拉圌萨的“大昭寺”)来供养这尊佛像。
 +
 +
这事我有两个纠结,第一为什么先去的文成公主而且是12岁的大佛像整的小昭寺,后来的小国尼泊尔公主而且是9岁的小佛像整的叫大昭寺,按照我们思维这个很古怪,是不是当时吐蕃是另一个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时过境迁的现在,好像在拉圌萨的大昭寺也比小昭寺更有名一些,我很纠结。
 +
 +
第二个纠结是这松赞干布这会已经有点老了啊,年轻的时候身经百战,到了老了貌似开始关注美女了,不断的迎娶年轻貌美的公主,松赞干布肯定身体很好啊,藏秘中的壮圌阳药绝对很有效果。
 +
 +
除了这两位尊贵的公主外,松赞干布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崇,还为自己的的另外三个妃子象雄公主、门妃迟江、惹拥妃等也分别创建了专属于他们的寺院,这个私生活和佛事联系在一起也是比较奇怪的一个现象,据说当时在整个吐蕃国境内总共有108座佛庙,也才短短的几年功夫,佛教的发展就已经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潜力了,特别注命:这些都是只有地产,没有业主的寺庙,就是说只是修建了寺庙,但并没有僧人在里面修行,仅仅供奉而已。
 +
 +
大致上也在这个时候,从印度传入的密教和从汉地传入的大乘佛教,与西圌藏原有的“苯教”开始结合,开始形成了独有的藏传佛教。
 +
 +
藏传佛教宣传宇宙大劫、一切无常、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修行解脱等教义,其中特别崇奉密宗,以无上瑜伽为最高修行次第,也称为藏密,这个特别推崇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而由其非常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关于这点咱们后面在论述。这是佛教传入西圌藏的第一波活动,宗教史学者将其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
 +
 +
除了前期的攻城略地和后期的大力推崇佛教外,松赞干布还干了一件对藏文化发展至关重要的大事,派遣了16名聪颖的西圌藏儿童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学习,其中一名儿童叫“吐米桑布扎”,也就是这个聪明绝顶的小孩后来以梵文为蓝本而创制了吐蕃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藏文。
 +
 +
这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文字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圌文明都是震铄古今的大事,这事我估计不用我专门强调,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这个小孩的名字已经逐渐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但是我觉得这人应该让我们牢记:吐米桑布扎。
 +
 +
吐蕃有文字了,也就意味着从此开始能从吐蕃自己的记载中看到之后的发展,这比任何其他文明的记载都来得更真实,靠谱。
 +
  
 +
===== 吐蕃帝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7) =====
 +
 +
在松赞干布在世的时期,吐蕃帝国属于强盛的上升势头,就是这个时期,吐蕃帝国即能独立面对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世界级超级霸主的压迫,还能保持旺圌盛的增长势头,这些都足以说明松赞干布确实很有能力,骁勇善战的吐蕃帝国面对来自东西两方的强大压力不仅成功的震慑了两国,更难能可贵的是居然还通过不断的战争蚕食了两个强国的领土。
 +
 +
从松赞干布的统圌治能看到,吐蕃帝国早期的军事强势和后期的政治成熟结合的很完美,前期基本都是通过战争得到了对方尊重和畏惧,而后期则通过和亲等外交手段和邻国圌保持了友好关系,这点从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就能看出些端倪。
 +
 +
唐蕃往来的使节非常频繁。根据新旧唐书记载统计,自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开始,到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双方来往共191次,其中大唐官员入蕃66次,吐蕃官员使唐125次,几乎是一年一次。
 +
 +
而且在贞观十九年(公元⑥45年)在李圌世圌民亲征高句丽后返回长安的时候,松赞干布还专门派重臣禄东赞到长安祝贺凯旋,并敬献高七尺的黄金铸成的鹅作为礼品。
 +
 +
这是相互间的尊重,当然这种尊重一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首先就得是国力、军事平等,这个时候两国还都对对方比较顾忌的。
 +
 +
在两国交往中,国力一旦不均衡这种友好的睦邻关系就肯定出问题,比如唐帝国对待其他的国家的态度(比如西域的那些小国和高句丽这样的混小子),同理在唐帝国后期国力衰退的时候,吐蕃帝国也一样没跟你客气,压根就没了这种尊重,想打你就打你。
 +
 +
当时两国交好到什么程度,有一件国际事件就能说明,贞观廿二年(公元⑥48年)大唐使臣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很不巧,崇信佛教的极乐世界“天竺国”居然发生了战乱,按说,你自己内乱你就打,关别人什么事啊,但是这帮人有点穷凶极恶了,连大唐的使臣都敢抢劫。
 +
 +
大唐的王玄策不是班超,见事不对赶紧跑,一路狂奔逃到吐蕃,寻求避难。
 +
 +
得知此事后,松赞干布立刻征兵,强悍的吐蕃勇士由狼狈逃窜的王玄策带领再次前往天竺,结结实实的收拾了这帮印度阿三,带着没跑出来的大唐使团顺利返回,并献俘于长安,还把抓回来的印度阿三们带到了长安炫耀。
 +
 +
看到了吧,这就是两个强国联手收拾小国的典型事例,这种强势的霸主行为到今天世界还是比比皆是,所不同的是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有关系也是别人联手欺负我们。
 +
 +
后来还是这个王玄策,在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还是经过吐蕃出使过天竺(没搞明白为啥老去这个贫穷落后的印度),熟门熟路,再也没人敢再欺负了,都知道要是惹了这哥们儿回头就能带着一帮穷凶极恶的吐蕃人过来报仇。
 +
 +
至今,在西圌藏吉隆县还保存有题为《大唐天竺使出铭》的摩崖石刻。
 +
 +
贞观廿三年(公元⑥49年)夏天,政治家李圌世圌民挂了,唐帝国遣使入蕃告丧,同时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
 +
松赞干布派专使到长安吊祭,献金银珠宝15种置于太宗灵前,并上圌书表示对唐高宗即位的祝贺和支持。又再致书当时的权臣司徒长孙无忌称:
 +
 +
“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
 +
 +
唐高宗除了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以外,又晋封松赞干布为“賨王”,并刻松赞干布石像立与唐太宗的昭陵之前。
 +
 +
关于这个賨王的说点题外话,我觉得大家要是看过我的“峨眉山篇”应该还有印象,蜀王李特家族就是这个古老民圌族的,我觉得这个应该多多少少的有点联系,但是我找不到相关的佐证,只能凭文字猜了,李特家族的出身本身就是个迷,而且发源地和西圌藏很近,所以我觉得李氏家族很可能就是吐蕃王族在后期战乱迁徙到了川北一带,而且李特家族貌似天生的就具备领导管理能力和卓越的战斗能力,这也不可能是一个简单世家所具备的,一定有其历史渊源,这点更说明了其家族来历非同凡响,很可能就是松赞干布的后裔为了躲避战乱干脆姓了当初老丈人的姓了(李氏)。
 +
 +
威风一世的松赞干布在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挂了,由孙子芒松芒赞继位为赞普,由禄东赞的大儿子“蒆东赞域宋”辅佐朝政,二儿子论钦陵主管军事。
 +
 +
从这个辅政的结构看,实际上禄东赞家族才是吐蕃帝国这阶段真正的掌权人。不过掌权归掌权,这个主持朝政的蒆东赞域宋也不白给,不仅延续了继承松赞干布的方略,而且还继承了他父亲的忠诚,在任期间完善法律,清查户籍,确定税负,安定吐蕃内部。
 +
 +
同时在他的努力和稳定下,主掌军事的亲弟弟论钦陵还利用了吐谷浑王室的内争,在吐谷浑王氏分支的协助下,多次带兵攻击吐谷浑,甚至不惜与支持吐谷浑的大唐发生冲突。
 +
 +
关于这点从表面看似乎是吐蕃贪得无厌,其实实际上完全是为了掠夺财富,也可以说吐蕃帝国是被吐谷浑王室分支给忽悠了,这个吐谷浑王室分支希望通过吐蕃的支持获取国内的绝对权力,进而控制整个丝绸之路,这个可是当时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渠道,控制了这,就等于财富会源源不断的涌来,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为了这个利益吐蕃不惜与交好多年而且同样强大的唐帝国发生正面冲突。
 +
 +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唐帝国为了支持已经归顺了自己吐谷浑,出动十几万大军护送吐谷浑王圌还青海,借以巩固自己在西域的地位。
 +
 +
但是已经六亲不认的论钦陵也红眼了,调集了吐蕃二十多万军队拒战,双方在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遭遇。
 +
 +
唐帝国和吐蕃双方领队的虽然都是头脑简单的将军,但是都清楚同样强大的两国之间在西域一带,因为利益纠纷早晚必有一战,既然在这碰见了,二话不说,那就打吧!
 +
 +
结果很失败,唐军居然全军覆没,这个结果不仅是唐帝国,就连胜利者吐蕃都非常的意外,合着半天一直牛哄哄的唐帝国原来是支纸老虎啊。
 +
 +
这事整的唐帝国很没面子,连小弟都没保护住,唐帝国从此在西域一带再也不能向以往一样称王称霸了,也从这一战开始,唐失去了对西域的影响力。
 +
 +
相比于丢人现眼、灰头土脸的唐帝国,战胜国吐蕃帝国却是洋洋得意的在战后牢固的控制了整个青海湖地区,而且还发现原来唐帝国也就一般般啊,看着吓人实际上原来这么不堪一击啊。
 +
 +
战争使两国之间的认识上有了差距,年轻的吐蕃帝国开始得陇望蜀了。
 +
 +
西域这边天气不太好,成天的刮沙子,既然唐帝国这么怂,那我们是不是能往东边挪一点吧,那边看着天气好,而且人也有钱,美女也比较多。
 +
 +
由此,吐蕃开始进一步与大唐争夺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这一方面是保障已控制区域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想彻底控制东西方交流沟通的渠道:“丝绸之路”,控制了这条黄金线路就等于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
 +
公元676年,赞普“芒松芒赞”去世,其遗腹子“器弩悉弄”被立为赞普,不用说,掌权和管事的还是当初重臣禄东赞家族。
 +
 +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即能看出来,凡事这种单一家族的长期专圌权,不仅会影响其他贵圌族的权力分配,同时,也必然会威胁到赞普王圌权的巩固,这种政治结构最终的结果要不就是直接篡位当皇帝,要不就是被皇帝全部拿下,所谓一国不容二主。
 +
 +
这个赞普“器弩悉弄”长大后,果然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到圣历元年(公元698圌年)在国内众多贵圌族的支持下,开始对禄东赞家族进行讨圌伐,当时的权臣论钦陵在青海宗喀地方兵溃自杀,其弟赞婆及儿子论弓仁率部众投降了大唐。
 +
 +
对于吐蕃重臣的归顺,唐帝国非常欣喜的接纳了,而且还加封赞婆为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论弓仁先封安国公,后以战功晋封拨川郡王,其后裔就世代在大唐担任官职,最后融入到汉文化圈不知所踪了。
 +
 +
这位新赞普“器弩悉弄”干掉了权臣家族后,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加强和巩固了吐蕃的王圌权,这时的吐蕃帝国已经空前的膨圌胀了,大面积的开疆拓土,见谁灭谁。
 +
 +
很遗憾,没多久,这位二十来岁有能力、有才干的年轻赞普于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远征南诏时挂了,其子“弃隶蹜赞”即吐蕃赞普位,比较郁闷的是,这哥们儿即位时年仅一岁,由其祖母没庐氏赤玛类临朝听政,看着眼熟吧,和中国动圌乱前的朝政几乎一模一样。
 +
 +
 +
===== 威震四方(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8) =====
 +
 +
吐蕃帝国的历史很多地方和唐朝的历史如出一辙,这点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
 +
在吐蕃“弃隶蹜赞”的祖母当政期间恰恰也是武周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时期,都是女人当政,就没有了男人那么血腥,都希望能消停几年,双方还能延续最早的传统,弃隶蹜赞的祖母“赤玛类”也提出了和亲要求,但是当时中国局势不稳定,这事也就搁那了。
 +
 +
直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挂了,唐中宗复辟大唐即位称帝。于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许金城公主于弃隶蹜赞。
 +
 +
为了显示大唐帝国再次中兴,唐中宗也派出浩大的专使送亲队伍和吐蕃的迎亲使者一起护送金城公主入蕃,为了显示隆重,唐中宗还亲率百官隆重送行到陕西始平县,这会唐帝国给的嫁妆更大、更给力,不仅技术、文化,甚至还有土地,把黄河九曲之地赐给金城公主为汤沐邑,整个黄河九曲都是公主洗澡的地,看看人家唐帝国多阔。
 +
 +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在金城公主的影响下弃隶蹜赞遣使向大唐请求《毛诗》(这个《毛诗》是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可不是伟大领袖的诗词语录)《礼记》《左传》等,并要求定界互市,大家能和平的做点生意,其实就是草原上要啥没啥,想拿点特产牛马换些粮食、盐巴回去。
 +
 +
开元廿一年(公元733年)双方在赤岭(今青海省日月山)立碑定界,于赤岭、甘松岭互市,双方边将和官员参加,并通告各地,双方和好如初,禁止互相抢掠。
 +
 +
依照当时的惯例,这应该是唐帝国和吐蕃帝国签订的很重要的一份契约,但是吐蕃貌似不太守信用。
 +
 +
吐蕃利用双方签订的合约空档,在双方保持表面和平的同时,不停的通过外交和武力在北面与突骑施、东南的云南南诏结成同盟,等唐帝国发现的时候,吐蕃帝国已经从整个东部结成了一个对抗唐帝国的国际联盟,虎视眈眈的瞄着了。
 +
 +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吐蕃权臣末东则布和朗迈色等作乱,弃隶蹜赞赞普被害,年轻亲唐的赞普挂了后,整个吐蕃在权臣当道的年代野心再次开始膨圌胀。
 +
 +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年仅十三岁的赤松德赞在其他贵圌族的协助下干掉了造圌反的权臣末东则布和朗迈色,成功即赞普位,即位的时候年纪和吐蕃最伟大的君主松赞干布即位的年纪一样大,梦想也和他的先辈一样,但是周边已经没有什么小国可以一试身手了,年轻的赞普把目光放在了看似强大的“唐”,干就干一票大的吧。
 +
 +
吐蕃这边虎视眈眈,唐帝国那边更加配合,在外围已经草木皆兵的时候不争气的发生“安史之乱”,整个唐帝国大乱。
 +
 +
吐蕃在年轻的赞普带领下没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火打劫的占领了陇右、河西、安西四镇等大片地区,顺便还发现强大无比的唐帝国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强悍啊,这小试牛刀就取得了前辈渴望已久的地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气灭了他得了,吐蕃在边界陈兵,随时准备动手。
 +
 +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10月,吐蕃二十万军队东进,顺利的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一路向东,居然一举拿下了当时号称全球政治经济中心的唐帝国国都“长安”。
 +
 +
当时的唐代宗仓皇出奔陕州,不可一世、威服四方的唐帝国皇帝居然也跑了!
 +
 +
轻松占领了长安后吐蕃军队也有点蒙,这对抗的是传说中的唐帝国吗?怎么一点劲都没费就连国都都打下来了,下一步该干嘛?吐蕃上下都愣是没反应过来。
 +
 +
吐蕃军队在繁华的长安城住了十五天也没反应过来,但是问题同时爆发了,恰逢盛夏季节,一直身处高原的吐蕃人适应不了长安的酷热,当时也没藿香正气水给大家喝,调解一下水土不服,高原的吐蕃人纷纷拉起了肚子。
 +
 +
很不舒服的吐蕃人觉得这地也就是听说不错,真来了远不如草原待着舒服,咱们还是回去吧,反正唐朝人怂,啥时候咱们想来再来。
 +
 +
就这么简单,吐蕃人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临走立了金城公主的侄子(实际上与金城公主同辈)广武王李承宏为皇帝,并设置了傀儡百官。你们好好干,有什么事或是谁敢叫板就告诉我们,我们骑着快马就来帮着你收拾他们,这话就和当初松赞干布说的一模一样,只是还真是时过境迁啊,在安顿好局势后吐蕃人带着无数的战利品大摇大摆的走了。
 +
 +
吐蕃在赤松德赞在位的时期,整个吐蕃帝国处于历史上的全盛时期,管辖地大大扩张,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当然这是唐朝人自以为的边界,人家吐蕃人一直就没这么认为,人家脑子里没边界,想来就来,在这种思想下吐蕃人多次进到宝鸡,动不动就直接威胁到长安),北边边界到宁夏贺兰山与另一股强大的草原政圌权回纥相接,南面的南诏实际上就是吐蕃的属国,西面尽有安西四镇,这是在整个西边的情况。
 +
 +
在吐蕃东边的中亚地区直接与大食相抗。据藏文史籍记载,此时吐蕃还一度进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
 +
这一次的战争以唐朝完败结束,吐蕃人的作为更像是“教训”不听话的唐帝国,这事对唐帝国而言很丢人,但是之后的唐朝皇帝延续了李圌世圌民修改历史的一贯原则,对这件事一直是轻描淡写。
 +
 +
虽然历史上轻描谈写,但是对于双方的盟约却一直津津乐道,一副顾左右而言他的嘴脸,似乎唐帝国的精英们也忘了和谈永远只是对等的势力才有资格进行,平衡失去后这种合约其实就是废纸,必须自身的不断壮大才是真正的王圌道。
 +
 +
唐帝国和吐蕃帝国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至彝泰八年(公元822圌年)共会盟八次,其中比较重要的也是唐朝人很重视的:
 +
 +
公元714年,双方签订条约规定以河源为界;
 +
 +
公元730年,又再度签约定赤岭为界;而且据《敦煌文选》和“达扎乐宫石碑”的记载:不断让步的唐帝国应允向吐蕃纳绢5万匹,以为岁绢,也就是在唐代宗时期,不知为嘛,唐政圌府居然没给钱,不过我估计是晚给了几天,这也正好给了吐蕃人借口,发动了战争而一举攻下长安,从此唐朝人老实了,按时交钱。
 +
 +
中间还有几次就不说了,反正都挺丢人的,最后一次是公元821圌年至822圌年间签订了第八次会盟,为了显示正式,在唐朝的建议下一共制作了三块盟碑,刻上盟文,唐政圌府真心希望通过这样的记载约束下对方,以后别在有事没事的来打我了,需要钱的话你就说,我给。
 +
 +
其他的盟碑不知道在哪,反正留在吐蕃的那块至今仍矗立在拉圌萨大昭寺前。因为第八次会盟是在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进行的,所以历史上也称为“长庆会盟”。
 +
 +
《新唐书•吐蕃传》中记载的盟约开头:
 +
 +
“大蕃神圣赞普可黎可足与大唐文武惠德皇帝,”
 +
 +
大家可以注意下这会的改变,吐蕃不叫吐蕃了,叫大蕃!具体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是没看到关于双方边界的划定,意思很明确,之前你占得地就都归了你了,你也别来打我了,咱们好话好说。
 +
 +
这基本就是全盛时期的吐蕃帝国和唐帝国之间往来,历史也证明了所谓的盟约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否则合约就毫无约束力。
 +
 +
其次松赞干布一手建立的吐蕃帝国确实在当时叱咤风云威风无比,在他挂了多年后还能延续松赞干布的威武说明这人确实很牛。
 +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虽然在唐帝国和吐蕃交流之间看着好像吐蕃占尽上风,但是实际上很牛的吐蕃帝国还是被更牛的唐朝人算计了,威风一时的吐蕃帝国早在李圌世圌民期间就被算计了,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意识到,相比于政治手段老辣的李圌世圌民,松赞干布明显不给力。
 +
 +
吐蕃帝国还是年轻,远不如老辣的唐帝国深谋远虑。
 +
 +
===== 李世民的千年大计(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9) =====
 +
 +
继承了隋帝国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军事政策的唐帝国在外交方面和政治大局把握方面说实话更胜一筹,特别是李圌世圌民执政期间(这点我必须公正,虽然我很不以为然这人),外交不再像好汉杨广时期一味的穷兵黩武,很有点政治手段。
 +
 +
可以说整个隋唐期间就政治手段而言,李圌世圌民应该能排第三,仅次于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和武则天。
 +
 +
在整个李圌世圌民当政期间就外交处理方面一贯坚持的原则是刚柔并济,双方的和解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之后的事,一顿大耳光之后必然是一个蜜枣。
 +
 +
同时,李圌世圌民很聪明,在决定动武的时候从来不多线同时作战,如果面临这种情况时绝对是先安抚一方,给钱、给人、甚至割让土地都行,但是一旦腾出手来就绝不手软,对东西突厥、对高句丽、对西域诸国都是这样,也正是这样高超的政治手段加上强悍的军事实力才形成了世界第一强国的称号,但是这种政治手段在面对松赞干布领衔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吐蕃帝国时却变了。
 +
 +
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我猜李圌世圌民内心里绝对非常畏惧吐蕃这个年轻而勇武的帝国,起码不敢像对待其他国家那样想翻脸就翻脸,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圌世圌民害怕,但是历史证明也只有吐蕃帝国具备一举拿下唐帝国中心“长安”的实力,这可能就是李圌世圌民预感到的。
 +
 +
因为相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我们已经无法探知吐蕃帝国当时到底是具备什么样的实力,连自以为神武的李圌世圌民都恐惧不已,我看过一些图片史料记载有当时的吐蕃武士的铠甲和装备,浑身的铁甲甚至连坐下的马或牛都是一身的铁甲(能把这样一身铁戴在身上本身就得具备足够的勇气和力气),我感觉很可能就是一群这样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让所有人感到恐惧,可以想象这一帮子黑乎乎的家伙往眼前一站,确实让人不寒而栗。
 +
 +
可能很多人有疑问,吐蕃一带并不产铁啊,他们哪整出来这么多的铁资源呢?那我来告诉你,吐蕃是不产铁,但是他们那地产黄金,这东西偏偏又是当时东西方两个大国都稀缺而且都非常珍惜的资源。
 +
 +
黄金其实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没用的金属,唯一的特点就是亮,也正是强盛的中国和阿拉伯帝国权圌贵们为了显示高贵和讨女人喜欢才把它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吐蕃掌握了这个资源就等于掌握了至关重要的钱,有了钱自然什么都能买到。
 +
 +
也正是因为此,吐蕃这地方同时被东西方的两个强国惦记着、觊觎着,但是愣是谁也没敢动手,其中原因还是谁也拿不准真动起手来谁会吃亏,相比之下李圌世圌民很高,我和你玩阴的!这招李圌世圌民也是玩得最顺手的。
 +
 +
可能大家还都不清楚李圌世圌民的阴招,那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历史,找到历史的脉络和真相。
 +
 +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⑥41年),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亲自护送女儿文成公主如吐蕃和亲,这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除了大笔陪嫁以外可能大家没注意到,最关键的是带去了很多的“佛教经典”,珍贵无比的释迦摩尼12岁真身塑像再加上经书、经典共计360卷。
 +
 +
这事很奇怪,按说陪嫁就陪嫁,为什么要把佛教的东西带到原本就不信佛教的吐蕃呢?而且这个信仰也不是唐帝国的原创啊,更为重要的是据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当时也不信佛,李圌世圌民也不信佛,李道宗更不信佛,都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为什么要不远万里的去传播佛教呢?而且是大张旗鼓的跟着陪嫁过去,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
 +
这事先搁搁,让我们看看世界的历史仔细的研究下就能发现,宗教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时宗教对民圌族对国家的影响更为重要,很多时候甚至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
 +
可以这么说:宗教信仰会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圌族的发展和兴衰,宗教能让一个软弱的民圌族变得强悍和征服欲十足,这点比如基督教、伊圌斯圌兰教;同样也能使一个强悍、征服欲十足的民圌族变的软弱和逆来顺受,比如佛教和某些儒家思想。
 +
 +
关于这个理论任何人都不用试图用单个现象和我争辩,只要好好看看世界宗教史和世界发展史就会清楚,信仰到了最后绝对会成为影响民圌族和国家性格的重要因素,信仰前两种宗教的都依然强悍,后两种的基本怂蛋。
 +
 +
这点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就更能体现出来,我们民圌族最强悍、最尚武的年代基本都不是崇佛的年代,而恰恰是崇佛的年代会变得越来越软弱,就连我最看不上的满人都是一样。
 +
 +
大家明白了吧,李圌世圌民的阴招就是把“佛”给强悍、征服欲十足的吐蕃人送去,让他们信佛,让他们软弱。
 +
 +
随后经过近百年的历史证明李圌世圌民做到了,能在世界两大最强国中间横冲直撞的吐蕃勇士日渐消亡,直到今天,当年的吐蕃后裔们再也没能重振松赞干布到赤德松赞时期的辉煌,佛教让整个民圌族失去了斗志。
 +
 +
虽说松赞干布能力很强,但是在深谋远虑这方面明显的败给了阴毒狠辣的李圌世圌民,在李圌世圌民的蛊惑下不仅信了佛教,还一门心思的钻进去了,建立寺院、供奉佛像,还按照自己的身量塑了一尊观世音像,至今还供奉在大昭寺北厢殿,关于这点很有点意思,松赞干布是希望自己就是观世音转世还是希望自己能有观世音菩萨的神通我就不去深究了,反正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开始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强盛期,也是从松赞干布起,吐蕃帝国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顶峰,开始走向了一蹶不振的没落,这还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
 +
可能会有人反问我,李圌世圌民自己不也崇信佛教吗?而且还特召玄奘大师远赴印度求经吗?种种迹象不都能表明在李圌世圌民执政期间对佛教的尊崇吗?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李圌世圌民是崇信佛教,但绝对没有西游记中描述的那样顶礼膜拜,那都是和尚们和信徒们的梦想,李圌世圌民的脑子里只有权力和统圌治,在这个前提下任何的政策和举措都是围绕这这个核心进行的。
 +
 +
为了更好的印证这点,我可以给大家仔细的分析一下。
 +
 +
佛教之所以能得到政圌府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够辅助政圌府的统圌治,教化民众也好,蛊惑民众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信徒相信权力、服从权力。
 +
 +
民众信佛后会变得听话,会逆来顺受,这就是统圌治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李圌世圌民崇佛,但是谁也别忘了在唐朝官方认同的宗教一直都是“道教”,这就是根源,佛教只是唐政圌府用来维护政圌权的一种手段(武则天当政后的李氏遗民们不是这样的了啊,其实后来的都是武则天的传人)。
 +
 +
其次李圌世圌民政治水平很高,他深知我们民圌族自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们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后就不可能再会有一种宗教能打遍天下,中华民圌族永远不可能被一种宗教全面征服,包括几千年之后的主义,看看历史再看看今天,谁敢告诉我我们民圌族只存在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每种思想都可能会在我们这立足、发展,但是永远不可能全面征服,汉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精深的极致,佛教在中国也是如此,可能在一段时间会占据主流,甚至主导,但永远不可能是全部,这也是唐政圌府不畏惧佛教发展的根源。
 +
 +
最后,相反与中华民圌族而言,后起之秀的吐蕃虽然短时间内非常的强盛,但是就文化而言还差得很远,土生土长的苯教无论是教规还是教义都无法抗衡外来宗教的侵略,军事上可以很强盛,但是文化上的落后就显得丝毫没有抵抗力,就连霸气十足的松赞干布都不能幸免。
 +
 +
如果真的向佛教说的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会子李圌世圌民和松赞干布都在天上看着自己的子民在他们之后的发展,历史的昨天、历史的今天,一点点的变化,李圌世圌民一定是一脸坏笑的看着松赞干布说:“嘿嘿,看吧,和我玩,你还嫩儿点!”
 +
 +
有一点得说明一下,松赞干布也不是傻圌子,我猜想很可能也隐隐的意识到了这样的威胁,在松赞干布执政期间,虽然大兴佛教,但是有个史实很重要,就是建了很多的寺院,但是松赞干布并没有规定僧人数量,就是说在松赞干布执政期间,整个吐蕃帝国的佛教形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有寺院而没有和尚或是喇圌嘛,没有人修行。
 +
 +
可以猜想,松赞干布并没有想让佛教在吐蕃全境推广,也不一定想让全民崇佛,也就是自己个没事念念佛就行了,但是他忘了自己的这点劲头不可能不影响他的后人,他已经成为了吐蕃之后执政的标杆,他所干的绝对就是日后必须坚持的,他的后人自然会认为这事是他没来得及干的。
 +
 +
那好吧,老英雄没干完,我们接着来,绝对把这事做绝,做到底,做到全民崇佛,直到有一天,我们这一带谁说了都不算,佛说了算,才算完。
 +
 +
更坚决的赞普们开始了他们锲而不舍的大事了。
 +
 +
 +
===== 赤松德赞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0) =====
 +
 +
吐蕃在松赞干布之后彻底迷上了佛教,客观的说这会的佛教依然还只是服务于政治的手段,佛教是作为新兴事物服务与政治的,政圌府尊崇佛教也是基于政治上的需求,这个时期的佛教基本还是延续了宗教的本质,至于什么时候变得咱们后面再唠,先说眼门前的。
 +
 +
前面大致简单的交待过松赞干布之后的吐蕃政圌权变化,这里还真的重点讲下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和松赞干布同样是十三岁即赞普位的赤松德赞。
 +
 +
这位年轻的赞普几乎和他的先辈一样英明神武,吐蕃帝国在他的治理下才算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强盛局面,帝国所辖面积约510万平方公里,境内人口达到960万左右。
 +
 +
同样这位把吐蕃帝国带到了空前绝后境地的君主和他的祖辈一样崇佛,甚至更甚,因为佛教对他而言不简单是宗教,更是他控制政圌权的手段,也正是在他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开始逐步成形,开始占据了吐蕃帝国的主流思想,所以严格的说,吐蕃甚至西圌藏的佛教是始于赤松德赞的。
 +
 +
前面讲过这位年轻的赞普即位时正面临国内政局的大动荡,赤松德赞依靠忠实的、失去权势的部分贵圌族消灭了帝国的动圌乱者,从而真正的登上了赞普宝座。
 +
 +
随后,逐渐年长的赤松德赞在解决了夺权这个棘手问题后面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政治局面,当初支持他的贵圌族“玛祥仲巴杰”、“恩兰�6�1达扎路恭”等人,这会都由失去权势的贵圌族转变成了新一代的权圌贵,而且仗着当初扶持赤松德赞登上赞普的功劳越来越居功自傲。这事整的等于打圌压了一批老的权圌贵,居然有涌现出新的来了,这个诡异轮回让看似手握大权的赞普心里很不爽,明明这地该我说了算,但是总是有人比我说了更算,权力斗争绝对没有妥协,必须把这几个动不动也想说了算的家伙干掉。
 +
 +
吃了亏的赞普很有总结能力,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事,不然这种轮回就是个死结,永远无解。
 +
 +
想通了后的赞普耐心的寻找机会,首先这几位元老功勋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都是吐蕃的世家子弟,也就是说都是最早跟着松赞干布混的老人后裔,他们可不向当初的松赞干布那样锐意创新,这些人都比较保守,也就是说都信仰吐蕃原生态宗教:“苯教”。
 +
 +
说到这里得说
 +
 +
 +
===== 吐蕃帝国的全盛时期(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1) =====
 +
 +
这次佛教的压倒性胜利通过现场直播迅速的扩散到全国,整个吐蕃帝国的国民都对赛事保持了高度关注和议论,自然对佛教团队中各位大师的舌灿如花津津乐道,对苯教大师们的哑口无言诟病不已。
 +
 +
很快,在全国的舆论下,赞普赤松德赞依民圌心圌所圌向的立即宣布:从今天起,全面废除笨嘴拙舌的苯教,冉冉升起的佛教为国教,一时间举国欢腾。
 +
 +
情绪激动的吐蕃人民纷纷将愚昧了他们很多年的苯教的经书丢入河中,以示从此奔向了美好的极乐生活。吐蕃原始宗教“苯教”也因此遗失了大量经书和文献,直到今天想研究下这种原始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都基本无从考证。
 +
 +
同时,苯教传统势力的代表人物恩兰•达扎路恭由于拒绝改宗信仰而被流放北方,威胁赞普实权的传统旧势力彻底烟消云散。
 +
 +
题外话,这位恩兰•达扎路恭后来居然在赞普的感召下痛改前非,在流放了几年后发现事情已无法逆转的本质后马上宣布效忠赤松德赞,并表示彻底和过去决裂,坚决信奉佛教而被赞普召回,开窍的恩兰•达扎路恭居然也混到了大论(首席执行官)一职。
 +
 +
这是在身边和中央一带为首的苯教势力,当然,还有很多散布在各地的实权派们心有不甘,相比与中央的团伙,这些地方上的实权大佬才是更大的祸根。
 +
 +
其中势力最大、影响力也是最大的象雄王(名义上这地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坚决支持苯教,实质上这是传统势力的大本营)的反应就比较激烈,公然表示不服,一不做二不休的带着手下十三个千户兵造圌反了,对于这样的公然造圌反赤德松赞毫不手软,带领强悍的吐蕃骑兵直接剿灭。
 +
 +
这样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赤松德赞终于真正站在了帝国权力的顶峰,获得了吐蕃帝国的全部权力,这才算是正式登上赞普宝座,自然对于一直坚定的支持他的佛教也投桃报李。
 +
 +
公元775年在寂护大师和莲花生大师的亲自主持下,吐蕃境内的第一座名符其实的寺院“桑耶寺”建成开光,之所以称之为名符其实就是因为之前的寺院并没有僧人修行,而这个“桑耶寺”开始有僧人正式入驻了。
 +
 +
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和瓦解传统势力可能的反复,大权在握的赤松德赞还命令七位吐蕃贵圌族世家子弟出家为僧,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七觉士”,这是藏传佛教僧团之始。可以说这是藏传佛教正式在吐蕃帝国本土化的标志。
 +
 +
为了迅速在全国推广新兴宗教,赤松德赞还命令群臣开始在全国各地广建佛寺、佛塔,要求群臣发誓永远信仰佛教和效忠自己,年轻的赞普显示了不弱于先辈的统圌治力和控制力,但也在一点一点的步入李圌世圌民最早设计的圈套。
 +
 +
在当时的吐蕃帝国,虽然年轻的赤松德赞虽然皈依了佛教,但是这时的吐蕃人说实话还没完全被佛教同化,这时的吐蕃人骨子里还是那个征服欲极强的民圌族。
 +
 +
这种性格就包括对待新兴的佛教也是如此,控制了国内政局后的赤松德赞开始试图完成他先辈未能完成的事业,做出了一件对于佛教教义而言哭笑不得的重要举措。
 +
 +
在桑耶寺的白塔建成之后,赤松德赞从莲花生大师那听说摩揭陀国有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遂派大军远征天竺印度,理由很简单,既然我们都入了佛教了,那佛教的圣物就必须归我保管和所有,真是不知道印度历史和印度佛教历史是怎么评价这位莲花生大师的,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
 +
强悍的吐蕃帝国出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沿途各地,当时恒河北岸的各个小国得到消息后纷纷投降,争先恐后的表示效忠以保证自己的政圌权不被侵袭,就这样,吐蕃帝国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整个恒河北岸地区,沿途的各个小国都成了吐蕃帝国附属国。
 +
 +
就这样,吐蕃帝国的军队经过一路的征伐不仅没见减少,反而吸纳了很多属国军队,成多国联军了,而且气势越来越盛,渡过恒河轻松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国。
 +
 +
摩揭陀人纷纷逃窜,吐蕃人从佛塔中取出舍利,得意洋洋的送回自己国家供奉,同时还掠夺了大量佛像、佛经,当然更少不了很多的所谓高僧。
 +
 +
更为夸张的是,在得胜之后,吐蕃人在恒河边竖立了一大铁柱以标明地界,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征服力。
 +
 +
这是吐蕃帝国在赤松德赞带领下向东面的扩张,到底是因为佛像还是政治大家自己看,自己想吧。
 +
 +
经过这次战役,赤松德赞领衔的吐蕃帝国总结了一项极有价值的经验:利用强盛的军事压力迫使小国屈从,同时利用这结盟小属国战略来对抗大国的侵蚀,即能避免把战火直接燃烧到本土,也有利于有充分的时间来从容调动军队,这种手段之前只在权谋盛行的中国才能见到,由此可见当时的吐蕃帝国年轻的统圌治者们学习能力超乎异常的高,这也是一个国家兴盛最显著的特征。
 +
 +
这是经过这次战争的经验收获,同样也是这场战争使得吐蕃帝国的方向和重心都开始在关注西方,东方就给了同样的强国“唐帝国”机会。
 +
 +
在吐蕃帝国全力经营西方的时候,唐帝国并没有明刀明枪的抄后路,而是通过政治手段分化瓦解了吐蕃在东方前期构建的同盟战线。
 +
 +
之前吐蕃在东方通过结盟等等方式营造了一个包围唐帝国的战略构架,但是这时唐帝国也反其道而行之,先是成功策反了南部的吐蕃盟国南诏(云南、四川一带,从这点看就知道确实是小国无外交啊),南方对唐帝国的威胁解除了,面对面的西北方向,唐帝国同样通过和亲政策成功获取了回鹘的支持,更远一点的还通过丝绸之路联络上了大食(阿拉伯帝国)。
 +
 +
我们的唐朝没闲着吧,最大限度的发挥外交攻势可是唐朝的强项,这样的结果不仅一举打破了吐蕃在东方的整体战略布局,而且反而形成了对吐蕃帝国的反包围,这方面吐蕃可以说危机四伏,一旦形成合围土崩瓦解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好就好在当时通讯不发达,不然唐帝国一声令下,哥们儿几个从各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势,三个吐蕃也扛不住。
 +
 +
其实这个时期的亚洲中部出奇的精彩,这种精彩完全可以媲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内部的纷争,外交、结盟、战争、离间等等手段层出不穷。
 +
 +
手段老练的唐朝策划堪称完美,也基本完成了整个布局,但是年轻的赤松德赞也表现的毫不逊色。面对这种困境,先是通过一战而威名远扬震慑了西域各国,其次通过对属国的控制缓冲抵抗阿拉伯帝国的威。
 +
 +
更重要的是在公元790年成功的策反了回鹘属下重要部落葛逻禄各部,在内应的策应下正式对回鹘发动攻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作战的指挥官就是之前提到的苯教大佬“恩兰•达扎路恭”,年轻的赤松德赞这点体现了一个英明君主的大度和襟怀。
 +
 +
身经百战的恩兰•达扎路恭不负众望,带领吐蕃铁骑先击败了回鹘部队,随后又突袭了大举来援的唐回联军,并再次击败回鹘主力,当然这一切都少不了内援的鼓捣,经此一败,曾经显赫一时的回鹘人从此一蹶不振,退出西域争霸。
 +
 +
恩兰•达扎路恭率领的吐蕃铁骑纵横西域,根据以往的经验成功,再次收编整合了西域各个小国,彻底清除了唐帝国对西域的影响,外交很有手段的唐帝国在这种面对面的压力显得很无力,被迫在吐蕃的军事压力下宣布全面退出了西域,吐蕃帝国在这时可以说是威风八面。
 +
 +
吐蕃帝国也正是在赤松德赞的带领下,正式成为东至今天的陕西、甘肃交界处以及四川大渡河流域,南至印度中部恒河一带,西至帕米尔高原,北至天山的强大帝国。
 +
 +
盛极一时的赤松德赞在晚年几乎和汉人皇帝的下场一样,面对自己爱妃势力的蔡邦氏和自己母亲势力的那囊氏的争斗显得毫无办法,双方为了争权引起了激烈的冲突,最严重到蔡邦氏王子牟如当着赤松德赞的面就敢杀死了那囊氏一族的王子伍仁,赤松德赞面对这样的公然挑衅也没敢严厉制裁,只是将牟如流放到了北方的羌塘而已。
 +
 +
直到公元797年,那囊氏的代表人物当时的吐蕃大论(丞相)尚杰岭拉囊挂了,两方对抗纷争才算是以那囊氏宣告失败而告一段落。
 +
 +
不过,告一段落的另一个前提是当初威风一世的赤松德赞不得已让位给蔡邦氏所生的次子木奈赞普,自己则隐退到宋喀之女马喀宫堡,托词是修行佛法,实际上被迫交出权力。
 +
 +
当年威风凛凛的赤松德赞同年就在这种憋屈愤懑下挂了,吐蕃又一代雄主下场怎么看都像是唐帝国的开国皇帝李渊,很憋。
 +
 +
===== 教派之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2) =====
 +
 +
之前讲过在赤松德赞执政期间本土化宗教苯教和佛教之争,其实其本质的意义远不是简单的教派之争,完全就是旧势力和新势力之间的抗衡,这个争斗最后以受到赤松德赞支持的佛教胜利而告终。
 +
 +
胜利后的佛教徒们很疯狂,在权力的支持下严厉的制裁了苯教徒,活埋、斩首、流放等等手段层出不穷,说实话,这还真不是佛教大师们的本意,而且也绝不是佛教所倡导的思想,这其实就是绝对的势力政治斗争,只是打着宗教的旗号而已,真正意义上的任何宗教教义都是以人为善的,压根也就不可能纵容这样事件的发生。
 +
 +
佛教与苯教的争斗结束了,胜利者佛教在取得全面胜利后没能高兴几天就出问题了,这回是之前面对其他宗教的争斗中能做到一致对外的佛教自己内部出现了纷争,纷争的原因很简单,还是利益!这个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争端基础,国家也好,宗教也好,都一样。
 +
 +
利用佛教清除了传统势力后的赤松德赞宣布佛教为国教,除了之前说的贵圌族子弟(著名的“七觉士”)开始出家为僧外,还由国家出资高薪聘请译师从梵文、汉文翻译大批佛典、佛经。象征佛教事业兴旺发达的译经事业开始兴盛,这是对学术上的支持。
 +
 +
当然上述的都有点虚,比较实际的还是待遇方面,这个相比于以往对待宗教的政策绝对是给予了最高规格,所有僧侣都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而且王宫圌内专门设置供奉佛的道场,还基于和尚们的大力帮助打垮了政治对手的事实,赤松德赞破例开始让僧人参与国政,这点很重要。
 +
 +
在颁布了众多的优惠政策后,为了进一步保证从业人员的生活保障,进一步促进佛教事业的蓬勃、可持续性发展,赤松德赞还专门发布了僧人保障法:
 +
 +
制定每一名僧人由三户属民供养的“三户养僧制”。
 +
 +
所有的利好政策一经出台,特别是僧人可以参与国政这一项就让很多僧人和所谓的僧人开始有想法了。
 +
 +
我在之前提及过一件事,赤松德赞为了通过支持佛教来打击传统势力,分别从佛教的原发地印度和世界经济中心唐帝国分别的寻求支持,受到邀请的印度和尚和唐朝和尚几乎同时涌圌入吐蕃,在大家同仇敌忾的干掉了苯教后,这两个佛教的重要流派马上就开始了对掐,当然名义上是因为教义不同。
 +
 +
印度方面是著名的莲花生大师和寂护大师领衔;唐朝的僧人也不白给,也是著名的大和尚:摩诃衍大师。
 +
 +
摩诃衍大师虽然名字很西域化,但是还真就是汉传佛教中最严谨的禅宗系和尚,关于禅宗的特点之前已经讲过了,最简单的就是顿悟。但是这个一下就明白了佛理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一点也不美,没点基础你顿悟个头啊,所以说这一脉的法门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之高,没有雄厚的知识积淀压根就别想。
 +
 +
摩诃衍大师在藏文的记载称其为“和尚”,或是所谓中国的“大乘和尚”,就是禅宗,倡导的核心思想是突然悟道,悟道的前提是四大皆空,所谓善恶思想统统忘得干干净净,这个不用说,一看就是难度极大的事,这么高难度的活儿在中国这样文化渊源悠久的国度可能是会有些市场,但是在刚刚才有了文字的吐蕃感觉就很虚无缥缈了,文化知识很重要啊。
 +
 +
相反,印度和尚大师的莲花生却一直提倡渐悟,这悟道得慢慢来,人不能一下就放弃所有的思想,坚持修炼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识,也才能悟出佛理,用今天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一切不以下雨为目的的刮风、打雷都是耍流氓”。
 +
 +
一个是需要强大的学识根底瞬间就明白,一个是不需要基础慢慢来,有目标就成,哪个在当时的吐蕃更会有前途大家自己想吧。
 +
 +
赤松德赞在规定了佛教为国教的基本国策后,两个流派都欢呼雀跃,在国家收拾苯教信徒后都开始广收门徒,大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都努力使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成为国教中的国教。
 +
 +
在完全平等的竞争中来自唐帝国的摩诃衍大师明显占据了上风,顿悟这事听着简单快捷,确实很诱圌惑,淳朴的吐蕃人民都幻想自己也能一朝成佛,瞬间都明白了所有的道理,禅宗的市场开拓的很好、很给力。
 +
 +
面对这样的市场困境,莲花生大师很是不服,明明是当初我们费尽口舌争取来的国教地位,凭什么你们在这广收门徒,这事很堵,但是又不好明着说人家这不灵,都是忽悠你们的,因为自己整的那套其实也差不多,只是法门不同而已。
 +
 +
道理上不好翻脸那就整点别的吧,莲花生找到赤松德赞要求明确下自己这一派的国教地位,同时要求必须严厉打击禅宗这样的投机分子,把投机分子赶回唐朝去!
 +
 +
赤松德赞很是为难,也很费解,都是佛教,你们自己还掐个什么劲儿啊。经不住莲花生和寂护多次要求,还是老办法吧,辩论吧,你们自己说。
 +
 +
公元792年,在赤松德赞的主持下双方在吐蕃逻些城开始了著名的“辩战”,藏传佛教对这一次的争论史称:“顿渐之争”。
 +
 +
必须明确的是这场辩论的主持人在赤松德赞的指导下并没有明显的偏袒,现场就看各自的发挥,双方就各自的论点阐述之后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斗,你来我往的说的很来劲,时间很长,大概,三年吧。
 +
 +
主持人在听完了开场白后就宣布退场,你们自己掐吧,我还有很多正事要干,掐完了给我个结果就行,国家提供免费饮食和所有食宿。
 +
 +
两方先在这掐,我们趁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讲下双方的背景。
 +
 +
 +
===== 利益之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3) =====
 +
 +
先说点大的吧,佛教是在印度发源的,但是随后的发展却比较失败,佛教并没有在印度取得多少的地位和社会认同,就当今世界佛教大格局来看,反倒是在中国汉文化圈中做的风生水起的,这个还真是件比较奇怪的事。
 +
 +
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就是在四世纪到五世纪末的笈多王朝时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到了中国的玄奘大师从唐帝国到印度取经时,即从七世纪前半期开始,说实话在印度佛教已经算是穷途末路了,要不说玄奘大师对整个世界佛教界的贡献巨大呢,没这位大师很可能这个教派也就逐渐的淡出历史舞台,或者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小,也就不会在世界宗教史上占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了。
 +
 +
关于佛教的发展历史真相就是我们中国的玄奘大师不懈努力下,佛教才会在远离发源地在中国开花结果,广为流传,甚至包括佛教中的重要一支藏传佛教,其实说实话也是从唐帝国最初流入的,别看那地貌似离印度更近。
 +
 +
这个理论虽然有点惊人,但是看看今天的佛教发展就应该明白,深受佛教思维影响的地方基本全在东亚,包括中国、韩国、岛国日本、泰国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深受汉儒家文化影响的汉文化圈,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中国历届政圌府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世界佛教地位。
 +
 +
关于汉传佛教的流派形成有很多说法,其实关于这点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在传入中国之后因为对外语的不同理解而造成了很多的流派,当然也有根据市场和权力的不同变化而改进的不同流派,这个原因和说法很多,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
 +
只需要强调的是里面大部分都是我们汉文化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这流派基本就是在中国乃至汉文化圈,在发源地印度压根就没这么多说法,一种文字、一个地方口音大家都能听懂,很少有误解。
 +
 +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通理,不适应市场发展就一定会被市场淘汰,佛教在印度就因为这种原因面临这种困境,从公元七世纪起佛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下滑的很厉害,受到了另一个本土强势宗教印度教和新兴宗教伊圌斯圌兰教的挑战,佛教很不给力,明显落败,这个时间大概就在公元八世纪左右。
 +
 +
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非常值得关注,前面说到的不远万里去吐蕃的传法,著名的莲花生大师、寂护大师等人恰恰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
 +
由此我大胆的猜测一下,在印度市场已经无法挽回的局面下,几位佛教大师迫切的需要走出去,寻找一个新的落脚点和后援,最近的而且强大的吐蕃帝国无疑是最佳选择,既能在吐蕃推广佛教,而且还能利用吐蕃政治、军事的强大势力反过头来影响印度国内宗教,从而在政治上打圌压印度教和伊圌斯圌兰教,这个方面无论是中国和尚还是印度和尚我猜,起码在高度和认同上应该都差不多,都很具备战略发展眼光和思路。
 +
 +
这是印度方面和中国方面的背景资料,所以说这场争辩对禅宗大师摩诃衍而言无非是教理之争,绝对属于学术争论,成败无所谓;但是对于印度和尚而言,这就是生死之战,双方投入的精力和所承载的压力可想而知。
 +
 +
这是双方对阵前各自的背景,摩诃衍大师很有名,当时西域名僧,不管在西域各国还是唐帝国都享有盛誉,可以说在哪都不缺部圌长级接待标准和待遇,但是莲花生和寂护可不这样,除了吐蕃以外很少由国家能提供他们这样规格的贵宾接待。
 +
 +
很多史料记载这位莲花生大师属于所谓的佛教瑜伽派,也就是印度佛教中的瑜伽密教,还有很多的论据,比如什么十善业、十八界、十二因缘的密教法门和精修《空行母火焰炽盛咒》等密教经典等等。
 +
 +
更有甚者还特别申明莲花生是密教中屈指可数的大学者,在实践中巧妙地想出了与西圌藏原有的宗教:苯教的思想相融和的教义。在来自于苯教乃至苯教徒的吐蕃反佛教势力的阻碍下,也是他在西圌藏传播佛教的同时,确实也十分细心地顾及到了苯教。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和新见解,大胆创新的开创了佛教事业的又一片新天地,功绩丝毫不亚于中国的玄奘大师。
 +
 +
关于这话我实在是不敢随便评论,只能说:可能是吧。
 +
 +
但是说实话我却一直认为莲花生大师根本就不是什么密教一派的,这点就和我之前说的一样,在人家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就没那么多的分类,谁能告诉我当初来中国的印度和尚都是什么流派的,比如少林寺的达摩法师。所谓流派都是我们自己整出来的,之所以之后的吐蕃中后期的藏传佛教会形成一个独有的密宗流派根本原因压根就不在这,关于藏传佛教成为后期独有特点的原因我后面会专门讲到,这和莲花生大师不能说没关系但绝对没这么大的关系。
 +
 +
所以做个简单的对比吧,相比于专修禅宗的摩诃衍大师而言,莲花生大师更像是位全能选手,各项法门都懂,肯定在禅宗理论方面是辩不过摩诃衍,但是其他各个方面绝对都势在必得。
 +
 +
双方的实力、背景、取胜欲圌望等等都说的差不多了,我估计大家也能猜出这场辩论谁是胜者了,辩论的开始禅宗大师摩诃衍气定神闲、温文尔雅,在双方进行对佛教的认识和见解上占足了风头,貌似这场辩论很快就能以摩诃衍胜利而告终,但是正如之前说的一样,这对对莲花生和整个印度佛教而言是生死之战,绝对输不起。
 +
 +
印度方面的大师们辩论的战略很简单,充分发挥我们的长项:“全面!”的特点,把辩论拖到其他方面,不怕长,就怕不长,结果双方一干就是三年,摩诃衍实在是扛不住了,宣布退出辩论。
 +
 +
莲花生和寂护很是高兴,结果第一时间通告了赤松德赞,而且马上以国教的名义要求赤松德赞将以摩诃衍大师为首的禅宗子弟们全部赶出吐蕃境内,大家从这点就应该能看出来了吧,印度和尚要的绝不是教义上的胜利,他们要的就是吐蕃的全力支持,最好还能通过佛教控制整个吐蕃帝国,这点是他们跟盟友:年轻的赤松德赞学的。
 +
 +
大师们一旦有了吐蕃这个强国的支持,佛教在印度本土就可能会死灰复燃,印度和尚们也算是煞费苦心啊,真是难为他们了。
 +
 +
题外话:我们今天信仰所谓汉传佛教实际上是已经我们汉文化人历代不断改良了很多的佛教,说的过分点只是沿用了印度佛教的很多偶像名称而已。
 +
 +
印度和尚的政治目的很快达到了,摩诃衍大师率领禅宗子弟退到了沙洲(今天的敦煌)。
 +
 +
随后,印度和尚们以国教名义发布了全境不得修行所谓顿悟的法门,这个时候的吐蕃佛教基本就是印度佛教的缩影,看上去很美好,似乎一切都能按照最初的设想在进行,莲花生也好、寂护也好,都沉浸在美好的前景中,但是他们忘了同根同源的汉传佛教被赶跑了,当初一同对付的敌人可还在身边蛰伏着,这时候当初最强有力的帮手、伙伴没了,可敌人还在,吐蕃本土宗教“苯教”的机会来了。
 +
 +
这简直就是一场猫鼠之战。看到了吧,其实佛教的发展也一样充满变数和玄机,历史其实一直就这么有趣。
 +
 +
 +
===== 赤祖德赞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4) =====
 +
失去了最可靠的盟友后的印度佛教在吐蕃帝国自以为从此就能一展身手了,以莲花生大师为首的印度大和尚们开始广收门徒扩大势力,不能说是仗势欺人也算是
 +
 +
 +
===== 三大法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5) =====
 +
 +
赤祖德赞执政期间,吐蕃国内政圌权对佛教的尊崇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
 +
同时,这期间的吐蕃帝国的国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点就和中国历史上很多政圌权一样,有着同样的怪圈,越是对内部实行的大力压制和强圌权,对外则越是宽容和软蛋。
 +
 +
吐蕃帝国在赤祖德赞和他的参政和尚们的主张下,对外政策出奇的宽厚,也就是他在位期间,吐蕃和唐帝国缔结了在中国史书上称颂不已的象征着唐土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下去的“长庆会盟”。当然,这个和平的会盟对两国人民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而且特别是对已经国力大幅衰减的唐帝国更是重要,一直强悍、桀骜不驯的吐蕃终于不这么折腾了。
 +
 +
但是反过来站在吐蕃的立场,这个还真是一个由百战不屈转向求稳平和的重要转折点,也就是从这开始,吐蕃似乎失去了一直骄傲的锐气,不再是之前的军事强国了,看着是好事,但是,在东西方两大帝国压迫下的版图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军事优势后会怎样,我想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吐蕃从这开始真正的走向没落。
 +
 +
在会盟期间,虽然双方在边界还会有些零星小冲突,但是基本还保持了冷静和克制,大唐帝国也终于可以松松筋骨了。
 +
 +
这边,大唐边界消停了,但是西南方就出问题了,“南诏”这个吐蕃曾经的附属国逐渐强大,自立门户了,而吐蕃似乎对此毫无反应,不知道当时的赤祖德赞是真无能为力还是装不知道,任由南诏在云南一带开疆拓土自圌由发展直至壮大,吐蕃在整个东方已全然失去了影响力。
 +
 +
吐蕃的历史已经证明就是在这个赤祖德赞的统圌治期间,吐蕃在一点点的衰弱。
 +
 +
但是,这一切却因为赤祖德赞对佛教不遗余力的支持和近乎变圌态的宣扬,赤祖德赞在佛教历史上赢得了很高的称誉,居然和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并称吐蕃时期的“三大圌法王”。
 +
 +
能和吐蕃民圌族英雄般的两位先祖并列,这位赤祖德赞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在佛教界享有盛誉,按照佛教理论推崇最应该去西方极乐世界享受的赞普却挂的很不光彩,甚至很窝囊。
 +
 +
赤祖德赞在国内,基本上是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和尚们,这种情况肯定会影响到其他的贵圌族阶级的利益,之前的赤松德赞虽然已经收拾了很多贵圌族和传统势力,但这些传统势力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只是暂时性的消停和蛰伏。
 +
 +
而且这个时候印度和尚们也没有了汉传佛教的支持,就剩下自己一家独大了,这种一家独大最容易让人产生麻痹思想和幻觉。
 +
 +
也就是在印度和尚们享受不断扩大的权利同时,吐蕃国内政圌权的传统势力各方已经悄悄的打破了以往的芥蒂,面对和尚们日渐高涨的权势,大家只能联起手来对抗,不然都得完蛋,当年那些个苯教大师们的下场让这些贵圌族心存顾虑,吐蕃国内的各种传统势力开始了秘密联盟。
 +
 +
经历了国内政局的多次变动,吐蕃国内的贵圌族们学到了很多,包括提前培养接班人、打入敌人内部等等,吐蕃贵圌族们学习能力很强。
 +
 +
佛教的大师们已经很好地给他们上了一课,比如像和尚们学习,好好培养赞普接班人无疑就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这个政治上稀里糊涂的赤祖德赞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身体还真是挺好,而且照这个势头下去的话,很可能等不到下一任赞普即位,这些传统贵圌族就都被和尚们一个个的都收拾了,面对危机,大家决定先下手为强。
 +
 +
计划想好了,关键是得找位领头人,赤祖德赞的弟弟朗达玛一向和众多的世家子弟们关系不错,而且就喜欢打猎,看着头脑也比较简单,比较好忽悠,得!就他吧。
 +
 +
《新唐书•吐蕃传》对朗达玛的评价:“嗜酒,好畋猎,喜内。且凶悖少恩,政益乱。”
 +
 +
沟通的进展出奇的顺利,朗达玛对当初没当上赞普一直耿耿于怀,一听说有可能黄袍加身立即应允,既然领头的都答应了,贵圌族们说干就干。
 +
 +
参与阴谋的贵圌族包括当时名义上的大论(丞相)韦•甲多热、属庐•列扎等等贵圌族,这位当时的大论非常纠结,明明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现在搞得连他见了所谓的高僧都得点头哈腰,而且还不敢有半点怨言,动辄断肢、剜眼的可不是闹着玩的。
 +
 +
要想解决和尚们掌权的问题必须的先一一处理几个人,首先就是当初的王子藏玛,这位在国内享有极大声望的王子不管是不是真的信了佛,反正只要他在就有可能站出来公然支持佛教,凭着他的影响力还真不好说结果,这位王子还真是算躺着也中枪啊。
 +
 +
几个贵圌族商量好了一起向政圌权反映这个藏玛王子其实一直就暗藏祸心,而且反对佛法,对佛不敬。
 +
 +
能想出这招可以看出实际上这几位水平确实不高,人家为了修炼连赞普的位置都没要,现在说人家反对佛法,任谁听着都觉得这事滑稽可笑啊。
 +
 +
但是事实还真是歪打正着,前面说过这位王子一直就是和尚们重点培养对象,但是在关键时刻让和尚们很失望,而且现在这位赞普明显比这人更好忽悠、更听话,而且赤祖德赞也一直觉得这藏玛越看越不顺眼,只要它存在一天,就绝对会是自己权力的潜在威胁,一听到有人举报,想都不用想直接流放。
 +
 +
后续,流放之后,这位善良的、崇佛的王子被王妃那囊氏毒死了。
 +
 +
顺利的除掉了无辜的藏玛王子后,这帮贵圌族把矛头指向了执政的和尚“钵阐布云丹”,这可位重量级大师,扳倒他可真是不是件简单事,但是事实上还真是简单至极,可见,其实很多事情也就是看着复杂,用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
 +
 +
贵圌族们连沟通都没用,直接状告这位大和尚一直打着佛教的旗号私下里与王妃、尼姑通奸,关于这个指控看似很无厘头,但是我猜想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但怎么看也觉得有点不着边际。
 +
 +
首先,这位钵阐布云丹就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实际统圌治者,也就是说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对于这种诬陷应该很轻松就能化解;
 +
 +
其次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你是真正的德高望重,凭着和尚们的势力,当时只要振臂一呼马上就能灭了这帮贵圌族。
 +
 +
而这位大和尚钵阐布云丹恰恰选择了另外一条最奇怪、最匪夷所思的路,跑了!
 +
 +
从哪看,我都觉得这事比较蹊跷,就算是真干了,跑又能有什么用呢?这事只能开个破釜沉舟,打死也不认啊,跑了,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帮贵圌族们历经多次的血雨腥风后对对手绝对不会手软,很快大和尚就被韦•甲多热给抓回来了,韦•甲多热很残忍,把这位大和尚剥皮处死,确实够狠。
 +
 +
搞不明白的是当时的所谓“二首部”都去哪了,更重要的是当权的赤祖德赞在干嘛?任由事态发展吗?要不就是这事是真的,赤祖德赞对于这顶大绿帽子也很生气。
 +
 +
完成了上面两步,基本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
 +
公元838年,几位贵圌族陪着赤祖德赞在墨竹香巴宫大吃大喝,趁着赤祖德赞喝多了,韦•甲多热、属庐•列扎、列杜赞三位贵圌族大臣趁机拧断了赤祖德赞的脖子,将其杀死,时年36岁。
 +
 +
威风一时的赤祖德赞死的很凄凉,葬于顿卡达的墀丁芒日陵,据说墓中连一件陪葬的珍宝都没有,而且只立了一块无字碑,这地在哪今天已经无从知晓了。
 +
 +
由于赤祖德赞对藏传佛教的弘扬有较大贡献,除了同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并称为“吐蕃三大圌法王”外,在藏传佛教中,教徒还将其视为金刚手的化身。
 +
 +
后世的藏文史料也颂扬其功德,称其在位期间人民安居乐业,吐蕃变成了人间的极乐世界。但是因为后期的藏文历史基本都是佛教徒书写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很不靠谱。
 +
 +
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我国的记载应该公正一点,我国的记载自唐朝,一来虽然也会有很多的不实之处,但是对于这样的外国元首级人物的评价一般还是比较精准的。
 +
 +
《新唐书•吐蕃传》:
 +
 +
“赞普(赤祖德赞)立几三十年,病不事,委任大臣,故不能抗中国,边候晏然。”。
 +
 +
身为统圌治者的赤祖德赞,实际上对和尚们言听计从,但是名义上还是任命韦•甲多热为大论,这种权力的分配不均和模糊,不仅导致了自己被弑,而且在位期间严重衰弱了吐蕃国力,唐帝国的边境很是消停,由此可见,这个人的昏圌庸程度绝对可想而知。
 +
 +
综合而论,其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与建立吐蕃帝国的松赞干布、将吐蕃帝国推向全盛的赤松德赞的文治武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关于他的事迹其实都只是佛教徒们的一个传说,而且还真无法解释佛教徒们宣扬的信佛的下场,赤松德赞的两个崇佛的王子都没得到一个完美的下场,那另一个被传统势力推向前台的朗达玛王子又会是个什么结局呢?
 +
  
 +
===== 朗达玛灭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6) =====
 +
 +
以心黑手辣的大论韦•甲多热为首的吐蕃传统势力在干掉了稀里糊涂的赤祖德赞后,拥立了他的弟弟朗达玛为赞普。
 +
 +
关于这位朗达玛之前已经说过了,这哥们儿可能比他哥哥身体好,但脑子绝对和他哥哥差不多糊涂,被人拥立为赞普后表现和他哥哥一样。
 +
 +
他哥哥赤祖德赞在被和尚们拥立后对和尚们言听计从,朗达玛也是一样,不过这会是对拥立他的传统势力言听计从,这些人恨透了之前为所欲为的和尚们,在他们的要求下,朗达玛开始在吐蕃境内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史称“朗达玛灭佛”。
 +
 +
历史非常的巧合,朗达玛宣布在吐蕃境内灭佛的时间是唐朝的会昌元年(公元846年),两个强国几乎同一时间宣布全境灭佛,先不管客观情况怎样,起码佛教在当时差一点就彻底消亡了,这件巧合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佛教在这一段时间确实发展出了问题,在两个重要国家都影响到了政圌权,说实话,这才是灭佛的根源。
 +
 +
就不多说这位朗达玛的为政手段了,反正基本上又是一个稀里糊涂的赤祖德赞,宣布开始灭佛后,吐蕃境内的桑耶寺等著名寺院全部被封闭,著名的大昭寺被改为屠宰场,尊贵的释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来。
 +
 +
虽然手段很过分,但是这群贵圌族势力经过多年佛教宣传的影响,而且吐蕃人还都比较迷圌信,对佛教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敬畏,这尊佛像来头太大,愣是谁也没敢动。
 +
 +
同时,因为是文成公主把释迦牟尼佛像从内地带来并使吐蕃有了佛教,所以文成公主被这些人说成是魔鬼的转世,其实这阴谋是李圌世圌民一手筹划的,他才是魔鬼。
 +
 +
曾经风光无限的和尚们被统统勒令改信苯教,不愿从命而又戒杀生的僧人被强迫操圌起弓箭,带着猎狗去山上打猎。普及下佛教知识,当时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不吃肉只是中国的和尚,也就是中国的梁武帝规定的,这也是在中国改良后的佛教,这些吐蕃僧人就能吃肉,但是不能杀生。
 +
 +
更为悲催的是佛教寺庙内很多精美的壁画被涂抹掉,怕回头再恢复就干脆在上面画僧人饮酒作乐的画面。
 +
 +
同时相信邪圌法的人也都是宗教的狂热信徒,也害怕遭佛教的报应,将许多佛像拖出寺院钉上钉子扔入河中,大量佛经被烧毁或扔到水中。
 +
 +
总之这次禁佛运动对吐蕃佛教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因为在吐蕃获得巨大成功后的印度和尚们已经把这当成了乐土,很多原产于印度的佛经都开始陆续运往吐蕃,在印度发展很不顺利的和尚们满心希望这能成为佛教的一片大本营。这回的打击对佛教整体而言几乎是致命的,以致西圌藏宗教史籍把朗达玛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期”或“黑暗时代”。
 +
 +
虽然在这期间整个佛教受到了致命打击,但并不是全部,这就牵扯到前文说的莲花生是哪个宗派的问题了,在佛教整体受到打击的前提下,有一个宗派的僧人几乎没收到冲击,而且经过多年后的隐秘发展居然一举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主流,这才是藏传佛教密宗的真正原因,原因很简单,别的门派都被这次运动清剿了,留下来的就剩他们了。
 +
 +
关于为什么能躲过这场大劫难并不是什么特殊原因,就是因为这一路子的人很神秘,而且是在家修行,平常看着和俗人没有一点区别,相别于其他佛教流派的传播,这宗派更像是神秘的社团组织。
 +
 +
这就是修习密咒金刚乘法的人士,因为这伙人平常基本都和正常人一样,外表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和尚,包括传教和修行方式都是秘密进行,而且组织成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控制,这里面甚至包括很多当时的诸侯和大臣,当时灭佛的赞普和大臣们几乎都不知道这伙人到底在哪,事实证明,任何时候都是低调一点好啊。
 +
 +
同时,很多还未遭到迫圌害的宗派和尚,为了生存在这时都加入了他们,瞬间,密宗一派就由之前的偏支变成了吐蕃境内最神秘而且最有势力的佛教宗派。
 +
 +
这点连后期的大师一切智“耶桑哲哇”也说:‘
 +
 +
那时毗奈耶教法虽是遭到摧残,但是大密咒金刚乘法这一方面,直到而今是从未衰没的。
 +
 +
普及知识:佛教密宗,又叫金刚乘,因其注重真言密咒的功能和修持,亦称“真言乘”。简单说就是比较注重念口诀。
 +
 +
所谓真言,也称密咒、明咒、神咒,俗称咒语,是密宗身口意三密之一的口密,就是口口相传的古老神秘的咒语。
 +
 +
密宗的修持者,大部分都是穿白衣的居士,于各自家中,或清净山边,修讲生圆次第,所以能令密乘律仪传统,得以不断。
 +
 +
还因为其神秘性和组织结构严谨,在当时的危难时期就承担起了传播和保存佛教经典的重任。
 +
 +
“所有三代藏王时所翻译一切之经续,以善于保存之故,因此大部分尚能流传至今。”经书虽然毁坏了,但是这些大师把经书都背下来了,由此可见,这一支对藏传佛教的流传有多重要。
 +
 +
朗达玛的灭佛运动基本剿灭了佛教根本,但是也就是这种佛教中最为霸道、最为神秘的教派得以延续,之所以称之为霸道,就是这一宗派的和尚在所有和尚中控制欲圌望是最强的,而且其组织结构最为严谨,也就是说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最具实力的一支,当然面对困境也就绝对不是其他教派宣扬的逆来顺受,而是奋起抗击。
 +
 +
为了阻止朗达玛为首的吐蕃政圌权的灭佛行径,莲花生二十五弟子之一的高僧拉隆•贝吉多杰(这才是密宗重量级大师)在其他修行人士(这会已经没和尚或是喇圌嘛了)的鼓励下,决定刺杀朗达玛。看到了吧,和尚杀人,这点就说明这一支佛教宗派已经很可怕了。
 +
 +
公元842年,贝吉多杰化装成苯教徒的模样,从其隐居修行之地叶尔巴扎拉出发,前往吐蕃都城逻些城求见朗达玛。
 +
 +
在贝吉多杰觐见朗达玛时,朗达玛正在看一个碑文。贝吉多杰在第一拜时在袖子中张开射箭的扳指,第二拜时将箭装上弦,第三拜时将箭射圌出。很准,箭直接射中朗达玛的眉宇中间,射穿其头骨,糊里糊涂的朗达玛当场毙命。
 +
 +
刺杀结束后贝吉多杰冷静的将外白内黑的衣服反过来穿上,又将原先涂着黑木炭的白马洗去黑色,从而成功逃脱了赞普的追兵,逃到了多康地区隐居。
 +
 +
整个过程就如同好莱坞大片一样惊险,当然这是佛教徒们描述的,事实怎样我也不知道,就这么引用吧。
 +
 +
===== 李世民笑了(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7) =====
 +
 +
朗达玛赞普也挂了,挂的很悲催,不过比他哥哥强一点的是他葬于琼结的吐蕃历代赞普王陵之间,其陵墓名叫“珠杰”陵,又被称为“圣神变”。 
 +
 +
===== 密宗的机会(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8) =====
 +
 +
吐蕃帝国的最后一任赞普朗达玛挂了以后,他的两个儿子云丹和乌松为了争王位而相互攻伐,很快中央地区的混乱就陆续扩及全国,各地的大佬们要么拥兵自重,要么趁乱扩大地盘。
 +
 +
最后再加上所谓的庶民造圌反,强大的吐蕃终于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
 +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期间的中国也处于极度的动圌乱中,年代差不多就是我们的五代十国时期,由此可见当时整个亚洲大陆基本都是一片战争的海洋,真正的世界大战,只是没有什么盟国,都是各干各的。
 +
 +
各个政圌权格局的混战一直延续了近百年,这种长时间的战争对于曾经统一的政圌权而言最失败的就是内耗,一百年不断的战争把当初吐蕃帝国立国的根本消耗殆尽,同时战乱也导致整个地区人口大幅度衰减,十几个政圌权干到最后谁也没力气再建立当初的统一帝国,大家基本都消停了,这个消停还真是不像中国的消停,中国有句俗话叫:“分久必合”,但是在这就一直这么分下去了。
 +
 +
倒并不是大家达成某种默契,最重要的原因是战乱导致人口的锐减,大部分地方都没什么人烟了,大家还打个什么劲啊,反正那都没人,你想占就占着吧。
 +
 +
到最后各个割据政圌权都基本死守着自己的一小块根据地城池,基本上也就是自己的根据地还能稍微有点人气。
 +
 +
稳定后的政圌权都开始关注自己的权力区域,扩大人口、稳定政圌权、增加收入等等成了这个时期各个小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家也都没什么新办法、新点子,只能沿用当初吐蕃的那套老路子,宗教再次被这些小宗主们重视起来,佛教在沉寂了一百年后再次精神抖索的回来了。
 +
 +
宗主们率先开始和宗教合作的就是当时的阿圌里王系,末代赞普朗达玛挂了后,从两儿子开战一直干到孙子们,结果次妃一派的王孙吉德尼玛衮(这个名字很有趣,但是确实就叫这名,我感觉他要不战败都没天理,这名字不知道藏语什么意思,但是汉语的音译就成了“记得你圌妈滚”,真失败啊)战败后逃往阿圌里,在这地自立为王了。
 +
 +
在吉德尼玛衮(怎么听怎么别扭)的晚年,为避免重蹈吐蕃帝国的覆辙,干脆将领域一分为三,分别给三个儿子,一人一块,谁也不用争不用抢,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后来发展成为拉达克王国;次子扎西衮占据布让,后来被并入古格;幼子德祖衮占据象雄,即后来的古格王国,也就是这位最年幼的王子,成为了古格王国的开国元首。这就是西圌藏历史上的“阿圌里三国”。
 +
 +
之前很复杂,就不多说了,就说这个古格王国,在立国之初,德祖衮为了维护统圌治和教化民众很费了点脑筋,常年的征战致使国民都很疲困,但是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别的势力灭掉又不得不征收赋税,德祖衮很头疼,根据他的经验和学识,从小到大只见到过一种让民众心甘情愿掏钱的主儿,那就是佛教。
 +
 +
但是经历了佛教的兴衰和国势的转变后,年轻的德祖衮对这事很有顾虑,佛教绝对是巩固政圌权和揽财最好的手段,但是万一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出大问题,当初祖先建立的那么强悍的吐蕃帝国都没能抗住,何况他个小小的象雄,而且就算是他有这心思也没这能力了,通过他祖父强力的灭佛运动,境内已经找不到和尚们的踪影了,德祖衮很郁闷。
 +
 +
但是德祖衮这种困惑很快就有了答案,小国主希望重振佛教的消息传播的很快,快的异乎寻常,当然,这还真得归结于流传下来的密教遍布全境的渠道和神秘组织。
 +
 +
正如我所说的,朗达玛灭佛运动给了蓬勃发展的吐蕃佛教致命的打击,但是却意外的壮大了密教,密教由于其传播途径和方式意外的完整的生存了下来,而且在后期更是因为其严谨的传教方式秘密的发展壮大,这时,已经形成了整个境内的一股暗流,触角遍布各个小割据政圌权,那个政圌权有什么风催草动密教马上就能做出反应,德祖衮的困惑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密教的宗师们积极的开始和德祖衮主动接洽了。
 +
 +
共同的认识和目的很快促进了双方的谈判,双方就共同的利益和发展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密教帮助德祖衮揽财和蛊惑人心,德祖衮代表官方承认密教在境内的合法权。
 +
 +
取得合法地位的密教马上通过现成的渠道建立了完善的传播阵地,速度超乎寻常的快,人员精干、组织严谨的组织干事效率就是高。
 +
 +
很快,在密教大师们的动员和宣传下,民众的财富就开始以各种途径和理由源源不断的通过佛教平台涌圌入了政圌府衙门,德祖衮很高兴,国家有钱了就可以装备军力了,而且战士在征战前都得接受密教大师们的现场洗礼,洗圌脑后的战士们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打起仗来都奋不顾身,这和尚们还真是难者无所不能啊,德祖衮非常高兴。
 +
 +
国家富有、军队强盛,这些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居然很快就被这帮密教大师们给解决了,这还真是不服不行啊,双方基于这样的合作模式很快就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
 +
同时,密教在得到政圌府的支持后在当时的象雄建立了传播中心,并据此为佛教大本营开始再次构建整个吐蕃古国的佛教网络。
 +
 +
政治军事上,我们的象雄不断的吞并周边地盘,到最后挤兑得自己哥哥也连人带地盘一起合并进来了,成了一个彻底的区域强国:古格王朝。
 +
 +
古格王朝是个非常神秘的政圌权,崛起的很快,而且很有生命力,历经六百年,但是最后却谜一样的消失了,国家没了,民圌族没了,只留下一堆废墟让人无从查找,这是个非常非常神秘的古国。再次强调一遍,古格王朝的遗址在今天极少数人前往旅游观光,可以这么说,去的都是专家或是骨灰级的粉丝,但是当地的管理方对专家们的态度一视同仁,门票一分钱都不含糊,别扯虚的,现金才是硬道理。
 +
 +
古格王朝到了第三任古格王意西沃时期,统圌治出了点问题,本来政圌府和密教这种盈利模式双方都很满意,也合作的很愉快,但是这个密教实在是太厉害了(没两把刷子能扛到这会吗?),古格王朝内部遍布教徒,古格王朝似乎已经变成密教王朝了,密教大师们说话明显比古格王圌还有号召力。
 +
 +
而且经过朗达玛运动血的经验教训,密教变得更严谨,更神秘,更知道防范于未然,可以说就算是威胁到了你的政圌权,你要想一举剿灭也根本就不可能。
 +
 +
深深感受压力的意西沃想出了个好主意:分化!
 +
 +
意西沃想到了祖先曾经用过的办法,选派21名国内贵圌族精英青年到克什米尔地区去学习佛教教法(眼熟吧)。
 +
 +
这里有个前提得交代一下,前面说过很多印度和尚因为在印度受到排挤纷纷流窜到我们的西圌藏地区,但是发现当时这一带也不是很安全(灭佛运动的兴起),基本又都跑到克什米尔这三圌不管的穷乡僻壤待着了。
 +
 +
意西沃的原意是打着弘扬佛教的旗帜多学些佛教的分支来,既然无法撼动佛教密教的权威地位就给你多树立点分支,让你们自己斗,省得我动手。
 +
 +
在这样的基础下选派了21名精英,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很残酷的,密教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其深不可测的渠道和分支,21名精英带着希望出发了。
 +
 +
学的差不多后,回来了2人,19名精英少年挂了,别问我原因,我也不知道,但这里面绝对不简单,因为留下的绝对有原因,仁钦桑布和玛•雷必喜,这两位到最后都是著名的密宗大师级人物。
 +
 +
我想,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吧,密教能顽强的保留到这会绝不是偶然。
 +
 +
===== 阿底峡(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9) =====
 +
 +
不明真相的古格王意西沃在看到派出去的精英终于回来后很高兴,甭管怎样能回来两个总比一个都没回来要强很多,多流派的发展应该有希望,再加上小伙子仁钦桑布看着就很聪明,也很会来事,很得古格王意西沃的喜爱,为了表示自己对精英们的支持,也为了方便仁钦桑布工作,意西沃专门建了一座著名的寺院“托林寺”,把梦想着分化密教的势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小伙子身上了。
 +
 +
但是完全出乎他意料的是,很快,这座托林寺居然就成了密教的大本营了,当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而且秘密进行的。
 +
 +
锲而不舍的古格王意西沃隐约感觉到问题,实在没办法就想干脆也别派人去学习了,把印度大和尚请来吧,不过更神秘的是,古格王意西沃在有了这样的念头后,居然很快就因此而挂了,据说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挂的,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反正这事非常的不合乎常规,而且密教从此就在古格王朝牢牢的扎下了根。但是,后期的古格王依然没有放弃,毕竟,权力被分割是谁也接受不了的大事。
 +
 +
古格王朝的兴起引发了很多地方势力的关注,周边的很多割据势力看到实效后纷纷准备效仿,有章可循就是好事,各个割据势力都可以借鉴。
 +
 +
当时的整个国际周边形势大致是这样的,吐蕃地区的外部环境首先是中国地区正处于五代混乱时期,无暇顾及这边。但是,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可没闲着,大举入侵印度,印度阿三们一向比较怂,不仅国家没抗住别人的入侵,就连宗教、文化也没能抗住伊圌斯圌兰教的大举侵入。
 +
 +
受到国内形势的逼圌迫,印度的和尚们纷纷带着经书、佛像等等重要物件通过阿萨姆、尼泊尔跑到了这一带猫着,反正这边都是割据势力,不可能都一脑门子灭佛吧,而且有了古格王朝的成功经验,貌似应该有前途,再怎么差也不会比印度更差吧,所以说,吐蕃的西边是印度和尚的大逃亡。
 +
 +
同时,各个割据势力准备重新崇佛的消息也传播的非常快,当初为了躲避灭佛运动而选择向东逃跑的僧人后代弟子们,这时也纷纷从青海等地回来了,整个吐蕃地区的佛教开始大举回迁。
 +
 +
虽然是各个割据势力的地盘,但是说实话,这时期,整个西圌藏地区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这里却有各方觊觎的矿产资源:金矿,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是稀有资源,硬通货。
 +
 +
既然只有这个,那就只能把这个发挥到极致吧,各个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和壮大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开采力度,这个效果非常快,没多久,这些不折腾自己的割据势力都变得很有钱了,个个腰杆儿都很直。
 +
 +
有钱就好办事,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统圌治,各地的大佬们也都开始向古格王朝学习,都愿意出点闲钱供奉和尚们,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历了灭佛运动后,大家境内的和尚都很少,居然也成了稀有资源了,虽然都有陆续回来的,但是好像这些家伙都有点投鼠忌器,还是怀疑我们的诚心。
 +
 +
为了彰显崇佛的决心,尽快招纳些大师们,各地的大佬纷纷成立了招贤馆,公开招揽有志和尚前往发展创业,各地还都在没有僧人的前提下,纷纷投资开始营建寺院,先把您住的地儿建好,看看我们有多心诚吧。
 +
 +
就这样,在整个大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利好因素的前提下,各路僧人们开始与各地割据势力的头子频繁接触,大家同样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讨内容不再局限于宗教内容,更多的涉及到国计民生、合理揽财、巩固政圌权等等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佛教开始再次成为这一带最时髦和最有前途的职业。
 +
 +
这期间,整个西圌藏佛教都在复兴,当然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僧人,比如前藏的卢梅,后藏的种敦巴等,和尚们纷纷在割据势力的支持下弘传戒律,重建僧团,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
 +
这种兴旺的局面马上就受到印度本土佛教的关注,而印度佛教的和尚们当时最重要的事就是赶紧的找个落脚点,不然别说发展了,连生存都是问题。
 +
 +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印度佛教的重要人物“阿底峡”尊者决定亲身前往古格王朝进行实地考察,在古格听到了种敦巴大谈境内佛事的时候,高兴的急忙合掌赞叹认为“如此兴盛,必然是圣僧所建树,绝不是凡夫所能作到的。”言外之意就是佛祖在天之灵保佑啊,印度佛教算是没希望了,天幸居然又给我们找了块落脚点啊。
 +
 +
德高望重的“阿底峡”尊者赶紧通告那些在山里瞄着的印度僧人们,赶紧出来吧,这地有前途,西圌藏佛教史重要事件由此发生:“阿底峡”团队入藏。
 +
 +
在这里首先必须确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就是这位阿底峡尊者最初受邀入藏的原因就是分化藏区密教的势力,当然名义上是完善和丰富藏区佛教结构,进一步弘扬佛法。阿底峡尊者任重而道远啊,既然这么重要的大师就得简单介绍下生平。
 +
 +
阿底峡(意为殊胜),是印度东部萨护罗国王之子,这个出身和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差不多,都很有背景,也都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
 +
大师大约生于公元980年,因失望于继承王位的争斗和算计,远赴其它国家求师。
 +
 +
之后,经过几年的求学生活,二十九岁时大彻大悟,正式出家,并受具足戒,后来成为毗嘎惹玛西那寺院的大长老,在印度佛教界享有盛名。
 +
 +
阿底峡入藏之年是公元1042年,当时已六十一岁。
 +
 +
大师在入藏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传道,也就是从最基础、最扎实的开始:译经。
 +
 +
关于这点我想之前的描述已经很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干的活,对佛教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虽然这事很累,而且没有什么现实回报,但是能把这事当做毕生追求的绝对都是真正的佛教徒,而且都是大师级人物,也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的人物,他们才是真正的修行者,佛教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虔诚的群体才能延续至今。
 +
 +
阿底峡大师就是这样一位人物,首先不管是完善佛教也好还是分化密教也好,传播佛教都必须从教育入手,这是基础,而且众多的法门和修行在大师的眼里都是殊途同归的,只有扎扎实实的最好基础工作才能弘扬佛法,大师眼里还真是高明,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宗派之分,所谓“空即是空”。
 +
 +
在他的主持下,这阶段藏传佛教整体翻译了很多佛教经典,也是藏传佛教大规模梳理佛教理论的时期,可以说,对藏传佛教非常重要,如《摄大乘论释》、《菩提道灯论》等等基本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佛教经典。
 +
 +
为了进一步的弘扬佛法,在译经圌期间,阿底峡非常注重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传播佛法的措施,向西圌藏的僧俗百姓专门指明了言简意赅的修行办法。
 +
 +
根据他的学说将学习佛法分为了小士、中士、大士三个阶段,对处于这三个阶段的人则从易至难分别对他们宣讲三种不同的教学,可以说因材施教做的很到位。
 +
 +
比如对处于第一阶段的人来说比较初级,只教他们皈依三宝,仔细辨别因果报应之理和世间的一般善行就行,高深一点的不用教,教了反而让人觉得这东西很难,效果很不理想,可以说这个是入门级的,上手快、简单易懂,专门忽悠基层百姓的。
 +
 +
对第二个阶段的人则必须让他们知道宇宙的实相是按十二因缘的法理变化的,这个相对深奥一点,是所有僧众必须学习的,掌握了后才能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坚力量,这个是专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
 +
 +
而作为最高级别的大士阶段的人则不只是自己解脱,还必须思考普渡众生之事。这个就比较大了,说白了就是不仅要考虑佛教的发展,而且还得学会如何推广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等,及时了解政局动态,为佛教整体发展添砖加瓦,这是大师们和职业经理人干的活。
 +
 +
为了进一步的阐明自己的观点,阿底峡还专门强调假如只是一味地行六波罗蜜的修行的话,这种人不能说是真正的僧人。
 +
 +
说的直白点,就是假如认为修炼只是为承认自我而存在的话,这种人永远不得解脱,进而对为了觉悟所需要的持之以恒的精进加以懈怠的人,不能说是真正的行大乘之道者。这个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但是实际意义却非常深远,就是摆明了要和当时纵横藏区的密教在教理上一决雌雄。
 +
 +
阿底峡大师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不负历代古格王的重托,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在他麾下的大批印度僧人们寻求出路,在密教横行的藏区,只有他这样的大人物有这样的报复,必须肩负这种重任,只有通过他的努力才能让这些印度和尚有生存之地。
 +
 +
为了更好的贯彻自己的思路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阿底峡大师在传教过程中既不是宣扬关于龙树哲学的“空”观的思索,也不是讲述密教金刚乘的主张,而是对藏圌人讲述简单的教义,从非常浅近的日常生活中的德行进行说理。
 +
 +
客观的讲,大师的布道在当时颇受欢迎,他在西圌藏的布教活动从六十一岁入藏到七十三岁去世,时间长达十二年,十二年的时间看着很长,但是要扭转密教一支独大的现状还是很短。
 +
 +
据说阿底峡大师最初学习的也是佛教中的密教,而且他作为当时印度佛教的大学者,密教的造诣也很深的。但是在他入藏前后这段时期的西圌藏密教,事实上已经非常的极端化(话说回来,不这样的极端化,密教也不可能生存下来),大师的目的很明确,让大家放弃所谓的教派之争,弘扬佛法,一心向佛,何来派系争执,但凡争执就必然纠结功利,都是违背佛法的。
 +
 +
大师看到了这些,但是,聪明的大师也不可能做出全面否定密教的行为,他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一点一点的扭转,但是十二年的时间确实很短暂。
 +
 +
在他之后密教马上重新抬头,反而变得更加的强大,毕竟密教是在经历了吐蕃帝国时期的兴衰历程,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远非印度和尚们所能想象的,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都远远高于印度和尚们。
 +
 +
阿底峡大师的传教最大的结果就是在整个藏区形成了各种教派的萌芽阶段,但是非常滑稽的是各个名义上的教派都或多或少的融合了密教的特点,而且在形式上看,反而倒都看着像是密教的分支,这个我估计是阿底峡大师最不愿看到的,更应该让大师感到悲催的是,据说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的徒弟种敦巴大师在他的思想体圌系下,建立了所谓“噶丹派”居然也是一副密教做派,我想阿底峡大师对此应该很失望。
 +
 +
 +
===== 藏传佛教流派一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0) =====
 +
 +
说到了藏传佛教的流派还得在啰嗦几句,前面说到的仁钦桑波必须再次登场,成为整个藏区佛教界的重要人物,经历了同大师阿底峡共同工作经历后的仁 ​
 +
 +
===== 藏传佛教流派二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1) =====
 +
 “噶举派”
 +
 +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看着就应该明白这个教派是纯粹的传承所谓亲口所授密咒教义的。    据说创立者先后有两 ​
 +
 +
 +
===== 佛教的伪政圌权(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2) =====
 +
 +
公元13世纪初,强悍的蒙古族在北方兴起,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能力和成绩就不用我啰嗦了,蒙古人虽然强悍到几乎征服了整个能到达的世界,但是不可避免其文化的落后,在统一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后期基本上就是到哪算哪啦。
 +
 +
关于这个从宗教信仰上就能看出来,占领了俄罗斯大部分的拔都一系皈依了基督教;占领了中亚广大地区的旭烈兀一系皈依了伊圌斯圌兰教,剩下的基本都皈依了佛教,蒙古人自己的本土宗教“萨满教”不仅没能随着蒙古人的开疆拓土而远播四海,反而自己消失在历史上了。
 +
 +
由此可见,落后民圌族可以在武力上征服先进文明,但是在文化方面是根本就没有可能的,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在统圌治了很多国家后迅速的融入了当地文明,直至本身被同化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万幸最后的一支还算传承的被朱元璋的一竿子牛人打得还跑回了草原,这个民圌族并没有因此而消亡,这算是万幸了。
 +
 +
蒙古人四面征伐,当然也没放过我们的西圌藏地区,公元1240年,当时的元太宗窝阔台的皇子阔端派遣大将多达,率军深入西圌藏,希望通过这样试探性的军事行动了解西圌藏的政治形势和决定攻伐战略。
 +
 +
远征的蒙古人在这次试探性进攻中却意外的发现了佛教在西圌藏地区的影响力,蒙古人很奇怪,为什么一些明显忽悠人的思想和学说会有那么多的人信仰,而且看似也就这么些东西又怎么能整出这么多的所谓流派?他们究竟想证明什么呢?想干嘛呢?蒙古人很费解。
 +
 +
首先这个佛教很奇怪,其次貌似如果能和这些僧人搭个上,这个征服整个西圌藏地区就用不着费多大劲了,基于种种好奇的蒙古人撤军后在西圌藏广为传播我们的大汗希望了解这些,希望能有机会和这些僧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
 +
 +
对于蒙古人的入侵,最初的西圌藏地区大部分的和尚和地方势力都是抱着抵抗到底的态度,之前已经说过这点了,当时的佛教完全都是依托在地方割据势力之下,说白了他们都是一伙的,和尚们也害怕蒙古人过来会影响到大家之前的权势和平衡。
 +
 +
但是,我们的萨迦派高人就不这么认为,聪明的萨迦派僧人在其中看到了机会,看到了这伙让人望而生畏的蒙古人的战斗力,看到了可能获得的地位,说句难听话,一千多年后的汪精卫也看到了这些,不过对象不是蒙古人,而是日本人,这个历史自有公论。
 +
 +
公元1244年,60余岁的萨迦派高僧班智达•贡噶坚首先积极相应了阔端的邀请,起程前往当时的凉州去和蒙古人会晤。
 +
 +
三年后的公元1247年,班智达如期见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蒙古王子阔端。这里面如果算上路途远近的问题,我想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
 +
史书对于这次的会晤正面记载是:智达‧贡噶坚以西域学者、译师的身份,向阔端宣讲佛法,阔端逐渐敬信并因此决定免除天下僧尼的赋税和兵役。事实如此吗?首先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猜,而且我猜的绝对不止这些。
 +
 +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按照正常的理论而言,要想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思想这事肯定是很难的,最起码你得一开头就说到这人的痛处,也就是他最纠结的事,然后告诉他你有办法解决他的这些个困惑,最后让他相信你的办法一定是最有效的,因此会越发的敬仰你,直至全面接受你的思想。
 +
 +
这就是著名的忽悠三段论,这点我坚信佛教的和尚也好、喇圌嘛(藏语和尚的意思,下面就直接说喇圌嘛了)也好,应该都精于此道,研习甚深。
 +
 +
根据以上忽悠三段论的基础我觉得班智达•贡噶坚和阔端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作为王子的阔端最关心的应该就是两件事:
 +
 +
第一;是不是可能继承汗位;
 +
 +
第二;不能继承也行,是不是能保住自己的领地和权力;
 +
 +
依照以上精神我来模仿一下双方的对话:
 +
 +
班智达•贡噶坚很坚定和自信的看着阔端:您能当上大汗!(这句话很重要,不然阔端很可能没耐心听下去)
 +
 +
阔端:是吗?会有这种可能?
 +
 +
班智达•贡噶坚:当然,但是您还不知道您怎样才能当上大汗,是凭自己手上的蒙古精兵?还是凭在蒙古王公心目中的威信?还是还是凭借卓越的统圌治能力?这几项您自己看您比您那些兄弟们强吗?
 +
 +
阔端:哦!这个,可能还都比不了。
 +
 +
班智达•贡噶坚:但是您还是能当上大汗,因为我知道办法。
 +
 +
阔端(有点小激动了):大师请赶紧说。
 +
 +
班智达•贡噶坚:您得信佛!然后让你治圌下的民众都信佛,看看我们那一带就都是这么忽悠的,民众都相信我们,您要是能相信我,我首先能让过去的吐蕃国土的人全都听您的,其次还能让您的兄弟们的士兵也都听您的,大家都听您的了,这个汗位也就……
 +
 +
阔端:这个,就这么简单吗?
 +
 +
班智达•贡噶坚:当然不简单,首先你得任命我来帮你统圌治,然后我一步步让过去的吐蕃国土的那些小国都心服口服的归拢到您这来,站稳了这个脚跟,我再帮您往其他的蒙古亲王那增加影响,最后您就能完成梦想。
 +
 +
阔端:那没问题,大师看着就很值得信赖,您就赶紧说怎么办吧!
 +
 +
班智达•贡噶坚:先投资得给我建座寺院吧,然后给我一个任命书,任命过去的整个吐蕃国土都归我管理,有不听话的您得派出精兵去帮我把他们统统灭了,然后再给我个正式授权,我通过这个授权去其他的蒙古亲王的领地帮你运作,这个可能需要点时间。当然,这里面,那个路途都比较远,而且得跑很多地方,还的应酬什么的,我想,这个大汗应该明白吧。
 +
 +
阔端:没问题,咱们说干就干,这就开始吧!
 +
 +
在场的除了两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人士,班智达‧贡噶坚的侄子“八思巴”,看到叔叔的精彩表演后,聪明的“八思巴”学会了很多。
 +
 +
经过友好会晤后的阔端说干就干,首先投资为班智达建造了“幻化寺”,并供奉了大量的财宝供班智达大师使用,也由此开始了西圌藏喇圌嘛与蒙古之间的“邦交关系”。
 +
 +
双方缔结了友好条约,正式史料记载大要就是:蒙古任用萨迦人员为达鲁花赤(意为总辖官),赐与金符和银符,所有吐蕃地区的头人必须听命萨迦的金符官,不得妄自行圌事;
 +
 +
吐蕃各地缮写官吏、户口、贡赋清册三份,一份由各地官吏自行保存,两份分别呈交阔端和萨迦寺;蒙古将派官员到卫藏,会同萨迦人员议定税目,等等。
 +
 +
基本上是这一带所有的事情都是萨迦派喇圌嘛们说了算了,包括国家命脉的军事和财政收入。
 +
 +
接着,班智达•贡噶坚以个人名义写了一封致卫、藏、阿圌里各僧俗首领的长信,将上述条件通知他们,并反复晓喻西圌藏归附蒙古的必要性。在这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信中说:
 +
 +
蒙古王子阔端励精图治,愿有益于天下各部族人民,用意甚善(这是诱之以善的);
 +
 +
蒙古军队众多而战术精良,西夏等强国都先后覆亡,之前反抗阔端的藏族偏师们一败涂地,因而只有归附一途(这是威之以胁的);
 +
 +
只要真诚归附纳贡,做一个没有二心的臣属,即可同畏吾儿(维圌吾圌尔)部族一样得到优待,地方官吏依旧任职,人畜依旧归己(这是诱之以利的);
 +
 +
正因为出于上述考虑,为了佛法、众生,造福吐蕃人民,我才亲往阔端驻地接洽归附事宜;也正因为蒙古人接受我之归顺和劝善,近年蒙古军队才未袭圌击吐蕃;汝等凡遵从蒙古法令者,必能受福(这是诱之以佛的,而且还是给我自己脸上贴金的,关于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一千多年后日伪政圌府貌似也是这么玩的)。
 +
 +
关于历史上著名的萨迦五祖之一的“班智达•贡噶坚”这封著名的长信我就不多评说了,反正结果就是整个西圌藏地区再次统一,听从了班智达•贡噶坚的地方势力,萨迦派喇圌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不听话的在蒙古骑兵的协助下也听从了班智达•贡噶坚的管理。
 +
 +
班智达•贡噶坚通过此举一举奠定了萨迦教派在西圌藏的领袖地位,萨迦人员被授予治理卫、藏、阿圌里的全权,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圌权对西圌藏的统圌治即由此开始。
 +
 +
之前的西圌藏地区就一直没能消停,抵抗蒙古的势力风起云涌,丝毫不比南宋那会差多少,但是也就是在“班智达•贡噶坚”的大力合作下,西圌藏正式的全境投降,这点意大利著名的藏学家杜齐就说:“在阔端手里,蒙古第一次有实效地占有了西圌藏”。
 +
 +
公元1251年,这位“聪明”的班智达•贡噶坚挂了,不久后阔端在没能看到班智达•贡噶坚给他描绘的美好前景下也挂了,这事告一段落。
 +
 +
 +
===== 利令智昏的喇嘛们(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3) =====
 +
 +
虽然当时的当事人班智达·贡噶坚和阔端都挂了,但是在他们秘密会晤的时候还有位重要人物在场:班智达·贡噶坚的侄子八思巴。
 +
 +
两位志存高远的人物都挂了,但是八思巴却顺利的接过了班智达·贡噶坚的大旗,相比与自己的叔叔而言,八思巴的眼光更远,他瞄上了元朝皇帝。
 +
 +
公元1253年,班智达·贡噶坚的侄子八思巴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得到了当时还是蒙古王子的忽必烈的召见。正史上关于这事讲的无外乎著名的喇圌嘛八思巴不仅向其讲述佛法,而且还解答了忽必烈所提出的许多疑难问题,使忽必烈对佛法产生虔诚的信仰。但是事实如何我想大家肯定都能理解的,我相信八思巴很可能比他叔叔做的更好。
 +
 +
八思巴拜见忽必烈结果是,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蒙古汗的王位,随后立即封八思巴为国师。
 +
 +
公元1264年,忽必烈设“总制院”,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领该院院事。在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下,设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西圌藏大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使司下面则辖有管理民政的万户府、千户所。
 +
 +
公元1265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帝师,并通过八思巴的举荐,任命了总管西圌藏事务的行政长官和13个万户府的万户长。
 +
 +
看到了吧,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得首先得到萨迦教头子的认同,不然就没得官做,历史上称这一段是萨迦政圌权;我可能比较偏激,我觉得必须在中间加个“伪”字,名符其实的“萨迦伪政圌权”。
 +
 +
在蒙古人的支持下,萨迦教权势熏天,大肆任命亲信和子弟,八思巴之弟恰那多吉就被任命为“藏地三区总法官”,设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建立驿站和军队,进行清查户籍、征收赋税、颁行法律历法等,立法权、财权、人事权都是自己家人控制,这就是当时所谓的萨迦教。就别提其首席官员“萨迦本钦”一职了,国师提名、皇帝任命。
 +
 +
至此,萨迦教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功成名就,叔侄两也因此功绩而位列所谓“萨迦五祖”之一。
 +
 +
同时还值得一提的是,八思巴还就曾经根据忽必烈的要求,按照藏文字母的拼音方式创造了蒙
 +
 +
 +
 +
===== 宗喀巴大师和黄教(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4) =====
 +
 +
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噶举派僧人趁着萨迦王室内讧,在西圌藏境内发起了联合推圌翻萨迦政圌权的运动,受惯了萨迦派压迫的各个宗派马上群起响应,在大家群策群力的努力下顺利推圌翻第六代萨迦法王,建立第司政圌权,也称帕竹政圌权。
 +
 +
新政权表面上是噶举派的胜利,但实际上是藏区各个教派共同努力的结果,融合了各派势力的新政圌权比较开明,允许不同观点的教派存在,并能根据情况都给予资助,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真正的佛教思想开始重新慢慢的占据了主流。
 +
 +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元1373年,生于青海宗喀地区(即现在塔尔寺)的十六岁少年僧人宗喀巴开始进藏学习佛法,大师很幸圌运,既学习了《中观》、《现观庄严》等戒律;又学了《时轮金刚大疏》及一切密法;同时大师还接受了当初的印度僧人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次第等佛教思想的影响。
 +
 +
学习圆满后,原曾信奉噶举派的大师,痛感萨迦、噶举等派均过于热衷于政治而丧失佛教本旨,不守戒律,胡圌作圌非圌为,导致真学实行的人日渐减少,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教法都很衰微,基本上都是打着佛教的幌子的政治团伙。
 +
 +
这里面除了少数大德以外,大部分所谓的喇圌嘛们几乎不知戒律为何事。而对于密法,只知道乱受灌顶,偏修一部分细微末节和旁门左道,更别说如何亲近师长,如何守护律仪和三昧耶等等了,全不讲求,以至于整个佛教困顿不堪,我们年轻的大师决定凭一己之力立志要扭转迷局。
 +
 +
宗喀巴大师首先改戴了黄帽(在藏传佛教中黄帽是持律者戴的,通俗的说法就是现在带大沿帽的执法人员,当然,执法首先就得守法)。关于这个黄帽子是有缘由的,在土官著的《宗派源流》中记载:
 +
 +
“贡巴饶塞(朗达玛灭法后复兴佛法的大律师)送卢梅到西圌藏去的时候,把自己戴着的一顶黄帽子送给卢梅,说戴上这个就想起我来了。因此,过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黄帽子。宗喀巴想振兴戒律,因而也就戴上了与过去的持律者们同样的黄色的帽子”。
 +
 +
根据这个典故,大师决定自己首先就带上黄帽子以示复兴戒律,可能顾忌当时的大环境,大师明确表示并没有要彻底改革宗教的含意。
 +
 +
大师为整治当时戒行废弛的流弊,首先提倡戒律,修行密法必须如法依止、善知识,严守三昧耶戒,方有成就。同时就当时局面提倡“苦行”、“敬重戒律”、“不娶妻”、“禁饮酒”、“戒杀生”等等。
 +
 +
为了谨慎从事,大师在三十二岁的时候还多次进入后藏学习各种流派,以求能综合各种流派优势,至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三十六岁的宗喀巴大师开始公开收徒,传播教义,史称“格鲁派”,俗称“黄教”。注:这个才是在五台山呼风唤雨的藏传佛教黄教,我绕了这么大的圈就是为了引出大师和大师的宗派,可真累啊。
 +
 +
深受阿底峡尊者思想影响的宗喀巴大师很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分别于公元1402年和公元1406年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本经典论著,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
 +
公元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拉圌萨大昭寺首次举行祈愿大圌法会,同年又在拉圌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这是成为格鲁派作为宗派正式形成的标志。
 +
 +
格鲁派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之前最注重学术的噶当派,故又称新噶当派。
 +
 +
宗派既然成立,整体黄教团队在宗喀巴大师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因为当时的整个佛教界的混乱和僧人不守戒律等等原因被世人诟病不已,有着严密管理制度和严格戒律的黄教喇圌嘛团队马上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大师在整个藏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并且陆续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黄教寺院。
 +
 +
宗喀巴大师五十一岁时,再赴前藏,在寒若却顶安居,这一年造《中观论广释》。五十二岁时,造《辨了不了义论》。注:这我都没看过啊,看不懂。
 +
 +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六月,在整个藏区盛名日盛的大师得到了中原政圌府的高度关注,当时的中原政圌府代表“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随员数百人,到西圌藏迎请宗喀巴来汉地,可见其当时在整个宗教界的影响,但是大师还真就是大师,面对权力的诱圌惑依然选择婉然辞谢。
 +
 +
明大臣们无奈,转请派一上首弟子代表前往,他便令大弟子释迦智到京,谒见了永乐帝以后,被封为大慈法王。
 +
 +
同年,大师的《中观论广释》造讫,在有六百多位三藏法师的聚会中广为宣讲。此外还讲了《中论》、《密宗道次第》等。又应徒众之请,兴建根本道场格登寺。第二年来到格登寺,亲自讲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称释》等。
 +
 +
可以说这会的格鲁派已经凭借卓越的佛法和严格的戒律在西圌藏地区奠定了无与伦比的领导地位,但这会还没完全占据西圌藏地域整个藏传佛教的市场。关于这点前面讲过,元朝挂了后,继任的明朝政圌府对于西圌藏的管理原则沿用了早期元政圌府的原则:分而治之。不像元政圌府后期那样专封一个政圌权,采取“众封多建”政策。在全藏区共封了三个法王(宗教界的领袖):
 +
 +
* 大宝法王,为噶玛噶举一派的代表,推圌翻萨迦政圌权的主力军;
 +
* 大乘法王,为萨迦派的代表,勉强给个面子的分封;
 +
* 大慈法王,为格鲁派即黄教的代表,这明显是对新生教派的认同。
 +
 +
几个宗教法王是管理宗教的,这都是至高无上的,之后还封了五个世俗王,这才是管理政治的,分别是:阐化王、阐教王、辅教王、护教王、赞善王。
 +
 +
此外很变态的明政圌府还觉得不够使,觉得这样分化可能还是不给力,又分别封授了一批国师、大国师、指挥佥事和指挥同知等职官。大家都分别直接对明政圌府,各自向明朝朝贡,互相没有统属关系,谁也不管谁,一般大。
 +
 +
公元1419年,宗喀巴大师六十三岁,在嘎登寺圆寂,虽然大师在世时并没有将格鲁派打造成为藏传佛教最强势的一支,但是却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逐渐恢复了藏传佛教的原旨,藏传佛教由此开始回归佛教正途,这是个历史的转折点。
 +
 +
关于宗喀巴大师,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但是他坐下的八大弟子很出名,而且代代都出名,说出来绝对吓你一大跳,介绍下宗喀巴大师的八大弟子:
 +
 +
“甲曹杰”(1361—1432),名叫达玛仁钦。作宗喀巴的大弟子,十二年中受学一切显密教授。宗喀巴圆寂以后,他继承大师的法位,为噶登寺的第一代坐床者。以后依据宗喀巴的成规,以戒律为本,宣扬显密教法。
 +
 +
“克主杰”(1385—1438),名叫格雷倍桑。因仁达巴的介绍而为宗喀巴的弟子。宗喀巴圆寂后,他到后藏弘扬显密教法。以后被甲曹杰(达玛仁钦)迎回噶登寺,继承法位八年。他的学说完全依据宗喀巴大师的主张。这位“克主杰”就是开创班禅世系活佛的第一代班禅,班禅系大喇圌嘛就是从这开始的,这是根儿,大名鼎鼎吧。
 +
 +
“妙音法王”(1379一1448),名叫札喜倍丹。在宗喀巴弟子中称为闻持第一,受持显密经论一百零八部。永乐十二年(1414)受宗喀巴的嘱咐,于次年建立哲蚌寺(这个寺庙我坚信很多人都知道的)。讲授《中观》、《因明》等,一切依宗喀巴为依止,摄受弟子极多。
 +
 +
“大慈法王”(1354-1435),释迦智。曾经代表宗喀巴到京谒见明成祖,回藏后创建色拉寺。以后又晋京作永乐、宣德两代的国师,把宗喀巴的教法传布到蒙古和汉地,为向内地弘圌法的最有力者,内地的黄教也就是他开创的,和五台山的渊源最深。
 +
 +
“根敦主巴”(1391—1475),最初依止慧狮子,其后归依宗喀巴门下,后到后藏弘圌法,在那里创建札什伦布寺,住持三十八年,这是后藏第一大寺,历代班禅都在该寺主持。这位更了不起,“根敦主巴”就是开创达圌赖世系的第一世达圌赖喇圌嘛,这位更出名了吧,大名鼎鼎的达圌赖喇圌嘛的第一人。
 +
 +
“上慧贤”,阿圌里人。学成后回阿圌里莽域建立达莫寺。
 +
 +
“下慧贤”,西康人。起初在色拉寺求学,后回西康,在昌都建立寺院,从此黄教即盛行于西康。
 +
看到了吧,大家熟悉的达圌赖大喇圌嘛、班禅大喇圌嘛等等大喇嘛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徒弟,由此,我觉得绝对能证明宗喀巴大师不愧于“上者立德”的不朽大师。
 +
 +
 +
===== 达圌.赖系喇圌嘛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5) =====
 +
 +
既然已经用了很大的篇幅笼统的讲了下藏传佛教的起源和发展,既然说到这了,就索性把后面的也一起交代了吧。
 +
 +
在格鲁派宗喀巴大师圆寂后,继承大师法统并不是后来最出名的两个大喇圌嘛,而是大弟子甲曹杰,而且当时的格鲁派也并不是西圌藏藏传佛教中分量最重的一支,也就算是比较重要的一支流派吧。
 +
 +
这样的流派相对于藏传佛教多年来不断的分支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凡事往往并不在于法统和派系如何,而在于所委托和所担当的人如何,可以说关于佛教的流派如何发展其实并不是很重要,而关键是你的这一流派是不是会出现一个定乾坤的人。
 +
 +
很幸圌运,宗喀巴大师的后继子弟中就出了,而且还不止一个,这点我个人觉得黄教的后续人才和九华山金乔觉大师的那一脉不相上下。
 +
 +
先说下最厉害的达圌赖系吧,作为宗喀巴大师最小的弟子根敦主巴在世时很努力,但是相较于其他的师兄,他当时的影响力还只能算是一般,而且当时也没这个称号,这个达圌赖喇圌嘛的称号是在后来的传承人:“索南嘉措”个人一举成名后才有的,所以说,这位宗喀巴的徒弟还真是托了这位晚辈的功劳才如此荣耀的载入史册。
 +
 +
公元1576年,当时哲蚌寺的法座索南嘉措(这会还不是什么达圌赖喇圌嘛,也就是一个格鲁派的宗教首领而已)应当时的蒙古王俺达汗(这已经不是曾经显赫的蒙古大汗了,这会的蒙古已经被明政圌府打的满地找牙了)之请到蒙古地区弘扬佛法。
 +
 +
在青海的仰华寺,索南嘉措对藏传佛教理论进行了广泛的阐述,使这位蒙古首领对索南嘉措大师产生了深深的仰慕之心,于是俺达汗赠给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圌赖喇圌嘛”。
 +
 +
我觉得这个俺达汗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了,因为现在大名鼎鼎的达圌赖喇圌嘛这名是人家给起的。
 +
 +
同时,实际上的第一任达圌赖喇圌嘛:索南嘉措也很厉害,大名鼎鼎的达圌赖喇圌嘛就是从他开始的,所以说这两人应该是应该让人牢记的。
 +
 +
关于这位索南嘉措,还有个很重要的地位,他是格鲁派真正意义上的转世灵童,最早的哲蚌寺的寺主是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在这位大师圆寂后,由根敦嘉措继任,根敦嘉措圆寂后,
 +
 +
 +
===== 班禅系喇圌嘛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6) =====
 +
 +
而前面说到的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坚赞”,这位大师可以说是为格鲁派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坚人物。
 +
 +
在西圌藏地方势力头领藏巴汗为了一己私利不让达圌赖喇圌嘛转世时,当时还是日喀则“札什伦布寺”寺主罗桑曲吉坚赞千方百计的需求解决办法,终于在藏巴汗病后看到了机会,罗桑曲吉坚赞亲自动手治好了藏巴汗的病,趁着藏巴汗感激之余恳圌请寻找达圌赖喇圌嘛的转世灵童这事,才算保住了达圌赖世系的传承,这应该是对整个格鲁派最大的功绩了。
 +
 +
可以说,要是没这位班禅大师的努力,可能达圌赖一系就此终止也极有可能。不仅如此,后来为了更好的保护小达圌赖喇圌嘛转世灵童,这位四世班禅一直就把小达圌赖以教育的名义带在身边,以防不测,可以说对达圌赖一系爱护有加。
 +
 +
后来罗桑曲吉坚赞大师在五世达圌赖长大后,依然是不予余力的支持,年轻的五世达圌赖喇圌嘛不甘与受制于藏巴汗的控制,希望找个机会摆脱,按说,这样的想法说实话已经背离了佛教的宗教宗旨,但是依然得到了班禅的支持,两位大师共同商议后,于明朝崇祯14年(公元1⑥41年)由达圌赖喇圌嘛出面将从新圌疆进入青海的蒙古势力固始汗部引入西圌藏,里应外合的一举消灭了藏巴汗。
 +
 +
固始汗控制了西圌藏,于公元1⑥45年封罗桑曲吉坚赞为“班禅博多克”。也是从这会才有了班禅的称号,这位固始汗我觉得也可以凭此载入史册了,说到这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啊,藏传佛教目前的两位最具知名度的大喇圌嘛名号居然都是蒙古人给起的,这还真是有点神奇啊。
 +
 +
“班禅博多克“这个称号中,其中“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
 +
 +
固始汗说到底也不傻,分封了一个达圌赖后觉有点不靠谱,紧赶着又封一个,政治上好分化达圌赖喇圌嘛的宗教势力,而且不仅分封了宗教名头,也给了具体的政治管辖地。
 +
 +
在宗教上令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在政治上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可以说班禅的地位也是因为政治原因,就是为了均衡达圌赖喇圌嘛的势力。
 +
 +
 +
===== 道教的机会(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7)=====
 +
 +
之所以用了很大篇幅来说藏传佛教,不仅是因为这个和五台山渊源很深,同时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历程貌似也最能说明佛教和政治的分分合合。
 +
 +
自从狡猾的李圌世圌民把宗教带给了当年的吐蕃后,曾经强悍无比的吐蕃帝国就开始走向没落,直至亡圌国,更失败的是就再也没能崛起。
 +
 +
宗教和政治的完美结合已经让西圌藏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区域,治理西圌藏就必须重视佛教,这点其实还是元朝政圌府给后期政圌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模式,而且也正是这种模式给五台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五台山独有的青黄两庙特性还真成了之后的中央政圌权治理西圌藏、蒙古等地的纽带之一,五台山也因此更受到统圌治者的重视而成为所谓的“金五台”。
 +
 +
说到元代,有件事还真是得必须的交代一下:中国道教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反扑。
 +
 +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说实话这位王重阳其人远没有金庸先生说的那么神,而且关于创教这事儿,我个人很有点看法,你要是真牛你就好好把四分五裂的道士们归拢归拢,大家把劲凝成一股绳好好的振兴道教,不用整出一个又一个的分支出来,你整个道教加一起还没整过人家佛教的时候,自己又整出很多的分支,这样内部不断分化的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怎么会站住脚呢?真是没点战略眼光啊。
 +
 +
其实从这点看道教,很像中国的政圌权,往往都是在外来势力已经火烧眉毛,要看就要亡圌国灭种的时候了自己窝里还在不停的为了谁是正统而争论不已,明朝、民国都是这样,所以说道教要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能干过人家佛教那才真是见鬼了。
 +
 +
在全真教创立之初,别说什么全真教了,连道教都已经快被人遗忘到角落里了,所以说王重阳远没有那么牛,而真正厉害的恰恰是金庸先生笔下不是很牛的所谓“全真七子”,也就是王重阳的七个徒弟,这点王重阳和九华山的金乔觉大师颇有的一比,都是徒弟们比师父更厉害。
 +
 +
不过虽然两位都是徒弟比师傅牛,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王重阳之后全真教涌现出了七个偶像级人物,个个都很出名,都有自己的字号和名头。而人家金乔觉大师之后,九华山还是人家一个偶像级人物。
 +
 +
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看出佛教和道教的本质区别了,人家佛教永远都只推出一个偶像,倾尽所有的力量来打造一个超级偶像,佛教很有团队精神,而道教永远都是各玩各的的,一旦出名后都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比师父更有名,佛教称得上的偶像级大师就那么几个,虽然少但是一流行起来就是几千年,而我们的道教就很多,每个时期都有很多,多到大家都记不起来到底有多少了。
 +
 +
王重阳的七个徒弟里面“丘处机”可以说得上是最牛的牛人,这里面倒不是说丘大师道家水平很高,而是经过上千年以来,我们道教里终于出了个明白宗教和政治之间微妙的关系的人物,就这点而言很难得,和和尚们比,道士们在这方面一向缺失得很,和尚是历朝历代都不缺乏和政圌府打交道的所谓“高僧”,但是道士们就很少,就算有也都是为了个人私利在偷偷帮着皇帝炼丹,做梦长生不老,所以丘处机就很难得。
 +
 +
全真道士尹志平在他的《北游语录》里讲到,王重阳挂了后,马钰掌教时期,遵行“以无为为主”的教旨。所谓无为,还是道士们那老一套,大部分精力从事个人修炼,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全单飘儿,既不发展教徒也不营造宫观,工作主动不主动全凭自觉。
 +
 +
从作为上看,深得王重阳信任的大弟子水平应该和老师差不多,其实这就是道教所有支派最重要的统一特点,也是道教干不过别人的核心。
 +
 +
所幸,这些在丘处机于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接手掌教以后开始转变了,全真教开始重视创立宫观和发展信徒。所以说这个必须有固定营业场所,有固定从业人员,这才是宗教发展的核心,你一没地方,二没收入,谁跟你混啊。
 +
 +
大明白丘处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马上就让全真教登上了全国宗教界的主流,说实话这还真是本事。
 +
 +
全真教的丘处机名气大的连当时南宋、金的皇帝们都盛情邀请去沟通沟通,不过这都被世外高人的丘处机一一拒绝了,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绝不是我们的丘真人不问俗事,大明白丘真人其实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在机会来临之前,一切都必须保持神秘。所以,当接到另一个人的邀请后,我们的丘真人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丘真人却毫不迟疑的动身前往了。因为丘处机也发现,这个人很厉害,叫成吉思汗!丘处机眼光独到吧。
 +
 +
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出征西辽的时候,听近臣刘仲禄说:“言丘公行年三百馀岁,有保养长生之术”,这是《至元辨伪录》中写的,虽然说的比较悬,但是我想应该是最靠谱的一种解释,已经威名远扬的成吉思汗这会最关心的就是怎么能让自己活的更长一点,只要能长生不老,哪怕只是听着有点靠谱的就一定是最感兴趣的。
 +
 +
更何况还听说这个丘道人居然活了三百多岁了(这种话只有傻圌子才会信),成吉思汗马上派札八儿、刘仲禄去山东蓬莱请丘处机大师,并让刘仲禄悬虎头金牌,其文曰:“如朕亲行,便宜行圌事”,这个和《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记载是一样的,应该很靠谱。
 +
 +
得到了成吉思汗认同的丘道人再也没有摆什么世外高人的架子,二话不说带着弟子们就动身了,急急忙忙的也没考虑路是不是好走。丘处机一行先来到燕京(这会燕京已经被蒙古人拿下了,金朝已经跑到开封去了),但是成吉思汗已经率军出征花剌子模,经过长时间的请示报告,成吉思汗指示:不能等,我要马上见到这个人。
 +
 +
这话听着貌似成吉思汗很虔诚,但是事实确实丘处机更虔诚。你成吉思汗要是真虔诚,不能等你就麻溜儿的自己来啊,人家好,就那等着,你甭管多大的神仙都给我过来,世外高人丘处机也真是配合,带着徒弟们还就非常听话的接着走。
 +
 +
丘大师一行人于公元1220圌年4月出发,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蒙古草原上的成吉思汗大本营,悲催的是还是没见到人,成吉思汗又跑了,这就能看出来这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心诚。
 +
 +
这么远的路都来了,也不在乎这一点了,丘处机一行接着走,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啊。
 +
 +
8月,越过阿尔泰山,年底抵达撒马耳罕,第二年3月,过铁门关,渡阿姆河,4月份,才终于抵达了成吉思汗的大营。
 +
 +
也没白走,此次全真教重要人物的旅行历时二年,行程万余里,途中的经历见闻,都由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记录成书,名为《长春真人西游记》,现在这书已经成为了解当时沿途人物风俗的重要文献。
 +
 +
丘真人不远万里的见到了成吉思汗也还真算没白来,关于这次见面就别看道士们自己自吹自擂的记载了,看看《元史》记载,应该比较靠谱。
 +
 +
《元史•释老传》“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
 +
我估计大家都能看明白,成吉思汗简单客气了下,直截了当的问道着怎么才能长生?
 +
 +
丘道人给出的答案别说成吉思汗了,连我都很失望,这连个仙丹秘方的都没有,大老远的跑这和我讲理论了。
 +
 +
但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史料对这次的会面都记载了成吉思汗“深契其言”,而且在丘处机一行启程东返的时候,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再此次表示了敬意。
 +
 +
“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又赐金牌一面,上有“真人到处,如朕亲临”八个字。
 +
 +
从这事上看,貌似看着丘道士很得成吉思汗的认同,先不说是不是有什么长生之道,就说不能嗜杀这一件事我觉得成吉思汗就压根没听进去,至于为什么对丘道士基于这么大的礼遇,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你要是信了很多史料记载的成吉思汗对道教多么的推崇,那你还就真的大错特错了,这事千绕万绕还是政治,还是权谋。
 +
 +
 +
===== 丘处机是真正的高人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8) =====
 +
 +
威震天下的成吉思汗之所以对丘处机表面上推崇备至,我个人认为,这完全不是什么道行上的心服口服。
 +
 +
首先作为志在四方、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此时最关心的是怎样才能长生,享受着把全世界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的快圌感,而恰恰是这最关键的地方,我们大名鼎鼎、长生不老的丘处机好像并没有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
 +
其次,当时已经威名赫赫的世界霸主会不会对一个小小的教派领袖的政治思路和为人做派服气呢?这个同样很令人质疑。
 +
 +
也就是说丘处机凭什么获得世界头号霸主头子的高度认同,是谋略、战略、医学、玄学……我觉得什么都不可能,为了了解这件事的真相我还得把当时的中国局势给大家介绍一下。
 +
 +
当时的蒙古东征西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一只力量,但是随着占领区域的扩大,蒙古政圌权最需要的已经不是精兵强将,而是大批的统圌治管理人才,也就是治理统圌治区本土化的文人,这个方面一直就是蒙古势力的薄弱环节,怎么统圌治?怎么治理?这些都是蒙古人想着都脑仁疼的事。
 +
 +
因为这点,蛮横的蒙古人也想尽了办法,更有甚者,还为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蒙古人破天荒的想到干脆把全世界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干脆把城市都毁了变成简单的草原这样愚蠢的念头,可见蒙古人对于治理国家这么精细化的工作的恐惧,这是其一。
 +
 +
其次蒙古当时的势力已经进入中国的华北地区,曾经的统圌治者金朝被迫迁都开封,虽然暂时还没有威胁到南宋,但是蒙古人已经通过不断地战争和交流对繁荣的汉文明向往不已,在蒙古内部已经开始启用了大批的汉化文人,这里面包括已经汉化的契丹人、辽人、汉人等等,这些人虽然打仗干不过蒙古人,但是管理水平等等还真比蒙古人强,也正是这些人的执政表现和治理区域的现状(蒙古人干到那就不断的有人出来抵抗,让蒙古人很头疼),让蒙古人意识到可能治理国家比武力征服国家更难。
 +
 +
前两方面是蒙古人内部的认识,而同时,当时的丘处机是中国著名教派全真教的领袖,势力和威望在中国都非常的高,特别是在当时的金朝管辖区享有盛名,可以说这虽然是道教,但是已经成为了当时中国几股政治势力谁也不敢忽视的潜在力量。
 +
 +
《南
 +
 +
=====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9 =====
 +
 +
===== 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之争之初交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0) =====
 +
 +
首先得说下这次率先发难的领头人少林寺的长老“福裕大师”,福裕大师是经前面讲过的海云印简大师的推荐出任少林寺住持。
 +
 +
据说在主持少林寺复建的同时,还经常的“训徒说法”,使的前来援助复建少林寺工程的施舍者“多如丘山”,归到他门下的徒众“如归市”,也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少林寺很快得以“金碧一新”。
 +
 +
而且,大师还在公元1245年,请到了当时政治上极具发展潜力的蒙古忽必烈亲王亲自在少林寺举行规模盛大的资戒法会,可以说是官方、民间都很有人脉和人气的重量级人物。
 +
 +
元定宗三年(公元1248年),因在重建少林寺项目中展现了非凡的组织和融资能力,特因不俗功绩上调住持上都和林的兴国寺筹建项目组,并且担任主任一职。
 +
 +
在元宪宗蒙哥统圌治时期,福裕大师曾面见蒙哥,并得到赞许,并就此奉诏在和林建北少林寺。
 +
 +
此后,大师以此寺为中心传法,声望渐高,时人称他为“少林长老裕公”,他有时自称“和林上都北少林寺嗣祖雪庭”。
 +
 +
所以,有的史书说这次和尚反抗活动的发起人是“少林寺嗣祖雪庭”,其实都是一个人。
 +
 +
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八月,福裕大师通过学士安藏将李志常为首的全真教推广资料,也就是那两本著名道书上报成吉思汗之孙阿圌里不哥大王,由他转奏蒙哥皇帝,依此状告道教“破灭佛法,败伤风化”。
 +
 +
《至元辨伪录》:“诉其伪妄。大王披图验理,阅实甚虚。乃奏天子,备陈诈昌,破灭佛法,败伤风化”。
 +
 +
面对这样棘手的宗教官司,阿圌里不哥也没敢耽误,直接上报给了蒙古皇帝蒙哥,这位蒙哥也是稀里糊涂,不详真伪,确实这事让李志常之流写的有鼻子有眼的,也很象那么回事,很困惑的蒙哥特召少林福裕及道教掌教者李志常一起入宫,与当时的丞相、贵戚、大臣等一起,当面听他们辩论。
 +
 +
福裕抓圌住《老君八十一化图》中所说太上老君(老圌子)生于“五阴”等与史书明显不同的地方,指出道教“伪妄”,并且历数道教强占佛教寺院、土地等等欺辱和尚的的事实进行控告。
 +
 +
《至元辩伪录》:“道士欺负国家,敢为不轨。今此图中说李老君生于五运之前,如此妄言从何而得?且《史记》老圌子与孔子同时出衰周之际。”
 +
 +
在大师的力证下,著名的掌教李志常哑口无言,确实是啊,这李志常鼓捣出来的理论糊弄没啥文化的蒙古人还行,但是面对知识渊源的福裕大师明显是漏洞百出。
 +
 +
大师面对无力反击的李志常毫不手软,坚决贯彻了痛打落水狗的原则。
 +
 +
“道士欺谩朝廷辽远,倚着钱财壮圌盛,广买臣下,取媚人情,恃方凶愎,占夺佛寺,损毁佛像,打碎石塔……,占植寺家园果梨栗、水土田地。大略言之,知其名者可有五百余处。今对天子,悉要归还。”
 +
 +
这都是这本《至元辩伪录》原文摘抄的,可见这和尚还真是要么不动手,一旦动手就一定致对方以死地,要理论有理论,要数据有数据,要证据有证据。就连全真教的道士们仗势抢占了多少寺院都列举的清清楚楚。
 +
 +
面对福裕的咄咄逼问,毫无准备的全真教大掌教李志常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真和金庸大师笔下的无能道士李志常一模一样,慌乱中只能推脱这个所谓的《化胡经》、《八十一化图》等都是下面的坏人整出来的,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回去一定严加管教,对于各地道教强占寺院土地的事也是自己并不知道这么严重,回去也一定严查,如果真是这样一定全部退还。
 +
 +
大掌教李志常在最后关头还算理智,既然毫无准备就索性认错,公开表示自己并不知情,最多也就是个失职而已,不至于影响大局。
 +
 +
面对李志常的诚恳态度,福裕趁机向蒙哥皇帝提出:“此《化胡》、《图》本是伪造,若不烧板,难塞邪源。”
 +
 +
蒙哥看着李志常灰头土脸的样子立即表示:“我为皇帝,未登位时,旧来有底,依古行之;我登位后,先来无底,不宜添出。既是说谎道人新集,不可行之。”
 +
 +
当即宣布这就是国家禁圌书,必须立刻销毁,这事就到这吧。
 +
 +
由此,佛道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和尚大获全胜,但并没影响到道教的根基。
 +
 +
第二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胜利果实,福裕自称“和林上都北少林寺嗣祖雪庭野人”正式上圌书蒙哥皇帝:
 +
 +
首先简要介绍了佛教的由来和教理,直接说明佛教才是真正的可以辅助教化民众、安定社会的宗教;“学其道者,持五戒则备于五常,修十善则杜其十恶,存者安于王圌道”,再次阐明佛教才是治国安邦的上上之选,才是主子蒙古人的首选。
 +
 +
其次很聪明的高度认同了道教,承认老圌子确有其人,并对《道德经》给予相当肯定的评述:“学其道者,虚心实腹,游于道德,黜于聪明,高蹈烟霞,迥出尘世,声利不能屈,刑势莫能移”。
 +
 +
聪明的和尚间接的在这里讲到道家就应该脱离凡尘,应该在深山里悄无声息的好好修炼,只要是留恋权势和世间俗事的全都不是正经道人,都是含有不良居心的社会闲散人员,绝对得政圌府加大力度打击的对象。
 +
 +
说实话,这手把对手抬高的阴招很是狡猾,同时还强调了佛道关系,“虽二圣贤时有先后,教有浅深,观其圣贤之心,未尝有间也。”大家都是宗教,自然教理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肯定是有深有浅了,而且两者也有先有后,释迦摩尼就比老圌子还早,这个确实也是事实。
 +
 +
不仅隐约的暗示佛教比道教还是要高一些,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道士就应该待在深山里好好修炼成仙,能帮助政圌府的只有和尚们,这也是术业有专攻,这点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福裕大师很厉害。
 +
 +
最后的结尾就非常的严厉了,前面是弘扬了道教理论和前辈,结尾就开始对全真教这个道教的分支大肆攻击,毫不留情。
 +
 +
“自我皇朝圣祖开辟大统以来,兵烬之际,有学者兴,肇起其门,是曰全真,冠伯阳之衣冠,称伯阳之徒党,弃伯阳之宗庙,悖伯阳之道德,浸漫四方,不可胜数。毁拆寺宇,摧灭圣像,伪兴图籍,妄设典章,肆其异端,以干时惑众,残贼圣人之道,辄以无稽之言自雕入藏,目之为经,良可笑也。”
 +
 +
关于这位福裕大师我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个结尾我就很看不惯,当时汉人的南宋政圌权就算是“怂”也还没亡圌国,一个中国汉人和尚为了权力奴颜婢膝的自称“我皇朝圣祖”,就凭着一句话能看出其奴才嘴脸,后面的就不用看了,其本质也就是为了争当谁是最最忠心的奴才汉圌奸而已。
 +
 +
看到福裕大师的上圌书后,奴才的蒙古主子蒙哥很是满意,有人争当奴才这事对主子而言绝对不是坏事,马上降旨对道教造伪经、毁坏佛菩萨像、改塑老圌子像者要严打,并勒令李志常整圌肃全真教队伍,立即退还佛教寺院37所。
 +
 +
以前是一个奴才,现在两个奴才,你们好好干,我亏不了你们啊,主子很高兴。
 +
 +
 +
===== 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之争之终极PK(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1) =====
 +
 +
之前的争论其实也就是个小小的失败,对于全真教而言并不算什么大事,明白事理的话好好整顿整顿其实绝对不是坏事,但是问题就在于全真教面对失败选择的态度,只能说是更失败,道士们在这点还真就不如和尚们,人家失败了知道好好总结为什么,然后正确的选择对策,该忍就忍,该让就让。
 +
 +
但是以李志常为首的全真教的道士们选择的是干脆公然抗拒,私自发行的书籍被灭了没话说,但是按照政圌府的命令,而且掌教李志常也答应的归还人家的37座楼盘这事,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道士们还真就不认了。
 +
 +
这事我觉得要是论起来道士们还真是不知道好歹,你占了人家四百多座楼盘,人家要求归还37座,你就给人家呗,然后回家好好总结下失败的经验教训回头再来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这个全真教偏偏就选择了最最愚蠢的“不还!”。
 +
 +
说好的事道士们不认了,这下和尚们可真不干了,连年的上告,各地和尚轮流组织进圌京上圌访,这事不给个说法就不算完,和尚们一拨一拨的,反正就是不让政圌府相关部门闲着,元政圌府的信圌访办见天的都是一群光头涌动。
 +
 +
这事一直闹到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成天被光头们晃得确实很崩溃,蒙哥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七月命令亲王忽必烈召请各地僧、道两宗进行大辩论,是是非非的你们自己讨论吧,不是都挺能说的嘛,行!就让你们一次说个够,看看谁能说得过谁!
 +
 +
同时为了以示公正,由皇家出面,邀请了当时包括儒者在内所谓“九流名士”全都到上都和林的皇宫聚会,这些人再加上主持的官员组成大裁判组,公平公正的对佛道两家做出裁决,一举定乾坤。
 +
 +
貌似挺公平的,而且这个大裁判组也看着挺庞大,三教九流汇集的也挺全。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大裁判组的核心,组长是当时的亲王忽必烈,这位老大可才被藏传佛教的八思巴大师给受戒了,这主裁判和裁判组的组织者就明显不公正。
 +
 +
关于这场轰动全国的佛道大辩论的记载目前最权威的史书就是我之前一再提到《至元辩伪录》,不过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部书是个和尚写的,就是之前屡次提到的福裕长老的师弟,滦州开觉寺长老祥迈和尚。
 +
 +
这位大和尚在元世祖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奉敕编撰了这部《至元辩伪录》,可能这位大和尚还真就公平公正的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虽然多多少少的让人有些怀疑。但是最让人生气的是不争气的道士们连本反驳的书都没有留下来,还真只能看着和尚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唉!只能说道士们不仅是笨,而且蠢。
 +
 +
不说多余的了,根据《至元辩伪录》的记载,在辩论正式开始前由本次佛道辩论大会的主裁判忽必烈先生发言,忽必烈先生首先代表国家政圌府最高领导蒙哥对到来的嘉宾表示欢迎,并表示了蒙古政圌府对本次辩论大会的重视和态度,希望参赛选手放松心态大胆发挥等等,废话说完后正式进入辩论大会。
 +
 +
首先介绍双方参赛选手,因双方对本次辩论大会都很认真,而且看似双方都做足了准备工作,其中和尚方阵300多人,道士方阵200多人,为了避免会场混乱,保证辩论大会的有序进行,防止多人发言引发混乱,特规定双方只能各选派17名代表参加辩论大赛,剩余人员作为观众和亲友团,不得参与辩论,可以鼓掌喝彩,请双方立即整理出参与人员名单。
 +
 +
和尚方:以当时著名的福裕长为代表佛教方面亲任“头众”,也就是主辩;参加辩论的分别是燕京圆福寺长老从超、蓟州甘泉山长老本琏、绛州唯识讲主祖珪等。
 +
 +
道士方:全真教掌教李志常为代表道教方面的“头众”;参与辩论的分别是道录樊志应、道判魏志阳、进师周志立等。
 +
 +
看似挺公平的吧,我本想把参加的和尚都列举出来,但是太过于麻烦了,直接说吧,参加的和尚都是汉传佛教的和尚,都有名有姓的写的很清楚。可是道士就惨点,连着主要的17人都没整齐全,可能是没轮着说话吧,谁让这书是人家写的呢。
 +
 +
这还不算,在裁判团就是所谓的内众里面阵容可是空前的强大,《至元辩伪录》记载:
 +
 +
“内众即有那摩国师,拔合斯八国师、西蕃国师、河西国僧、外五路僧、大理国僧、汉地中都圆福越长老、奉福亨长老、平泺路开觉迈长老、大名津长老”。
 +
 +
阵容不容忽视吧,最关键的是整个大裁判团里居然大部分都是和尚,就是没见到一个道士方面的代表,这个就不能简单说很奇怪了,简直就是诡异,可见组长忽必烈的功夫做得着实扎实啊。
 +
 +
人员都齐整了,忽必烈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态度,本次辩论会特别规定了主题,就围绕前一回说过的道教禁圌书《老君八十一化图》、《化胡经》及其他“谤佛”的道书进行辩论,如果僧人输了要留发当道士,道士输了要剃发为僧,这个主题更诡异,这不明摆着拉偏架吗。
 +
 +
看到这点的时候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了,见过算计的,还真没见过这么算计的,关于这几部书前面已经论证过他的真伪了,这会又拿出来说事,这不明摆着欺负道士们吗,和尚们深知这几部书就是道士们的软肋,而且凭着上回的经验再加上庞大的后援力量绝对能搞掂道士,说实话这场辩论本身就是个大阴谋,这还不算完,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
 +
实话说,面对困境,这帮不争气的道士们也算是真能扛,多次搬出《道德经》等道教经典,想把辩论的方向引入正规的渠道上来,双方也是你来我往的,局面居然一时半会的还陷入了僵局。
 +
 +
但是还是那句老话,关键岗位得有关键的人,虽然参加辩论的是双方各17人,其余的只能听,但是所谓的“内众”裁判团是可以说话的,关键时刻以雄辩著称的“八思巴”大师终于忍不住了,以裁判的身份恨不得赤膊上阵的参与到辩论中来,要是还记得我前面说的话大家应该知道,这个藏传佛教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辩经,这个只要是喇圌嘛都是从小开始培养,要是没有练就一身雄辩的本领根本就没办法在这圈里混。
 +
 +
著名的大喇圌嘛“八思巴”在这方面绝对堪称当时的世界级选手。
 +
 +
果然,“八思巴大师”一上场就以其高明的辩才说的道士瞪目结舌,一来听不太懂,二来这位大喇圌嘛说的太快,根本就插不上话,这还不算,主裁判忽必烈也经常发问质难道士。
 +
 +
这下组长的态度一表露,整个裁判团就全都明白了,大家马上积极响应政圌府号召,辩论大会变成了200多三教九流对17个可怜的道士,以致道士们“道者辞屈”,或“无答”,或“不曾闻得”,或“不敢持论”。
 +
 +
很快,辩论结束,和尚大胜!全胜!
 +
 +
随后,参与评审的那摩大师根据辩论会前的决议命随行的僧官将出面辩论的十七名道士全部押送燕京,“诣龙光寺前削发为僧”。同时,沿途将他们道冠、道服挂在长竿之上,让远近民众统统知晓。
 +
 +
话说回来,这事干得有点绝了,赢就赢了呗,不能侮辱人啊,更不能侮辱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宗教啊。
 +
 +
同时,亲王忽必烈还命道教将所强占的佛教寺院、山林、土地四百八十二处,皆归还佛教,但据说是福裕大师提议,为表示佛教方面的忍让,仅将480多处寺院山林土地中的202处收回,其他还让给道教方面,以显示和尚们的大度,其实剩下的也都不是什么好楼盘,都和烂尾楼差不多,你们自己收场吧。
 +
 +
至于已经公布的禁圌书《老君八十一化图》等伪经四十五部及雕板,皆令烧毁,相关碑刻和塑画之像,予以清除。
 +
 +
本次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正面交锋以这样的结局收场,这是《至元辨伪录》记载的,我也在别的史书上看到过这次辩论的记载,但是还都没有这本详实,不管真实性如何吧,反正历史记载的结果是道教惨败。
 +
 +
惨败归惨败,这会要真是回家好好总结也还能有机会,毕竟全真教在之前打下的局面还是很有点底子的。但是,在归还寺院的时候佛道之间再次引发争端。
 +
 +
《至元辨伪录》:至元十七年(公元12⑧9年),道士甘志泉所居的吉祥院,因为没有按期让给佛教和尚,招致佛教徒的反感,发生相互攻击。同时长春圌宫道士谋划害僧录广渊,把自家廪舍点火烧毁,声言是广渊使人烧的。
 +
 +
两件事闹至中书省审理,据说查出阴谋都是坏道士所为,把甘志泉、王圌志真斩杀,其他约十八人处以劓、刖、发配等罪。
 +
 +
两件事真伪难辨,大家自己想吧,反正我是没想明白,我想害人不至于把我自家房子烧了害人吧,除非我脑子让门挤了。
 +
 +
第二年,即至元十八年(公元1290年),都功德使司小演赤(名字起的很诡异啊,很象鬼子)上奏,说道典都是剽窃佛语的伪作,这不明显的放屁吗?你干脆说中国的汉文化都是传承自印度阿三的得了。
 +
 +
但就这么看着都二的上奏居然得到了响应,还是当时主管这些事物的忽必烈命孛罗、张文谦等官员及僧录司、教禅诸僧,会同正一天师张宗演(这哥们儿根正苗红,张天师一家的嫡系传人)、全真教析志诚等道士,在长春圌宫无极殿考证道经真伪。
 +
 +
结果证明,所有的道家典籍中只有《道德经》两篇是真正老圌子所著,其余全系伪造假说。
 +
 +
于是奉旨:道家诸经,可留道、德二篇,其余这些伪经、板本、化图尽行烧毁,如有从佛者,削发为僧,不为僧者听其为民。由此王磐撰:圣旨焚毁诸路伪道经碑。
 +
 +
至此,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交锋算是结束了,道教的很多经典也随着这次交锋只能在史书上看看名字了。
 +
 +
这事还真是越看越气,别的不说,就说这个所谓的这个考证真伪就很扯,你他大圌爷的哪个和尚敢说所有的经书都是释迦摩尼写的,要不是,是不是也都是伪书,是不是也都该焚毁!再说所有的汉文经书全都不是释迦摩尼写的,都是翻译的,而且翻译的还很多版本,再加上个人的注解和理解什么的就更海了去了,是不是全都该焚毁。这纯属就是欲加之罪。不过话说回来,这道士们也还真是不争气。
 +
 +
题外话,在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因福裕大和尚的卓越表现被追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晋国公。和尚能取得这样的高官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也由此可以看到元政圌府对佛教的支持力度和和尚们逢迎殖民统圌治者的奴才嘴脸,谁再说少林寺一直都是和尚们抵抗外辱的精英中心就让他好好看这一段。
 +
 +
 +
===== 元末明初的怪圈(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2) =====
 +
 +
前面说到的佛道之争是在元朝初期,也就是在蒙哥当蒙古人大汗期间,这位大汗在进攻四川的时候被我们英勇的四川人民干掉了(可以参见拙作之“峨眉山”篇),蒙古历史宣扬的又一位杰出的皇帝登场,对道教很不幸的是这位就是对道教屡加打击的忽必烈。
 +
 +
忽必烈上台对于宗教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把之前的国师封为了帝师,而且还规定了元朝所有皇帝都必须任命一位和尚为帝师,所谓帝师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皇家的宗教,二是负责掌管全国的宗教事务,第一任帝师就是著名的密教传人:“八思巴”。
 +
 +
《元史•释老传》:“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
 +
这个规定首先就在西圌藏地区执行了帝师实际掌管地方事务的先河,并且通过佛教的能力控制整个西部地区的思想意识形态,可见这个“统一思想、政圌府洗圌脑”这个政策是元朝首创的,别说还真是挺有效的,元朝之前这一带一直就不安生,中原政圌权基本上就没能全面控制过该区域,元朝开了个好头,后边的朝代也都这么干,至今,而且还被千年后的一个主义学了个十足十。
 +
 +
为了进一步维护帝师的权力,元朝还专门制定了一整套帝师管理体制,里面设立的部门和职能机构都和政圌府一样,更壮观的是这样的体圌系还是从中央一直到地方,也就是说佛教也有了一个完整的、至上而下的官僚机构,而这个体圌系直接受帝师管理,各级行政机构还都无权过问,佛教的权力大得吓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过的当时的和尚们都迫不及待的巴结喇圌嘛,因为人家是最高首脑,当然,也有很多有骨气的和尚还真就不吃这一套。
 +
 +
据《汉藏史集》记载,八思巴派他的“亲传弟子持律论师却吉袞布至蛮子地方,一年之中为947人授戒剃度,这些弟子又传出无数比丘、僧伽,使得佛教在江南大为兴盛”。
 +
 +
这是藏传佛教的记载,但是实际上藏传佛教还真没在中国得到多少的推广和认可,除了在历史渊源很深的五台山地区,一来因为历史沉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五台山和政圌府之间微妙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五台山在元朝期间一直没有出什么名僧,也就是说这期间五台山实际上汉传佛教的势力很小,小到连佛道辩论大会这样重要的大事居然都没有五台山的和尚参与,可见这期间五台山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喇圌嘛们在中原地区的驻京办基地了。
 +
 +
喇圌嘛们在五台山影响很大,但是在别的地方就不好说了,特别是江南一带。这些驻扎在江南享受美好生活的喇圌嘛们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特殊群体,眼里除了那些蒙古贵圌族或是汉圌族士家以外就没别人,这样的群体不管是对佛教的发展还是统圌治都是存在极大的隐患,也正是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造就了元末明初和尚参政的现象,而且有一个和尚居然还一反之前的近千年参政愿望没能得逞的怪圈,在元末明初整个历史阶段获得了空前成功。
 +
 +
这事还得先扯出元世祖忽必烈,这位在元朝历史上评价极高的皇帝在我看来很一般,反倒是我觉得元朝的亡也就从他这开始的,因为元朝的很多制度都是经他的手确定的,包括著名的“四种人”的种族歧视政策。
 +
 +
说句很惊人而且很诡异的论断,元朝在中国的崩圌盘其实源于忽必烈的祟佛,肯定很多人会哈哈大笑,但是等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咱再接着笑。
 +
 +
忽必烈崇佛,崇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对自己是“万机之暇,自持数珠,课诵、施食”。
 +
 +
对外是兴建大乾元寺、龙光华严寺,而且还动用军队给护国寺修路,国家军队直接参与房地产建设虽然历代也有,但是很少有这么大张旗鼓的,而且还是参与寺庙建设的基础工程。
 +
 +
更为隆重的是在公元1285年,在忽必烈的倡导下举行了史无前例的空前大会,于西京普思寺集全国僧侣4万人举行资戒会7日,这种事我估计连印度都没干过,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
 +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也就是说只是一时的现象,忽必烈为了保证佛教事业的的兴旺和可持续性发展,颁布了一项足以让他的后世子孙头疼不已的政令:
 +
 +
“自有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蠲免之,并令缁侣安心办道。”
 +
 +
看到了吧,这就是导致元朝完蛋的根源:利益,国家税收也就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的百分之二十归喇圌嘛和和尚支配,要知道这个经营国家和经营公司是一样的,营业收入基本上全靠税收,那会还没有如今兴旺发达的高利润行业房地产业。我想大家绝对会会想起北齐的高氏父子们的壮举了。
 +
 +
在元朝有了如此丰厚的待遇后,几乎所有的佛教子弟们都很兴奋,包括喇圌嘛和和尚们,但是这块大蛋糕怎么分配在佛教子弟内部开始了纷争,说白了虽说都是佛门子弟,但是面对利益的时候大家都成了俗人,而且还都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俗人。
 +
 +
首先是喇圌嘛们凭借和元政圌府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获得了统圌治阶层的认同,特批享有了各种政治、经济的特圌权。
 +
 +
管理僧侣的宣政院还特别规定:“凡民殴西僧者,截其手;骂之者,断其舌。”
 +
 +
这句话我想大家也应该看着眼熟吧,在当初的藏区就是这么规定的,也不知道喇圌嘛们通过什么手段居然原封不动的把这政策搬到了中原,凭着这个优厚条件喇圌嘛们很快就成了元代的一个特殊群体。用飞扬跋扈、为非作歹、掠夺财物、残害民众这些词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
 +
但是这些还真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喇圌嘛们很会揽财,如帝师相琏真伽,忽必烈时被封为江南释教总统,他利用职权勾结官圌府,大肆劫掠财物,更可恨的是这厮丧心病狂的居然偷偷带人发掘陵墓揽财,这种事好像只有特别缺钱的曹操干过,这会连佛教的喇圌嘛都干,可见其贪财已经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
 +
 +
这位所谓的帝师相琏真伽的恶行被忍无可忍的人举报,估计也由于内部分赃不均被元政圌府查处了,除未能及时转移的金银珠玉不计其数之外,光江南一带的肥田这厮就占了2万3千亩;私庇不交公赋者只给他个人交保圌护圌费的2万3千户;而且光他自己雇佣的佃户就有50余万,还有藏匿未露者不计其数。数据说明很多问题,这厮绝对是个超级巨贪,真想不明白他整这么多钱干嘛。
 +
 +
以上这些只是贪得过分被查处的,在元朝期间官方正式赏赐给大喇圌嘛的金银财宝就多至无法估计,这些都是喇圌嘛们的正常收入,史书对这段评价是“国家财富,半入西蕃”,我想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藏区的寺庙都能盖得金碧辉煌了吧。
 +
 +
喇圌嘛们在元朝统圌治期间疯狂揽财,先不说民间对他们意见如何,佛教内部的汉朝佛教的和尚们首先就不答应了,有的和尚们不断的通过正常渠道反应问题,有的和尚咬牙切齿的不服气,就这么多钱总不能你们都拿走吧,多少也的留下点啊,但是喇圌嘛们还真就是一点不念同是佛门子弟的面子,全部打包运走。
 +
 +
在整体兴旺发达的佛教中,汉传佛教的和尚们面临一个奇怪的窘状,看着发展如火如荼,很多游手好闲的子弟都渴望加入这样兴旺的行业,但是事实上的和尚却还真是很多穷的揭不开锅,富喇圌嘛穷和尚,这个奇怪的现象反倒是激发了和尚们的斗志,一个实在混不下去的和尚决定站出来抗争。
 +
 +
忽必烈制定的崇佛政策最终引发了佛教子弟的反抗,而且他的后世子孙居然被这个和尚带人一路喊打的满地找牙,狼狈不堪的被打回原形,只能和祖先一样,跑回草原见天的接着吃沙子去了,这还真是历史和忽必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怎么看怎么滑稽。
 +
 +
 +
===== 解铃还须系铃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3) =====
 +
 +
上面讲的只是一个怪圈,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还有一个更巨大的怪圈,可以说自忽必烈开始后好像和尚们上了一个高度一样,不论是在政治角度还是运作手腕等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
 +
我想关于这点大家要是看了前面内容的话应该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次的崇佛引发政圌权危机的事件,但是基本都被政圌权及时的发现和镇圌压了,唯独在这个时期,和尚们居然成功了。
 +
 +
一个和尚成功的赶走了纵横天下的蒙古人,而另一个和尚居然又成功的推圌翻了前一个和尚一手构建的政圌权。
 +
 +
可以说这个时期和尚还真是群体发生了质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有成就的两个和尚的故事:朱元璋和姚广孝。
 +
 +
明太祖朱元璋17岁于濠州(安徽凤阳)皇觉寺出家,25岁投入白莲教郭子兴部下,加入打着宗教旗号的农民造圌反行列。
 +
 +
说到这个白莲教还真的啰嗦几句,历史上对这个白莲教很多说法,最远的能扯到东晋的名僧慧远(在强调一下,这是位大师)身上,慧远创立白莲社由此延续了白莲教。我认为关于这个还确实是毫无依据,但是在元末起事的白莲教倒还真是打着佛教的旗号,称“白莲花开,弥圌勒降生”,很明显,这些理论都是经过改良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可以说是被不法分子利用或盗用的佛教理论。
 +
 +
虽然被盗用,不过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这个时期的佛教理论已经很普及了,佛教的基础普及工作做得很成功,只要是打着这个旗号,不用费劲讲太多,大家一听就明白,比较好忽悠人,同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挑事的头多少也具备相当的佛教知识,大胆点说极有可能还就是和尚们不满现状带头造圌反。
 +
 +
明太祖朱元璋很幸圌运成为了其中一员,虽然都是和尚出身,但是精明的老朱目睹了元代崇尚佛教中的喇圌嘛而导致喇圌嘛和和尚之间所生的诸多矛盾,以及其腐圌败亡圌国的因素,因此,对佛教内幕及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深有体会。
 +
 +
善于总结的老朱在成功策反了元政圌府,建立了明帝国,而他的佛教政策就明显的处于既利用又整顿,而且着重点一直是放在了以控制为主。
 +
 +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借鉴了元朝的宗教管理体圌系在首府金陵天界寺设善世院,命慧昙主持,管理全国佛教。其下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表面看这是元代宗教政策的延续,而实际上是这些机构的设置只有一个目的:先加强对佛教教团全面有效地控制。
 +
 +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基本稳定了政圌权后的朱元璋开始对佛教动手整顿了,先将寺院分为禅、讲、教三类,要求寺院僧众分别自行选择专业。
 +
 +
禅:就指掸宗;讲:指华严、天台、法相诸宗;教:指取代以前的律寺,从事瑜伽显密法事仪式,举办为死者追善供养、为生者祈祷求福等活动。
 +
 +
这招很高明,不仅规定了专业,而且连你该干嘛都规定的很严谨。
 +
 +
同时,为了加强管理,各类僧侣的服色也有规定,不准混淆。
 +
 +
这个从表面上看是规范佛教的流派,而实际上就是先规定各派都该干嘛,你们自己可以选专业,选好了就老老实实的从事你该干的活,别想太多,特别是忽悠人和利用佛教打什么歪脑子。
 +
 +
为了巩固这样的基础理论,同年,老朱再次诏令禁止寺田买卖,这是在经济上加强对寺院的管制,不许买也不许卖,自给自足,房价涨得再高也和你没关系,好好种你的一亩三分地,就不信没那么多吃的你凭什么养那么多的和尚来,还真以为你们不食人间烟火啊。
 +
 +
这个最初的和尚打着佛教旗号造圌反成功,那对佛教的认识可以说没人比得上,也正是这样的基础才让他更加忌讳这事,老朱所采取强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切断佛教与民众的组织和联系,而后切断你们的经济来源和利润增长点,最后就是严防死守和尚们蛊惑闹圌事。
 +
 +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再次强调各施其职的基本原则,发布了“申明佛教榜册”:
 +
 +
“今天下之僧,多与俗混淆,尤不如俗者甚多,是等其教而败其行,理当清其事而成其宗。令一出,禅者禅,讲者讲,瑜伽者瑜伽,各承宗派,集众为寺。有妻室愿还俗者听,愿弃离者听。”
 +
 +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在观察前一段政策的执行效果后,这次终于露出最终目的,再次发布新的“榜册”,核心思想如下:
 +
 +
“不许僧人以化缘为由,强素捐助,奔走市村;”这个最关键的是不准奔走联络;
 +
 +
“不许僧人交结官圌府,也禁止俗人无故进入寺院。”这个就说的更明白了,和政圌府勾结也是明令禁止的;
 +
 +
简单说就是僧侣只能从事与佛教有关的活动,其它俗务,特别是聚敛财富、干预政事、勾结官圌府等等这些事想都别想。
 +
 +
同时,作为和尚的他特别提倡讲习《心经》、《金刚》与《楞伽》三经,力图引导佛教在思想上统一,废除喇圌嘛在内地的特圌权,但就与国家统圌治管理藏区、蒙区的需求并没有中止喇圌嘛教与内地的联系。原则上还是给喇圌嘛以优厚的礼遇,但是绝对是规定区域、规定地点的双规实施。
 +
 +
关于这点在实施中贯彻的很清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元帝师哺迦巴藏卜入朝,赐以炽盛佛宝国师称号;次年巴藏卜入朝,又尊为帝师。但这时的帝师已经远不是当初的帝师了,也就是一个名誉称号吧。
 +
 +
同时设置西宁僧纲司,由喇圌嘛任都纲;在河州设番汉二僧纲司,由藏僧任僧官等等,具体政策更能体现出来优惠仅限于特定区域,可以说老朱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
 +
老朱在政治上打圌压和尚,因为以此起家的他深知这个群体的威力,也知道经过元末的混乱肯定不会只有他一个聪明的和尚,说实话老朱这点还真是贼,事实上还真就不只他一个,而且在他的全面打圌压下另一个聪明的和尚也被迫选择了造圌反这条路,不过这个和尚没那么他大的野心,他只想证明这世上不止一个叫老朱的和尚很厉害,还有一个叫姚广孝的和尚也很厉害。
 +
 +
朱元璋为了给挂了的皇后超度,要求各个皇子都选一个和尚去念经,野心勃勃的四皇子朱棣选中了同样野心勃勃的和尚“道衍”,据说两人的见面很传奇,几乎是一眼就看中了对方的心思,凭着眼神就很来电,一闪即合,看来这个眼神很重要啊。
 +
 +
最后朱棣在这个和尚的成功谋划下,发动“靖难之变”。一举推圌翻了他老爹安排的合法继承人侄儿孝文帝,成功登顶。
 +
 +
朱棣即位后,论功以道衍大和尚为第一,乃复其姚姓,赐名广孝。
 +
 +
大和尚姚广孝功成名就,向历史、向所有人成功的证明了这个世上还真是不止一个叫朱元璋的和尚有能力。
 +
 +
但是,这个证明了这一切后的姚广孝居然还真就重新皈依了佛教,晚上住寺院穿僧服,白天穿上朝服上朝议事,一如既往的过着清贫的生活,参与朝政也似乎是为了继续证明和尚在管理方面一样具备才能,貌似一切似乎都是做给挂了的朱元璋看一样。
 +
 +
朱棣继承了明帝国,我个人觉得朱棣相比他爹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杀功臣,包括这个能力突出的和尚。这件事说大不大,但是我却认为这点最能体现一个统圌治者的自信心,真正对自己、对后代有自信的皇帝都没干这事。
 +
 +
但是在宗教政策上,朱棣依然延续了他老爹给他划下的道道,表面提高和尚的地位,如亲撰《神僧传》等,树立僧人形象,同时为了维护统圌治,遣使迎哈立麻至京,给以大宝法王称号;又遣使入藏邀请宗喀巴,赐予宗喀巴弟子释迦智大慈法王的称号,再加上其他的受封的藏族喇圌嘛,一共整了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顶国师、十八灌顶国师的名头等等。
 +
 +
对于和尚的管理先不说,就说对喇圌嘛们的这些举措只要是明白人都能看出他的用意,分化瓦解喇圌嘛们的势力,尽量人为的制造喇圌嘛们的内部矛盾,让你们自己和自己斗,省得你们拧成一股绳来对付我。
 +
 +
上面都是些表面尊崇的政策,而实际上明帝国的佛教政策一直是很严厉而且很限制佛教发展的,比如整个明朝存续期间就一直对剃度严加限制,曾明文规定3年才发度牒一次,男子非40以上,女子非50以上,不准出家。而且出家者还必须经过考试,各州县寺院和僧尼数目也有限额。
 +
 +
在政圌府的高压政策下,民间虽然私度的依然存在,但是整体上而言已经好很多了,和尚们从此就很少能再参与政治,更别说危及政圌权了,历经多年的佛教从明朝开始似乎回归到纯正的宗教信仰发展上了,这对佛教来说,绝对是好事,不管是政圌府还是佛教都成熟了很多。
 +
 +
===== 小疑问(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4) =====
 +
 +
关于明朝的建立,除了佛教的怪圈以外还有很多的小疑问。
 +
 +
元末藏传佛教的所谓推崇并没有引发藏传佛教的大肆传播,反而激发了汉传佛教的全面抵抗,这点而言也不能不说是蒙古人崇佛政策的一个怪圈,我还是认为这里面最深刻的原因就是利益,佛教内部利益的分配不均导致了矛盾的激发,强悍的蒙古帝国在中国建立的政圌权也随着一个和尚的造圌反而烟消云散,历史往往就是这么,你越是尊崇一群人,最后让你完蛋的还就是这群人。
 +
 +
崇佛无比的元朝被一个和尚给彻底赶回草原吃沙子去了,而且这个和尚为了把这事干的更彻底,还不断的派人去收拾元朝的残余势力,说白了连吃沙子都不让你们吃的安生。
 +
 +
至于朱元璋同学是怎么干掉元帝国的事迹我就不罗嗦了,但是有两个历史疑问和我个人的猜测得澄清一下:
 +
 +
第一个疑问也是最关键的疑问,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军团到底是怎么干掉元政圌府的,大家都知道老朱同学在南方起家,经过不断的战争和磨练收拾了诸如陈友谅、张士诚等等军阀后成为唯一一个和元朝决战的种子选手。
 +
 +
这事在南方好说,这地方水路纵横的,步兵和船就成了主要的战斗工具,这点肯定是蒙古人不擅长的,但是到了北方一马平川的地方就成了老朱不擅长的,你要都是步兵在平原和纵横天下蒙古骑兵作战就等于让一群人傻站着伸着脖子让对方来砍,平原上步兵根本就没办法和骑兵对抗,特别是在冷兵器时期。
 +
 +
在很多史书中,都把这点归结于老朱手下也有很多擅长骑兵作战的天才,比如常遇春啊、徐达等等,说实话这都是扯淡,平原骑兵对战说到底得讲究个综合实力,你就算有几个能拼能杀的猛将也没用,俗话说你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啊,最后还是得依靠整体实力,还得靠一群弟兄们,也就是必须是双方真刀真枪的砍,战场上都是要命的活儿,这还真来不得半点的便宜。
 +
 +
在历史的进程中,这时期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帝国肯定是和元朝的蒙古人在中原面对面的干过很多仗,而且丝毫不落下风,这一方面归结于拥有了擅长指挥骑兵作战的将领,另一方面也说明明朝也有自己的强悍骑兵部队,但也就是这个方面问题出来了,一直以船和步兵起家的明帝国团队是怎么组织起来这样的一个能征惯战的骑兵部队呢?更为关键的是明帝国哪来的那么多组建骑兵部队的马呢?更严谨点说哪来的能和骑兵起家的蒙古人对抗的精锐而且作战经验丰富骑兵兵团和大批的军马?
 +
 +
关于这个疑问不是我一个人提出来,很多人都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不仅如此,明帝国建立后还是不断的出兵揍蒙古人,而且都是以骑兵军团为主的远征,直到最后揍得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差不多丧失殆尽,还是同样的疑问?
 +
 +
据我的分析和猜测,这个疑问在朱棣造圌反的时候看到了一些解释和可能的端倪,朱棣造圌反几乎在快完蛋的时候选择了一条看似荒唐的决策,绕过正面对抗的明朝正规部队,轻骑长途奔袭建文帝的老家“南京”,也正是这条看似荒唐的决策才有了朱棣的险中取胜,而朱棣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手里控制着明帝国当时最强悍的骑兵雇佣军:“朵颜三卫”。
 +
 +
关于这个“朵颜三卫”,听名字就能看出来吧,这是一只以蒙古人为核心组建的骑兵兵团,而且以“卫”为军队建制,这个“卫”在明朝的军事体圌系中代表这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就是说,这是一个单独的骑兵部队,一个整建制的军队。
 +
 +
这样能说明,直到明朝的朱棣年间,明朝最强悍的骑兵兵团还是以蒙古人为主而组建的,而且基本还全是蒙古人,那我大胆的猜测朱元璋的骑兵也是一支被收买的蒙古人为核心组建的,这就等于在角逐中原的时候表面是明帝国和元帝国的对抗,实际上还是蒙古人和蒙古人之间的战斗,只是双方的统帅发生了变化,明朝是徐达和常遇春,元政圌府是王保保,就这点而言,蒙古人很失败,统圌治中原多年的他们不仅没能把当初的部落好好的团结整合在一起,反而变本加厉的促成了更多的势力,直到大部分被明政圌府收买,他们反倒成了最能征惯战的雇佣军,不可一世的蒙古人正是在他们最擅长的环节成了被雇佣的社会底层人员。
 +
 +
全面胜利的明朝的骑兵源于元政圌府,这就说明冷兵器年代中,当初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还是一样的不可战胜,当然除了他们自己打自己,同时,骑兵的指挥技术和战术应用等等已经通过他们的传播让原本不擅长骑兵作战的汉人也都学了个十足十,双方的战士还是蒙古人,统领都换成了汉人,明帝国方面的人物就不多说了,个个都是如雷贯耳的,但是关于元末名将王保保我觉得还真的说下。
 +
 +
关于元代后期名将王保保,在很多史书中对这个人都大家赞赏,但是作为名将到底有多少的战绩和值得炫耀的功劳似乎很少有人能讲得明白,这点连比较知名的“明朝那些事儿”都基本是一笔带过,反而是对于王保保最出名的印象居然是快速的逃跑和神奇的保命,一点都看不出来有多少名将的风采,还不如干脆改名叫“王跑跑”来的更直接。
 +
 +
这里我得重申一下,这个人确实很牛,真真正正的元末明初第一名将,而且这里面还算上明帝国的那一竿子猛人。
 +
 +
王保保;沈丘人,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因察罕无子,被收为养子,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
 +
在元朝后期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位王保保跟着养父一起起兵协助元政圌府平乱起家。转战河南、北,关中、河东,收复汴梁,逼走刘福通,平山东,威风八面。
 +
 +
后来跟着干爹在包围益都的时候,干爹察罕被投降后田丰和王士诚干掉了。老爹挂了,顺帝即军中拜王保保为太尉,基本上老爹的官职都给他了,带着老爹的队伍,悲愤不已的王保保化悲痛为力量,先上去把益都给干下来了,活捉了田丰和王士诚,剖心祭奠了老爹察罕。
 +
 +
随后,率部东取莒州,指哪打哪,基本把山东一带的造圌反派全给收拾了,可以说这时候的王保保已经成了元政圌府最后的救命稻草,最后的名将。
 +
 +
===== 元末第一名将(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5) =====
 +
 +
元朝后期整个中圌国都是一片大乱,不仅南方的汉圌族势力各据一方,北方在没什么管理经验的元政圌府直接治理下也是一脑门子的官司。
 +
 +
面对统圌治乏力和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元政圌府很愚蠢也很无奈的默许了各地自行组圌织军圌队平定自己辖区的叛乱,但是这个政圌策的前提是必须各个地方政圌府有钱,没钱啥也干不成,所以说,这个默许也就等于默许地方政圌府可以截留地方收入,这事就和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道理一样,当然,结果也一样,很快就形成了自己内部也成了军阀割据。
 +
 +
大环境如此,我们的名将王保保自然也不甘落后,荣幸的成为了藩镇中的一员,所不同的是王保保一直还算对元政圌府比较忠诚,还基本遵守元政圌府的指令,也就一直被元政圌府寄予厚望。但是,要是指望他在那会来统帅各地的军阀收拾残局难度就很大了,大家都是爷,凭什么听你的啊。
 +
 +
而且更为复杂的是元朝政圌府也害怕王保保势力过大反咬一口,实际上也默许这种各地势力的分割而治,互相牵制,这才是真正的前怕狼后怕虎。
 +
 +
在一片混乱的局面下,王保保平定山东后引兵就驻太原,干脆在山西当上了名符其实的军阀。
 +
 +
这时的元政圌府内部更是混乱的一塌糊涂,外面的也就算了,管也管不了。这个内部也跟着一起乱起来,朝圌廷中的几股势力纠葛在一起不断地自己和自己较劲,最后在太子一派的要求下,王保保带兵进圌京,保着元朝太子干掉了政圌治对手,随后被圌封为太傅、左丞相,一时权倾天下。
 +
 +
官封的很大就遭到很多的忌讳,往往末代的王朝都是这样,外面已经打得腥风血雨了,内部还在为了一点点失去的权力不断的纷争。可以说,这会的元政圌府朝圌廷内部也是见天的掐,军人出身的王保保很不适应,干脆请求带兵出去平定所谓的叛乱吧,你们自己和自己掐吧,我圌干正事去了,元政圌府上下也乐得赶紧把这位大圌爷送出去,很快,王保保被圌封为河南王,总领天下兵马,平乱去吧。
 +
 +
当时的北方虽说也是混乱不已,但是基本还都是在元政圌府名义上的控圌制下,但是南方已经完全不是当初混乱的南方了,我们的朱元璋同学已经灭了最大的对手:造船大师陈友谅,也顺便收拾了建筑大师张士诚同学,终于有幸获取了和元政圌府决赛的资格,朱同学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小割据势力,完全具备和元政圌府分庭抗礼的能力和实力。
 +
 +
王保保面对这样危险的局面,作为名将当然不会自己一个人就傻不拉几的上去论开膀子开干。王保保先率领自己的直系兵马进驻河南,做出个表率,然后以河南王、总领天下兵马的名义要求各地兵马统圌一向他集结,王保保已经意识到面对气势汹汹的老朱团队必须集天下全力来对付,不然大家肯定全部完蛋。
 +
 +
话是这么说,但是,他忘了一个核心问题,他有这样的高度,别人不一定有,特别是当时的各据一方的所谓元朝关中四将: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也,这老哥四个就很鼠目寸光,你想打你打,我们可得护着我们这一亩三分地。
 +
 +
这四只老鼠中的李思齐是反应最大的,自认为当初自己怎么说也是和王保保老爹一起混过的老人,一个后生晚辈凭什么在我面前指手画脚,下令自己麾下的兵马都不得听命,公然违背号令,有人敢于对抗,大家学的都很快,四位大圌爷没一个听命的,整了半天还是大总管王保保一人在河南这戳着,王保保很生气。
 +
 +
生气的王保保不愧名将称号,我不生气,你们不来我也不单练,绝不冲动,命令自己的兄弟先去山东那扎着,自己带着大部分部圌队也不去打什么朱元璋了,我先把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军阀收拾了再说,你们不来是吧,那好,我这就去揍你们,打不过朱元璋我再收拾不了你们了。
 +
 +
听说王保保来揍哥们儿几个了,李思齐等人赶紧联圌盟,大家合起伙来先对付王保保吧,不然都得被他吃掉。
 +
 +
这事按说在当时这局面下也算正常,但是更为吊诡的是居然元政圌府也是首鼠两端,抱定两方都不处罚也不问罪的态度,你们爱干嘛就干嘛吧。
 +
 +
所以说,这个元政圌府的政圌治思维很蠢,当初就是看着南方的各路军阀混战,好像这事和自己就没一点关系一样,直到最后出了一朱元璋越战越勇,实力越来越大。现在又看着自己麾下的军阀接着干,好像这些事和自己都没关系一样,就在旁边看热闹。
 +
 +
在元政圌府的默许下,所谓的关中四将还真给力,齐心合力的面对名将居然没吃多少亏,两边闹了很久,互相之间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元政圌府更是吊诡脑子转筋的居然撤了王保保的职位,还默许其他的地方军阀进攻王保保,实在是搞不清到底谁才是自己人了。
 +
 +
盛怒之下的王保保干脆不干了,爱谁谁吧,我带兵回到太原了,回去越想越生气,我这到底是给谁干活啊,大圌爷的,我也不干了,一怒之下干脆杀了朝圌廷任命的太原所有官圌吏,但是留了个心眼,没宣布造圌反。
 +
 +
这样的杀圌戮已经明示了自己的不满,而且这就等于告诉元政圌府,哥们儿这也是土皇帝,也是想干嘛就能干嘛,不直接宣布造圌反是给你们面子,你们看着办吧。
 +
 +
气急败坏的元政圌府这会倒是一反常态的牛起来了,命令各部统圌一进军山西,一起动手,给我剿了这个翻天的王保保。
 +
 +
也就这个时候,南方的朱元璋同学终于看到了机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最让人恐惧的王保保居然被蒙古人自己给围起来了,哈哈,天上掉馅饼了,我也赶紧去趁火打劫。
 +
 +
朱元璋同学果断的挥军北伐,老朱一出手,大元朝的各位窝里斗的“悍将”们全傻了。身经百战的老朱团队个个都不白给,山东、河南全线失守,元朝依为股肱的梁王投降,几乎所有元兵都是望风而降,之前雄心勃勃要一举灭了王保保的李思齐等等名将吓得都龟缩回陕西了,元政圌府上下东西南北的一归拢,唉!还就只剩下王保保这一支部圌队还算是能抵圌抗的军事力量了。
 +
 +
直到这会,穷圌途圌末圌路的元政圌府才明白过来点事,把所有罪责都归到太子身上,恢复了王保保的所有官圌职,除了他以外还真找不出别人了,唉!还得指望人家帮着维护啊,真是想不明白,赫赫威名的成吉思汗子孙怎么就怂到这个地步,怂就怂吧,还傻,都这会了,还晕头巴脑的诏令王保保和李思齐一同分道讨圌伐明军,也不想想这两人能齐心合力吗?
 +
 +
相比于昏招迭出的元政圌府,老朱团队可一点都不糊涂,擅长水路作战的明军在制定北伐战略时非常精明。
 +
 +
第一;全军沿运河而上,还是不能离开河,这是明军的长项,给养、战斗、医圌疗队全放在靠谱的船上,陈友谅同学造的大船就是好用,都得指望这个;
 +
 +
第二更关键,得避开王保保,这个人很厉害,咱们最好别惹他,所以山东、河南都能打,唯独别碰山西,打完了这几个地方直接进逼北圌京,咱给他来个直圌捣首府,让王保保瞪眼没辙。
 +
 +
果然,明军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没几天就干到了北圌京,没想到的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水平不高,但反应还真快,一见朱元璋来了,马上就放弃北圌京,跑了。
 +
 +
胜利在握的明军头脑发圌热,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北圌京,剩下的残余元兵还不就是望风而跑了,将军汤和等自作主张从泽州就奔着山西来了,你们皇帝都跑了,你还不望风而降啊。
 +
 +
不知道自己分量的汤和准备碰碰王保保,要知道哥们儿我也是名将,而且我这士气高昂,你那连皇帝都跑了,里外里我的胜算很大啊,汤和唯一担心的就是别人抢了他的功劳。
 +
 +
汤名将结果很悲催,惨败。
 +
 +
这场胜利对元政圌府很重要,救命稻草,傻不拉几的元政圌府听到胜利后厚着脸皮命令王保保马上进攻北圌京,最好一举把他们的大都再拿回来,跑的有点急,好些东西包括二圌奶、三奶什么的都没带出来。
 +
 +
这时的王保保说实话也有点头脑发圌热,认为自己还真是擎天柱了,一方面希望已经逃跑的元政圌府能集结兵力由北至南进攻北圌京,自己带兵从居庸关北上,两面夹攻一举而下北圌京,战略构想很好,但是就忘了元政圌府那边的情况,那帮养尊处优惯了的蒙古人那还会打仗啊,没一个敢动的,两面夹攻的战略构想实际上成了王保保一路进攻,这还不算,久经战阵、狡猾的老朱团队也不白给,王保保这前脚带兵进圌京,徐达、常遇春趁虚带兵直圌捣太原,你去打北圌京吧,我们把你的老家抄了,看你往哪跑。
 +
 +
王保保这还没到北圌京就听说老家出问题了,而且据线报也没听说政圌府军有会师作战的计划和动作,大圌爷的!又耍我一个是吧,我也不和你们玩了,回家!赶紧会师救援,不过这次就没上回那么好的运气了,急急忙忙赶回来的王保保很累,刚想好好休息下,明天好好和明军干一场的王保保被狡猾的明军劫营了,大败,而且败得很惨,拢共只带了十八个人跑了。
 +
 +
元朝最后的擎天柱王保保跑了,当初的元朝名将什么李思齐等人吓得赶紧纷纷投降,还真是窝里斗比谁都给力,真到了关键时刻都怂。经营多年的中原地盘全线失守,元朝算是彻底完了,还就逃跑的王保保收拢了部分残余部圌队还在西北方面困守。
 +
 +
跑到西北收集了残部的王保保很不甘心,不断的带兵袭扰明帝圌国,今这鼓捣一下,明那骚扰一下,而且每次都是满载而归,还越打越精神了,越抢越来劲,大有点死灰复燃的势头。
 +
 +
洪武三年,小打小闹的王保保决定干一票大的,率军围兰州,朱元璋很头疼,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命令帝圌国最能打的徐达帅帝圌国最精锐的部圌队进讨,这会和之前都不一样了,明帝圌国成了正规军,而王保保之流成了流寇,战争没什么悬念,势单力孤王保保大败,比上回更惨,就带着老婆跑了(这人还真是有情有义啊)。
 +
 +
不过败了还是有好消息传来,元朝的末代皇帝大傻圌子元顺帝挂了,即位的太子很信任王保保,把全部的政圌权和军圌队都交给了王保保,这才真算是王保保第一次统掌了元朝的全部军事力量,虽然已经没多少了。
 +
 +
洪武四年,朱元璋命令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带着十五万圌人接着来揍元朝人了,这会的目标很明确,新生的明帝圌国所有的名将,所有的骑兵都带来了,一定就要收拾了这个王保保。
 +
 +
主力军在徐达的带领下和王保保主力军正面作战,不幸,这会轮着明军大败,这场战役中,第一名将徐达率领的明军的主力部圌队被王保保揍了个结结实实。但是偏师冯胜的部圌队却在西北一带连奏凯歌,见哪打哪,很是威风。
 +
 +
关于这场战役在后来明朝的史书中记载中大多宣扬这支偏师的胜利,而忽略了主力部圌队的失败,总而言之,这场战争明帝圌国还真没占到什么便宜。而且,虽然史书圌记载的很细微,但是研究一下战争的后续效果就应该知道战役的情况。
 +
 +
《明史》:
 +
 +
刘基尝言于太祖曰:“扩廓(王保保)未可轻也。”至是帝思其言,谓晋王曰:“吾用兵未尝败北。今诸将自请深入,败于和林,轻信无谋,致多杀士卒,不可不戒。”明年,扩廓复攻雁门,命诸将严为之备,自是明兵希出塞矣。
 +
 +
最后的这句话很关键,“自是明兵希出塞矣”,也就是说经过这次战役,明帝圌国和元朝残余的攻守彻底转换了,在王保保在世期间,明帝圌国再也没敢出兵去揍残余的元朝势力。
 +
 +
对于王保保认识最深刻的要说还是朱元璋同学,在王保保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朱元璋就屡次遣使通好,但这个王保保还都没搭理,一直到王保保出塞后朱元璋还是不断的遣使招谕,王保保虽然很潦倒而且也不怎么受元政圌府的待见,但是还真是很有点名将的骨气,就是不理你。
 +
 +
最后,朱元璋居然派去了当初元朝著名的所谓“关中四将”之一的名将李思齐去招降王保保,不管当初怎么回事,毕竟也是跟着自己干爹一起混过的人,王保保还厚待了李思齐,喝酒吃肉看歌舞,一项都没落下,不过对于招降这事还是算了吧,你们软骨头我管不住,但是我还没你们那么怂。
 +
 +
吃喝玩乐送走吧,但是在送走这厮的时候让卫兵告诉李思齐留下点东西吧,李思齐很郁闷,说我大老远的来什么都没带啊,卫兵冷冷的看着这位窝里斗的名将直接说那就留条胳膊吧,我家主人交代了:您怎么着也得留点什么。
 +
 +
“名将”李思齐还真是名将,想想没法,自己断臂交给了卫兵,没多久李思齐也就挂了,说句实话,看《明史》,看到这段的时候还真是解气。
 +
 +
《明史》太祖以是心敬扩廓。一日,大圌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圌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
 +
所谓名将,不是简单的打几场胜仗这么简单,最关键的还是不仅能得到自己团队的高度认同,而且还能得到敌人的高度认同,这才堪称真正的名将,王保保也就是生不逢时,不过生在元末群雄并起的年代也算没辜负这名将的风采。
 +
 +
 +
===== 败家子朱棣(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6) =====
 +
 +
对于元朝的残余政圌权,明帝圌国的打击力度堪称不予余力,朱元璋打完了儿子朱棣接着干,不把这帮成吉思汗的子孙彻底消灭就不死心,其中特别是朱棣当圌政的几次北伐,都带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头,皇帝朱棣亲自带队,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是很明显,蒙古人在回归到草原吃了点沙子后再次找到了当年的精气神,上圌上圌下圌下也都不是当年沉浮于中原花花世界的酒囊饭袋了。
 +
 +
当年游牧民圌族最常用的战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战略被他们重新拾起并且再次发扬光大,鞑靼、瓦剌这些当初的蒙古分支都玩得不赖,整的征战四方、自以为英武无比的朱棣愣是没什么办法。
 +
 +
关于这个朱棣的这些动作,我一直有个很大的怀疑,他哪来的那么多的钱?
 +
 +
就这几次北伐动辄都是几十万的队伍出征,而且还兴师动众的让散财童子去南海大把花钱,要知道中圌国经过元朝的折腾再加上元末的动圌乱,明朝说实话是建立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基础上的,说是一穷二白可能有点过分,但是绝对很穷。
 +
 +
这样的一个经济基础对于国圌家而言根本就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历圌史上著名的战将皇帝杨广就是这么折腾挂的,但是人家杨广可真是有钱有人啊,而且貌似杨广还真没朱棣能折腾,只有一个原因能解释的过去,就是朱棣接手的明帝圌国非常有钱,而且内部极其稳定,但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
 +
 +
答圌案应该没什么悬念,他老爹朱元璋很牛,比隋文帝都牛,古往今来最会赚圌钱的皇帝!
 +
 +
很多史书对于明朝的成功得失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句话貌似很经典:“明亡于万历”;其实我倒是觉得这话很不靠谱,明亡其实就应该亡于朱棣,有点耸人听闻吧,那就听我讲讲圌理由吧。
 +
 +
说到这点得先说下朱元璋同学的事迹,朱元璋出身和尚,虽然当和尚当的很不成功,但是我坚信和尚的那些手段聪明的朱元璋就是没学会也应该看了个大概齐,和尚间为了争圌权夺利互相算计就不多说了,寺圌庙内部也没少了为这些事相互排挤,朱元璋在当和尚的时候就经常因为这些事而被其他和尚排挤,所以说虽然当和尚不成功,但是我坚信朱元璋学到了很多,这一段经历对朱元璋同学很重要。
 +
 +
朱元璋同学在走出佛门自力更生的创业阶段更是将这些东西学以致用,事实证明在寺圌院学到的宝贵财富远胜于专圌业院校的专圌业课程,朱元璋不仅能审时度势的认清形势,更能通圌过强大的忽悠能力笼络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跟着自己混,要知道这个本事可真不是天生的,最擅长此道的在我们中圌国就是和尚,只有和尚才能把想圌做的事做成了百年老店,千年产业,这点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没什么意见吧。
 +
 +
朱元璋在徽州,征求学士朱升对他今后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提出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
这个战略深得朱元璋的认同,但是,朱元璋的认同其实只是学识和高度上的认同,老朱觉得人家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自己干了多年的事让人家一总结就这么的一目了然,这就是水平,其实要让老辣的朱元璋在战略层面心服口服,单凭这句话压根就不可能,因为这么多年能有这样的成就,朱元璋一直就是这么干的,只是没总结的这么有文化、有技巧而已。
 +
 +
首先是高筑墙,这个我想不用我说,寺圌院出身的朱元璋应该最有体会,只要是寺圌院一定是越大生意越好,而且在自身没有壮圌大到独步天下的时候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做基本功,也就是要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做大做强做精,在自己还没能形成庞大势力之前千万别动别的心思。
 +
 +
其次广积粮就更说明问题了,寺圌院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就肯定完蛋,有了地产就必须广开财路,积极化缘,充分发挥佛教地产的特点尽快把寺圌院经济做起来,只有自己具备了良性的造血功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
最后缓称王就比较深奥了,任何时候都不能自高自大,所有人都是衣食父母,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忽悠的机会,对民众是积少成多、增加人气;对官圌府是积极迎合、获取政圌策和专项资金;对同行是谦虚谨慎,少引发大家的嫉恨,同时还能利圌用前两项的优势加大人才引进的工作,寺圌院有了人才就更能壮圌大发展。
 +
 +
这些都是几百年来无数先辈和尚总结的寺圌院经济的精髓,朱元璋估计当初也只是学了皮毛,更多的还是在走上独圌立创业后总结的经验。老朱家的天下根源居然在近千年的寺圌院经济总结中,这个论断有够惊悚吧!
 +
 +
事实上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我们的朱元璋更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地主老财,但也就是这样的地主老财才在明末这么激烈的竞争中笑到了最后。
 +
 +
这份创业的辛苦只有老朱自己知道,相比于别人,地主老朱更珍惜这好不容易创下的家业,在朱元璋当圌政期间就一个原则,不管是谁,只要是有可能打他的家业的心思就一律干掉,注意这是有可能,还不是有想法,就是说只要你有这个可能就完蛋了,不管你是不是真有这念头。
 +
 +
朱元璋几次大规模的杀圌戮虽然饱受诟病,但是却结结实实的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个千秋产业,这会的明朝这点很像当年的隋朝,都是藏富于国,国圌家很有钱,但是所不同的是国内局势不同,隋朝在杨广接手的时候国内各种政圌治势力依然存在(可以参见哥们的“九华山”篇),但是明朝却很干净,所有可能不可能的全都被老朱给咔嚓了,而且不论你是皇亲还是国戚,更别说那些开国元勋了,而且干掉一个就抄圌家,个人财产、家族财产全都成了地主老财朱元璋的个人财产了,你说他能少了钱吗?
 +
 +
不仅有钱而且政圌治稳定,朱元璋很有点水平,虽然历经元朝的愚昧统圌治(这帮蒙古人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搞成他们的牧场,可以想象他们会不会发展经济),明帝圌国在朱元璋期间也绝对是一流的国际经济、政圌治、军事强国。
 +
 +
这样一个一流的国际强国转到朱棣手里就变得很失败,经过了他地主老财的爹辛苦打拼的地盘,轮到他玩的时候出问题了。
 +
 +
一下子接手这么多的钱,对于一个二代而言很多种选择,有志二代选择扩大经营,享乐二代选择高消费包圌养郭美美,平庸二代放手让手下人管理,雇圌佣职业经理人来打理等等,其实对于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来说,可能平庸的选择还是最明确的选择,守业比创业更难,但是朱棣恰恰是个有志二代,他决心把老爹的事业做得更大更强,败家子朱棣开始了中圌国史上最大的败家经营。
 +
 +
 +
===== 天子守国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7) =====
 +
 +
历史上,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自古就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变迁不断地变化,从最早的中原腹地西安、洛阳、开封一线到中期的南京,可以说随着朝代都城 ​
 +
 +
===== 五台山天时地利人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8) =====
 +
 +
明朝就是一个曾经的和尚建立的,而且通过当和尚的历程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对佛教界一些不好的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见天折腾信仰、崇拜的一群人一旦不加以控制就很容易出问题,正如前面讲的明朝表面上是对佛教倍加推崇,但是实际上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抑制了佛教的发展。
 +
 +
明朝在宗教管理方面大体是延续了元朝政圌府的那一套,完善和沿用了元朝的整套僧官机构,还是利用僧官来管理佛教事务,但是为了避免僧官的权力过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明朝政圌府也偷偷盗用了蒙古人一个很好的办法:推崇藏传佛教。
 +
 +
推崇藏传佛教表面上看是为了笼络蒙藏等少数民圌族,通过佛教巩固对这些少数民圌族的治理,但是实际上还是为了打圌压内部佛教的势力,可以说这种方式是一举数得:
 +
 +
一尊重藏传佛教就让政圌权得到了少数民圌族的认可,高度认同喇圌嘛们的管理和地位就能得到喇圌嘛们的支持,其实这样也就等于得到了几乎是全民信教的藏蒙地区支持;
 +
 +
二大力推崇藏传佛教能压制汉朝佛教的发展,中原内部的和尚们就很难得到必须的政圌府资源,也就减少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挑起佛教内部流派的纷争总比你们合起伙来做大做强要好很多;
 +
 +
三藏传佛教在国内发展了很多年也没见多少的起色,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汉传佛教的集体抵制,另一方面也是藏传佛教自身的扩张过于依赖政圌府的原因,这两点都很迎合政圌权的需要,但是同样需要注意藏传佛教的势力膨圌胀,为了避免这事,对于藏传佛教的发展不仅要造成喇圌嘛们内部的竞争机制还得专门限定区域发展,也就是说先人为的给喇圌嘛们分化,这个倒不难,本来就派系林立的,二来必须发布极大的利好政策,但是这个政策绝对只能在特区执行。
 +
 +
综合几方面的原因,明政圌府的佛教管理思路就成了尊崇藏传佛教来抑制汉传佛教,同时又在地域上限定藏传佛教的传播,省的万一一不留神你再整大了更难收拾,被大力推崇的藏传佛教也只能在政圌府的规定区域、规定时间的双规政策才能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由此,五台山就成了这个政策的核心,成了全国佛教关注的“特区”。
 +
 +
在五台山特区,喇圌嘛们能大力的发展并受到政圌府的鼎力支持,但是出了这地就很难说了,而五台山内部也因为这样的格局,开始正式形成禅宗(汉传佛教)和密宗(藏传佛教)的对抗,又因为朝廷的支持和默许,这地也成为了和尚们和喇圌嘛们争夺权力和利益的焦点,知名的和尚、知名的喇圌嘛都开始慢慢向这汇集,也就是说五台山因为这样特殊背景和政策,在明朝已经开始隐隐然成为了全国佛教界的领袖,
 +
 +
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派人到西圌藏迎请噶举派名僧哈立麻大喇圌嘛到京,次年,封为“万行具足千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名字看着闹心吧,其实简称就是大家熟悉的大宝法王,统领天下释教。
 +
 +
但是哈立麻大喇圌嘛以“性喜林泉,朝廷之下,恐妨禅业”为由奏辞。
 +
 +
于是,朱棣“乃赐銮舆旌幢伞盖之仪,遣使卫送于五台山大显通寺。”同时“命太监杨升重修寺宇,并葺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即现在的五台山大白塔),以饰法王之居。”
 +
 +
开始在五台山大兴土木,兴建寺院,倍加推崇的哈立麻大喇圌嘛圆寂后,还敕命为哈立麻在显通寺法堂塑像奉祀。
 +
 +
朱棣还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迎请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至京,也被尊为国师,同样次年敕住五台山。
 +
 +
之后的明朝几代皇帝都严格的遵守了这个基本宗教制度,可以说也正是这样的宗教政策使得明朝佛教虽然兴旺,但是完全没有形成之前的那种势力集团,也就不会威胁到政圌府的统圌治,可以说在宗教政策方面,明朝的手段还是相当的高明。
 +
 +
五台山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开始走向所谓“金五台”的历程,明朝的几代皇帝们都对五台山赏赐有加。
 +
 +
明英宗敕造《大藏经》5藏,安于5座台顶。
 +
 +
明宪宗造丈六镀金文殊像及画像百轴、香金5百两、布帛千尺,念珠万串,敕赐五台山文殊寺。
 +
 +
明武宗“敕建铜瓦殿,赐额广宗寺,兼圣谕护持”,又于中台顶建寺,赐额演教寺。
 +
 +
明神宗敕建大塔院寺并舍利宝塔;于狮子窝修建洪福万寿藏经楼阁;于龙泉寺复建万圣阁;敕建圣光永明寺(即显通寺)。
 +
 +
看到了吧,从明朝开始,五台山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皇家寺院,在政圌府的鼎力支持下五台山也开始汇集了天下英才,关于五台山的很多流派也好,记载也好,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成型的。
 +
  
 +
===== 史上最大的求子法会(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9) =====
 +
 +
五台山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历朝历代的和尚们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为了成功,很多的和尚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在明代,五台山逐渐受到最高政圌府的官方关注和重视,地位也在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
 +
 +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圌权统圌治者的要求,不过也离不开和尚们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里面最最说明问题的就是五台山为了迎合政圌府举办的一场堪称世界宗教史上最壮观、最史无前例、最无厘头、最厚脸皮的“皇家求子大会”。
 +
 
 +
主持和提议这场盛会的是著名的明代四大名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大师,先介绍下大师的背景吧:
 +
 +
十九岁时在金陵栖霞山出家,二十八岁,“春正月,往游五台,先求《清凉传》,按迹游之。至北台,见有憨山,事甚佳,因问其山何圌在,僧指之,喜奇秀,默取为号。”
 +
 +
史书上讲大师从此就定居在开始五台山钻研《华严经》近十年。直到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他在五台山显通寺讲论《华严经》,据说“百日之内,常住上牌一千众”,可见当时的声势,大师不仅学识很高受到了国内众多和尚的追捧,而且大师的的著作还很多:
 +
 +
《华严法界境》一卷;《楞严通义》十卷;《法华通义》七卷;《观楞侧记》四卷;《肇论略注》三卷等等都成为了五台山佛教的经典课本。
 +
 +
以上是这位大和尚的功绩,立言立德的,可以说是典型的学者型大师。
 +
 +
但是能成为成功的大和尚还必须是全才,也就是说你光会写书、讲学是没机会成为名僧的,你必须得有理想,有追求,憨山德清大师就是这样一位全才。
 +
 +
在德清大师筹备显通寺举办“无遮法会”的时候,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当朝的皇太后秘密“遣官于五台”祈求皇储这样的线报后,大师马上敏锐的发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立即决定抓圌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
 +
大师雷厉风行的组织全山的和尚重新安排活动日程,“将所营道场事宜,一切尽归并于求储一事。”,啥都别干了,全山的和尚都干这一件事,为皇帝求子!看看黄道吉日(主要还是这个钦差什么时候到)全山和尚一起诵经为皇帝求子,这样的提案估计还真是没人敢想,这样的千古传奇也只有我们德高望重的大和尚才能想得出来、才敢干出来。
 +
 +
说实话我觉得这绝对就是史上最强悍、最厚脸皮的马屁大会,德清大师的马屁拍的那叫一个梆梆响、震天响啊,皇帝、皇后很满意,满朝文武很羡慕,看看人家,大师就是大师,实在是太高了,人家是怎么琢磨的呢?人家怎么就能这么厚脸皮呢,真是心有多大,地就有多大啊。
 +
 +
求子大会很顺利,全山大和尚们集体诵经这事别的不说,这场面就很镇人,皇帝和皇后得知后,都觉得这五台山的和尚们还真是善解上意啊,有前途,回头有好事了决不能忘了人家。
 +
 +
更幸圌运的是,第二年,果然皇子降生。哈哈,皇帝笑了,皇后笑了,五台山全山的和尚都笑了。
 +
 +
从此,不仅德清倍受皇家恩宠,整个五台山佛教界都获得了诸如优免田赋等许多特圌权。
 +
 +
这件事我不好说什么,大家自己想吧,和尚们的审时度势确实很厉害,就凭这一点,很多有骨气的人就干不出来,但是大师就是大师,人家就能干出来,而且还不是一件,大师在获得了名誉地位的同时就有点飘飘然了。
 +
 +
关于大师污点这点历史上记载很少,但是我看到了,大师在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以“私创寺宇”罪充军广东。
 +
 +
这个“私创寺宇”很有点意思,就是自己个筹建寺院,可见大师还真是大师,啥都敢干啊。
 +
 +
说到这就得再次重申下明朝的佛教制度,对所有寺院、和尚的管理和今天一样,都得经过政圌府的批准才行,这门只赚不赔的买卖都必须和政圌府合伙才行,你自己就开门市做生意,这就是典型的妄自称大,大师还真以为自己是海内外的名僧了,公然违背政圌府。
 +
 +
同时明政圌府的佛教政策是控制发展,敢于对抗的不管你是名僧也好,大喇圌嘛也好,绝对是不能容忍的,憨山德清大师后期就这样几乎是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后来的弟子们为了怀念他为五台山做出的贡献,编撰了一本《憨山老人梦游全圌集》55卷以资纪圌念,当然这里面全是好话,像我这样的说的很少。
 +
 +
相比于四大名僧之一憨山德清的沽名钓誉,我倒觉得另一位大师才是真正的大师:
 +
 +
镇澄大师(公元1547年至公元1617年),宛平(今属北京市)人。15岁出家,36岁(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应妙峰之邀至五台山,共建“无遮法会”,就是后来在憨山德清的建议下改成皇帝求子大会的著名法事活动。
 +
 +
后应塔院寺住持圆广之请,撰修了五台山有史以来第一部比较完整、翔实的志书《清凉山志》,同时还加注了很多经典经书。
 +
 +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同雪峰等创狮子窝十方净土院。后又修复竹林寺、南台。同时专研《华严经》,著作有《楞严正观》、《金刚正眼》、《物不迁正量论》等多种。
 +
 +
大师一生无欲无求,却给后人和五台山留下了宝贵的史籍资料和论著,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
 +
同时,也正是镇澄第一次提出了五台山的创寺之说,不管其真伪吧,第一次提出并提出佐证就说明大师很不简单,做了很多真正扎实的研究工作,这才是真正的佛门子弟,也才是值得所有人敬仰和纪圌念的。
 +
 +
当然,五台山当时的英才云集,除了以上的两位还有很多著名的僧人,如同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真可大师。也曾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十四年(公元1586年)、二圌十圌年(公元1592年)三次至五台山礼佛。还曾于五台山创刻藏经,后移径山完成,世称《径山藏》或《嘉兴藏》。
 +
 +
真可大师虽然和憨山德清为至交,但终身不受请开堂讲法,基本没有任何的功名利禄之心,不幸的是在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因“妖书案”被诬,很有个性的真可大师自尽愤死于狱中。
 +
 +
其次就是和镇澄大师交好的妙峰大师,年轻的时候曾建丛林、修桥铺路20余年,兴大道场10余处,主持建造峨眉、普陀、五台三处铜殿及太原双塔寺、十里长桥等宏大工程,作为僧官主持兴建了很多寺院工程,而且尽心尽责很受器重和敬仰,晚年由万历皇帝亲自敕命住持五台山护国圣光永明寺(显通寺),敕封“真正佛子”。时称“为人师表,法门砥柱”。
 +
 +
能够经手这么多的国家级建筑工程还能获得认可,而且晚年依然能坚守信仰精修,我觉得这位大和尚更为了不起,同样非常值得敬仰。
 +
 +
这些和尚都是为了五台山兴盛做出很多贡献的僧人,对于五台山还真是说不了谁的功劳更大,佛法高深而又精明算计的憨山德清虽然行为和作为不让人信服,但是其所作所为还真是为五台山获取了很多实惠和发展机遇,所以说这些大和尚都是值得五台山纪圌念的。而且明末四大名僧就有三位和五台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和瓜葛,这点已经和元末时期有了明显的区别,可见五台山在当时中国佛教界的影响力,五台山佛教一步步坚定的走向兴盛之路。
 +
 +
 +
===== 关于太监一段哭笑不得的插曲(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0)=====
 +
 +
明朝中期武宗当政期间,对藏传佛教的推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武宗在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专门派亲信太监刘允到西圌藏赍送番供等物,迎请传说中的“活佛”。
 +
 +
为了讲究排场和显示诚意,特别令工匠用珍珠缀联成佛殿中的法幢,用黄金铸成佛象前的供设,还准备了法王的金印、袈裟和种种珍贵的赠品等等,再加上和给活佛的弟子们价值万两的礼物,统统交给了太监刘允。
 +
 +
也不知道是这个明武宗糊涂(事实证明他还真是挺糊涂的)还是被刘允忽悠的,除了这些好东西以外还特别准许刘允这趟藏区旅游以十年为期,可以自圌由安排旅游圌行程路线,还可依据国家政策要求各地政圌府负责政务接待和全程安排,最奇怪的居然还让这个太监刘允可以根据行程需要随时向各地索取钱物,总而言之这都是些匪夷所思的诏令,一个太监带着大批财物去办事,还可以向各地名正言顺的索要财物,这皇帝还真没把这太监当外人。
 +
 +
除此之外,这稀里糊涂的明武宗还是担心这太监在地方不好开展索贿工作,又专门赐给刘允七万张盐引(这东西很值钱,拿着就能换盐,要知道盐的利润很大,而且历来都是国家专控的专卖),以便沿途变卖,供其旅途所需。
 +
 +
在得到了各种利好政策后的大太监刘允带了八名太监、一百三十三名锦衣卫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一群太监加锦衣卫本来出门就不会有什么好事,这回好,名正言顺的可以不干好事了。
 +
 +
《明实录》:“允未发,导行相续,已至临清,运船为之阻载。入峡江,舟大难进,易以舳舻,相连二百余里。至成都,有司先期除所馆,督造旬日而成。日支官禀百石,蔬菜银亦百两,锦官驿不足,傍取近城数十驿供之。又治入番物料,估直银二十万,镇巡争之,减为十三万。取百工杂造,遍于公署,日夜不休。居岁余始行,率四川指挥、千户十人、甲仕千人俱西,两月至其地”。
 +
 +
这刘允还真是没辜负了皇帝对他的期待,人没到先派人到各地为自己营造馆驿,这派头比皇帝出门还排场,而且在各地每天吃的蔬菜就得花上上百两银子,想想明朝都是这些太监当政,不亡也还真是说不过去。
 +
 +
最后这位大太监先美美的在四川生生耗了一年,赚足了钱才动身前往藏区,为了扩大声势和壮胆,还带走了几千人的部队,就这点而言这个刘允应该还算是有点头脑的太监,知道自己的手下除了贪污别的事基本不会干,还是得带上点正经军队才行。
 +
 +
这事儿的结果据《明实录》记载的就比较悲催了,藏区的喇圌嘛也不知道这太监什么来历(估计明朝皇帝的礼品都被这太监给吞了,到活佛这基本没什么东西了),活佛有点怀疑,多次对这伙人的身份提出质疑。
 +
 +
一路牛哄哄的太监和锦衣卫们一向大牌惯了,哪受得了这种冷遇,私底下商量干脆带兵把这活佛等人劫走得了,据说汉朝的班超就是这么干的,汉朝就能干的活,咱们大明朝就也一定能干,而且在我们明朝我们太监那是无所不能的,这种大活儿除了我们还有谁敢干。
 +
 +
很不幸,这大活儿还没干就先把消息走漏了,反而被藏区的人连夜袭圌击,刘允的手下是一哄而散,带去的财宝也都给人家留哪了,刘允还真是有些头脑,关键时刻居然安全的跑了,一路狂奔至成都,有头脑的太监回到四川后马上恢复了精气神,严令不得散布本次活动的消息,就说没找到所谓的活佛,舔圌着脸请求朝廷召回,不过这会儿他们的糊涂后台老板明武宗已经挂了。
 +
 +
公元1522圌年3月,明武宗去世,其叔伯弟明世宗(著名的嘉靖皇帝)继位,这位皇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职业是皇帝,兼圌职是道士,不过好就好在他光顾着自己修炼,不怎么管事,虽然在自己根上崇尚道教,但是也没什么举措支持道教的发展,他是把道教的功夫学足了,见天的净琢磨自己怎么羽化成仙了,可以说这是个真正的道家传人。
 +
 +
既然自认为是个真正的道士,自然也就没怎么找和尚们的麻烦。不过迫于当时朝野的压力,这个刘允可还真没能躲过去:
 +
 +
“降四级,罢还乡里。并宣告说:此曹蛊惑引诱,欺君虐民,骚扰地方,亏损国课,罪诚深重”。
 +
 +
看到了吧,犯这么大的事居然就是降了四级,这事个别人身上绝对灭门,明朝的皇帝们还真没把太监当外人啊。
 +
 +
兼圌职道士嘉靖皇帝政策上没找和尚们的麻烦,但是由上而下排斥佛教的思想在京城一带还是很有点影响力的,在这种风圌潮下,京城的佛教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之前作威作福的喇圌嘛们。
 +
 +
喇圌嘛们重要的居住集散地被拆圌除,正德元年以来传升、乞升的法王、佛子、国师、禅师等尽行查革,有的遣散,有的押发两广烟瘴地面卫所充军。
 +
 +
同时,为了防止各地政圌府暗地里款待这些僧人,还强调:
 +
 +
“凡沿途军民私与西番朝贡夷人交易者,比照在京事例问罪枷号。及奸徒诱引投献王府夷物,希图赏赐者,比照拔置害人、透漏事情律例问遣。其伴送通使人等,俱照例施行。”
 +
 +
从此以后,藏传佛教在京城的活动就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地步。
 +
 +
不过这也只是在京城一带短暂的情况,后期明政圌府为了维护与藏族地区的关系,还是以对藏传佛教僧人的封赏为主,例如后期的万历年间三世达圌赖喇圌嘛和四世达圌赖喇圌嘛都曾受到明朝的封赏,可以说在外部还是依循了最初的政治定位。
 +
 +
同时虽然在京城受到了打击,但是别忘了离京城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驻京办,而且还是喇圌嘛们经营多年的据点:五台山。
 +
 +
这时,藏族僧人及藏传佛教的活动基本都全部转向了他们的驻京办,并且依据这个根据地依然保持着旺圌盛的生命力,通过这里密切的关注政圌权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东山再起,就这点而言藏传佛教的政治觉悟明显高于汉传佛教,可能是汉传佛教历经多次的灭佛运动,已经从根本上杜绝了这样主政的念头,而藏传佛教起码在西圌藏已经做到了政教合一,再扩大一下范围绝对是好事。
 +
 +
天启六年(公关1626年)闰六月乙丑,巡视(北京)南城御史王时英于广宁门外十方庵盘获番僧,此僧名叫贾哈罗,随身带有藏经数十页和原领四川长河西、鱼通、宁圌远军民宣慰司关于他愿游汉地名山、道院、寺观的批文。
 +
 +
就凭这一点看,这个喇圌嘛就很有能力,目的不详,但绝对有问题。
 +
 +
听到这一消息后,明朝的蓟辽总督阎明泰就向朝廷要求,喇圌嘛据说在当时的满清也很有市场,满人、蒙古人都很崇信喇圌嘛,而且据说在满清的喇圌嘛很想和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喇圌嘛和满人那边的喇圌嘛们建立联系,如果能通过喇圌嘛们的说教教化了满人这帮亡命徒岂不是一省百省的好事。
 +
 +
政治很敏感的阎明泰直接请求把这个喇圌嘛交给他来处理,还特别强调听说喇圌嘛们都有点所谓的密咒幻术什么的,据说很有点灵验,这个也可以一并交给我来查看一下,如果是真的咱就留着用,假的我就直接就地正法了。
 +
 +
当时明帝国已经面临多方面的危机,辽东一带就很是头疼,阎明泰的这个建议甭管是否靠谱,反正听着是又省钱又省力,马上得到皇帝的批准,结果当然是没成功,满人崇信佛教只是表面,这帮家伙当时只知道抢地盘和抢人,这都是现实的回报,说他们真会信佛估计连佛祖释迦摩尼都不会信。
 +
 +
但是这事从另一个方面看,会发现喇圌嘛们在明末期间依然很活跃,而且还在国际间的多边关系中起着微妙的作用,而且在后来的著名督师袁崇焕与皇太极议和时,为了避免明朝言官们的风言风语,一开始也都是由喇圌嘛在中间牵线搭桥,来往联络。
 +
 +
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是天启六年十二月,辽抚袁崇焕在努尔哈赤受伤去世时,派喇圌嘛僧人李锁南以吊祭为名前去打听努尔哈赤是否确实亡故及其诸子的情形,这些都是明朝最为关心的政治军事情报,而李锁南等人也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使明朝得以掌握满人政圌权的很多内部情况。
 +
 +
而后,著名督师袁崇焕被处死的罪状之一就是遣喇圌嘛议和,这些都表明喇圌嘛们其实一直都在明里暗里的参与着很多的政治活动,当然这些都不可能以北京为中心,离北京不远的五台山才是真正的中心。
 +
 +
明末期间的所有记载几乎都不涉及五台山,这点我很奇怪,按说当时中原地区大乱,几乎所有的地区都遭到过以李自成为首的流寇的袭扰,但是唯独五台山在这期间很消停,消停的貌似连战乱都没经历过,这点和让人想不明白,而且别说是五台山,整个山西、河北一带都很少受到流寇的袭扰,说到这事还真的归结于这一片的牛人,这个牛人并不是很出名,但是很厉害,厉害到连一代枭雄李自成都不敢惹。
 +
  
 +
===== 一代名将卢象升(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1) =====
 +
 +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天启二年的进士,授户部主事,后来升员外郎,再迁大名知府。
 +
 +
按照这个履历看绝对就是一个文官,但是这人还真是不简单,不仅学习好,体育还好,学习之余经常锻炼身体,那年头锻炼身体的方法很简单,除了舞刀就是射箭,就跟当初品学兼优的王守仁同学一样,除了学问最大的长处就是射箭。
 +
 +
我们这位卢象升也基本一样,不过不射箭,这哥们儿喜欢舞刀,不知道技巧如何,反正这刀舞的很给力,一百三十六斤的练功刀据说能舞的团团转,想象一下就知道这哥们儿绝对是个品学兼优的肌肉型男。
 +
 +
说到这的说句题外话,同样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选择射箭项目的一般都比较冷静,不管什么时候你安静不下来就一定射不好,但是舞刀的就不一样了,这功夫绝对火爆,很受卖大力丸的力士们推崇。我们的卢象升能舞动很重的大刀,从这点看就一定容易冲动,所以说这个兴趣爱好绝对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性格,也能注定你的后半生。
 +
 +
卢象升在当上一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后,政绩上到没听到多少的改进,但是军事上却体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
 +
崇祯二年,北京城遭到满人的突然袭圌击,崇祯皇帝急令各地不惜一切代价驰援,卢象升在当地很快募集到近万人的农民圌工入京,虽然没经过什么大战,但是凭着动作快速还是获得了崇祯皇帝的好感。
 +
 +
第二年就获得了升迁,官封右参政兼副使,并且负责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彻底完成了文官转型,卢象升也给自己的麾下部队起了个很给力的名字,叫:“天雄军”。
 +
 +
崇祯四年的时候,陕西那边已经乱的不可收拾了,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了洪承畴担任陕西总督,同样是文官出身的洪承畴更猛,在朝廷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家丁、仆役为核心组建了所谓的“洪兵”,在陕西境内指哪打哪,最重要的是这个洪承畴心黑手辣,和流寇遭遇很简单,一个字“杀”,而且还是见一个杀一个。
 +
 +
很快,陕西境内的流寇就被这心狠手辣的洪承畴打得不敢待了,全面流窜,大部分就都跑到了挨边的河南北部、山西、河北一带,人多势众的流寇气势汹汹准备北上直取北京,驻扎在山西的卢象升机会来了。
 +
 +
在作家姚雪垠的描写下以李自成为首的所谓农民起圌义军简直就是救世主,但是实际上这帮人用流寇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基本就是走到哪抢到哪,和蝗虫差不多,这几十万的人马准备进军北京就必须从卢象升的辖区越过去,卢象升精心打造的天雄军终于有机会和流寇正面遭遇了。
 +
 +
关于这场遭遇战,史书的描写很简单。
 +
 +
流寇攻城,卢象升率部大胜;
 +
 +
流寇再围城外的冷水村,又被卢象升带兵击败;
 +
 +
随后在石城南部遭遇,再次大胜;
 +
 +
再战于青龙冈,还是大胜;
 +
 +
再战与武安,还是大胜。
 +
 +
虽然简单,但是从几次的战争描述看就能知道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基本上就是撵着流寇杀,几十万的流寇被卢象升带领的一千来人打得满地找牙,四处乱窜。
 +
 +
此次战争的结果是有名有姓(当然这个都不是真名,都只是绰号,现在叫网名)的流寇头目被圌干掉了十一个,俘虏了两万多人,这里面还不包括被卢象升当场格杀的人数,虽然没有详细描述是多少,但是从之后的流寇自己的说法就能看出些端倪来。自此之后这帮子流寇不管往哪跑,就是没敢再动过北上的念头,而且互相转告谁也别往那边去,那边有个疯子叫“卢阎圌王”很不好惹,可见几场战役打下来应该是干掉了不少人。
 +
 +
明末是个名将辈出的年代,各个名将都有自己的特点,向卢象升这样的名将就很有个性,一打仗就喜欢拎着大刀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而且非常的悍勇,骑着马四处乱砍就不多说了,就算是从马上掉下来依然拎着大刀酣战,就杰出的一幕就是和悍匪力战,不仅马被射死,而且自己还被敌人一箭射中前额,凶悍的卢象升依然手拎大刀大呼酣战,这劲头绝对堪比三国时期著名的愣头青“许褚”,在这样一位身先士卒的肌肉男带领下,天雄军各个都争先恐后,打起仗来都不要命,所有的流寇都知道,“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
 +
西边是洪承畴,北边是卢象升,这几个牛人都惹不起,流寇只能向南逃窜。就与当时复杂的局势和卢象升的表现,崇祯皇帝直接命令卢象升带着他的天雄军进一步剿灭流寇。
 +
 +
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总圌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
 +
 +
升官后的卢象升干劲十足,打定了以死报效如此看得起他的崇祯皇帝,当时这帮子流寇已经流传到湖北郧阳一带,以马回圌回、过天星、满天星(看着都眼熟吧,和当今的网名还真是差不多)等人为首的流寇在湖北郧阳一带四处杀戮抢劫,天下震动。
 +
 +
刚到任的卢象升马上带兵前往收拾局面,当时因为这一带的防务较为松懈,在流寇们的互相转告下都跑这来了,数目高达四十多万。而卢象升手下的人马也就一万多人,这个有点悬殊,按说这仗就没法打,能不让这四十多万人来打你就不错了。
 +
 +
但是卢象升还真就不认这个邪,还就带着这么点人马公然叫板,还是老规矩、老办法,指哪打哪,这个卢象升还真不是一般的悍勇。
 +
 +
悍勇归悍勇,但是卢象升不傻,不和你们拉开了打,我一个一个的打,九战九捷,连续干掉了五千多人,连上投降的算上,这四十多万的流寇居然在两个多月就被卢象升给收拾得干干净净(大部分都被卢阎圌王给吓跑了)。
 +
 +
卢象升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功劳,关键是手下愿意玩命,这不仅是因为开战的时候他总是冲到最前头,平常带兵的时候也一样,大家没吃的他也不吃,永远都和自己的将士同甘共苦,所以他手下的军队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他不退就绝没人退缩,都能坚定的和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可以说文官出身的卢象升是个军人天才。
 +
 +
就与卢象升的卓越表现,很快再次升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圌事。
 +
 +
“宣大总督”,这个职位就等于今天的四大军区司令员之一,可以说是一步登天,要知道这些官职的封赏都是在一年中完成的,这在明朝的官员升迁中绝对属于坐着火箭上去的。
 +
 +
卢象升很生猛,但是流寇也不白给,流寇之所以带个“流”字,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极强,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经过多年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
 +
而且,流寇中最强悍的高迎祥部居然神奇的组织了骑兵部队,而且还是好几万人的重装骑兵,要知道当时的明军都没能统一装备马匹,全部配备马匹的机动部队也就号称明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关宁铁骑”的一万来人。
 +
 +
看来,流寇也分三六圌九等啊,高迎祥就是流寇中的战斗寇。不用说高迎祥部很快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但是就是因为主要都是骑兵,战斗和逃跑的机动性都很强,很不好对付。
 +
 +
 +
===== 好钢用在刀刃上(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2) =====
 +
 +
在卢象升负责督办剿匪的时候,流寇们在最强大的头领高迎祥的号召下统一汇集到了河洛地区,流寇们都很会傍大款,而且都知道大家捆在一起绝对比分开强,既然高迎祥很强悍,那我们大家就去跟着你混,天下闻名的流寇基本全都来了,光看名字就知道这帮人很有点来头:闯王、扫地王(估计是家政工出身)、闯塌王(可能是城圌管)、整齐王(很可能有洁癖)等等牛鬼蛇神的全齐了。
 +
 +
卢象升得知这消息后很兴奋,以往逮都逮不着你们,这下好,都到齐了,那也别跑,我把你们一勺烩了。
 +
 +
兴奋的卢象升连夜带兵前往,就怕错过时间又让这帮人跑了,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集结兵马,卢阎圌王圌还是手头那几万人面对三十多万人,都是老熟人了,也不用废话,开打吧!
 +
 +
我这还是老套路,卢象升亲自上阵,抡圆了大刀二话不说上来就砍,第一仗就先砍掉了整齐王部,大胜;剩下的几个王一听说卢阎圌王来了,也毫不犹豫的老办法:跑!这大哥是王中王,我们这些王惹不起。
 +
 +
刚刚上了发条的卢象升很生气,老圌子觉都没睡听到消息就赶来了,刚收拾了个整齐王,饭都没顾上好好吃一顿就赶着来收拾你们了,你们想跑就跑,那跑,给我撵!一路狂奔,终于在洛阳撵上了,穷极无聊的几个王被迫联手大战卢阎圌王,毫无悬念,又是阎圌王大胜;
 +
 +
几个王接着又跑到光州,卢象升就在后面追,在确山遭遇,再次大胜;
 +
 +
几个王又跑到凤阳,这会卢象升没跟着撵,卢阎圌王自己带着兵先到了凤阳,我就这等你们来。闯王、闯塌王、八大王、摇天动等数十万人跑得有点晕,看见滁州,听说这地不归卢阎圌王管,打他,出口恶气。不料卢象升却率领总兵祖宽的关宁铁骑驰援,又是大胜;
 +
 +
几个王眼看这地肯定是过不去了,往回跑吧,又退回了河南,在朱仙镇又被卢象升追上,再次大胜;
 +
 +
流寇又向裕州、南阳一带奔窜,在七顶山附近又被卢象升追上,再次大胜;
 +
 +
经过这几次大迁徙般的大胜后,流寇们赖以逃命的骑兵部队基本都被卢象升全部干掉了,当然,这活凭着卢象升自己还真是干不下来,卢象升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战绩,最主要的功劳还是当时明帝国最强悍的机动部队“关宁铁骑”的一部分已经归属到他的麾下,不然他的天雄军哪来的这么强的机动性。
 +
 +
就此,卢象升认定了作战就必须掌握一支这样的部队,人数不需要多,但一定的精悍和快速机动,关于这点在他给崇祯皇帝的建议上就体现了,卢象升在他的《选用奇兵疏》中就要求建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
 +
 +
最主要的还是经过这几次战役卢象升发现这个明朝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关宁铁骑”还真是好用啊,三千的关宁铁骑就能蹂躏流寇的数十万大军,但是说实话这个还真不是他的嫡系部队,所以后期一旦脱离了对这支精悍部队的控制,卢象升变得有点不会打仗了。
 +
 +
经过卢象升的多次蹂躏,实在难以忍受的闯王高迎祥率领闯塌天、蝎子块等残部南渡汉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很难混,咱们还是回陕西吃羊肉泡吧。而且听说当初老打咱们的那个洪承畴已经不在陕西了,咱们回家看看去吧。
 +
 +
谁承想,陕西那边虽然走了心黑手辣的洪承畴,但是换了个更生猛的孙传庭,归心似箭的流寇们还没到陕西就让等他们很久的孙传庭碰上了,这会很失败,流寇们的马匹已经让卢象升给整没了,跑都跑不了,打吧!结果是横行近半个中国的牛人高迎祥居然被活捉了,惨败,流寇运动从此暂时归于低谷。
 +
 +
正当卢象升和洪承畴信心满满的准备一举搞掂这帮流寇的时候,满人再次来趁火打劫了,再次威胁北京(看到了吧,这就是败家子朱棣迁都惹的祸,动不动老窝就可能被端),卢象升等人被紧急召至北京布防,幸圌运的、活下来的流寇们松了口气,而且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
 +
崇祯九年七月,满人在阿济格和阿巴泰的带领下绕过明军重兵布防的山海关,由蒙古绕道突袭北京,将京师附近洗劫一空,克十二城,获人蓄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
 +
 +
卢象升带兵到的时候满人已经撤退,随后就当时的局势崇祯皇帝任命卢象升就近防务,就近驻扎在宣大地区以便随时防守满人突袭。
 +
 +
卢象升不仅打仗很厉害,文官出身的他在接受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时候,根据当时明军总是缺饷的实际情况大力提倡屯变,以兵养兵,在他的经营下宣大地区居然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成功的屯变政策还被崇祯皇帝大为褒奖,并做为楷模让全国各大军区学习,很有点南泥湾的意思。
 +
 +
卢象升很强悍,但性格上却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人,在国内的剿匪战役中,多次在局部战役获得重大和不可思议的胜利,但是在经过多次的胜利后还是没能将流寇彻底消灭,这点可以说缺少大局观,就是说这人是个优秀的战役指挥家,但不是战略家,这点很重要。
 +
 +
卢象升后期被崇祯皇帝升任兵部尚书,统掌天下兵马,这个岗位不需要战役指挥经验,而是最需要的是战略经营的头脑和运筹能力,这个还真是卢象升的短板。
 +
 +
不过,卢象升上任后还真是尽心尽力,迫不及待想要报效朝廷的他多次要求面见崇祯,与崇祯皇帝沟通对满人的方略,但是恰恰是这点上它体现出了一个典型的愤青性格,一力主战。要知道当时的政局很乱,明帝国一方面要面对虎视眈眈的满人,同时还要不断地收拾那些搅局的流寇,大局观很强的崇祯皇帝的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也就是说对于满人完全可以先和谈,哪怕是割让些土地、给点钱都行,等我把家里收拾好了在收拾你,但就是这个战略完全的得不到大家包括卢象升的认同。
 +
 +
 +
===== 愤青误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3) =====
 +
 +
先声明一下个人观点,“攘外必先安内”这词个人以为绝对应该审时度势的看,千万不要被某党的什么一致对外的宣传误导,明智的说,这仅仅是一项政治手段和策略,而且在明帝国当时(当然还有另一个当时,这个比较敏感,就不多说了),这绝对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并且是非常明智的一招。
 +
 +
明帝国当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双重危机的情况下,必须先缓解一个危机,腾出手解决另一个危机,然后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这饭得一口一口的吃,事得一步一步的般。既然外部危机能通过外交途径缓解就先解决这事,哪怕先给点钱或者好处什么的都成,当初的唐帝国、南宋都是这么干的,而相反,强悍的不可一世的隋帝国包括蒋介石(虽然看到这点,但是迫于压力没能执行)都反过来了,结果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的。
 +
 +
所以说当时和满人和谈换取时间好好的整顿内务,先收拾了心腹大患流寇的袭扰,然后专心经营对满人的战线才是最佳选择,这个可能比较难理解,但是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大家就明白了:
 +
 +
“你有一大院,三妻四妾,牛羊成群,现在有个强盗见天的来抢东西,你很头疼,但是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你家的仆人也见天腰里揣把刀的瞄着你,就想着逮个机会干掉你,然后霸占你的房产、财产和你的三妻四妾,两个都是威胁,一个是要钱的,一个是要命的,你说那个更重要。”
 +
 +
我觉得这么说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吧,满人其实这会远没有那么多的奢望,这帮孙子也就想着多捞点实惠就行,这点明帝国的皇帝崇祯和他的重臣如杨嗣昌之流都看得很明白,但是我们的愤青卢象升就看不明白,在这个关节上和崇祯的决策发生本质的冲突,所以说有的时候愤青误国还真不是瞎话。
 +
 +
其次,卢象升通过多年的剿匪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获取了很多的自信,说句糙话,卢象升这会很是自信,很自以为然,满觉得这事起了咔嚓就能解决。
 +
 +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比较实际,在剿匪后期,卢象升看到了关宁铁骑的突袭能力,用的很顺手,并且很多战斗都开始依赖这支部队,但是这支部队是明帝国的特种部队,满打满算也就万把人,一来不可能都由他指挥,二来就这么点精锐部队,怎么着也得留点家底收拾国内的局势。而卢象升总想着调动这最强悍的部队和满人决战,先不说你能不能打赢满人,但就这点子关宁铁骑消耗光了谁来剿匪?总不能把唯一的家底让你拿去搏命吧,卢象升这点一样看不明白。
 +
 +
当时的大明帝国能打的就剩下这一支部队了,山海关得放一部分,中原地带的留一部分,剩下还得防守皇帝的老窝北京,你总想着把所有家底都拿出来和满人死磕,按照你以往的战绩最多也就是把满人赶出山海关,回头这点人打光了拿什么收拾国内的残局,国家总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你去赌吧。
 +
 +
其实最英明的举措还是让这些人先收拾了境内的流寇,按照经验而言,这帮疯子收拾国内的流寇还是很有心得的,先捡好收拾收拾了,整顿整顿再说下一步。这个大战略,总经理崇祯看到了,他的核心智囊杨嗣昌也看到了,但就是愤青卢象升没看到,以至于愤青卢象升多次的请战,要求带人出去死磕,一副忧国忧民的愤青表象。
 +
 +
崇祯十一年满人再次大举入侵,杨嗣昌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下偷偷的准备和满人议和,这事让愤青卢象升知道后,顿足捶胸的说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明史•卢象升传》。
 +
 +
到了崇祯皇帝亲自召见他的时候问他有什么方略,他还是义正词严的主战,认为一切主张和谈的都是卖国贼,这就是典型的愤青做派,整的原本对他期望很大的崇祯皇帝很是失望。
 +
 +
随后虽然任命了他总督天下兵马,但还是偷偷的告诉杨嗣昌等人别让这个愤青把家底都拼光了。
 +
 +
对于这点,在卢象升即将出战的时候杨嗣昌还千叮咛万嘱咐的说道:“切勿浪战”。话里话外的说的很是明白了。
 +
 +
当然,这些话在愤青卢象升耳朵里都是放屁,都是卖国贼说的话。
 +
 +
关于这次与满人的对抗最后的分工是卢象升率领宣、大、山西兵马,高起潜统领关宁铁骑,决策机构就怕这个愣头青把唯一的家底给折腾光了,被迫做出了这个决策,而且高起潜接到的命令是保住这点家底。
 +
 +
最后关头,崇祯皇帝依然没有放弃卢象升,在卢象升陈兵城外的时候派出杨嗣昌再次密会了卢象升。这回没等杨嗣昌说话,卢象升到先劝上杨嗣昌了:
 +
 +
“文弱,子不闻城下盟《春秋》耻之,而日为媾。长安口舌如锋,袁崇焕之祸其能免乎?”
 +
 +
和敌人签城下之盟绝对是件奇耻大辱,当年袁崇焕就是这么被整死的,你也想这样吗?我能这样想吗?愣是说的杨嗣昌哑口无言。
 +
 +
其实在明朝最可怕的就是所谓言官,这帮人整天的啥也不干,就一件事:四处找毛病挑起是非。真还想不明白明朝最初定这个制度的用意,关于这点崇祯知道、杨嗣昌知道、卢象升也知道,虽然就与国家形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议和,但是谁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包括皇帝本人,所以说这事必须有人扛,或者私底下偷偷的和敌人商议。卢象升统领天下兵马,最好的结果就是他出面,先在敌人面前展示下武力,能震慑决不开战,随后马上和谈,杨嗣昌这回就是代表崇祯想把这个意思转达一下,很遗憾卢象升比较倔,或者他也不愿意替皇帝背这个黑锅。
 +
 +
愤青卢象升决定以死报国,不过话说回来你自己死没问题,你要是准备带着明帝国最后的一点精锐部队一起死,公司总经理皇帝可就不愿意了。
 +
 +
各路兵马特别是精锐中精锐“关宁铁骑”在崇祯的心腹智囊杨嗣昌的默许下,纷纷对卢象升的军命阳奉阴违,最后实际上听从卢象升调遣的还就是他的那点子嫡系部队,加一起也就不到五千来人。
 +
 +
说到这了,还真就得佩服卢象升了,面对这样的难题依然选择了死战,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虽千万人吾往矣,谓之勇”;凭这点卢象升其人还真称得上国家的栋梁,但绝不是脊梁。
 +
 +
卢象升率部在蒿水桥与满人遭遇。
 +
 +
《明史》:卢象升居中,虎大威帅左,杨国柱帅右遂战。夜半,觱篥声四起。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仆顾显者殉,一军尽覆。大威、国柱溃围乃得脱。
 +
 +
这里面陪着卢象升一直死战的虎大威、杨国柱都是宣、大的旧部,之前用的很顺手的关宁铁骑一个都没来,全在太监高起潜那,离他们距离不超过50里,而且在卢象升的一再要求下依然按兵不动,得知卢象升全军覆灭后在高起潜的带领下全溜了。
 +
 +
卢象升就这样挂了,对于一个武将而言这样的结局应该是最好的归宿了,《明史•卢象昇传》中对于他挂了后的事还做了详实的描述,说到什么杨嗣昌就怕他没死,如何如何的,说到这还真的说句公道话。
 +
 +
杨嗣昌和卢象升两人没矛盾,就算是有,也都是为国着想,纯属工作纠纷,而且两人多少还是有点惺惺相惜的,从相互间的对话就能看出,卢象升开战之前还在告诫杨嗣昌千万别学袁崇焕,这样会背上千古骂名的,作为一个愤青能这样劝阻所谓的卖国公贼杨嗣昌就可以看出卢象升也知道杨嗣昌是在为国家、为崇祯考虑和办事,同时杨嗣昌也知道卢象升其人的特点,不然也不会一二再的试图沟通。
 +
 +
所以说满人走狗张廷玉主编的《明史》绝对不能全信。我还真就是想不明白卢象升挂了对杨嗣昌有什么好处,有卢象升在起码还能替他扛很多事,压根就没必要整死卢象升,最多就是害怕卢象升把朝廷的老本赔光了,回头凭什么收拾国内的残局。
 +
 +
关于卢象升,真正研究过《明史》的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这就不一一陈述了,客观的讲卢象升确实是个猛人,而且绝对是国家的栋梁,但是也确实不是国家级的战略家,高度不够,话说回来明朝后期能称得上战略家的还就是孙承宗一人,剩下的全都只是一方面的人才,这点也怨不得崇祯皇帝挂了时候留下了一举千古名言:“众臣误我”。
 +
 +
 +
===== 满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4) =====
 +
 +
明帝国晚期,倒霉皇帝崇祯迫于国内言官们的压力不得已放弃和谈,动用全部军力正面对抗满人,还委任了重臣洪承畴亲自督师,但是还是由于各方的调度问题,连洪承畴这样的强圌权人物都没能收拾得了残局,松山之战全面溃败。
 +
 +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局面,明军还是能坚守住了山海关,只是这会已经顾不上收拾内部的残局了,明帝国最后的一批精锐部队全部用在了抵抗满人,国内空虚,以至于当初被打得满地找牙的李自成瞬间做大,直到彻底搞掂了明帝国。
 +
 +
关于满人入关,先不说政治上的事,反正是不管是对佛教也好、对五台山也好,这算是又迎来了一个跨越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五台山发展的大贵人的最后一个,“两文一武一片旗”的“一片旗”。
 +
 +
在详实说到五台山在满清政圌府治圌下有多兴旺之前,必须正式的告诫大家这帮子旗人都干了些什么,因为我实在是看不惯现在满大街的清宫戏,这些什么阿哥、格格好像都成了偶像和英雄一样,事实上这帮人到底做了些什么。
 +
 +
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我在说到中国历朝历代的时候我都会称之为朝代或是帝国,但是在这个时期我一直只说是满清,最主要是我想让大家牢记这是一群外族人,这点在本质上看和侵占我们国家的八国联军、狗圌日的日本人没什么不同,这是仇恨,无他!
 +
 +
其实我一直搞不懂的是,为什么我们现今的学者和言论都能让大家牢记狗圌日的日本人、八国联军的仇恨,为什么不能正确对待这一段历史呢?我不否认现在的满人和我们一样,但是这也不足以让我们忘记那段耻辱的历史,这是一段中华民圌族被奴役的耻辱史:满清时期。
 +
 +
满清,由满人建立的王朝,中国历史上三次被外族人统圌治和侵入,第一次是蒙古,第二次是满人,第三次是狗圌日的日本人。
 +
 +
如果有人说前两次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话,我就当面给他一大嘴巴,都是外族人的统圌治而且近乎一样的血腥镇圌压,甚至前两次的统圌治比狗圌日的日本人还血腥,作为中华民圌族的一员,历史是一定要正视的,要不就和“走狗奴才阎崇年”之流一样,每回看到或想到这个人我都不由自主的想呸:“呸”!再来一次“呸!你丫的!”,呸完了咱在接着说。
 +
 +
先看段满人无比光耀的历史吧,这些都是满人和清宫戏念念不忘的英雄伟人,也是大家都在清宫戏里熟知的偶像级大人物,看完了大家自己想:
 +
 +
努尔哈赤;
 +
 +
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正月,努尔哈赤下九次汗谕,清查所谓“无谷之人”(每人有谷不及五金斗的汉人),并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捕之送来”,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满语之谓汉人)”。这是在满人统圌治的辽东地区公开的种族灭绝!
 +
 +
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又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对村庄的汉人,“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
 +
可能我们的史料和记载会有人有异圌议,那么就看看作为第三方的朝圌鲜史料是怎么记载的,朝圌鲜的《李朝实录》:光海君十三年五月:“时奴贼既得辽阳,辽东八站军民不乐从胡者,多至江边……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
 +
 +
努尔哈赤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强圌权使境内的汉人全部给八旗兵当奴圌隶,当奴圌隶就和他们一样,剃头。
 +
 +
要知道这个剃头还真不是件小事,中华民圌族自古的传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中华民圌族提倡了几千年的孝道的基本表现,努尔哈赤应该也知道这点,但是作为满人的他还就是要在这点彻底粉碎中华民圌族的骨气,让你们永远都变成满人的奴圌隶,不服气、不剃头的就杀,剩下的统统划到八旗兵名下当奴圌隶,所以说才会有“奴才”这样应景的称谓。
 +
 +
皇太极;
 +
 +
老爹被袁崇焕的大炮给轰死了,皇太极对于袁崇焕是恨之入骨,但是又无能为力,有袁崇焕扛在山海关一带,满人还真就没辙。
 +
 +
军事上没办法,有汉圌奸给出主意,绕道内蒙古直接进攻中原,皇太极期间这样的战略大迂回用了三次,而且三次都深入中原,抢东西、抢人,抢不走的就杀。
 +
 +
“掠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运河之水变红!掠人口几近百万,皆充各旗为奴”。
 +
 +
这时满人的策略更简单明了,就是入关抢东西抓壮丁杀人三件事,说白了满人这个时候还是有一技之长的,杀人!这就是当时的八旗子弟的最大本领,必须抢够足够的人供他们奴役,抢不走的就杀,让你们也别过好,这点他们还真是干的淋漓尽致。
 +
 +
顺治和多尔衮;
 +
 +
在汉圌奸的引领、李自成的搅合、再加上明朝自己内部不断争斗等多项利好条件下,满人终于战战兢兢的入关了,战事顺利的连他们都预料不到,汉圌奸队伍越来越大,而且汉圌奸们打起仗来貌似比他们还很,还能杀。
 +
 +
主子满人一方面疯狂的抢掠,另一方面赶紧加大“留发不留头”的政策实施,他们深知要想彻底消灭中华民圌族的骨血就必须从本质上打圌压,彻底粉碎你们的传统、文化和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奴役汉人以稳固满人的统圌治。
 +
 +
《清史》:“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
 +
 +
“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
 +
这些政令的执行拉开了征服和奴役中国人的序幕,坚定执行和制定这些政令的就是大多数清宫戏、格格戏中的英俊睿智的那个家伙。也正是在这个聪明睿智的多尔衮的统圌治圌下一幕幕血腥屠圌杀在中华民圌族的土地上上演。
 +
 +
“扬州十日”
 +
 +
公元1⑥45年4月,清军围扬州。历七昼夜。二十五日城破,许大抢十日!十天之后,扬州的男人们被屠圌杀殆尽,繁华都市顿成废墟。仅扬州一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不光是杀,任何妇女都有可能抓圌住被成群的满人八旗兵轮圌奸!
 +
 +
“嘉定三屠”
 +
 +
清廷“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命令一下,嘉定、江阴军民发出“头可断,发决不可雉”,公元1⑥45年7月嘉定城破后,清军开始屠圌城!
 +
 +
清兵一走,四散逃亡的民众又再度聚集,一位名叫朱瑛的反清义士率五十人进城,纠集民众,又一次占领控制了嘉定。随后遭到清军的再次镇圌压,因嘉定居民闻风逃亡,这一次的目标主要是城郊,再屠圌城!
 +
 +
8月26日,绿营把总吴之藩造圌反,连平息吴的造圌反外带屠戮平民,嘉定城内外又有两万多人被杀,三屠圌城!
 +
 +
史载:在满清的三次屠圌城中,嘉定城内民众无一投降者。给嘉定城民众喊个好,好!
 +
 +
“江阴屠圌城”
 +
 +
江阴从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两个多月期间,清军屡攻不下,丧亡“三位王爷和十八员大将”,八月二十日,江阴城被清军攻破。公布“满城杀尽,然后封刀”的悍然命令。
 +
 +
屠圌城!这次屠圌杀达十七万两千人,整个江阴城仅余53人。
 +
 +
公元1⑥49年,满人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屠圌城!
 +
 +
公元1⑥49年,满人占四川与张献忠互相攻占,据满人自己的说法是“民圌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当时满人张圌贴的公告!干什么就不说了,几乎四川全省屠净(约300万人)!关于这个,具体可以参见哥们儿的另一部“峨眉山篇”。
 +
 +
同年在大同,以总兵姜镶为首的山西再掀反清运动,清宫戏中睿智的多尔衮悍然下令“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圌城!
 +
 +
公元1650年,满人走狗汉圌奸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屠圌城!(约70万人)。
 +
 +
济南屠圌城、昆山屠圌城、南昌屠圌城……无语中!
 +
 +
大家可以自行参考以上数据,要知道近代的狗圌日的日本人著名的南京大屠圌杀是近30万人,而且是现代战争,要知道那会还是冷兵器年代,是用刀砍的!
 +
 +
===== 流毒就是阎崇年之流的走狗奴才(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5) =====
 +
 +
之前的内容大家都看到后,我不知道大家会是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我的心情很抑郁,很憋。再回头想想那些个走狗奴才文人“阎崇年”之流这些奴才的王圌八蛋在说些什么:
 +
 +
“满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人永恒的骄傲”。
 +
 +
“清军入关更多的是促进了民圌族融合,其中造成某些局部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
 +
“清兵入关掳掠,很难说悲,应该称喜”。
 +
 +
“辛亥革命只是清王朝新政的延续”。《走狗阎崇年语录》,我呸!
 +
 +
奴才就是奴才,永远都是,就算你披上了所谓的文化外衣,你还是走狗!还是奴才!还是一样舔圌着脸出来被人追打,被人嘲笑!
 +
 +
不想再对走狗奴才说三道四了,现实会给一个真实的评价的,幸好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热血青年,有人去收拾这老狗圌日的。对于这狗东西鼓吹的满清伟大的统圌治我们先看看最初的事实吧:
 +
 +
满人顺治七年十二月宣大山西总督佟养亮:“大同、朔州、浑源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
 +
 +
满人顺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宣大巡按金志远题本的《明清档案》:由于“城破尽屠”,只好请求释放剩下的5个“无凭究拟”的犯人。
 +
 +
《朔州志》:“城破,悉遭屠戮”。
 +
 +
广州大屠圌杀,一向被满人官方所封闭,在中国的史料很难得到具体的数据考证,但是基于广州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很多的西方资料可以证实,而且这些来源于第三方的资料就现在而言,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满人的记录真实的多。
 +
 +
意大利籍耶酥会士卫匡国(英文名字叫MartinMartini)在《鞑靼战纪》中记述:
 +
 +
“大屠圌杀从11月24日一直进行到12月5日。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反叛的蛮子!”
 +
 +
所谓的反叛就是不愿意剃头的汉人、平民百姓,军队屠圌杀这些平民百姓的理由只是不愿意违背千年的传统,仅此而已。
 +
 +
直隶省“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卫周元,痛陈民苦疏);
 +
 +
河南省“满目榛荒,人丁稀少”(李人龙,垦荒宜宽民力疏);
 +
 +
湖广两地“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刘余谟,垦荒兴屯疏)……
 +
 +
据《中国人口地理》:明朝人口高峰为一亿五千万人,满人入关第二年(公元1⑥45年)为八千万人,三十七年的野蛮屠圌杀,使全国总人口估计减少了近一半,也就是七千多万人。没概念吧,那就对比一下另外两次外族入侵的数据:
 +
 +
南宋靖康之难人口减三成,约三千六百万人;
 +
 +
蒙古灭金、宋人口减少四成,约五千万人,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的金统圌治地域和部分南宋统圌治地域不足十分之一;
 +
 +
日寇侵华二千五百万人惨遭屠圌杀,但总人口未见减少。
 +
 +
不对比不知道差距吧,满人为了达到彻底消灭汉人的文化、骨血和精神在这期间做出的只有一个字“杀!”结果就是全国上下:“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
 +
这就是走狗奴才阎崇年之流的骄傲,走狗奴才阎崇年,你丫再厚着脸皮出来签名售书我就去抽你!呸!你个王圌八蛋!
 +
 +
可悲可叹的是,现在的不仅是老严这样的一个走狗,很多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都忌讳很深,更多的浓重笔墨都在努力展现满人后几位皇帝的所谓英明、所谓盛世,一再的鼓吹所谓的康乾盛世的繁荣,而且更有甚者为了印证满人统圌治的英明还能举出很多的反正,比如经过几年的努力后这些地方不仅没有延续当年的萧条,而且还再次繁荣兴盛,而且远比明朝期间更繁荣、更兴盛、人民更加的安居乐业,那我们就再来看看所谓的康乾盛世的盛况:
 +
 +
首先是人口:经过战乱后的恢复,满人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圌年),经过这位被文人鼓吹的明主的统圌治六十年的治理后人口首先就突破了一亿;满人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不仅完全恢复勃勃生机,而且再接再厉的突破了三亿。
 +
 +
很多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圌治者勤政和不断努力的结果,从这些数字就能看出满人政圌府是多么的努力恢复经济。
 +
 +
但是事实呢?我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简单讲之前的朝代,人口萧条是因为粮食不够,但明末期间我们引进了番薯、玉米(这两农作物都是外来物种)等高产粮食作物,正是这些农作物的在中国的全面推广,解决了之前困扰中国政圌府多年的吃饭问题,也正是解决了吃饭问题才有了这样的“人口膨圌胀”。
 +
 +
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并不是满人干的,这是明帝国的汉人们干的,满人在这件事上完全是窃取了明帝国的功劳,说实话可耻之极。
 +
 +
人口增长了,但是不是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才是考验统圌治者的能力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全国人民过得幸福不幸福的问题,关于这点,不用看满人自己写的历史,那些都是狗圌日的阎崇年之流编的,我们还得参考第三方的数据。
 +
 +
《英使马戛尼的中国行记》:“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圌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圌圾都被人抢着吃!”
 +
 +
这就是英国使者马戛尼在所谓康乾盛世时期的描述,更为现实和客观的他干脆把满清政圌权形象的比作“一艘破烂不堪的巨大船舰”,预言它将“不再有纪律和安全”。结论是“中国人”已经退化到了“半野蛮人”时代,他所见到中国人在这时是奴圌隶,是满人的奴圌隶。
 +
 +
工业和轻工业:谁都知道在宋代我们的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虽然这个朝代很怂,但是说实话,这个朝代是个开放自圌由的年代,也是个经济腾飞的年代)。
 +
 +
虽然经过蒙古元朝的大破坏但是也在逐步复苏,在之后的明代工商业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
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棉布已经完全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圌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生产技术和产量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一种说法是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重还要高。
 +
 +
明帝国的失败根源我们不多说,这确实是姓朱的不争气。
 +
 +
但是再看看之后的满清:铁和布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品总产量不仅未能保持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连恢复到明代的水平都没有。
 +
 +
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末期,中国工业产量仅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远远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这难道就是所说的时代的进步?
 +
 +
 +
===== 中国人永恒的骄傲?(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6) =====
 +
 +
事实上,在满人统圌治和奴役期间,对中国的政策就是掠夺和索取,从来就没打算建设,说句过分点的话很多方面甚至不如狗圌日的日本人,本质上看就是纯粹的殖民地统圌治,我不想就这事和谁展开争论,我只列举数据大家自己看。
 +
 +
当年的山西省产好铁,满清政圌府为了锻造更多的杀人屠刀就向山西的冶铁户不计后果的全面征铁,所征之数不断增加。
 +
 +
雍正时征2.5万斤,乾隆时增加到5万斤,嘉庆时又增加到20万斤。
 +
 +
同时,为了控制经济的发展和铁制品的买卖,满人政圌府还下令:“闻开矿之事,甚无益于地方,嗣后有请开采者,悉不准行”,强行关闭了绝大多数的民间炼铁作坊,对于不能封闭的冶铁厂,则抽十分之二的重税。
 +
 +
到满人乾隆时,全国合法的铁矿厂只有九十三处了,要知道这会的欧洲己经进入工业革命了。
 +
 +
再看看纺织业,当年的潞安府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丝织业中心,潞绸精美,被满清列为贡品。
 +
 +
这可不是什么满人的功劳,这绝对是历史由来已久的事实,也看看历史数据吧,在明朝期间,潞安府有机织1.3万多张,明朝派造3000匹;到了满清时期仅剩织机300张,居然还是派造3000匹,致使“机户支价赔累,荡产破家”,苦不堪言的机户只能选择逃走,直到全部逃光,潞绸在历史上消逝,这是才算完,到底是掠夺还是建设,大家自己看,自己想吧。
 +
 +
还有著名的松江棉纺织业,松江是之前明朝政圌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苏松财赋半天下”的美誉。然而松江圌的棉纺织业到满清时期也同样开始全面退步。
 +
 +
《阅世编》: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计,少亦以万计”,而到了满清,“标客巨商罕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
 +
之所以列举这些数据就是为了说明中国的经济在明朝是自圌由发展的,而且发展的很快,按照这个速度的话中国极有可能很早就过渡到资本社会,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们绝对还是世界的老大。但是在满人的统圌治圌下不仅没能进步,反而在各方面都是退步。
 +
 +
由此可见,经济上的满人政圌府的政策更多的不是鼓励发展,而是贪得无厌的索取。
 +
 +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难怪,毕竟他们是侵略者,索取是正常,要是他们能认真的建设那才是出鬼,谁让汉人不争气,这事怨也只能怨我们自己,也只能自己骂自己,因为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这样,我们在淡忘仇恨,淡忘历史,甚至淡忘自己祖先。
 +
 +
经济上的事就不多说了,满人疯狂的掠夺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私欲,我们只要能正视这段被奴役的历史也就算了,谁让我们自己不争气啊。
 +
 +
但是还有一个最核心、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满人为了维护统圌治,在文化上对中华民圌族的毁坏必须让我们牢记,中华民圌族几千年的渊源历史文化文明在满清期间被损毁得几乎消亡殆尽。
 +
 +
几次大兴文圌字圌狱这样大家都知道的大事就不多说了,基本大家也都知道一二。
 +
 +
可以准确的告诉大家什么康熙、乾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所谓的学习了汉人文化的英明皇帝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的贯彻他们的奴役统圌治,康熙读书是为了什么?他自己说的:“平汉人之策,当以汉制汉。”这就是所谓的明主读书的目的,这也就是满人贵圌族一直倡导的“以夷制夷,以汉制汉”,可悲的是我们是“夷”。
 +
 +
更有甚者的是他的后继者乾隆自己号称才子,所谓的才子不仅在政治上大面积的制造文圌字圌狱,更又通过编撰所谓的“四库全书”(这个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和珅和纪晓岚联通乾隆干的那事,拜托几位名角演得不错,收视率很高,四库全书的大名也能家喻户晓)淡化汉民圌族文化意识。
 +
 +
关于这部四库全书这可不是我瞎说的,也不是我的一家之谈。
 +
 +
满清在编纂《四库全书》的原则就是:“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为什么就不说了,因为他们就是这些所谓的“夷”,这算是文字上的改动吧,反正能看懂就行,不去计较了。
 +
 +
但是满人为了在文化界推崇所谓的《四库全书》,开始大面积的销毁大批存留依旧的汉文史资料,这事干的就很扯淡了,满人试图用这部他们编撰的史书来顶替中华民圌族几千年的所有文明。
 +
 +
对于这部《四库全书》各家都有自己的见解:
 +
 +
鲁迅先生对此的评价精辟而且简洁,就一个字:“贼”;
 +
 +
吴晗先生评论:“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
 +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被统圌治的朝代,就是被无数当代编剧、作家粉饰太平的年代,对民圌族对国家真正意思耻辱的年代。
 +
 +
有一个事实我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在满清末年,另一伙外来人(八国联军等等吧)入侵中国的时候。这帮满人贵圌族统圌治者的第一念头是“保大清不保中国”。
 +
 +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满清最高统圌治者根深蒂固的思想,其统圌治奴役汉文化的嘴脸暴露无遗,不过话说回来,满人这思想也无可厚非,都是强盗,何苦为难自己人呢,大家都盯着中国这块肥肉,那就把我碗里的分一点出来吧,反正也不是我的。
 +
 +
所以说,我就一直不承认满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我一直只认为这期间中国只能算是一个满人的殖民地,这不是我们的历史,不是我们的文明。
 +
 +
我们是个源远流长的民圌族,我们是个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曾经引领整个世界的中心。
 +
 +
到了满清我们是什么?在满人面前我们要自称“奴才”;要叫主子;连百家讲坛的名人如纪连海、袁圌腾圌飞这样的牛人都不称那些满人皇帝的名讳,而恬着脸称“康熙爷!”、“乾隆爷”!爷你大圌爷的!看你丫那奴才相!
 +
 +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思想,姑且不说什么格格、阿哥的满天飞,连大汉圌奸尚可喜都要重修陵寝了:
 +
 +
“据辽沈晚报报道,在辽宁省及海城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抢救、保护下,清代平南王尚可喜陵园的修复工作被正式提上日程,在尚可喜安葬之地——海城市八里镇小新村整修陵寝,重建纪圌念馆、展厅。历经3年的修缮,尚可喜纪圌念馆、展厅已正式落成并对外试开放。”
 +
 +
政圌府还是满人吗?要不是的话还真是可悲!可恨!国父孙中山先生先生革命的时候最打动人心的口号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如果有人说这里的鞑虏是所谓的海外诸国的话我就用大耳刮子扇他,这里的鞑虏就是满人,这点确切无疑。
 +
 +
孙中山先生就是要推圌翻满人的统圌治,建立我们自己的共和、民圌主政圌府。
 +
 +
满清奴役统圌治的结果不要说别的,看下最简单的结果大家就明白了:
 +
 +
发明火圌药的民圌族听见炮响和火炮声吓得不知所措!
 +
 +
发明指南针的民圌族不知道航海!
 +
 +
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民圌族古书几乎荡然无存!
 +
 +
这就是结果,这就是所谓的进步。
 +
 +
 +
===== 满人和佛教(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7) =====
 +
 +
满人和最早的蒙古人一样,都是原生态宗教“萨满教”的信徒,对天神地支的崇拜十分流行,没有什么修道之人,大部分事都是巫师说了算。
 +
 +
满人最早称后金,继承的还是金那会的部落体圌系,就与这种传承,满人对佛教也多多少少有些接触,早在入关以前就与西圌藏的喇圌嘛教有过联络。
 +
 +
事实上,关于这点我很是佩服喇圌嘛们,这天各一方的还真是不嫌累啊,从这点看喇圌嘛就比和尚更有奋斗精神,更立志。
 +
 +
在满人趁火打劫占领了中国后,野蛮的满人发现自己原来当年的蒙古人一样,文化上缺失的还真不是一点半点的,各种统圌治手段和政策都严重的缺乏经验,但是满人很狡猾,认真了研究了蒙古人完蛋的历史,制定了“以夷制夷”这样的统圌治原则,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就需要大量的汉人站出来,站出来充当满人的走狗、汉圌奸和爪牙。
 +
 +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部分汉人很提劲,很给满人主子面子,一大批汉圌奸勇敢的站出来了,以范文程、洪承畴等等为首的汉圌奸团队发挥了积极效忠主子的劲头,用他们在明帝国学到的治理经验努力的巴结和迎合他们的新主子“满人”。
 +
 +
具体的政治措施我就不说了,只说佛教相关的,可以说之前的满人对于佛教管理可以说毫无经验可谈,但是在汉圌奸们的协助下,满人呢完全吸收了明帝国的这套管理体圌系,也是在京设僧录司,下设左右善世、阐教、讲经、觉义等;各府、州、县各设僧纲、僧正、僧会等管理人员,中央的由满人政圌府直接任命,地方的由地方官拣选,然后统一上报审批,“具结详报督抚,由督抚咨部派劄补授,年终汇报吏部。其钦记由该省布政司给发。”
 +
 +
这些政策和管理结构看着眼熟吧,其实这些也不是明帝国原创,这些还都是蒙古人在当初的汉圌奸帮助下整出来的,可以说蒙古人的元朝在这个佛教管理方面还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精心策划的整体体圌系居然被沿用了近千年。
 +
 +
在这样现成的管理模式下全国佛教都被严密地控制在所谓的僧官手中,但是僧官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独立的权力,只是执行世俗政圌权任务的工具,因为这个僧官的任命还是政圌府说了算,让你干圌你就干,说拿下就拿下。
 +
 +
为了严格控制佛教的发展以免威胁政圌府管理,满人在汉圌奸们的协助下还严格规定了关于出家和从业的规定。这些都严格的写进了《大清律例》里,比如不许私建或增置寺院,不许私度僧尼,严格执行出家条件,严厉制裁淫圌乱僧尼等等,可见佛教的管理这时已经列入了国家的基本国策中。
 +
 +
满人的皇帝们表面上集体崇佛,甚至野史还有顺治出家之说,可见崇佛到了什么地步,这个野史可信度比较低,就不多说了。
 +
 +
随后,继任的康熙曾经六下江南,只要是到了名山大寺,都像模像样的书赐匾额,这点被一心要向他学习的孙子乾隆学走了,一笔烂字打油诗写的满天下都是。
 +
 +
还有,雍正号称对禅宗颇有研究,自号“圆圌明居士”,唆使汉圌奸文人撰写《御制拣魔辨异录》,直接攻击已经圆寂了近百年的禅宗大师“法藏”,其原因就是因为法藏大师“危言深论,不隐国是”的理论被当时的明朝士人所敬仰,而且法藏的禅学思想得到明末清初的大儒黄宗羲等人的赞赏。
 +
 +
为了政治目的的雍正直斥法藏等人“实为空王之乱臣,密云(圆悟大师)之赋予,世出世法并不可容者”。
 +
 +
最后还是不解气的他以“天下主”的身份,敕令地方官吏详细查明法藏一支所有徒众,试图在组织上彻底摧垮。就这一件事就能看出雍正其人的和其所代表的满人嘴脸,到底是不是崇佛也能看出些端倪来。
 +
 +
在满人乾隆年间,完成了由雍正开始的汉文大藏经的雕刻,满人和汉圌奸称为所谓“龙藏”。
 +
 +
公元1773年,满人乾隆又组织人力将汉文大藏经译成满文,经18年完成,与由藏文译成的蒙文大藏经同时雕印。
 +
 +
这些看着都好像是兴旺佛教的重大举措,但是在他的诏书内容中就能看出其用心何圌在了:翻译满文藏经的目的,不在于要人们懂得佛教的哲理,而是使他们“皆知尊君亲上,去恶从善”。
 +
 +
看到了吧,满人崇信佛教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佛教蛊惑汉人,让汉人不仅从外表,还要从内心安安心心的做满人的奴才。
 +
 +
在满人所谓的皇帝不断的鼓动下,佛教整体在满人统圌治初期很是兴旺发达了一阵,据《大清会典》的统计,满清初期各省官建大寺6073处,小寺⑥409处;私建大寺8458处,小寺58682处。有僧110292人,尼8615人。总计寺院79622,僧尼11⑧907人。
 +
 +
到了满人乾隆期间的公元1736年至公元1739年共发出度牒340112张,这都是满人官方的统计,而实际上在民间之前的私度并没被完全制止。按照虚一点的估算的话全国应该有80万人从事和尚这个职业。
 +
 +
以上是满人统圌治期间的佛教整体态势,佛教作为统圌治阶层重要的蛊惑手段可以说在满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内地的佛教事业昌盛,而且在满人皇帝的极力推崇下很多当官的也开始接触并努力学习佛教,毕竟主子见天的咕噜这东西,当奴才的要是跟不上的话,这个奴才很可能就当不上了,这对于汉圌奸奴才而言绝对是要死要活的大事。
 +
 +
满人在内地是通过佛教宣扬效忠,对外则是通过喇圌嘛教拉近满蒙藏的关系借以维护这几个区域的统圌治。
 +
 +
前面已经说过,还在满人野蛮成性的时候,喇圌嘛教就不远万里的传至关外,这点还真的拜托早期接受喇圌嘛教的蒙古人,喇圌嘛教的传播还就是通过蒙古人的崇信才进入到满人的。最早期的时候皇太极就开始了与西圌藏达圌赖喇圌嘛五世(罗桑嘉措)的联络,互致问候,五世达圌赖绝对是个杰出的政治人才,很早就能看出这样时局的变化,还真是值得佩服啊。
 +
 +
满人入关后不久,最早的顺治就多次遣使去西圌藏问候达圌赖、班禅,达圌赖和班禅也派人到北京朝贺。
 +
 +
公元1652年,五世达圌赖还率班掸代表应请入京,满人封达圌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圌赖喇圌嘛”,明里暗里的表明承认他成为藏蒙两地喇圌嘛教的领袖。
 +
 +
公元1682年,一代政治天才五世达圌赖圆寂,据有天山南北的蒙古可汗噶尔丹,与掌握西圌藏政圌权的巴桑结嘉措两人马上决定抵抗满人的统圌治,这两人的反抗还真是历史史实,关于他们的故事基本大家都知道,这还真的感谢金庸先生,不过这两人可还真不是金庸先生笔下的无能、好色、愚蠢之辈,还都是雄霸一方的英杰,起码都是民圌族英雄。两人联手东图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北攻漠北蒙古。
 +
 +
面对这两哥们儿的咄咄逼视,满人皇帝康熙采用了分化瓦解的措施,公元1688年,漠北蒙古由哲布尊丹巴率喀尔喀部归降;
 +
 +
公元1691年,封章嘉喇圌嘛为“呼图克图”,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全力推广蒙古佛教事务(这招很阴险,和当年的李圌世圌民差不多,关于章嘉活佛事迹后面还会说到),这是分化蒙古势力的手段,结果就是葛尔丹先挂了。
 +
 +
对于西圌藏,满人皇帝康熙更直接,当时的西圌藏上层一直为争夺六世达圌赖的职位而内斗不已,也就是这样的内部争斗才有了巴桑结嘉措的崛起。
 +
 +
公元1713年,满人皇帝康熙干脆遣使册封五世班禅罗桑耶歇为“班禅额尔德尼”,为黄教树立了另一领袖,不等你们争斗了,我这直接封一个,等你们整明白更好,我这更好分权统圌治,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公元1720圌年,满人分兵两路进藏,以武力威胁册封格桑嘉措为达圌赖六世。
 +
 +
满人很狡猾,为了更好地推广佛教和维护统圌治,干脆废除了主管俗世的第巴职位,设立四噶伦管理西圌藏地方行政事务。彻底的实行政教合一,藏区就这样被完全的宗教化了。
 +
 +
满人政圌府和喇圌嘛的关系很微妙,可以说是满人整个统圌治政策的重要部分。
 +
 +
入关之前,满人采用满、蒙联合的手段对付明王朝,这期间是通过喇圌嘛拉近关系制造矛盾;
 +
 +
入关以后,为了巩固统圌治,更是通过喇圌嘛上层控制边疆地区。
 +
 +
满人康熙说的很直接:“蒙古惑于喇圌嘛,罄其家赀,不知顾惜,此皆愚人偏信祸福之说而不知其终无益也。”看到了吧,明知是愚惑无益,却还是多方扶植,其根本目的就是“除逆抚顺,绥众兴教”。
 +
 +
整个满人统圌治期间对待蒙古和西圌藏都是这个办法,满人乾隆在《御制喇圌嘛说》碑中更明确地指出:“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达圌赖、班禅),各部蒙古一心归之。兴黄教,即所以曳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番僧也。”可见满人推崇喇圌嘛教的用心。
 +
 +
在满清的扶植下,喇圌嘛教在全国,特别是在蒙藏和三北地区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仅西圌藏一地,在公元1737年属于达圌赖的寺庙就有3150多所,喇圌嘛302560人,农奴121438户;属于班禅的寺庙327所,喇圌嘛3670人,农奴6752户,总计寺庙(属黄教的)3477所,喇圌嘛316230人,所属农奴128190户。
 +
 +
到了满人快完蛋的时候也就是满人光绪期间(公元1882年),黄教光大寺庙就有1026所,僧尼491242人,在加上其他派别的(包括部分甘、青、康藏族地区)寺庙25000余所,僧尼76万余人,规模宏大吧。
 +
 +
看到上面的数字我想大家应该有所明白了吧,就这点而言,满人比李圌世圌民更狠,满人在初期极力拉拢蒙古和西圌藏一起折腾明帝国,在他们完成统圌治后很害怕再有什么人走上和他们一样的老路,为了以绝后患开始了苦心积虑的推广佛教,防止你们造圌反就得限制你们的发展。
 +
 +
按黄教戒律,首先是僧尼不得婚嫁,这个后代就能控制;其次喇圌嘛一般不事生产,特别是不能从事农业生产,这个再生产和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了限制。就他吧!只要认真的推广和给予大力的扶持,这项事业一定能在这两地方得到发展,这样的结果既能控制你圌的圌人口(都出家了,谁还能生育),又能控制你的经济,简直就是上上之选。
 +
 +
在满人的阴谋算计下,喇圌嘛人数到后期已经占到当时藏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同时喇圌嘛寺仅在前藏地区就有三千余所,喇圌嘛多达三十余万,而当地从事生产经营的百姓则只有十二万多户,这个倒挂很是神奇吧,能不能和会不会发展我想不用我再多啰嗦了吧。
 +
 +
蒙古也差不多,这样的数据就更明白了吧,不干活的人占到一多半,这就是对于这两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的直接影响。
 +
 +
这些喇圌嘛最早都是在满人扶持下生活和工作的,但是一旦已经形成了规模,满人就放手了,你们自己管自己吧,得!两地儿的所有财力物力都得用于这个事业的发展,要是还能有精力想点别的事才真是出了鬼了啊。
 +
 +
果然,蒙古和西圌藏从此就再也没能折腾出什么动静来,虽然满人的手段伎俩很卑劣,但是另一个结果却是维护了中国的疆域和领土,这点不管怎么说满人还是有些贡献的,平心而论,这些地方在他们之前还真不是我们的地盘。
 +
 +
当然,同理,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东北、南亚包括钓鱼岛等等我们之前的地盘也被满人给折腾干干净净,这事应该算是两清了。
 +
 +
满人大力发展的喇圌嘛教兴旺昌盛,当然不仅是在外围,在内部同样落地开花,这样的利好政策再次幸圌运的花落五台山,五台山再次因为特有的青黄两庙的发展格局受到至高无上的礼遇。
 +
 +
 +
===== 金五台应运而生(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8) =====
 +
 +
在很多的史书中,特别是满人和汉圌奸文人编撰的史书上,对于满人几个皇帝最大的施政纲领的描述都会有个字眼叫:“施仁政”。
 +
 +
要是看看他们的史书还真能被他们给忽悠过去,从顺治到康熙再到乾隆都这套词儿,似乎这几个满人皇帝和他们所代表的满人政圌权还真是那么回事。
 +
 +
事实就不用我再重复了,以多尔衮为首的最初统圌治者嗜杀无度,整个中国有想法的汉人基本都被杀光了,总不能都杀了吧,总得有人给他们当奴才干活吧,满人很贼,差不多的时候就给你来个仁政,政治纲领方面的“仁政”还怕说的不全面。那好,再给你整个教义和思想,在这样的前提下首先是这几个满人见天的鼓吹什么“仁孝”,在孝道上极尽之能事,什么太后、太皇太后都被由上而下的尊崇不已;
 +
 +
其次,历史上忠君的著名人物“关羽”也被大力的推成了偶像级巨星,一个武夫成了“大帝”,真不知道他的大哥该怎么叫;
 +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推崇佛教,但是他们推崇的佛教不是慈悲为怀(这点问问他们自己就知道了),他们推崇的是逆来顺受。
 +
 +
政治高压再加上思想灌输一起来,说什么也得把汉人彻底整成奴才才行。
 +
 +
在满人和汉圌奸文人的筹划和蛊惑下,忠君爱国、逆来顺受等等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的开始推广了,一得忠、二得忍,忠就是忠于满人,从心眼里认同奴才这个角色;其次就算是主子给你气受了也得忍着,因为只有忍才能获得新生,这辈子的苦都是为了来生或是挂了后去西方极乐世界;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帮狗圌日的自己为什么不忍。
 +
 +
佛教、喇圌嘛教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都得到了大力的扶持和发展,市场前景空前看好。
 +
 +
佛教受到重视,但并不是汉传佛教受益,一来满人最早接触的佛教就是喇圌嘛教,这个感情方面和思想方面多少都会有所倾向;其次这还是政治需要,满人之所以能顺利搞定明帝国,除了精干的汉圌奸团队外最关键的还有两盟友,蒙古人和藏圌人,但是这两盟友在满人得势后并没能享受到盟友的胜利成果的分享,反而从当初的盟友变成了下属。
 +
 +
本来的平等关系在创业成功后居然成了下属,这两盟友很是不服,之后的分别造圌反也顺理成章,当然,满人秉承了一贯的原则,剿杀了事。
 +
 +
但是,满人很担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事没完没了的很纠结,喇圌嘛们顺应时代的接受了化干戈为玉帛的的重要任务,西圌藏首先在这套路子下被顺利消弱了,蒙古更惨,为了全面保证喇圌嘛教的全面渗透,满人政圌府专门明确规定:
 +
 +
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圌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圌嘛;也就是说你家人甭管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这绝对比天朝的计划生育来的更有效。
 +
 +
而且最关键和最实惠的是,只要出家就由满人政圌府管了,不用种地、不用干活,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
 +
这种卑劣的手段不用我再解释效果了吧,满人折腾的曾经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蒙古人越来越少,都成了喇圌嘛了,喇圌嘛越来越多绝对也是麻烦事,都不干活谁养活啊,得!全到地大物博的中国去吧,去那接着给我挖掘信徒,推广教义。
 +
 +
但是这样的政治举措首先必须得给这些游手好闲的群体找个地方落脚啊,这地儿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多少还得有些群众基础,同时最关键的得是一风水宝地,这就是我们的五台山被选中的政治原因。
 +
 +
题外话:关于五台山风水的认识这点上,我国历朝历代的政圌府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唯一傻不拉及没看出来的就是我们的风水鼻祖道教,唉!所以说道教的道士要是给你看别的还行,看风水您还真的考虑清楚,慎重慎重!
 +
 +
五台山就是在这个前提下首先得到了满人政圌府的重视,离北京近,离蒙古也近,一来安置费用比较节省,二来万一万一出了问题也好收场,从北京到五台山骑马也用不了几天,部队好调动,这是五台山被看重的地理原因。
 +
 +
其次,迷圌信落后的满人认为文殊菩萨的另一种称谓“曼殊”,和他们的发祥地“满洲”听上去差不多,这事经过大家推崇和宣讲,起码能在佛教界获得高度认可。
 +
 +
虽然这种说法很多人不信,但是满人皇帝乾隆在公元1786年去五台山的时候,按照厚脸皮的惯例还是写过了一首题曰《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的七言律诗(此诗被马屁文人和喇圌嘛用用汉、满、蒙、藏4种文字镌刻于汉白玉质地的四方碑石上,该碑现存于五台山菩萨顶大文殊院东院,大家去了可以看下,反正我看了后吐了口口水)。
 +
 +
诗中末两句为:“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
 +
 +
当然这诗连上字都是一团臭狗屎,不过自诩为文治武功都很了不起的满人皇帝乾隆害怕别人看不懂自己这首二流子打油诗,还专门加了个注解:“曼殊对音即满洲。今卫藏呈进丹书均称曼殊师利大皇帝。竺兰宝号与我朝国号相符,用征亿万年无量福祚也。”
 +
 +
我想,这大家应该都看明白了吧,满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身份,居然厚着脸皮把印度人“文殊菩萨”认作为自己的祖圌宗化身,这种精神头还真和当今的韩国人一样。
 +
 +
这些事就不多说了,反正是满人觉得推崇佛教就必须推崇文殊,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满人地位、出身之显赫,五台山既然是文殊菩萨的指定道场,这地自然而然的必须受到第一眷顾,这是迷圌信原因。
 +
 +
题外话,大家去五台山的话可以注意下五台山的佛寺在满清以后重修重建的经常采用宫殿样式,完全不避满人忌讳,而且大量使用红墙黄瓦式龙凤图案,要知道在北京这种建筑也是受到极大限制的,这点有的说是和满人皇帝顺治在这出家,按我说这绝对是扯,这点其实就是满人内心里希望他们就和文殊菩萨一样,永远当主子。
 +
 +
再次,五台山一直以来的青黄两庙并举的特殊氛围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毕竟喇圌嘛们都知道这地,而且貌似来的也都能适应,这事不用太费劲而且也不会遭到过多的抵触,这是传承原因。
 +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人的因素,五台山的和尚比较听话,不管谁当权,让干嘛就干嘛,只要给钱给政策就行。
 +
 +
当时在明末的时候很多汉人为了避免满人的剃头政策纷纷选择出家当和尚,这里面有很多的学者士人,这些人当了和尚后依然在地下通过各种渠道从事反清复明的运动,出家和活跃的地点大部分都在南方,要知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学问的人,往往很快就能运用佛教的理论来引导当时反对满人的舆论,这点让满人很头疼,但是五台山很奇怪,五台山的和尚对这事好像从来就不感冒,这事不仅我,我估计满人也很费解。
 +
 +
关于这事我给个我的荒唐猜测吧,五台山的和尚本来没什么,但是在当时从事反清复明运动的重要组织者顾炎武其人很让五台山的和尚讨厌,这位学者很有意思,没事找事的对五台山的佛教史实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考订。
 +
 +
在《五台山记》中说:“五台在汉为虑掳县,而山之名始见于齐。其佛寺之建,当在后魏之时。”又说:“而彼教之人,以为迦叶摩腾自天竺来,即居是山。不知汉孝明图像之清凉台,在洛阳(白马寺)而不在此(五台山)也。”
 +
 +
作为学者,顾炎武先生对五台山的起源做了认真的考证,明确地指出,明代的著名和尚“镇澄”做的《清凉山志》中是将佛教典籍中关于迦叶摩腾来华后居住的洛阳白马寺清凉台,误当作清凉五台山了。
 +
 +
随后,这事就以讹传讹,说实话顾炎武说的很有些说服力,但是五台山的和尚很不爱听,明明我们可以和白马寺相提并论的,你非得把这事给整的那么明白干嘛,都整明白了还要我们和尚干嘛,还有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东汉建寺,你非得延后几百年到北魏,我这段历史是你说改就改的吗?和尚们很生气,随后集体对以顾炎武领衔的反清复明的文人很仇恨、很反感,连带他们从事的事业也一并很反感。
 +
 +
或许是这个原因,反正是给了满人机会,这应该算是五台山和尚顺从的原因吧,有点小荒唐啊。其实更大的真实的可能是五台山一直都是喇圌嘛们的天下,禅宗虽然人多,但是说话不算数,而且大部分都是研究学问的,没什么大用。
 +
 +
所有利好原因综合下来,五台山获得了满人政圌府的高度认同,也正是在满人政圌府的鼎力支持下,五台山开始从佛教众多名山大寺中脱颖而出,登上了中国境内佛教名山第一的宝座,“金五台”由运而生。
 +
 +
 +
===== 大喇嘛在五台山算是抖起来了(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9) =====
 +
 +
满清在顺治统圌治年间,就与以上我讲到的原因,开始着力发展五台山佛教,特别是喇圌嘛教的发展,为了壮大和均衡五台山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势力,满人在五台山特区公布了即将实施的优惠政策,同时开始统计目前喇圌嘛教寺院数量,可以说不仅政策极其优惠,而且还会有大笔专项资金供寺院扩大经营,同时藏传佛教的寺院员工各项工资、福利待遇都将参照国家高级公务员标准执行。
 +
 +
此项政策一经发布马上就在平静的五台山掀起了轩然大圌波,一向听话老实的和尚们奔走相告,纷纷主动找关系托熟人要求改换门庭,积极响应满人政圌府号召,都要求将原有的什么禅宗啊、净土宗啊、华严宗啊都统统改成密宗,和尚们都主动要求改变身份变成应景时髦的喇圌嘛,一时间五台山一带连制作喇圌嘛工作服的材料“黄布”都各处断货,更有甚者居然还有和尚四处宣扬干脆整个五台山地区都改成喇圌嘛教得了,这样就避免了大家互相竞争而导致内部分配不均。
 +
 +
总而言之,这种现象不仅让所有的佛教界大跌眼镜,而且也让制定政策的满人措手不及,不过就与资金有限和政治需要(这点很重要,不能让五台山只有喇圌嘛,要真成了这样保不齐这地还真就不好控制)。
 +
 +
满人政圌府紧急宣布只将五台山十座青庙改为黄庙,随后为了避免出现和尚们争先恐后自行先变更寺院的情况出现,满人马上接着宣布的十家寺院的名称,顺理成章也只有这十家的和尚“幸圌运”的变成了喇圌嘛,没被排上的只能顿足捶胸的怨天尤人啦。
 +
 +
从此,五台山出现了大批的新生代汉圌族喇圌嘛,这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
 +
 +
在公布了喇圌嘛寺院的变更后,满人皇帝顺治又公布了新一任掌管五台山佛教的管理班子,这个新任班子的出台很有点讲究,主管领导全部是空降部队,而且全是京城一带的大喇圌嘛,之前雄心万丈的五台山和尚居然连个副职都没混上,由此可见随风倒的和尚连主子都有点看不上啊。
 +
 +
五台山佛教管理处主任一把手:阿王老藏,这位大喇圌嘛主抓全面工作;
 +
 +
五台山佛教地产管理处主任兼工程款财务总监:老藏丹巴,这是管钱和负责扩建工程的;
 +
 +
五台山整个管理班子就由这两位具体落实,两位领导人根红苗正,全都是经过满人长期训练的忠心喇圌嘛,在这样的人管理下才能让主子放心,不然五台山原来这帮墙头草没准儿哪天就往那边偏了都还真是说不好,关于这两位名喇圌嘛就简单介绍下吧:
 +
 +
阿王老藏,俗姓贾,北京西山人。10岁出家,18岁受具戒,究明瑜伽密法。
 +
 +
满人顺治年间奉满人命令至五台山,总圌理番汉事务,食奉台邑,住菩萨顶。
 +
 +
再后来的满人康熙年间还得到了康熙的高度认可,被封为“清凉老人”,赐龙袍、貂座等物。
 +
 +
五台山在他的管理下修葺寺庙,讲经说法,整理经藏,可以说也是为五台山佛教做出很大贡献。圆寂后,塔于五台山凤林谷。
 +
 +
老藏丹巴,俗姓赵,山东莱州(今掖县)人。虽然是山东人但是出身却在北京,拜京师崇国寺僧为导师,后来积极响应满人政圌府的号召,积极努力的拜在西圌藏沙门蓝建巴门下,又成为了一个藏传佛教的喇圌嘛。
 +
 +
作为最早相应满人宗教政策号召的一批人,很受满人的重视,在这个关键时刻被任命了五台山管理处的二把手,而且专门负责专项资金的使用的大肥差。
 +
 +
到五台山后,积极配合一把手的工作,狠抓各项事务的落实,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亲自深入基层,几乎把五台山境内的黄教寺院住了个遍。罗睺寺、清凉寺、菩萨顶这些寺院的改造都是经他手完成的。
 +
 +
特别是在菩萨顶,重修经堂、精益求精,在后来的满人皇帝康熙巡台至菩萨顶时,也深感尊严峻肃,奖励有加。因为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康熙现场宣布加大对五台山佛教的支持力度,重修五顶精蓝,还是由老藏丹巴落实,“命发帑金三千两,重修菩萨顶大文殊院及南台普济寺、东台望海寺、中台演教寺、北台灵应寺、西台法雷寺。”。
 +
 +
感激涕霖的老藏丹巴在公元1684年再接再厉,陈请菩萨顶大殿改覆碧琉璃瓦,并得到批准和实施。
 +
 +
后被满人皇帝康熙封为“清修禅师”、提督五台山番汉大喇圌嘛。
 +
 +
当然,这位大喇圌嘛除了营建了工程建设外还是做了很多的学术工作,这点还是值得纪圌念和敬仰的,最突出的就是在《清凉山志》一书上,组织编纂了《五台山新志》10卷,增添了不少内容和考证了一些史实。
 +
 +
据说满人皇帝顺治本人也非常信佛,而且在宠妃挂了后还一门心思的想出家,当然这都是野史,要是真信佛就不会有宠妃,也不会因为宠妃挂了才想出家,相比之下我更相信他是得梅圌毒挂了的。
 +
 +
顺治挂了后,康熙接上了,五度朝礼五台山。每次朝山,都不顾山高路险和气候严寒,“亲礼五顶,各寺拈香。”
 +
 +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首次朝台返京行至五台县石嘴东的山谷时,“忽有虎伏林莽间,亲挽雕弓射之,虎应弦毙,因抚臣请,赐名射虎川。”后来拨专项资金“发帑金三千一百八十两”,在射虎川建寺名“台麓寺”,后来这也成为了五台山的第二大喇圌嘛寺。
 +
 +
其次康熙做了一件让人很费解的事:
 +
 +
《山西通志》:“于菩萨顶设立永镇把总一员,马兵10员,步兵30名,护守香火供器”。
 +
 +
在五台山专门安置军队卫护这事很是蹊跷,很多的野史都是从这开始猜测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不过这个以我的看法应该不是,更有可能的是喇圌嘛们的兴起和喇圌嘛庙的强势发展这时已经引起汉传佛教的不满,甚至很有可能引发了汉传佛教的集体抗议,康熙此举极有可能就是为了震慑这些想叫板的和尚,这么点人保护什么人或东西都不现实,最大的可能就是威慑。
 +
 +
想当初最早的时候,和尚们就是凭着汉明帝的支持把道士们赶走了,现在轮到他们成了彻彻底底的钉子户,当年他们的祖先(那两外国和尚)怎么欺负道士的,现在喇圌嘛们就怎么欺负他们。
 +
 +
不幸而又滑稽,历史在这一刻奇迹般的轮回了,可能他们也想抗争,但同样在满人势力、政圌府背景下干脆来个驻军。
 +
 +
之后,有权有势的菩萨顶就成为满人指定的管理五台山佛教事务掌印札萨克大喇圌嘛的居处,前后共驻锡过19任札萨克大喇圌嘛。原来的汉传佛教的大师们都歇了,最好的地方、最好的风水都给人家了,还真是因果报应。
 +
 +
后面就轮到自以为才子的乾隆了,这哥们儿事事效法爷爷康熙,更六度朝礼五台山。而且在八十高龄,但仍带领蒙古王公第六次朝拜了五台山。
 +
 +
在这六次旅游观光活动中,满人皇帝乾隆不仅给五台山留下了很多到此一游的烂字(制碑文8篇,题匾45块),而且还拨款修葺演教、望海、法雷、普济、灵应、显通、殊像、碧山、镇海等20余寺。
 +
 +
前一件丢人现眼,后一件好歹对五台山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算是对五台山佛教的善举吧。
 +
 +
再之后的满人皇帝就很少来了,前几任满人皇帝在消耗和掠夺了明帝国的财富积累后,后几任满人皇帝明显感到整个中国已经没多少油水了,全国性的饥圌荒和动荡,这些满人贵圌族整天的惶惶不可终日,也没工夫照顾喇圌嘛和和尚们了,虽然偶尔也有些动作,但是已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如公元1883年,满人皇帝光绪年间还重建了大万圣佑国寺,称为极乐寺。
 +
 +
另外还有件事的说下,满人中最杰出、最体现满人嘴脸的慈禧专门写了“真如自在”四字,赐予当时的普济和尚,如今还存于南山寺,被五台山的和尚们奉为至宝,这点我一直很费解。
 +
  
 +
五台山的名僧(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60)
 +
 +
在满人皇帝的大力推崇下,五台山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飞速发展,青庙与黄庙的总数已经达到了百余座的规模,这个数字可以参照对比下五台山之前的数据:
 +
 +
佛教最兴旺的北齐年间时号称200余座,当然这个水分很大,只能参考;
 +
 +
唐大中年间相对靠谱,能查到有名的也就⑥4座;
 +
 +
宋代嘉祐年间可查到有名的72座;
 +
 +
明万历年间据碑刻是90座,明帝国的记载相对严谨,这90座还给分了4个等级,其中大寺12座,五顶寺庙5座,诸山中小寺39座,诸山丛林精舍34座。
 +
 +
满清续修的《清凉山志》收载寺庙是104座,其中五座台顶以内的寺庙称台内寺庙,有68座;五座台项以外的寺庙称台外寺庙,有36座。
 +
 +
以上的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从里面就能看出其实五台山的发达和兴旺还是在满人的统圌治圌下开始的,靠谱的说,正是在满人的努力下才有了五台山的今天。
 +
 +
关于这点五台山的尊胜寺有一副对联说的即明白又直接,上联:“神仙阁上起会”,下联:“公侯洞下往来”。同样在五台山显通寺还有另外一副对联,上联写“帝泽握禅林奖字表功”,下联则是“皇恩荣藏宝赐传美”。
 +
 +
这些其实和我之前说到的佛教的发展离不开政圌府的支持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五台山却是在一群殖民地政圌府的支持下发展的,这点让我很遗憾。
 +
 +
兴旺的五台山的一百多座寺庙中黄庙(即喇圌嘛庙)占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少,但是精,而且汉传佛教虽然人多势众但也归人家管,虽然名义上是分制,喇圌嘛寺由住在菩萨顶的“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圌嘛事务掌印扎萨克(札萨克,蒙古语音译,为执政之意)大喇圌嘛”统辖;和尚寺由设在显通寺的都纲司管理,僧官称“都纲”;不过,光听听两边这名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我想就不用我多解释了。
 +
  
 +
在喇圌嘛教如此推崇的背景下,蒙古和藏族的佛教徒也逐渐的开始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的崇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
 +
“内外蒙古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檀施云集。”
 +
 +
“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诚贡献者,不绝于道。”
 +
 +
这些都是简单的描述,比较详实的是在满人光绪年间,蒙古族的莫勒郡王阿那达阿沁尔,一次施舍给五台山善财洞寺的财物,仅白银就有一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
 +
 +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他们推崇佛教而感恩戴德的,蒙古人那会都当喇圌嘛了,根本就没钱,他们的钱是满人给的,满人的钱哪来的就不用我再多啰嗦了吧。
 +
 +
在满清期间虽说五台山的发展很顺利,但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发展情况很有点意思:佛教大师级人物。
 +
 +
当时在五台山有名的高僧大都是喇圌嘛,看来佛教从业人员素质也和政圌府的支持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啊。
 +
 +
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大喇圌嘛外还有一位也很厉害,而且也是因为这位大喇圌嘛的出世让五台山在喇圌嘛界也出现了两大分支,以菩萨顶为首的扎萨克系和以章嘉呼图克图为代表的章嘉系。
 +
 +
前面一支流派就不多说了,著名人物很多,后面的章嘉系还真的专门说下。
 +
 +
章嘉呼图克图也是喇圌嘛教中的一个大转世活佛系统,第一世名扎巴悦色,藏族,生于青海互助红崖子张家,由此而得名。原名叫“张家活佛”,后嫌“张家”太俗,改成“章嘉”。
 +
 +
之前的第一任活佛很一般,但是从第二世活佛开始就很不一般,而且从青海转战内蒙又转战到五台山,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确实比较厉害。
 +
 +
章嘉活佛二世:阿旺罗桑曲旦,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⑥42年),藏传佛教著名的政治家五世达圌赖的弟子。
 +
 +
满人康熙年间(公元1705年),受封为“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晚年受命住锡五台山。
 +
 +
章嘉二世通晓汉、藏、满、蒙四种语言文字和梵文,曾以汉、藏、满、蒙四种文体翻译《大藏经》中的咒语。满人乾隆年间圆寂,年一百四十五岁(不知道真的假的),满清为其隆重安葬,“建塔于(五台山)镇海寺”。
 +
 +
章嘉活佛三世:若必多吉,甘肃凉州人。学识广博,懂汉、满、蒙、藏、梵等多种文字。满人雍正年间(公元1734年)袭封“灌顶普惠广慈大国师”,按照满人记载是辅佐满清维护国家安定、促进蒙藏与祖国统一中贡献卓著,可以称得上首先是为政治家,其次才是为喇圌嘛。
 +
 +
撰写了藏文的《圣地清凉山志》、《道歌》等。园寂后满人皇帝乾隆予以“金顶玉葬”,塔于镇海寺普乐院。
 +
 +
满人统圌治初期五台山规模宏大的黄庙就有二十六处,“黄衣僧(喇圌嘛)恒千余人。”后期更是不断扩大,仅菩萨顶一处就有喇圌嘛僧五百六十一人。
 +
 +
而禅宗的青庙虽然没什么作为,但凭着五台山的整体势头也整出七十八所,和尚虽然没什么出名的,但人数也在千人左右。
 +
 +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五台山形成了所谓的十大青庙,十大黄庙之称。
 +
 +
据说为首者称五大去处,计有青庙3座: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黄庙2座:菩萨顶、罗睺寺。按现在时髦的说法,这五个地方是去五台山必须要去的地儿。
 +
 +
 +
===== 五台山的名僧(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60) =====
 +
 +
在满人皇帝的大力推崇下,五台山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飞速发展,青庙与黄庙的总数已经达到了百余座的规模,这个数字可以参照对比下五台山之前的数据:
 +
 +
佛教最兴旺的北齐年间时号称200余座,当然这个水分很大,只能参考;
 +
 +
唐大中年间相对靠谱,能查到有名的也就⑥4座;
 +
 +
宋代嘉祐年间可查到有名的72座;
 +
 +
明万历年间据碑刻是90座,明帝国的记载相对严谨,这90座还给分了4个等级,其中大寺12座,五顶寺庙5座,诸山中小寺39座,诸山丛林精舍34座。
 +
 +
满清续修的《清凉山志》收载寺庙是104座,其中五座台顶以内的寺庙称台内寺庙,有68座;五座台项以外的寺庙称台外寺庙,有36座。
 +
 +
以上的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从里面就能看出其实五台山的发达和兴旺还是在满人的统圌治圌下开始的,靠谱的说,正是在满人的努力下才有了五台山的今天。
 +
 +
关于这点五台山的尊胜寺有一副对联说的即明白又直接,上联:“神仙阁上起会”,下联:“公侯洞下往来”。同样在五台山显通寺还有另外一副对联,上联写“帝泽握禅林奖字表功”,下联则是“皇恩荣藏宝赐传美”。
 +
 +
这些其实和我之前说到的佛教的发展离不开政圌府的支持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五台山却是在一群殖民地政圌府的支持下发展的,这点让我很遗憾。
 +
 +
兴旺的五台山的一百多座寺庙中黄庙(即喇圌嘛庙)占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少,但是精,而且汉传佛教虽然人多势众但也归人家管,虽然名义上是分制,喇圌嘛寺由住在菩萨顶的“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圌嘛事务掌印扎萨克(札萨克,蒙古语音译,为执政之意)大喇圌嘛”统辖;和尚寺由设在显通寺的都纲司管理,僧官称“都纲”;不过,光听听两边这名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我想就不用我多解释了。
 +
 +
在喇圌嘛教如此推崇的背景下,蒙古和藏族的佛教徒也逐渐的开始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的崇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
 +
“内外蒙古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檀施云集。”
 +
 +
“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诚贡献者,不绝于道。”
 +
 +
这些都是简单的描述,比较详实的是在满人光绪年间,蒙古族的莫勒郡王阿那达阿沁尔,一次施舍给五台山善财洞寺的财物,仅白银就有一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
 +
 +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他们推崇佛教而感恩戴德的,蒙古人那会都当喇圌嘛了,根本就没钱,他们的钱是满人给的,满人的钱哪来的就不用我再多啰嗦了吧。
 +
 +
在满清期间虽说五台山的发展很顺利,但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发展情况很有点意思:佛教大师级人物。
 +
 +
当时在五台山有名的高僧大都是喇圌嘛,看来佛教从业人员素质也和政圌府的支持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啊。
 +
 +
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大喇圌嘛外还有一位也很厉害,而且也是因为这位大喇圌嘛的出世让五台山在喇圌嘛界也出现了两大分支,以菩萨顶为首的扎萨克系和以章嘉呼图克图为代表的章嘉系。
 +
 +
前面一支流派就不多说了,著名人物很多,后面的章嘉系还真的专门说下。
 +
 +
章嘉呼图克图也是喇圌嘛教中的一个大转世活佛系统,第一世名扎巴悦色,藏族,生于青海互助红崖子张家,由此而得名。原名叫“张家活佛”,后嫌“张家”太俗,改成“章嘉”。
 +
 +
之前的第一任活佛很一般,但是从第二世活佛开始就很不一般,而且从青海转战内蒙又转战到五台山,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确实比较厉害。
 +
 +
章嘉活佛二世:阿旺罗桑曲旦,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⑥42年),藏传佛教著名的政治家五世达圌赖的弟子。
 +
 +
满人康熙年间(公元1705年),受封为“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晚年受命住锡五台山。
 +
 +
章嘉二世通晓汉、藏、满、蒙四种语言文字和梵文,曾以汉、藏、满、蒙四种文体翻译《大藏经》中的咒语。满人乾隆年间圆寂,年一百四十五岁(不知道真的假的),满清为其隆重安葬,“建塔于(五台山)镇海寺”。
 +
 +
章嘉活佛三世:若必多吉,甘肃凉州人。学识广博,懂汉、满、蒙、藏、梵等多种文字。满人雍正年间(公元1734年)袭封“灌顶普惠广慈大国师”,按照满人记载是辅佐满清维护国家安定、促进蒙藏与祖国统一中贡献卓著,可以称得上首先是为政治家,其次才是为喇圌嘛。
 +
 +
撰写了藏文的《圣地清凉山志》、《道歌》等。园寂后满人皇帝乾隆予以“金顶玉葬”,塔于镇海寺普乐院。
 +
 +
满人统圌治初期五台山规模宏大的黄庙就有二十六处,“黄衣僧(喇圌嘛)恒千余人。”后期更是不断扩大,仅菩萨顶一处就有喇圌嘛僧五百六十一人。
 +
 +
而禅宗的青庙虽然没什么作为,但凭着五台山的整体势头也整出七十八所,和尚虽然没什么出名的,但人数也在千人左右。
 +
 +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五台山形成了所谓的十大青庙,十大黄庙之称。
 +
 +
据说为首者称五大去处,计有青庙3座: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黄庙2座:菩萨顶、罗睺寺。按现在时髦的说法,这五个地方是去五台山必须要去的地儿。
 +
 +
 +
===== 五台山的天是喇嘛的天(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61) =====
 +
 +
关于五台山有件很奇怪的事,按说五台山是在满人政圌府一贯支持下的佛教圣山,而且主推喇圌嘛,但是在整个藏传佛教自己的典经中中特别是黄庙中的名山名寺并没有五台山,不知道是藏传佛教的不重视还是五台山另成体圌系我还真是没想明白。
 +
 +
不过这些在满清统圌治后后期似乎能看出一点端倪,当时的五台山是最杰出的大喇圌嘛、大政治家章嘉七世主事。
 +
 +
章嘉七世:罗桑班第达丹毕蓉梅,公元1⑧90年出生于青海省一藏族家庭,公元1⑧99年被定为章嘉活佛的转世,只有8岁的章嘉七世奉诏晋京,驻系锡嵩祝寺,蒙满人皇帝光绪召见,受封继位为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赏乘黄舆,颁赐金印,次年授为札萨克大喇圌嘛,前面说过这个所谓“札萨克”是蒙古语,就是执政的意思。
 +
 +
说到这还的说句题外话,满人很狡猾,为了更好地控制蒙古各部落,由上而下的将蒙古原来的24部重新划分为49旗,每旗都设札萨克一人,由王公中选拔担任,如果有功劳,比如忠心侍奉满人就诏封世袭,这个旗的札萨克就能世袭,但是一旦不忠心取消也由满人说了算。
 +
 +
在满人的管理体圌系中这个旗主的权力很大,掌管全旗的军事、行政、司法等各项事务,就是一方的土皇帝,这就等于在蒙古部落中分化出来49个土皇帝,个个平级,可以肯定的是这49个哥们儿自己内斗都斗不完,就别提什么统一抵抗满人统圌治的故事了。
 +
 +
满人皇帝光绪封章嘉七世为黄教的札萨克,就等于境内的黄教都归他管,同时命其长驻北京,继承章嘉活佛前世所有封号。
 +
 +
但是,就与西圌藏地区的达圌赖和班禅系活佛的制度,这位章嘉活佛只管蒙古地区、青海和中国的五台山地区,蒙古49旗、青海29旗,总计有为数十万喇圌嘛都归他管,甚至包括西圌藏的部分地区都是他的地盘。
 +
 +
关于这点,是不是满人为了制衡西圌藏活佛专门支持的另一个活佛体圌系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在满人期间才成型的活佛体圌系绝对能在政圌府的支持下和原本的藏传佛教的活佛分庭抗礼,而且事实上也正是通过这位活佛的努力,完全的控制了除了西圌藏地区以外的所有地盘,后来驻锡五台山的章嘉活佛很可能因为政治或是权力分配等原因和达圌赖、班禅多少有些分歧,所以,藏传佛教的嫡系对这一支并不是很认同。
 +
 +
公元1901年,章嘉七世到五台山驻锡镇海寺,朝拜各寺,诵经拜佛。
 +
 +
同年夏天到多伦,驻锡汇宗寺,按前世惯例,以统管蒙古藏传佛教札萨克大喇圌嘛身份,视察自己管理的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发展情况。
 +
 +
公元1904年9月,巡视完毕的章嘉七世回到北京述职,向满人汇报了本次考察成果。满人政圌府对这位尽心尽责的小活佛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在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后很满意,除了任命管理京城及蒙古藏传佛教外还颁给“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的印绶和敕书。
 +
 +
公元1911年,章嘉七世正式赴五台山住镇海寺,坐禅诵经。
 +
 +
虽然章嘉活佛很尊重满人政圌府,但很可能对满人这动辄颐指气使的劲头很不满,我认为章嘉活佛要么是对满人不满,要么就是深受达圌赖活佛政教合一的影响,总之在公元1912年(这个日期非常值得纪圌念)满人皇帝退位的时候,这位大师马上进圌京并发表声明拥护民国政圌府,并拿出五台山资金赞助共和活动,说实话这事办的对满人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但是对整个中国而言绝对是识大体的行为。
 +
 +
就与章嘉活佛的积极表态和拥护共和,刚成立的民国政圌府加封章嘉活佛为“宏济光明大国师”尊号,并加给年俸银一万元(看到了吧,国家公务员编制,之前的俸禄是年薪十二万大洋)。
 +
 +
而且,不仅对活佛本人推崇备至,而且为了体现一人得道的精神,还加封七世章嘉老爹为“辅国公”,母亲为“公夫人”,其弟被授予三等嘉禾章(一种功勋奖章),其师达齐扎木苏授予“莫尔根堪布”尊号。
 +
 +
公元1916年1月再加封“昭因阐化”名号,册封为“大总统高等顾问”“灌顶普善广慈宏济光明昭因阐化综持黄教大国师”,并发给金册,再加年薪1000大洋,并由陆军拨一支警卫马队,随身护卫。同时,为了方便活佛办公和管理,还为活佛的办公地点五台山镇海寺配备了秘书处、警卫处、电台服务处等职能部门。
 +
 +
关于这点还真是有点费解,民国政圌府对章嘉活佛出奇的尊重,在整个民国佛教领域的地位几乎就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至今还是这样的局面。
 +
 +
题外话:章嘉活佛后来去了台湾,至于为什么民国政圌府对他如此的重视,里面到底有什么根源我还真没查出来,可能台湾那边有记载,谁知道拜托和我说下,不胜感激。
 +
 +
五台山的喇圌嘛教因为民国时期章嘉活佛的杰出表现影响了整个五台山黄教的流派,管理流派从之前的两支(菩萨顶和罗睺寺)变成了一支(镇海寺),或许这也就是五台山黄教在整个藏传佛教系独立出来的一个原因,达圌赖系和班禅系发展方向倾向于西圌藏本土和周边,而章嘉系从这时开始倾向于蒙古和内地。
 +
 +
而五台山的黄教核心也由之前的菩萨顶和罗睺寺转变为镇海寺。
 +
 +
民国政圌府的努力和支持没有白费,在民国初年,正是由于七世章嘉活佛的劝导作用和影响,内蒙古各盟盟长、王公及贵圌族、喇圌嘛、庶民决心内附,抵制了喀尔喀(外蒙)哲布尊丹巴煽动“蒙古独立”的分裂活动,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圌族的团结。
 +
 +
公元1929年,就与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前景,国民政圌府特准七世章嘉活佛在全国南京、北平、太原、张圌家圌口等地设立“大国师章嘉活佛办事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宗教教义。
 +
 +
而同时章嘉活佛还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积极响应国家政治转型,这事说起来还得扯回到满人统圌治期间,满人皇帝顺治曾在五台山以身许佛,愿入空门,至于是不是真的出家到了五台山我不知道,但是这事确实有点奇怪。
 +
 +
顺治的儿子康熙当政后,公布了一条很奇怪的法令,加封五台山的阿王老藏为“札萨克大喇圌嘛”,这个之前说过,但是同时还赐予了“尚方宝剑”:
 +
 +
一;凡系不法庶民,有违反教规者,可先斩后奏;
 +
 +
二;菩萨顶法事所需开支费用,可随需要征收。
 +
 +
这两项具体政策可以说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斩后奏这事还真是不知道康熙是不是真的崇佛,是不是懂佛教,反正这项条令的公布就等于标志着这地儿以后就成了五台山绝对的霸主,菩萨顶一系的喇圌嘛可以说在满清时期在五台山一带权势熏天。
 +
 +
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公元1917年,期间五台、繁峙、代县三县的民众对这些大喇圌嘛的任意作为实在忍无可忍,共同推举代表向当时的山西都督阎锡山请圌愿,要求废除菩萨顶向三县人民征敛实物的旧制。
 +
 +
但是因菩萨顶大喇圌嘛之前的余威再加上民国也对五台山喇圌嘛尊崇有加,山西霸主阎锡山也只能对此事表示十分同情,这事他也不敢插手,但是听说了这事后的章嘉活佛却体现了政治家的觉悟,年仅28岁的章嘉活佛马上出面召集了各方代表汇聚镇海寺(这会这地有了个时尚的新名字叫五台山蒙旗宣化使行署),经过协商后和山西省政圌府一起,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菩萨顶大喇圌嘛的特殊权力,反正这优惠政策和他也没什么关系,也算是顺应民心了。
 +
 +
这件事就显示了年轻的章嘉活佛不同凡响的能力和远见,积极响应了共和政圌府的要求,满足了社会民众的需求并赢得了民众的极大好感。当然,最大的好处还是通过此举一举端掉了五台山黄教之前的领袖菩萨顶系喇圌嘛。
 +
 +
也就从这开始五台山黄教彻底变成了章嘉活佛的天下,之后是每逢章嘉活佛巡视后蒙古回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都必亲自接见,以贵宾礼相待,设宴款待,安排专人迎来送往,并通令沿途各县给予各种便利,同时五台山周边的民众也因为活佛此举而对章嘉活佛推崇不已,纷纷以活菩萨供奉,这时的章嘉活佛成了五台山彻彻底底的一方精神领袖。
 +
  

2021年12月22日 (三) 18:56的最新版本

五台山简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

四大名山的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叫台怀镇,也是现在五台山旅游的集散中心。

五台山在2009年6月26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审定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5年9月,五台山通过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8个世界遗产,第二个世界文化景观。

对于五台山大家都知道的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其实五台山不仅名列国内的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而且还与“尼泊尔蓝毗坭花园、印度拘尸那迦、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称之为世界五大佛教名山,从这点就说明五台山在世界佛教的影响力都是国内其他佛教名山无法比拟的,所以四大名山第一开讲的就得说下五台山。

现讲点场面话: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米,落差极大,同时也是整个华北地区的最高峰。因为地处平原地带而且三千多米的落差导致五台山地区全年气候寒冷,也因此又被称作“清凉山”。

五台山顾名思义来源于境内的五座山峰,同时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峰顶平坦如台,形状就跟五个台子一样,这就是五台山名称的由来。其他的关于什么境内峰峦叠翠、景色秀丽之类的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有空自己百度图片或是自己去看看吧,不过有一点还是有必要交代一下的,五台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山峰,可以说每座山峰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景色迥异,作为旅游而言在五台山能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这可能也是五台山旅游的一大特色,当然这仅对旅游而言,这样的景色各异的山峰在佛教徒眼里就成了驻场大师文殊菩萨的各种变身,能看见云海的有说法,能看见草原的有说法等等神异之说。

另外五台山最大的特点是境内佛教寺院云集,而且境内青黄教结合,这个也是国内其他名山不具备的,虽说佛教已经名扬天下,但是和所有的宗教一样,内部少不了门派之争,相互之间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许抵触的,五台山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受到政府方面的压力五台山门派之间还算和谐。境内称十大黄庙(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和五大禅寺(汉传佛教),这是最出名的,要是加上小寺庙和精舍,五台山的寺庙就多的数不过来了,也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徒才会虔诚的一一参拜,也都会看到,一般的旅游团也就跟着导游看个热闹吧。

既然是五台,就说下五个台子的讲究,先说下五个台子的由来和旅游,先看看景再说人为添加的内容可能比较靠谱些。据说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在远的不能再远的震旦纪时期(这个哥们也不是很懂),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第四纪时期,冰川又覆盖了五台山,也就形成了至今很珍贵的冰缘地貌。这些其实一般人都看不懂,反正知道这五个台子很早就形成了就行。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以五个方向来命名。分别称为东台、北台、西台、南台、中台,言简意赅。五个台子还有讲究的名字,其中东台的望海峰和西台的挂月峰最早起名的时候就这么叫。其余的三个台子的名称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变化。

北台:最早定为大黄尖山,听着就没劲,后改为叶斗峰;

中台:最早定为叶(读胁)斗峰,后改为翠岩峰;

南台:最早定为翠岩峰,继改为古南台,最后才定为锦绣峰。

五个台子名称的变迁可能和宗教的发展有关系,但是很难找到充分的论证,我个人觉得应该还是来五台山游览的皇帝或大官员心血来潮蹦出几个字后应景改的名,毕竟博取下当权派的欢心对于五台山发展也没什么坏事,改就改吧。

在五个台子中东台、北台、西台、中台为一列山脉,南台独立为峰。五台山和其他中国中部的山不一样,山的结构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组成,强度较大,不易剥蚀。这点在北方很多灰头土脸的山景(特别是山西陕西一带)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五座台子,各具特色。文绉绉比较忽悠的说法是东有离岳火珠,北有玉涧琼脂,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中峰则有自明之金,环光之壁。这是文献记载的比较绕嘴,我还是说我知道的吧。

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台子顶端据说象鳌脊,台子上面大概3里方圆,建有望海寺。站在台顶能看到整个五台山的云海,这个比较好看,最好自己去看,别听别人说。要是在山顶住一夜或是连夜登山还能看日出,日出云海也着实不赖。

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这个台子顶小点,方圆一里,有个比喻比较形象,整个台子的顶端就像个扣着放的痰盂,话有点糙,但是还真是挺形象。这个台子上建有普济寺。顾名思义这个台子山花灿烂,空气清新,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小,人一多就很挤,好在没多少真正虔诚的佛教徒,这地儿大部分时间很清静,很爽。

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米,台子顶方圆二里,不大不小的,建有法雷寺。因在明月西沉时远望,有如悬镜一般而得名,这些景色可不是什么时候去就能看到的,我就没看到过,这个台子上去的人更少。

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这是“华北第一峰”,台子顶方圆四里,建有灵应寺。民间有“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我感觉这名应该来自民间,通俗讲应该就是夜晚这台子顶能看星斗,经过文人墨客的梳理就叫了叶斗峰。《清凉山志》中还说这台子顶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都是在古代了,现在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高是很高,但是除了污染的空气远处的你什么都看不到。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说起面积来,这个台子是最大的,方圆五里,建有演教寺。这个台子和北台、西台连着,能看见其他台子的岩石和翠绿,所以就叫这名。

五个台子的佛法(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

前面讲到五台山的五个台子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每个台子上都有寺庙,虽然高但还是有修行的和尚和寺庙,这点对五台山佛教很重要,五台山在中国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那这标志性景观的五个台顶就必须得大有讲究,在和尚和文人墨客的渲染下分别是:

  • 东台望海峰:聪明文殊,这个有点不明白,这个不是看大海的啊,这是看云海的,这个是最高的,但是为什么看云海的就聪明呢?这个很深奥;
  • 西台挂月峰:狮子吼文殊,这个是赏月的,估计这个文殊的变身可能比较悠闲,能骑着座驾溜达;
  • 南台锦绣峰:智慧文殊,这个貌似有点道理,胸藏锦绣,应该很有点道行的;
  • 北台叶斗峰:无垢文殊,最高的地方空气好没污染;
  • 中台翠岩峰:孺童文殊,说是中间实际上和其他的都连着,没搞懂由来,这个应该比较深奥,还真是搞不明白是谁编的,反正论证这东西的人绝对是个牛人。

五个台子供奉五个文殊菩萨的变身,同时就旅游而言说白了就是在东台顶能看日出、云海,西台顶适合赏明月,南台顶是最好的山花观景台,北台顶赏雪,中台顶不知道干嘛,供奉的孺童文殊象征着纯洁,可能这中台就什么都不用干吧,不过在中台能看到北台顶和交界处的“万年冰”,这也算是五台一景。看到了吧,五个台子先不说象征什么,简单就旅游而言就有很多的讲究,我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有过这个时间和行程安排,基本能五个台子都上去的在我多少还认识范围内就一两个,而且都能看到五台迥异的景色的我还真是一个都没见过,当然五台山风景管理处的人和当地大和尚们除外啊。有一点必须说明,五台山中五个台子顶的寺庙是我见过相对虔诚的寺庙,其他寺庙大家熟悉的以佛法骗钱的手段在这都没有,说实话在这看到寺庙还真有股佛法中“静”的感觉,这是五台山旅游我认为最大的收获。

五台山由于五个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而且五个台子上面都有专门供奉文殊菩萨的庙宇,但是这个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因此除了一些真正虔诚的佛教徒能够徒步登临五峰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外,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到达五台。

五台山中除了这些人为寺庙还有很多被赋以神奇的自然景观,有个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布使劲的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了字就没了。有人觉得这是故弄玄虚,曾揭去表皮的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这是导游告诉我的。还据说层层有字,字字不同。

另外一个奇妙的景观就是“圆光”,

打破平静的“梦”(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

前面简单介绍五台山,现在我们就依照说开去的惯例先开始说下五台山的历史渊源,毕竟这地在文殊菩萨没来的时候就有,而且也没闲着。

先说名称吧,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只要是个中国人从这名字上就能看出这里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具体是那些个道士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都没找到,这点也是中国的道教的传统,练着练着就成仙了,首先是不是真成仙了不知道,左右是没人知道下落了倒是事实。中国的道教为什么一直干不过其他外来宗教就是这个问题,道教更注重个人的修为,而且个人修为的至高境界就是不知所云,甚至杳无音讯,相比之下其他世界上流行的宗教除了这点以外都还注重和外界的融合,“传播”这个词其实就是道教和其他目前流行宗教的本质区别。

先不说五台山是哪位道士修炼了,反正在中国历史上基本是个高山里面都有些炼丹修行的道人,五台山这样地处文明源远流长的三晋和黄河流域地区当然毫不例外。汉朝之前的五台山上,不知道是哪些道士们在清净的五台山见天的做着得道升仙的美梦。但是,到了东汉永平11年(公元68年),这里的平静被打破了,道士们悠闲的生活受到了冲击,天竺(今印度)来的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这点我很是没想明白,为什么印度创立了佛教,但是印度的佛教怎么到了今天这么不昌盛呢?是不是能人都跑到外国去传教了,导致自己国家没人了,就像这两位一样)从洛阳白马寺来到当时的紫府山一带。

既然说到这两位大和尚就得先交代下这两位的来历,恐怕很多人对于佛教的认识都是从中国的名僧那得来的,基本上每个人都能随嘴说出个把名僧的名字,但是对于中国佛教而言,这二位才是真正的开山始祖,中国佛教界的经典丛书《高僧传》里这两位排名第一,可见其对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发展格局的影响力。正是他们两位的不远万里、不辞辛劳佛教也才正式进入中国,进入中国的宗教界生根发芽,对于中国佛教发展这两位功莫大焉。虽说功劳极大,但还真不是这两位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无私来到中国,这两位是被邀请来的,更严格点说是高薪聘请过来传道的,所以说佛教进入中国严谨的讲最大的功臣是邀请这二位的人,我们汉朝的皇帝:汉明帝。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某一天,当时的汉明帝做了一梦,梦见一金身之人在皇宫中飞来飞去,并发出耀眼的光芒,普通人做个这梦按说没啥,但是皇帝就不同凡响了,皇帝觉得这一定金人飞来飞去的一定是好事,而且当时的中国崇尚道教,按照道教的理论这梦一定得有讲究,皇帝深信这梦是上天在向他预示这什么好事(这对道教而言还真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天,汉明帝上朝,让王公大臣圆梦。当时的兰台令史(大家注意这个官职,很重要)傅毅知识比较渊博,就说:“我听说西域有一种神,名字叫‘佛’,陛下您梦见的一定是他。”其实从这点可以看到我国的佛教的历史,史书上一直认为佛教传入是起自汉明帝,但是这是官方的正式接纳,而从傅毅的说法看,这个佛教应该很早就已经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最少也是民间有人知道这事,要不然在资讯那么不发达的汉朝这事基本没可能有人知道。

迷信的汉明帝听到傅毅的介绍后,觉得这事有点意思,立即派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十二人,出使天竺国,让这几个人去看看这个所谓的“佛”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奉命出使的汉使团说实话也不知道该去哪找这所谓的“佛”,但是皇帝的命令谁也不敢违抗,就去西边转悠吧,转到哪算哪,整整转了三年,终于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北部)遇到东来传教的印度佛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终于见到貌似传说中的和尚了,汉使团非常激动(终于看到回家的希望了,已经在这西域吃了三年的沙子了,太苦了),也没问问这两位到底是哪来的,马上上去邀请两位一同前往汉帝国,这两位四处转悠的大和尚也正是在四处转悠没事干,得!闲着也是闲着,既然是威名远扬的大汉帝国的官方使团邀请,而且有机会觐见汉帝国皇帝并能当面忽悠帝国的最高领导,这事干好了绝对彪榜青史,于是两位大和尚就将所携带的佛像经卷用白马驮上就和汉使团一起前往汉帝国的首府也是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洛阳”。

两位大和尚和汉使团从大月氏国启程到中国路途很遥远,趁着这个时间我先说下这两位的背景和来历:

迦叶摩腾(?—公元73年),或称竺叶摩腾、摄摩腾,之所以有别的称谓主要还是这个印度的姓氏比较落后,竺就是天竺的意思,印度的贵族很多都以国为姓,而摄是迦摄,即迦叶波,这个相对清楚,是婆罗门的一个大姓,叫顺了就是迦叶摩腾。

竺法兰,生卒年月不详,天竺国学者之师,他自言能诵经论数万章,按照他的说法那叫一个学富五车,关于这个疑点很大,后面再说。

当我们的汉使团在大月氏应该是先见到了迦叶摩腾,应该是这位大和尚无论装束还是打扮都很另类,中原人那会没见过和尚,看见迦叶摩腾就上去打听“佛”这事,我估计也没问出什么来,这汉语和印度语交流起来困难就不用我说了,使团肯定是没听懂,想着既然是皇帝交代的任务,就算听不懂也拉一个回去交差,至于皇帝懂不懂再说,反正我们哥们儿几个很想家了。随后变邀请迦叶摩腾前往汉帝国给我们的汉明帝在详细讲解一下,迦叶摩腾很想去,但是自己一人心里没底,毕竟汉帝国威名远扬,万一整不好事就大了,正好在大月氏国碰上了自己一个国家的竺法兰,就邀请竺法兰一同前往,好歹有个伴,两人一拍即合,相约一同出发了。

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这一行人来到了洛阳。汉明帝以最隆重的礼仪欢迎了他们,并对他们大加赏赐,首先将其安置于国宾馆(鸿胪寺),之后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为迦叶摩腾新建一座精舍让他居住,取名“白马寺”,由此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正式宣布立足中国市场,开始在中国挂牌营业了,而迦叶摩腾更有幸成为了中国官方记载的第一位沙门CEO,洛阳的“白马寺”也就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和最早的经营铺面。

佛教挂牌营业后经营马上就遇到了瓶颈,这两位和大家的语言交流有问题,迦叶摩腾是官方(汉帝国官方认可,印度那边不好说)的大师,这个道行很深,必须把这个高深莫测装下去。但是竺法兰就相对灵活,似乎可以这样进行合作,大和尚迦叶摩腾永远都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少说话活干脆就不说话,但是竺法兰可以充当翻译来负责沟通,这样万一出了问题也有余地可以对付。于是竺法兰开始专研汉语,这就是两个冒险者的分工。

有了分工就开始干活,要说这竺法兰还真是蛮厉害的,一年的功夫就把汉语学的跟“大山”差不多了,可以说很强。然后二人就开始翻译经书,后译出《十地段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等数部,这个都失传了无从考证,有考证的就剩下一部《四十二章经》一卷,这可不是金庸大师笔下埋藏巨大宝藏的八部《四十二章经》,这还真就是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部教科书。

永平十六年(公园73年),迦叶摩腾圆寂于白马寺,葬在寺内东院。

不知道哪年,竺法兰六十余岁时也卒于洛阳,葬在了白马寺西院。

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就是那个倒霉的坐井观天写瘦金体的皇帝宋徽宗赐赐摄摩腾其号为“启道圆通大法师”;竺法兰其号为“开教总持大法师”。 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为弘扬佛法远离故土,最终客死异乡,是印度来华且在传教译经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著名高僧,开创了中国佛教之先河。

这就是以上两位的经历,当然这是官方和佛教界公认的,至于我还有一点别的见解,我个人觉得更真实些,因为这里面本身就有很多的疑点,也就是因为佛教传到今天都神乎其神了,这些疑问没人敢说,但是对于历史而言我认为必须严谨,有一说一有二就得说二,这也是我这四大名山说开去的原则,下面我就说下这里面的疑点。

千古的谜团(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

关于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的记载很少,我很奇怪为什么在中国佛教界这么重要的人物事迹会这么缺失,大部分都是只言片语的,按照正常的推理而言这两人绝对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关于他们的事迹和功劳哪怕就算是一点点也一定能被和尚们吹捧的云天雾海的,毕竟和尚这个群体就我看绝对都是古往今来最最能忽悠的职业经理人。

在我查找这两位大人物的时候看到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事,这里得交代一下。

第一个比较滑稽,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马和原型就是这里说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和两位用来驮经的白马,至于更重要的唐僧和孙悟空的原型还就是后来的唐玄奘和悟空。虽说这个比喻挺有意思,但是为什么将这两位比喻成在取经路上的次要地位多少还是有些深意的,这点而言我很佩服我国古人的智慧和预见性。

第二件事是关于迦叶摩腾的,说这位大师善于风仪(其实就是比较有风度,一般能忽悠的人这个仪表都很有气势),能解大、小乘经。在来中国之前一直就将宣扬佛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并经常到处游化。一次,他前往天竺国的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正好赶上敌国侵入其边境,迦叶摩腾就说:“经文上说:‘能说这种经法的人,都会得到地神的保护,可以享有安乐的居所。’现在敌我刚刚开始交战,也许还能做些有益的事情。”于是他舍生忘死,亲自前往双方劝解调停,终于使两国言和,迦叶摩腾也因此而显达。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从这两件事上看到一些端倪,要是没看懂的话我就再说的明白点。先说下竺法兰,之前的介绍大家应该还没忘,这个竺法兰据说是天赋异禀,能背诵上千部经书,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学会了汉语,从这些介绍看这人绝对是个天才。天才加上以佛理传播为职业的迦叶摩腾大师绝对是黄金组合,绝对能造就一番伟业,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但是这里面最大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两人一个是精通佛法,一个不仅能背诵经书还通晓两国语言的大师级人物为什么在中国的最少六年时间里仅仅只翻译了《四十二章经》的一部。他们其他的时间都在干嘛?

虽然也有一些记载说他们还翻译了几部经书都失传了或是毁于战火,但是说这话的人我估计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因为就佛教而言在这之后经历了多次的历史性爆发性的大发展,在这种爆发性的大发展下,鼻祖般的人物翻译的佛经这样的教科书依照正常的传播速度速度来理解的话基本上就是至宝,别说原本啦,盗版就不会少,也就是说不可能完全失传,起码汉王朝就会把他们亲自翻译的经书作为国宝收藏。

另一方面是关于职业经理人的操守问题,总所周知历史上知名的大和尚都很敬业,都以传播佛教为目标,这个职业操守貌似知名的大和尚都具备,而且在介绍中把佛理传播为终身职业的迦叶摩腾我个人觉得不可能不具备,那在这样的前提下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传播佛教,我觉得就算不能不通宵达旦的干活,也绝对不会少干了,起码最基础的翻译教科书这活儿怎么说也得干点,这种敬业精神在我国佛教界后期发展的几位重要人物身上就能看出来。

都是这么敬业的大师就这么点成绩,我很怀疑,所以我认为这两位极有可能压根就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了不起,而更有可能的是两位的水平在佛教界根本不入流,一个是在印度混不下去也没好好学习佛经的僧人,另一个根本就是想来东方寻找机会发展的商人,所作所为和学识真没有传说中的神奇。

但是虽说如此,但是佛教传入中国还真是起自这两位,应该正是两位的冒险精神再加上汉明帝的“梦”和汉使团才有了佛教的进驻,这些还真是机缘巧合,不得不说确实玄妙。

说道这点佛教和后来的基督教一样,开始也都是一些深具冒险精神的传教士远赴异域才有了今天流行世界的几大宗教,不管什么目的就这劲头我觉得就很值得我们的道士们好好学学。

当然话说回来就算这两位在学识和能力方面没有那么神,但是对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同样很重要,把学识先放一边,就凭着能把佛教带入中国就足以和之后的大师们同样彪榜青史,犯不上再加上什么佛法无边等的吹捧,历史就应该是有一说一!这点我觉得我国的古人还是有很多明白人的,西游记中把猪八戒和沙和尚暗喻成这两位就很有深意,虽说能力不行但也必不可少。佛教进入中国是这两位的功劳,但是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乃至壮大却是后面的我们中国本土不懈努力的大师们的结晶。

上面两位大师的故事先说到这,我在后面五台山帝王楼盘之争还会专门讲到,这就先搁这。说到大师还得加句题外话:五台山的不空三藏大师、唐朝玄奘三藏大师、西域的鸠摩罗什大师(这个就是金庸大师说的那个吐蕃国师,虽说有点联系,但可不会什么火焰刀之类的神奇功夫,就是位真正的佛教大师),这三位才是佛教在中国真正的大师,被称为我国佛经的三大译师,这三位无论是精神还是学识都值得我们大家共同牢记并尊重,而且三位最大的功劳就是编辑和翻译佛家的教科书。

说到翻译这事还得啰嗦几句,世界上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凭着一本经典打天下,但是佛教还真不是,佛教就有很多的理论和思想,关于这点在宗教界争论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过我个人倒是有个另外的观点,佛教之所以会冒出这么多的经典理论还真得有赖于在中国的传播,我们中国历来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很快就本土化的宗教都会有大师级人物整理出很多的理解和见解来,所以说整个世界的佛教分支实际上就是在中国发生的,虽然另两个宗教也先后进入中国,但实际上和中国本土儒家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就只有佛教,可以说中国的佛教完全不同于发源地印度佛教,这个是纯粹的中国儒家佛教。正是基于这点,佛教在中国才依据了儒家思想整理和分化了这么多的思想理论,佛教今天的发展说到底离不开中国灿烂的文化的支撑。

汉明帝(一)(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

前面讲到了两个勇于冒险的印度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故事,我觉得还真是必须交代一下他们来中国的根源,也就是应该被中国乃至全世界佛教界载入书册的“梦”,不知道弗洛伊德要是在世该怎么解释这个梦,汉明帝这个梦做得确实惊世骇俗,一下就延续了两千年,而且在中国衍生了无数的职业经理人和从业人员,为以后几十代的政府一次性解决了就业问题和安置问题,就功绩而言绝对堪称古往今来第一“梦”,所以,对于这样的大人物我觉得必须详细介绍下: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11月27日至公元75年8月6日,字子丽,庙号汉显宗,东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汉朝中间出了个王莽,王莽同学建立了短暂的大新朝,把赫赫威名的大汉朝腰斩成了两段,其实从思想角度讲这个王莽还真是个理想主义者,当政之后出台了很多新的政治制度,这些个政治措施基本都是针对权贵和传统旧势力集团的,这点王莽同学还真是抱着打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美好愿望。但是事与愿违,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遭到了这些传统势力的联合抵制,很不幸的是这些传统势力联合起来后还真不是一般的大,美好的新社会“大新朝”也就因此挂了。

旧势力代表人物汉光武帝刘秀再次振兴了汉朝,史称“光武中兴”;这个汉明帝刘庄就是汉光武帝的的第四个儿子,东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说起汉明帝刘庄还不得不提到他的母亲,他的母亲甚至比他的名气还大,著名的阴丽华,就是那个“为官莫若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的历史著名美女,当然这句话的原创就是汉明帝的老爹汉光武帝,光武帝刘秀还没发迹的时候看到貌美如花的阴丽华当时就立下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很幸运他居然都一一做到了,当了全天下最大的官,也娶到了梦寐以求的美女,看来这个还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啊,这件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理想和目标一定要职业和生活兼顾才行,对了刘秀同学我们只能有“无限仰慕”来形容了。

刘庄初名刘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继皇帝位。这个介绍的时候有一点很重要的,可能大家并没有注意到,汉明帝庙号汉显宗,貌似不起眼,其实很了不起了,整个东汉王朝只有三个皇帝挂了后荣获获庙号(还有的有,但是在倒霉的汉献帝时期被废了),除了汉明帝和老爹汉光武帝之外再加上一个汉和帝,说白了也就这三人在整个东汉时期算是个皇帝,其他的基本都是窝囊废和摆设。

历史上的汉明帝貌似并不重要,而且名气也不是很大,其实这个汉明帝我认为比汉朝的所有皇帝都厉害,甚至比当今的世界大哥老美的历任总统都厉害,别的不说就说一点:向班超、马援这些彪榜青史的牛人都是他的麾下,这点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只要手下比老板更出名,而且属下甘心情愿为老板卖命就足以说明这个老板是真真正正的牛人,汉明帝就是这样一个牛人。

汉朝是个很奇怪的王朝,从开国皇帝刘邦开始起有一件事就一直没整明白,为了维护王权统治是相信宗室还是相信外戚,好像是整个汉帝国就这两选择一样,对汉朝来说这是单选题,整个汉朝整明白这事的也就是一个汉明帝,但是很不幸就这么一个皇帝整明白了,后面的更糊涂,最后牛哄哄的大汉帝国还是亡在了这个症结上。题外话:历史上总结了汉朝的制度后中国几个朝代都能基本控制住这个平衡,汉朝血的代价啊。

为了能明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简单介绍下汉朝著名皇帝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和结果:

汉高祖刘邦是两个都相信,结果是死后老婆带着一群娘家人公然对抗继任皇帝;

接受了老爹教训的汉文帝转而相信宗室,带着宗室灭了敢于公然抵抗的吕氏外戚,宗室得势了;

汉景帝延续了文帝政治方略,宗室势力日渐高涨后,一样的天下大乱,著名的“七王之乱”,无奈的汉景帝再次启用外戚控制了局面,外戚势力再次抬头;

汉武帝吸取了老爹景帝的经验教训,继续重用外戚卫青等,再次打压了宗室的王爷们,最后的结果很惨,自己的亲儿子都迫于压力起兵造反。最后牛哄哄的汉武帝只能再次依靠外戚霍光的协助让小儿子当政,外戚势力从此在西汉彻底的占据了上风而一发不可收拾。

汉元帝时期就不简单是延续发展这项基本国策了,更变本加厉的重用外戚,著名的王家五司马就是这位大爷封出来,外戚权倾天下;

西汉之后的几个皇帝就不多说了,从汉元帝开始外戚势力空前爆棚,没多少年王家的英杰少年王莽同学就按耐不住权势的诱惑,直接废了汉朝小皇帝,自己从幕后正式走向前台,西汉亡国。

东汉的光武帝重新振兴了汉朝,应该说还比较中性,因为陪着他打天下的即没有宗室也没有外戚,而且刘秀说实话对待功臣还是很厚道的,这点比很多开国皇帝都强,功臣在东汉时期不仅没有被清算,还基本还都能享受了荣华富贵,但是后期两股势力再次抬头,光武帝后期同样基本上毫无办法,既然是后面麻烦,那就让后面的人自己看着干吧。

汉明帝从小就比较聪明,看到了外戚彻底让西汉亡国的教训,在任期间严防死守的控制外戚当权,同时也控制了宗室的发展,在他当政时期这两股势力基本均衡,但失误的是汉明帝并没有基于此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治体系来彻底解决和管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东汉在汉明帝之后的几个皇帝就不多说了,皇帝无能再加上好色和耳朵根子软的前提下,外戚的势力就在此抬头,汉宗室被打压的基本没什么任何权力,甚至在自己的封国中都处于被监视状态。宗室在外毫无势力,外戚在朝就好办多了,外戚再次一点点的走向前台,直到后期的恒帝实在受不了外戚的干政,在没有宗室帮忙下只能带着身边的宦官们干掉了外戚梁冀,看着挺成功,但是更不幸的是经过这次政变,宦官太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舞台,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宦官群体第一次集体登上权力顶峰,就这点他居然无意间开创了中国政权历史的先河,从此之后政权的争斗不再是宗室和外戚两方掰腕子了,这会又来了个太监团伙,三足鼎立,貌似稳定了。

恒帝之后汉朝的几个皇帝就很惨,不是太监管着就是外戚管着,被大家彻底架空,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摆设,最后的汉献帝无奈之下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宗室刘备和外戚董承的身上,汉朝的皇帝貌似有个通病,这个最高政权的代表皇帝,貌似除了相信别人,依赖别人就没别的管理办法,而且不管相信谁最后还都没什么好结果,这点很纠结。

汉明帝(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

汉朝皇帝中总是被津津乐道的就是汉高祖、汉武帝和汉光武帝,貌似这三人就足以说明汉朝的所有皇帝,实际上这三人只能说是非常的崇尚武力,都在武力和征讨方面做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业绩,但是作为皇帝这个职业我觉得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只有政治水平这样的综合评定方式才是皇帝这个职业职称评定的核心,关于这点这三人就都一般般了。

作为皇帝而言我认为汉朝只有三个人相对称职,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明帝;不说别的,就这三任皇帝在任期间国家都是国泰民安就是最大的功绩,所以说施政以不扰民为根本,国家人民都安居乐业才是最最核心的,不涨房价、不涨油价、少有贪官等等才是国家政权立足的根本,汉明帝在这方面我认为是汉朝皇帝中做的最好的,下面就开始正式介绍这位汉明帝刘庄。

刘庄在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据说十岁的时候就通晓了《春秋》,但是《春秋》这本书充满的神秘,刘庄看、关羽看,好像有知识的人都看,而且翻来覆去的看,貌似不看的出门都不敢和人打招呼。

既然这么牛的一本书,还是说下他的来历吧,据说《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史书为核心版本整理出来的讲述东周后期的综合性史书,这里面有个前提先说一下,春秋时期虽然是各国分立、诸侯当政,但是“周”还是大家名义上的统一领导,大家基本有什么重要的大事都会去通告一下,而且几乎每年都要去象征性的朝拜一下,说是朝拜,实际上就是大家找个地方找个机会聚聚喝两杯小酒而已。

基于以上的原因“周”作为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要做做样子的,根据周的历史沿革,鲁国的国君就兼任周朝的官方史书记载官员,也就是说大家去了趟洛阳后都会拐趟鲁国顺便说下自己国家的大事。

所以说虽然各国都有自己专门的史书记载机构,但是就整体而言鲁国的史书是最全面而且最具官方性的,鲁国人孔子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整理了而出了这部《春秋》,历史上比较公正的说法是这部著名的史书并不是孔子一人所为,而是鲁国所有史书官员的集体智慧结晶,这点必须交代。

其次这部著名的《春秋》在秦朝被禁了,也就是说所有的民间版本必须收回毁坏,大家可千万别小看这个政策,看看今天就知道了,谁敢私藏禁书(比如某某功的书)后果是很严重的。而且当时出书这事可是件大事,没有纸张,所有的书籍都是竹子刻的,一部书基本就是一车竹子,费用高不说,关键是还麻烦,所以说在当时出几本书就会倾家荡产,能出书的很少,但是禁起来却简单了很多,毕竟一车竹子目标太大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春秋》这部历史巨作自秦朝就消失了,虽说后期在孔庙维修中又发现了疑似这部巨著,但是说实话很多疑问也无法证实其真实性,现在大家看到的《春秋》实际上是由《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拼凑的。

以上就是《春秋》的来历,这部书说严谨点讲早在秦朝就没了,而到了几百年之后的东汉居然又有了很多粉丝,比如著名的关二爷和我们的汉明帝,这事很奇怪。我不是钻牛角尖,只是说到这了抖抖小机灵卖弄一下而已,甭管刘庄是不是通晓《春秋》吧,反正就是说这人很聪明。

关于刘庄的聪明比较著名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光武帝刚统一了国家后,顺理成章的得点点家底,看看这公司开业后一年能有多少收成,于是通知各地的政府官员统计一下辖区的人口、土地资源和税收标准等等,按说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偏偏这事在当时的河南、南阳就进行不下去了,当地的官员一直百般推诿,无法落实,经过光武帝的反复调查后发现这是管理统计的潜规则,史称:“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这事光武帝没看明白,但是年纪很小的刘庄一听就明白了,直接说这是官员们通用的规矩,河南是光武帝的老家,南阳是光武帝发迹的地方,这两个地方所有的地主也好,管理人员也好,甚至普通的大户人家都和朝廷里的大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所有的官员都对这两个地方睁只眼闭只眼,只能不管不问。

光武帝听到后立马派人专门私下调查,居然和刘庄说的不相上下,不由得从此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这事我觉得很奇怪,首先一个12岁的孩子就算你再早熟也不可能把这些官场的道道一眼就看透,而且显得如此的世故,这点很让人费解,如果连一个12岁的豪华官二代都看得懂的事,他的那个英明神武的老爹居然没看明白,真不知道这爷两到底哪个更厉害些,估计一味的鼓吹汉明帝聪明的的人忽略了光武帝。

第二件事是当时建武19年,当时的原武城有人造反并且劫持了当地的官僚,一生戎马的光武帝直接派兵去平定这帮叛乱分子,结果是围城很长时间愣是没功下来,这事也让刘庄知道了,刘庄建议不能围城太紧,得留点空隙让城里的人能跑出来,这样不仅能占住城池,而且还能在后面追杀这些人,基本几个乡长、村长带着城管就能搞定他们。

据说结果还真是和他预计的一样,叛乱分子成功突围,但是突围后四散奔逃,很快就被几个乡长带领基层人民在当地给就地正法了。

这事同样有点疑问,刘庄再怎么牛也不可能在打仗方面和他老爹比,他老爹可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先不说这些疑问了,只说两件事倒是从侧面体现了刘庄严谨的思维,到他真正执政的时候很多政策和手段基本也是这个思路:“貌似怀柔、实则老辣”。

年轻的刘庄在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被正式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继皇帝位,正式登上了皇帝宝座,开始主持大汉公司的全面运营了。

汉明帝(三)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

汉明帝即位后,执政方略基本遵循了光武帝的制度。但是对于权力的控制却比他老爹更严厉,打天下的光武帝还是比较厚道的,而且管理手段也相对人性化,但是刘庄在这点上完全和他老爹不同,可以说在政治方面虽然年轻但表现了出奇的成熟,这个可能还真是天赋。 在光武帝期间为了控制宗室力量,分封的王爷们一方面封地控制的很小,另一方面压根就不让去,都给我在京城老老实实待着,按说不让宗师的王爷们去领地就能从跟上控制这些王爷在各地发展私有势力,对于中央政权而言绝对有利无弊。 但是明帝稳定的完成了权力交割后居然下令把这些王爷们全部派放到各自的领地去了,光武帝为了防止汉朝宗室作乱而严加看管,汉明帝把王爷们都放回去倒也不是坏事,毕竟这事怎么说都能说得通,关键是执政人的水平,要没水平,搁那都一样乱。宗室在朝容易和朝臣混成一片,形成朝政势力,但是到了领地更不好收拾,没准就成了割据势力。 不过这件事我个人觉得还是显示了年轻的汉明帝的政治气魄,能放能收,而且不因循老爹的老路子,起码是有点自信的。不过这表面上是下放了,实际上狡猾的明帝却通过地方政策和制度严格的控制了各个王爷的权力,王爷们不仅不能拥有军队,行政方面还得见天的处在皇帝直接任命的当地官员的看管之下(几个王的领地的行政官员全是皇帝亲自任命的),外放的几个王爷说实话一点权力都没有,而且也就是个名义上的王,有个王府(和超级监狱差不都)而已,实际上连县官都敢欺负他们。 那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汉明帝的弟弟刘荆就是一个典型,得知这些情况后在还没去封地的时候就写信给光武帝时期的废太子刘疆,鼓动刘疆直接起兵造反。 这个刘疆也不傻,我这要兵没兵,要钱没钱的,我凭什么起兵啊,总不能带着几个家丁就造反吧,明哲保身的刘疆直接把信给了汉明帝,这事你自己看着处理吧,我只想安安心心的当个养尊处优的王爷。 但是奇怪的是汉明帝并没有深究此事,反而放了刘荆一马,日后的作为就很像春秋时期的郑庄公,看似忠厚,实则奸诈,这在政治手腕上来说其实就是纵容你整出更大的动静来,有了大动静我才好彻底的收拾你,也省得有人说我自残骨肉。 傻不拉几的刘荆果然上当,去了封地后更加的变本加厉,四处活动网罗势力,同时希望得到各方的支持,结果就是被当地官吏告发并且在汉明帝的授意下直接置于地方的看管之下,被小官们逼得穷途末路的刘荆被迫以自杀来了结‘

汉明帝(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

宗室外戚都收拾完了,这政权按理说应该是稳定了吧,起码是应该皇权一统了吧,但当时的政局还真不是,还有另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

说道这股势力得先说下汉明帝的老爹光武帝,汉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宽厚的开国皇帝,不同于其他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对待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一律优待,到给自己捞了个好名声,实际上这个烂摊子一股脑的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明帝当政面临的不仅仅是宗室和外戚,这会又加上了一个功臣豪强,接受皇帝这份职业的汉明帝等于同时面临三座大山的压力。

光武帝最早任命的大司马是一起打天下的吴汉,吴汉挂了后光武帝为了提前预防宗室作乱,首先还是想到了自己的外戚,当时是想让自己的小舅子阴兴(阴丽华的弟弟)接受大司马的位置,但遭到群臣的极力反对而没能得逞,但是光武帝依然在挂了的时候任命了自己的女婿梁松辅政,辅政的实际意思就是监管皇帝,这个可以借鉴汉朝著名的辅政霍光。

辅政这个称谓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接受的,历史上大部分获得这样荣誉称号的大官基本结局都不理想,除非在皇帝没长大就赶紧趁着有权有势废了换一个。

当时的豪强代表就是以梁松、窦荣(这个窦家是汉朝一朝时期的著名豪门,而且光武帝打天下的时候还得到了窦家的鼎力支持)一伙为首的功臣。

汉明帝在收拾了宗室外戚后开始对这些人动手了,先是在云台画了28功臣的画像,告诉大家你们这就等于列入汉朝青史了,作为汉朝的皇帝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的,你们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基本稳定的完成权力交接后的汉明帝开始一步步减弱辅政的梁松的权力,汉明帝分别任命了最重要的三个官员,开国元勋高密侯邓禹为太傅(人家是开国的元勋,谁也说不出别的),自己的亲弟弟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将军(这是正儿八百的宗室子弟),光武帝时期的老太尉赵熹比较老实,接着干吧。

这里面管事的最重要就是这三人了,权倾天下的辅政大臣梁松忽然发现自己的权力一点一点被其他人分走后很是气愤,气急败坏的梁松做法也比较简单,我不干了!辞职!你自己玩吧!没想到一递交辞职报告就喜获批准,本来是赌气,结果人家就坡下驴了,而且还连名义上的挽留都没有,心灰意冷的梁松回家了。

按说这事应该也就到此为止了吧,毕竟大家还是亲戚,明帝还得叫声姐夫,但是别忘了汉明帝是个合格的皇帝,合格的皇帝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心黑手辣,别说姐夫了,这会连老爹都不认。果然和其他的人一样,没过多久就传出梁松在家里天天的埋怨,而且动不动就和以前的老部下讨论时局什么的,指东道西的发牢骚,反正就是在家也没闲着,汉明帝整理好了证据后没再费劲巴扎的玩逼着自杀的老招数,权力已经稳定的明帝干脆直接杀了梁松,权倾一时的辅政大臣挂了。

同时著名的功臣之一,当初纳河西五郡给光武帝全力支持的窦家窦融在当时威望极高,汉明帝同样看着很不顺眼,无奈这个窦融为人一向比较低调而且人缘很好,不太好找麻烦,但是世上无难事,更何苦这是皇帝想干的事。

没多久窦融的侄子窦林就犯了欺瞒和私藏犯人的罪名,下狱挂了。

随后窦融的长子也是光武帝的附马窦穆因为假传阴太后的旨意,让六安侯刘盱休妻而娶自己的女儿(这事非常的诡异,咱们就不深究了)。这事被明帝知道了,究其根源居然是窦穆为了贪图刘盱的那点子封地(这点有点想不明白,把女儿嫁过去也骗不走人家的封地啊,而且这封地也没多少啊,人家窦家可是在你老爹任嘛不是的时候直接把人家的封地免费送给你们老刘家了啊),窦穆因此被免官。

几件事综合在一起就牵扯出了窦氏家族屡屡仗势欺人的大案要案,只要是窦氏家族的人,除了窦融能留京外,全被勒令打回原籍。老好人窦融被终于找到机会的汉明帝斥责了一顿,老头一家人全走了,自己待着也没劲干脆辞职回家养病了。

同理,回家也没完,过几天窦穆等又被赦免了,你这整个家族都回去了,这么强势的家族搞不好在地方有什么动静能让人放心吗?都回来吧,回来后被汉明帝派人严格监视,鸡蛋里挑骨头的说事,没几天窦穆的两儿子就又被下狱,具体原因不详,反正在狱里都给折腾挂了。

有一点得说明一下,窦氏家族人太多而且在汉朝整个家族的威望都极高,汉明帝对于他们一般的原则就是打压最有能力或是势力最大的,对于屈服和表示效忠的还是保留的,窦家也就也只收拾了这几个,而且也并没斩尽杀绝,留下了种子的窦家在汉朝后期还真就再次抬头,重新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外戚和权臣,这是后话,看来有的时候还真是越是怕什么还就是来什么。  

三座大山的隐患等等这些不稳定因素都处理完了,汉明帝其实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手段明告天下想别的都没用,只有对我忠心耿耿才能有官做,这天下就是我的,汉明帝霸气十足。

汉明帝(五)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

少年老成的汉明帝平稳的渡过了最困难的权力交割阶段,而且基本上是不动声色的逐个消灭了各个潜在威胁势力,在朝廷内外基本形成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集团。按说在封建时期这样的集权是很正常的,但是汉明帝在把权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后犯了所有人都会犯的毛病:滥用权力。

史书载:“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这毛病往好里说是皇帝非常认真负责,不过往不好里想就有点麻烦了,再回想结合下汉明帝之前收拾宗室和外戚等势力的过程就能看出,汉明帝实际上内心有点阴暗,做事总喜欢背地里鼓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笑面虎、玩阴的,之前的他的几个弟兄也就是这样被他派人给玩死的。

但是皇帝喜欢这样的做事到也有个好处,下面办事的官员都相对老实,大家谁也不知道谁是皇帝派来暗中监视自己的,甚至搞不清自己家里的管家是不是皇帝偷摸派出来的(很眼熟吧,很想大明朝的东厂、锦衣卫吧),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办事,从这点而言皇帝这个毛病其实也有好的一面,毕竟老爹留下的不是一个稳定的江山,三座大山压得汉明帝好些年,综合而论汉明帝身边基本就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权力集中的汉明帝在大权在握后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大杖伺候身边的官员。明朝末期的大儒顾炎武先生对他有个著名的评论:“官员受杖始于汉明”。朝廷上直接开打这不成文的制度就是从汉明帝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明帝起码是中后期变得非常的暴戾,不过一般皇帝都这样,看谁不顺呀就揍谁,貌似也无可厚非,谁让人家是皇帝啊。

动不动就当庭动大刑,而且不管干什么总觉得身边有只眼睛在盯着,汉明帝期间的官员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贪污不敢、包二奶不敢、甚至多交几个朋友喝酒聊天泡酒吧都不敢,官员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所以不管史学家对汉明帝执政有何意见,但是汉明帝执政期间吏治清明这个事实是谁都承认的。就这点我就觉得汉明帝是个好皇帝。

评价一个好皇帝最根本不是不扰官,而是不扰民,汉明帝利用政治手段清理了国家不安定因素,在任期间没有发生动乱,这就是作为皇帝的最大功劳。同时还多次下诏招抚流民,用打击、压榨、收回那些宗室外戚的郡国公田赐给贫人,这点应该也是创举,甭管上层怎么斗争,平民百姓能生活的好就行。

关于汉明帝执政期间的功劳从一个数字就能充分说明,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在古代,人口增长就是说明国家稳定,战乱年代饭都吃不饱谁会有心情琢磨男欢女爱繁衍生息啊,都忙着躲避兵役、徭役去了。汉朝在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天下安定,大家吃饱喝足了就很有心情找点乐子,人口增长很快。史称“明章之治”。

政治和内部整理的差不多了,汉明帝和所有汉朝的前期皇帝一样开始将重心转向国际事务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汉帝国的世仇:“匈奴”。

汉光武帝重建汉朝后,因为国力的不足,一改穷兵黩武的汉武帝构建的对匈奴的战略攻势,两国的争端基本都以和谈和让步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战略其实给了匈奴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很给力的匈奴也毫没客气,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了空前的大发展,不过比较失败的是发展的太快太大后匈奴自己内部因地盘、水草等等原因分裂了,分为南北两部分,由此可见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定是战争,汉明帝就很聪明,一如既往的跟你玩阴的。

分裂后的匈奴和很多民族政权一样,为了打击曾经的兄弟不惜拉拢甚至投靠世仇。南匈奴就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主动要求主内附汉帝国,希望榜上汉帝国这棵大树,找世仇帮忙揍自己的亲兄弟。这个南匈奴在光武帝时期就不断的和汉帝国接触并结成有好邻邦关系,光武帝还册封了南匈奴并且和亲,这是光武帝干的活。

到了汉明帝时期,南匈奴和汉帝国更是打得火热,这下北匈奴慌了,眼看着东汉和南匈奴关系越来越紧密,照这势头发展下去,早晚一天自己不是被汉灭了就是被南匈奴给收拾了,索性心一横,大爷的,既然你能投靠我也能,干脆我也和汉帝国和亲吧。

问题出来了,大家都想和亲,一来汉帝国没那么多的公主,二来这边境事务还是不能根本解决,两人好处一样对我有什么好处?要知道当时的汉帝国可是国际上一等一的强国,强国只有一个道理,就是必须打压一部分,拉拢一部分,让你们两人都不得安生,都有危机感,也都必须牢记时刻都得讨好我才行,所以说这两者必须兼备,不然这老大的国际地位不好体现。北匈奴尝到了没有远见的后果,强烈要求和亲的愿望没能得到老丈人的响应。

更为可怕的是汉明帝在内部稳定了后决定一次性解决匈奴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明帝十六年,汉明帝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出兵打你了,顺带还得让已经老实的南匈奴看看,要敢不听话这就是下场。

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大胜!斩首千余级;

再战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大胜!取伊吾卢地。

切记,收拾收拾就行了,千万不能把它彻底打垮了,真打垮了就不好玩了。当然,收拾完了北匈奴还不算完,为了打通著名的丝绸之路同时扩大打击匈奴的战果,汉帝国正式开始经营西域地区,力图恢复对西域各国的控制,从而在外围孤立匈奴。

两年后,耿,窦又率兵出西域,进攻车师国。车师国后王和前王相继投降。

以上是官方正式的出兵,在官方动用大兵团劳民伤财的总体战略下,汉明帝依然依照他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开始进行了西域各国的梳理,这回他派出了重要的人物:班超。

牛人班超在西域完美的贯彻了汉明帝的指导思想,只凭着36个人就收拾了整个西域36国,一人一国,这超级性价比绝对让精打细算的汉明帝高兴的手舞足蹈。班超复置了汉西域都护府,这事办的不仅扩大了汉帝国疆土,还为以后彻底收拾匈奴结交了大量的外部联盟伙伴,创下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历程。

班超出场!


世出豪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

我觉得应该专门把班超这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牛人的事迹写成一本书,这就算开个小头吧,实在是因为这个牛人创造了一段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霸气事迹,而且是绝无仅有,可能单凭其创下的功绩有很多人能够超越,但是论其性价比而言,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只有一个人能和班超相提并论,另一个人我在“四大名山之普陀山”中也会专门讲到。

  这里只说说班超的故事,在历史上的班超完全是凭着个人能力就为整个中国大面积的开疆拓土,而且扬名万里之外,绝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说和本书的关系不是很大,但是既然说到这了,不把这么牛的人写一下总觉得心里不爽,反正是说开去了,哥们儿这就接着说开去吧。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汉书。班超传》
  这是《汉书》对班超的开场白,写这书的人也不是外人,班超的亲圌哥哥班固,最早开始写这书更不是外人,班超的老爹班彪,这部巨著班彪和班固爷俩也没写完,最后的完成还是班超的亲妹妹班昭,看看人家,这才是真正的世家,一家人男女老少齐上阵,可以看到了吧,这就是绝对的世家,这才是真正的书礼传家。

但也就是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还居然出了个武功盖世、豪气冲天的班超,看来中国历史上的这个豪门、世家还真不是盖得,这点不服不行。

  既然是世家豪门就来看看班超家族的历史和来历,也让所有姓班的中国人骄傲一下,他们确实有个不同凡响的祖先。
  班固所著的《汉书.叙传》中描述的班氏家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最早是芈姓,形式虽然古怪,但来头可一点不古怪,楚国的王姓。班家最早是楚王的儿子,只是运气不好没继承楚王的王位,在春秋时期,王氏子弟除了能正常继承王位的以外都均称为“士”,在国内能当官的都是“士”的出身,而且这个“士”根据家族繁衍也会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名门望族。
  出身豪贵的班家当然也不含糊,一直稳稳的做着出国的世代令尹(楚国的丞相)。最早的叫“斗伯比”;之后是斗伯比的儿子“子文”;这个子文就是班姓的祖先,因为这人据说是喝虎奶长大的,因为老虎身上的虎斑,所以当时的人也叫子文“斗斑”;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班”姓。这个是班固自己说的,我觉得可能有点牵强,但是应该有些道理,现在的班姓后人还是奉斗斑为班姓始祖。
  那会的斗氏家族在楚国权势熏天,一代代的不可一世,终于在斗越椒时期按捺不住,和当时的楚庄王发生冲突,楚庄王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一鸣惊人的春秋霸主,也是斗家运气不好,碰上个强悍的君主,斗越椒政圌变没成功,而且整个家族就此就在楚国失去了封地和权势,斗家的嫡系斗贲皇被迫逃到了晋国。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世家是很厉害的,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读书认字,而且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不明白的可以再参照一下哥们儿“九华山篇”的春秋部分。
  所以说不管是哪国的世家子弟都是宝,斗贲皇逃到了晋国,立马受到了晋国的热情接待,要钱给钱,要地给地,斗贲皇就被封在“苗”这个地方,后来以封地为姓,这一支嫡系也就成了苗姓的祖先;但是被迫逃离楚国的可不止他一个,另一个分支却远离了中原,一口气跑到了边境地区,这一支就以子文“斗班”为姓,改姓了班。根据这个说法班姓和苗姓一起就是一家人。
  班家应该说最早的祖先就是楚王,可见这个来历还真是不一般,不过自从逃离了楚国之后就和根正苗红的嫡系斗贲皇失去了联系,渐渐的就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了,整个家族应该一直游荡在三晋的楼烦一代繁衍生息,这样一直混到秦末时期。
  虽然偏远,但这里面有件事得交代一下,当时的楼烦一带可还真不是一般人就能混得下去的,那个地方地处中原和匈奴的交接处,受大环境的影响,经常处于战争和动圌乱的侵袭,中原和匈奴之间的冲突一直就没断过,见天的有军队来抢东西,很自然就会形成老百姓自发的维圌权意识,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了这里形成民风彪悍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常备刀枪,村村都有自卫队,人人都是游击队员。
  在当时的楼烦,一群外地人要想在这里立足,不仅得应付本地人,还得经常提放匈奴骑兵和中原的游击部队的抢劫,可想而知一个外地人想在这样的地方立足和发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楼烦这个状况这可不是我吹的,长时间的积累和历练,彻底打造出了一个当时最强悍的民众群体,历史上在秦汉时期很多战役的记载都是以斩杀楼烦将几人,擒获楼烦将几人等等来形容战绩,而且秦末时期争霸天下的楚汉两国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都将麾下的楼烦兵单独编队用来面对面的冲锋,可以说楼烦当兵的基本上都是特种兵,连楚霸王项羽都得对楼烦人另眼相看,可以看到当时整个楼烦人是多不简单。
  这就是楼烦的情况,一个外来的家族想在这样的地方混事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这个班家的世家还真不是白给的,不仅在楼烦站住了脚跟,而且发展的异乎寻常的顺利,甚至超越了当时所有的楼烦本地人,一举成了楼烦当地的豪门,班家具体是怎么做的没人知道,因为这个过程一点的记载都没有,是不是经过了多少坎坷只有班家的祖先自己知道。
  历经几代班家人的努力,在到了班壹这一代时班家就已经在楼烦成了名符其实的豪门,甚至成了当地著名的著名豪强,班固的汉书中是这样形容祖先班壹旗下的班家的:“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年百余岁,以寿终,故北方多以“壹”为字者”。
  我想这个大家应该能看懂吧,马牛羊数千群,有钱有势也就罢了,出门打个猎也是旌旗招展、敲锣打鼓的,气势跟皇帝围猎差不多,狂傲的不可一世。
  要说一个外来户能在民风极其彪悍的地方立足,而且远远超越本地常住人口这件事本身就是个奇迹,虽然我对这事兴趣非常大,但是还真是找不到这个发迹的历史,只是在班家的记载中有一个环节值得注意:“壹生孺。孺为任侠,州郡歌之”。
  班壹的儿子班孺为人任侠,这个“侠”可不是大家认为的什么剑客大侠,当时对于侠的理解我觉得正史中就是韩非子形容的比较准确:“以武犯禁”;几千年后的曾国藩也有一个明断:“大凡侠者,均为顽劣不法之徒”;从历史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这两个评论说实话比较到位,所谓侠一般都是敢于仗着势力对抗政圌府的,至于是不是欺压百姓,那就得看这位大侠自己的心情了,所以现在流行的武侠小说看看乐呵乐呵就行了,千万别当真,其实所谓的大侠其实都是人编的,要是真有,大部分也都是流氓地痞恶霸之流(不排除有一部分具备一点正义感的流氓啊)。
  班家从楚国的王爷公子流落到塞外楼烦,我估计为了适应生存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家族传统,武力、血腥成了班家的主旋律,也正是在这样的调整下班家才能在环境恶劣的楼烦一代繁衍下来,要在强悍的地方生存就必须更强悍,这是通用的自然法则,其实班家早在楚国的时候就是以强悍和崇尚武力著称(家族历来都是楚国征战的主将和最强军队的领导者),所以这个结果应该也是可以说的过去的,
  按照班家的这个发展势头发展下去的话用不了几代就肯定完蛋,因为后面的汉武帝当政后专门就收拾地方豪强,汉朝的南阳宁成、河内郡穰氏、定襄豪强这些不可一世的豪门都被更牛的汉武帝给一一收拾了,但是唯独班家在汉武帝时期却幸圌运的躲了过去,具体原因不详,我猜应该和班家的再次转型有关,因为直到东汉时期,当整个班家再次集体站在历史的舞台,班家神奇的成功转型成了真正的文人,彻底的“史书世家”。
史上最完美的成功转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

班氏家族在楼烦一代虽然混的有权有势,但是再有权有势也只是地方的土霸王,这个地方的豪强在政权稳定时期要是没有官府背景肯定是不好混的,这点世家出身的班氏家族很清楚。作为班氏家族新一代的掌门人班孺长大以后就没墨守成规的当一个年轻的地主,而是通过关系正式进入了政府公务员队伍,可以说也正是这个转变改变了班氏家族的命运,这点当今社会基本也差不多,豪强地痞什么的在当地混出点模样后再花钱点买个政协委员干干,也算是把出身洗白了吧,给后代留点底子。

但是班孺这一当官就有点麻烦了,那会的官员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属地化,需要经常地调动,班孺就这样被调到了陕西,班家也随着这种官吏的调动一步步的迁徙到了陕西扶风,离开了豪强的根据地也就不是豪强了,凡事有所得又必有所失,放弃这么大的基业这事按说是不可理解的,但也正是这样的全面放弃和完美转身,整个班家才阴差阳错的躲过了汉武帝时期的严厉打击豪强的风暴,班家顺利进入仕途,也就等于开始回归以做学问为家族传统,豪强再次回归成了学者,这个确实很神奇。

班家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当豪强是那点子积蓄基本都折腾光了,这点我在之前写过,当时想出书或是整点学问什么的是非常的花钱的,随便写的读书心得都得整好几车的竹子。所以说班家到了班彪的时候已经没什么钱了,班彪官至县令,说实话官不大,而且班彪还相当的清廉,最后除了给子女留下了自己整理的六十五篇史记(自己写的几十车竹子)以外什么都没留下,可以想象这应该是个学者型清官,估计执政能力据评价也就一般吧。

班彪过世后长子班固正在京城上学,闻讯回家守孝,孝顺的班固仔细的读了父亲留下的著作后做出了决定命运的决策,官不干了,子承父业,在家接着编写史书,这可是件大事,要知道在中国古代自己没事写史书是犯大忌的,当初的司马迁就是例子,司马迁写的史记其实就是个人行为,而且直到司马迁死后很多年,这不历史巨著才面世,说白了,这在当时都是不和谐言论。

关于史记说点题外话,史记使用的完全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在看史记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喜欢的就多说几句,不喜欢的就一笔带过,甚至还畅快淋漓的骂上几句,按说这绝不是严谨的史书记载方式。不过就算这样司马迁大师还是开创了一个写史的风格,本纪、世家、列传再加上书啊、志啊等等,在这之后的史书都是深受其影响,甚至完全延续这种风格,也成为著名的“纪传体”史书,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代表史称“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是大名鼎鼎吧。

班彪用的就是这种笔法,后来的班固依照班彪自己写的史书开始往下写(当然后来写完后也成了绝世名著),但是在当时没过多久这事就被人告发,在家憋着没事敢写史,搞不好就敢怨望当朝,当时的一把手汉明帝毫不客气的把班固抓进大牢,虽说不会处死,但是起码会受很多的罪,而且能不能出来也说不好。

家族长子碰上这事,次子就该站出来了,这次是班超第一次登上历史的前台,也算是第一次亮相吧。

年轻的班超对于哥哥的事非常着急,一般的人在这个时候只会想到四处托人找关系花钱打点这些招数,但是班超这时候就体现了卓越的家族传统和惊人的军事才能:“擒贼先擒王”,这点在他后期事迹中同样屡试不爽。

班超直接上书给皇帝,大胆为哥哥辩白,“诣阙上书”,这个确实需要胆量的,一般人想都想不到,就算想到也不一定敢做,而且就算是做好了,万一皇帝看了后让你去陈述,一个平头百姓往庄严肃穆的国务院办事大厅一站,面对一群庄严肃穆的文武大员,百分之百大都肯定紧张的说不出来话,搞不好还会吓得尿裤子,不过我们的班超确实胆略过人。

如其所愿,班超的上书幸运的得到了汉明帝的过问,汉明帝居然亲自召见了班超(这事在今天似乎就是个神话,但是哪个朝代还真是靠谱的,因为能认识字还能写上书的人很少,对于国家,这些人都是人才),请他上朝为哥哥陈述,平头百姓班超在朝堂之上再次体现了惊人的冷静和胆量,毫不怯场的侃侃而谈(谈的什么我不知道,但肯定是说他哥哥这是为汉王朝立碑立传,绝无二心之类的话),谈的汉明帝很是舒坦,而且班超还拿出哥哥写的史书给汉明帝看,当然看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部分,汉明帝当场宣布释放了班固,而且还加封了班固为“兰台令史”,别在家闷头写了,进国家史志馆直接写国家史志吧,班固一下就从监狱犯人进入了正式公务员编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完成了巨著《汉书》。

可以说哥哥的起落和班超不可分割,但是也就是在班固正式上任后,班超回家继续他平头百姓的生活,但是班家这会已经可以说是穷的揭不开锅了,迫于生计班超只能见天的帮着抄书赚点钱家用,虽说有了上朝的阅历和经历,但班超并没有因此而如何如何,这个一方面能看出班家这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荣辱不惊的士人,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当时的汉明帝确实很明白,作为国家的一把手连一个平头百姓的信访上书也能看到,而且还能召见来上朝,汉朝的整体机制在汉明帝期间应该说相当的厉害,这事可以参照当今的信访办工作。

班超抄书期间有两件事值得说下:

第一班超没事的时候上街闲转,看见一个算命的对他说,你的相貌很奇特,这是当封侯万里之外的面相,“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我想象了一下这个相貌,怎么想都是一猛张飞的影子,反正这算命的一准是忽悠的,大家就当一乐看看就得了,不管怎样这个记载起码让我知道了班超的样貌,就是早期版的张飞。

第二件事应该比较靠谱,班超在和一帮子抄书的干活时,经常地把笔放下活动筋骨,看着这越写越多的书很是感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我理解这是牢骚,但也就是这几句话就能说明班超多少也有点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而且已经把扬名海外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就如同他的两个偶像一样。


张骞(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

说到班超的偶像还是得啰嗦一下,毕竟这两个偶像也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不简单的讲下有点过意不去,张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傅介子可能知道的就不是很多了,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位更重要的人,多多少少的也和班超有点联系。

我估计张骞很多人都知道,那我就说点大家可能不知道的吧。

张骞,汉武帝的侍从,就是小时候陪着汉武帝一起读书的同学,从小一起混的同学当然深知哥儿几个的那几把刷子,所以能力一般的张骞并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张骞同学在同学汉武帝当政后一直都没能混上公务员的美差,这点可以看到当时汉朝的风气还是很正的,皇帝的同学不仅没当官,而且连个国企老总也没让干干,张骞就这样的无所事事混了很长时间。

当时的汉武帝对于匈奴的不断袭扰很是头疼,多年来一直是汉帝国单独面对游移不定的匈奴骑兵,汉武帝非常希望能找几个帮手或是拉几个外援回来一起对付匈奴,特别是匈奴后面的世界,那片神秘的广袤天地是不是也向汉帝国一样有很多的大国。

充满想象力的汉武帝开始公开招聘敢于出使的使臣,一心寻求出路的张骞看到了机会,通过和皇帝发小的关系成功胜出,获得了代表汉帝国出使西域的差事。

能力一般的张骞高兴了几天就发现这活儿压根就不是什么美差,绝对的硬骨头,不仅难啃还极有可能搁着大牙,选中他搞不好还是被人黑了,当时的使臣可没有今天大中国大使威风(出国代表国家,所以我从来都做头等舱,这是我国大官的原话)。这个使臣一来不知道会不会有当地的接待和欢迎,二来还得跨越过庞大的匈奴管辖地盘,第三更麻烦的是外面的情况谁都不清楚。

也就是说这个使臣实际上就是一撞大运的,所有的东西包括吃的可能都得自己去找,去发掘,说白了,这是可彻彻底底的苦差事,甚至有可能血本无归连命都得搭上。不知道张骞是不是有点后悔,这要是我肯定后悔。

张骞就这样怀着忐忑复杂的心情上路了,走的时候还是很风光的,浩浩荡荡的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和财宝出发了,不过没过多久这些就都不属于他这个团队的领导者了,一行人刚出境就被匈奴发现并劫持了,以抢劫为国家职业的匈奴(这点不能怪人家,他们在草原上生活连做饭的锅都没有,总不能天天吃烤全羊啊)自然不可能放过这帮子肥得流油的汉使团,连人带钱带东西全部扣留,匈奴发了笔小财。

汉使团的所有人都被匈奴扣下,当然一般的人都发去干体力活了,唯独汉使团的首领张骞还是受到了基本的外交待遇,即不用干活还能享受吃白饭,匈奴为了体现自己的人性化管理还专门给他配备了美女招待,应该说就这点而言,匈奴在对外方面还是很注重外交礼仪的。

张骞在匈奴的日子里除了生存环境不好以外基本上还算是该有的都有了,小日子过得也算说得过去,但是从小和皇帝一起混过的人还是很难适应艰苦的草原生活,不断地迁徙和居无定所再加上没有一点的娱乐活动让张骞很郁闷,这里我就不说张骞的精神境界有多高了,这事我没见到,我只知道一般常人的思维,至于伟人的思维我很难领悟。

张骞就这样在匈奴这老老实实的一待好多年,都混熟了,匈奴的人也逐渐的放松了对他的管制,一直耿耿于怀的张骞找了个机会跑了。

历经风雨的张骞这时很成熟了,为了彻底逃脱匈奴可能的追踪,张骞选择了背道而驰,没往汉的方向跑,而是选择了继续向西,正确的路线使张骞逃脱了匈奴可能的追踪。

张骞终于一路向西的来到了之前一直不知晓的大月氏国,马上亮出了汉使的身份,正式拜会了大月氏国(这个确实很传奇,一个衣衫褴褛的匈奴人却自称是汉使,也搞不清张骞是怎么让这个大月氏国相信的),经过沟通和了解张骞掌握了西域各国的基本情况并达成了友好交流的意向,但就与双方从无有过接触等等并没有达成实际的战略合作意向,这点我估计是大月氏国不是很信任张骞,不过,虽然没达成合作意向,但是经过沟通后大月氏国倒是派出了部队护送张骞回国,不幸的是张骞在回国的路上再次被匈奴发现并劫持,这事充分说明了没有最背只有更背。

张骞第二次被劫持后基本失去了外交待遇,所幸没多久匈奴内乱,张骞再次找机会跑了,这会没再往西了,而是直接往汉方向跑,可以说这会还真是尔虞我诈,上回往西导致匈奴没追上,这回肯定是匈奴想着丫还一准往西去了,得!还是没追上,张骞脑子很好用。

千辛万苦跑回汉朝的张骞得到了全国的赞许,之前确实没人能活着回来的,而且带来了大量关于西域的情报,包括甜美的葡萄干,可以说功劳很大。

张骞这事办的让所有人侧目,连汉武帝都认为可能之前看错了,张骞还是很有潜力的人,先封了个中大夫,说实话就是吃空饷不干活的官。随后在大将军卫青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张骞被派一同前往,这就是汉武帝为了给张骞找点立功的机会好封赏,果不其然得胜回来后张骞官封博望侯,封侯就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坐享其成,能力一般的张骞很满足。

劳苦功高的张骞这时也有点飘飘然了,再次要求参与攻打西域的战争,天算不如人算,这会很失败,没能和上回一样跟着威武的卫青大将军,这回分到了倒霉鬼李广的麾下,而且独立带领了一支部队前进。更郁闷的是大军在西域通张骞的带领下居然迷路了!没能按照预期的计划和李广会师,导致李广大败,这还真是一对倒霉鬼啊。

按说回来后绝对按罪当处死,好在皇帝和他是同学,让出博望侯免死,再次成为了平头百姓。看来这混事还真的跟对人啊,说实话李广不论是能力还是名气都不赖,但就是运气不好,张骞也没能跟着沾沾光。

不过张骞自从踏入仕途以来就不断的经受大起大落,个人抗击打能力也比较强,平头百姓就平头吧,多少捡了条命啊,同时还拥有强势人脉资源,以后也不用很担心。

果然,两年后,汉帝国经过多次不断的战争终于把匈奴打得扛不住了,匈奴退出了河西走廊,牛哄哄的汉帝国再次需要联合西域各国巩固胜利成果,汉武帝再次启用了同学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各国势力同时显示汉帝国的强盛,没有了匈奴的捣乱,这回的汉使团绝对是美差,汉武帝这事安排的相当讲究。

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率三百人,马六百匹,牛羊金帛万数,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一个字“牛”;气势磅礴的汉帝国风采,再也不会像上回那样寒酸人家不信任了,同时道路畅通也不用担心匈奴来抢劫了。

张骞先来到了乌孙国(今伊犁河流域,乌孙国之前原来不在这地儿,这会的地儿是被匈奴给撵过来的),张骞首先要求乌孙国和大汉建立同盟并请乌孙东返故地。很失败的是乌孙国经过反复探讨拒绝了张骞的要求,但是礼物是毫不客气的都收下了。

乌孙国碰壁后的张骞并没灰心,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今新疆于田克里雅河东)等国展开多国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北亚各地,据说最远的使者还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了,虽然没结成同盟关系,但是乌孙王还是派遣了使者同张骞一同返国,并送给汉武帝数十匹好马(绝对的汗血宝马),深得汉武帝的欢心。虽然没达到出使目的,但是多少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了解到了遥远国度的情况的张骞被封为大行(外交部部长),专门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和宾客。

第二年,张骞去世。张骞虽然能力一般,但是也确实是因为他的努力才使得汉帝国初步建立了西域各国的邦交关系,从这点上说张骞功不可没,历史上评论张骞“凿空西域”,我个人觉得言过其实,纵观张骞一生说实话并没有和任何国家达成过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关系,也没有让大汉的声望远播海外,但是开拓了汉帝国的视野和邦交,为以后的通使建立良好的基础,张骞也算是劳苦功高,值得我们尊敬。


斩首行动开创第一人:傅介子(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

说完了张骞接着说班超的另一个偶像,说实话我也不想这么啰嗦,但是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没一个含糊的,交代不清楚我总是觉得有点愧疚,大家见谅啊。

傅介子,北地人,不是我懒,我查了很多资料就这么点内容,这哥们儿出身、渊源、身世都不清楚,这是一个神秘的人。

也许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人,但我必须郑重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位真真正正的牛人,也正是他开创了汉帝国扬威西域的先河,也正是他开创了汉使动辄就杀人的先河,要说张骞是和平使者的话,这哥们儿就是绝对的武力使者,两者最大差别是张骞动不动就被别人劫持,而谁要是敢跟这位动这念头后果绝对很严重。

公元前87年,牛哄哄的汉武帝挂了,汉帝国由大将军霍光辅佐八岁的昭帝即位。本来在汉武帝期间就有过的多次叛乱这会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政局不稳定这是国内环境。

外部这时被汉帝国一直打压的匈奴虽退居漠北休养生息去了,但乌垣又在东北崛起,这游牧民族习惯都一样,为了获取生活必需品就得时常侵扰汉朝的边地,说实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可以说这时的汉帝国实在是内忧外患,好在这个霍光还是比较靠谱的,国内的形势逐渐的稳定,但是在汉帝国全力应付国内矛盾的同时放松了对外的控制,连一向平定的丝绸路上也开始出现问题了。

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六月,小玩闹龟兹王居然敢杀死了汉帝国派驻轮台屯田的校尉赖丹(原于弥国的太子,归顺汉朝后被封为校尉),这件事影响很大,要说之前西域各国都是明里暗里和老霸主匈奴眉来眼去的话,这回的龟兹就已经是明刀明枪的挑战新霸主汉帝国在西域的权威了,不用说,小玩闹龟兹敢于动手绝对是匈奴的调拨和指使,就如同今天的南海诸国一样,没有大国在后面撑腰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叫板。

龟兹这事干得整个西域都大受影响,一时间大家都在观望汉帝国对这事的反应。同时楼兰国王也挂了,近水楼台的匈奴赶紧的扶植“安归”为楼兰王,这下又增加了匈奴对整个西域的影响,乃至于“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这样的尴尬局面,盟主大哥叫你过来拜见敢不来,这又是一位明摆着不把汉帝国当回事的刺头。

整个西域各国看到汉帝国越来越怂,赶紧纷纷转而投靠匈奴,而最早的楼兰干脆开始充当匈奴西域地区的首席代表,不仅自己公开和汉帝国作对,还带兵随意攻打抢劫汉帝国和其他各国交往的使团,“数遮杀汉使”,可以说西域在当时处于一片混乱,当然,乱是相对汉朝而言,对于人家匈奴,这是联合国维和部队。

其实从这点我们就能看到当初的张骞并没有把工作做到位,西域各国并没有对汉帝国心服口服,甚至对于汉朝的了解基本都还是一知半解,更多的还都是听匈奴说的,谁都知道匈奴嘴里肯定说不出什么好话来。

这就是当时汉帝国在整个西域的尴尬局面,当然,强悍的汉帝国决不能容忍这种窝囊事发生,汉朝可不是之后的“怂”朝,出现问题就必须解决,整个汉朝都是这样认为的,上下很团结,一致认为不服,咱就打。

其实我始终很纠结于一件事,我们汉民族最早的尚武精神都去哪了,要知道我们的祖先当年也是打得不可一世的匈奴满地找牙的,被我们收拾的窘迫不堪的匈奴狼狈逃窜到欧洲,一伙残兵败将居然把整个欧洲搅合得一塌糊涂的,我们的手下败将都能这么威风。

而过了多年后那些手下败将的败将居然还反过头把我们收拾的瞪眼没辙,我觉得这事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最深的原因就是我国历史上居然冒出个“怂”朝,这是个明显的断代层,也就是说整个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在宋朝被彻底的消亡了,自此,中华民族在世界的舞台只能以软弱二字来形容,至今!

西域的情况当时让汉帝国的头脑们很着急,组织大规模的军队征伐在当时已经变得不现实了,汉武帝已经把国家的财力、物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哪还有钱打仗啊。

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给朝廷养马的傅介子挺身而出(汉朝还是延续了春秋的风采,给皇帝当司机一般都不是一般人,必须有点能力才行,这是家族的荣耀,关于春秋风采这点在我的九华山篇里会有专门论证),自愿充当出使西域的汉使,这会的汉使可不向张骞二次出去的时候那么风光,这会去极有可能被西域不知道哪个国家的人当场拿下格杀,风险系数极高,甚至高于张骞第一次出使。

对于傅介子的自荐,当政的汉昭帝和霍光马上给予了首肯,汉昭帝作为皇帝把握了一下大战略,让他在路过楼兰和龟兹时,严厉谴责一下两国国王背叛汉朝,杀害汉朝官员和使者的恶劣行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政府常说的提出“严正抗议”一类毫无用处的屁话,当然这也是权宜之计,这样做不至于撕破脸,起码能保住汉使的姓名,皇帝宅心忠厚啊。

但是老辣的霍光还是比较有头脑的,深知此行危险系数极大,怎么说都不一定有用,仔细的询问傅介子准备怎么做,傅介子对霍光说:“楼兰、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耳,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看到了吧,皇家司机傅介子办事很利索,我过去就把丫干掉,很简单!很强悍!

霍光也很郁闷,接着问以后呢?傅介子更简单,其他的西域各国敢于挑战我就去把他们一一干掉,这话就这么简单,这样的精神后期更有一位牛人总结的更到位,咱们后面再说。

傅介子一说这话,狡猾的霍光倒没说什么,只是告诉傅介子:“龟兹的道路遥远,这一手可以在楼兰试一试”。楼兰比较近,我通知军队准备接应,万一有什么问题我们这边也好支援,放手干吧。

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皇家司机傅介子受命出发。

傅介子一行先到了楼兰,果然楼兰王对汉使极其冷谈,甚至连见都懒得见,估计也就想等着他们出了国界再派部队收拾了他们,然后把谋杀汉使的屎盆子扣到别国去。傅介子很有办法,不见就不见吧,装做准备继续上路,同时通知楼兰王我们这回带了大批的财宝准备封赏西域各国,其他各国已经都得到消息了,都准备派遣部队沿途保护同时接受我们的封赏,你要是不来我可就走了啊,别后悔啊!这话里有话,一方面是告之我这有财宝,想要吗?另一方面是告之其他各国都做好准备了,谁想想玩阴的,没门。

楼兰王听到这消息后惊喜异常,甭管别的,这到手的财宝可不能放过,立马派人通知汉使可别走远,我马上就来。

傅介子就在营地接待了楼兰王,并大摆筵席招待了楼兰王一行,在大家都喝得七荤八素的时候摔杯为号一刀就解决了楼兰王,同时告诫已经喝多了的楼兰王手下:“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这气势,这威风,绝对牛!你们的王我已经杀了,你们必须立在我们那的王子为王,不然你们就得亡国,不服的就上来。

喝多了的楼兰王部署愣是吓得没敢反抗,看来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道理啊,喝酒误事。

傅介子干掉了楼兰王后上书朝廷禀明了此事经过,汉帝国下诏:“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斩首行动”。

这是有据可查最早的“斩首行动”的实战篇,精彩吧,要知道老美现在的战争都是跟着我们的祖先学的。傅介子的斩首行动成功后连帮着傅介子干掉楼兰王的两位兵士都官封侍郎,可见汉朝上下对傅介子这样的行为有多认同。

有胆有识的司机傅介子摆平了楼兰后显示了雄武的作风,继续西行,去追杀匈奴前往西域的使臣,顺道把乌孙、龟兹、大宛统统的教训了一通,西域各国知道这位汉使的作风,愣是没人敢叫板。

傅介子一行终于在龟兹的时候,追上了也是一路联络各国的匈奴使者,凶悍的傅介子带着部下当场就将匈奴使团全部给干掉了,这是傅介子干的第二件狠事,几乎绕了半个西域追杀匈奴使团,而且一举成功。

这么牛的一个人最后的下落和出身一样诡异,居然没人知道,在汉帝国虽官封义阳侯,但是并不是他来领的,而是他在国内的儿子领的爵位,傅介子其人经历仅限于此,以后居然不知所踪了?有种说法是后来流落到匈奴未归,反正是正史、野史都没见记载,我也猜不出来。

据说在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的石马坳有傅介子墓,但是也还有很多别的说法,我就不一一考证了,但是在庆城县县城北大街东面,有条短巷,原名“傅介子巷”人们简称“傅家巷”。据说也是傅介子的老家,这个“傅家巷”的名称一直流传到20世纪50年代,在修建庆城县宾馆时被拆毁了。

历史上的傅介子才是真正扬威异域的牛人,他的行为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如何如何的胆识过人,最根本的是汉帝国的背景,也正是强悍的汉帝国的支持才有他这种行为的成功,可见任何时候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维护,个人再大的能力也白搭,看看今天就知道,老美要是有渔民出海打鱼全世界谁敢去把人家的渔民抓起来。

国家强盛、国家对国民的态度才是国民勇气的根本,傅介子虽然名气不如张骞,但是一点不比张骞差,这点引用下我国著名的娱记李白赞美傅介子行为的诗文缅怀一下这位已经不为很多人知道的民族英雄。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汉军的一代军魂(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

在整个汉朝期间,扬名海外的强人、牛人很多,除了前面说到的张骞、傅介子还有很多,诸如郑吉、段会宗等等,都是威震一方、扬威西域的牛人,中国历史上说实话也就是在汉朝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强汉”这个名词在当时世界当之无愧,严格意义上讲在班超出世之前,汉帝国上下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有本事就去边关,面对复杂的地域情况和恶劣的环境建功立业,也正是这种风气才能让班超从小就有对这些英雄的向往,从而造就了一代伟业。

不过在班超之前大汉帝国还曾出现过一位更牛的人,也正是这个人的作为直接影响了整个西域甚至世界的格局,要说班超是集所有功绩于一身的话,这些人都是为班超的大成就进行铺垫的,这点也就印证了佛教的那句经典:因果。这些“因”的不断努力造就了班超的“果”,这个最重要的“因”还得专门交代一下。

中华民族在汉朝时候可谓是将星云集,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而且更关键都是对外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而不是后期都是窝里斗斗出来的,之所以说了这么多就是因为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其实充满了尚武精神,也充满了让大汉天威树碑立传的风采,回忆或许能让我们热血沸腾,或许还能激发我们民族骨血中的狼性,下面我就得说到另一个让人憧憬不已的强人:陈汤。

说起陈汤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人,但是有句话我一说大家都应该知道,就是那句著名的:“明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么荡气回肠的话就是这个牛人说的,可以想象这是多牛的人。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毫无背景的一个人,小时候比较喜欢读书,出身贫寒,比较贪财,这是也是陈汤为什么很多学者评价不高的原因。

没什么背景的陈汤自然也没什么人推荐,干脆自己一人跑到京城想找个官做做。其实有的时候很羡慕过去,只要有点学问就能找到机会,向陈汤这样的白丁,居然到了京城幸运的结识到了富平侯张勃,得到了张勃的推荐混了个小官,虽然小,但也算是个正经职业吧。

但是这个陈汤是太想做官了,太想当公务员了,想到连父亲挂了都没回家奔丧,这在过去可是大事,不讲孝道的人会受到严厉的制裁,这回不仅陈汤被人收拾,连举荐的张勃也一起被收拾了,不守孝道的陈汤下狱。

之后被放出来的陈汤依然坚持一贯的原则,千方百计的求官,国内不好混,陈汤就多次要求出使,去最艰苦的西域,去广阔天地去,去大有作为去。

多少有点人脉基础的陈汤几经努力终于被任命和当时著名的强人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开始了他传奇的经历。

当时西域一代的匈奴也很乱,拢共五个单于都自立门户,各干各的,其中实力比较大的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为了获得汉朝的支持都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当人质,可别小看这个人质,在春秋时期各国为了建立牢固的外交关系都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别国当人质,一旦自己国内发生继承王位的大事,各国都争着抢着把在自己国家的人质送回去当王,这王可不是白当的,要人家支持就得先许诺好处,所以这事大家都愿意干。

利国利民的“人质”这项外交策略在过去那是相当的重要的,学的很快的匈奴各个单于为了获得汉帝国的支持也都争先恐后的把儿子送来了。

汉帝国当时对匈奴各个部落的基本国策是拉拢,两个儿子都收下了,但是没多久时局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呼韩邪单于在匈奴那里越混越臭,一狠心干脆投降了,带着整个部落要求归附到汉帝国的名下,汉帝国对于这样的要求自然是照单全收,来就来吧,省的老在外面找麻烦,曾经不可一世的呼韩邪单于居然被收编啦。

这边收编了呼韩邪单于,那边的郅支单于可就不干了,这明摆着得到了强大的汉帝国支持的呼韩邪搞不好就会回来收拾我啊,觉得既然大家都是干儿子,为什么厚此薄彼啊,郅支单于很生气。

郅支单于越来越觉得这事不靠谱,但是自己的儿子还在人家那里,这事的先整明白了再说,给汉朝上书主动要求自己也内附,我也投降,再加上一点,既然我都投降了就把我儿子送回来吧。

当时郅支单于的国书送到后汉朝内部争论了很久,大家基本都对郅支单于的动机持怀疑态度,唯独谷吉认为这事应该主动一点,不然双边关系会逐渐的紧张,随后谷吉就得到了代表汉朝护送质子去匈奴沟通的重任,很失败的是谷吉一行一到郅支单于那,郅支单于马上就翻脸不认帐,儿子都回来了就不用给汉朝留什么面子了,郅支单于丧心病狂的居然将汉使谷吉给杀了,这事整的有点大了,历史上一般国家间的仇恨都不会迁怒于使者,最多是个驱逐回国就得了,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心虚和背信弃义。

丧心病狂的郅支单于动手后自己也害怕了,带着部署一路向西狂奔到了康居(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一带,心想着这地离大汉朝十万八千里的,再怎么着你也没劲头过来,就算你过来了我也能仗着地理优势把你们都收拾了。

郅支单于到达康居一带的时候就剩下三千人左右,但是说实话这匈奴还真不是盖得,三下五除二的就在这一带稳定住了局面,还和康居联合一起攻打乌孙(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逐渐成为了当地的霸主,外来户居然混成地头蛇了。

既然是地头蛇就更加的猖狂了,这时汉朝已经连续派了三波使者来进行交涉,汉朝这时也确实觉得地域过远,组织军队进攻还的向其他国家借道,不太现实,一时半会也没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法,但是汉朝有个很简单的道理和原则,不管怎样你必须得把汉使的尸体还给我,我觉得就这点汉朝就能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有种的朝代,我们必须维护我们国民的尊严。

面对汉朝的要求,郅支单于非常不以为然,每次忽悠说,我在这待得很不顺,一直想着在投奔汉朝哩,儿子也还去你那当质子,你们就等着吧。

郅支单于的狂妄行为还真是让强悍的汉帝国无能为力,确实有点远,这是组织军队远征对于汉朝而言也不是易事,这事就这样的搁这了,应该说这时汉帝国在西域的影响力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西域诸国都在观望,汉帝国在西域经过多年血拼出来建立的格局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

千里奔袭(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

郅支单于的所作所为似乎无所顾忌,但有件事情的出现却对于匈奴在西域貌似顺利发展的格局奇迹般的开始转变了。

汉帝国的西域都护府正常换防,这会帝国派出了主将甘延寿和陈汤组成了新的都护府班底进行正常的边境换防,陈汤终于在屡次要求出使的前提下得到了一个极其困难的职位,上任的路上陈汤就表现出来惊人的军事天赋,每每经过山川河流都记录下来以备日后作战的准备,说实话我感觉陈汤其人简直就是专门为了战争而生的。

到了西域后,陈汤马上就建议主将甘延寿,必须立即组织军队发起对郅支单于的进攻,趁其不备和势力还没壮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彻底的打垮他:

“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国,北击伊列,西取安息,南排月氏、山离乌弋,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这段话应该不是很难懂,其实就是陈汤做的一个战略规划,西域各国都相对弱小,对于周边大国的态度一向都只服势力大的,谁能打大家就听谁的,这是真正的弱肉强食。

而且这地本来就属于匈奴,现在郅支单于在这地威名远扬,再放任几年马上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如果等着他站稳脚跟,开始东征西讨的话,汉朝就一定会彻底丧失对西域的掌控,最好就趁着现在还没成大气候马上收拾了,不用上书朝廷了,直接带着我们的边兵再加上组织下西域其他国家的军队一起进攻就行。

甘延寿久经沙场非常老辣,对陈汤的建议感到非常不错,但是作为主将他考虑的更多,没有经过朝廷的许诺随意发动边境战争是犯大忌的,打胜了不一定有功,打败了就一定完蛋,老成持重的甘延寿决定等等还是把情况搞清楚了上书朝廷再说。

对于甘延寿的态度陈汤很是着急:“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这事再上报就等着朝廷里的大臣们争论吧,争论多长时间都不会有结果的,这么重大的事一准儿耽误。请注意,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后面登场的重量级人物班超据我估计对这话印象绝对非常深刻。

陈汤很着急但是作为副手也没办法,所幸主将甘延寿在这关键时刻居然病了,这个病很是奇怪,病的时间不仅长而且不能理事,据我猜测老谋深算的甘延寿这绝对是装病,他也认为这事应该这么干,但是作为主将不能明目张胆的干,就让陈汤出面吧,就算是捅出什么篓子来也可以一股脑的扣到陈汤头上。

陈汤在装病中甘延寿授意开始主事了,军事天才陈汤这时开始展现自己的才华了,先是假传圣旨通知西域的盟国调集军队,随后开始组织边兵集结,等部队都集结到位了后通知甘延寿可以出马了,据说甘延寿还大惊,还被陈汤仗剑怒喝“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的威吓了一般。

这情景说实话打死我都不信,甘延寿再怎么说也是军旅出身,大头兵起步,一步步混出来的,军队里最讲究的就是上级关系和管理,副手敢这么说话绝对一刀下去,这只可能是甘延寿和陈汤导演的一出戏。戏演完了就准备进攻吧,军队在两人的带领下开始向康居出发了。

这一路上就不多说了,反正是没闲着,沿途顺带的收拾了不服气的各股势力,浩浩荡荡的开到了距离郅支单于在这建的都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

都到了眼皮子底下了,郅支单于再傻也知道了,不过听说就几个边防兵和面和心不合的盟军,很大牌的郅支单于还真没把这股汉军当回事,派了个使者来质问:“汉兵何以来?”。

陈汤也很聪明,压根就没说我们是来打仗的,告诉单于,我们听说单于想归附汉朝,我们是来给您带路的,您看您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走吧,而且我们都知道您的威名,不敢冒犯您的虎威,就在这扎营侯着吧,您看什么时候收拾好了咱们在动身,另外要是您富裕的话能不能给我们赏点什么,比如羊肉什么的,几句话说的郅支单于很是受用。

这还没完,陈汤生怕这迷魂汤灌得不够分量,屡次派人请示单于,咱们什么时候走啊,您看我们大老远的来了,您总不能总让我们在这候着吧,我们没带多少吃的,这眼看就没吃的了,说话可就回不去了,您能不能尽早给我们交代一下时间什么的,我们也好准备,再不行您再破费点给我们些牛羊吃。

其实这郅支单于也不白给,一听说汉军来了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跑,要是真跑了陈汤他们还真拿他没辙,匈奴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强。

郅支单于一来害怕是不是康居会和汉帝国联手;二来也有点害怕这会是汉帝国真的准备动手了。

但是经过了解几个疑团都消除了,康居王很是依赖匈奴,而且这回来的汉军居然是混合部队,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看来汉军还真是拿他没办法,主力都派不出来,这些混合杂牌部队自然没什么好怕的。

再加上几次试探,看来这会汉军主将也比较怂,肯定没事,就算有事凭着我这能征惯战的几千号人消灭他们也就分分钟的事,郅支单于越待越放心。

陈汤和甘延寿也时刻关注着郅支单于的动静,就怕他跑,在得知单于放松警惕的时候两人悍然撕下了虚伪的面具,突然发动进攻,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也就三十里路的距离,汉军很顺利的就围住了单于的都城,甭管怎么着先得把他困在这再说,省的跑了,生性机动作战的匈奴郅支单于这会麻烦大了。

面对困境郅支单于倒还真体现了优秀的军事素养,他手底下的人虽说少但还真是不白给,几乎是个顶个的能征惯战,面对汉军混合部队的围困就没当回事,居然在城头屡次叫喊汉军“斗来”这样挑衅的话语,迫不及待的想和汉军决战。这边的汉军虽然是混合部队,但是统帅可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很清楚自己的队伍虽然人多,要是放开了和匈奴对打还真白给,陈汤严令部下不得出战,先困着再说,果然喊了好几天“斗来”的匈奴士兵先忍不住了,组织了百人的突击部队出城主动出击。

面对匈奴的主动进攻,混合部队的对策很简单,我不和你打,我就用弓箭射死你,反正你人少而且在城里,我们这射死一个就少一个,我这人多不怕,这下可好,一来一回匈奴几次进攻都被射回来了,精锐的匈奴士兵有力使不出来,开始有点慌神了。

得了便宜的混合部队看到这招好使就更来劲了,在甘延寿和陈汤的指挥下统统集中到城下,万箭齐发往城里射,这个单于城修建的也有点问题,估计这个匈奴很少建城,经验不是很老道,这城建的结构很奇怪:最里面是皇城,这是最坚固的部分;其次是土城,这个也是相对坚固的;最后是木城也即是栅栏,这个就比较麻烦了。这个栅栏有缝隙,比较利于射箭,混合部队就充分利用了这个缺陷,隔着栅栏往死里射箭,匈奴士兵们也不白给,在单于的亲自带领下组织了对射,双方你来我往的玩射箭,这是白天的攻坚战,到了晚上明白过味来的陈汤恍然大悟,傻子才在这跟你拼射箭玩哩,这不木城吗?我放火烧你个狗东西。

晚上陈汤组织人马搬柴火准备动手烧,匈奴那边到底是精锐,马上就发现了汉军的企图,反应非常迅速,集结了几百人的骑兵出城冲击抱柴火的苦力,结果不用说,混合部队再次万箭齐发,几百人不是被射死就是赶紧跑回去了,匈奴很失败,只能眼睁睁看着苦心建起来的木城被汉军一夜间烧的干干净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6)

第二天,战争再次开打,不过这回没木城了,直接在土城开打了。

之前无比强悍的匈奴人这会深深的体现到人少的劣势了,这边还真是死一个就少一个,这不是草原,干不动了说跑就跑了,这没地跑只能硬扛,寄希望于扛到外围的援军赶紧过来。

为了鼓舞士气郅支单于亲自上城组织人员和汉军对射,而且还不是自己一个人,居然还带着自己的老婆都一起上城参与对射,郅支单于这支嫡系部队还真是强悍,连女人都生猛异常。

苦战一天后郅支单于也发现这样下去就算是再能扛,交代也就是早晚的事,毕竟人少啊,而且自己的人擅长的都是骑兵奔袭,这守城的阵地战还真是有点力不从心啊。

但是夜晚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康居的援兵到了,这可是纯正的骑兵部队,连夜嗷嗷乱叫举着火把的在城外进攻汉军营地,郅支单于很是兴奋,非常想出兵里应外合收拾了这帮子混合部队,但手下经过前几次冲锋已经没多少人了,组织进攻算是没戏了,只能把在精神上全力支持康居骑兵,全部希望也都寄托在城外的一万多康居骑兵身上了,满心想着再怎么无能,哪怕只有这一万来匹马也应该把汉军营地冲击个乱七八糟吧。

话说回来这边的汉军外围受到了康居骑兵的袭击,这点也早就在陈汤、甘延寿的预料之中,汉军很老道,还是不和你冲突,还是就一个字“射”。

甭管哪来的,只要敢过来我这就射你,这点只能说陈汤非常了解自己队伍的弱点,这点看似容易,但是能做到这点的都不是一般人,自古都是两军相遇勇者胜,更何况是在勇武至上的大汉年代,没听说两军相遇射者胜的,但是这回汉军还真就是不和你硬拼,认准一个道理和你玩到底,别说康居这一万来骑兵了,匈奴精锐的骑兵都没辙,康居骑兵举着火把只能绕着汉军跑了一夜,闹腾了半天也没闹腾个结果来,城里的郅支单于和康居援兵都很失望。

晚上闹腾完了,被康居骑兵折腾了一夜都没睡好,连做梦都在射箭的汉军把全部怒火都撒向了城里的匈奴人。

前面进攻木城得了便宜的汉军再次举着柴火开始烧土城,这个匈奴人肯定是不擅长建城,木城没修结实就算了,这里面土城也不灵,同样不经烧(这点还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啊),匈奴人建的看似很拉风的土城没多一会居然被烧垮了,汉军混合部队的士兵高兴的蜂拥而入,第二道防线也完蛋了。

狼狈的郅支单于带着剩下几百人又退到了据说坚固的内城(这个是什么修建的不可考证),这已经等于无路可退了,在退守过程中他那几个参与对射的夫人都被疯狂的汉军给射死了,郅支单于一家都还真算是有种。

说到攻城和建城,最最傻帽的就是建个牢固无比的内城,从来就没听说外城破了坚守内城能坚守几天的,人家匈奴很少建城,犯这个错误可以理解,不过我们国家的三国时期的公孙瓒也这么干过,结果就不用说了,所以说把最好的材料和最大的费用都用在内城上就是个白痴。

在汉军的疯狂攻势下没多会这坚固的内城就扛不住了,有种的郅支单于因伤势不支先挂了,随后被军候假丞杜勋把头斩下来了,匈奴彻底崩盘,城外的康居援兵一看到这情景,连愣神的功夫都没犹豫,直接跑了,到底是骑兵,跑得很快。

战役就这样结束了,总结一下吧,我认为其实这场战争的核心不在于最后的攻城,而在于汉军的千里奔袭,突然出现在匈奴的眼皮底下,这种胆略绝对非同凡响,同时能把一支混合部队快速捏合成一只有力的团体,扬长避短的制定战术等等方面都体现了战略指挥的艺术,从未有过军旅生涯的陈汤以一个完美的亮相惊动了整个世界,也惊动了世界的中心:汉帝国的首府长安。

战争结束后陈汤在给朝廷的上书的结束语:“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段话说的荡气回肠,别说当时的一直对郅支单于无可奈何的汉帝国首脑们了,就连我看的都血脉喷张的。

郅支单于领衔的北匈奴就此烟消云散,其实就能力而言北匈奴的人数虽少,但战斗力极强,说白了还是郅支单于战略很失败,放弃了匈奴骑兵作战的机动性优势而转向阵地战,骑兵们的优势荡然无存,“骑射”这项基本技能本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长项。

就如同一千年后的蒙古一样,最开始和蒙古作战的欧洲人很不理解,为什么足足高出蒙古人一头的强悍的欧洲人就是干不过蒙古人呢?后来他们经过多次的失败总结发现,他们牛哄哄的强人们都不是在战场上被刀砍死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被箭射死的,这点大家看欧洲大片看到中世纪战争真刀真枪砍杀很过瘾,实际上那都是欧洲人自己和自己对掐的战争,在和草原民族作战的时候人家根本就不和你对砍,远远的骑着马就把你给射死了。

我给大家说明一下游牧民族作战的基本套路:

第一步:骑兵们气势汹汹万马奔腾的向你冲过来,快到你的方阵前一通狂射,等你回过神来抡起刀准备近身接战的时候人家骑兵又骑着马后退了,这很气人;

第二步:被射的很恼火的你再次列好阵,人家又冲过来了,还是这一套,一通狂射,快到你眼前又如潮水般退了;

第三步:以上两步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直到你忍无可忍,大爷的!别整这一套了,我也冲击去打你,这就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人家还是边跑边射,还在马上回头射你,让你一肚子火拎个刀子愣是没地使力气,而且还没等这火气憋大就被射死了。

这就是草原民族游牧战争的诀窍,郅支单于的匈奴人应该是这种战术的开创者,但是盲目自大的郅支单于恰恰放弃了自己的长项,非得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同样这场战役并不能说郅支单于愚蠢,实在是陈汤太狡猾了,就怕匈奴人跑了撵不上,陈汤采用的是步步为营,一再示软,直到郅支单于彻底放心,全无戒备的时候突然出击,一举就把擅长奔跑的匈奴人全部困在他们自己搭建的城里,擅长奔跑的被困在跑不动的地方,结果可想而知了,这也是陈汤的高明之举,知已知彼啊。

对于这场战略战术都取得巨大成功的战争,我们国家自古的正史就不是很重视,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陈汤为人,很多中国的史学家都对陈汤其人很不以为然,因为这哥们儿太贪财了,很不符合中国史学家的胃口。

中国人自己不重视不代表别人不重视,欧洲和整个世界都对这场战役褒奖不已,著名的二十世纪前期的法国东方史学家,法国研究亚洲史学界的泰斗勒内·德鲁塞所著的《草原帝国》一书中对陈汤剿灭郅支单于的战功高度评价说:“康居人曾天真地帮助过他(郅支单于),使他在楚河与塔拉斯河间的草原上安置了营帐。这是一个西方匈奴大帝国的胚胎。但中国人没有给他巩固地位的时间。公元前36年,中国的一位副校尉陈汤在一次大胆的袭击中一直前进至楚河地区,使郅支单于措手不及而被斩首。在这次仓卒事变之后,我们再也没有看见追随郅支单于向咸海方面逃亡的匈奴人的踪迹。”

从这我就能看到这场战役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如果任由郅支单于发展,很可能世界的格局早在这会就会发生巨变的。

陈汤作为一个天生的统帅完成了近乎完美的开局,遗憾的是这恰恰也是他完美的结束,这次战役胜利后贪财的陈汤因为独吞了郅支单于积攒的巨大财富而被告发了,而且从这起,一下威名四起的他就没完没了的纠结于各种贪污事迹中,起起落落,反正就没离开贪污这个词汇,陈汤除了具备天生的军事才能外还具有天生的贪财的禀性,而这个特点也和他的盖世功绩一样标榜青史。

纠结于各种贪污官司的陈汤之后就再也没能获得表现的机会,但是在晚年却再次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不过这会不是在战场,而是在后方的总参谋部。当时汉帝国的西域都护府被乌孙攻击向朝廷求救,朝廷的大员们面对这样的难题完全找不到北,憋了半天都没什么主意,只能把赋闲在家的陈汤给招来,问问有么办法。

陈汤听完了情况后很镇定的说:“应该没事,汉军很强悍,我在西域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兵顶五个胡兵用(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万的汉兵,来了五万的敌人也白给),因为我们的装备精良、技战术水平和人员素质高等等更方面都要强于他们,虽然现在胡兵也学会使用了我们的一些装备,但就与其他方面的不足,最多也只就是三个胡兵顶一个汉兵用(想想汉朝就提气,再看看宋朝的那帮窝囊废,十几个愣是干不过人家一个,还真是怂啊);而且根据快马把情况报到朝廷的时间看,应该不用派兵了,我估计这会我们应该已经把他们击垮了,不出五天一准而有捷报传来。”

要说这位还真是挺神的,先不说分析的如何把,就说这时间也能这么把握就有点悬。

但是还就是在第四天还真就传来了前线的捷报,当时朝廷上下都有点傻,不管看得惯陈汤还是以往看不惯他的都对这事佩服不已,这厮还真是有点水平啊!

但是,这也是威风一世的陈汤最后一次精彩亮相,之后的陈汤还是因为受贿这毛病被人告发,可见在受贿方面这人实在是没什么天赋啊,总被人抓住就不能成为贪官,只能成为呆官。

因为一再的被抓,陈汤被彻底撤职查办了,被贬为平头百姓后陈汤选择住在了西域的敦煌,可能是比较喜欢西域的风情吧,而且当年一起奋战的弟兄们都在这,但是也没过几年就被命令迁回了中原,这么牛的人放在这边,万一出事叛变了谁负责,肯定得叫回来在眼皮底下待着才行。

陈汤最后病死在长安,在后期王莽当政时被追封为破胡壮侯;儿子世袭破胡侯。

说完了陈汤还得加句题外化,郅支单于的灭亡让另一个单于呼韩邪惊恐不已,更加坚定了归附汉朝的决心,多次要求当汉朝的女婿,也正因为此才有了著名的“昭君出塞”。


中国历史第一的牛人正式登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7)

陈汤的故事据我猜肯定是对班超触动很大,但是作为已经从豪强华丽转身成为士人的班超估计也是对陈汤的为人很是不齿,班氏家族从班彪开始已经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士大夫家族了,班彪、班固、甚至家族中的女子班昭都是这样,但是唯独班超不仅延续了班氏家族豪强的血脉,还兼具了士大夫的气节,整个班氏家族班超可以说是一个另类,还是一个非常优秀、而且文武双全的另类。

班超在抄书的过程中虽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牢骚,但是这差事是养家糊口的,就算是再有雄心壮志也得生活,这活还得接着干,班超很郁闷。

不过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是一个道理,可能你认为没有可能甚至没有前途的事,就觉得没必要去瞎耽误工夫,但是往往就是今天埋下的种子搞不好那天你就能得到一笔意外的收获,班超当时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上书皇帝为哥哥说情这事给汉明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终于轮到这颗种子发芽了。

汉明帝不知为什么当初并没有过问班超的仕途,但是在之后的好多年后突然有一天问起了当时在朝廷编撰史书的班固:“你弟弟现在干嘛呢?”,班固很老实的说在家抄书为生,汉明帝听到后想了想,既然抄书那就换个地方接着抄吧,来朝廷当抄书公务员吧,官封“兰台令史”。

之前给私人干活打短工,现在给公家干活打常工,要是一般人混混日子应该也不错,但是班超不一样,其实抄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就看你是不是有心学习。很幸运,班超就很擅长学习,班超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这样的学习积累出来的.

“兰台”就是掌管皇家地图和军事说明等等的机构,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地理检测局;“令史”就是管文书的,既能了解国家库存的图书地图,还能经常阅读各地官员的汇报,这活要是有心人去干一定有大成就,要是混日子倒也不赖。

按说班超这就时来运转了吧,可是班超没干多久就事被免官了,具体因为哪件事基本上所有的史书都很含糊,幸运的是,我不含糊,我翻阅了汉书中记载的当时基本上所有的大事,那件事能让一个兰台令史这样的小官也被牵连进去。

我得出结论,班超是因为刘英的案子被牵连的,在收拾了刘英之后汉明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打击和宗室联系密切的人士,作为当时名满天下的班氏家族成员不可能不和极爱结交名流的刘英有联系,而且班超为人一向慷慨豪迈,和这个刘英不一定关系密切,但是有交情是一定的。

因为这事被牵连进去只能说明班超时运不济,或是他真正的仕途还没开始,反正班超因为这事把官给丢了,接着回去当短工了,所幸命还保住了,应该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大家可以关注下这个年代,班超开始抄书的时候是永平五年,这期间当过小官最后还是一平头百姓,整整十一年的抄书经历在史学家眼里貌似是荒废光阴,但是我却觉得这绝对不一般,可以说没有这十一年的沉淀,班超可能也不会这样的青史留名,凡事压根就没有偶然。

抄书匠班超的仕途在这期间可以说不仅毫无前途,就连机会都没有,但是也就是这一年,班超时来运转了。

这一年时逢收拾完了内部的汉明帝开始认真考虑如何经营西域,先任命了窦固带兵出击匈奴,之前经常和一干闲人说道军事的班超非常被窦固认可,在窦固的力荐下朝廷再次启用了班超,任随军的“假司马”,这可不是一般的官制,在汉朝,掌管军事的大将军营分为五部,每部设校尉、军司马各一人,按现在话讲就是一个军长、一个参谋长,其中军假司马就是军司马的副职,而且是唯一的,班超一下从一个平头百姓变成军队的副参谋长了,可以说一步登天。

大家可千万别以为这是班超一直被窦固赏识的结果,其实这里面大有渊源的,早在汉光武帝创业的时候班家和窦家就是同乡,而且当时的窦家老大窦融就是在班超老爹班彪的建议下才投靠了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的,大家看到渊源了吧。说白了你就是再有能力也还的有人脉基础,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基本都是一个道理。

关系归关系,但是在军中,特别是汉朝的军队中,一直流行这论资排辈和军功至上的传统,光凭着关系想在赫赫威名的汉军中混的有模有样基本就是空想,当初就连威风八面的卫青刚出道时也得夹着尾巴做人。

汉军也正是凭着这个优秀才能一直保持极强的战斗力,当时,凭着家世渊源一举升迁的班超在当时的汉军中被很多人质疑和看不起。

第一次随军出征而且毫无带兵经验的班超被派往伊吾,而且是独自带兵前往,虽然这不是主力作战的方向,但是从这次派遣能看出在军中肯定是有人对班超既有意见,这次任命我敢相信大部分人都等着看从无军旅生涯经验的班副参谋长的笑话,从没带过兵的人第一次随军就被任命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按常理绝大部分人都会手足无措,只有极少极少的天才才会展示自己的天赋,让那些很想看班超笑话的人很失望,班超恰恰就是后者。

班超带兵前往伊吾的时候不幸与敌军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遭遇,初出茅庐的班超居然大胜,而且斩获了很多首级而回,这就是我们的班超第一次精彩亮相,还真是天才。

全军上下开始对这位副参谋长有点另眼相看了,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大将军窦固也因此更加的重视班超,当时需要派人前往西域联络西域各国,窦固随即任命班超与从事郭恂一起代表汉帝国前往西域出使,这可不是一般的出使,这里面含有极大的意义,我们的史书很多时候的描述非常的简单,往往我们都得多方联系前因后果才能大概猜出里面的深意,这需要极强的记忆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很幸运,我自己觉得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嘿嘿,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短短的几句话的深意。

《汉书》班超传:“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在汉书中就是这么一段话就开始了传奇人物班超的西域之行,开启了一代牛人的历程。首先我们看到这个所谓“俱使西域”,正常的国家间的交流应该是由汉朝廷正式派遣使臣前往各国进行邦交,但是这回却是大将军窦固派遣的,也就是说这并不意味着本次出使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完全不能代表汉帝国。

其次作为征讨匈奴的主将派遣使臣前往西域各国目的何在,这点应该是很明显,就是需要人前往西域联络各国先不说共同对付匈奴,起码不能支持匈奴,从而在间接完成对匈奴的征讨,扩大本次军事行动的实际效果。

最后这个人选很有深意,所谓“从事”其实就是一个幕僚一类的文官,郭恂其人之前的历史上也没见过有其他的记载,而他恰恰是这次出使西域的正使。

从这里面可以看到窦固的这次任命名义上是以文官游说为主,但里面必须有一个有胆识的强人主事,汉帝国历来就不缺乏这种孤胆英雄,但任何的行为都必须征得主将的同意或默许,包括陈汤、傅介子等等,班超通过自己之前的表现已经得到了认可,而且家世的渊源又使得窦固可以完全信任班超。

所以说班超后来敢于公然自作主张绝对不是一般的冲动,这里面我估计班超一定是在走之前得到了行伍出身的窦固的默许和暗示,而且本次行动又不正式代表官方,所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不需要朝廷承认,放手干吧,反正没人承担责任。

同时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班超做了所有胆大妄为的事都不用害怕,因为窦固的大军就在附近,随时可以声援,有了军队一把手的暗示,班超英气勃发的上路了。


牛人的第一把火(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8)

班超、郭恂一行先来到了鄯善,这国家是新名老地儿,原来叫“楼兰”,眼熟吧,当初的首创斩首行动第一人的傅介子就是在这成名的,可能是因为原来的名字太窝火、太憋屈,整个政府被一个人就给收拾了。现在新政府、新班底上下都觉得很不吉利,改名了,但是改名后还是窝火,只能说明这地儿还真是邪性啊,在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正式改称鄯善。故地在今天的新疆婼羌县。

班超一帮人到了鄯善后得到了国王的热情接待,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招待着,顿顿有烤全羊,相比之在汉军中的苦日子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班超他们待得很是舒服,慢慢的习惯了只要是到了饭点鄯善国王就该派人来请的美好生活。

忽然有一天这帮子请客吃饭的人是左等也没来右等也没来,大家觉得很奇怪,不会是忘了吧,咱自己先对付一顿吧,接着等晚饭吧,奇怪的是晚饭也没见人来请,已经习惯被人招待的汉使们居然还得自己上街找吃的,汉使团们上下非常郁闷和生气。

但是精明的班超马上就意识到这里面很可能是出问题了,再怎么着也不可能连着两顿饭都没人招呼啊。这里面绝对有问题,班超很狡猾,当晚就把鄯善国宾馆的大堂经理叫来问到:

“匈奴使团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还在吗?”

国宾馆大堂经理心理素质比较差,当时就被问蒙了,傻不拉几老老实实的告诉了班超,确实是匈奴的使团来了,而且正和我们的国王打得火热,还真没走,我们国宴餐厅这几天都忙着接待他们哩。

听完这个确切消息后班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告密的这个经理先用绳子捆起来,关进了自己的单间,心理素质不高就一定扭脸就会和他们的国王说去,还先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知道这事。

随后班超马上通知同行的队伍(著名的三十六个人)赶紧过来喝酒,大家等了一天了,都以为是不是之前鄯善国王有急事,这会想起大家了来赔罪了,高兴的赶紧全来了。

大家一通海喝后也没见鄯善国王人来,反正有人管酒,先喝着吧,喝着喝着班超借着酒劲就开始说话了:

大家和我一起来到远离家乡的西域,都是为了在这苦地方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大家既然一起出使到了鄯善,那我们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兄弟,以后有了功劳一定都是大家的,此处掌声、呼喊声大起。

顿了顿,班超接着说:但是今天我得知匈奴的使团也来了,而且正在和鄯善国王密谋要把我们大家全抓了送给匈奴!我们怎么办?此处鸦雀无声,酒醒了大半。

大家想了想有人明白过来了,马上有头脑清醒的赶紧说:“我们都听司马的,你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看到了吧,这就是先强调团队精神,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其次再强调恶劣的竞争环境激发斗志,最后等着头脑灵光的主动表示服从,班超确实很有点天赋。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班超公布了自己的行动方案,活动的主题就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今天我们不动手明天就只能等着别人对我们动手,先下手为强,说干就干,今天晚上我们就借着酒劲去把匈奴的使者干掉,给他来个斩草除根,这次行动也叫“斩首行动”,参与行动的所有人都必将名垂青史。

班超说的很来劲,但是酒都醒了的大家面面相觑,都有点蒙,这事怎么听怎么不靠谱,数来数去咱们就36个人啊,匈奴使团那边肯定比我们人多啊,再加上国宾馆里的鄯善卫队,怎么着也得有几百号人吧,这活能干吗?

看到大家的难色,班超马上说,我也听说他们人多,咱们一对一肯定不灵,不过这地儿天气干燥,咱们今晚就趁他们喝多了用火攻,去他们住的地方放火烧死他们,我们所有人就都守在外面,烧不死跑出来的,出来一个干一个。

干完了匈奴使团估计鄯善国王肯定拿我们没办法,而且我已经得知我们的大将军的大军已经出发了,估计明天早上就能到。小小的鄯善要是敢公然和我们作对,我们的大汉军一到,结果大家可想而知。而且干完了这事就等于我们就完成了首功一件,功劳都是大家伙的。

一听到汉军大军已经出发,而且明早就能赶到,瞬间几乎所有人都来劲了,掌声大起,很多人很兴奋,干他的!但是有人还比较冷静,问班超,这么大的事是不是和我们的正使郭恂商量一下啊。

班超当时就说:“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大家是不是看到这句话眼熟啊,哈哈,要是有这种感觉就对了,前面我讲的陈汤的名言:“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两句话惊人的相似,可见陈汤的事迹班超绝对没少看,而且影响极深。

一行人在班超的鼓动和酒精的双重刺激下都变得异常兴奋,班超就带着这样一帮酒鬼趁黑偷偷摸摸的去了匈奴使团的住处,正好当天大风,绝对的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毫不知情的匈奴使团们全体晚上得到了鄯善国王的热情接待,全部喝的很舒坦,这会都在酣睡。

班超再次体现了管理天赋,就三十六个人还分配的头头是道,十个人大嗓门守在后门,见到火起就在后门敲鼓喊杀,让匈奴人不敢往后门跑,其余的人全部都在前门候着,二十个拿弓箭在外围等着射,剩下的六个人和班超一起拿着刀就在门口蹲着,射不死的就砍死。

班超这个布置得到了所有人的高度认同,最危险的地方老大亲自带队,团队成员很受鼓舞,班超通过这次部署和安排一举获得了这三十六个人的高度认可和之后的誓死效忠。

班超等所有人都进入战斗状态后亲自点燃了第一把火,顺风火起。

西域这地本来就气候干燥,这火很容易蔓延,屋子里面晚饭吃喝的很爽的匈奴使团顿时大乱,喝多动不了的直接挂了,喝的少有点清醒的开始往外跑,拢共就跑出来三十多个,很不幸,统统被埋伏在黑处的班超一伙干掉,心黑手辣的班超还亲手砍了三个,匈奴使团剩下喝大了的一百来号人全部被活活烧死了,干完活的班超居然面无表情的带着人大摇大摆的回去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班超把这事告诉了郭恂,郭恂大惊,随后脸色一变,史书载班超看到了郭恂的状态,知道他的意思,直接说:

“事已经办了,功劳我不会独居的”,郭恂听到这句话心情大爽。

其实我觉得这纯属扯淡,一个文官虽不说有什么勇气,起码考虑事情会相对全面一点,你在别的国家杀了另外一个国家的使团这么大的事,先别说功劳了,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两回事,还心情大爽,鬼才信。

其实我觉得这话必须加上一句,“我这样做是窦大将军指示的,窦大将军已经率领大军到了鄯善边境”。这事才基本靠谱。

随后班超通告了鄯善国王,并把匈奴的使者头颅给鄯善国王看了,据说是鄯善国举国震怖,这说话就砍人怎么还成了汉人的传统了,鄯善国王很惊恐,换了名怎么还这么背。

班超晓告抚慰,惊恐不已的鄯善国想既然是已经得罪了匈奴,总不能再得罪大汉吧,两棵大树总得找一个靠靠啊,干脆请求把王子送到汉朝去当人质以表示效忠汉帝国,事情看似就这么完美的结束了。

但是这里面我感觉绝对没这么简单,整个一个国家的人绝对不可能都因为班超的个人行为害怕,而是大家看到了第二天一早招待匈奴的国宾馆居然被烧成了白地,全部人都被烧死,不用说大家都觉得很震惊。要是大家知道这事是班超带人干的,鄯善国人的第一反应绝对是群情激奋,强汉又来欺负我们了!换了名还敢这么欺负我们,必须坚决干掉班超一伙暴徒,这是正常的国人反应。

同样鄯善国王也没道理完全被班超吓到,再怎么着你也就三十来号人,我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家,再“怂”收拾你们几十号人还是分分钟的事,这事最大的可能是鄯善国王听到消息后第二天一早带着人马就来收拾班超。

班超再见到气势汹汹的鄯善国王应该很冷静,明确的告诉鄯善国王,人是我杀的,现在已经杀了,你有两个选择,第一杀了我们所有人向匈奴表示这事与你无关;第二和匈奴绝交和汉帝国建立牢固的同盟关系。

不过,你要是选择第一的话,一来不管怎么说匈奴的使团都是在你国境被人杀的,怎么说你也逃不脱关系;二来我们的汉军大军就在你的边境集结,我们的大将军就等着你把我们都杀了,汉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过来收拾你们,亡国灭种估计也就是分分钟的事。你自己想想吧。

这事搁谁身上都没办法,鄯善国王左思右想的还是忍了这口气,还是先投靠汉朝吧。

班超一切都安顿好后把这事先是报告了窦固,这里面和我最先的猜测不谋而合,首先这次行动要是没有窦固的默许和支持,班超不可能做出这样越级和擅自处理事关两国外交事物的行为,而且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特别是军队制度严明的汉朝;

其次汉朝这样的突然袭击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军事手段,前有傅介子、陈汤已经完美的展现了行动的成果和经验,班超带去的36个人也绝非一般普通的士兵,应该都是汉军中百里挑一的勇士,按现在话讲就是优秀的特种部队,窦固也应该授予了班超如果鄯善国王有什么异常就发动突然袭击劫持鄯善国王,这才应该是本次特种部队作战的背景。

窦固得知班超成功完成了任务后大喜,这小子还真给我长脸啊,随后才将此事上报给朝廷,这事已经搞定了,最好另派汉使以国家名义正式出使西域以调回班超。但是汉明帝听说这事后觉得班超还真是有点勇气,下诏说:“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

班超由此升为了正参谋长,还获得了国家正式任命的汉使,军参谋长兼驻外大使,这名头绝对够闪亮,班超开始了名正言顺的出使西域,也开始了他震烁古今的西域之行。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9)

经过了鄯善国的斩首行动后,汉使班超在西域一带算是火大发了,不仅是在西域,在当时的汉帝国也是一片赞誉之声。

当初的班家是史学世家名满天下,现在是班超威名远镇西域,扬名海内外,整个汉帝国都为班超带领的特种作战部队感到骄傲,这感觉就如同今天的击毙了本拉登的什么海豹突击队一样。

成名后的班超顺利的接受了正式出任汉帝国驻西域的特使,满心期待的准备上任去整顿西域的其他国家了。

临走之时老领导窦固建议班超多带点兵马以防不测,毕竟这事不能总玩,人家都知道几斤几两后危险性极大。

但是信心满满的班超却说:“还是只带着当初的36个人就行,人少好领导,个顶个的特种兵,而且带多了就不象特使了,又不是去西域打狼。”这时的班超意气风发,估计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

当时的西域于阗国王刚刚攻破了莎车(这些都是西域的小国,基本上全在今天的新疆境内,具体在哪就不多说了,反正很多而且很乱),声势正旺,而且这个于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背后的势力:匈奴;

匈奴和于阗的关系很铁,铁到还专门派出一个军事顾问团常年驻扎在于阗指导工作,得到了匈奴支持的于阗在当时的西域就如同今天在南海的菲律宾,狗仗人势的很牛。

但是越是难对付的班超还就越来劲,敢于挑战的班超出使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于阗国,班超这时还真是艺高人胆大了。

对于班超的例行访问于阗王广德有点小紧张,再不知道天高地厚也还是小国,欺负别的小国还行,但是庞然大物汉帝国可还真是惹不起,要不说小国在两个大国(汉帝国和匈奴)之间一般基本的外交策略都是互不得罪,有句名言说得好:“弱国无外交“,也就是说谁在这一带的势力大就跟着谁混,另一个的也不敢惹,两个都是大国,谁知道以后会是谁的势力更大,小国很麻烦。

本来交好于匈奴的于阗王对于汉使的到来很迷惑,整个西域都知道我的匈奴的代言人,这个汉使怎么还敢来,他想来干什么?于阗王广德很是想不明白。但是他有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问“神”,这事按现在的话讲很扯,但是当时这种办法很流行,甚至包括牛哄哄的汉帝国也是这样,只不过相对理智一点而已。

于阗王广德问了国内著名的跳大神专家,大家都知道,这跳大神的整天的装神弄鬼跳来跳去的也挺辛苦的,其实说白了也是为了讨生活,为了生活就会有点贪财,也不知道这位大神是听谁说的,汉使班超有匹嘴黑的黄马,据说很好。西域各国当时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匹,这匹马就等于今天的豪车,而且是全球限量版的豪车。这

位大神对这匹马很是向往,直接和于阗王说应该问汉使把这匹马要来,看看汉使的态度后才能考虑结交这事。

听到神的旨意后于阗王马上遣使告诉班超,我们的神得要您这匹马,然后什么都好谈。

班超也不知道是从哪得到的消息居然提前听说了这里面的弯弯绕,很痛快的答应了于阗王的要求,同时提出了既然是神想要,为了显示虔诚,那就让神的代言人来拿吧,自己开回去正好还能试试车。

跳大神的很愉快,高高兴兴的就来找汉使取马来了,见到了这位跳大神的班超露出了凶狠的獠牙,齐了咔嚓的就把这位大神给变成了真正的神,随后让人把这位神的首级送还给了于阗王,见到“神”的首级后于阗王大为恐慌,这位还真是说话就要命啊,这汉使居然连神都不怕,原来之前说的什么鄯善国的事都是真的啊。

慌乱之下晕头巴脑、不知所措的于阗王居然急忙下令把匈奴的军事顾问团全部召来就地砍了(这事做的很费解啊,你倒是当面沟通下啊,可见于阗王还真是挺把神当回事的,连神都不怕的人简直就是魔鬼,谁敢没事招惹魔鬼啊)。随后亲自带着军事顾问团的首级去找班超投降了,班超代表汉帝国重重的赏赐了他,同时宣布这就是汉使的驻地了,以后你就别害怕了,我来了就有人给你们撑腰了。

这是史书记载的内容,在我小时候读的时候很是向往班超的英雄事迹,后来在读的时候有了小小的疑问,现在有了更大的疑问。

首先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班超应该在西域没有什么人脉基础,新来乍到的班超是怎么知道于阗王和跳大神之间的密谈内容的,这样的事在于阗绝对属于国家级机密,跳大神代表“神”和王的对话按照常理推断在场的人员绝对是必须控制的,别说毫无人脉的班超了,就连于阗国内的高官都不一定知道,班超是怎么知道的?

其次跳大神的再怎么着也是一国的国师级人物,而且这里面还得搭上和匈奴的良好合作基础,人家是盟国。班超再牛二话不说就把人家给办了,班超不是一般的胆子大,这绝对属于二百五、二愣子的行为。

最后,见到国师首级的于阗王马上惊惶变色,甚至把一直合作的军事顾问团全部拿下问斩投降了,这又不是汉军的大队人马来袭,这只是使臣之间的行为,都是大国,犯不上吓得马上投降吧。

而且和强国的匈奴之前的合作关系一直维护的很好,这些人在这都是帮他的啊,这于阗王的这个行为只能用脑残来形容,但是就是这样的脑残还刚把莎车给收拾了,难道莎车更脑残吗?这事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这么多的疑问该怎么解释呢?幸好我还是具备一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我来做一个假设大家看看是不是合理。

首先于阗王并不是史书中的礼意甚疏,本来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于阗国对于外交一定很谨慎,结交了匈奴气势虽说壮大了,但被另一个大国瞄上怎么说都不会不当回事,对于汉使的到来也正是不知该怎么办才问跳大神的。

同时,这个跳大神的肯定是贪财贪惯了,满脑子就压根没什么国家大事的概念,很有可能之前也问匈奴要过马,但是匈奴没搭理他,这回准备再在汉使身上试试。

随后在于阗王派出使者前,跳大神的就已经先派人联络上了班超,说只要答应把马给我,这事我就能促成,这也就是班超事先得到消息的原因,可以说透露消息的只有可能就是这个跳大神的哥们儿。

得知情况后,班超做了个重要的决定,让这个贪财的家伙自己来拿,得到可靠线报的大神想都没想就乐呵呵的来了,要不然这种事派个小跟班也就办了,估计这位大神还想着这么痛快的答应了,要是见面了一定还会有别的好处,一高兴也忘了算算出门是不是吉利,先问问神该往哪个方位走等等再说。

见面后的双方互相的表示了久仰久仰的场面话,班超详细的询问了于阗王的情况,在了解到于阗王犹豫不决和匈奴之前的合作等等具体事项后,班超多少知道了这个于阗王的性格和特点,绝对的吃硬不吃软,这才干脆动手砍了这厮的脑袋给于阗王送回去了。

可以肯定的是和上回一样,同时告诉于阗王,我这只是来看看的,我们后面的汉帝国大军随后就到,如果于阗有什么别的想法的话随时可以动手,但是下场肯定和这个跳大神的一样。这厮见我面后想和我谈论卖你们于阗国的价码和详情,而且向我透露了他之前和匈奴的军事顾问团也沟通过类似的事,而且似乎已经得到了匈奴人的认可,现在就想看看我们的条件然后考虑是和谁合作。

这样的卖国贼,我已经替国王您干掉了,你最好尽快处理那帮子所谓的军事顾问团,不然让他们得知他们和大神之间的阴谋败露了,很可能对国王你不利,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汉帝国随时都能做你的强大后盾。

于阗王得到消息后确实惊恐,很可能之前和匈奴结盟也是因为这个大神,联想到可能发生的危机还真是越想越害怕,干脆马上动手干掉了匈奴的顾问团转而投向了强大的汉帝国。

这个我觉得才是合情合理的推断,至于为什么史书会记载的如此的含糊,我想一方面是当时没有纸张,记载这事的都是竹子,很费劲,所以撰写内容都是越简单越好,这样节省倒是节省了,但是会忽略很多细节;另一方面撰写汉书的是班超的哥哥班固,哥哥自然会把自己的弟兄描写的很英雄、很牛,把中间的部分自动过滤掉,这个也是人之常情

不管怎样吧,反正事实是班超很快就成功打响了在西域的第一枪,不仅确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还确立了自己的名声,班超这时开始逐渐的强化他个人的影响力了。


汉帝国的海豹突击队(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0)

班超近乎完美的第一次以国家正使的身份在西域亮相,经过这次的行动不仅一举奠定了班超在西域的地位,更现实的好处是稳固建立了经营西域的前沿根据地,于阗、莎车再加上之前的鄯善,这些小国现在都对班超和班超所代表的汉帝国俯首帖耳,按现在话说就是班超凭借个人威望在西域建立了一个远离汉帝国本土的军事基地,这种形式后来被二千年后的老美学会了,就形成今天国际上流行的全球美军基地的霸权扩张的基本原则和主导思想,看看今天的老美作为就可以想象当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多自豪。

这边是我们的班超在西域地区不断的开疆拓土,那边失去了于阗这个核心盟国的匈奴也是心有不甘,为了保持区域地区的竞争力,匈奴全面加大了对另一个盟国龟兹的支持,这个国家相对简单一些,而且离匈奴也比较近,最关键的是这个国家的国王就是依靠匈奴的支持才获得王位的,饮水思源,自然和匈奴的关系非同一般,很铁。

可以说,当时的西域看似很混乱,实际上其实就是汉帝国和匈奴帝国两大势力之间的较量,也只有这两个帝国才真正具备抗衡的实力,所以看似混乱的小国基本都是依附着这两个大国,有了这两个大国的支持,马上就能在西域地域耀武扬威,说实话,这里面应该说匈奴的势力更大,毕竟人家离得近。

于阗、莎车、鄯善这些小国现在算是跟定汉帝国了,虽说是好是,但是这样的局面却间接的导致了匈奴基本所有的支持都集中转向了龟兹,而这个龟兹也确实给匈奴长脸,得到了匈奴全力支持的龟兹王马上就开始对西域各国东征西讨,居然没多久还就在西域一代确定了新区域霸主的地位。

在取得区域霸主的地位之后,龟兹更变得野心勃勃,为了完全的控制丝绸之路的北道,开始进攻同区域最大的国家疏勒(这个国家名字起得很失败,输了,怎么听都很泄气,估计这个国家的人肯定不打麻将)。

这个疏勒国很争气,很对得起他这名字,居然被龟兹给灭了,不过,龟兹似乎很讲道义,并没有就此灭了疏勒这个国家,而是把这个国家的地盘最大的一块分给了自己的一个大臣(这个很好理解,打了胜仗总的封赏吧),于是,龟兹人“兜题”被封为新一任的疏勒王(还这名,真是古怪啊),龟兹王的做法受到了西域各国的广泛认同,一时间很的人心。

这就是在班超成功收拾了于阗国后西域的整体局势,龟兹已经隐隐成为西域一带最具威望的国家。我们的班超也发现经营西域就必须把这个龟兹给整服了才行,收拾了龟兹就等于收拾了匈奴在西域最大的盟国,其他的小国全都会望风而降,西域就能成为汉帝国的天下,但是这事说起容易,办起来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没有大兵团的汉军支持几乎没有可能。

但是在第二年班超听说龟兹和疏勒的事后(这个信息远没有现代这么发达,消息传的很慢),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虽然还不到正面和龟兹对抗的时候,但是如果事运作的好的话肯定能把疏勒给拉拢过来。

在西域这小国林立的地方,只要能把这些小国拉拢的越多,再收拾龟兹这样的国家就越好办,最不济也能从外围上包围和孤立他。

班超很有想法,而且也很有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事实再次证明,面对困难和毫无支援的时候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人就是牛人。

说干就干的牛人班超偷偷的带着三十几人到了疏勒的盘橐城附近,因为班超动不动就杀人放火,这个名头太大,班超这回没敢亲自出马,派出了特种兵中的田虑带着十来个人以汉使的名义去约见新疏勒王兜题。并且告诉田虑,兜题要是能投降就接受,不行就偷偷的趁机劫持他,疏勒国刚被灭,疏勒国的人肯定都还没完全归顺,到时候只要控制了兜题和他的手下,疏勒国的人肯定只会观望,这事就算基本成了一半。

特种兵小队长田虑出发了,果然,在听到请求觐见的汉使团中没有班超这个疯子,兜题很放心的接见了汉帝国特使,压根就没什么悬念,跟着班超混久了劫持人质这活大家都干的很顺手,特种兵小队到了兜题的官府三下五除二就劫持了兜题。

毫无戒备的兜题亲信们投鼠忌器,愣是没敢动,而疏勒国的人干脆一哄而散,你们爱干嘛就干嘛,都不是什么好人。

问题是劫持倒是很顺利,可是劫持后怎办?特种兵们没飞机、没电话、没接应、也跑不了,兜题的亲信围住了王府不敢动手也不能让你们就这么跑了啊,大家就这么僵持住了,田虑看到情况有点尴尬,就迅速派人去请班超带人支援(这个消息是怎么传递出去的很值得推敲,史书上没任何记载,这个,我也不好猜)。

得到消息后的班超兴高采烈的带着整个特种兵大队开进了盘橐城,但是先没去救援田虑,而是在城中以汉使班超的名义大肆宣扬疏勒必须自治!必须复国!必须打到侵略者龟兹人兜题!和枪在手!跟我走!等等鼓动性口号,很快,盘橐城的疏勒人都被班超鼓动的热血沸腾,纷纷走上街头跟着特种兵大队一起冲击兜题的政府大院。

事实证明,群众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一向软弱的疏勒人这会个个都红着眼睛要找龟兹人算总账,场面很是激昂。兜题的亲信们看到这局面也很识相,一瞬间就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剩下的进展就非常的顺利了,我们的汉使班超带领疲软的疏勒人民一举收拾了牛哄哄的龟兹人兜题的政治军事势力,继而顺理成章的成了疏勒人的精神领袖,

班超在搞掂了兜题后并没有以统治者自居,而是亲自主持了疏勒的全民公选,大家看着眼熟吧,就是老美经常干的那一套,我们可不是什么侵略者,我们都是和平、民主的使者。我猜想班超的故事在老美那绝对是有人专门的研究过,但是在我们中国,唉!就不说了,经历了“怂朝”之后的中国就一下丧失了所有的血性和骨气,蒙古人、满人、日本人甚至菲律宾人和韩国人都敢于公开叫板,这事就不多说了。

在班超的组织下,疏勒的公选结果是之前的疏勒王的侄子获胜,班超代表汉帝国就地册封了这个叫“忠”(这名起的确实给力)的哥们儿的王位,疏勒上下都对重新给予了他们政权的特种部队和国家身怀感激,感激之余,全国上下在新任领导的带领下要求严惩外国分裂势力和恶势力的代表兜题同学。

反倒是冷静的班超深知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和相对强大龟兹正面对抗,不仅亲自出面平息了疏勒的汹汹民情,并且大度的释放了兜题同学,并通过兜题转告了龟兹政权,自己只是来代表汉帝国沟通和交好西域各国的,并没有想和谁对抗的想法,对于疏勒政权也希望能够自治,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其实这些都是给龟兹一个面子,双方都有个台阶下,可以说,现在的班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运筹能力了。

复国后的疏勒对班超那是一个感恩戴德,也由此开始坚定的拥护汉帝国的领导地位,对同一区域有别的想法的诸如龟兹一类的匈奴同盟恨之入骨。

班超再次完成了拉拢一伙人打击一伙人的目的,又拉了一死党。而且还在疏勒政府和人民的一致要求下,班超将他的汉军(没多少人)全部带到了盘橐城,在这又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这就是班超步步紧逼匈奴势力的战略。


机遇在坚持(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1)

班超在西域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陈汤等人的志愿,但是班超所应用的政治手段却是他的前辈都未能尝试的,这时的班超其实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他的众多英雄前辈。

就在班超一步步的完成他经营西域的战略步骤的时候,国内发生了巨变,这次巨变差一点就让班超功亏于溃

东汉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8月6日,阴历啊),东汉可以说最英明的皇帝汉明帝挂了,中国的古代有个习惯,一般碰到国丧就算是战争也必须停下来等国丧过了再打,这就是中国古代一直推崇的所谓“礼”。

汉帝国国丧时期所有的行动一律停止,全国上下一起哀悼皇帝的过世。

就在汉帝国全面沉浸在失去英明领导人的沉痛哀痛时候,西域的另一个较大的国家焉耆居然准备毫无信义的趁火打劫,丧心病狂的梦想趁乱夺取西域的领导地位,悍然在汉帝国国丧之际,带兵进攻汉帝国的西域都护府,驻守的汉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都护陈睦、副校尉郭恂(这位大哥大家应该还记得吧,跟着班超参与了特种部队作战后喜欢上了军事,转行当兵了)战死。

这件事对于当时的西域和汉帝国而言绝对是重大事件,丝毫不亚于今天的911,汉帝国的都护府是汉帝国在西域设置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所在地,这就等于明刀明枪的向汉帝国宣战,这在西域还真是少见,之前虽然有不服气的,又暗中较劲的,但是公然敢于和老大撕破脸发动进攻的还真是少见,就算是有贼心也没贼胆。

但是现在不同了,这贼终于有了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这事如果处置不当马上就会冒出第二个、第三个,汉帝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心血就会瞬间如多米尼诺骨牌一样崩盘,同在西域的班超面临了出世以来最大的挑战。

在汉帝国的都护府陷落后西域局势马上发生变化,比较大的国家焉耆都敢于动手,那相对更大而且还有大佬匈奴做后盾的龟兹就更别说了。闻风而动的龟兹马上就联合了姑墨等国在匈奴的支持下开始公然进攻班超的军事基地盘橐城,这就等于西域地区众国对汉帝国全面宣战,而且后面还有匈奴的虎视眈眈。

危难时刻还真就显示出了班超之前作为的作用了,亲自主持了全民公选和宣扬自由、平等、独立的班超在疏勒政府和民间都很有人缘,面对龟兹、姑墨联军的进攻,疏勒军民紧紧团结在以班超特种部队为核心的团队中,一扫之前国名的晦气,众志成城,居然以孤城困守,愣是抵抗了一年多,这在当时绝对堪称奇迹。

这边是班超的独立抗争,那边的汉帝国也没闲着,汉明帝挂了,东汉章帝刘炟即位,悼念汉明帝的活动算是结束,干点正事吧。

在都护府失守和陈睦挂了后,帝国的朝廷就一直在担心班超独自难当,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决定下诏调回班超。

关于这个举措对错先不评价,起码这事能看出一个国家的态度,历来只有对国民负责的国家才会有国民为之效力,同时有了众志成城和勇于担当的国民,国家也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强国。我们汉帝国的强盛不能说没道理的,一方面是国家对海外基地人员的安全责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没有明确指令班超他们就是再难也不会擅自撤回,国民对于国家的信任绝对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

接到朝廷诏书的班超决定带着特种兵部队回国了,但是已经在一年的苦战中结下了深厚感情的疏勒国民慌了,这等于一下就没了主心骨,一年多来全指着这帮子特种兵为核心才能抵抗住龟兹等国的进攻,你们这一走不等于把我们抛弃了吗?这还是汉帝国吗?这还是班超吗?疏勒举国大恐。

基本人都知道,这个国民恐慌就像传染病一样,会不通过任何途径快速传播。疏勒都尉黎弇曰当着班超的面说:“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说完以刀自刭了。这位大哥性情刚烈,说干就干还真就自杀了。面对这样的情况班超百般劝阻和解释,为了稳定了局面,班超决定留下了特种兵的一个小队继续帮助疏勒,自己亲自回到朝廷陈说西域情况顺便要求支援。

回程路上班超在路过于阗的时候,再次发生了拦路事件,于阗国王侯以下的官员集体出动,“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这回动静更大,官员们放弃王侯的架子分别抱着班超的马腿拦路。

这其实并不光是班超个人的影响力,大家都意识到班超撤回就等于汉帝国放弃了西域地区,这些在汉帝国扶持下的国家肯定会受到匈奴的严厉打击,这对于小国,特别是已经干掉了匈奴军事顾问团的于阗而言会更麻烦,碰见这事可不得寻死觅活的啊。

在班超滞留于阗期间,留在疏勒的特种兵派人带来了极坏的消息,在班超走后,整个疏勒完全失控,现在已经有两个城投降了龟兹,这辆小城投降后居然联合了龟兹的小盟国“尉头”(也是西域的小国国名,也在今天的新疆),准备里应外合的攻打疏勒。

这个消息对于班超非常重要,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首先是疏勒不保,其次是于阗肯定也会迅速的倒戈,整个西域地区就会马上分崩离析。最最严重的是留在疏勒的特种兵小队的战友们也基本等于成了“集结号的队伍了”,班超不是共产党员,不会为了大部队安全而放弃自己的弟兄,班超决定不走了。

一向说干就干的班超一旦决定不走马上就做出部署,也没回援疏勒,而是带着特种兵和于阗的部队神速进军,在叛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先击破了疏勒的叛乱分子,同时乘胜冒充叛乱分子联合尉头,回合后再次突然发动袭击,又一举击破尉头,一时间汉军声势再次大盛。

班超的几下闪电战很快就稳定了西域的局势,而且这次行动的成功还给了班超另一个启发,战争,不一定需要自己动手,也不一定需要强大的汉军支持,这事貌似通过整合也能干,班超突然发现依靠特种兵部队为核心也许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异域联军出来,这样在西域打击匈奴势力就不需要帝国的支援了,这活没准就咱哥们儿几个应该也能干。


新思路、新战略(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2)

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在没有得到汉帝国任何的帮助的前提下首次完成了对旗下西域各国的整合,成功的整合了疏勒、康居、于阗、拘弥(都是西域的小国,基本都在今天的新圌疆、中亚和俄罗斯境内)各国,而且还组建了多国联军一万人,为了展示联军的威力和测试一下联军的战斗力,班超精心策划了首次多国联军协同作战。 当然,作为第一次组织这么多人的队伍对于当时声名赫赫的班超而言也是第一次,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和联军队伍的整体作战都没有太多的把握。 就与此,班超的首战选择了比较好欺负的周边小国“姑墨”,一方面找姑墨练练手,另一方面也是杀鸡给猴看,先教训敢于和龟兹联手进攻汉军的的小国,让周边的小国都最好老实点,姑墨的石城很不幸成了班超的第一个目标。 班超虽然缺少大兵团作战的实战经验,但是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还是给他提供了很多知识,而且是以近万人的大部队进攻只有千人左右的小城,战事进行的很顺利,斩首七百级。 班超很高兴,各国的联军更高兴,胜利后班超把所有的战利品全部按参与人数比例进行了分配,自己和汉军特种部队分文未取。这一手,班超玩的很漂亮,同时,也经此一战班超的组织领导能力也获得了联军的广泛认同,跟着班超混有肉吃啊。 从政治意义上讲,这一战效果更加明显,此战在当时的西域周边造成了空前的影响,班超用实际行动告诫了西域诸国这就是敢于对抗汉帝国的下场。 有了第一次成功组织、指挥联军的经验,班超信心爆棚,雄心勃勃的准备照这套路就在西域大展手脚,这也是班超在惯用的特种兵奇袭基础上发展的全新战术,以特种兵为核心组建联军,通过联军的兵团作战拉拢和震慑其他各国,构建以汉帝国为核心的西域新秩序,看着眼熟吧,几千年后的世界强国老美现在也是这一套,动不动的就多国部队或是联合国军,其实都是我们汉朝班超玩剩下的。 有了实战经验的班超上圌书朝廷再次申明了经营西域的战略思想,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联合鄯善、于阗、拘弥、莎车、疏勒、月氏、乌孙、康居等小国先打击降服和匈奴盟国龟兹关系密切的国家,从战略角度先孤立龟兹,然后等时机成熟后联合各国一举攻破龟兹,龟兹老实了,就意味着匈奴的势力全面退出西域,整个西域就基本都服了,基本就能完成汉朝几百年来对西域的控制目标,这是大方向。 其次班超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态度,自己和旗下的三十六名精英共同经营西域五年来基本已经完成了本土化改造,对西域各国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已经和各国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同盟,目前只有焉耆和龟兹不服,但是我们已经经过多次的实践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按照这路子走下去用不了多久葱岭一带就能完全平定,葱岭平定了就能集结军队进攻龟兹,也就能完成我们的战略方针。 同时建议在征讨龟兹时,一方面我们这边组建联军采取正面进攻,另一方面还得从内部瓦解他们,龟兹的小儿子白霸现在就在咱们国内当人质,最好我们能马上册封他为龟兹国王,再派兵送他回国当国王,这样龟兹国内必然会形成两派,内部一旦开始争权夺利,就一定会发生动圌乱,到时候我们这趁乱而入,绝对一举而下攻破龟兹。 班超还在上圌书中首次提到了“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的战略思想,现在我在莎车、疏勒一带已经建立了军事基地,这两地方不比其他的西域各国,这两地田地肥广,草牧饶衍,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并且还能保障军队的供给,而且现在我这的联军已经大部分被我们掌控,打起仗来都是自带粮食,粮草、军费都不需要咱们支援就能帮着咱们打仗。 目前在西域,龟兹的盟友现在也就姑墨和温宿两国了,这两国我已经都教训过他们了,经过我的了解他们之所以紧紧跟随龟兹的脚步,就是因为现在他们的国王都是在龟兹的扶持下当政的。但是要是我们再施加强大的压力,他们必然扛不住,如果还敢于叫板,我在这组织联军就能把他们都收拾了,这两国如果消停了,就剩一个龟兹基本毫无悬念了,朝廷就等着好消息吧。 在这份上圌书中,班超不仅在战略上做出了规划,还在战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安排,并且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和一心只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的思路,最后一点很重要,因为西域都护府远离汉帝国的直接控制,对于这块所谓的“飞地”,汉朝权力中心一向非常关注第一官员的心态,因为如果这个第一行政长官有想法,很容易就形成割据势力,这样汉朝多年的心血就得再一次浪费,班超在这个时候阐明这点对于巩固汉帝国权力机构对他个人的信任非常重要。 班超的上圌书让汉帝国的统圌治者看到了经营西域的另一种思路,而这种思路很可能在不耗费国家一分钱的前提下让大汉的威名远播四海,当时的统圌治者汉章帝决定不仅要在名义上全力支持班超,而且还在实际中做出表率,直接壮大班超的特种兵战队,使之更具战斗力更能发挥价值,就此事汉章帝专门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广泛的征集意见。 面对汉章帝的提议,汉帝国的官员们却对此事均持保守意见,毕竟从汉朝创立之初对于西域的经营战略就一直是强兵压境,这样以小规模突击队为核心组建庞大的多国联军作战模式几乎没有使用过,官员们对于这样作战的前景和实际效果都很迷茫。 也就在帝国决策机构犹豫的时候,班超的一个朋友平陵人徐干勇敢的站了出来,坚决表示支持班超的方略,而且愿意以身作则的亲自前往西域支援班超,但是问题随即出现,大家都觉得这事没谱,没别人敢去,说白了,就是徐干一人想去,没有军队总不能让徐干一个光杆司令去吧。 无奈的汉章帝憋了半天,终于想出一辙,既然军队没人去,那徐干就带着监狱的犯人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选点身强力壮的犯人和徐干一起去,就当劳动改造了,没准立了功还能享受减免刑待遇,汉章帝想出这馊主意后马上得到了当朝所有大臣的认同,反正不用自己去冒险就行,犯人们在监狱里待着还消耗国家粮食,不如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去找吃的。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的汉章帝顿时自己都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很是兴奋。 但是,接到旨意后的徐干却哭笑不得,没办法,话已经说出去了,只能在皇帝的授意下开始公开征集全国的杀人犯、抢劫犯等等凭身体拼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罪犯,这些个都得是敢于冒险并且多少有两下子的,只要是敢杀人、胆儿大、不要命、而且贪财的就行。 徐干明确告诉大家要是在这监狱里待着,就一辈子混在牢里了,去西域弄好了立个军功还能享受减刑,而且那地方据说黄金遍地、美女如云,运气再好点的还能从此一步登天的混入政圌府公务员队伍。 这个宣传很有效果,一时间监狱里报名者如云,很快,徐干就从中精选出了一千个肌肉男罪犯,并按照汉军的军制对这一千人进行了整编,要知道这一千人可不是简单的军队,说难听点这就是一千个要钱不要命的亡命徒,只要组织的好、宣扬的好的话战斗力非常的强悍,但一旦管理不善随时都有可能哗变,对于管理者的挑战很大。 所幸我们的徐干确实能干,一方面对这帮人进行鼓舞和洗圌脑,并告诉大家班超在西域的功绩,只要有成绩,封侯封爵的那就是分分钟的事,这是正面教育;同时西域那是黄金遍地,只要有本事,最不济的也能发个大财回来,这是现实刺圌激的;另一方面不断的强化民圌族主义思想教育,从中选出了部分认字的犯人组织学习文化,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事思想层面的。 连续几招很快这支队伍就有模有样的准备出发了,而且士气旺圌盛,都嗷嗷叫着准备向英雄班超学习,最起码也得在西域抢些值钱的东西、抢个美女回来好好享受生活,这样的强盗队伍很可怕。 几千年之后的俄罗斯用了同样的方法将国内大批罪犯送到了我国的东北,也就是这帮罪犯把我们国家的外兴安岭、海参崴等大片国土抢占走,可气可叹啊,其实这些招数都是从我们这学去的。中国还真是历史渊源极深的国家,基本上给后代们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宝贵经验教训,也是我们自己不争气,不好好学习,这事这还真怨不得别人。 闲话少说,徐干带着一千个亡命徒出发了。

强悍须知守弱(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3)
     徐干出发了,路途虽然有点远,不过正好这哥们儿在路上还能接着对这帮亡命徒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我趁着这功夫还是先说下当时西域地区班超面临的窘况吧。
     经过几次的战争和事件在当时西域已经有些国家开始怀疑汉帝国的实力了,一直说支持我们,怎么说来说去就是班超带着三十六个特种部队在这晃来晃去呢?你经常说的强悍无比的汉军大部队在哪呢?合着半天,还是我们一帮子人拼命,是不是这个汉帝国派不出来军队或是压根不敢派出军队啊,整个汉朝就班超这几个人厉害,剩下的全白给啊,要不怎么连当初那么牛哄哄的都护府都被人一举攻破,而且被攻破后强大的汉帝国居然也没有马上作出强烈的反应,只是向当今某大国的外交策略一样,净说点子“提出严正抗议”之类的废话和软蛋话。
    这种怀疑有理有据的,而且一旦产生就会流传的非常快,西域各国除了几个班超的铁杆粉丝,剩下的都心怀鬼胎、首鼠两端。
    在徐干到来之前,西域的莎车国最先按耐不住了,主动投靠到龟兹阵营中了。同时动摇的念头还开始在班超的铁杆军事基地周边一点点的蔓延。
     首先是疏勒的都尉番辰也公然反叛,这回还真就有点麻烦了,要知道班超的军事基地就在疏勒,疏勒军事长官的反叛意味着班超的所有军事部署都会立刻透露给对方,一旦被对方抓圌住漏洞,苦心经营多年的疏勒军事基地就会变成第二个汉帝国西域都护府,可以说这时的西域形势很危急。
     也就是在这个危难关头,徐干带着士气旺圌盛的强悍罪犯军到了,经过短时间的整训和一路上的调圌教,现在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千人组成的军队和罪犯了,这是一千个到了就红着眼睛想杀人、想攻城、想抢钱、想抢女人的疯子,班超看到徐干居然能带来一支这样的队伍,很意外但是更兴奋。
    班超、徐干两人马上整顿军马,随后通知西域的各个小国的军事长官,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传说中的汉军,人数虽然少,但是个顶个的彪悍(确实彪悍,而且个个都目露凶光),像这样的队伍在汉帝国有上百万,向西域这些小国派来个千吧人就差不多了,大家不信的话我马上就带这支队伍去收拾叛军。
    正担心疏勒都尉叛乱的事的班超马上派出了徐干率领的一千个疯子搭上一个特种小分队进攻疏勒叛军驻地,出发前还由这些人的偶像班超专门亲自做了战前动员(以下语言由我参照电影“地球反击战”美国总统演讲模仿):
    今天!你们再也不是什么抢劫、杀人的罪犯了,你们是骄傲的汉帝国士兵!
    今天!你们再也不用担心以后会受到社会的歧视,你们将用敌人的鲜血捍卫和赢得属于你们自己的尊严!
    今天!所有的过去都已经过去,崭新的前程都将从现在开始,去战斗、去砍人,去用行动换取战功,你们和你们的家人都会因为你们的战功荣誉赢得尊重,获得财富,甚至获得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国家册封的爵位!
    今天!绝对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是你们不远万里而来的终点,是你们一路上渴望的建功立业的日子,也是你们获得你们想要的一切的开始!
    今天!即将出发前的勇士们,有句话你们一定要牢记,在我们骄傲的大汉帝国军队中,我们一贯使用斩杀的人头数衡量战功,战场上没有仁慈、没有眼泪,只有手里的刀枪和鲜血,这是个纯爷们儿的活儿,去冲!去抢人头!去抢爵位!去抢你们想抢的一切!
    今天!让叛军见识下你们攻无不克的战斗力和勇气,让所有的叛军都在你们的勇往直前的呼喊中发抖吧!让懦弱的叛军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强悍!我就在这大排筵宴等着你们满载人头凯旋而归,让我们的帝国和你们的家人、朋友都知道你们,你们才是我们汉帝国的骄傲!
     一千个疯子亲耳听到偶像慷概激昂的战前动员,个个兴奋的嗷嗷乱叫,走了一路就等这机会了,为了尽快抢到梦想的财富和获得传说中的军功,这帮疯子在进攻时兴奋的连队形都忘得干干净净,见到疏勒叛军就跟饿狼见到绵羊一样一拥而上,拿着武器瞪着眼睛玩命抢人头。在他们眼里这就不是叛军,这就是一堆堆保证升官发财的人头。
     再说回来,这个叛乱的疏勒军队本来就心虚,而且从来就没见过这么疯狂打仗的队伍,个个都红这眼睛不要命的冲过来。
     两军刚一交锋,疏勒军队就全军溃败,骑着马四散奔逃,跑得很快,但是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倒霉鬼,溃败的叛军给这帮疯子留下了一千多个人头,汉军大获全胜,没一个俘虏,全是人头,所有的罪犯一下都找到了感觉,原来打仗这事这么容易啊,冲在后面跑的慢的还没抢到人头就已经没人了,所有人都下决心下回再打仗说什么也得站在前头,冲在第一,这样才有人头能抢。前面跑得快的都有还几个人头,都得意洋洋,后面的很是懊恼。
     第一仗顺利的一塌糊涂,士气高昂的汉军趁胜围城。
     经过了第一场战役后,聪明的徐干在兴奋之余意识到了问题,这帮家伙本来就是一群江湖亡命之徒,在他们眼里别说军纪严明了,压根就没有纪律的概念,而且经过了第一场战役后个个都兴奋的嗷嗷叫,在他们眼里,城压根就不是城,那是成千上万的人头和财宝,两军作战还好说,杀的基本都是士兵,但是一旦攻破城池问题就很大了,这帮疯子毫无疑问一定会杀良冒功,进而血圌洗城池的局面是肯定控制不住的。
      聪明的徐干赶紧统圌治召开紧急会议,反复强调了军纪,同时严肃告诫各方,汉军的规矩是两军对峙时凭人头算战功,攻城的时候按活人算战功,也就是说攻城战不收人头,只接受活人,必须抓活的,好在这帮人也没什么文化,听到后也没什么别的反应,噢,原来是这样啊!行啊。所以说,没文化就比较好糊弄。
      第二天,攻城开始,疯子就是疯子,这回这帮家伙们再次展现了就算抓活的他们也一样厉害,一举攻破城池,这会基本没杀人,成群结队的俘虏。
      此一战使汉军威名远扬,可以说整个西域为之变色。
     收拾完了叛军的疯子汉军们强烈要求再次作战,劲头恨不得看见牛羊都上去捅两刀,纷纷找到班超要求尽快进攻龟兹,好像龟兹再不去打就会被别人把功劳抢走一样。
      但是班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西域多年的他深知龟兹可不是疏勒叛军可比,那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对手,其战斗力相比手下这些乌合之众一点不逊色,而且那是久经训练的正规军队,现在这帮人士气可用,碰到软柿子肯定是越来越厉害,但是一旦遇到困难崩溃也是分分钟的事。而且手下核心就这么一千来人,打死一个就少一个,为了保障每战必胜,班超暂停了攻势。
     攻势是暂停了,但是班超可没闲着,为了进一步瓦解龟兹联盟,班超计划联合西域强国乌孙共同进攻龟兹,这事比较大,必须得到汉帝国朝廷的支持。
     为此,班超上圌书朝廷:“乌孙大国,控弦十万,故武帝妻以公主,至孝宣皇帝卒得其用。今可遣使招慰,与共合力。”陈述了当年汉武帝把细君公主嫁给乌孙和亲,直到汉宣帝时期才起到效果(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朝连兵乌孙大败匈奴)。
     这种影响今天还在,乌孙王和汉朝多少还有点血缘关系,最好能由朝廷出面抚圌慰一下,要是能得到乌孙的支援,进攻龟兹就能增加很多胜算。
     班超从进入西域起就制定了降服龟兹的战略,而且为了这一战准备了很多年,忍耐了很多年,真正动手前班超很谨慎,在没有取胜的把握是绝不动手,就算大胜依然冷静的按照之前预定的战略方针一步步实施,这点很多名将都难得做到,班超确实不一般。
     班超的捷报和思路同时送到了汉章帝的手中,汉章帝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办法还真灵,派去的罪犯军队还真不是盖的,高兴之余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班超的建议。
     汉章帝八年,册封班超为将兵长史(这是汉代特别设置的驻防边郡的统兵长官,也就是所辖边境地区的军队、政治一把手),特例允许班超可以使用统兵一万以上的大将才能使用的“鼓吹幢麾”,其实就是批准班超可以自行组建军乐队,也能让班超在西域更有派头。同时还封徐干为军司马,班超部队里的参谋长。
    另外专门派遣卫侯李邑护送使臣,以汉朝皇室名义赐给乌孙王锦帛等物,这里面说实话是汉帝国玩了个阴招,巧妙的通过册封的手段分化瓦解了貌似强大的乌孙。
内忧外患(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4)
     关于这个乌孙国的事还得扯得远点,早在汉宣帝的时期,老乌孙王挂了,剩下的两儿子谁也不服谁,也还都有自己的势力,相互之间就开始不断地争夺王位。
     两人在国内的势力比较均衡,凭借自己的势力要想取得政圌权比较困难,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寻求外援帮忙,于是乎都各自想方设法的寻求当时的霸主汉帝国或者是匈奴,都希望能得到这样的强国的支持,加大外围的力量。
     面对乌孙国这两儿子的态度,首先是匈奴比较暧昧,两都不得罪。但是汉帝国就表现的很积极,而且很狡猾,直接册封了两个都是王(反正这事又不花我的钱),先给你们整分裂了再说。这样,在西域一带强大的乌孙就顺理成章的在内部分成了两个国家,虽然对外名义上还是统一的乌孙,但是国内却一直是两股势力,哥们儿两一般大,这就等于汉帝国给乌孙埋下了一个早晚都会爆炸的雷。
     依照之前的一贯原则,这回汉帝国还是这招,按惯例册封两个乌孙王,甭管你们内部什么意见,只要有一个愿意跟我混这事就好办,就算有一个坚决反对,我随时出兵给你们来个里应外合也就轻松搞掂强大的乌孙,汉帝国的战略可以说深谋远虑、阴险狡诈。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个想法对于汉帝国而言可定是有益无害的,但是执行的人却有问题,所以说这很多事情往往就坏在这具体办事的人身上,这回坏事的就是前来册封班超的人:卫侯李邑。
     这哥们儿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平时吃喝玩乐没问题,但是出使到西域一路上风沙漫天的,这哥们儿有点受不了了,更麻烦的是丫刚到于阗就碰上龟兹偷袭疏勒,官二代是从小生活在繁华的京城,从来没见过血腥的战场,亲眼看到西域战事的残酷顿时就吓傻了。再一听说乌孙还很远,路途上很有可能还会遇上这些彪悍的龟兹骑兵后,这怕死的官二代死活都不敢走了。
     李邑为了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赶紧逃离这风沙漫天、危机四伏的西域,这个哥们儿想了个好办法,私自上圌书朝廷,说西域这边的事压根就没谱,之前的一切都是班超为了骗取功劳编的,而且这个班超在西域拿着朝廷的钱天天享受美好生活,娶了好几个漂亮的外国老婆,还生了好几个混血儿子,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可千万别小看这几句话,这言外之意就是班超现在已经俨然成了西域的土皇帝,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这就再也不是汉朝的管辖地了,必然成了班超的割据势力,二代虽然没胆气但是深知官圌场忌讳,几句话说的恰到好处,可以说杀人于无形。
     二代的上圌书直接到了朝廷,但是我们的班超也不白给,人家那也是上面有人的主儿,很快得到了关于这事的内幕消息。
     班超很感叹:“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这个故事是引用了《战国策•秦策》的一个小故事:说有个叫曾参的人很有德行,还是孔子的学生,并且他的母亲也很信任他,有一天有个同姓名的人在外杀人,别人告诉曾参的母亲,她不相信,像平常一样织布。不一会儿,又一人来告诉曾参的母亲他儿子杀人了,她仍然照常织布。一会儿,又有第三个人来告诉她曾参杀人,她终于误信传闻,吓得放下织机翻圌墙逃走了。
     班超借用了这个故事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之前一直担心的、忌讳的事早晚有一天会发生的,信任自己的皇帝可以信任一次,但是这种事以后肯定还会少不了人不断的说,谁也不敢保证那一天皇帝会真的相信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彻底杜绝这样的传言,班超马上把老婆打发回国,想以此来显示自己毫无野心,一切都只是为了国家。
     果然得到官二代的线报后,当时的一把手汉章帝半信半疑,不过又得知了班超的举动后基本消除了疑虑。这个汉章帝还算明白,为了巩固前方战士的军心,汉章帝明确告诫了李邑,班超天天的和老婆享受,但和班超在一起的汉军还有一千多人,这些人可没有班超这样的艳遇,这些苦大兵们可是天天都想着尽早回家,就算班超能有什么野心,这些人也不可能和班超一样。
     随后汉章帝下旨明告李邑从今天起你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待在西域,并且你从今天起就是班超的下属,哪怕是班超让你吃圌屎你也得必须吃,措辞非常的严厉。
     同时汉章帝也告诉班超,如果李邑这个人还能用就让他在你那好好干活,如果不能用就给遣送回来,我收拾他。
     这会皇帝算是给了班超一个天大的面子,也体现了用人不疑的基本思路,汉章帝其人执政作为不多,但是凭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汉章帝还真是不简单。
     班超得到消息后也没为难这位官二代,反而大度马上命令李邑带着已经来了的乌孙人质回京,对于班超的举动徐干很是不明白,这坏东西告咱们的状,咱们干嘛不让丫留在这也去冲锋陷阵去,让他也知道咱们在这是不是享受生活。
    此时,已经很成熟的班超这点看的很明白,留着李邑不仅没用而且还会引起别人的怀恨,因为告状的事而给人穿小鞋这不是大丈夫的行为,同时也会辜负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正好有这么个差事就让他哪来的回哪去吧,回去后估计这人也该知道好歹了,顺便封封别人的口。可以说班超现在在政治方面已经成熟了很多,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但是联合乌孙这事也基本算是搁这啦。
     第二年,朝廷再次派出了援军,不过惨点,“复遣假司马和恭等四人将兵八百诣超”,总共八百人,还分了四个带队的军官。
     来的人虽然少点,但是另一方面却告诉了我们一个特点,这时的汉帝国军队已经非常非常的精锐,就和今天的老美一样,很少见到老美打谁派过几十几万的部队,按理说,这应该又是一只精锐的海豹突击队。
     同时,从班超见到这只援军的态度也能看出来,援军一到(虽然少点),班超马上集结了疏勒和于阗的部队出发进攻莎车,只来了八百人就敢动手,可见这八百人绝不是普通的士兵,汉帝国这时的武力由此可见。
     在班超雄心勃勃准备收拾莎车的时候内患再次出现,这个莎车王也很贼,居然偷偷的贿赂了疏勒王“忠”,要不说这个疏勒人还真是奇怪啊,动不动的三心二意的,绝对不能打麻将赌钱,从开始的都尉叛乱到现在连经班超一手扶植的疏勒王都一样,都是一群白眼狼。
      受到蛊惑的疏勒王居然反了,但是没敢直接和班超动手,确实也太害怕班超和精锐的汉军,决定叛乱的疏勒王带着部队向西跑到乌即城。
      班超面对这样的局势反应很快,马上把原来疏勒王的丞相封为疏勒王,你不想干有人干。同时莎车也不打了,带着队伍就奔乌即城来了,先收拾你们这帮狼心狗肺的家伙再说。
     但是汉军到了乌即城后发现有点问题,当初班超和疏勒王一起对抗龟兹防守城池守了一年,汉军守城的技巧和能力都被这个疏勒王学的很是精熟,而且当时的西域汉军最缺少的就是攻城的重武器,由此,汉军的进攻受阻。
     同时,正在汉军准备全力拿下乌即城的时候,康居的精锐骑兵出动了,大家看着就知道当时的西域有多乱,今天可能还是同盟没准明天就能翻脸,不过康居倒是一直和汉军阳奉阴违,汉军这时再次陷入两线作战的麻烦,班超也陷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界。
威震西域(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5)
     其实从班超决定进入西域的那一天起就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从最早的三十六人到现在的近两千人,班超和他的团队不能说是身经百战也算是久经沙场了,而且队伍里面还有一群见天就想砍人的疯子。
     可以说当时的西域各国都对班超或多或少的有些畏惧,外围的康居骑兵虽然来了,但是和里面的疏勒王“忠”的队伍一样,前怕狼后怕虎的,谁也不敢贸然的发动决战,双方作战的局面反倒是汉军每天都有一帮疯子大喊大叫的出去冲杀一阵,好像被包围的不是汉军。
     班超这边也非常紧张,一方面不断的派兵冲击对方的阵营造成汉军依然很强大的现象,以迷惑对方不敢里应外合发动进攻,同时派出使臣广泛联络其他的西域诸国,寻求支援。
    班超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复,使臣效率很高,居然打听到了月氏刚和康居通婚,这会这两国关系那是相当的密切,得到这个内幕消息后,班超马上让使臣带着大批的财宝去游说月氏国,让月氏出面先调和下康居国。
     要说这西域各国还真是都比较贪财,前面是疏勒王见财起意,随后是康居国,这会是月氏王同样见财起意,收钱就办事,马上出面调解康居,这事办的异常的顺利,第二天康居骑兵就悄无声息的走了,这下当初的疏勒王“忠”算是傻眼了,悔不当初在康居骑兵还在的时候里应外合的发动决战,这会就剩下老哥儿一个了。
    穷困潦倒的疏勒王“忠”大人穷极思变,带着队伍二话不说冲出城去,心想着总不能在这困守啊,怎么着也得撵上这逃跑的康居人啊,不然绝对没好下场,要说穷寇莫追,班超为了避免损失放走了这位老哥,顺利的收复了乌即城。
     虽然化险为夷,但是经过这次事变,班超意识到西域各国很可能都不靠谱,连当时自己一手支持的疏勒王都能在关键时刻叛变,这帮人太不靠谱。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哪怕自己的人是一群疯子也比这帮家伙放心。整合联军进攻龟兹的计划必须放缓,还得好好经营一下后方,不然这个多国联军很可能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
     班超停止了进攻计划,一方面整编队伍,一方面召集各国军队统一整训,思想训导工作就交给了行家里手徐干,这人干这活绝对得心应手。
    三年后,当初逃跑的疏勒王也依葫芦画瓢,再次贿赂了康居王,从康居王那借来了一万骑兵,居然攻占了损中,尝到了胜利的甜头后的“忠”很兴奋,也学着班超一样,积极联络各方势力,而且还和当时的世仇龟兹搭上了关系,共同密谋诈降班超,然后里应外合彻底的打垮汉军的妙计。
     订好了计策后,这位“忠”马上派人去找班超,痛苦流涕的表示自己当初是一时冲动,现在后悔的一塌糊涂,非常希望班超能原谅自己,重新再把自己纳入到以班超为核心的汉帝国同盟中来。
   “忠”的计策很好,而且貌似也很合乎常理,但是这次的妙计又一次的坏了了人的身上。班超之前和疏勒军民共同作战时很得人心,包括现在“忠”的手下都有很多人对这反叛事看不惯的,“忠”的妙计就这样被自己人告密了。
     班超得知了“忠”的阴谋后不动声色的同意了他的投降,并表示这事最好咱们面谈一下,好久不见了大家一起喝两杯,过去的事就都过去吧,其实我一直都很想念你,当初你跑的时候我也没撵你,就是念着大家朋友一场,既然这样了,你就赶紧回来还当你的疏勒王。
   “忠”得到消息后很高兴,带着一小队人马就去喝酒了,当然这酒不太好喝,被班超当场拿下直接砍了,砍了这厮后班超马上通知所有队伍迅速出击,趁对方还没反应过来马上动手,这一仗的效率很高,汉军疯子们很高兴,一通砍杀,带回了七百多个人头,大家都很高兴。
     班超通过这次进攻再次向西域各国表明了汉帝国不可撼动的权威,当时的西域南道诸国经过这次突袭后,都非常的畏惧班超,这一带这时算是基本消停了。
     第二年,班超联军整训的也差不多了,兵强马壮的班超再次带着南道诸国总共两万五千人悍然发动了莎车进攻战,经过整训的队伍锐不可当,很快,莎车国就扛不住了。
     但是班超并没有给急于攻破莎车,班超这回的战略是“围点打援”,毕竟西域各国相距很远,而且路途都不好走,谁也不可能带着几万人成天的出去征讨。而且这些联军的给养很成问题,谁出钱谁不出钱的很麻烦,还不如围住一个莎车就等着龟兹诸国来援后一举击破,班超计划的很好,而且对方也很配合,援军们如约都来了。
     班超看到援军到了后很是兴奋,就等你们这帮孙子出来了,但是出门一看对方的阵势班超也有点晕,龟兹王这会也是下了血本的,龟兹国左将军带着温宿、姑墨、尉头等国联军一共五万人,声势浩大,这围点打援的计划搞不好很快就能被“援”给打了。
     看到问题的班超召开了团队会议,经过大家的积极发言和多次的头脑风暴后得出了一致结论:“跑!”。班超很泄气。
     但是班超突然想到既然我们想跑,对方也一定知道我们想跑,对方一定就等着我们这一跑就带着所有的精骑撵着我们屁圌股后面穷追猛打,那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跑就跑,他们来追杀的话就让他打。哈哈,班超很高兴自己能想出这样的妙计。
     说干就干,当晚,班超的队伍就各奔东西,大张旗鼓的跑了。
     对方的联军司令龟兹王得知牛哄哄的班超居然跑了的消息后大喜,想都没想自己就带着最精锐的一万人向西去追杀汉军了,要是能一举干掉威震西域的班超,那自己就一定能成为西域一带名符其实的霸主。
    同时,在追杀的路上听说班超联军还有一部分往东跑了,这厮马上下令温宿王带着另外最精锐的八千人去追杀这帮子人,看来这汉军还真是兵败如山倒啊,跑都跑的乱七八糟的。
     这些兴奋的骑兵动作很快,风驰电掣一般的就撵了过去,从天黑一直追到天明,比较郁闷的是追了半天,别说汉军了,连匹汉马都没见到。
     骑着快马奔驰了一夜的龟兹王很郁闷,这汉军难不成是飞走了?但是马上他就知道了汉军的动向。
     在得知龟兹王出动后,班超潜伏的部队重新开始了集结,在迅速、秘密集结后连夜突袭了联军大本营,精锐尽出且毫无防备的龟兹联军猝不及防,连着莎车的阵营一同被收拾了,汉军的先锋理所当然是那一千个疯子,毫无意外的再次体现了疯子本色,一通砍杀下来,平均每人腰上挂了五个人头,斩首五千级,并且把龟兹联军的所有吃的喝的全据为己有了,大家很开心。
     汉军所有人经过这场战役都发了大财,但并没有放松戒备,都还惦记着等那帮出击的最好赶紧回来,咱们再照这样再来上一阵,吃饱喝足的汉军上下都在兴奋中期待着龟兹王的到来。
     不过让这些疯子们很失望,在得知了汉军动向的龟兹王反应也很快,马不停蹄的带着这精锐的一万人直接绕道跑回国了,这仗没法打了,吃的喝的全都没了,再打下去就得饿死,联军司令都跑了,其他的联军也跟着狼狈逃窜了,只有失去了援军的莎车国没地跑,投降了。
      至此,西域各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没有恢复元气,班超由此威震西域。
班超之后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6)

班超威震西域的故事到这就算是结束了,不论是汉书还是其他的史书记载都是到这个地方,好像从此整个西域就基本太平了,班超的在西域也算是功成名就。关于后续 ​


班超之后再无班超(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7)
    汉朝的一代牛人班超死后葬于何地,所有史书都没明确记载,其实这样也好,只要是有点记载的都没消停的,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古老的行业:盗墓,这群人要是知道了大家都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而且这个群体历经多年的经验积累也堪称学富五车,查阅资料收集史料寻找著名人物的墓葬之地等等都很有自己的一套。
     虽说没什么记载,但是据说在今天的洛阳市北邙山山麓孟津县张扬村有个班超墓,而且在2007年4月18日洛阳牡丹花会期间,还曾由政圌府出资举行了个班超出使西域的出城大典,真是不知道洛阳政圌府整出这个大典是典出何处啊,班超压根就没当过汉使,就算是从这出去的,也只不过是百万军中的一个军的副参谋长,这个大典我个人认为纯属洛阳市政圌府没事找事给自己脸上贴点金,这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还由政圌府出资重修了这个据说的班超墓,不说丢人现眼的现政圌府了,反正是英雄的据说的墓也算是个墓吧,重修纪圌念一下怎么说也算是个好事。
     之所以这一篇有了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赞扬班超的一个章节,其实之所以用了这个名称,就是对班超事迹的遗憾,班超在西域的作为和经验起码在汉朝那会就没人认真的总结,世界霸主的霸权地位是可以这样建立的,整个汉帝国的决策结构还是围绕着强军压境的原则在进行。
     如果用历史公正的角度评论班超的话,就这一点而言,班超个人就很失败,这就是著名“授人与鱼还是授人与渔”的原则,班超在特殊环境利用特殊策略完成了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按理说依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先不说汉帝国是否更持久,起码整个中国在西域的权势和地位是很长时间不会动摇的,豪门世家、史家双料家族背景出身的班超连这点都没做好,我个人认为很失败,就这点班超只能算是个个人英雄主义者。
     班超其人的功绩就不用说了,在班超之前,西域对于汉帝国而言,已经基本失去控制,这点就可以印证实际上通过强大的军事压力获得的地位是不牢固的。
     但其后,通过班超在西域的活动不仅重建了都护府,而且班超还动辄带着西域的多国联军,收拾那些不肯听命的国家,这说明班超已经按照自己的思维在西域确立了新秩序,断匈奴之右臂的战略把握的非常到位,为汉章帝、汉和帝时彻底消灭北匈奴,控制住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他的所作所为导致后来强大匈奴被迫一路东迁,把“匈奴”这个强悍的民圌族从折腾中原到去折腾欧洲,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和文明衍变。
     不是我故意的贬低班超的历史功绩,没能给后人留下良好的模式这点,从班超的继任者作为就能看出,前面已经说到了班超的继任者是戊己校尉任尚。在两个人交接的时后,一向以班超为偶像的任尚虚心的请教班超:
     "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希望能有所教诲。”您老这么长时间卓有成效的工作能不能给我点建议啊,可以想象作为偶像班超的继任者任尚的压力有多大。
     班超面对任尚也很坦诚:“任君数当大位,哪里是年老失智的班超能比得上的。如果一定要说我点什么,倒想请任君留意,在塞外当差的官吏兵士,本就不是什么孝子顺孙,都是在中原有罪过才打发来守边的。而那些蛮夷之人,性情如同鸟兽,难养易败。任君性情严急,所谓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最好能多行简政,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这段话其实就是班超在西域多年来的总结,首先在西域干活的士兵本身就不是什么军纪严明的正规军,正规军也干不了这些事;其次既然不是正规军那大家玩命就只有一个理由:赚圌钱。
     而且这是远在汉朝政圌府管辖范围之外的“飞地”西域,可以说作为西域都护府的将军手里权力很大,只要让跟你混的弟兄们能赚圌钱就一定没问题,一来人少,二来远离政圌权,任何时候都是这个道理,想让人死心塌地的跟你混你必须得让人有甜头才行。
     最后就是面对的西域诸国,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国家比自己手下那帮子人更靠谱,更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家伙,对付他们既要拉拢,关键时刻还得强硬,就说现在比较流行的“两手都要硬”。
     这都是班超的肺腑之言,大家注意到一点没,核心思想就是你必须手头有自己能自行支配的钱,而且是大把的钱,最好还能有源源不断的来钱的路子,这样你才能在险象环生的西域站住脚跟,至于来钱的路子也说的很明白了,水清则无鱼,水清了你就必须亲自动手搅合混了才行,作为朝廷的代表,我们的西域土皇帝、定远侯是不可能再把话说的更明白了,其实班超最该做的就是把自己建立的西域经济发展公司的法人变更成任尚,这样更直接,任尚上任就来钱,这样这家伙就什么都明白了,这样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了。
     班超耐心的说了半天,傻不拉几的任尚愣是没听懂,而且还私下对亲信说:“我以为班君有什么奇策传给我,现在看来,所言平平罢了”,很不以为然。
     所以说聪明人一点就透,傻圌帽就算你说破大天他也听不懂,结果是傻圌帽任尚在西域没折腾几年,无德无能又离心离德的任尚就搅合的当初的盟国相继反叛,傻圌帽任尚以有罪被征调回中原,班超对他的预言不幸言中了。
     第二任的西域都护都没能继承和发扬班超的战略就别谈在后的了,而且班超著名的嫡系部署“三十六人特种部队精英”全部挂在了西域,这就等于班超的高超战术也没能传回中原总结经验并发扬光大。
     最早汉帝国的战争怎么打以后还是怎么打,班超这点很失败,这才是中国历史上是“班超之后再无班超”,如何利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高的利益,对经济也好,对霸权也好,甚至对国家也好,这是最应该从班超身上总结的东西,这应该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最严重的失败之处。
     史家出身的班超没学到他的家族传统。


一切都是被逼的(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8)
     终于把班超这一段给整完了,说实话对于这位牛人我个人觉得怎么写都不过分,但是既然是历史还是客观的评论吧,当然这里面肯定会加上我的个人喜好,我想这个毛病就算是司马迁也改不了,何况我这样的市井之人了。
     还有一点得说明一下,很多人看了上一篇的题目马上会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貌似的另一个牛人“郑和”,虽然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赞誉郑和的,但是我觉得郑和和班超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郑和是大把花钱的主儿,说过点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但是班超可是没用国家一分钱就干了花费巨资也不一定能干成的事,中国历史上只有另一个牛人可以媲美班超,这个人我在“普陀山”那篇会有专门讲诉,这里就先搁着卖个关子了。
     把班超说完了还得说回他最初的老板,没有最初的老板提携,班超不定还在哪个小屋子里抄书混日子哩,所以说牛人要干成牛事还真的有个好老板,另一个牛人虽然同样很厉害但还就是没有班超的运气好,就没碰上这样的老板,所以在历史上的功绩就没有班超出名,可以这样的说,这些真正汉民圌族的精英、人才都没得到官方的认同,这可能和我们的封圌建皇权制度有关。
     班超的老板汉明帝在历史上虽然没有汉朝其他皇帝出名,但还真是一位足以影响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人物。
     在政治上,汉明帝在位期间良好的做到了休养生息,保障了人民生活的安定,其实就凭这一点就能说明这是个好皇帝。
     在外交上完美的完成了对匈奴的合围,为日后统圌治者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横行一时的匈奴终于在汉朝后期被撵的只能跑到欧洲去折腾欧洲人民去了,要没有汉朝的努力,欧洲人民的发展还真说不好会怎样。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意一件事,汉明帝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最大的还得说是引进了佛教,这个事件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宗教史和世界的佛教发展,毕竟现在在全世界佛教徒在中国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发展的最好,而且从业人员也是最多。
     不仅如此,佛教还通过中国的影响辐射圌到整个汉文化圈,前一段时间看到全球因为世界佛教发展中心的确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其实说到底,这些事都是汉明帝最先给整出来的。
     之前说到过两个冒险家来到中国,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的故事,这两位的身份在前面已经论证过了。只是有一点很让人想不明白,这两位是怎么忽悠住汉明帝的,我猜想这个当时的对话一定非常精彩,绝对值得佛教载入史册,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有很多当时的汉使个人原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人被派到遥远、荒漠的西域去求神(这个很虚无飘渺的事,谁都知道是不是难度很大),而且一去就是三年的功夫,搁谁身上谁都得疯,好不容易抓了个象“神”的两冒险家回来,在朝廷上还不可着劲的吹啊,而且最大的好处是皇帝听不懂“神”的话,只能依靠这老哥儿几个翻译,这就更好发挥了,什么玄乎就说什么,反正你们之间谁都不明白对方在讲什么,赶紧的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交差,好早早的回家团聚,这事按照正常的思维都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甭管朝廷上是怎么忽悠的了,反正是得到了汉明帝支持的两位大和尚顺利的拿到了洛阳城中黄金地段的地产商业开发许可证,也顺利的开发了佛教在中国的第一个标志性楼盘“洛阳白马寺”。
     按照佛教的说法应该算是功德圆满了,下一步就该老老实实的把自己带来的和能记得起来的经书都给译译才是正事,关于这点,据我知道的中国高僧都是这样的,严谨、认真的翻译教科书、普及佛教知识才称得上高僧,也才是真正让我们这些俗人仰慕和敬佩的修行之人。
     很遗憾的是,这两位大和尚没这么干,没按照高僧的路子走下去,在成功开发了白马寺楼盘后两位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扩张,所作所为一点都没看出高僧的影子,到和咱们现在社会的黑心房地产商人差不多。
     不过话说回来,据我估计这倒也不是两位的问题,这两位毕竟不是专业的传道之人,而是被带着皇帝旨意的使臣给临时抓回来充数的两位冒险家而已,能成功的忽悠了皇帝大人就已经是在使臣的集体配合下超水平发挥了,你再让他们干点实事肯定得露馅,还不如打着传播的旗号四处先混个脸熟,同时也能给自己找点事干干,省的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人家几天就看出底细来,说实话两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两位大和尚开始了他们的环游中国圈地行,从洛阳出发,鬼使神差的就到了五台山,按说这一路上也没少了看见山,为什么到了五台山就停下不走了?据我的猜想两位一定是在盛夏的旅游旺季出行的,一路上很热,但是到了五台山顿觉清凉,山清水秀还凉快,得!就这吧,咱们得在这建一避暑楼盘,以后夏天到了咱们就能名正言顺的过来凉快几天,度个假什么的,中国真是大啊,转的太累了,五台山由此纳入了两位和尚的视野。
     既然决定了整合五台山的地产资源,两位冒险家就开始琢磨这事怎么干了,其实这两位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和尚,倒还真是相当优秀的地产开发商,而且一不经意间给中国之后的所有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合理有效的发展思路,我觉得这个还真是这两位和尚的创举,两位冒险家的作为我敢肯定在印度都没人尝试过,所以说这两位说实话还确实是能人。
     我来还原下两位大和尚的思路和计划:
     首先看中了这地就得有一个合适的说辞,也就是必须找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能把这块地要下来,这事在现在就叫立项,无非就是说点展望未来和不可预料的发展前景等等;
     其次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拆迁钉子户什么的棘手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依靠当地政圌府和基层干部,按现在话讲就是以办事处、城圌管为核心的基层政圌府管理部门,只有这些权力大圌爷机构才有能力软硬兼施的把这事干的漂亮和干净利索;
     最后还必须获得上面的支持,当然这些都是手续。只是第一步,剩下的还有融资、预售、炒房等等都需要管事的部门批准才能顺利实施。
     经过详尽的分析后,两位冒险家逐步的制定了实施纲要并开始了他们的惊天之举。
百思不得其解的适应能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29)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偶然的,最终成功与否只在于你的准备是不是充分,同时面对困境时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力。
     在佛教驻足五台山的过程中我就能发现,两个冒险家是很有准备而且非常的充分,这个过程就像是一部教科书一样经典,不仅保证了这两位的成功,还给后面的所有有志和尚提供了生动的实践经验,这方面和尚们就比班超做的好多了。
     前面讲到两个冒险家分析的实际情况,现在我就大胆的来还原下冒险家的策略。
     前期最关键的是说辞和要求政策的理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项目立项的基础和必要性;既然最高领导汉明帝已经认同了佛教的教义,那就得找个让汉明帝觉得更玄乎的事由来,既然得玄乎就把自己老家的东西搬出来吧,反正这里的人没一个去过印度。
     先说在我们印度只要是诚信佛法的都必须找个清净的山来进行精修,同时这些大山也只有有高僧在里面修炼才称得上是名山;在举国崇佛的印度有个佛教圣山叫灵鹫山,灵鹫山在印度的地位就相当于全国佛教的中心,圣山中的圣山,只要是佛教中的得道的高僧都在山上精修;所以佛教在中国也必须有个类似的圣山才能显现出大国风范。
     同时恰恰在中国经过我们的详细调查和了解,目前发现这个五台山就和印度的灵鹫山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建议在中国的圣山就选在五台山。
     特别声明这不是我们选的,这可是佛祖显灵附身选的,是佛祖一直指引着我们找到了这座五台山。
     准备好了说辞后两个冒险家自己都觉得这事怎么看都向那么回事了,于是先回到洛阳,利用上回合作的基础和朝廷的官员们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和沟通,要不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两人这次的深谋远虑在后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不仅仅是沟通楼盘项目的落实,更为重要的是得为即将隆重开盘的地产找到落实的资金,这事按理说难度是很大。
     按照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常理推断(这个我们在很多寺庙的发展都能看到),一般都是先来个高僧化缘建个小庙或是草堂,我先在这里面修行,然后多参与法会和为地方做点小贡献,最不济也得给当地挂了的人念几句经文超度一下。
      所以说着首先必须在当地混个脸熟;然后在广收信徒扩大影响力;一旦这个门徒多了自然影响力就大了,一个僧人背后就有七大姑八大姨的一大家子人,我这的这个小草堂知名度就能扩大一倍;有了影响力就再化缘再扩建,这样就顺利的由草堂变成精舍再变成寺院。
     看到了吧,过程就向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然这是正常寺院的发展轨迹,按照这个轨迹发展而言,这一个寺院发展就不是一代人努力的结果,往往就得有几代和尚坚持不懈的努力,还得保证几代的和尚都有着高超的经营头脑,这个风险虽然有点大,但是稳妥。
     中国佛教大发展思路肯定不适合这两个冒险家,这两位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必须尽快完成,不然在有生之年是否能享受这避暑山庄的接待就大大的有问题了。
      所以说两位决定非常时期就用非常手段,两位确实不愧为冒险家,很有点头脑,要想快就必须把事整大,整的越大就越有轰动效应,推进的速度也就越快,这个思想很有点我国现在地产开发商的霸道和无理,但是往往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中国近代众多的房地产巨鳄和各地的巨贪圌官员。我估计汉朝那会的社会和官圌场结构也和现在的社会也差不多,甭管有理没理,也甭管是不是混圌蛋和无赖,只要有政圌府做后台就一定没问题。
     两位能人充分利用了汉明帝的支持和默许,同时还充分高效的利用了筹建白马寺楼盘期间积聚的大笔财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财富都通过当初的良好合作而建立的人脉基础而大把的花在了当朝的权圌贵身上,敢于花钱才能干更大的事,这点两个外国冒险家给我们的本土人士上了生动的一课,见天就知道守着自己的那点小九九永远也不可能发展,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理想,超常规手段要么就一本万利,要么就血本无归。
     这两位反正来的时候就是两手空空,就算什么都没整成也还是两手空空,但是最不济,回到白马寺混个吃喝绝对没问题,而且刚来的时候已经有过和官员联手忽悠的经验,经过上一次的合作,不管真的假的已经获得了朝廷的认同,随着佛教的发展这些官员都已经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升迁,都在政圌府机关担任要职,这就成了两位冒险家最基础的人脉,而且这些官员的嘴脸这两位冒险家是深有体会,也知道该怎么和这些人打交道。
     本着敢于花钱的精神和第一次成功联手忽悠的经验,两位冒险家在当时的汉帝国官员中上下打点了一通,很快,在当时的中国官圌场就得到了慷慨豪迈的名声,官老爷都知道只要顺着这两位就一定有好处,只要这两位上门就一定有好处。
      同时他们是在本地毫无根基的外国人,也就是说收了他们的贿赂压根都不用担心有人举报,完全可以用公家的钱进行有名有利的捐助,而且还能得到不少的好处费和活动经费,这种模式被几千年后的当今慈善事业学会了,在今天应用的炉火纯青。
      经过如上的公关手段的应用后,两位冒险家很快就获得了汉帝国整个官圌场的高度认同,各地的公务大圌爷们都很喜欢这两外国人,有了各地政圌府的期待和上头的默许,两位冒险家知道这事已经算是完成了一半了,最起码筹建楼盘的启动资金应该没问题了,只要政圌府一句话,要多少就能有多少,当然说话的关键人是必须有好处的,两个冒险家这个“舍得”功夫做得很到位。
      两位看好了地方、做好了地产规划和该做的打点都准备齐全了,关于这点一直就是纠结与我的一件事,这两外国人按说语言也不是很通,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就找到了中国官圌场的窍门呢?而且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氛围,这些是如何做到的?
     我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在两位来中国前这段时间肯定是不简单的,大胆的做个假设,那些迎请他们的汉使团为了邀功和尽快回去复命,在找到两位之后,和这两位详细的沟通了中国官圌场的细节和如何忽悠皇帝等等,更有可能甚至还教会了他们如何编瞎话,说不上来就不说装高深等等具体应用法门,只有这样才让这两位外国人有了深刻的认识,貌似也只有这才是一种合理的解释,另外一种不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两位冒险家天赋异禀,这点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以上逐条可不是我瞎编排的,有据可查,《清凉山志》载:永平十一年,二高僧来到清凉圣境五台山,见五座台顶围护的腹地台怀,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分不出两样,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在五台山修建寺院。
    上面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到位了,最关键的工作开始了:征圌地!


精彩开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0)

前面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上面的关系都搞得七七八八了,两位大冒险家也如期顺利的拿到了批文,信心满满的再次回到了五台山,开始了所有工作的起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

其实这个环节大家都明白,前期所有的公关、忽悠、筹备到了这个环节就是验金石,是不是工作做到位、团队是不是团结和经验是否丰富到这就全看出来了。不幸的是两位冒险家在这个环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两位冒险家这回带着批文和设计规划机构来到了五台山,开始大张旗鼓的寻找最适合开发楼盘的区域,首先必须得声明这个相当的复杂和讲究,不仅得看区位还得看看是不是有发展前景,另外还得考虑以后的二期、三项目的实施等等,反正这是很费脑筋而且事关项目是否能一炮打红的关键之关键。

两位冒险家为了保证项目前景在选址方面表现的非常谨慎,全部亲自带队开始像模像样的探测和规划。

毋庸置疑,两位冒险家领衔的高素质探测团队一经亮相就凭着专业的行动和规格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件事上,要说当时的人民群众觉悟还是很高的,大家并没有在一夜之间就在五台山盖满那种不能住人的三四层小房子,也没在五台山种满稻子和树苗,大家都很实在憨厚的看着冒险家的行动,浑然不知已经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福泽三代的机遇,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政圌府官员看到微博、网络如此发达后感叹:“现在的官真不好当啊,想当年!那人民群众多厚道啊,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人知道我赚了多少钱,也不会有人想到我包了多少个二圌奶、三奶和带多少钱的名表。”

五台山的厚道人还有跑来看热闹帮忙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的懵懂,有一个群体在冷冷的注视着冒险家们的动作,他们在等,在观望,因为他们是当时五台山唯一一群有知识、有见识的群体,他们都已经决定了,他们立志要当钉子户,而且是宁可自圌焚的钉子户,因为他们也是宗教的执行者,这就是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道士们。

冒险家的征圌地行动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了没几天就遭到了钉子户的严重阻挠:这里的道士不同意,而且没有任何的协商余地,你拿钱也好,用上头的批文压制也好,甚至动用黑社会也好,道士们拧成了一股绳,放弃了以往的门派之争,惊人的团结一致。

虽然冒险家动用了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试图进行沟通和收买,但是很奇怪的是冒险家这回算是碰上了对头,官圌场的那一套不好使,双方越扯越僵。

既然软的不灵咱就来硬得吧,批文加上地方政圌府的支持,冒险家准备强压这地头蛇,但是道士们也真不白给,毕竟在这已经混了很多年了,人头熟、地形熟,这一来一往的双方就较上劲了。

这时的五台山就跟任何一部电影和评书一样,往往两个敌对阵营的对阵总是能引发道士和和尚斗圌法对掐,不过这回到没有上升到什么国家、政治集团的介入,这纯粹是双方的一个共同的目标:地产!

要不说这风水宝地甭管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好像大家都会看,甭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大家到了五台山这都成了一个系统的,起码在风水上也就是楼盘的市场潜力发展方面,中外高手的认识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水平个个都不比李嘉诚差。

地产楼盘应该是双方的矛盾的根源,但是双方的出发点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不是盖个楼盘给点补偿或是补偿原址同面积的房屋一样,要知道冒险家们在这建的是寺庙,那会的人还没对这个东西有很深的认识,但是道士们却看到了危机,你在这整个寺庙发展佛教,那过几年你真发展好了我圌干嘛去,就算你们比较笨,发展的不好,但是绝对也会影响到我现在的垄断市场,这块地儿之前都是我的,我可本地的垄断型民圌族企业,你这一进来别的不说,竞争是肯定的了,外面就这么大的市场你不去,就我这一亩三分地你非得往里拱,这不是跟从我兜里掏钱一样吗!

道士们很坚决,这事绝不能同意,必须死扛到底,既然你们是带着上面的批文下来的,而且貌似有很多的道行,那咱们就明刀明枪的PK一下吧,道士们众志成城,决定正式全面对抗,而且不准备玩什么阴招,你怎么进来的我就怎么扛。

既然双方已经都无路可退,那就一起出面在五台山的民众面前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对掐吧,先让群众看看到底是谁更有优势,让群众来评判,为了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道士们请冒险家先发言,冒险家也还不谦让的主动介绍项目的落实:

开发商(两外国职业冒险家兼和尚)先讲明了拥有一系列符合世界先进理念的开发措施和规划,包括市场前景和市场分析和盈利潜力预测,这点可以从我们的立项项目书中看出来,第一这咱们这个五台山和我们之前说的我们那的圣山一模一样,在我们来之前我们的佛祖已经告诉我们在中国就是这地啦,具体怎么告诉我们的我们不想说,说了你们也不懂,反正根据我们的教义这地儿就应该是我们的。

再加上我们的宗教已经得到了上头的最高指示,上头的认同就是基层的认同,既然这种认同是由上而下的,就好比政治局政策精神一样,到哪基层管理部门都必须绝对服从,必须重视,得到重视就有香火,就有布施,就有市场,就有利润,就能形成规模,就能体现当地政绩和前景,就能得到了当地政圌府的支持,“宗教文化搭台,政绩经济唱戏”,这绝对是双赢!

同时更重要的是有了政圌府的支持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大力发展和促进完善,经过我们的努力后,五台山一代的人民群众以后就不用干活了,帮我们看看场子、收个门票、卖点我们提供的香火,卖点经过我们装模作样念过经的什么物件都行,这在之后这样的物件有个时尚的名词叫“开光法器”。

老百姓也可以跟着沾光,这回是三赢!下面可以鼓掌,鼓掌!嘘声!呐喊声!冒险家的演讲准备的很充分,为了达到预期的演讲效果,两人中的竺法兰还专门培训和学习了这段话的山西腔方言,力图更加的贴近人心。

看完了和尚们的精彩演讲后,钉子户代表(道士)们登场了,道士们也算是也不白给了,虽然在这地混了好多年也没给当地政圌府点好处,主要是因为我们道士讲究清静无为和研究化学(炼丹),可以说我们是研究基础科学的,虽说目前这两项工作第一项可以说市场的不作为,但是绝对是思想境界的一种提升,要是我们之中有那位整好成仙了,绝对是提升五台山名气的大好事;

其次第二项可能会造成点污染环境,多多少少的制约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但是毕竟我们也是本着治病求人、造福一方的方阵为目的的,而且在座的大家基本都吃过我们的化学药品(仙丹)。而且有事没事的来我们这里,我们还给大家演奏音乐,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和娱乐生活。

所以说这个五台山不是谁的五台山,五台山是我们大家的,这个大家就一定的包括我们,我们是和你们一样的,在五台山的发展和保护上我们都有责任都有义务。道士们牢牢的抓圌住了在这混的时间比较长的特点,大打亲情牌。

综上所述我们也得有话语权,我们也掏钱盖了楼,这些地方和他们说的规划我们都已经在考虑了,一直困扰我们的是缺少启动资金,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才暂停我们的地产开发计划,大力的开拓副业增加收入,但是你们这一搞我们以后干嘛?逼急了我也自圌焚。

说实话这一看就看出道士们准备不充分,完全没料到这两冒险家水平这么高,道士们深深意识到,这个好像外来的和尚就是好念经啊。

双方的对掐貌似道士们落了下风,但是道士们好歹也在这一带经营多年,拥有一定的支持,这么多年混也在当地混个脸熟啊,很多群众还真不好意思站到冒险家那一边去,虽然听着他们说得前景一片大好,但谁知道他们到底能干成什么样呢?大家都观望着。

但是竞争的双方都明白,双方的争斗这是才开始,到这会双方都没有退路可寻,“五台山地王楼盘”激烈竞争由此拉开大幕。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1
惊天大阴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2)

迫于冒险家和当地政圌府的勾结和压力,钉子户道士们终于在最后关头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定:集体上圌访。

为了保证上圌访质量和声势,道士们先通过自身的道教内部关系联合了各地道观集体声圌援。事态的进展这时已经引发了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高度关注,谁都明白照这路子下去道士们可能都得卷铺盖卷真的升仙而去。

于是乎,整个山西地区的道教集体声圌援,均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得到声圌援的五台山道士们群情激奋,斗志昂扬,而且在各地的支持下很有可能就会爆发全面冲突。

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大投资人冒险家随时都有可能会被人打黑枪,就与形势的发展,省级政圌府立即严令地方政圌府先按照国家级安保标准保护好两位冒险家的人身安全,其次专门组织班子开始对此事进行严格查处,同时指示一定得将此事控制到本省范围内,避免事态扩大。

得知省一级的领导出面处理,道士们觉得上圌访还是有效果的,毕竟任何时候都得相信政圌府和组织,道士们很高兴的回家等消息去了。

但是官方公正和主持的消息一直没等到,倒是等来了一个极不好的消息,听说省里派下来的工作组天天就在地方宾馆和两个冒险家吃吃喝喝,据说之间非常的融洽,同时地产项目貌似已经准备开始动工了。

道士们恍然大悟,合着半天这关系人家早就打通好了啊,我们这还傻等着消息哩,这事不能算完,我们再往上上圌访!

被愚弄的道士们紧急召开统一会议,一致决定第二天就集体准备出发,这回整回大的,所有道士们一起到京城洛阳告状去,要知道这种事不管是在汉朝还是当今,集体赴京上圌访都是大事,一旦控制不好都马上会引发当地政圌府的大型人事变动,绝对值得当地政圌府警觉的大事。道士们决定破釜沉舟了。

但是第二天一早,集合时间到了,集合地点居然没一个道士出现,难道是道士们集体怂了?

事实还真不是,而是所有的道士都被政圌府控制了,道士们很不幸,内部出了问题,消息被走漏了。

冒险家和政圌府早就预料到道士们会来这一手,一直秘密监控这道士们的动态和举动,发现端倪后,马上本着省级领导“一定得将此事控制到本省范围内,避免事态扩大。”的精神指示,第一时间就将精干的城圌管队伍分组下派到了各个道观,在城圌管大队的监管下各个道观的道士们只可以在规定区域、规定时间内自圌由活动,不得组织集圌会、不得组织游圌行、最关键的是不得组织上圌访,“三个不得、两个规定”整的道士们傻了。

按说事态进展到这地步,钉子户基本就算彻底完蛋了,但是五台山不屈不饶的钉子户道士们还真是有股子韧劲,人不让出去我们就养鸽子,放风给周边的各个道观再次要求声圌援,本地是压根就别想了,强大精干的城圌管大队已经全面控制了该区域,国家级的军队过来估计都白给,只能指望外地的同道了。

果然,得到消息的外地的道观再次同仇敌忾,迅速通告了京城附近的道观,由京城附近的道观组织京城道士就近上圌访,非把这事整明白不成,看到了吧,就算是当钉子户你也得有人有组织,想凭着个人就对抗政圌府那就是异想天开。只要你有组织人家就不敢对你下黑手,当你只是一个人的时候谁会管你的死活,随便找个人就把你办了,这是题外话。

此事经过京城的道士们的集体上圌访和斡旋,瞬间就闹得全天下都沸沸扬扬,事情到了这一步就没人敢扛了,地方政圌府只能就此事上报汉帝国最高长官:汉明帝。

我们的汉明帝反应也很快,马上亲自指令:就此事山西省级政圌府领导班子必须做出严肃反省,开发楼盘这样利圌国圌利圌民的大事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和当地发展,同时必须要照顾钉子户情绪,维圌稳是关键,山西省级政圌府和五台山县级政圌府工作做的很不到位,你们都别干了,好好反省吧。同时在正式停职前必须立即护送钉子户和冒险家派代表来京说明问题。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封圌建王朝的皇帝有些时候比现在什么民圌主国家还要民圌主。

就与双方就征圌地事态的发展,这时已经不是一个地级或是省级能决定的了,既然中央都发话了,那就都靠边站吧。

最后此事将由帝国中央最高决策人“汉明帝”亲自裁决,为了表现帝国中央对此事公平公正的态度,本次事件将由争端双方各自组成辩论团,双方可以就五台山现状、日后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规划作出详尽的说明。

同时双方既然都是争议双方都是宗教界人士,那就允许双方各显神通进行精彩的宗教法术大赛,本次法术大赛在洛阳白马寺举行,面向公众开放,届时可通过各种渠道购票进场。特别说明,最高级别贵宾票虽然数量有限,票额高昂,但是有机会和国家领袖汉明帝一起观赏表演并合影留念,绝对物超所值。

最后,本次裁决将由汉明帝亲自领衔组成本次论证会裁决团,并现场做出帝国最终裁决。

事情在最高行政长官接手后,貌似在一步步的好转,但是实话告诉你,“五台山地王楼盘”之争在这时才真正开始显示了不一般的地方,一个天大的阴谋正在一步步的走入最早设计的圈套,就这点而言我只能说这两职业冒险家兼和尚不是一般人,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国,绝对不是向国际共圌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一样为了信念、为了理想、为了全世界人民的重生而来。

两个冒险家在运用宗教达到目的方面的手段超乎寻常的高明,当我合上圌书本,想象当年的这一幕的时候看,我真是不禁毛圌骨圌悚圌然!这是一个阴谋!

大家如果是从头看到这会的话,应该还能记得,这两个冒险家是从哪出发开始进行楼盘考察的!洛阳白马寺!而汉明帝选择的听证会的地址就在洛阳白马寺:

楼盘论证听证会和斗圌法的所在地还有裁决团驻地都是白马寺。

这点我一直就没能想明白,你说这两外国人语言也不通,门道也不懂,怎么就能闹到这么大地步呢?一定有后面的势力和支持,这下就都明白了吧,幕后的势力就是白马寺和在白马寺筹建过程中的既得利益集团。

所以说每当国家有什么大的动作和大型工程的时候最最开心的永远都是京城的那帮子混混,他们有能力调动资源,获得支持,也有能力利用手段拉拢和打击地方,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钱。实际上,这帮人才是真正的国家渣子和蛀虫。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京城的大混混们怎么可能对五台山建个寺庙这小事感兴趣呢?这个奥妙我来给你解释一下,这可真不是一个小小寺庙这么简单,这件事如果处理得好就等于在全国范围内颁发了佛教经营发展的许可证,就可以按照这个套路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大型寺院,明白了吧,这事最大的好处就在这,成功了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圈地,甭管这地之前是道士的还是群众的,统统必须让道,看看之后中国近两千年的佛教寺庙发展史就明白了,这就是传说中百年不遇的行业转型重大机遇。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其理由,没有什么是偶然的,两个冒险家能在短时期内就得到了上面的支持也绝不是偶然事件,这里面会牵扯出一整个的利益集团和利益链。

帝国官圌场从上到下都是这个利益链条的一环,你说这事怎么办,傻不拉几的道士还梦想着把事整大,说白了,两个冒险家就怕事整的不大,从最开始这上下的关系早已经维护好了(看看人家这公关做的,绝对值得现在今天的开发商研究的,思路清晰,步骤紧密,环环相扣,就凭这一手功夫已经让道士们一步步的走入陷阱了)。

听证会选址在洛阳白马寺的消息一经传来,道士们就心凉了半截,不过要说这道士也不白给,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一只全国性布局的百年老字号民圌族企业,并且在竞争对手佛教进入之前一直垄断着帝国宗教信仰行业很多年,那积累的人脉关系也是杠杠的。

道士们面对困境,反而激发了高昂的斗志,准备进行一次彻底的战斗,而且得到京城和全国道教的集体声圌援的五台山道士们也信心满满,跃跃欲试。

不过整个事态发展到这会,我们不得不佩服冒险家和冒险家背后的利益集团的远见和规划,由此,“五台山地王楼盘”竞争进入最高圌潮。

凡事没有偶然(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3)

竞争的双方按期都来到京城,双方都没闲着,都在紧张的进行最后的准备和关键的公关活动,相比之下再次显现了道士们的短板,道士们拜会了替他们传话和一直支持他们的京城道观的同仁,并交换了对本次听证会的认识和看法,随后根据上次的经验教训,道士们在京城道观中安顿下来积极闷头准备材料。

相反,两位冒险家回到京城后直接住进了主场“白马寺”,利用主场之便开始布置现场,同时,通过各种新闻发布会营造声势,两位冒险家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主持演讲和公益活动,并多次组织佛教界人士共同关注诸如关注流浪人群、关爱动物等慈善活动,短时间内,已获得了整个京城人士的集体吹捧,两位冒险家俨然成为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外国大明星,

同时,两位明星人物还不断的为本次会议扩大影响力,面向全国推出了活动宣传海报,推出个档次票价和接待标准,积极促进活动门票销圌售。

在两位冒险家的积极推广下,活动迅速被各地方大员、财团、明星人物集体关注,活动不仅是一票难求,更得到了各个新闻媒体的极力吹捧,一时间,新兴事物佛教和传统企业道教的竞争成为了整个帝国街头巷尾热议话题。

在活动举办前夕,两位冒险家开始不断的接待各地方到访人士,并在国家礼仪接待办的指导和配合下成功的安排了各级领导的坐席排位,更难得可贵的是还深入的了解了与会领导的饮食、生活、起居等等习惯,彻底做到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的标准。

双方这时的举措有多大差异,大家自己看吧。

举国瞩目的听证会如期举行,各级领导在穿着统一服饰的专业礼仪人员(临时招圌聘的光头佳丽多人)引领下步入会场红地毯,并频频向周边群众和媒体招手示意,显示了雍容华贵的气度和亲民和善的政治风采。

随后在两位大冒险家的亲自带领下参观访问了著名寺院“白马寺”,详细了解了佛教的由来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等,讲解词生动活泼,由已经学会汉语的竺法兰亲自领衔导游队伍,其生动带点异域色彩的讲解和口音就如同今天的“大山”一样让与会领导高兴不已、兴趣盎然。

帝国各级领导在最高长官汉明帝的带领下饶有兴趣的参观了白马寺,均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表示了良好的前景和信心,并做出了重要批示。

随后领导们在白马寺大殿内认真的听取了冒险家以“寺院和佛教在中国大发展”为主题的专题报道,共同展望了佛教发展的前景和规模。

会议结束后,各级领导还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大师的亲自陪同下共进了午餐,在品尝了带有西域风味的美食后(这个时候和尚们还是可以吃肉的,规定和尚不能吃肉的那位著名皇帝还没出世),各级领导都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种烤羊烤肉等等的食品很值得大力推广和广泛引进(领导们的眼光确实很好,几千年后这种食品已经进入了世界)。

午餐后开发商及时的安排各位领导入住白马寺各个小禅房小憩,吃饱喝足的各级领导都对本次接待工作表示了非常满意。

下午,在与会领导神采奕奕的带领下,开发商和钉子户鱼贯进入会场,观众随之共同进入,听证会正式开始。

说实话,竞争双方经过明里暗里的争斗已经都具备了一定的演讲和组织能力,再也不会像第一回那样开发商一边倒了,而且双方也确实各自有各自的优势。

首先,开发商代表“冒险家兼和尚”详细分析了市场和市场发展前景,开发规划做的全面详实而且面面俱到,并且充分照顾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带动地方知名度的提升等等,可以说占天时。

其次,道士们也做出了地方发展的阐述,相比之下,道士们大打人情牌,痛哭陈述道在此经营多年,虽说成绩不大,但是怎么说也混个脸熟,而且面对危机采取了“道教献爱心、丹药送到家”的亲情温暖进社区的大型献爱心活动,这个活动一改道教原本只顾自己成仙的发展习惯,获得了当地的热烈反响,相比之下这个实实在在的送丹药要比冒险家的大忽悠来的实在得多,这就算占个地利吧。

在双方陈述完毕后,与会各级领导和当地政圌府代表均认为,在同时面对既得利益和远期规划来说都有一定的诱圌惑力和竞争实力,这方面应该说平分秋色,这个算是人和吧,这样的结果就是人和各占一半。

按照上面的双方陈述而言,机会貌似是五五开,道士们在发言后,看到领导的脸色缓和,都觉得这回陈诉效果明显比上回强多了,看来是有机会。

但是道士偏偏就忘了听证会的举办地,这可真不是你的五台山,人家已经把接待工作做到无微不至了,连领导上马桶喜欢那个体圌位都研究的透透的了,得!道士们的地利基本没了。双方陈诉的结果不言而喻,钉子户完败。

双方陈诉完结后,在最高长官汉明帝的主持下,为了显示公平公正的态度,还是按照会议的议程,举行了广泛宣传下最具观赏性、最具人气、最万众瞩目精彩的宗教斗圌法现场表演,给予了道士们最后的机会:“斗圌法”。

在与会领导的心目中认为,既然你们都是宗教,相比都是有些道行的人,那就比比你们之间的法力吧。

但是这个斗圌法就很难说了,大家可以想象下道士和和尚斗圌法,这本身都不是一个系统的啊,斗什么法?怎么斗?是比背经文还是比炼丹,是比讲道德经还是比说外语,这里面大有讲究,这斗圌法可不象孙悟空和虎力大仙比砍脑袋(这是西游记中最经典的佛道斗圌法,结果大家都知道,因为本身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就是个佛教徒,在西游记中所有的道教人士基本都是无能之辈,最最厉害、最最法力无边的都是和尚、菩萨们,仔细想下,面对印度神我们中国神真就这么怂吗?不过在今天我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我们比这还怂,您别不爱听,事实如此)。

这个斗圌法首先从本质上就值得怀疑,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也说得过去,大家都知道大凡宗教都有点神叨叨的,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些个法术其实都是小魔术,要说这个方面道士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毕竟道士们研究化学研究了很多年,炸圌药都是道士们鼓捣出来的,随便整出个火光冲天就够和尚们看的,但是大家别忘了这是白马寺,魔术最大的环节就是需要配合和场景,刘谦再牛也还得傻不拉几的董卿配合着,道士们想提前准备都不让进去,没准备这魔术肯定就没法演了,道士们很郁闷。相反这是冒险家的大本营,我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了,结果也不用多说了,在所谓的“法术”PK中道士们的脸色一直很难看。

就与双方的现场表现和陈诉,经过听证会成员简单的封闭沟通(参与评审的与会官员都是什么样和什么背景的人前面已经讲过了),并进行了详实的考证后由汉明帝代表做出最终裁定:开发商;两位冒险家兼和尚获胜!鼓掌!鼓掌!鼓掌!


偃旗息鼓后的历史疑点(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4)

“五台山地王楼盘”之争结束了,很是精彩,当然这是我带着个人情绪写的,里面内容和细节虽然有些荒谬,但还是基本按照史实的框架来写的,只是参杂了很多我自以为是的戏曲化内容。

我的目的只是想把这事写的更轻松、更符合今天的社会现象一点而已,里面的起伏跌宕都是我个人加上去的,事实上这个过程也许没有这么曲折但是绝对不简单。

里面的道道据我估计绝对可以写进中国的MBA教程,如果从经营角度讲这事不仅得有眼光还得有方法和人脉。其实五台山佛教最初的进驻也就和中国现今的地产开发是一样的,我用现今的地产套路来总结我个人觉得应该还算是贴切。

“五台山地王楼盘”之争结束后,为了平衡当地的关系和多少照顾当时遍布全国的道教情绪,汉明帝还是多少控制了佛教地产的发展,五台山范围内佛教只是在台怀镇一带取得了政圌府特批的楼盘开发许可证,这个区域等于是在五个台子的中间,也就是所谓的盆地,由汉明帝亲自颁旨,在此修建了“大孚灵骛寺”。大孚,就是弘信的意思,寺名灵鹫,指东土五台山腹地与西域灵鹫山相仿佛。

这样,洛阳白马寺与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就成为了我国最早创建的寺院。大孚灵骛寺就是现今五台山显通寺的前身。

从这开始,五台山佛教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后,佛教地产开发产业居然应验了当初两位大冒险家的预言,佛教,在五台山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兴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楼盘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

两外国冒险家兼和尚的牛人当初极具战略眼光的发展规划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同和检验,这点就算是对佛教再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在地产开发和市场推动方面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

总结点题外话,道教和佛教的发展方向和基础不同,其实也是导致道教全面溃败的原因,除了我之前讲过的大方向区别以外,在五台山楼盘之争我们可以看到,道教经营多年的地方,经过很多年还是那样,别说是不是合理的利用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就连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没有。

这方面我们可以从全国的很多道观看出来,很多年过后,多大规模的道观还是多大规模,也就是说道教只经营人,这点很像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修身养性,注重自身的修为而忽视周边的环境。

反观,佛教就不同,大家同样可以看到,只要是有寺院的地方,不仅是寺院,必然周边的地产也都是寺院的庙产,农户也是寺院的佃户,寺院的和尚们很有眼光,不仅经营人而且经营地,很有战略眼光(任何时候地都是升值的),这个方面在我们现代经济发达时期有个所谓的和尚不仅做到了而且发挥到了极致,就是我们今天的少林寺经济发展公司的CEO:释永信先生。

五台山的帝王楼盘之争到此结束,我所讲述的建寺过程是依据《清凉山志》和《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两部书,虽然古书里面描述的比较简单,说的都是经过双方的反复论证最后由汉明帝进行了最终的裁决,但是还是能想象这个过程会很艰辛。

另外关于这个建寺时期,汉明帝时期可以说是相对比较权威的官方说法,但是就五台山建寺的年代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疑问和争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有五台山建寺的“东汉说”和“北魏说”两种不同的说法,为了保证哥们儿的文章的真实性我还是列举一下相关的资料大家都了解一下吧。

关于“东汉说”就不多说了,很多史料都是这么说的,我之前的依据也是按照这个脉络写的,在这我这只再说下“北魏说”。

唐朝高宗时“慧祥”编撰的《清凉传》是记述五台山佛教史迹最古老的专著,故又称《古清凉传》。引用下《古清凉传》:“大孚图寺(即大孚灵鹫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又云:“清凉寺,魏孝文所立,其佛堂尊像于今在焉。”要是按照这一记载,五台山的佛教就应该始于北魏孝文帝。

这样如果依据古《清凉传》的有关描述就能知道,北魏孝文帝曾经在公元471年至公元499年在五台山重新修葺寺院建筑,以至使五台山上有了十二座佛寺。

如果这个记载没问题的话,那么早在汉明帝时就已开始建立寺院的五台山为什么一直到了北魏年间其寺院数量才发展到十二座呢?这中间可是经过了整整四百多年,别的不说,单就看北魏那帮子鲜卑帝王开凿大同云冈石窟那种崇尚佛教的疯狂劲头去想象一下,就能看出这事有点不可思议。

同时,据另一本佛教名著《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期,都城洛阳那会可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 的兴盛景象,其他的史料也记载:“时魏境有寺三万所,僧尼二百万人。”,这就能看出佛教在当时的北魏有多兴旺,相比之下的五台山最大的大孚图寺却只有“东西二堂”,佛光寺仅有“佛堂三间,僧室十余间”,这个貌似很不正常。

这就别说经过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就算只是崇佛的北魏一朝而论就只建了十二座寺院有点少。这个是疑点之一。

同样在唐文宗时期,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之一,日本天台宗第三代祖师、日本僧人圆仁慈觉,在其入五台山求法巡礼的日记中也写道:“有清凉寺,今管南台。此五台山,都号清凉山。山中造寺,此寺最初,故号清凉寺。”

虽然日本人是个很让人鄙视的民圌族,但是就学术方面这帮孙子还真有股子专研的劲头,说实话在汉文化的专研方面,狗圌日的日本人比我们自己都强很多,很多日本的史料是可以引用和借鉴的,不像韩国学者的东西,纯属瞪着眼胡说八道。

如果按照这一记载的话,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就不是大孚灵鹫寺而是清凉寺。那比较权威的“东汉说”就又成了问题了,这是疑点之二。

清代著名史学家顾炎武先生曾经对五台山的佛教史实进行过认真的考订。在他所著的《五台山记》中:“五台在汉为虑掳县,而山之名始见于齐。其佛寺之建,当在后魏之时。” “而彼教之人,以为摄摩腾白天竺来,即居是山。不知汉孝明图像之清凉台,在洛阳(白马寺)而不在此(五台山)也。”

如果顾炎武先生考证没问题的话,就更说明现在的权威史籍:明朝和尚“镇澄”所著的《清凉山志》是有误了,很可能他将佛教典籍中关于摄摩腾来华后居住的洛阳白马寺清凉台(这地至今还在洛阳白马寺里,大家有空可以自己去看下),当作清凉五台山了,这个勉强算是疑点之三吧。

我个人观点,其实五台山佛寺创建的“东汉说”和“北魏说”仔细的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在佛教界长期流传的“东汉说”,宗教色彩较为浓厚,这东西都是说的越早越好。而“北魏说”就史料考证对比相对严谨。反正怎么说都行,都不算过分,总而言之,五台山的佛教就算在这扎下去了。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5
混乱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6

前文说到佛教的发展核心思路“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和五台山佛教建寺的历史疑点,所谓“东汉说”和“北魏说”。关于这个探讨我觉得对本书意义不大,也只是简单 ​

天时、地利、人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7)

在中原的十六国时期,鲜卑族的贵圌族家族“拓跋氏”也趁着乱劲建立了一国:“代国”。不过时间不长就被更牛的前秦给灭了,当时的前秦王苻坚在汉人谋士王猛的运筹帷幄中东征西讨,见谁灭谁,如日中天,堪称当时中原地区的霸主。

这个秦王苻坚雄踞中原后,野心勃勃的妄想一统天下,带着近百万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就去收拾长江下游的东晋。不幸在著名的淝水之战全盘崩溃,苦心经营多年的大好局面瞬间土崩瓦解,各路牛人再次登场各据一方,其中原来的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也趁机举兵复国,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建立后同样面临复杂的周边环境,但是经过拓跋珪的苦心经营逐渐的稳定住了局面,并且一举干掉了宿敌“后燕”,在他率军攻破后燕首都后,迁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称帝。

中国在这个时期开始正式过渡到了南北朝时期,其实这段历史很精彩,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铁血世代,纯粹的武人当政,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因为和本文关系不大就不多说了,不然扯得没边了。

之所以得说到北魏,最主要的原因北魏的两个皇帝对佛教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在专门交代前还是说下当时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东汉进入中国以来其实就一直在缓慢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进入了一个不正常的高速发展期,不仅是在动圌乱的北方,在相对稳定的东晋也是蓬勃发展,这里面一方面是统圌治阶级的推崇,更重要的是动圌乱年代民圌不圌聊圌生,所有人民都处在一个过了今天没明天的日子里,生活毫无希望就只能寄托来世,也正是这个理念正好符合了佛教的基础,也是佛教能得到广泛认可的机遇。

在当时的中原地带,各个政圌权都是在血战中拼得一席之地,各国的开国君主都是身经百战的统帅,不断的杀戮让这些人也意识到必须借助宗教思想才能稳定自己的着一亩三分地的统圌治地位,直接点说就是必须依靠宗教的愚圌民制度才能更好的打造政圌权的稳定,稳定了后不能在这样动不动就杀,都杀完了谁给你干活啊,这点就象杀戮成性的“后赵”石勒、石虎爷儿两、后秦的姚苌等都把佛教列为了国教。

而且这些魔王圌还都积极的邀请稳定的东晋和尚们前来传道和传播佛学,当时东晋的名僧图澄、罗什等大和尚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受邀前往中原,在这些国家都受到最高标准的接待,这个时期的佛教普度众生的理念在这些人的推崇下迅速得到认可,统圌治阶层的认同和高僧们的以身作则可以说是这个时期佛教发展的“天时”。

中国历史上对汉圌族而言,最黑暗、最恐怖的年代还真不是后期的元、满清这期间,毕竟这两个政圌权当政期间主导思路还是统圌治和治理,而“五胡乱华”的年代就是纯粹的杀戮,毫无商量的余地,胡人恨不得杀光境内的所有汉人,只是迫于没人干活,没人种地才多少保留了一部分。

更为严酷的是杀戮只是其野蛮统圌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汉文化整体的血圌洗,作为汉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不幸在这个时期同样面临巨大的灾难,胡人一方面在境内通过焚烧道教书籍、随意杀戮道士等手段严厉打圌压道教,另一方面也大力推广佛教来压制道教,因为当时的佛教和胡人一样,相对于汉文化而言都是舶来品,这帮人胡人更愿意接受同样是外来户的佛教。

所以在当时相比于狼狈的四处逃窜的道士们而言,和尚们在当时中原战乱之地倒是逍遥的自圌由往来,自圌由的传播宗教信仰,这个就可以称得上是佛教发展的“地利”。

最后大家都明白的,在那个年代最可怕的就是兵役和徭役,冷兵器年代不断地战争最需要的第一是人,其次是粮草,大家都打仗的时候这个就尤其珍贵,当时的中原地带被折腾的“十室九空”这还真不是空话。

为了快速扩充实力,最简单的就是抓壮丁,这事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运气好的时候一个村子就能整出一个排来。但是这个必备的粮食就不好弄了,人多了吃饭也多,不过这是正常的文明人的想法,野蛮的胡人们很简单,冲进村子抓,男的当兵,女的当粮,一举两得,整个村子连锅端。大家可以想象这是个什么场景,用暗无天日形容还真不过分。

这是战争时期的事,稍微稳定点的时候也基本差不多,巨额的徭役、兵役都压在人民大众的身上,简直就是让人没法生存下去。但是就是在这个血腥的年代老天也开了点“眼”,动圌乱的中原只有一类人能活下去,而且活的很好很滋润,这就是:“和尚”。

和尚们不仅是能很好的活下去,还能躲避这些灾难,更能享受野蛮胡人的供奉,大家明白了吧,这就是佛教发展的“人和”。

佛教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一扫之前的缓慢发展之颓势,从业人员一下就从之前的几千号人提升到了以百万数论及的概念(其实我觉得这里面最大的因素还是在于人和,能保住命才是最核心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以井喷的速度发展,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快速增长期人员的素质会不会高,仅仅是为了活命的目的加入了队伍,这么多人先不说吃什么,住的地儿都一时难以解决,以至于当时稍微大一点的寺院都是人满为患,放眼望去全是光头,很晃眼。

这种情况从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北魏的建立,同样以胡人鲜卑贵圌族为核心建立的北魏政圌权也是佛教的忠实拥趸,也秉承了所有胡人国家的传统,境内的寺庙只增不减,以至于当时一个和尚的身份证明都非常的值钱,一个这样的身份不仅能保证一家人的安全还能换点粮食回来,有点头脑的都挤破头的往里钻。

但是说实话,这样的局面不管是对佛教还是对政圌权都很不正常,谁都知道和尚是干嘛的,这是一群只吃不干的群体,说好听点是宗教传播人员,说不好听的就是社会的负担。这样的群体要是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该还算是有益无害的,而且还能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一旦打破这个平衡关系就很难讲了,不仅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且还极有可能威胁到对他们一贯支持的政圌权,也就是所谓“物极必反”。

很快,佛教短时间的井喷发展马上就在北魏后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中的第一武,北魏太武帝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开始了。

北魏太武帝(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8)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08年—公元452年),北魏帝国的第三任皇帝,可以准确的说北魏之所以能取得中原地带的统圌治权,主要都归功于这位北魏太武帝。

据说这位太武帝很是神勇,在年仅十二岁的时候就随军出征讨圌伐当时北方的柔然部落,当然这个履历很是值得怀疑,尽管少数民圌族的小孩有很早就参与作战的传统,但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骑马砍人这事我还是觉得很不靠谱,可能人家就是这样的习惯?

虽然这个记载可信度我觉得有问题,但是可以看出这个太武帝确实很厉害,一个十二岁就敢拿刀砍人的主儿长大了绝不是什么善茬,事实证明还真是。

公元424年,已经砍了四年人的太武帝十六岁,正式登上北魏皇帝位,刚当上皇帝位还没坐稳,当时北方的游牧民圌族代表“柔然”就不知死活的按惯例又来打北魏了。

柔然可汗牟汗纥升盖大檀率六万骑兵进犯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这个很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一般这种事都只有少数民圌族政圌权才干的出来,中国汉文化政圌权历来就讲究个不能趁国圌丧而举不义之伐,这个是大逆不道必遭天谴的事,但是游牧民圌族可就没那么多的讲究了,大家敬的不是一个天,人家就专门趁着你家里有事来打你。

要说这个柔然和北魏也是老冤家了,从北魏建圌国就没少了掐,太武帝之前的两位北魏皇帝对于柔然的进攻都是无能为力,一直采取防御战略,以守为主,反正这帮人的目的就是抢东西,抢完了也就走了。

但是这位年轻气盛、从小就砍人为生的小皇帝可不信这个邪,面对柔然的进攻,二话不说就带兵出击了,既然来了咱就打!

不过这打仗可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光凭勇气就行的事,在十六岁的孩子王的带领下,北魏和柔然的战事进行的很不顺利,北魏军队在年轻气盛的太武帝领衔下居然被柔然团团包围,很麻烦。

但是面对困境,年轻的太武帝却体现了强悍的天赋,两军相遇勇者胜!十六岁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拍,面对气势汹汹的柔然骑兵毫不畏惧,身先士卒、沉着应战,混战中指挥北魏军队居然围杀了柔然的著名将领於陟斤,柔然最出名的勇士被圌干掉了,柔然上下顿时丧失了士气。在发现似乎占不到多少便宜后主动撤军了,北魏军队居然在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小皇帝的指挥下大胜,整个过程非常的神奇。

柔然很不服气,你给我等着,等我缓口气我再来打你。但是随后的事情更让柔然觉得不可思议,双方居然就此事之后彻底的扭转了惯例和认识。

不依不饶和吃了点亏的太武帝居然在公元4圌25年决定不防御了,这回该轮着我去打你了,太武帝带领部队主动出击突击柔然。

这应该是开了北魏对北方游牧部落威胁的先河,不仅北魏上下很惊奇和诧异,就连老对手柔然都没料想到,这个很不符合常理啊。

头脑简单、一根筋的柔然压根就没想到一贯老实本分的北魏居然敢主动出击,这事太诡异了,怎么可能你来打我呢?柔然仓促应战,大败!

从此北魏和北方柔然的攻守平衡发生了逆转,不再是以往的柔然见天琢磨怎么进攻,北魏就想着怎么防守了,而是北魏军队疯子样的见天的满世界找着柔然的队伍不断的痛打,原本威风八面的柔然部落居然被打的四处逃散。

这个过程堪称具备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毕竟在中国政圌权的历史中,这样以我为主的事例很少见(北魏应该也纳入我们的政圌权结构中),太武帝确实是个强人。

公元425年,割据政圌权中的“夏”国国王赫连勃勃挂了,这个赫连勃勃也是一个传奇人物,按说也应该算是一代英主,他最满意的事就是盖了座城叫“统万”,一看这名字就能想出这位老哥还真是心怀祖国放眼全球的主儿,梦想着坐在家里就一统万里,不过这厮还真是有贼心没贼能力,一生最大的功绩也就是修了这座号称百年不破坚不可摧的统万城,这地儿在今天的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其实从这哥们儿盖这城就能看出心里有多虚,从来就没听说哪位征讨四方的牛人主动盖什么坚城的,牛人根本用不着这个,因为永远都是牛人打别人,轮不着别人打自己,向太武帝一样。

夏国的赫连勃勃挂了,儿子赫连昌即位,这儿子优秀的延续了老爹的传统,也算是中规中矩吧。

但是公元426年出大事了,疯狂的太武帝决定对“夏”动手了,帅大军进攻,赫连昌也很聪明,我们这统万城结实得很,我们都跑这城里去,就等着你来,到底看看是你们的战士厉害还是我老爹修这城厉害。

赫连昌拒城自守,没成想太武帝根本就没来这,而只是派了少数骑兵装模作样的攻城和骚扰,大张旗鼓、马不停蹄的收拾夏国其他的地盘,抢钱抢东西抢人,你不是窝着吗,那就好好在你的统万城里窝着啊。

没几天,这赫连昌就忍不住了,好歹老圌子也是一介武夫,也不能任人宰割,一看这阵仗,再这样下去,搞不好过不了几天,哥们儿就剩统万城一个城了。

赫连昌决定不龟缩了,主动出击,要说这赫连昌也真不白给,大军出动要真和太武帝的北魏军队死掐还真说不好结果,不过太武帝在谋士崔浩的谋划下并没有和赫连昌正面对攻,而是在赫连昌主力尽出的前提下偷袭了他的大本营“统万城”,号称坚不可摧的统万城在建成之后第一次经受了真正战争的洗礼,很失败、很没劲的是居然被北魏军队一战就给灭了。

我估计这个成绩很让当初的那个赫连勃勃丢人现眼,不知道一个网名叫赫连勃勃大王的人对此事是何看法。

老家被抄的赫连昌气急败坏,会师援助,拼着老命的往回跑,累的气喘的刚跑到就再次被北魏军队前后夹击,累死累活的赫连昌大败,自己也被太武帝给活捉了。国主被活捉后,夏国贵圌族又拥立了赫连定跑到更远的西边建立新的政圌权,惹不起我们躲得起吧,这个夏国基本算是退出市场竞争了。

公元429年,太武帝抓圌住柔然部落夏天散众放牧的生活习惯,再次率军长途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掩其不备,大破柔然军,一战彻底镇抚了北方的所有游牧部落,柔然、高车等等都被打的满地找牙。

从此后,北方的游牧部落基本上就再没敢动不动的组织军队过来抢劫的了,大家都知道这边的北魏有个疯子皇帝,见谁灭谁,而且有仇必报,从不含糊。

公元430年,太武帝再次进军残破不堪的夏国,连拔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之地。其实这会灭不灭名义上的夏国已经毫无意义了,地盘都是我的了,就是把你撵的更远点。

穷极无路的赫连定干不过北魏,一气之下带着兵跑到西秦,连气带恨的居然一举把西秦给灭了,看来这还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这赫连定也还真算是一条好汉。

不过好汉就算占了西秦的地盘也还是没能逃出太武帝的魔爪,倒霉的赫连定后来就一直被强大的北魏压制,地盘一路向西,直到最后被更西边的吐谷浑干掉,夏算是亡圌国了,这是北魏太武帝收拾的第一个大国,这其实等于通过一路的追杀赫连定,一举安定了整个西边的威胁,夏、西秦都消停了。

公元432年,收拾完了西边的威胁,好战的太武帝转战向东,开始集结军队准备攻打北燕,北燕君主冯弘得知疯狂的太武帝要对自己动手后很是紧张,立马把小女儿送给太武帝表示愿意全面接受北魏的管理,而且还愿意以和亲的形式来巩固友好睦邻的双边关系,太武帝看到小圌美女后很高兴的收下了,先不打了。不过这消停也就是四年的功夫,我估计太武帝是想用四年的时间再整顿整顿。

公元433年,闲的发慌的北魏太武帝把目光瞄向了南,交代一下,这会的南方已经不再是东晋了,不争气的司马氏已经被权臣刘裕取代,公元420圌年的时候就改成“宋”,不过此宋非彼宋,这个宋在刘裕的带领下还是很牛的,在和北方这些百战之国的争锋中丝毫不落下风,而且还经常的主动出击。

太武帝虽然好战,好在并不是很糊涂,不会不知死活的和时代强人刘裕硬碰硬,只是先把宋、魏之间由氐人杨氏建立的仇池国给灭了。

公元436年,北魏军队再次准备进攻北燕,按说这事不太地道,你都收了人家的女儿,多少也得给老丈人一个面子啊,不过太武帝还真没那这事当回事,当时乐呵乐呵,新鲜了四年,差不多没胃口了就又来了。

声势浩大的北魏军队一举攻克了北燕国都和龙(今辽宁朝圌阳),再也没女儿可送的北燕也挂了,这东边的也算消停了。

大家看到了吧,从太武帝即位开始,从公元424年到公元433年这十一年的功夫,这个太武帝东征西讨的拓地千里,看着好像这个太武帝穷兵黩武,其实大家看看地图就明白了,北魏最早的地盘就在今天的山西、河北一带,这一带的地理位置对于政圌权而言可以说毫无安全感,军事上称之为百战之地、无险可守,周边的割据势力说来打就能来,很不踏实。

就是地盘的区位优势致使这位太武帝必须东征西讨,因为你不打别人就一定会有别人来打你,周围都是虎视眈眈的势力,谁都不白给,稍微松懈一下就肯定会吃亏,几年工夫下来,北魏军队在太武帝的带领下可谓是百战百胜,势不可挡,这里面固然有太武帝的神勇,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因为太武帝有个核心谋士:崔浩,也正是在这个辅佐北魏三代的汉人谋士的谋划下,才有了这时的北魏疆土,地盘是够大了,但是问题马上就出来了。

经过多年的征战,北魏国力支撑不住了,说白了就是没钱了,这是其一;

地盘越来越大,需要镇守的军队就越来越分散,主力精锐军队数量不够了,北魏面临了一个缺兵少粮的困境,这是其二;

两件关乎国家兴衰的事整的太武帝很纠结。


谋划家“崔浩”(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39)

对国政非常纠结的北魏太武帝再次找到他的智囊崔浩,说到这个崔浩还真是不得不专门说下这个人,在很多的历史书里特别是佛教相关的著作里这人简直就是个魔鬼,对太武帝是屡进谗言,大肆打圌压境内无辜的和尚和寺庙,就是一十足十的大坏蛋。

但是真正的历史崔浩其人到底是个什么角色还真是值得重视。我个人认为崔浩其人绝对堪称当时南北朝期间整个中国最出色的谋士,而且还是个严谨的史学家、学者,中国历史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类人才会有所谓灿烂的文化,崔浩,是一个真正的汉学者和出色的政治家。

  崔浩;出身名门世家,从祖父开始就历任国家重要官员。

 《魏书•崔浩列传》:“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文人,也是典型的精英士族子弟,绝对的我们国家文化背景下培养的土生土长的本土干部,深受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不仅学识广泛而且以忠于国君和尊重国家史实为己任的士大夫。

崔浩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担任了北魏的通直郎,不久就因能力突出升为著作郎,国家史书、祭文、碑文等等重大文书编撰部门的头儿,不仅如此,这个官职非精英的士族子弟不得担当,鲜卑族的政圌权也尊重这项规定,可见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北魏太武帝的爷爷道武帝晚年的时候基本上就处于精神失常的状态,有事没事的自言自语而且喜怒无常,北魏的朝臣都人心惶惶,没人敢没事惹这位精神严重出现问题的大圌爷,连面都不敢见,当然也就没人给他干活,国家政圌权基本就处于一个无序的混乱状态,但是当时只有崔浩始终坚守岗位,并因此得到所有人的高度认可,敢于和疯子一起共事,这个人很有种。

之后的北魏圌明元帝拓跋嗣一即位,就与之前的良好表现,马上拜崔浩为博士祭酒(这个职位还是学者,等于国家院士中的领导),赐爵武城子,而且是碰到国家大事都会问问崔浩的意见。 《魏书•崔浩列传》“恒与军国大谋,甚为宠密”。

中国古代的君主一般都比较迷圌信,很多的国家重要决策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都会参考下什么天象啊、占卜啊这些个神神鬼鬼的东西,杂学家崔浩(士家传统,士族子弟都必须学习诸多知识,包括天象)在这方面也不含糊,多少知道点这些道道,同时再结合他对时局的把握和判断,说出来的话就更有分量和更真实可行,有理有据还有天象,怎么说都象那么回事,不由得皇帝不信任他说的话,慢慢的崔浩在北魏的话语权就越来越有分量了。这里举个小列子吧: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当时北魏国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遭灾发生粮圌荒,为了保证平城的供给,附近的云中、代郡都有很多百姓饿死。当时就有人建议把都城从平城迁至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那会的迁都没现在这么麻烦,收拾收拾东西就行。

但迁都这事毕竟关于国运,明元帝还是就此事向群臣咨询意见,崔浩就明确指出:国家迁都于邺,虽可暂时解救今秋之饥,但并非长久之策。

首先是咱们这边的人到了那边一定会水土不服,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其次南边的人对我们不是很了解,一直以为我们很强大,一旦我们倾巢而出,几斤几两都会明明白白的暴露出来,这样很容易就暴露了我们真实的实力,其实我们到底吃几碗干饭大家都清楚,这个要是知根知底的话,搞不好还会发生叛乱(这是实话,北魏的军队当时虽然很能打,但是人数较少);

最后一旦迁走,北方的柔然等部族也会乘机而入,就算能及时回师援救,也会很麻烦。而同时要是不迁都,即使山东那边发生变圌乱,咱们这也能轻骑南出,耀武扬威的让人们不知虚实,必然望尘畏服。这才是稳定国家威制中原的长远方略。再说,灾难只是暂时的,我观察了天象,明年就没事了。

明元帝拓跋嗣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这绝对是听上去很美,别扯虚的了,就说目前的问题怎么解决吧。

崔浩接着说:可以把那些最穷的民户组织起来,统一下放到各州去就食,由各州负责安排接待。如果来秋仍然庄稼歉收,就再想别的办法(这就是回旋余地,天象也是有可能改变的),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就是切切不可迁都!

一席话加上真真假假的天象不由得明元帝拓跋嗣不信,马上通知各地组织最穷困的民户,统一下组织起来放到各州去就食,其实就是放到山东一带,令当地的汉民每户出租米50石来养活这些穷户,算来算去的还是汉民倒霉。不过幸好第二年秋天收成不错,山东的民众解脱了,幸圌运儿崔浩的言论也得到了证实。

其实这件事而言前面的论述才是最核心的,也就是说迁都会带来种种的麻烦,而且中原动圌乱已经很多年了,叛乱和割据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北魏的军事实力和国家重心一旦转移,其后果确实是不可预计的,崔浩的政治觉悟很高,而且说话的水平也很高。

公元416年,当时还是东晋太尉的刘裕(特别注明一下:这是个牛人)北伐后秦,刘裕确实很厉害,水陆并进,打的后秦叫苦连天,为了顺利进军一举灭了后秦,不可一世的刘裕准备趁胜追击,但是这个有点小麻烦,得通过北魏的地盘才能过去。

刘裕这会还没收拾完后秦,暂时还不能得罪北魏,刘裕为此事正式派人和北魏沟通,希望能够借道去揍后秦。

北魏群臣面对当时威震天下的刘裕的要求,一致认为刘裕这一招明显是假途灭虢,收拾完后秦就顺手来收拾北魏,对于刘裕这样的无礼之人必须给予迎头痛击。

只有崔浩认为这样不妥,一方面刘裕在当时确实是势力太大,正面硬碰硬北魏很有可能吃亏,这事不靠谱;另一方面北方的柔然、北燕一直在虎视眈眈,如果出军真干起来后方很有可能不妥,狡猾的刘裕要是和北魏开战一定会联络他们,腹背同时受到强敌的威胁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要是同意借道的话,还真得提防这个刘裕把后秦灭了扭回头来攻打北魏,崔浩建议就顺水推舟的让刘裕过去,然后集重兵在后面猫着,按照刘裕这势头,后秦完蛋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收拾完后秦的刘裕必然损失也很大很疲惫,而且是劳师远征给养不一定能得到补充,就在这个关节我们来个关门打虎,一举就能收拾了两个重要对手。

关于这一段我是怎么看都觉得这招不赖,可以看出崔浩的谋划和远见这时已经显示出了很强的水平。但是很遗憾,当时的明元帝没采纳崔浩的计划和建议,派兵试图阻止刘裕的西进,同时通知各地都必须严防死守,结果是强人刘裕收拾后秦的计划受阻,气急败坏的刘裕干脆也不打什么后秦了,直接带兵来攻打北魏了。

面对当时威震天下的刘裕,貌似强悍的北魏还真没抗住,大败,好在刘裕当时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并没乘胜追击。

明元帝很是后悔没听崔浩的意见,也就是从这次开始,北魏的政治权力决策中心开始非常的重视崔浩的意见,上下都认为这人水平确实不一般。

收拾完了想挡路的北魏军队,气势汹汹的刘裕再次进攻后秦,兵临潼关。

明元帝有点慌神了,万一这回刘裕大胜,下一个收拾的目标毫无疑问肯定是北魏啊,赶紧再问问崔浩吧。

崔浩说:后秦皇帝姚兴挂了后,两儿子谁都不服谁。刘裕这没人性的乘危前去攻打,兵精将勇,估计这后秦算是完蛋了,但是刘裕肯定不会在关中一带常驻,这丧心病狂、没人敢惹的主儿肯定借着威望会回去趁机篡东晋的位,自己当皇帝,这对于刘裕而言是大事,还能有什么事比自己当皇帝更重要的,所以不用太担心刘裕会疯狂的来进攻我们。

但是同在关中一带的夏国却很不地道,当初穷途末路的时候都是人家后秦收留了他们,还帮着他重新建圌国,现在这姓赫连的却见利忘义的帮着刘裕一起反过头来攻打后秦,这样背信弃义的国家就是仗着刘裕的势力趁火打劫,等刘裕回师的时候咱们就动手,放心,到时候关中一带肯定对他们不服气,咱们只要一出兵,绝对是顺应民意、一呼百应,这地儿早晚都是咱们的,咱们就这等着他们打个筋疲力尽再说。

这一次,明元帝算是彻底服了崔浩了,言听计从,而之后的变化也完全证明了崔浩的预见。揍垮了后秦的刘裕回师当皇帝去了,倒霉的夏也被北魏趁机给收拾了,这件事更可以证明崔浩的远见卓识。

提前说一点啊,收拾了夏是太武帝干的活,公元423年,太武帝即位,太武帝当太子的时候就深知这个崔浩的能力,年纪轻轻的太武帝即位后更是对崔浩言听计从,同时崔浩也尽心尽力的辅佐。

当时的北魏面临一个重要的决策,反正得出去干仗,先打谁?这个很重要,万一打不好以后就没人可打了,只能等着别人来打自己,所以北魏上下对发动战争的方向分歧很大,大部分将领都觉得应该乘胜攻打柔然,刚刚击败了柔然的进攻,大家士气高昂,同时要是得手还能俘获柔然的人畜,游牧民圌族出身的鲜卑人对牛羊这样的大牲口那是发自骨子里的无限喜爱;另一方面这些人还是有点畏惧夏国的那个号称百年不破的统万城。

可崔浩却不这么看,柔然这样的游牧民圌族来去如风,我们全军出动不一定能撵的上,轻骑出击又不一定能取胜,肯定会很麻烦,但是夏国的赫连氏土地不过一千里,就知道固圌守空城,坐在那等着挨打,这样的人不去打他都对不起他们修的那座据说防守第一的什么统万城。

后面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太武帝也正是在崔浩的谋划下一举收复了夏国,连那个号称百年不破的统万城也给一并收拾了,北魏由此名震天下。

现在的北魏已经不是当初的北魏了,北魏三代君主在崔浩的谋划下拓地千里,在收拾完北燕的时候就出现了我前文说到的窘境,太武帝再次找到崔浩,希望崔浩也能像之前一样顺利的帮他想出办法,崔浩能不负所望吗?

崔浩的高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0)

当时的北魏已经历经三代,而且是处于十六国动圌乱之后的中原地带,这一带的几个国家和北魏的三代皇帝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崇信佛教”,我之前已经论述过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提下,顺应时代和统圌治者需要的佛教在北魏的发展简直就是一日千里,到了太武帝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发展的空前绝后的局面。

《魏书•释老志》说:“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幕沙门,实避调役……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多万矣,其寺三万有余,流弊不归,一至于此”。

大家看到了,就北魏这么点大的地盘内光寺院就有近三万座,从业和尚二百多万,其实太武帝也是一直支持佛教发展,要不然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盛况,全国上下的和尚已经到了人满为患的境界,现今很多人特别是佛教信徒们对这个数字持很大的怀疑,有的干脆就说,这魏书就是崔浩写的,根本不能成为权威,但是我就给大家参考下其他的典籍,让大家看看是否也有着同样的记载。

《续高僧传》:“释侣阗帮,寺塔充国,二百多万众,纲猷上统之言,四十千寺,咸列释门之刹”。

更靠谱的是杨玄之的《洛阳伽蓝记》中也有提到过,北魏境内实际的僧尼人数将二百万左右;其他的诸如唐朝的法琳和尚所著的《辩正论》、道世和尚所著的《法苑珠林》这些个佛教自己的典籍中也有类似的说明,连和尚自己都这么说,剩下的就不用废话了吧。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字不是很敏感,那就说的更明白点,当时的北魏的人口也就千来万,这就等于国家里近五分之一的人都是不干活光吃饭的和尚,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不干活的光头,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有多可怕,拿今天对比下就意味着中国有三亿的和尚,你所认识的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和尚,可怕吧。

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过多,先不说是不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就简单算下几个农民就得养一个吃干饭的,当然这千来万的人口里还有不容忽视的军队和官吏(这也是一群不打粮食的吃货),这对于任何一个政圌权而言都不是一件省心的事。

再往大里说,这帮子有信仰、有思想、有组织的人一旦形成势力和权威就一定会危机政圌权,二百多万人里说实话什么心态的人都有,更何况是短时间内扩张出来的人,万一出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这就是一个火圌药桶。

当然,这个在后来的事态发展上更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只能说谋划家崔浩及早的预测了危机并做出了判断。

面对国内日渐紧张的局面和佛教的兴旺发展,崔浩果断的建议太武帝必须控制和尚们的数量和发展,要知道当时的太武帝可是信佛的,敢于和信佛的皇帝说这样的事,崔浩完全可以称得上敢于直言而且不顾个人安危的勇士。

所幸太武帝还算明智,在听到崔浩关于佛教发展的主题报告后也是一愣,大家都知道和尚们是什么都不干的,基本上纯粹的消耗国家粮食。明智的太武帝马上采纳了崔浩的建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佛教的发展,注意下这里还只是控制。

太武帝在崔浩的建议下一开始并没有禁佛,只是控制了佛教发展,把其中能吃能干的青壮年和尚找出来组织干活,自食其力,别见天的在庙里装大圌爷混日子。

太武帝于公元438年三月下诏“罢年五十以下者”,对于这些青壮年和尚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指出让这些和尚去干嘛了,但是从其他的史料中就能分析出起码有两种去向。

一是《资质通鉴》的标注:“以其强壮,罢使为民,以从征役”,也就是说这帮子和尚哪也没去,直接扩编到军队当战士了,让你们在这装大圌爷,都给我去军队装孙子吧。这一举动直接解决了一直困扰北魏政圌权兵源不足的局面,北魏军队经此调整扩军近百万,这些和尚成天的不干活光吃饭(那会的和尚都吃肉,顿顿都没落下),都有的是力气,拿把刀就能上战场,之前没别的,就是好吃懒做。

年强力壮的都被政圌府抓了壮丁了,这可不是一家之言,比较权威的《中国佛教史》和日本人写的《中国佛教通史》都有类似的记载,我忘了在那个章节看到的了,有兴趣的自己找吧。

另一种安置办法是不能当兵上前线的就去干活,从事工、农、商等等具体工作,彻底取消不劳而食,这帮生力军同样充实到了劳动第一线,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一举解决了国家经济、农业等各行业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并保障了各项国计民生指标的长时间稳定增长。

崔浩的建议虽然胆大和激进,但是就与当时的局面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一方面解决了国家的困境,同时还调和净化了和尚团队,前面已经说过和尚在经历大发展时期迅速大扩张,整体素质很成问题,基本上就是鱼龙混杂,经过这次梳理,一下完成了和尚队伍的清理,间接的促进了佛教事业的可持续性建康发展和提升了和尚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于这项利圌国圌利圌民的政策实施结果,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论断,但是北魏政圌权经历了这次整顿后没一年的功夫就变得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了,这个可还真是事实,北魏的国力大涨。所以说,这一个政治措施就一次性的解决了之前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的难题,真是太给力了。

国富兵强的情况下,领头人太武帝顿感雄心万丈,有钱有人了就得再次把征讨的大事提上日程,毕竟北魏这时依然是块百战之地,周围的威胁一直都没能解除,太武帝说实话也很无奈,不打别人就一定有别人来打你。


征讨四方(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1)

这时的北魏帝国,经过太武帝和崔浩的经营,已经解决了西面和东面的威胁,这两个方向相对安生。

后方稳定的太武帝就开始率领北魏团队考虑怎么对付北面的传统宿敌“柔然”和南方的“刘宋”的威胁,在这个先后次序和发动战争方向方面的问题和决策再次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

当时的朝臣都是建议先进攻南方的刘宋,因为一旦和柔然开战就意味这需要远征,劳师远征的话,谁也不能保证虎视眈眈而且雄心勃勃的刘宋集团不趁机从后面偷袭我们,应该说这种说法还是比较持重的,相比于北方的游牧民圌族,南方的政圌权更稳固也更狡猾,更何况这个政圌权完全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其他安于现状的南方割据政圌权,这个政圌权领衔的可是一向不可一世的强人刘裕世家,刘裕在世的时候在当时绝对是风头正劲、无人敢惹,现在虽然挂了,但余威犹存。

在太武帝犹豫的时候,崔浩再次体现了谋划家的天赋,崔浩认为现在的刘宋自从不可一世的刘裕挂了后,绝对不会像之前那么强势,基本已经构不成直接威胁,同时要是与南方作战对于北魏军队而言很有可能会水土不服,想当年的强人曹操就是这么挂的,战役结果不好控制,风险系数比较大。

崔浩提出了北魏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先统一北方,在中国的北方建立稳定的政圌权后在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应该是国家基本发展战略方向。

现在经过我们之前的东征西讨,北方已经差不多都纳入了我们的统圌治之下了,除了奄奄一息、一路向西而去的夏国就是一贯气焰嚣张的柔然,夏国就不用说了,当初的国主赫连昌就在我们这堆人里站这里(被俘虏后在北魏被封了个官,很少没面子)。

但是这个柔然一向口吐狂言,虽然经过几次战争,我们也多多少少的沾了点便宜,但说实话我们还真没有一个完整彻底的胜利,也就是说一直都未能彻底的击垮他,如果我们能在柔然牛哄哄不可一世的时候集结重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圌驱圌直圌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一定能获全胜,到时候北方安定后咱们在好好经营几年,坐等南方的刘宋慢慢的松懈和堕落,南方的政圌权一贯都是这样,政圌权稳定后就成天想着莺歌燕舞,那时候我们再一举而下,这天下就基本安定了。

崔浩的建议可以说很具体,而且太武帝对崔浩也很是信任,但当时的朝臣们却不太同意,太武帝对这种决定国家战略的大事还是很慎重。也就是在太武帝犹豫的同时,朝臣们一致推举出太史令张渊、徐辩来出面劝阻太武帝,这个张渊比较牛,年轻的时候是前秦的重臣,曾经劝导过以威猛驾驭天下的苻坚不要进攻东晋而名声在外。

对于这几位重量级的朝臣建议,太武帝同样也很重视,拿不定主意了,太武帝想了个法子,干脆让你们几个自己辩论吧,我听听你们之间怎么说。

双方的辩论中首先是张渊吸取了以往的经验,上来就是一通天象学说的云里雾里,总而言之是不能举兵,但是这方面崔浩更不白给,不仅从天象学方面去论证,而结合了周边情况仔细的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而且直接露骨带挖苦的说当初他们在夏国担任官职时,面临统万城被攻破的时候在天象上有没有预测到,要是天象学说真的那么神,为什么作为属臣不给当时的赫连昌提建议呢?

而且更为过分的是,崔浩居然当场就喊道:赫连昌!他们当时是不是给你建议了?这整的在一边站着本想就看看热闹的赫连昌很郁闷,你大圌爷的崔浩,你姓崔的都是牲口!

但是张渊更狼狈,随后崔浩更明确的指出: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远非他老爹可比,就算是刘宋敢于出兵,面对北方一马平川的空地我们的骑兵回师救援也是很轻松的,更不用说刘宋是以步兵为主了。在平原上我们就是老大,但是在河边人家才是老大,整个刘宋集团也不傻,所以压根就不用考虑刘宋会不会来进攻的问题。

同时现在是夏季,柔然这样的部落习惯在夏季放牧,分散养马到秋天等马肥了再集中,他们从来就认为我们不敢深入进攻,但是要是我们就在这个时候深入柔然境内,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必获大胜,就怕诸位将领不敢与深入作战(这句话说得绝对是老滑头,打不好也和我没关系啊,都是你们不好好的拼命)。面对崔浩的信心满满和张渊等人的哑口无言,太武帝当庭就决定先对柔然动手。

公元439年,太武帝亲率大军远征柔然,战事进展的和崔浩预料的一样,猝不及防的柔然被北魏军队彻底击垮,胜利后同样印证了崔浩之前的担心,随行的将领们都害怕被柔然埋伏,在初次胜利后纷纷劝阻太武帝见好就收,千万别深入作战,经不住大家一同劝阻的太武帝回师了。

很失败的是北魏一帮子人在回军后得到确切情报只要再追击两天就能彻底解决柔然,太武帝很是后悔,不过柔然经此一役后实力大受打击,基本上已经构不成威胁了,北方虽然还有威胁,但是算是基本安定吧。

同年,太武帝顺手进攻北凉,当时的北凉早已经面对强大的北魏俯首称臣了,北魏分封了当时的北凉国君沮渠蒙逊为凉王。

即便如此,已经不可一世的太武帝拓跋焘还是看着北凉不顺眼,以南凉的最后一代君主秃发傉檀儿子秃发破羌为向导,又是亲率大军进伐北凉,北凉也确实怂,太武帝几乎是兵不血刃就降服北凉诸镇,国君沮渠牧犍在内外交困之下,带文武百官面缚出降,北凉也挂了。

这时的北方基本已经全在北魏的控制之下了,但是士气高昂的太武帝还是没有一点停手的意思。于公元443年再次发动战争,进攻汉中,一举攻灭杨氏建立的后仇池国,彻底结束了北方近百年的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并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也统一于北魏大旗之下。

这时的北魏已经不是之前简单的几个省份的地盘了,不仅拥有广大的北方,还在公元430年的时候和刘宋战役中放手任用东晋旧将王慧龙、韩延之、司马休之等人一举收拾了当时刚即位雄心勃勃的刘义隆,这帮子东晋的降将很给力,居然一举攻下了属于刘宋的金镛、洛阳、虎牢、滑台等河南地区,将北魏的地盘延伸到了河南地区。

在彻底稳定了北方后,太武帝终于有时间亲自琢磨南边的刘宋了。

公元450年春,太武帝率大军南征刘宋。百战百胜的北魏军队长圌驱圌直圌入,势如破竹,直达悬瓠(今河南汝南)城下。在北方百战百胜的北魏军在汝南碰到了真正的对抗,刘宋军顽强阻击,太武帝意识到这不是北方一马平川的,南方城池还真是不好打,被迫撤军。

北魏军是知难而退了,但是刘宋皇帝刘义隆却在看到胜利后,顿时激发了征服全国的雄心,原来传说中不可一世的北魏也不过如此啊,我得去揍他。

刘义隆于公元450年秋,不顾群臣反对,再次下诏北伐,我得重建我老爹的威名。

这边的太武帝听说刘宋集团居然出动出击了,大喜,就怕你们不出来,高兴的马上亲率大军应战。

战事的进展很让刘义隆灰心,强悍的北魏军队连战连胜,在攻占东平(今山东东平)、邹城(今山东邹县)后,乘胜兵分四路南下,势如破竹,再次攻克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彭城(今江苏徐州)、盱眙(今江苏盱眙)、悬瓠(今河南汝南)等地,兵锋抵达瓜步山(今江苏六圌合东南),刘宋集团在北方果然是节节败退。

屡战屡胜的北魏大军逼得刘宋步步后退,双方已经和刘宋首都健康隔江相望了,刘义隆本次出征不仅一点便宜没占到,而且还把苦心经营多年的江北地区丢了个干干净净,还好有这个长江,北魏大军一看到长江水就眼晕,联想到当时同样威震天下的前秦苻坚、曹操等强人的故事,太武帝犹豫了一阵,撤退了,算了,确实有点晕船。

不过在撤退的同时,太武帝也同他的爷爷一样有点疯狂和残圌暴了(貌似他们家有这精神病的血统,整个家族的人几乎个个都不正常),既然打不过长江就在江北发泄,北魏军队撤退的同时在刘宋之前的地盘见人就杀,遇房就烧,整个淮南一带,几乎成了无人区。“自是道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北魏这招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短视和毫无信心,说白了还是鲜卑民圌族依靠血腥统圌治的基因在作祟,这已经是你的地盘了还这么杀戮,以后谁会跟你混!

这场战役以双方共输的结果结束,不过就战后太武帝的表现说明这人已经出现了精神狂躁和自大狂的家族精神病早期症状,也就是说离彻底崩溃和疯狂也不远了。


彻底灭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2)

征战四方、杀人成性的北魏太武帝在战争胜利之余犯起了几乎所有皇帝都会犯的毛病,梦想能长生不老永远当皇帝,关于这个方面的愿望没少了和最信任的崔浩谈论,而崔浩本身就是汉圌族世家出生,对于道教和儒家思想驾轻就熟,顺水推舟的就介绍了当时著名的道士寇谦之给太武帝,这种事您还是和道士们聊聊吧,据说他们对这一套很在行,我还有正事要干,没空和您扯这没用的。

经过这位寇道师的忽悠,已经半疯癫的太武帝还貌似真就相信了自己能修道成仙,为此还改了国号为:“太平真君”。

一听这名号就知道这人已经不可救药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是皇帝自己信仰的改变,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就和明朝的嘉靖皇帝一样,那哥们儿恨不得干脆去当道士。

说实话,我认为这个信仰是皇帝自己的事,信仰自圌由嘛,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就成,不过反倒是历史上崇佛的人一直对此说三到四,好像天底下除了佛教就不能有别的宗教一样,既然是中国的皇帝本来就该信奉道教,最可恨的是很多书籍还把太武帝这几年的年号写成“伪太平年”,对于这些人的论调我只能用“小人”二字来形容了,我坚信就算是释迦摩尼重生也不会认同你们这些无聊伎俩的。

政治方面的太武帝经过之前境内的初次整顿佛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还壮大了军队,最可贵的是解决的人都是之前啥也不干就知道吃闲饭的懒人,太武帝当时觉得很满意。

但是很快他就再次发现了问题,虽然经过了整顿,但是这个佛教的很多和尚们还是道行很深,深到很多和尚在这样的政策下居然还能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贿赂和拉关系、找权圌贵等等)逃过了国家的兵役、徭役。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政圌府少收了多少钱,而是这些和尚运用的手段,这都是勾结当朝的达官贵人们一起干的事,这就是公然的官私勾结,问题非常严重。

关于这点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任何一个国家颁布的政策法令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执行,执行就只能依靠各级官员来完成,但是无论什么法令,一旦有了这些执行人的庇护,很明显就会在很多地方阳奉阴违,政令不一,执行不到位,这事让军旅出身的太武帝非常生气,这就等同于勾结政圌府官员公然违抗中央命令,可以想象任何一个政圌权对这种现象都会毫不手软的。

强悍并且疯狂的太武帝终于在公元444年再次下诏:“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

相比之前的措施这个政令就很是严厉了,其实就等于告诉那些自以为是的贵圌族,最好都老老实实的遵守法令,别再干那些违法乱纪的事了,不然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全家都得给我死圌光光。

历史上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大逆不道、灭佛的法令,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没,太武帝的这道旨意并没有出现要整治和尚的字眼,这份旨意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再大的权圌贵也不能违背国家法令,私养和尚的,必须上报!

而关于国家怎么处理这些和尚,可没有说会宰了他们,按照太武帝的一贯手段,绝对是符合年龄的和尚必须为国家效力,服兵役也好、徭役也好,必须为国家、为圌人圌民圌服圌务,不能仗着依附权圌贵就逃避这些应该干的活,也就是说这份旨意其实不是针对佛教的,而是针对那些阳奉阴违有权有势的所谓权圌贵们,所以我认为直到这会太武帝也没真想就灭了佛教,只是想解决和尚实在过多和勾结权圌贵影响政策执行的顽疾,而且后者的目的更明显。

法令是颁布了,但是问题马上又出来了,穷极无路、胆大妄为的和尚们居然公然造圌反了,曾经的“和尚”卢水胡人盖吴在杏城(今天的陕西黄陵)举兵造圌反。

就如同我前文讲的一样,这瞬间积聚的大量和尚一定是鱼龙混杂,我坚信大部分都不是什么良善之人,都是想着混进和尚队伍里混吃混喝逃避国家义务的社会闲散人员,这些人放在那都是社会问题,太武帝把这些人整编到军队也会出事,这个盖吴就是个曾经被强行编入军队的和尚,有了从军经验的盖吴这会就打着恢复佛教地位的旗号造圌反,而且还真是一呼百应,吸引了很多和尚加入。

有人造圌反一定要收拾,北魏的长安镇副将元纥奉命率军前往镇圌压,没曾想百战百胜的北魏正规军居然被和尚们组织的游击队给打败了,由此可见,这帮和尚组成的队伍确实不一般,绝对是些很有点能力的人,可以想象一下,一群见天就老老实实吃斋念佛的人怎么可能一说造圌反就造圌反,而且这么强悍,连正规军都不是对手,这里面大有文章。

北魏军队战败后,整个关中顿时大乱,本来这地儿就是整编后的各国势力,现在再一折腾,各股旧势力大有死灰复燃的势头,而且打着宗教大旗行不法之事的盖吴也非常的嚣张,居然短时间内就纠集了十余万的队伍,当然这只队伍的主力和骨干就是当初被强令服兵役的不法和尚们。

有人有势的盖吴很有战略眼光,乘胜分兵三路,力图快速的增加实力和扩大地盘以壮大自己。

一路由白广平率领向西南攻取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临泾)攻城略地的抢钱抢地盘;

一路向东南攻取临晋(今陕西大荔南),从东面威逼长安以造成泰山压顶之势,借以牵制北魏驻守长安的关中主力军;

而盖吴自领主力大军趁虚攻取李润堡(今陕西大荔北),直圌插渭北,准备进攻长安。

同时聚居于河、汾间的薛永宗也带着人袭圌击了北魏在河东的牧场,夺取马匹,居然成功的组织了一支三千余人的骑兵部队,在汾曲(今山西新绛附近)宣布脱离北魏政圌权,接受盖吴的领导,被盖吴的任命为秦州刺史,随后率领骑兵部队先后攻取闻喜(今山西闻喜)、弘农(今河南灵宝)等地,在盖吴的整体战略下也率军逼近潼关,直接威胁长安,最可怕的是还沿途不断的壮大队伍,在逼近潼关的时候队伍已经发展到五万余人,总而言之当时的关东眼瞅这就又是一片大乱。

太武帝面对困境,急忙调发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骑兵急赴长安,又令将军长孙拔调集并、秦、雍三州之兵屯严守渭北,自己调用主力军队全力征讨平判。   

造圌反的盖吴还真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人,各路军队的战略目标都是直接针对西北重地:长安;试图一举攻下长安,然后据守关东威胁中原,关东之地进可攻退可守,绝佳的战略环境。

这个盖吴很有点战略经营思路,在这样的大战略方针下,盖吴一方面是自己不断的攻城略地,力图在北魏主力军队反应过来之前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还积极联络外援以分化北魏方面的压力。

盖吴派出重臣赵绾上圌书宋文帝,希望刘宋政圌权能出师河、陕,形成对北魏南北夹攻的态势,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怕自己单练练不过北魏太武帝,希望刘宋能帮一把。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己能趁机建立自己的政圌权,建立一个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割据政圌权。

面对关中和整个地区的局面,久经战阵的太武帝不敢小视,决定亲自领军征讨,殿中尚书乙拔将三万骑征讨盖吴,这是牵制的;西平公寇提将万骑讨白广平,这也是牵制的;自领主力先收拾最近的薛永宗,这是必须先收拾的,这家伙居然还整出骑兵来了。

说实话,已经出现家族遗传精神病初期症状的太武帝就作战规划和战争调度方面还真是没的说。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正月,北魏大军兵临汾曲,三下五除二的就干掉的自以为了不起的薛永宗。

二月,太武帝率军渡过黄河,至洛水桥(今陕西大荔境内),兵锋直指盖吴的主力部队。

盖吴听说太武帝居然亲自来了,顿时没了主心骨,叫嚣归叫嚣,毕竟谁都知道太武帝的两下子,盖吴也知道自己的和尚团队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闻讯后迅速北撤,一路退回到大本营杏城后无路可走了,遭到魏军包围,损失严重,基本上就等于困兽犹斗,死马当做活马医再次上圌书宋文帝,希望刘宋政圌权能出师援救,关键时刻拉自己一把。

但是刘宋这会是自己还顾不上自己,更何况离得十万八千里,八月,盖吴被走投无路的手下干掉,全军投降,关键时刻就能看出这只队伍都是些什么人。

按说这件事对于身经百战的太武帝和百战立国的北魏而言微不足道,但是也就是这件事真正的刺圌激了太武帝,不仅是信奉佛教的教徒造圌反,而且在太武帝亲自率兵镇圌压经过长安时发现一所寺院居然藏有大量兵器,这幸好是盖吴没打过来,要真打过来这绝对就是里应外合,关中一带就再也不是北魏的地盘了,面对这样的威胁,凶残成性的太武帝毫不手软,本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原则当时就下令诛杀了该寺的全部僧人和毁掉了长安城内所有的寺庙和僧人,我给你来个斩草除根。

随后的公元446年,太武帝再次正式下诏全境灭佛,这次是玩真的了,不和你们废话了,干脆一刀切。

《魏书•世祖纪》:“太武帝三月下诏命,敕流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圌事”。

而且宣布佛教为邪圌教,在各地就跟长安的处理办法一样,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全国境内彻底禁止佛教的传播,之前折腾的风生水起的和尚们真正的灾难来了。


灭佛的实质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3)

关于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运动,很多史料的记载都说这是一次佛教的灾难,而且是一场灭绝人寰的灾难,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并不是我的个人偏见,我们从 ​

崔浩之死(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4)

按说这个章节直接说下北魏太武帝就结束了,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说下崔浩其人,因为这个人的作为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官吏体制,同时也因为这个人身上具备很多让人钦佩和向往的性格,我一直认为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士大夫”,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从古至今的魂魄,也绝对堪称中国传统的精英群体:士家。

关于崔浩的作为前面已经讲了个大概齐了,这就不多罗嗦了。

作为统一战争的谋主,崔浩参与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政治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和统圌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崔浩甚是倚重的太武帝曾对崔浩说:“你才智渊博,历事我的祖父与我父亲,尽忠三世,因此我对你特别看重。希望你凡有所思,直言相告,助我治世。我有时脾气不好,也许不能采纳你的建议,但过后静思,却总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他还曾指着崔浩,对新归降的高车酋长们说:“你们别看此人纤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但他胸中所怀,却远远胜过百万甲兵。在我征战前犹豫不决之时,都是他使我下定决心,而且总是大获全胜。这都是他的功劳!”

太武帝在很多时候和崔浩的意见一致,以至于干脆告诉官员,日后的军国大计,都应先征询崔浩的意见,然后再实施。

由此可见太武帝对崔浩的重视,但也就是这样一个信任有加的太武帝后期居然亲自下令干掉了崔浩,这件事还真是说明这伴君确实如伴虎啊。

崔浩在为政期间一直想着把北魏固有的鲜卑落后的游牧民圌族管理体圌系按照汉圌族先进的世家制度来进行改造,这样说实话还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北魏的统圌治,毕竟之前北魏那些鲜卑族人虽然武力强悍,但缺少治理经验,管理国家还是需要经验老到的汉圌族士家。

同时,也正是之前十六国的胡人政圌权对汉圌族文化不分好歹的一律否定也才导致基本没有一个政圌权能存在超过三代,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有文化、有经验的管理团队,这还真不是打打杀杀就能解决的事。

其实北魏能够成为一统北方而且延续了很多年就是因为借鉴了汉圌族的管理经验,北魏王朝的汉化其实是从崔浩开始到后期的北魏孝文帝集大成的,但是和后期的孝文帝改革一样,崔浩的汉化思路受到了几乎所有的鲜卑贵圌族的集体抵抗。这管事的大官都让你们汉人当了,我们辛辛苦苦打打杀杀的为了啥,这事说实话也确实挺让人纠结的。

崔浩在北魏的作用是公认的,对于稳定北魏的统圌治也是公认的,但是撼动整个统圌治集团的利益这事就很不得人心,遭到鲜卑贵圌族的群体抵抗也算是顺理成章,毕竟这些政策的实施会影响既得利益集团。但是导致崔浩挂掉还真不是因为这事,而且纠结历代皇帝的心结:修国史。

公元439年,自认为功成名就的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名义监管秘书事,领导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圌伟等一众文官参著作事,续修国史。

这可是大事,国家稳定了就一定得把自己的历史写的明明白白,好让后世知道自己有多了不起。在任命崔浩的同时太武帝还假模三道的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其实这就是一个皇帝说的冠圌冕圌堂圌皇的话,千万不能当真,不然会死的很难看。

士大夫出身的崔浩接到了这个任命后很认真的考虑了这事。说到写史这事,还真是个挺较真的事,中国历史自春秋开始,所有史官都有一个必须传承的死规,一切依照事实写,哪怕是杀身灭门也得按照史实书写,所以我们看到唐以前的历史都是基本严谨,对于皇帝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史官在唐之前都是一群有着铮铮铁骨的学者,这样的一个群体在唐之前还真是值得所有人敬仰,但是自从李世民这王八蛋当政之后,这群人就成了为虎作伥的一类,成了权贵的工具,题外话,就这一点而言我就对李世民其人很不以为然。

士家出身的崔浩带领他团队就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各种资料,开始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

在《国记》修毕后,崔浩还参考了春秋史官的做法,把国史刻在石头上公布出来,一来供国人学习,二来有意见的可以提出论证在进行修改。按说这些做法都极具公开性,而且大有传承。

以崔浩为核心的史官团队所撰写的《国记》基本延续了汉族史官的特点: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实而无所避讳。

这样的结果很悲催,一些关于北魏皇室拓跋氏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不光彩的历史也都一一载录其中,同时崔浩还把刻好的石碑树立在闹市区,所有识字的看了后都议论纷纷、似笑非笑。看到这景象后一直和崔浩矛盾重重的鲜卑贵圌族们无比愤怒,纷纷跑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把我们老祖先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都给搬到台面儿上了,还让这些汉人取笑,这事很麻烦。

同样身为鲜卑后裔的太武帝得知后也很恼怒,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审查罪状。崔浩被捕后由太武帝亲自审讯,而我们的崔浩很清楚事出何因,表现的及有骨气,一点没犹豫,这里崔浩真正体现了汉人史官的骨气,至死不渝,甭和我说那么多,我圌干的这活就得这么干。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己亥(公元450年7月5日),太武帝做出了诛杀崔浩的决定,很残忍:腰斩;而且还株连九族。

在处斩崔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鲜卑贵圌族都乐不可支,《魏书•崔浩列传》: “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

鲜卑人还真就是野蛮人啊,真是亏得崔浩历经三代的尽心辅佐,这事难听点的就是汉奸也不好当啊。

处理了崔浩的同时,所有参与编撰史书的秘书郎吏以下全部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连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北魏的“国史之狱”。

以此事为起点,当时中国的北方士族遭到了沉重打击,基本上精华尽失,而且北魏政圌权也因此失去了汉圌族士族对他们的信任和希望,以至于北魏后期希望这些士族协助的时候,基本的不到真正的士族的认同。

《魏书•旧本•目录序》:“拓跋氏乘后燕之衰,蚕食并、冀,暴师喋血三十余年,而中国略定。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酋大,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

这个评论其实很准确,崔浩这事只是个引子,鲜卑族人攻城略地行,但是治理国家水平很有限,也正是以崔浩为代表的北方士族参与到政权中才保证了北魏政圌权的稳定,管理者和创业者之间的矛盾和权力分配,就必定形成打天下的鲜卑贵圌族与治理天下的传统中国士族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而崔浩正是这种矛盾的牺牲品,“国史之狱”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不久,太武帝北巡阴山,后悔诛杀崔浩。在听说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世的消息后,太武帝说:“李宣城可惜!”随后又说:“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资治通鉴》。

北魏太武帝一直就脾气暴躁,这可能和他十二岁就动手杀人有关,更可能的是这是他们拓跋氏皇族的家族精神病史,在缺少了崔浩的精心谋划和规劝后更甚,国内曾经因为他个人的精神问题而造成好几度的政治混乱。

更为变态和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太武帝后来又在中常侍宗爱这样的小人煽动下,居然丧心病狂的逼死了自己的太子拓跋晃,好在是恶有恶报,这个近乎变态的太武帝在公元452年,被小人太监宗爱密谋杀害,享年44岁,在位29年。

北魏政权在太武帝统治的30年间,北魏从一个小国变成一统中国北方的强国,这个和他强悍的战争能力是分不开的,同时在治理国家方面太武帝虽然缺少经验,但充分信任象崔浩一样的汉圌族士族来进行管理,太武帝和崔浩的组合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兼备,这样的组合在中国历史上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团队既能拓地万里也能稳定政治,但是一旦这种平衡失调就必然崩溃,失去了崔浩的运筹帷幄和调度,穷兵黩武的太武帝那种武力至上的统治思维终遭崩溃。

《魏书》“世祖继位,开拓四海,以五方之民各有其性,故倍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纳其方贡以充仓廪,收其货物以实库藏”。应该可以评价他的一生。


物极必反(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5)

北魏太武帝44岁的时候挂了,看着年轻吧,实际上这位太武帝是北魏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活的最长的,其他的北魏皇帝们不是惨死就是病死或疯死,基本上都没过40岁,当然一部分是政局动圌乱权力纠纷造成的,但更多的我觉得极有可能是家族遗传病史造成的,这拓跋家族可能就没有长寿基因,而且还真有可能有点精神病遗传。不过这些要是按照宿命论说,可能就是北魏皇帝们因杀戮过重,统一折了阳寿了。

太武帝的灭佛政策在他挂了后就被新上任的皇帝停止了,不仅恢复了佛教的地位,并且终止了对和尚们的打压,佛教和和尚们算是缓过来了,但是经过太武帝期间的严打,北魏佛教元气大伤,一时半会的时间还真无法再现当年的风采,这样的状况直到北魏的另一位历史上评价极高的皇帝登场,和尚们才再次扬眉吐气的出来,同时,我们的五台山这会才算是真正的登上佛教发展的舞台,佛教道场中最兴旺、最有前途的新星:五台山,开始崭露头角了。

这位牛人可以说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一个贵人,按说这个地位应该归属千古一梦的汉明帝,但是一来五台山佛教在开山历史上存在疑问,二来汉明帝说实话对五台山的发展并没起到很大的作用,就算有,也就只是简单的在五台山佛教地产开发审批证上签了个字,后面的事情基本没管,但是这个贵人就管了,而且管的很好,对五台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皇帝:“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名拓跋宏,公元471年—499年在位,在位做了很重要的的一件事就是把北魏的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迁到了洛阳,千万可别小看这迁都,貌似只是从山西到河南,看着没多远,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很有点讲究,洛阳可是地处中原,而且是中原历代的政治经济中心。

鲜卑血统的北魏王朝迁都的举动基本等于整个民圌族开始彻底汉化,统一归属到中原汉文化圈,政治角度讲就是通过政治中心的转移进而掌控整个中原的命脉,体现了鲜卑民圌族问鼎中原的决心和目的。

当然,这个思路是不是符合北魏的政圌权或者说是不是适合北魏政圌权的发展就很难讲了,前面我已经说过当初的北魏太武帝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但是被明智的崔浩及时遏制了,理由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会孝文帝再次老调重提是不是能有新的发展和契机咱们慢慢看吧。

从北魏迁都开始,中国整体格局就算是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其中北朝的北魏政圌权基本上是通过不断的战争才站稳脚跟,总结了前几个短命朝代和北魏先驱们的的经验,北魏在孝文帝当政后大胆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佛教稳固政圌权,通过佛教的传播达到各民圌族思想认识和宗教信仰上的统一,起码在佛教的前提下是不存在民圌族矛盾的,天下敬的佛祖都是一人,而且佛教中最核心的还是逆来顺受和与世无争,这种思想对他们的统圌治非常的重要。

政策的变动对于佛教而言第一件大事就是终于再次有了政圌府的支持,而且是以政圌府为导向的举国崇佛,对佛教的支持和投入基本上能说得上不遗余力,变本加厉,一扫之前灭佛时和尚们晦气,和尚们再次抖起来了。 另一件相对佛教而言的大事就是兴起了佛教的石窟文化,别小看这石窟文化,要不是这样手段我们现在也看不到那么多精美的图案和雕塑了,所以说这个做法还是比较科学和利于文化传承的。

但是这事的起因我有点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把佛像和相关的内容整在石窟里呢?是心理原因?是历史原因?实在是搞不懂,如果有人知道非常感谢能告诉我。

北魏期间兴起的佛教石窟文化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迁都时开建的。大家注意迁都前北魏的都城在平城(大同附近),大家也就不难明白另一个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毫无疑问的也是北魏开始建的,可能北魏的皇帝们喜欢洞圌穴文化?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起码佛像在洞里能保存的久远一些,直至今日这些宝贵的佛像还都保留得不错,还能让我们这些后人从佛像的精美程度找到些佛教当年辉煌的脉络。

孝文帝在位期间对佛教的支持大的难以置信,而对于之前名气不大的五台山而言,孝文帝的决策和态度,简直就是等于引领了五台山佛教地产楼盘开始走向批量建设和带动五台山佛教经济从此走上了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正确路线。

首先前提可不是孝文帝对五台山天生的喜爱,而是这位皇帝对佛教的态度广泛传播、全国布点,只要有需求就给支持,甭管是哪。五台山佛教在北魏的发展其实是沾了这个全国大环境的光。

孝文帝期间首先对五台山大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佛兴寺、清凉寺、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大大小小的寺院。

大家注意一点啊,这个寺院可不像道观,道观大部分是道士们自己筹钱建的,哪怕是今天规模很大的武当山真武观也是张三丰同志一点一点凭着积蓄,自己个儿建的,而佛教寺院就不同了,基本都是国家政圌府资金和地方财政支出建的,等于说,建寺院的钱都是纳税人的,而且建还不白建,这寺院盖好了就得有僧人,僧人可是不干活就动嘴的,虽说不怎么吃荤腥(那会的和尚吃肉),但就算光吃粮食没油水,也只能是吃的更多。

建好寺院就得养僧人,当时繁华的大城市如洛阳这些地方人多好办,肯花钱的人多,供奉就多,但是当时偏远的五台山和尚怎么养?起码在出名前总不能让这些和尚穷死、饿死吧,而且先别说穷死,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但凡是稍微有点困难、有点艰辛的寺院就保证没和尚愿意来,有前途的和尚们都在大城市里享受美好生活哩。

我们的孝文帝为了保障建好的寺庙多少有几个和尚撑门面,不仅出资建寺庙还批地皮,强占耕地,每个寺院都在当地划拨了不少于200亩的肥田,在由寺院自己出面雇佣佃户从事劳动生产,完全实行寺院地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就是再这样的利好政策下,五台山以灵鹫寺为核心就由政圌府出面形成了五台山佛教综合开发基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前文说到的钉子户道士们这会已经基本升仙了或去外地搞地下组织运动去了(道教作为中国汉人的传统宗教这时基本被五胡乱华的少数民圌族消灭得差不多了,剩下没被灭掉的都在各地组织人民进行英勇的地下抵抗运动,给道教先驱们叫个好:“好!”)。

五台山的和尚们在这样的基本没有竞争对手的背景下,在北魏特别是孝文帝时期开始显示在获得政圌府强力支持下超乎常理的综合发展实力,五台山佛教地产业在得到充裕的政圌府资金支持和土地使用无偿报批等等优势下很给力,不仅扩大了产业规模,而且完成了整体品牌形象的初步构建,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市场认可。

关于五台山的发展另外一个核心问题值得重视一下,那个时期的五台山还没形成以文殊菩萨为核心的道场文化,虽然现在在五台山也基本找不到那个时期遗留的历史文化,但是按照史书记载来理解的话那个时期的五台山应该是佛教的全面开发期,还未能形成统一的形象和固定的品牌规模,整体市场环境还处于低端和模仿的初级阶段。

缺少明确目标定位的发展和开发在北魏之后的北齐到了顶点,五台山佛教综合开发公司开发的寺庙楼盘、社区等佛教地产项目,仅仅短短的十几年间就从当初的一穷二白的十几座小产权房猛增到二百余座的皇家公认的大型楼盘社区,产业规模的发展速度绝对惊人,和今天的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开发很有的一拼。

北魏之后的北齐政圌权崇佛结果就是被灭佛的北周武帝给干掉,国亡!(注:北周武帝就是灭佛的三武一宗之一,这个内容我们之后会详细说到),原因和最初的北魏一样,不用说,干活的、打仗的都去当僧人混饭了,没人干活,坐吃山空,北齐很失败,没有一个像崔浩一样的明白人及早的提出建议,北齐境内僧人无节制的扩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少的人想着替国家打仗、给国家卖力,在那个血腥的时代结果就必然是完蛋,这点无数的历史已经严肃的告诉我们了。

先不说别的了,五台山佛教在北魏孝文帝期间算是正式的亮相了,以十二家大型佛教楼盘集体亮相于竞争激烈的佛教市场,先不说大小多少,一出世就能有这样的规模在五台山这样的偏远山区应该绝对算是奇迹了。


北魏孝文帝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6)

从小读历史书,只要是说到这位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就必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溢美之词,什么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等等,总之印象中就是个非常厉害而且既有能力的皇帝。再加上看到他对北魏政治体制等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后,更是崇拜的五体投地。    但是忽然隐隐觉得这人对于汉文化而言,确实是有功之人,反而对于他的根基,也就是北魏的王室鲜卑族而言,似乎是个大罪人,无功而且有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民圌族也在他的改革下完全被汉化,直至消亡。    历史还是有必要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待,不管是汉文化也好,各民圌族文化也好,只要在中国这块地儿混过的,咱们都应该认真的论证和总结,这正是我们一贯提倡的,民圌族的、才是国际的,所以对于北魏孝文帝我觉得也应该有个中正的评价。    声明一下,哥们儿这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主讲的就是历朝历代重要的帝王将相,只要是和佛教或是五台山相关的帝王将相我基本都会说到,其中特别重要的我就多啰嗦几句,如这位孝文帝还真的多说两句,因为这是我个人总结的对应于“三武一宗”的灭佛皇帝而言的“两文一武一片旗”的兴佛皇帝中的一位,说佛教就不能不把这位大人物说出来,就先简单说下孝文帝的作为吧。    孝文帝三岁就登上了皇帝宝座,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国内掌权实力派害怕立个年长一点的皇帝不好控制,而且立孝文帝的时候还依照汉朝旧制直接把他的亲身母亲给杀了,以避免主少母壮、祸国殃民,残忍是残忍了点,但是这个制度从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上看还是有些道理的,小孩皇帝肯定只知道听妈妈圌的,这当妈圌的其实才是真正的皇帝,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寡妇一旦登上权力的顶峰后,那可是想干啥就能干啥,对于中国这样传统的以“礼”立国的封圌建制皇权国家而言绝对很容易出问题,我们古人在这点上很谨慎。    三岁的小孩当皇帝可想而知就是实际是拥立他的人或是一个群体在掌控全局,当时控制孝文帝和北魏政圌权的是位女性传奇人物:他的祖母冯太皇太后。    之所以传奇一方面基于这位老太后实在是政治掌控能力太突出,控制局势和掌权必备的心狠手辣丝毫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杰出的政治女性;另一方面是这位冯太后的身世实在是个传奇,可以说是个莫名其妙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7)

公元490年,24岁的孝文帝开始亲政,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始筹备迁都洛阳,关于迁都这件事就不多评论了,很多史书记载的都是孝文帝的一个重要政治举措,而且那是十分的利圌国圌利圌民啊,简直就是不迁都北魏帝国既无法生存一样。

而事实上呢?迁都后的北魏帝国一样没避免土崩瓦解,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看似简单的办法就能解决的。

我认为迁都实际上仅仅意味着北魏政治权力中心的南移,别的啥也不是,这事就跟市政圌府大楼从西边搬到东边一样简单,是不是搬了后就能多养几个二圌奶而不被揭发毫无关系,要是深层次的探讨一下的话,这事其实就是刚刚亲政的孝文帝为了验证下之前的那帮老家伙是不是听话的手段而已,终于轮到我说话啦,那我就先说点你们最关心的事,咱们就这件事先掰掰手腕再说,看看到底谁更有权力。

至于北魏的迁都到底产生了什么样深远的影响,具体的效果如何?说到这了我觉得有必要把事的前因后果一起和大家分享一下。

历史记载关于迁都这事的决策,孝文帝受到了当时北魏广大统圌治集团整体的激烈反对,但是聪明的孝文帝却间接的以准备进攻南方为理由,于公元493年专门选了个秋雨连绵的季节亲自率领几乎所有的权圌贵和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可以说是倾城而出。

大部队从平城出发,一直走到洛阳,一路上那叫一个阴雨绵绵啊,道路泥泞啊,充满荆棘啊,几十万人足足走了一个月,走的那叫一个苦不堪言,连找块干净地儿烤个全羊吃都没地儿。

毫无疑问,已经养尊处优惯了的北魏大员们个个苦不堪言,面对怨圌声圌载圌道的北魏官员,大权在握不讲情面的孝文帝仍然下令继续进军。

面对孝文帝近乎无理的要求,实在受不了苦的大臣们集体建议:咱们是不是歇歇再走,就这样走下去就算是如期到达了南方,我们的士气和非战争减员都会很受影响,开战的结果肯定不利,按说说的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聪明的孝文帝这时才亮出了此行的真实目的,我们大老远的出来啥也没捞着啥就回去,这事有点丢人现眼啊,要不咱们也别走了,就这扎下去吧,反正主要管事的老哥儿几个都在这,一个也没落下,干脆咱就手把国都也迁到这得了,这事也不麻烦,岂不是一举两得。

面面相觑的北魏大臣们瞪着眼说不出话了,孝文帝带着一脸的得意看着被他愚弄的群臣,言外之意就是:要么继续走下去,累死你们这帮老家伙;要么就在这扎下去;你们自己选!

被愚弄的群臣已经被折磨的苦不堪言了,大家不得已同意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张。

这件事在历史上的评论都是孝文帝如何如何的足智多谋,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作为君主你可以仗势欺人,可以持强凌弱,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你不能戏弄和欺骗你的管理团队,皇帝在国家的重大决策上玩小聪明是很愚蠢的,孝文帝作为最高领导者在这事上说实话很蠢。

在孝文帝的小聪明小把戏的戏弄下,群臣被迫接受迁都的决定,这边安顿踏实了后,孝文帝自己再次回到平城,准备向留守在这的大臣宣布这件事,同样,面临种种的反对,但是仗着国家的军队、主要人员都已安顿踏实的既成事实,孝文帝再次强压着留守人员和家属全部迁往洛阳。

可以说,这才是孝文帝第一次真正尝到了权力巅峰的满足感,天底下我说了算这事很过瘾,天底下就我一人聪明,别人都是笨蛋这事也很好玩。

完成了迁都这件大事后,孝文帝志得意满,但是很快他又发现一个新问题,这帮子鲜卑贵圌族官员不管什么事总是别别扭扭的,动不动仗着资格老对自己指手画脚,一点没有自己仰慕的汉文化那种皇帝高高在上的感觉,按理说应该不管自己说什么,底下的群臣都该高呼:“皇帝圣明!”这样的话才对,这帮老家伙们都得找个理由收拾了才过瘾,都得换成一脸奴相的马屁大臣才好,这样干什么事肯定更爽。

聪明的、至高无上的孝文帝有了想法马山就开始实施,谁让人家是皇帝呢,就这么任性。

任性的孝文帝思路很清晰,先提拔部分汉人的士族为官,这些人根基浅,要想混好就必须听我的;再次大力的鼓励之前的鲜卑贵圌族汉化,当然,所有这些的根本思路是跟着我学的就留下,不愿意学的就可以走,用现在时髦话讲就是“不换思想就换人”。据此思想和原则孝文帝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第一:禁止朝中的鲜卑贵圌族穿着民圌族服装,一律改穿汉圌族衣服。

这个举措很有点意思,当初我们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赵国的赵武灵王曾经进行过一次彪榜青史的改革叫:“胡服骑射”。

改进了当时汉人宽大威风的穿着换上短小精干的民圌族服装以便更利于劳动和战争,也正是基于这次改革将小小的赵国一举带入战国时期的强国行列,说实话,我们祖先的衣服也就是看着拉风,要说干活和作战还真不实用。

孝文帝这次是在几百年之后又给改回来了,是思想的倒退还是进步不好说,左右孝文帝很有想法。

第二:禁止国内公开场合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关于这项政策的具体实施也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说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做官(这个不管你多大)的人,都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的或者一顺嘴说嘟噜的,哪怕就一个字,就要降职或罢官。

这更是典型的雷厉风行的不换思想就换人的作风。这个政策同样很有意思,大家想想要是我们国家也来这么一出,不许讲普通话,只准说英语,而且连诸如什么“大圌爷的”“鳖孙”“老圌子”这样的口语都不能说的话结果肯定是用不了多少年,全中国的英语水平必然直线上升,连口语都会从“大圌爷的”改成“法圌克圌鱿”。

但是再过几十年呢?估计现在全世界说的最多的汉语只能在音像资料中半懂不懂的看了,这个举措同样很有点意思和具有时代的进步性。

第三: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圌族姓氏。

孝文帝以身作则,自己先把祖先姓氏拓跋改为姓“元”,有姓“元”的朋友可以高兴一下,你们就是已经让孝文帝折腾没了的、著名的鲜卑族皇族成员的后裔,皇帝都改了,剩下想继续当官的就别废话了,不然都换人回家了,全国的鲜卑族进行了一次大改姓:

  • “拓跋”改姓“元”;
  • “拔拔”改姓“长孙”;
  • “丘穆陵”改姓“穆”;
  • “步六孤”改姓“陆”;
  • “贺赖”改姓“贺”;
  • “独孤”改姓“刘”;
  • “尉迟”改姓“尉”;
  • “纥嵇”改姓“嵇”;
  • “贺楼”改姓“楼”;
  • “勿忸于”改姓“于”。

要说这之前鲜卑的姓氏确实很具备民圌族特性啊,看着都热闹,这是一次全国性的改姓,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姓氏,没准有北魏皇族血统哩。

不用说,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事绝对会遭到鲜卑贵圌族的集体抵制,有些不服气的干脆官就不做了,为了当个破官,连老圌子的祖圌宗都不能要了,你大圌爷的!大圌爷还不伺候了,回家,我该姓什么还是姓什么。就因为有了这样一帮任性的鲜卑族人,这里面才有些姓氏还是幸圌运的保留下来了。

其实孝文帝此举同样很奇怪和不可思议。要知道在中国汉圌族儒家理论上,我们的姓氏中“姓”必须放在前面,在汉文化里这就意味着对祖先的尊重,而且更改姓氏这样的事对于汉文化而言绝对是大逆不道的事,这就叫忘本!全面汉化的孝文帝此举真是不知道是不是学到了汉文化的精髓,只凭着皮毛是什么都学不好的。

题外话:牛哄哄的独孤求败大侠以后就叫刘求败了,怎么听怎么滑稽。

第四:鼓励鲜卑贵圌族与汉圌族贵圌族通婚。

关于这点孝文帝同样以身作则,自己先给自己娶了几房汉圌族士族年轻貌美的妃子,统统封为贵妃,这养尊处优的汉士族女子在那会都比粗眉大眼的鲜卑族女子好看,而且风情万种,也很水灵,生活中更是很有情趣,好玩、好用、还会撒娇,咋看咋舒坦。

所以这项政治举措倒是受到了大老粗军队官员的大力推崇和支持,该举措一经推出,马上得到了来自军队基层的积极响应,这事要是有了政策的支持,可以想象这些军队的大老粗们会有多开心、多兴奋、多强势的干这活。

结果就是很多汉人士族的良家子女就是这样被鲜卑贵圌族强娶走了,谁高兴谁更爽就说不好了,总之是汉血统开始融入鲜卑血统,真正的民圌族大统一。

第五:采用汉圌族的官制、律令。

关于这点应该说还是历史的进步,毕竟汉文化有着长时间的积累,这些官方的系统体圌系肯定比鲜卑的那一套更先进,管理设置一定也更合理,这个应该是有利于国家统圌治和稳定滴。

第六:学习汉圌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这个按道理讲也是科学和进步的,礼法可以说是汉文化的精髓,以礼治国就是让大家讲道理,教育国民知书达礼,对于全民素质的提升有益无害。但是凡事都会有两面性,游牧民圌族之所以强悍就是基于他们的分配方式,年强力壮的强盗们永远比年老体弱的分配的多,这样不管是作战也好,劳动也好,有体力的就有干劲,总能冲在最前头,从而激发出强悍的战斗力和生产力,简单有效,游牧民圌族用了很多年,一直很好用。

也正是在这样的分配体制下,游牧民圌族几乎人人都得赶紧趁着年轻身强力壮的时候多积攒点费用防老,这样有活干的时候就更卖力气,这也是游牧民圌族一直有着充沛的活力的根源,代代相传,用句时髦话就是带有游牧特点的、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说实话任何部落、任何朝代这个分配机制都是统圌治和管理的核心,孝文帝对这鲜卑族传统的分配方式进行改进绝对触及鲜卑民圌族的核心,鲜卑族知书达礼了,但是充满斗志的鲜卑族消失了,鲜卑族立族的根本被彻底的动摇了。

第七: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死于洛阳的鲜卑人,必须葬于洛阳附近的邙山,不准运回老家平城安葬。

该项政策再次说明了孝文帝的汉文化学的很奇怪,汉人的丧葬的传统就是魂归故里,这孝文帝居然连这项制度都以国家法令加以规定,而且这于汉文化的传统是完全相悖的,说实话我还真是没搞明白孝文帝的想法,更不知道他的汉语老师是怎么教的。

孝文帝的改革基本就是这几项了,具体的效果和意义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官方的、比较扯淡的历史书上的评论如下:

“经过孝文帝的改革,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内部纠纷初现端倪(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8)

公元494年,完成了一系列改革的北魏开始在新都城洛阳建造龙门石窟,这个必须得说下,先不说孝文帝改革成效如何,起码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了震铄古今的佛教遗产。

同时,这也标志着佛教在北魏开始正式的全面复苏,北魏人在迁都的同时把他们尊崇佛教的做法也一并带到了中原地带。

前面说的孝文帝的改革很多地方的评论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说出来也就是供大家参考而已,具体效果如何还是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首先我认为这些政治举措很多地方从根本上触动了北魏皇族鲜卑族内部的利益,所以就必然会遭到鲜卑贵圌族的集体抵制,抵制最终结果只能是政圌权的内耗,这点就如同现今的企业一样,领导者改革董事会,一旦触动董事们的利益,董事们绝对不答应,在企业内部就会不稳定,不稳定的企业说什么竞争力就纯属扯。

所以孝文帝的改革在推行了短短的半年后就遭到了以太子为首政治势力的全面抵抗,提倡文治没多久的孝文帝就被迫开始了他的武治。

公元494年8月,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

这位太子比较肥胖,胖子就比较怕热,自从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后就一直受不了洛阳炎热的天气,见天的想着好好的在北方待着干嘛跑到炎热的洛阳来,这一热心里就有火。火气越来越大的太子就开始埋怨老爹的行为,诸如衣服啊、管制啊、分配啊等等,孝文帝一出门,这胖子太子感觉机会来了,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回老家去避避暑。

要说这太子可能还真没什么别的想法,具体是不是想跑回去联络不愿意汉化的鲜卑贵圌族一起造圌反不得而知,反正是逃跑这事是干了,但是没跑了。

按说皇帝不在的时候太子监国就意味着这会他最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马都偷出来了带着人跑呗,谁敢拦着,问题就在于还真有人敢拦着,负责洛阳防务领军的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

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别的不说,我敢肯定孝文帝一直就对这个太子不放心,走之前就交代了属下给我看紧点,或者干脆就是暗中指使人鼓动太子造圌反,借机收拾太子连带把那些不服从政治制度的皇亲国戚一勺烩了,从孝文帝爱耍小聪明的习惯看,这个说法到还真确实符合他的性格。

太子殿下偷马后的第二天就很不幸的见到了他的老爹,孝文帝回来了(这速度简直就是等着他闹圌事一样,压根就没走远),见到太子的孝文帝不仅亲自列举其罪,痛斥了儿子一顿,还亲自动手拿棍子通揍了一顿这混小子,自己打完还不解气,还叫来咸阳王禧等人代替自己打了太子一百多杖,直打得皮开肉绽,才拖出门外,囚禁于城西别馆。

太子算是没戏了,不过孝文帝连自己亲儿子都能下这样的狠手,其他的所有蠢圌蠢圌欲圌动的贵圌族都看着胆战心惊,孝文帝这手玩得很有效果。

十月,孝文帝正式举行朝会,当朝讨论废太子一事,太子的两个老师太傅穆亮(鲜卑族,原姓丘穆陵的哥们儿)、少傅李冲(汉人,孝文帝改革的绝对支持者)一齐脱帽叩头请罪。一般说太子犯了这么大的罪过老师肯定是跑不了的,都是你们教的,所以说犯罪的人都应该追究老师的责任,别动不动就“子不教父之过”,大家都把小孩交给教圌育圌部了,做老师的不负责任或是就知道捞钱肯定教不出好学生来,当今的教育制度应该改革。

但是意外的是孝文帝这时貌似很大度的放过了两位老师,其实太子这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可能只有孝文帝自己知道,是谁的责任他也知道,不然依照皇帝的一贯做法压根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危机的人,就这点说太子很悲催。

十二月,废太子元恂为庶人,囚禁于河阳无鼻城(这名听着就丧气),派兵看守,就给些布衣粗食,别饿着就行,看你还嫌不嫌天气炎热。

次年四月,在孝文帝巡幸长安的时候,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发太子又与左右谋反(都这样了还谋反,问题是还与左右,哪来的左右啊,左右都是看守他的士兵,这纯属莫须有和欲加之罪)。

孝文帝得报,居然还故作紧张的急派咸阳王禧与中书侍郎邢峦率人带着毒酒赶赴河阳,逼令太子元恂自尽,时年十五岁,敛以粗棺常服,就地埋葬。

历史的真相恐怕没人知道,但是孝文帝动手干掉了自己的亲儿子这一手还真是显示了皇帝的风采,心黑手辣丝毫不亚于培养他多年的那位冯太后。

以牺牲亲儿子为代价换来了洛阳一带的稳定,连自己亲儿子都能毫不眨眼的干掉,洛阳这些皇亲国戚算是真怕了,北魏的政治中心基本稳定,但是散布在各地的其他传统势力可没这么好办了。

在太子被废的当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就相互合谋,暗中勾结镇北大将军元思誉、安乐侯元隆、抚冥镇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及阳平侯贺头、射声校尉元乐平、前彭城镇将元拔、代郡太守元珍等人,阴谋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起兵叛乱。

看看名字就知道,这伙人全都是鲜卑贵圌族,而且全部都是封疆大吏,这些人要真是合起伙来造圌反,北魏孝文帝这皇帝也就别做了,因为剩下他能直接管辖的地儿就没多少了。

造圌反的一群哥们儿计划得很好,但是一个核心出问题了,这帮家伙对自己缺乏信心,担心就凭这哥们儿几个影响力不够大,最好能拉个真正的皇室王爷一起参与,出了事也有人扛着,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王爷身上:阳平王元颐。

真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打听过这位老兄的真实想法和作为,也没仔细论证这哥们儿靠不靠谱就把哥们儿几个的计划合盘推出,按照他们的想法,咱们大家一哄而上就能把你推举成北魏皇帝,这事何乐而不为,但是这个阳平王元颐也不是傻圌子,你们能推举我当皇帝就也能推举别人当皇帝,而且我还得冒着被砍头的风险,仔细衡量后还是觉得这事虽然很有诱圌惑,但是风险更大,不太划算,阳平王元颐决定告密。

得知这伙人的计划后孝文帝很紧张,他也知道这伙人要是真乱起来北魏基本就完蛋了,最少也是他这个皇帝完蛋了,赶紧找来死党任城王元澄商量,面临这样的局面,两人一合计,一致认为必须快速消灭这伙势力,这事必须快刀斩乱麻,只要干掉的挑头的,剩下的就好办。任城王元澄亲自带兵出征,倍道兼行,经雁门往北直趋鲜卑贵圌族的大本营:“平城”。

孝文帝的死党任城王元澄很给力,马不停蹄的直扑平城,到了平城时城里一点反应都没有,直接被元澄出其不意的先接管了所有防务,而后在全城以皇帝的名义先召集了所有官员,明告大家最好好好听话,不然大祸临头,我的大军已经来了。

以穆泰为首的一竿子贵圌族这会还一点都没准备好,瞬间就傻了,无奈之下仓促间组织了数百人试图进攻,几百人对好几万,结果想都不用想。穆泰、陆睿等百余人下狱,叛乱消停了。

这个任城王元澄还确实有两下子,孝文帝也为有这样的死党而庆幸不已。关于参与动圌乱的哥们儿几个基本全部被孝文帝干掉了。

随后,孝文帝通过线报和资料发现基本上留在平城的鲜卑旧贵圌族多数都参与了这次叛乱阴谋,这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虽说大逆不道,但是也说明鲜卑旧贵圌族大部分都对自己的汉化改革会有意见,这种矛盾不处理好早晚还会出问题,改革还是得考虑变通一下,有了这样的考虑说明孝文帝多少还是有些政治能力的。

孝文帝的武治(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49)

太和二圌十圌一圌年(公元497年)正月,孝文帝改立皇子元恪为太子。

同时,迫于群臣的压力不得已做出了让步,人性化的以鲜卑旧贵和北方各少数族酋长不堪暑热为由,允许他们秋天居洛阳,春天还回北方部落。当时人们给了这帮子鲜卑贵圌族一个比较到位贴切的说法:“雁臣”,春去秋来的。

其实,这些贵圌族们这样多来回跑跑省得在一个地方形成势力也挺好。但是总跑来跑去的,这些人多少也有点意见,一年之中没事干净在路上折腾,这种事一年来一回还成,每年都这么整两回确实很烦。

但是这回聪明的孝文帝马上就在这些人还没想好怎么折腾,就给这些人找出事来了,都别闲着了,去打仗吧。高调再次宣布了准备远征南方,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都给我出去拼命吧,省得你们在家没事净想着叛乱。

太和二圌十圌一圌年(公元497年)八月,孝文帝亲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引兵直趋襄阳,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的来了。

自以为很牛的孝文帝再次过了把瘾,带着近百万的军队出来耀武扬威,确实很拉风。兵至赭阳,看看这小城犯不上我亲自动手吧,留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袭比较大的城市“宛城(今天的河南南阳)”,确实很厉害,而且当晚就攻克了宛城的外城,威风八面,孝文帝很得意,这一晚睡的很香。

先得声明一下,在北魏玩迁都、玩雁臣的时候南朝也没闲着,南朝没玩这个,人家玩的档次比较高,玩改朝换代,这会刚轮到齐朝当主角。

要说那会中国确实够乱,北方不停的动荡,南方也没闲着,没几年就换个皇帝,换个朝代的,反正都乱,一起乱吧。

当时的南阳太守是齐朝的房伯玉,这哥们儿比较有种,外城破了就在内城拒守,扎着跟就和你干到底。

为了彰显自己的英明神武和大度,自以为是的孝文帝派人对房伯玉说:“我这次来,是决心荡平南方,统一全国的,不会像以前那些老大们那样的春来冬去的,我这回要是不把你们都收拾了就绝不回去。

你这小小的宛城首当其冲,肯定你是抵抗不住的,你看你,我这还没几下子,你这外城就挂了吧,照我这势头估计彻底平定南方最多一年(孝文帝很给自己留退路啊),少了也就一个月的事(这话很像日本人说的)。你要是识相点就赶紧投降,投降就封侯,不投降就砍头,就这么简单,你好好想下吧。

孝文帝想着前几任北魏皇帝都那么威风,今天换成英明神武的我,那不是更厉害啊,多么复杂的国内局势,那么多跟着我爷爷我爹身经百战的老臣都被我玩的团团转,我简直就是古往今来勇武第一、谋略第一的皇帝啊(这话很象东方不败说的)。

古往今来勇武、谋略第一的孝文帝没想到自己的那一套在这不太好使,不识时务的房伯玉居然没搭理他,还敢率众坚守。而且更可气的是,在我的亲自带领下,百战百胜的北魏军居然攻了好长时间一点效果都没有,孝文帝百思不得其解,这事很难以理解啊,不就这么个小小的宛城吗?

更为苦恼的是英明神武的我居然毫无办法,不过孝文帝是个聪明人,既然不好打那就不打,留咸阳王禧等人继续攻南阳,自己引兵又跑到更小的城市新野,这硬骨头你们先给我啃着,我先去收拾好打的,不幸的是自认为很厉害的孝文帝很悲催,到了小城新野居然也遭到“齐”朝新野太守刘思忌的顽强抵抗,一直干到十月,不可一世的北魏军队在英明神武的孝文帝的亲自带领下居然连个小小的新野都没拿下来。这很不给孝文帝面子啊,孝文帝这会憋火憋大了。

要说这阶段南方虽然也自己和自己没事不停的掐,但对于北方少数民圌族的挑衅,基本上还是能一致对外的,要不也不会经过多次的战争,南方甭管是那朝那代还都能抗衡来自北朝不断的攻势,同时尽管是皇帝经常换,但是手下这帮大臣基本都很稳定,换来换去的还是这么些老人,也就等于董事长常换,但是总经理往下的中高层却非常的稳定,这也是南朝相对稳定的基础。

但是历史有个奇怪的怪圈,越是稳定的地方也就是越容易出现问题,而且一出就是大问题,面对北魏强大的军事压力,历经动荡的南朝内部出现了问题。

十一月,南齐韩秀芳等十五将集体投降北魏,貌似不可一世的孝文帝才算是取得一次胜利。

有了一次胜利后北魏军队士气大振,干到第二年三月时,北魏终于攻占了南阳、新野、南乡等郡,刘思忌被杀,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房伯玉被迫出降,很悲壮。

士气大振的北魏大军在邓城再次大败齐朝援军,斩首、俘获二万余人。孝文帝很兴奋,乘胜率众十万围攻樊城。貌似这就一帆风顺的一统天下了。

但马上在涡阳这个樊城的外围小城,孝文帝领衔的北魏大军再次遭到闷头一棒,北魏军大败,一万多人被圌干掉,三千多人被俘,军资器械财物损失上千万。齐朝军队借机稳定住了樊城的防守,也正是这次战役成了整个战役的转折点,双方都被迫在樊城进入战争拉锯战,谁都没多少力气干下去了。

九月,齐朝的齐明帝挂了,得到消息后的孝文帝赶紧宣布:“礼不伐丧”,算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双方暂时和解,经过这场战争孝文帝多少知道了这世上很多东西他还是左右不了的。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一月,当初不可一世出征碰了一鼻子灰,憋火憋大了的孝文帝回洛阳了,第二天,就把在南边的种种不顺带来的郁闷发泄在留守的大臣中,没事找事面带怒容问责留守的任城王元澄(这个可是他的死党):我这走了没几天,你们就不把我说的话当话是吧!这洛阳城里怎么还有人穿着鲜卑衣服!口气非常的严厉。真是搞不懂这孝文帝是不是鲜卑人,不知道的还真能认为这是个汉人皇帝,而且还是个汉人愤青皇帝。

倒霉的任城王元澄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大圌爷的,人家穿什么我哪管得着啊,你又没说严令禁止穿鲜卑衣服,而且就算你说严令也不一定都能遵守啊,你还说不许随便杀人,难道就没人杀人了吗?

心里这么想可不敢这么说,任城王元澄深知孝文帝心黑手辣,这可是连亲生儿子都敢杀的主儿,而且他们家族还有可怕精神狂躁的遗传基因。以任城王元澄为首的留守大臣马上全部表示这是我们的错!我们不敢了!皇帝圣明!连这您都看出来了啊!

孝文帝改革的效果到这才算是真正的达到目的,从这会开始就不会有人和他作对了,他永远都是最英明睿智的北魏孝文帝。对于群臣这样的态度,孝文帝多少顺了顺气,他还是老大。

但是这老大要是不顺还真是不顺,还没消停几天,不认他这个老大的南朝“齐”居然不知死活的主动出来进攻了,南朝太尉陈显达督率平北将军崔慧景军四万击魏,而且战无不胜的北魏军队面对羸弱的南朝进攻居然节节败退,孝文帝十分忧虑装模作样地与任城王元澄说:这个陈显达很讨厌啊,是不是我不亲自出马就无法制伏他啊(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孝文帝这会还沉浸在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中)?

面对孝文帝的二逼疑问,这位还算是明智的任城王元澄无话可说,很无语,面对这样不要脸的问话确实很难接,任城王元澄瞪着眼憋了半天没敢说什么。

要说这些政治上的事闹闹也就闹闹了,毕竟这是工作,一般男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都能克服,更何况牛哄哄的孝文帝,但是工作之余的孝文帝碰到件更憋火的事,这事出的有点郁闷了。

前面说过一心向佛的孝文帝对佛教和和尚那是一个尊敬啊,和尚们在孝文帝执政期间的待遇、福利甚至打赏都远远高于作战的战士,而且是看好那块地就能在那块地开发房地产,但是就这么一个推崇和尚的人居然被和尚耍了。

孝文帝的老婆皇后冯妙莲居然与冒充宦官的僧人高菩萨私通!这事儿出的简直就是照着孝文帝脸上连扇了两个大巴掌,你最信任的人和你老婆勾搭成奸了!大绿帽子居然是个四大皆空和尚给结结实实的带上了,由此可知北魏时期的和尚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盛怒之下的孝文帝下令幽禁了冯皇后,并将僧人高菩萨及牵线人:宫中执事一同处死。事儿是处理了,但是孝文帝这心病算是解不开了。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三月,家庭生活不如意的孝文帝决定还是把重心放到工作上吧,不顾身体患病又开始了御驾亲征,战事进行的说实话还真给这位孝文帝长脸,北魏大胜,不争气的陈显达大败,北魏军乘胜追奔至汉水而还,齐军十之七八被杀或投水自溺而死,死者三万余人。

胜归是胜了,但是孝文帝自己却病的不灵了,自己知道自己快不灵的孝文帝宣布以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祥为司空,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元)嘉为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与侍中、太尉元禧,尚书右仆射元澄等六人共同辅政。

这个任命再加上之前大权在握的任城王元澄、随军的彭城王元勰,等于这八个人组成了北魏的临时管理班底,从这些人姓氏和官职就能看出来,孝文帝改来改去最终交代政圌权的时候还是依仗这些鲜卑贵圌族,真不明白他这瞎折腾了几年目的何圌在。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四月初一,北魏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时年三十三岁,年轻吧,这点孝文帝也没能逃出北魏所有皇帝的宿命,这个家族改了姓氏还是没能改变短命的传统,不过要真是多活几年的话还真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他们家族基因里都带着一点狂躁自大的家族病史。

对了还得加一句话,孝文帝的遗诏:“皇后不守妇德,恐死后干预朝政,赐令自尽,另择地以皇后之礼安葬。”临了临了也没忘了给他带绿帽的老婆。


孝文帝改革的实际缔造者(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0)

简单说孝文帝对于政治的改革和结果其实就是我上面说的内容,历史上在评论孝文帝的改革时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许,年轻有为、雄才大略等等。

但是在仔细研究了孝文帝在位期间的改革就会发现,很多部分的改革而且是很重要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是发生在孝文帝时期,但是这些改革的时间却是孝文帝时期的初期,也就是孝文帝还是嘛事不懂的小孩期间。

这说明其实孝文帝的改革实际上并不是始于英明神武的孝文帝,真正的幕后奠基人、实际决策者和实施者应该是孝文帝初期代为执政的太皇太后:冯太后。

严谨的说这位才是北魏孝文帝时期政治制度改革的创始者和奠基人,这才是真正的改革框架制定者,孝文帝后期的政治改革也就是给这个框架修修补补而已,具体的大方向和大格局早在冯太后掌权过程中已经明确和实施了,所以我认为历史上倍加推崇的北魏政圌权改革实际上是冯太后一手促进的。

而对于我们的孝文帝说实话,我感觉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把鲜卑贵圌族姓给改了,一个是迁都洛阳;当然还有主持兴建了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和振兴五台山佛教。

可能还是很多人不知道冯太后的功绩,那我就具体说下有哪些措施吧,这些措施都是初期的改革的成绩,和之前我说的孝文帝改革内容不同,但是效用和功绩大家自己看看吧:

北魏早期的基层政圌权组织的构建是基于当时的政圌权需要,针对复杂的周边政治局势,为了加强本来就是以部落为核心的鲜卑族族人战斗士气,在太武帝时期就加大了对各个部落的激励,也就是说太武帝为了增强部落的战斗欲圌望许诺了很多远期利益,比如咱们一起去打某个势力的地盘,冲在最前面的哥们儿所属的部落就能在这个地盘多分点好处这样的激励方案,所以说北魏在太武帝期间基本上是战无不胜,老哥儿几个都玩这命的干,只要敢打可是真给地给钱给地,都很实际,所以老哥儿几个很都有干劲。

但是这样的激励方案在周边环境逐渐稳定后就不太适合了,没那么多仗可打了,没新的地盘供大家分了,不过话说回来也不麻烦,因为大家之前已经获得了很多的好处和地盘,现在就都守着原有地盘过好日子就成。这就形成北魏中期各地宗族坞堡林立的局面,当初的老哥儿几个都各有各的山头,谁都有自己

北魏亡始于孝文帝(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1)

北魏之前的改革都说的差不多了,一切都在冯太后的主持下稳步进行,貌似北魏政圌权也在改革中一步步的走向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下一步也就是稳扎稳打的强国富民就差不多了。

但是关键时刻改革的掌舵人冯太后挂了,也终于轮到自以为是的孝文帝粉墨登场了,憋了好多年的他终于可以一试身手了,要知道哥们儿也很有一套,也不白给,孝文帝一上台就显示了一个年轻人都会犯的通病:急功近利、耍小聪明。

众所周知作为北方的游牧民圌族的鲜卑之所以能立足于中原建圌国,依仗的就是与生俱来的勇武和刚健,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北魏的拓跋氏几任皇帝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北方东征西讨建立帝国,北魏其实就是依靠不断的战争才多次扩大地盘直至政圌权稳定,关于游牧民圌族和农耕民圌族之间的差异和互换有本书叫《房龙地理》说的非常精准和到位,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看下,比我写的好,我这就不多罗嗦了。

在这样强圌暴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政圌权稳定后肯定需要改革,但是改革的核心和前提是必须要稳定统圌治,不管怎么改都是一个目的,维护现有统圌治者的统圌治地位和利益,这个才是改革的实质,不管任何政圌权都一样,包括今天的我国。

不过这句话用统圌治者自己的话说出来就是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富民”,另一方面不能忘本的得巩固军事“强国”;两者兼备才能称得上成功的改革,可以说在孝文帝实际掌权之前北魏政圌权这两点做的还都算行,但是孝文帝掌权后就出现了大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孝文帝掌权做的第一件重要举动:迁都。

迁都的过程不多说了,就先说由此造成的后果,这个得先说下看似不着边际的一项北魏之前的重要政治军事举措。

北魏初年,为了阻止柔然南下,北魏政圌权用起了汉民圌族的老办法,在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今陕西)修筑了长城,并在沿边要害处设置了很多的军事据点,基本上北魏北方的主要军事力量就依据这个几个军事据点互为犄角的分布,遥相呼应,稳稳的坚守了北魏边境,这就是北魏一朝大名鼎鼎的沃野“镇边六镇”。

这六镇镇将都由能征惯战的鲜卑贵圌族担任,镇兵也以拓跋族成员或中原的强宗子弟组成,可以说是北魏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

这个镇边六镇就是北魏防御北方威胁的第一道防线,而且几乎就是唯一一道防线,可想而知六镇的镇兵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而且从战略地位和相互的配置上就能看出这帮家伙的重要性,这帮人都是北魏的职业军人,在北魏朝中他们被骄傲的统称为“国之肺腑”,集体享有特殊的尊崇地位,几乎所有鲜卑世家子弟都以成为六镇边兵而骄傲和自豪。

但是在政圌权迁都洛阳后,随着政治权利中心的南下转移,北方防务因为远离了国家重点而逐渐不被重视,这里的镇将和镇兵地位也随之大大下降,直至被排斥在所谓的“清流”之外,地位下降也就算了,对于这些军人而言,更可悲的是升迁也没指望了。

孝文帝时期优先得到提升的是夸夸其谈的改革家,优先得到封赏的是给孝文帝戴绿帽子的和尚,这两种人在孝文帝时期最受重视,向镇守边防,远离政治中心的苦大兵们就想都别想了。

要说这些都算上也还能接受,谁叫这几年柔然也不敢来打仗了,当兵的不打仗基本就没有很大的提升机会,但是让大家最为接受不了的是慢慢的这个曾经显赫一时,让无数军人荣耀无比的镇边六镇居然成了朝廷发配罪犯的目的地了。

镇将们得不到升迁和重视,只能见天的在边境吃沙子,自然对政圌府是严重不满,同时他们的手下:镇兵们的地位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基本上就是整天和谪配的罪犯和俘虏为伍,再加上塞外的柔然部落还时不时小规模的来骚扰一下,这些曾经的国之骄子现在已经成了朝不保夕的朝廷弃儿了,国家一直倡导的强国富民的改革对他们而言只是降低了他们的待遇,可想而知这帮家伙会怎样,这是北边由于迁都引发的边区军事问题,也就是引发一部分军人不满统圌治的问题。

再说孝文帝进行的另一项改革,重新确定了汉人的门阀士族制度,升迁也好,封赏也好都以这个为核心,家族出身和相互引荐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战功或是政绩,这样谁都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孝文帝规定了八大姓,大力提拔毫无战功可言的文官,从侧面打击了以勇武立国的鲜卑基础,军事不再是国家发展的重心。

政策的导向导致一部分鲜卑大族开始由武转文,这些都是听话的;还有一部分底层没有机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鲜卑族人愤愤不平(不幸的是,这还是一大部分鲜卑族人),他们一向认为这就是对他们的赏罚不均和机会不均等,国内矛盾由此产生,这是制度上的。

再次孝文帝全盘进行了汉化改革,包括姓氏、礼节、服装等等,这个很多地方很让人费解的,汉圌族的衣服就是看着拉风,说实话打仗也好、干活也好都不适用,所以说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倍加推崇的汉服实际上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我们先不说这个民圌族情结,历史的眼光一向就是:存在就是硬道理。不能存活只能证明是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这点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事实却是如此。

汉服说实话还真不如鲜卑的衣服实用性更强,孝文帝这手纯属把汉文化繁琐、没必要的东西又扯回来了,汉文化的精髓是在于他的包容、中庸和忠君爱国等等方面(这个中庸可不是我们很多人现在认为的墨守成规,更为精准讲应该是双赢,可不是什么前几年中国说的无所作为啊,这个大家可以考证一下)。

孝文帝全盘汉化没有找到汉文化的精华,反倒是把汉文化的糟粕学了个十足十,所以说其实孝文帝的改革别说是什么进步了,我个人认为简直就是时代的倒退,这是思想层面上的。

面对国内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孝文帝依然为了满足个人一统天下的野心,屡次发动战争,结果就不用说了,基本都是以两败俱伤结束。

更滑稽和可悲的是作为个人还是因为常年在外征战,老婆结结实实的给他扣了个绿帽子,这事估计更让孝文帝纠结,可以说家事、国事历史上评价很高的北魏孝文帝都没整明白,修身、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不客气的讲这几项孝文帝一项都搞懂。

历史上对于孝文帝的改革评价很高,什么认为他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圌建化,推动了各民圌族的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进步等等。还有的说孝文帝的全盘汉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也是他审时度势不得不采取的改革方略。

其实我觉得都是扯,这种假大空的话听着就腻歪,其实对于当时的北魏政圌权而言,正是孝文帝改革人为的造成了国内两个对立阵营,从地理角度而言一面是以鲜卑贵圌族为主的北方阵营,这个阵营依然以武力至上;另一个阵营是稍南一些的新生代文人阵营,这个阵营文化氛围相对浓郁一下。

两个对立的集团一方是怨圌声圌载圌道的武人;另一方是高高在上的文人,这个人为造成的纠纷是非常危险的。我想这点大家都能看出来,这样的政治结构能不能长久谁都知道了,不说别的,光是军人没有升迁的机会而且怨圌声圌载圌道,这就是国家危机的导火索。

历史是能说明一切的,在孝文帝挂了不久的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北魏就爆发了镇边六镇集体造圌反。北魏由此土崩瓦解,历经几代辛苦征战建立的帝国迅速彻底消亡,其实这就是印证孝文帝改革是否成功的最好结果。

话说回来,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认定了北魏自孝文帝开始的改革实际上就是为了颠覆北魏政圌权,彻底搅乱北魏鲜卑人的立国之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北魏拓跋氏彻底完蛋呢?从后往前想下会怎么?

如果这样想的话,首先是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绝对纯正的鲜卑拓跋后裔,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诡异的政治决策呢?除非他就想看到这个结果,但是这个假设实在是有点荒谬了。

很多人对此的结论是孝文帝从小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对汉文化简直就是顶礼膜拜,这正是印证了汉文化包容和博大精深最成功的一环和实例等等,所以孝文帝以掌权就开始进行汉化改革,其实这都是鬼话和汉文化的阿Q精神。

我想大家可以回忆下我前文给大家分析了孝文帝改革的举措和细节,我认为要真是了解汉文化的话,孝文帝绝不会这样做出革新,正是他没能学到真正的汉文化,或是压根就没学到汉文化的精髓,而只是学到了表面和腐化的一面(吃喝玩乐学了不少,这也是汉文化中最能让人很向往和动心的),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孝文帝执掌政圌权后的愚蠢改革。

那么问题出来了,这些都是谁教的孝文帝?是谁为孝文帝和北魏政圌权设计的这样一个局?当初为什么不教好的?为什么光教这些皮毛?要知道任何一个被赋予皇帝老师的汉人都会以此为荣,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将毕生所学合盘推出,同时能成为皇帝老师的人也绝不是简单的人,不说学富五车起码也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家,这样的文化大家也不可能自毁名声,除非有人授意这样教孝文帝,那这又是谁干的?是谁在设计这个阴谋?北魏究竟亡于谁手?


大名鼎鼎的鲜卑部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2)

北魏亡圌国或许是历史上的一个大阴谋,说到阴谋得先温习一下历史知识,所谓的“五胡乱华”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神秘民圌族“鲜卑”的历史。

这个民圌族在中国历史上以强悍、残圌暴和内乱著称,说白了是个文化相对落后、武力至上的一个野蛮民圌族,凭借着卓越不凡的尚武精神也曾经建立了很多威震一时的政圌权,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整个民圌族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说是融合进了汉圌族,也有的说迁移到别的地方了,反正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显赫民圌族“鲜卑”在历史上算是无影无踪了,我得先温习一下这个民圌族最繁华最强盛的时代变迁。

最早的鲜卑部落在中国的东北部,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的鲜卑山,所以就叫鲜卑族,简单吧。

名称虽然简单,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一带诞生的游牧民圌族历朝历代、生生不息的对中原地带觊觎不已,这点真的很是让人难以琢磨啊,在强汉时期之前统领北方广袤地盘是强大的匈奴,但是后期被强中更有强中手的汉帝国打得满地找牙四处乱窜,最后被迫一路向东整个迁徙到欧洲去了。

匈奴走了之后才有了鲜卑民圌族的西迁,鲜卑占据了匈奴退出的广大西部空白地区得以壮大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十多万户战败的匈奴人为了生存和逃避汉帝国的追杀也自称鲜卑,集体加入了鲜卑族,更是壮大了鲜卑族整体实力。

得到壮大的鲜卑族后期更是一路向西,顺着俄罗斯和蒙古大草原一路延伸到了我国的青海一带,在这生根发芽,最终散布在中国北方大大部分地区,五代时期北边大部分政圌权都是鲜卑部落的分支。

东晋时期鲜卑部落空前强大,同时,东晋朝廷的软弱和内斗使得中原对北方逐渐的失去控制,鲜卑各个分支不约而同的从各个方向集体涌圌入中原地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同根同源的各个鲜卑部落在获得了很多既得利益后,马上就开始了为了争夺中原地区利益和各自的地盘的控制权大打出手,鲜卑分裂。

先说下之前鲜卑各族的分布情况,在西晋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部落性质很原始,大部分都是以酋长姓氏来命名的:

东鲜卑: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散布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有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这个很神奇,由北向南的跨度有点大,具体无从考证,要真是有瓜葛的话,依照金庸先生的说法那中国的神奇功夫合着都是人家鲜卑族首创的。

慕容部创立燕国,史称前燕,但是没几年就亡圌国了。

随后在公元384年,燕国皇族后裔慕容垂(这是个牛人)复国,再次建立燕国,史称后燕。这个后燕在被同样是鲜卑族的拓跋氏北魏击溃前就已经被汉人冯氏篡国,可以说已经不是鲜卑国家了,只是名字还在沿用而已。

同时另一拨姓慕容也建立了一个国家,史称:南燕;命运和后燕一样,也被强悍的北魏所灭,显赫一时的慕容家族大部分都进了北魏当官,后期慢慢都融入北魏,也有可能跑到江南一带练武功去了。

宇文部之前与高句丽通好,但被慕容皝的前燕给灭了,后期,随着燕的灭亡同样融入了北魏。这帮人比姓慕容的强,之后还屡出名人,居然又把北魏折腾挂了,还成立了北周。最后不幸的是被更牛的人杨坚所篡,成立隋朝。

但是宇文部落依然活跃于后期的隋唐时期,包括李圌世圌民的名臣宇文士及和干掉隋炀帝的宇文化及等等。而且宇文部落中的分支迭刺部还是后来契丹创始时期的“契丹八部”之一,应该说这一脉是生命力最强的一只鲜卑部落。

以上就是历史上俗称的东鲜卑各部落。

另外一只被称为北鲜卑:拓跋氏和柔然;这就是之前说的一路向西落脚在内蒙古一带的鲜卑部落,最突出的就是我说到的北魏拓跋部和见天和他们掐的柔然部落,奇怪吧,这两死敌居然还都是同祖同宗,可见最可怕的敌人还真不一定是外人,往往就是自家人。

北魏就不多说了,强悍的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经过不争气的孝文帝改革后没几年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再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甭管姓拓跋还是改姓元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拓跋氏世仇柔然于北魏多次交战,双方算是互有胜负,大的方面貌似柔然没占到多少实惠,和北魏耗尽了实力的柔然后来被突厥系民圌族击败,溃败后分为南北两支。

南支据说又逃回了东北辽河上游,也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成了契丹室韦部落的祖先,这个室韦部落我在“九华山篇”中提到过,当时还不怎么出名,但是后来很出名,因为他们据说就是纵横天下的蒙古人的祖先之一。这也算很牛的一支,但也同样失去了鲜卑民圌族的名称和传承。

这是北边的鲜卑各部落。

剩下的就是最能跑的一支,西鲜卑:这一个分支应该是最神奇的一支,也是从东到西跑的最远的一支,也是一支基本没有完整族姓的一支,同时这一支最为庞杂,要想理清楚相互间的关系还真挺头疼的,由此可见跑得越远的都是没多少势力的,没能形成稳定的氏族部落,所以被排挤的一路向西而去。

先是当初燕国的慕容皝的哥哥因内部争斗,率部从东北一路迁到青海东部,看似很能跑吧,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一路上都没人收留他们,只能那偏远往哪跑,但是在这一带定居发展后就扬眉吐气了,后被称为“吐谷浑”,大名鼎鼎吧。

这个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了现在青海、甘肃、新圌疆南部、四川西部这一大片疆域,和当时包括隋、唐等各个强悍势力鼎足而立,丝毫不落下风。

同样也是盛极而衰,在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被当时受到唐朝暗中支持的吐蕃攻击,吐谷浑灭亡,皇族同样不知所踪。

另外这一支不知名的在迁徙中不断的和沿途各个游牧民圌族融合,其中与匈奴混血后代称为“铁弗”,这是个非常强悍的部落,后来建立夏国的赫连勃勃就是铁弗人,不幸的是这个民圌族和传奇般匈奴一样,被北魏干掉后彻底的在中国历史中消失了。

还有一部分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公元383年,在现甘肃榆中一带成立秦国,史称西秦。公元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后秦击败,乞伏乾归帅残部投奔南凉。公元409年乞伏乾归重建西秦,公元431年西秦又被赫连氏的夏国所灭,同样不知所踪了。

另一个重要的部落秃发氏(这个姓氏很有点意思,可能祖先就不长头发吧)最早应该和拓跋氏同源。公元397年,后凉的秃发乌孤叛变独立,建立南凉。公元414年秃发氏的南凉被乞伏氏的西秦灭了,秃发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后期就融入了包容同化性最强的汉圌族。

这是西边的鲜卑,这一支比较乱,也是因为不断的迁徙融合后在当时已经不能成为严格意义的鲜卑族了。

看看这些歌鲜卑族的分支就知道这帮子牧民有多强悍,不过其实也就是看着热闹,其民圌族文化极其落后,连文字也没有。然而,他们却有着在草原恶劣环境下生存磨练出来的凶猛性格和天生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五胡乱华中最卓绝的一支。

但是可悲的是,因为本身的文明太落后,建立政圌权后统圌治不了多长时间就被更高文明的汉给同化了,就跟孝文帝一样,都成了一个彻底的汉人,而且还是个不很合格的汉人,这个民圌族随着南下和西进彻底消失融合在各种文明中,当然他们也为了生存和民圌族繁衍做出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努力,包括在中原残忍的大肆屠圌杀汉人,妄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他们民圌族血统的完整性,这种残圌暴行为以鲜卑的慕容氏为最,所以说看过金庸大师天龙八部的人可千万记住,这个慕容氏可还真不向金庸先生描述的那么文化和儒雅,这一支其实就是一群屠夫,最该被收拾的就是他们。

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部落的历史,这个民圌族要是没有出现向北魏这样的强势部落把他们自己个儿给统一整合了还真不好说是什么结果,像之前那样四分五裂的还真挺难收拾,幸好有个北魏的拓跋氏把大家归拢到一起,也正是归拢到一起了后迫切的需要管理和文化才导致汉圌族文明的再次崛起,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往往是得到了后才会失去。


最佳的潜伏(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3)

首先这个阴谋是我猜的,其次故事情节是我自己编的,但是我自己觉得这个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我觉得这个结果和过程应该是比较符合逻辑的,而且也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史实基础上的,所以大家如果有意见也别拿板砖拍我啊。

先回忆一下之前的事,公元432年,不可一世的北魏太武帝的目光对准了当时的北燕(这个北燕的由来可以参见上一章),北燕君主冯弘自知不是对手,马上对北魏称臣,为了表示自己的赤胆忠心,同时把小女儿送给了太武帝,太武帝高兴的收下了,而且很快这位小冯姑娘就凭这知书达礼被封为了“昭仪”,可以想象还是恨得太武帝宠爱的。

但是在公元436年,收了人家姑娘的太武帝依然穷凶极恶的把北燕给灭了,北燕的皇室由此分裂和逃离,貌似从此这个小冯姑娘也不见了记载。

这种背信弃义、亡圌国灭族的深仇大恨是不是就随着北燕皇室的消亡和这位小冯姑娘一起消失了呢?深藏北魏宫中的同时又是汉圌族冯家的女儿会做什么?这是第一个历史疑问。

再说之后的事,二圌十圌年后的公元452年,雄霸天下、丧心病狂的北魏太武帝终于挂了,挂的很不光彩,被一个宦官太监“宗爱”干掉了,关于这个宗爱《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中的描述为“不知其所以来,以罪为阉人,历碎职至中常侍。”。

这个就非常的吊诡了,一个不知底细、不知由来的人,还因为犯罪被处于宫刑,什么罪不清楚,清楚的是处刑后居然还能进入北魏皇宫,更为神奇的是居然还能一步步的登上了中常侍这样的高官,最神奇的是这位神秘的宗爱还被太武帝封为了秦郡公,种种升迁都非常的匪夷所思而且很值得怀疑。

首先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一个太监要是没有皇帝或是后宫嫔妃的支持压根就不可能在宫中获得权势,皇帝身边的就一两个,几乎是从小就陪着皇帝的小太监,这个可以忽略,剩下的几乎每一个成功的太监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皇帝妃子,那这个宗爱的大靠山会是谁?他的出身和来历又有着什么背景?

另外,要知道在当时的年代,一个毫无背景的人基本上连字都不认识,一个太监能混到国家郡公的地位就说明这人很不简单,起码在一群素质低下的太监队伍(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文盲和半文盲)里绝对属于佼佼者,这样的一个佼佼者就不可能出身很简单,最起码他受过严格系统的教育。这事是第二个疑问。

宗爱的发迹先是得到了太武帝的信任,这个信任绝不是一个简单太监能获取的,同时还在宗爱的谋划和攒到下,精神病人太武帝居然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亲儿子拓跋晃,关于这个太子历史上的评价很高,首先不能断定他到底是不是很能干,但是起码应该是有一定的政治见解,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一个太监会对他如此的仇恨?

史书上可以肯定的是,宗爱其人对这位太子很忌讳,原因不详。在宗爱的谋划下成功的诱使太武帝杀了自己的儿子,历史上的太武帝随后变得更加的喜怒无常,没多久就开始后悔杀了自己的亲儿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那天一不高兴就动手宰了宗爱也说不定,所以宗爱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太武帝,纵横天下的北魏太武帝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挂在一个太监手上了。

再往后,其实很长一段时间牛哄哄的北魏政圌权就实际上掌握在一个叫宗爱的太监手上了。

《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

“始爱负罪于东宫,而与吴王余素协,乃密迎余自中宫便门入,矫皇后令征延等。延等以爱素贱,弗之疑,皆随之入。爱先使阉竖三十人持仗于宫圌内,及延等入,以次收缚,斩于殿堂。执秦王翰,杀之于永巷而立余。”

这一段文字中有一个重要细节:矫皇后令征延等,假装拿着皇后的旨意随意处置大臣,凭着一个太监敢于做这样的事?皇宫里没有后台估计想都不敢想。这是第三个疑问。

以上的三个疑问我大胆的联想在了一起,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当年的北燕小冯姑娘入宫后为了保证家族的基业,拿出了十足十的工夫来迎合太武帝,而且很有情调,尽一切力量来讨好可能让他们亡圌国的这位太武帝,也很快获得了太武帝的喜爱,但是太武帝其人对女圌色并不是很在意,国事为重,这事先放放。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和满足自己的野心,太武帝最后还是出兵灭了北燕,得知故国被灭而且一家老小不知生死后,这位小冯姑娘心里悲痛欲绝,一方面是家人不知生死,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所有努力结果换来的是不可饶恕的欺骗和戏弄,但作为一个小女孩对此还真无能为力,也就在痛苦万分无能为力的时候见到了一位故人,以前的一个冯氏家臣冒死自圌残入宫,这位冯氏家臣的死党入宫就一个目的:复仇!

这位可能的家臣就是抱着彻底破坏北魏政圌权借机恢复北燕故国的目的来的。当时北燕大部分皇室已经逃到了高句丽,但是这帮子北燕贵圌族在高句丽的地盘上表现得很奇怪,虽然是寄人篱下,但依然还是像之前一样的高高在上,对收容他们的高句丽颐指气使,这是历史上明确记载的,一群亡圌国的人逃亡到别国依然能有这样的表现很不正常,除非他们有很大把握很快就能恢复之前的地位。

我的猜想就是他们确实有把握,因为他们派出去的联络人已经给他们带回了希望,复国的事很快就会有眉目。

综上所诉,这个宗爱极有可能就是北燕派来搅合北魏政圌权的“潜伏”,在历尽千辛万苦见到小冯姑娘后,两人开始一步步的设计圈套,先获取权力站稳脚跟,然后把不圌要圌脸的太武帝整疯,只要这人不正常了,就一定能找到机会,但是在计划一步步顺利的实施时发现目前这个太子貌似很精明,得先把这小子干掉,削其羽翼再直圌捣根本。

事情在一步步的按照他们的设计的流程实施,这边看似一切顺利。

但是千差万错的北燕那帮子不争气的皇室子弟们等不住了,在高句丽见天的装老大把高句丽人给惹毛了,你一个亡圌国之君成天装什么大掰蒜啊,高句丽撤走了所有之前安排的接待人员,你们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找吃的吧。

一看高句丽这态度,北燕的冯弘待不住了,无奈身在高句丽,也不知道派出去的潜伏工作状态和进度,万般无奈只好再派人去联系下当时的南朝刘宋,看看外围是不是还有人能帮上忙。

刘宋方面倒是大度,通告高句丽:你把北燕的人都送我这来吧,我接收了。

这下算是彻底惹怒了高句丽人,我算什么啊,想来来想走走,还成天在我这装大圌爷,你那也别去了,就这待着吧,长眠在我这吧,北燕皇帝冯弘一行居然被高句丽人给宰了。

这边潜伏的工作正进行的很顺利的时候听到这个噩耗传来,两人顿时就晕菜了,想了半天直恨得牙根痒痒,这些所有事都是北魏的拓跋氏整出来的,这事坚决不能算完,我们算是家圌破圌人圌亡了,你们也别想好,干脆动手计划颠覆北魏。

急火攻心的宗爱先干掉了狼心狗肺的太武帝,而后开始了对北魏股肱之臣的大清洗,扶持了一个没什么能力的拓跋余当皇帝,想着等着把北魏的能人志士都彻底收拾完了再把你也废了,以报这国仇家恨。

事情到这算是基本成功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北魏的群臣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经过几轮圌大屠圌杀后,以为基本上这就算大功告成了,宗爱动手把拓跋余也干掉了,貌似剩下的事很简单啦,也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冯氏家族的成员趁机复国。

但是也就是这时他们的阴谋败露了,北魏群臣群起而攻之,他们的核心只有两个人,人家是整个部落的队伍,很快,宗爱被人群起而攻的干掉啦,但是出于对冯氏忠心耿耿的宗爱至死都没说出他的同党,宗爱被北魏皆具五刑,夷三族,这三族就不知道是哪来的三族,一个神秘的人挂了,这个人至死也依然不知道他是从哪冒出来的,但是背地里支持他的人却活了下来。

按说这个天大的阴谋到此就算是结束了,天大仇恨的太武帝也被他们收拾了,太武帝的儿子也被他们整死了,而且当初灭燕的主要参与者也都被他们给杀了,这仇报的也差不多了。

但是这事还没完,之前的小冯姑娘在宗爱的力挺下幸圌运的没被发现,小冯姑娘作为一个皇室汉圌族子女绝对很有心计,小不忍则乱大谋,再加上她对于北魏和整个拓跋氏的仇恨简直就是恨之入骨,老爹把我送过来就是讨好你们的,我也做到了,让干嘛就干嘛,甭管你有什么变圌态的要求都一一满足了,丝毫不敢懈怠的伺候着,但就算这样,你们这帮狼心狗肺的还是把我家给灭了,我要是不能把你们拓跋氏整的彻底翻不过来身就不算完,一个宗爱挂了,我就找机会在整出来一个,这仇恨绝对的延续下去,让你们知道背信弃义的后果。


震铄古今的阴谋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4)

当年的小冯姑娘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身怀家仇国恨的中年怨妇,谁都知道这样处心积虑的中年怨妇会有多么的可怕,在第一个被她寄予厚望的宗爱挂了后,很快她就在宫中发现了另一个值得培养的新人,这就是她的亲侄女.    能在北魏宫中见到自己的亲侄女说来颇为传奇,她的小侄女也是因为国破家亡被北魏皇室劫掠到宫中为奴,十几岁的小姑娘一下从皇亲国戚的公主变成了任人使唤的小丫头,可以想象这位小姑娘的心态,好在没多久就遇到了亲人,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姑侄女相见是个什么场景,尔后又会发生什么。    我再做一个假设,老冯太后见到侄女后先是抱头痛哭,随后一定会告诉小姑娘这是国仇家恨,作为冯氏家族的人都有责任记住这个仇恨,而且一代代的传下去,不把这姓拓跋的干掉就不算完,这事从今天起就是我们所有冯氏家族的终身事业。    然后老冯太后开始一步步的培养自己的亲侄女,教她识文断字,教她掌控权势,甚至教她讨好男人,总之教了她一切能成功上圌位的所有手段,小侄女很争气,学得很好,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这位侄女就是后来著名的北魏“文明冯太后”。    随着这位侄女的一天天长大和成熟,老冯太后开始在拓跋氏的子孙中给她寻找圌女婿,所有的前提必须让这个小侄女有个合法的身份才行。    这时期的北魏上下在宗爱挂了后,群臣就一直为了推举谁当皇帝见天的争论不已,最后还是在老冯太后的指使下公推了十二岁的拓跋浚登基,北魏文成帝。    之所以能推举他就是因为只有他接受了老冯太后的暗示,也就是说同意了和小侄女的联姻之约,小侄女顺利的嫁给了十二岁的小孩文成帝。    老冯太后经历了很多,特别是看到了宗爱的功亏于溃,老冯太后谨慎的告诫小侄女一切都不能着急,什么事都得一步步的走,凡事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动手,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结党,除了皇宫里的人,最关键的是必须拉拢朝臣,鲜卑人靠不住,这事必须的拉拢现在不得势的汉人世家才行,小侄女很听话,果然按照姑姑设计好的路线一步步稳稳的获取了北魏的最高决策权。    公元465年,北魏文成帝挂了,年仅26岁,至于这位文成帝的死因就不推敲了,反正这位北魏皇帝很憋


和尚不能吃肉啦(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5)

以上部分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魏孝文帝的全部故事,我相信通过我的描述大家对这一段的历史肯定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危言耸听,我说的都是史实,而且也都有史料依据,实在没有依据的事我会按照年代和当时的其他佐证来推论,实在找不到的我才会猜,相关于冯太后的故事就是我猜的,不过相对于史料我更相信我猜的,因为我觉得那更符合逻辑和常理。

北魏一朝虽然内部斗争不断,但是对佛教的推崇还真是几十年如一日,而且是自上而下,除了那个威名赫赫的太武帝以外基本都是崇佛的,可能这也和他们的民圌族有关,鲜卑民圌族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和杀戮两个字分不开,各个政圌权都是建立在大肆屠圌杀的基础上,为了维护他们的统圌治就必然需要找个宗教来给民众一个说法,或者说简单点就是愚弄民众,佛教在这个时期可以说及时、谄媚的逢迎了他们。

我不知道源于印度的佛教开始是什么样,但是在中国,起码是在这个时期,佛教讨好权圌贵的嘴脸暴露无疑,作为统圌治者的鲜卑贵圌族也投桃报李的回应了佛教,佛教事业空前的繁荣,更远胜于太武帝灭佛之前。

形容一下吧,在当时的北魏,神图妙塔,对峙相望,京都内寺庙上百所,僧尼三千余,除了“冠于一世”的云冈外,还有号称“天下第一”的永宁寺,“京华壮观”的天宫寺及五级大寺等等,兴盛吧。

同时,这个期间整个中国佛教界发生了好几件影响后世的大事,到今天仍然在影响和尚们,一件件的说吧:

首先是营造佛窟,公元452年(兴安元年)底,当时的北魏文成帝颁诏各州县许立佛寺,准许剃度出家,并亲自为师贤等高僧剃发。而且还在僧侣的建议下,于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西北约三十里的武州山南麓,开凿五所石窟,每窟中雕凿石佛像一座,像高达六七十尺,这就是今天著名的山西云冈石窟。

之后的孝文帝将国家政治经济中心转向洛阳后,佛教方面也是再接再厉,再次在洛阳开建洛阳龙门石窟。

北魏所有的雕塑艺术,都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可以说这种表现形式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特别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影响。

皇家出面组织的建造背景绝对代表了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也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观赏旅游项目,这些地方对于今天,是旅游胜地,但是当时可不是这样,皇室为了营造这样巨大的工程,在全国征集干体力活的人和工匠,劳苦大众没少为此受罪,这里面只有一种人因为此事获得了实惠,就是在这个时代啥也不干的和尚。

相比于中国的北面在大力营造佛窟和推崇佛教,对立的南边也没闲着。

公元501年齐朝的权臣萧衍宣布举兵,在江陵立其弟萧宝融为帝,称齐和帝。

随后萧衍率兵攻入建康,杀了当时的齐帝萧宝卷。

也就一年来时间吧,权臣萧衍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于公元502年成功篡位,建圌国,称为南朝“梁”,萧衍史称梁武帝,南边的“齐”挂了,“梁”粉墨登场了。

之所以要说到南边的梁朝,因为当时的梁朝对佛教的推崇丝毫不比北方差,只比北方更有力度,这点我就想不明白了,当时南北朝两边都不想着怎么统一国家,不比着发展军备和国力,倒是在这方面很有点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啊。

这个梁武帝萧衍也很是崇尚佛教,而且为了以身作则帮和尚们捞金,还创造性的三次舍身同泰寺出家,让国家掏钱赎身,这事你玩一次就算了,动不动的就来,这不就是变相让国家把钱给和尚们花嘛,一个皇帝玩这一手有意思吗?你要是真的一心向往佛教就放弃皇位干脆出家去,四大皆空多好啊!还能千古留名,所以说这事从里到外都透着虚伪。

在他的表率下,梁朝上下对于佛教那是一个毕恭毕敬啊,整个梁朝的僧侣旗下的商号都不用赋税,而且是只要是和尚的所谓寺产都不用给国家纳税,直接导致近一半的户口都记在僧侣名下,国家的钱都给和尚们花了,要是真的谁来打你了,和尚们要是能给你找条出路那才出鬼,和尚们绝对见风使舵,谁当权、谁有钱就和谁玩。

关于这个梁武帝的精神病举措就说到这,后面还会讲到。但是也就是这么一个稀里糊涂的梁武帝却干了一件影响至今的决定:规定了和尚不准吃肉!

信佛之后的萧衍为了表示虔诚,首先自己不近女圌色了,至于吃素那还真是他之前的生活习惯,但是现在这一项也成了信佛的必修课,不仅他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还严格规定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

这个规定比较搞,不知道神灵们是什么意见,他自己吃素就算了,连佛祖、菩萨这些大神也得跟着吃素,佛祖们的在天之灵不知道会不会怪圌罪啊。不过在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国内一片反对声,最后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来祭祀,也算给佛祖菩萨们个交代吧,有个样,您们凑合着享用吧,萧衍很霸道。

对了,普及个小知识,最早的佛教中的荤腥,不是指肉食,本义是指指葱蒜类辛辣的蔬菜,因为这些东西吃了比较过瘾、给力,就如同四川的麻辣烫一样,怕和尚吃惯后,摆脱不了,不能做到真正的四大皆空,所以这些东西给禁止了。也就是从这位梁武帝开始才特指肉食。

这可是事实,明告诉大家,在印度和国外的很多和尚是可以吃肉的,而在佛教刚入中国的时候也是可以吃的,和尚不能吃肉就是从南朝的梁武帝开始,原因很简单,这个梁武帝从小就不喜欢吃肉,也就是一素食主义者,所以说千万别听信什么不杀生才不吃肉的鬼话。

和尚不吃肉始于中国梁朝!

和尚不吃肉就是因为当时皇帝不吃肉!

这个规矩不是和尚们自己定的,千真万确是当权的皇帝定的,和尚们为了逢迎皇帝,欣然接受,并写进了戒律!

现今天你要是看见外国和尚吃肉可千万别见怪,因为就是中国的和尚不吃肉,再大点就是受中国影响下的亚洲汉文化圈包括什么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的和尚也就跟着不吃肉了。

最后还有一件事交代一下:

与这个期间佛教的声望和气势相比,该阶段名僧不知道为什么很是少见,倒是南朝那边冒出几个,但说实话也都不是非常的知名,而且其作为没一个能和当时佛教的盛况相提并论的,反倒是反面教材出了几个名僧:

首先那个给鼎力支持佛教的孝文帝结结实实扣上绿帽子的大和尚就不多说了。

说另一个更出名的: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冀州僧人法庆领导了大乘教和尚信徒反叛,公开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

和之前造圌反的和尚一样,大旗一挥,一时间应者如云,该举措得到了积极活跃在北魏各地的和尚的呼应,和尚脱下僧衣拿起刀枪就开始明目张胆的造圌反了,而且还是造的一贯支持他们的政圌府的反,和尚们的觉悟很高,说白了就是和尚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干嘛非得见天的看着政圌府官员的脸色吃饭,咱哥们儿几个自己当政圌府得了,反正咱们有的是信徒,但是他们忘了他们率领的还真都是一帮子光知道吃饭懒得干活的主儿,动嘴皮子忽悠人他们在行,动刀枪玩真的他们不灵,造圌反没几天就被北魏政圌府干掉了。

不过,非常奇怪的是北魏政圌府也没因为这事吸取经验教训,可能这也和当时的北魏政圌府集团的管理已经不灵有关系,也是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北边的边境就接着乱了。这就是和尚干的事,说狼心狗肺可能有点过分,起码是忘恩负义是有的吧。

这就是在这个期间中国佛教界发生的大事,基本就这么些,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自己在总结一下。

对了,还有件对佛教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金庸大师和诸位以武侠起家的大师们影响很大,就是太和二圌十圌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诏立少林寺,供西域沙门(著名的达摩祖师)所居。这闻名天下的少林寺也是孝文帝命令建造的。

值得敬佩的大和尚(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6)

在东晋一直到南北朝的中期,可以说是中国整个佛教界发展历史中最为动荡和惊心动魄的时期,这期间,佛教从无比繁荣到瞬间跌落再到兴旺,这种瞬间的巨变居然反复了好几回,整个过程比坐过山车还来得惊险激动。

最兴旺的时候,无论是从业人员数量还是寺院的规模都可以让所有的历代和尚对这个时期心驰神往,佛法的兴隆和昌盛都让这个职业充满了希望和荣耀,但是,比较难堪的是这期间受到无比推崇的大和尚们还真是没干出什么能光宗耀祖的事来,大部分和尚从事这项职业都是为了不干活或是逃避徭役、兵役,这些本来就是社会负担的混混集体混进入佛门,也在这个时期让和尚这个职业和队伍变得象今天一样复杂(今天的和尚同样大部分都是游手好闲的主儿)。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整体素质不灵,但还是有个把极少数和尚坚守了戒律和坚持了自己的信仰,这些极少的和尚能够出污泥而不染就说明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是有信仰和决心的,也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也正是有这些和尚的存在才让佛教在中国得以发展和生存。

这些值得尊重的大和尚不仅自己在坚持信仰,而且还为了佛教的建康发展不遗余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微薄,但是还能看到。

之前说的关于坏和尚的劣迹我看到了,当时这些高僧们也看到了,其中一位就是这个时代最值得尊敬的大和尚:“道安法师”。

关于这位道安法师的身世因为和本文关系不大我就不多罗嗦了,但是这位大和尚确实太牛,不仅给佛教今后的发展定义了模式,而且还为佛教制定了发展框架,这是一位佛教界真正的泰斗级大师:

就是这位道安大师最早给佛教所有和尚下了个发展的规范,最早提出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佛教发展纲要,从此之后,这句话就成了佛教发展的黄金定律。

说实话,这句话简直就是一句点破天机,从此全中国所有的和尚拨云见日般的一下就都明白了以后该怎么做了,和尚们就此就有了定心丸和主心骨了。

道安法师的话虽然很直白,但确实很精准,佛教的发展确实必须和国主结合,这里我没有一点的贬义,这是发展的基石,同时,道安法师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不断的试图规范佛教发展环境。

中晚年一直活跃在长安地区的道安法师,深深的意识到佛教发展过快带来的后果,佛门子弟良莠不齐,人员混杂,素质极差等等,要想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必须规范和精简这支队伍,任其发展必然会遭到政圌府的严厉打击,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说道安法师确实很牛。

道安法师不仅是看到,而且是说到做到,利用他在佛教界的地位制定出了僧众日常生活方面的具体规范,而且利用自己的关系规定所有的寺院必须遵守,“天下寺舍、遂则从之”。

关于这个日常规范就不多说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道安大师亲自制订的三圌条规范中的最后一条内容“布萨、差使、悔过”,更是对和尚们行圌事方面防患于未然的预先约束,这就是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所谓“清规戒律”的最早版本。这是位值得大家尊重和载入史册的大师。

道安法师很牛,但是这样一个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居然没去过五台山,由此可见五台山佛教其实在当时崇佛的阶段并不是很重要,也不在中国的佛教界占有很大的地位。不过虽然道安法师没去过,他老人家的徒弟可还真来过我们的五台山,下面我就说说当时五台山的各位大和尚:

慧远大和尚(公元334年-公元416年),东晋时期的高僧。21岁时,与其弟慧持一起拜道安为师,精研“般若性空”之学。

太元六年(公元381年),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传法,并创结莲社,提倡念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我们说的净土宗就是这位大和尚整出来的,据说他曾在五台山萨埵崖(这地儿搞不清在哪)结草为庵,弘扬佛法。挨不挨边的反正貌似来过。

昙鸾大和尚(公元476年-公元542年),我之前提到过,北魏人。14岁就出家于五台山的佛光寺,可以说这位算得上是五台山培养的本土干部,在五台山期间终年诵读内外经书,后来觉得这五台山当时没什么发展前途,开始出门遍游名山。

昙鸾在洛阳遇到印度的大圌法师菩提留支,据说相互交流后法道大进。对了,也是这位道行很深的大和尚为了梦想长生不老还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道教。

昙鸾和印度人沟通后据说法力大涨,从此后广行教化,注释经义,行医治病,经过四处转播后名声大噪。海外扬名,镀了一身金的昙鸾大和尚最后还是回到北魏,魏主圌尊其号为“神鸾”,敕住并州(今太原)大岩寺,晚年移住交城玄中寺。这位大和尚只能说起源于五台山,也算挨边吧。

灵辩大和尚(公元477年-公元522圌年),幼年出家于悬瓮山(今太原天龙山),这位比较专一,专研《华严经》。

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顶戴《华严经》到五台山,行道五顶之间,足破血流,曾无少怠。后来据说悟通了“华严法界七处九会”。从此誉满北魏,被后来的北魏孝明皇帝请于式乾殿,宣讲佛法。

后又回到五台山,这个应该是五台山出的第一位比较厉害的大和尚。

同时他还是佛教史上注疏《华严经》的第一位高僧,这个很重要,虽然后期也有很多的大师也都纷纷开始注疏《华严经》,但是我觉得可能只有这位大师在注疏的时候完全没有杂念,也就是说毫无功利心的注疏,这才是真正的《华严经》。

法聪大和尚(公元468年-公元559年)南阳人。8岁就在襄阳景空寺出家。自小精心苦修,穷研经论。25岁就来到五台山北山寺,为众僧专讲《四分律》。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解释《四分律》的和尚。也正是他为以后五台山的北山寺戒坛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还得说句题外话,这个《华严经》,全名叫《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在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集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所以就叫《华严经》。我个人觉得有点断章取义的意思,嘿嘿。

《华严经》主要内容是记述佛陀的因行果德,开显出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虽然出于印度,但在印度还真没发挥出它的全部功效(最最重要的政治功效,具体内容我后面会讲到),反倒是在我国还专门为这部经书成立了专业研究所:华严宗。

这个宗派专门研究这理论,可以说《华严经》有今天的地位,还真的跟马圌列主义毛泽圌东思想一样,外国人研究的理论只有到了我们这才能成为中心思想。

同时更重要的据说就是因为《华严经》中论述的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东方的清凉山(这个是后期翻译出来的,我很怀疑这个翻译的目的和真实性),所以也叫清凉山的五台山貌似暗合这个道场的特点,这给日后确定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埋下了种子,所以说这个道场最应该感谢的第一人应该是“灵辩大和尚”,五台山和文殊菩萨都应该牢记这位大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种子终于发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7)

这时期佛教的发展也大概就是这样吧,我们还得回到这位对整个中国的佛教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历史上被评价英明一世的北魏孝文帝和他轰轰烈烈的政治改革上,这个有点寒碜,孝文帝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最终的改革成果,但是“福泽三代”的让他的后世子孙们获益匪浅。


在北魏后期的一个突发事件成了压倒北魏政圌权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这个,我再给大家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孝文帝亲自做主做的几件大事,仔细算下也就是改革了官吏升迁体圌系和迁都洛阳,其实其他的诸如改姓氏、改服装等等虽然也不是小事,但是也就这两件算是比较大的决策了,但是看似不起眼的两件事实际上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

在北魏建圌国的初年,位于百战之地的北魏,为了保住地盘和抵抗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做出了很多还算英明的决策,我总结一下基本就是“北守南攻”。

基于这样的国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在北部边区设立了所谓“镇边六镇”,以六镇为核心构建防守体圌系。这六镇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成立的行政机构,而是是沿着北魏长城而筑的六个军镇,所谓军镇就是以军队为核心的一级行政机构,镇民以军队为主构成,战时打仗,闲时务农,同时允许军人在当地成家等等,可以说就是以军人为核心建立的集后勤保障功能、家属居住功能、服务娱乐功能等等以一切专门为了军人方便而设立的军事基地。

六镇在北魏边界自西向东,分别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

可以说这六个镇从建立起,就确实起到了拱卫北魏安危的作用,起码在六镇正式确立之后,来自于北方的柔然部落的袭扰就无法圌像以往一样长圌驱圌直圌入,基本进入不到北魏政圌权的核心管辖区。

北魏政圌府也为了保障这六镇军队的战斗力,专门派国家最精锐的鲜卑族兵马长年驻守于此,同时,为了激励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斗志,还专门制定了很多优先的升迁制度等等。

这六镇的军人只要干得好就能升官,就能发财,各种优惠政策和荣耀地位在北魏国内自然引发了以军事起家的贵圌族们的高度重视,贵圌族子弟都以能前往六镇当兵为荣,所以这六镇军民也被北魏政圌权统称之为“国之肺腑”的荣号。

但是随着自以为是的孝文帝将重心南迁洛阳后,国家的中心向中原纵向发展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北部的边防似乎不在那么重要了,自然也就会受到了轻视,既然不再是国家防务的重点,随之而来的就是政策落实、后勤补给等等方面先后受到了冲击。

其次迁都后北魏的军队体制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孝文帝一起迁入洛阳的大都为国家的羽林、虎贲等中看不中用的仪仗队,也就是因为支持孝文帝的改革,所以获得的勋贵基本可以和当时显赫一时的士族同列,这样得到的升迁更快。

而且这期间,孝文帝还发起了几次对南朝的战争,通过这些战争后,南方的部分军队获得了更多的赏赐和提升,相反过去一直以为国家依靠的北部边界驻扎部队一直也没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中央直属部队的军人和皇帝身边的文人都能升官发财,我们这些边防军人却啥也不是。

最后就是这帮军人的特殊性,当初为了稳定这些边防军队的军心,朝廷特批这些边镇的军人可以成家,所以很多军人就成了世袭在这地儿的军人,我老爹在这成家,自然我就在这长大,成长在以军事、暴力为核心建立的氛围内,自然从小就受到军事化的管理,长大后直接入伍成为军人,连军训费都省了。

可以说北魏中后期镇边六镇的很多军人都出身于军人家族,这些军人早期还有很多机会获得调防升官,但是失去了重视后就成了彻彻底底的世袭边防军人了,而且最可恨的还是世袭就世袭吧,反正我从小就在这待着也还能忍受,但是我发现我身边的人慢慢的都变成了国家的罪犯和身份不明的人了,国家不重视就算了,居然还把犯罪的人都送到这来,合着我家祖祖辈辈的守卫边区最后就只能和这些人为伍,曾经无比荣耀的“国之肺腑”们很失落,很纠结。

所有的不满和怨恨都会累计,当然累计到一定时候就一定要找方式发泄,这些“国之肺腑”也一样,他们唯一能干的也是唯一会干的就是打仗,那就打仗吧。

北魏圌明帝孝昌元年(公元525年),憋了很长时间的六镇终于厚积薄发的闹圌事了。

首先是沃野镇因为镇将不给大家发粮食为由公开造圌反,其实我估计这个镇将也是为难,朝廷运来的粮食一天比一天少,能节省点就节省点吧,毕竟那么多人等着吃饭,但是手下的所谓镇民(其实都是世袭的职业军人)可不这么看。

这帮大圌爷认为我们祖祖辈辈给国家镇守边关,国家就该给管我们吃、管我们住,大圌爷的,看不起我们就算了,现在连粮食都不给了,我们只会拿刀拿枪打仗,还真让我们去当农民自己种地打粮食啊,再说就算当农民也不能拖圌欠农民圌工工资啊,我们多少还肩负着守边的任务哩!沃野镇首先在镇民“破六韩拔陵”(这个名字很民圌族化,而且一看就知道绝对是个世袭军人家庭出身)的带领下聚众杀镇将,率先扯起了造圌反的大旗。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积愤已久六镇的所谓镇民们一呼百应,瞬间这事就成了整个六镇的头等大事,要知道这六镇当初都是国内精英、能征惯战的鲜卑族世家子弟组成的镇民,打仗那是不用说,和吃饭一样简单,而且个顶个的能征惯战,还都憋了一股子气。

这样的职业军人造起反来,北魏政圌权的麻烦大了,之前那些升官发财的仪仗队和这些世袭军人比起来明显白给,北魏动员了国内大部分军队前往镇圌压都无济于事,眼看这帮“国之肺腑”就成了肺腑癌症了。头上顶绿的孝文帝种下的种子发芽壮大了。

危难之下的北魏政圌权病急乱投医,居然主动联系世仇柔然部落一起夹击这帮“国之肺腑”,同时马上出台改镇为州的政治措施,以希望以正常的政治手段化解矛盾。

这个改镇为州就等于把之前的军事边区改为了国家一级的行政区划,原来这地就是都督、将军、后勤部圌长等等这些军事官员管事,改制后就能军圌转民,就能成为市长、书记、公圌安局长、城圌管队长等等一系列实权部门的官员,还能设立发改委、国土资源管理局等等这样的盈利机构,可以说大把的官职等着落实。

而且可想而知,后面的开发地产、搞活经济等等好事都随之而来,但是要是早点颁布这样的政策估计也还真不会形成这样大的动圌乱,但是这会说这些已经晚了,人家动圌乱后已经自己设立了这些部门,而且个个官封的都比你给的大,都是省长一级的肥缺,打下哪来就是那的最高级行政长官,这绝对给力。

政治手段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依靠军事手段了。

北魏政圌权在联合了柔然后军事进展还算顺利,两下夹攻居然也取得了战事的进展,虽不能说马上胜利,但是起码遏制了这些“国之肺腑”们最早计划的南下攻势。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初,柔然主阿那率十万众,自武川西向沃野,帮着世仇北魏来镇圌压“国之肺腑”了,当然不白来,人家是奔着大笔的好处来的。

柔然部落和这些“国之肺腑”都是老熟人,前几年没少了掐,虽然没得到多少好处,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对方的实力和作战习惯,这会有了内应更得心应手了,柔然的进攻比起仪仗队们的进攻明显效率高很多,“国之肺腑”同时面对两面夹击节节败退,半年后被全面击溃,表面看北魏胜利的平定了叛乱,但实际呢?

我先不说北魏怎么安抚和回报柔然部落的事,只说这六镇镇民动圌乱被镇圌压后北魏政圌权对他们安置的问题,这连着家属在内还几十万的人总不能都砍头了事吧,不砍头的话,问题就出来了,这么多人往哪放?总不能还放在六镇吧,那不等着接着乱吗,想了半天北魏的政圌权决定把这帮人分散的放到河北去,得!原来是山西一带乱,现在这河北也乱了。

要知道这六镇的镇民除了打仗别的还真是什么都不会,到了河北还是一样,你让这些只知道拿刀动枪的职业军人去种地、去做小买卖可能吗?“国之肺腑”们对河北地方的安置接待工作很不满意,接连又有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等镇兵镇将在河北因不满当地的接待和安置工作又接着乱上了。

现在的北魏就等于乱成全国一锅粥,乱的最终结果是渔翁得利,强大的、不可一世的、威武驾驭天下的北魏政圌权由此消亡,分裂成东魏、西魏两个独立的政圌权,说是东魏、西魏虽然还是叫“魏”,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拓跋氏(也就元氏)什么事了,政圌权分别被权臣宇文泰和高欢控制,北魏政圌权到这会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傀儡,而且非常滑稽的是这两位所谓的权臣,一位就是这六镇镇兵的后裔,动圌乱的直接参与者;一位是因为镇圌压六镇叛乱起家的军阀,跟他们干仗干出来的哥们儿;一切的一切都说明这个“国之肺腑”的名号还真不是白叫的啊。

随后没多久,这个名义上的“魏”就彻底消失了,宇文泰和高欢都不是省油的灯,权力稳定后都干脆干掉了北魏名义上的皇帝东家,自己开张做买卖了,北周和北齐应运而生,这就是北魏孝文帝被历史书描写的英明神武的实际改革成果。


东西魏(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8)

雄霸中国北方一时的北魏垮圌台后,初期分离成两个名义上还是“魏”的对立政圌权,分别是高欢领衔的西魏集团和宇文泰领衔的东魏集团,史称“东西魏”。两魏以函谷关为界,再后就演变成了北周和北齐。

其实就实力而言西魏在早期是最大的,因为北魏政圌权的大部分领土和富庶地区都在西魏的控制之下,东魏只是占据了陕西一带而已,不仅小而且穷,不仅随时面临被强大的西魏侵吞的危险境界,而且还面临来自背面游牧民圌族的袭扰。

但是历史的变迁很有趣,往往并不是强大就一定能吞并弱小,危险的环境往往更能激发生存的潜能,也往往更具战斗力和进取心。

所以说强弱只是相对的,还需要看到其中很多的内在因素和机遇,这也可以说里面还真是少不了很多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毕竟成事在天,我先说下从西魏到北齐的历史和变迁。

西魏的实际领导者也是后来北齐的最早的奠基人:高欢;字贺六浑,渤海蓨人(今河北景县)。他的六世祖高隐曾经是当时晋朝的太守,后来的三位先祖也都在慕容氏的燕国当过大大小小的官,绝对属于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

他的曾祖父高湖在燕国慕容宝亡圌国时跟着降附了北魏,跟大部分官僚一样接着在北魏做官,祖父高谧官至北魏待御史,可以说高家到这一代还算是顺风顺水的,甭管谁当权,他们家还都有官做,但是到了高欢老爹这一代就有点背了,高欢的老爹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眼熟吧,就是著名的镇边六镇之一)。

也就是从这会开始,这位倒霉的世家子弟就开始和当初的“国之肺腑”们一样沦为与囚犯为伍的镇兵,而且是从小就在六镇中长大。从他的“字”能看出来,这人虽然是汉人世家,但是经过多年的演变,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鲜卑人,这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

生长在边关,自然就和边关的镇兵们融为一体,一直心怀不满的高欢也和其他的六镇边兵一样积极参与了叛乱,但是很快,聪明的高欢就发现这伙人其实就是一群头脑简单的武夫,而且还都是谁都不服的主儿,见天的就知道瞪着眼杀人放火,偌大的六镇愣是找不出个有勇有谋主事的统帅来,这绝对干不成大事。

为了自己的前程,高欢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后马上见风使舵的投靠了北魏派出的收拾叛乱的名将尔朱荣,并且凭着熟悉镇兵情况和心黑手辣屡次斩杀当年的战友而获得了平叛军队头领的高度认同,从一个叛乱的镇兵成功转型为一个残酷镇圌压叛乱的所谓官兵,所以说很多时候下手最狠的往往不是一直以来的敌人,而且被敌人收买的自己人。

关于六镇叛乱的事前面已经说过了,结果就是这帮被平定的叛兵在被遣送到河北后又接着闹圌事,整得当时的尔朱兆(尔朱荣侄子)很是头疼,这还真成了一个整不明白的烂摊子,就在尔朱兆焦头烂额的时候,狡猾的高欢趁机提出了由他出面去整合这些人,由他出面控制河北的局面,理由是我和对方比较熟(这个理由要是老实人就是搞搞关系稳定局面,不老实的就意味着我能拉拢这些人,至于我能干什么,先干什么,那就只能看我的心情了)。

高欢一提出自己的建议,晕头巴脑的尔朱兆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要说这事还真让人不服不行,谁都整不明白的河北没想到很快就被高欢凭着能力和关系控制住了,局面倒是稳定了,但是这个局面实质就是这些动圌乱的六镇边兵都愿意跟着老熟人高欢了,这些人都转眼成了高欢的嫡系部队,高欢居然又再次成功转型成了这一伙六镇边兵的统一老大,一下就由平叛大头兵变成了拥有几十万训练有素的部队地方加黑恶势力了,这还真是乱世出英雄啊,高欢凭着这一手审时度势的能力绝对能混的出人头地。

有人有枪的高欢觉得河北这地有点穷,待得不爽,决定去山东,说干就干,带着几十万军队就奔山东了。

当时的北魏政圌权上下居然还真拿他没办法,去就去吧。

很有头脑的高欢吸取了之前叛乱的经验,到了山东后首先就严肃了军纪,通过各种手段建立了良好的军民关系,在山东很得民心。

现在和之前相比,高欢是又上了一个台阶了,从一个黑恶势力变成了有人有钱有地盘的恶霸土豪了,要啥有啥,没多久就开始讨厌总想对他指手画脚的尔朱兆,找了个理由就和属下共同推出了一个魏朝宗室: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公然宣布起兵,表示和当时的北魏权臣尔朱兆势不两立,这次是又叛乱了,这次和之前不同,之前的六镇叛乱高欢只是跟着打哄哄的大头兵,现在可是叛乱的老大,可见经过几次动圌乱高欢倒是越来越强大了。

高欢叛乱的队伍虽然人少,但是都是久经沙场的镇边精锐,面对人数明显占多但是面和心不合的尔朱氏联军(这个尔朱氏自从尔朱荣挂了后就分成了好多派系,各个子侄都各霸一方)毫不畏惧,战争很快就以高欢胜利而告终,得势不饶人的高欢趁胜追击,彻底的灭了不争气的尔朱家族,一个家族的时代结束了。

收拾完了尔朱氏的高欢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权臣,基本控制了当时的北魏政圌权。

控制归控制,不过没有想象的那样威风,因为当时经过北魏后期的动荡,国家已经再次成了各方割据势力分割的局面,各地都有自己的老大,这里面,北魏大部分地盘都在高欢手上,再加上盘踞长安一带的宇文泰(这会还是贺拔岳),占据荆州一带的贺拔胜等人,可以说个个都牛哄哄的自以为是,虽然对高欢表面表示服从,但是私底下都各有各的小算盘。

权臣高欢为了平衡各方的势力,迫使当初自己拥立的元朗下台,重新拥立了另一个比较受各方认同的北魏宗室元修为皇帝,即最后的北魏孝武帝。

要说这位孝武帝还真不是一个傀儡,起码不愿意当一个傀儡,没多久这位孝武帝就鸩杀了当年尔朱氏推举的节闵帝(时年三十五岁),又杀了高欢曾经拥戴的元朗,随后又接着干掉了北魏东海王元晔、汝南王元悦等人,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有可能再次被别人推举出来捣乱的北魏宗室子弟,这些手段可以说还真不愧于北魏王室的嫡系子孙。

孝武帝对自己的亲弟兄们毫不手软,但是面对高欢这样重兵在握的权臣时,这位孝武帝就显得有点怂了,还迫于压力纳了高欢女儿为皇后。

当年落魄的世家子弟高欢现在一跃成了皇亲国戚的国丈了,在北魏政圌权可以说是权势熏天。两人但是虽然是女婿和丈人的关系,但是为了各自的权力都恨不得一口吃掉对方,年轻但是心狠手辣的孝武帝在暗中和高欢较劲,不仅从各方培养自己的势力,还大肆拉拢在外的军将如宇文泰、贺拔胜等人,这边腥风血雨中混过来的高欢也是时刻关注着他的动向,双方都在暗中积聚力量憋劲干掉对方。

公元534年,率先熬不住的魏孝武帝经过筹划准备动手了,动手前年轻的孝武帝还是有些顾虑高欢的实力,对外声称要南伐梁国,实际上就是准备就此集结兵马给高欢这老东西来个突然袭圌击。

但是历经磨练的老狐狸高欢可不傻,听到消息后马上汇报孝武帝,自己属下五路兵马共二十二万已经出发,您老不是要攻打梁朝吗?我带着兵来帮你,同时顺带脚帮您清除朝中的奸佞,您老就踏实的坐着,就等好吧,我不仅把外面的势力给灭了,这朝廷里我也帮您一起收拾收拾。

年轻的孝武帝面对这个局面明显经验不足,太极拳也不打了,直接任命宇文泰为关西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还赏赐公主为妻,下令宇文泰、贺拔胜等人马上进圌京支援。同时下诏宣示高欢的罪恶,公开绝裂。

高欢可不是什么善茬,一贯的说干就干,没等孝武帝的诏书过来已经领着人马浩浩荡荡的来了。

同时,孝武帝联络的各方势力也都开始出兵声圌援孝武帝,但是请注意这个“声圌援”,这些人都是久经战阵的军人和政治家,都是老油条,喊得一个比一个响:

首先是宇文泰发檄各地声言高欢罪恶,然后以身作则的从高平出发到弘农“屯军”声圌援孝武帝,但是就是带着人见天的嗷嗷叫不动身,然后派出使臣去各地观察局面和广泛发布动员令,就是自己不出来作战;

贺拨胜也派出军队,屯军在汝水,也是见天的喊着忠君爱国就是不动身。

两个老油条都不动手,很明显就是想着观望观望,都想着等着这两人赶紧掐起来,等掐的差不多了我再出手把两人都收拾了,我就是老大了,年轻的孝武帝面对这么多的老油条还真是挺为难的。

既然都不来!都等着看笑话是吧!以为我自己收拾不了高欢是吧!那我就自己干!等我圌干完了再找你们算帐!孝武帝准备自己干,年轻人就是年轻人,锐气是有,但是明显经验不足。

公元534年7月,魏孝武帝亲帅十万军队屯于河桥,以斛斯椿为前驱列阵于邙山之北对阵高欢。

先声明下,这个久经战争的斛斯椿很牛,而且当初曾经作为尔朱氏的大将和高欢面对面的干过很多回仗,可以说和高欢不共戴天,自告奋勇的请求带着两千兵马趁夜渡黄河偷袭高欢。

孝武帝开始觉得这招不错,但是有人马上就很神秘的跟他说:“现在这紧急关头把兵权给别人,恐生他变。万一这个斛斯椿渡河偷袭成功,那可是灭掉一个高欢又生出另外一个高欢啊。”

这个出主意的绝对是只猪,先不说就给了两千人马,只说就目前的局面,对于孝武帝而言,最好就是天底下全是高欢,控制这样的局势就得让有高欢这样念头和能力的人越来越多才好,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互相牵制,你才好控制局面,你要是等他们统一起来变成一个人的时候就肯定完蛋。

蠢归蠢,但年轻的孝武帝还就爱听,还就偏偏信了这话,愣是没敢动,就这等着高欢过来,这下所有对他寄希望的势力头子们都看清了局面,更不敢轻而易举的与高欢为敌。

高欢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大摇大摆的顺利过河,大军压境的时候,孝武帝再次显示了只有狠心没有勇气的二代气质,听说前面高欢部队如何神勇等风言风语的留言就坐不住了,干脆带着部分宗室王爷自己先跑了,他这一跑,全军顿时崩溃,这位雄心勃勃的孝武帝说实话跑的还真叫快,一口气就跑到了宇文泰那边,关于他的下场我在后面讲北周的时候再说。

高欢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洛阳,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时年十一岁。这边是高欢在洛阳迎立的小皇帝,那边是宇文泰在长安接着拥立跑过来的孝武帝,史称“东西魏”。

西魏崛起(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59)

这一段的中国政局动荡异常,不断的战争、不断的割据,各股势力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说就没几天消停的日子。

之前是收编整合了北方各股势力的北魏和南朝的对立,但是貌似强大的北魏经过“千古明帝孝文帝”英明的改革后没多久就又分裂成东西魏,说的好听点是东西魏,实际上都是被权臣扶持北魏宗室的傀儡政圌权,前面说了西魏的高欢,下面也的说下东魏的宇文泰,之所以要专门讲到这些,因为这哥儿两都对于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往后看就会慢慢明白的。

宇文泰(公元507年—公元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从名字就能看出是鲜卑贵圌族世家宇文氏的出身,但是和东魏的高欢不同的是,这位宇文泰是被个汉化了的鲜卑人,而高欢是个鲜卑化的汉人,历史还真是和当初一起疯狂涌圌入中国的鲜卑各族人民开了个玩笑,最后搞的鲜卑统一政圌权北魏四分五裂的就是这么两个身份颠倒的人。

甭管是汉化鲜卑人还是鲜卑化的汉人都有一个统一的出身,当然这些还是都源于孝文帝的英明改革,宇文泰起家和高欢几乎是一模一样,都起家于六镇造圌反。由此可见这帮子被孝文帝忽视的“国之肺腑”有多厉害了吧。

但是和高欢不同的是,宇文泰从他老爹开始一直到他本人,都是一贯的、坚决的站在叛乱的一方,从六镇闹起,一直干到河北,可谓是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所以说宇文泰和高欢不同,高欢是不断的反叛以保障自己并且还能不断的壮大,宇文泰就很坚持,可见成功的模式很多,关键是你得发挥到极致,不断的反叛和一直反叛都能成功,就怕反叛投降后就死心塌地的。

不过宇文泰比较可悲,不断的坚持的结果就是在战事基本结束后,他们整个宇文家族差不多都打光了,家族中能打的成年男子就剩下他老哥儿一个了,在叛乱烟消云散的时候,无所适从的宇文泰带着家族剩余的老弱病残投奔了地方势力头子贺拔岳,并随着贺拔岳一起盘踞在陇东一带,基本上就和军阀差不多。

没多久,老大贺拔岳就挂了,后起之秀宇文泰果断、利索的接管了贺拔岳的大部分部队,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关东势力。

当时面临的环境极其的恶劣,老大挂了,当初的小弟们瞬间就在此成了小割据势力,形势纷杂,而被宇文泰接管的贺拔岳部队军心不稳,大家还不是很服气这个后来涌圌出的宇文泰,一时半会形不成核心凝聚力,但是这一切都在极具耐心和谋略的宇文泰手里慢慢的转变,宇文泰开始低调的,一点一点的积聚势力、消除异己,这点也得归功于整个中原的政圌权不稳定,没人顾得上这边,也是大环境才能给他这样的机会,慢慢的在自己的地盘壮大和发展。

当时的关东局面大致是这样的:

以宇文泰为首的核心部队也就数千人,但是所不同的是这帮子大部分都是武川兵,就是最早的匈奴人,严格的讲是匈奴受到汉排挤后归入到鲜卑族的那帮子人,所以说这帮人人数虽然少但是战斗力极强,很多时候那句老话“兵不在多在于精”还真是至理名言。

宇文泰就是带着这帮人先收拾了杀了老大贺拔岳的侯莫陈悦,就是这场战役宇文泰凭着精锐的几千人成功收编了侯莫陈悦的好几万人,而且还干掉了背信弃义的侯莫陈悦。

随后再加上收编整合的其他部队,宇文泰的势力在无声无息中一天天做大,开始在关东一带成了名符其实的军阀。

这边宇文泰的做大,那边孝武帝元修这个不争气的皇帝在试图和高欢掰手腕的过程中怂了,还没真动手就被高欢吓得从洛阳一路向西,一口气跑到了关东,惊恐未定的他还带来了由鲜卑族人组成的北魏宿卫禁旅也有好几万人,名义上叫禁旅,实际上就是一群惊弓之鸟,毫无斗志,不过问题就在于这伙所谓的禁军,往往这些残兵败将都是打仗不行,闹圌事可一向不含糊,前线吃败仗往往都会回到后方装大圌爷欺负人。

宇文泰就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尴尬局面,自己手下也就万把人,这下又来了不服管教、见天闹圌事的好几万人,可以说这点比起西魏的高欢而言,宇文泰很惨,高欢的部队不仅能打而且整齐,核心还都是那伙六镇的边兵,宇文泰这边就是一个联合国军,而且可以说军心涣散,各自为政。

面对这样的局面宇文泰体现了天生的统帅素质,首先宣布彻底否定了当年北魏孝文帝的愚蠢改革,恢复了鲜卑旧姓,大家该姓什么就姓什么,大家知道自己姓什么才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的辉煌和赫赫战功,作为后辈子弟更得遵循祖辈的勇武招牌,宇文泰用实际行动让那个忘本的孝文帝见鬼去了。

这个制度一经发布就得到了鲜卑贵圌族的全力拥戴。

题外话:这个鲜卑族的就姓氏而言很复杂,最早的鲜卑三十六国就等于有三十六个王族,象什么拓跋啊、宇文啊、慕容啊都是鲜卑的王族复姓;其次是鲜卑还有九十圌九圌大姓,这是鲜卑平民的姓氏,也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姓氏,说实话我也不清楚,就不多说了,宇文泰首先把这些姓氏都给恢复了,这个举动不管是贵圌族还是平民都很高兴。

宇文泰恢复了鲜卑姓氏只是形式,关键的一点是宇文泰要借助这种种族化的方式整合军队,手下也就三万多人还不是一伙的,确实很头疼。

宇文泰恢复了姓氏后任命了十二个将军管理这三万来人,并且允许部队的士兵中有功勋的都可以姓鲜卑贵圌族的三十六姓,其他的姓平民的九十九姓,当然这个也不是随便想姓那个就姓那个啊,这个必须得跟着你所属的主将的姓氏,就等于主帅的族兵了,要知道这里面还有不少的士兵是汉人,但是宇文泰可以说从军队的管理中彻底的鲜卑化了。

这绝对是对那个英明的孝文帝的颠覆,但是也就是这种颠覆得到了几乎所有主将的拥戴,这等于从姓氏上就认同了军队的家族化,这样的军队几乎成了一家人、家族兵,作战时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几千年后的曾国藩也按照这个方法组建了他的军队,也是人数不多的人就荡平了横行天下的太平天国。

宇文泰的办法看似简单但深谋远虑,首先提升了军队特别是主将的士气和激情,其次把四分五裂的军队整合成一个整体,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每个家族化的军队实际数量都不多,而且核心还是他自己的宇文氏直属军队,这样各个主将就能互相牵制,而不会导致军队将领拥兵自重。

宇文泰很高明,比那个投奔他的孝武帝厉害多了,孝武帝害怕灭了一个高欢再出来一个高欢,宇文泰这一手就是恨不得手下这12个将军个个都是高欢,那样的话互相牵制,他这个头才当的踏实。这也是一直延续到隋朝的所谓府兵制的最早雏形。

之前说的是军队的整顿,军人出身的宇文泰在政治方面是个生手,但是他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听得见去意见,为了保证政圌权的科学性,宇文泰还重用了一批汉人文官,最出名的就是苏绰,宇文泰根据苏绰的建议制定地方官必须遵守的六条诏书:

“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其实仔细看看这六条就知道其实管理好官员也就是这几项,关键不在于总结,而在于执行,在于当权者的决心和态度。幸好宇文泰就很重视这个六条的具体执行,严格规定在西魏不通六条的不能当官。这样的执行力就保证了政治措施的实施,可以说宇文泰还真是说到做到的人,这样的政治、军事天才玩起权势来也一样的毫不手软。在联想到前面说到的年轻的孝武帝跑到了宇文泰这想寻求庇护,直白的说这个头脑简单的孝武帝才真正的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

史载这位孝武帝不仅年轻冲动而且好色,连家族的三个堂圌妹都不放过,名义上封为公主,实际上就是自己的相好,其中一个平原公主“元明月”最受他宠爱。跑到了宇文泰这来自然也得带着心爱的公主,这作为很有皇帝风采。

不过宇文泰更狡猾,充分利用了北魏宗室对孝武帝的这点不满,怂勇跟着一起跑过来的西魏元姓诸王把平原公主从孝武帝身边骗出来给杀了,名义上是消除王室乱圌伦的丑事,实际上就是引发北魏王室内乱。

孝武帝最心爱的相好就这么被圌干掉了,孝武帝大怒,但是吃过一回亏的孝武帝这次没敢有什么大动作,也就是跟疯子一样成天的在宫里弯弓搭箭,或拿刀砍桌案,见天的一副愤青嘴脸。

宇文泰其实就等着这手哩,一听说就马上四处放风说这位孝武帝已经疯了,再接着鼓吹下北魏王室的精神病家族史等等恶劣行径,让大家都觉得人人自危。

然后宇文泰顺应民意的派人把疯了的孝武帝给毒死了,简单吧,史书就是这么记载的。

其实我觉得压根就不这么简单,这就是最简单的政治斗争,盘踞关东的宇文泰要是不赶紧的把这孝武帝干掉,孝武帝带过来的人就会把他干掉,毕竟高欢的事件摆在那哩,这位孝武帝虽说年轻,但绝不是任人摆布的主儿,当初没多少势力的时候就敢于和权势熏天的高欢对掐,现在明显比宇文泰人多势众,等缓过来劲肯定不会容忍宇文泰势力见天的做大,不先下手就早晚被孝武帝下手,这才是核心。

干掉孝武帝后,宇文泰立了那位被暗杀的平原公主的亲圌哥哥元宝炬为帝。

题外话:这件事不仅是魏史记载,后来的北周国史也是这么记载的,借口都差不多,但是一般人都能看出这个借口是没事找事,特别是宇文泰毒杀孝武帝一事基本上所有的史书都是老老实实的写了,可见当时的史书官还是很认真的,当权者干的弑君这么大逆不道的事也基本不避讳,该给这些史官喊个好。


东西魏大战(一)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0)

北魏的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被高欢赶到了宇文泰那,狡猾的高欢为了尽快给自己整个名分,自己做主的换了个听话的小皇帝,赶紧的声称自己这才是正统 ​


东西魏大战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1)

虽然对于宇文泰的主动出击很不解,高欢很纠结于之前的情报工作,但是晕归晕,双方既然都来了就别废话了,都走了很远的路,都本着一口干掉对方为根本目的,赶紧动手,好早点回家洗洗睡了,在这点上双方的心态到都差不多,反正都是一刀,那就赶紧的吧。

在大战爆发前,双方都进行了全体中层干部参加的战前准备会,都在会上认真的总结和分析了当时的局面。

宇文泰领衔的西魏军:

首先我军的短板是人少,而且都很饿,饭都的省着点吃,万一得扛四天,咱们就得断顿。咱们虽然精锐,但是毕竟是一万多对二十多万,真面对面干起来肯定打不过对方,我们只能还是老办法:偷袭或打埋伏。

最好派少数部队正面迎敌,然后溃败,把敌人吸引到十里以外渭曲,那地儿是长满芦苇的沼泽地,我军大部分人都在这候着,等对方的骑兵冲过来,十几里地的距离估计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时候我们就躲在芦苇里拿长枪捅死他们。

那地儿经过我的实际测量,这段距离骑兵一旦撒欢了跑,肯定有先有后,这样我们就能形成局部和短时间的兵力对等,战斗人数上不吃亏。

这个建议很明智,天时地利人和都算计到了,所以说这个打仗还真的严谨科学一点,稍微差一点都是几万条命,宇文泰这边算计好了,咱们就这么对付他们。

高欢领衔的东魏军:

首先都督斛律羌举发言:宇文泰的部队要吃的没吃的,要人没人,这会就是想决一死战,反正耗着也一定是他们死,毫无疑问,明天肯定上来就会象个疯圌狗一样,豁上命也要咬人,这种情况下我军就算打胜估计也会损伤不少,有点划不来。

同时据我们的探报说距离这的十里以外是渭曲,那地方芦苇茂密,泥泞不堪,一旦他们且战且退到这地儿的时候,我们的骑兵和人多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肯定会很麻烦。

不如我们还是在这跟他耗,就比谁能吃饭,反正我们有酒有肉的。

同时派精锐骑兵轻装上阵突袭他们的老家:长安,一举端掉敌军的老窝,你不是总喜欢突袭吗,我们也搞他一吧,那样的话这个宇文泰就算不死也的得被底下的恶鬼士兵们吃了。

斛律羌举说完很得意,有理有据、有分析、有结果,说实话这位虽然名气不大但还真是位明白人,这法绝对是最经济科学的办法。

但是久经战争的主帅高欢对于偷袭没什么兴趣,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是要替挂了的二愣子窦泰报仇。其实从这点上看也就能知道为什么高欢能笼络一大批的能人在身边了,前提是只要是我的人,甭管怎样,只要是有人敢欺负我决不答应,高欢这点很厉害。

基于这样的心理,高欢没听进去什么偷袭、干耗的损招,但是一听说渭曲芦苇丛生,顿时灵机一动,好!既然这样,那我们明天就一拥而上干脆把宇文泰一伙挤也挤到这地儿去,然后在芦苇中放把火烧死这帮狗东西,能看着这帮子西魏兵都被烧得寻死觅活的多过瘾、多解气啊。高欢还是一门心思的要明刀明枪的干掉宇文泰好给二愣子报仇。

这时一向深得高欢信任的侯景发言了,这个侯景其实和高欢差不多,也对二愣子的死耿耿于怀,骨子里和高欢一个态度,也没想过什么偷袭的战术,一门心思就是亲手面对面的砍了宇文泰的脑袋才够解气。

在这样的思路下侯景也认为斛律羌举的路子不解气,放火烧倒不错,但是万一把这个挨千刀的宇文泰给烧死了多没劲啊,应该把它活捉来千刀万剐才行。

高欢听到这话后很认同,侯景这人有前途,事实证明这厮还真是有前途。

也就在高欢犹豫的同时,高欢队伍中的另一个二愣子彭乐说话了:“靠!我们人多势众,各个都吃的饱饱的,二十个干圌他一个,费什么话啊,直接过去打!”。

这点我很费解,为什么高欢的队伍里这样的二愣子屡见不鲜,这在现在都属于头脑简单的肌肉男,估计高欢的干部都是通过健美比赛选拔圌出来的。

高欢对这个二愣子的发言很是首肯,当即拍板就按二愣子说的办,而且就由这个二愣子打前站,带头冲,二愣子彭乐高兴的咧着大嘴笑了。

双方都安排好了,第二天开战,果然宇文泰领衔的西魏军刚一交锋就溃不成军败退下去,东魏军在二愣子彭乐的带领下高歌猛进一头杀进了芦苇丛,到地儿后以二愣子为首的东魏军傻了,跑的太快了,没带火种!而且居然收不住队伍,顺带着就和宇文泰的部队一起跑进芦苇丛了,这下好,连放火烧都收啊不成了,自己人也混进去了。

风景迤逦的芦苇丛中不仅战马跑不了,而且让人恐惧的是这里面居然还伸出无数的长矛。我靠!真扎啊!

冲在最前头兴奋的嗷嗷乱叫的二愣子彭乐首当其冲,第一个被数根长予扎得肠子都流出来了,要说打仗这事,还真得有几个这样的二愣子,彭乐用手把肠子裹把裹把塞回肚子里接着干,更神奇的是这不要命的二愣子居然没挂,看来有的时候这人要狠起来可能阎圌王都不敢收。

两军都杀红眼了,但是就地利因素而言,骑兵为首的东魏军明显吃亏,不能骑马的话,这浑身的盔甲就成了累赘,别说抡刀了,走路都困难,相反西魏军在宇文泰的鼓舞下都象猴子一样拿着长矛猫在芦苇丛里四处乱捅。

关键时刻,东魏军扛不住了,连一直在后面督战的主帅高欢都被大将斛律金(这位也很有名,后面再说)强迫着率先逃离战场,看着眼熟吧,当初的孝武帝就是这么被高欢收拾的,这还真是一报还一报啊。主帅高欢一跑,东魏军全军溃败。

东西魏的第二次大战可以说以东魏的完败结束,据说高欢领衔的东魏军丧甲士八万人,丢弃铠仗十八万。

那位包围了粮仓的高敖曹听说主力已经退了,也从桓农撤围到洛阳,随后又被迫放弃洛阳一路向东退守。

西魏的宇文泰经此一胜,也是有悲有喜,高兴的是高欢这下应该有一段时间不会再来打我了吧,痛苦的是这场苦战基本上把家底都打光了,下面怎么办?

经过了两次血战的双方都很疲惫,相比之下东魏的宇文泰更惨点,虽然第二次大战以胜利告终,但是这回还真是彻底把家底打光了,宇文泰的核心部队所剩无几。面对困境,胜利后的宇文泰征召了境内的所有地方武装。

这里有个前提得说下,当时中原地区连年混战,很多地方的豪强为了自己保护自己都组织了以本地民众为核心的地方民兵,也有事没事的训练,建制基本就等同于现在的民兵。这在当时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小势力,宇文泰经过惨胜后,颁布了优惠政策吸引这部分社会团队加入他的正规军。

这次是宇文泰正式建立了所谓府兵制,地方武装都得到正规军的编制,而且还利用胜利后缴获的东魏军装备武装了这只杂牌军,宇文泰本身队伍就是联军,整合经验很丰富,居然不到一年就大大的恢复了元气,军队数量居然还还有所增加,宇文泰政治水平确实高明。


东西魏大战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2)

公元538年,志得意满的宇文泰带着西魏傀儡皇帝魏文帝元宝炬从长安回到洛阳祭扫魏朝先帝陵庙,其实主要目的就是想着趁热打铁的一举收复河南一带,之所以带着魏文帝就是害怕这人万一在后方再整出来个策反就麻烦了。

没承想宇文泰一行刚到洛阳,麻烦就来了,谁也没料到刚刚被击败的高欢居然又来了,高欢部将侯景、高敖曹帅重兵先包围洛阳金墉城。

宇文泰闻讯后极为不屑,你这刚刚被我打得找不到北还敢来,我可是一万来人就干掉了你十几万人,这会哥们儿我也人山人海的,没招你你还来劲了,打!东西魏大战再次拉开大幕。

东西魏第三战:河桥之战

面对东魏军队的挑衅,势不可挡的宇文泰亲自率军驰援,倒地后连休息都没休息直接上阵冲锋,挟上回胜利之威果然势不可挡,侯景的部队连夜撤退,宇文泰这会还真是得理不饶人,想跑?那跑!给我追!

但是得意忘形的他忘了看对方的阵型,侯景的部队完全不是溃败,阵型保持的很好,这绝对是战略意义上的收缩,正常的理解就是把拳头收回来再狠狠的打你,侯景部队北据河桥,南依邙山,在宇文泰大军冲锋力竭的时候开始反攻,双反就在这开始了混战。

双方一旦进入混战和胶着阶段,这个宇文泰的西魏军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这帮子大部分都是地方民兵,穿着缴获来的东魏装备看着很拉风,实际作战的时候军事素养明显不够。

相比之下侯景的部队主力还都是当初的六镇边兵,个个都是能征惯战,都是兵油子。

双方一进入正面交锋,西魏军马上力不从心,气急败坏的宇文泰亲自上马指挥作战,混乱中连自己都被东魏军围住,本来还维护在左右的民兵一看这阵仗一哄而散,宇文泰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了,很危险。好在当时东魏军队也没用扑克牌印制对方重要人士的头像,东魏军没一个认识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宇文泰,居然让他跑了。

双方混战的同时,西魏的后续部队上来了,连宇文泰这样的老大都冲上去了,后面的小弟们很紧张,赶紧上啊,西魏的后援部队动作很快,这帮生力军一出现,战场局面马上再次出现转机,西魏军士气大振。

这时候的东魏侯景很是狡猾,看到这样的局面估计打下去肯定是两败俱伤,自己绝对占不了多少便宜,干脆带着部队撤吧,吃了大亏的西魏军队这回是没敢再追。

这只是侯景这边的战况,侯景是看着势头不对自己提前溜了,但是把侧翼的高敖曹部队给凉下来了,高敖曹作为高欢军队的名将,一向心气高傲,再加上前两回基本他都没参与战争,第二回也是很轻松的就包围了对方应该重兵把守的粮仓“恒农”,最后还是在主力部队溃败后才缓缓撤离,可以说他还真没把宇文泰领衔的这帮子农民圌工联军放在眼里,终于找到机会能一展身手的机会了,高敖曹很珍惜这个机会。

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凡,作战前高敖曹就怕对方不知道自己是哪个部分的,专门命手下定制了写有自己官品将名的旌旗和显示贵重的伞盖,就带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明告诉西魏军,我就是名将高敖曹,有种的过来,由此可见这种二愣子精神打战还真是高欢部队的专向特长。

既然都知道这伙人就是传说中的高敖曹领衔的,宇文泰就不用客气了,侯景一撤退就指挥全军全力攻打这厮,高敖曹再牛也经不起这样的围攻和消耗,和第一位二愣子将军一样,死拼到最后,不过不同的是最后发现就剩下老哥儿一个的时候高敖曹很没面子的丢掉了很拉风的旌旗和伞盖,跑了。

更为滑稽的是把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西魏军队居然没拦住这位牛人,老哥一个愣是杀出重围跑了。

听说这个消息后宇文泰大怒,好几万人居然没围住一个人,一群废物!给我追!坚决不能放过这厮!就这样,好几万人在后面狂追这一位牛人。

高敖曹一路狂奔跑到河阳,这是自己人的地盘,心里刚刚安定一点的高敖曹马上发现点儿很背,这地儿虽然是自己人的地盘,但是悲催的却是一个和自己有过节的自己人的地盘:高欢的一个堂叔:高永乐。

这人很阴险,而且一直和高敖曹过不去,碰着这个机会正好公报私仇,就是关着城门不让高敖曹进来。气的高敖曹拔刀猛砍城门,但是刀要是能砍开城门就不叫城门了。

没多久后面狂追的几万人西魏军就到了,威猛一世的高敖曹气愤不已的转身昂头再次上前迎敌,老哥儿一个还奋力冲杀,直到最后彻底没劲了,冲着西魏军大喊:“来!与汝开国公!”,居然被乱刀砍死了,东魏军的一代军魂就这么挂了,很遗憾。

据说当时斩去高敖曹头颅的兵士回到西魏后,果然获赏绢万段,发了一笔大财。

这边的高欢听见高敖曹死讯,伤心欲绝,当场把高永乐找来打了二百军棍,不过到底还是自己家人,要是外人早抓来一刀砍了。高欢追赠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

侯景、高敖曹都先后退出战场,按说高欢这边就是败局已定了,但是东魏的军队还真是精锐,几个统帅挂了,又有新猛人出世了。

之前从西魏跑过来投降的万俟普的儿子万俟洛带着部队冲杀出来了,在东魏军队纷纷撤离的时候只有他带着部队拼死抵抗,更神奇的是他居然还把各路败退的部队整合在了一起。

当西魏军追至河桥,万俟洛慨然陈词;“万俟受洛干(这是这人的字,就是说他姓:万俟;名:洛;字:受洛干;还真是有点麻烦)在此,能来可来也!”当然他这二愣子精神的后面是一群气势汹汹的东魏军队,西魏的民兵们还真没敢惹这位神人,居然退了,他站这地儿这就是隋朝著名的“回洛仓”地名的由来。

全面败退的东魏军队在这位万俟洛的带领下居然又杀回来了,这点西魏军队很意外,没听说过已经全面溃败了,在没有没后援的情况下,部队居然能现场集结又杀回来的,这还有完没完了。

这会的西魏军有点累了,而东魏军经过万俟洛的重新整合奇怪的变得士气高昂,只能说战场上的变化很诡异。

面对东魏军的反攻,西魏军首先是独孤信、李远的右军;赵贵、怡峰的左军战况急转直下,这几位看到大事不妙纷纷放弃部队先溜了,这打仗最这能看出主帅的胆略,有的就能一直抗到底,有的碰见困难马上想着自己快跑。

左右都往后跑致使后军的李虎、念贤也跟着一起向后跑,无可奈何的宇文泰也扛不住了,带着元宝炬烧了大营也跑了。

这个宇文泰就比较狡猾,跑就跑吧还放把火,一来火能阻挡对方的追击,二来带不走的我都给你烧了,省的你来捡便宜,我的便宜都是这么捡的,这好事不能让给别人。

就这样,刚刚还威风八面的西魏军就这样诡异的全军溃败了。

面对东魏军队的强势反攻,西魏方面也不全是怂包,王思政就很牛,面对东魏军队的冲击正面迎敌,毫不示弱,带着手下干到最后一个人,幸圌运的是还是没人认识这位悍将,所以说上阵不能都跟高敖曹一样就怕对方不知道自己是谁的。

名将王思政身受重伤,但是没人认出来,等战争结束后这人居然被西魏给救回来了。

除了这位王思政还有一位更牛的,西魏的平东将军蔡佑,仅仅带着十多人一齐高声大喝的奋勇杀敌,悍勇异常,进攻的东魏兵还愣是冲不动他们的小阵型,居然让他们边战边退的全身而返了。

西魏的主力部队在宇文泰和元宝炬的带领下溃败到恒农,按说这地这会也归西魏,之前一直是临时关押东魏被俘士兵的场所,但是前面一吃紧,西魏留在这的守将们早早的就跑的不见踪影了,在前线吃紧的情况下这里也没消停,被俘的东魏士兵越来越多,最后多到大家赤手空拳的居然能齐心合力干掉了守兵,这转眼又成了东魏的天下了,可见东魏的士兵的军事素养确实高。

不过可悲的是高归高,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赤手空拳,这个很麻烦,在西魏军溃败过来的时候这帮人只能闭门自守,但是手里没刀没枪的还是经不住宇文泰的部队攻击,这部分东魏的士兵在城破后全部被宇文泰坑杀了。

宇文泰当晚终于进城了,血战之余的宇文泰惊魂未定,就怕玩命的东魏军队再攻过来,晚上不敢睡觉,后来只能枕着前面说的蔡佑的大圌腿才稍微的休息了一会。

第二天一早就急忙带着残兵败将一路狂奔跑回去了。

这会东魏的高欢一直以为前面是撑不住了,带七千骑兵匆匆赶往前线支援,完全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局面,高欢很高兴,随即进攻金墉,西魏的守将长孙子彦和宇文泰一样,干脆将城中房屋宫室烧的干干净净后弃城跑了。

东西魏的第三次大战结束了,这场战役以东魏方完胜结束,但是和前面的战役一样,东魏也是惨胜,名将高敖曹挂了,虽然夺回了洛阳,但洛阳已经基本上成了一坐毫无意义的空城,而且胜利后啥也没捞着,都被宇文泰给烧了,胜得很没劲。

而且经过几次战役下来东魏实际损失还要大很多,东魏的名将大部分战死了,而西魏军的名将们却是越打越精神,这里外里的差别非常的重要,战争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东西是可以造出来的,士兵是可以招圌聘来的,但是领军作战的二愣子将军们却是很难得啊。


东西魏大战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3)

经过了第三回的大战,双方实力都大受损伤,都得有个时间恢复恢复,和我前面说的一样,就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概念而言,其实东魏的损失更大,威名远扬的战将高敖曹挂了、号称第一猛将的窦泰挂了。

光是这两员战将的损失对高欢来说就非常的失败,而且这个高敖曹还对高欢忠心耿耿,居然因为高家的亲戚而挂的,这对于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而言非常的憋火,合着我亲弟弟为了维护你们老高家的权益而战,最后你们老高家的人还见死不救,要说这个亲戚滚蛋也就认了,你高欢这事处理的也不到位,我老弟为了你把命都丢了,大圌爷的!你处理起来倒还真是胳膊肘不往外拐啊,这事公平的讲最简单也应该一命抵一命,而不是假模假样的打上两百军棍,高仲密很是不服,这是内因。

同时高欢的儿子高澄还比较好色,这点和水浒传中高衙内有得一拼,而且都姓高。

高澄偶然看见了高仲密的老婆长得不错,满以为可能最多也就是个普通的官宦家属,马上就上前调戏,这哥们可以说是色胆包天的人物,之前连老爹的妃子都敢调戏,何况一个官员的老婆,难以理解这哥们儿的脑子。

得知老婆被人调戏的高仲密大怒,这回又是你老高家的人,这成了外因。

内外因加在一起,这个高仲密回到任上(北豫州的头儿)马上就举州投降了西魏,刚刚打了大败仗的西魏对于这样的意外之财当然是非常的高兴的笑纳了。而且这个北豫州地理位置还很重要,大名鼎鼎的虎牢关就在它的辖区。

宇文泰得到消息后欣喜异常,亲率大军准备来接受高仲密的投降,可见其重要性。

宇文泰知道他的重要性,高欢更知道这地的重要性,自己儿子的事先不说,马上也带兵十余万,急急忙忙的跑来想着趁着宇文泰还没到赶紧想法收回来,到了后很纠结的发现,天杀的宇文泰跑掉还真快,居然比自己来的还早。

都是老熟人啦,也别废话了,这回是两方再次在双方都没准备和都不愿意的前提下被迫再次开打,东西魏由此拉开了第四次血战。

东西魏第四战:邙山之战

历经多次大战高欢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这边论什么都比宇文泰这帮穷鬼强,其实压根就不用打,只要硬圌挺着,耗就能把宇文泰耗死,就算耗不死也能逼得宇文泰必须出来作战,那时自己的部队想打想守随自己的便,战事一定是既简单又主动。

高欢这会学聪明了,双方在邙山一带开始耗下去了。

事情发展的果不其然,高欢这一反常态的动作整的宇文泰很郁闷,以往他的优势就在于守,或是诱敌深入后分别各个击破,但是这回狡猾的高欢居然一动不动的,宇文泰还真没一点办法。

最后还是憋不住的宇文泰决定也一反常态的主动出击一回,西魏军尽留辎重,趁夜登邙山准备突袭高欢,这个宇文泰就算是主动一回居然还是偷袭,看来这哥们儿心理还真是有点阴暗。

这边宇文泰偷偷的出发了,那边的高欢虽说憋在营里不和你直接对抗,可高欢也一点没闲着,见天的派出去近一千个快马四处活动探听宇文泰的动向,一方面是怕宇文泰跑了,另一方面就是防止宇文泰又玩偷袭这一套,可以说双方的仗打到这个份上各自的套路都很熟悉。宇文泰刚出发高欢就得到消息了,高欢很兴奋,就等着你这狗东西主动出来哩,你偷袭,我给你来个反偷袭。

偷袭和反偷袭的部队在天刚刚亮就稀里糊涂的就碰上了,不过不同的是高欢的部队吃得饱睡得好就等着你来,然后我们再打你,而宇文泰的部队经过一夜奔袭的折腾确实有点累,满想着能趁个大清早,对方睡的正香的时候给丫来个狠的,然后就地吃个早饭再回去,谁承想对方是早有准备,连早饭都吃完了,就这等着哩,其实这场战役还没开打就已经分出胜负了。

高欢这边是著名的二愣子大将彭乐(伤养好了)为先锋,二愣子苦等了一夜,等的很急,一看到宇文泰的部队就更饿狼看见了肥羊一样,迫不及待的嗷一声就率先带兵杀了过去,宇文泰的部队赶了一夜的夜路,终于到了,这会正准备收拾收拾就开始动手圌抢早饭吃了,这边还没收拾好,没想到对面的居然冲出来了,瞬间西魏军就被冲的七零八落。

彭乐这二愣子带着兵在宇文泰的队伍中横冲直撞,杀的那叫一个痛快:“俘获西魏临洮王元柬等五个王爷及督将参谋等总共四十八人”。

杀着杀着,二愣子忽然想起来,杀得高兴居然忘了通知高欢,这宇文泰已经来了啊,靠!这一打的高兴大事给忘了,所以说这二愣子还真就是个头脑简单的肌肉男。

得到消息后的高欢也顾不上埋怨二愣子了,马上下令全军出击,一定要痛宰宇文泰的西魏军,这仗到这个份上宇文泰就很失败了,本想打个偷袭,没想到打成埋伏了,悲催的还是中了敌人的埋伏。西魏军被俘三万余人,被圌干掉三万多人,损失相当惨重。

高欢这边的彭乐在乱军中左冲右突的杀的不亦乐乎,终于被他发现了骑马狂奔逃命的宇文泰一伙人,二愣子也不认识宇文泰,但看到这伙人肯定不简单,最少里面也得有几个王爷吧。

二愣子顿时啥都不干了,率全军追杀宇文泰一伙,狼狈不堪但是狡猾的宇文泰,边跑边回头忽悠二愣子:“追我们没用,我们只是逃命的,那边有人更值钱,而且那边还有很多财宝”。

二愣子确实很愣,一听也没多想,居然放过了这伙人转而去追杀别人了,事实到还真没让他白跑,确实把宇文泰随军带的财宝一锅端了,二愣子很高兴,心里直说这放跑的西魏人挺厚道啊。

二愣子彭乐杀的差不多了,带着财宝准备回去点点数洗洗睡了,毕竟一大早就起来了,有点困了。

回来见到高欢就咧着大嘴说:“黑獭(宇文泰的字)侥幸逃跑了,但是已经被我吓得破胆了。”

不成想私自放人这事已经有人汇报给了高欢,高欢看着一脸疲惫的二愣子又恨又气,上去亲手抓圌住二愣子的大脑袋猛往地面撞,恨不得当场就宰了这二愣子,但是权衡再三,也没下去手。

二愣子鼓乐被老大揍得满脸是血。但是也知道了放走的那伙人里面就有宇文泰,很郁闷的二愣子乞求高欢再给他五千人马,回阵复追宇文泰。

高欢是又急又气的骂二愣子:“你这没大脑的把人都放跑了,都什么时候了,还说什么回阵复追。”派人取来了二愣子抢回来的三千匹绢压堆在彭乐背上,你不是贪财吗,就给你财,压死你个蠢货,这三千匹绢估计怎么着也得几百斤吧,也多亏了二愣子身体结实,还真扛得住。

回家把残兵败将收集起来的宇文泰整顿了整顿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经过一天的激战宇文泰虽然大败,但是发现东魏军的中军应该就是高欢的总指挥部,这次埋伏就是被他们算计的,决定集中所有力量先把这干掉,剩下的肯定全部乱套,到时候在趁胜追击没准儿就能扭转战局,胜不骄败不馁,宇文泰有前途。


东西魏大战五(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4)

转天,宇文泰集中手下的六军中基本没受到太多损失的三军,再次亲率这残余部队中最精锐的合击东魏中军,昨天激战了一整天的东魏中军也完全没想到这个宇文泰还真是能扛啊,居然大败后还能快速的组织反击,果然不支,面对西魏军的进攻节节败退。

面对西魏军队的猛攻,东魏军中的步兵基本全被俘虏,骑兵仗着马快还保持了阵型且战且退,面对这样的颓势,很多人都劝高欢赶紧通知左右两翼前来支援,这么扛下去不是个事,但是同样久经沙场的高欢很镇定,通告两翼不用支援中军,我这还能坚持,但是必须尽快出击包抄西魏军的两翼。

高欢猜想这个宇文泰部队疯狂的强攻,这就应该是宇文泰残余部队的全部精锐了,全力进攻中军,他的两翼后后援肯定不灵,只要自己的两翼出击包抄他们,就一定能击垮这狗东西,问题就在于中军是不是能扛得住西魏军的猛攻,这种关键时刻就得拼谁更能扛,而且作为主将这时候最需要镇定和坚守,不然中军肯定崩圌盘,再次满盘皆输。

作战经验丰富的高欢这会显得异常的镇定,连坐骑被射死也没后退,就带着部队在这死扛,且战且退,他深知只要能坚持咬住对手主力,就一定能给两翼部队包抄的时间和机会。

在高欢的带头表率下,东魏军士气大振,都紧紧围绕在领导的周围且战且退,而且负责殿后的高欢亲信都督尉兴庆还告诉高欢:“我腰中有百箭,足以射杀百人,我扛着”。高欢很感动:“如果我们都能生还,封你为怀州刺史。如果你战死了,就让你儿子做刺史。”

尉兴庆说:“我儿子太小了,封了也白封,咱现实点,最好让我哥哥做刺史吧。”高欢也点头答应,这哥们儿果真一人殿后拒战,很顽强,直到弓箭用完后,被西魏兵乱刀砍杀。

不过话又说回来,东魏这边有坚贞不渝的就一定也有见风使舵的,有抵抗不住投降的为了请圌功,马上把高欢后退的位置报告给了西魏,宇文泰闻听赶紧现场招集了三千敢死队,以大都督贺拨胜(这哥们儿之前在荆州一带混不不错,也是大军阀,但是后来被高欢挤兑的无法立足,只能跑到宇文泰这来混事了)为首,带军急追。

这个安排很合理,不说别的,首先这个贺拨胜认识高欢,大家都是熟人,不用拿扑克牌就能找到高欢;其次这人和高欢很不对付,在荆州一带当军阀,待得好好被高欢挤兑的只能到宇文泰这寄人篱下,可以说深仇大恨。

贺拨胜很快就发现正在组织节节抵抗的高欢,心急火燎的也不集合下队伍自己抡刀就上去了,后面就跟了十三个骑兵,高欢也同时一眼看到了这位红着眼睛的贺拔胜,不用说,自己单练肯定是白给啊,高欢很鸡贼,发现势头不对,回头就跑,贺拔胜追的过程中好几次槊尖都几乎刺到高欢,还兴奋的大喊:“贺六浑(高欢字)你也有今天!我贺拨破胡(贺拨胜字破胡)今天一定宰了你!”

高欢当时只恨马跑得慢,慢归慢,这个贺拔胜还就是追不上,同时东魏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哪能就等着你追击我们头儿,我们在旁边看热闹的,当时就四处乱箭齐发。

当时就把这玩命都想宰了高欢的贺拔胜的马就被射死了,贺拔胜回头想再找匹马才发现跟着自己的就这么几个人,大部分已经都被射死了,只能眼瞅着高欢快马加鞭的跑的无影无踪。

光腿站在地上的贺拔胜很郁闷:“今天竟然忘记带弓箭,真是天意啊!”说句题外话,这场战役后,气急败坏的高欢回到邺城,把贺拔胜哥哥贺拔岳留在东魏的几个儿子全部杀尽,而且是灭族。

这个贺拔胜听到这个消息后愣是被活活气死了,没化悲痛为力量啊。

宇文泰的战术按说是成功了,但是就与高欢的死扛为两翼部队赢得了时间,宇文泰两翼的赵贵等五个将领的手下军队全面溃败,收拾完两翼的东魏军队开始向中间集结,这明显着就是准备关门打狗了。

好在宇文泰也很机灵,一看局势不对,马上再次率军逃跑,这会功夫就没这么好跑的了,东魏军队趁胜全线追击,西魏军队简直就是溃不成军,幸好东魏军队追的太急,很多西魏的残余部队都没来得及收拾干净。这让西魏的独狐信等人在后面收集了西魏散卒从背后不断的袭扰东魏军,也给宇文泰争取了点时间,宇文泰这才算侥幸逃脱,西魏败退到渭河上游休整。

高欢军队再次进入陕州地区,部下都劝高欢这时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绝对一举收拾了几年来的心腹大患。

但是高欢无法确定宇文泰目前状况,其实只要他敢出击,宇文泰肯定全面崩圌盘,但是高欢经过几次战争后对宇文泰很顾虑,心里不是很有底。

他先派兵试探的攻击西魏的粮仓桓农,一直为宇文泰坚守桓农粮仓的是西魏名将王思政,王思政听说西魏军大败的消息,马上就预料到东魏军队可能会进攻自己的地盘,兵力不足的他干脆大开城门,自己解圌衣躺在城楼上,就等着高欢的队伍过来,干脆来场空城计。

东魏兵气势汹汹的杀到城下后都有点傻,谁都知道名将王思政的声望,面对这种局面犹豫了半天愣是没敢攻城,不战而退了。

得知此事后高欢也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首先西魏到底剩下多少实力自己不清楚,其次这场战役本来就不是计划中的,很多准备都不充分,最后,自己的军队也肯定是非常疲惫了,已经丧失斗志了,桓农一战不战而退就是实例。

权衡利弊后高欢决定撤军,西魏宇文泰缓过了一口气。

这场战役再次以东魏军完胜结束,但是同样还是惨胜,双方积攒了几年的力量又一次性的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东魏军夺回差点失去的北豫州和洛州,其中马屁精侯景还俘获高仲密的妻儿送到了邺城,可以肯定的是,高欢的儿子很开心。

东西魏大战六(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5)

经过了四次血战的东西魏双方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可以说两败俱伤,双方都需要时间恢复元气,很长一段时间双方相安无事,大概三年吧。

这时间是一天天的过,人的岁数也在一天天的增长,已经年近五十的高欢熬不住了,这西魏要是在他有生之年再拿不下来,自己死后怎么去见那些为这事挂了的弟兄们,更为重要的是高欢已经深刻的意识到这个讨厌的宇文泰太坏了,要是自己不趁着有生之年把这家伙干掉,他的那几个不争气的儿子们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公元546年十月,年过五旬的高欢又亲率十万养精蓄锐的东魏大军来了,经过多次的较量基本上已经对对手了如指掌的高欢,这回的战略方针是最聪明的挤压战术,一步步往前逼,准备就算逼不死西魏宇文泰也得把他逼到大西北去喝西北风吃沙子去。

东魏军最先的战略攻击点选在了西魏位于汾河下游的重要据点:“玉壁”(今山西稷县)。东西魏第五战由此拉开帷幕。

东西魏第五战——玉壁之战。

高欢之所以选择了玉璧,一方面因为这地战略位置很重要,只要攻下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只要能抢占这个战略要地,不管战争如何,肯定是能长久的威胁西魏首府:“长安”,这就如同一把利剑能一直压在宇文泰的头上。

说到这的先说下这个所谓的古玉璧城,之前经过几次大战后,两魏互为依托的关河天险(函谷关、武关、大散关、萧关这四个著名的关隘与渭河、黄河组成的关中地区)已经大部分沦为西魏的领土了。

这种情况基本就和战国时期的秦国逐渐强大蚕食了魏国的安邑(今夏县西北)一样,开始双方还能势均力敌,但是这一带一旦落入谁手谁就能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力地位。

所以这个河东地区历来就是中原和关东的战争焦点。也正是因为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在公元538年西魏的王思政建议在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筑城,并把原来重镇的恒农(今河南灵宝)迁往玉壁,此举得到了宇文泰的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这个玉璧的守将是西魏名将韦孝宽,高欢算计着只要攻下此城,西魏绝对闻风丧胆。但是问题是你高欢知道这两点,人家宇文泰也知道这两点,要不宇文泰也不会把号称西魏第一名将的韦孝宽放在这地儿守着。

双方实力对比:

玉壁城中,西魏名将韦孝宽领衔,精锐士兵不到一万,再加上民兵和警圌察、城圌管等边缘化精英部队总数不超过三万。

东魏方面:高欢亲自领衔的十万大军,但是近一半是骑兵部队,要说攻城的话只能用步兵,主力精锐步兵近五万人,如果说韦孝宽就憋在玉璧城不出来的话,就等于只有这五万步兵能派上用场,不过这可全都是东魏的正规部队,都是正经带编制的。

战争开始的毫无悬念,韦孝宽还就真的撤回了城外的所有防御,全力加强城中守备,做好了一切最坏的打算,也知道指望后援的可能性不大,西魏全国现在都穷的叮当响,救援这事估计也是有心无力,韦孝宽只能依靠自己,同时他也深知整个西魏都只能依靠他的坚守换取时间来进行全线布防。

韦孝宽很坚决,哥们儿哪也不去,就在这和你们死磕,统帅目标明确,战前动员就做的很到位,第一名将的称号不是白来的,以正规军为核心组成了联防军队,快速的武装了地方部队,见天的宣传鼓舞士气,西魏军也是士气高昂,都准备在这狠狠的跟高欢死掐。

外围毫无防备,高欢的东魏大军很顺利的围城,开始了这场堪称历史上最经典的城池攻防战。

高欢这回吸取了之前侯景的建议,把部队分成了三只,用现在话讲就是三班倒,每班八小时工作制,日夜不停的给我打,换着班的上,累也累死这帮西魏军。

这边的韦孝宽更是丝毫不敢怠慢,你三班倒,我圌干脆就不睡,一直在战斗的第一线亲自指挥防御。

双方开始上演了一出就攻城和守城的集战术、技术、器械的大竞赛,特别注明,可比墨子与楚王之间的模拟比赛精彩多了。

首先是进攻的先手东魏军亮相,这个因为他们是攻城的,比较主动,高欢一出手就拿出了攻城的必杀技:

断水法:这招就是司马懿在街亭收拾马谡的那招,之前的西魏守军是从汾河引水供城内人马饮用,狡猾的高欢到这啥也没干,先把河道改了,我渴死你们!没承想城内早有准备,早早的就挖了很多深水井这后备着,而且玉璧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很好,不仅能保证居民正常用水,还能保证前线战士一天一个热水澡,高欢费了半天劲完全没效果,高欢很郁闷,换招。

土山法:这个我在“九华山”那篇中讲过,唐军用过这招攻过高句丽的安市城(好像这招很不好使,反正用的很少成功)。

高欢这回选了地势较高的城南堆起土山,也想着等这土山堆好了就让一直在后面看热闹没事干只能负担运输的骑兵一股脑凭高冲进去,谁都别给我闲着。

城中的韦孝宽看见东魏的企图后,就在城楼上立起来两根大柱,中间搭起了一吊桥,士兵们就在吊桥上不断的往土山上扔火把、石块,反正就不让你踏踏实实的垒土山,你土山越堆越高,我这吊桥也越升越高,反正我的搭架子咋说都比你土山容易,就一直比你高,东魏军队的土木工程进展很缓慢,有点麻烦,伤亡太大了,不划算,算了吧,骑兵们还是在后面歇着吧,接着换招。

地道法:高欢见土山法的高举高打不灵,那咱们就改走下三路:挖地道。

上面的不灵我就从下面攻进去,正好堆土山的时候为了就地取土已经在城外挖成了一个大坑,就从这往里挖,很顺利,几条地道每天都有进展,眼看就挖到城里了,这招看来有点效果。

但是城里的韦孝宽也没闲着,你在城外挖,我就在城里挖,沿着城墙挖成了一条横沟,就等着你冒头,勤劳的东魏士兵费了半天劲终于挖通了地道,可算看见光亮了,还没顾上高兴就接着看见了无数的刀枪扑面而来,东魏军队的地道兵一个一个出来,一个一个的被这边的西魏兵们干掉。

这天杀的韦孝宽还嫌杀的还不解气,干脆就在洞口堆上柴草,点着了,再用大口径的竹管往里吹气,这可真真的苦了这帮东魏士兵啦,要知道火灾的时候一般人都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呛死的,这烟实在是太难受了,地道里东魏士兵不是被烧死就被呛死,到最后愣是没人肯下这倒霉地道,高欢很气愤也很无奈,再换。

冲车法:很纠结的高欢终于决定不和你玩虚的了,正面直接攻击城门了,不和你玩了,东魏军现场打造了多辆巨型冲车,这东西我想大家要是看过什么“魔戒”一类的大片应该都会有印象,看着确实很给力,高欢就准备用这些巨无霸狠撞城门,按说这招比较狠。

但是韦孝宽更是狡猾的大大的,居然集中了城中的所有棉被,用木杆钓起来垂下去,挡着冲车的巨木,让你的巨木使不上劲,你的车开到哪我的万丈棉被就挡到哪。整个场面咋看咋不像两边在打仗,倒很像两小孩玩游戏,战场由此变得非常的滑稽,滑稽到双方的士兵都不射箭啦,就这么来回赶着玩,真好玩!但是高欢可没心情陪你们玩,接着换。

火功法:冲车被棉被挡的使不上劲,高欢很生气,不就是几床破棉被吗,大圌爷的!我放把火烧!

但是更狡猾的韦孝宽早早的就把棉被放在水里泡了很久,整个就一水绵被,压根就点不着。

点不着不要紧,咱慢慢来,用火烤也得给它烤干,同时,顽强的东魏士兵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做了很多的长竿,点着了拿着这长火把烧你的棉被中间,我给你来个横断。

狡猾的西魏兵更有办法,也用长竿绑上刀,你的长火把伸过来我的长竿也过来,你来烧我,我就用刀把你的长竿砍断。

双方士兵就跟玩杂技一样你来我往的挥舞几丈长的长竿绕着城墙跑,跑来跑去的看着热闹,但是结果还是东魏军没辙,高欢这会算是彻底怒了,接着来,我还就不信了。

断墙法:看着火烧、攻城车没效果,高欢灵机一动想出一法,之前挖过的地道还一直闲着哩,这会不往里挖了,在地道里往上挖,先用木柱顶着往上一点点的挖,一直挖到见到城墙才停,这就跟现在挖煤一个道理,里面全指着木柱顶着,不然就得塌方,全完。

基本把几条地道都顺利的挖到了城墙砖,高欢就让士兵放把火烧这些木柱,然后就等这木柱烧完城墙倒下来,上面的没办法,我就整你的城墙地基,这招很有效,城墙果然经不住,塌了!

东魏军欢声雷动、兴高采烈的准备一股脑冲进城去,干掉这个天杀的韦孝宽。

但是韦孝宽居然连这也早有准备,城墙刚一塌马上就用准备好的大木栅栏顶上去,这木栅栏是早就做好的,不光结实而且上面还全都是刀、刺什么的,效果就和现在的防盗墙差不多,冲上去的东魏士兵不是被这刀枪挂死的就是被躲在后面射黑箭的西魏兵射死的,有劲使不出的东魏军这会就不再是郁闷了,简直就是抓狂,个个都恨不得把这个韦孝宽抓出来千刀万剐了都不解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6)

玉璧之战中,双方都展示了精彩的手段和策略,这边是东魏军队换着法的进攻城池,那边是西魏军变着法的守城,两边都用尽了招数,不过相比之下还是西魏的韦孝宽略占优势,左右东魏是没打进去,东魏军上下对韦孝宽恨之入骨。

韦孝宽确实很有办法,不仅能守城,还能多次的组织反击以挫败东魏军队的士气,这点更让东魏军郁闷。

也就在东魏军队百爪挠心的时候,一不留神居然被韦孝宽派出的奇袭部队占领了自己之前堆好搁那没用的土山,大家看着眼熟吧,这事简直就和唐朝进攻安市城的结果一模一样,攻城的制高点现在反而成了守城的核心了,东魏士兵说不出的苦恼,但还真就是有劲没处使,个个都急得嗷嗷叫,瞪眼没辙。

眼看这个强攻很失败,咱玩点心理战吧,咱整点高智商的内容来,高欢开始动脑筋试图瓦解西魏守军。

忽悠法:在用了很多招后,高欢很沮丧,还是硬的不行来软的吧,派人去说降韦孝宽:

“您这就一孤城,咱们都干了好多天了,估计你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怎么说也算对得起宇文泰了吧,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援兵,说明宇文泰已经放弃你了,你干脆来我这吧,想要什么只管开口。”

但意志坚强的韦孝宽答道:

“我这城池严固,有吃有喝。估计你们是很累,但是我们很安逸,还有热水能洗澡。话说来了我韦孝宽堂堂关西男儿,绝不会作投降将军。咱还是打吧,我等着。要不您来我这洗个热水澡,我没意见!”

高欢的攻心战一点效果都没起到,唯一起到的就是让自己更生气。

离间法:直接劝降韦孝宽很麻烦,那咱们就分头瓦解你的士气,离间你一人有难度,那我就离间你们一伙人,这里面肯定有见利忘义的。

东魏军派出很多大嗓门见天的对这城里大喊:“城中人有能斩韦孝宽的人,拜太尉,封开国公,赏帛万匹!”,同时为了配合广播宣传,东魏军专门制作了DM直投单,向城内大量射圌出悬赏令和宣传圌单,构建了一个从空中到地面相结合的立体传播方式,一时间声势浩大。

但是对于东魏的宣传攻势,这边韦孝宽也早有防备,阵前动员准备的很充分,又加上几天来的战事,全体防守人员心理素质都很强而且越战越有信心。

更可气的是这个韦孝宽还把这些射圌进来的悬赏令收集在一起,在背面亲笔书写“能斩高欢者也按此赏。”统统给射回去了。但凡只要干过销圌售这活的人都知道,再也没比回收之前费了半天劲发的宣传圌单更难受的事了,当时,城下的东魏军就这心态。

雄心勃勃的东魏苦攻了玉壁城五十多天,战争减员已经快达到极限,依然是没找到一个看似有效的办法。气急败坏的高欢急火攻心的病了,更悲催的是病中的高欢居然在晚上看到了流星,当时迷圌信的东魏和西魏都认为这一定是将星堕落,高欢很忌讳这事,干脆撤兵走吧,这千刀万剐的玉璧城先留着吧,回头等病好了再来收拾你,精彩之极的玉璧之战就这样因为一颗流星而神奇的结束了。

得知高欢撤退后,这得了便宜的韦孝宽还卖上乖了,一见东魏军撤军了,派出军中所有的大嗓门骑着马就在后面嚷嚷:“劲弩一发,凶身自殒,你们的高丞相已经被我们射死了”。整的整个东魏军队人心惶惶。

其实这点已经能看出来城里的防守也已经接近极限了,要不眼看着对方撤军,连追击都不敢,只能在后面大吆喝,可见城里的战争减员一点都不比攻城的少多少,但是城里的医疗设施、安置设施都比较完善,伤员恢复的也很快,所以说这场战役还是以西魏军大胜结束。

玉壁之战,无论是从高欢攻城使用的战术还是韦孝宽守城使用的战术,都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城池攻防战,都达到古代战争中攻城战役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我个人认为这场战役应该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战役所涉及的攻城和防守战术内涵最丰富最齐全的。双方都可以称得上登峰造极,不过相比之下还是韦孝宽领衔的西魏军略胜一筹。

战争结束后的西魏政圌府对于玉璧之战很满意,特别嘉奖了韦孝宽守城之功,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建忠郡公。

一直到后来的北周保定初年(公元561年),以韦孝宽在玉壁立下了汗马功劳,特把玉壁从一个县提拔成了州,仍授韦孝宽为勋州刺史,县长升省长了。

说是结束还得说句题外话,为了保证撤军后的军心不致动摇,高欢不顾病重之身,在露天大营亲自召集全军诸将和大部分士兵代表宴饮,同时令著名的斛律金现场做了首歌,这位斛律金很有水平,现场张口就来:

“敕勒川,天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高欢亲自和唱,哀感流泪,东魏全军为之动容。这首歌也随之名扬四海,至今。

公元547年正月,恰巧日蚀。病重的高欢在叹道:“日蚀为了我吗?死亦何恨!”后挂了,一带人杰就此终结了传奇的一生。

高欢死后,长子高澄(就是那位色胆包天的主儿)独担魏朝大任,这哥们儿比较丢人,再次因为好色居然被家奴刺杀。高欢的次子高洋袭位,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了齐国,史称北齐。


东西魏大战的战争后果(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7)

前面说完了东魏的高欢,拐回头还得说下高欢的宿敌宇文泰。

先说句题外话,之所以前面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东西魏的大战,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东西魏后来分别过渡成为了北周和北齐两个对立政圌权,这两个政圌权对于五台山甚至整个中国的佛教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还是得说明白下两个政圌权的来历和前因后果。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哥们儿我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东西魏双方的历次大战,这也和我个人有很大关系,总想找个机会把这事抖露出来,所以更多的原因还是哥们儿我自己想过过手瘾而已,哈哈。

东西魏的对抗实际上就是高欢和宇文泰的对抗,历史往往很有趣,历来杰出的人士都会有个不相上下的对手,也正是在这种高手之间屡次过招后才延伸出精彩绝伦的历史事件,高手间也会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惺惺相惜。

同样,都堪称一代英杰的高欢和宇文泰都出身于北魏的镇边六镇,可以说都是在孝文帝改革后破落的贵圌族世家,一个是汉化的鲜卑人,一个是鲜卑化的汉人,两个人的身份出身都显得如此的机缘巧合,同时又有着不同而又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生轨迹。

高欢从一个小兵起家,一步步获取了精锐的六镇镇兵的控制权,并通过自己的权谋实际上掌控了北魏后期的国家命脉,东魏政圌权的建立基本就是收编了强盛时期的北魏大部分地盘,高欢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收编整合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东魏还通过他的经营不断的扩大,东魏在高欢的经营下,边境不断的向南方扩展,直到成为一个强大的东魏帝国,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高欢都能称得上那个时代的“人杰”。

同样,与高欢不同的是宇文泰,这哥们儿从开始就没能得到过多的支持,跟着六镇起事到跟着失败再到依附于贺拔岳到控制贺拔岳的原班人马,宇文泰这一步走得很远很艰辛。

而且从宇文泰发家到成功都一直伴随着不断的变圌乱、收编、整合,可以说他的班底才是真正的八国联军,在宇文泰建立的西魏帝国,实际上就是融合了除了高欢之外北魏各方面的势力,在北魏后期群雄并起的年代,高欢是异军突起、一家独大,而宇文泰就是各家势力的联军老大。

在控制方面,宇文泰不仅能做到均衡各种势力,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说正是宇文泰这种逆境中的审时度势和管理天赋,才保证了西魏在强悍的高欢屡次进攻中依然屹立不倒,终其一生也没能将宇文泰怎么着,反倒是越打越结实一般,所以说宇文泰堪称那个时代的“枭雄”。

很多的史书对宇文泰很看好,在对东西魏的战争描述中多以宇文泰机谋谋善变而大加吹捧,其实关于东西魏战争,我倒是觉得实际上一直都是东魏占据上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是战术层面还是局部战争,都有个实质性的特点,基本都是高欢在功,宇文泰在守。

唯一的一次邙山之战貌似是西魏主动进军,但还是以大败而结束,两方的整体战争实际上还是东魏一直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一直略站上风,遗憾的是,这种优势随着一代人杰高欢的过世而消失了,双方的继任者都认同了对方的势力,不约而同的都把目光和重心转向了别的方向。

东魏方开始经营东南,并且成功的压制了南朝的势力,一直把东魏的疆土延伸到长江沿岸,这点连最强盛的北魏都没能实现。

而西魏方则开始向北和中国的西南扩展,在北方不仅扩大的疆土,还把势力一直延伸到了中国西南部的四川一带。

从这点来看,双方经历了五次大战后其实都受不了了,与其两人不停的掐,还不如都腾出功夫去收拾收拾别人,直到双方力量再次积聚后才开始了又一轮的争霸,高欢和宇文泰都是一时的英雄豪杰,两个人应该是不相仲伯的,但是在后代培养上,高欢明显不如宇文泰,高欢的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混,但是宇文泰的儿子却个个都表现不赖,特别是一统天下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关于两国军事力量和国力的相对转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核心,这个重要的关键部分我随后再讲,还是先卖个关子了。

东魏在高欢挂了后,即位的高澄与当年高欢时期仅存的大将侯景不和,阴谋算计的高澄积极准备,计划先收编了侯景的部队然后再收拾这位不可一世的枭将。

不过跟着他老爹高欢混了多年的侯景更狡猾,一看风头不对就带着部队和地盘投降了西魏。

对于名将侯景的归顺宇文泰很意外,高兴之余也很担心,前面说过,宇文泰在为了均衡各方的势力做出了很多平衡的办法,比如各部将领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等,这些在当时很有效的政策只是一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宇文泰后期政治局面稳定后,已经开始慢慢的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很容易形成新一轮的军阀,当然,这些问题在宇文泰这个猛人在世时还比较稳定,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宇文泰一旦挂了后,这个局面还能维持。

北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8)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月,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在侄儿宇文护的支持下即位(不是皇帝位),为西魏太师、大冢宰,宇文泰死前一手安排的侄儿宇文护辅政。

历史上对这位宇文泰亲自安排的侄儿辅政一直都是诟病不已,其实我倒觉得英雄一世的宇文泰在这件事上的安排绝对精明,当时宇文氏的宗室中也只有这位宇文护具备稳定家族势力的能力,毕竟宇文氏还不是西魏正统皇室,充其量是个权臣,能掌控局面的也就他一人,他一挂,各方势力都会抬头,再加上皇室能稍微强势一点,就能把他们整个家族灭了。

宇文护又名萨保,宇文泰长兄宇文颢少子,北魏延昌二年(公元513年)生,史载:“幼方正有志度”。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宇文家族在宇文肱的带领下集体参与六镇兵变,宇文肱连同长子宇文颢都在这次兵变中挂了,家族中只剩下宇文泰一个壮年男子,剩下除了小孩就是妇女。

家族中,当年才十二岁的宇文护就一直跟着叔叔宇文泰,开始了从北向南再向西的转战。虽然年纪小,但是一直跟着宇文泰身边东征西讨,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屡建战功,逐渐成为家族中最为稳定的核心成员,并且还在多次的经历中磨练了果断狠辣的性格。宇文泰对他这性格很了解,也一直很信任。

前面说过一代枭雄宇文泰一生中就一直在不断地整合维护各方势力,为了稳定各方势力为己所用和快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宇文泰采用了很多委曲求全的策略,最关键的就是允许加圌盟人员依然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盘和人马,这点在强人宇文泰在世统筹全面的时候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个强人一旦挂了,这帮子人可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而且战功赫赫的牛人,本来就谁也不服谁,搞不好就得大乱。

其中更为关键和要命的是,这个一直能压制他们的宇文泰名义上还是西魏的臣下,也就说不是皇帝,这些人虽说说得好听点是宇文泰的人马,但名义上还都是西魏的臣下,也就是说大家其实都是臣下,只是官大官小而已,没有封圌建社会非常重视的君臣关系,这个核心问题非常关键,也就是说,这帮人中随便谁,都能在宇文泰挂了后,打着忠于西魏皇帝的名号称王称霸,也能成为宇文泰这样的权臣,更为可怕的是,这会貌似谁看着都有这野心。

温习一下宇文泰的核心政策,不说政治只说军队吧,宇文泰在对军队的治理中创新性的恢复了鲜卑旧日的八部之制,就是所谓的“八柱国”。

特别声明一下,宇文泰这会还是西魏的臣下不是皇帝,所以说他也是这核心的“八柱国”之一。

这个“八柱国”就等于把军队分为了八个部,形式有点类似满人的八旗体圌系,宇文泰自己在大统三年(公元537年)由西魏文帝任命为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

同时又在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任命了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为柱国大将军,这个任命纯属为了平衡当初魏武帝带来的那股势力,压根没实权,这一支部队等于也是宇文泰直接统领;另任命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也为柱国大将军,实际统率另外六军。

军队的分配是这样的:这六个柱国大将军每人下有两个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

以上是那六支部队的建制,至于宇文泰自己直属的最精锐的两支部队,人数就要明显多很多,但是表面上看都差不多。

这个八柱国下辖合计有兵六万四千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府兵。这个兵制一直延续到隋朝,这就是国家最精锐的正规部队。

看到了吧,这里直接归宇文泰的只有两支,也就是这两只是他的嫡系部队,其他的六个全都是各方势力的代表人物,而且个个都不白给,也只有宇文泰能压制得住。

随便说下吧,先不说这牛哄哄的几个柱国大将军,光是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一个手下,也就是那几个有名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这位大哥就是隋朝杨氏的最早元老,他的儿子杨坚就是取代北周的牛人隋文帝,另一个李虎就是后来唐帝国李氏家族的老祖圌宗,大家就可以想象一下这帮人的实力和能力了。

这种威胁在宇文泰在世的时候已经有所暴露,几个柱国已经开始和西魏皇室眉来眼去的勾结,宇文泰对此心知肚明,但这些人依然羽翼丰圌满,他也无能为力。

对于他这政策的隐患,宇文泰确实没时间也没精力来整理了,所以这个重任只能交给一个宇文氏宗室后代,前提是这个后代首先必须的根正苗红,必须是我们宇文家族的人;

其次必须心黑手辣、做事果断才行,不然的话随便冒出了人就能收拾了整个宇文家族。

自己的几个儿子肯定不行,年纪都小,但是侄儿宇文护一直就跟在自己身边,其实也和自己的亲儿子差不多,而且绝对的心狠手辣,就这样宇文护被宇文泰看中,被赋予维护家族势力和照顾几个年幼的堂兄弟的重任。

在辅政之初,宇文护论资历和声望都难以服众,但是他有个好朋友很顶用,柱国大将军于谨,哥们儿两是患难之交,一起多次出生入死的。

所以说宇文护资历虽潜,但是在于谨的鼎力支持下也开始像模像样的统理军国大事,当时为大司马,封晋国公。

当政以后,宇文护也马上发现到朝廷的人在宇文泰挂了后都有点蠢圌蠢圌欲圌动的意思,都想欺负宇文泰嗣子宇文觉年纪小。要是不赶紧乘着宇文泰的威望和影响还在的时候,正式夺取政圌权的话,估计过几年,这个皇帝也就轮不上他们宇文家了。

宇文护一点都没辜负他叔叔的托付,第二年(公元557年)就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禅位。扶持宇文泰长子宇文觉称周天王,北周建立。

宇文护还是大司马,晋国公,还是辅政。

宇文护这一手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谁也没想到他动手会这么快,而且名正言顺的推举了宇文泰的儿子,大家再怎么说当年都是跟着宇文泰混事的人,表面上都同意了,但是说实话很多人不服,其中的八柱国之中的赵贵、独孤信就很不满,但是迫于宇文泰的盛名两人也不好公然站出来反对,而且这两人也掂量了下自己的实力,人家宇文护再加上铁杆于瑾一共三支部队,而且里面还有最精锐的宇文氏嫡系的两支,自己要是不服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被灭,而且宇文护这厮心狠手辣,大家都知道,这个确实得谨慎。

赵贵和独孤信哥们儿两面对这样的局面审时度势的忍了,但是在北周建立后这两人就开始鼓捣少年皇帝宇文觉了,甭管怎样得先拉拢这位少年皇帝,拉拢了他,一方面有个名正言顺的名头,另外宇文氏的那两支嫡系部队没准也能归到这边来,除掉果断狠辣的宇文护就有了几分把握,剩下的事吗,反正小孩还小,一切都好办。

在两人不断的蛊惑下果然宇文觉是越看这个宇文护是越不顺眼,《资治通鉴》中记载宇文觉其人:“性刚果,恶晋公护之专圌权”。

但是说实话,小孩子还是年轻,你借助外人的力量除掉自己的亲堂圌哥就不怕自己成为这几个外人拥立的傀儡吗?不知道想没想,反正是宇文觉这边在两个柱国的协助下不断的计划收拾宇文护。

反过来,宇文护那边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这时的宇文护再次显示了果断异常的性格,没等这帮人做好准备就先下手为强,先是果断的杀了赵贵(满门抄斩),罢了独孤信的官,后来独孤信也被赐死。这两手绝对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这宇文护干了连他叔叔宇文泰都顾及的事,所以说这家伙比他叔叔更狠。

更狠的是对于不知好歹的少年皇帝宇文觉,宇文护也没放过,公元559年宇文觉被废黜,拥立了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毓,史称:周明帝。

谁承想这宇文毓和他哥哥一样,也被一群元勋鼓捣的对宇文护很不满,同时联络群臣搞了个“归政于帝”的举动,收回了除了军权以外的所有权力,幻想着我在政治上先行架空了这位大司马的权力,具体下一步会干吗估计谁都清楚了,时机成熟绝对是简简单单的诏杀权臣宇文护。

但是这次心狠手辣的宇文护依然是提前动手,这哥们儿还真是说干就干,从不手软。公元560年,史载宇文护指使一个御厨在明帝的食物里下了毒药,毒死了明帝。

而后,宇文护又立了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为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周武帝。

对于宇文护其人历史上很多说法,特别是他杀了宇文泰的两个儿子这事说三道四的很多,但是大家貌似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他不管怎样,一直在拥立宇文泰的儿子,而且从后期的表现看他并没有试图篡位的企图,可以说对宇文泰还是比较忠心的,杀了两个皇帝最大的可能只是为了自保,他也深知所谓的权臣一般到最后很少有好下场的,这点宇文护应该心知肚明,既然答应了宇文泰维护宇文家族的统圌治就努力去完成,这点他算是做到了,不过很悲催的是他保来保去到最后还是被长大了的北周武帝干掉了,他还真是个悲剧人物。

同时,不得不佩服一代枭雄宇文泰的安排,宇文护最大的特点就是果断狠辣,政治水平很初级,也就是说他能为了维护政圌权毫不手软的动手去除掉政圌权的威胁,但是却没有能力去管理和统圌治政圌权,让这家伙先把可能有异心的人干掉,给自己儿子们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然后在说,这个安排足以说明宇文泰很狡猾。

当然机关算计的宇文泰还是有纰漏的,整个北周的管理体圌系的隐患就是宇文泰一手造成的,这种政治结构不改革早晚都会出问题,这点就连后期英明神武的周武帝都没能扭转,到最后北周还是被杨坚轻而易举的成功篡位,可以说这个颠覆实际上在宇文泰设计北周政治结构的初期就已经定型了。

高瞻远瞩的宇文泰也看到了这点,所以宇文泰对于战功赫赫的侯景归顺就很担心,这位大将整好了绝对是国家的栋梁,但是整不好就是后世之孙的心腹大患。

宇文泰为了控制侯景丝毫不敢大意,亲自带兵来接受侯景的归顺,接受地盘、接受军队;其实宇文泰的态度,侯景心里更清楚,他也算计好了对付的办法。

这边侯景都算计好了的时候,宇文泰来了,同时,得到消息后高澄也意外的带着部队赶紧来了,局面就和当年的高仲密一样,当年战争的结果是高仲密的家人被侯景抓圌住后献给了高欢,宿命论很强的侯景一想到这事就觉得心里怪怪的,不会是这个报应来得还真快吧。


“北齐”佛教历史上发展的最高峰(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69)

之所以用了很大的篇幅说了这段历史,并不简单只是因为这段历史很精彩,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中国佛教的发展壮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整个佛教界在这期间的大起大落基本上在历朝历代都没有,准确的形容,应该是这期间的佛教发展就如同坐“过山车”,瞬间达到历史顶峰,而瞬间又跌入历史谷底,真是不知道作为这期间的和尚该悲还是该喜啊。

当然,这里面的根源还是一如既往的源于政圌府。这期间,我们的五台山也因为地处中原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佛教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受到了政圌府的大力扶持,这段时期堪称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中堪称最兴旺的时代。

这段时间先是东西魏的分立,高欢凭着武力和精明取得了东魏的实际控制权,可能是因为杀人无数再加上为了维护自己的统圌治,高欢看中了佛教,说白了就是看中了佛教的思想,忽悠臣下和百姓逆来顺受等等。

在这样的前提下从东魏一直到北齐,佛教都得到了高氏父子领衔的东魏和北齐政圌府方面无以伦比的重视和援助,当然我们的和尚们也投桃报李的回报了政圌府,四处宣扬服从管理的论调,而且还仗着政圌府的支持在各地大肆圈地营造寺院。

关于东魏到北齐这期间的佛教发展我先列举下相对权威的记录吧,我想看看这些具体的数字大家自己就能看出来些端倪来,唐代著名的大和尚法琳所著的《辩正论》: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天保初年(公元550年)请稠禅师(即释僧稠,魏时比较有名的和尚,少林寺高僧跋陀禅师的弟子,也是少林寺的二祖,据说武功非常了得。在唐代道宣所著的《续高僧传》有他的专门记载)给自己受菩萨戒(关于戒律的内容可以参照哥们儿的普陀山篇)。

受了戒后的这位文宣帝戒酒、断肉、放生,并命天下断杀(这个政策很愚蠢,你又不是天下一统,东西南北都有人瞄你这块肥肉哩,你不杀生了,别人绝对把你干的满地找牙)。而且修塔建寺,度僧尼八千余人,结果是国内“十年之中,佛法大盛”。

齐建皇元年(公元560年),当时的齐孝昭帝(高演)更搞,史载:“情寄玄门”,为先帝写《一切经》十二藏,度僧尼三干余人。

齐武成帝(公元561年—公元5⑥4年)高湛更加虔诚,他“广济群生,应游佛刹”,于大宁元年(公元561年)修建宝塔,连自己的珍贵御服都作为布施给了寺院。据说虔诚的他还每月都诵《大品般若经》数遍以显示自己对佛祖的诚心。

基本上在北齐短短的28年中,首先是这各位皇帝们统一的特色就是好色和荒圌淫,而且凶残无比,为了利益,连自己的手足都不会放过,要说这样的皇室成员崇信佛教,我估计连佛祖都会为之汗颜,但是中国的佛教还就是在这样一群衣冠禽兽的支持下得到了史上最大的发展和兴旺。

以至于:“皇家立寺四十三所,译经六人一十四部”。这都是法琳大和尚说的,不是我说的。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后期比较权威的唐代道宣的《大唐内典录》和智升的《开元释教录》也对于北齐期间的佛教兴旺做出了差不多的描述,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却与法琳大和尚说的有些出入。

这两本论著都说在佛法昌盛的北齐时期的译师只有二人,而不是法琳说的六人,译出经论也只有八部五十二卷,可能大家对于这个译经还没有概念,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一个朝代是不是真的重新佛法,只要看他当时的译师数量就能看出来,因为只有真正的佛教信徒才会关心这项工作,这才是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信徒该干的活,如果这点没得到重视,这时期的佛教发展就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点疑问先不管是法琳大和尚说的六人还是其他人说的两人,关键是历史上都没有留下他们翻译的经文,也就是说这事就是无图无真相。

作为译经这样的基础教育和理论工作,基本上就能体现这个时期佛教正规发展,但是在这样权威的论据方面可以说在北齐很缺失,那么这么多的和尚,政圌府这么大力度支持下的他们都在干嘛?

更为值得怀疑的是,在历史上的名僧,说实话在这期间可以说一个没有,和尚该干的本职工作都没干好,那这些和尚干嘛呢?我偏激一点的猜想,和尚们应该都在享受休闲生活,那会的和尚比现在的公务员还舒坦,因为不用担心会不会被双规。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断,可以从政圌府投入里再明确的说下,佛教在东魏北齐期间都发展到什么程度吧:

北齐的文宣帝高洋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国策:直接把国家财产分成三份,供养僧尼就占三分之一,难以想象吧,国家的三分之一的收入干这事,这对于任何朝代、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这样的政策利好下,那么有钱有背景的和尚当然毫不手软,回圌回都是大手笔。

《广弘明集》记载当时的和尚们:“大起佛寺,僧尼溢满诸州,冬夏供施,行道不绝”。仅邺城(河北邯圌郸临漳县)就是“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靖嵩传》和《续高僧传》都有这样的记载,都城都这样,就别说别的地方了。

当时北齐全国的寺院大概有三万余所,其中除了都城以外就得数名城洛阳了,洛阳城内外寺院一千三百一十七所。

其中,北齐的胡太后建立的永宁寺名气最大。据说寺中光僧房楼观就一千余间,而且全都是雕梁粉壁。整个寺院辉煌壮丽,连西域的名僧菩堤达摩(这位大家都知道吧,少林功夫的鼻祖)首次来洛阳,远远望见永宁寺金光四射,都赞叹此寺举世仅有,连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都真比不上咱们中国啊,干脆就这待着,别走了。

不过虽然说这期间的和尚没干什么正经事,但是他们在疯狂开发房地产业的同时还干了一件拼命烧钱的大事业:发展了我国的雕塑业。

那会最早的佛教雕塑大部分都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主流风格为“面为恨刻,削为容仪”的瘦骨清像,但是在后期特别是以邺城为中心的范围内,有钱有背景的和尚们开始按照自己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下养成的滋润形象来刻画佛像了。

这期间的佛教雕刻一改前期清瘦作风,造像整体变得疏洁涥润,面相丰颐而富有神韵,尤其是在衣纹表现上,受到了当时画家曹仲达所谓“曹衣出圌水”画风的影响,衣纹疏简贴体,使人物形象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内在的活力和体现美好生活下的悠哉悠哉,开创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著名的“北齐样式”。

所谓的北齐样式其实就是大和尚们都是一副从容淡定、尊贵富足的神态,从清秀消瘦转变为富态满足,和尚们的生活还真是转变的突飞猛进啊,看来任何时候还都是有钱好办事啊,只要有市场就一定会有很多聪明才智之士去专研,这期间我国的雕塑业确实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这些东西好是好,时至今日我们对这些东西的印象也只能停留在史书中的记载了,这期间的雕塑作品大部分都随着历史的变迁灰飞烟灭了,唯一幸圌运的是在当时的北齐都城的邯圌郸地区还保留了一部分,位于邯圌郸市峰峰矿区境内鼓山之上的响堂山石窟依然保留了大小石窟30余座,佛造像近5000余尊,被学术界誉为“北齐样式”的代表作。

这个地方不太出名,索性我还真去过,确实很厉害,整个造像质感强烈,体态富有动感,表现力丰富,被学术界誉为北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经典之作。

这是在北齐都城一带的佛教发展,这时候五台山因为地理原因也受到了很多眷顾,全国上下的圈地建寺,这也没闲着,同样是大起佛寺,五台山营建的寺庙达到了空前绝后的200余所,创下了五台山历史发展之最。

但是很遗憾的是就连五台山这样的佛教圣地也都没能涌现出一位德高望重的所谓高僧,可见佛教当时的大发展是个什么底子。

当然也不能说在北齐时期所有和尚都是废物,在北齐有个关于佛教发展很奇怪的一个人,北齐时的刘谦之。

这位刘谦之很神,在北魏的太和中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圌激自己把自己废了(凭这点这人就很有点勇气,自己动手!绝对的东方不败啊!),刘谦之自宫了后奏请朝廷要求进山修道,鉴于这位猛人的作为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这种狠人放在社会上绝对不安生,既然想修炼就赶紧的吧。

这位老哥进的那座大山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据说在深山中得到了一部《华严经》,很象武林小说的传奇故事吧,就当它是真的吧。

这哥们儿据说得到这本经书后是昼夜礼诵,绝粒饮水,历经了三七二十一天后,居然没挂,而且还是奇迹出现了:“忽髯髭尽生复丈夫相,神思通悟,洞晓幽旨。遂殚精造华严经论共六百卷”。

这个传说很神奇吧,念了点经书居然恢复了男人的功能,是又长出来还是手术恢复的?反正这事是无从考证了。

这还不算最神奇的,更神奇的是这老哥据此还通晓了很多奥妙,还自己整出来六百卷的《华严经》,这……简直就是人间奇迹。幸好这哥的这招没有流传下来,不然这招配合著名的“葵花宝典”一同使用,效果绝对名垂千古。

传说归传说,据说就因为这事华严一教就盛于一时,可以说华严经的兴起也会日后五台山的兴起起到了良好的铺垫。

这是野史,不过我在正史的论述中有个环节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我在列举北齐对佛教的支持时专门标注了北齐诸位皇帝的在位时间,这点可以看到这些个虔诚的皇帝佛教徒个个短命,真不知道他们是念得哪门子佛,得到了那位大神的眷顾。

北齐政圌权可以说自上而下的崇佛达到了完全虚夸的状态,佛教的理论是清心寡欲、是超越世俗的修行,你这整的四处都金碧辉煌的能看让和尚们脱离世俗吗?这样的崇佛方式,看来佛也不会保佑的。

结果就是不仅是北齐的几位皇帝个个短命,而且伴随着崇佛的政治制度,这个国家也同样短命,这就是可以说据全国之力鼎力支持佛教发展的北齐的状态,那他的竞争对手北周在干吗?

面对两大势力的同时挤压,再加上心有顾虑的侯景彻底崩溃了,放弃了地盘、放弃了部队,狼狈的侯景只能带着八百嫡系部队逃到了南朝,也正是侯景和他的八百人就搅合的那位规定和尚不能吃肉的梁武帝挂了,南方的梁朝也因此动圌乱丧失了对长江上游和江北地区的控制权(上游被西魏占据,江北地区被东魏收走),高欢的一个手下就折腾了半个中国,可见人杰高欢有多牛。

说完了东魏的后续接着说西魏的后续,最早期的西魏为了全力对付东魏和南梁,宇文泰对北边的少数民圌族柔然和突厥等部落采取和亲拉拢的怀柔政策。

先是以西魏宗室元翌的女儿(反正不是自己家的闺女,爱谁谁)嫁给了柔然主阿那瑰的弟弟塔寒,后又强迫西魏文帝娶了阿那瑰的女儿郁久闾氏为皇后,这是对柔然。

对突厥也差不多,宇文泰以长乐公主嫁给突厥主阿史那土门,良好的婚姻结盟关系建立后,突厥投桃报李的给予了西魏五万匹好马,这对于正在和东魏血战的宇文泰可真是雪中送炭,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集团由此越发的重视北部关系的维护。

在高欢挂了后,东西魏的争霸算是消停了一段,战争中一直处于守势的西魏终于松了一口气。

宇文泰在深知无力染指中原,把精力和重心转向了北部,基本上所有的外交事物都亲力亲为。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四月,宇文泰北巡,八月,渡北河(今内蒙古境内乌加河),九月,还至牵屯山(今宁夏固原县西),一代枭雄宇文泰就在这地儿染上病了。

一代枭雄宇文泰感觉自己不灵了,派人急招侄儿宇文护(这个安排很有深意),托孤于宇文护:“我的儿子都还年幼,今外寇方强,国家之事,今后就由你决定,宜努力以完成我的志向。”

十月乙亥(初四)日(公元556年11月21日),宇文泰卒于云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年五十岁,葬于成陵(今陕西省富平县北),谥号文公。


“三武一宗”第二位:北周武帝(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0)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儿子,从小就得到宇文泰的喜爱,常对别人说“成吾志者,此儿也。”十二岁的时候就被封辅城郡公。他家老大孝闵帝即位的时候,被拜大将军,出镇同州,说实话,这也就是个意思,还不到十岁的小孩能懂什么。

后来二哥明帝即位,改迁为柱国,授蒲州刺史,后来回京任大司空,行御正,进封鲁国公,领宗师,可以说年纪轻轻就依仗着家族地位平步青云。

先不说这位宇文邕作为宇文泰的四儿子能即位这事,就说这个宇文泰,还真是识人之明啊,不仅看到了自家老四的能力,而且还为这位老四选了一个最合格的护法,侄儿宇文护辅国。

历史上都说宇文护歹毒,实际上斩草除根的道理谁都懂,更何况这位一向以心黑手辣著称的宇文护,但是还就是这位宇文护一直在拥立宇文泰的儿子们,其实他要真想自立早就自立了。

几个哥哥都挂了,就剩下这年轻的宇文邕了,也即位吧,吸取了两哥哥的经验教训,不在见天的闹着和宇文护不和了,而是一步步的开始提拔自己的亲信,别的不说,先稳住自己的阵脚再说,这点,这位北周武帝就非常厉害,表现了与其年龄很不相符的老道。

宇文邕先是以柱国、随公杨忠(这会因为两个柱国都被宇文护给干掉,他升官了)为大司空;柱国、蜀公尉迥(尉迟炯)为大司马。分山南荆州、安州、襄州、江陵为四总管。后又以大将军卫公直、赵公招并为柱国。这几位都可以说是北周的后起之秀,现在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后期也就是这几位都成了北周武帝的死党。

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三年的春天,最后一位当年的大腕:太保、梁公侯莫陈崇,被周武帝和宇文护联手赐死,这位大佬的死标志着在宇文泰期间所有的隐患都告一段落,这是最后的一个可能居功自傲的柱国,这一手等于把宇文泰留下的烂摊子隐患基本清除完毕了,烂摊子既然收拾完了,就该收拾收拾烂摊子的人了,心狠手辣的宇文护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下一个轮到他了。

但是这位周武帝显示了很好的耐心,虽然年轻但是他也深知宇文护在朝中也是一伙弟兄,这事万一搞不好别说杀不了宇文护,弄不好自己也会和两个哥哥一样栽进去,最可怕的就是自己老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就彻底完蛋了。

周武帝继续不动声色的巩固着自己的势力:以大将军韦孝宽(这位很牛,北周第一战将)、长孙俭并为柱国;随后又以大将军陆通、宇文盛、蔡公广并为柱国。这些手段其实就是进一步瓜分国家的传统势力,以瓦解宇文护集团的影响力。

天和三年(公元688年),对于周武帝是个大喜的日子,皇后阿史那氏至自突厥到了,周武帝结婚了,而且是和强大的突厥结成了亲家,这就等于又拉了一个强大的外援当帮手,最不济的时候带着老婆跑到突厥老丈人那也还有机会翻盘。

天和七年(公元572年),万事俱备的周武帝决定动手了,据说是先请了宇文护进宫说太后最近总是喝酒,你看能不能进宫过来劝劝太后,宇文护在一点提放都没有的前提下进宫了,在给太后念戒酒书的时候被周武帝从后面动手干掉了,就这么简单。

唉!说实话这位老兄也算是给家族做贡献了,替叔叔宇文泰一家把该杀的全杀了,最后就只剩他一人了,自然也没什么可保留的价值了,这么轻松的被圌干掉就足以说明他还真没有成为权臣的素质和潜质,再次对英明神武的宇文泰表示下敬意。

《资治通鉴》:诛大冢宰、晋公护及其子柱国、谭公会,并柱国侯伏侯龙恩及其弟大将军万寿,大将军刘勇等。大赦,改元。罢中外府。癸亥,以太傅尉迟迥为太师,柱国窦炽为太傅,大司空李穆为太保,齐公宪为大冢宰,卫公直为大司徒,赵公招为大司空,柱国辛威为大司寇,绥德公陆通为大司马。

以上这些得到封赏的基本都是周武帝这几年积攒的死党,这下该收拾的都收拾了,政圌权再一次的集中在皇帝手中了,北周武帝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一展抱负了。

同样还是《资治通鉴》记载的:北周武帝亲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彻底清理国家的和尚们,当时的北周处于北齐、南梁的整体推崇佛教的大环境氛围下,也在之前制定了不少的促进佛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那个时代的和尚绝对是幸圌运儿,不管走到哪个国家都能受到贵宾般的礼遇,而且出国都不用办理护照,凭着光头和一身工作服就能想去哪就去哪,到哪都有安排,都有招待。但是这些好日子到北周武帝执政的时候算是到头了,起码是在北周到头了。

公元573年12月,周武帝公然在国内召集道士、僧侣、百官讨论佛、道、儒三教的问题。

先不说道士们怎样,反正道士们这几年的日子混得很惨,全国上下也没来几个道士,不过相对于道士的凄惨而言,这近几年很是兴旺的和尚们倒是来了不少,和尚们历来都把这种搭上这样的上层关系视为己任,个顶个的都盼着有个机会能多结识点权圌贵,这一次国家级的集圌会因为是周武帝亲自主持,所以不仅北周的和尚闻风体出动,而且连北齐的、南陈(南梁已经挂了)的和尚们也都兴致高昂,接踵而至。

总之反正是挨边不挨边的和尚全来了,整个中国的和尚们济济一堂,都对这次多国佛教峰会寄予厚望,首先声明一点,这些参会的大和尚们没一个能在历史上或佛教史上留下名字的,我冒昧的做个论断:这些和尚基本上全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

都聚齐了就开始开会吧,首先没等和尚和道士们发言,周武帝先说话了。

《资治通鉴》:“帝升高坐,辨释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这就等于周武帝已经把这三种与会人员的座次给安排好了,虽然和尚人多势众,而且还都和朝廷的官员有点关系,但是皇帝亲自公然宣布这个座次,再结合之前周武帝不动声色的干掉宇文护的事件,当时首先是坐在首位的北周百官是没一个敢啃气的,作为道士更不会说话了,一来本身就没多少好处,二来从来都是人少式微的,对于这样的座次很满意。

但是和尚们就不干了,你这等于把我们这么一大伙人全都安排到最后了,我们不管在那可都是不用干活只吃饭的人上人,你个小小的北周怎么了,你敢对我们这样,看着没人说话那就咱们自己说,和尚们跳出来公然反对。

首先和尚们表明了态度:再怎样也不能把佛教放在道教之下,我们和尚人多而且有钱有地,和啥也没有的道士平起平坐都是我们看得起他们,这下整的我们比他们还低,这完全是不讲道理,要知道我们光在你北周的和尚可就好几百万,作为皇帝不能这样不把我们不当回事。

凭这几句话就能知道北周的和尚很没水平,当说到几百万和尚的时候都没注意周武帝眼前一亮,之所以想收拾你们就是因为你们这么些人,而且还都是天天吃干饭的废物。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和尚都没见识,和尚之所以能混到今天是很有点讲究的,很多和尚的长项就是善于察言观色,有位昙积大和尚在看到周武帝眼睛一亮马上就明白了周武帝的用意,赶紧把之前的白圌痴和尚说的话往回绕。

《广弘明集》:“若他方异国,远近闻知,疑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深诚可怪。”

既然你眼睛一亮,那我圌干脆就先把话挑明吧,这话说的就软中带硬了,首先告诉你现在可不是你这一个北周,四面八方好些国家,而且这些国家都敬佛,你要是真有什么想法对我们不敬,我们分分钟就能集体去别的国家混事;

其次你这是不是准备让我们这些游手好闲的人当兵啊,先让和尚当兵,然后再把我们的庙产收回去当你们国家的财产,你这举动就不怕别国笑话丢人吗?你这样的举动就不敢佛祖怪圌罪吗?而且你这事必须得考虑国际影响,不然我们也能动用国际关系来阻止你可笑的行为,到最后可别整的不好收场啊。

昙积大和尚很厉害,直接先把话搁这,经过察言观色,昙积大和尚认为这个年轻的周武帝一准儿是经不住吓唬的。

“但顽僧任役,未足加兵;寺地给民,岂能富国”这段话在《广弘明集》、《周释昙积》、《谏周高祖沙汰僧表》都是这么记载的,我估计应该是相当靠谱的了。

不过这话说的就有点讥讽的意思了,直接说,指望着和尚当兵能提高军队战斗力吗?和把寺庙的寺产给了民众就能富国吗?也就是说富国强民这事事关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我们和尚没关系,趁早别打我们的主意。但是说实话这话还真是说的周武帝心坎里去了,这两项措施说实话都不能足以强国,但是这两项政策要是真实施了还真就有效,这里面更深远的计划远不是这帮鼠目寸光的和尚们能看出来的。

关于这次会议的其他内容就不多啰嗦了,反正是周武帝陪着大家扯了半天淡,最后以不了了之收场,别人不说,和尚们很是失望,特别的远道而来的和尚们,在回家前有些明智的纷纷告诫自己在北周的同行,这地儿可能不好混了,有问题的话赶紧跑啊,到我们那边去,我们那还成,优惠政策很稳定。


审时度势的灭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1)

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五月十五日,经过了全国宗教会议摸底排查后。

周武帝正式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

北周在周武帝的带领下,全国范围的禁佛运动正式拉开帷幕,大家注意,可还真不是光是禁佛,北周武帝这回是连道教也一勺烩了,彻底杜绝了反圌动会道门。不过,这个道教禁不禁的也无所谓,本来就没什么势力,还俗就还俗吧。但是对于经过前几年兴旺发展的佛教而言,这可真是晴天霹雳啊。

说实话,周武帝诏令一下,北周境内官民人情激愤、奔走相告、迅速行动,政圌府官员忙着清查、收编寺产,和尚忙着回家落脚,民众忙着检举揭发,一瞬间,境内所有好吃懒做的青壮年和尚基本都没跑了,全部被统一收编进军队开始进行军事化训练。

《历代三宝记》:“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有件事得再次声明一下,在这份天下闻名的诏书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诏书:恢复了宇文护的名号和曾经的封爵。

《资治通鉴》:“戊辰,诏故晋公护及诸子并追复先封,改葬加谥。”

自己真当了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帝周武帝终于明白了老爹的用意,而且说句私心话,要没有宇文护也还真轮不上他来当这个皇帝,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就不知道了,或许宇文护干的所有事都是宇文泰授意的?就是准备日后让这个“成吾志者,此儿也。”的老四当皇帝吗?这个历史的疑点就不去深究了,反正我是觉得其实这个宇文护有点冤。

关于周武帝灭佛有两种说法,但是就灭佛的本质而言,就连同之后多年一些有名望的大和尚们都认为当时的佛教本身已经发展混乱到必须整顿了,几乎已经乱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了,而和尚们自己的戒律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体圌系,就更别说是否能约束得了新进的和尚们,这个时代的和尚基本就是个吃喝不愁的职业,这样的好差事自然会让很多社会闲散人员关注。

同时,从西魏一直到北周,由于战事不断,很多身强力壮的都死于战乱中,人口数量少,自圌然圌灾圌害也不断侵袭,各地干活的农民们都穷的被迫要饭。

但是,那些所谓的和尚们,既不用服兵役,也不纳税,更别说看到世道艰难赈济灾民了。好事是一件都没做,反倒是趁着乱劲和民圌不圌聊圌生的事态趁机吞并土地,很多农民被迫都成了寺院的佃户、奴仆。有吃、有喝,再加上有地,于是乎就有了更多身强力壮的和尚来维护利益和逼圌迫佃户们老老实实的干活,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了一个危害社会的恶性循环和大毒瘤。

关于这个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这会的大部分和尚都是社会闲散人员和不法之徒,这帮人这会都成了和尚,要让他们真成了势力的话不威胁政圌权才叫出鬼。

其实能让周武帝彻底下定决心一竿子打到底还是因为一位和尚,一个叫“卫元嵩”的和尚很有远见的看到了北周的局势,主动觐见了周武帝,提出了大胆的灭佛立道的建议和想法。

史载:“唐、虞无佛图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我想这段话大家应该能看懂。

至于这哥们儿的初衷就不用探讨了,起码从他的建议就能看出这是个学佛的正经和尚,而且深得佛教精髓,特别是最后这句“终不苦役黎民”说的还真是至深佛理。

这位和尚的建议有理有据,而且是从佛教的角度阐明了观点,佛祖最初的意愿就是拯救黎民百姓,不让百姓受苦受罪,但是目前的状况不仅没拯救而且完全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更严重的是和尚队伍已经严重的叛离了佛教的宗旨,已经成为社会的毒瘤,不根除一定会危害社会。

看到连和尚自己都能提出这样的合理化建议,周武帝很是高兴,直接任命卫元嵩还俗,同时赏赐了很高的职位和大把的金钱,奇怪的是这个卫元嵩大和尚啥也没要,而是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这个人开始没记载,后续更没有,很奇怪的一个人,而且神奇的连法名也没有,有理由怀疑是周武帝自己杜圌撰出来的一个人。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按照他的境界和思想而言,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位真正具备大智慧和具备所谓慧根的和尚,如果是真的,我估计这位大师极有可能入深山精修去了,这样的和尚值得所有人钦佩。其实也正是他的一番话才让佛教有了这次惨痛的整顿,也才能有后期的建康发展。

历史上评价周武帝的灭佛运动时很多都用了富民强国这四个字来形容,其实说实话到底是不是这个结果呢?我们看下数据:

《历代三宝记》:“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这是周武帝灭佛的战绩,数据很明显,干掉了将近四万座寺庙,收拾了三百万的和尚,这就是成绩,当然这三百万和尚除了干活就去当劳工和大头兵的。但是这里面有个最最核心的问题恰恰出现在数字上。

首先回顾一下周武帝的灭佛运动,这个运动应该是从公元572年就开始计划了,一直到公元574年正式实施,这里面还包括召开了多次的开放性会议,这些会议都邀请了当时各国的和尚代表,也就是已经提前了最少一年的时间通告了全国上下的和尚们,我这可准备动手了啊!你们准备准备吧!周武帝要真的准备收拾这帮和尚的话,这么大张旗鼓的宣告有必要吗?

如果说完全没必要的话那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仔细的分析一下周边的大环境就会找出其中的答案和疑点来,大家要是还记得的话应该知道北周的邻国北齐是个什么状态,那边的高氏父子们干脆是吧全国的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拿来供奉和尚了,这边和尚给的是什么待遇啊!你这边还动不动的嚷嚷就要收拾我们,和尚傻吗?和尚不会跑吗?如果你猜到了的话就说明你也很贼。

我猜这个周武帝最深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让和尚跑,而且最好是跑到和北周一直阴魂不散的北齐那边去。

还接着分析下上面的数据,这里所谓的全国可不是当时的北周,而是指的是北周灭了北齐以后的全国,这得连带上举国崇佛的北齐的广大底盘,周武帝也才灭了三百万的和尚,要知道在北齐佛教最兴旺的时候,也就是周武帝开始宣布灭佛的时候,北齐的和尚大概其也就是这个数,也就是说明周武帝实际上灭的都是北齐的和尚,历史数据惊人的有趣吧。

要是还不明白的话我就给大家做个更加清晰一点的解释(对话形势的):

周武帝亲政后询问大臣们国家和周边国际形势:“周边的国家都在干嘛啊?”

谋臣:“大家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强国,然后等着收拾我们。”

周武帝:“他们除了见天的惦记着我这一亩三分地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啊?”

谋臣:“这个,还真有!他们都崇佛,特别是北齐,国家的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拿去供佛了。”

周武帝:“啊!这个不错啊,那赶紧通知大家,特别是我们境内的和尚们,我们这边要开始灭佛了!”

谋臣:“这个!得谨慎啊,和尚们据说都很有点门道,不好惹,整不好还会引发国际矛盾和别国的过问”。

周武帝:“废话,我是皇帝,要是敢说不好惹的话,我才是最不好惹,除了北齐、南朝的坏小子们以外,咱们这地谁敢惹我,少废话。

第一;赶紧通知各级官圌府开始清点境内寺庙的庙产;

第二;通告境内外的所有和尚来开会,会议议题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只有一个核心思想,我这要灭佛!

第三;这事一定大张旗鼓,要做好境内外所有和尚都知道,赶紧下去办吧。”

谋臣:“这个Ranger讨论);咱这是没人敢惹你,你是老大,但是咱们要真干的话是不是先别说,到时候咱给和尚们来个措手不及,咱草除根,多利索啊。”

周武帝:“清点资产是搞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钱,然后得清楚一般他们会消耗多少钱,这两点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一;然后就是通过不断的说教让他们知道危险,让他们跑,但是不能让他们带着钱财跑,这个得留下,财产都得留下充公,最好这些光杆儿和尚跑的一个不剩最好,明白没。”

谋臣:“不太明白?”

周武帝:“和尚们都跑了的话是不是庙产都充公了,咱们是不是有钱了;二来是不是不用再接着花钱供奉这些大圌爷了!少了很多吃干饭的!这里外里的对于我们是不是好事啊!这种即赚圌钱还省钱又不费事的买卖是不是好买卖!国家现在的现状指望几年就扭亏为盈可能不可能,你们这帮笨蛋。”

谋臣:“倒是这个道理,不过为什么不能让这些和尚当兵的当兵,种地的去种地呢?干嘛好端端的劳动力白白让他们跑了呢?这可也是办法啊?”

周武帝:“不仅笨而且蠢!这帮和尚会干活吗!会打仗吗!开会的时候你们都干嘛去了,没看见他们个个都吃的肥头大耳的,打仗指望这些和尚,北魏的动圌乱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还有这帮本来就游手好闲惯了的让他们干活,别的不说,就他们这帮人咱们得增加多少官吏去管他们,这得增加多少公务员啊;再说,加入军队也得训练,咱那有那功夫啊!把他们都赶跑了,他们能去哪?笨蛋!”

谋臣:“北齐,这地最近了,不过也搞不好会去南朝那边。”

周武帝:“对啊,北齐不是敬佛吗?咱们把和尚都赶过去,凭着他那崇佛的二货劲头,肯定不可能让和尚干活,也不可能让和尚当兵,那他不是白白增加了百十万吃干饭的吗!对抗了这么多年咱们不就是实力不如人家吗!现在咱们这边减少了这么多吃干饭的,他们那边增加了这么多吃干饭的,里外里算下,谁的实力增强了。

要咱们真跟姓高的拼实力,大圌爷的!我爹那么牛的人都拼不过,既然拼不过就得想办法,就得给他们加负担,累也累死他们,这不是最省事最有效的办法吗?你们这帮没头脑的。”

谋臣恍然大悟:“皇上圣明啊!圣明啊!”我坚信这绝对是真心的肺腑之言。


精于计算的周武帝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2)

事情的发展和周武帝的计划一模一样,连续三年的挤兑推动和暗箱操作,终于磨叽到公元574年的正式宣布全境灭佛,政策一经推出,立马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仅没杀一个和尚,还大大的增加了国家的土地资源和财产资源。

北周通过不断的挤兑到最后,境内的和尚基本跑光光,而且全都是啥也没带走的跑路了。

如他所料,这帮吃闲饭的全跑到了就近的北齐,而那边的北齐还就傻不拉几的通盘接收,到了就给钱、就给地,国家资助,谁让咱们钱多人傻呢。

关于这个北齐,在《周书·韦孝宽传》说的最为一针见血:

“政出多门,鬻狱圌官,唯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阖境嗷然,不胜其弊”。

这样的一个政府你还能指望他有什么远见,和周武帝预料的结果一样,从这以后,北周和北齐的国力对抗瞬间就转换了局面。

之前说到的东西魏大战的核心是高欢领衔的东魏一直在飞扬跋扈的进攻,而宇文泰领衔的西魏一直在艰苦卓绝防守,而且还为了防得更好,还变着法的拉拢人,拉拢势力。

这样的被动局面一直延续到北周的建立,虽然宇文护执政期间也还尝试着主动进攻过两回,但不仅没得到半点的好处,还被打的劳圌民圌伤圌财的。

关于这点,周武帝算计的很清楚,国家间打战打到最后就是拼国力,拼的是GDP,但是人家那地盘都是肥地,要是按照正常的发展,估计得一百年后可能才会有机会翻盘,这买卖周武帝肯定不会干。

周武帝一生雄才大略,其实从诛灭宇文护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虽然年轻,但是他很有耐心,而且很会算计,一点一点的获取和掌控资源,直到最后认为自己的势力已经足够大的时候才采用最省事、最快捷的方式除掉异己。

灭佛这项运动的实行其实就是他准备干的第二件大事的准备,先壮大自己的国力再消耗下对方的国力,周武帝很了不起。

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开始打吧。北周和北齐的战争大体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简单,双方试探性的进攻,周武帝还是老套路,消耗一下对方,慢慢的先蚕食附近的,然后在一举而取其首

人算不如天算(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3)

北周在周武帝的带领下齐心合力的灭了北齐,中国北部终于再次成为了统一的政圌权,甭管谁当政吧,只要稳定就成,中原一带已经是乱了近百年了,这才真正算是安稳下来,苍天幸甚啊。

《资治通鉴》:“合州五十五,郡一百六十二,县三百八十五,户三百三十万二千五百八十八,口二千万六千八百八十六。”这是当时北周政圌权的官方统计数据,应该比较准确,也就是说全国人口也就二千多万,可见多年的战乱对于黎民百姓的伤害。

灭了佛教的北周国家实力大增,同时还一举消灭了威胁最大的宿敌北齐政圌权,周武帝不用再挤压境内和尚们四处乱跑了,政圌权稳定后干脆直接命令全体和尚们就地还俗,都给我就地参加劳动,给国家创收。历史上说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在佛教历史上这简直就是恶魔般的作为,但是事实如何呢?

先说这个毁寺,其实大部分建在城市里的寺院并未被毁,只是都被充公了,封赏了建功立业的臣下当住宅了,这么好的宅院毁了多可惜啊,周武帝很会过日子,这种赔本买卖绝对不会干的。

说到损毁,反倒是向五台山这样的偏远山区,当大官的都不愿意去住,白给都不要,绝对属于卖不出去的死楼盘,只能都给拆了回收点建筑材料的充公吧。

其次强迫300万的僧尼还俗,这个事就比较大了,结合下上面的数据,这一举措虽说对佛教影响很大,但是这一下就等于给国家增加了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10分之1的劳动力,这点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就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了,大家都懂得,是不是利圌国圌利圌民我想也就不用我多啰嗦了。

再次周武帝的灭佛其实很人性化,只是毁佛断道,并没有屠圌杀僧侣,就这点而言我觉得周武帝很英明,至少没有另外几位灭佛的皇帝狠辣。

也正因为此才获得了“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的评价(《广弘明集》卷七《叙列代王百滞惑解》)。

北周统一了北方,收拾了和尚,正准备雄心勃勃的计划下一步战略的时候,不知死活、消沉很久的突厥又冒出来了,想趁着北周立国未稳,来拾点便宜。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突厥入寇幽州(今天的北京,这地原来是北齐的地盘)。

五月,雄心万丈的周武帝决定亲自北伐,派遣柱国原公姬愿、东平公宇文神举等五道俱出。精于计算的周武帝一出手就是五路进逼,就是准备一举合围,彻底收拾了善于奔跑的突厥骑兵们,一战成功后转回头就接着收拾了南朝的陈,按照他的大战略计划,这些事都做完也就一两年之间的事,但是应了那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么擅长谋事的周武帝算来算去就是没算过天。

五路大军还没集结完毕,周武帝就感到身体很不爽。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六月,算计一生的周武帝居然挂了,时年三十六。

历史上对这位周武帝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勤与政事,生活简朴,能和将士同甘共苦,而且据说随便就能叫出部下姓名,每回作战都亲自做战前动员,而且作动员的时候还能动不动就叫上部下的名字直接激励,可以想象这些部下是个什么心情和斗志。

作为皇帝,周武帝有别于其他君主最大的优点是居然不好色,后宫妃嫔仅有10余人,平心而论,历史上能做到这点的皇帝很少,貌似几乎没有。

遗诏中很重要的一点:“四方士庶,各三日哭。妃嫔以下无子者,悉放还家。”

各方的人士别可着劲的哭啦,都有活得干,而且也知道你们压根就不想哭。而且没孩子的嫔妃也都各自回家,不用陪葬什么的跟着受罪。我觉得周武帝这人还真是个好皇帝,就是年头太短,比较失败。

挂了的周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事就是灭佛和灭北齐,但是我认为他其实最重要的作用还真不是这两项,而且亲自主持制定了《刑书要制》。可千万别小看这事,这事就是后期大名鼎鼎的隋文帝制定国家法律大典的雏形,法典对于国家统圌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依法治国,这才是作为皇帝最该干的活。

《刑书要制》节选:“持杖群强盗一疋(这字念“匹”,在这的意思就是匹)以上,不持杖群强盗五疋以上,监临主掌自盗二十疋以上,小盗及诈请官物三十疋以上,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皆至死。《刑书》所不载者,自依律科。”

把国家的刑罚制定的全面和细致这应该是第一人了,最重要的是严格规定了各种罪行的量刑标准。也正是他的这部《刑书要制》才成就了后期隋文帝的大成,这个后面讲到隋文帝的时候还得详细说。

另外精于算计的周武帝和他老爹一样,临挂时详细的安排了后事,在之前他委任了两个最重要的人物,我说过在北周有个官职“柱国”,官如其名,就是国家政圌权的基石,本来就八个人,但是在周武帝前期为了分化宇文护的权力封了很多的柱国,后期连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乱,创造性的又增加了凌驾于众多柱国之上的“上柱国”。

最先享受这个尊贵称号的是柱国齐王宪和蜀公尉迟迥。这两人都是周武帝彻彻底底的死党,也是他安排的辅佐重臣,但是善于算计的他还是不放心,按道理讲,所有的辅政大臣都极有可能成为权臣,这两位虽说对他忠心耿耿,但谁知道他挂了后这二位会不会对他儿子也一样忠心呢。

善于算计的周武帝干脆把两人一个派外统兵,一个留内辅政,这样的安排可以称得上是互相制肘,朝廷的内部的宇文宪如果有什么异志,外部的尉迟炯完全可以带兵清君侧平定叛乱,同理,外部的尉迟炯有什么想法宇文宪也能统筹各地方收拾了他,两人的互相牵制就会达到权力的平衡以稳定宇文氏的天下,但是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

周武帝刚挂,即位的儿子宇文赟上来就晕头巴脑先把留内辅政的宇文宪给干掉了,关于这个宇文赟历史上的说法就很混乱了,说这厮简直就是一个变圌态狂,老爹一挂,就把老爹妃子给办了等等叛经离道的劣迹,但是史载他老爹还真没几个妃子,而且还都不怎么好看,要真有这事,我觉得很诡异,这小家伙口味很重啊。

甭管怎么说吧,反正雄才大略的周武帝是后继泛人,不说好不好色的,上台后先把台柱子拆了这事就很蠢,两大台柱上来就缺一角,这北周的政圌权就一定失衡。

内部的台柱子拆了,果然没多久,北周政圌权就从内部开始变味,这也才有了显赫一时的杨氏家族隆重登场,杨坚禅代,兵不血刃的获取了天下,大周朝变隋朝了。

但是周武帝费劲巴拉精心设计的两大台柱子倒还真对得起他,面对杨坚的专圌权,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圌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但是控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尉迟炯所谓的叛乱没多久,居然就被北周第一名将韦孝宽一举荡平,名将还就是名将啊,都这会了,还是只要出马就一定管事,周武帝的计划被“天”全盘推圌翻。

隋朝建立,为了稳定自己的政圌权,斩草除根,杨坚在收拾宇文氏皇室这事的处理上毫不手软,威风一时宇文氏的皇室家族基本上被杨坚杀了干干净净。

特别声明一下,后期干掉隋炀帝杨广的著名的宇文化及可不是宇文家族的人员,这位以大奸圌臣名列青史的出身同样显赫,祖上也是出身于北魏的镇边六镇,因为宇文泰的恢复鲜卑旧姓政策和实行军兵姓氏归属该管主将的政策才姓了宇文氏,看他的姓氏就能知道不管怎样他的祖先也是宇文泰的嫡系部队,所以也不能说和宇文家族压根就没什么关系,但是因为不是宇文氏的正统皇室才保留了下来,不然一准儿也得让心黑手辣的杨坚干掉,杨坚还是没干的彻底啊。

不过这事另一个角度说明,当时北魏的镇边六镇的“国之肺腑”们还真是厉害啊。


其实一直在拼爹(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4)

在北周武帝统一北方期间,五台山和整个佛教事业的的迅猛发展被彻底遏制了,不过,关于这个遏制还是有很多地域区别的。

前面我讲到过五台山虽然在之前的朝代发展迅速,但是和当时的繁华大都市里的寺院发展还是有着天壤之别,不论是从和尚的数量还是寺院的规模、寺院建筑等等各方面对比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虽然很多的史料记载在北齐佛教最兴旺的时候五台山也拥有近200座寺院,但首先是这个数据不可考,也就是说经不起推敲,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能证明确实真有这么多,这个是不是被周武帝消灭的干干净净我也不知道,反正根据目前多方的史料和遗迹都看不出有这么大的规模;

其次就算是有这么大的规模的话我估计也纯属凑数,一个和尚搭个茅草房子估计也给算成寺院了,所以说五台山在北齐时期成规模的寺院最多不超过50家,这是我猜的。

一个地区的寺院的规模小、从业人员少,一定就影响小,所得到的投资和当地政圌府的关注就小,缺少这些的话,发展会很缓慢。

但是同样这点在周武帝大举灭佛的时候反倒成了优势,大家的关注热点都是那些大都市的兴旺寺院楼盘,很少关注五台山这样的偏远山区,正所谓枪打出头鸟。

灭佛期间五台山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虽然也被灭佛,但是好在和尚们都是就地安置,劳动干活也还在五台山一带,甚至睡觉吃饭都还在寺院,实际上等于五台山佛教的和尚们就没怎么受到冲击,最大的差别就是以前能不干活光吃饭念经,现在还得加上一件必修课:“劳动”,而且还是在劳动人民的监督下劳动,这应该也是无比光荣的事。

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就意味这保存了有生力量,就能有日后的大发展。事实证明五台山和整个中国的佛教经过周武帝的大力围剿后,没多久就再次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并且通过这个契机,五台山成功的把自己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所以说,不管面临什么样的难题一定得坚持下来,只要保留下来就能有机会翻盘。这点就比如在我国建圌国后那个“十年”中,熬到最后的邓小圌平同志就能成功上圌位,获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是一样的。

五台山的经历再次印证了这点,要是没有周武帝的大力灭佛,按照北齐当时的佛教发展趋势,好政策、好待遇还真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轮的上偏远的五台山哩。

经过整顿后佛教的高手和著名楼盘都被收拾了,等到有机会再次发展的时候一看,貌似就剩下五台山这地好像还有些基础,唉!那就这吧。

公元581年3月4日(隋朝开皇元年),当时的随国公杨坚成功上圌位,隋朝取代了周朝。

关于这位隋文帝杨坚绝对堪称非常合格的皇帝,但是说实话在篡位之初还真是心狠手辣,周武帝为了预防死后的政圌权不稳定,任命了很多宗室担任国家的重要岗位,希望能这样来维护和保障家族基业,但是杨坚在成功获取了周朝的丞相后,毫不手软的利用权势把这些宇文氏的王爷们全都干掉了,这时候真是应该怀念那位同样心狠手辣的宇文护了。

杨坚;汉圌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

其父杨忠我之前讲到过,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圌族,也是为了平衡其他地方势力而被当时的宇文泰一手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就继承了他老爹的这个爵位。

据说在周武帝时期就有很多人建议周武帝干掉杨坚其人,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精于算计的周武帝没动手。我估计这里面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吧,要知道当初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周武帝的老爹宇文泰还真是没少下功夫,事实证明宇文泰还真不是一般的牛,整合出来的团队个顶个都是英雄好汉,当时还真是轮不上杨氏家族,因为当时他们压根就不入流,大把更牛的哥们儿们都那扛着哩,和五台山一样,权力方面也是枪打出头鸟,到最后,往往都是最低调的能笑到最后,为了证明这点,我们再回头看看当初宇文泰分立的所谓八柱国的牛人们。

八柱国:

宇文泰;这个就不用说了,但是还有个身份是后期著名的唐帝国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

元欣;这个就算了,典型的傀儡,北魏的宗室,之所以会拥立他就是因为这人无能,他的部下其实都是宇文泰的手下;

李虎;这位在当时不是很出名,属于北周政圌权中的工兵型人物,勤勤恳恳、任圌劳圌任圌怨,早期属于贺拔岳势力中的代表人物,归属到宇文泰后也算是忠心。但是后期同样另一个身份更牛,唐高宗李渊的祖父,李圌世圌民的曾祖父,就是说后来最大的受益者唐朝实际上就是这家人的;

李弼;这位也是北魏方面的势力代表,当时同样不是很出名,另一个身份是隋末唐初著名的造圌反人士,评书中大名鼎鼎的瓦岗寨的老大李密的曾祖父;

赵贵;这位很失败,原来也是贺拔岳的手下,当初就是他一力支持宇文泰收编贺拔岳的部下,也跟着宇文泰转战南北,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但是也就因为功成名就,威望很高,所以被心狠手辣的宇文护给干掉了,而且是满门抄斩,所以后续没身份;

于谨;这位是宇文泰的嫡系部队,也是后期宇文护的死党,就是他和宇文护联手稳定了当时的宇文氏家族地位,不过下场和上面的赵贵一样,稳定后就成了新一代的出头鸟,后续也没了身份;

独孤信;这位很牛,杨坚的老爹就是跟他混的,后来因为势力太大,被宇文泰想方设法的给分解了,但是他为人很低调,而且据说人缘很好,后期因为政治斗争虽然也得罪了宇文护,但是没被立即干掉,也没被满门抄斩,他是杨坚的岳父,同时还是李渊的外祖父,所以说这人其实能算上周朝的最大幕后黑手,这才是牛人;

侯莫陈崇;这哥们儿能打能杀,但是同样因为劳苦功高被宇文护干掉,而起和赵贵一样满门抄斩。

以上就是北周时期赫赫威名的八柱国,大家可以看到了吧,这里面还真是一时英杰。一群打天下的哥们儿不同的命运和结果同样印证了不变的真理,任何时候都得留得青山在啊,只要没被满门干掉的都一直牛了很多年,所以说想发达就得留下种子,就得低调。

这点就和打牌一样,想翻本就必须保证自己还有资本坐在麻将桌上,不能一输红眼了就翻倍的“下跑”,那样只能输得更快更多,连翻本的机会都没了,成太监了,多可悲啊。


隋文帝(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5)

周帝国开国时期一群曾经不可一世、威风八面的八柱国在周武帝统圌治期间集体消停了,其中聪明的低调的生存下来,不认命的统统被满门干掉,这倒不是什么鸟尽弓藏,而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其实就是老权圌贵们被收拾,新权圌贵就顺理成章的站起来了,当初不起眼的杨氏家族终于合理的抓圌住了这个历史契机,昂首走向了历史的前台。

杨坚;北周袭爵随国公,成功取代周自立为帝后,因“随”字有走的意思故更名为“隋”,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构建封圌建体圌系的大隋朝的开国皇帝。

大家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隋文帝有多牛,反倒是提起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似乎更是大名鼎鼎(当然这位隋炀帝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还得拜托李圌世圌民多年来不断的反面宣传和夸张的评书介绍)。

而实际上在隋朝初期,这父子两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老圌子英雄儿好汉,这可是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合理、业绩最突出、成就最大的黄金父子皇帝组合(比什么后期的唐朝的李渊李圌世圌民爷两强的不是一点半点的,李圌世圌民的功绩都是自己舔圌着脸吹出来的,这爷两才是真干出来的)。

关于这点很多人可能都会持保留意见,这里就先不说我国的历史依据,因为这段时期我国的历史记载都被后来隋朝的继任者唐朝一帮以李圌世圌民为首的混圌蛋篡改的一塌糊涂了,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这位隋文帝实在是微不足道,充其量也就是个相对明白的篡权者而已,比起厚着脸皮自己吹自己的李圌世圌民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哩,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为了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我还是借鉴国外的历史评论吧。

国外著名权威(那个权威我也不知道,但这是世界公认的)做过一个统计,叫“影响全世界发展的100人”,这个排名有理有据,而且确实很科学严谨,能入围的人都是全人类历史上最牛的人,不管是政治、科学、宗教还是经济,反正只要你对整个人类做出了贡献或带来了灾难都算,进入这个排行榜就意味这你绝对堪称人类历史上大师中的大师,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人,牛人中的牛人。

我先说这排行榜里的前三位:穆圌罕圌穆圌德、基督耶稣和释迦摩尼,看到了吧,一色的宗教信仰领袖,说实话想想还真就是这三位最牛,人家整出来的东西过了这么多年还有那么多的信徒,而且还是前仆后继的加入到组织里,这三位当选前三位实在是名望所归。

再说这个排行榜里入围的中国人,在面向全球的排名中,中国人很荣幸,入围八人,能有这样的成绩很厉害了,这可是影响全世界发展的历史牛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我简单讲下入围的八人吧:

中国入围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5:孔子;

我觉得这个应该毫无可争论的,孔子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汉文化圈同样是影响了好多代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理论家,确实很厉害,而且直到今天孔子的嫡系子孙还依旧活跃在中外各种舞台,家族、家事、思想体圌系确实源远流长啊。

中国入围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6:蔡伦;

这位大师更不用说了,造纸这项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发展的意义简直就是空前绝后的,世界公认的科学家,不过好像这位牛人在中国不是很出名,这点很费解,像这样的科学家在中国历史上不被重视,就充分说明了中国人不爱学习,不全民圌族的推崇科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会落后,会失去全球领导地位的根本原因,中华民圌族失败中的失败。

中国入围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8:秦始皇;

这位是中国排名第一的政治家,别的不说,光凭着第一次统一天下、统一汉字、度量衡等等功劳就值得彪榜青史了。

但是这点我很持怀疑态度,放大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看,要是没有秦始皇其人?中国没有完成统一?那中国会是个什么样?

大胆的设想一下,会不会也向现在的欧洲国家一样,个顶个的牛呢?事情发展往往就是这样,有竞争、有威胁才有发展,中国历史上最最灿烂的一段历史恰恰就是秦始皇统一前的春秋和战国时期,那会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要知道那会全世界基本都是萌芽哩,要不是秦始皇的统一,凭着这优厚的底子,我们这快地保不齐比现在欧洲还牛,也保不齐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殖民地,就不用为了南海那点破事见天的伤脑筋了,这点还真能说明其影响世界发展的功力。

中国入围排名第四;世界排名第20:毛泽圌东;

关于这位牛人就不多说了,不管这么说,带着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光凭着“思想”就干掉了装备齐全的几百万大军这一件事,这位就很牛。

中国入围排名第五;世界排名第21:成吉思汗;

这位就更不用我多说了吧,骑着马就征服了几乎整个世界,基本上只要是能骑马到的地方全是他的,我非常奇怪,当时的蒙古帝国说什么语言呢?要知道他们融合的可还真不是一种两种方言,那会在他们的辖区各种语言加一起最少也得1000种吧,这哥们儿太牛。

不过入围是没的说,但是是不是中国人这事反正人家蒙古不承认,这事不好讲,肯定有很多的疑问。

但是为什么成吉思汗的排名会在毛泽圌东的后面呢?这点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牛人的排名不是依据你在世时有多牛,而且你挂了后还能影响多久,你的思想、你的文明是不是能流传下去,我们可以看看当初横行天下的蒙古人还剩下多少,盛极一时建立的庞大汗国,没多久就都被当地同化了,跑到波斯的信了伊圌斯圌兰教,跑到欧洲的信了天主教,跑到中国的信了儒教,蒙古很失败。

可见,建立在野蛮和强悍基础上的蒙古文化并没有因此而远播天下,其实也没什么可传播的,好像除了弓箭就没什么啦。现在的蒙古已经成了全世界最穷最落后的地方,这就是成吉思汗和毛同志的差距。

中国入围排名第六;世界排名第22:隋文帝;

这就是我们的这篇的主角了,至于为什么隋文帝这么牛后面我在讲,大家只需要知道这牛人就排在威风八面的成吉思汗后面,而且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位是中国人选100名的最后一位政治家。所以说,历史上说的什么不可一世、什么名垂青史、什么英明神武的李圌世圌民和汉武帝之流在隋文帝面前都白给,更别提那些清宫戏里被吹嘘的如何如何的傻圌帽满人了。

中国入围排名第七;世界排名第75:孟子;

关于孟子也不用我多说了,历来和孔子不相上下的牛人,儒家学说一直影响中国历史和全部中国人思维至今的大师。

中国入围排名第八;世界排名第81:老圌子;

这位也不用我多说了,在中国历史上能用“子”来尊称的掰着手指头都能查出来有几个,不仅在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都足以证明其影响力,更何况这位也是横贯中国历史的道教思想的最早奠基人。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影响世界的100人中的中国人有什么想法,我只说我自己的,首先还是这个秦始皇的入选确实够格,就从其他入选牛人就能看出,八个人入选名单中里面,居然有三个是他统一前的时期的牛人,更吊诡的是,这三个都是以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身份入围,这点就更为可怕了,说明当时在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先进、最进取的、最有想法、最有创意和最有思维土壤的地方,也就能说明我国在统一前是个什么状况,再次大胆预测没有秦始皇我们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怂样,所以说这个人才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甭管好坏。

其次这里面入选前十的居然是我们无论正史还是记载都不关注的蔡伦,可见从我国历史就能看出我们对科学的认真程度远不如对权势来的认真,这也是我们民圌族的可悲,也是我在本篇开篇时讲的,中国严重缺失对基础学科的重视,这绝不是简单的我们永远得不到诺贝尔奖那么简单的事,而且长远下去我们必定技不如人的大事。

这点就如同现在我们能把火箭送到太空,能几年内造出无数的航母,但是可悲的是我们的航母内部使用的最基本的所有轴承都全是进口的,造的火箭同样。

而且更可悲的是造这些东西的车床设备也都是进口的,这就是基础差的底子,只有这些基础学科能进步才能保证长远的发展,这些来不得半点的取巧,必须认认真真的做最基础最辛苦最不被看好的工作。不然真要打起来或是被控制制裁后这些东西进不来了,咱们立马傻圌逼,这可真不是凭着几个见天在街头愤慨游圌行的愤青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这个排名的政治家共有四位,秦始皇前面说过了,毛同志不多说,都很厉害,成吉思汗更不用多说,威名赫赫,但是这位隋文帝就得专门说说,要知道入围的政治家就这四位,实际上就等于世界上公认的中国历史上这四位是最最牛的皇帝、政治家(毛同志也算是挨边皇帝吧),剩下的不管是听说过的,还是影视剧里的、如雷贯耳的全都算不上,到底这位隋文帝都干了什么呢?凭什么不仅在中国而且居然会影响到整个世界呢?


牛人牛事隋文帝一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6)

关于隋文帝的作为,我就不像之前描述皇帝那样来讲述了,那样的讲述方式是因为其他人能那样讲得了,但是轮到隋文帝那样就讲不了了,因为实在不知道这哥们儿的脑子是怎么想的,太让人佩服了,大概讲下隋文帝的所作所为吧:

隋文帝干的第一件牛事:

改组中央权力机关的设置,由过去的丞相当权改成三省六部,大的方向就是首先设立三省,等于建立了群体性的最高国家决策机构,也就是大脑部分;其次是六部,就等于国家职能部门,等同于具体干活的四肢部分。

所谓“三省”分工是这样的:

“尚书省”: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和行使政治管理职责;

“门下省”:国家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监督实施;

“中书省”:国家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治制度、法令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三省中的“中书省”应该是权力最大,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管理国家各项法案的立项,草拟皇帝诏令等等,应该说就是国家的核心决策机构,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负责立法的部门。

同时为了保障“中书省”制定的法律法令有效实施,又专门设立了“门下省”,这个部门貌似权力更大,因为他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可根据具体情况退回给中书省重做,这个按现在话讲就是监督执行部门。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和监督的,但是落到实处却得通过“尚书省”,也就是说所有的实施环节都在这管着,正常的通过审查后的法令统统交由尚书省来执行,这个部门给人感觉也是实权在握,按现在话讲就是司法和行政管理部门。

大家都明白了吧,这就是后来资本主义民圌主的理论基石“三权分立”的雏形,也就是说现在资本主义的那套理论最早的创立人还是咱们的隋文帝。牛吧!作为中华民圌族的一员觉得骄傲吧!我就觉得很牛,很提气!不过这还不算完,下面还有:

为了保障“尚书省”落实政策的到位和分工明细,尚书省下又设有六部,这个六部就是分管各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等等的具体实施,分别为:

吏部:负


牛人牛事隋文帝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7)

隋文帝干的第二件牛事:创立科举制

这事相信大家都明白,过去叫科举,现在叫考公务员,其实就是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政圌府机关干活,工作稳定,待遇优厚,灰色收入大把,从古至今最令人心动的职业。

在隋朝之前的中国的官僚是世袭制度,也就是说你要想当官除非你爸是李刚,否则你压根就别想这事,这种好事都被家族势力把持着,这也就是我们国家的所谓传统“士族”。

其实这事从最根本上讲是因为只有你是士族,哪怕是个破落的士族子弟,你才有资格学习,也只有这帮人才能进学校,所以人才也只能从这堆人里选,剩下的除了文盲就是半文盲,手艺都是祖传的。这就是困扰我国教育至今不能普及的历史根源,公民在受教育上就不平等怎么民圌主。

要不说这个隋文帝比较厉害,这种延续了很久的体圌系居然在隋文帝之后就不同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考学当官,这事说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贫民子弟可以进学校了,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学习知识了,就这点而言就绝对举足轻重,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对整个民圌族的发展有多重要不用我说,大家都懂得。

在历史上也正是这项制度的实施一举巩固了中国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基石,这个科举制度的作用还不局限于此,大家要是看到我前面讲的政圌权斗争的内容,多少应该知道在隋朝建立前中国是个什么混乱局面,各方势力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绝对热闹非凡。

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隋朝可以说就等于坐在一个火圌药桶上,更为可怕的是这个火圌药桶不仅威力巨大,而且还有很多的引线,每根引线都能把这桶火圌药点着,也就是说这玩意儿随时都可能爆炸,只要有人有点水平、知道怎么点燃引线就成。

当时的隋朝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不安定的格局,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保证杨家的天下稳定。

隋文帝很聪明,他就想出了这法,让大家都有机会学习,都有机会通过学习参加考试、通过正当途径进入公务员体圌系。

要知道之前的公务员系统都是几大家族内部推荐制,就是家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我是官僚我推荐你儿子,你也是官僚就可以推荐我儿子,反正混来混去掌权的就这么几个家族的人。

这样的传统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打破,唯一解决这种家族世袭制的就是造圌反,就是彻底颠覆一个政圌权,这样就能建立起一个新的士族体圌系,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动圌乱屡禁不止的根源,这事虽然风险很大,但一旦成功就是千秋万代的好事,世家子弟们都爱干,也都爱跟着有想法的人一起干。

隋文帝推出的科举制就很先进,这招首先从跟上先解决了有点文化的破落士族子弟的政治前途问题,之前在政治上没前途的这些人就都组织反圌动反革命去了,现在好了,大家还是都忙着好好学习、好好考公务员为政圌府效力,为家族翻盘。

破落的世家子弟们既然能通过正当途径进入这个收入好、福利好、还有机会大把捞钱的好部门,谁还干那些风险系数很高的冒险造圌反啊;

其次,之前跟着打哄哄造圌反的贫民现在也有机会通过学习进入公务员系统,也极有可能成为所谓新的士家了,那谁还跟着有不良企图的人造圌反呢?这招对于整个政圌权稳定有多重要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科举制一经推出和实施就不仅安定了社会,而且大大减少了李启铭之流的王圌八蛋一不留神再混进公务员队伍的几率。所以说要验证这人是不是很厉害就得看他是不是能影响世界和后来的社会走向,正所谓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叔孙豹所说的:

“何为之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这里的立德就是建立一种德行,说白的就是一种思想体圌系,其次立功和立言,都很好理解,我就不多啰嗦了。

我觉得这隋文帝的影响其实一直延续直到今天,因为之后的大家都是这家伙思想的受益者或是受害者,这点而论这人就绝对不是一般人,绝对能称得上不朽。

隋文帝干的第三件牛事:修订开皇律

在隋文帝之前,中国的法律相对混乱,众所周知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不少的改革家和法家,也正是这些人开始一步步的规范和系统我国的律法制度,提倡依法治国,其中不乏很多名噪一时而且名垂青史的牛人,但是这些人有着一个共性: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为不同的政治团体服务。

这些思想家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社会结构都创造性的修订和开创了顺应时代的律法,也就是说这些法律其实都是实用的,但是却是五花八门的,毕竟那个年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圌权,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没有成功的基础。

之后的秦始皇和汉朝虽说统一,万众归一的秦朝倒是依据法家来治国的,但是没多久就折腾没了,而且最可恨的是居然废除了百家,中国灿烂的文化就此戛然而止了。

随后的汉朝是独尊儒家,历经这两个朝代的影响后我们杰出的法家倒是显得后继乏人了。

后继乏人先不说了,再后的五胡乱华就更别提了,都是谁有枪谁说了算,这些人脑子都比较简单,说白点就都是李逵、张飞、程咬金之流当政。这些头脑简单的统圌治者都依着自己的性子随意更改法令,推出的法律都带着浓厚的奴圌隶社会的影子,不仅残酷而且混乱。

《资治通鉴》评论很到位:“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看着就揪心。

这点在北周期间著名的周武帝已经意识到了,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其实这事从他开始就已经开始着手改进,当时参与其政治革新的核心团队就有现在的隋文帝杨坚,也就是著名的《刑书要制》。但限于环境和政圌权结构这个改进并不太彻底,或许是因为没有绝对的权力,不是真正的决策者导致的吧。当时的隋文帝只能说是建议者,只有建议权和提议权。

但是这一切随着隋朝建立就不同了。

开皇元年,隋文帝开始动手了,老圌子终于可以说了算了,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

至于这个《开皇律》简单说下吧,最先进、最体现社会进步的部分我觉得就是将原来的宫刑(这个很残忍,干点啥不好,这个彻底让人断子绝孙的事很过分)、车裂(五马分尸,这个肯定很疼)、枭首(现在的某些残忍的恐怖组织经常用来威胁别人,所以说这个确实很恐怖)等等残酷刑法统统予以废除。

对于这项进步《读通鉴论》评论:“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

另外还开创了“死刑复奏制度”规定凡是判处死刑的案圌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这点充分的显示了人性化和尊重生命的政治思想。

关于这个的说句题外话,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学的我国的法律,说到现今中国的所有死刑都必须经过最高院的核准才能执行,而且告诉我们这是体现我圌党我国政治体制之先进的一大创举,是典型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司法革新。当时我就觉得我圌党我国的法律还真是讲道理啊,还真是有特色啊,这项发明确实人性化。后来认字多了、看书多了才发现这压根就不是我圌党发明的啊,这是一千多年前的隋文帝发明的,我顿觉被骗了,于是我愤青了。

《隋书刑法志》: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

同时为了贯彻这项制度隋文帝还专门下诏重申:“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各省级部门无权定死刑,全部的上报中央处理。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总之这个《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不仅废除了肉刑还制定了死刑的审批制度,当然这都是细微末节,最关键的是他制定了国家政圌权的系统法律,就是说制定了萌芽期的“宪法”和整个国家管理的律法体圌系。

隋文帝修订的法律和政治被后来唐朝完全的继承。所谓的开唐盛世实际上就是隋文帝打下的基础,别的不多说只说这国家政圌权赖以生存的基石“律法”就是隋文帝给置办齐全的。


牛人牛事隋文帝三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8)

隋文帝干的第四件牛事:设置粮仓

关于这点还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隋朝是直接禅代了周朝建立的,而周朝再加上之前的北魏、北齐什么乱七八糟的朝代都是穷兵黩武的朝代,见天的不停的干仗,这个战争的结果谁都知道,肯定是民圌不圌聊圌生。

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朝代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吃饭,通常的理解是政圌权决策者必须励精图治,熬上很多年才会解决这个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隋文帝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没多久就彻底的解决了这问题呢?

关于这点,我查阅了很多史料,无外乎就是什么以身作则,大力提倡农业生产等等大白话、废话,这事谁都会说,但是实际做起来很难,而且还是短时间就扭转了局面,我的结论是:隋文帝不是一般人,是很牛很牛很牛的人,甚至可能是外星人。

隋文帝估计也是穷怕了,在隋朝建立之初就开始在各地都修建粮仓储存粮食,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等。

最最关键的是你建粮仓行,你建多大多少都行,只要你有钱就行,问题是你建好了往里放什么,总不能放石头吧,这个隋文帝还真牛,建这么些粮仓个个都不空着,全放的粮食,这是千古之谜:他是从哪、怎么整到的这么多的粮食的?而且隋朝的人民也并没饿着啊。

隋文帝修建的粮仓存储粮食都在百万石以上。在后期的盛唐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李圌世圌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这话就是说当年李密造圌反能积聚那么多兵就是靠着隋朝的一个粮仓,而且到这会这个粮仓还没吃完,有点晕,这还是粮仓吗?这是聚宝盆啊!要知道当时可是隋朝已经灭亡了20圌年,隋文帝已经挂了33年了,都这会了,隋文帝那会存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完。

这粮仓要光是凭着史书记载的,我还真有点不信,但是这个史实得到了现代的印证:

公元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可以想象其他的259个,估计也是这个数,怨不得李密能吃,唐朝还能接着吃。


黄金组合崭露头角(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79)

事实上,牛人隋文帝一手建立的隋帝国相当的强盛,这个还真是不服不行,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而且展现了异乎寻常的勃勃生机,这点不仅表现在国力储备方面,在国家管理、农业、军事等等各个方面,反正是能显示国家强盛的所有环节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疯狂增长,很奇怪这种全民激励的效果,隋文帝是怎么做到的,很多年之后,也有一个政圌府试图这么做过,搞了个什么大圌跃圌进,结果上百万的人饿死,唉,这个还真是一言难尽啊。

虽然说隋文帝杨坚是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但是也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在武力、军事方面。

隋朝是建立在禅代北周皇位的基础上的,并不像中国很多的王朝是建立在残酷的战争中,所以说隋文帝的政治手段很厉害,但是没有经历开国战争的历练,他的军事才能和经验就不是很突出,但是他的这个缺陷被他儿子合理的弥补了,这就是威武将于天下的隋炀帝杨广。

说实话老杨家这爷两还真是老圌子英雄儿好汉,绝对的政圌权黄金组合,隋文帝统筹和规划,杨广冲锋陷阵,事实证明,牛人的儿子还是牛人,这点就如同李刚和李启铭一样,都很牛!

说到隋炀帝杨广,只要是多少知道中国历史的人,都会认为这人是个酒色之徒,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错了!你被李圌世圌民这样的混圌蛋给忽悠了。

说到这,插一句话:唐太宗李圌世圌民不仅弑兄篡父而且改动史书。在唐之前,中国历来的传统史书官是必须按照事实去真实的记载历史的,这成了一个史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史官这个职位是一个学者的至高荣誉,必须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才能就职,这也造就了这个职位的崇高性,秉笔直书,这就是史官必须具备的德行,一个有廉耻的皇帝基本上都不会毁坏这个规矩,哪怕对自己不利,就连汉武帝那么牛的人也没敢把司马迁给杀了,最多腐刑,而且后来的汉朝皇帝谁也没敢改动历史巨作“史记”的内容。

但是唐太宗李圌世圌民这不圌要圌脸的就干了,而且干得及其厚圌颜圌无圌耻,最可恨的是他通过他的强圌权高压,彻底改变的中国史官尊重史实、秉笔直书的职业传统,以至于自他之后的中国后世历史就真成了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了。

关于这点同样也是历史原因,唐朝是在推圌翻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要是在唐朝的官方认可中隋朝的皇帝都没问题,那取代隋朝的唐朝的所谓大统继承就一定是有问题的,这点可能在今天无所谓,但是在中国古代是很重要的,你的传承和法统是不是正统就说明你的政圌权是不是合法,是不是能被广大的士族认同和接受,所以在唐朝的历史中被取代的隋炀帝就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必须被英明神武的唐朝李氏集团消灭,才能拯救黎民于水火,这就是所谓的顺天承运。

杨广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杨广到底是不是恶棍,我也只是一家之言,就把我所知道和看到的一个真实的隋炀帝杨广告诉大家。

隋炀帝杨广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封晋王,当然这是隋文帝建圌国后顺理成章的分封自己的几个儿子,这时的杨广还是个小孩。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杨广接到了有生之年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这就意味着经过八年的准备,隋帝国开始动手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事了。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杨广很值得探讨,这可是隋帝国苦心经营的国家大部分精锐军队,先不说这几十万条人命,就凭着这是隋朝建圌国以来的第一次大战而言,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就不可能不重视,一旦战事受阻,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士气,同时刚刚建立的政圌权就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家伙们颠覆,隋朝之前的政圌权就这样屡被被颠覆,改朝换代似乎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了。

其次既然必须得重视,那么按照正常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几乎隋朝之前的所有朝代的基本理论):“皇帝御驾亲征,太子监国”。或者就是重臣统军,皇帝亲自做后应,留太子监国;当时隋文帝的大儿子杨勇已经被封为了太子,应该说起码在政治和管理上具备基础。

但是恰恰隋文帝做出了一个异于常理的决定,年纪轻轻的二儿子杨广成了三军统帅,这个关乎国家命运的大战交给了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这个貌似不是谨慎、老练的隋文帝的作风。

最后一点,隋朝之前的北方政圌权,包括不可一世的北魏最强盛时期都没能拿下南方,可想而知,当时的南方政圌权虽然腐圌败和软弱,但是具备极强的韧劲,全面征服南方,可想而知难度会有多大,而偏偏是明知难度极大的前提下,统筹全面的政治高手隋文帝把这事交给了一个年轻人,而且这个年轻人还是自己的亲儿子,要知道派个重臣去干这事就算失败了,回来也能把这人砍了说事,但是自己的亲儿子总不能砍了吧,貌似从这方面讲也不是隋文帝的作为,起码不应该是英明和有爱心的皇帝作为。

既然这么多的不可能和不可思议,我分析后得出的答案就是:

只有杨广是最合适的!纵观整个隋帝国就没人比他更合适,只有这一种解释,隋文帝不傻,而且很精明。

首先隋朝没有通过战争获取政圌权,这样以隋文帝杨坚为首的管理集团就必然缺少军队的威信,或者说有威信,也仅仅是建立在权力之下的,并不是军队中由下而上的心服口服。

当时的中国军队自汉朝以来就流行了论资排辈的传统,而且在军队中还有个良好的传统:军人必须以军功才能服众,军人如果只是凭着家族关系混进军队会被几乎所有人看不起,中国军队的这个传统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斗志,遗憾也是这点精髓从宋朝开始一点点的消亡,这是题外话,不多说。

正在这样的前提下,以杨坚为首的隋朝统圌治集团本身很欠缺军队的威信,要知道隋朝继承的可都是北周的百战精兵,这里面几乎全都是战功赫赫的军人世家,个个都是桀骜不驯、七个不忿八个不服的二愣子。

面对这样的局面隋文帝任命谁来当统帅都会面临治军的难题,这样首先重臣就被排除在外了。

重臣既然被排除了就只剩下皇亲或是皇帝自己了,但是隋文帝刚刚稳定的政圌权不敢轻举妄动,同时自己又是一个不善于统军的皇帝,杨坚只能在自己的亲儿子中选取合适的人,太子杨勇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知子莫如父的隋文帝深知太子也不是这块料,但是老圌二杨广很合适,这小子从小就崇尚武力,而且还在几个儿子中从小就表现的处处争强好胜,而且貌似也表现的很具备眼光和大局观。就他吧,起码任命杨广当统帅不会在军队中激化矛盾,皇帝的亲儿子领军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说得过去,军中将领就算不服也得给皇帝个面子,综合考量后,谨慎的隋文帝决定把这项重要的军事行动交给老圌二杨广。

对于隋文帝的任命,年轻气盛的杨广很兴奋,军事行动还没开始就体现了杨广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他还真不是象一般的二代那样不知所对,而是马上就兴致勃勃的拿出了治军和进攻的方案,几乎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乐于接受挑战和战争洗礼的兴奋情绪中,这点就和电视剧“大宅门”演的一样,同样是被家族派去买药,有出息的白老七和没出息的白老七的儿子就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作风,很幸圌运杨广这会就跟白老七差不多。

面对儿子的跃跃欲试,谨慎的隋文帝还是为了稳妥起见,给年轻的杨广安排了一个老辣的总参谋长和一个更老辣的副帅:

副帅:隋朝一朝著名的能臣、贪臣“杨素”;

总参谋长:隋文帝重要的智囊“高颎”。

在以上两位堪称隋帝国核心的顶梁柱般的人物,能想到的老爹都想到了,能安排的老爹也都安排好了,剩下的就只能凭二十岁的杨广自己努力和自己的运气了,在以皇帝为首的老臣们引领下年轻的杨广由此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老子英雄儿好汉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0

在杨广正式登场前我还是先简单介绍下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

隋军方面:

主将:杨广、杨俊(杨广的弟弟,就是个摆设,还不满二十岁的小孩子);

副将兼参谋部主要成员:杨素、高颎、王韶;

主力战将:贺若弼、韩擒虎、宇文述、杜彦、杨牙、员明等一竿子桀骜不驯、谁都不服谁的猛人;

南朝陈国方面:

主将:陈朝皇帝陈叔宝(这是个文采飞扬的文人);

副将兼参谋部成员:萧摩诃、任忠(说实话这也都是猛人,但是谋略方面就稍微欠点);

主力战将:周罗睺、陈慧纪、鲁广达、樊毅、周智安、田瑞等等也是一竿子身经百战的猛人。

按照这个阵容,说实话双方实力基本不相上下,但是南朝的政圌权稳定,麾下将士比较心齐,其次南北方隔着长江,天下划江而治多年,北方几乎每个朝代都来打过,但经验并没积攒下来。反倒是南方经过多年的历练,基本上都是熟门熟路,更具战争经验,而且人员还都是多年的实战演练下来的老手,也是士气高昂,就这么点地方,经常打,套路也都差不多,大家都很熟悉。

隋帝国的将士基本都是一直在北方征战,骑马是他们的长项,水战都有点晕,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南北方能够一直这样对峙的核心。

所以说这场战役就双方综合评定而言隋帝国还略站下风,杨广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大战。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月,杨广正式接手指挥这支大军,经过深思熟虑后杨广发现了一个进攻的核心问题,所谓的两点一线,两个点是武昌和南京,线就是长江:

一以往的战争最关键点基本都是集中在武昌,也就是说这历来都是北方进攻南方的重心,攻占了武昌就等于占据了半个长江,随后沿江而下,整个南方几乎就无险可守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战略地位,武昌也是南方防备北方重兵布防的地方,一般负责这地儿的军政要员都是南朝的皇亲国戚;

二几乎所有的北方进攻南方都是以武昌为第一进攻目标,但是武昌的防备却非常的严密,而且南朝的精锐基本都在这,同时武昌还能凭借长江得到上游四川和下游南京的支持,所以说武昌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攻破的堡垒;

三南朝的另一个重要城市南京,南京一向是南方的京城,按说,这才是攻击的最佳位置,只要把这占了,就等于整个南方就基本消停了。而且,南京相对武昌防备略松,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但为嘛之前的攻击重心都不在这呢?以前的人都傻吗?

事实上,谁都不傻,南京相对于武昌更适合坚守,不仅是长江水流更急,而且这里往东、往南的水路更发达,富庶的南方各地都能通过快捷的水路提供供给和支援。

很显然,进攻这里一来长江不好跨越,二来攻击很容易被复杂的水系困扰,很容易失去先机,同时,一旦战事陷入僵局,南方的供给和武昌的回援就会形成完美的结合,给试图进攻南方的北方势力以沉重的一击。

所以,历来北方的进攻重心都是武昌,整个南方而言,武昌就是中心,一旦这地站住脚跟了,上可以遏制四川的驰援,下可以顺江攻击南京,最不济也能在整个南方搅合搅合。所以说,南方防守的核心就是长江一线,而两个核心点就是武昌和南京。

问题杨广是看到了,杨广没有依据常理,他有他的打算。

在他的规划下隋兵兵分八路,铺天盖地的全面进攻南朝。

《资治通鉴》:“隋军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

但是这八路大军可不是一拥而上的,这里面也就是看着人多,实际能打的就那么几个,没有重点绝对白给。

在杨广的统一调度下,首先是最得力、适应能力最强的老狐狸杨素亲自领衔水军主力,集结在巴东郡,并不就此进攻巴中,而是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朝水陆军,最后集结在武昌上游,这是一只水路的机动部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顺江而下先控制长江水运,威慑武昌,借此牵制南朝巴中上游部队的快速回援和给养供给,同时时刻威胁武昌,让武昌的南朝守军不敢轻举妄动,这是水路的佯攻,而且要大张声势;

有杨素统一牵制还怕不保险,杨广亲令自己的弟弟杨俊指挥三路陆军从陆地做出进攻江夏(今武昌)的态势,借以更完美的告诉南朝,我们就是来打武昌的,配合水路进军,两方面扼控长江武昌守军,阻止武昌的南朝精锐随意调动,焊也焊死你。

杨广比较有私心,这一路是绝对的虚张声势,八路大军里最不能打的、所有的大草包、混人头的都在这三路里,不过倒是个美差,不仅不担任主攻任务,而且几乎就不用打,就这待着,目的就是牵制盘踞武昌的陈朝主力,同时为了以防万一,还通告了杨素一定和这三支部队保持联系和沟通,以确保万一年轻的杨俊头脑一热真打起来,不至于一触即溃。

以上这两支部队的任务核心都是牵制作用,并不担任主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牵制南朝在长江上游的部队,以确保主力战场的一蹴而就,而担任主攻的就是杨广自己,杨广的目标很明确,直指南朝的政治核心:南京。

最后才是杨广亲自登场,率领麾下所有精锐的五路大军为主攻:杨广亲率一部兵出六圌合,贺若弼兵出广陵,韩擒虎兵出庐江,锋芒所向,直指陈朝首府建康(今天的南京),这才是杨广集所有力量猛攻的重中之重。

整个战略部署明晰而且规划周详,不仅有负责牵制的,还有负责主攻和打援的,最终目标也很明确。

别的不说,就凭这这个规划就能看出杨广的水平,这个还真是不服不行啊,刚出道的毛头小子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一听到杨广的战略部署后那些桀骜不驯的将领们基本都消停了,别看人家年纪小,目标清晰、调度细致,而且对军队中谁适合冲锋,谁适合守城等等将领特点人家貌似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一群桀骜不驯的猛人们都老老实实听话打仗吧。

说实话,我倒是觉得这个肯定不是杨广一人的主意,这里面不仅包括他的参谋部成员,而且肯定还有他更老谋深算的老爹的规划。

十一月,隋文帝杨坚亲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亲自做了战前动员令,随后各支部队在杨广的安排下开始集结。

十二月,长江上游的隋军在杨素的指挥下率先发起进攻。

顺江而下的水军优势再加上不用背负主攻任务的杨素很轻松、很牛,配合着杨俊的三支牵制部队连打带压的愣是让陈朝的上游水军和所有驻防部队都没敢动,最最关键的是在武昌周边的南朝精锐也全部快速的集结到武昌,随时准备应对隋军的进攻。

牵制任务完成的非常到位,剩下的就看年轻气盛的杨广自己怎么玩了。

真正的主攻部队在杨广的统一指挥下赶在大年初一(这个很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大过年的就动手打架很不讲究),贺若弼军就提前发起进攻,出广陵南渡。

隋军大过年的就开打,让对岸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的陈朝军队猝不及防,两国战争归战争,怎么着也得让大家过个欢乐祥和的新年啊,没想到隋军年轻的统帅不喜欢过年,这个特点在杨广以后发动的战争还能见到(在“九华山”那篇大家应该还记得,杨广动手揍高句丽的时候也是大年初一就开始),这位天才就喜欢趁着别人高兴的时候突然出击(很可能杨广不喜欢过年,起码是不喜欢让别人好好过个年,或者就是这位天才在小时候过年受过刺圌激,一准儿是老爹的压岁钱没给够?过年的时候喜欢抢别人的钱花)。

隋军在猛人贺若弼的指挥下顺利渡过长江,陈军猝不及防,慌溃而逃,大胜!

正月初六,毫不停歇、打了鸡血一样的贺若弼军又乘势攻占重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又是大胜!

别看大胜挺热闹,实际上这是才开始,北方的军队在小范围得手后很快就会遇到麻烦,江南的水系一来会延缓他们的攻势,而来也便于南方快速调度,外围怎么打都没问题,等你打到南京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是麻烦,南京坚称,绝不是一天两天能打下来的,一旦在南京攻城,才是北方佬噩梦的开始,那时候,整个东南各地开往南京的部队就会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水路的、旱路的,四面八方,到时候都不知道谁围着谁打,这也是为嘛之前的北佬们都不敢动南京的根源。

所以说,两次大胜后的贺若弼并没有再次的追击,按照计划部署,得手后立刻分兵一部进屯曲阿(今江苏丹阳),以防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等)的陈军对建康的增援,这两地的陈朝军队战斗力不行,但是这两地都是陈朝著名的产粮地,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是陈朝国都“建康(南京)”的后勤保障基地,万一战事进展不利进入僵持阶段,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谁都知道持久战中的后勤保障有多重要。

贺若弼的另一部由他亲自率领继续西进,从左翼大张声势的进逼陈都建康(今南京),实际上还是原地不动,监视可能来源的地方部队,说实话这支部队相较于其他担当进攻的五路是最早开打的,但是一旦进攻得手马上分兵策应,力图阻止一切可能回援的陈朝部队,说实话这还是一路佯攻的,我们来看看杨广最厉害的手段在哪。

战争到这一阶段提前预热的选手都已经进入预期地点了,都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真正的主力进攻部队登场了。

杨广亲率隋军面对面的向陈朝首府建康压过来了,猛将韩擒虎带队大年初七先攻占了姑熟,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投降,韩擒虎部队沿江快速东进,直接进逼建康。

正月十七日,韩擒虎与渡江攻占南陵(今安徽贵池西南)的总管杜彦合军步骑2万,进屯新林(今南京西南);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军3万由此渡江,进占石头。

开战的第十七天杨广就带着人马打到南京城下,这速度不比德国的闪电战差多少,面对隋军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傻不拉几的陈后主令陈军主力放弃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石头(今南京城西清凉山)等地山险不守,全部军队龟缩南京城死守待援,同时急告各地不惜任何代价迅速驰援。

这边战事都很顺利,顺利的隋军上下都有点头晕,首先就是之前一直担任佯攻的贺若弼军,在轻而易举的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后,不可一世、桀骜不驯的贺若弼脑子彻底热了,这一路打下来这么顺利,我是不是就能别佯攻了,我自己带着人马打南京,抢个头功回来多过瘾啊,这个贺若弼觉得自己很牛,很厉害。

面对隋军的疯狂进攻,直到此时的陈朝上下还没整明白到底那一路隋军才是主攻部队,那才是隋军的进攻方向啊?南朝建康朝中还一直在争论应该把主力防守部队放在哪个方面。就这点而言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我军太愚蠢,而是共圌军太狡猾啊,年轻的杨广的战争指挥天才可以说还真是绝世无双。

二十日,被杨广的攻势整的头晕眼花的陈朝面对贺若弼的反常举动终于得出了一致结论,这个一直牛哄哄的疯子贺若弼部应该就是隋军的主力,干掉了他应该就能击退隋军的进攻。

有了结论就赶紧行动吧,先把这疯子干掉再说,陈军主力终于出战了,在白土冈南北列阵20里,开始和贺若弼的部队正面死磕。

到此时,这个贺若弼才开始有点懵了,之前顺风顺水的合着都是小儿科啊,南朝的部队这会也跟打了鸡血一样啊,已经分兵两路的贺若弼部在面对陈朝的主力精锐部队的进攻明显不支,但是还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勉强支撑。

这边担任佯攻的部队在主帅的脑子一热的前提下,这会不仅是佯攻改主攻了,而且还阴差阳错的还把敌军的所有主力都给吸引过来了,之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贺若弼这会被陈朝军队揍得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而且还是在人家的地盘,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想跑都没地跑。

这边是贺若弼苦苦支撑,返回头说陈朝,你的主力部队在这边和别人的佯攻部队死掐,人家的主力可不会在那看着,这边的担任主攻的部队马上做出反应,不用等全部精锐集结了,就由韩擒虎亲率精骑500直接奔袭建康,赶紧去打啊!再等等的话,兄弟单位贺若弼老哥那边肯定扛不住,到时候不仅是贻误战机的问题,搞不好满盘皆输都有可能,主力隋军被迫提前吹响进攻的号角。

隋军的特种部队在韩擒虎的率领下一路高歌猛进至石子冈(今南京雨花台),大胜!陈将任忠降;

进逼朱雀航(在今南京秦淮河上),大胜!

韩擒虎军马不停蹄直入朱雀门,剩下的陈军还欲作战,已经投降了、不圌要圌脸的、卖国求荣的老汉圌奸任忠面对准备对抗到底陈军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隋书•韩擒虎列传》。守城的陈军见德高望重的任忠都投降了,皆散走,韩擒虎就凭着500名海豹突击队员就迅速占领建康,俘陈后主,陈朝灭亡。

重要战争的战略总结(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1)

战争进行完了,说点战争以外的题外话吧。

先回忆下战争的精彩进程:担当主攻的特种部队韩擒虎部顺利攻进建康,一举活捉了敌方主帅陈后主之后,在西面抵抗假想对方主力贺若弼部的陈朝主力马上军心涣散,全军溃败。

当晚贺若弼率军也耀武扬威的进入了建康城,但是历经多日苦战的贺若弼对这事很是不服,一来他是第一个动手渡江进攻的,二来他一直都是对方盯防的重点,也就是说虽然是佯攻,但是实际上是他牵制了陈朝的大部分主力部队,也是他的战斗也最为激烈和艰苦,可以说没有他的努力也就压根不可能有韩擒虎带着500人奇袭成功的可能性,劳苦功高。

但是最后居然是韩擒虎第一个攻进了建康城,而且几乎是不劳而获的抓圌住了陈后主,就此而论绝对是韩擒虎获得首功一件啊。

苦战多日的贺若弼很郁闷,大圌爷的!老圌子在前面冲锋陷阵,你在后面吃了个现成的,凭什么!要没有老圌子这边的苦战,就凭你那500个骑兵就想打进建康,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生气归生气,还真不敢发生么牢骚,这回带队的可是年轻气盛的杨广,年轻人容易冲动,还是先别触这霉头,这事先搁着,回头见了老熟人杨广他爹咱再算总账。

二十二日,主帅杨广大摇大摆的进入建康,当然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扯高气扬的令陈叔宝手书招降了上游还扛着杨素的陈朝名将周罗喉、陈慧纪等部,都别打了,咱一起投降吧。

二十九日,诏令陈朝各个州郡归降。

年轻的杨广在进建康后不仅招降了陈超各部抵抗部队,而且严申了军纪,最大程度的控制了混乱,快速稳定了南方,而且获得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好评,这里面有个诀窍,按照军队的惯例,谁打仗不是为了多捞点好处啊,杨广在这点上做的很到位,让这些大兵们可劲儿的捞,等你们捞得差不多了我在进城,赶紧严肃军纪,既稳定局面又有好处,刚柔并济,很有手腕。

这时的隋军上下已经对这位年轻的统帅心服口服,不仅在这位年轻统帅的指导下只用了22天就干了几代中原王朝都没干成的事,而且还给了大家充分捞好处的时间和机会,大兵们很开心。现在的杨广说什么,军队就干什么,这样的领导太人性化了。

隋军在杨广的带领下有模有样的封存了陈朝府库(当然里面已经所剩不多了,但谁管这个呢?这屎盆子绝对可以扣在祸国殃民的陈后主头上),收拾了陈朝上下痛恨的、祸国殃民的奸圌臣,收拢集中了陈朝的各级官吏和皇亲国戚们,等待最高首脑隋文帝的进一步指示。

要说之前的战争决策有隋文帝参与的影子的话,这回成功之后的行为就是杨广自己的决策了,从哪看的中规中矩,毫无漏洞,杨广这会是露脸露大了。

史称:“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先不说杨广的后续行为啦,我们来分析一下杨广战争成功的战略吧。

先说下地理,之前的很多次南北交战都是以武昌为中心,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攻下武昌后等于从中间截断了南朝一直赖以抵抗北方的天险长江,不仅能控制上游南朝部队的回援,而且顺江而下还可以轻松的攻击南朝都城建康,可以说这就是南朝防御的核心。

其次,直接攻击南朝都城建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马上就会面临武昌、建康之间的呼应,南北方交战的历史中一直以来都是一旦建康遭受攻击,重兵驻守的武昌马上顺江而下声圌援建康,两头其实都能声圌援,但是一个是顺江而下,一个是逆江而上,效率和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说进攻建康极容易使战争陷入僵局,同时战争一旦进入僵持阶段对北方就很不利了,毕竟这地儿不是北方人习惯待着的地,水土不服、供给不足等等毛病都会出来;而且南朝的所有军需物资还都能通过长江和建康周边的水路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救援。

所以说这个“欲取建康、先下武昌”的战略是北朝历朝的一致看法。

由此可见当时的武昌对于南朝政圌权的重要性,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武昌历来都是南朝重兵部署的地方,既然是重中之重,担任守备的人一定是手握重兵,谁都知道重兵在握的人最有可能有异心,所以这个人必须是皇亲国戚,自己人才靠谱(靠不靠谱的自己人也说不好)。

这地儿一方面是抵抗北方进攻的重心,同时也是南朝图谋叛乱的家伙们顺江而下直接攻击建康的最佳地点。

可以说这个地方是南朝历代统圌治者又揪心又头疼的地方,兵放少了不能成功防御,兵放多了又担心作乱,所以这地儿历来都是朝廷亲王或是亲信重臣驻守,就算是这样,南朝多次的政圌变和朝代交替依然还是从武昌开始,所以说在南朝的历任朝代中武昌的地位非常诡异。

杨广在做战略布置的时候恰恰就利用了这点,“控武昌、取建康”,这个就是杨广制定的战略方针。

首先以水军从巴中入手,自上而下威胁武昌,先就造成还是老套路老办法的声势,使驻守武昌的陈朝水军不敢轻举妄动同时要求南朝赶紧声圌援武昌,这帮孙子又来了,赶紧来帮一把;其次再以三路兵马从陆地虚张声势的进军武昌,再加深下水陆两军和以往一样大举进攻武昌的假象。

这开始所有的布置果然迷惑了陈朝的决策者,按惯例开始向武昌集结部队和战略物资和兵力。这是杨广的忽悠第一招,陈朝上当。

在佯攻部队成功得手后杨广毫不迟疑、快速的开始下一步战略,这个很关键。很多战役往往都是延误战机导致失败的,杨广这招最怕的就是“慢”,再加上各路主将不明事理,打着打着打上瘾了和贺若弼之流一样,明明是佯攻任务非仗着自己有两下子要搞成主攻,这种临阵处理的现象搞好了对整个战局可以说毫无用处,搞得不好最大的可能就是战败后更会牵动整个战局,绝对非常危险的举动。

而且当时隋军上下都是这样的所谓猛将、牛人,都对于杨广的指挥面服心不服的,都极有可能犯这种冲动的念头,这也就是为什么杨广派出了副帅杨素、亲弟弟杨俊担任这方面佯攻的重任,这活必须干好,因为万一这方面没能合理牵制陈朝主力,搞得不好还被陈朝军队给收拾了什么的,这样就麻烦就大了,战胜后的陈朝主力军队在水军的配合下完全就能顺江而下切断杨广主力进攻建康的部队,这个时候杨广的这五路大军就成了孤军,全军覆灭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说这点必须抗住而且不能贪功,就是要耗着他们。

第一招很成功,毕竟执行的人很得力,武昌那边的声圌援已经被牢牢的焊在那了。杨广迅速的开始了第二招,名将贺若弼出场了,这个第三波攻击必须是一战而胜,然后分兵截断可以声圌援的南朝东南州郡,再造成准备从这个方向进攻建康的假象,吸引南朝重兵的关注,这一招举足轻重,杨广一点都不敢大意,所以才派出了威名赫赫的名将贺若弼,武昌的声圌援已经控制了,再把东面和南面的声圌援控制住,建康就等于成了一座空城。

可以说前一阶段贺若弼任务完成的很好,基本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得手后的贺若弼有点忘乎所以了,自以为就能凭着手里的部队一举拿下建康,想把佯攻变成主攻,差一点就让杨广的战略功亏于溃。这一招其实还是忽悠。

都忽悠完了最后登场的才是主攻,我冒昧的形容一下:这就是杨广整个战略的核心,原计划是三路大军排山倒海般的一举拿下建康。但是就是贺若弼那边的冲动搅乱了杨广的部署,不过杨广也很及时的调整了战术(按原计划执行的话,别的不说贺若弼那边就绝对扛不住,整个计划就等于彻底失败),不等大军全部集结完毕马上调整战略,在南朝的注意力全部被贺若弼部吸引走的前提下,紧急调动最精锐的部队由最生猛的战将带领直取核心建康,歪打正着。

韩擒虎的斩首行动很成功,500精锐骑兵在韩擒虎的带领下居然一举攻入建康(当然少不了奸细的帮忙),拿下了陈后主,战略战术全面成功,更为关键的是还能根据抓圌住战场瞬间变化的机会,要是说之前的部署有他老爹的参与的话,战场实际调整可就是杨广自己的决断了。

杨广之所以能成功最关键的在于他的速度和变通,因为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战术实际上还是有破绽的,我们先来看看破绽之处:

一各攻击部队的集结,这么大规模的军队集结不可能毫无预兆,南朝就算是皇帝再无能,手下的大臣们可不是白圌痴。事实上南陈的这个情报工作做的很不到位,直到最后还没断定出到底哪路是主攻方向,南朝的决策几乎全部被杨广提前预料到和提防了。

二担任水陆两军进攻武昌的隋军,这一方面的部队除了杨素领衔的水军还有些战斗力外,陆军就纯属充人数的,陈朝吃亏就吃亏在习惯于防守,总是等着别人来打他,在重地武昌集结了重兵在防守,要是能提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集重兵先一举攻破杨俊带领的陆军充数的部队(这个并不是难事),然后令巴中一带的陈朝水军和武昌部队联合猛攻杨素的水军,这个应该杨素也不好扛,随后拥重兵顺江而下声圌援建康,杨广的主攻部队还真说不好是个什么结果。

三好像明白点方向的陈朝在打起精神对付建康方面的杨广主力时再次犯了认不清那头重要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还是能弥补的,固圌守南京外围各个据点,最大限度的延缓隋军的进攻速度,然后集重兵快速拿下得意忘形的贺若弼然后回师建康,韩擒虎的特种兵部队还真不一定敢动手。

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反应,速度是最关键的,谁抓圌住了瞬间出现的机会谁就是赢着,我们的杨广还真就没给陈朝的决策者这个反应时间,等你明白了我已经把你活捉了,而且杨广就差一点就险些失败,问题还是出在名将贺若弼身上,就是这个名将差点让杨广的苦心全部泡汤。

所幸的是杨广第一时间就做出了调整,所以杨广在把各步骤算计的严丝合缝的前提下,现场的指挥也非常的到位,抓圌住了转瞬即逝的战机,年轻的杨广不仅没给敌人时间反应,说实话也没给自己人反应时间。

可以说杨广的战略是建立在南北方无数的交手经验的基础上的,一击而就,各部队将领必须严格执行战略部署,这都是杨广第一次战争总结的经验。

杨广体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天赋,但是通过这会战争杨广再次深深体会了隋军中将领的桀骜不驯和不服管教,特别是所谓名将。   

名将下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2)

先说下名将贺若弼,这位贺老大严格完整的继承了之前乱世名将的所有禀性,最开始就对年轻的三军统帅杨广很是不服,一副老圌子上阵搏命的时候你还没出生的劲头。但是经过实践后,这位名将开始认识到这位年纪轻轻的杨广还真不是一般人,起码在统军打仗方面还真是有两下子的,而且既铁面无私又让跟着自己混的人捞到好处,而且说到做到,军纪严明,特别对于敢于挑战权威的人,不管是哪路大神绝对不二话,说做你就一定做你。

面对这样的强手,名将贺若弼之前的嚣张气焰起码在杨广面前有所收敛,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于本次战事的进展安排和结果非常的不满,当时是迫于杨广在军中已经确立的威信而敢怒不敢言,憋着想等到回朝我找你爸去。

果然,在得胜回朝接受隋文帝的封赏时贺若弼满心的愤懑彻底爆发了。

《隋书•贺若弼传》:“既而弼恚恨不获叔宝,功在韩擒之后,于是与擒相询,挺刃而出。”

这就公然和韩擒虎在朝堂之上干起来了,明着是对韩擒虎的,实际上就是针对杨广的,很明显,贺若弼对杨广的分配方案很不满。

面对贺若弼的强争,顾全大局的隋文帝也没什么办法,毕竟都是功臣、老熟人总不能一刀干了吧(这事只有杨广干得出来,所以贺若弼在当时没敢爆发),和个稀泥吧,重新给了两人同样的封赏,实际上这压根就不是主帅杨广的意思,而且根据杨广的战略,韩擒虎才是真正最后完成致命一击的突击队长,凭着500名精锐部队直取首脑,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而整个作战规划差点坏事就坏在这个贺若弼身上,没找你麻烦就不错了,你还来劲了,杨广这股火算是憋肚里了。

面对两员名将的争功,政治家隋文帝亲自做主:“二将俱合上勋”。

于是将自以为是的贺若弼进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食襄邑三千户,加以宝剑、宝带、金瓮、金盘各一,并雉尾扇、曲盖,杂彩二千段,女乐二部,还怕这位老大不满意,又专门特别赐了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的妹妹给他当小妾(据说长的很是美貌,而且很懂风情,这就是亡圌国之人的下场,说实话,女人们很悲哀啊)。

隋文帝顾全大局的举措虽说全面,但是有个人很不满,不幸的是这个人就是后面的皇帝杨广。

没多久,这位贺若弼就在杨广的算计下被人找了个茬关起来了(这毛病似乎很好找),虽然在隋文帝的过问下被无罪释放了,但是为了此事隋文帝专门苦口婆心的当面教育了贺若弼这位老朋友一番:

“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

说完了隋文帝把他放了,说实话这几句话说得还真是隋文帝的肺腑之言,不管怎样,你多少也得把谁是真正的老大搞清楚吧,不能谁都得罪。可惜这位名将压根就没听进去,没过多久自己就专门找到高颎说:

“皇太子于己,出口入耳,无所不尽。公终久何必不得弼力,何脉脉邪!”

我想这话大家应该都能看懂,也可以想象一下贺若弼这哥们儿说这话那股子故作神秘的表情。其实已经说得很是赤圌裸裸了,他也知道杨广对他不怎么感冒,也知道自己还真不一定干的过杨广,希望拉上个重臣结党,一来自保,二来继承当时的武将习惯,实在不行找个机会就自立为王,继续秉承当时武将乱政的传统。

为了这个目的贺若弼积极活动要求先是要求外派广陵,随后有要求外派荆州,众所周知,这两地方都是政治不稳定区域,很容易就能搞成个拥兵自重的小独立王国,这到不能全怪贺若弼,因为这就是当时的名将传统。

很失败,贺若弼还没运作成功这隋文帝就挂了,他的死地杨广即位了,一直就看着这位贺若弼不顺眼的杨广故意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

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小规模作战还行,也就玩个突击吧),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言外之意这些都是冲锋陷阵的将领,都不能成为统帅,也就是真正独当一面、领导众人的良将。

明知故问的杨广又故意问:“然则大将谁也?”

贺若弼回答说:“唯殿下所择”。

说完之后洋洋自得看着杨广,言外之意举天之下就是他贺若弼了。

要知道杨广可没有他爹的涵养,而且既然你是名将、良将,那就很难说你不起野心,你就是威胁,这世间唯有我才是真正的良将,靠!这点你个孙子都看不出来吗?

对老贺很不满的杨广找个机会于二十九日(公元607年8月27日)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了,这就叫永绝后患,名将挂的时候时年六十四岁。其妻子为官奴婢,群从徙边。名将的下场很背。

不过,要说这个杨广狠吧还真不是,因为另一位名将韩擒虎就很受重视,在朝堂之上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后人家也没去非得整个一二三的,看来任何时候都是老实人不吃亏啊,关于韩擒虎还真的说下,因为依据《隋书》的记载,这位韩擒虎就是大名鼎鼎的阴曹地府的“阎罗王”,也就是后来归到金乔觉管理团队麾下的中国籍神仙(这应该算是本土化的企业管理人员吧),而且这还是正史的记载。

《隋书》韩擒传:

无何,其邻母见擒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竟卒,时年五十五。

这里面的韩擒就是韩擒虎,因为编这段历史的是后来的唐朝,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就是我之前说的北周的八柱国之一,所以唐朝所有书籍忌讳“虎”字,唐朝编撰的《隋书》就成了“韩擒传”了。

不管怎样,这哥们儿多少得了一个善终,而且儿子也因为他的功劳依然可以当大官。

关于这位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我在“九华山”那篇里还会提起。据说这位韩大公子颇有其父的风采,但是后来跟着好朋友杨玄感一起造圌反,战败后被活捉。当时杨广在高阳,对于这一帮子的世家子弟一起作乱很是恼怒,特别是这位韩大公子,当时就命令手下把韩世谔给我押送过来,我的亲自问问这小子到底想干嘛,可是奇怪的是这位韩世谔居然有本事能忽悠的押送他的官吏在路上一起喝酒,而且居然还把几个官吏灌翻了后,自己跑了。

“世谔因得逃奔山贼,不知所终。”

这事很蹊跷,说是千古疑案也行,不过我猜更大可能是杨广根本就没想抓他,跑了就跑了吧。

我之所以要说到这两位命运截然不同的名将,其实主要是必须说明当时国家的武将的一个普遍心态,可以说从北魏孝文帝开始恢复并扩大了汉圌族士族政治地位后,不仅是汉圌族的士族,连上鲜卑族等等少数民圌族和武将出身的世家也纷纷接受了这种家族式的势力发展,这其实就是从北魏开始一直到隋朝的基础政治力量,各种士族交替繁杂,其实就是几个家族轮着掌权而已,谁的势力大谁说话算数,实在不行就自己拉出来单干,这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和风气了。

虽然这样的政治危机被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暂时压制下去了,但是统筹管理能力突出的隋文帝挂了后问题就再次出现,隋文帝的继位者杨广在全面统筹方面可以说相比他爹差得很远。


英雄和好汉的区别(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3)

年轻的杨广在第一次亮相后因功官封太尉。

一举平定南朝,统一全国这事干得怎样自有公论,不用我多说,仅仅作为20岁的年轻人就担当统帅,指挥这样的大军一件事而言就不是件简单的事,而且这支大军还是集合了北周、北齐、隋帝国自己、甚至东西魏战争精锐的联合编队,光看这贺若弼和韩擒虎这两牛人就知道肯定是不好管理,但是合理的统帅这帮子各属一方骄兵悍将,年轻的杨广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作战计划详密、衔接合理、调度得当,从而一举定江南。

大家可以想下,历史上的名将有多少这么年轻就作为统帅,成功的组织了这么大的战役的。

霍去病很牛,年轻的时候带800人,后来最多也就带了5万骑兵,其他的年轻统帅我就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了。统帅这个职位对杨广来说很称职。

在中国历史上,经过李圌世圌民的诋毁后杨广给大家都留下了愚蠢、好色、残圌暴甚至滑稽可笑的印象,但是就这件事而论,定江南后先杀陈朝奸佞后封存陈朝府库,这些作为怎么能是一个昏圌庸之人干的呢?

此后就更别说了,杨广作为隋帝国的第一军事家屡立战功。

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

开皇二圌十圌年(公元600年),他率军北上击破突厥的攻势。

在隋文帝当政期间杨广屡立战功,即位后的杨广自信心超级爆棚,终于可以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军事统帅出身、打仗上瘾的杨广当然喜欢打仗。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鲜卑分支吐谷浑,一举开拓疆域数千里,这一带新开拓的区域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在这地实行郡县制度管理,直接归入中国中央政圌权的直接统圌治之下。

这些地方虽然以前也曾间接归属过中国政圌权,但是之前的各朝从未正式在这设置过正式的行政区划和直属的管理人员(汉朝归洗浴都护府管,也就是军事管理),也就是说这地名正言顺的纳入中国版图是从隋炀帝杨广这开始的。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浩浩荡荡的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亲自巡视了帝国的新区划。

这次出行可不是向满清的乾隆那样不仅游山玩水还捎带泡妞的,中国西部自古就是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不仅没有总统套房可供皇帝使用,而且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杨广还是坚持历时半年完成了这次西巡,远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就不说了,在封圌建时代,中国皇帝亲自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杨广一人,单从这一点看,我觉得杨广就是一个务实的最高领导。

隋炀帝杨广在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促成了甘肃、青海、新圌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隋炀帝开始新圌疆就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时为了收拾一直不服气的高句丽,杨广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关于这个还真得说点题外话,历史上的评论这条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更重要。大运河直接将中国起源的黄河流域文明和后期逐渐发展的长江流域文明连接起来,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文明和发展。

同时更加促进和诞生了独有的运河文化,别的不说,就单凭在大运河之后崛起的中国城市群就能看出其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大运河也就没有繁华的扬州,更没有今天的北京,这点而言隋炀帝杨广是为后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不少人评论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其实,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

话又说回来,以上这是关于大运河好的说法,但是我在多年前看到过一期《中国地理杂志》专门介绍大运河的分析文章很是震惊,而且说的有理有据的。

文章描述,就地理角度而言大运河就等于把中国内地和沿海生生斩断,这个大家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大运河就犹如一把剑横在了中国内地和海洋中间,就是这种地域斩断才彻底的斩断了中国人的海洋梦。

让我们设想一下,要是没有大运河我们的南北运输该怎么走,一定是顺长江出海,由黄河进入,那我们的祖先就会从很早起就开始研究航海,也就会提早步入海洋时代,关于这个人类历史发展不用我说了,大家都知道的,正是这种全球性的海洋文明的发展才造就了今天的世界强国格局,可以说大运河就是挡住聪明的中国古人走出国门的铁链,有了大运河的中国人从此无航海,也就从此彻底开始闭关锁国的封闭政治,就这点而言,我带是觉得杨广应该算是中华民圌族的罪人。

纵观隋炀帝一生的作为,兴建运河、东征西讨、完善科举等等总体而言应该还算合格,虽然脑子容易热,但还真是看不到所谓昏圌庸的影子,起码作为皇帝征讨四方,再现了大汉时期那种“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讨之”的慷慨勇武之风,比之后来的李圌世圌民除了把公主送去巴结人家美其名曰“和亲”的怂人作为,我感觉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哩。

但是应了那句老话,老圌子英雄儿好汉,隋文帝杨坚堪称英雄,所谓英雄就永远知道审时度势,永远知道什么时候出手,怎么出手,在不利情况下保存自己的实力等等,简单一句话,该装孙子就一定装的比真孙子还孙子,该当老大比真老大还老大;

但是好汉就不一样了,好汉是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主儿;“威武加于天下”(这话是李圌世圌民这个孙子说的)的隋炀帝杨广就是这样一条彻头彻尾的好汉,绝不是英雄。

相比英雄而言,好汉的下场一般都比较悲剧,著名的《水浒传》已经完美的为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同理,失去了英雄老爹的支持的好汉杨广的命运也很悲催,关于这个我就不展开了。

隋炀帝杨广的好汉故事我在“九华山篇”中还会详细说到,这里就先对这个好汉的评论到此为止。


百年老店、金字招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4)

之所以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诉隋朝两位皇帝的故事,并不是我个人的偏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整个隋朝期间虽然只有两位皇帝当政,但是其作为却是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和佛教影响极为深远,政治和历史就不说了,对佛教的发展还真是不一般,其中特别是对于五台山的影响就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开天辟地了。

先说佛教的和尚们,历经了周武帝的大力压制后,一度销声匿迹的和尚们终于可以在太平安定的隋朝一展手脚了,这个还真是应了佛教自己的那句老话,世间万物都是轮回因果,有了大力的压制就有大力度的支持和反弹,佛教的大和尚们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来了隋朝建圌国,终于盼到了一位全力支持佛教事业发展的当权者了。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这人特别特的崇佛,这点可能是基于杨坚小的时候一直在寺院长大的缘故吧。

《隋书•高祖》(帝纪第一)记载“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

看到了吧,人家出生就在寺院,要说这古人的出生都很有点意思,名人不是在野地就是在特别灵异之地,这位牛人杨坚居然会出生在寺院,这简直就是千古奇闻,而且这位杨坚还不仅在寺院生的,还在寺院长大的,你说这感情,绝对杠杠的。

关于隋文帝的成长,《隋书》的记载是这样的:

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日:“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人见日:“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

这个还真不是野史传闻,正儿八经的正史记载的,但是一看就知道这里面忽悠的成分就比较大,纯属封圌建迷圌信。

虽说事情是大忽悠,但是隋文帝是由尼姑带大的这件事实好像是没有什么争议,就凭这点就足够能说明问题了,杨坚篡位前做北周辅臣时,已利用权力下令开始逐渐恢复佛教。

在建立隋朝后更是变本加厉的扩大佛教的影响力和扩大和尚队伍的规模,对佛教的无上限推崇甚至导致道士们没事干都去策反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隋朝那么牛的帝国也迅速的消亡,这里面是不是道士策反的结果不好说,但是隋末起兵造圌反的主要参与人员名单里,还真是不少都曾经在道教或是跟道士们混过事,这点应该是毫无争议的。

整体的佛教界在隋朝期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之前消亡的、破落的都争先恐后的申请政策,要求恢复和扩大原有规模,落实待遇,并对亏损寺院和从业人员进行适当补偿等等,在大政策的引导和落实下,和尚这个职业,再次荣登社会第一美差,比公务员还有前途。

全国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的五台山佛教自然是不甘落后,说到隋时期的五台山(这会还没叫这名)得先交代一事,这事和五台山的发展应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这会还叫五峰山后更名为五台山的一段故事。

不知道据那位高人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远古时期这地儿是不是有人很值得怀疑),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远古时期的文殊菩萨不在印度好好待着,好好和老师学习,来中国干嘛?这事很诡异),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真是搞不懂中国的本土神仙都在干嘛?)。

有想法、有思路、有神通、有理想的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印度人怎么会知道有个东海龙王,印度的神仙系统和咱们的神仙系统有联系吗?那印度海归哪个龙王管辖?)那里寻求帮助。

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看着眼熟吧,同样是和尚的孙悟空就是这么欺负过我们龙王爷的,真想不明白,咱们这龙王着谁惹谁了,只要是和尚谁见谁欺负,龙王做神做人都很失败啊,连门口的大石头都有人惦记,而且还说拿走就拿走,凭什么啊,只能说龙王很怂,和国足一样)。

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真神啊,不过有个疑问,他为嘛不回印度找块石头运过来呢?

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这段故事可不是我编的,是《清凉志》里载的,我不明白这是谁编的,先不说这封圌建迷圌信,就说我们自己个祖先的神怎么就这么坏呢?就这么不知道好歹呢?我们的龙王不仅是一坏蛋还得加上笨蛋。

那会的文殊菩萨绝对是印度人,你说这一印度人不远万里跑到我们这来给我们百姓造福这点绝对没的说,绝对的国际主义战士!但是你不能拿我们家的东西造福我们家吧,来我们龙王家拿东西造福我们自己人,这那和那,这事就跟你一外人来我家,看我家没电视就去我哥家把我哥的电视抢来让我看一样,你说我们一家人是该恨你还是爱你?

要是我爱你,只能说我是一大傻圌子!我一家都是大傻圌子!要说我恨你,我都看上电视了,我貌似不该恨你,我哥该恨你!我不敢说菩萨怎样,反正编这故事的人绝对是脑子有问题。

第二我就没整明白这龙王怎么这么笨啊,定海神针被人抢了,睡觉的石头都被人抢了,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被和尚抢走给变成马骑了,更郁闷的是还都是外来的和尚们干的,这龙王也太愚蠢了吧,这事要搁近代绝对就是八国联军啊,连家里的的柴火棍、床、带儿子都给一勺烩了,受苦受难的龙王真是怂啊,太他圌妈圌的憋屈了!龙王找谁说理去?

最后,这事虽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却从另一方面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一个背后的事实,这个五台山佛教地产的起源绝对都是从我们的龙王爷那抢来的,极有可能最早的寺院都是龙王庙,和尚们直接赶走了龙王把佛给请进来了,龙王爷同样很悲催啊,这回是连自己住的房子都被勒令拆迁了,而且还没给补助和安置房,这绝对强圌拆啊!

这个神奇的传说还没完,不知道又是哪位二百五高人把这事汇报进了朝廷(还真当事啊),崇佛的隋文帝听说此事后,居然很兴奋的直接下诏宣布,为了感谢文殊菩萨对五台山一带做出了特殊贡献,从今天就起五台山就再也不用供奉那些不管用的中国神仙了!五座山峰的台子顶全部无偿划拨给了佛教!五个台子各建一座寺院供奉这位大慈大悲的国际主义战士“文殊菩萨”!

同时还根据五个台子的特点,宣布了几个台子的叫法和功能,就怕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在这待得不适应,把这位擅长乾坤大挪移的文殊大师的生活、起居、工作全部一次性规划到位,充分体现了“必须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人介入”的政策导向。

五台即能看日出的东台顶就归聪明文殊,能赏明月的西台顶就归狮子吼文殊,能观山花的南台顶就归智慧文殊,能望瑞雪的北台顶就归了无垢文殊,不知道能干吗的中台顶归了孺童文殊。

五个台子一个都没落下,从此什么五峰山、什么清凉山都别叫了,正式更名为五台山,更深远、更有意义的名字叫:

佛教文殊大菩萨驻中国五台山综合道场开发基地。

也就是从这会开始,五台山彻底上了一个台阶,五台山的和尚们全面实现了在地域上全面占领和扩张,原来可就是五个台子下面的那一块空地,现在好,五台山全是我们的了,和尚们可以奔走相告啦!

在得到了地皮实惠的同时,五台山还在皇帝的直接关怀下正式确定了对外的整体形象和权威偶像派兼实力派代言人,也就是从隋文帝开始,五台山佛教综合开发公司地产筹建项目部正式签订了文殊菩萨这位偶像巨星作为长期形象广告代言人,开始了漫长和充满希望的百年老店经营发展。


不得不承认总结经验教训确实是和尚们的强项(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5)

说五台山之前还得插一句题外话,这位对五台山发展起到了一举定乾坤、雄才大略的隋文帝信了一生的佛,但是阴差阳错的也不知道是那一炷香没烧对,最后得一暴死。

《隋书•杨素传》和《资治通鉴》都是这样记载的:

初,上(杨坚)寝疾于仁寿宫也,(陈)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因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

以上这段话的大意就是隋文帝的小媳妇被当时的太子杨广调戏,隋文帝发现的时候已经是重病缠身,又气又怒的隋文帝急火攻心,但是又控制不了局面了,结果想收拾逆子杨广反被逆子杨广给收拾了(我很是费解杨广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这老爹眼看着就明显不灵了,就算是再色胆包天隐忍一下也就几天的事,而且依照类似这样的史书记载杨广是个很阴险而且很有心计的一个人,能做这样没头没脑的事就很让我费解了)。

姑且不论这段史实的出处(可以肯定这是李圌世圌民这龟孙子改的),反正印证了一个事实,隋文帝不是气死的就是憋屈死的,死的很不爽(不过好像没人死得很爽啊,这是个病句)。

隋文帝挂了后,隋帝国综合发展公司在新任CEO杨广的带领下也没能坚持多久就同之前所有崇佛的朝代一样,宣布破产重组了。

不能说这就是政圌权崇佛的下场,但是崇佛的间接结果确实是导致很多有道行的道士们没事干(五个台子连一个台子都没给留,一股脑全给了和尚了),没事干的道士只能凭着身上的知识和技能组织起来跟政圌府对着干,李绩(就是评书里的徐茂公)、魏征等等都是反隋的中间力量,看来任何时候政圌权对于宗教的管理都应该均衡,得让他们都有事干,最好还制造机会让他们对掐,这样才能稳定自己的管理权威,这在管理学上说就是不能让下属们关系太好,必须让他们之间勾心斗角才便于你的统一管理,下属们都拧成一股绳了对付的只能是管理者自己。

隋文帝期间在五台山佛寺建造史上首开了在五个台顶上建构佛寺的空前之举,虽然这一件事只能说是一次政圌府性投入,但是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隋文帝对五台山佛教事业的支持力度,事实上我们的隋文帝还真是对五台山的推崇远不止于此。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隋文帝专门遣亲使到五台山设斋祀佛,而且亲笔疏书口诛笔伐他的老上级、老领导北周武帝宇文邕。

疏曰:“大隋皇帝佛弟子坚,敬白文殊大士。周武乱常,侮灭圣迹,致者无以开迷,智者无以入圣。联往植善因,寄兹昌祚,起废兴残……”

从这就能看出,隋文帝对五台山的支持绝不简单停留在表面功夫,貌似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国策。

在国家政策、财力、物力等等多方面综合支持下,五台山佛教综合地产开发项目从汉朝立项,终于千辛万苦的在隋朝完成了全面征圌地项目的实施计划,在正式取得境内全部征地完成的大好局面后可以正式更名为“道场”。

同时,还不仅完成了楼盘地产的全面接手,而且还在形象代言取得了不俗业绩,得到了整个佛教界偶像派大师文殊菩萨的中国独家形象签约权,而且还是终身有效,从此五台山就开始以文殊菩萨为独家代言开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壮大了。

对五台山而言,永恒的偶像派巨星文殊菩萨大师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独家代理权的取得才真正是划时代的大事件!

才是影响古今中外的大事件!

才是五台山最值得称道的大事件!

上面的是大事件,在现实中,能促成这件大事的人绝对值得所有五台山人纪圌念,但是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都找不到这活是哪位大师在隋文帝那运筹帷幄做出来的,居然能得到了隋文帝这样大力度的支持和认同,我很是钦佩这样的大师,这才是真正的牛人,这位不知名的大师,以实际行动再次印证了名僧道安大师的名言:“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句话太深奥,太精准了。   五台山虽然不知道是哪位大师把他带上了新的历史台阶,但是规范了五台山和尚整体修养和素质的大师倒还真是能查到,前面说过和尚们除了政府公关做的成功以外还有一项最好的优秀传统:“不断的总结和改进”,这在现在用比较流行的话讲就是“企业得不断的学习才能成长、才有进步”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时的五台山就有这样的人,五台山很幸圌运,因为那个年代很少这样的名僧,这样有道行、有远见、有话语权而且能独树一帜的名僧,五台山不仅有,而且居然还有好几位,五台山佛教不发达都难。

“道宣大师”(公元596年至公元667年),润州丹徒(今江苏)人。

16岁落发,入日严道场。约20岁时,到大禅定寺依智首受具足戒(这个很深奥,我在普陀山篇会有专门介绍,反正大家记好,能受这种戒的和尚基本都是大师级人物),研读《四分律》,专研律学。

后在终南山建立戒坛,传授具足戒,成为南山宗主,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

常四方云圌游,曾到五台山,在中台弘律传戒,大力整顿五台山佛教学风,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五台山之前的律学转变为了律宗(学变宗,这个历史性的进步不用我多啰嗦了,大家都懂得)。

道宣创宗之后,戒坛遍于全国,同时还使五台山拥有了中国北方著名的戒坛。

关于这个戒坛可能有朋友不懂,我解释一下啊,简单讲这个就是和尚这个职业的营业执照颁布机构,要知道和尚这个白吃白喝的职业在历朝历代就算是举国崇佛的朝代也是要受到严格控制的,不是谁不谁的自己拿个刀子整一光头就能干的,必须获得国家政圌府和管理机构认可,也叫“度牒”,这个就是这个职业的从业职格证,也就是白吃白喝通行证,可以想象这个证件是多么的炙手可热,所以这个证件必须通过国家的严格审查才能颁布,全国具备资格和有权力发放这个证件的机构也没几个,五台山也是这会才获得这个大肥缺,获取这个意味着什么我想就不用我多说了,所以说这位道宣大师绝对是很有些道行的。

“解脱大师”(?至公元653年),这位是土生土长的五台山人,华严宗的先驱之一。

最早出家于五台山昭果寺,后定居于五台山佛光寺。

其时华严之学大盛,解脱大师与时俱进,精研华严,在寺弘传佛法近50年。因他德行高洁,慕名而来听讲者日达万人。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重修了佛光寺,扩大了五台山对整个中国佛教界的影响。关于这个华严宗为什么大盛,我在后面也会讲到,这个也很有玄机。

两位国宝级大师的前赴后继可以说给五台山打下了良好的底子,最大的成果是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师根据佛教之前的发展及时的总结了经验教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什么年代,和尚这个职业必须保证他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就是必须保证队伍的基本素质,不能为了发展和壮大不计后果的一味广收门徒,这样的结果除了被统圌治阶层盯上以外没有任何的好处,之前的灭佛都是从滥收门徒开始的。

“和尚”;这个称谓和从业执照坚决不能滥发,必须规范和控制,必须通过严格的学习和考核后才能颁发,由此五台山有了执行至今的寺院管理办法。

五台山寺院组织的管理很有特色,大致分为“子孙庙”与“十方庙”两种。

所谓“子孙庙”就是只接受小沙弥,寺院内按师祖、师父、徒弟、徒孙序列排位。一个寺庙内按照师祖可分成多个家族。

寺庙除共有财产外,每个家族和支系还可以有私产,像地产、金银等等。师父圆寂后,徒弟们就可以分遗产。

“子孙庙”还严格规定:本寺职事必须由本寺僧人担任;家族如要拍卖私产,必须售给本寺其它家族。

看到了吧,这首先就控制了和尚的无休止的发展,同时还保证了寺院的财产不致外流,基本上不允许和尚们自立门户,同时也成功的控制了成功和尚的流失和向外发展,你这一脉要是人跑了,很可能就分不到财产或是影响剩下的和尚们,家族株圌连式管理办法。

但是,同样问题也会出现,这人都留下了后,饭又不够吃该怎办?这样的约束反而自然而言的就控制了和尚的数量,就这么点吃的只能有这么多的和尚,总不能为了多一个和尚大家一起饿肚子吧。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所谓的各家族为了在寺里占据更重要的话语权,所有和尚都必须把精力放在修行上,道行高的家族才能管事,再这样现实的激励下,各个家族都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进取心,五台山佛教也正式基于此,才在整个佛教界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力。

所谓的“子孙庙”大概就是这样的,五台山大部分寺庙都是这种模式,这就是保持五台山佛教常盛不衰的基本组织形式。

另外一种“十方庙”就相对简单,这里不准剃度,僧人一律按平辈称呼。

外面的云圌游僧人进寺,挂了单,就是寺庙中的当然一员。只要遵守戒规,具有相当能力,即可担任重要职事。

这种寺庙可以说是开放式的,但是也因为这种开放式的寺庙的存在,也在一方面保证了五台山能不断的接受外来思想,保证了五台山佛教整体不至于盲目自大和闭门造车。

同时,不允许“十方庙”给外来的和尚剃度和颁发和尚营业许可证,这就又完全限制了和尚的泛滥和良莠不齐,这种形式可以说是子孙庙的一种补充,所以说五台山的兴旺绝不是简单的一件事,也不是一个和尚决定的,还真是群策群力的结果。


两文一武一片旗(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6)

在整个的隋唐时期,我们的五台山佛教得益于当权者的支持,发展的是要风得风、要水得水。

首先是隋文帝的正式官方认同和支持,其次是杨广在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将之前管辖这地的地方行政名称:驴夷县(这名起的怎么听怎么别扭,一点都没有高大上的感觉),正式更名为五台县,县以山名,这种事可不是今天才有的,由此就可见到五台山在当时的影响。

到了成功策反了隋朝的唐代,诸位姓李的虽然崇道教为国教,但是对佛教其实还真是很照顾的,而且对五台山更是变本加厉的扶持,以李渊为首的李氏家族从太原起兵而得天下,自然而然对境内的五台山推崇备至。

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所以尊五台山为“祖圌宗植德之所”。

据说,这个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时,就对佛教许下大愿,说当了皇帝,一定大弘三宝。当然,这个纯属李渊个人心怀鬼胎四处寻求寄托之举,要真是因为他这许愿而得到佛祖保佑的话,那之前的隋文帝、隋炀帝爷两可也没对佛祖不敬啊,人家爷两更是毕恭毕敬的供奉着,而且隋文帝对五台山的支持完全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才是五台山最大的贵人。

就凭这一点,五台山的文殊大师总不能因为李渊的一句空话就把之前一直大力供奉自己的隋朝爷俩干掉吧。要真是这样的话,我就可以认定敬佛这事不太靠谱,只管给佛许点空头支票就成,反正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敬佛到底有什么用来。

李渊建立唐朝后,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说话算数的在京师集聚高僧,立十大德,正式以最高权力机构的名义涉及管理僧尼事务。

同理,和隋文帝下场一样,对佛教也大力推崇的李渊没多久就被自己的亲儿子给拿下了,而且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另两个亲儿子干掉了,想象一下,一个老人,在晚年亲眼看到几个儿子为了家财互动刀枪,几个儿子拼的你死我活的,而且自己最后还被杀了另几个儿子的混圌蛋亲儿子关起来的心态。由此可见这个敬佛到底有没有好处呢?

吸取了老爹经验之后的李圌世圌民很鸡贼,这方面就大有改观,虽然也算是不遗余力的支持,但是很理智,重启了佛教的译经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度僧三千人,都给我译经去,都去干点正经事,普及下基础教育工作吧。

同时,李圌世圌民最大的举措是为了化解当时的矛盾和巩固自己的政圌权,居然在当时争天下的各地旧战场开始建造寺院,就地以佛教的和尚们来化解仇怨,避免死去的人和他阴魂不散,这一手玩的还真是高明。

对于五台山,李圌世圌民在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专门下诏:

“五台山者,文殊必宅,万圣幽(木妻),境系太原,实我祖圌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

是年,五台山在政圌府的支持下又建十刹,度增数百(这个数字就足以说明李圌世圌民吸取了经验教训,没有毫无保留的扩大)。

同时,据古《清凉山》载:

从太宗到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邦赍供,不可悉记矣,”。

李圌世圌民还认为五台山既然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实我祖圌宗植德之所”(说实话,管你什么事啊,这是人家隋文帝干的活),基于此,就得第一保证五台山的供奉,真不知道隋文帝地下有灵听到这话是个什么想法,隋文帝肯定会去找九华山的地藏大师申圌冤告状。

很多的史书记载唐朝皇帝的宗教政策都是“扬道抑佛”,根源是带有突厥血统的李氏家族为了隐瞒自身外来户的本质,到处鼓吹自己家族是出身于中国古老的道家始祖老圌子李耳,整个李氏家族就是老圌子的后裔。

其实我觉得这事很无聊,是不是有血统关系不重要,关键现在你就坐在那个位置上了,而且历经了那么多的战乱和民圌族大融合,中国人早就不是最初的中国汉人了,已经包容了很多的外来文化。

所以说这些实际上都不重要,只要你能让大家好好吃饭好好生活就行,老百姓们的要求很低。

当然,这都是李氏家族外表的东西,虽然表面是扬道抑佛,但是亲身经历了在道教人士成功协助下搞掉了隋朝的李氏家族深知道士们的厉害,名义上是扬道,而实际上却是抑道,相反倒是通过暗地里对佛教的支持来控制道教的发展。

关于这点,可以纵观整个唐朝时期,除了中间那几年的会昌法难期间,佛教的和尚们过得好像比哪个朝代都舒服,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高于道教,反倒是道教倒还真没享受到国教的什么优惠待遇。

所以说唐朝是个最虚伪的朝代,打着“扬道抑佛”的旗号却行着“抑道扬佛”的实际,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佛教很顺利的发展成最大宗教,当然这和和尚们一贯奉行的奉承权圌贵的宗旨有关。

佛教发展顺利,规模越来越大就必然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聚集点,也就是所谓的佛教中心,当时的五台山在隋文帝时期成功册封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再加上地处李氏家族的发源地等等各种利好条件综合优势下。我们的五台山终于从唐朝开始,真正的成为了全国的佛教圣地,开始在中外佛教界发生重大影响,所以说五台山有今天,隋唐两个时朝应该是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

五台山的发展可以说是贵人相扶,如果说佛教的衰亡可以用“三武一宗”的灭佛总结的话,五台山甚至整个佛教的发展也可以用几个贵人来诠释,我也大胆的给他们起个统一的称号,就叫:“两文一武一片旗”,几位大贵人有的我之前已经讲过了:

北魏孝文帝;隋文帝;这是两位“文”,下面就得说下五台山的第三个大贵人:

大周武帝武则天。

李世民(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7)

说实话,关于这位仁兄,我还真是懒得说,但是要说到武则天的话还真的从她的前夫说起,而且不管怎样吧,李圌世圌民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我还是客观的评价一下吧。

首先看下史书的记载吧(当然这个历史都是李圌世圌民这孙子自己编的,极端的不靠谱):

公元617年,李渊在英明的李圌世圌民单独一人的鼓动和劝说下起兵反隋,从晋阳起兵造圌反。

李渊以李圌世圌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开始了漫长艰苦的创业,从这会开始,这个糊里糊涂的李渊就明确地告诉了李圌世圌民,咱们老李家这就全靠你了,咱老李家只有你是人才,而且还是全中国的救世主,只要是咱们能成功就封你为太子,以后天下就是你的了,然而英明大度的李圌世圌民并没把这事记在心上,这孙子是个大公无私、不图回报的人,无私的他开始了前赴后继的努力。

李圌世圌民的丰功伟绩的起点就非常精彩,太原造圌反前夕,李家在他英明神武的策划和领导下干净利索的干掉了杨广派来监视李渊父子的“探子、小丑”王威和高君雅(这两位到底怎样,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

随后李圌世圌民又派出了刘文静出使突厥,仗着血脉关系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一出手就清除内患和联系了强势外援,绝对的雄才大略,就是不清楚这算不算投敌卖国呢?

随后更是在李圌世圌民的决策和领导下,认真服从弟弟指令的庸才哥哥李建成的“配合”下一举夺取西河郡。正式确定了李氏家族的地盘。

公元617年六月,正式起兵。李渊自为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圌世圌民为左右大都督,随后在李圌世圌民的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下先直取长安,撼隋朝之首脑。以四子李圌元吉留守太原,兵发长安。

李氏家族的部队在李圌世圌民的带领下于霍邑大破隋将宋老生,从龙门渡黄河,又是在李圌世圌民的主持下开永丰仓赈济百姓,一时间拥者无数,深得人心。

十一月,李氏家族部队攻克长安,还是在李圌世圌民的建议下先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唐王。

直到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五月,废黜杨侑,老李家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唐朝正式建立,貌似所有活儿都是李圌世圌民一个人干的,全都是李圌世圌民的功劳,我很怀疑李渊、李建成都是干嘛的。更诡异的是,这个糊里糊涂的李渊在称帝后,居然背信弃义的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啦,完全忘了当初都是李圌世圌民的功劳,只给了个尚书令、秦王,太昏圌庸了。

李渊压根就没提在晋阳答应李圌世圌民的事,这个老爹很偏心,但是我们的李圌世圌民却宽容的默认了,还是任圌劳圌任圌怨的干活,绝对大度!

虽说李圌世圌民没说什么,但是太子李建成却不知好歹,眼看着任圌劳圌任圌怨的李圌世圌民声望一天天的高涨,心里越来越发慌,但是庸才李建成不去选择努力好好学习,迎头赶上,而是联合另一个庸才四弟齐王李圌元吉共同排挤大好人李圌世圌民。可谓不仅是不识好人心,简直就是只会圌阴谋算计的小人。

李建成凭着太子的地位利用高官厚禄等等阴险手段也拉拢了一批小人,这群唯利是图的小人以当时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战功赫赫的名将薛万彻为代表,特别注明一下,李建成拉拢的这些人都是使用了很多非常手段,反正不是高官就是财富甚至女人等等吧。从他的这些手段就能肯定的是这些人绝对也不是什么好人,贪图富贵、贪财好色,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群酒囊饭袋。

相比之下,我们英明神武的李圌世圌明的手下象什么杜如晦、房玄龄、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圌君廓等才是大唐朝真正的骨血圌精英。

李圌世圌民麾下都是精英,阴险的李建成很不放心,利用权势无端的建议讨圌伐当初李圌世圌民拉来的盟友突厥。这还不算,还算计着通过战争把李圌世圌民麾下的精英都给控制住,找机会把你们统统一勺烩了。

更狠的是狼心狗肺的李建成居然在李圌元吉的建议下准备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干掉李圌世圌民,不幸这些小人的伎俩连深明大义手下都看不过去了,秘密的通告了李圌世圌民,李圌世圌民迫不得已先发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圌兵变,当场格杀大坏蛋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圌元吉,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随后,英明神武的李圌世圌民一举夺取了唐朝的控制权,皇帝老爹李渊看到事已至此,再加上一直愧对李圌世圌民,深明大义而且心甘情愿的让位给李圌世圌民,李圌世圌民终于当上了皇帝。

以上内容都是李圌世圌民自己说的,也是基本所有史书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因为李圌世圌民上台后干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偷偷改史书,而且改的很彻底,所有相关的记载和文字全部被李圌世圌民消灭的干干净净,只有他自己说的留了下来,这就是李圌世圌民。

现在这些已经都无迹可寻了,但是被人篡改的历史多少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些许疑问,我就把这些疑问一一列举出来,大家可以自行评断:

疑点一:李渊从太原起兵,势力并不是很大的李氏家族迅速进入关中,而且一举定长安,按照李圌世圌民说的那是他的英明神武,但是实际上在起兵之前李渊就已经开始着手部署了,除了大本营太原以外就是更为重要的河东一带,这才是起兵后一举得手的关键。

而恰恰是这一带,主管经营的就是李建成,相比李渊父子亲信一干人都在太原发展而言,在河东一带就李建成一个人,关于李建成到底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的还真是找不到,不过就凭着起兵后能快速通过河西一带攻入关中,甚至直抵隋帝国核心长安一点就能知道李建成是不是无能。我猜想谁也不能说一个无能的人独当一面会有这样的业绩吧。

疑点二:李渊其人是不是昏圌庸,从历史上看,李渊很可能比他的几个儿子更有远见,这样一个有远见的人先封了李建成和李圌世圌民并为统兵统帅,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推敲,而且之后更是违反了所谓毫无根据的对李圌世圌民的承诺,封了李建成为太子,先不收这个承诺的真实性,只说这事后来的结果我觉得有两种解释:

一是李建成势力庞大,李渊不得已而为之;

二是李建成是名望所归;

不管是哪种解释恐怕说李建成无能都说不通。

疑点三:人才的纠结,看下李建成麾下的人:裴寂、王珪、魏徵、薛万彻,历史上这几位都是很厉害的人物,还真都是大唐朝开国的元勋级人物,而李圌世圌民的手下相比这几位还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能相提并论的大唐帝国真正的股肱之臣诸如李靖、李绩、宇文士及之流都在太子争斗中保持中立,这点也很值得怀疑。

疑点四:历史上最大的疑案“玄武门事变”,到底根源在哪恐怕没人知道,知道的就是李圌世圌民发动突然袭圌击,我个人认为要是李圌世圌民真的威名赫赫,犯不上用这招吧,同时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完全有机会、有能力名正言顺的干掉李圌世圌民,但是李建成并没有,也就是说李建成可能顾忌到这是自己家人,但是李圌世圌民毫无顾忌,双方的势力也好、能力也好、甚至威望也好我觉得都能说明问题。

疑点五:要真是顺应民意的干掉了李建成一伙,宽宏大量的李圌世圌民为什么要毫不留情的斩草除根,李建成、李圌元吉全家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而且还逼圌迫老爹李渊让位,对自家人用这样凶狠的手段,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什么人。

关于之前的疑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都无迹可寻,聪明的李圌世圌民最大聪明之处就在于修改史书,整理“语录”。让千百世的后人只能依据《贞观政要》、《旧唐书》、《新唐书》这类书去认识唐初的历史,去认识他。

据史载:李圌世圌民曾经先后三次要求亲自观看高祖李渊和他本人的《实录》,插一句话,这个所谓《实录》按历代传下来的规矩,是专门记录当政者言行的,为了保持它的严谨性,从来都是严禁当政者看的,是留给后人看的,这是中国史官不成文的规矩,而且也被历代史官所继承,所以对于李圌世圌民的要求前两次史官都婉言拒绝。

李圌世圌民碰了几回壁后很鸡贼,我圌干脆换了你们这帮不识时务的史官,监修国史这活交给了死党宰相房玄龄,怎么回事大家自己想吧。

于是乎房玄龄等人也很识时务、投桃报李的将删改成的《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各20卷呈上。而且经过李圌世圌民的反复授意、暗示、威胁等等就成了现在的“两朝实录”,别的不说,里面就李建成、李圌元吉两人就形象十分的丑恶。

我觉得李圌世圌民可能还真的有些手段,起码在他为政期间多少还是有些功绩的(当然就与这人的一贯不靠谱,这事说实话也不一定靠谱)。所以对于历史上每个人都应该客观的评价,但是当我只能看到的全都是对李圌世圌民的歌功颂德我就很怀疑了,正如章太炎先生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的:“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章大师这话说得很精准。

关于李圌世圌民的功绩我就不多说了,几乎所有的史书溢美之词都说的够够的,可能我很偏激,也可能我很愤青,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李圌世圌民的看法,综合而论李圌世圌民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不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朋友、甚至好父亲,但也正是基于此,他可能还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治理国家、对外事务等等方面都还称职,人类历史上最没有信义的就是政治家,但是也是恰恰不可或缺的,仅此而已。   

武则天一(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8)

武则天,名“曌”(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己发明的,顾名思义就是明月当空的意思,也能看出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人的雄心和抱负),山西文水人。

武则天是唐开国功臣武士彠的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

关于武则天家族的出身挺有意思的,历史的记载如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说她“地实寒微”;《资治通鉴》中记载突厥默啜可汗也曾说是“武氏小姓”;不好说是不是真正的寒微,但是从她日后的掌权的政治作为看,起码对当时的豪门贵圌族不怎么感兴趣。

至于武氏家族是不是真正的出身寒微现在应经无据可查了,但是在那个年代想成功你要是没点背景还真有点难度,武氏家族也一样,没有什么偶然性。

先说下武则天的老爹武士彟吧,新唐书《武士彟传》:

“武士彟字信,世殖赀,喜交结。”

而据《册府元龟》记载:

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

同样还是这本《册府元龟》说到武士彟在青年时期家里很穷,为了生活挑担子去各村卖过豆腐,又曾和同乡经营过木材生意,“因致大富”。

这里面我个人觉得有点奇怪,首先这位家境贫寒迫不得已买豆腐为生的人怎么可能有能力读书,要知道当时让小孩读书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可还真是件奢侈而且负担很重的事(教育不普及啊);另外买豆腐的再加上倒腾木材的而大富,我同样很怀疑,当然这事首先是通过努力和运气完全有可能的实现,但是也就短短的几年光景,这位武士彟就大富,我很费解,这里面应该没这么简单。

我查阅了很多的史料关于武氏家族的,但是还真就跟其他史书说的一样,毫无背景可言,但是却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被我这样较真的人注意到了(很多时候历史就是这样,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就能看到或猜到一些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历史的好玩之处)。

武则天当皇帝后追封自己的长辈只追封到爷爷,就是说再往上的家族要不是隐瞒了,要不就是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个爷爷却露出了点问题:

“武华”;官居隋朝东都洛阳郡丞,这家人搞了半天是公务员出身。

关于这个武华是什么时候当的这个洛阳郡丞我实在没找到佐证。但是我在本书中的“九华山”那篇中还会讲到隋炀帝的事迹,这先给大家说个头吧。

还在隋朝期间,洛阳城破败不堪,隋文帝于是下令重建洛阳城,并把这地儿定位东都,名称、地位都有了,可见这个重建项目会有多浩大。

当时,修建这个洛阳城的就是隋朝著名的大贪臣、能臣杨素,也正是因为杨素的这个特点,隋文帝才把这活交给他,说白了,就是让这位也是劳苦功高的人赚点钱。

杨素修洛阳城,任洛阳城城建总指挥长,武华任洛阳副市长,这里面要是没关系打死我都不信,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当时没有一点背景的人是不可能当上这样的巨肥官吏的,要知道在隋朝初年科举制度虽然建立,但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格局,也就是说平民百姓虽然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但是做到郡丞这样的高级公务员还必须得有一定的背景。

这个洛阳副市长武华的背景我没找到,那就不管有没有背景了,我大胆的做个假设,这个武华极有可能是杨素的心腹,在担任洛阳郡丞的时候伙同建筑承包人杨素一起联手作案,着实的贪了不少钱,后因杨素事发而弃官不做,带着大把钱财跑到了偏僻的并州文水县,从此隐姓埋名闷头发大财开始享受生活了。

这种猜测就能给武华的儿子武士彟的突然大富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钱财不是做生意做出来的,而是贪出来的。

同时武士彟也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和雄厚资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适当的闯荡闯荡,正好碰上隋末大乱,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李渊也正好苦于没钱招兵买马,具体不知道是受到李渊的要挟还是武士彟自己主动投靠,反正武士彟极具投资远见的把大把的家财投入了李渊身上,也因为这些投资日后武家就飞黄腾达,这项政治投资居然收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收益,也该着武氏家族走运啊。

这是武则天父辈家族的前因后果,重要人物一般登场前需要交代的东西很多,老爸说完了接着还得说下老妈。

武士彟跟着李渊越混越抖,而且还应了中国当今流行的一句话,男人最得意的事就是“升官发财死老婆”。这个武士彟就相当的有运气,不仅升官而且发财还死老婆,按当今的话讲简直就是走了狗屎运了。

既然家里的老婆挂了,那就再找一个吧,新一代的高官在皇帝的支持下很容易就找到了理想中的老婆:隋朝皇族杨达的女儿。

这位杨达在隋朝不仅是皇族,而且还是朝中重臣,著名的能臣杨素就评价他说:

“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

但是这位谦谦君子不幸在随杨广远征高句丽时挂了,老爹死了就算够倒霉的了,再加上可以依靠的家族的天下也没了,这就更惨了。这位曾经的皇亲国戚被新贵武士彟看上那就是幸圌运了,不然还不定发给谁去呢,这就是亡圌国之后女子们的命运。这位曾经的杨家公主甚至惨到连个名字都没有,历史上只称之为:“杨氏”,甚至在武则天当了皇帝封自己母亲的时候也只称为“荣国夫人杨氏”。

老爹武士彠在唐朝后期混的很不错,历任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都督、荆州都督等职,贞观年间,更加封应国公。

之前是不是所谓的世家子弟不用说,反正现在成了彻彻底底的世家了,父亲家族的故事再加上母亲家族的事对武则天的影响很大,我猜想对于武则天最大的教训就是:

一;父亲的发迹史告诉她,在当时,世家都是指望不上的,往往是毫无背景的人才是最有用的人,他爹就是这样的人,世家如李氏家族内部就自己和自己掐个没完,完全靠不住。

二母亲的事迹告诉她,一个女人不能仅仅依附在家族里,那样的话不仅没地位而且一旦家族出事最惨的一定是家族中的女子。    这两个原则和思路贯穿了武则天发迹的整个历程,所以说从小的经历和家庭环境是影响人成长和性格的至关因素。

武则天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89)

关于武则天如何夺取政圌权、如何算计、如何狠辣等等记载和演绎我就不去和大家凑热闹了,这和所有的政治家都是一样的,好的坏的都那么回事吧。

但是武则天的作为还真是和她的老师有关,武则天最早的政治课老师就是李圌世圌民,李圌世圌民的政治手段前面已经讲过了,他的好学生武则天则更是将这些政治手段发扬光大,这些林林总总的我也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作为政治家武则天的一些比较经典的作为。

政治家武则天在整个唐朝期间绝对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更严谨的说所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重要衔接人,而且我认为还不止于此,既然是政治家,我就按照政治家的套路讲下武则天的政治作为。

首先就是著名的“建言十二事”:

这个应该是武则天所有政治思路的一个综合反映。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以天后的名义上圌书当时的最高统圌治者唐高宗,提出了著名的十二条政治改革措施,正式向全天下颁布了她的政治纲领。

在这说是上圌书,实际上也就是给高宗一个面子吧,这期间早就是武则天说了算了,所以史书还是称之为“建言十二事”。

这个“建言十二事”内容很多我就不一一道来了,统筹的说下几个方面吧:

第一:国计民生;

这是武则天首先强调的重点,也就是所谓施政以不扰民为主的利圌国圌利圌民重要纲领,同时武则天的纲领中没有现今政圌府流行的大话空话套话等等,就是一条:减轻农民的负担。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核心思路就是这两条,简明扼要。在这条主导思路下京城一带的徭役首先得到减免待遇,这是实际好处。

第二:减少政圌府性支出;

首先停止自李圌世圌民时代圌开始的打大规模对外作战,大幅度的减少军事预算,停止和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

再次减少国家公共工程投入,所有政圌府性投入都要经过严格的把关和审核,只要不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项目一律停建,从一切可能的环节减少支出;

最后武则天还以身作则,要求服务于宫廷的高档手工业作坊全面停止生产李圌世圌民期间为了彰显所谓的大唐盛世兴起的奢侈品制作之风,一切从简,为了显示决心,武则天还以身作则的自己就把当时皇后的裙子由繁杂的十三个褶改成了七个褶子,狠刹了郭美美之流的晒富之风。

第三:打击士族势力;

这个历史由来很久,武则天明智的发现近二百年来政圌权频繁更替的核心问题就是:士族势力庞大。

这点自从武则天一步步进入政圌权核心开始就一直是她的心头大患,回顾一下她的夺权之路,在她雄心勃勃想当皇后的时候就受到了来自于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的集体抵抗,而且当时集至高无上的皇权于一身的唐高宗也无能为力,要不是老油条李绩的默许,这事还真是难整。

总是不能一个人就说了算,可以说武则天恨透了这帮子世家大族的势力,同时这股势力也时刻在威胁着皇权的建立,可以说武则天这项政治举措深得唐高宗的认同,也是武则天政治天赋的杰出体现。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前有车轱辘后有辙,武则天认真学习隋文帝的政治精髓,加大力度提拔基层官员,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是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基层,而且善于学习和知书达礼,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毫无根基,也没法结党。

把这些有能力的学者型官员都大力的安插到政圌府各个核心岗位,应该说凭着他们的能力和进取心马上就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站住脚跟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手无疑马上就从根本上削弱了传统世家势力,升官还只是武则天的第一招;为了保障这些新提拔的官员死心塌地的干活,武则天不仅局限于升官,为了保证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武则天还给大家涨工资,八品以上的官员工资一律上浮一级;

看到了吧,只要愿意跟着武则天混,不仅升官还能发财,此举一举奠定了以武则天为首的政治集团的形成,而且都是各个重要部门的岗位精英,效果很显著,这就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欣欣向荣的新群体。

逐渐稳定了局面后的武则天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大坏蛋、恶势力的保护伞长孙无忌,事情办得干净利落,毕竟这时候国家的命脉已经不在他们的手里了。

至此,武则天基本实现了君主集圌权,而且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时刻威胁皇权所谓士族势力被彻底清除,这点可以说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这个应该说是武则天的私心,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看还是具备时代发展意义的,过去的社会都是以父权为核心,自武则天起,开始把母权也提到了相同的地位,严格规定如果母亲去世,就算是父亲还在世,也要为母亲守孝三年。

规定虽然简单,但是意义却是非同凡响的,从中华民圌族最核心的孝道方面提高了妇女的待遇,从根本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当然也提高了她自己的地位。

这四个方面基本就能笼统的涵盖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别的不说,我个人认为这个施政纲领从根本上而言是很明智和高明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现状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政治家武则天完全可以凭借这个纲领性文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思路和措施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老师李圌世圌民。

话题扯回来,和任何事情发展一样,思路很好但是更关键的不是想法而是执行,没有坚定的执行方案就算是再好的思路也只是纸上谈兵,武则天在这点上同样毫不手软,手段也和思路一样,全面赶超老师李圌世圌民。

武则天的执行方略简单的定义可以称为:“刚柔并济”。

先说下所谓的“刚”,这点也是历史上饱受诟病的武则天用人之道:任用酷圌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酷圌吏中很有名的两人都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来俊臣和周兴。

所谓酷圌吏,我觉得历史上最能客观的评价的还是史家大师司马迁,《史记》专门用一个大章节《酷圌吏传》来描述所谓官员,虽然这些官员的施政手段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接受,而且我个人觉得司马迁也很不认同他们的过激行为,但是诸如“伉直”、“行法不避贵戚”、“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居岁余,郡中不拾遗”、甚至“其廉者足以为仪表”,等等溢美之辞还是屡屡见于《史记》的《酷圌吏传》。

所以说我觉得大牛人司马迁对于酷圌吏的评论相对严谨和公正,这些人其实都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往往都有其名扬天下的前提,最重要的这些人都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愚忠;就是说对皇帝或是当权者言听计从,让干嘛就干嘛,历史上的骂名往往也得益于他们为权力做出的不懈努力。

武则天期间的两位著名酷圌吏就是这样的人,为了配合武则天打击旧势力和所谓世家势力可谓是用心良苦,而且是无所不用其极,基本上是把人类最阴暗的一方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在当时,而且这哥们儿两还为自己赢得了千古骂名,也算是在历史上留名了,但是这样的酷圌吏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就算是到头了,清算了几乎所有的政治对手后的武则天丝毫没有对这两位忠心耿耿的酷圌吏手下留情,为了平息众怨把两人都干掉了。

这事表面看是为被他们害死的人报仇,实际上这两位纯属替罪羊,最大的幕后黑手就是他们的后台:武则天。

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利益。这个我想就应该是李圌世圌民教给武则天的精髓。


武则天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0)

之前讲到武则天的为政手段刚柔并济的“刚”,其实之所以称之为“刚”,核心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强势打圌压政治对手,当对手被打的满地找牙,狼狈不堪的时候,自己的政圌权才能越来越稳固,不过稳定之后,之前那些打圌压手段和政策等等就基本没什么大用了,其中特别是这些充当狗腿子的人就完全失去了利用价值,这些人就是典型的背黑锅的主儿,而且要好好治理国家的话,依靠来俊臣之流就基本算是完蛋了,毕竟国家的治理不是几个酷圌吏能左右的。

武则天在政圌权稳固后,大力提拔了很多确实有才华和有能力的人,对于这些人武则天则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当然这时所谓的“柔”,但是这个“柔”必须是建立的“刚”性统圌治稳固之后的手段,这点刚柔并济的手段说实话作为一个女人而言武则天玩的非常到位。

武则天作为一个政治家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政圌权不稳固的时候任用酷圌吏来治理对手,政圌权稳固之后毫不犹豫的干掉这些民圌怨沸腾的酷圌吏来平息怨气,同时大力提拔有治理才干的文人来协助管理,可以说各个阶段的用人都必须有各个阶段的目的性,武则天在这点就非常的功利。

武则天自己当皇帝时期,一朝群臣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包括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经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新人。

关于这点,本质上还是源于最早的政治斗争需要,武则天为了打击传统的政治势力,必须大力提拔新人,只有在关键岗位统统换上自己的人才放心。

武则天提拔新人最为依赖的手段就是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为了提高进士的地位和笼络人心等等因素,武则天还开创性的发明了殿试制度,成功入围的人都有幸成为天子门生,这事对于读书人而言绝对的光宗耀祖,绝对让这些读书人对皇帝感恩戴德。

话说回来这些人也还真给武则天争气,不管是在政治斗争中还是为官当政方面都展示了绝对的能力和忠诚,尝到甜头的武则天再接再厉开创了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更多、更全面、更专业的人才扩充进自己的队伍,虽然说最早的目的是壮大自己的势力,但是这项政治制度还是给予了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当公务员的机会,从根本上提升了公务员队伍的知识含量和竞争机制,对时代的进步意义就不用我说了。

关于这点《资治通鉴》的评价很到位: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政治上的巨大成功最直接的表象肯定是国泰民安,我在武则天的开篇讲过,武则天可以说是唐朝最重要的皇帝,说的简单点是承上启下,说的复杂点其实整个所谓的盛唐赖以生存的政圌权结构,甚至后来的地位和名声其实都是武则天一手整出来的,这个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我列举点数字大家就能明白个一二三。评价一个政圌权是不是所谓的盛世,在我国历史上有个最简单和直观的办法:人口增长数。

隋朝在杨广的统圌治期间达到极盛。

《资治通鉴》:“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别的不用看,光看人口就有八百九十万户,按照一户四口人简单计算的话大概就是3560万人,当然,这个没算上台湾和钓鱼岛,但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庞大的数字。

上面是历史上祸国殃民的杨广统圌治期间的数字,反过来看看厚圌颜圌无圌耻的李圌世圌民自己厚着脸皮写的所谓盛世的“贞观之治”是个什么情况?取个中间的年代吧: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户数约三百零四万,口数1235万左右,也没算台湾和钓鱼岛,但是加上了辽东和高句丽;

这个和杨广时期的数据对比一下,大家自己看吧,这就是所谓被李圌世圌民歌功颂德的“贞观之治”。

武则天实际当政的唐高宗期间,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为380万户,人口数1520万;

武则天退位的时期是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为615万户,人口数3714万;

按照我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数字说明一切,事实胜于雄辩,相比隋朝的统圌治,李圌世圌民是进步还是后退大家自己想,就算是隋末的连年混战人口流失很大,但是已经在英明无比、千古一帝的李圌世圌民统圌治了多年的贞观年间人数依然不及当时的三分之一就有点问题了,就先不说我对李圌世圌民的作为很是怀疑这事,凭着这孙子改史书这劲头我就可以认定,他治圌下所谓的盛世其实都是这孙子不圌要圌脸皮编来骗人的;

其次在武则天当政初期可以看到人口的增长并没有显著的提升,也再次证明之前的皇帝并不急于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或是根本没办法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所幸从武则天实际控制政圌权开始算的六十六年间,唐朝的人口数就超过“盛世贞观”时期的三倍,势头还超越了当年全盛时期的隋帝国,我想这个就更足以说明问题了,起码在保证人口增长方面武则天做的比前几任唐朝皇帝都好,这样我就更怀疑所谓的“贞观之治”,从数字上看我只能断言所谓的大唐盛世其实就是武则天一手开创和构建的。

上面是之前的,说是延续也好,说是开创也好,大家自己想吧。

至于后来的“开元盛世”我就不多说了,一个文艺2B青年当政,是不是能当好皇帝,历史已经说明了一切,武则天一手经营的庞大帝国没几年就彻底的挂在了所谓的盛世明主实际上的文艺2B青年李隆基手上了,说白了就是武则天苦心经营的天下从文艺青年侥幸当政开始,就开始一天不如一天,直到武则天期间积累的精英损失殆尽之后,也跟着彻底完蛋了。

政治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并不能说明武则天就是完人,武则天首先是个女人,当女人难,当个名女人更难,当武则天这个欲圌望很强的名女人就是难上加难。

首先没法解决好的就是她的个人生活问题,要是皇帝娶个三妻四妾的很正常,但是女人整出个很多男宠就很不正常,毕竟那会还是一个传统思想严重的封圌建时期,作为皇帝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作为女人就没人能理解,这点,当然也包括今天的我。

武则天的个人问题就不多说了,不管怎样,起码武则天敢作敢当,想玩就玩个痛快,也算是个有骨气的女人。

除了私生活问题以外,武则天还有一个致命的硬伤,作为女人天生的弱者,武则天是个奇人,政治天赋其高,但是军事天赋就极低。

武则天当政期间为了打击传统的世家势力,前前后后杀了不少可能捣乱的武人世家,失去了这些军队核心的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首先在西域,著名的安西四镇丢了个干干净净,虽然后期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但是已经在西域一带丧失了之前隋唐期间凭借强悍武力积累下来的赫赫威名。

其次是北方,本来已经被消灭的东圌突厥居然死灰复燃了。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率所辖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发了战争,失去了那些武将世家支持的大周政圌府居然对这样的叛乱无能为力。后来在武则天称帝后为了维护和平,不得已采取了委曲求全的策略。

这些不利因素在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十月似乎有了转机,篡位的默啜可汗为了获得个名分,积极的争取中原王朝支持,居然遣使请降,武则天很是高兴,自以为这就是一直坚持的所谓怀柔政策居然也能收到奇效,乐颠颠的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后来还担心这厮不满足,更加封“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等等默啜可汗渴望的名分。还通过多次的往来给了大量的物资,这些东西都是草原奇缺的东西,比如棉布、铁锅、大米、白面等等,数额都非常巨大,而且非常的实用,草原人民再也不用天天吃烤全羊了,终于可以喝上可口的粥啦。

武则天一心想着既然打不过我就收买你,东西不够我就上人,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双方建立的友好金钱关系,同时进一步腐化堕落这些亡命天涯的草原可汗,还给默啜可汗送了好些美貌的女子,同时还命自己的侄子武延秀娶了默啜的女儿为妃,金钱加亲家,这招还是跟李圌世圌民学的。

但是事与愿违,不识时务的默啜居然以武延秀非唐朝李氏宗室为由公然反悔,不仅将前往迎亲的这姓武的小孩给扣留了,还扬言要用武力帮助李氏恢复唐朝,以事实给了自以为是的武则天一记响亮的大耳光,武则天被扇的有点蒙。

武则天就没想明白,为什么李圌世圌民这样的小人都能玩好的招数,比李圌世圌民强很多的她怎么就玩不好呢?明明天下是姓武的说了算,为什么这帮不识时务的还总是惦记着姓李的呢?其实啥也不是,就是找个由头和你对着干而已。

盛怒之下的武则天命其内侄武重规等领兵45万反击默啜,满心想让你知道知道这姓武的也不白给。

但是结果很失败,姓武的还真白给,有了之前大批无偿支援物资的草原游牧民圌族们明显比以前还要生龙活虎,之前由于食品单一导致的营养不良都治好了,武则天的45万大军一点便宜没捡到,无奈灰溜溜的撤回来了。

无奈之下的武则天果断的决定,姓武的不行就换姓李的上,庐陵王李显先受封为皇太子,又任命为河北道元帅,再给配上当时的能臣狄仁杰当副元帅,接着给我打,这回没那么多兵了,带了十万人去。

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草原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十万人的大军愣是没找到人,人家骑着快马全跑了。

此后,默啜为首的草原势力就一直没少了骚扰,整个北方就没安生过,包括姓李的再次当政。

这还没完,在东北方面,不屈不挠的契丹民圌族又折腾起来了,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联合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进攻河北地区。武则天三次派兵讨圌伐,结果是一次不如一次,最后还是在奚和突厥帮助下才算收拾了这个让武则天恨之入骨的李尽忠(武则天还给这厮改了个名,叫李尽死)。

说实话在武则天当政期间我个人认为最失败的就是这个军事,所以说战争还得男人解决,女人就算是再大的天赋,在这一环节还是缺失,历史上堪称政治手段女人中第一人的武则天也没能整明白。

武则天怎么说也算是英明一世,在最后的关头再次体现了创举,挂了后,明智的立了一无字碑。

而且根据武则天的遗愿,挂了后还是和后任老公高宗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

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碑文是武则天亲自写的;另一块就是武则天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个字也没有,白板。

关于这个无字碑很多说法,我认为武则天一生干了很多看着违反常理的事,比如女人当皇帝、比如找了很多的男宠等等,聪明的武则天干脆也别自己说自己了,爱谁谁吧,反正这辈子算是值了,活的很滋润,很爽。

武则天这手很高明,也是很多皇帝做不到的。但是在历史上,一个迷圌信文字、而且唯一的女皇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关于这事有很多种说法(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不管是什么说法吧,历史却是公正的。

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没多久之后,著名的酒鬼就敢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酒鬼的话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很有力度的,绝对的一流媒体公信人物,我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酒鬼的诗至今,而且是越大越觉得这酒鬼在文学创作上确实有两把刷子,让人心服口服,所以说,酒鬼说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公允的。


五台山佛教真正的开山始祖(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1)

武则天建立的武周王朝脱胎于之前的唐朝,在封圌建皇权社会里,关于这个法统或是继承的问题很被读书人和社会看中,所以这事一直就是武则天很忌讳的事情,为了显示与之前的唐朝有明显的区别,武则天甚至不惜劳民丧财的把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

很明显,迁都是为了显示从根本上杜绝和唐朝的瓜葛,以示武周王朝的独立,这是政治角度出发的举措。

同时,为了彻底的区分和前朝的纠葛,光凭着迁都等表面的政治举措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思想上转变和接受。

所以,武则天在思想上做出了努力更是不余遗力,之前的唐朝姓李的为了显示纯正的中原血统居然能想出自己是老圌子的后裔这样恬不知耻的由头来,而且为了巩固这样的思维,举国崇道。武则天就反其道而行之,举国崇佛,和尚们居然在这种机遇下再次迎来了历史发展契机。

应该说在武则天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时候就开始了崇佛,基于隋文帝在五台山打下了良好基础,五台山也受到了恩泽和重视。

《古清凉卷》:“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十月,诏有司,五台等圣道场地僧寺,不得税敛。”

这项特殊的免税政策算是给五台山佛教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所有属于寺庙的项目都不收税,这绝对是个利好消息,五台山的和尚们哪怕是没地,也可以和当地的地主们合作,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避税,这个基础还真是绝大的利好消息。

同时在龙朔年间(公元661年),还曾“敕西京会昌寺沙门会赜共内侍掌扇张行弘等往清凉山检寻圣迹”。以皇室出面,第一次全凭想象绘制了五台山文殊化现图,体现了超乎时代的虚拟印象派创作技巧,使“清凉圣迹,益听京畿;文殊宝化,昭扬道路”。

从上面的一些表面的事迹可以深层次的看到这时的五台山,其实已经开始慢慢的占据了佛教市场的主流,较之以往的佛教以京城为核心的发展惯例,虽然这会还是以京城和尚为主导,但是已经开始受到了以武则天为首的新派统圌治者和当时主流和尚们的重视和关注,机遇有了,下面就看五台山的和尚们如何表现了。

在种种政策支持下,先不说还懵懂的五台山的和尚们,京城和国内一些著名的大和尚们已经按耐不住这激动的心情了,纷纷跳上前台,迫切的表示愿意代表政圌权前往五台山,绝对不负众望和武则天的殷切希望,投桃报李的为政圌府、为权圌贵最点事情,这会和尚们表现出十足的积极和媚上,说的过分点和尚们不仅表现的奴性十足而且毫无廉耻。

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名僧菩提流志(这位大和尚看名字就知道是印度人,由此可见这个佛教的“依国主”原则还真是胎里带的啊,印度和尚也这样)等上新译的《宝雨经》,在新译的经书中开创性的提出了“菩萨现女身”的说法,这个非常重要,典型的讨好武则天。

话说回来,反正原本经书都是印度文字,你们也看不懂,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当权的、愿意花钱的都算上,想听什么我这就给你翻译成什么,绝对的客户至上,印度和尚很有服务意识。

印度和尚的举动很聪明,但是谁都不傻,举天之下的人都知道这位大和尚暗示的是什么意思,节选一段吧:

“尔时东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佛告天曰:‘……天子,以是缘故,我涅槃后,最后时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圌那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教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令修十善,能于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

看到了吧,先说现女身,这个菩萨也是可以根据当权者的身份大玩变身有戏的。

然后还得重点注明,这个有权有势的女菩萨必须的推崇我佛,给我们批地、投资建小区、白给我们饭吃、还得给我们机会等等,这位名列名僧传的印度和尚很是有点道行的。

当然,所谓的“女菩萨”武则天见到新译《宝雨经》后高兴的无可无不可啊,这名僧就是名僧,怎么就这么的善解人意呢!马上就能根据我的身份地位拿出点理论依据来啊,这就代表这“神”都是这个看法,这以印度和尚为代表的团队有前途。

题外话,这个《宝雨经》不是这位大和尚第一个翻译的,之前就有翻译,只是没这段露骨媚俗的话而已,之前翻译的《宝雨经》已经有了两种汉译本。

一是梁天监年间扶南(今柬埔寨)僧曼陀罗仙所译的7卷本;一是陈朝也是扶南僧须菩提所译的8卷本。

不过不管柬埔寨版还是汉版,都没有关于日月光天子现女身为菩萨的说法。

这会的印度中文版霍然出现这惊人内容,确实得有两下子,人一旦真不圌要圌脸了还真是无敌于天下啊,不过这也充分说明山寨版也分有前途的和没前途的。

但是这个是不是山寨版不是我说了算,是当时的政圌府也就是武则天说了算,从她看到那天起,这就必然是地地道道的正版,其他的都是盗版,看到了吧,这就是有前途的山寨版干的活,事实证明,盗版的能扳倒正版也绝不是没有可能滴。

既然这和尚有前途、又这么有眼色,那就别闲着啦,在扩大下影响吧。

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还是所谓名僧菩提流志和实叉难陀受武则天的“暗示”和“授意”开始重新翻译重要文典:《华严经》。

大家需要特别注意有个关键词:“重新翻译”,这就是即山寨版的《宝雨经》大获成功后,武则天准备再接再厉,以政圌府的官方名义在推出豪华升级山寨版:《华严经》,这个影响力更大。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这项有前途的正版终于翻译完成了。

新译的《华严经》关于五台山很重要一点: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我估计这几位左思右想,最后还真是没敢拿大名鼎鼎的《华严经》说事,但是新译的《华严经》中提到的观点很值得我怀疑,我一来不懂梵文,二来这个梵文原版据说也失传很久了,这个新译的的山寨版就成了正版了,这里面关于文殊菩萨的道场一事特别的加重了,关于这点我还参考了之前的《华严经》内容,这方面描述的很模糊,直观告诉我这里面很可能就是这两位大和尚自己编的,而且还是铺垫,为了给文殊菩萨现女身这个说法找依据的,因为后面还有更露骨的事。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在理论思想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武则天根据汉明帝的经验,也自称“神游五顶(不用说了,肯定就是五台山的五个台子了)”。随后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凉寺”。峻工后,命大德感法师为清凉寺住持,并封其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

看到了吧,这就是一个一条龙的策划,要是还不清楚的话我再详细的解释一下:

这事首先的选中一个菩萨来化身,借此宣扬这个世道就该着这么个女人当政,这是神的旨意,谁敢违背神的旨意啊。

当然,这事不能官圌府出面,官圌府就是你的,自己捧自己挺没劲的,这事只能由忽悠专业人士宗教界的和尚出面,而且最好还是名扬天下的所谓名僧,深明大义的名僧登场。

名僧既然登场就一定不同凡响,马上通过影响告知天下,大慈大悲的菩萨都现女身啦,这可是一件大事,但是这件大事会应在谁的身上呢?

随后这疑问就先搁这,下一步的关键是找到理论基础,前面的经文都不行,咱们得重来,把这事给整明白了,省的人说三道四的,于是乎,再次翻译著名经典经文《华严经》的工作开始啦,当然这件事对佛教界而言表面上不是坏事,还是大好事。

大家注意,最深层次、最显功力的功夫就在这回的翻译工作上,有一点大家都明白的,一般只要是宗教,很多地方都会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就是说你怎么理解都行,都能说得通,不然怎么忽悠人。

基于这个理论,关于文殊菩萨之前的所有模糊认识都必须在这回的翻译工作中明确下来,非常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告诉天下: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按说这点也没什么,反正菩萨来中国总的找个办事处常驻,那么大的菩萨总不能见天的住酒店的四处晃悠吧,就这安家吧,对佛教、对文殊菩萨、对五台山而言这次的重译《华严经》丝毫没有坏处,只有好处,于是乎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道场一事在统圌治阶层的大力宣扬和名僧的理论基础下明示天下,迅速得到了天下的公认。

前面的都是准备工作,最最重要的在最后一下。

很快,英明神武的当权者武则天居然也做了一梦,居然梦见自己神游五台,我个人认为武则天要是没经过高人指点,就一定是狠狠的研读过《汉史》,使用的办法和汉明帝一模一样。写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第一步:文殊菩萨现女身;

第二步:文殊菩萨就在五台山;

第三步:大慈大悲的武则天居然梦里神游五台山;

三件大事能联系上了吧,傻圌子都能看出来。按照通灵的说法就是武则天和文殊菩萨心意相通,直白点讲武则天就是菩萨,或者就是菩萨的化身来拯救黎民大众的。

武则天确实有两下子,居然联手所谓的名僧深谋远虑的算计了这一手棋,我不去评论武则天从中得到了多少的好处,不过我们的五台山可是因此获益匪浅,而且福泽一直延续至今。

其实,就当时社会舆论情况而言,机会非常的很多,很多事情都必须打破常规,因为皇帝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理念了。

但是,就是偏偏不经意见的一次译经成就了五台山和文殊菩萨,和尚们还能迅速实施而一举抓圌住机遇,先不评论其动机和行为如何,反正五台山的和尚捞到了大实惠,结果证明很有效,很高明。

所以我认为相较于把佛教带入中国,并在理论界被称为五台山的开山始祖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而言,这两位大和尚才是五台山真正意义上的开山始祖,五台山由此正式开始以宗教领袖的姿态引领中国佛教界的发展。

五台山应该记住这两位的名字“菩提流志”和“实叉难陀”,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但是他们的作为对五台山而言绝对功高盖世(不过貌似这两位在一点点的被人遗忘,甚至被五台山遗忘)。


姓李的骨子里居然姓武(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2)

在很多的历史书籍中,包括佛教的经典中对唐朝的宗教政策基本上都是一致认为是崇佛的,但是实际上这个宗教政策在开唐之初并不是这样,唐朝的最早的两个皇帝对于宗教的思路反而都是崇道抑佛。

带有突厥血统的李氏家族为了更快更好的融入中华文明,也更希望被中原士族和民众接受,一直宣扬自己出自名门,也就是中国最早的老圌子李耳世家,根据这个原则,最早推崇的宗教政策必须是抑佛扬道。

但是这样的宗教政策从武则天这儿就开始发生了质变,而且事实远不止于此,整个唐朝自武则天之后无论是政治、文化、经济甚至包括军事的政策框架的定型其实都是武则天定下的,大胆的说其实自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只是挂了唐朝老李家的名,实质上的“魂”都是武周的东西。

关于政治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了,其实只要好好研究对比一下最初的唐和武则天之后的唐的变化就能看出来:

政治结构:之前极具权势的世家势力荡然无存(武则天干的);

用人体圌系:科举进一步的成熟和皇帝的直接过问(还是武则天干的);

对外事务:李渊父子虽然也提倡和亲来缓解,但是这本质还是“缓解”,暂缓一时的危机,腾出手来一定是强硬的对外政策,而之后的唐朝基本上一直都在容忍和退让,这点我觉得是女人的天性,唐朝在武则天之后貌似缺少了一些李渊父子那样的男子血性。所以说,这也是武则天给后人留下的祸根,还是她干的。

军事态度:唐初的军事虽然没有隋朝期间的威势,但是也不容忽视,李氏父子再怎么说也是通过赫赫战功扬名立万的,而武则天之后的唐朝,特别是之后的李氏政圌府变得出奇的软弱无力,直到最后连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都看不住,眼睁睁看着各个地方势力一天天的做大而无能为力,要知道这状况在唐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和前面的一样。

内务管理:唐朝中后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宦官当政,这个也是一个比较滑稽的事情,要知道在唐朝之前的几乎所有王朝还真是没出现过这样势力庞大的一个群圌体圌事圌件,虽然汉朝末年也有著名的“十常侍”把持朝政,但是那会的太监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大部分运作都是通过外戚来完成对权力的掌控,更不可能掌控国家命脉的“兵权”,完全不象唐朝时期,唐朝的宦官居然权力大到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这也是女人当政留下的政治怪胎。

总而言之,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已经不是最初的唐朝,虽说武则天利用自己天生的政治水平整理出一个强盛的帝国,这是她的功绩。但是,同样给后世几代人留下了很多政治弊病,比如太监这样生理、心理都不健康的人能走上政治舞台,手里掌握了不可一世的权力后等一系列后患,所以说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得客观,不能光说好的也得说失败的地方。

武则天不仅对政治影响很大,对佛教同样影响很大,最最关键的就是唐朝的宗教政策居然从最初的崇道变成了崇佛,道士们很纠结,和尚们很乐呵,很爽。这个根源很值得玩味啊,或许跟武则天的和尚情人有关系?

武则天的崇尚佛教,自然就不会对言听计从、及时领会上意的五台山和尚们忽略不计的,而且她还自诩为文殊菩萨的世间化身,更得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推崇有加。

首先就是佛经的梳理,除了之前重新翻印的《华严经》以外,又整出更多印证文殊菩萨化身的神话故事来,多的就不说了,还有一部重要经书经过翻译整理和牵强附会的解释也成了文殊菩萨和五台山之间直接关联的重要证据。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项,文殊童子游圌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提前说下啊,这也是唐朝期间翻译的,这个“大震那”也有的地方译作“大震旦”,反正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说这是具有大智慧的释迦牟尼大师指的就是中国,关于这点我很费解,任何和我解释这事的人我觉得都是扯,释迦牟尼就不可能知道有个中国,也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的理论会传播到这么远的地方。

不用和我争论,我实在也懒得去辩解这些,也就由他去吧,借用佛教界自己的说法,释迦牟尼高瞻远瞩的预见了东北方有个山,既清凉还有五个顶,这地儿就是自己的小弟文殊菩萨的地盘了,描述的简直就和五台山一模一样,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真的应了佛祖的法力无边真能知身前身后事,还是后人为了增加可信度胡编乱造,我觉得争论起来同样毫无意义,爱谁谁吧,左右是印度人文殊菩萨就这落户了。

对于武则天而言,化身文殊菩萨的道场落实了,剩下的就是举国给我推崇,这点看着难,实际上只要最高统圌治者认同一点都不难,所以在唐代,自打武则天开始,佛教中的文殊菩萨就在官圌府的引导下被佛教徒和广大民众大力尊崇。

同时,为了保障文殊菩萨的顺利本土化,一个五台山是远远不够的,人家文殊菩萨的变身武则天管理的可是一个泱泱大国。

于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全国所有寺院的斋堂,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像。满朝野都必须尊奉文殊菩萨,大师的道场五台山自然而然的成为当时的佛教圣地,五台山空前隆盛,名扬天下。

在武则天挂了后,接受了她几乎所有衣钵的李氏子孙们继续了她的思想,似乎姓李的已经忘了他们的姓氏,按照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而言,之后的所有唐朝李氏子孙都应该姓武,李渊爷两地下有灵肯定也去九华山告状去了,不知道会不会碰上隋文帝爷两,两家人会不会打起来。

总之,武则天之后的唐朝开始了对五台山的大力支持:

唐玄宗重修清凉寺;

唐肃宗诏五岳并五台各建寺一区,这个等于五岳五个山和五台一个山相提并论,可见五台山的重要性;

而有甚的是唐代宗,不争气的唐代宗被吐蕃打得满地找牙,连京城老家都没保住,好在名将郭子仪趁着吐蕃把东西运的差不多的时候击败了吐蕃(实际上是人家打完了准备回去了),这才保着代宗回到京城。

回去后的唐代宗吃了大亏不去反思哪出的问题好尽快改进,反而认为能侥幸回来接着当皇帝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协助之力,不去奖赏将士和励精图治,而是不惜耗费巨资大修五台文殊殿,造丈六镀金文殊像,供于五台山,并大力支持不空三藏大师(这位还真是位大师,后面会讲到)于五台山修建金阁寺、玉华寺等。

唐德宗诏五台山“竹林寺”净土四祖进宫,教授宫人念佛;同时诏大华严寺澄观大师(这也是位大师,我后面会专门讲到)至长安,赐“清凉国师”尊号。

五台山的佛教和和尚这会算是赚大了,其地位在当时国内佛教界达到了至高无比的境地,台内的佛寺数量据说多达360余座,单凭数据看绝对是五台山佛寺建造史上数量最多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以一座山计算佛寺最集中的地方与时代。

当然,光是寺庙多还真不算多,既然五台山的和尚在全国都有地位,那肯定全国向往这项工作的人都会首选这块肥地,五台山的固定居住僧人据说也达到了万人以上。不仅地产楼盘兴旺,人气也越来越旺。

这个壮丽的场面还留下了图像资料,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中居然发现了一幅保存完好的唐朝石刻《五台山图》,气势恢宏,从这就能看出这时期五台山佛寺发展的鼎盛壮丽的场景。


初现王者之气(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3)

据说五台山佛教早在高齐时期就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研习《华严经》的中心,但是我查遍了资料也没找到确实的证据,所以我估计这是后人猜的,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增强五台山佛教的历史渊源而编造的。

虽说专研《华严经》这事没那么早,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这个《华严经》确实是受到了整个佛教界极大的推崇,同时因为这是事关化身人间的文殊菩萨的重要理论证明,所以自诩为菩萨化身的武则天从一开始就把《华严经》和五台山推到了享受国家级特种津贴扶持政策堆里。

在政圌府大力度的支持下,五台山的和尚们也真给武则天争气,前有车后有辙的个个都以专研《华严经》为己任,都恨不得赶紧从经书里能再找出点和女皇帝有点瓜葛的蛛丝马迹来光宗耀祖,虽说废了半天劲也没找到多少,但是却从侧面把《华严经》研究的相当到位,连标点符号都背的滚瓜烂熟。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代高僧“澄观大师”,就是这位大和尚把《华严经》在佛教界发展到了巅峰,我实在是想不透这个“巅峰”应该怎么解释,这事我觉得就和现在一帮子人装模作样的研究《红楼梦》一样,不就是一本书吗,犯得上还称之为“红学”吗?有那功夫研究点国计民生、打粮食的事,没准儿也能向春秋时期一样,涌现出众多的思想流派,众多的学术出来,中国学术界也才会有真正的百花齐放,不至于出来什么“易三品”、“于心得”这样的沽名钓誉之流。

题外话不多说了,反正是专研《华严经》的澄观大师据此而名扬天下,曾为七帝之师,连着教了七个皇帝,大家都知道这皇帝职业只能是一个人,这就等于大师前前后后经历了七个帝王,成绩绝对是斐然的。

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发映出一个问题,作为老师而言,我还真是搞不懂他是怎么教的,反正这些皇帝都是年纪轻轻的挂了,就这点而言可以知道学习《华严经》除了道行特别深以外都不长寿(澄观大师除外,他是老师)。

不过,这个也还真不能一概而论,不说别的了,我觉得澄观大师能在全国好几十万人同时研究这事中脱颖而出这一点,澄观大师就不简单,很厉害,厉害的澄观大师还被敕封为“教授和尚”、“清凉国师”等等称号,被尊为华严宗四祖之一。

也据此在五台山成立了所谓的华严宗,具体的我在后面会专门讲到,这先搁着。反正是在澄观时期,《华严经》和五台山都开始占据着中国佛教界的主流宗派,而且还因为和政圌府特殊的关系而正式的走出国门,放眼世界了。

首先慕名而来五台山巡礼的是新罗僧人,这个很自然,具体的原因可以参见拙作“九华山篇”。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新罗僧慈藏率弟子僧实等10余人入华求法,首先就参拜了五台山圣迹,于文殊大圣像前祷祈冥感,梦像摩顶授梵偈,并得“异僧”所给之袈裟、舍利等。

这个和尚们似乎都有点特异功能,冥冥中感应这事我没见过不好说,但是动不动就整出做梦的事来我还真是费解,是不是都和这汉明帝学的啊,武则天就算了,现在搞得连外国人都学,不知道印度人是不是也会这一出。

同时,这位慈藏大师在回国后,为了彰显对五台山的崇敬之情,还在朝圌鲜半岛也开辟出一五台山,以中台的真如院为中心,积极在新罗宣扬文殊信仰,可见对五台山的无限憧憬之情。

这是记载中比较实际的,还有更悬的,这是我在写“九华山”那篇时看到的,韩国最出名的史书《三国遗事》中记载僧人朗智“尝乘云往中国之清凉山,随众听讲,俄倾而还”;看的我都想乐,这郎智和尚是不是看了好多遍西游记走火入魔了啊,真以为自己能驾乘筋头云啊。

同样还是《三国遗事》中,僧人崇济于唐贞观间入唐受业于善导三藏,然后入五台山,感文殊菩萨现身授五戒。

总之事儿是挺多的,但是我是一直觉得这个《三国遗事》不太靠谱,至于后一个是否真实也不好查,就当有这回事吧。

除了朝圌鲜人写的以外,其他的中国方面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什么慧超于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四月十五日带着自己参译的经本赴五台山,住在乾元菩提寺,至五月五日开始动笔记述译经中的秘闻佚事,同时写了《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中国方面的记载明显靠谱些,能找到很多史料来佐证。

再加上别的竟让、林亦、慧月、智泉、慧勤等等很多新罗僧人前来,毕竟也是那会的唐朝刚帮着新罗统一了朝圌鲜半岛,朝圌鲜半岛从政治集团到宗教信仰都对中国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来的人确实不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其中最出名的地藏大师没来五台山,这点我还真是没想明白(看不明白的回头看下我的“九华山篇”就明白了)。

相较于最早来的新罗僧人和他们的记载,我倒还真是比较相信日本人的记载,说实话我一向对狗圌日的日本人不以为然,但是说起认真劲来,还真是不得不佩服这帮孙子,人家记载咱的事都比咱自己整的明白,所以,过去的日本人对这些方面的记载可信度很高。

参拜五台山的日本人不仅多,而且还真是很多在日本享有盛名的僧人,也都是很有势力的僧人,佛教在日本受到这么多的崇拜受益于著名的偷渡大师“鉴真大师”,关于鉴真大师的事迹和岛国日本的佛教情况也在拙作“普陀山”里有详尽描写,有兴趣的可以回头看看。

日本僧众参拜五台山的最出名的就是惠萼(这位在中国和日本都很出名,而且中国有个二百五还出资建了个什么惠萼广场?看来这有些汉圌奸还真是胎里带啊),也就是这位史上最笨的小偷成就了日后大名鼎鼎的普陀山,事迹也在我的“普陀山篇”中,这就不多罗嗦了,其他的如灵仙、圆仁、慧运、圆修、宗睿等等,反正很多,因为看不懂日文,中文版的找不全,也就不多说这些家伙的事迹了。

应该说日本僧人们还是秉承了他们初期好学的传统,在日本很出名的天台宗三祖圆仁慈觉大师在五台山“求法巡礼”时,就曾将日本不能论决的天台宗疑难问题总结了三十条,请我国天台宗高僧、五台山大华严寺的志远法师裁决。这种方式不仅见于佛教,在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很多方面都会采用这种方式解决,没上过学的人一旦碰上争论总的找个老师给评评理吧,日本人就很虔诚,把这些事统一称之为“唐决”,就是说有争论的事由唐朝干爹说了算。

严谨的日本人历经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不但在五台山求得许多佛教经典,而且还再次秉承了日本人的传统,总惦记着“五台山神圣法器”,或是五台山别的东西当作圣物带回日本,日本人看见好的特别是中国好的东西就想偷、就想抢,这思想不仅仅是那帮子军国主义分子,连和尚都这样,由此可见日本人的险恶用心。别不信,看看日本和尚的作为吧:

灵仙三藏,兼通日、汉、梵三种语言文字的日本著名高僧,他在五台山求法巡礼长达七年之久,在这期间,利用自己的关系和金钱,从五台山向日本天皇偷偷送去许多佛教典籍和法物,大部分东西都是通过走私途径运出去的,他本人亲自坐镇五台山负责调度和收集。

这位鞠躬尽瘁的大和尚在唐文宗太和元年(公元827年),逝于五台山灵境寺,也算是对日本鬼子政圌府功德圆满了吧。

对了,前面说到的圆仁没说完,这位大和尚在日本可真是为名僧,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家”之一,于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至五台山巡礼五十天,除了向我们的志远法师求法外,还带回经籍三十四部。返日后,写了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要说这个日本人还真是认真,而且能力确实非同一般,此书与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同被西方称为东方三大游记。

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首先这个年代很有趣,至于原因后面会专门讲到,日本仁明天皇的桔皇后,还“特派多次来唐的惠萼入唐,把亲手制的绣文袈裟施给那里的僧众,把宝幡及镜奁等具施给五台山。”这个惠萼想干什么大家看看我的“普陀山”篇就知道了,我只能说日本人确实很能惦记。

除了日本人、新罗人以外,五台山的大名还通过印度人传播到了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许多印度僧人和西域诸国僧人也都慕名而来参拜,估计是这么有名望的文殊菩萨大师在印度都没有明确的道场。

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先是狮子国(今天的斯里兰卡,因为这地很能训狮子,所以就叫这国,很应景,也说明我们很有智慧,很会翻译)的僧人释迦密多罗到了五台山,并由高宗敕使翻译陪同参拜五台山;

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印度僧人(一说是罽宾国,就是今天的今克什米尔一带)佛陀波利两次朝台;第二次来的时候带了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梵文原版,要求朝廷给予支持把这译为汉文,这事很顺利,要不说外来的和尚还是好念经啊。不过这位大和尚完成译经后又上五台山,据说隐居于金刚窟,从此不出,从作为看,我感觉这位还真是位了不起的高僧,这种不图名图利的大师确实让人钦佩。

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印度僧菩提仙那朝台,瞻礼圣迹;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为佛典翻译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著名北印度僧人般若三藏巡礼五台;

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西域乌荼国王与僧人纯陀等朝礼五台,其中,纯陀和尚受大名鼎鼎的不空三藏的委托,开始监造金阁寺,这个比较重要,原因后面说。

整个唐朝大致就是这么个状况了,可以看到五台山这时已经不是简单的五台山了,也不是中国本土意义上的五台山了,通过种种的宣扬和和尚们自己的努力,五台山隐隐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界的领袖,五台山霸气初显。


五台山流派和名僧(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4)

五台山兴旺了,兴旺得天下的和尚都以能到五台山混个身份为荣耀。

说到佛教发展,还得说点题外话,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因为见解和文字翻译、理解等等问题形成了诸多差异,这也就形成整个中国佛教传播圈(包括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特有的诸多流派。

对于这点,我感觉大部分都归结于汉传佛教的鼻祖中国人对梵文的理解,那会还没出现梵汉词典这样的权威著作,而且还没流行推广普通话,各位大和尚们都操着浓重的地方方言来阐明自己对梵文的理解,这就更麻烦了,这个我估计大家都清楚,中国太大了,同样一句话,用各地方言说出来完全可能是不同的意思。

在这些前提下,对于原版佛经,各位大师都按着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熟悉的方言、甚至自己的兴趣去翻译、去修行、去传教,这样就形成了差异,慢慢的就形成了流派,所谓“十宗”。

关于这个佛教“十宗”,我倒认为实际上该算是五宗,因为出现根本差异的就是这五种,剩下的都是些小差异,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很明白到底有多少不同,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如果大家有别的意见可以和我说下,我很愿意听取大家的意见。

我理解的所谓五宗:

禅宗:这个大名鼎鼎,主要客户是知识分子和有文化的人,也就是说这一派最关注的都是主流社会,当然,这方面的工夫也没少下,成绩也非常突出。

关于禅宗,名义上说是著名的达摩大师传来的,但是我理解却是中国人自己整出来的,您还别不信,因为这个宗派的理念可以说和中国的儒家思想最为接近,一个印度搞信仰理论的人,我敢拿脑袋担保他绝对不懂儒家思想,所以说只可能是中国人自己给他发扬光大的,根本就不可能是印度人原封不同的传过来的。或许不排除后来的中国人为了树立禅宗宗教领袖地位,故意把达摩拉进来也说不好。

关于禅宗,大家通过各种途径知道的什么几祖几祖基本上都是说的这一脉,这一宗属于佛教的学术派,既然是学术派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见解,知识分子都很有想法,这也是这一宗发展壮大的根源,后来又分出了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各派都有广大的信徒和影响。

教宗:这个就比较复杂了,一句两句说不清,主旨是依据各个佛教经典而来的,也就是说一个宗派其实就研读一本书,这是个钻牛角尖的宗派,也是分支最多的,著名的天台、华严、三论、唯识都可以归结到这道上来。

律宗:这个是最严谨的,所谓佛教的清规戒律就是这宗定下的,可以说这一脉的和尚应该算是比较讲究的,比较认真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样的话在这一宗里绝对是十恶不赦的,这一宗派的大师都很自律。

密宗:这个大家也都知道,藏传佛教一系列的,大喇圌嘛都是这一路的;关于密宗和大喇圌嘛们的发展我后面会专门说到,这就先放放。

净土宗:这个绝对是和禅宗唱反调的,流传也是比较广泛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上手快,特别适合劳苦大众,也是佛教在基层工作中做的最扎实的一脉。

至于“十宗”说法就更为精准,但是说实话我不太懂,只是总结到这一步了,大家凑合看看吧。

兴旺的举世瞩目的五台山当时就云集了几乎所有宗派的高人,大家都以能在五台山开宗立派而光耀门宗,所以就流派而言五台山在中国所有名山中算是最全面的了。

我本想把当时五台山所有宗派都挨个说上一篇,但是这实在是太费功夫了,而且大家一定不爱看,因为这内容实在是有些枯燥,我就只把主要的,正好这阶段有著名的大和尚的宗派说下吧。

禅宗就不用说了,在五台山立宗已久,几乎历代都有名僧,这阶段貌似比较消沉,风头明显被华严宗的各位大师全面压制。

教宗中的华严宗这阶段倒是因为屡出高僧在五台山整的风生水起,隐隐然取代了禅宗的领导地位,成为了当时五台山的主流宗派,最出名的澄观大师据说是把华严宗发挥到了极致,看来还真是不在于你的宗派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多大,而在于你在这地是不是有很厉害的人,相比于基本覆盖全国的禅宗,在五台山貌似就没干过以澄观大师领衔的华严宗。

澄观大师;(公元738年-公元839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十一岁,在应天宝林寺出家,十四岁得圌度,三十九岁时,“誓游五台,一一巡礼。”。

这个很厉害啊,要知道能把五个台子都转一遍的话还真是非常非常的费力的,而且这种真正虔诚的参拜的话,那可是得一步一拜的,这个可是非常非常费劲的。

澄观大师是不是这么拜的不清楚,反正在遍访五台山名刹胜迹之后,留居在大华严寺专门研讨《华严经》,在寺中主讲《华严经》五年,一本书讲了五年,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和现在的易三品、于心得等一竿子大师都不相上下。

后来,澄观大师自己也觉得累了,讲来讲去都一套词儿。

以“华严旧疏,旨约文繁。”为名开始“旦暮策怀,思惟造疏。”的进行改良,说白了就是以前一直都是文言文,总有些木头脑袋问这问那,澄观大师开始使用流行文字改进《华严经》,就是等于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出书,省的总的费劲解释。

我觉得这才是大师干的活,任何时候都应该与时俱进,就凭这一点澄观大师就值得钦佩。

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四月八日,澄观谢绝交游,开始闭关研修,在大华严寺制疏阁重新注疏《华严经》。

至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十一月五日,历时三年多,终于著述出《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一时广为流传。澄观大师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受到了广大佛教徒的喜爱,而且还受到了政圌府的高度关注:

在唐代宗时期,澄观大师就被代宗“事以师礼”。

唐德宗又尊其为“教授和尚”,“诏受镇国大师号,进天下大僧录。”

唐宪宗时期,“敕有司别铸金印,迁赐僧统清凉国师之号,统冠天下缁僧,主教门事。”

剩下的唐穆宗、唐敬宗咸仰巨(大)休,悉封大照国师。

到了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帝受心戒于师。

开成元年,帝以师百岁寿诞,赐农财食味,加封大统国师。”“中外台铺重臣,咸以八戒礼而师之”。

澄观“生历九朝,为七帝师”,于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卒,年一百零二。

唐文宗“特辍朝三日”,命“重臣缟素”,隆重葬之。被尊为“华严宗第四代祖师”而名扬天下,青史留名。大和尚很是了不起,起码把一本书的研究当成一辈子的事就值得钦佩,这个,实在是太难了。

前面说过五台山的名扬天下吸引了很多和尚的关注,虽然大部分都是跟着凑热闹的,但是还确实有些道行很深的高僧前往,除了澄观大师以外,窥基大师也是其中一位。

说到这位大师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但是他的师父一般中国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玄奘大师。而且窥基大师还不是玄奘大师一般的徒弟,是高徒(不是演义中的孙悟空等人啊),而且身份还相当的有背景。

窥基大师;京兆长安人,俗姓尉迟,伯父是唐代名将尉迟恭。

关于这个官二代的出身,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我觉得都是非常劲爆的。而且当时就更为不同凡响了,因为只有官宦人家才有可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眼界和见识都明显高于普通民众,可以说,这些人,只要是真心向佛的一般都能成为高僧,窥基大师就是这样的一位。

贞观二圌十圌二圌年(公元⑥46年),玄奘大师收其为弟子。

一加入玄奘团队后大师马上暂露头角,凭着卓越的才能直接进入了玄奘团队最高机构:“译场”,同玄奘合译《成唯识论》、《唯识二十论》等八十卷,除了以玄奘团队成员身份共同翻译著作流行于世外,窥基大师本人还没少了写些专著、心得等等,在当时享有“百部疏主”之称,并一手创立了唯识宗。

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和永隆元年(公元680年),窥基大师两次入五台山,开始在五台山弘扬“唯识宗”,并于中台顶建了唯识宗道场,开创了五台山唯识宗的先河,这绝对是学术派的大师。

此外在唐代盛行一时的天台宗名僧志远法师也不远万里的跑到了五台山,而且为了弘扬天台宗教旨在五台山大华严寺一住就是40年,这位大师还真是有韧劲啊,不把天台宗在五台山发扬光大就不走了,除了组织讲学讲法之外还编写教材,著有《法华疏》10卷、《玄门》10卷、《止观释义》10卷等等。

这位大和尚很有道行,也很有毅力,据说佛法高深,确实能称得上高僧,在当时名气很大,我前面说到的日本僧人圆仁等等都慕名而来学习天台教义,而且也因为这些个日本弟子,这位大师在岛国的影响力也很大。五台山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大和尚的坚持,天台宗也在五台山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五台山宗派特色(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5)

佛教四大名山中,五台山占据首要位置,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历代王朝的特别关照和五台山和尚会来事之外,最重要的我个人觉得还是因为五台山的佛教宗派 ​


会昌法难(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6)

有赖于唐朝历经几代帝王的大力尊崇,和尚们的生活过得很好,个个都活得很滋润,其实看看唐代遗留下来的佛像就知道了,各个都肥头大耳的,相当的滋润。正


会昌法难前佛教的兴盛和异议(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7)

上面一篇是和尚们说的,当然包括同情和尚的史官们,但是真正的会昌法难是这样的吗?

或许结果就如同唐武宗大诏书中描述的,和尚和整个佛教界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史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任何事物发生都有其根源,都有其必然的因素,这点会昌法难也是一样,主导这次法难的唐武宗是不是单纯因为崇道而严厉的打击佛教,这里面同样有着深刻的含义,就如同佛教的发展一样,“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如果你威胁到国主,结果会怎样?这点我想所有人都会明白,那我们就来看看唐武宗的作为和之前的渊源。

唐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当时的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可能很多去过西安的人还真没去过这个法门寺,我建议以后去西安旅游的朋友一定得去这一趟,这个法门寺和门口的博物馆一定得看,里面供养的法器和皇家用品精美无比,个人觉得精美程度远高于大名鼎鼎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珍贵无比的佛骨舍利先在宫中供养了三天,然后送往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

首先,这个“舍利”很神奇,不知道怎么出来的,但是据说全世界也没多少,中国的法门寺的舍利就尤为珍贵,相比其他舍利,它的面世应该是最晚的,千幸万幸的居然躲过了建圌国后那个“十年”,关于这个记载和法门寺的传奇大家有机会去的时候自己看吧,说多了大家到了反倒会没了兴致,这就当给法门寺做个广告吧。

佛骨舍利的供养在唐朝上下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

《资治通鉴》:“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

宪宗时代可以说是唐代的中兴,也是佛教的中兴,当时在唐宪宗的推崇下举国崇佛,和尚们受到了极大的礼遇,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佛教事业的发展,和尚们和寺庙都很富有,都过着富裕悠闲的享受生活。但是,既然这种生活这么具备诱圌惑力,可想而知,就必然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愈发变得鱼龙混杂,而且队伍日渐庞大,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社会形态。

关于这点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极早的发现了问题。

韩愈在他著名的著作中详尽的描述了此举和目前的后果。

《韩昌黎全圌集•谏迎佛骨表》:

“乱亡相继,运祚不长……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韩愈除了描述佛教是不是适应中国的发展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建议“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并表示,“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说实话,我觉得韩愈的谏书有些偏激,其实对于佛教是不是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的问题,历史证明“是”!而且绝对是!正所谓凡事必然有其因缘,佛教能在中国落地开花,甚至影响远大于原创地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这些,不用任何的废话,看结果就行。

韩愈的上圌书主要的思维是摒弃国外的思想理念这点本身也很成问题,一个国家的是否先进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是不是开放,各种事物、思想都能涌圌入就说明这个国家兴旺,你要是穷的饭都吃不上鬼才会来。

而且韩愈还十分偏激的要求把佛骨舍利毁掉,然后大义凛然的说要真是在天有佛就怨到自己身上吧,我觉得同样有问题,别的不说,这个宝贝还真的留着,挺神的,现在还经常去东南亚各国供大家供奉哩。

可以说从表面上看韩愈这封上圌书很成问题,整个就是一愤青作为,最为关键的是他还举例说明只要是信佛的都不长寿,这点让一心向佛的宪宗很不爽,你这不有事没事的咒我吗,宪宗很想一刀咔嚓了韩愈,但是在一群人的劝解下,把韩愈发配到潮圌州,远远的吧,省的看见你就烦,韩愈作为政治家很失败。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韩愈是个很有深度的人,他倡导的反佛是在佛教势力达于鼎盛的情况下进行的,本身就得具备足够大的勇气,同时韩愈反佛的重点是要求国家还得依据中国的传统学说:儒家思想,只有用中国本土的思想才能更好的统圌治和管理国家,这才是韩愈上圌书的核心,可惜的是文采飞扬的韩愈关于这点貌似并没有描述清楚,反而倒是一味的反佛,引发了皇帝的不满,我冒昧的觉得韩愈的表达有点问题。

其次,当时的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形成了一个古怪的政治事物:“藩镇”。

所谓藩镇其实就是地方割据势力,名义上统一政圌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唐政圌府并没有多大的管理权限,所以,士大夫出身的韩愈对此深恶痛绝,很想通过文化手段来改善政治结构,恢复封圌建的皇权地位,他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在此倡导所谓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也只有这种贯穿中国历史两千年的思想理论才能再次振兴盛唐时期的强盛。

关于他的思想和政治理论在他的《原道》、《原性》、《原人》等等著作中都有更深刻的阐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首先说下,很难懂,像我这样的半吊子历史爱好者都看不下去。

韩愈倡导国家应该再次大力倡导孔孟之道,以儒家的“道统”为核心,把它作为民圌族文化的主线才能更好的为统圌治阶级服务,事实证明这个确实也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

在他倍加推崇的《四书》中的《大学》理论中就是讲将治国、平天下列为头等大事,并与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

也正是基于此,他认为佛教提倡出世主义(就是出家),既违背封圌建伦常,又否认国家至上观念,你不管自己一家老小就算了,连国家也都不管不问了,这就有问题了,很不符合儒家思想,所以佛教就是不可容忍的。

在韩愈看来,不仅是佛教,所有和儒家思想相悖的思想都应该彻底灭绝,这个貌似有点偏激,应该是不加推崇就行了,但是这也是即定时期的特定理论,毕竟国家好多年一直把崇佛当做一向根本国策来实施的,不用点霹雳手段也显示不出来菩萨心肠。

所以在他的《原道》尖锐的指出:

“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貌似说的也没什么不对啊。

“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似乎也有些道理,儿子不想儿子,臣子不像臣子,甚至老百姓都不好好干活,这就有点问题了。

“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这个有点危言耸听了,韩愈绝对没去过印度,去了他就知道,这佛教在印度远没有在中国的影响力度,也就是宗教信仰中的一种吧,所以就算是我们信了佛教,也不可能变成印度,阿三的心态,全世界都学不来。

其实这些都是说佛教已经动摇国家生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来点干脆的,来点火爆的。

要是把这几条单独拿出来谁看都会觉得偏激,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是有他的道理的,也就是所谓中国“乱世用重典”的理论,所以我认为看待历史事件就应该先看其历史背景,千万不能简单的定义和一味的反对。

题外话:韩愈的理论就是宋代圌理学的基础,也是后世理学的思想萌芽。 ​

会昌法难的政治背景(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8)

在唐代期间把佛教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首先是我之前说过的“两文一武一片旗”中的武则天,当然,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其次就是之后的唐宪宗,当然,这位崇佛的皇帝从任何角度而言都进不了我的“两文一武一片旗”行列中,进去的就这么几个,个个都是大腕,这位相比之下还是欠些火候的。

不过,从政治表现上看唐宪宗还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在位期间还算是稳定了唐政圌府的政圌权,但是之后的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相比之下就差了些,就从佛教一点而言,管理水平就差很多。

宪宗期间崇佛基本还是能控制的,从这点就能说明他还是有些尺度的,但是后几位皇帝的崇佛就处于一个无休止的局面了。佛教的从业人员一旦在这种国家无节制的支持下就马上的投桃报李的突飞猛进,就这样无休止的泛滥就一直到了唐武宗期间。

关于唐武宗其人,和尚和和尚们的同情者在描述中都是极尽取笑挪揄之意,无主见、下场悲哀等等字眼充斥其间,那么历史上的唐武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我只说事迹,大家自己看,自己评论。

唐武宗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的弟弟。按说是没资格继承皇位的,可以说从即位就很惊心动魄。

这个唐文宗在位的时候本来想着能立侄儿当皇帝,不幸的是这小孩5岁的时候就挂了,随后又想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更不幸,也挂了,这还真是多灾多难啊。随后的文宗有点纠结,莫非立谁谁挂啊,这事还是先放放吧。放着放着这文宗皇帝就不灵了,眼看着自己也要挂了,赶紧立吧,还是立了自己的另一个侄儿为皇太子,同时安排了几位大臣辅佐,交代完,文宗皇帝也就交代了,自己找地藏大师去了。

按说,皇帝既然立了太子就拥立当皇帝吧,还真不是,问题出现了,关于这个文宗皇帝历史上评价很高,据说不管怎样还是稳定了政局,但是就凭立太子这一件事我就知道对于他的评价肯定是言过其实的,首先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唐朝中后期的政治结构:

首先作为封圌建王朝的最高统圌治者“皇帝”其实就是一个平衡点,平衡更方面的势力,谁的势力差点他就帮着谁,谁也别太过分,把握好这个平衡很关键。

需要平衡的势力也不算多,也就是几个典型的政治集团,一方面是以文官为首的管理层,另一方面是为太监为首的算计层,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各地的藩镇势力属于地方实力层,这个最后一环一般不到迫不得已并不参与中央的政治斗争,当然是在中央不威胁到他们的势力的前提下,爱谁干谁干,反正老圌子这地儿老圌子说了算就行,你们就可着劲的折腾去。所以说,在中央看来,平衡好管理集团和算计监管集团就差不多了。

至于中央的政治结构这还真是归结于武则天期间给后期唐朝打下的底子,虽说两大政治集团能有皇帝这个平衡点互相牵制,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个本来的算计层太监直接掌控军队了,而且都是皇家近卫军“神策军”,这个看着就知道太监们手里的牌更大些。所以说只要是这帮手握军权的太监们不愿意的事情一般都很难办,包括皇帝想干的事也一样,唐朝中后期就屡有太监们联手干掉皇帝的事出现。

文宗皇帝最大的失误就是给太子交代了几个辅臣,这几个辅臣里有太监,但是恰恰又不是掌控军权的太监,很明显的问题出现了,要是这几个辅臣得势的话,现在管事的太监们干嘛?现在就管事的太监们当然不愿意,愿意就是傻圌子,文宗皇帝要是连这点都没想到,就绝对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不合格的皇帝立下的遗命是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这是两位统掌政圌权的人,一个是辅臣,一个是太监,貌似均衡,但是问题很大,因为这两位谁都掌控不了军权,都属于空谈派。

真正的实力派是实际控制军权也就是神策军的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这两人就是现在管事太监的头),后两位一见这情况马上绝对貌似不对,你们说了算后我们算老几啊。

两位掌管军权的太监可不是闹着玩的,长时间的军队管理经验和政治斗争经验告诉他们,什么事都必须说干就干,不然一准儿有后患。两位太监在文宗刚挂就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

实力派两位大佬发话了,宰相李珏和宦官枢密使刘弘逸当时都有点晕,不过这两位也凭着皇帝的信任有点飘飘然,心里很有底气。这老大文宗刚挂,哪轮的着你们两个狗东西说话啊,我们这说正事哩,你们两个爱哪凉快那凉快去。

两位实力派大佬太监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你大圌爷的!我们也不和你废话了,咱来真的,管事太监也没多啰嗦,反正就算是说也说不过人家,咱虽然生理有缺陷,但论真动手(只要不是那事)可一点都没缺陷,管事太监们带着神策军就把文宗的五弟颍王瀍拥着进宫奉为皇太弟,直接迎入宫中当皇帝了,你们两谈先,我们先把皇帝这位置搞清楚再说。

面对两位实力大佬的手段,两位受命辅政的大佬愣是瞪眼没辙,人家都不和你们说话,带着兵就拥立皇帝了,你们一边凉快去吧。

这位就是后来的唐武宗,所以说唐武宗这个皇帝实际上是白捡的,就是几大势力争斗的结果。

不过,这个唐武宗一开始压根从来就没想着当皇帝,所以也就少了很多的羁绊和规矩,从小就接触了很多外界的事物,当然吃喝玩乐这事也没少干,正是基于这点了解,实力派太监们才想着这位也就是一个公子哥,我们把他立为皇帝也就是立个傀儡,我们能把他扶起来也就能把他整死,就看他懂事不懂事了,懂事的话样样都听我们的,我们就让他在上面装模作样的坐着,不行就照原样给他直接拿下。

公子哥唐武宗即位后还真是对几位拥立的管事太监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你们说啥就是啥,反正我这皇帝是白捡的,而且另两位大佬还还经常那白眼看我。

很快,得势的管事太监们就开始对异己的清洗,可想而知,太监们干这事绝对干净利落,绝对不会给你们留种子。没几天的工夫,当年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枢密使刘弘逸等人都被一一干掉,最后连当朝的宰相李珏、杨嗣复也被罢相贬往外地。

而且武宗皇帝眼都没眨一下,你们想干谁就干,我这照单全收,照着这个势头干下去明显很是懂事,很符合推举他上台的大佬太监们的心,太监们很高兴。

这里得声明一下,这位唐武宗即位的时候是27岁,这个年纪的皇帝按说真是年轻气盛或者迷恋酒色的年纪,至于这位唐武宗是个什么皇帝我就从一件事上说一下。

会昌元年,刚当上皇帝的唐武宗前往泾阳县围猎,没啥事干就玩吧。当时的谏议大夫高少逸、郑朗就在紫宸殿劝阻武宗说:

“陛下近来游猎逐渐频繁,出离京城也太远,早出晚归,荒废了朝政。”,这两位没敢明说,但是话里话外透露出这个皇帝不能总不干活,不干的话就有人替你干,替你干多了,自然你也就没什么事可干了。

年轻的武宗听到后脸色一变,马上向这两位大臣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在高少逸等人退出后,武宗还对近臣们说:

“朝廷设置谏官的本意,就是让他们直言朝政得失,朕愿常常听到。”

关于这个唐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大家自己想吧,起码能听懂话的皇帝应该就不是一个糊涂皇帝,随后唐武宗擢拔高少逸为给事中,郑郎为左谏议大夫,先说下这个任命很重要。

唐武宗之前就没想当皇帝也就有了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对于当局的形势把握的很准,特别是拥立他的太监,他更明白太监能拥立他也能算计死他的道理,一股是之前的政治集团,另一股势力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却是支持他的太监,说实话这两帮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迫于形势必须先和这些太监联手处死一些政治对手,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先把自身稳定再说,而且通过这样的清洗还能慢慢的在重要核心部门都换成自己的人,空出的岗位总不能闲着吧,武宗皇帝很精明。

在实力派大佬太监们的支持下武宗很快就完成了第一步,在自以为很得志的太监们很高兴而放松戒备的时候,朝臣中很多的重要岗位都已经慢慢的更换了官员,包括他自己的重臣李德裕和前面的两位等等一系列人员,而且通过这些新任的官员逐渐加强了中书省的作用,武宗皇帝在不动声色的前提下居然完成了所有的政治布局,关键岗位得有自己的人。

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四月,拥立唐武宗的大太监仇士良慢慢的发现了问题,这自己说话是越来越不好使了,这小皇帝有点较劲啊。这还了得,再忍几天没准自己就得被小皇帝收拾了,先下手为强,动手吧,反正这一套已经玩了好几回了,熟得很。

仇士良先在自己掌控的神策军中制造舆论和矛盾,无外乎皇帝不重视啦,不给发分红啦等等,就等着群情激昂的时候带这大家进宫一举灭了这小皇帝。

不幸的是他这边的动作还真没瞒过小皇帝,唐武宗这回一改平常谨慎的态度,毫不犹豫的直接派人去神策军宣布圣旨平定谣言,一直被太监们掌控的神策军上下一时间还真被镇住了,以往的皇帝貌似没这么强硬的,神策军和太监们都有点蒙。

这边稳定住了军队后,唐武宗马上使出第二招,提升太监头子仇士良为观军容使,统领神策左、右二军。

看见了吧,这就是典型的先给你一棍子打蒙,然后马上给你个蜜枣哄着玩,真难以想象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是怎么会做出如此成熟的政治手段的。

纯圌熟的政治手法还不简单的只是一棍子加一蜜枣,这里面最大的玄机是所谓“统领”,之前的文宗皇帝遗命辅臣中的就有一个所谓的统领太监,大家明白了吧,统领实际上就是高高挂起,真正掌权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左右护军中尉”,既然原来的“左右护军中尉”都高升成统领了,那就得任命新的,唐武宗再次不动声色的完成了最大隐患的改造,军权也通过政治手段得到了完全的掌控。

这位就是在佛教徒们口中被蒙蔽的皇帝,我还真是想不明白,连拥立自己的人有什么隐患都看的清清楚楚的皇帝怎么会被道士们蒙蔽,这事有点费解。

说下势力大佬太监仇士良的下场,这位还真不是一般的太监,而是纵横唐朝中后期政坛的老牌超重量级的政治太监,可以说就是那个时代所有太监的偶像。

狡猾明智的仇士良一看势头不对,马上提出辞职,真心希望不干了,回家养老吧,这样远离政治斗争中心起码最不济也混个善终吧,别整不好和他的很多前辈一样落个身首异处的,大佬就是大佬,一看风头不对马上急流勇退。

老牌偶像级太监在告别政坛后,举行了盛大的告别政坛晚宴,邀请了时下几乎所有的太监共进晚餐,在大家吃饱喝足之际,应广大有志年轻太监的一致要求,老牌太监对这些年轻太监提出了很著名的忠告和政治建议:

“诸君善事天子,能听老夫一句话吗?”

看见偶像发言,所有有志太监全体起立,鸦雀无声的听着偶像级太监交代发展诀窍,大家都来赴宴就是想听到偶像对于今后发展的教诲,其实太监们很好学,而且很知道进取。

偶像级太监:

“天子不可令闲暇,一有闲暇必定读圣贤之书,见儒学之臣,就会听到大臣的劝谏,天子就会因此而智深虑远,就会减少玩乐、放弃游幸而专心理政,我等所受的恩宠就会变薄,而权力就会变轻。为诸君考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广殖财货,多养鹰马,每日以打球狩猎声色迷惑天子心志,越是极尽侈靡,就越会使天子喜悦,他就越不知道停息。这样一来,天子必定排斥经术,倦怠政事,我等就可以万机在手,恩泽权力还愁不牢固吗?”

偶像级太监的经验之谈绝对实用,绝对到位,让很多新入行的年轻太监听得两眼放火,顿时雄心万丈,说实话这番话讲的确实经典,堪比当今的传销培训和保险培训中的激励课程,最重要的是他说的话实战型很强,不仅有思路还有办法,更关键的是还提到了太监们要想出头必须有团队精神这样的开创性理论,要想混出头,所有的太监就必须具备团队精神,打造一支可攻可守的精锐团队,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在各个方面让皇帝顺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才能获得集体利益,单个拉出来肯定白给,就凭这番话,这老牌政治太监称号绝对不白给。

说句题外话,偶像级老牌太监仇士良退职不久,就在自己的家里挂了,还算得了个善终。

但是在会昌三年有人(这个人很奇怪,不知出身和背景)揭发仇士良生前的罪恶,听到举报后唐武宗马上派人去仇士良家中抄家,居然发现几千件兵器(这个更诡异,老家伙明明没几天活头了,而且已经明确退隐江湖的人藏那么多的兵器干嘛?)。

有人证、有物证、有想法的唐武宗马上下诏,削除仇士良的官爵,没收所有家产,其实也无所谓,本来也就没什么家室,都是生理有缺陷的人。

这事其实从里到外都透着阴谋,说实话就是要收拾他,这是典型的杀鸡给猴看,让听了忠言的有志太监们看看,谁才是你们的老板。从这点就能看出唐武宗绝对是个政治高手,下手绝对狠,这点是他们李氏家族的传统。

会昌中兴(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99)

说到这会,我还真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水平了,当着所有太监的面收拾了偶像太监后的唐武宗在会昌三年(公元843年),试探性的没通过太监决策机构“枢 ​

和尚们干了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0)

前面我讲到过唐朝期间最早定的道教是国教,按照老李家的说法其实道教才应该是唐朝的正统,也最应该得到政圌府的支持,但也就是从中间的武则天开始,佛教成功的实现大逆转,成了名符其实的国教。

继承了武则天衣钵之后的唐朝李氏皇帝们对于佛教的支持丝毫不比疯狂开凿石窟文化的北魏皇帝们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的和尚和精明的官吏都发现了这里面的机会。

首先是文宗之前的唐敬宗年间,徐泗观察使王智兴借口给敬宗祝贺诞辰,获敬宗恩准,在泗州置戒坛,关于这个戒坛我之前已经说过了,这可真不是说立就立的,那都得得到官圌府的认可发给营业执照才行,等于只要是受戒了的和尚就是正式的和尚了,就可以拿着戒坛颁发的证书名正言顺在全国各地的混吃混喝,严格意义上讲这就是个白吃白喝营业许可证,别说那会了,就算是在当代这东西有多吃香大家想都能想到的。

这个王智兴就很有头脑,居然打着给皇帝祈福的名头申请下来了这个垄断的营业执照,要知道在当时全国有这个执照的机构也不超过三个,个个都是名气大大的,而且还真都有名僧坐镇,管理很严,唯独这个王智兴,还真是任嘛不是,硬凭关系把这个执照给办下来了。

还得说个前提,在宪宗年间,因为和尚数量太多,佛教发展太不好控制的缘故,自宪宗元和年间开始,宪宗皇帝就已敕禁度人为僧尼,等于从那会开始这活儿就不让干了,但是王智兴还真是有头脑,合适的理由、合适的借口居然办成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拿到了营业执照,这王智兴就开始正式营业了,谓之:“度僧求福”。

王大人这可以开盖有政圌府大印的“免费吃喝证”,消息一经传播,举国哗然,人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傻圌子才不来,而且是拖家带口的跑着来。

江、淮地区因为近水楼台,反应最快,来的人也最多。来的人太多了,王大人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在营业场所特事特办的设立了三个窗口:一号窗口收钱:每人二千,绝不还价;二号窗口理发:先把光头都给整明白了;三号窗口凭光头和缴费收据办圌证:盖章走人。一条龙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效率问题,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作效率都能得到很快的提高,王大人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好官。

很快,这个办事效率很高的王大人这事就整的举国皆知,好家伙,全国短时间内涌圌入泗州的人比当今的春运还生猛,引发了全国各界人士的议论,王大人这事摊的有点大了。

这哪是剃度和尚啊,这简直就是贩卖人口。敬宗皇帝知道后马上叫停了王大人这项经济收益很高的项目,叫停是叫停了,但是对于王大人之前的营业的收入敬宗可没追究,赚点就赚点吧。

我想,当时的所有官吏都从中看出了道理,这种事对于整个官圌场的后续效果非常严重,前有车后有辙,反正贪就贪了,等我贪够了自然我就不贪了,官圌场风气如此,这也就是为了什么唐武宗一即位就公布对贪圌官的严厉制裁法令的根源。

表面看,关于王大人的举动还真不是和尚们干的,究其根源还是王大人个人私欲的结果,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首先承办戒坛这样的大事绝不可能是一个地方官干得了的,必须得有所谓的高僧一起唱和,也就是说光凭地方政圌府申报项目一个环节,这事不用说绝对是无法完成的,这项目必须由一名大和尚倡议提出立项的思路和想法后报当地政圌府审批,随后才能逐级上报通过才行,王大人这官压根就没资格申报这事,王大人背后有高人指点;

其次这样的戒坛虽然收钱的是王大人,但是从业经营人员都是和尚,而且收钱的基础就是让愿意花钱的人马上都变成和尚。

两个环节加在一起就可能想象,事虽然不是正经和尚干的,但从侧面就能看出当时的和尚队伍有多混乱。

和尚整体的混乱从另一件事上更能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戒坛的闹剧没过多久就有僧人传出亳州出现了“圣水”,病人喝了即病愈。

这事任谁说都知道是纯忽悠,但是偏偏是和尚说的,和尚这个职业本身说就很玄,而且凭着多年的忽悠业绩也取得了很多信徒的认可,所以这明显的忽悠还是很多信徒相信的。

于是乎,整个南方一带去求取“圣水”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堵塞了道路,盛况空前。南方一带几乎是平均每二三十家雇一人去取,看着好像没什么,不就是水吗,取点喝喝就算了,具体有用没用的一时半会也看不出来。

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和尚们可从来不干赔本买卖,一斗水卖钱三千,这就是行市,这就是佛教经济。

声明一点,这事并不是当时和尚们的群圌体圌事圌件,只是个体行为,但是就与此类事件的发生就能说明当时的和尚队伍已经完全的鱼龙混杂,鬼才能分辩出谁是真和尚,谁是假和尚。

当时的全国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宗教混乱的局面,说实话,自打武则天时期开始这个佛教其实就是统圌治阶级用来维护统圌治的工具,但自唐朝的安史之乱后,国内格局发生巨变,各地藩镇群起,都牢牢控制着自己的地盘,为了保证自己的地盘不被侵蚀,各地的节度使们都把加强军备作为首发战略,同时国家也为了维护名义上的统圌治也会要求各地加大税收力度,可见当时的地方税收力度有多大,可以说民众的压力很大。

但是,这其中却有个特例,和尚和寺庙不在此列。我想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吧,在这样的大好局面下寺院的和尚们就合理的利用政策开始大肆圈地,别人的地种了都得交税,但是和尚的不用,只要挂上这块地属于寺院所有就行。你要是想少交点税,减轻点负担,这个,自然是可以和和尚们谈谈分成比例的,和尚们这会大发了。

实话实说,有钱的和尚也都是人,也都想享受生活,于是和尚们开始买卖奴婢,在寺院外再盖栋洋楼,上班穿上僧衣念念佛,下班回家过着使奴唤婢的美好生活。

同时,有钱有闲的和尚为了进一步保障既得利益开始和当今社会所谓精英一样,勾结官圌府,一起抬高房价、物价等等。这就是这期间形成的最著名的所谓“寺院经济”。

这样佛教发展的整体势头其实在唐文宗期间就已经成了社会主要矛盾,唐文宗就曾对当时的宰相说;

“古时三人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中吾民尤困于佛。”

这话的意思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吧,中华民圌族历来以农业立国,这倒不是我们不发展第三产业,关键是人太多,每个政圌府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饭,而且中国人有个传统,除了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家就都比着生孩子,国家社会稳定马上带来的就是人口高峰,这点也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特有现象。所以说,论起这点来,所有的愤青都别废话,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事想想都头疼。

在唐朝文宗年间,当时社会是一个农民的劳动产量要养五个人,这个确实有难度,国家的根本:“农民”要是出了问题国家就必然出现问题,唐文宗倒是看到了这点,但是看到归看到,唐文宗并没有动手,这点就说明他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他之后的唐武宗就不一样了,唐武宗可是说干就干,而且毫不手软。

题外话:相比于佛教的混乱,道教还真是恪守了多年来的传统,说好听点是没跟着乱,说不好听点就是想乱也乱不起来,这个确实有点失败。


乱世用重典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1)

唐武宗从即位开始除了极其冷静的一步步的施展自己的政治天赋外,同时也开始着手收拾着混乱的佛教市场。

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开始小规 ​

法难中的五台山?(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2)

关于这次所谓的会昌法难中,我们的五台山受到的影响据资料记载佛寺被毁十之八圌九,僧侣散尽。

看着损失很大,但是实际上这个记载可以说相当的模糊,而且据我看可信度很差,首先五台山在之前的记载中可以明确的是山中的寺院应该在七八十所,很多史书为了形容五台山的兴旺都比喻成三百多所,这个绝对是言过其实,把精舍等等都给列进去了,基本不足以采信。

不过七八十所肯定也会有人说三道四的,那就中和一下姑且认为就是百十所吧,百十个寺庙固定居住的和尚大概齐应该就在五六千人,这还是按照人均五六十人计算的,实际也没这么多,也就是说五台山整体规模按大里说应该是大大小小的寺院在一百来座,和尚五六千人。

要是会昌法难真的如史书形容的那样的话,五台山的灾难就应该是灭顶之灾,最多剩下不到十所寺院,百来个和尚,这种毁灭性的灾难按照正常理论推断最少也得一百年才能恢复元气,这是其一

另外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史官都注意到了一点,在唐武宗禁佛的规定中特别提到了五台山:

“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

大家看到了吧,专门提到的寺院第一个就是五台山,而且根据后面的指令中并没有严令对五台山也必须焚毁寺院,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最后的规定,

“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

这已经完全能证明在五台山是允许保留一部分的和尚,而且据此也能看出是保留了重要的寺院,只是要求这里的和尚必须自食其力,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关于保留了重要寺院方面从另一件事也能印证,京城附近保留的寺院严格规定了和尚的人数,就说明对部分重要寺院还是本着保护原则的,很正常,四个重要保护寺院之一的五台山也在此列,但是偏偏是五台山没有规定具体的保留数字和和尚数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别的地方直接指名了是哪个寺院,而恰恰是五台山没有明确的寺院指向,五台山针对的是整个佛教基地。

这个政策上的模糊,依照中国自古的传统,完全可以理解为这项政策到了地方是可以按照地方官的理解和关系来变通的,一方面作为最高统圌治者的唐武宗不会不知道地方官吏的毛病(这点之前就已经让唐武宗深恶痛觉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唐武宗其实就是对五台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底下的官吏自己看着办吧,谁都知道五台山一带的官吏和和尚们的关系,所以说五台山完全有可能在当地官员利用政策的漏洞庇护五台山的佛教寺院,而且据我猜想唐武宗也一定知道,只是不想管而已。

最后更大的疑点就是历史的记载,在唐武宗挂了后,唐宣宗即位,这位皇帝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宣布恢复佛教,但是恢复的前提还是控制,说明当时的政圌府已经深深的意识到佛教的无休止发展会给政圌权带来多大的威胁。

唐宣宗在恢复佛教的大政策下依然非常的关照五台山。

《唐会要》: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正月敕曰:“五台山宜置僧寺四所、尼寺一所。如有见存者,使令修饰。每寺度僧五十人”。请注意这个“如有见存”,同时,还明文规定五台山的固定居住的和尚不得超过“五千僧”,请注意这个数字。

《广清凉传》:“宣宗践祚,重兴寺宇,敕五台诸寺,度五千僧。”。

可见,这个五千和尚这个数字是多方记载的,我觉得这个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前面讲到过的在五台山佛教最兴旺的时候,固定居住的和尚应该也大概就是这个数字了,这也就短短的几年的功夫,五台山起码在僧人数量方面就瞬间恢复了元气,而且既然有这么些人就一定得有这么些人住的地方,这个很不符合常理,由此我推断,五台山佛教实际上并没有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

这点我猜想,应该就和之前的灭佛运动一样,和尚们在政策的指令下进行全山和尚劳动改造,就地干活养活自己,晚上大家还能回到寺院睡觉休息,而且就之前五台山和尚和地方民众的关系,我估计搞不好还能整出借宿、管吃、管住的事来。五台山的民众说实话,自打和尚们正式进来后生活水平一天一个样,在和尚们的寺院经济的引领下,全国的很多财富都流向了五台山,不仅解决了当地困扰已久的就业问题,还带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这里的民众绝对拥戴和尚们,毕竟赚圌钱对于民众而言绝对是硬道理,保住饭碗也顺理成章的能接受。

同时,从政圌府规定了五台山的和尚不得超过五千人这一件事上看,就说明唐宣宗一宣布恢复佛教地位五台山马上就冒出了五千僧人,那么,之前禁佛的时候,这些个和尚都去哪了?是不是按照规定都发回原籍了大家都明白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和尚压根就没走,最多就是换个衣服还住在寺院,还在干着和尚的活,只是这一期间没有人敢来供奉而已,他们也不敢收钱而已,就凭着五台山多年来的积蓄和周边衍生的资产度过这个难关也绝对不是问题,要是再加上官圌府暗地的支持的话就更没任何问题了。

所以说,就五台山佛教的事迹和数据看,我很怀疑关于会昌法难到底是不是对佛教产生了巨大的打击,我更相信在唐武宗之前佛教本身已经发展的极其混乱,而通过会昌年间的整顿只是收拾了大部分违法兴建的寺院,对于很多重要的寺院不仅没有严厉打击,更可能是在官圌府中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说好听点就是维护真正的寺院,维护真正修行的和尚,所以我认为,会昌法难实际上更应该成为是政圌府出面对佛教内部的一次整顿,也是经过了这次整顿后佛教才能有健康良性的发展,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对佛教、对和尚我相信这都应该是件好事,当然这些都只是对真正一心向佛的和尚和寺院而言,打击的绝对都是和尚中的不法之徒,特别是那些借着佛教名义大发横财的人。


佛教和政治(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3)

唐武宗在唐朝的中晚期绝对称得上是个少有的有作为君主,不管是政治改革还是宗教管理,基本都对唐朝政圌府之前的很多弊政进行了梳理,但是最大的遗憾就是挂的太早,当然这个“早夭”在佛教徒的嘴里说出来就是另一种因果报应了。

其实如果唐武宗不那么早挂,很可能唐朝的结局会是另一个场景,唐武宗挂了,即位的唐宣宗上来就开始恢复佛教的地位,而且我们的佛教也在后面连续几位皇帝的支持大力下再次展示了旺圌盛的生命力,再次蓬勃发展,很有赶超以往声势的劲头。

我不能说佛教对政治、对国家有多少的影响,但是单从这一项政治举措就能映射圌出统圌治者对于国家的管理是不是严谨和科学。当时的唐中央政圌府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地方政圌权的控制,要想恢复对地方的掌控,首先就得梳理内部的官吏,其次励精图治,再次加强军事,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关于内部梳理我觉得最应该的就是收拾这个宦官,但是几乎唐武宗之后的皇帝们似乎对这件事一直都是无能为力,名义上唐朝有个皇帝,但是实际上唐朝中后期整个政圌权都是一群下面缺少零部件的太监说了算,说白了,一开始威名赫赫的唐帝国后期就是一群没那玩意的残疾人掌权的王朝,这才是真正的唐朝中后期。

其次所有的励精图治归根结底就是给国家开源节流,国家有钱了才能加强对于各地方的掌控,最简单的是就算地方的藩镇不服气,起码国家也有钱派兵灭了他们,中央集圌权要是连这个实力都没有就难怪各个地方做大了。

关于这事我觉得就必须收拾这些佛教徒们,和尚们在唐朝期间享受了众多的优惠政策,不仅仅表现在拥有土地、不纳税等等,最为严重的是和尚们已经开始和官吏勾结,大肆掠夺和侵吞地方和中央财政,实际表现在哪些方面和造成了多少损失,我想数据其实从唐武宗的灭佛总结就能看出来,所以说控制佛教发展可能不能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但是短期内对国家的收入绝对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遗憾,后期软弱的唐朝皇帝们没能坚持唐武宗英明的政治举措,以至于整得对地方藩镇的各自为政束手无策,所谓的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中央政圌权越来越弱小直到彻底完蛋,整个中国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从公元907到公元960年这一段时间,名义上只有53年,但是我觉得实际上应该把之前的藩镇割据都算上。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割据纷争的混乱年代应该从唐僖宗年间算起,怎么说也应该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没这期间的努力沉淀绝对到不了后期的壮大。

在这个期间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可能和我们五台山的直接关系并不大,但是却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发展的重要事件,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一定是和政治联系密切的,几乎所有的名山道场、著名寺院都保持着和政圌府权力机构或多或少的关系,寺院的兴旺和朝代的兴旺几乎是剪不断理还乱,这里面在佛教的四大名山中首当其冲的五台山就表现的更为精准。

说到这就得说句题外话,佛教这个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甚至发展远远超出本土原创地印度,这个问题谁要是告诉我这是因为佛教更适应中国文化和背景的话我就拿大耳光子扇他。

我来告诉你这里面最深的原因,要是从头看的话就应该有个印象,这佛教其实是我们的汉明帝引入进来的,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大人,所以从佛教进入中国起,就有逢迎媚上的血统。

随后,更是在历代皇帝的暗示下,和尚们极其聪明的从另一个角度完美的完成了统圌治者对于愚化民众的目的,所提倡的逆来顺受和指望来生等等思想,也正因为这样的宗教理论,佛教越来越受到了中国最高权力“皇帝”的青睐,这才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最核心。

信仰能极大的巩固统圌治,这个信仰自然受到皇帝青睐,自然投入到其中的人就更多,而且中国的和尚相对于印度和尚更加的关注市场,关注最大、最核心客户的需求,和尚们要发展就得发展客户,那谁是和尚的最大客户,我想这点大家都清楚,在中国,不管什么市场,最大的客户一定是:政圌府!包括现今如火如荼的房地产业和奢侈品。

很有点经济头脑的和尚们很关注他的最大客户,客户能给钱、能给政策,和尚就发展得更大,越来越多的和尚们不在满足于金钱的施舍,和尚们开始想着拥有权力、土地、奴圌隶、婢女,直到财富积累的越来越多,发展到自己的军队:僧兵。关于这点,大家可以思考下,你一个研究修行的场所,搞一堆练武的士兵,还成天的按照正规军的模式训练,甚至比正规军还正规军,你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这还是佛教理论吗?这还是大慈大悲吗?

关于佛教经济的发展,最说明问题的就是唐朝,唐朝可以说是和尚们发展由胜而衰、再胜再衰的缩影。

佛教的和尚们是这个样子,那唐政圌府又是什么样子呢?稍微有点历史认识的都知道唐政圌府在中后期对于政治是完全失控的,简单说国家就这么多钱,你拿出一大部分去周圌济毫无用处的和尚,而且这和尚拿了你的钱后的目的就是赚你更多的钱,这样的政圌府会有什么前景,所以说佛教虽然不能说影响了唐朝的发展,但绝对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砸锅卖铁的支持佛教事业的唐政圌府彻底完蛋了,其实早就完蛋了,只不过这是最后连个名分都没有的彻底完蛋,彻底颠覆唐朝的名义上是黄巢,实际上是朱温,关于朱温历史上褒贬不一,关于这人的功过我就不评说了,但是他却干了一件很是大快人心的事。

说道这事得往前说说,这个朱温最早是跟着黄巢一起混的小弟,当初跟着黄巢混的时候朱温就野心极大,能力也非同一般,绝对的一世枭雄,迫于当时的形势名义上投降了唐政圌府,被唐政圌府封左金吾卫大将军,赐名“全忠”,但是实际上还是占据着自己的地盘和拥有自己的军队。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拥兵自重的朱全忠被加封为梁王,并不是唐政圌府对朱温多么的重视,实际上这里面最大的根源还是在于朱温自己的势力太大了,那年头谁的势力大谁就说了算,所不同大家都还名义上尊崇统一的唐政圌府而已,封个梁王对朱温而言可有可无,反正他的一亩三分地一直都是他说了算。

这样相安无事的混到公元903年,对于唐政圌府而言这简直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啊,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这一年就是更坏的一年,全国一片混乱。当时很有点谋略的朱温也混得势力越来越大,见天的看着唐政圌府都是一群没那玩意的人说三道四的,朱温越来越觉得这事是忍无可忍了,干脆进兵挟持了当时的唐昭宗,同时不问青红皂白的诛杀了当权的宦官数百人,彻底剪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

这一举动很得人心,全中国人都被一群这样不男不女的人管理了多年,这下还真是解气,随后,朱温干脆连废物唐昭宗也一并做了,反正留着也没什么用。

在历史上有很多评论这个朱温就是个乱臣贼子,你杀宦官就杀呗,为啥连皇帝也一起干掉,这不废话吗,不先干掉皇帝能这么顺利的干掉太监吗,皇帝其实和太监就是一伙的,他全指着这群生理缺陷的家伙帮着他维持美好生活哩。

公元904年,朱温杀唐昭宗,立李柷为太子即位。

公元905年朱温大肆贬逐一直毫无用处的废物朝官,并将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历史称之为“白马驿之祸”。

我实在是很难用“祸”这个字眼来评价这事,这帮子废物在朝里为官多年,对于朝政的今天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比谁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任由政局发展到今天,要不就是他们确实是一群笨蛋(这样拿着高官厚禄不干人事的笨蛋更是该杀);要么就是明里暗里和太监们是一伙的(那更该杀),所以朱温干的事我觉得丝毫不比杀太监过分,更应该称为大快人心。

连皇帝都能被圌干掉,唐朝到了这个份上也就基本到头了,威风不可一世的朱温于公元907年干脆自己当皇帝了,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都于开封。

但是这只是朱温的个人行为,之前说过的,唐朝后期实际上对地方管理是完全失控的,朱温充其量也就是一股势力很大的地方势力而已,当时像这样的地主很多,有大也有小的,朱温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地主,自己给自己封了个皇帝的名号,这并不意味着你就统一全国了,全国那会有这念头的大把抓,不过都碍于自己的势力不大或是胆小没敢公开而已,朱温这样的行为等同于捅了马蜂窝,不仅没得到各方的相应,反而激化了原来的各种矛盾。

市场混乱不堪,本来大家都闷头自己发展,现在终于有一个按耐不住自己宣布当老大了,搞了半天,这老大原来这么好当啊,那好办,大家就都别闲着了,你能当我也能当,你把这开封就当老大,那我就把这太原也当老大,我把这南京也能当老大等等,由此才拉开了正式的五代十国的混乱。

晕头转向的和尚们(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4)

整个五代时期中国空前的混乱,群雄割据,纯粹的武人当道阶段。既然是动圌乱年代,各方诸侯最需要解决的一定就是强国强军,各股势力争先恐后的发展军备,几乎是所有的国力都用于发展军事建设和扩充军备,这样危机四伏的年代大家自然对于不产生任何价值的宗教投资都不是很关注,这是整体的大环境。

大环境虽然不好,但是我们的和尚还真都是一般人,在这样困难的境况下居然没有彻底的走向衰败,反而倒是逐渐稳定住了局面,毕竟在这个非常时期能维持就已经算是最大的成功了。按说和尚们本着一贯的原则应该多少也会有些发展,这当然,些发展还是建立和尚们发展老路子的基础上:依靠政圌府和官吏。

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施起来却很有点难度,因为比较让和尚纠结的是这个政圌府太不靠谱了,刚巴结上一个政圌府马上就换了,这也让和尚们觉得很是无所适从,只能不断的继续努力,和尚们很辛苦但是很值得,也正是凭着一股子百折不挠的韧劲,和尚们才算是保住了目前的局面,整体寺院产业并没有因动圌乱而显著减少,但是从业的和尚数量却远不比从前了,没有大规模的政圌府性投入,大部分寺院经济也就只能停留在立项阶段,和尚们在等待机遇,很不幸的是居然等到了历史上又一个所谓的灾难,收拾他们的著名的“三武一宗”中的最后一位:

“后周世宗”隆重登场了。

在后周世宗登场前有件影响中国整个历史的重要事件发生,也对五台山日后产生了重大的转变,可以说这件事绝对能入选影响中国历史进展的最大事件之一:“燕云十六州”之变。

还是得回顾一下这个五代史,前面说到朱温作为五代期间最大势力团伙第一个自立为帝,这等于开了自立的先河,之前大家虽然都有这意思,但是谁也没好意思先公开声明,这个也和历史渊源有关,当时的割据节度使们事实上已经都成了世袭制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是传统贵圌族,这些势力虽然各自都割据一方,但是还都能基本遵守世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名义上奉唐政圌府为主,大家也都能在这种平衡下各自占着各自的地盘。

但是这种平衡被二愣子出身的朱温打破了,朱温不是传统世袭贵圌族,也不认这个默契,老圌子只要有势力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这事也只有新兴权圌贵朱温能干的出来,朱温既然一手推圌翻了残疾唐政圌府集团,剩下的那些割据势力也就都犯不上客气了,这样传统势力的最大代表,三晋之地的李克用(这可不是唐朝的后裔,李克用是个彻头彻尾的沙陀人)就责无旁贷的承担了和朱温干仗的重任,以朱家团伙的后梁和以李家团伙的后唐就在中原一带拉开了五代纷争的序幕。

朱温和李克用可谓一对死敌,还真是不相上下,一直干到各自都挂了,老圌子挂了儿子接着干,不干出个你死我活就不算完,在两人的直接争斗中明显朱温占据上风,但是到了儿子的争斗时,朱温团伙就明显不灵了,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绝对是一代猛人,这哥们儿就算当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后也是一碰上打仗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而且回圌回都是拎着长枪冲在队伍最前头,五代时期碰上这么个猛人对手只能说老朱家比较背,最后竞争的结果是李存勖完胜,老朱家刚建立的后梁挂了,老李家的后唐站起来了。

不过李存勖这人凭借异于常人的武功夺取了名义上的天下后,这哥们儿还真是一点都没改变,依然是一代武夫的作为,还是见天的就知道带着一群四肢发达的肌肉男四处惹事,不打仗就打猎,反正是嘛事刺圌激就干嘛事。

最后在公元926年,后唐的魏州兵变,李存勖派李嗣源去平变,结果李嗣源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而且带着平变的部队再加上叛变的部队回师就干掉了李存勖,这位能征惯战的哥们儿最后被手下的几个戏圌子干掉了,可以说下场也比较悲催。

大家注意啊,这才是历史上第一次黄袍加身,而且只是“才”第一次黄袍加身,说明这一点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事可不是赵匡胤首创的。

这个李嗣源被拥立为皇帝有点纠结,他深知当时的皇帝可还真不是一个好的职业,搞不好这就是全家灭族的事,但是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女婿石敬瑭挺身而出,自告奋勇以三百骑兵为先锋夺取了大梁,为他解决了最可怕的问题和后顾之忧,这个石敬瑭可以说以这次精彩的突袭正式亮相历史,但是很遗憾的是也就这一次精彩,剩下的事这个哥们儿实在是不负千古骂名的盛誉。

后唐公元932年,成功夺取皇位的后唐明宗李嗣源为了表彰女婿为他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把河东节度使这块肥缺给了石敬瑭,也算是对石敬瑭鼎力支持的回报吧。

这位石敬瑭发达后自称是汉朝石奋的后裔,实际上他爹叫臬捩鸡,这个名字不知道由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少数民圌族的姓氏,其次也不像是大族的姓,很像从事小偷小摸的世家。

石敬瑭之后的作为更加印证了这哥们儿确实人品很成问题,没想明白当初李嗣源是怎么看上他的,居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样的人。石敬瑭的事迹我会在“峨眉山篇”还有些记载,这里就简单在讲一下他的家世。

后唐成功上圌位的李嗣源挂了后,经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儿子李从珂又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造他的反,李从珂带兵公然反抗后唐闵帝,这个李从珂最早的时候就是因为英武出众才被李嗣源看中收为干儿子,之后也对李嗣源尽心尽力的,而且还在多年的征战中和石敬瑭结下了不错的关系,造圌反之初就邀请石敬瑭一起干,一起收拾后唐的闵帝(李嗣源的亲儿子)。

一方是貌似的朋友,一方是自己老婆的亲弟弟,而且后者还是名义上的君主,这个关系应该很好算,但是狡猾的石敬瑭最后的决定居然是坐山观虎斗,你们可这劲儿掐,我这搬个小板凳坐这看热闹。

最后,身经百战的李从珂干掉了年轻的后唐闵帝,要知道这可是石敬瑭的亲舅子,这件事本身已经使石敬瑭利益至上的性格一点点的暴露出来了。

上面只是一件事,经历五代动圌乱的石敬瑭深知自身势力的重要性,在李从珂当上皇帝后表面上表示服从他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开始在自己的地盘快马加鞭的扩充军备。虽然各地都是稳定的地方势力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惯例,但是你在地方不断的扩充实力,朝廷也不是傻圌子,而且李从珂也是节度使出身,当初也是这么干出来的,这事绝对是可忍孰不可忍,没多久两人就公然翻脸,后唐派兵准备一举荡平石敬瑭,石敬瑭自感可能不一定干的过后唐,在谋臣桑维翰的建议下决定借助契丹的力量来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

石敬瑭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特别让桑维翰起草表示自己向契丹称臣,并以父子相称,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北方诸州作为酬谢,这就是典型的卖国求荣的行为,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人而言,左右都是个死,还不如就此搏一把吧,设身处地的想下,貌似也没什么大错。

当时的契丹很给力,就在石敬瑭和后唐军苦战了两个多月相持不下的时候,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率领旌旗连绵五十余里的五万契丹骑兵长圌驱圌直圌入三千里,直抵晋阳城北虎北口,当日即与后唐军队沿汾河展开激战,杀死后唐步兵近万人,后唐军大败,看着眼熟吧,一千多年后的满人也是这样被吴三桂带进来的。

后唐军大败,当天晚上,满怀谢意的石敬瑭出晋阳北门会见耶律德光,两人握手言欢,相见恨晚。

不久,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扶立四十五岁的石敬瑭为“儿皇帝”,石敬瑭穿着耶律德光脱下的契丹皇袍在晋阳城东南的柳林营地筑坛举行了即位仪式,国号大晋,史称后晋,石敬瑭这孙子梦想成真了。


燕云十六州(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5)

燕云十六州的故事说来话长,我就先说下占领了这地儿的这个契丹民圌族吧,按说这也是老熟人了,早期五胡乱华那会显赫一时的鲜卑族的一支。

之后,因其残圌暴和愚蠢,在随着隋唐政圌权的兴起和稳定逐渐的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但是在朱温称帝的那一年,曾经是鲜卑族一支的契丹却逐步在中国的北方崛起,原因很简单,部落里出了个非常杰出的领袖: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在这位杰出的部落领袖领导下,没用几年就完成了对原本散乱的契丹游牧各部的整合,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稳定的政圌权。

在后唐期间,契丹族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已经占据由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幅员辽阔的广大地区,而且凭借着兵强马壮多次南侵,开始做起了他们祖辈未能完成的梦想。

不过,毕竟是过境迁了,雄心勃勃的阿保机南下的时候碰上了也是雄心勃勃的李克用(李存勖的老爹),两边谁都不白给,谁也没干过谁,经过几次交手后,两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决定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毕竟都是少数民圌族(李克用一家是沙陀人),都想当强盗,还能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赃。

经过协商,两个强盗一致决定共同对外,一起先合起伙来干掉土财主朱温再说,签约的时候因为双方都怀有貌似的仁义之心,不忍再次开战,所以把签约之地就改名叫“怀仁”,就是现在的怀仁县。

其实对于李克用而言这次签约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北方面对契丹的步步紧逼,南面还得对付朱温,两面作战确实有点吃不消。

李克用有自己的小算盘,计划着先收拾了朱温再解决阿保机的问题,但是这个阿保机也不是吃素的,也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是和李克用的争斗多年,也没占到多少便宜,也想观望观望。

所以这个“怀仁”更应该叫各怀鬼胎才对。

事情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个合约是各怀鬼胎、两面三刀,阿保机压根就没把这合约当回事,扭脸就和朱温联手一起对付李克用,在两方面的重重压力下,李克用步步溃败,直到挂了,不过临挂的时候给了自己儿子(猛人李存勖)一支箭,告诉儿子牢记这个仇恨:姓朱的和姓耶律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世仇!

李存勖不愧是个猛人,和他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让他恨上的话绝对是个悲剧。

老爹挂了后,年轻的李存勖面对困境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的坚守住了老爹留下已经不多的地盘,一点一点的恢复了元气,这个时间也没用多久,四年吧。

四年后,怀着满腔仇恨的李存勖带着全部家底:十万步兵,全是步兵,在幽州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精锐骑兵,不仅完成了李克用的遗愿,而且通过此役彻底消灭了契丹人南下的企图。

契丹人对于中原王朝的觊觎从此发生转变,原来是想征服,经过这一仗,明智的改成能抢多少就算多少了。

更可贵的是这场战役几乎是最后一次中原王朝以少胜多,而且是步兵在平原战胜骑兵的战例,要知道在冷兵器年代,步兵对抗骑兵简直就是游击队对抗坦圌克,更别说对手是彪悍的契丹骑兵,由此可见李存勖其人到底有多牛。

被李存勖干的找不到北的契丹人从此消停了很多,但是没多久,机会就再次降临了,石敬瑭这个龟儿子居然主动要求契丹进军,而且承诺胜利后割让北方各州。

这对于契丹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但是基于几年前的大败,心有余悸的契丹人很谨慎,单纯的契丹人实在搞不清这个石敬瑭到底是真龟儿子还是是个骗子,契丹人一直关注着石敬瑭方面的战事,直到他们看到石敬瑭确实扛不住的时候,而且确认了自己可以取胜的时候才公然进军,这个谨慎很聪明,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算是石敬瑭装孙子,契丹人也能一举连他一起收拾了。

契丹人一路高歌猛进,筋疲力尽的后唐军队大败。

龟儿子石敬瑭也在契丹人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皇帝,这个皇帝有点憋屈,中国历史上还真没有这么一个能背上千古骂名的皇帝,而且石敬瑭在当上皇帝后也很不顺心,见天的孝顺干爹契丹,还提心吊胆的担心国内这些骄兵悍将的不满,要是能采访下石敬瑭,我倒真想问问他是不是后悔,石敬瑭在成功登基后老老实实的按照合约割让了中国北部的燕云十六州,对契丹自称儿皇帝。

先介绍下这个燕云十六州吧,这一片地儿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

地理位置相当于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所谓的燕云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圌州(今河北涿圌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大家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就明白了,当时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这个十六州的地界其实就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分界线。

在此前,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数游牧民圌族不断的杀伐争战中,中原农耕文明因为稳定和定居习惯而屡受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圌族袭扰,为了保卫中原不受到来自于游牧民圌族的抢劫,中原人从最早战国时期的北方各国(秦国、赵国、燕国)就开始修建各自的防御长城,到了秦始皇统一后,中国干脆就把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成一片,彻底的划分了中原文明和游牧民圌族。

关于长城的价值在汉朝就曾经引发过争论,有人建议干脆废掉长城,让当时匈奴人放马过来打,这边的汉朝准备好真刀真枪的干一场,省的这没完没了的闹心。

关于这个争议有个很出名的结论:有长城我们可以依长城据守,而无长城,我们将四面为敌。

当然,这还是关系到游牧民圌族和农耕民圌族的区别,游牧民圌族一贯是来去如风,生来就是干这个的,但是农耕民圌族就不行,所以要真是没了长城,整个北方各地就会时刻都处在被游牧民圌族袭扰的境地,到底需要多少士兵才能防御,这个问题几乎没人能解释的通,所以说长城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起到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

中原政圌权自从把这长城修好了后,就形成了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而构建的防御体圌系,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城,才让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能抗击北方游牧民圌族骑兵部队,可以说建立了一道防御屏障。

而石敬瑭这孙子割让的这个幽云十六州恰好就处在这条重要的军事防御线上,其中幽、蓟等十二州位于河北北部,云、应、寰、朔四州位于山西北部,大家可以看看旅游地图,我们熟悉的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都在这一带,石敬瑭这孙子等于把关系到国家民圌族安危的长城全给了人家了。后果怎样大家都能想明白的。

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高兴得睡觉都能乐醒,干脆把幽州和云州分别立为辽国的南京和西京,也正是因为幽州在辽代的时候又叫燕京,所以也才有了燕云十六州这个称谓和今天的燕京啤酒。

契丹人占据了这地就等于整个北部边防从此就无险可守了,只要高兴,契丹人随时就能铁骑纵横,驰奔于中原苦心经营多年的的千里平原,哥们儿几个骑着快马从燕京出发,晚上就能在黄河边吃烤全羊。

这是个什么状态我估计大家想都能想明白,这就等于从今天起,所有黄河以北的村庄、城镇、农田都时时刻刻处在契丹人的威胁之中,没准哪天你睡得正香就被一群拿着马刀说着你听不懂的话的人叫醒,而且你的粮食、财物甚至漂亮媳妇瞬间都成了别人的了,你的家惨到连道篱笆都没了。

燕云十六州的故事说来话长,我就先说下占领了这地儿的这个契丹民圌族吧,按说这也是老熟人了,早期五胡乱华那会显赫一时的鲜卑族的一支。

之后,因其残圌暴和愚蠢,在随着隋唐政圌权的兴起和稳定逐渐的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但是在朱温称帝的那一年,曾经是鲜卑族一支的契丹却逐步在中国的北方崛起,原因很简单,部落里出了个非常杰出的领袖: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在这位杰出的部落领袖领导下,没用几年就完成了对原本散乱的契丹游牧各部的整合,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稳定的政圌权。

在后唐期间,契丹族在阿保机的带领下已经占据由中国北部和东北部幅员辽阔的广大地区,而且凭借着兵强马壮多次南侵,开始做起了他们祖辈未能完成的梦想。

不过,毕竟是过境迁了,雄心勃勃的阿保机南下的时候碰上了也是雄心勃勃的李克用(李存勖的老爹),两边谁都不白给,谁也没干过谁,经过几次交手后,两人面对这样的局面决定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毕竟都是少数民圌族(李克用一家是沙陀人),都想当强盗,还能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赃。

经过协商,两个强盗一致决定共同对外,一起先合起伙来干掉土财主朱温再说,签约的时候因为双方都怀有貌似的仁义之心,不忍再次开战,所以把签约之地就改名叫“怀仁”,就是现在的怀仁县。

其实对于李克用而言这次签约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北方面对契丹的步步紧逼,南面还得对付朱温,两面作战确实有点吃不消。

李克用有自己的小算盘,计划着先收拾了朱温再解决阿保机的问题,但是这个阿保机也不是吃素的,也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是和李克用的争斗多年,也没占到多少便宜,也想观望观望。

所以这个“怀仁”更应该叫各怀鬼胎才对。

事情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这个合约是各怀鬼胎、两面三刀,阿保机压根就没把这合约当回事,扭脸就和朱温联手一起对付李克用,在两方面的重重压力下,李克用步步溃败,直到挂了,不过临挂的时候给了自己儿子(猛人李存勖)一支箭,告诉儿子牢记这个仇恨:姓朱的和姓耶律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世仇!

李存勖不愧是个猛人,和他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让他恨上的话绝对是个悲剧。

老爹挂了后,年轻的李存勖面对困境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的坚守住了老爹留下已经不多的地盘,一点一点的恢复了元气,这个时间也没用多久,四年吧。

四年后,怀着满腔仇恨的李存勖带着全部家底:十万步兵,全是步兵,在幽州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精锐骑兵,不仅完成了李克用的遗愿,而且通过此役彻底消灭了契丹人南下的企图。

契丹人对于中原王朝的觊觎从此发生转变,原来是想征服,经过这一仗,明智的改成能抢多少就算多少了。

更可贵的是这场战役几乎是最后一次中原王朝以少胜多,而且是步兵在平原战胜骑兵的战例,要知道在冷兵器年代,步兵对抗骑兵简直就是游击队对抗坦圌克,更别说对手是彪悍的契丹骑兵,由此可见李存勖其人到底有多牛。

被李存勖干的找不到北的契丹人从此消停了很多,但是没多久,机会就再次降临了,石敬瑭这个龟儿子居然主动要求契丹进军,而且承诺胜利后割让北方各州。

这对于契丹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但是基于几年前的大败,心有余悸的契丹人很谨慎,单纯的契丹人实在搞不清这个石敬瑭到底是真龟儿子还是是个骗子,契丹人一直关注着石敬瑭方面的战事,直到他们看到石敬瑭确实扛不住的时候,而且确认了自己可以取胜的时候才公然进军,这个谨慎很聪明,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算是石敬瑭装孙子,契丹人也能一举连他一起收拾了。

契丹人一路高歌猛进,筋疲力尽的后唐军队大败。

龟儿子石敬瑭也在契丹人的帮助下顺利当上了皇帝,这个皇帝有点憋屈,中国历史上还真没有这么一个能背上千古骂名的皇帝,而且石敬瑭在当上皇帝后也很不顺心,见天的孝顺干爹契丹,还提心吊胆的担心国内这些骄兵悍将的不满,要是能采访下石敬瑭,我倒真想问问他是不是后悔,石敬瑭在成功登基后老老实实的按照合约割让了中国北部的燕云十六州,对契丹自称儿皇帝。

先介绍下这个燕云十六州吧,这一片地儿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

地理位置相当于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所谓的燕云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圌州(今河北涿圌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大家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就明白了,当时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这个十六州的地界其实就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分界线。

在此前,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数游牧民圌族不断的杀伐争战中,中原农耕文明因为稳定和定居习惯而屡受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圌族袭扰,为了保卫中原不受到来自于游牧民圌族的抢劫,中原人从最早战国时期的北方各国(秦国、赵国、燕国)就开始修建各自的防御长城,到了秦始皇统一后,中国干脆就把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成一片,彻底的划分了中原文明和游牧民圌族。

关于长城的价值在汉朝就曾经引发过争论,有人建议干脆废掉长城,让当时匈奴人放马过来打,这边的汉朝准备好真刀真枪的干一场,省的这没完没了的闹心。

关于这个争议有个很出名的结论:有长城我们可以依长城据守,而无长城,我们将四面为敌。

当然,这还是关系到游牧民圌族和农耕民圌族的区别,游牧民圌族一贯是来去如风,生来就是干这个的,但是农耕民圌族就不行,所以要真是没了长城,整个北方各地就会时刻都处在被游牧民圌族袭扰的境地,到底需要多少士兵才能防御,这个问题几乎没人能解释的通,所以说长城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起到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

中原政圌权自从把这长城修好了后,就形成了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而构建的防御体圌系,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城,才让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能抗击北方游牧民圌族骑兵部队,可以说建立了一道防御屏障。

而石敬瑭这孙子割让的这个幽云十六州恰好就处在这条重要的军事防御线上,其中幽、蓟等十二州位于河北北部,云、应、寰、朔四州位于山西北部,大家可以看看旅游地图,我们熟悉的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都在这一带,石敬瑭这孙子等于把关系到国家民圌族安危的长城全给了人家了。后果怎样大家都能想明白的。

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高兴得睡觉都能乐醒,干脆把幽州和云州分别立为辽国的南京和西京,也正是因为幽州在辽代的时候又叫燕京,所以也才有了燕云十六州这个称谓和今天的燕京啤酒。

契丹人占据了这地就等于整个北部边防从此就无险可守了,只要高兴,契丹人随时就能铁骑纵横,驰奔于中原苦心经营多年的的千里平原,哥们儿几个骑着快马从燕京出发,晚上就能在黄河边吃烤全羊。

这是个什么状态我估计大家想都能想明白,这就等于从今天起,所有黄河以北的村庄、城镇、农田都时时刻刻处在契丹人的威胁之中,没准哪天你睡得正香就被一群拿着马刀说着你听不懂的话的人叫醒,而且你的粮食、财物甚至漂亮媳妇瞬间都成了别人的了,你的家惨到连道篱笆都没了。

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还有个问题就重点说明一下,契丹人建立的辽政圌权并没有依据这样的有利地形收拾中原政圌权,这个便宜到让后来的金、元等政圌权捡走了,这可还真是不是契丹辽没这个心思,最最关键的还是契丹人一直对李存勖那一战记忆犹新,三十万骑马的契丹精锐,愣是没干过干站着、面对面和他们对掐的十万三晋好汉,谁都知道冷兵器时代这个骑兵队步兵的优势,三十万骑着马的愣是没干过十万站在地上的,这十万都是什么样的牛人啊!

这事让几代契丹人倍感恐惧,所以就从这一战之后,契丹人一直不敢深入,他们也不清楚中原会不会再冒出一个李存勖出来,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存勖、汉武帝、隋炀帝这些人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战成名而且让敌人数十年不敢小看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我们得认真的看待我们自己的历史,认真总结,任何事都有利必有弊。

不过最滑稽的事就是这么牛哄哄的李存勖居然还是被石敬瑭这孙子给整死了,唉!这还真是一个怪圈啊。有的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从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开始,之后的四百余年中,收复这地儿,重铸防线就成为每一个汉人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

之后的后汉、周、北宋一直都为这事纠结不已,直到明朝,终于出了一群战争天才,才算是把这事给了结了,这之前,这还真成了架在中原人头上的一把利刃,而且一挂就是好几百年,所以说,石敬瑭其人足可以凭此劣迹傲然立足于中国的史书。

石敬瑭在位六年,五十一岁时挂了,对于姓石的来说更悲催的是即位的侄儿石重贵在当了五年“孙子皇帝”后,就被南侵来去如风的的干爷爷契丹军队给掳往黄龙府,最后竟不知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被后世史家称为“出帝”。看来还真是自作孽啊。

历史的怪圈(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6)

很多时候把历史放大看,会发现其实历史很有趣,这点或许符合佛教的轮回理论,很多的历史事件说到底都是一个奇怪的怪圈,因果关系很难说得清楚,就如同前面讲到英勇无敌的李存勖和龟儿子石敬瑭、契丹人的因果怪圈一样(揍得契丹人满地找牙的李存勖居然被龟儿子石敬瑭做掉了,而反过来契丹人居然奴役了龟儿子石敬瑭)。

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让黄河以北的广大国土失去了屏障,黄河以北的民众在毫无安全感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想办法,组织起来抵抗是一种,当然,这个情况延续了很多年。

但是更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逃避,特别是大批世居中原的世家豪门,这些豪门有钱有势,为了家族的安全,大家开始集体向南方迁徙。

这种迁徙开始最开始只是民间的,也就是小规模的。小规模的迁徙归结于另一个怪圈,辽帝国虽然多次和中原王朝作战,而且几乎是每战必胜,从后晋开始一直到后汉、后周、北宋都是这样,除了中间被李存勖狠狠的揍了一顿外。虽说胜多负少,但是辽帝国还就是没敢趁胜深入和占领中原,但是有事没事的总来抢掠一番也确实让人头疼不已,中原地带实在是不堪袭扰之后,才有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全面迁徙。

不过辽帝国不敢深入也是纠结于当年的惨败,三十万精兵强将愣是没干过十万步兵,这事对于契丹人印象非常的深刻,以至于长达上百年的时间不敢深入,可见有的时候怪圈还真不止困扰着中原政圌权,少数民圌族建立的政圌权往往也很顾忌。

占领了地理优势的游牧民圌族辽帝国受到怪圈没敢深入,但是后来崛起的金国可就没什么顾忌了,更滑稽和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的北宋居然傻不拉几的还和金国联盟,准备趁火打劫的灭了辽国,把一向对收拾自己有顾虑而且和睦相处了近百年的邻居干掉后,换来个毫无顾虑的邻居来,没有远见的北宋也就是这样被再次占据优势地理位置而且六亲不认的金国顺手一路南下,姓完颜的明显没有姓耶律的客气和那么多顾虑,完颜们把艺术大师爷儿两带回去坐井观天了,政治方面其实这爷儿两也就这水平,完颜们很有政治幽默感。

要说之前只是民间的迁徙,到了北宋末年的时候可就是政圌府带头的全面溃败了,整个中原文明整体全面向南迁徙,要不说真正有力度的事必须是政圌府带头和政圌府出面来做才行,看看今天的地方格局就能明白,一个地方要是房地产不景气就把当地市政圌府搬过去,马上大酒店、大型娱乐场所、大型洗浴中心等等大额消费机构就都跟着过去了,娱乐消费过去了,地价就跟着提升了,自然这一块经济、就业等等各方面全就带动起来了,这才是这种政圌府行为带动经济发展和拉动消费最典型的证明。

宋朝期间的政圌府带头疯狂逃窜,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全面迁徙,也正是这样的迁徙溃逃才形成了过去的中国以北方为中心的大格局开始向南方转移,这不简单的只是政治的转移,还是一次文化的全面迁徙,虽然是被动的,但是中原一带成熟的文化带给当时南方的就不是一点半点的带动了,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等方面全面提升,整个中华文明的大发展也由过去的长安至洛阳、开封一线的一个中心转向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游牧、定居融合文化和以南京、上海为代表的南方士族文化的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转向了两个基本点,起码数量上是提升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貌似石敬瑭这孙子还鬼使神差的成就了中华文明转型的大功臣了,不管是北方的北京还南方的长三角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最早促进这事的大功臣居然是石敬瑭这孙子,这事还真是有点匪夷所思,不过细细想想还真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一个诡异的怪圈。

南方政治经济的腾飞不多说了,就咱们本篇的主体而言,整个中国南方地位的兴起和移民圌运动,在佛教界影响似乎就更大了,之前一直受到政圌府特别眷顾的五台山在这一期间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伴随着也是南方的普陀山、九华山道场的兴起,这也是这次割让带来的后果,所以说如果把单个历史事件放大到整个历史长河中去看,很多事情还真是说不清是好还是坏,就如同这个燕云十六州一样,放远了看还真说不了是好还是坏,这事还整的我很是有点费解。还真是凡事有所得有必有所失啊。

上面讲到的是石敬瑭这个神奇孙子造就的怪圈,其实历史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怪圈构成的,细细品味很有点搞笑的意思,我的结论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是谁能举出实例来反驳我。

我们把历史放大到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你看到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圈,十分的有趣,这个怪圈是五代时期最大的一个怪圈,而石敬瑭这孙子居然是五代时期历史三大怪圈(我自己总结的,分别是契丹和南唐骑步兵对战怪圈、燕云十六州引发的政治大转移、黄袍加身)中两个怪圈的始作俑者,不能不说这个孙子确实很神奇,能给历史留下这么多的争论,这厮也真的算是个人才了。

说完了五代时期三大怪圈中的两个,下面就说五代时期最后的一个怪圈,在我发现这个怪圈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这里面居然还有石敬瑭这孙子的影子,我真是越来越服气这个人了,这孙子要打游戏的话拿手必杀技绝对就应该是“五煞怪圈”,而且是boss级的通关大怪物。

五代时期的最后一个怪圈:黄袍加身。

之前已经说过第一次的黄袍加身是李嗣源,这回参与者就包括石敬瑭,这事在五代时期还真不是一回两回的,貌似成了一种武人当政的必然现象,既然这手好用,那么头脑简单的武人们就很自然的开始迅速学以致用。

后晋天福十二年,石敬瑭当初的大将刘知远被手下郭威等人忽悠的也在太原自立为帝,五代中的后汉建立,郭威等人因拥立之功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太保。

看到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干这事,这事干好了就加官进爵,升官发财,就算干得不好,及时的投靠对手也还能加官进爵,所以历朝历代的官员最爱干的就是这不费力还讨好的事,所谓从龙之臣和劝进之臣。

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二十九岁即位的汉隐帝刘承佑很聪明,及时的发现了这个五代时期遗留的弊病,总是一群武将动不动就拥立谁当皇帝,自己的这个皇位其实很不牢靠,没准哪天一个武将心血来圌潮就不好收场,聪明的刘承佑开始动手缩减地方势力和进行军队大换血,但是这个已经从唐朝就开始的默契制度从一开始革新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抵触,特别是那些军权在握的世袭将领们。面对反对,刘承佑暴露了年轻人都会犯的毛病,既然自己是皇帝,那对待敢于反对处理的很简单,一个字:“杀!”。

刘承佑先是以议事为名干掉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位自以为是的顾命大臣,同时通告召回出镇邺都的郭威,防止郭威作乱。同时,羁圌押了郭威在京城的左右家属,以防意外发生,谁承想这个郭威一听说刘承佑真动手了后,连家属都不要了,直接带兵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圌反了。

对于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年轻的刘承佑更不白给,你不是动手了吗,我给你来个更狠的,和你的家属们永别吧,二话不说,先干掉了郭威的所有家属后钦点兵马准备收拾这帮叛军,也试图通过此举证明一下皇帝的威严和震慑下其他的地方势力,以便于下一步的进一步整合。

郭威带兵来的很快,这边刘承佑一点也不示弱,亲自带兵出城迎战,两军在开封城外激战,结果比较悲催,后汉的皇家军队居然没干过叛军,而且年轻的皇帝刘承佑也因此下落不明了。

光杆儿郭威大胜,带着兵马进城由太后临朝听政。

胜利后的郭威也就在开封过了一个月的消停日子,据说当时契丹南犯,郭威奉命北上抗辽。但是军队走到澶州(今河南濮阳)时,将士们再一次撕裂黄旗,披在郭威身上,拥呼万岁,返回京都登上皇帝位,后周建立,这是又一次的黄袍加身。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只算是一个段落,光杆儿郭威建立了周朝,马上就面临无人继承皇位的尴尬(全家都让刘承佑给杀的干干净净),只能立干儿子柴荣为皇太子,这个光杆儿郭威没几年就挂了,历史上著名的灭佛的皇帝,“三武一宗”中的最后一位皇帝柴荣即位,史称:后周武帝。

在我正式讲到后周武帝之前说点题外话,后周武帝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不幸年仅39岁就挂了,即位的儿子很年轻,跟着柴荣一起打天下的好哥们儿、好朋友、好兄弟赵匡胤再一次在出兵抵抗契丹进犯的时候黄桥兵变,再一次黄袍加身,回兵杀了最信任自己的好兄弟的儿子,后周也挂了,历史上最!最!最怂!的王朝“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赵匡胤很聪明,吸取了前几次黄袍加身的经验,首先完善了后周武帝建立的直属中央管理的禁军制度,严格限制了各个地方发展军备,同时甭管是契丹来犯也好,收拾当时别的“十国”也好,基本上只要是带兵的活都是自己亲自上阵,很少让武将独立带兵控制军队,省的你们没走远就又批着黄袍回来了。

更为关键的决策是彻底打乱了部队将领和士兵的归属问题,经常整个军队管理管部大范围的换防,导致很多部队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谁是自己的领导,彻底杜绝形成嫡系部队的隐患

最后,国内混乱的局面收拾的差不多了,政圌权稳定了,这个赵匡胤还是不放心手下的将领们,又整出个“杯酒释兵权”,彻底一次性的解决了困扰了近一百年来的武人当政的局面,但是聪明的赵匡胤还是没能逃过历史的怪圈,把打天下的弟兄们都收拾了,结果被自己的亲弟弟在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用斧子给劈死了,一个字:该,绝对死得其所。

到这,五代时期的遗留怪圈算是基本解决了,但是遗憾的是解决这事的人也同样没能逃过这个怪圈。

解决了地方武装后的宋朝最后导致了各地方毫无抵抗力,后期崛起的金朝几乎是兵不血刃的一路打到了京城开封。

还有,整顿后的北宋,整个武将阶层在宋朝统一地位极其低下,见了同级别的文官都得请安,在宋朝当一个将军确实是件听丢人的事。

也因此,中华民圌族延续了几千年的尚武精神从此消亡,这种影响更长远,可以说是致命的怪圈。因为从这开始,直到千把年后,中国惨到最后连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半残疾都敢和我们叫板,而且居然打得我们毫无还手之力,这个祸根就源于“宋”,所以我管着朝代叫“怂”,大家这点必须谨记。


后周武宗上任三步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7)

后周世宗柴荣;也称为柴世宗,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郭园村)。

前面已经讲过了柴荣能够登上皇位还真是阴差阳错的,后周的皇帝郭威的一家老小被杀得干干净净,最后只能立了这位干儿子为皇太子,也就顺利的继承了后周的皇位。

这是命运上的幸圌运,但是任何的幸圌运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成功绝对没有偶然,在实际中,后周在郭威统圌治期间柴荣已经显示出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政治天赋,当然这些天赋在郭威在世时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但是套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柴世宗这些卓越的政治军事天赋在顺利登上皇位后彻彻底底的体现出来,柴荣用事实证明了他就是最最合适的后周继承人。

在历史上,很多的史书把宋朝的文化和政治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和成功的,而实际上周之后的宋朝所有政治框架和文化都是这位柴世宗构建的,这点和隋唐之间的关系基本一样,唐朝实际上就是隋朝政治、文化的延续,而宋朝也是后周的延续。

但是这里面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军事,姓赵的继承了柴世宗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体圌系,但是却因为背叛朋友的赵匡胤就得益于军队造圌反,所以对这点非常的忌讳,相比于其他的政治结构,后周的军事体圌系在宋朝被否定的继承了,这点就造成了周宋和隋唐之间继承关系的最大区别,也就造成了唐宋之间最大的区别,都是文化极其灿烂,但是在政治军事上却一个是威震于天下,一个是怂蛋于四海。

周武帝柴荣在刚继承了郭威的皇位后,面临到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明一下吧。

这姓郭的把一大片家业无偿的交给了姓柴的,姓柴的很高兴,那就点点家底吧,盘算下这个意外之财到底发了多少,仔细一盘算还真是有点纠结闹心。

先说留下的地盘外围,周边姓李的、姓刘的、姓钱的、姓孟的等等一竿子邻居个个都不怀好意的盯着自己,现在之所以这些邻居还没来咱家里抢东西,不是因为邻居们很善良,而是因为咱这一片家业太穷了,实在是没什么好抢的。

但是也就是这么点穷家破业还有是有人总惦记着,这就是北方的邻居,一个姓耶律的邻居,之所以他惦记这,没别的理由,就是因为他更穷。

这个姓耶律的邻居就经常来抢,而且是什么都抢,连破铜烂铁都抢,看来还真是没有最穷,只有更穷啊。

这就是姓柴的接手的家业。先不说别的什么,国家要发展,现在缺失最最关键的“钱!”后周很穷,穷没有偶然,绝对是必然的,这是个恶性循环,没钱就没人,没人就没军备,没军备就可能会被抢,被抢后就更穷,柴世宗刚继承的这片家业,唉!说实话吧,也就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这一片烂摊子要是换个别人也就混个几年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吧,但是年富力强的周世宗柴荣可不一样,即位后发现这是个烂摊子后并没有被打垮,反而是激发了勃勃雄心,决心遵照养父的遗愿,就在这一片近乎于废墟的地方干出一番大事业。

即位后的柴荣曾向左谏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

精究术数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

柴荣听后居然十分的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由此可见,这位柴世宗确实很有想法,但是在现实中他并没有按照这样的规划去运作,几乎把所有该干的事情都提前了,柴荣充分利用了在位的五年多的统圌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不仅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最为重要是构建了一个合理的管理体圌系和框架,这个框架让后世的继任者(姓赵的仆人兼家丁)获益匪浅,老赵家就仗着他打下的家底,苟圌延圌残圌喘的居然也折腾了几百年。

我曾经试图合上史书,闭着眼睛幻想着这样的一个纷乱的局面,要是这个迷局中是我,自认为聪明的我会怎么解?哪怕是我知道我该从哪下手也行,很失败的是自以为是的我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甚至连纸上谈兵都说不上,我睁开眼的时候很庆幸,幸好不是我,我还是看看柴世宗是怎么下手的吧。

自小的经历让柴世宗很了解民间疾苦,而后期的管理经验让他明白了一个很看似很简单的道理(通常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难以完成),作为政治还是那个最简单的主题:“施政已不扰民为主”。这话听着没啥,但干起来还真是难事。

作为一个政治管理者首先必须稳定你治圌下的民众吃饭和安居乐业的问题,别折腾大家就行,老百姓其实想法很简单,大家都愿意干活,只想安定,要是大家都觉得跟你混连这点都保障不了的话,你也就离挂差不远了(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地方政圌府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就是这个问题要想解决却还真是很难、很难。

上圌位后柴世宗除了发表了简单的获奖感言后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免诸道州府所欠去年夏秋租税”。

厉害吧!先把大家去年欠的钱免了,咱们从头开始大家好好干,跟着我混绝对差不了,简单理解这就是先解决了民间疾苦和陈年旧账,但是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是建立治圌下民众的公信力,也就是对政圌府的信任度。

柴世宗的画外音:大家任何时候都要相信政圌府。这句话和美国护照上的那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不管你身处何地,你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政圌府。

柴世宗通过这份诏书明确的告诉大家,只要愿意好好干就一定有前途,这事干得不是一般的魄力,因为你免了大家的税收就意味着你没钱了,政圌府没钱能干吗?我坚信一系列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所以说做这个决定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你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会有更多的麻烦等待解决。

先说第一步棋的效果吧,我觉得这第一步棋正是体现了柴世宗的高超的政治水平和悟性,先建立治圌下的信任,国家穷点就先省着点花。

也正是这个时候,邻居北汉姓刘的想趁着柴世宗刚即位的空档来讨个便宜,但是自己又觉得有点心虚,就拉这契丹这个行耶律的一起来了,都是穷鬼,能强一点是一点。

国圌难当头,以军事起家的柴荣召大臣商议欲亲征,时任宰相的冯道极力劝止,这位冯道大哥得先说明一下,这位堪称古往今来第一大政治老油条,别看五代期间皇帝换得勤,这位大哥的丞相位置一直很稳,也就是说甭管谁当皇帝,这老哥都是朝廷大员,这才是能人。

面对冯道的劝谏,柴荣反问,唐朝最初建立的时候李圌世圌民不也是亲自东征西讨的。

老油条冯道凭着劳苦功高也很不客气的问:“陛下得如太宗否?”

柴荣怒曰:“冯相何少也!”乃罢其相位,老油条回家了。

其实这也只是个借口,第一步棋走完了,貌似很漂亮,但是问题马上也紧跟着出来了,你免了大家的税赋,那你的钱从哪来,要知道你也不是财主,你也穷的叮当响。

柴世宗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严格控制开支,首先就从缩减政圌府公务员预算开始,政圌府必须大裁员,这工作肯定不好做,大家过的好好的,你说拿下就拿下,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抗,说不好没准把柴世宗拿下也不好说。既然这样,那就先把资格最老的拿下,剩下的也就自然好办些。

这是柴世宗的第二步棋,大规模裁员,控制政圌府成本。

前两步都整明白了,北汉那边联手契丹找便宜这事还等着解决哩,家里的事好处理,外面的可真不是说话就能解决的,军旅出身的柴世宗毅然决定亲征,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会刚解决了大部分公务员的待遇问题,不用说大家肯定怨圌声圌载圌道的,这个关节要是敢把军队交给别人肯定完蛋,他干爹当初就是打着抵抗契丹的旗号一举造圌反成功的,柴世宗很清楚这事的重要性。

决定亲征的柴世宗在出征前亲自给军队做了战前动员会:“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山压卵耳!”。

而后,放下皇帝架子,亲自率军兼程速进,不畏矢石冒死督战,劲头直追五代第一猛人李存勖(话说回来不拼命都不行,你败了就等于亡圌国灭种,人家败了顶多也就是少抢点东西),在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后周军大胜,来讨便宜的北汉的刘崇军和契丹全军退却。

和之前的政治斗争相比这可还真是真刀真枪的战场,这件事上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对付,我觉得这事相比于之前的决策,这活应该是难度最大的,但也就是这最大难度的事一举奠定了柴世宗在后周完完全全的领导权和绝对话语权,这第三步棋可以说走的既惊险又最具价值。

有志不在年高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8)

关于这场战役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反正最后的胜利完全取决于柴世宗的个人坚毅和果决,在战争初期各路部队基本上都是一战即溃,要不是柴荣亲自挂帅的 ​


能者无所不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09)

柴世宗在通过一系列手段整顿了政治管理后,正式颁行了国家重要管理文件:《大周刑统》。

不过,这事可不是一直等着各项筹备都到位了后才开始运作的,柴世宗最大的优点就是同时能做好多事,我算了下,好像他还真是什么事都没耽误,就说这个《大周刑统》吧,我查阅了很多的史料,都不能给出他着手办这事的时间和相关诏书。所以,这事只能理解为他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这里面更大的难度是好像什么事都是经过他的亲自过问,而且亲自督办,可见这人在工作上还真是玩命啊。

柴世宗颁布《大周刑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严格立法、依法治国,政治天赋与生俱来的柴世宗深知“法统国之根本”的道理,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国的老祖圌宗早就告诉了我们法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可不是谁会总结个十六字真言这么简单,最关键的在于执行,你手下全是贪圌官,你的所谓民选人民代表全是不知道怎么选出来的东西,而且还都是政治的既得利益者,你就算有千条万条的法律,制定的事无巨细全有规定,但是最核心的是你凭什么让你的国民相信你?相信那些天天吃海参鲍鱼、喝茅台、养小三的执法者吗?

我个人觉得柴世宗的政治眼光很值得后世学习研究:

首先建立国民信任,让国民相信国家,相信政圌府;

其次整顿吏治,让国民看到政圌府管理的决心,精简实干的管理团队保障措施的实施;

再次认真提高国民待遇,急民所急,为民所想,一切以人为本;

最后才制定严格法典,有了精良的管理团队再加上国民的高度信任才能强国,才能富民,也才能平天下。

先给柴世宗喊个好:好!

再说下这个法典的重要性,被我国很多史官称颂不已的《宋刑统》就是在柴世宗颁布的《大周刑统》基础上加以改进的,谁都知道改进容易还是创建容易,还是那句话,所谓文化灿烂的大宋其实就是柴世宗打下的底子,赵匡胤窃取了对他倍加信任的好朋友、好兄弟柴世宗的成果,而且很愚蠢的没学好,还把最最关键的国家军事体圌系给整的四不像,这也是影响了整个中华民圌族发展的最大败笔。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柴世宗和赵匡胤,明显柴世宗要高瞻远瞩很多,赵匡胤明显短视,只想到当前解决武官造圌反的问题,完全没想到失去军事保障后国家安危的百年大计。

内部梳理的差不多了后,柴世宗再次把军事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既然邻居们都不怀好意的,之前是因为我穷没人来惹我,但是现在我手里有了三瓜两枣的,我就别光等着你们来骚扰我了,我先打你们,最好的防守永远都是主动进攻。

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柴世宗领衔的后周大破西川军,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农历11月,后周军最后攻克凤州,收复四州之地。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下诏亲征南唐,取滁、扬、秦、光、舒、蕲六州。后因雨季来临,留李重进军围攻寿州,农历5月班师回京。

同年农历5月,征集工匠“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绝唐兵。”

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农历2月,柴世宗再次亲征南唐,攻破南唐援军紫金山寨,克寿州。此举消灭唐军四万人,获船舰数百艘,钱帛器械无数,车驾发下蔡还京。

同年农历11月,再次亲率诸军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败唐军于涡。遂鼓行而东,沿淮城栅,所至皆下。泗州守将以城降,世宗亲率水陆大军东下,得敌舰船三百余艘,加之周军数百艘舰船,水陆俱奔,所向皆捷,连降濠州、涟水、亳州。

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农历1月,世宗亲攻楚州,农历2月,车驾发楚州南巡,破扬州,继续扩大战果。农历3月,幸泰州、广陵、迎銮江口,大败敌军。

几次大战下来后当时的南唐主李璟彻底怂了,先给钱“献贡品,岁输贡物十万”,再割地“被迫谴人献四州之地,画江为界”,只求你别来打我了。同时为了表示诚意,南唐还去了皇帝称号,只称为“江南国主”,使用后周的年号,政治地位也表示臣服。

柴世宗通过这几次对南唐的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而且还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这件事也证明了很多时候,战争只是为了更好的获取资源和财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富有。

与南唐的战役使后周的疆土一直延伸到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得州十四,县六十”。战果斐然,颇有点当今世界强国老美的感觉,后周人民很幸福。

之所以没一鼓作气的干脆干掉后唐,还是因为自己的后方不稳定,捞到最大好处就先缓缓,毕竟后面还蹲着如圌狼圌似圌虎的两邻居哩。

上面讲到的只是对南方的战役,相比这些战役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威胁着后周的是北方一帮姓耶律的,这帮子不管你穷也好富也好,就一个道理,没事就来抢你家东西,而且这帮穷人都很彪悍,都是以抢劫为终身职业的职业抢匪,现在这帮子抢匪还网罗了北汉这样帮凶,更加的气势汹汹了,这才是后周柴世宗最大的挑战。

要说原来对付这帮抢匪我家还有到篱笆能挡挡,缓冲一下,但是上一任地主不争气的石敬瑭这穷鬼孙子把篱笆卖了,现在好,我家连轧篱笆的地儿都找不到,只能等着抢匪门骑着快马见天的来抢,这事还真大圌爷的憋火,相比之后的地主老赵家而言,柴世宗可不是个怂人,还是那句话,别光等着你来打我,这回我去打你啦,孙子!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农历4月,柴世宗再次亲率诸军北伐契丹,主动拉开了与契丹人的战争,这回是我带着军队就来揍你了。

此时的后周军队再也不是当初的后周军队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军人们按照先前“先易后难”的战略规划,经过南唐、后蜀等国的历次战争已经完成了大战的热身赛,这会个个士气高昂,就等着建功立业了。

如圌狼圌似圌虎的后周军队在柴世宗的亲自带领下用时四十二天,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这一方面是后周的声势浩大,军力强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这些州的将领基本都是汉人,也就是最早的汉圌奸部队,契丹人很狡猾,把汉圌奸部队都放在前面,要真是打起来你们先掐,我的嫡系在后面等着你们掐累了在去捡个现成的。

同时,契丹人也完全没想到之前一直软弱挨打的后周居然能主动出来打我,那听说地主组织人马来打强盗的啊,这个很不符合常理啊,姓耶律的丝毫就没有准备,还没缓过神来的功夫已经丢失了大片领土。一路高歌猛进的柴世宗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一鼓作气的全面收复我们的燕云十六州,却不幸遇疾而返。

这场由北周主动发起的战役是自从石敬瑭这孙子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后,中华文明对抗北方少数民圌族政圌权最大的一场胜利,之后的怂人老赵家一场都没赢,这点也充分说明了柴世宗的天赋和能力。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只要是重要的战役都是柴世宗亲自领衔,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历经五代动圌乱的柴世宗始终都没敢放弃对军队的实际掌控,这军队还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靠谱。

同时,这人再有能力他还是人,是人就一定是精力有限的,柴世宗无所不能,但是耗费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最后一次与契丹人的战役可以说灯尽油枯,征途中就染病圌不圌起,回来没多久就彻底不灵了。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农历6月19日柴世宗驾崩,英年早逝,终年三十九岁。

柴世宗英明神武一生,最后关头却犯了认人不淑的重大错误,遗命自认为的死党、好兄弟、好朋友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殿前都俭点,掌管后周军事,我这一家子人就都交给你了啊。

政治方面由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三人并相,互相牵制执掌朝政。

结果就不说了,还是被最信任的人背后捅了刀子,不过下黑手的人也没什么好下场,被自己最信任的亲兄弟用斧子给劈死了,这还真是恶有恶报啊。

至此,五代的最后一个怪圈居然一个又一个的画到最后。


以人为本(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0)

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的后周柴世宗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按这个评论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不过从我个人看应该远不止于此,柴世宗的所作所为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五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完整高效的政治体圌系,这个体圌系不仅体现在政治管理上,同时还涉及到律法、军事、财政、农业发展等等各个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里面任何一件事都够一个好皇帝干好些年的,但是柴世宗只用了五年就都给干的差不多了,只能说明还真是名符其实的强人。

可能有人说我的这个思路和论断过于偏激或是不切合实际,但实际结果我们仔细的看看就明白了,阴谋夺取柴家皇位的赵匡胤能在史书中描述的中原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仅用了20圌年便完成统一,这个才真是千古奇谈。

关于这点,很多史书家都在强调这是赵匡胤的英明决断,要是我说这种说法纯属扯淡,相比柴世宗接手的烂摊子而言,赵匡胤窃取的后周面临的情况本身就天差地别,柴世宗当时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政治上一团混乱,军事上更是一团乱麻,之所以能勉强维持局面居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太穷。

也正是柴世宗经过五年的苦心经营才有了后周后期的强盛,后周当时吏治清明,民富国强,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这就是赵匡胤窃取的后周,更为关键的是当初的邻居们已经不再是之前的虎视眈眈,而都是战战兢兢,南方彻底臣服,唯一比较强悍的北汉和契丹也被柴世宗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短时间内也不敢叫板,这也才有了赵匡胤游刃有余的想对付谁就能对付谁,剩下都只能观望而不敢叫板。

可以预见,要不是柴世宗英年早逝,中国的历史会再次改写,起码不会出现象宋朝这样怂蛋的王朝,自信、勇武必将一如既往的成为中华民圌族的性格和脊梁,民圌族也不可能在之后的千年历史上被屡次刻上被外族侵略和凌辱的印记。

不管怎么改写历史,谁都不能否认以兵变方式夺取政圌权的赵匡胤,其实只不过延续了柴世宗的统一进程,延续了后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其中特别是宋朝对待商业的态度、优遇文人的政策,均与这位商人出身、勤勉务实的柴世宗有着直接关系。

柴世宗虽然未能实现他自己规划中的为君30年、扫平天下的愿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经决定了他必将成为结束中唐以来200多年割据动荡的决定性人物。

面对历史,后世的人们往往会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似乎开创了灿烂文化的怂人世家:老赵家更被人关注,同时也会更关注在宋朝期间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人物和民圌族英雄,但是大家会忽略很多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宋朝为什么会屡屡涌现出抵抗外族凌辱的民圌族英雄?为什么这些英雄人物最后都以悲剧结束?历史的根源在哪?为什么之前的我们的英雄都是扬名异域的好汉?都是征服者?而之后却都成了抵抗的英雄?这才是最最核心的问题。

第一个疑问很好解释,因为我们总被人欺负,不然我们涌现出的绝不是这样保家卫国的民圌族英雄,而都是战争强人甚至战争狂人,都是扬威海外、征服异域的班超、汪直、李靖、卫青……可自从宋朝之后,为什么我们总是被人欺负?这个问题就更好解释了,可能不好听但是很现实,因为我们“怂!”谁想欺负我们谁就能欺负我们,话糙理不糙吧。

关于第二个疑问更好回答,捍卫四川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于介;怒发冲冠的岳飞;甚至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最后的下场大家都知道,根源在哪?其实很简单,就是姓赵的怂,怂到自己都没信心,连自己内部出现个把强人自己都不敢接受,必须按住,否则极有可能收拾不住,因为他们的老祖圌宗就是这么上台的,代代相处的忌讳。

这种最高统圌治者的统圌治信心极度缺失影响了整个政圌权的外交和内部管理。内部就不多说了,不能有任何的强人涌现出来,都必须剿杀于萌芽,哪怕这个强人绝对的忠诚也不行。外交方面就更差劲了,总所周知在面对国际争端时,很多时候必须用实力和战争说话,如果面对这些危机国家安危的情况还是不敢与应战的话你就只能等着挨打,怂朝的英雄们很失败,因为他们的老板太怂,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运气太差。

最后的疑问就不用我说了,继承了后周政治的赵匡胤学到了皮毛,同时自己就是依靠武力成功篡位,更是忌讳再有人学自己,必须严格打圌压武将,武将注定在宋朝不被重视,军队将领不被重视的话,谁会帮你玩命。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靠着什么自吹自擂的什么太祖长拳、太祖二棍就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柴世宗就没留下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人家留下了一整套治国、平天下的套路和团队。

柴世宗施政策略最核心的我认为还是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且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原则,很多事情柴世宗都会亲力亲为,给百官、给国民做出表率,不会虚伪的说些“官员收入完全公开不现实”这样的政务混圌蛋话来。

面对国家经济困难,柴世宗最先做到的就是:

“朕之常膳今后减半,余人依旧。”

从我做起就开始节食,你们看着办吧。人家面对困境首先想到的是节约政务消费,先自己节流再开人民的源,在国家极度困难的时期也严令罢黜了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并且严令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

我觉得就这一点,就很多政圌权难以做到,一般的做法都是增加税收,加强政圌府征收力度等等,特别是有的政圌权为了盘剥民众还专门巧立名目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发改委”,不断的通过所谓的政策调控加大对国民的剥削。

柴世宗节流的同时大力度的鼓励开荒,将大批因战乱导致的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颁发均田图、均定赋税。

当然,最重要的是贯彻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点,冒着被儒家学子们青史骂名的危险,率先取消了历代享受优待的曲阜孔氏的特圌权,这件事可还真不是一般君主敢干的。

在经济复苏,国家逐渐恢复元气的同时,后周开始出现繁荣的城市文化,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最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开封”。

这件事还真的重点强调一下,开封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既然是大都市就必然引发众多的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疯狂增长,很快,开封城内就出现了地产紧张问题,民众房屋因不断增长的人口而扩建的过于密集,大致的样子大家可以参考现在的各大城市的都市村庄建筑群,有限的地域明显不够民宅使用,居民民宅就开始无限制的往外扩,后周缺少城圌管和强圌拆队,这事很头疼。

开封城乱占乱建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都捡最合适的地方建房,这样好租也好卖,道路被占用、设施不能保障等等问题随之而来,而且严重的致使车马都无法正常通行。

柴世宗面对开封城的现状,没有想利用这样的机会大力发展地产业,借助地产商一起赚民众的钱,而且想方设法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首先将开封城内历史自发形成的坟地全部迁出重新安葬,这个举措在当时遭到了大规模的反抗,但是柴世宗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死人必须得给活人挪地方,而且告诫身边的官员,只要是利于国家发展的事,哪怕是得罪人的事也得有人来干,既然大家都不敢干,那就我亲自来干。

迁出坟地后下令开始国家出资就地营建新村,先使居者有其屋后才下令将城内违章建筑全部拆毁。

大家自己看吧,柴世宗是怎么管理房地产业的。

当然以上的都是些小事,之所以说出来就是为了重点说明柴世宗的施政原则,而且是非常认真的解决实际问题,柴世宗的办法和政策基本没有浮夸和不契合实际的,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看到的举措基本都是实效和立竿见影的,包括面对国家赋税紧张、财政紧缩甚至制钱的原材料都严重缺失等等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伴随着柴世宗一起名扬青史的重大史实:灭佛。

用柴世宗自己的话讲:

“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


灭佛?肃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1)

其实在五代期间,也就是在柴世宗即位之前的几个朝代,多多少少对佛教的发展都做了些限制的政策,但是由于政圌权维系时间短暂,再加上不断的战乱和割据基本都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后周政圌权的建立也是在这样一个民圌不圌聊圌生的困境下完成的。

作为后周的开国君主郭威并没有多少的政治作为,柴世宗接手的依然是个烂到不能再烂的摊子了,这点前面已经讲过了,国家甚至连制造流通钱币的原材料的“铜”都严重匮乏,可见已经穷到什么地步了。

同时,虽然之前的朝代都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控制,但整体上还都依循着唐朝中后期的制度,也就是在国家的大政策下还是崇佛或是延续了唐朝后期对和尚们的优惠政策。

有了优惠政策的保障,再加上当时国内战乱的大环境(各个政圌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圌治无一例外的加重治圌下的赋税,收刮民圌脂圌民圌膏的手段花样翻新,徭役、兵役、赋税都成了当时国民无法逃避的灾难),既然和尚们能享有特圌权,很多人自然都选择“出家”,或者怎么着也得把这家族财产和寺庙的寺产搭上关系,貌似这条路才是为生之道,活下去!就是为了这么个简单的目的,和尚成了最流行的职业,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顺利活下来的和尚在生存得到了保障后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先再整理一下当时的大环境,唐朝后期虽然对佛教采取宽容政策,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还一直是在控制:和尚白吃白喝的营业执照,这个东西必须是国家颁发的,必须盖有政圌府机构的公章才算是有效,这点的控制还算是基本到位。

但是,在五代期间管理这事的政圌府就没一个定型,见天的换来换去的,很多聪明和尚马上发现了这里面的漏洞,大批的和尚开始私自开度,营业执照也很好搞,只要联系到专门制作这东西的机构就行,实在不行随便拿个手机都能接到这方面的海量短信广告,简单易行,上手很快。

聪明的和尚们为了保险起见,基本都不印制本朝的度牒,都印成唐朝或是上一个朝代的,本朝肯定是清查力度比较大,而且不好仿制,但是前朝的东西一般都说不好了,谁知道真的假的,抓圌住的话直接说:老圌子在唐朝末年就已经是和尚了,档案就算有也早就因为战乱而损毁了。

这个在当时很好糊弄,于是乎,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寺庙都陆续开发了这项大有前途的新项目,时间短、利润高、见效快的好项目一贯都是极易被推广和接受的。

制作假证照的市场是一片大好,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有市场就一定有竞争,这是自然规律,和尚们也是,市场上这么多人拿着钱找寺院剃度,去哪家好呢?哪家这个假证更像真的呢?哪家的靠山更大更安全呢?哪家出事了会有人罩呢?哪家既便宜服务又好呢?

带着这些疑问,市场上很多买家都抱着货比三家的态度反复调查,无外乎看看规模、了解下背景和后台等等,再了解下发展历程,再咨询下已入住业主物业服务水平等等。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和尚们被迫开始反复创新,力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获取市场的认同。

首先就得解决面子问题,这个售楼部一定得整的富丽堂皇的,有了这样的场面就能镇住更多的人,就能忽悠更多的钱,寺院反正有的是地,和尚们就把最大的一笔开销放到了寺院门面的修建上,这个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修建寺院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大殿的佛像,这个很关键,只要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形象就一定能唬住人。

这方面一定得不断的赶超别人!必须创新!想不到创新的办法就给我整大!

以前都修5米的,现在市场环境变了,必须修15米才能镇住人。

什么?别的县已经有寺院修15米的了,那就再加10米,必须高,必须大,只管盖。

不仅扩大了寺院建筑还扩大了菩萨金身的塑造,为了彰显佛像的视觉冲击力,聪明的和尚们大量的使用金属材料来完成雕塑,以前用十斤,现在用一百斤,更有甚者干脆直接用金属铸造,雕塑市场的需求马上被瞬间放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原材料“铜”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反正和尚们有钱,升就升吧,咱买的起。

再说,各个寺院的佛像绝对是衡量一个寺院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个整的不好的话,那些财主一准儿觉得没前途,不靠谱,都去别的寺院剃度了咱们怎么挣钱,各个寺院都比着修金身,比着扩大规模。

这事整到最后就不简单的只是铜价飙升的问题了,简直就是市场严重缺货,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吊诡的是,和尚们居然和柴世宗一样,绕世界的找铜,两个抱着共同目的的团伙碰到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可以肯定也是一样的,必须有一个倒下。

这边柴世宗满世界找不到制钱的材料,苦恼不堪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原来流通的原材料都是被和尚们买走了,柴世宗很高兴,原来市场上并不是没货啊,并不是传说中的紧缺,既然是和尚们有,那你们就全捐出来吧。

柴世宗的这个想法自然遭到和尚们的集体抵制。

这哪和哪啊!你缺钱是你的事!凭什么问我们要钱啊!要知道我们当年混的时候你还是小玩闹哩!向拿我们佛开刀,你脑子进水了吧。和尚们连理都懒得理他,很有大牌气势。

虽然很有谱,但是却出现了另外一个变数,在一来二去的折腾沟通中,柴世宗发现了一个更为传奇的现象,大家都是饿的面黄肌瘦的,为什么和尚们个个都是油光满面的,而且换了一拨又一拨都是很有精神头的,和尚们很滋润啊。

柴世宗很诧异,这事必须整明白,必须整清楚,在柴世宗的严密调查下,意外的再次发现原来还不仅是铜的问题,合着国家并不是没钱没地,而是大部分肥地都是属于寺院的,甭管别人怎么样,和尚们生活都过的都很好,更可恨的是居然给寺院打工的佃户明显还多于给我圌干活的,这事整的有点大了。

有句套话说得好:柴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很生气的柴世宗决定好好的收拾你们,下诏灭佛,具体内容分三个环节:

“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

“今后不得创造寺院兰若”;

“禁私变僧尼”。

这三项是我总结和节选的,我认为柴世宗虽然很生气,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他还是很有克制力的,因为从这三项措施来看我认为柴世宗根本就不是灭佛,而是以官方的名义整顿佛教,所以柴世宗的措施应该是对佛教发展有益而无害的。

首先第一条就先规定了之前有过朝廷正式颁发营业执照的经营机构一切照旧,只是没有国家正式颁发营业执照的关门停业整顿,就这一条就能看出并不是全面禁止和剿灭,绝对应该定义成一种规范市场的政圌府行为。

其次从今儿开始别在新建了,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就行了,再多的话国家受不了,而且对你们也没什么好处,前几个“武宗”们给你们收拾的结果你们应该也都听老和尚们讲过,差不多就行了。

严令不许随便创建寺院或兰若,敢于顶风作案的僧尼也好,官员也好,一律课以严刑;至于那些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民间的佛像、铜器反正也用不上,想拜佛的你们就去正经寺院吧,这些还是都交给官圌府吧,限五十日内就近交由官圌府,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

最后一条更说明问题,不许私自剃度,也就是严禁私自出家,这个新项目虽然有市场、有钱赚,但是这可都是钻国家的空子,这个不合法,我现在不用这事说你们的不是已经就算是给菩萨面子了,都给我老老实实的,这活必须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办理,必须有严格的出家条件,不能谁不谁的拿钱就行,而且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这白吃白喝营业执照都是吃的国家的,从今儿起这让不让你白吃白喝这事也得国家说了算。

结果:当年废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还俗僧尼多达六万一千二百人。

这个结果很说明问题,首先算一下啊,非法营运的这三万多的寺院,按照一个寺院1尊佛的话也就是3万多尊佛,一尊佛用铜50斤的话就整出150万斤铜,一个铜钱也就用2钱铜,大家算下能造多少流通货币。

这是只是解决了简单的钱币问题,再次一家寺院拥有土地按十亩算也有三十多万亩肥田出来,还不闲着,这不还多出六万来壮劳力吗,这就干活去吧,别雇什么佃户了,就你们干吧,不白干,干好了政圌府给奖励,当然既然种地就得交税,饶不了你们这帮吃白饭的,对国家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举数的的好事。

前面说的整顿可不是全部,针对的只是造成市场混乱的中小型私自建造的寺院,而对于国家正式颁布营业执照的正规寺院还都是保留的,可以说柴世宗这次灭佛无论是本质上还是效果上都是一次佛教从业人员大整顿。

说实话,佛教也正是经过了这次整顿后,整个佛教市场算是彻底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从柴世宗开始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佛教疯狂发展影响政局的情况,也再没发生过必须由政圌府出面下狠手收拾和尚们的事件,而且最关键的是和尚们也通过这次整顿貌似学习到如何圌在政圌府优惠政策下好好发展,而不是威胁给予他们种种好处的政圌府了,政圌府、和尚、信徒们都终于在历经几次灭佛中找到了一个和谐相处的办法,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柴世宗应该是佛教的大功臣,和尚们应该立个金身给他才对,不然就只能说明和尚们忘本。

柴世宗的整顿还有一个结果更能说明问题,在柴世宗整顿之前,佛教的发展可以说门派繁多,说法各异,但是经过这一次整顿,很多流派消失了,或者说后继乏人了。

所有宗派中的“禅宗”却异军突起,一举成为了中国佛教流派中最重要的领袖级宗派,而且其后更分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派。

这些还真的感谢禅宗历史上著名的百丈怀海禅师,也正是他预先制定了一套《百丈清规》。

清规中除僧人立守戒律外,还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道场以无事为兴旺”的真正的自给自足的佛教理念。

看到了吧,这才是禅宗成为本次整顿最大获益者的根本原因,人家从来就不提倡白吃白喝,人家一直都是自力更生,从禅宗的发展和壮大更能说明柴世宗的灭佛本质。


“房地产最重要是位置”绝对是个经典(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2)

关于柴世宗这次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佛教自己的历史记载中说到过佛教的两大重要支派(南传佛教、西传佛教)均受到受到严重打击,此后再也不复之前的兴旺局面。

同时,中国佛教的大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也在所谓的“三武一宗”运动中毁灭,可谓损失惨重。

而五台山因为特殊的地位首当其冲,据说在柴世宗的灭佛运动中光五台山的寺院就损失十之八圌九,僧尼基本上逃亡殆尽。

关于以上记载我认为纯属扯淡,柴世宗灭佛的第一条就是只要是政圌府敕额的寺院一律维持原状,而五台山自古就受到政圌府的特别关注,基本上五台山的主要寺院都是敕额建立的,所以柴世宗灭佛可以说受到冲击最小的绝对就是五台山,同时还很有可能是受益者,因为也正是经过柴世宗的灭佛后,五台山的汉传佛教净化了队伍,禅宗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点对于五台山的发展应该还是有益的,具体原因我后面会专门讲到。

不过虽然五台山受到冲击很小,但整个中国的佛教界确实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之前兴旺发展的局面基本上只能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缅怀了,佛教和儒家思想、道教的激烈竞争也基本消停了。

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五台山最现实的情况应该是布施少了,首先最大的雇主、财主、冤大头:“政圌府”是不给钱花了,其次既然政圌府的专项资金不再注入了,民间闲散资金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五台山佛教整体归于沉寂,旅游、拜佛等相关产业都受到市场萎圌缩的影响。

五台山的和尚们,首先是那些势利的和尚开始慢慢的自然流失,又熬了一段时间,情况依然不见好转,更多的和尚看不到前景和利润也都慢慢的找别的生财之道了,这才是这一阶段五台山的真实写照,但是从另一方面理解,这难道不是对五台山佛教团队的一次净化吗?这个时候能留下的一定都是最虔诚的,也是我们应该敬佩的,他们才真正称得上五台山佛教的顶梁柱。

也算是苦尽甘来吧,柴世宗之后的赵匡胤居然一反后周灭佛政策,转而对佛教进行扶持和保护,具体原因不详,反正是很怂的宋朝再次全体敬佛。

皇帝们的再次崇佛自然还是五台山首当其冲,五台山佛教又从萧条转向了新的兴盛时期。

《清凉山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宋太宗下诏:“五台深林大谷,禅侣幽栖,尽蠲税赋”,“每岁度僧50人,令事清修”。同时,并敕中使将金泥书经一藏送至五台山菩萨院供养。

诏书中能看出北宋王朝对五台山的重视,同时还能看出五台山当时的大致情况,所谓禅侣幽栖我理解为此时的五台山应该就是一个纯粹的高僧修炼之地,同时规定每年允许度僧50人也说明五台山当时的和尚并不是很少,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条,“令事清修”;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我的理解很简单,这时不管是五台山的僧人还是政圌府都对五台山有个基本的认同,五台山就应该是个纯粹的清修之地,就应该是个真正的佛教道场,在这待着的就必须好好的清修,少整些乱七八糟的事。

同时,北宋一朝对于五台山的重视还能在很多的史料中看到些许片段:

《佛祖统纪》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正月,“重修五台十寺。十寺者,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并令内侍张廷训往五台山造金铜文殊菩萨像,供奉于真容院。

《清凉山志》: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遣使蔡廷玉等到台山建寺,“敕河东路有司运给”。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八月,寺建成,赐额“太平兴国寺”。

《宋会要辑稿》: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五台诸寺院,今后每至承天节依例更不试经,特许剃度行者50人,内20人与真容院,余以等第轮次均分诸院”。

《广清凉传》: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特赐内库钱一万贯再加修葺”。“自是,层楼广殿,飞阁长廊,云日相辉,金碧交映,庄严崇奉,邈越前代矣。”

以上都是关于五台山发展的史料片段,之所以一一列举出来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相比之前的疯狂发展这个时候的五台山倒更像是个沉稳的大师,政圌府的专项资金流向清晰明确,同时在得到支持后的五台山和尚们依然坚守了自我控制的把握,再没有看到和尚大规模发展的所谓盛世。

《广清凉传》载,宋时全山有寺70余所,僧尼五千多人,这样的香火绝对算是十分旺圌盛,但是说实话远没达到历史最高峰。要是按照这样的发展延续下去的话五台山或许会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但是历史给了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房地产经营课,只要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房地产第一重要的是位置,第二还是位置,第三也是位置,五台山佛教地产的发展正好印证了这个道理。

我先给大家讲下当时五台山房地产的位置和大环境吧。

在北宋初年,宋和辽基本能相安无事,但是在辽的后方出现了更生猛的政圌权:“金”。

辽政圌府虽说是契丹人建立的,但是契丹人在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后大举内迁,境内似乎也没有明确的歧视政策,在辽国境内,契丹人和汉人混居,而且貌似相安无事。

历史证明我们的汉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同化,甭管什么民圌族、文化,只要到了我们这,用不了多少年就基本接受汉文化和完全的转变,这也是我们汉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之一。

契丹人内迁后的结果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强悍的游牧民圌族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基本变成了汉文化统圌治的中国。文化上对汉文化全盘接受,思想也一样,甚至军事都一样,而在这时北方的“金”一帮子姓完颜的崛起了。

说实话,这帮姓完颜的相比当时的辽国而言,他们更像最早的契丹人,汉化后的辽国政圌府还能和北宋相安无事,但这帮六亲不认的完颜们可不吃这一套,再加上不识时务的北宋政圌府居然还帮着金国的完颜们准备收拾相安无事一百多年的耶律们,这汉化的耶律做人做得很失败。

北宋、金联手干掉了辽国,但是经过这场战役不仅没让北宋得到对手的尊重,甚至连盟友的尊重都没得到,政治上的出尔反尔,军事上的软弱无能都经过这次战役暴露无遗,关于政治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一件军事上的事吧。

北宋和金商量好一起进攻辽国,金国的完颜们这边打的顺风顺水,辽国节节败退,辽国的耶律困顿不已的时候向宋求援,面对辽国的困境和不断的战败的种种利好消息,北宋政圌府不仅拒绝了辽国的求援,而且决定出兵趁火打击,想着一扫多年前屡屡失败的颓势,趁着完颜对耶律大打出手的时候也跟着去扇耶律的几个耳光,仗着完颜们的强势自己也去咬耶律们一口,这就是北宋皇帝们的嘴脸和心态。

其实自己没能力打仗不丢人,但是仗着别人的势力去欺负弱小就很没有风度了,所以说中华民圌族出了个“宋”这样的王朝简直就是中华民圌族历史的耻辱,和姓赵的没关系啊,哥们儿这不专指什么。

北宋这边由没那玩意的大太监童贯领衔(好不容易派出军队,还居然让个没种的人领着),浩浩荡荡的带着三十万人就向已经明显支持不住的辽国进军了,而且是在听说了辽国的耶律们已经被完颜们打得军无斗志,可以说望风而降,眼看着就亡圌国了,这种落井下石的好事必须的赶紧去,而且还有个气势汹汹的完颜盟友在那帮忙,赶晚了都让完颜们把好东西抢光了。

北宋重臣童贯在皇帝的授意下带着三十万人浩浩荡荡的就来了,而且还带了很多的财宝和封赏的敕书,准备得手后就大赏将士,在辽国最后的堡垒燕京(北京)附近扎营准备进攻。

完颜们一听说盟友北宋来了,那好,我这歇歇,你来吧,完颜们也不知道这个北宋是个什么货色,正好看看,观望一下再说。

这边是北宋和金的动静,辽国方面一听说这事,愣是半天没缓过来神,我这打不过完颜们就算了,“怂”朝居然也敢来欺负我,这也太欺负人了,而且听说领军的居然还是个没种的太监,这太看不起人了吧,打就打。

七千辽国军队主动出城去找童贯算账,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七千人对三十万,也就是平均43个人打人家一个人,就算是43个人都把头伸出来让你一个人砍,你也得砍上一天吧,这仗连我都知道怎么打,一拥而上的乱打啊。

就这样的局面下,北宋大军在童大师的带领下居然大败,而且是惨败,所有的军需物资包括带来准备胜利后奖赏的财宝和敕书统统被这七千人拿走了,这就是大“怂”干的事。

后续还得说下,也就是收拾了所谓大宋三十万人的七千人回到燕京后被完颜们三下五除二的收拾了。

完事之后的完颜们算是彻底的看清了宋的真实水平,收拾完耶律的完颜们发现,宋更好收拾。完颜们可没汉化,这是一帮真正的土圌匪。

公元1125年,完颜们大举伐宋,拉开了胜负毫无悬念的两国战争,这就是中国历史的一直念念叨叨的“靖康之耻”。

关于这场战争对于本书的影响很大,第一是导致了整个佛教界随着政圌府南迁,南方的佛教开始在政圌府的直接关注下显著发展,普陀山、九华山以后起之秀的姿态正式高调亮相。

第二,五台山因与金朝接壤,后期更是归属于金国而淡出中国佛教界。

历史也证明了房地产的发展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清凉山志》“比因边倅,议括旷土,故我圣境山林,为土兵所有,门开余田斩伐,发露龙神之窟宅,我等寺宇,十残八圌九,僧众乞丐,散之四方”。

五台山受环境影响萧条了。


五台山佛教整顿后的效果(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3)

既然说到这个大环境了,还真得说下已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辽国,汉化后的辽国在政治方面其实基本上和中国已经差不多了,同样,在宗教管理方面也还是尊崇佛教的。

辽圣宗耶律隆绪在统和二年(公元984年),为其亡父忌日,就曾诏诸道京镇遣官,行香饭僧。在两年后的统和四年,再一次诏上圌京建佛事一月,饭僧万人。

另一方面在《辽史》中还有一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还是在这个圣宗时期,辽国政圌府也曾数次禁私度、滥度僧尼。

历史特别是正史很多时候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会忌讳很多,但是我们优秀的史官一般都会给后人留下一下蛛丝马迹,通过其他非官方的史书加以印证后,基本就能知道真正的历史是个什么模样,我想这个《辽史》也是这样。

通过这个细节就可以想象,在辽国一度崇佛的政策下,中原地区沉寂多年的私度现象马上在辽国生根发芽并且不断的扩大规模,这帮做假证件的都逃窜到辽国继续从事这项很赚圌钱的项目,闭着眼睛我都想到当时辽境内佛教的急剧发展,不用说,没多久就基本到了国家难于控制的程度,这帮子要经验有经验,要技术有技术的专业人士到了辽国肯定是迅猛的发展,至于辽国政圌府怎么处理这些人还真是不知道了,关于辽国的历史记载本身就不多,更别提这些细微末节的东西了。

经过整顿后,不断汉化的辽国皇族们基本上都对佛教比较尊崇,特别到了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期(金庸笔下天龙八部的那个辽国皇帝),辽代佛教达于鼎盛。

据《辽史》的记载,当时辽国朝廷曾一岁饭僧36万,一日祝发3千,耶律洪基还鼓励僧人搜集、注释佛典,自己也研习佛教教义,尤擅华严教旨。

这个政策比较重要,因为五台山就是华严宗的大本营。

既然说到辽代的佛教,就得说下辽国佛教的宗派,继承了中原文明的辽国在这方面也延续了中原的衣钵,辽国佛教中的流行流派也和北宋差不多,基本上还是以华严宗和密宗为主。要是大家还记得的话,我在前面讲过五台山最流行的宗派,从唐到宋期间,五台山一直都是这两个宗派在中国的研习重镇。可以简单的判断,五台山佛教的影响起码在当时已经渗透进了辽国,并且在辽国确立了佛教的领导地位。

同时也可以看到,虽然北宋的政圌府和皇帝们不被耶律们、完颜们看不起,但是五台山的和尚还真是不得不被他们看得起。

一方面经过柴世宗净化队伍后的五台山和尚们基本上都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高僧,不仅佛法高深,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北宋皇帝们,这会的大和尚们更有骨气,五台山的和尚们就在金的入侵时期做出了和尚们发展史上很少见的有骨气的事来。

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住持“真宝大师”,俗姓庞,代州(今山西代县)人,法号洪济大师。

真宝大师青年时期就出家于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在宋代为了振兴五台山佛教,政圌府出面做出了一些指令性举措,命令周边地区的孩童出家,从小培养,而且老师都是经过不断淘汰后剩下的真正的高僧,在这些高僧的带领下,真宝大师从小就受到了正确的、正规的、不含杂念的佛教培养,真宝大师学的不错。

随着年纪逐渐长大,真宝大师开始显示出卓越的佛法学识和优秀的人品,被任命为五台山僧正司僧正。

要是按照正常的发展,我估计真宝大师最多也就成为一个普通高僧,但是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宋的时候,我们的真宝大师显示了和尚少有的骨气。

大和尚真宝居然在山中组织僧众习武,协助宋军抗金。

纵观中国历史,和尚有这样的举动可以说少之又少,说白了就是谁的势力大,和尚就跟着谁混,谁给钱就听谁的,向真宝大师这样有骨气的还真是少见,我的看法这都应该归功于五台山和尚整体素质的提高。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攻代州城,真宝亲率五台山僧兵协助宋兵守城,五台山的和尚们都为了国仇家恨、同仇敌忾的出动了,可悲的宋朝的是,这个代州知州居然投降了,可见宋朝上下都是一个什么“怂”样。

官圌府怂了并不代表我们大师们也怂了,真宝大师率僧兵和部分宋兵共同退守五台山区,决定依据山区地形和金兵打开了游击战。但是结果却很不幸,被金兵一举攻入五台山,五台山“寺舍尽焚”。真宝率领僧众浴血奋战,后终因众寡悬殊,被金兵所擒。

金兵主将使已降金的原代州郡守刘陶劝真宝投降,真宝大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最后,真宝云:“吾既许宋皇以死,岂当妄言也?”怡然受戮。

鉴于五台山僧众的群起抵抗,当时的金政圌府做出了一贯的决策:“杀”;这也是游牧民圌族劫掠中原最简单的办法。

《清凉山志》:“比因边倅,议括旷土,故我圣境山林,为土兵所有,门开余田斩伐,发露龙神之窟宅,我等寺宇,十残八圌九,僧众乞丐,散之四方”。

五台山由此,再次经受了灭顶之灾,但是这次灭顶之灾却让人钦佩不已。

这是我在历史上看到的最有骨气的一位大和尚,也是最尊重衣食父母的大和尚,五台山能有真宝大师这样的高僧就值得我们必须珍视这段历史,必须得给以真宝大师为首的五台山僧众喊个好。

五台山除了这位真宝大师外,还有一位大师也值得说下:延一大师;俗姓郗,号妙济大师。为赐紫沙门,任大华严寺坛长,住真容院。

在宋朝嘉祐年间,用三个月时间撰写成《广清凉传》;较《古清凉传》增加了唐初以来佛教的新资料。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别的不说,大师的作品给我就提供了很多的史料和记载,能留下这样资料的大和尚我觉得肯定都是了不起的人。

宋朝从北宋过渡到了南宋,我们的五台山落入了金国的版图,前面说到的五台山僧人的骨气和不屈虽然让金人痛下杀手,但是也因此得到了对手(这帮姓完颜)的尊重。

纳入金政圌府管理后的五台山开始一点一点的恢复元气,之后的金代诸帝对五台山佛教相比之前倒是更加的尊奉。

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于五台山佛光寺重建七间木构建筑的文殊殿和五间天王殿。

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建造了灵岩寺(即岩山寺),同时金帝完颜亮命御前承应画匠王逡同画人王圌道这两位国家级画家共同前往五台山,做《灵岩寺水陆图碑记》,就于灵岩寺正殿中绘画水陆图。

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敕建五台山万岁寺。还在五台山新建了平章寺,重修了净名寺。

可见,虽然五台山在抵抗金国入侵时遭到打击,但是在后期金政圌府的大力支持下还多少有些起色,姑且不论当时的金政圌府是为了赎罪还是为了政圌权稳定的需要,反正是恢复了五台山的佛教事业。但是不幸的是五台山在金国管理期间复兴也好、振兴也好,就是相关的资料很少,为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压根就没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在这一段的五台山佛教相对归于沉寂,那会在中国的整个佛教界是翻江倒海看东南。


历史性突破(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4)

自从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这孙子给贡献出去后,中原地域和北方的游牧民圌族的关系就变得很奇怪,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大的方面应该说是融合,还真不是征服。

首先是姓耶律的一群人在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后得意洋洋、大摇大摆的住进来了,这块地产风水极佳,而且人气也旺,各方各面都比以前的草原强很多,更关键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供大家消遣,而且随时都能对酒当歌,喝的畅快后骑着快马就能一路南下想干嘛就干嘛。

缺少文化修养的耶律们很享受,日子过得很舒坦,很快他们就忘了自己的姓氏和起源,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圈,有文化、有制度、有享受,宋朝人身上的所有特点他们都具备了,当然少不了也具备了“怂”的特点。

有文化会享受的耶律们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另一群姓完颜的嫉妒上了,姓完颜的想着,大家既然同根同源的,凭啥你们在那享受生活,我们在草原上吃沙子啊,凶残的完颜们一怒之下干掉了耶律们,得胜之后的完颜们看到这花花世界后更坚信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早就该把耶律们赶走自己来这楼盘享受享受。

由此,“燕云十六州”这个高档小区业主全换成了完颜们,房主换了,小区的保安、物业、保洁这些服务人员可没换,还是汉人,而且服务标准还是一如既往的贴心到位,很快,姓完颜的也适应了这种高尚生活。

这就跟轮回一样,你住着好房子,享受着好生活,肯定就有人惦记你,这会姓完颜的也不例外,不过这个惦记的人来头还真是越来越大,这回是一个叫成吉思汗的放牛的。

结果不用说了,这个放牛的用的法都和当年完颜们用的一模一样,还是联手“宋”再次做掉了完颜们。

所不同的是这个叫成吉思汗的放牛人比较有韧劲,口气也比之前的大,不仅收了“燕云十六州”而且还想收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他还把这个理念告诉了他的子子孙孙,子子孙孙依照这个理念一直在坚持,居然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黄金家族大地主。

他的事迹告诉了我们两个重要的经验,第一是一定要有信念;第二一定要有文化。

有理想、有目标、有信念你就能征服世界,但是没文化就算征服了全世界,也会被各地同化,黄金家族带着祖圌宗留下理念势不可挡的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但是最后还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统统被有文化的文明彻底收编,融入在世界各个角落无声无息了。

在中国,黄金家族同样无坚不摧,统一的元朝建立,关于统圌治和被统圌治我就不多说了,这段历史在其他的几篇都有提及,还是主要说下元朝期间的五台山吧。

要说这个蒙古人还真是缺少自己独有的文化背景,但是并不缺乏本身的宗教,他们崇信的草原独有的所谓“萨满教”,虽说也是宗教,但一旦碰到高级文明尊崇的宗教后土生土长的萨满教马上就显得文化底蕴不足的弊病,这也是萨满教并没能随着蒙古人的征伐而在全世界散播,反而是各地的蒙古统圌治者奇怪的分别开始崇信了各地的宗教,说到底,这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不可一世的放牛的后代们一路杀奔欧洲的信了基督教;杀奔海湾地区的信了伊圌斯圌兰教;在欧亚大草原驰骋的信了佛教中的喇圌嘛教;在中国享受的也受到影响,信了汉传佛教。

这个应该是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初的成吉思汗时期,这个时候原先崇信萨满教的放牛的已经开始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外来高文明的宗教了,成吉思汗不仅接受道教(这个我们道教还是做了不少功夫的,著名道士宗师丘处机还远赴蒙古给成吉思汗讲法,不过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对中国的残圌暴侵蚀,道士们依惯例组织抵抗去了,后期没人盲目跟进,导致道教先祖很有眼光开创的好机会后继乏人),而且也开始提倡喇圌嘛教。

道教和佛教这样的一来一去的作为,直接导致最后还是佛教成了元朝的国教,元世祖忽必烈在正式建立元朝以后,封西圌藏地区的名僧“八思巴”大喇圌嘛为“国师”,不久又尊为“帝师”。

这个“帝师”可不简单,除了做佛事外,还为皇帝和皇亲授戒,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地位十分显赫。

此后,这项制度就成了元朝政圌府的惯例,每帝都有名僧为其“帝师”。每个皇帝在登极之前,都要由“帝师”灌顶授戒。

由于政圌府的特别尊崇和提倡佛教,五台山佛教在元代再次隆盛起来。但是这会在整个社会的佛教中很现实的问题是:喇圌嘛比和尚更吃得开。

《清凉山志》: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⑥4年)曾诏曰:“朕眷仰灵峰,大圣所宅。清修之士,冥赞化机,官民人等,不得侵暴,”。

这就是元政圌府对五台山公开的认定,而且第二年造经一藏,敕送五台山善住院,令僧披阅,并由政圌府出资整修了五台山十二座寺院。

《元史•成宗本纪》: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闰四月,丙午,为皇太后建佛寺于五台山。以前工部尚书涅只为将作院使,领工部事;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使宗德柔为工部尚书、董其役。以大都、保定、真定、平阳、太原、大同、河间、大名、顺德、广平十路,应其所需。”

看到了吧,朝廷大员亲自督办,而且是就近随时调用各地的资金、材料、人力,全力保障工程进度和落实,五台山再次成为了政圌府投资的龙头企业。

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元成宗亲至五台山,瞻礼文殊,礼重五台山华严菩萨正顺法师(可以猜到这位大师绝对是五台山政圌府公关的后起之秀,而且绝不是真宝大师的嫡系传人),并敕建“万圣佑国寺”。

《元史•武宗本纪》: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元武宗“发军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同年十一月,再“摘军六千五百人供其役。”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又一次增派工匠军卒,“营五台寺。役工匠千四百人,军三千五百人”。

前前后后参加营建施工的人数高达一万一千九百人,要知道这可只是修建一座寺院的投入,这座政圌府大规模营造的地产项目就是著名的“大万圣佑国寺”。

建成后的大万圣佑国寺无论在规模和等级方面,都远远高于名扬天下的洛阳白马寺。

投入大笔资金建成的大万圣佑国寺必须得有人主持工作,当时的“帝师”大喇圌嘛八思巴向朝廷推荐了洛阳白马寺住持文才(姓杨,字仲华,陇西清水人)为该寺住持,管理这样的大型地产项目必须得有管理经验的,貌似国内也只有白马寺的CEO才具备这样的资质,这个八思巴识人方面还是有点水平的。

这位文才大师简单的推辞了一下:“居白马寺亦过矣,何德敢主佑国。”

这句话能看出两点,首先是这个大万圣佑国寺地产项目已经轰动全国了,规模已经远超白马寺;其次文才大师很是识时务,不揽这活,看着婉拒的意思。

但是也正是这位文才大师的作为我很是有点看不懂,文才大师被元成宗加封为“真觉国师”、“总释源宗,兼佑国(寺)主持事。”是“为五台山佑国寺开山第一代主持。”可见起码在元朝是位很受政圌府器重的大和尚,受到器重前提条件一定是顺应政圌府,这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另一段史料记载的“大林了性(?一1321),历游诸方讲席,学贤首教,后从文才至五台,备受启迪。当时喇圌嘛受朝廷尊宠,所有名僧莫不抠衣接足,乞其摩顶,谓之摄受;了性惟长揖不拜。寂后谥曰弘教。”

关于这位大师历史着墨不多,但是就凭这一段记载就能看出文才大师的徒弟了性大师很有骨气,绝对不屈从,从徒弟看师傅应该也差不到哪去,所以对于这位文才大师我还真是不敢妄加评论了。

文才大师著有《华严恳谈详略》五卷、《肇论略疏》三卷、《慧灯集》三卷等,我只看过这些经卷的名,没看过内容,从这应该能看出这位文才大师应该算是元代华严宗的名僧。

不管文才大师怎样了,从这点反正是能看出当时五台山皇家寺院地产业的兴旺,同时元武宗特别礼重五台山真觉大师,被蒙古政圌府授以僧统之职,不管是愿意不愿意的都给了在佛教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官职,这也好给更多的僧人树立个榜样,由此可见蒙古人的管理水平也是越来越高。

整个元代统圌治期间五台山新建、重建寺院就有万圣国寺、大圆照寺、普恩寺、铁瓦寺、寿宁寺、西寿宁寺、护国寺、金灯寺、望海寺、温泉寺、石塔寺、清源寺等,其中大万圣佑国寺、殊祥寺和大普宁寺都是当时闻名全国的著名佛教地产。

作为元代政圌府兴建寺院,可不是简单的划地开发,为了保障寺院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附带颁布了很多的福利政策。

规定寺院住僧三百,住持由朝廷亲自选派任命;同时将大量土地赐与寺院。

英宗于至治二年(公元1322圌年),至五台山朝山拜佛。泰定帝敕建五台山殊样寺,赐田三百顷。

更为举世瞩目的是还特批了寺院矿场开采权,这绝对是一种政策上的与时俱进:仁宗时置五台寺济民局,并“敕五台灵鹫寺置铁冶提举司”,开采铁矿,开矿能有多大的利益我想大家应该都清楚吧,特别是在当时的年代,这种高利润产业都交给了和尚们,可见对五台山和尚们的推崇程度。

五台山的整体佛教发展在元代除了大规模的营造新兴地产之外,更是出现了划时代的举措,基于蒙古贵圌族最早接触的藏传佛教的关系,五台山开始有了蒙古政圌府倍加推崇的喇圌嘛教的影子。

至元初年,当时的国师胆巴,就曾居于寿宁寺近十年,这位胆巴国师,原名庆喜称,也名功嘉葛剌思,号金刚上师,著名藏传佛教大师八思巴的弟子,西圌藏突甘旦人。

胆巴国师经著名的八思巴大师推荐,特别诏居五台山寿宁寺。而且在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还被追封为“天觉普惠广照无上胆巴帝师”。伴随着胆巴住台,不少的蒙藏喇圌嘛开始陆续进驻五台山,佛教四大名山中五台山独有的喇圌嘛教从此兴起。喇圌嘛越来越多后也才有了后期的国师阿麻剌室利在五台山建立了五台山藏传佛教的大本营:大善法藏寺。

元代期间五台山也出了几位名僧,但是说实话并不是很有成绩,我也就不专门表述了。但是五台山特有的青黄两庙共存的现象还必须的专门说下,很多史料都在黄教的传入五台山的时间上争论不已,争论的焦点是唐代还是元代,而我认为这纯属不懂装懂,要是定义黄教传入五台山的话还都不是这两个年代,唐朝传入的是佛教的密宗,而元代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而在五台山后期发扬光大的藏传佛教的重要分支“黄教”在这个时候还没出来呢?

关于五台山我还真得必须重点说下藏传佛教的黄教起源,这个非常重要,但是这个会扯得比较远,但是很有趣,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会很感兴趣的,这就是我们国家非常神秘的藏传佛教和藏区的历史。

吐蕃的起源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5)

要真正的了解神秘的藏传佛教光凭我的介绍肯定不灵,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不仅因为佛教本身,更多的原因还是历史,西圌藏本身的含义已经远远 ​


松赞干布(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6)

就与很多的史料不完整,特别是关于西圌藏的历史记载方面很是散乱,也可能受到能力的限制,我只能依据我之前的零散记忆来描述,有很多东西我也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看到的了,就不标明出处了啊。

大概是公元581年左右,13岁的松赞干布子承父业,登上了吐蕃王位,可以这么形容,松赞干布接手的和当初柴世宗接手的一样,绝对都是个烂摊子,而且更难,因为松赞干布年纪轻轻的就必须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我回想我在13岁的时候,也就刚上初一,还满脑子懵懂的算计着今天的几门课怎么应付,放学后去哪家游戏厅乐呵乐呵,这还真是人比人得死啊,人家这年纪已经开始治理国家了。

松赞干布即位后就开始对本部落的整顿,怎么干的我不知道,反正是结果不仅稳定了自己还捎带着收拾了周边的所谓三国。

随后,更神奇的是居然马不停蹄的统一了当时整个西圌藏地区混乱的十二个小邦国,开始正式的开疆拓土建立他的吐蕃帝国了。

这些小邦国包括囊谦二十五族(今玉树)一带的“松波”;谦多(今天昌都)一带的“康国”(汉史称“东女国”);甘孜一带的“附国”、理塘一带的“蕃绿”、居青海的党氏各小国(即唐史所记“党项”,也是一个神秘的部落)、白兰等国。

据有的史书记载说这些国家都说藏语,他统一的也都是自己人,我个人认为这论断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各个民圌族的语言肯定不同,语言的统一绝对是松赞干布把他们都收编了之后的事,统一的吐蕃帝国的官方用语话就是藏语,管你会不会说都必须说,历史证明只有这样通过强圌权才能统一语言和文字。

先不说别的,就凭这小小年纪就能把这些小国统统收编了就不是一般人所为,这个松赞干布绝对不辜负藏族的民圌族英雄称号。

周边差不多都归到治圌下后,松赞干布带着他的吐蕃勇士开始将目光瞄向了更东边、更强大的吐谷浑部落。

关于这个吐谷浑我在前面有过介绍,这是个困扰汉王朝多年的民圌族政圌权,不仅能打而且还很难缠,但是也就是这么让唐帝国圌伤透脑筋的吐谷浑也没在松赞干布手下递过几招,同样被收拾了,由此强悍庞大的吐蕃帝国版图正式确立。

公元633年,⑥4岁的松赞干布正式建都逻些(也有说法叫逻娑,就是今天的拉圌萨),定国号“大蕃”或“吐蕃”,并开始在布达拉山上建立皇宫,著名的布达拉宫。

全盛时期的吐蕃帝国的疆域很大,东至唐朝原州、西及克什米尔高原、南括尼泊尔、北临回鹘,还占有今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

在公元637年,松赞干布再次率兵攻吐谷浑残部,之前强悍无比的吐谷浑现在已经沦落到中国的西域一带讨生活了,看过我前面关于班超的那一段大家应该会有印象,这一代不仅有很多的小国,而且还有唐政圌府直属的管辖地,政治、地盘可以说都非常的复杂,剿灭一个部落或国家必然会牵扯到很多。

也就是在剿灭吐谷浑残部的过程中,松赞干布的吐蕃帝国第一次与强大如日中天的唐帝国发生了冲突。关于这场冲突基本没有史料记载,不过我估计结果肯定是牛哄哄的唐帝国吃了大亏,也就有了随后的和亲,年轻貌美的文成公主送给了老头松赞干布。

应该说唐帝国和吐蕃帝国的交流早就有,松赞干布这样很有远见的人早早的就和唐帝国搭上了关系。三年前的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的时候就遣使与唐主动修好,我个人认为这应该就是政治上的忽悠和试探,当然,政治手段高超的唐帝国也赶紧派臣入蕃,互相表示了友好睦邻关系。

在沟通中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包括松赞干布的个人生活问题。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被唐使臣忽悠的对大唐美女无比向往的松赞干布派专使去长安请婚。

两年之后,又派重臣禄东赞使唐求婚,李圌世圌民便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许嫁于赞普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这位大家应该是老熟人了,当年远征高句丽的时候修土山的那哥们儿)持节护送。

贞观十五年(公元⑥41年)文成公主带着大批陪嫁正式入蕃。《唐书》记载松赞干布亲迎于河源。

关于文成公主进蕃,可真不是简单的嫁个美女公主,当时陪嫁的是各种大唐的生产技术和技术工人等等,如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能治404种疾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还有大批日用品和农作物种子等等,当然最关键的还有我们的和尚和佛教经典。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将近40年,于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去世,被吐蕃人民尊称为“白度母”(度母就是藏语的菩萨)。

重要的一点得关注一下,文成公主陪嫁中有一尊非常珍贵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可不是一般的佛像,这是著名的玄奘大师在印度带回来的释迦摩尼12岁真身佛像,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崇,松赞干布专门修建了饶摩齐(即今拉圌萨的“小昭寺”)来供奉这尊佛像。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大约也在公元⑥41年的时候,松赞干布还是派噶东赞(即唐史中的禄东赞,这哥们儿不仅是个外交大使,还是一位国际红娘)到尼泊尔迎娶了那的赤尊公主,同样这位赤尊公主也带来了大批的嫁妆,同时最重要的也携来了一尊佛像,这个佛像也不简单,同样很有来历,是释迦摩尼的9岁真身佛像,同样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崇,松赞干布又修建了饶萨孜拉康(即现在的拉圌萨的“大昭寺”)来供养这尊佛像。

这事我有两个纠结,第一为什么先去的文成公主而且是12岁的大佛像整的小昭寺,后来的小国尼泊尔公主而且是9岁的小佛像整的叫大昭寺,按照我们思维这个很古怪,是不是当时吐蕃是另一个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时过境迁的现在,好像在拉圌萨的大昭寺也比小昭寺更有名一些,我很纠结。

第二个纠结是这松赞干布这会已经有点老了啊,年轻的时候身经百战,到了老了貌似开始关注美女了,不断的迎娶年轻貌美的公主,松赞干布肯定身体很好啊,藏秘中的壮圌阳药绝对很有效果。

除了这两位尊贵的公主外,松赞干布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崇,还为自己的的另外三个妃子象雄公主、门妃迟江、惹拥妃等也分别创建了专属于他们的寺院,这个私生活和佛事联系在一起也是比较奇怪的一个现象,据说当时在整个吐蕃国境内总共有108座佛庙,也才短短的几年功夫,佛教的发展就已经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潜力了,特别注命:这些都是只有地产,没有业主的寺庙,就是说只是修建了寺庙,但并没有僧人在里面修行,仅仅供奉而已。

大致上也在这个时候,从印度传入的密教和从汉地传入的大乘佛教,与西圌藏原有的“苯教”开始结合,开始形成了独有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宣传宇宙大劫、一切无常、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修行解脱等教义,其中特别崇奉密宗,以无上瑜伽为最高修行次第,也称为藏密,这个特别推崇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而由其非常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关于这点咱们后面在论述。这是佛教传入西圌藏的第一波活动,宗教史学者将其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

除了前期的攻城略地和后期的大力推崇佛教外,松赞干布还干了一件对藏文化发展至关重要的大事,派遣了16名聪颖的西圌藏儿童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学习,其中一名儿童叫“吐米桑布扎”,也就是这个聪明绝顶的小孩后来以梵文为蓝本而创制了吐蕃文字,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藏文。

这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文字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圌文明都是震铄古今的大事,这事我估计不用我专门强调,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这个小孩的名字已经逐渐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但是我觉得这人应该让我们牢记:吐米桑布扎。

吐蕃有文字了,也就意味着从此开始能从吐蕃自己的记载中看到之后的发展,这比任何其他文明的记载都来得更真实,靠谱。   

吐蕃帝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7)

在松赞干布在世的时期,吐蕃帝国属于强盛的上升势头,就是这个时期,吐蕃帝国即能独立面对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世界级超级霸主的压迫,还能保持旺圌盛的增长势头,这些都足以说明松赞干布确实很有能力,骁勇善战的吐蕃帝国面对来自东西两方的强大压力不仅成功的震慑了两国,更难能可贵的是居然还通过不断的战争蚕食了两个强国的领土。

从松赞干布的统圌治能看到,吐蕃帝国早期的军事强势和后期的政治成熟结合的很完美,前期基本都是通过战争得到了对方尊重和畏惧,而后期则通过和亲等外交手段和邻国圌保持了友好关系,这点从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就能看出些端倪。

唐蕃往来的使节非常频繁。根据新旧唐书记载统计,自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开始,到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双方来往共191次,其中大唐官员入蕃66次,吐蕃官员使唐125次,几乎是一年一次。

而且在贞观十九年(公元⑥45年)在李圌世圌民亲征高句丽后返回长安的时候,松赞干布还专门派重臣禄东赞到长安祝贺凯旋,并敬献高七尺的黄金铸成的鹅作为礼品。

这是相互间的尊重,当然这种尊重一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首先就得是国力、军事平等,这个时候两国还都对对方比较顾忌的。

在两国交往中,国力一旦不均衡这种友好的睦邻关系就肯定出问题,比如唐帝国对待其他的国家的态度(比如西域的那些小国和高句丽这样的混小子),同理在唐帝国后期国力衰退的时候,吐蕃帝国也一样没跟你客气,压根就没了这种尊重,想打你就打你。

当时两国交好到什么程度,有一件国际事件就能说明,贞观廿二年(公元⑥48年)大唐使臣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很不巧,崇信佛教的极乐世界“天竺国”居然发生了战乱,按说,你自己内乱你就打,关别人什么事啊,但是这帮人有点穷凶极恶了,连大唐的使臣都敢抢劫。

大唐的王玄策不是班超,见事不对赶紧跑,一路狂奔逃到吐蕃,寻求避难。

得知此事后,松赞干布立刻征兵,强悍的吐蕃勇士由狼狈逃窜的王玄策带领再次前往天竺,结结实实的收拾了这帮印度阿三,带着没跑出来的大唐使团顺利返回,并献俘于长安,还把抓回来的印度阿三们带到了长安炫耀。

看到了吧,这就是两个强国联手收拾小国的典型事例,这种强势的霸主行为到今天世界还是比比皆是,所不同的是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有关系也是别人联手欺负我们。

后来还是这个王玄策,在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还是经过吐蕃出使过天竺(没搞明白为啥老去这个贫穷落后的印度),熟门熟路,再也没人敢再欺负了,都知道要是惹了这哥们儿回头就能带着一帮穷凶极恶的吐蕃人过来报仇。

至今,在西圌藏吉隆县还保存有题为《大唐天竺使出铭》的摩崖石刻。

贞观廿三年(公元⑥49年)夏天,政治家李圌世圌民挂了,唐帝国遣使入蕃告丧,同时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松赞干布派专使到长安吊祭,献金银珠宝15种置于太宗灵前,并上圌书表示对唐高宗即位的祝贺和支持。又再致书当时的权臣司徒长孙无忌称:

“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

唐高宗除了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以外,又晋封松赞干布为“賨王”,并刻松赞干布石像立与唐太宗的昭陵之前。

关于这个賨王的说点题外话,我觉得大家要是看过我的“峨眉山篇”应该还有印象,蜀王李特家族就是这个古老民圌族的,我觉得这个应该多多少少的有点联系,但是我找不到相关的佐证,只能凭文字猜了,李特家族的出身本身就是个迷,而且发源地和西圌藏很近,所以我觉得李氏家族很可能就是吐蕃王族在后期战乱迁徙到了川北一带,而且李特家族貌似天生的就具备领导管理能力和卓越的战斗能力,这也不可能是一个简单世家所具备的,一定有其历史渊源,这点更说明了其家族来历非同凡响,很可能就是松赞干布的后裔为了躲避战乱干脆姓了当初老丈人的姓了(李氏)。

威风一世的松赞干布在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挂了,由孙子芒松芒赞继位为赞普,由禄东赞的大儿子“蒆东赞域宋”辅佐朝政,二儿子论钦陵主管军事。

从这个辅政的结构看,实际上禄东赞家族才是吐蕃帝国这阶段真正的掌权人。不过掌权归掌权,这个主持朝政的蒆东赞域宋也不白给,不仅延续了继承松赞干布的方略,而且还继承了他父亲的忠诚,在任期间完善法律,清查户籍,确定税负,安定吐蕃内部。

同时在他的努力和稳定下,主掌军事的亲弟弟论钦陵还利用了吐谷浑王室的内争,在吐谷浑王氏分支的协助下,多次带兵攻击吐谷浑,甚至不惜与支持吐谷浑的大唐发生冲突。

关于这点从表面看似乎是吐蕃贪得无厌,其实实际上完全是为了掠夺财富,也可以说吐蕃帝国是被吐谷浑王室分支给忽悠了,这个吐谷浑王室分支希望通过吐蕃的支持获取国内的绝对权力,进而控制整个丝绸之路,这个可是当时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渠道,控制了这,就等于财富会源源不断的涌来,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为了这个利益吐蕃不惜与交好多年而且同样强大的唐帝国发生正面冲突。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唐帝国为了支持已经归顺了自己吐谷浑,出动十几万大军护送吐谷浑王圌还青海,借以巩固自己在西域的地位。

但是已经六亲不认的论钦陵也红眼了,调集了吐蕃二十多万军队拒战,双方在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遭遇。

唐帝国和吐蕃双方领队的虽然都是头脑简单的将军,但是都清楚同样强大的两国之间在西域一带,因为利益纠纷早晚必有一战,既然在这碰见了,二话不说,那就打吧!

结果很失败,唐军居然全军覆没,这个结果不仅是唐帝国,就连胜利者吐蕃都非常的意外,合着半天一直牛哄哄的唐帝国原来是支纸老虎啊。

这事整的唐帝国很没面子,连小弟都没保护住,唐帝国从此在西域一带再也不能向以往一样称王称霸了,也从这一战开始,唐失去了对西域的影响力。

相比于丢人现眼、灰头土脸的唐帝国,战胜国吐蕃帝国却是洋洋得意的在战后牢固的控制了整个青海湖地区,而且还发现原来唐帝国也就一般般啊,看着吓人实际上原来这么不堪一击啊。

战争使两国之间的认识上有了差距,年轻的吐蕃帝国开始得陇望蜀了。

西域这边天气不太好,成天的刮沙子,既然唐帝国这么怂,那我们是不是能往东边挪一点吧,那边看着天气好,而且人也有钱,美女也比较多。

由此,吐蕃开始进一步与大唐争夺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这一方面是保障已控制区域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想彻底控制东西方交流沟通的渠道:“丝绸之路”,控制了这条黄金线路就等于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公元676年,赞普“芒松芒赞”去世,其遗腹子“器弩悉弄”被立为赞普,不用说,掌权和管事的还是当初重臣禄东赞家族。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发展即能看出来,凡事这种单一家族的长期专圌权,不仅会影响其他贵圌族的权力分配,同时,也必然会威胁到赞普王圌权的巩固,这种政治结构最终的结果要不就是直接篡位当皇帝,要不就是被皇帝全部拿下,所谓一国不容二主。

这个赞普“器弩悉弄”长大后,果然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到圣历元年(公元698圌年)在国内众多贵圌族的支持下,开始对禄东赞家族进行讨圌伐,当时的权臣论钦陵在青海宗喀地方兵溃自杀,其弟赞婆及儿子论弓仁率部众投降了大唐。

对于吐蕃重臣的归顺,唐帝国非常欣喜的接纳了,而且还加封赞婆为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论弓仁先封安国公,后以战功晋封拨川郡王,其后裔就世代在大唐担任官职,最后融入到汉文化圈不知所踪了。

这位新赞普“器弩悉弄”干掉了权臣家族后,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加强和巩固了吐蕃的王圌权,这时的吐蕃帝国已经空前的膨圌胀了,大面积的开疆拓土,见谁灭谁。

很遗憾,没多久,这位二十来岁有能力、有才干的年轻赞普于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远征南诏时挂了,其子“弃隶蹜赞”即吐蕃赞普位,比较郁闷的是,这哥们儿即位时年仅一岁,由其祖母没庐氏赤玛类临朝听政,看着眼熟吧,和中国动圌乱前的朝政几乎一模一样。


威震四方(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8)

吐蕃帝国的历史很多地方和唐朝的历史如出一辙,这点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在吐蕃“弃隶蹜赞”的祖母当政期间恰恰也是武周女皇帝武则天当政时期,都是女人当政,就没有了男人那么血腥,都希望能消停几年,双方还能延续最早的传统,弃隶蹜赞的祖母“赤玛类”也提出了和亲要求,但是当时中国局势不稳定,这事也就搁那了。

直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挂了,唐中宗复辟大唐即位称帝。于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许金城公主于弃隶蹜赞。

为了显示大唐帝国再次中兴,唐中宗也派出浩大的专使送亲队伍和吐蕃的迎亲使者一起护送金城公主入蕃,为了显示隆重,唐中宗还亲率百官隆重送行到陕西始平县,这会唐帝国给的嫁妆更大、更给力,不仅技术、文化,甚至还有土地,把黄河九曲之地赐给金城公主为汤沐邑,整个黄河九曲都是公主洗澡的地,看看人家唐帝国多阔。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在金城公主的影响下弃隶蹜赞遣使向大唐请求《毛诗》(这个《毛诗》是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可不是伟大领袖的诗词语录)《礼记》《左传》等,并要求定界互市,大家能和平的做点生意,其实就是草原上要啥没啥,想拿点特产牛马换些粮食、盐巴回去。

开元廿一年(公元733年)双方在赤岭(今青海省日月山)立碑定界,于赤岭、甘松岭互市,双方边将和官员参加,并通告各地,双方和好如初,禁止互相抢掠。

依照当时的惯例,这应该是唐帝国和吐蕃帝国签订的很重要的一份契约,但是吐蕃貌似不太守信用。

吐蕃利用双方签订的合约空档,在双方保持表面和平的同时,不停的通过外交和武力在北面与突骑施、东南的云南南诏结成同盟,等唐帝国发现的时候,吐蕃帝国已经从整个东部结成了一个对抗唐帝国的国际联盟,虎视眈眈的瞄着了。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吐蕃权臣末东则布和朗迈色等作乱,弃隶蹜赞赞普被害,年轻亲唐的赞普挂了后,整个吐蕃在权臣当道的年代野心再次开始膨圌胀。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年仅十三岁的赤松德赞在其他贵圌族的协助下干掉了造圌反的权臣末东则布和朗迈色,成功即赞普位,即位的时候年纪和吐蕃最伟大的君主松赞干布即位的年纪一样大,梦想也和他的先辈一样,但是周边已经没有什么小国可以一试身手了,年轻的赞普把目光放在了看似强大的“唐”,干就干一票大的吧。

吐蕃这边虎视眈眈,唐帝国那边更加配合,在外围已经草木皆兵的时候不争气的发生“安史之乱”,整个唐帝国大乱。

吐蕃在年轻的赞普带领下没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火打劫的占领了陇右、河西、安西四镇等大片地区,顺便还发现强大无比的唐帝国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强悍啊,这小试牛刀就取得了前辈渴望已久的地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气灭了他得了,吐蕃在边界陈兵,随时准备动手。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10月,吐蕃二十万军队东进,顺利的他们自己都没想到,一路向东,居然一举拿下了当时号称全球政治经济中心的唐帝国国都“长安”。

当时的唐代宗仓皇出奔陕州,不可一世、威服四方的唐帝国皇帝居然也跑了!

轻松占领了长安后吐蕃军队也有点蒙,这对抗的是传说中的唐帝国吗?怎么一点劲都没费就连国都都打下来了,下一步该干嘛?吐蕃上下都愣是没反应过来。

吐蕃军队在繁华的长安城住了十五天也没反应过来,但是问题同时爆发了,恰逢盛夏季节,一直身处高原的吐蕃人适应不了长安的酷热,当时也没藿香正气水给大家喝,调解一下水土不服,高原的吐蕃人纷纷拉起了肚子。

很不舒服的吐蕃人觉得这地也就是听说不错,真来了远不如草原待着舒服,咱们还是回去吧,反正唐朝人怂,啥时候咱们想来再来。

就这么简单,吐蕃人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临走立了金城公主的侄子(实际上与金城公主同辈)广武王李承宏为皇帝,并设置了傀儡百官。你们好好干,有什么事或是谁敢叫板就告诉我们,我们骑着快马就来帮着你收拾他们,这话就和当初松赞干布说的一模一样,只是还真是时过境迁啊,在安顿好局势后吐蕃人带着无数的战利品大摇大摆的走了。

吐蕃在赤松德赞在位的时期,整个吐蕃帝国处于历史上的全盛时期,管辖地大大扩张,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当然这是唐朝人自以为的边界,人家吐蕃人一直就没这么认为,人家脑子里没边界,想来就来,在这种思想下吐蕃人多次进到宝鸡,动不动就直接威胁到长安),北边边界到宁夏贺兰山与另一股强大的草原政圌权回纥相接,南面的南诏实际上就是吐蕃的属国,西面尽有安西四镇,这是在整个西边的情况。

在吐蕃东边的中亚地区直接与大食相抗。据藏文史籍记载,此时吐蕃还一度进到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这一次的战争以唐朝完败结束,吐蕃人的作为更像是“教训”不听话的唐帝国,这事对唐帝国而言很丢人,但是之后的唐朝皇帝延续了李圌世圌民修改历史的一贯原则,对这件事一直是轻描淡写。

虽然历史上轻描谈写,但是对于双方的盟约却一直津津乐道,一副顾左右而言他的嘴脸,似乎唐帝国的精英们也忘了和谈永远只是对等的势力才有资格进行,平衡失去后这种合约其实就是废纸,必须自身的不断壮大才是真正的王圌道。

唐帝国和吐蕃帝国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至彝泰八年(公元822圌年)共会盟八次,其中比较重要的也是唐朝人很重视的:

公元714年,双方签订条约规定以河源为界;

公元730年,又再度签约定赤岭为界;而且据《敦煌文选》和“达扎乐宫石碑”的记载:不断让步的唐帝国应允向吐蕃纳绢5万匹,以为岁绢,也就是在唐代宗时期,不知为嘛,唐政圌府居然没给钱,不过我估计是晚给了几天,这也正好给了吐蕃人借口,发动了战争而一举攻下长安,从此唐朝人老实了,按时交钱。

中间还有几次就不说了,反正都挺丢人的,最后一次是公元821圌年至822圌年间签订了第八次会盟,为了显示正式,在唐朝的建议下一共制作了三块盟碑,刻上盟文,唐政圌府真心希望通过这样的记载约束下对方,以后别在有事没事的来打我了,需要钱的话你就说,我给。

其他的盟碑不知道在哪,反正留在吐蕃的那块至今仍矗立在拉圌萨大昭寺前。因为第八次会盟是在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进行的,所以历史上也称为“长庆会盟”。

《新唐书•吐蕃传》中记载的盟约开头:

“大蕃神圣赞普可黎可足与大唐文武惠德皇帝,”

大家可以注意下这会的改变,吐蕃不叫吐蕃了,叫大蕃!具体内容我就不多说了,反正是没看到关于双方边界的划定,意思很明确,之前你占得地就都归了你了,你也别来打我了,咱们好话好说。

这基本就是全盛时期的吐蕃帝国和唐帝国之间往来,历史也证明了所谓的盟约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否则合约就毫无约束力。

其次松赞干布一手建立的吐蕃帝国确实在当时叱咤风云威风无比,在他挂了多年后还能延续松赞干布的威武说明这人确实很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虽然在唐帝国和吐蕃交流之间看着好像吐蕃占尽上风,但是实际上很牛的吐蕃帝国还是被更牛的唐朝人算计了,威风一时的吐蕃帝国早在李圌世圌民期间就被算计了,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意识到,相比于政治手段老辣的李圌世圌民,松赞干布明显不给力。

吐蕃帝国还是年轻,远不如老辣的唐帝国深谋远虑。

李世民的千年大计(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19)

继承了隋帝国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军事政策的唐帝国在外交方面和政治大局把握方面说实话更胜一筹,特别是李圌世圌民执政期间(这点我必须公正,虽然我很不以为然这人),外交不再像好汉杨广时期一味的穷兵黩武,很有点政治手段。

可以说整个隋唐期间就政治手段而言,李圌世圌民应该能排第三,仅次于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和武则天。

在整个李圌世圌民当政期间就外交处理方面一贯坚持的原则是刚柔并济,双方的和解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之后的事,一顿大耳光之后必然是一个蜜枣。

同时,李圌世圌民很聪明,在决定动武的时候从来不多线同时作战,如果面临这种情况时绝对是先安抚一方,给钱、给人、甚至割让土地都行,但是一旦腾出手来就绝不手软,对东西突厥、对高句丽、对西域诸国都是这样,也正是这样高超的政治手段加上强悍的军事实力才形成了世界第一强国的称号,但是这种政治手段在面对松赞干布领衔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吐蕃帝国时却变了。

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我猜李圌世圌民内心里绝对非常畏惧吐蕃这个年轻而勇武的帝国,起码不敢像对待其他国家那样想翻脸就翻脸,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圌世圌民害怕,但是历史证明也只有吐蕃帝国具备一举拿下唐帝国中心“长安”的实力,这可能就是李圌世圌民预感到的。

因为相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我们已经无法探知吐蕃帝国当时到底是具备什么样的实力,连自以为神武的李圌世圌民都恐惧不已,我看过一些图片史料记载有当时的吐蕃武士的铠甲和装备,浑身的铁甲甚至连坐下的马或牛都是一身的铁甲(能把这样一身铁戴在身上本身就得具备足够的勇气和力气),我感觉很可能就是一群这样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让所有人感到恐惧,可以想象这一帮子黑乎乎的家伙往眼前一站,确实让人不寒而栗。

可能很多人有疑问,吐蕃一带并不产铁啊,他们哪整出来这么多的铁资源呢?那我来告诉你,吐蕃是不产铁,但是他们那地产黄金,这东西偏偏又是当时东西方两个大国都稀缺而且都非常珍惜的资源。

黄金其实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没用的金属,唯一的特点就是亮,也正是强盛的中国和阿拉伯帝国权圌贵们为了显示高贵和讨女人喜欢才把它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吐蕃掌握了这个资源就等于掌握了至关重要的钱,有了钱自然什么都能买到。

也正是因为此,吐蕃这地方同时被东西方的两个强国惦记着、觊觎着,但是愣是谁也没敢动手,其中原因还是谁也拿不准真动起手来谁会吃亏,相比之下李圌世圌民很高,我和你玩阴的!这招李圌世圌民也是玩得最顺手的。

可能大家还都不清楚李圌世圌民的阴招,那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历史,找到历史的脉络和真相。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⑥41年),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亲自护送女儿文成公主如吐蕃和亲,这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除了大笔陪嫁以外可能大家没注意到,最关键的是带去了很多的“佛教经典”,珍贵无比的释迦摩尼12岁真身塑像再加上经书、经典共计360卷。

这事很奇怪,按说陪嫁就陪嫁,为什么要把佛教的东西带到原本就不信佛教的吐蕃呢?而且这个信仰也不是唐帝国的原创啊,更为重要的是据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当时也不信佛,李圌世圌民也不信佛,李道宗更不信佛,都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为什么要不远万里的去传播佛教呢?而且是大张旗鼓的跟着陪嫁过去,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这事先搁搁,让我们看看世界的历史仔细的研究下就能发现,宗教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时宗教对民圌族对国家的影响更为重要,很多时候甚至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可以这么说:宗教信仰会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圌族的发展和兴衰,宗教能让一个软弱的民圌族变得强悍和征服欲十足,这点比如基督教、伊圌斯圌兰教;同样也能使一个强悍、征服欲十足的民圌族变的软弱和逆来顺受,比如佛教和某些儒家思想。

关于这个理论任何人都不用试图用单个现象和我争辩,只要好好看看世界宗教史和世界发展史就会清楚,信仰到了最后绝对会成为影响民圌族和国家性格的重要因素,信仰前两种宗教的都依然强悍,后两种的基本怂蛋。

这点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就更能体现出来,我们民圌族最强悍、最尚武的年代基本都不是崇佛的年代,而恰恰是崇佛的年代会变得越来越软弱,就连我最看不上的满人都是一样。

大家明白了吧,李圌世圌民的阴招就是把“佛”给强悍、征服欲十足的吐蕃人送去,让他们信佛,让他们软弱。

随后经过近百年的历史证明李圌世圌民做到了,能在世界两大最强国中间横冲直撞的吐蕃勇士日渐消亡,直到今天,当年的吐蕃后裔们再也没能重振松赞干布到赤德松赞时期的辉煌,佛教让整个民圌族失去了斗志。

虽说松赞干布能力很强,但是在深谋远虑这方面明显的败给了阴毒狠辣的李圌世圌民,在李圌世圌民的蛊惑下不仅信了佛教,还一门心思的钻进去了,建立寺院、供奉佛像,还按照自己的身量塑了一尊观世音像,至今还供奉在大昭寺北厢殿,关于这点很有点意思,松赞干布是希望自己就是观世音转世还是希望自己能有观世音菩萨的神通我就不去深究了,反正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开始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强盛期,也是从松赞干布起,吐蕃帝国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顶峰,开始走向了一蹶不振的没落,这还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可能会有人反问我,李圌世圌民自己不也崇信佛教吗?而且还特召玄奘大师远赴印度求经吗?种种迹象不都能表明在李圌世圌民执政期间对佛教的尊崇吗?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李圌世圌民是崇信佛教,但绝对没有西游记中描述的那样顶礼膜拜,那都是和尚们和信徒们的梦想,李圌世圌民的脑子里只有权力和统圌治,在这个前提下任何的政策和举措都是围绕这这个核心进行的。

为了更好的印证这点,我可以给大家仔细的分析一下。

佛教之所以能得到政圌府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够辅助政圌府的统圌治,教化民众也好,蛊惑民众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信徒相信权力、服从权力。

民众信佛后会变得听话,会逆来顺受,这就是统圌治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李圌世圌民崇佛,但是谁也别忘了在唐朝官方认同的宗教一直都是“道教”,这就是根源,佛教只是唐政圌府用来维护政圌权的一种手段(武则天当政后的李氏遗民们不是这样的了啊,其实后来的都是武则天的传人)。

其次李圌世圌民政治水平很高,他深知我们民圌族自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们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后就不可能再会有一种宗教能打遍天下,中华民圌族永远不可能被一种宗教全面征服,包括几千年之后的主义,看看历史再看看今天,谁敢告诉我我们民圌族只存在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每种思想都可能会在我们这立足、发展,但是永远不可能全面征服,汉文化本身就是博大精深的极致,佛教在中国也是如此,可能在一段时间会占据主流,甚至主导,但永远不可能是全部,这也是唐政圌府不畏惧佛教发展的根源。

最后,相反与中华民圌族而言,后起之秀的吐蕃虽然短时间内非常的强盛,但是就文化而言还差得很远,土生土长的苯教无论是教规还是教义都无法抗衡外来宗教的侵略,军事上可以很强盛,但是文化上的落后就显得丝毫没有抵抗力,就连霸气十足的松赞干布都不能幸免。

如果真的向佛教说的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会子李圌世圌民和松赞干布都在天上看着自己的子民在他们之后的发展,历史的昨天、历史的今天,一点点的变化,李圌世圌民一定是一脸坏笑的看着松赞干布说:“嘿嘿,看吧,和我玩,你还嫩儿点!”

有一点得说明一下,松赞干布也不是傻圌子,我猜想很可能也隐隐的意识到了这样的威胁,在松赞干布执政期间,虽然大兴佛教,但是有个史实很重要,就是建了很多的寺院,但是松赞干布并没有规定僧人数量,就是说在松赞干布执政期间,整个吐蕃帝国的佛教形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有寺院而没有和尚或是喇圌嘛,没有人修行。

可以猜想,松赞干布并没有想让佛教在吐蕃全境推广,也不一定想让全民崇佛,也就是自己个没事念念佛就行了,但是他忘了自己的这点劲头不可能不影响他的后人,他已经成为了吐蕃之后执政的标杆,他所干的绝对就是日后必须坚持的,他的后人自然会认为这事是他没来得及干的。

那好吧,老英雄没干完,我们接着来,绝对把这事做绝,做到底,做到全民崇佛,直到有一天,我们这一带谁说了都不算,佛说了算,才算完。

更坚决的赞普们开始了他们锲而不舍的大事了。


赤松德赞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0)

吐蕃在松赞干布之后彻底迷上了佛教,客观的说这会的佛教依然还只是服务于政治的手段,佛教是作为新兴事物服务与政治的,政圌府尊崇佛教也是基于政治上的需求,这个时期的佛教基本还是延续了宗教的本质,至于什么时候变得咱们后面再唠,先说眼门前的。

前面大致简单的交待过松赞干布之后的吐蕃政圌权变化,这里还真的重点讲下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和松赞干布同样是十三岁即赞普位的赤松德赞。

这位年轻的赞普几乎和他的先辈一样英明神武,吐蕃帝国在他的治理下才算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强盛局面,帝国所辖面积约510万平方公里,境内人口达到960万左右。

同样这位把吐蕃帝国带到了空前绝后境地的君主和他的祖辈一样崇佛,甚至更甚,因为佛教对他而言不简单是宗教,更是他控制政圌权的手段,也正是在他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开始逐步成形,开始占据了吐蕃帝国的主流思想,所以严格的说,吐蕃甚至西圌藏的佛教是始于赤松德赞的。

前面讲过这位年轻的赞普即位时正面临国内政局的大动荡,赤松德赞依靠忠实的、失去权势的部分贵圌族消灭了帝国的动圌乱者,从而真正的登上了赞普宝座。

随后,逐渐年长的赤松德赞在解决了夺权这个棘手问题后面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政治局面,当初支持他的贵圌族“玛祥仲巴杰”、“恩兰�6�1达扎路恭”等人,这会都由失去权势的贵圌族转变成了新一代的权圌贵,而且仗着当初扶持赤松德赞登上赞普的功劳越来越居功自傲。这事整的等于打圌压了一批老的权圌贵,居然有涌现出新的来了,这个诡异轮回让看似手握大权的赞普心里很不爽,明明这地该我说了算,但是总是有人比我说了更算,权力斗争绝对没有妥协,必须把这几个动不动也想说了算的家伙干掉。

吃了亏的赞普很有总结能力,必须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事,不然这种轮回就是个死结,永远无解。

想通了后的赞普耐心的寻找机会,首先这几位元老功勋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都是吐蕃的世家子弟,也就是说都是最早跟着松赞干布混的老人后裔,他们可不向当初的松赞干布那样锐意创新,这些人都比较保守,也就是说都信仰吐蕃原生态宗教:“苯教”。

说到这里得说


吐蕃帝国的全盛时期(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1)

这次佛教的压倒性胜利通过现场直播迅速的扩散到全国,整个吐蕃帝国的国民都对赛事保持了高度关注和议论,自然对佛教团队中各位大师的舌灿如花津津乐道,对苯教大师们的哑口无言诟病不已。

很快,在全国的舆论下,赞普赤松德赞依民圌心圌所圌向的立即宣布:从今天起,全面废除笨嘴拙舌的苯教,冉冉升起的佛教为国教,一时间举国欢腾。

情绪激动的吐蕃人民纷纷将愚昧了他们很多年的苯教的经书丢入河中,以示从此奔向了美好的极乐生活。吐蕃原始宗教“苯教”也因此遗失了大量经书和文献,直到今天想研究下这种原始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都基本无从考证。

同时,苯教传统势力的代表人物恩兰•达扎路恭由于拒绝改宗信仰而被流放北方,威胁赞普实权的传统旧势力彻底烟消云散。

题外话,这位恩兰•达扎路恭后来居然在赞普的感召下痛改前非,在流放了几年后发现事情已无法逆转的本质后马上宣布效忠赤松德赞,并表示彻底和过去决裂,坚决信奉佛教而被赞普召回,开窍的恩兰•达扎路恭居然也混到了大论(首席执行官)一职。

这是在身边和中央一带为首的苯教势力,当然,还有很多散布在各地的实权派们心有不甘,相比与中央的团伙,这些地方上的实权大佬才是更大的祸根。

其中势力最大、影响力也是最大的象雄王(名义上这地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坚决支持苯教,实质上这是传统势力的大本营)的反应就比较激烈,公然表示不服,一不做二不休的带着手下十三个千户兵造圌反了,对于这样的公然造圌反赤德松赞毫不手软,带领强悍的吐蕃骑兵直接剿灭。

这样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赤松德赞终于真正站在了帝国权力的顶峰,获得了吐蕃帝国的全部权力,这才算是正式登上赞普宝座,自然对于一直坚定的支持他的佛教也投桃报李。

公元775年在寂护大师和莲花生大师的亲自主持下,吐蕃境内的第一座名符其实的寺院“桑耶寺”建成开光,之所以称之为名符其实就是因为之前的寺院并没有僧人修行,而这个“桑耶寺”开始有僧人正式入驻了。

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和瓦解传统势力可能的反复,大权在握的赤松德赞还命令七位吐蕃贵圌族世家子弟出家为僧,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七觉士”,这是藏传佛教僧团之始。可以说这是藏传佛教正式在吐蕃帝国本土化的标志。

为了迅速在全国推广新兴宗教,赤松德赞还命令群臣开始在全国各地广建佛寺、佛塔,要求群臣发誓永远信仰佛教和效忠自己,年轻的赞普显示了不弱于先辈的统圌治力和控制力,但也在一点一点的步入李圌世圌民最早设计的圈套。

在当时的吐蕃帝国,虽然年轻的赤松德赞虽然皈依了佛教,但是这时的吐蕃人说实话还没完全被佛教同化,这时的吐蕃人骨子里还是那个征服欲极强的民圌族。

这种性格就包括对待新兴的佛教也是如此,控制了国内政局后的赤松德赞开始试图完成他先辈未能完成的事业,做出了一件对于佛教教义而言哭笑不得的重要举措。

在桑耶寺的白塔建成之后,赤松德赞从莲花生大师那听说摩揭陀国有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遂派大军远征天竺印度,理由很简单,既然我们都入了佛教了,那佛教的圣物就必须归我保管和所有,真是不知道印度历史和印度佛教历史是怎么评价这位莲花生大师的,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强悍的吐蕃帝国出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沿途各地,当时恒河北岸的各个小国得到消息后纷纷投降,争先恐后的表示效忠以保证自己的政圌权不被侵袭,就这样,吐蕃帝国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整个恒河北岸地区,沿途的各个小国都成了吐蕃帝国附属国。

就这样,吐蕃帝国的军队经过一路的征伐不仅没见减少,反而吸纳了很多属国军队,成多国联军了,而且气势越来越盛,渡过恒河轻松攻入中天竺的摩揭陀国。

摩揭陀人纷纷逃窜,吐蕃人从佛塔中取出舍利,得意洋洋的送回自己国家供奉,同时还掠夺了大量佛像、佛经,当然更少不了很多的所谓高僧。

更为夸张的是,在得胜之后,吐蕃人在恒河边竖立了一大铁柱以标明地界,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征服力。

这是吐蕃帝国在赤松德赞带领下向东面的扩张,到底是因为佛像还是政治大家自己看,自己想吧。

经过这次战役,赤松德赞领衔的吐蕃帝国总结了一项极有价值的经验:利用强盛的军事压力迫使小国屈从,同时利用这结盟小属国战略来对抗大国的侵蚀,即能避免把战火直接燃烧到本土,也有利于有充分的时间来从容调动军队,这种手段之前只在权谋盛行的中国才能见到,由此可见当时的吐蕃帝国年轻的统圌治者们学习能力超乎异常的高,这也是一个国家兴盛最显著的特征。

这是经过这次战争的经验收获,同样也是这场战争使得吐蕃帝国的方向和重心都开始在关注西方,东方就给了同样的强国“唐帝国”机会。

在吐蕃帝国全力经营西方的时候,唐帝国并没有明刀明枪的抄后路,而是通过政治手段分化瓦解了吐蕃在东方前期构建的同盟战线。

之前吐蕃在东方通过结盟等等方式营造了一个包围唐帝国的战略构架,但是这时唐帝国也反其道而行之,先是成功策反了南部的吐蕃盟国南诏(云南、四川一带,从这点看就知道确实是小国无外交啊),南方对唐帝国的威胁解除了,面对面的西北方向,唐帝国同样通过和亲政策成功获取了回鹘的支持,更远一点的还通过丝绸之路联络上了大食(阿拉伯帝国)。

我们的唐朝没闲着吧,最大限度的发挥外交攻势可是唐朝的强项,这样的结果不仅一举打破了吐蕃在东方的整体战略布局,而且反而形成了对吐蕃帝国的反包围,这方面吐蕃可以说危机四伏,一旦形成合围土崩瓦解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好就好在当时通讯不发达,不然唐帝国一声令下,哥们儿几个从各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势,三个吐蕃也扛不住。

其实这个时期的亚洲中部出奇的精彩,这种精彩完全可以媲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内部的纷争,外交、结盟、战争、离间等等手段层出不穷。

手段老练的唐朝策划堪称完美,也基本完成了整个布局,但是年轻的赤松德赞也表现的毫不逊色。面对这种困境,先是通过一战而威名远扬震慑了西域各国,其次通过对属国的控制缓冲抵抗阿拉伯帝国的威。

更重要的是在公元790年成功的策反了回鹘属下重要部落葛逻禄各部,在内应的策应下正式对回鹘发动攻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作战的指挥官就是之前提到的苯教大佬“恩兰•达扎路恭”,年轻的赤松德赞这点体现了一个英明君主的大度和襟怀。

身经百战的恩兰•达扎路恭不负众望,带领吐蕃铁骑先击败了回鹘部队,随后又突袭了大举来援的唐回联军,并再次击败回鹘主力,当然这一切都少不了内援的鼓捣,经此一败,曾经显赫一时的回鹘人从此一蹶不振,退出西域争霸。

恩兰•达扎路恭率领的吐蕃铁骑纵横西域,根据以往的经验成功,再次收编整合了西域各个小国,彻底清除了唐帝国对西域的影响,外交很有手段的唐帝国在这种面对面的压力显得很无力,被迫在吐蕃的军事压力下宣布全面退出了西域,吐蕃帝国在这时可以说是威风八面。

吐蕃帝国也正是在赤松德赞的带领下,正式成为东至今天的陕西、甘肃交界处以及四川大渡河流域,南至印度中部恒河一带,西至帕米尔高原,北至天山的强大帝国。

盛极一时的赤松德赞在晚年几乎和汉人皇帝的下场一样,面对自己爱妃势力的蔡邦氏和自己母亲势力的那囊氏的争斗显得毫无办法,双方为了争权引起了激烈的冲突,最严重到蔡邦氏王子牟如当着赤松德赞的面就敢杀死了那囊氏一族的王子伍仁,赤松德赞面对这样的公然挑衅也没敢严厉制裁,只是将牟如流放到了北方的羌塘而已。

直到公元797年,那囊氏的代表人物当时的吐蕃大论(丞相)尚杰岭拉囊挂了,两方对抗纷争才算是以那囊氏宣告失败而告一段落。

不过,告一段落的另一个前提是当初威风一世的赤松德赞不得已让位给蔡邦氏所生的次子木奈赞普,自己则隐退到宋喀之女马喀宫堡,托词是修行佛法,实际上被迫交出权力。

当年威风凛凛的赤松德赞同年就在这种憋屈愤懑下挂了,吐蕃又一代雄主下场怎么看都像是唐帝国的开国皇帝李渊,很憋。

教派之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2)

之前讲过在赤松德赞执政期间本土化宗教苯教和佛教之争,其实其本质的意义远不是简单的教派之争,完全就是旧势力和新势力之间的抗衡,这个争斗最后以受到赤松德赞支持的佛教胜利而告终。

胜利后的佛教徒们很疯狂,在权力的支持下严厉的制裁了苯教徒,活埋、斩首、流放等等手段层出不穷,说实话,这还真不是佛教大师们的本意,而且也绝不是佛教所倡导的思想,这其实就是绝对的势力政治斗争,只是打着宗教的旗号而已,真正意义上的任何宗教教义都是以人为善的,压根也就不可能纵容这样事件的发生。

佛教与苯教的争斗结束了,胜利者佛教在取得全面胜利后没能高兴几天就出问题了,这回是之前面对其他宗教的争斗中能做到一致对外的佛教自己内部出现了纷争,纷争的原因很简单,还是利益!这个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争端基础,国家也好,宗教也好,都一样。

利用佛教清除了传统势力后的赤松德赞宣布佛教为国教,除了之前说的贵圌族子弟(著名的“七觉士”)开始出家为僧外,还由国家出资高薪聘请译师从梵文、汉文翻译大批佛典、佛经。象征佛教事业兴旺发达的译经事业开始兴盛,这是对学术上的支持。

当然上述的都有点虚,比较实际的还是待遇方面,这个相比于以往对待宗教的政策绝对是给予了最高规格,所有僧侣都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而且王宫圌内专门设置供奉佛的道场,还基于和尚们的大力帮助打垮了政治对手的事实,赤松德赞破例开始让僧人参与国政,这点很重要。

在颁布了众多的优惠政策后,为了进一步保证从业人员的生活保障,进一步促进佛教事业的蓬勃、可持续性发展,赤松德赞还专门发布了僧人保障法:

制定每一名僧人由三户属民供养的“三户养僧制”。

所有的利好政策一经出台,特别是僧人可以参与国政这一项就让很多僧人和所谓的僧人开始有想法了。

我在之前提及过一件事,赤松德赞为了通过支持佛教来打击传统势力,分别从佛教的原发地印度和世界经济中心唐帝国分别的寻求支持,受到邀请的印度和尚和唐朝和尚几乎同时涌圌入吐蕃,在大家同仇敌忾的干掉了苯教后,这两个佛教的重要流派马上就开始了对掐,当然名义上是因为教义不同。

印度方面是著名的莲花生大师和寂护大师领衔;唐朝的僧人也不白给,也是著名的大和尚:摩诃衍大师。

摩诃衍大师虽然名字很西域化,但是还真就是汉传佛教中最严谨的禅宗系和尚,关于禅宗的特点之前已经讲过了,最简单的就是顿悟。但是这个一下就明白了佛理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一点也不美,没点基础你顿悟个头啊,所以说这一脉的法门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之高,没有雄厚的知识积淀压根就别想。

摩诃衍大师在藏文的记载称其为“和尚”,或是所谓中国的“大乘和尚”,就是禅宗,倡导的核心思想是突然悟道,悟道的前提是四大皆空,所谓善恶思想统统忘得干干净净,这个不用说,一看就是难度极大的事,这么高难度的活儿在中国这样文化渊源悠久的国度可能是会有些市场,但是在刚刚才有了文字的吐蕃感觉就很虚无缥缈了,文化知识很重要啊。

相反,印度和尚大师的莲花生却一直提倡渐悟,这悟道得慢慢来,人不能一下就放弃所有的思想,坚持修炼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识,也才能悟出佛理,用今天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一切不以下雨为目的的刮风、打雷都是耍流氓”。

一个是需要强大的学识根底瞬间就明白,一个是不需要基础慢慢来,有目标就成,哪个在当时的吐蕃更会有前途大家自己想吧。

赤松德赞在规定了佛教为国教的基本国策后,两个流派都欢呼雀跃,在国家收拾苯教信徒后都开始广收门徒,大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都努力使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成为国教中的国教。

在完全平等的竞争中来自唐帝国的摩诃衍大师明显占据了上风,顿悟这事听着简单快捷,确实很诱圌惑,淳朴的吐蕃人民都幻想自己也能一朝成佛,瞬间都明白了所有的道理,禅宗的市场开拓的很好、很给力。

面对这样的市场困境,莲花生大师很是不服,明明是当初我们费尽口舌争取来的国教地位,凭什么你们在这广收门徒,这事很堵,但是又不好明着说人家这不灵,都是忽悠你们的,因为自己整的那套其实也差不多,只是法门不同而已。

道理上不好翻脸那就整点别的吧,莲花生找到赤松德赞要求明确下自己这一派的国教地位,同时要求必须严厉打击禅宗这样的投机分子,把投机分子赶回唐朝去!

赤松德赞很是为难,也很费解,都是佛教,你们自己还掐个什么劲儿啊。经不住莲花生和寂护多次要求,还是老办法吧,辩论吧,你们自己说。

公元792年,在赤松德赞的主持下双方在吐蕃逻些城开始了著名的“辩战”,藏传佛教对这一次的争论史称:“顿渐之争”。

必须明确的是这场辩论的主持人在赤松德赞的指导下并没有明显的偏袒,现场就看各自的发挥,双方就各自的论点阐述之后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斗,你来我往的说的很来劲,时间很长,大概,三年吧。

主持人在听完了开场白后就宣布退场,你们自己掐吧,我还有很多正事要干,掐完了给我个结果就行,国家提供免费饮食和所有食宿。

两方先在这掐,我们趁这个机会给大家简单讲下双方的背景。


利益之争(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3)

先说点大的吧,佛教是在印度发源的,但是随后的发展却比较失败,佛教并没有在印度取得多少的地位和社会认同,就当今世界佛教大格局来看,反倒是在中国汉文化圈中做的风生水起的,这个还真是件比较奇怪的事。

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就是在四世纪到五世纪末的笈多王朝时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到了中国的玄奘大师从唐帝国到印度取经时,即从七世纪前半期开始,说实话在印度佛教已经算是穷途末路了,要不说玄奘大师对整个世界佛教界的贡献巨大呢,没这位大师很可能这个教派也就逐渐的淡出历史舞台,或者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小,也就不会在世界宗教史上占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了。

关于佛教的发展历史真相就是我们中国的玄奘大师不懈努力下,佛教才会在远离发源地在中国开花结果,广为流传,甚至包括佛教中的重要一支藏传佛教,其实说实话也是从唐帝国最初流入的,别看那地貌似离印度更近。

这个理论虽然有点惊人,但是看看今天的佛教发展就应该明白,深受佛教思维影响的地方基本全在东亚,包括中国、韩国、岛国日本、泰国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深受汉儒家文化影响的汉文化圈,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中国历届政圌府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世界佛教地位。

关于汉传佛教的流派形成有很多说法,其实关于这点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在传入中国之后因为对外语的不同理解而造成了很多的流派,当然也有根据市场和权力的不同变化而改进的不同流派,这个原因和说法很多,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只需要强调的是里面大部分都是我们汉文化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这流派基本就是在中国乃至汉文化圈,在发源地印度压根就没这么多说法,一种文字、一个地方口音大家都能听懂,很少有误解。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通理,不适应市场发展就一定会被市场淘汰,佛教在印度就因为这种原因面临这种困境,从公元七世纪起佛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下滑的很厉害,受到了另一个本土强势宗教印度教和新兴宗教伊圌斯圌兰教的挑战,佛教很不给力,明显落败,这个时间大概就在公元八世纪左右。

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非常值得关注,前面说到的不远万里去吐蕃的传法,著名的莲花生大师、寂护大师等人恰恰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由此我大胆的猜测一下,在印度市场已经无法挽回的局面下,几位佛教大师迫切的需要走出去,寻找一个新的落脚点和后援,最近的而且强大的吐蕃帝国无疑是最佳选择,既能在吐蕃推广佛教,而且还能利用吐蕃政治、军事的强大势力反过头来影响印度国内宗教,从而在政治上打圌压印度教和伊圌斯圌兰教,这个方面无论是中国和尚还是印度和尚我猜,起码在高度和认同上应该都差不多,都很具备战略发展眼光和思路。

这是印度方面和中国方面的背景资料,所以说这场争辩对禅宗大师摩诃衍而言无非是教理之争,绝对属于学术争论,成败无所谓;但是对于印度和尚而言,这就是生死之战,双方投入的精力和所承载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是双方对阵前各自的背景,摩诃衍大师很有名,当时西域名僧,不管在西域各国还是唐帝国都享有盛誉,可以说在哪都不缺部圌长级接待标准和待遇,但是莲花生和寂护可不这样,除了吐蕃以外很少由国家能提供他们这样规格的贵宾接待。

很多史料记载这位莲花生大师属于所谓的佛教瑜伽派,也就是印度佛教中的瑜伽密教,还有很多的论据,比如什么十善业、十八界、十二因缘的密教法门和精修《空行母火焰炽盛咒》等密教经典等等。

更有甚者还特别申明莲花生是密教中屈指可数的大学者,在实践中巧妙地想出了与西圌藏原有的宗教:苯教的思想相融和的教义。在来自于苯教乃至苯教徒的吐蕃反佛教势力的阻碍下,也是他在西圌藏传播佛教的同时,确实也十分细心地顾及到了苯教。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和新见解,大胆创新的开创了佛教事业的又一片新天地,功绩丝毫不亚于中国的玄奘大师。

关于这话我实在是不敢随便评论,只能说:可能是吧。

但是说实话我却一直认为莲花生大师根本就不是什么密教一派的,这点就和我之前说的一样,在人家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就没那么多的分类,谁能告诉我当初来中国的印度和尚都是什么流派的,比如少林寺的达摩法师。所谓流派都是我们自己整出来的,之所以之后的吐蕃中后期的藏传佛教会形成一个独有的密宗流派根本原因压根就不在这,关于藏传佛教成为后期独有特点的原因我后面会专门讲到,这和莲花生大师不能说没关系但绝对没这么大的关系。

所以做个简单的对比吧,相比于专修禅宗的摩诃衍大师而言,莲花生大师更像是位全能选手,各项法门都懂,肯定在禅宗理论方面是辩不过摩诃衍,但是其他各个方面绝对都势在必得。

双方的实力、背景、取胜欲圌望等等都说的差不多了,我估计大家也能猜出这场辩论谁是胜者了,辩论的开始禅宗大师摩诃衍气定神闲、温文尔雅,在双方进行对佛教的认识和见解上占足了风头,貌似这场辩论很快就能以摩诃衍胜利而告终,但是正如之前说的一样,这对对莲花生和整个印度佛教而言是生死之战,绝对输不起。

印度方面的大师们辩论的战略很简单,充分发挥我们的长项:“全面!”的特点,把辩论拖到其他方面,不怕长,就怕不长,结果双方一干就是三年,摩诃衍实在是扛不住了,宣布退出辩论。

莲花生和寂护很是高兴,结果第一时间通告了赤松德赞,而且马上以国教的名义要求赤松德赞将以摩诃衍大师为首的禅宗子弟们全部赶出吐蕃境内,大家从这点就应该能看出来了吧,印度和尚要的绝不是教义上的胜利,他们要的就是吐蕃的全力支持,最好还能通过佛教控制整个吐蕃帝国,这点是他们跟盟友:年轻的赤松德赞学的。

大师们一旦有了吐蕃这个强国的支持,佛教在印度本土就可能会死灰复燃,印度和尚们也算是煞费苦心啊,真是难为他们了。

题外话:我们今天信仰所谓汉传佛教实际上是已经我们汉文化人历代不断改良了很多的佛教,说的过分点只是沿用了印度佛教的很多偶像名称而已。

印度和尚的政治目的很快达到了,摩诃衍大师率领禅宗子弟退到了沙洲(今天的敦煌)。

随后,印度和尚们以国教名义发布了全境不得修行所谓顿悟的法门,这个时候的吐蕃佛教基本就是印度佛教的缩影,看上去很美好,似乎一切都能按照最初的设想在进行,莲花生也好、寂护也好,都沉浸在美好的前景中,但是他们忘了同根同源的汉传佛教被赶跑了,当初一同对付的敌人可还在身边蛰伏着,这时候当初最强有力的帮手、伙伴没了,可敌人还在,吐蕃本土宗教“苯教”的机会来了。

这简直就是一场猫鼠之战。看到了吧,其实佛教的发展也一样充满变数和玄机,历史其实一直就这么有趣。


赤祖德赞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4)

失去了最可靠的盟友后的印度佛教在吐蕃帝国自以为从此就能一展身手了,以莲花生大师为首的印度大和尚们开始广收门徒扩大势力,不能说是仗势欺人也算是


三大法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5)

赤祖德赞执政期间,吐蕃国内政圌权对佛教的尊崇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史无前例、空前绝后。

同时,这期间的吐蕃帝国的国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点就和中国历史上很多政圌权一样,有着同样的怪圈,越是对内部实行的大力压制和强圌权,对外则越是宽容和软蛋。

吐蕃帝国在赤祖德赞和他的参政和尚们的主张下,对外政策出奇的宽厚,也就是他在位期间,吐蕃和唐帝国缔结了在中国史书上称颂不已的象征着唐土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下去的“长庆会盟”。当然,这个和平的会盟对两国人民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而且特别是对已经国力大幅衰减的唐帝国更是重要,一直强悍、桀骜不驯的吐蕃终于不这么折腾了。

但是反过来站在吐蕃的立场,这个还真是一个由百战不屈转向求稳平和的重要转折点,也就是从这开始,吐蕃似乎失去了一直骄傲的锐气,不再是之前的军事强国了,看着是好事,但是,在东西方两大帝国压迫下的版图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军事优势后会怎样,我想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吐蕃从这开始真正的走向没落。

在会盟期间,虽然双方在边界还会有些零星小冲突,但是基本还保持了冷静和克制,大唐帝国也终于可以松松筋骨了。

这边,大唐边界消停了,但是西南方就出问题了,“南诏”这个吐蕃曾经的附属国逐渐强大,自立门户了,而吐蕃似乎对此毫无反应,不知道当时的赤祖德赞是真无能为力还是装不知道,任由南诏在云南一带开疆拓土自圌由发展直至壮大,吐蕃在整个东方已全然失去了影响力。

吐蕃的历史已经证明就是在这个赤祖德赞的统圌治期间,吐蕃在一点点的衰弱。

但是,这一切却因为赤祖德赞对佛教不遗余力的支持和近乎变圌态的宣扬,赤祖德赞在佛教历史上赢得了很高的称誉,居然和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并称吐蕃时期的“三大圌法王”。

能和吐蕃民圌族英雄般的两位先祖并列,这位赤祖德赞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在佛教界享有盛誉,按照佛教理论推崇最应该去西方极乐世界享受的赞普却挂的很不光彩,甚至很窝囊。

赤祖德赞在国内,基本上是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和尚们,这种情况肯定会影响到其他的贵圌族阶级的利益,之前的赤松德赞虽然已经收拾了很多贵圌族和传统势力,但这些传统势力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只是暂时性的消停和蛰伏。

而且这个时候印度和尚们也没有了汉传佛教的支持,就剩下自己一家独大了,这种一家独大最容易让人产生麻痹思想和幻觉。

也就是在印度和尚们享受不断扩大的权利同时,吐蕃国内政圌权的传统势力各方已经悄悄的打破了以往的芥蒂,面对和尚们日渐高涨的权势,大家只能联起手来对抗,不然都得完蛋,当年那些个苯教大师们的下场让这些贵圌族心存顾虑,吐蕃国内的各种传统势力开始了秘密联盟。

经历了国内政局的多次变动,吐蕃国内的贵圌族们学到了很多,包括提前培养接班人、打入敌人内部等等,吐蕃贵圌族们学习能力很强。

佛教的大师们已经很好地给他们上了一课,比如像和尚们学习,好好培养赞普接班人无疑就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这个政治上稀里糊涂的赤祖德赞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身体还真是挺好,而且照这个势头下去的话,很可能等不到下一任赞普即位,这些传统贵圌族就都被和尚们一个个的都收拾了,面对危机,大家决定先下手为强。

计划想好了,关键是得找位领头人,赤祖德赞的弟弟朗达玛一向和众多的世家子弟们关系不错,而且就喜欢打猎,看着头脑也比较简单,比较好忽悠,得!就他吧。

《新唐书•吐蕃传》对朗达玛的评价:“嗜酒,好畋猎,喜内。且凶悖少恩,政益乱。”

沟通的进展出奇的顺利,朗达玛对当初没当上赞普一直耿耿于怀,一听说有可能黄袍加身立即应允,既然领头的都答应了,贵圌族们说干就干。

参与阴谋的贵圌族包括当时名义上的大论(丞相)韦•甲多热、属庐•列扎等等贵圌族,这位当时的大论非常纠结,明明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现在搞得连他见了所谓的高僧都得点头哈腰,而且还不敢有半点怨言,动辄断肢、剜眼的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想解决和尚们掌权的问题必须的先一一处理几个人,首先就是当初的王子藏玛,这位在国内享有极大声望的王子不管是不是真的信了佛,反正只要他在就有可能站出来公然支持佛教,凭着他的影响力还真不好说结果,这位王子还真是算躺着也中枪啊。

几个贵圌族商量好了一起向政圌权反映这个藏玛王子其实一直就暗藏祸心,而且反对佛法,对佛不敬。

能想出这招可以看出实际上这几位水平确实不高,人家为了修炼连赞普的位置都没要,现在说人家反对佛法,任谁听着都觉得这事滑稽可笑啊。

但是事实还真是歪打正着,前面说过这位王子一直就是和尚们重点培养对象,但是在关键时刻让和尚们很失望,而且现在这位赞普明显比这人更好忽悠、更听话,而且赤祖德赞也一直觉得这藏玛越看越不顺眼,只要它存在一天,就绝对会是自己权力的潜在威胁,一听到有人举报,想都不用想直接流放。

后续,流放之后,这位善良的、崇佛的王子被王妃那囊氏毒死了。

顺利的除掉了无辜的藏玛王子后,这帮贵圌族把矛头指向了执政的和尚“钵阐布云丹”,这可位重量级大师,扳倒他可真是不是件简单事,但是事实上还真是简单至极,可见,其实很多事情也就是看着复杂,用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

贵圌族们连沟通都没用,直接状告这位大和尚一直打着佛教的旗号私下里与王妃、尼姑通奸,关于这个指控看似很无厘头,但是我猜想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但怎么看也觉得有点不着边际。

首先,这位钵阐布云丹就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实际统圌治者,也就是说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对于这种诬陷应该很轻松就能化解;

其次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你是真正的德高望重,凭着和尚们的势力,当时只要振臂一呼马上就能灭了这帮贵圌族。

而这位大和尚钵阐布云丹恰恰选择了另外一条最奇怪、最匪夷所思的路,跑了!

从哪看,我都觉得这事比较蹊跷,就算是真干了,跑又能有什么用呢?这事只能开个破釜沉舟,打死也不认啊,跑了,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帮贵圌族们历经多次的血雨腥风后对对手绝对不会手软,很快大和尚就被韦•甲多热给抓回来了,韦•甲多热很残忍,把这位大和尚剥皮处死,确实够狠。

搞不明白的是当时的所谓“二首部”都去哪了,更重要的是当权的赤祖德赞在干嘛?任由事态发展吗?要不就是这事是真的,赤祖德赞对于这顶大绿帽子也很生气。

完成了上面两步,基本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公元838年,几位贵圌族陪着赤祖德赞在墨竹香巴宫大吃大喝,趁着赤祖德赞喝多了,韦•甲多热、属庐•列扎、列杜赞三位贵圌族大臣趁机拧断了赤祖德赞的脖子,将其杀死,时年36岁。

威风一时的赤祖德赞死的很凄凉,葬于顿卡达的墀丁芒日陵,据说墓中连一件陪葬的珍宝都没有,而且只立了一块无字碑,这地在哪今天已经无从知晓了。

由于赤祖德赞对藏传佛教的弘扬有较大贡献,除了同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并称为“吐蕃三大圌法王”外,在藏传佛教中,教徒还将其视为金刚手的化身。

后世的藏文史料也颂扬其功德,称其在位期间人民安居乐业,吐蕃变成了人间的极乐世界。但是因为后期的藏文历史基本都是佛教徒书写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很不靠谱。

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我国的记载应该公正一点,我国的记载自唐朝,一来虽然也会有很多的不实之处,但是对于这样的外国元首级人物的评价一般还是比较精准的。

《新唐书•吐蕃传》:

“赞普(赤祖德赞)立几三十年,病不事,委任大臣,故不能抗中国,边候晏然。”。

身为统圌治者的赤祖德赞,实际上对和尚们言听计从,但是名义上还是任命韦•甲多热为大论,这种权力的分配不均和模糊,不仅导致了自己被弑,而且在位期间严重衰弱了吐蕃国力,唐帝国的边境很是消停,由此可见,这个人的昏圌庸程度绝对可想而知。

综合而论,其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与建立吐蕃帝国的松赞干布、将吐蕃帝国推向全盛的赤松德赞的文治武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关于他的事迹其实都只是佛教徒们的一个传说,而且还真无法解释佛教徒们宣扬的信佛的下场,赤松德赞的两个崇佛的王子都没得到一个完美的下场,那另一个被传统势力推向前台的朗达玛王子又会是个什么结局呢?   

朗达玛灭佛(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6)

以心黑手辣的大论韦•甲多热为首的吐蕃传统势力在干掉了稀里糊涂的赤祖德赞后,拥立了他的弟弟朗达玛为赞普。

关于这位朗达玛之前已经说过了,这哥们儿可能比他哥哥身体好,但脑子绝对和他哥哥差不多糊涂,被人拥立为赞普后表现和他哥哥一样。

他哥哥赤祖德赞在被和尚们拥立后对和尚们言听计从,朗达玛也是一样,不过这会是对拥立他的传统势力言听计从,这些人恨透了之前为所欲为的和尚们,在他们的要求下,朗达玛开始在吐蕃境内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史称“朗达玛灭佛”。

历史非常的巧合,朗达玛宣布在吐蕃境内灭佛的时间是唐朝的会昌元年(公元846年),两个强国几乎同一时间宣布全境灭佛,先不管客观情况怎样,起码佛教在当时差一点就彻底消亡了,这件巧合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佛教在这一段时间确实发展出了问题,在两个重要国家都影响到了政圌权,说实话,这才是灭佛的根源。

就不多说这位朗达玛的为政手段了,反正基本上又是一个稀里糊涂的赤祖德赞,宣布开始灭佛后,吐蕃境内的桑耶寺等著名寺院全部被封闭,著名的大昭寺被改为屠宰场,尊贵的释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来。

虽然手段很过分,但是这群贵圌族势力经过多年佛教宣传的影响,而且吐蕃人还都比较迷圌信,对佛教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敬畏,这尊佛像来头太大,愣是谁也没敢动。

同时,因为是文成公主把释迦牟尼佛像从内地带来并使吐蕃有了佛教,所以文成公主被这些人说成是魔鬼的转世,其实这阴谋是李圌世圌民一手筹划的,他才是魔鬼。

曾经风光无限的和尚们被统统勒令改信苯教,不愿从命而又戒杀生的僧人被强迫操圌起弓箭,带着猎狗去山上打猎。普及下佛教知识,当时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不吃肉只是中国的和尚,也就是中国的梁武帝规定的,这也是在中国改良后的佛教,这些吐蕃僧人就能吃肉,但是不能杀生。

更为悲催的是佛教寺庙内很多精美的壁画被涂抹掉,怕回头再恢复就干脆在上面画僧人饮酒作乐的画面。

同时相信邪圌法的人也都是宗教的狂热信徒,也害怕遭佛教的报应,将许多佛像拖出寺院钉上钉子扔入河中,大量佛经被烧毁或扔到水中。

总之这次禁佛运动对吐蕃佛教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因为在吐蕃获得巨大成功后的印度和尚们已经把这当成了乐土,很多原产于印度的佛经都开始陆续运往吐蕃,在印度发展很不顺利的和尚们满心希望这能成为佛教的一片大本营。这回的打击对佛教整体而言几乎是致命的,以致西圌藏宗教史籍把朗达玛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期”或“黑暗时代”。

虽然在这期间整个佛教受到了致命打击,但并不是全部,这就牵扯到前文说的莲花生是哪个宗派的问题了,在佛教整体受到打击的前提下,有一个宗派的僧人几乎没收到冲击,而且经过多年后的隐秘发展居然一举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主流,这才是藏传佛教密宗的真正原因,原因很简单,别的门派都被这次运动清剿了,留下来的就剩他们了。

关于为什么能躲过这场大劫难并不是什么特殊原因,就是因为这一路子的人很神秘,而且是在家修行,平常看着和俗人没有一点区别,相别于其他佛教流派的传播,这宗派更像是神秘的社团组织。

这就是修习密咒金刚乘法的人士,因为这伙人平常基本都和正常人一样,外表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和尚,包括传教和修行方式都是秘密进行,而且组织成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控制,这里面甚至包括很多当时的诸侯和大臣,当时灭佛的赞普和大臣们几乎都不知道这伙人到底在哪,事实证明,任何时候都是低调一点好啊。

同时,很多还未遭到迫圌害的宗派和尚,为了生存在这时都加入了他们,瞬间,密宗一派就由之前的偏支变成了吐蕃境内最神秘而且最有势力的佛教宗派。

这点连后期的大师一切智“耶桑哲哇”也说:‘

那时毗奈耶教法虽是遭到摧残,但是大密咒金刚乘法这一方面,直到而今是从未衰没的。

普及知识:佛教密宗,又叫金刚乘,因其注重真言密咒的功能和修持,亦称“真言乘”。简单说就是比较注重念口诀。

所谓真言,也称密咒、明咒、神咒,俗称咒语,是密宗身口意三密之一的口密,就是口口相传的古老神秘的咒语。

密宗的修持者,大部分都是穿白衣的居士,于各自家中,或清净山边,修讲生圆次第,所以能令密乘律仪传统,得以不断。

还因为其神秘性和组织结构严谨,在当时的危难时期就承担起了传播和保存佛教经典的重任。

“所有三代藏王时所翻译一切之经续,以善于保存之故,因此大部分尚能流传至今。”经书虽然毁坏了,但是这些大师把经书都背下来了,由此可见,这一支对藏传佛教的流传有多重要。

朗达玛的灭佛运动基本剿灭了佛教根本,但是也就是这种佛教中最为霸道、最为神秘的教派得以延续,之所以称之为霸道,就是这一宗派的和尚在所有和尚中控制欲圌望是最强的,而且其组织结构最为严谨,也就是说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最具实力的一支,当然面对困境也就绝对不是其他教派宣扬的逆来顺受,而是奋起抗击。

为了阻止朗达玛为首的吐蕃政圌权的灭佛行径,莲花生二十五弟子之一的高僧拉隆•贝吉多杰(这才是密宗重量级大师)在其他修行人士(这会已经没和尚或是喇圌嘛了)的鼓励下,决定刺杀朗达玛。看到了吧,和尚杀人,这点就说明这一支佛教宗派已经很可怕了。

公元842年,贝吉多杰化装成苯教徒的模样,从其隐居修行之地叶尔巴扎拉出发,前往吐蕃都城逻些城求见朗达玛。

在贝吉多杰觐见朗达玛时,朗达玛正在看一个碑文。贝吉多杰在第一拜时在袖子中张开射箭的扳指,第二拜时将箭装上弦,第三拜时将箭射圌出。很准,箭直接射中朗达玛的眉宇中间,射穿其头骨,糊里糊涂的朗达玛当场毙命。

刺杀结束后贝吉多杰冷静的将外白内黑的衣服反过来穿上,又将原先涂着黑木炭的白马洗去黑色,从而成功逃脱了赞普的追兵,逃到了多康地区隐居。

整个过程就如同好莱坞大片一样惊险,当然这是佛教徒们描述的,事实怎样我也不知道,就这么引用吧。

李世民笑了(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7)

朗达玛赞普也挂了,挂的很悲催,不过比他哥哥强一点的是他葬于琼结的吐蕃历代赞普王陵之间,其陵墓名叫“珠杰”陵,又被称为“圣神变”。 

密宗的机会(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8)

吐蕃帝国的最后一任赞普朗达玛挂了以后,他的两个儿子云丹和乌松为了争王位而相互攻伐,很快中央地区的混乱就陆续扩及全国,各地的大佬们要么拥兵自重,要么趁乱扩大地盘。

最后再加上所谓的庶民造圌反,强大的吐蕃终于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期间的中国也处于极度的动圌乱中,年代差不多就是我们的五代十国时期,由此可见当时整个亚洲大陆基本都是一片战争的海洋,真正的世界大战,只是没有什么盟国,都是各干各的。

各个政圌权格局的混战一直延续了近百年,这种长时间的战争对于曾经统一的政圌权而言最失败的就是内耗,一百年不断的战争把当初吐蕃帝国立国的根本消耗殆尽,同时战乱也导致整个地区人口大幅度衰减,十几个政圌权干到最后谁也没力气再建立当初的统一帝国,大家基本都消停了,这个消停还真是不像中国的消停,中国有句俗话叫:“分久必合”,但是在这就一直这么分下去了。

倒并不是大家达成某种默契,最重要的原因是战乱导致人口的锐减,大部分地方都没什么人烟了,大家还打个什么劲啊,反正那都没人,你想占就占着吧。

到最后各个割据政圌权都基本死守着自己的一小块根据地城池,基本上也就是自己的根据地还能稍微有点人气。

稳定后的政圌权都开始关注自己的权力区域,扩大人口、稳定政圌权、增加收入等等成了这个时期各个小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家也都没什么新办法、新点子,只能沿用当初吐蕃的那套老路子,宗教再次被这些小宗主们重视起来,佛教在沉寂了一百年后再次精神抖索的回来了。

宗主们率先开始和宗教合作的就是当时的阿圌里王系,末代赞普朗达玛挂了后,从两儿子开战一直干到孙子们,结果次妃一派的王孙吉德尼玛衮(这个名字很有趣,但是确实就叫这名,我感觉他要不战败都没天理,这名字不知道藏语什么意思,但是汉语的音译就成了“记得你圌妈滚”,真失败啊)战败后逃往阿圌里,在这地自立为王了。

在吉德尼玛衮(怎么听怎么别扭)的晚年,为避免重蹈吐蕃帝国的覆辙,干脆将领域一分为三,分别给三个儿子,一人一块,谁也不用争不用抢,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后来发展成为拉达克王国;次子扎西衮占据布让,后来被并入古格;幼子德祖衮占据象雄,即后来的古格王国,也就是这位最年幼的王子,成为了古格王国的开国元首。这就是西圌藏历史上的“阿圌里三国”。

之前很复杂,就不多说了,就说这个古格王国,在立国之初,德祖衮为了维护统圌治和教化民众很费了点脑筋,常年的征战致使国民都很疲困,但是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别的势力灭掉又不得不征收赋税,德祖衮很头疼,根据他的经验和学识,从小到大只见到过一种让民众心甘情愿掏钱的主儿,那就是佛教。

但是经历了佛教的兴衰和国势的转变后,年轻的德祖衮对这事很有顾虑,佛教绝对是巩固政圌权和揽财最好的手段,但是万一控制不好的话就会出大问题,当初祖先建立的那么强悍的吐蕃帝国都没能抗住,何况他个小小的象雄,而且就算是他有这心思也没这能力了,通过他祖父强力的灭佛运动,境内已经找不到和尚们的踪影了,德祖衮很郁闷。

但是德祖衮这种困惑很快就有了答案,小国主希望重振佛教的消息传播的很快,快的异乎寻常,当然,这还真得归结于流传下来的密教遍布全境的渠道和神秘组织。

正如我所说的,朗达玛灭佛运动给了蓬勃发展的吐蕃佛教致命的打击,但是却意外的壮大了密教,密教由于其传播途径和方式意外的完整的生存了下来,而且在后期更是因为其严谨的传教方式秘密的发展壮大,这时,已经形成了整个境内的一股暗流,触角遍布各个小割据政圌权,那个政圌权有什么风催草动密教马上就能做出反应,德祖衮的困惑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密教的宗师们积极的开始和德祖衮主动接洽了。

共同的认识和目的很快促进了双方的谈判,双方就共同的利益和发展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密教帮助德祖衮揽财和蛊惑人心,德祖衮代表官方承认密教在境内的合法权。

取得合法地位的密教马上通过现成的渠道建立了完善的传播阵地,速度超乎寻常的快,人员精干、组织严谨的组织干事效率就是高。

很快,在密教大师们的动员和宣传下,民众的财富就开始以各种途径和理由源源不断的通过佛教平台涌圌入了政圌府衙门,德祖衮很高兴,国家有钱了就可以装备军力了,而且战士在征战前都得接受密教大师们的现场洗礼,洗圌脑后的战士们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打起仗来都奋不顾身,这和尚们还真是难者无所不能啊,德祖衮非常高兴。

国家富有、军队强盛,这些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居然很快就被这帮密教大师们给解决了,这还真是不服不行啊,双方基于这样的合作模式很快就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同时,密教在得到政圌府的支持后在当时的象雄建立了传播中心,并据此为佛教大本营开始再次构建整个吐蕃古国的佛教网络。

政治军事上,我们的象雄不断的吞并周边地盘,到最后挤兑得自己哥哥也连人带地盘一起合并进来了,成了一个彻底的区域强国: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是个非常神秘的政圌权,崛起的很快,而且很有生命力,历经六百年,但是最后却谜一样的消失了,国家没了,民圌族没了,只留下一堆废墟让人无从查找,这是个非常非常神秘的古国。再次强调一遍,古格王朝的遗址在今天极少数人前往旅游观光,可以这么说,去的都是专家或是骨灰级的粉丝,但是当地的管理方对专家们的态度一视同仁,门票一分钱都不含糊,别扯虚的,现金才是硬道理。

古格王朝到了第三任古格王意西沃时期,统圌治出了点问题,本来政圌府和密教这种盈利模式双方都很满意,也合作的很愉快,但是这个密教实在是太厉害了(没两把刷子能扛到这会吗?),古格王朝内部遍布教徒,古格王朝似乎已经变成密教王朝了,密教大师们说话明显比古格王圌还有号召力。

而且经过朗达玛运动血的经验教训,密教变得更严谨,更神秘,更知道防范于未然,可以说就算是威胁到了你的政圌权,你要想一举剿灭也根本就不可能。

深深感受压力的意西沃想出了个好主意:分化!

意西沃想到了祖先曾经用过的办法,选派21名国内贵圌族精英青年到克什米尔地区去学习佛教教法(眼熟吧)。

这里有个前提得交代一下,前面说过很多印度和尚因为在印度受到排挤纷纷流窜到我们的西圌藏地区,但是发现当时这一带也不是很安全(灭佛运动的兴起),基本又都跑到克什米尔这三圌不管的穷乡僻壤待着了。

意西沃的原意是打着弘扬佛教的旗帜多学些佛教的分支来,既然无法撼动佛教密教的权威地位就给你多树立点分支,让你们自己斗,省得我动手。

在这样的基础下选派了21名精英,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很残酷的,密教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其深不可测的渠道和分支,21名精英带着希望出发了。

学的差不多后,回来了2人,19名精英少年挂了,别问我原因,我也不知道,但这里面绝对不简单,因为留下的绝对有原因,仁钦桑布和玛•雷必喜,这两位到最后都是著名的密宗大师级人物。

我想,大家应该看明白了吧,密教能顽强的保留到这会绝不是偶然。

阿底峡(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29)

不明真相的古格王意西沃在看到派出去的精英终于回来后很高兴,甭管怎样能回来两个总比一个都没回来要强很多,多流派的发展应该有希望,再加上小伙子仁钦桑布看着就很聪明,也很会来事,很得古格王意西沃的喜爱,为了表示自己对精英们的支持,也为了方便仁钦桑布工作,意西沃专门建了一座著名的寺院“托林寺”,把梦想着分化密教的势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小伙子身上了。

但是完全出乎他意料的是,很快,这座托林寺居然就成了密教的大本营了,当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而且秘密进行的。

锲而不舍的古格王意西沃隐约感觉到问题,实在没办法就想干脆也别派人去学习了,把印度大和尚请来吧,不过更神秘的是,古格王意西沃在有了这样的念头后,居然很快就因此而挂了,据说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挂的,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反正这事非常的不合乎常规,而且密教从此就在古格王朝牢牢的扎下了根。但是,后期的古格王依然没有放弃,毕竟,权力被分割是谁也接受不了的大事。

古格王朝的兴起引发了很多地方势力的关注,周边的很多割据势力看到实效后纷纷准备效仿,有章可循就是好事,各个割据势力都可以借鉴。

当时的整个国际周边形势大致是这样的,吐蕃地区的外部环境首先是中国地区正处于五代混乱时期,无暇顾及这边。但是,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可没闲着,大举入侵印度,印度阿三们一向比较怂,不仅国家没抗住别人的入侵,就连宗教、文化也没能抗住伊圌斯圌兰教的大举侵入。

受到国内形势的逼圌迫,印度的和尚们纷纷带着经书、佛像等等重要物件通过阿萨姆、尼泊尔跑到了这一带猫着,反正这边都是割据势力,不可能都一脑门子灭佛吧,而且有了古格王朝的成功经验,貌似应该有前途,再怎么差也不会比印度更差吧,所以说,吐蕃的西边是印度和尚的大逃亡。

同时,各个割据势力准备重新崇佛的消息也传播的非常快,当初为了躲避灭佛运动而选择向东逃跑的僧人后代弟子们,这时也纷纷从青海等地回来了,整个吐蕃地区的佛教开始大举回迁。

虽然是各个割据势力的地盘,但是说实话,这时期,整个西圌藏地区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这里却有各方觊觎的矿产资源:金矿,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是稀有资源,硬通货。

既然只有这个,那就只能把这个发挥到极致吧,各个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和壮大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开采力度,这个效果非常快,没多久,这些不折腾自己的割据势力都变得很有钱了,个个腰杆儿都很直。

有钱就好办事,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统圌治,各地的大佬们也都开始向古格王朝学习,都愿意出点闲钱供奉和尚们,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历了灭佛运动后,大家境内的和尚都很少,居然也成了稀有资源了,虽然都有陆续回来的,但是好像这些家伙都有点投鼠忌器,还是怀疑我们的诚心。

为了彰显崇佛的决心,尽快招纳些大师们,各地的大佬纷纷成立了招贤馆,公开招揽有志和尚前往发展创业,各地还都在没有僧人的前提下,纷纷投资开始营建寺院,先把您住的地儿建好,看看我们有多心诚吧。

就这样,在整个大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利好因素的前提下,各路僧人们开始与各地割据势力的头子频繁接触,大家同样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讨内容不再局限于宗教内容,更多的涉及到国计民生、合理揽财、巩固政圌权等等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佛教开始再次成为这一带最时髦和最有前途的职业。

这期间,整个西圌藏佛教都在复兴,当然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僧人,比如前藏的卢梅,后藏的种敦巴等,和尚们纷纷在割据势力的支持下弘传戒律,重建僧团,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这种兴旺的局面马上就受到印度本土佛教的关注,而印度佛教的和尚们当时最重要的事就是赶紧的找个落脚点,不然别说发展了,连生存都是问题。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印度佛教的重要人物“阿底峡”尊者决定亲身前往古格王朝进行实地考察,在古格听到了种敦巴大谈境内佛事的时候,高兴的急忙合掌赞叹认为“如此兴盛,必然是圣僧所建树,绝不是凡夫所能作到的。”言外之意就是佛祖在天之灵保佑啊,印度佛教算是没希望了,天幸居然又给我们找了块落脚点啊。

德高望重的“阿底峡”尊者赶紧通告那些在山里瞄着的印度僧人们,赶紧出来吧,这地有前途,西圌藏佛教史重要事件由此发生:“阿底峡”团队入藏。

在这里首先必须确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就是这位阿底峡尊者最初受邀入藏的原因就是分化藏区密教的势力,当然名义上是完善和丰富藏区佛教结构,进一步弘扬佛法。阿底峡尊者任重而道远啊,既然这么重要的大师就得简单介绍下生平。

阿底峡(意为殊胜),是印度东部萨护罗国王之子,这个出身和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差不多,都很有背景,也都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大师大约生于公元980年,因失望于继承王位的争斗和算计,远赴其它国家求师。

之后,经过几年的求学生活,二十九岁时大彻大悟,正式出家,并受具足戒,后来成为毗嘎惹玛西那寺院的大长老,在印度佛教界享有盛名。

阿底峡入藏之年是公元1042年,当时已六十一岁。

大师在入藏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传道,也就是从最基础、最扎实的开始:译经。

关于这点我想之前的描述已经很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干的活,对佛教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虽然这事很累,而且没有什么现实回报,但是能把这事当做毕生追求的绝对都是真正的佛教徒,而且都是大师级人物,也是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的人物,他们才是真正的修行者,佛教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虔诚的群体才能延续至今。

阿底峡大师就是这样一位人物,首先不管是完善佛教也好还是分化密教也好,传播佛教都必须从教育入手,这是基础,而且众多的法门和修行在大师的眼里都是殊途同归的,只有扎扎实实的最好基础工作才能弘扬佛法,大师眼里还真是高明,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宗派之分,所谓“空即是空”。

在他的主持下,这阶段藏传佛教整体翻译了很多佛教经典,也是藏传佛教大规模梳理佛教理论的时期,可以说,对藏传佛教非常重要,如《摄大乘论释》、《菩提道灯论》等等基本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佛教经典。

为了进一步的弘扬佛法,在译经圌期间,阿底峡非常注重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传播佛法的措施,向西圌藏的僧俗百姓专门指明了言简意赅的修行办法。

根据他的学说将学习佛法分为了小士、中士、大士三个阶段,对处于这三个阶段的人则从易至难分别对他们宣讲三种不同的教学,可以说因材施教做的很到位。

比如对处于第一阶段的人来说比较初级,只教他们皈依三宝,仔细辨别因果报应之理和世间的一般善行就行,高深一点的不用教,教了反而让人觉得这东西很难,效果很不理想,可以说这个是入门级的,上手快、简单易懂,专门忽悠基层百姓的。

对第二个阶段的人则必须让他们知道宇宙的实相是按十二因缘的法理变化的,这个相对深奥一点,是所有僧众必须学习的,掌握了后才能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坚力量,这个是专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

而作为最高级别的大士阶段的人则不只是自己解脱,还必须思考普渡众生之事。这个就比较大了,说白了就是不仅要考虑佛教的发展,而且还得学会如何推广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等,及时了解政局动态,为佛教整体发展添砖加瓦,这是大师们和职业经理人干的活。

为了进一步的阐明自己的观点,阿底峡还专门强调假如只是一味地行六波罗蜜的修行的话,这种人不能说是真正的僧人。

说的直白点,就是假如认为修炼只是为承认自我而存在的话,这种人永远不得解脱,进而对为了觉悟所需要的持之以恒的精进加以懈怠的人,不能说是真正的行大乘之道者。这个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但是实际意义却非常深远,就是摆明了要和当时纵横藏区的密教在教理上一决雌雄。

阿底峡大师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不负历代古格王的重托,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在他麾下的大批印度僧人们寻求出路,在密教横行的藏区,只有他这样的大人物有这样的报复,必须肩负这种重任,只有通过他的努力才能让这些印度和尚有生存之地。

为了更好的贯彻自己的思路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阿底峡大师在传教过程中既不是宣扬关于龙树哲学的“空”观的思索,也不是讲述密教金刚乘的主张,而是对藏圌人讲述简单的教义,从非常浅近的日常生活中的德行进行说理。

客观的讲,大师的布道在当时颇受欢迎,他在西圌藏的布教活动从六十一岁入藏到七十三岁去世,时间长达十二年,十二年的时间看着很长,但是要扭转密教一支独大的现状还是很短。

据说阿底峡大师最初学习的也是佛教中的密教,而且他作为当时印度佛教的大学者,密教的造诣也很深的。但是在他入藏前后这段时期的西圌藏密教,事实上已经非常的极端化(话说回来,不这样的极端化,密教也不可能生存下来),大师的目的很明确,让大家放弃所谓的教派之争,弘扬佛法,一心向佛,何来派系争执,但凡争执就必然纠结功利,都是违背佛法的。

大师看到了这些,但是,聪明的大师也不可能做出全面否定密教的行为,他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一点一点的扭转,但是十二年的时间确实很短暂。

在他之后密教马上重新抬头,反而变得更加的强大,毕竟密教是在经历了吐蕃帝国时期的兴衰历程,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远非印度和尚们所能想象的,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都远远高于印度和尚们。

阿底峡大师的传教最大的结果就是在整个藏区形成了各种教派的萌芽阶段,但是非常滑稽的是各个名义上的教派都或多或少的融合了密教的特点,而且在形式上看,反而倒都看着像是密教的分支,这个我估计是阿底峡大师最不愿看到的,更应该让大师感到悲催的是,据说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的徒弟种敦巴大师在他的思想体圌系下,建立了所谓“噶丹派”居然也是一副密教做派,我想阿底峡大师对此应该很失望。


藏传佛教流派一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0)

说到了藏传佛教的流派还得在啰嗦几句,前面说到的仁钦桑波必须再次登场,成为整个藏区佛教界的重要人物,经历了同大师阿底峡共同工作经历后的仁 ​

藏传佛教流派二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1)

 “噶举派”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看着就应该明白这个教派是纯粹的传承所谓亲口所授密咒教义的。    据说创立者先后有两 ​


佛教的伪政圌权(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2)

公元13世纪初,强悍的蒙古族在北方兴起,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能力和成绩就不用我啰嗦了,蒙古人虽然强悍到几乎征服了整个能到达的世界,但是不可避免其文化的落后,在统一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后期基本上就是到哪算哪啦。

关于这个从宗教信仰上就能看出来,占领了俄罗斯大部分的拔都一系皈依了基督教;占领了中亚广大地区的旭烈兀一系皈依了伊圌斯圌兰教,剩下的基本都皈依了佛教,蒙古人自己的本土宗教“萨满教”不仅没能随着蒙古人的开疆拓土而远播四海,反而自己消失在历史上了。

由此可见,落后民圌族可以在武力上征服先进文明,但是在文化方面是根本就没有可能的,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在统圌治了很多国家后迅速的融入了当地文明,直至本身被同化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万幸最后的一支还算传承的被朱元璋的一竿子牛人打得还跑回了草原,这个民圌族并没有因此而消亡,这算是万幸了。

蒙古人四面征伐,当然也没放过我们的西圌藏地区,公元1240年,当时的元太宗窝阔台的皇子阔端派遣大将多达,率军深入西圌藏,希望通过这样试探性的军事行动了解西圌藏的政治形势和决定攻伐战略。

远征的蒙古人在这次试探性进攻中却意外的发现了佛教在西圌藏地区的影响力,蒙古人很奇怪,为什么一些明显忽悠人的思想和学说会有那么多的人信仰,而且看似也就这么些东西又怎么能整出这么多的所谓流派?他们究竟想证明什么呢?想干嘛呢?蒙古人很费解。

首先这个佛教很奇怪,其次貌似如果能和这些僧人搭个上,这个征服整个西圌藏地区就用不着费多大劲了,基于种种好奇的蒙古人撤军后在西圌藏广为传播我们的大汗希望了解这些,希望能有机会和这些僧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

对于蒙古人的入侵,最初的西圌藏地区大部分的和尚和地方势力都是抱着抵抗到底的态度,之前已经说过这点了,当时的佛教完全都是依托在地方割据势力之下,说白了他们都是一伙的,和尚们也害怕蒙古人过来会影响到大家之前的权势和平衡。

但是,我们的萨迦派高人就不这么认为,聪明的萨迦派僧人在其中看到了机会,看到了这伙让人望而生畏的蒙古人的战斗力,看到了可能获得的地位,说句难听话,一千多年后的汪精卫也看到了这些,不过对象不是蒙古人,而是日本人,这个历史自有公论。

公元1244年,60余岁的萨迦派高僧班智达•贡噶坚首先积极相应了阔端的邀请,起程前往当时的凉州去和蒙古人会晤。

三年后的公元1247年,班智达如期见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蒙古王子阔端。这里面如果算上路途远近的问题,我想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史书对于这次的会晤正面记载是:智达‧贡噶坚以西域学者、译师的身份,向阔端宣讲佛法,阔端逐渐敬信并因此决定免除天下僧尼的赋税和兵役。事实如此吗?首先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猜,而且我猜的绝对不止这些。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按照正常的理论而言,要想一个人接受另一个人的思想这事肯定是很难的,最起码你得一开头就说到这人的痛处,也就是他最纠结的事,然后告诉他你有办法解决他的这些个困惑,最后让他相信你的办法一定是最有效的,因此会越发的敬仰你,直至全面接受你的思想。

这就是著名的忽悠三段论,这点我坚信佛教的和尚也好、喇圌嘛(藏语和尚的意思,下面就直接说喇圌嘛了)也好,应该都精于此道,研习甚深。

根据以上忽悠三段论的基础我觉得班智达•贡噶坚和阔端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作为王子的阔端最关心的应该就是两件事:

第一;是不是可能继承汗位;

第二;不能继承也行,是不是能保住自己的领地和权力;

依照以上精神我来模仿一下双方的对话:

班智达•贡噶坚很坚定和自信的看着阔端:您能当上大汗!(这句话很重要,不然阔端很可能没耐心听下去)

阔端:是吗?会有这种可能?

班智达•贡噶坚:当然,但是您还不知道您怎样才能当上大汗,是凭自己手上的蒙古精兵?还是凭在蒙古王公心目中的威信?还是还是凭借卓越的统圌治能力?这几项您自己看您比您那些兄弟们强吗?

阔端:哦!这个,可能还都比不了。

班智达•贡噶坚:但是您还是能当上大汗,因为我知道办法。

阔端(有点小激动了):大师请赶紧说。

班智达•贡噶坚:您得信佛!然后让你治圌下的民众都信佛,看看我们那一带就都是这么忽悠的,民众都相信我们,您要是能相信我,我首先能让过去的吐蕃国土的人全都听您的,其次还能让您的兄弟们的士兵也都听您的,大家都听您的了,这个汗位也就……

阔端:这个,就这么简单吗?

班智达•贡噶坚:当然不简单,首先你得任命我来帮你统圌治,然后我一步步让过去的吐蕃国土的那些小国都心服口服的归拢到您这来,站稳了这个脚跟,我再帮您往其他的蒙古亲王那增加影响,最后您就能完成梦想。

阔端:那没问题,大师看着就很值得信赖,您就赶紧说怎么办吧!

班智达•贡噶坚:先投资得给我建座寺院吧,然后给我一个任命书,任命过去的整个吐蕃国土都归我管理,有不听话的您得派出精兵去帮我把他们统统灭了,然后再给我个正式授权,我通过这个授权去其他的蒙古亲王的领地帮你运作,这个可能需要点时间。当然,这里面,那个路途都比较远,而且得跑很多地方,还的应酬什么的,我想,这个大汗应该明白吧。

阔端:没问题,咱们说干就干,这就开始吧!

在场的除了两人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人士,班智达‧贡噶坚的侄子“八思巴”,看到叔叔的精彩表演后,聪明的“八思巴”学会了很多。

经过友好会晤后的阔端说干就干,首先投资为班智达建造了“幻化寺”,并供奉了大量的财宝供班智达大师使用,也由此开始了西圌藏喇圌嘛与蒙古之间的“邦交关系”。

双方缔结了友好条约,正式史料记载大要就是:蒙古任用萨迦人员为达鲁花赤(意为总辖官),赐与金符和银符,所有吐蕃地区的头人必须听命萨迦的金符官,不得妄自行圌事;

吐蕃各地缮写官吏、户口、贡赋清册三份,一份由各地官吏自行保存,两份分别呈交阔端和萨迦寺;蒙古将派官员到卫藏,会同萨迦人员议定税目,等等。

基本上是这一带所有的事情都是萨迦派喇圌嘛们说了算了,包括国家命脉的军事和财政收入。

接着,班智达•贡噶坚以个人名义写了一封致卫、藏、阿圌里各僧俗首领的长信,将上述条件通知他们,并反复晓喻西圌藏归附蒙古的必要性。在这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信中说:

蒙古王子阔端励精图治,愿有益于天下各部族人民,用意甚善(这是诱之以善的);

蒙古军队众多而战术精良,西夏等强国都先后覆亡,之前反抗阔端的藏族偏师们一败涂地,因而只有归附一途(这是威之以胁的);

只要真诚归附纳贡,做一个没有二心的臣属,即可同畏吾儿(维圌吾圌尔)部族一样得到优待,地方官吏依旧任职,人畜依旧归己(这是诱之以利的);

正因为出于上述考虑,为了佛法、众生,造福吐蕃人民,我才亲往阔端驻地接洽归附事宜;也正因为蒙古人接受我之归顺和劝善,近年蒙古军队才未袭圌击吐蕃;汝等凡遵从蒙古法令者,必能受福(这是诱之以佛的,而且还是给我自己脸上贴金的,关于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一千多年后日伪政圌府貌似也是这么玩的)。

关于历史上著名的萨迦五祖之一的“班智达•贡噶坚”这封著名的长信我就不多评说了,反正结果就是整个西圌藏地区再次统一,听从了班智达•贡噶坚的地方势力,萨迦派喇圌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不听话的在蒙古骑兵的协助下也听从了班智达•贡噶坚的管理。

班智达•贡噶坚通过此举一举奠定了萨迦教派在西圌藏的领袖地位,萨迦人员被授予治理卫、藏、阿圌里的全权,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圌权对西圌藏的统圌治即由此开始。

之前的西圌藏地区就一直没能消停,抵抗蒙古的势力风起云涌,丝毫不比南宋那会差多少,但是也就是在“班智达•贡噶坚”的大力合作下,西圌藏正式的全境投降,这点意大利著名的藏学家杜齐就说:“在阔端手里,蒙古第一次有实效地占有了西圌藏”。

公元1251年,这位“聪明”的班智达•贡噶坚挂了,不久后阔端在没能看到班智达•贡噶坚给他描绘的美好前景下也挂了,这事告一段落。


利令智昏的喇嘛们(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3)

虽然当时的当事人班智达·贡噶坚和阔端都挂了,但是在他们秘密会晤的时候还有位重要人物在场:班智达·贡噶坚的侄子八思巴。

两位志存高远的人物都挂了,但是八思巴却顺利的接过了班智达·贡噶坚的大旗,相比与自己的叔叔而言,八思巴的眼光更远,他瞄上了元朝皇帝。

公元1253年,班智达·贡噶坚的侄子八思巴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得到了当时还是蒙古王子的忽必烈的召见。正史上关于这事讲的无外乎著名的喇圌嘛八思巴不仅向其讲述佛法,而且还解答了忽必烈所提出的许多疑难问题,使忽必烈对佛法产生虔诚的信仰。但是事实如何我想大家肯定都能理解的,我相信八思巴很可能比他叔叔做的更好。

八思巴拜见忽必烈结果是,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蒙古汗的王位,随后立即封八思巴为国师。

公元1264年,忽必烈设“总制院”,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领该院院事。在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下,设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西圌藏大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使司下面则辖有管理民政的万户府、千户所。

公元1265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帝师,并通过八思巴的举荐,任命了总管西圌藏事务的行政长官和13个万户府的万户长。

看到了吧,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得首先得到萨迦教头子的认同,不然就没得官做,历史上称这一段是萨迦政圌权;我可能比较偏激,我觉得必须在中间加个“伪”字,名符其实的“萨迦伪政圌权”。

在蒙古人的支持下,萨迦教权势熏天,大肆任命亲信和子弟,八思巴之弟恰那多吉就被任命为“藏地三区总法官”,设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建立驿站和军队,进行清查户籍、征收赋税、颁行法律历法等,立法权、财权、人事权都是自己家人控制,这就是当时所谓的萨迦教。就别提其首席官员“萨迦本钦”一职了,国师提名、皇帝任命。

至此,萨迦教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功成名就,叔侄两也因此功绩而位列所谓“萨迦五祖”之一。

同时还值得一提的是,八思巴还就曾经根据忽必烈的要求,按照藏文字母的拼音方式创造了蒙


宗喀巴大师和黄教(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4)

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噶举派僧人趁着萨迦王室内讧,在西圌藏境内发起了联合推圌翻萨迦政圌权的运动,受惯了萨迦派压迫的各个宗派马上群起响应,在大家群策群力的努力下顺利推圌翻第六代萨迦法王,建立第司政圌权,也称帕竹政圌权。

新政权表面上是噶举派的胜利,但实际上是藏区各个教派共同努力的结果,融合了各派势力的新政圌权比较开明,允许不同观点的教派存在,并能根据情况都给予资助,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真正的佛教思想开始重新慢慢的占据了主流。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元1373年,生于青海宗喀地区(即现在塔尔寺)的十六岁少年僧人宗喀巴开始进藏学习佛法,大师很幸圌运,既学习了《中观》、《现观庄严》等戒律;又学了《时轮金刚大疏》及一切密法;同时大师还接受了当初的印度僧人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次第等佛教思想的影响。

学习圆满后,原曾信奉噶举派的大师,痛感萨迦、噶举等派均过于热衷于政治而丧失佛教本旨,不守戒律,胡圌作圌非圌为,导致真学实行的人日渐减少,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教法都很衰微,基本上都是打着佛教的幌子的政治团伙。

这里面除了少数大德以外,大部分所谓的喇圌嘛们几乎不知戒律为何事。而对于密法,只知道乱受灌顶,偏修一部分细微末节和旁门左道,更别说如何亲近师长,如何守护律仪和三昧耶等等了,全不讲求,以至于整个佛教困顿不堪,我们年轻的大师决定凭一己之力立志要扭转迷局。

宗喀巴大师首先改戴了黄帽(在藏传佛教中黄帽是持律者戴的,通俗的说法就是现在带大沿帽的执法人员,当然,执法首先就得守法)。关于这个黄帽子是有缘由的,在土官著的《宗派源流》中记载:

“贡巴饶塞(朗达玛灭法后复兴佛法的大律师)送卢梅到西圌藏去的时候,把自己戴着的一顶黄帽子送给卢梅,说戴上这个就想起我来了。因此,过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黄帽子。宗喀巴想振兴戒律,因而也就戴上了与过去的持律者们同样的黄色的帽子”。

根据这个典故,大师决定自己首先就带上黄帽子以示复兴戒律,可能顾忌当时的大环境,大师明确表示并没有要彻底改革宗教的含意。

大师为整治当时戒行废弛的流弊,首先提倡戒律,修行密法必须如法依止、善知识,严守三昧耶戒,方有成就。同时就当时局面提倡“苦行”、“敬重戒律”、“不娶妻”、“禁饮酒”、“戒杀生”等等。

为了谨慎从事,大师在三十二岁的时候还多次进入后藏学习各种流派,以求能综合各种流派优势,至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三十六岁的宗喀巴大师开始公开收徒,传播教义,史称“格鲁派”,俗称“黄教”。注:这个才是在五台山呼风唤雨的藏传佛教黄教,我绕了这么大的圈就是为了引出大师和大师的宗派,可真累啊。

深受阿底峡尊者思想影响的宗喀巴大师很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分别于公元1402年和公元1406年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本经典论著,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拉圌萨大昭寺首次举行祈愿大圌法会,同年又在拉圌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这是成为格鲁派作为宗派正式形成的标志。

格鲁派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之前最注重学术的噶当派,故又称新噶当派。

宗派既然成立,整体黄教团队在宗喀巴大师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因为当时的整个佛教界的混乱和僧人不守戒律等等原因被世人诟病不已,有着严密管理制度和严格戒律的黄教喇圌嘛团队马上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大师在整个藏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并且陆续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黄教寺院。

宗喀巴大师五十一岁时,再赴前藏,在寒若却顶安居,这一年造《中观论广释》。五十二岁时,造《辨了不了义论》。注:这我都没看过啊,看不懂。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六月,在整个藏区盛名日盛的大师得到了中原政圌府的高度关注,当时的中原政圌府代表“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随员数百人,到西圌藏迎请宗喀巴来汉地,可见其当时在整个宗教界的影响,但是大师还真就是大师,面对权力的诱圌惑依然选择婉然辞谢。

明大臣们无奈,转请派一上首弟子代表前往,他便令大弟子释迦智到京,谒见了永乐帝以后,被封为大慈法王。

同年,大师的《中观论广释》造讫,在有六百多位三藏法师的聚会中广为宣讲。此外还讲了《中论》、《密宗道次第》等。又应徒众之请,兴建根本道场格登寺。第二年来到格登寺,亲自讲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称释》等。

可以说这会的格鲁派已经凭借卓越的佛法和严格的戒律在西圌藏地区奠定了无与伦比的领导地位,但这会还没完全占据西圌藏地域整个藏传佛教的市场。关于这点前面讲过,元朝挂了后,继任的明朝政圌府对于西圌藏的管理原则沿用了早期元政圌府的原则:分而治之。不像元政圌府后期那样专封一个政圌权,采取“众封多建”政策。在全藏区共封了三个法王(宗教界的领袖):

  • 大宝法王,为噶玛噶举一派的代表,推圌翻萨迦政圌权的主力军;
  • 大乘法王,为萨迦派的代表,勉强给个面子的分封;
  • 大慈法王,为格鲁派即黄教的代表,这明显是对新生教派的认同。

几个宗教法王是管理宗教的,这都是至高无上的,之后还封了五个世俗王,这才是管理政治的,分别是:阐化王、阐教王、辅教王、护教王、赞善王。

此外很变态的明政圌府还觉得不够使,觉得这样分化可能还是不给力,又分别封授了一批国师、大国师、指挥佥事和指挥同知等职官。大家都分别直接对明政圌府,各自向明朝朝贡,互相没有统属关系,谁也不管谁,一般大。

公元1419年,宗喀巴大师六十三岁,在嘎登寺圆寂,虽然大师在世时并没有将格鲁派打造成为藏传佛教最强势的一支,但是却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逐渐恢复了藏传佛教的原旨,藏传佛教由此开始回归佛教正途,这是个历史的转折点。

关于宗喀巴大师,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但是他坐下的八大弟子很出名,而且代代都出名,说出来绝对吓你一大跳,介绍下宗喀巴大师的八大弟子:

“甲曹杰”(1361—1432),名叫达玛仁钦。作宗喀巴的大弟子,十二年中受学一切显密教授。宗喀巴圆寂以后,他继承大师的法位,为噶登寺的第一代坐床者。以后依据宗喀巴的成规,以戒律为本,宣扬显密教法。

“克主杰”(1385—1438),名叫格雷倍桑。因仁达巴的介绍而为宗喀巴的弟子。宗喀巴圆寂后,他到后藏弘扬显密教法。以后被甲曹杰(达玛仁钦)迎回噶登寺,继承法位八年。他的学说完全依据宗喀巴大师的主张。这位“克主杰”就是开创班禅世系活佛的第一代班禅,班禅系大喇圌嘛就是从这开始的,这是根儿,大名鼎鼎吧。

“妙音法王”(1379一1448),名叫札喜倍丹。在宗喀巴弟子中称为闻持第一,受持显密经论一百零八部。永乐十二年(1414)受宗喀巴的嘱咐,于次年建立哲蚌寺(这个寺庙我坚信很多人都知道的)。讲授《中观》、《因明》等,一切依宗喀巴为依止,摄受弟子极多。

“大慈法王”(1354-1435),释迦智。曾经代表宗喀巴到京谒见明成祖,回藏后创建色拉寺。以后又晋京作永乐、宣德两代的国师,把宗喀巴的教法传布到蒙古和汉地,为向内地弘圌法的最有力者,内地的黄教也就是他开创的,和五台山的渊源最深。

“根敦主巴”(1391—1475),最初依止慧狮子,其后归依宗喀巴门下,后到后藏弘圌法,在那里创建札什伦布寺,住持三十八年,这是后藏第一大寺,历代班禅都在该寺主持。这位更了不起,“根敦主巴”就是开创达圌赖世系的第一世达圌赖喇圌嘛,这位更出名了吧,大名鼎鼎的达圌赖喇圌嘛的第一人。

“上慧贤”,阿圌里人。学成后回阿圌里莽域建立达莫寺。

“下慧贤”,西康人。起初在色拉寺求学,后回西康,在昌都建立寺院,从此黄教即盛行于西康。 看到了吧,大家熟悉的达圌赖大喇圌嘛、班禅大喇圌嘛等等大喇嘛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徒弟,由此,我觉得绝对能证明宗喀巴大师不愧于“上者立德”的不朽大师。


达圌.赖系喇圌嘛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5)

既然已经用了很大的篇幅笼统的讲了下藏传佛教的起源和发展,既然说到这了,就索性把后面的也一起交代了吧。

在格鲁派宗喀巴大师圆寂后,继承大师法统并不是后来最出名的两个大喇圌嘛,而是大弟子甲曹杰,而且当时的格鲁派也并不是西圌藏藏传佛教中分量最重的一支,也就算是比较重要的一支流派吧。

这样的流派相对于藏传佛教多年来不断的分支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凡事往往并不在于法统和派系如何,而在于所委托和所担当的人如何,可以说关于佛教的流派如何发展其实并不是很重要,而关键是你的这一流派是不是会出现一个定乾坤的人。

很幸圌运,宗喀巴大师的后继子弟中就出了,而且还不止一个,这点我个人觉得黄教的后续人才和九华山金乔觉大师的那一脉不相上下。

先说下最厉害的达圌赖系吧,作为宗喀巴大师最小的弟子根敦主巴在世时很努力,但是相较于其他的师兄,他当时的影响力还只能算是一般,而且当时也没这个称号,这个达圌赖喇圌嘛的称号是在后来的传承人:“索南嘉措”个人一举成名后才有的,所以说,这位宗喀巴的徒弟还真是托了这位晚辈的功劳才如此荣耀的载入史册。

公元1576年,当时哲蚌寺的法座索南嘉措(这会还不是什么达圌赖喇圌嘛,也就是一个格鲁派的宗教首领而已)应当时的蒙古王俺达汗(这已经不是曾经显赫的蒙古大汗了,这会的蒙古已经被明政圌府打的满地找牙了)之请到蒙古地区弘扬佛法。

在青海的仰华寺,索南嘉措对藏传佛教理论进行了广泛的阐述,使这位蒙古首领对索南嘉措大师产生了深深的仰慕之心,于是俺达汗赠给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圌赖喇圌嘛”。

我觉得这个俺达汗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了,因为现在大名鼎鼎的达圌赖喇圌嘛这名是人家给起的。

同时,实际上的第一任达圌赖喇圌嘛:索南嘉措也很厉害,大名鼎鼎的达圌赖喇圌嘛就是从他开始的,所以说这两人应该是应该让人牢记的。

关于这位索南嘉措,还有个很重要的地位,他是格鲁派真正意义上的转世灵童,最早的哲蚌寺的寺主是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在这位大师圆寂后,由根敦嘉措继任,根敦嘉措圆寂后,


班禅系喇圌嘛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6)

而前面说到的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坚赞”,这位大师可以说是为格鲁派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坚人物。

在西圌藏地方势力头领藏巴汗为了一己私利不让达圌赖喇圌嘛转世时,当时还是日喀则“札什伦布寺”寺主罗桑曲吉坚赞千方百计的需求解决办法,终于在藏巴汗病后看到了机会,罗桑曲吉坚赞亲自动手治好了藏巴汗的病,趁着藏巴汗感激之余恳圌请寻找达圌赖喇圌嘛的转世灵童这事,才算保住了达圌赖世系的传承,这应该是对整个格鲁派最大的功绩了。

可以说,要是没这位班禅大师的努力,可能达圌赖一系就此终止也极有可能。不仅如此,后来为了更好的保护小达圌赖喇圌嘛转世灵童,这位四世班禅一直就把小达圌赖以教育的名义带在身边,以防不测,可以说对达圌赖一系爱护有加。

后来罗桑曲吉坚赞大师在五世达圌赖长大后,依然是不予余力的支持,年轻的五世达圌赖喇圌嘛不甘与受制于藏巴汗的控制,希望找个机会摆脱,按说,这样的想法说实话已经背离了佛教的宗教宗旨,但是依然得到了班禅的支持,两位大师共同商议后,于明朝崇祯14年(公元1⑥41年)由达圌赖喇圌嘛出面将从新圌疆进入青海的蒙古势力固始汗部引入西圌藏,里应外合的一举消灭了藏巴汗。

固始汗控制了西圌藏,于公元1⑥45年封罗桑曲吉坚赞为“班禅博多克”。也是从这会才有了班禅的称号,这位固始汗我觉得也可以凭此载入史册了,说到这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啊,藏传佛教目前的两位最具知名度的大喇圌嘛名号居然都是蒙古人给起的,这还真是有点神奇啊。

“班禅博多克“这个称号中,其中“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

固始汗说到底也不傻,分封了一个达圌赖后觉有点不靠谱,紧赶着又封一个,政治上好分化达圌赖喇圌嘛的宗教势力,而且不仅分封了宗教名头,也给了具体的政治管辖地。

在宗教上令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在政治上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可以说班禅的地位也是因为政治原因,就是为了均衡达圌赖喇圌嘛的势力。


道教的机会(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7)

之所以用了很大篇幅来说藏传佛教,不仅是因为这个和五台山渊源很深,同时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历程貌似也最能说明佛教和政治的分分合合。

自从狡猾的李圌世圌民把宗教带给了当年的吐蕃后,曾经强悍无比的吐蕃帝国就开始走向没落,直至亡圌国,更失败的是就再也没能崛起。

宗教和政治的完美结合已经让西圌藏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区域,治理西圌藏就必须重视佛教,这点其实还是元朝政圌府给后期政圌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模式,而且也正是这种模式给五台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五台山独有的青黄两庙特性还真成了之后的中央政圌权治理西圌藏、蒙古等地的纽带之一,五台山也因此更受到统圌治者的重视而成为所谓的“金五台”。

说到元代,有件事还真是得必须的交代一下:中国道教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反扑。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说实话这位王重阳其人远没有金庸先生说的那么神,而且关于创教这事儿,我个人很有点看法,你要是真牛你就好好把四分五裂的道士们归拢归拢,大家把劲凝成一股绳好好的振兴道教,不用整出一个又一个的分支出来,你整个道教加一起还没整过人家佛教的时候,自己又整出很多的分支,这样内部不断分化的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怎么会站住脚呢?真是没点战略眼光啊。

其实从这点看道教,很像中国的政圌权,往往都是在外来势力已经火烧眉毛,要看就要亡圌国灭种的时候了自己窝里还在不停的为了谁是正统而争论不已,明朝、民国都是这样,所以说道教要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能干过人家佛教那才真是见鬼了。

在全真教创立之初,别说什么全真教了,连道教都已经快被人遗忘到角落里了,所以说王重阳远没有那么牛,而真正厉害的恰恰是金庸先生笔下不是很牛的所谓“全真七子”,也就是王重阳的七个徒弟,这点王重阳和九华山的金乔觉大师颇有的一比,都是徒弟们比师父更厉害。

不过虽然两位都是徒弟比师傅牛,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王重阳之后全真教涌现出了七个偶像级人物,个个都很出名,都有自己的字号和名头。而人家金乔觉大师之后,九华山还是人家一个偶像级人物。

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看出佛教和道教的本质区别了,人家佛教永远都只推出一个偶像,倾尽所有的力量来打造一个超级偶像,佛教很有团队精神,而道教永远都是各玩各的的,一旦出名后都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比师父更有名,佛教称得上的偶像级大师就那么几个,虽然少但是一流行起来就是几千年,而我们的道教就很多,每个时期都有很多,多到大家都记不起来到底有多少了。

王重阳的七个徒弟里面“丘处机”可以说得上是最牛的牛人,这里面倒不是说丘大师道家水平很高,而是经过上千年以来,我们道教里终于出了个明白宗教和政治之间微妙的关系的人物,就这点而言很难得,和和尚们比,道士们在这方面一向缺失得很,和尚是历朝历代都不缺乏和政圌府打交道的所谓“高僧”,但是道士们就很少,就算有也都是为了个人私利在偷偷帮着皇帝炼丹,做梦长生不老,所以丘处机就很难得。

全真道士尹志平在他的《北游语录》里讲到,王重阳挂了后,马钰掌教时期,遵行“以无为为主”的教旨。所谓无为,还是道士们那老一套,大部分精力从事个人修炼,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全单飘儿,既不发展教徒也不营造宫观,工作主动不主动全凭自觉。

从作为上看,深得王重阳信任的大弟子水平应该和老师差不多,其实这就是道教所有支派最重要的统一特点,也是道教干不过别人的核心。

所幸,这些在丘处机于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接手掌教以后开始转变了,全真教开始重视创立宫观和发展信徒。所以说这个必须有固定营业场所,有固定从业人员,这才是宗教发展的核心,你一没地方,二没收入,谁跟你混啊。

大明白丘处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马上就让全真教登上了全国宗教界的主流,说实话这还真是本事。

全真教的丘处机名气大的连当时南宋、金的皇帝们都盛情邀请去沟通沟通,不过这都被世外高人的丘处机一一拒绝了,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绝不是我们的丘真人不问俗事,大明白丘真人其实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在机会来临之前,一切都必须保持神秘。所以,当接到另一个人的邀请后,我们的丘真人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丘真人却毫不迟疑的动身前往了。因为丘处机也发现,这个人很厉害,叫成吉思汗!丘处机眼光独到吧。

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出征西辽的时候,听近臣刘仲禄说:“言丘公行年三百馀岁,有保养长生之术”,这是《至元辨伪录》中写的,虽然说的比较悬,但是我想应该是最靠谱的一种解释,已经威名远扬的成吉思汗这会最关心的就是怎么能让自己活的更长一点,只要能长生不老,哪怕只是听着有点靠谱的就一定是最感兴趣的。

更何况还听说这个丘道人居然活了三百多岁了(这种话只有傻圌子才会信),成吉思汗马上派札八儿、刘仲禄去山东蓬莱请丘处机大师,并让刘仲禄悬虎头金牌,其文曰:“如朕亲行,便宜行圌事”,这个和《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记载是一样的,应该很靠谱。

得到了成吉思汗认同的丘道人再也没有摆什么世外高人的架子,二话不说带着弟子们就动身了,急急忙忙的也没考虑路是不是好走。丘处机一行先来到燕京(这会燕京已经被蒙古人拿下了,金朝已经跑到开封去了),但是成吉思汗已经率军出征花剌子模,经过长时间的请示报告,成吉思汗指示:不能等,我要马上见到这个人。

这话听着貌似成吉思汗很虔诚,但是事实确实丘处机更虔诚。你成吉思汗要是真虔诚,不能等你就麻溜儿的自己来啊,人家好,就那等着,你甭管多大的神仙都给我过来,世外高人丘处机也真是配合,带着徒弟们还就非常听话的接着走。

丘大师一行人于公元1220圌年4月出发,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蒙古草原上的成吉思汗大本营,悲催的是还是没见到人,成吉思汗又跑了,这就能看出来这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心诚。

这么远的路都来了,也不在乎这一点了,丘处机一行接着走,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啊。

8月,越过阿尔泰山,年底抵达撒马耳罕,第二年3月,过铁门关,渡阿姆河,4月份,才终于抵达了成吉思汗的大营。

也没白走,此次全真教重要人物的旅行历时二年,行程万余里,途中的经历见闻,都由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记录成书,名为《长春真人西游记》,现在这书已经成为了解当时沿途人物风俗的重要文献。

丘真人不远万里的见到了成吉思汗也还真算没白来,关于这次见面就别看道士们自己自吹自擂的记载了,看看《元史》记载,应该比较靠谱。

《元史•释老传》“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我估计大家都能看明白,成吉思汗简单客气了下,直截了当的问道着怎么才能长生?

丘道人给出的答案别说成吉思汗了,连我都很失望,这连个仙丹秘方的都没有,大老远的跑这和我讲理论了。

但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史料对这次的会面都记载了成吉思汗“深契其言”,而且在丘处机一行启程东返的时候,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再此次表示了敬意。

“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又赐金牌一面,上有“真人到处,如朕亲临”八个字。

从这事上看,貌似看着丘道士很得成吉思汗的认同,先不说是不是有什么长生之道,就说不能嗜杀这一件事我觉得成吉思汗就压根没听进去,至于为什么对丘道士基于这么大的礼遇,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你要是信了很多史料记载的成吉思汗对道教多么的推崇,那你还就真的大错特错了,这事千绕万绕还是政治,还是权谋。


丘处机是真正的高人 不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8)

威震天下的成吉思汗之所以对丘处机表面上推崇备至,我个人认为,这完全不是什么道行上的心服口服。

首先作为志在四方、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此时最关心的是怎样才能长生,享受着把全世界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的快圌感,而恰恰是这最关键的地方,我们大名鼎鼎、长生不老的丘处机好像并没有给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其次,当时已经威名赫赫的世界霸主会不会对一个小小的教派领袖的政治思路和为人做派服气呢?这个同样很令人质疑。

也就是说丘处机凭什么获得世界头号霸主头子的高度认同,是谋略、战略、医学、玄学……我觉得什么都不可能,为了了解这件事的真相我还得把当时的中国局势给大家介绍一下。

当时的蒙古东征西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一只力量,但是随着占领区域的扩大,蒙古政圌权最需要的已经不是精兵强将,而是大批的统圌治管理人才,也就是治理统圌治区本土化的文人,这个方面一直就是蒙古势力的薄弱环节,怎么统圌治?怎么治理?这些都是蒙古人想着都脑仁疼的事。

因为这点,蛮横的蒙古人也想尽了办法,更有甚者,还为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蒙古人破天荒的想到干脆把全世界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干脆把城市都毁了变成简单的草原这样愚蠢的念头,可见蒙古人对于治理国家这么精细化的工作的恐惧,这是其一。

其次蒙古当时的势力已经进入中国的华北地区,曾经的统圌治者金朝被迫迁都开封,虽然暂时还没有威胁到南宋,但是蒙古人已经通过不断地战争和交流对繁荣的汉文明向往不已,在蒙古内部已经开始启用了大批的汉化文人,这里面包括已经汉化的契丹人、辽人、汉人等等,这些人虽然打仗干不过蒙古人,但是管理水平等等还真比蒙古人强,也正是这些人的执政表现和治理区域的现状(蒙古人干到那就不断的有人出来抵抗,让蒙古人很头疼),让蒙古人意识到可能治理国家比武力征服国家更难。

前两方面是蒙古人内部的认识,而同时,当时的丘处机是中国著名教派全真教的领袖,势力和威望在中国都非常的高,特别是在当时的金朝管辖区享有盛名,可以说这虽然是道教,但是已经成为了当时中国几股政治势力谁也不敢忽视的潜在力量。

《南

缺失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39
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之争之初交锋(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0)

首先得说下这次率先发难的领头人少林寺的长老“福裕大师”,福裕大师是经前面讲过的海云印简大师的推荐出任少林寺住持。

据说在主持少林寺复建的同时,还经常的“训徒说法”,使的前来援助复建少林寺工程的施舍者“多如丘山”,归到他门下的徒众“如归市”,也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少林寺很快得以“金碧一新”。

而且,大师还在公元1245年,请到了当时政治上极具发展潜力的蒙古忽必烈亲王亲自在少林寺举行规模盛大的资戒法会,可以说是官方、民间都很有人脉和人气的重量级人物。

元定宗三年(公元1248年),因在重建少林寺项目中展现了非凡的组织和融资能力,特因不俗功绩上调住持上都和林的兴国寺筹建项目组,并且担任主任一职。

在元宪宗蒙哥统圌治时期,福裕大师曾面见蒙哥,并得到赞许,并就此奉诏在和林建北少林寺。

此后,大师以此寺为中心传法,声望渐高,时人称他为“少林长老裕公”,他有时自称“和林上都北少林寺嗣祖雪庭”。

所以,有的史书说这次和尚反抗活动的发起人是“少林寺嗣祖雪庭”,其实都是一个人。

元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八月,福裕大师通过学士安藏将李志常为首的全真教推广资料,也就是那两本著名道书上报成吉思汗之孙阿圌里不哥大王,由他转奏蒙哥皇帝,依此状告道教“破灭佛法,败伤风化”。

《至元辨伪录》:“诉其伪妄。大王披图验理,阅实甚虚。乃奏天子,备陈诈昌,破灭佛法,败伤风化”。

面对这样棘手的宗教官司,阿圌里不哥也没敢耽误,直接上报给了蒙古皇帝蒙哥,这位蒙哥也是稀里糊涂,不详真伪,确实这事让李志常之流写的有鼻子有眼的,也很象那么回事,很困惑的蒙哥特召少林福裕及道教掌教者李志常一起入宫,与当时的丞相、贵戚、大臣等一起,当面听他们辩论。

福裕抓圌住《老君八十一化图》中所说太上老君(老圌子)生于“五阴”等与史书明显不同的地方,指出道教“伪妄”,并且历数道教强占佛教寺院、土地等等欺辱和尚的的事实进行控告。

《至元辩伪录》:“道士欺负国家,敢为不轨。今此图中说李老君生于五运之前,如此妄言从何而得?且《史记》老圌子与孔子同时出衰周之际。”

在大师的力证下,著名的掌教李志常哑口无言,确实是啊,这李志常鼓捣出来的理论糊弄没啥文化的蒙古人还行,但是面对知识渊源的福裕大师明显是漏洞百出。

大师面对无力反击的李志常毫不手软,坚决贯彻了痛打落水狗的原则。

“道士欺谩朝廷辽远,倚着钱财壮圌盛,广买臣下,取媚人情,恃方凶愎,占夺佛寺,损毁佛像,打碎石塔……,占植寺家园果梨栗、水土田地。大略言之,知其名者可有五百余处。今对天子,悉要归还。”

这都是这本《至元辩伪录》原文摘抄的,可见这和尚还真是要么不动手,一旦动手就一定致对方以死地,要理论有理论,要数据有数据,要证据有证据。就连全真教的道士们仗势抢占了多少寺院都列举的清清楚楚。

面对福裕的咄咄逼问,毫无准备的全真教大掌教李志常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真和金庸大师笔下的无能道士李志常一模一样,慌乱中只能推脱这个所谓的《化胡经》、《八十一化图》等都是下面的坏人整出来的,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回去一定严加管教,对于各地道教强占寺院土地的事也是自己并不知道这么严重,回去也一定严查,如果真是这样一定全部退还。

大掌教李志常在最后关头还算理智,既然毫无准备就索性认错,公开表示自己并不知情,最多也就是个失职而已,不至于影响大局。

面对李志常的诚恳态度,福裕趁机向蒙哥皇帝提出:“此《化胡》、《图》本是伪造,若不烧板,难塞邪源。”

蒙哥看着李志常灰头土脸的样子立即表示:“我为皇帝,未登位时,旧来有底,依古行之;我登位后,先来无底,不宜添出。既是说谎道人新集,不可行之。”

当即宣布这就是国家禁圌书,必须立刻销毁,这事就到这吧。

由此,佛道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和尚大获全胜,但并没影响到道教的根基。

第二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胜利果实,福裕自称“和林上都北少林寺嗣祖雪庭野人”正式上圌书蒙哥皇帝:

首先简要介绍了佛教的由来和教理,直接说明佛教才是真正的可以辅助教化民众、安定社会的宗教;“学其道者,持五戒则备于五常,修十善则杜其十恶,存者安于王圌道”,再次阐明佛教才是治国安邦的上上之选,才是主子蒙古人的首选。

其次很聪明的高度认同了道教,承认老圌子确有其人,并对《道德经》给予相当肯定的评述:“学其道者,虚心实腹,游于道德,黜于聪明,高蹈烟霞,迥出尘世,声利不能屈,刑势莫能移”。

聪明的和尚间接的在这里讲到道家就应该脱离凡尘,应该在深山里悄无声息的好好修炼,只要是留恋权势和世间俗事的全都不是正经道人,都是含有不良居心的社会闲散人员,绝对得政圌府加大力度打击的对象。

说实话,这手把对手抬高的阴招很是狡猾,同时还强调了佛道关系,“虽二圣贤时有先后,教有浅深,观其圣贤之心,未尝有间也。”大家都是宗教,自然教理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肯定是有深有浅了,而且两者也有先有后,释迦摩尼就比老圌子还早,这个确实也是事实。

不仅隐约的暗示佛教比道教还是要高一些,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道士就应该待在深山里好好修炼成仙,能帮助政圌府的只有和尚们,这也是术业有专攻,这点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福裕大师很厉害。

最后的结尾就非常的严厉了,前面是弘扬了道教理论和前辈,结尾就开始对全真教这个道教的分支大肆攻击,毫不留情。

“自我皇朝圣祖开辟大统以来,兵烬之际,有学者兴,肇起其门,是曰全真,冠伯阳之衣冠,称伯阳之徒党,弃伯阳之宗庙,悖伯阳之道德,浸漫四方,不可胜数。毁拆寺宇,摧灭圣像,伪兴图籍,妄设典章,肆其异端,以干时惑众,残贼圣人之道,辄以无稽之言自雕入藏,目之为经,良可笑也。”

关于这位福裕大师我并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个结尾我就很看不惯,当时汉人的南宋政圌权就算是“怂”也还没亡圌国,一个中国汉人和尚为了权力奴颜婢膝的自称“我皇朝圣祖”,就凭着一句话能看出其奴才嘴脸,后面的就不用看了,其本质也就是为了争当谁是最最忠心的奴才汉圌奸而已。

看到福裕大师的上圌书后,奴才的蒙古主子蒙哥很是满意,有人争当奴才这事对主子而言绝对不是坏事,马上降旨对道教造伪经、毁坏佛菩萨像、改塑老圌子像者要严打,并勒令李志常整圌肃全真教队伍,立即退还佛教寺院37所。

以前是一个奴才,现在两个奴才,你们好好干,我亏不了你们啊,主子很高兴。


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之争之终极PK(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1)

之前的争论其实也就是个小小的失败,对于全真教而言并不算什么大事,明白事理的话好好整顿整顿其实绝对不是坏事,但是问题就在于全真教面对失败选择的态度,只能说是更失败,道士们在这点还真就不如和尚们,人家失败了知道好好总结为什么,然后正确的选择对策,该忍就忍,该让就让。

但是以李志常为首的全真教的道士们选择的是干脆公然抗拒,私自发行的书籍被灭了没话说,但是按照政圌府的命令,而且掌教李志常也答应的归还人家的37座楼盘这事,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道士们还真就不认了。

这事我觉得要是论起来道士们还真是不知道好歹,你占了人家四百多座楼盘,人家要求归还37座,你就给人家呗,然后回家好好总结下失败的经验教训回头再来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这个全真教偏偏就选择了最最愚蠢的“不还!”。

说好的事道士们不认了,这下和尚们可真不干了,连年的上告,各地和尚轮流组织进圌京上圌访,这事不给个说法就不算完,和尚们一拨一拨的,反正就是不让政圌府相关部门闲着,元政圌府的信圌访办见天的都是一群光头涌动。

这事一直闹到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年),成天被光头们晃得确实很崩溃,蒙哥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七月命令亲王忽必烈召请各地僧、道两宗进行大辩论,是是非非的你们自己讨论吧,不是都挺能说的嘛,行!就让你们一次说个够,看看谁能说得过谁!

同时为了以示公正,由皇家出面,邀请了当时包括儒者在内所谓“九流名士”全都到上都和林的皇宫聚会,这些人再加上主持的官员组成大裁判组,公平公正的对佛道两家做出裁决,一举定乾坤。

貌似挺公平的,而且这个大裁判组也看着挺庞大,三教九流汇集的也挺全。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大裁判组的核心,组长是当时的亲王忽必烈,这位老大可才被藏传佛教的八思巴大师给受戒了,这主裁判和裁判组的组织者就明显不公正。

关于这场轰动全国的佛道大辩论的记载目前最权威的史书就是我之前一再提到《至元辩伪录》,不过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部书是个和尚写的,就是之前屡次提到的福裕长老的师弟,滦州开觉寺长老祥迈和尚。

这位大和尚在元世祖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奉敕编撰了这部《至元辩伪录》,可能这位大和尚还真就公平公正的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虽然多多少少的让人有些怀疑。但是最让人生气的是不争气的道士们连本反驳的书都没有留下来,还真只能看着和尚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唉!只能说道士们不仅是笨,而且蠢。

不说多余的了,根据《至元辩伪录》的记载,在辩论正式开始前由本次佛道辩论大会的主裁判忽必烈先生发言,忽必烈先生首先代表国家政圌府最高领导蒙哥对到来的嘉宾表示欢迎,并表示了蒙古政圌府对本次辩论大会的重视和态度,希望参赛选手放松心态大胆发挥等等,废话说完后正式进入辩论大会。

首先介绍双方参赛选手,因双方对本次辩论大会都很认真,而且看似双方都做足了准备工作,其中和尚方阵300多人,道士方阵200多人,为了避免会场混乱,保证辩论大会的有序进行,防止多人发言引发混乱,特规定双方只能各选派17名代表参加辩论大赛,剩余人员作为观众和亲友团,不得参与辩论,可以鼓掌喝彩,请双方立即整理出参与人员名单。

和尚方:以当时著名的福裕长为代表佛教方面亲任“头众”,也就是主辩;参加辩论的分别是燕京圆福寺长老从超、蓟州甘泉山长老本琏、绛州唯识讲主祖珪等。

道士方:全真教掌教李志常为代表道教方面的“头众”;参与辩论的分别是道录樊志应、道判魏志阳、进师周志立等。

看似挺公平的吧,我本想把参加的和尚都列举出来,但是太过于麻烦了,直接说吧,参加的和尚都是汉传佛教的和尚,都有名有姓的写的很清楚。可是道士就惨点,连着主要的17人都没整齐全,可能是没轮着说话吧,谁让这书是人家写的呢。

这还不算,在裁判团就是所谓的内众里面阵容可是空前的强大,《至元辩伪录》记载:

“内众即有那摩国师,拔合斯八国师、西蕃国师、河西国僧、外五路僧、大理国僧、汉地中都圆福越长老、奉福亨长老、平泺路开觉迈长老、大名津长老”。

阵容不容忽视吧,最关键的是整个大裁判团里居然大部分都是和尚,就是没见到一个道士方面的代表,这个就不能简单说很奇怪了,简直就是诡异,可见组长忽必烈的功夫做得着实扎实啊。

人员都齐整了,忽必烈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态度,本次辩论会特别规定了主题,就围绕前一回说过的道教禁圌书《老君八十一化图》、《化胡经》及其他“谤佛”的道书进行辩论,如果僧人输了要留发当道士,道士输了要剃发为僧,这个主题更诡异,这不明摆着拉偏架吗。

看到这点的时候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了,见过算计的,还真没见过这么算计的,关于这几部书前面已经论证过他的真伪了,这会又拿出来说事,这不明摆着欺负道士们吗,和尚们深知这几部书就是道士们的软肋,而且凭着上回的经验再加上庞大的后援力量绝对能搞掂道士,说实话这场辩论本身就是个大阴谋,这还不算完,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实话说,面对困境,这帮不争气的道士们也算是真能扛,多次搬出《道德经》等道教经典,想把辩论的方向引入正规的渠道上来,双方也是你来我往的,局面居然一时半会的还陷入了僵局。

但是还是那句老话,关键岗位得有关键的人,虽然参加辩论的是双方各17人,其余的只能听,但是所谓的“内众”裁判团是可以说话的,关键时刻以雄辩著称的“八思巴”大师终于忍不住了,以裁判的身份恨不得赤膊上阵的参与到辩论中来,要是还记得我前面说的话大家应该知道,这个藏传佛教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辩经,这个只要是喇圌嘛都是从小开始培养,要是没有练就一身雄辩的本领根本就没办法在这圈里混。

著名的大喇圌嘛“八思巴”在这方面绝对堪称当时的世界级选手。

果然,“八思巴大师”一上场就以其高明的辩才说的道士瞪目结舌,一来听不太懂,二来这位大喇圌嘛说的太快,根本就插不上话,这还不算,主裁判忽必烈也经常发问质难道士。

这下组长的态度一表露,整个裁判团就全都明白了,大家马上积极响应政圌府号召,辩论大会变成了200多三教九流对17个可怜的道士,以致道士们“道者辞屈”,或“无答”,或“不曾闻得”,或“不敢持论”。

很快,辩论结束,和尚大胜!全胜!

随后,参与评审的那摩大师根据辩论会前的决议命随行的僧官将出面辩论的十七名道士全部押送燕京,“诣龙光寺前削发为僧”。同时,沿途将他们道冠、道服挂在长竿之上,让远近民众统统知晓。

话说回来,这事干得有点绝了,赢就赢了呗,不能侮辱人啊,更不能侮辱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宗教啊。

同时,亲王忽必烈还命道教将所强占的佛教寺院、山林、土地四百八十二处,皆归还佛教,但据说是福裕大师提议,为表示佛教方面的忍让,仅将480多处寺院山林土地中的202处收回,其他还让给道教方面,以显示和尚们的大度,其实剩下的也都不是什么好楼盘,都和烂尾楼差不多,你们自己收场吧。

至于已经公布的禁圌书《老君八十一化图》等伪经四十五部及雕板,皆令烧毁,相关碑刻和塑画之像,予以清除。

本次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正面交锋以这样的结局收场,这是《至元辨伪录》记载的,我也在别的史书上看到过这次辩论的记载,但是还都没有这本详实,不管真实性如何吧,反正历史记载的结果是道教惨败。

惨败归惨败,这会要真是回家好好总结也还能有机会,毕竟全真教在之前打下的局面还是很有点底子的。但是,在归还寺院的时候佛道之间再次引发争端。

《至元辨伪录》:至元十七年(公元12⑧9年),道士甘志泉所居的吉祥院,因为没有按期让给佛教和尚,招致佛教徒的反感,发生相互攻击。同时长春圌宫道士谋划害僧录广渊,把自家廪舍点火烧毁,声言是广渊使人烧的。

两件事闹至中书省审理,据说查出阴谋都是坏道士所为,把甘志泉、王圌志真斩杀,其他约十八人处以劓、刖、发配等罪。

两件事真伪难辨,大家自己想吧,反正我是没想明白,我想害人不至于把我自家房子烧了害人吧,除非我脑子让门挤了。

第二年,即至元十八年(公元1290年),都功德使司小演赤(名字起的很诡异啊,很象鬼子)上奏,说道典都是剽窃佛语的伪作,这不明显的放屁吗?你干脆说中国的汉文化都是传承自印度阿三的得了。

但就这么看着都二的上奏居然得到了响应,还是当时主管这些事物的忽必烈命孛罗、张文谦等官员及僧录司、教禅诸僧,会同正一天师张宗演(这哥们儿根正苗红,张天师一家的嫡系传人)、全真教析志诚等道士,在长春圌宫无极殿考证道经真伪。

结果证明,所有的道家典籍中只有《道德经》两篇是真正老圌子所著,其余全系伪造假说。

于是奉旨:道家诸经,可留道、德二篇,其余这些伪经、板本、化图尽行烧毁,如有从佛者,削发为僧,不为僧者听其为民。由此王磐撰:圣旨焚毁诸路伪道经碑。

至此,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佛道交锋算是结束了,道教的很多经典也随着这次交锋只能在史书上看看名字了。

这事还真是越看越气,别的不说,就说这个所谓的这个考证真伪就很扯,你他大圌爷的哪个和尚敢说所有的经书都是释迦摩尼写的,要不是,是不是也都是伪书,是不是也都该焚毁!再说所有的汉文经书全都不是释迦摩尼写的,都是翻译的,而且翻译的还很多版本,再加上个人的注解和理解什么的就更海了去了,是不是全都该焚毁。这纯属就是欲加之罪。不过话说回来,这道士们也还真是不争气。

题外话,在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因福裕大和尚的卓越表现被追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晋国公。和尚能取得这样的高官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也由此可以看到元政圌府对佛教的支持力度和和尚们逢迎殖民统圌治者的奴才嘴脸,谁再说少林寺一直都是和尚们抵抗外辱的精英中心就让他好好看这一段。


元末明初的怪圈(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2)

前面说到的佛道之争是在元朝初期,也就是在蒙哥当蒙古人大汗期间,这位大汗在进攻四川的时候被我们英勇的四川人民干掉了(可以参见拙作之“峨眉山”篇),蒙古历史宣扬的又一位杰出的皇帝登场,对道教很不幸的是这位就是对道教屡加打击的忽必烈。

忽必烈上台对于宗教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把之前的国师封为了帝师,而且还规定了元朝所有皇帝都必须任命一位和尚为帝师,所谓帝师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皇家的宗教,二是负责掌管全国的宗教事务,第一任帝师就是著名的密教传人:“八思巴”。

《元史•释老传》:“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个规定首先就在西圌藏地区执行了帝师实际掌管地方事务的先河,并且通过佛教的能力控制整个西部地区的思想意识形态,可见这个“统一思想、政圌府洗圌脑”这个政策是元朝首创的,别说还真是挺有效的,元朝之前这一带一直就不安生,中原政圌权基本上就没能全面控制过该区域,元朝开了个好头,后边的朝代也都这么干,至今,而且还被千年后的一个主义学了个十足十。

为了进一步维护帝师的权力,元朝还专门制定了一整套帝师管理体制,里面设立的部门和职能机构都和政圌府一样,更壮观的是这样的体圌系还是从中央一直到地方,也就是说佛教也有了一个完整的、至上而下的官僚机构,而这个体圌系直接受帝师管理,各级行政机构还都无权过问,佛教的权力大得吓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过的当时的和尚们都迫不及待的巴结喇圌嘛,因为人家是最高首脑,当然,也有很多有骨气的和尚还真就不吃这一套。

据《汉藏史集》记载,八思巴派他的“亲传弟子持律论师却吉袞布至蛮子地方,一年之中为947人授戒剃度,这些弟子又传出无数比丘、僧伽,使得佛教在江南大为兴盛”。

这是藏传佛教的记载,但是实际上藏传佛教还真没在中国得到多少的推广和认可,除了在历史渊源很深的五台山地区,一来因为历史沉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五台山和政圌府之间微妙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五台山在元朝期间一直没有出什么名僧,也就是说这期间五台山实际上汉传佛教的势力很小,小到连佛道辩论大会这样重要的大事居然都没有五台山的和尚参与,可见这期间五台山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喇圌嘛们在中原地区的驻京办基地了。

喇圌嘛们在五台山影响很大,但是在别的地方就不好说了,特别是江南一带。这些驻扎在江南享受美好生活的喇圌嘛们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特殊群体,眼里除了那些蒙古贵圌族或是汉圌族士家以外就没别人,这样的群体不管是对佛教的发展还是统圌治都是存在极大的隐患,也正是这样特殊的社会结构造就了元末明初和尚参政的现象,而且有一个和尚居然还一反之前的近千年参政愿望没能得逞的怪圈,在元末明初整个历史阶段获得了空前成功。

这事还得先扯出元世祖忽必烈,这位在元朝历史上评价极高的皇帝在我看来很一般,反倒是我觉得元朝的亡也就从他这开始的,因为元朝的很多制度都是经他的手确定的,包括著名的“四种人”的种族歧视政策。

说句很惊人而且很诡异的论断,元朝在中国的崩圌盘其实源于忽必烈的祟佛,肯定很多人会哈哈大笑,但是等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咱再接着笑。

忽必烈崇佛,崇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对自己是“万机之暇,自持数珠,课诵、施食”。

对外是兴建大乾元寺、龙光华严寺,而且还动用军队给护国寺修路,国家军队直接参与房地产建设虽然历代也有,但是很少有这么大张旗鼓的,而且还是参与寺庙建设的基础工程。

更为隆重的是在公元1285年,在忽必烈的倡导下举行了史无前例的空前大会,于西京普思寺集全国僧侣4万人举行资戒会7日,这种事我估计连印度都没干过,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也就是说只是一时的现象,忽必烈为了保证佛教事业的的兴旺和可持续性发展,颁布了一项足以让他的后世子孙头疼不已的政令:

“自有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蠲免之,并令缁侣安心办道。”

看到了吧,这就是导致元朝完蛋的根源:利益,国家税收也就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的百分之二十归喇圌嘛和和尚支配,要知道这个经营国家和经营公司是一样的,营业收入基本上全靠税收,那会还没有如今兴旺发达的高利润行业房地产业。我想大家绝对会会想起北齐的高氏父子们的壮举了。

在元朝有了如此丰厚的待遇后,几乎所有的佛教子弟们都很兴奋,包括喇圌嘛和和尚们,但是这块大蛋糕怎么分配在佛教子弟内部开始了纷争,说白了虽说都是佛门子弟,但是面对利益的时候大家都成了俗人,而且还都是俗得不能再俗的俗人。

首先是喇圌嘛们凭借和元政圌府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获得了统圌治阶层的认同,特批享有了各种政治、经济的特圌权。

管理僧侣的宣政院还特别规定:“凡民殴西僧者,截其手;骂之者,断其舌。”

这句话我想大家也应该看着眼熟吧,在当初的藏区就是这么规定的,也不知道喇圌嘛们通过什么手段居然原封不动的把这政策搬到了中原,凭着这个优厚条件喇圌嘛们很快就成了元代的一个特殊群体。用飞扬跋扈、为非作歹、掠夺财物、残害民众这些词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但是这些还真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喇圌嘛们很会揽财,如帝师相琏真伽,忽必烈时被封为江南释教总统,他利用职权勾结官圌府,大肆劫掠财物,更可恨的是这厮丧心病狂的居然偷偷带人发掘陵墓揽财,这种事好像只有特别缺钱的曹操干过,这会连佛教的喇圌嘛都干,可见其贪财已经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

这位所谓的帝师相琏真伽的恶行被忍无可忍的人举报,估计也由于内部分赃不均被元政圌府查处了,除未能及时转移的金银珠玉不计其数之外,光江南一带的肥田这厮就占了2万3千亩;私庇不交公赋者只给他个人交保圌护圌费的2万3千户;而且光他自己雇佣的佃户就有50余万,还有藏匿未露者不计其数。数据说明很多问题,这厮绝对是个超级巨贪,真想不明白他整这么多钱干嘛。

以上这些只是贪得过分被查处的,在元朝期间官方正式赏赐给大喇圌嘛的金银财宝就多至无法估计,这些都是喇圌嘛们的正常收入,史书对这段评价是“国家财富,半入西蕃”,我想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藏区的寺庙都能盖得金碧辉煌了吧。

喇圌嘛们在元朝统圌治期间疯狂揽财,先不说民间对他们意见如何,佛教内部的汉朝佛教的和尚们首先就不答应了,有的和尚们不断的通过正常渠道反应问题,有的和尚咬牙切齿的不服气,就这么多钱总不能你们都拿走吧,多少也的留下点啊,但是喇圌嘛们还真就是一点不念同是佛门子弟的面子,全部打包运走。

在整体兴旺发达的佛教中,汉传佛教的和尚们面临一个奇怪的窘状,看着发展如火如荼,很多游手好闲的子弟都渴望加入这样兴旺的行业,但是事实上的和尚却还真是很多穷的揭不开锅,富喇圌嘛穷和尚,这个奇怪的现象反倒是激发了和尚们的斗志,一个实在混不下去的和尚决定站出来抗争。

忽必烈制定的崇佛政策最终引发了佛教子弟的反抗,而且他的后世子孙居然被这个和尚带人一路喊打的满地找牙,狼狈不堪的被打回原形,只能和祖先一样,跑回草原见天的接着吃沙子去了,这还真是历史和忽必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怎么看怎么滑稽。


解铃还须系铃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3)

上面讲的只是一个怪圈,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还有一个更巨大的怪圈,可以说自忽必烈开始后好像和尚们上了一个高度一样,不论是在政治角度还是运作手腕等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我想关于这点大家要是看了前面内容的话应该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次的崇佛引发政圌权危机的事件,但是基本都被政圌权及时的发现和镇圌压了,唯独在这个时期,和尚们居然成功了。

一个和尚成功的赶走了纵横天下的蒙古人,而另一个和尚居然又成功的推圌翻了前一个和尚一手构建的政圌权。

可以说这个时期和尚还真是群体发生了质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最有成就的两个和尚的故事:朱元璋和姚广孝。

明太祖朱元璋17岁于濠州(安徽凤阳)皇觉寺出家,25岁投入白莲教郭子兴部下,加入打着宗教旗号的农民造圌反行列。

说到这个白莲教还真的啰嗦几句,历史上对这个白莲教很多说法,最远的能扯到东晋的名僧慧远(在强调一下,这是位大师)身上,慧远创立白莲社由此延续了白莲教。我认为关于这个还确实是毫无依据,但是在元末起事的白莲教倒还真是打着佛教的旗号,称“白莲花开,弥圌勒降生”,很明显,这些理论都是经过改良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可以说是被不法分子利用或盗用的佛教理论。

虽然被盗用,不过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这个时期的佛教理论已经很普及了,佛教的基础普及工作做得很成功,只要是打着这个旗号,不用费劲讲太多,大家一听就明白,比较好忽悠人,同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挑事的头多少也具备相当的佛教知识,大胆点说极有可能还就是和尚们不满现状带头造圌反。

明太祖朱元璋很幸圌运成为了其中一员,虽然都是和尚出身,但是精明的老朱目睹了元代崇尚佛教中的喇圌嘛而导致喇圌嘛和和尚之间所生的诸多矛盾,以及其腐圌败亡圌国的因素,因此,对佛教内幕及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深有体会。

善于总结的老朱在成功策反了元政圌府,建立了明帝国,而他的佛教政策就明显的处于既利用又整顿,而且着重点一直是放在了以控制为主。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借鉴了元朝的宗教管理体圌系在首府金陵天界寺设善世院,命慧昙主持,管理全国佛教。其下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表面看这是元代宗教政策的延续,而实际上是这些机构的设置只有一个目的:先加强对佛教教团全面有效地控制。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基本稳定了政圌权后的朱元璋开始对佛教动手整顿了,先将寺院分为禅、讲、教三类,要求寺院僧众分别自行选择专业。

禅:就指掸宗;讲:指华严、天台、法相诸宗;教:指取代以前的律寺,从事瑜伽显密法事仪式,举办为死者追善供养、为生者祈祷求福等活动。

这招很高明,不仅规定了专业,而且连你该干嘛都规定的很严谨。

同时,为了加强管理,各类僧侣的服色也有规定,不准混淆。

这个从表面上看是规范佛教的流派,而实际上就是先规定各派都该干嘛,你们自己可以选专业,选好了就老老实实的从事你该干的活,别想太多,特别是忽悠人和利用佛教打什么歪脑子。

为了巩固这样的基础理论,同年,老朱再次诏令禁止寺田买卖,这是在经济上加强对寺院的管制,不许买也不许卖,自给自足,房价涨得再高也和你没关系,好好种你的一亩三分地,就不信没那么多吃的你凭什么养那么多的和尚来,还真以为你们不食人间烟火啊。

这个最初的和尚打着佛教旗号造圌反成功,那对佛教的认识可以说没人比得上,也正是这样的基础才让他更加忌讳这事,老朱所采取强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切断佛教与民众的组织和联系,而后切断你们的经济来源和利润增长点,最后就是严防死守和尚们蛊惑闹圌事。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再次强调各施其职的基本原则,发布了“申明佛教榜册”:

“今天下之僧,多与俗混淆,尤不如俗者甚多,是等其教而败其行,理当清其事而成其宗。令一出,禅者禅,讲者讲,瑜伽者瑜伽,各承宗派,集众为寺。有妻室愿还俗者听,愿弃离者听。”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在观察前一段政策的执行效果后,这次终于露出最终目的,再次发布新的“榜册”,核心思想如下:

“不许僧人以化缘为由,强素捐助,奔走市村;”这个最关键的是不准奔走联络;

“不许僧人交结官圌府,也禁止俗人无故进入寺院。”这个就说的更明白了,和政圌府勾结也是明令禁止的;

简单说就是僧侣只能从事与佛教有关的活动,其它俗务,特别是聚敛财富、干预政事、勾结官圌府等等这些事想都别想。

同时,作为和尚的他特别提倡讲习《心经》、《金刚》与《楞伽》三经,力图引导佛教在思想上统一,废除喇圌嘛在内地的特圌权,但就与国家统圌治管理藏区、蒙区的需求并没有中止喇圌嘛教与内地的联系。原则上还是给喇圌嘛以优厚的礼遇,但是绝对是规定区域、规定地点的双规实施。

关于这点在实施中贯彻的很清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元帝师哺迦巴藏卜入朝,赐以炽盛佛宝国师称号;次年巴藏卜入朝,又尊为帝师。但这时的帝师已经远不是当初的帝师了,也就是一个名誉称号吧。

同时设置西宁僧纲司,由喇圌嘛任都纲;在河州设番汉二僧纲司,由藏僧任僧官等等,具体政策更能体现出来优惠仅限于特定区域,可以说老朱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老朱在政治上打圌压和尚,因为以此起家的他深知这个群体的威力,也知道经过元末的混乱肯定不会只有他一个聪明的和尚,说实话老朱这点还真是贼,事实上还真就不只他一个,而且在他的全面打圌压下另一个聪明的和尚也被迫选择了造圌反这条路,不过这个和尚没那么他大的野心,他只想证明这世上不止一个叫老朱的和尚很厉害,还有一个叫姚广孝的和尚也很厉害。

朱元璋为了给挂了的皇后超度,要求各个皇子都选一个和尚去念经,野心勃勃的四皇子朱棣选中了同样野心勃勃的和尚“道衍”,据说两人的见面很传奇,几乎是一眼就看中了对方的心思,凭着眼神就很来电,一闪即合,看来这个眼神很重要啊。

最后朱棣在这个和尚的成功谋划下,发动“靖难之变”。一举推圌翻了他老爹安排的合法继承人侄儿孝文帝,成功登顶。

朱棣即位后,论功以道衍大和尚为第一,乃复其姚姓,赐名广孝。

大和尚姚广孝功成名就,向历史、向所有人成功的证明了这个世上还真是不止一个叫朱元璋的和尚有能力。

但是,这个证明了这一切后的姚广孝居然还真就重新皈依了佛教,晚上住寺院穿僧服,白天穿上朝服上朝议事,一如既往的过着清贫的生活,参与朝政也似乎是为了继续证明和尚在管理方面一样具备才能,貌似一切似乎都是做给挂了的朱元璋看一样。

朱棣继承了明帝国,我个人觉得朱棣相比他爹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杀功臣,包括这个能力突出的和尚。这件事说大不大,但是我却认为这点最能体现一个统圌治者的自信心,真正对自己、对后代有自信的皇帝都没干这事。

但是在宗教政策上,朱棣依然延续了他老爹给他划下的道道,表面提高和尚的地位,如亲撰《神僧传》等,树立僧人形象,同时为了维护统圌治,遣使迎哈立麻至京,给以大宝法王称号;又遣使入藏邀请宗喀巴,赐予宗喀巴弟子释迦智大慈法王的称号,再加上其他的受封的藏族喇圌嘛,一共整了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顶国师、十八灌顶国师的名头等等。

对于和尚的管理先不说,就说对喇圌嘛们的这些举措只要是明白人都能看出他的用意,分化瓦解喇圌嘛们的势力,尽量人为的制造喇圌嘛们的内部矛盾,让你们自己和自己斗,省得你们拧成一股绳来对付我。

上面都是些表面尊崇的政策,而实际上明帝国的佛教政策一直是很严厉而且很限制佛教发展的,比如整个明朝存续期间就一直对剃度严加限制,曾明文规定3年才发度牒一次,男子非40以上,女子非50以上,不准出家。而且出家者还必须经过考试,各州县寺院和僧尼数目也有限额。

在政圌府的高压政策下,民间虽然私度的依然存在,但是整体上而言已经好很多了,和尚们从此就很少能再参与政治,更别说危及政圌权了,历经多年的佛教从明朝开始似乎回归到纯正的宗教信仰发展上了,这对佛教来说,绝对是好事,不管是政圌府还是佛教都成熟了很多。

小疑问(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4)

关于明朝的建立,除了佛教的怪圈以外还有很多的小疑问。

元末藏传佛教的所谓推崇并没有引发藏传佛教的大肆传播,反而激发了汉传佛教的全面抵抗,这点而言也不能不说是蒙古人崇佛政策的一个怪圈,我还是认为这里面最深刻的原因就是利益,佛教内部利益的分配不均导致了矛盾的激发,强悍的蒙古帝国在中国建立的政圌权也随着一个和尚的造圌反而烟消云散,历史往往就是这么,你越是尊崇一群人,最后让你完蛋的还就是这群人。

崇佛无比的元朝被一个和尚给彻底赶回草原吃沙子去了,而且这个和尚为了把这事干的更彻底,还不断的派人去收拾元朝的残余势力,说白了连吃沙子都不让你们吃的安生。

至于朱元璋同学是怎么干掉元帝国的事迹我就不罗嗦了,但是有两个历史疑问和我个人的猜测得澄清一下:

第一个疑问也是最关键的疑问,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军团到底是怎么干掉元政圌府的,大家都知道老朱同学在南方起家,经过不断的战争和磨练收拾了诸如陈友谅、张士诚等等军阀后成为唯一一个和元朝决战的种子选手。

这事在南方好说,这地方水路纵横的,步兵和船就成了主要的战斗工具,这点肯定是蒙古人不擅长的,但是到了北方一马平川的地方就成了老朱不擅长的,你要都是步兵在平原和纵横天下蒙古骑兵作战就等于让一群人傻站着伸着脖子让对方来砍,平原上步兵根本就没办法和骑兵对抗,特别是在冷兵器时期。

在很多史书中,都把这点归结于老朱手下也有很多擅长骑兵作战的天才,比如常遇春啊、徐达等等,说实话这都是扯淡,平原骑兵对战说到底得讲究个综合实力,你就算有几个能拼能杀的猛将也没用,俗话说你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啊,最后还是得依靠整体实力,还得靠一群弟兄们,也就是必须是双方真刀真枪的砍,战场上都是要命的活儿,这还真来不得半点的便宜。

在历史的进程中,这时期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帝国肯定是和元朝的蒙古人在中原面对面的干过很多仗,而且丝毫不落下风,这一方面归结于拥有了擅长指挥骑兵作战的将领,另一方面也说明明朝也有自己的强悍骑兵部队,但也就是这个方面问题出来了,一直以船和步兵起家的明帝国团队是怎么组织起来这样的一个能征惯战的骑兵部队呢?更为关键的是明帝国哪来的那么多组建骑兵部队的马呢?更严谨点说哪来的能和骑兵起家的蒙古人对抗的精锐而且作战经验丰富骑兵兵团和大批的军马?

关于这个疑问不是我一个人提出来,很多人都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不仅如此,明帝国建立后还是不断的出兵揍蒙古人,而且都是以骑兵军团为主的远征,直到最后揍得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差不多丧失殆尽,还是同样的疑问?

据我的分析和猜测,这个疑问在朱棣造圌反的时候看到了一些解释和可能的端倪,朱棣造圌反几乎在快完蛋的时候选择了一条看似荒唐的决策,绕过正面对抗的明朝正规部队,轻骑长途奔袭建文帝的老家“南京”,也正是这条看似荒唐的决策才有了朱棣的险中取胜,而朱棣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手里控制着明帝国当时最强悍的骑兵雇佣军:“朵颜三卫”。

关于这个“朵颜三卫”,听名字就能看出来吧,这是一只以蒙古人为核心组建的骑兵兵团,而且以“卫”为军队建制,这个“卫”在明朝的军事体圌系中代表这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就是说,这是一个单独的骑兵部队,一个整建制的军队。

这样能说明,直到明朝的朱棣年间,明朝最强悍的骑兵兵团还是以蒙古人为主而组建的,而且基本还全是蒙古人,那我大胆的猜测朱元璋的骑兵也是一支被收买的蒙古人为核心组建的,这就等于在角逐中原的时候表面是明帝国和元帝国的对抗,实际上还是蒙古人和蒙古人之间的战斗,只是双方的统帅发生了变化,明朝是徐达和常遇春,元政圌府是王保保,就这点而言,蒙古人很失败,统圌治中原多年的他们不仅没能把当初的部落好好的团结整合在一起,反而变本加厉的促成了更多的势力,直到大部分被明政圌府收买,他们反倒成了最能征惯战的雇佣军,不可一世的蒙古人正是在他们最擅长的环节成了被雇佣的社会底层人员。

全面胜利的明朝的骑兵源于元政圌府,这就说明冷兵器年代中,当初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还是一样的不可战胜,当然除了他们自己打自己,同时,骑兵的指挥技术和战术应用等等已经通过他们的传播让原本不擅长骑兵作战的汉人也都学了个十足十,双方的战士还是蒙古人,统领都换成了汉人,明帝国方面的人物就不多说了,个个都是如雷贯耳的,但是关于元末名将王保保我觉得还真的说下。

关于元代后期名将王保保,在很多史书中对这个人都大家赞赏,但是作为名将到底有多少的战绩和值得炫耀的功劳似乎很少有人能讲得明白,这点连比较知名的“明朝那些事儿”都基本是一笔带过,反而是对于王保保最出名的印象居然是快速的逃跑和神奇的保命,一点都看不出来有多少名将的风采,还不如干脆改名叫“王跑跑”来的更直接。

这里我得重申一下,这个人确实很牛,真真正正的元末明初第一名将,而且这里面还算上明帝国的那一竿子猛人。

王保保;沈丘人,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因察罕无子,被收为养子,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在元朝后期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位王保保跟着养父一起起兵协助元政圌府平乱起家。转战河南、北,关中、河东,收复汴梁,逼走刘福通,平山东,威风八面。

后来跟着干爹在包围益都的时候,干爹察罕被投降后田丰和王士诚干掉了。老爹挂了,顺帝即军中拜王保保为太尉,基本上老爹的官职都给他了,带着老爹的队伍,悲愤不已的王保保化悲痛为力量,先上去把益都给干下来了,活捉了田丰和王士诚,剖心祭奠了老爹察罕。

随后,率部东取莒州,指哪打哪,基本把山东一带的造圌反派全给收拾了,可以说这时候的王保保已经成了元政圌府最后的救命稻草,最后的名将。

元末第一名将(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5)

元朝后期整个中圌国都是一片大乱,不仅南方的汉圌族势力各据一方,北方在没什么管理经验的元政圌府直接治理下也是一脑门子的官司。

面对统圌治乏力和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元政圌府很愚蠢也很无奈的默许了各地自行组圌织军圌队平定自己辖区的叛乱,但是这个政圌策的前提是必须各个地方政圌府有钱,没钱啥也干不成,所以说,这个默许也就等于默许地方政圌府可以截留地方收入,这事就和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道理一样,当然,结果也一样,很快就形成了自己内部也成了军阀割据。

大环境如此,我们的名将王保保自然也不甘落后,荣幸的成为了藩镇中的一员,所不同的是王保保一直还算对元政圌府比较忠诚,还基本遵守元政圌府的指令,也就一直被元政圌府寄予厚望。但是,要是指望他在那会来统帅各地的军阀收拾残局难度就很大了,大家都是爷,凭什么听你的啊。

而且更为复杂的是元朝政圌府也害怕王保保势力过大反咬一口,实际上也默许这种各地势力的分割而治,互相牵制,这才是真正的前怕狼后怕虎。

在一片混乱的局面下,王保保平定山东后引兵就驻太原,干脆在山西当上了名符其实的军阀。

这时的元政圌府内部更是混乱的一塌糊涂,外面的也就算了,管也管不了。这个内部也跟着一起乱起来,朝圌廷中的几股势力纠葛在一起不断地自己和自己较劲,最后在太子一派的要求下,王保保带兵进圌京,保着元朝太子干掉了政圌治对手,随后被圌封为太傅、左丞相,一时权倾天下。

官封的很大就遭到很多的忌讳,往往末代的王朝都是这样,外面已经打得腥风血雨了,内部还在为了一点点失去的权力不断的纷争。可以说,这会的元政圌府朝圌廷内部也是见天的掐,军人出身的王保保很不适应,干脆请求带兵出去平定所谓的叛乱吧,你们自己和自己掐吧,我圌干正事去了,元政圌府上下也乐得赶紧把这位大圌爷送出去,很快,王保保被圌封为河南王,总领天下兵马,平乱去吧。

当时的北方虽说也是混乱不已,但是基本还都是在元政圌府名义上的控圌制下,但是南方已经完全不是当初混乱的南方了,我们的朱元璋同学已经灭了最大的对手:造船大师陈友谅,也顺便收拾了建筑大师张士诚同学,终于有幸获取了和元政圌府决赛的资格,朱同学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小割据势力,完全具备和元政圌府分庭抗礼的能力和实力。

王保保面对这样危险的局面,作为名将当然不会自己一个人就傻不拉几的上去论开膀子开干。王保保先率领自己的直系兵马进驻河南,做出个表率,然后以河南王、总领天下兵马的名义要求各地兵马统圌一向他集结,王保保已经意识到面对气势汹汹的老朱团队必须集天下全力来对付,不然大家肯定全部完蛋。

话是这么说,但是,他忘了一个核心问题,他有这样的高度,别人不一定有,特别是当时的各据一方的所谓元朝关中四将: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也,这老哥四个就很鼠目寸光,你想打你打,我们可得护着我们这一亩三分地。

这四只老鼠中的李思齐是反应最大的,自认为当初自己怎么说也是和王保保老爹一起混过的老人,一个后生晚辈凭什么在我面前指手画脚,下令自己麾下的兵马都不得听命,公然违背号令,有人敢于对抗,大家学的都很快,四位大圌爷没一个听命的,整了半天还是大总管王保保一人在河南这戳着,王保保很生气。

生气的王保保不愧名将称号,我不生气,你们不来我也不单练,绝不冲动,命令自己的兄弟先去山东那扎着,自己带着大部分部圌队也不去打什么朱元璋了,我先把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军阀收拾了再说,你们不来是吧,那好,我这就去揍你们,打不过朱元璋我再收拾不了你们了。

听说王保保来揍哥们儿几个了,李思齐等人赶紧联圌盟,大家合起伙来先对付王保保吧,不然都得被他吃掉。

这事按说在当时这局面下也算正常,但是更为吊诡的是居然元政圌府也是首鼠两端,抱定两方都不处罚也不问罪的态度,你们爱干嘛就干嘛吧。

所以说,这个元政圌府的政圌治思维很蠢,当初就是看着南方的各路军阀混战,好像这事和自己就没一点关系一样,直到最后出了一朱元璋越战越勇,实力越来越大。现在又看着自己麾下的军阀接着干,好像这些事和自己都没关系一样,就在旁边看热闹。

在元政圌府的默许下,所谓的关中四将还真给力,齐心合力的面对名将居然没吃多少亏,两边闹了很久,互相之间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元政圌府更是吊诡脑子转筋的居然撤了王保保的职位,还默许其他的地方军阀进攻王保保,实在是搞不清到底谁才是自己人了。

盛怒之下的王保保干脆不干了,爱谁谁吧,我带兵回到太原了,回去越想越生气,我这到底是给谁干活啊,大圌爷的,我也不干了,一怒之下干脆杀了朝圌廷任命的太原所有官圌吏,但是留了个心眼,没宣布造圌反。

这样的杀圌戮已经明示了自己的不满,而且这就等于告诉元政圌府,哥们儿这也是土皇帝,也是想干嘛就能干嘛,不直接宣布造圌反是给你们面子,你们看着办吧。

气急败坏的元政圌府这会倒是一反常态的牛起来了,命令各部统圌一进军山西,一起动手,给我剿了这个翻天的王保保。

也就这个时候,南方的朱元璋同学终于看到了机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最让人恐惧的王保保居然被蒙古人自己给围起来了,哈哈,天上掉馅饼了,我也赶紧去趁火打劫。

朱元璋同学果断的挥军北伐,老朱一出手,大元朝的各位窝里斗的“悍将”们全傻了。身经百战的老朱团队个个都不白给,山东、河南全线失守,元朝依为股肱的梁王投降,几乎所有元兵都是望风而降,之前雄心勃勃要一举灭了王保保的李思齐等等名将吓得都龟缩回陕西了,元政圌府上下东西南北的一归拢,唉!还就只剩下王保保这一支部圌队还算是能抵圌抗的军事力量了。

直到这会,穷圌途圌末圌路的元政圌府才明白过来点事,把所有罪责都归到太子身上,恢复了王保保的所有官圌职,除了他以外还真找不出别人了,唉!还得指望人家帮着维护啊,真是想不明白,赫赫威名的成吉思汗子孙怎么就怂到这个地步,怂就怂吧,还傻,都这会了,还晕头巴脑的诏令王保保和李思齐一同分道讨圌伐明军,也不想想这两人能齐心合力吗?

相比于昏招迭出的元政圌府,老朱团队可一点都不糊涂,擅长水路作战的明军在制定北伐战略时非常精明。

第一;全军沿运河而上,还是不能离开河,这是明军的长项,给养、战斗、医圌疗队全放在靠谱的船上,陈友谅同学造的大船就是好用,都得指望这个;

第二更关键,得避开王保保,这个人很厉害,咱们最好别惹他,所以山东、河南都能打,唯独别碰山西,打完了这几个地方直接进逼北圌京,咱给他来个直圌捣首府,让王保保瞪眼没辙。

果然,明军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没几天就干到了北圌京,没想到的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水平不高,但反应还真快,一见朱元璋来了,马上就放弃北圌京,跑了。

胜利在握的明军头脑发圌热,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北圌京,剩下的残余元兵还不就是望风而跑了,将军汤和等自作主张从泽州就奔着山西来了,你们皇帝都跑了,你还不望风而降啊。

不知道自己分量的汤和准备碰碰王保保,要知道哥们儿我也是名将,而且我这士气高昂,你那连皇帝都跑了,里外里我的胜算很大啊,汤和唯一担心的就是别人抢了他的功劳。

汤名将结果很悲催,惨败。

这场胜利对元政圌府很重要,救命稻草,傻不拉几的元政圌府听到胜利后厚着脸皮命令王保保马上进攻北圌京,最好一举把他们的大都再拿回来,跑的有点急,好些东西包括二圌奶、三奶什么的都没带出来。

这时的王保保说实话也有点头脑发圌热,认为自己还真是擎天柱了,一方面希望已经逃跑的元政圌府能集结兵力由北至南进攻北圌京,自己带兵从居庸关北上,两面夹攻一举而下北圌京,战略构想很好,但是就忘了元政圌府那边的情况,那帮养尊处优惯了的蒙古人那还会打仗啊,没一个敢动的,两面夹攻的战略构想实际上成了王保保一路进攻,这还不算,久经战阵、狡猾的老朱团队也不白给,王保保这前脚带兵进圌京,徐达、常遇春趁虚带兵直圌捣太原,你去打北圌京吧,我们把你的老家抄了,看你往哪跑。

王保保这还没到北圌京就听说老家出问题了,而且据线报也没听说政圌府军有会师作战的计划和动作,大圌爷的!又耍我一个是吧,我也不和你们玩了,回家!赶紧会师救援,不过这次就没上回那么好的运气了,急急忙忙赶回来的王保保很累,刚想好好休息下,明天好好和明军干一场的王保保被狡猾的明军劫营了,大败,而且败得很惨,拢共只带了十八个人跑了。

元朝最后的擎天柱王保保跑了,当初的元朝名将什么李思齐等人吓得赶紧纷纷投降,还真是窝里斗比谁都给力,真到了关键时刻都怂。经营多年的中原地盘全线失守,元朝算是彻底完了,还就逃跑的王保保收拢了部分残余部圌队还在西北方面困守。

跑到西北收集了残部的王保保很不甘心,不断的带兵袭扰明帝圌国,今这鼓捣一下,明那骚扰一下,而且每次都是满载而归,还越打越精神了,越抢越来劲,大有点死灰复燃的势头。

洪武三年,小打小闹的王保保决定干一票大的,率军围兰州,朱元璋很头疼,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命令帝圌国最能打的徐达帅帝圌国最精锐的部圌队进讨,这会和之前都不一样了,明帝圌国成了正规军,而王保保之流成了流寇,战争没什么悬念,势单力孤王保保大败,比上回更惨,就带着老婆跑了(这人还真是有情有义啊)。

不过败了还是有好消息传来,元朝的末代皇帝大傻圌子元顺帝挂了,即位的太子很信任王保保,把全部的政圌权和军圌队都交给了王保保,这才真算是王保保第一次统掌了元朝的全部军事力量,虽然已经没多少了。

洪武四年,朱元璋命令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带着十五万圌人接着来揍元朝人了,这会的目标很明确,新生的明帝圌国所有的名将,所有的骑兵都带来了,一定就要收拾了这个王保保。

主力军在徐达的带领下和王保保主力军正面作战,不幸,这会轮着明军大败,这场战役中,第一名将徐达率领的明军的主力部圌队被王保保揍了个结结实实。但是偏师冯胜的部圌队却在西北一带连奏凯歌,见哪打哪,很是威风。

关于这场战役在后来明朝的史书中记载中大多宣扬这支偏师的胜利,而忽略了主力部圌队的失败,总而言之,这场战争明帝圌国还真没占到什么便宜。而且,虽然史书圌记载的很细微,但是研究一下战争的后续效果就应该知道战役的情况。

《明史》:

刘基尝言于太祖曰:“扩廓(王保保)未可轻也。”至是帝思其言,谓晋王曰:“吾用兵未尝败北。今诸将自请深入,败于和林,轻信无谋,致多杀士卒,不可不戒。”明年,扩廓复攻雁门,命诸将严为之备,自是明兵希出塞矣。

最后的这句话很关键,“自是明兵希出塞矣”,也就是说经过这次战役,明帝圌国和元朝残余的攻守彻底转换了,在王保保在世期间,明帝圌国再也没敢出兵去揍残余的元朝势力。

对于王保保认识最深刻的要说还是朱元璋同学,在王保保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朱元璋就屡次遣使通好,但这个王保保还都没搭理,一直到王保保出塞后朱元璋还是不断的遣使招谕,王保保虽然很潦倒而且也不怎么受元政圌府的待见,但是还真是很有点名将的骨气,就是不理你。

最后,朱元璋居然派去了当初元朝著名的所谓“关中四将”之一的名将李思齐去招降王保保,不管当初怎么回事,毕竟也是跟着自己干爹一起混过的人,王保保还厚待了李思齐,喝酒吃肉看歌舞,一项都没落下,不过对于招降这事还是算了吧,你们软骨头我管不住,但是我还没你们那么怂。

吃喝玩乐送走吧,但是在送走这厮的时候让卫兵告诉李思齐留下点东西吧,李思齐很郁闷,说我大老远的来什么都没带啊,卫兵冷冷的看着这位窝里斗的名将直接说那就留条胳膊吧,我家主人交代了:您怎么着也得留点什么。

“名将”李思齐还真是名将,想想没法,自己断臂交给了卫兵,没多久李思齐也就挂了,说句实话,看《明史》,看到这段的时候还真是解气。

《明史》太祖以是心敬扩廓。一日,大圌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圌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所谓名将,不是简单的打几场胜仗这么简单,最关键的还是不仅能得到自己团队的高度认同,而且还能得到敌人的高度认同,这才堪称真正的名将,王保保也就是生不逢时,不过生在元末群雄并起的年代也算没辜负这名将的风采。


败家子朱棣(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6)

对于元朝的残余政圌权,明帝圌国的打击力度堪称不予余力,朱元璋打完了儿子朱棣接着干,不把这帮成吉思汗的子孙彻底消灭就不死心,其中特别是朱棣当圌政的几次北伐,都带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头,皇帝朱棣亲自带队,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是很明显,蒙古人在回归到草原吃了点沙子后再次找到了当年的精气神,上圌上圌下圌下也都不是当年沉浮于中原花花世界的酒囊饭袋了。

当年游牧民圌族最常用的战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战略被他们重新拾起并且再次发扬光大,鞑靼、瓦剌这些当初的蒙古分支都玩得不赖,整的征战四方、自以为英武无比的朱棣愣是没什么办法。

关于这个朱棣的这些动作,我一直有个很大的怀疑,他哪来的那么多的钱?

就这几次北伐动辄都是几十万的队伍出征,而且还兴师动众的让散财童子去南海大把花钱,要知道中圌国经过元朝的折腾再加上元末的动圌乱,明朝说实话是建立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基础上的,说是一穷二白可能有点过分,但是绝对很穷。

这样的一个经济基础对于国圌家而言根本就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历圌史上著名的战将皇帝杨广就是这么折腾挂的,但是人家杨广可真是有钱有人啊,而且貌似杨广还真没朱棣能折腾,只有一个原因能解释的过去,就是朱棣接手的明帝圌国非常有钱,而且内部极其稳定,但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圌案应该没什么悬念,他老爹朱元璋很牛,比隋文帝都牛,古往今来最会赚圌钱的皇帝!

很多史书对于明朝的成功得失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句话貌似很经典:“明亡于万历”;其实我倒是觉得这话很不靠谱,明亡其实就应该亡于朱棣,有点耸人听闻吧,那就听我讲讲圌理由吧。

说到这点得先说下朱元璋同学的事迹,朱元璋出身和尚,虽然当和尚当的很不成功,但是我坚信和尚的那些手段聪明的朱元璋就是没学会也应该看了个大概齐,和尚间为了争圌权夺利互相算计就不多说了,寺圌庙内部也没少了为这些事相互排挤,朱元璋在当和尚的时候就经常因为这些事而被其他和尚排挤,所以说虽然当和尚不成功,但是我坚信朱元璋学到了很多,这一段经历对朱元璋同学很重要。

朱元璋同学在走出佛门自力更生的创业阶段更是将这些东西学以致用,事实证明在寺圌院学到的宝贵财富远胜于专圌业院校的专圌业课程,朱元璋不仅能审时度势的认清形势,更能通圌过强大的忽悠能力笼络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跟着自己混,要知道这个本事可真不是天生的,最擅长此道的在我们中圌国就是和尚,只有和尚才能把想圌做的事做成了百年老店,千年产业,这点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没什么意见吧。

朱元璋在徽州,征求学士朱升对他今后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提出著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个战略深得朱元璋的认同,但是,朱元璋的认同其实只是学识和高度上的认同,老朱觉得人家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自己干了多年的事让人家一总结就这么的一目了然,这就是水平,其实要让老辣的朱元璋在战略层面心服口服,单凭这句话压根就不可能,因为这么多年能有这样的成就,朱元璋一直就是这么干的,只是没总结的这么有文化、有技巧而已。

首先是高筑墙,这个我想不用我说,寺圌院出身的朱元璋应该最有体会,只要是寺圌院一定是越大生意越好,而且在自身没有壮圌大到独步天下的时候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做基本功,也就是要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做大做强做精,在自己还没能形成庞大势力之前千万别动别的心思。

其次广积粮就更说明问题了,寺圌院如果没有经济来源就肯定完蛋,有了地产就必须广开财路,积极化缘,充分发挥佛教地产的特点尽快把寺圌院经济做起来,只有自己具备了良性的造血功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缓称王就比较深奥了,任何时候都不能自高自大,所有人都是衣食父母,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忽悠的机会,对民众是积少成多、增加人气;对官圌府是积极迎合、获取政圌策和专项资金;对同行是谦虚谨慎,少引发大家的嫉恨,同时还能利圌用前两项的优势加大人才引进的工作,寺圌院有了人才就更能壮圌大发展。

这些都是几百年来无数先辈和尚总结的寺圌院经济的精髓,朱元璋估计当初也只是学了皮毛,更多的还是在走上独圌立创业后总结的经验。老朱家的天下根源居然在近千年的寺圌院经济总结中,这个论断有够惊悚吧!

事实上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我们的朱元璋更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地主老财,但也就是这样的地主老财才在明末这么激烈的竞争中笑到了最后。

这份创业的辛苦只有老朱自己知道,相比于别人,地主老朱更珍惜这好不容易创下的家业,在朱元璋当圌政期间就一个原则,不管是谁,只要是有可能打他的家业的心思就一律干掉,注意这是有可能,还不是有想法,就是说只要你有这个可能就完蛋了,不管你是不是真有这念头。

朱元璋几次大规模的杀圌戮虽然饱受诟病,但是却结结实实的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个千秋产业,这会的明朝这点很像当年的隋朝,都是藏富于国,国圌家很有钱,但是所不同的是国内局势不同,隋朝在杨广接手的时候国内各种政圌治势力依然存在(可以参见哥们的“九华山”篇),但是明朝却很干净,所有可能不可能的全都被老朱给咔嚓了,而且不论你是皇亲还是国戚,更别说那些开国元勋了,而且干掉一个就抄圌家,个人财产、家族财产全都成了地主老财朱元璋的个人财产了,你说他能少了钱吗?

不仅有钱而且政圌治稳定,朱元璋很有点水平,虽然历经元朝的愚昧统圌治(这帮蒙古人恨不得把全世界都搞成他们的牧场,可以想象他们会不会发展经济),明帝圌国在朱元璋期间也绝对是一流的国际经济、政圌治、军事强国。

这样一个一流的国际强国转到朱棣手里就变得很失败,经过了他地主老财的爹辛苦打拼的地盘,轮到他玩的时候出问题了。

一下子接手这么多的钱,对于一个二代而言很多种选择,有志二代选择扩大经营,享乐二代选择高消费包圌养郭美美,平庸二代放手让手下人管理,雇圌佣职业经理人来打理等等,其实对于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来说,可能平庸的选择还是最明确的选择,守业比创业更难,但是朱棣恰恰是个有志二代,他决心把老爹的事业做得更大更强,败家子朱棣开始了中圌国史上最大的败家经营。


天子守国门?(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7)

历史上,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自古就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变迁不断地变化,从最早的中原腹地西安、洛阳、开封一线到中期的南京,可以说随着朝代都城 ​

五台山天时地利人和(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8)

明朝就是一个曾经的和尚建立的,而且通过当和尚的历程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对佛教界一些不好的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见天折腾信仰、崇拜的一群人一旦不加以控制就很容易出问题,正如前面讲的明朝表面上是对佛教倍加推崇,但是实际上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抑制了佛教的发展。

明朝在宗教管理方面大体是延续了元朝政圌府的那一套,完善和沿用了元朝的整套僧官机构,还是利用僧官来管理佛教事务,但是为了避免僧官的权力过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明朝政圌府也偷偷盗用了蒙古人一个很好的办法:推崇藏传佛教。

推崇藏传佛教表面上看是为了笼络蒙藏等少数民圌族,通过佛教巩固对这些少数民圌族的治理,但是实际上还是为了打圌压内部佛教的势力,可以说这种方式是一举数得:

一尊重藏传佛教就让政圌权得到了少数民圌族的认可,高度认同喇圌嘛们的管理和地位就能得到喇圌嘛们的支持,其实这样也就等于得到了几乎是全民信教的藏蒙地区支持;

二大力推崇藏传佛教能压制汉朝佛教的发展,中原内部的和尚们就很难得到必须的政圌府资源,也就减少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挑起佛教内部流派的纷争总比你们合起伙来做大做强要好很多;

三藏传佛教在国内发展了很多年也没见多少的起色,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汉传佛教的集体抵制,另一方面也是藏传佛教自身的扩张过于依赖政圌府的原因,这两点都很迎合政圌权的需要,但是同样需要注意藏传佛教的势力膨圌胀,为了避免这事,对于藏传佛教的发展不仅要造成喇圌嘛们内部的竞争机制还得专门限定区域发展,也就是说先人为的给喇圌嘛们分化,这个倒不难,本来就派系林立的,二来必须发布极大的利好政策,但是这个政策绝对只能在特区执行。

综合几方面的原因,明政圌府的佛教管理思路就成了尊崇藏传佛教来抑制汉传佛教,同时又在地域上限定藏传佛教的传播,省的万一一不留神你再整大了更难收拾,被大力推崇的藏传佛教也只能在政圌府的规定区域、规定时间的双规政策才能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由此,五台山就成了这个政策的核心,成了全国佛教关注的“特区”。

在五台山特区,喇圌嘛们能大力的发展并受到政圌府的鼎力支持,但是出了这地就很难说了,而五台山内部也因为这样的格局,开始正式形成禅宗(汉传佛教)和密宗(藏传佛教)的对抗,又因为朝廷的支持和默许,这地也成为了和尚们和喇圌嘛们争夺权力和利益的焦点,知名的和尚、知名的喇圌嘛都开始慢慢向这汇集,也就是说五台山因为这样特殊背景和政策,在明朝已经开始隐隐然成为了全国佛教界的领袖,

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派人到西圌藏迎请噶举派名僧哈立麻大喇圌嘛到京,次年,封为“万行具足千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名字看着闹心吧,其实简称就是大家熟悉的大宝法王,统领天下释教。

但是哈立麻大喇圌嘛以“性喜林泉,朝廷之下,恐妨禅业”为由奏辞。

于是,朱棣“乃赐銮舆旌幢伞盖之仪,遣使卫送于五台山大显通寺。”同时“命太监杨升重修寺宇,并葺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即现在的五台山大白塔),以饰法王之居。”

开始在五台山大兴土木,兴建寺院,倍加推崇的哈立麻大喇圌嘛圆寂后,还敕命为哈立麻在显通寺法堂塑像奉祀。

朱棣还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迎请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至京,也被尊为国师,同样次年敕住五台山。

之后的明朝几代皇帝都严格的遵守了这个基本宗教制度,可以说也正是这样的宗教政策使得明朝佛教虽然兴旺,但是完全没有形成之前的那种势力集团,也就不会威胁到政圌府的统圌治,可以说在宗教政策方面,明朝的手段还是相当的高明。

五台山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开始走向所谓“金五台”的历程,明朝的几代皇帝们都对五台山赏赐有加。

明英宗敕造《大藏经》5藏,安于5座台顶。

明宪宗造丈六镀金文殊像及画像百轴、香金5百两、布帛千尺,念珠万串,敕赐五台山文殊寺。

明武宗“敕建铜瓦殿,赐额广宗寺,兼圣谕护持”,又于中台顶建寺,赐额演教寺。

明神宗敕建大塔院寺并舍利宝塔;于狮子窝修建洪福万寿藏经楼阁;于龙泉寺复建万圣阁;敕建圣光永明寺(即显通寺)。

看到了吧,从明朝开始,五台山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皇家寺院,在政圌府的鼎力支持下五台山也开始汇集了天下英才,关于五台山的很多流派也好,记载也好,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成型的。   

史上最大的求子法会(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49)

五台山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历朝历代的和尚们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为了成功,很多的和尚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在明代,五台山逐渐受到最高政圌府的官方关注和重视,地位也在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圌权统圌治者的要求,不过也离不开和尚们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里面最最说明问题的就是五台山为了迎合政圌府举办的一场堪称世界宗教史上最壮观、最史无前例、最无厘头、最厚脸皮的“皇家求子大会”。

主持和提议这场盛会的是著名的明代四大名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大师,先介绍下大师的背景吧:

十九岁时在金陵栖霞山出家,二十八岁,“春正月,往游五台,先求《清凉传》,按迹游之。至北台,见有憨山,事甚佳,因问其山何圌在,僧指之,喜奇秀,默取为号。”

史书上讲大师从此就定居在开始五台山钻研《华严经》近十年。直到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他在五台山显通寺讲论《华严经》,据说“百日之内,常住上牌一千众”,可见当时的声势,大师不仅学识很高受到了国内众多和尚的追捧,而且大师的的著作还很多:

《华严法界境》一卷;《楞严通义》十卷;《法华通义》七卷;《观楞侧记》四卷;《肇论略注》三卷等等都成为了五台山佛教的经典课本。

以上是这位大和尚的功绩,立言立德的,可以说是典型的学者型大师。

但是能成为成功的大和尚还必须是全才,也就是说你光会写书、讲学是没机会成为名僧的,你必须得有理想,有追求,憨山德清大师就是这样一位全才。

在德清大师筹备显通寺举办“无遮法会”的时候,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当朝的皇太后秘密“遣官于五台”祈求皇储这样的线报后,大师马上敏锐的发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立即决定抓圌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大师雷厉风行的组织全山的和尚重新安排活动日程,“将所营道场事宜,一切尽归并于求储一事。”,啥都别干了,全山的和尚都干这一件事,为皇帝求子!看看黄道吉日(主要还是这个钦差什么时候到)全山和尚一起诵经为皇帝求子,这样的提案估计还真是没人敢想,这样的千古传奇也只有我们德高望重的大和尚才能想得出来、才敢干出来。

说实话我觉得这绝对就是史上最强悍、最厚脸皮的马屁大会,德清大师的马屁拍的那叫一个梆梆响、震天响啊,皇帝、皇后很满意,满朝文武很羡慕,看看人家,大师就是大师,实在是太高了,人家是怎么琢磨的呢?人家怎么就能这么厚脸皮呢,真是心有多大,地就有多大啊。

求子大会很顺利,全山大和尚们集体诵经这事别的不说,这场面就很镇人,皇帝和皇后得知后,都觉得这五台山的和尚们还真是善解上意啊,有前途,回头有好事了决不能忘了人家。

更幸圌运的是,第二年,果然皇子降生。哈哈,皇帝笑了,皇后笑了,五台山全山的和尚都笑了。

从此,不仅德清倍受皇家恩宠,整个五台山佛教界都获得了诸如优免田赋等许多特圌权。

这件事我不好说什么,大家自己想吧,和尚们的审时度势确实很厉害,就凭这一点,很多有骨气的人就干不出来,但是大师就是大师,人家就能干出来,而且还不是一件,大师在获得了名誉地位的同时就有点飘飘然了。

关于大师污点这点历史上记载很少,但是我看到了,大师在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以“私创寺宇”罪充军广东。

这个“私创寺宇”很有点意思,就是自己个筹建寺院,可见大师还真是大师,啥都敢干啊。

说到这就得再次重申下明朝的佛教制度,对所有寺院、和尚的管理和今天一样,都得经过政圌府的批准才行,这门只赚不赔的买卖都必须和政圌府合伙才行,你自己就开门市做生意,这就是典型的妄自称大,大师还真以为自己是海内外的名僧了,公然违背政圌府。

同时明政圌府的佛教政策是控制发展,敢于对抗的不管你是名僧也好,大喇圌嘛也好,绝对是不能容忍的,憨山德清大师后期就这样几乎是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后来的弟子们为了怀念他为五台山做出的贡献,编撰了一本《憨山老人梦游全圌集》55卷以资纪圌念,当然这里面全是好话,像我这样的说的很少。

相比于四大名僧之一憨山德清的沽名钓誉,我倒觉得另一位大师才是真正的大师:

镇澄大师(公元1547年至公元1617年),宛平(今属北京市)人。15岁出家,36岁(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应妙峰之邀至五台山,共建“无遮法会”,就是后来在憨山德清的建议下改成皇帝求子大会的著名法事活动。

后应塔院寺住持圆广之请,撰修了五台山有史以来第一部比较完整、翔实的志书《清凉山志》,同时还加注了很多经典经书。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同雪峰等创狮子窝十方净土院。后又修复竹林寺、南台。同时专研《华严经》,著作有《楞严正观》、《金刚正眼》、《物不迁正量论》等多种。

大师一生无欲无求,却给后人和五台山留下了宝贵的史籍资料和论著,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同时,也正是镇澄第一次提出了五台山的创寺之说,不管其真伪吧,第一次提出并提出佐证就说明大师很不简单,做了很多真正扎实的研究工作,这才是真正的佛门子弟,也才是值得所有人敬仰和纪圌念的。

当然,五台山当时的英才云集,除了以上的两位还有很多著名的僧人,如同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真可大师。也曾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十四年(公元1586年)、二圌十圌年(公元1592年)三次至五台山礼佛。还曾于五台山创刻藏经,后移径山完成,世称《径山藏》或《嘉兴藏》。

真可大师虽然和憨山德清为至交,但终身不受请开堂讲法,基本没有任何的功名利禄之心,不幸的是在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因“妖书案”被诬,很有个性的真可大师自尽愤死于狱中。

其次就是和镇澄大师交好的妙峰大师,年轻的时候曾建丛林、修桥铺路20余年,兴大道场10余处,主持建造峨眉、普陀、五台三处铜殿及太原双塔寺、十里长桥等宏大工程,作为僧官主持兴建了很多寺院工程,而且尽心尽责很受器重和敬仰,晚年由万历皇帝亲自敕命住持五台山护国圣光永明寺(显通寺),敕封“真正佛子”。时称“为人师表,法门砥柱”。

能够经手这么多的国家级建筑工程还能获得认可,而且晚年依然能坚守信仰精修,我觉得这位大和尚更为了不起,同样非常值得敬仰。

这些和尚都是为了五台山兴盛做出很多贡献的僧人,对于五台山还真是说不了谁的功劳更大,佛法高深而又精明算计的憨山德清虽然行为和作为不让人信服,但是其所作所为还真是为五台山获取了很多实惠和发展机遇,所以说这些大和尚都是值得五台山纪圌念的。而且明末四大名僧就有三位和五台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和瓜葛,这点已经和元末时期有了明显的区别,可见五台山在当时中国佛教界的影响力,五台山佛教一步步坚定的走向兴盛之路。


关于太监一段哭笑不得的插曲(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0)

明朝中期武宗当政期间,对藏传佛教的推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武宗在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专门派亲信太监刘允到西圌藏赍送番供等物,迎请传说中的“活佛”。

为了讲究排场和显示诚意,特别令工匠用珍珠缀联成佛殿中的法幢,用黄金铸成佛象前的供设,还准备了法王的金印、袈裟和种种珍贵的赠品等等,再加上和给活佛的弟子们价值万两的礼物,统统交给了太监刘允。

也不知道是这个明武宗糊涂(事实证明他还真是挺糊涂的)还是被刘允忽悠的,除了这些好东西以外还特别准许刘允这趟藏区旅游以十年为期,可以自圌由安排旅游圌行程路线,还可依据国家政策要求各地政圌府负责政务接待和全程安排,最奇怪的居然还让这个太监刘允可以根据行程需要随时向各地索取钱物,总而言之这都是些匪夷所思的诏令,一个太监带着大批财物去办事,还可以向各地名正言顺的索要财物,这皇帝还真没把这太监当外人。

除此之外,这稀里糊涂的明武宗还是担心这太监在地方不好开展索贿工作,又专门赐给刘允七万张盐引(这东西很值钱,拿着就能换盐,要知道盐的利润很大,而且历来都是国家专控的专卖),以便沿途变卖,供其旅途所需。

在得到了各种利好政策后的大太监刘允带了八名太监、一百三十三名锦衣卫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一群太监加锦衣卫本来出门就不会有什么好事,这回好,名正言顺的可以不干好事了。

《明实录》:“允未发,导行相续,已至临清,运船为之阻载。入峡江,舟大难进,易以舳舻,相连二百余里。至成都,有司先期除所馆,督造旬日而成。日支官禀百石,蔬菜银亦百两,锦官驿不足,傍取近城数十驿供之。又治入番物料,估直银二十万,镇巡争之,减为十三万。取百工杂造,遍于公署,日夜不休。居岁余始行,率四川指挥、千户十人、甲仕千人俱西,两月至其地”。

这刘允还真是没辜负了皇帝对他的期待,人没到先派人到各地为自己营造馆驿,这派头比皇帝出门还排场,而且在各地每天吃的蔬菜就得花上上百两银子,想想明朝都是这些太监当政,不亡也还真是说不过去。

最后这位大太监先美美的在四川生生耗了一年,赚足了钱才动身前往藏区,为了扩大声势和壮胆,还带走了几千人的部队,就这点而言这个刘允应该还算是有点头脑的太监,知道自己的手下除了贪污别的事基本不会干,还是得带上点正经军队才行。

这事儿的结果据《明实录》记载的就比较悲催了,藏区的喇圌嘛也不知道这太监什么来历(估计明朝皇帝的礼品都被这太监给吞了,到活佛这基本没什么东西了),活佛有点怀疑,多次对这伙人的身份提出质疑。

一路牛哄哄的太监和锦衣卫们一向大牌惯了,哪受得了这种冷遇,私底下商量干脆带兵把这活佛等人劫走得了,据说汉朝的班超就是这么干的,汉朝就能干的活,咱们大明朝就也一定能干,而且在我们明朝我们太监那是无所不能的,这种大活儿除了我们还有谁敢干。

很不幸,这大活儿还没干就先把消息走漏了,反而被藏区的人连夜袭圌击,刘允的手下是一哄而散,带去的财宝也都给人家留哪了,刘允还真是有些头脑,关键时刻居然安全的跑了,一路狂奔至成都,有头脑的太监回到四川后马上恢复了精气神,严令不得散布本次活动的消息,就说没找到所谓的活佛,舔圌着脸请求朝廷召回,不过这会儿他们的糊涂后台老板明武宗已经挂了。

公元1522圌年3月,明武宗去世,其叔伯弟明世宗(著名的嘉靖皇帝)继位,这位皇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职业是皇帝,兼圌职是道士,不过好就好在他光顾着自己修炼,不怎么管事,虽然在自己根上崇尚道教,但是也没什么举措支持道教的发展,他是把道教的功夫学足了,见天的净琢磨自己怎么羽化成仙了,可以说这是个真正的道家传人。

既然自认为是个真正的道士,自然也就没怎么找和尚们的麻烦。不过迫于当时朝野的压力,这个刘允可还真没能躲过去:

“降四级,罢还乡里。并宣告说:此曹蛊惑引诱,欺君虐民,骚扰地方,亏损国课,罪诚深重”。

看到了吧,犯这么大的事居然就是降了四级,这事个别人身上绝对灭门,明朝的皇帝们还真没把太监当外人啊。

兼圌职道士嘉靖皇帝政策上没找和尚们的麻烦,但是由上而下排斥佛教的思想在京城一带还是很有点影响力的,在这种风圌潮下,京城的佛教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之前作威作福的喇圌嘛们。

喇圌嘛们重要的居住集散地被拆圌除,正德元年以来传升、乞升的法王、佛子、国师、禅师等尽行查革,有的遣散,有的押发两广烟瘴地面卫所充军。

同时,为了防止各地政圌府暗地里款待这些僧人,还强调:

“凡沿途军民私与西番朝贡夷人交易者,比照在京事例问罪枷号。及奸徒诱引投献王府夷物,希图赏赐者,比照拔置害人、透漏事情律例问遣。其伴送通使人等,俱照例施行。”

从此以后,藏传佛教在京城的活动就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地步。

不过这也只是在京城一带短暂的情况,后期明政圌府为了维护与藏族地区的关系,还是以对藏传佛教僧人的封赏为主,例如后期的万历年间三世达圌赖喇圌嘛和四世达圌赖喇圌嘛都曾受到明朝的封赏,可以说在外部还是依循了最初的政治定位。

同时虽然在京城受到了打击,但是别忘了离京城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驻京办,而且还是喇圌嘛们经营多年的据点:五台山。

这时,藏族僧人及藏传佛教的活动基本都全部转向了他们的驻京办,并且依据这个根据地依然保持着旺圌盛的生命力,通过这里密切的关注政圌权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东山再起,就这点而言藏传佛教的政治觉悟明显高于汉传佛教,可能是汉传佛教历经多次的灭佛运动,已经从根本上杜绝了这样主政的念头,而藏传佛教起码在西圌藏已经做到了政教合一,再扩大一下范围绝对是好事。

天启六年(公关1626年)闰六月乙丑,巡视(北京)南城御史王时英于广宁门外十方庵盘获番僧,此僧名叫贾哈罗,随身带有藏经数十页和原领四川长河西、鱼通、宁圌远军民宣慰司关于他愿游汉地名山、道院、寺观的批文。

就凭这一点看,这个喇圌嘛就很有能力,目的不详,但绝对有问题。

听到这一消息后,明朝的蓟辽总督阎明泰就向朝廷要求,喇圌嘛据说在当时的满清也很有市场,满人、蒙古人都很崇信喇圌嘛,而且据说在满清的喇圌嘛很想和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喇圌嘛和满人那边的喇圌嘛们建立联系,如果能通过喇圌嘛们的说教教化了满人这帮亡命徒岂不是一省百省的好事。

政治很敏感的阎明泰直接请求把这个喇圌嘛交给他来处理,还特别强调听说喇圌嘛们都有点所谓的密咒幻术什么的,据说很有点灵验,这个也可以一并交给我来查看一下,如果是真的咱就留着用,假的我就直接就地正法了。

当时明帝国已经面临多方面的危机,辽东一带就很是头疼,阎明泰的这个建议甭管是否靠谱,反正听着是又省钱又省力,马上得到皇帝的批准,结果当然是没成功,满人崇信佛教只是表面,这帮家伙当时只知道抢地盘和抢人,这都是现实的回报,说他们真会信佛估计连佛祖释迦摩尼都不会信。

但是这事从另一个方面看,会发现喇圌嘛们在明末期间依然很活跃,而且还在国际间的多边关系中起着微妙的作用,而且在后来的著名督师袁崇焕与皇太极议和时,为了避免明朝言官们的风言风语,一开始也都是由喇圌嘛在中间牵线搭桥,来往联络。

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是天启六年十二月,辽抚袁崇焕在努尔哈赤受伤去世时,派喇圌嘛僧人李锁南以吊祭为名前去打听努尔哈赤是否确实亡故及其诸子的情形,这些都是明朝最为关心的政治军事情报,而李锁南等人也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使明朝得以掌握满人政圌权的很多内部情况。

而后,著名督师袁崇焕被处死的罪状之一就是遣喇圌嘛议和,这些都表明喇圌嘛们其实一直都在明里暗里的参与着很多的政治活动,当然这些都不可能以北京为中心,离北京不远的五台山才是真正的中心。

明末期间的所有记载几乎都不涉及五台山,这点我很奇怪,按说当时中原地区大乱,几乎所有的地区都遭到过以李自成为首的流寇的袭扰,但是唯独五台山在这期间很消停,消停的貌似连战乱都没经历过,这点和让人想不明白,而且别说是五台山,整个山西、河北一带都很少受到流寇的袭扰,说到这事还真的归结于这一片的牛人,这个牛人并不是很出名,但是很厉害,厉害到连一代枭雄李自成都不敢惹。   

一代名将卢象升(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1)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天启二年的进士,授户部主事,后来升员外郎,再迁大名知府。

按照这个履历看绝对就是一个文官,但是这人还真是不简单,不仅学习好,体育还好,学习之余经常锻炼身体,那年头锻炼身体的方法很简单,除了舞刀就是射箭,就跟当初品学兼优的王守仁同学一样,除了学问最大的长处就是射箭。

我们这位卢象升也基本一样,不过不射箭,这哥们儿喜欢舞刀,不知道技巧如何,反正这刀舞的很给力,一百三十六斤的练功刀据说能舞的团团转,想象一下就知道这哥们儿绝对是个品学兼优的肌肉型男。

说到这的说句题外话,同样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选择射箭项目的一般都比较冷静,不管什么时候你安静不下来就一定射不好,但是舞刀的就不一样了,这功夫绝对火爆,很受卖大力丸的力士们推崇。我们的卢象升能舞动很重的大刀,从这点看就一定容易冲动,所以说这个兴趣爱好绝对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性格,也能注定你的后半生。

卢象升在当上一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后,政绩上到没听到多少的改进,但是军事上却体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崇祯二年,北京城遭到满人的突然袭圌击,崇祯皇帝急令各地不惜一切代价驰援,卢象升在当地很快募集到近万人的农民圌工入京,虽然没经过什么大战,但是凭着动作快速还是获得了崇祯皇帝的好感。

第二年就获得了升迁,官封右参政兼副使,并且负责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彻底完成了文官转型,卢象升也给自己的麾下部队起了个很给力的名字,叫:“天雄军”。

崇祯四年的时候,陕西那边已经乱的不可收拾了,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了洪承畴担任陕西总督,同样是文官出身的洪承畴更猛,在朝廷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家丁、仆役为核心组建了所谓的“洪兵”,在陕西境内指哪打哪,最重要的是这个洪承畴心黑手辣,和流寇遭遇很简单,一个字“杀”,而且还是见一个杀一个。

很快,陕西境内的流寇就被这心狠手辣的洪承畴打得不敢待了,全面流窜,大部分就都跑到了挨边的河南北部、山西、河北一带,人多势众的流寇气势汹汹准备北上直取北京,驻扎在山西的卢象升机会来了。

在作家姚雪垠的描写下以李自成为首的所谓农民起圌义军简直就是救世主,但是实际上这帮人用流寇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基本就是走到哪抢到哪,和蝗虫差不多,这几十万的人马准备进军北京就必须从卢象升的辖区越过去,卢象升精心打造的天雄军终于有机会和流寇正面遭遇了。

关于这场遭遇战,史书的描写很简单。

流寇攻城,卢象升率部大胜;

流寇再围城外的冷水村,又被卢象升带兵击败;

随后在石城南部遭遇,再次大胜;

再战于青龙冈,还是大胜;

再战与武安,还是大胜。

虽然简单,但是从几次的战争描述看就能知道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基本上就是撵着流寇杀,几十万的流寇被卢象升带领的一千来人打得满地找牙,四处乱窜。

此次战争的结果是有名有姓(当然这个都不是真名,都只是绰号,现在叫网名)的流寇头目被圌干掉了十一个,俘虏了两万多人,这里面还不包括被卢象升当场格杀的人数,虽然没有详细描述是多少,但是从之后的流寇自己的说法就能看出些端倪来。自此之后这帮子流寇不管往哪跑,就是没敢再动过北上的念头,而且互相转告谁也别往那边去,那边有个疯子叫“卢阎圌王”很不好惹,可见几场战役打下来应该是干掉了不少人。

明末是个名将辈出的年代,各个名将都有自己的特点,向卢象升这样的名将就很有个性,一打仗就喜欢拎着大刀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而且非常的悍勇,骑着马四处乱砍就不多说了,就算是从马上掉下来依然拎着大刀酣战,就杰出的一幕就是和悍匪力战,不仅马被射死,而且自己还被敌人一箭射中前额,凶悍的卢象升依然手拎大刀大呼酣战,这劲头绝对堪比三国时期著名的愣头青“许褚”,在这样一位身先士卒的肌肉男带领下,天雄军各个都争先恐后,打起仗来都不要命,所有的流寇都知道,“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西边是洪承畴,北边是卢象升,这几个牛人都惹不起,流寇只能向南逃窜。就与当时复杂的局势和卢象升的表现,崇祯皇帝直接命令卢象升带着他的天雄军进一步剿灭流寇。

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总圌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

升官后的卢象升干劲十足,打定了以死报效如此看得起他的崇祯皇帝,当时这帮子流寇已经流传到湖北郧阳一带,以马回圌回、过天星、满天星(看着都眼熟吧,和当今的网名还真是差不多)等人为首的流寇在湖北郧阳一带四处杀戮抢劫,天下震动。

刚到任的卢象升马上带兵前往收拾局面,当时因为这一带的防务较为松懈,在流寇们的互相转告下都跑这来了,数目高达四十多万。而卢象升手下的人马也就一万多人,这个有点悬殊,按说这仗就没法打,能不让这四十多万人来打你就不错了。

但是卢象升还真就不认这个邪,还就带着这么点人马公然叫板,还是老规矩、老办法,指哪打哪,这个卢象升还真不是一般的悍勇。

悍勇归悍勇,但是卢象升不傻,不和你们拉开了打,我一个一个的打,九战九捷,连续干掉了五千多人,连上投降的算上,这四十多万的流寇居然在两个多月就被卢象升给收拾得干干净净(大部分都被卢阎圌王给吓跑了)。

卢象升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功劳,关键是手下愿意玩命,这不仅是因为开战的时候他总是冲到最前头,平常带兵的时候也一样,大家没吃的他也不吃,永远都和自己的将士同甘共苦,所以他手下的军队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他不退就绝没人退缩,都能坚定的和他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可以说文官出身的卢象升是个军人天才。

就与卢象升的卓越表现,很快再次升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圌事。

“宣大总督”,这个职位就等于今天的四大军区司令员之一,可以说是一步登天,要知道这些官职的封赏都是在一年中完成的,这在明朝的官员升迁中绝对属于坐着火箭上去的。

卢象升很生猛,但是流寇也不白给,流寇之所以带个“流”字,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极强,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跑,经过多年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而且,流寇中最强悍的高迎祥部居然神奇的组织了骑兵部队,而且还是好几万人的重装骑兵,要知道当时的明军都没能统一装备马匹,全部配备马匹的机动部队也就号称明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关宁铁骑”的一万来人。

看来,流寇也分三六圌九等啊,高迎祥就是流寇中的战斗寇。不用说高迎祥部很快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但是就是因为主要都是骑兵,战斗和逃跑的机动性都很强,很不好对付。


好钢用在刀刃上(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2)

在卢象升负责督办剿匪的时候,流寇们在最强大的头领高迎祥的号召下统一汇集到了河洛地区,流寇们都很会傍大款,而且都知道大家捆在一起绝对比分开强,既然高迎祥很强悍,那我们大家就去跟着你混,天下闻名的流寇基本全都来了,光看名字就知道这帮人很有点来头:闯王、扫地王(估计是家政工出身)、闯塌王(可能是城圌管)、整齐王(很可能有洁癖)等等牛鬼蛇神的全齐了。

卢象升得知这消息后很兴奋,以往逮都逮不着你们,这下好,都到齐了,那也别跑,我把你们一勺烩了。

兴奋的卢象升连夜带兵前往,就怕错过时间又让这帮人跑了,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集结兵马,卢阎圌王圌还是手头那几万人面对三十多万人,都是老熟人了,也不用废话,开打吧!

我这还是老套路,卢象升亲自上阵,抡圆了大刀二话不说上来就砍,第一仗就先砍掉了整齐王部,大胜;剩下的几个王一听说卢阎圌王来了,也毫不犹豫的老办法:跑!这大哥是王中王,我们这些王惹不起。

刚刚上了发条的卢象升很生气,老圌子觉都没睡听到消息就赶来了,刚收拾了个整齐王,饭都没顾上好好吃一顿就赶着来收拾你们了,你们想跑就跑,那跑,给我撵!一路狂奔,终于在洛阳撵上了,穷极无聊的几个王被迫联手大战卢阎圌王,毫无悬念,又是阎圌王大胜;

几个王接着又跑到光州,卢象升就在后面追,在确山遭遇,再次大胜;

几个王又跑到凤阳,这会卢象升没跟着撵,卢阎圌王自己带着兵先到了凤阳,我就这等你们来。闯王、闯塌王、八大王、摇天动等数十万人跑得有点晕,看见滁州,听说这地不归卢阎圌王管,打他,出口恶气。不料卢象升却率领总兵祖宽的关宁铁骑驰援,又是大胜;

几个王眼看这地肯定是过不去了,往回跑吧,又退回了河南,在朱仙镇又被卢象升追上,再次大胜;

流寇又向裕州、南阳一带奔窜,在七顶山附近又被卢象升追上,再次大胜;

经过这几次大迁徙般的大胜后,流寇们赖以逃命的骑兵部队基本都被卢象升全部干掉了,当然,这活凭着卢象升自己还真是干不下来,卢象升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战绩,最主要的功劳还是当时明帝国最强悍的机动部队“关宁铁骑”的一部分已经归属到他的麾下,不然他的天雄军哪来的这么强的机动性。

就此,卢象升认定了作战就必须掌握一支这样的部队,人数不需要多,但一定的精悍和快速机动,关于这点在他给崇祯皇帝的建议上就体现了,卢象升在他的《选用奇兵疏》中就要求建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

最主要的还是经过这几次战役卢象升发现这个明朝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关宁铁骑”还真是好用啊,三千的关宁铁骑就能蹂躏流寇的数十万大军,但是说实话这个还真不是他的嫡系部队,所以后期一旦脱离了对这支精悍部队的控制,卢象升变得有点不会打仗了。

经过卢象升的多次蹂躏,实在难以忍受的闯王高迎祥率领闯塌天、蝎子块等残部南渡汉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很难混,咱们还是回陕西吃羊肉泡吧。而且听说当初老打咱们的那个洪承畴已经不在陕西了,咱们回家看看去吧。

谁承想,陕西那边虽然走了心黑手辣的洪承畴,但是换了个更生猛的孙传庭,归心似箭的流寇们还没到陕西就让等他们很久的孙传庭碰上了,这会很失败,流寇们的马匹已经让卢象升给整没了,跑都跑不了,打吧!结果是横行近半个中国的牛人高迎祥居然被活捉了,惨败,流寇运动从此暂时归于低谷。

正当卢象升和洪承畴信心满满的准备一举搞掂这帮流寇的时候,满人再次来趁火打劫了,再次威胁北京(看到了吧,这就是败家子朱棣迁都惹的祸,动不动老窝就可能被端),卢象升等人被紧急召至北京布防,幸圌运的、活下来的流寇们松了口气,而且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崇祯九年七月,满人在阿济格和阿巴泰的带领下绕过明军重兵布防的山海关,由蒙古绕道突袭北京,将京师附近洗劫一空,克十二城,获人蓄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

卢象升带兵到的时候满人已经撤退,随后就当时的局势崇祯皇帝任命卢象升就近防务,就近驻扎在宣大地区以便随时防守满人突袭。

卢象升不仅打仗很厉害,文官出身的他在接受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时候,根据当时明军总是缺饷的实际情况大力提倡屯变,以兵养兵,在他的经营下宣大地区居然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成功的屯变政策还被崇祯皇帝大为褒奖,并做为楷模让全国各大军区学习,很有点南泥湾的意思。

卢象升很强悍,但性格上却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人,在国内的剿匪战役中,多次在局部战役获得重大和不可思议的胜利,但是在经过多次的胜利后还是没能将流寇彻底消灭,这点可以说缺少大局观,就是说这人是个优秀的战役指挥家,但不是战略家,这点很重要。

卢象升后期被崇祯皇帝升任兵部尚书,统掌天下兵马,这个岗位不需要战役指挥经验,而是最需要的是战略经营的头脑和运筹能力,这个还真是卢象升的短板。

不过,卢象升上任后还真是尽心尽力,迫不及待想要报效朝廷的他多次要求面见崇祯,与崇祯皇帝沟通对满人的方略,但是恰恰是这点上它体现出了一个典型的愤青性格,一力主战。要知道当时的政局很乱,明帝国一方面要面对虎视眈眈的满人,同时还要不断地收拾那些搅局的流寇,大局观很强的崇祯皇帝的战略是“攘外必先安内”,也就是说对于满人完全可以先和谈,哪怕是割让些土地、给点钱都行,等我把家里收拾好了在收拾你,但就是这个战略完全的得不到大家包括卢象升的认同。


愤青误国(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3)

先声明一下个人观点,“攘外必先安内”这词个人以为绝对应该审时度势的看,千万不要被某党的什么一致对外的宣传误导,明智的说,这仅仅是一项政治手段和策略,而且在明帝国当时(当然还有另一个当时,这个比较敏感,就不多说了),这绝对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并且是非常明智的一招。

明帝国当时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双重危机的情况下,必须先缓解一个危机,腾出手解决另一个危机,然后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这饭得一口一口的吃,事得一步一步的般。既然外部危机能通过外交途径缓解就先解决这事,哪怕先给点钱或者好处什么的都成,当初的唐帝国、南宋都是这么干的,而相反,强悍的不可一世的隋帝国包括蒋介石(虽然看到这点,但是迫于压力没能执行)都反过来了,结果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说当时和满人和谈换取时间好好的整顿内务,先收拾了心腹大患流寇的袭扰,然后专心经营对满人的战线才是最佳选择,这个可能比较难理解,但是我打个简单的比方大家就明白了:

“你有一大院,三妻四妾,牛羊成群,现在有个强盗见天的来抢东西,你很头疼,但是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你家的仆人也见天腰里揣把刀的瞄着你,就想着逮个机会干掉你,然后霸占你的房产、财产和你的三妻四妾,两个都是威胁,一个是要钱的,一个是要命的,你说那个更重要。”

我觉得这么说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吧,满人其实这会远没有那么多的奢望,这帮孙子也就想着多捞点实惠就行,这点明帝国的皇帝崇祯和他的重臣如杨嗣昌之流都看得很明白,但是我们的愤青卢象升就看不明白,在这个关节上和崇祯的决策发生本质的冲突,所以说有的时候愤青误国还真不是瞎话。

其次,卢象升通过多年的剿匪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获取了很多的自信,说句糙话,卢象升这会很是自信,很自以为然,满觉得这事起了咔嚓就能解决。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比较实际,在剿匪后期,卢象升看到了关宁铁骑的突袭能力,用的很顺手,并且很多战斗都开始依赖这支部队,但是这支部队是明帝国的特种部队,满打满算也就万把人,一来不可能都由他指挥,二来就这么点精锐部队,怎么着也得留点家底收拾国内的局势。而卢象升总想着调动这最强悍的部队和满人决战,先不说你能不能打赢满人,但就这点子关宁铁骑消耗光了谁来剿匪?总不能把唯一的家底让你拿去搏命吧,卢象升这点一样看不明白。

当时的大明帝国能打的就剩下这一支部队了,山海关得放一部分,中原地带的留一部分,剩下还得防守皇帝的老窝北京,你总想着把所有家底都拿出来和满人死磕,按照你以往的战绩最多也就是把满人赶出山海关,回头这点人打光了拿什么收拾国内的残局,国家总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你去赌吧。

其实最英明的举措还是让这些人先收拾了境内的流寇,按照经验而言,这帮疯子收拾国内的流寇还是很有心得的,先捡好收拾收拾了,整顿整顿再说下一步。这个大战略,总经理崇祯看到了,他的核心智囊杨嗣昌也看到了,但就是愤青卢象升没看到,以至于愤青卢象升多次的请战,要求带人出去死磕,一副忧国忧民的愤青表象。

崇祯十一年满人再次大举入侵,杨嗣昌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下偷偷的准备和满人议和,这事让愤青卢象升知道后,顿足捶胸的说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明史•卢象升传》。

到了崇祯皇帝亲自召见他的时候问他有什么方略,他还是义正词严的主战,认为一切主张和谈的都是卖国贼,这就是典型的愤青做派,整的原本对他期望很大的崇祯皇帝很是失望。

随后虽然任命了他总督天下兵马,但还是偷偷的告诉杨嗣昌等人别让这个愤青把家底都拼光了。

对于这点,在卢象升即将出战的时候杨嗣昌还千叮咛万嘱咐的说道:“切勿浪战”。话里话外的说的很是明白了。

当然,这些话在愤青卢象升耳朵里都是放屁,都是卖国贼说的话。

关于这次与满人的对抗最后的分工是卢象升率领宣、大、山西兵马,高起潜统领关宁铁骑,决策机构就怕这个愣头青把唯一的家底给折腾光了,被迫做出了这个决策,而且高起潜接到的命令是保住这点家底。

最后关头,崇祯皇帝依然没有放弃卢象升,在卢象升陈兵城外的时候派出杨嗣昌再次密会了卢象升。这回没等杨嗣昌说话,卢象升到先劝上杨嗣昌了:

“文弱,子不闻城下盟《春秋》耻之,而日为媾。长安口舌如锋,袁崇焕之祸其能免乎?”

和敌人签城下之盟绝对是件奇耻大辱,当年袁崇焕就是这么被整死的,你也想这样吗?我能这样想吗?愣是说的杨嗣昌哑口无言。

其实在明朝最可怕的就是所谓言官,这帮人整天的啥也不干,就一件事:四处找毛病挑起是非。真还想不明白明朝最初定这个制度的用意,关于这点崇祯知道、杨嗣昌知道、卢象升也知道,虽然就与国家形式最好的办法就是议和,但是谁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包括皇帝本人,所以说这事必须有人扛,或者私底下偷偷的和敌人商议。卢象升统领天下兵马,最好的结果就是他出面,先在敌人面前展示下武力,能震慑决不开战,随后马上和谈,杨嗣昌这回就是代表崇祯想把这个意思转达一下,很遗憾卢象升比较倔,或者他也不愿意替皇帝背这个黑锅。

愤青卢象升决定以死报国,不过话说回来你自己死没问题,你要是准备带着明帝国最后的一点精锐部队一起死,公司总经理皇帝可就不愿意了。

各路兵马特别是精锐中精锐“关宁铁骑”在崇祯的心腹智囊杨嗣昌的默许下,纷纷对卢象升的军命阳奉阴违,最后实际上听从卢象升调遣的还就是他的那点子嫡系部队,加一起也就不到五千来人。

说到这了,还真就得佩服卢象升了,面对这样的难题依然选择了死战,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虽千万人吾往矣,谓之勇”;凭这点卢象升其人还真称得上国家的栋梁,但绝不是脊梁。

卢象升率部在蒿水桥与满人遭遇。

《明史》:卢象升居中,虎大威帅左,杨国柱帅右遂战。夜半,觱篥声四起。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仆顾显者殉,一军尽覆。大威、国柱溃围乃得脱。

这里面陪着卢象升一直死战的虎大威、杨国柱都是宣、大的旧部,之前用的很顺手的关宁铁骑一个都没来,全在太监高起潜那,离他们距离不超过50里,而且在卢象升的一再要求下依然按兵不动,得知卢象升全军覆灭后在高起潜的带领下全溜了。

卢象升就这样挂了,对于一个武将而言这样的结局应该是最好的归宿了,《明史•卢象昇传》中对于他挂了后的事还做了详实的描述,说到什么杨嗣昌就怕他没死,如何如何的,说到这还真的说句公道话。

杨嗣昌和卢象升两人没矛盾,就算是有,也都是为国着想,纯属工作纠纷,而且两人多少还是有点惺惺相惜的,从相互间的对话就能看出,卢象升开战之前还在告诫杨嗣昌千万别学袁崇焕,这样会背上千古骂名的,作为一个愤青能这样劝阻所谓的卖国公贼杨嗣昌就可以看出卢象升也知道杨嗣昌是在为国家、为崇祯考虑和办事,同时杨嗣昌也知道卢象升其人的特点,不然也不会一二再的试图沟通。

所以说满人走狗张廷玉主编的《明史》绝对不能全信。我还真就是想不明白卢象升挂了对杨嗣昌有什么好处,有卢象升在起码还能替他扛很多事,压根就没必要整死卢象升,最多就是害怕卢象升把朝廷的老本赔光了,回头凭什么收拾国内的残局。

关于卢象升,真正研究过《明史》的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这就不一一陈述了,客观的讲卢象升确实是个猛人,而且绝对是国家的栋梁,但是也确实不是国家级的战略家,高度不够,话说回来明朝后期能称得上战略家的还就是孙承宗一人,剩下的全都只是一方面的人才,这点也怨不得崇祯皇帝挂了时候留下了一举千古名言:“众臣误我”。


满人(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4)

明帝国晚期,倒霉皇帝崇祯迫于国内言官们的压力不得已放弃和谈,动用全部军力正面对抗满人,还委任了重臣洪承畴亲自督师,但是还是由于各方的调度问题,连洪承畴这样的强圌权人物都没能收拾得了残局,松山之战全面溃败。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局面,明军还是能坚守住了山海关,只是这会已经顾不上收拾内部的残局了,明帝国最后的一批精锐部队全部用在了抵抗满人,国内空虚,以至于当初被打得满地找牙的李自成瞬间做大,直到彻底搞掂了明帝国。

关于满人入关,先不说政治上的事,反正是不管是对佛教也好、对五台山也好,这算是又迎来了一个跨越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五台山发展的大贵人的最后一个,“两文一武一片旗”的“一片旗”。

在详实说到五台山在满清政圌府治圌下有多兴旺之前,必须正式的告诫大家这帮子旗人都干了些什么,因为我实在是看不惯现在满大街的清宫戏,这些什么阿哥、格格好像都成了偶像和英雄一样,事实上这帮人到底做了些什么。

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我在说到中国历朝历代的时候我都会称之为朝代或是帝国,但是在这个时期我一直只说是满清,最主要是我想让大家牢记这是一群外族人,这点在本质上看和侵占我们国家的八国联军、狗圌日的日本人没什么不同,这是仇恨,无他!

其实我一直搞不懂的是,为什么我们现今的学者和言论都能让大家牢记狗圌日的日本人、八国联军的仇恨,为什么不能正确对待这一段历史呢?我不否认现在的满人和我们一样,但是这也不足以让我们忘记那段耻辱的历史,这是一段中华民圌族被奴役的耻辱史:满清时期。

满清,由满人建立的王朝,中国历史上三次被外族人统圌治和侵入,第一次是蒙古,第二次是满人,第三次是狗圌日的日本人。

如果有人说前两次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话,我就当面给他一大嘴巴,都是外族人的统圌治而且近乎一样的血腥镇圌压,甚至前两次的统圌治比狗圌日的日本人还血腥,作为中华民圌族的一员,历史是一定要正视的,要不就和“走狗奴才阎崇年”之流一样,每回看到或想到这个人我都不由自主的想呸:“呸”!再来一次“呸!你丫的!”,呸完了咱在接着说。

先看段满人无比光耀的历史吧,这些都是满人和清宫戏念念不忘的英雄伟人,也是大家都在清宫戏里熟知的偶像级大人物,看完了大家自己想:

努尔哈赤;

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正月,努尔哈赤下九次汗谕,清查所谓“无谷之人”(每人有谷不及五金斗的汉人),并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捕之送来”,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满语之谓汉人)”。这是在满人统圌治的辽东地区公开的种族灭绝!

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又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对村庄的汉人,“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可能我们的史料和记载会有人有异圌议,那么就看看作为第三方的朝圌鲜史料是怎么记载的,朝圌鲜的《李朝实录》:光海君十三年五月:“时奴贼既得辽阳,辽东八站军民不乐从胡者,多至江边……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

努尔哈赤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利用强圌权使境内的汉人全部给八旗兵当奴圌隶,当奴圌隶就和他们一样,剃头。

要知道这个剃头还真不是件小事,中华民圌族自古的传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中华民圌族提倡了几千年的孝道的基本表现,努尔哈赤应该也知道这点,但是作为满人的他还就是要在这点彻底粉碎中华民圌族的骨气,让你们永远都变成满人的奴圌隶,不服气、不剃头的就杀,剩下的统统划到八旗兵名下当奴圌隶,所以说才会有“奴才”这样应景的称谓。

皇太极;

老爹被袁崇焕的大炮给轰死了,皇太极对于袁崇焕是恨之入骨,但是又无能为力,有袁崇焕扛在山海关一带,满人还真就没辙。

军事上没办法,有汉圌奸给出主意,绕道内蒙古直接进攻中原,皇太极期间这样的战略大迂回用了三次,而且三次都深入中原,抢东西、抢人,抢不走的就杀。

“掠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运河之水变红!掠人口几近百万,皆充各旗为奴”。

这时满人的策略更简单明了,就是入关抢东西抓壮丁杀人三件事,说白了满人这个时候还是有一技之长的,杀人!这就是当时的八旗子弟的最大本领,必须抢够足够的人供他们奴役,抢不走的就杀,让你们也别过好,这点他们还真是干的淋漓尽致。

顺治和多尔衮;

在汉圌奸的引领、李自成的搅合、再加上明朝自己内部不断争斗等多项利好条件下,满人终于战战兢兢的入关了,战事顺利的连他们都预料不到,汉圌奸队伍越来越大,而且汉圌奸们打起仗来貌似比他们还很,还能杀。

主子满人一方面疯狂的抢掠,另一方面赶紧加大“留发不留头”的政策实施,他们深知要想彻底消灭中华民圌族的骨血就必须从本质上打圌压,彻底粉碎你们的传统、文化和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奴役汉人以稳固满人的统圌治。

《清史》:“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

“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这些政令的执行拉开了征服和奴役中国人的序幕,坚定执行和制定这些政令的就是大多数清宫戏、格格戏中的英俊睿智的那个家伙。也正是在这个聪明睿智的多尔衮的统圌治圌下一幕幕血腥屠圌杀在中华民圌族的土地上上演。

“扬州十日”

公元1⑥45年4月,清军围扬州。历七昼夜。二十五日城破,许大抢十日!十天之后,扬州的男人们被屠圌杀殆尽,繁华都市顿成废墟。仅扬州一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不光是杀,任何妇女都有可能抓圌住被成群的满人八旗兵轮圌奸!

“嘉定三屠”

清廷“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命令一下,嘉定、江阴军民发出“头可断,发决不可雉”,公元1⑥45年7月嘉定城破后,清军开始屠圌城!

清兵一走,四散逃亡的民众又再度聚集,一位名叫朱瑛的反清义士率五十人进城,纠集民众,又一次占领控制了嘉定。随后遭到清军的再次镇圌压,因嘉定居民闻风逃亡,这一次的目标主要是城郊,再屠圌城!

8月26日,绿营把总吴之藩造圌反,连平息吴的造圌反外带屠戮平民,嘉定城内外又有两万多人被杀,三屠圌城!

史载:在满清的三次屠圌城中,嘉定城内民众无一投降者。给嘉定城民众喊个好,好!

“江阴屠圌城”

江阴从六月初一到八月中秋两个多月期间,清军屡攻不下,丧亡“三位王爷和十八员大将”,八月二十日,江阴城被清军攻破。公布“满城杀尽,然后封刀”的悍然命令。

屠圌城!这次屠圌杀达十七万两千人,整个江阴城仅余53人。

公元1⑥49年,满人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屠圌城!

公元1⑥49年,满人占四川与张献忠互相攻占,据满人自己的说法是“民圌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这是当时满人张圌贴的公告!干什么就不说了,几乎四川全省屠净(约300万人)!关于这个,具体可以参见哥们儿的另一部“峨眉山篇”。

同年在大同,以总兵姜镶为首的山西再掀反清运动,清宫戏中睿智的多尔衮悍然下令“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圌城!

公元1650年,满人走狗汉圌奸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屠圌城!(约70万人)。

济南屠圌城、昆山屠圌城、南昌屠圌城……无语中!

大家可以自行参考以上数据,要知道近代的狗圌日的日本人著名的南京大屠圌杀是近30万人,而且是现代战争,要知道那会还是冷兵器年代,是用刀砍的!

流毒就是阎崇年之流的走狗奴才(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5)

之前的内容大家都看到后,我不知道大家会是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我的心情很抑郁,很憋。再回头想想那些个走狗奴才文人“阎崇年”之流这些奴才的王圌八蛋在说些什么:

“满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人永恒的骄傲”。

“清军入关更多的是促进了民圌族融合,其中造成某些局部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清兵入关掳掠,很难说悲,应该称喜”。

“辛亥革命只是清王朝新政的延续”。《走狗阎崇年语录》,我呸!

奴才就是奴才,永远都是,就算你披上了所谓的文化外衣,你还是走狗!还是奴才!还是一样舔圌着脸出来被人追打,被人嘲笑!

不想再对走狗奴才说三道四了,现实会给一个真实的评价的,幸好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热血青年,有人去收拾这老狗圌日的。对于这狗东西鼓吹的满清伟大的统圌治我们先看看最初的事实吧:

满人顺治七年十二月宣大山西总督佟养亮:“大同、朔州、浑源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

满人顺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宣大巡按金志远题本的《明清档案》:由于“城破尽屠”,只好请求释放剩下的5个“无凭究拟”的犯人。

《朔州志》:“城破,悉遭屠戮”。

广州大屠圌杀,一向被满人官方所封闭,在中国的史料很难得到具体的数据考证,但是基于广州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很多的西方资料可以证实,而且这些来源于第三方的资料就现在而言,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满人的记录真实的多。

意大利籍耶酥会士卫匡国(英文名字叫MartinMartini)在《鞑靼战纪》中记述:

“大屠圌杀从11月24日一直进行到12月5日。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反叛的蛮子!”

所谓的反叛就是不愿意剃头的汉人、平民百姓,军队屠圌杀这些平民百姓的理由只是不愿意违背千年的传统,仅此而已。

直隶省“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卫周元,痛陈民苦疏);

河南省“满目榛荒,人丁稀少”(李人龙,垦荒宜宽民力疏);

湖广两地“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刘余谟,垦荒兴屯疏)……

据《中国人口地理》:明朝人口高峰为一亿五千万人,满人入关第二年(公元1⑥45年)为八千万人,三十七年的野蛮屠圌杀,使全国总人口估计减少了近一半,也就是七千多万人。没概念吧,那就对比一下另外两次外族入侵的数据:

南宋靖康之难人口减三成,约三千六百万人;

蒙古灭金、宋人口减少四成,约五千万人,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的金统圌治地域和部分南宋统圌治地域不足十分之一;

日寇侵华二千五百万人惨遭屠圌杀,但总人口未见减少。

不对比不知道差距吧,满人为了达到彻底消灭汉人的文化、骨血和精神在这期间做出的只有一个字“杀!”结果就是全国上下:“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这就是走狗奴才阎崇年之流的骄傲,走狗奴才阎崇年,你丫再厚着脸皮出来签名售书我就去抽你!呸!你个王圌八蛋!

可悲可叹的是,现在的不仅是老严这样的一个走狗,很多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都忌讳很深,更多的浓重笔墨都在努力展现满人后几位皇帝的所谓英明、所谓盛世,一再的鼓吹所谓的康乾盛世的繁荣,而且更有甚者为了印证满人统圌治的英明还能举出很多的反正,比如经过几年的努力后这些地方不仅没有延续当年的萧条,而且还再次繁荣兴盛,而且远比明朝期间更繁荣、更兴盛、人民更加的安居乐业,那我们就再来看看所谓的康乾盛世的盛况:

首先是人口:经过战乱后的恢复,满人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圌年),经过这位被文人鼓吹的明主的统圌治六十年的治理后人口首先就突破了一亿;满人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不仅完全恢复勃勃生机,而且再接再厉的突破了三亿。

很多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圌治者勤政和不断努力的结果,从这些数字就能看出满人政圌府是多么的努力恢复经济。

但是事实呢?我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简单讲之前的朝代,人口萧条是因为粮食不够,但明末期间我们引进了番薯、玉米(这两农作物都是外来物种)等高产粮食作物,正是这些农作物的在中国的全面推广,解决了之前困扰中国政圌府多年的吃饭问题,也正是解决了吃饭问题才有了这样的“人口膨圌胀”。

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并不是满人干的,这是明帝国的汉人们干的,满人在这件事上完全是窃取了明帝国的功劳,说实话可耻之极。

人口增长了,但是不是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才是考验统圌治者的能力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全国人民过得幸福不幸福的问题,关于这点,不用看满人自己写的历史,那些都是狗圌日的阎崇年之流编的,我们还得参考第三方的数据。

《英使马戛尼的中国行记》:“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圌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圌圾都被人抢着吃!”

这就是英国使者马戛尼在所谓康乾盛世时期的描述,更为现实和客观的他干脆把满清政圌权形象的比作“一艘破烂不堪的巨大船舰”,预言它将“不再有纪律和安全”。结论是“中国人”已经退化到了“半野蛮人”时代,他所见到中国人在这时是奴圌隶,是满人的奴圌隶。

工业和轻工业:谁都知道在宋代我们的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虽然这个朝代很怂,但是说实话,这个朝代是个开放自圌由的年代,也是个经济腾飞的年代)。

虽然经过蒙古元朝的大破坏但是也在逐步复苏,在之后的明代工商业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棉布已经完全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圌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生产技术和产量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一种说法是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重还要高。

明帝国的失败根源我们不多说,这确实是姓朱的不争气。

但是再看看之后的满清:铁和布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品总产量不仅未能保持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连恢复到明代的水平都没有。

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末期,中国工业产量仅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远远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这难道就是所说的时代的进步?


中国人永恒的骄傲?(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6)

事实上,在满人统圌治和奴役期间,对中国的政策就是掠夺和索取,从来就没打算建设,说句过分点的话很多方面甚至不如狗圌日的日本人,本质上看就是纯粹的殖民地统圌治,我不想就这事和谁展开争论,我只列举数据大家自己看。

当年的山西省产好铁,满清政圌府为了锻造更多的杀人屠刀就向山西的冶铁户不计后果的全面征铁,所征之数不断增加。

雍正时征2.5万斤,乾隆时增加到5万斤,嘉庆时又增加到20万斤。

同时,为了控制经济的发展和铁制品的买卖,满人政圌府还下令:“闻开矿之事,甚无益于地方,嗣后有请开采者,悉不准行”,强行关闭了绝大多数的民间炼铁作坊,对于不能封闭的冶铁厂,则抽十分之二的重税。

到满人乾隆时,全国合法的铁矿厂只有九十三处了,要知道这会的欧洲己经进入工业革命了。

再看看纺织业,当年的潞安府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丝织业中心,潞绸精美,被满清列为贡品。

这可不是什么满人的功劳,这绝对是历史由来已久的事实,也看看历史数据吧,在明朝期间,潞安府有机织1.3万多张,明朝派造3000匹;到了满清时期仅剩织机300张,居然还是派造3000匹,致使“机户支价赔累,荡产破家”,苦不堪言的机户只能选择逃走,直到全部逃光,潞绸在历史上消逝,这是才算完,到底是掠夺还是建设,大家自己看,自己想吧。

还有著名的松江棉纺织业,松江是之前明朝政圌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苏松财赋半天下”的美誉。然而松江圌的棉纺织业到满清时期也同样开始全面退步。

《阅世编》: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计,少亦以万计”,而到了满清,“标客巨商罕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之所以列举这些数据就是为了说明中国的经济在明朝是自圌由发展的,而且发展的很快,按照这个速度的话中国极有可能很早就过渡到资本社会,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们绝对还是世界的老大。但是在满人的统圌治圌下不仅没能进步,反而在各方面都是退步。

由此可见,经济上的满人政圌府的政策更多的不是鼓励发展,而是贪得无厌的索取。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难怪,毕竟他们是侵略者,索取是正常,要是他们能认真的建设那才是出鬼,谁让汉人不争气,这事怨也只能怨我们自己,也只能自己骂自己,因为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这样,我们在淡忘仇恨,淡忘历史,甚至淡忘自己祖先。

经济上的事就不多说了,满人疯狂的掠夺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私欲,我们只要能正视这段被奴役的历史也就算了,谁让我们自己不争气啊。

但是还有一个最核心、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满人为了维护统圌治,在文化上对中华民圌族的毁坏必须让我们牢记,中华民圌族几千年的渊源历史文化文明在满清期间被损毁得几乎消亡殆尽。

几次大兴文圌字圌狱这样大家都知道的大事就不多说了,基本大家也都知道一二。

可以准确的告诉大家什么康熙、乾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所谓的学习了汉人文化的英明皇帝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的贯彻他们的奴役统圌治,康熙读书是为了什么?他自己说的:“平汉人之策,当以汉制汉。”这就是所谓的明主读书的目的,这也就是满人贵圌族一直倡导的“以夷制夷,以汉制汉”,可悲的是我们是“夷”。

更有甚者的是他的后继者乾隆自己号称才子,所谓的才子不仅在政治上大面积的制造文圌字圌狱,更又通过编撰所谓的“四库全书”(这个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和珅和纪晓岚联通乾隆干的那事,拜托几位名角演得不错,收视率很高,四库全书的大名也能家喻户晓)淡化汉民圌族文化意识。

关于这部四库全书这可不是我瞎说的,也不是我的一家之谈。

满清在编纂《四库全书》的原则就是:“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为什么就不说了,因为他们就是这些所谓的“夷”,这算是文字上的改动吧,反正能看懂就行,不去计较了。

但是满人为了在文化界推崇所谓的《四库全书》,开始大面积的销毁大批存留依旧的汉文史资料,这事干的就很扯淡了,满人试图用这部他们编撰的史书来顶替中华民圌族几千年的所有文明。

对于这部《四库全书》各家都有自己的见解:

鲁迅先生对此的评价精辟而且简洁,就一个字:“贼”;

吴晗先生评论:“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被统圌治的朝代,就是被无数当代编剧、作家粉饰太平的年代,对民圌族对国家真正意思耻辱的年代。

有一个事实我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在满清末年,另一伙外来人(八国联军等等吧)入侵中国的时候。这帮满人贵圌族统圌治者的第一念头是“保大清不保中国”。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满清最高统圌治者根深蒂固的思想,其统圌治奴役汉文化的嘴脸暴露无遗,不过话说回来,满人这思想也无可厚非,都是强盗,何苦为难自己人呢,大家都盯着中国这块肥肉,那就把我碗里的分一点出来吧,反正也不是我的。

所以说,我就一直不承认满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我一直只认为这期间中国只能算是一个满人的殖民地,这不是我们的历史,不是我们的文明。

我们是个源远流长的民圌族,我们是个几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曾经引领整个世界的中心。

到了满清我们是什么?在满人面前我们要自称“奴才”;要叫主子;连百家讲坛的名人如纪连海、袁圌腾圌飞这样的牛人都不称那些满人皇帝的名讳,而恬着脸称“康熙爷!”、“乾隆爷”!爷你大圌爷的!看你丫那奴才相!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思想,姑且不说什么格格、阿哥的满天飞,连大汉圌奸尚可喜都要重修陵寝了:

“据辽沈晚报报道,在辽宁省及海城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抢救、保护下,清代平南王尚可喜陵园的修复工作被正式提上日程,在尚可喜安葬之地——海城市八里镇小新村整修陵寝,重建纪圌念馆、展厅。历经3年的修缮,尚可喜纪圌念馆、展厅已正式落成并对外试开放。”

政圌府还是满人吗?要不是的话还真是可悲!可恨!国父孙中山先生先生革命的时候最打动人心的口号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如果有人说这里的鞑虏是所谓的海外诸国的话我就用大耳刮子扇他,这里的鞑虏就是满人,这点确切无疑。

孙中山先生就是要推圌翻满人的统圌治,建立我们自己的共和、民圌主政圌府。

满清奴役统圌治的结果不要说别的,看下最简单的结果大家就明白了:

发明火圌药的民圌族听见炮响和火炮声吓得不知所措!

发明指南针的民圌族不知道航海!

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民圌族古书几乎荡然无存!

这就是结果,这就是所谓的进步。


满人和佛教(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7)

满人和最早的蒙古人一样,都是原生态宗教“萨满教”的信徒,对天神地支的崇拜十分流行,没有什么修道之人,大部分事都是巫师说了算。

满人最早称后金,继承的还是金那会的部落体圌系,就与这种传承,满人对佛教也多多少少有些接触,早在入关以前就与西圌藏的喇圌嘛教有过联络。

事实上,关于这点我很是佩服喇圌嘛们,这天各一方的还真是不嫌累啊,从这点看喇圌嘛就比和尚更有奋斗精神,更立志。

在满人趁火打劫占领了中国后,野蛮的满人发现自己原来当年的蒙古人一样,文化上缺失的还真不是一点半点的,各种统圌治手段和政策都严重的缺乏经验,但是满人很狡猾,认真了研究了蒙古人完蛋的历史,制定了“以夷制夷”这样的统圌治原则,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就需要大量的汉人站出来,站出来充当满人的走狗、汉圌奸和爪牙。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部分汉人很提劲,很给满人主子面子,一大批汉圌奸勇敢的站出来了,以范文程、洪承畴等等为首的汉圌奸团队发挥了积极效忠主子的劲头,用他们在明帝国学到的治理经验努力的巴结和迎合他们的新主子“满人”。

具体的政治措施我就不说了,只说佛教相关的,可以说之前的满人对于佛教管理可以说毫无经验可谈,但是在汉圌奸们的协助下,满人呢完全吸收了明帝国的这套管理体圌系,也是在京设僧录司,下设左右善世、阐教、讲经、觉义等;各府、州、县各设僧纲、僧正、僧会等管理人员,中央的由满人政圌府直接任命,地方的由地方官拣选,然后统一上报审批,“具结详报督抚,由督抚咨部派劄补授,年终汇报吏部。其钦记由该省布政司给发。”

这些政策和管理结构看着眼熟吧,其实这些也不是明帝国原创,这些还都是蒙古人在当初的汉圌奸帮助下整出来的,可以说蒙古人的元朝在这个佛教管理方面还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精心策划的整体体圌系居然被沿用了近千年。

在这样现成的管理模式下全国佛教都被严密地控制在所谓的僧官手中,但是僧官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独立的权力,只是执行世俗政圌权任务的工具,因为这个僧官的任命还是政圌府说了算,让你干圌你就干,说拿下就拿下。

为了严格控制佛教的发展以免威胁政圌府管理,满人在汉圌奸们的协助下还严格规定了关于出家和从业的规定。这些都严格的写进了《大清律例》里,比如不许私建或增置寺院,不许私度僧尼,严格执行出家条件,严厉制裁淫圌乱僧尼等等,可见佛教的管理这时已经列入了国家的基本国策中。

满人的皇帝们表面上集体崇佛,甚至野史还有顺治出家之说,可见崇佛到了什么地步,这个野史可信度比较低,就不多说了。

随后,继任的康熙曾经六下江南,只要是到了名山大寺,都像模像样的书赐匾额,这点被一心要向他学习的孙子乾隆学走了,一笔烂字打油诗写的满天下都是。

还有,雍正号称对禅宗颇有研究,自号“圆圌明居士”,唆使汉圌奸文人撰写《御制拣魔辨异录》,直接攻击已经圆寂了近百年的禅宗大师“法藏”,其原因就是因为法藏大师“危言深论,不隐国是”的理论被当时的明朝士人所敬仰,而且法藏的禅学思想得到明末清初的大儒黄宗羲等人的赞赏。

为了政治目的的雍正直斥法藏等人“实为空王之乱臣,密云(圆悟大师)之赋予,世出世法并不可容者”。

最后还是不解气的他以“天下主”的身份,敕令地方官吏详细查明法藏一支所有徒众,试图在组织上彻底摧垮。就这一件事就能看出雍正其人的和其所代表的满人嘴脸,到底是不是崇佛也能看出些端倪来。

在满人乾隆年间,完成了由雍正开始的汉文大藏经的雕刻,满人和汉圌奸称为所谓“龙藏”。

公元1773年,满人乾隆又组织人力将汉文大藏经译成满文,经18年完成,与由藏文译成的蒙文大藏经同时雕印。

这些看着都好像是兴旺佛教的重大举措,但是在他的诏书内容中就能看出其用心何圌在了:翻译满文藏经的目的,不在于要人们懂得佛教的哲理,而是使他们“皆知尊君亲上,去恶从善”。

看到了吧,满人崇信佛教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佛教蛊惑汉人,让汉人不仅从外表,还要从内心安安心心的做满人的奴才。

在满人所谓的皇帝不断的鼓动下,佛教整体在满人统圌治初期很是兴旺发达了一阵,据《大清会典》的统计,满清初期各省官建大寺6073处,小寺⑥409处;私建大寺8458处,小寺58682处。有僧110292人,尼8615人。总计寺院79622,僧尼11⑧907人。

到了满人乾隆期间的公元1736年至公元1739年共发出度牒340112张,这都是满人官方的统计,而实际上在民间之前的私度并没被完全制止。按照虚一点的估算的话全国应该有80万人从事和尚这个职业。

以上是满人统圌治期间的佛教整体态势,佛教作为统圌治阶层重要的蛊惑手段可以说在满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内地的佛教事业昌盛,而且在满人皇帝的极力推崇下很多当官的也开始接触并努力学习佛教,毕竟主子见天的咕噜这东西,当奴才的要是跟不上的话,这个奴才很可能就当不上了,这对于汉圌奸奴才而言绝对是要死要活的大事。

满人在内地是通过佛教宣扬效忠,对外则是通过喇圌嘛教拉近满蒙藏的关系借以维护这几个区域的统圌治。

前面已经说过,还在满人野蛮成性的时候,喇圌嘛教就不远万里的传至关外,这点还真的拜托早期接受喇圌嘛教的蒙古人,喇圌嘛教的传播还就是通过蒙古人的崇信才进入到满人的。最早期的时候皇太极就开始了与西圌藏达圌赖喇圌嘛五世(罗桑嘉措)的联络,互致问候,五世达圌赖绝对是个杰出的政治人才,很早就能看出这样时局的变化,还真是值得佩服啊。

满人入关后不久,最早的顺治就多次遣使去西圌藏问候达圌赖、班禅,达圌赖和班禅也派人到北京朝贺。

公元1652年,五世达圌赖还率班掸代表应请入京,满人封达圌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圌赖喇圌嘛”,明里暗里的表明承认他成为藏蒙两地喇圌嘛教的领袖。

公元1682年,一代政治天才五世达圌赖圆寂,据有天山南北的蒙古可汗噶尔丹,与掌握西圌藏政圌权的巴桑结嘉措两人马上决定抵抗满人的统圌治,这两人的反抗还真是历史史实,关于他们的故事基本大家都知道,这还真的感谢金庸先生,不过这两人可还真不是金庸先生笔下的无能、好色、愚蠢之辈,还都是雄霸一方的英杰,起码都是民圌族英雄。两人联手东图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北攻漠北蒙古。

面对这两哥们儿的咄咄逼视,满人皇帝康熙采用了分化瓦解的措施,公元1688年,漠北蒙古由哲布尊丹巴率喀尔喀部归降;

公元1691年,封章嘉喇圌嘛为“呼图克图”,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全力推广蒙古佛教事务(这招很阴险,和当年的李圌世圌民差不多,关于章嘉活佛事迹后面还会说到),这是分化蒙古势力的手段,结果就是葛尔丹先挂了。

对于西圌藏,满人皇帝康熙更直接,当时的西圌藏上层一直为争夺六世达圌赖的职位而内斗不已,也就是这样的内部争斗才有了巴桑结嘉措的崛起。

公元1713年,满人皇帝康熙干脆遣使册封五世班禅罗桑耶歇为“班禅额尔德尼”,为黄教树立了另一领袖,不等你们争斗了,我这直接封一个,等你们整明白更好,我这更好分权统圌治,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公元1720圌年,满人分兵两路进藏,以武力威胁册封格桑嘉措为达圌赖六世。

满人很狡猾,为了更好地推广佛教和维护统圌治,干脆废除了主管俗世的第巴职位,设立四噶伦管理西圌藏地方行政事务。彻底的实行政教合一,藏区就这样被完全的宗教化了。

满人政圌府和喇圌嘛的关系很微妙,可以说是满人整个统圌治政策的重要部分。

入关之前,满人采用满、蒙联合的手段对付明王朝,这期间是通过喇圌嘛拉近关系制造矛盾;

入关以后,为了巩固统圌治,更是通过喇圌嘛上层控制边疆地区。

满人康熙说的很直接:“蒙古惑于喇圌嘛,罄其家赀,不知顾惜,此皆愚人偏信祸福之说而不知其终无益也。”看到了吧,明知是愚惑无益,却还是多方扶植,其根本目的就是“除逆抚顺,绥众兴教”。

整个满人统圌治期间对待蒙古和西圌藏都是这个办法,满人乾隆在《御制喇圌嘛说》碑中更明确地指出:“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达圌赖、班禅),各部蒙古一心归之。兴黄教,即所以曳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番僧也。”可见满人推崇喇圌嘛教的用心。

在满清的扶植下,喇圌嘛教在全国,特别是在蒙藏和三北地区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仅西圌藏一地,在公元1737年属于达圌赖的寺庙就有3150多所,喇圌嘛302560人,农奴121438户;属于班禅的寺庙327所,喇圌嘛3670人,农奴6752户,总计寺庙(属黄教的)3477所,喇圌嘛316230人,所属农奴128190户。

到了满人快完蛋的时候也就是满人光绪期间(公元1882年),黄教光大寺庙就有1026所,僧尼491242人,在加上其他派别的(包括部分甘、青、康藏族地区)寺庙25000余所,僧尼76万余人,规模宏大吧。

看到上面的数字我想大家应该有所明白了吧,就这点而言,满人比李圌世圌民更狠,满人在初期极力拉拢蒙古和西圌藏一起折腾明帝国,在他们完成统圌治后很害怕再有什么人走上和他们一样的老路,为了以绝后患开始了苦心积虑的推广佛教,防止你们造圌反就得限制你们的发展。

按黄教戒律,首先是僧尼不得婚嫁,这个后代就能控制;其次喇圌嘛一般不事生产,特别是不能从事农业生产,这个再生产和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了限制。就他吧!只要认真的推广和给予大力的扶持,这项事业一定能在这两地方得到发展,这样的结果既能控制你圌的圌人口(都出家了,谁还能生育),又能控制你的经济,简直就是上上之选。

在满人的阴谋算计下,喇圌嘛人数到后期已经占到当时藏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同时喇圌嘛寺仅在前藏地区就有三千余所,喇圌嘛多达三十余万,而当地从事生产经营的百姓则只有十二万多户,这个倒挂很是神奇吧,能不能和会不会发展我想不用我再多啰嗦了吧。

蒙古也差不多,这样的数据就更明白了吧,不干活的人占到一多半,这就是对于这两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的直接影响。

这些喇圌嘛最早都是在满人扶持下生活和工作的,但是一旦已经形成了规模,满人就放手了,你们自己管自己吧,得!两地儿的所有财力物力都得用于这个事业的发展,要是还能有精力想点别的事才真是出了鬼了啊。

果然,蒙古和西圌藏从此就再也没能折腾出什么动静来,虽然满人的手段伎俩很卑劣,但是另一个结果却是维护了中国的疆域和领土,这点不管怎么说满人还是有些贡献的,平心而论,这些地方在他们之前还真不是我们的地盘。

当然,同理,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东北、南亚包括钓鱼岛等等我们之前的地盘也被满人给折腾干干净净,这事应该算是两清了。

满人大力发展的喇圌嘛教兴旺昌盛,当然不仅是在外围,在内部同样落地开花,这样的利好政策再次幸圌运的花落五台山,五台山再次因为特有的青黄两庙的发展格局受到至高无上的礼遇。


金五台应运而生(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8)

在很多的史书中,特别是满人和汉圌奸文人编撰的史书上,对于满人几个皇帝最大的施政纲领的描述都会有个字眼叫:“施仁政”。

要是看看他们的史书还真能被他们给忽悠过去,从顺治到康熙再到乾隆都这套词儿,似乎这几个满人皇帝和他们所代表的满人政圌权还真是那么回事。

事实就不用我再重复了,以多尔衮为首的最初统圌治者嗜杀无度,整个中国有想法的汉人基本都被杀光了,总不能都杀了吧,总得有人给他们当奴才干活吧,满人很贼,差不多的时候就给你来个仁政,政治纲领方面的“仁政”还怕说的不全面。那好,再给你整个教义和思想,在这样的前提下首先是这几个满人见天的鼓吹什么“仁孝”,在孝道上极尽之能事,什么太后、太皇太后都被由上而下的尊崇不已;

其次,历史上忠君的著名人物“关羽”也被大力的推成了偶像级巨星,一个武夫成了“大帝”,真不知道他的大哥该怎么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推崇佛教,但是他们推崇的佛教不是慈悲为怀(这点问问他们自己就知道了),他们推崇的是逆来顺受。

政治高压再加上思想灌输一起来,说什么也得把汉人彻底整成奴才才行。

在满人和汉圌奸文人的筹划和蛊惑下,忠君爱国、逆来顺受等等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的开始推广了,一得忠、二得忍,忠就是忠于满人,从心眼里认同奴才这个角色;其次就算是主子给你气受了也得忍着,因为只有忍才能获得新生,这辈子的苦都是为了来生或是挂了后去西方极乐世界;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帮狗圌日的自己为什么不忍。

佛教、喇圌嘛教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都得到了大力的扶持和发展,市场前景空前看好。

佛教受到重视,但并不是汉传佛教受益,一来满人最早接触的佛教就是喇圌嘛教,这个感情方面和思想方面多少都会有所倾向;其次这还是政治需要,满人之所以能顺利搞定明帝国,除了精干的汉圌奸团队外最关键的还有两盟友,蒙古人和藏圌人,但是这两盟友在满人得势后并没能享受到盟友的胜利成果的分享,反而从当初的盟友变成了下属。

本来的平等关系在创业成功后居然成了下属,这两盟友很是不服,之后的分别造圌反也顺理成章,当然,满人秉承了一贯的原则,剿杀了事。

但是,满人很担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事没完没了的很纠结,喇圌嘛们顺应时代的接受了化干戈为玉帛的的重要任务,西圌藏首先在这套路子下被顺利消弱了,蒙古更惨,为了全面保证喇圌嘛教的全面渗透,满人政圌府专门明确规定:

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圌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圌嘛;也就是说你家人甭管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这绝对比天朝的计划生育来的更有效。

而且最关键和最实惠的是,只要出家就由满人政圌府管了,不用种地、不用干活,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这种卑劣的手段不用我再解释效果了吧,满人折腾的曾经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蒙古人越来越少,都成了喇圌嘛了,喇圌嘛越来越多绝对也是麻烦事,都不干活谁养活啊,得!全到地大物博的中国去吧,去那接着给我挖掘信徒,推广教义。

但是这样的政治举措首先必须得给这些游手好闲的群体找个地方落脚啊,这地儿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多少还得有些群众基础,同时最关键的得是一风水宝地,这就是我们的五台山被选中的政治原因。

题外话:关于五台山风水的认识这点上,我国历朝历代的政圌府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唯一傻不拉及没看出来的就是我们的风水鼻祖道教,唉!所以说道教的道士要是给你看别的还行,看风水您还真的考虑清楚,慎重慎重!

五台山就是在这个前提下首先得到了满人政圌府的重视,离北京近,离蒙古也近,一来安置费用比较节省,二来万一万一出了问题也好收场,从北京到五台山骑马也用不了几天,部队好调动,这是五台山被看重的地理原因。

其次,迷圌信落后的满人认为文殊菩萨的另一种称谓“曼殊”,和他们的发祥地“满洲”听上去差不多,这事经过大家推崇和宣讲,起码能在佛教界获得高度认可。

虽然这种说法很多人不信,但是满人皇帝乾隆在公元1786年去五台山的时候,按照厚脸皮的惯例还是写过了一首题曰《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的七言律诗(此诗被马屁文人和喇圌嘛用用汉、满、蒙、藏4种文字镌刻于汉白玉质地的四方碑石上,该碑现存于五台山菩萨顶大文殊院东院,大家去了可以看下,反正我看了后吐了口口水)。

诗中末两句为:“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

当然这诗连上字都是一团臭狗屎,不过自诩为文治武功都很了不起的满人皇帝乾隆害怕别人看不懂自己这首二流子打油诗,还专门加了个注解:“曼殊对音即满洲。今卫藏呈进丹书均称曼殊师利大皇帝。竺兰宝号与我朝国号相符,用征亿万年无量福祚也。”

我想,这大家应该都看明白了吧,满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身份,居然厚着脸皮把印度人“文殊菩萨”认作为自己的祖圌宗化身,这种精神头还真和当今的韩国人一样。

这些事就不多说了,反正是满人觉得推崇佛教就必须推崇文殊,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满人地位、出身之显赫,五台山既然是文殊菩萨的指定道场,这地自然而然的必须受到第一眷顾,这是迷圌信原因。

题外话,大家去五台山的话可以注意下五台山的佛寺在满清以后重修重建的经常采用宫殿样式,完全不避满人忌讳,而且大量使用红墙黄瓦式龙凤图案,要知道在北京这种建筑也是受到极大限制的,这点有的说是和满人皇帝顺治在这出家,按我说这绝对是扯,这点其实就是满人内心里希望他们就和文殊菩萨一样,永远当主子。

再次,五台山一直以来的青黄两庙并举的特殊氛围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毕竟喇圌嘛们都知道这地,而且貌似来的也都能适应,这事不用太费劲而且也不会遭到过多的抵触,这是传承原因。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人的因素,五台山的和尚比较听话,不管谁当权,让干嘛就干嘛,只要给钱给政策就行。

当时在明末的时候很多汉人为了避免满人的剃头政策纷纷选择出家当和尚,这里面有很多的学者士人,这些人当了和尚后依然在地下通过各种渠道从事反清复明的运动,出家和活跃的地点大部分都在南方,要知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学问的人,往往很快就能运用佛教的理论来引导当时反对满人的舆论,这点让满人很头疼,但是五台山很奇怪,五台山的和尚对这事好像从来就不感冒,这事不仅我,我估计满人也很费解。

关于这事我给个我的荒唐猜测吧,五台山的和尚本来没什么,但是在当时从事反清复明运动的重要组织者顾炎武其人很让五台山的和尚讨厌,这位学者很有意思,没事找事的对五台山的佛教史实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考订。

在《五台山记》中说:“五台在汉为虑掳县,而山之名始见于齐。其佛寺之建,当在后魏之时。”又说:“而彼教之人,以为迦叶摩腾自天竺来,即居是山。不知汉孝明图像之清凉台,在洛阳(白马寺)而不在此(五台山)也。”

作为学者,顾炎武先生对五台山的起源做了认真的考证,明确地指出,明代的著名和尚“镇澄”做的《清凉山志》中是将佛教典籍中关于迦叶摩腾来华后居住的洛阳白马寺清凉台,误当作清凉五台山了。

随后,这事就以讹传讹,说实话顾炎武说的很有些说服力,但是五台山的和尚很不爱听,明明我们可以和白马寺相提并论的,你非得把这事给整的那么明白干嘛,都整明白了还要我们和尚干嘛,还有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东汉建寺,你非得延后几百年到北魏,我这段历史是你说改就改的吗?和尚们很生气,随后集体对以顾炎武领衔的反清复明的文人很仇恨、很反感,连带他们从事的事业也一并很反感。

或许是这个原因,反正是给了满人机会,这应该算是五台山和尚顺从的原因吧,有点小荒唐啊。其实更大的真实的可能是五台山一直都是喇圌嘛们的天下,禅宗虽然人多,但是说话不算数,而且大部分都是研究学问的,没什么大用。

所有利好原因综合下来,五台山获得了满人政圌府的高度认同,也正是在满人政圌府的鼎力支持下,五台山开始从佛教众多名山大寺中脱颖而出,登上了中国境内佛教名山第一的宝座,“金五台”由运而生。


大喇嘛在五台山算是抖起来了(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59)

满清在顺治统圌治年间,就与以上我讲到的原因,开始着力发展五台山佛教,特别是喇圌嘛教的发展,为了壮大和均衡五台山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势力,满人在五台山特区公布了即将实施的优惠政策,同时开始统计目前喇圌嘛教寺院数量,可以说不仅政策极其优惠,而且还会有大笔专项资金供寺院扩大经营,同时藏传佛教的寺院员工各项工资、福利待遇都将参照国家高级公务员标准执行。

此项政策一经发布马上就在平静的五台山掀起了轩然大圌波,一向听话老实的和尚们奔走相告,纷纷主动找关系托熟人要求改换门庭,积极响应满人政圌府号召,都要求将原有的什么禅宗啊、净土宗啊、华严宗啊都统统改成密宗,和尚们都主动要求改变身份变成应景时髦的喇圌嘛,一时间五台山一带连制作喇圌嘛工作服的材料“黄布”都各处断货,更有甚者居然还有和尚四处宣扬干脆整个五台山地区都改成喇圌嘛教得了,这样就避免了大家互相竞争而导致内部分配不均。

总而言之,这种现象不仅让所有的佛教界大跌眼镜,而且也让制定政策的满人措手不及,不过就与资金有限和政治需要(这点很重要,不能让五台山只有喇圌嘛,要真成了这样保不齐这地还真就不好控制)。

满人政圌府紧急宣布只将五台山十座青庙改为黄庙,随后为了避免出现和尚们争先恐后自行先变更寺院的情况出现,满人马上接着宣布的十家寺院的名称,顺理成章也只有这十家的和尚“幸圌运”的变成了喇圌嘛,没被排上的只能顿足捶胸的怨天尤人啦。

从此,五台山出现了大批的新生代汉圌族喇圌嘛,这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

在公布了喇圌嘛寺院的变更后,满人皇帝顺治又公布了新一任掌管五台山佛教的管理班子,这个新任班子的出台很有点讲究,主管领导全部是空降部队,而且全是京城一带的大喇圌嘛,之前雄心万丈的五台山和尚居然连个副职都没混上,由此可见随风倒的和尚连主子都有点看不上啊。

五台山佛教管理处主任一把手:阿王老藏,这位大喇圌嘛主抓全面工作;

五台山佛教地产管理处主任兼工程款财务总监:老藏丹巴,这是管钱和负责扩建工程的;

五台山整个管理班子就由这两位具体落实,两位领导人根红苗正,全都是经过满人长期训练的忠心喇圌嘛,在这样的人管理下才能让主子放心,不然五台山原来这帮墙头草没准儿哪天就往那边偏了都还真是说不好,关于这两位名喇圌嘛就简单介绍下吧:

阿王老藏,俗姓贾,北京西山人。10岁出家,18岁受具戒,究明瑜伽密法。

满人顺治年间奉满人命令至五台山,总圌理番汉事务,食奉台邑,住菩萨顶。

再后来的满人康熙年间还得到了康熙的高度认可,被封为“清凉老人”,赐龙袍、貂座等物。

五台山在他的管理下修葺寺庙,讲经说法,整理经藏,可以说也是为五台山佛教做出很大贡献。圆寂后,塔于五台山凤林谷。

老藏丹巴,俗姓赵,山东莱州(今掖县)人。虽然是山东人但是出身却在北京,拜京师崇国寺僧为导师,后来积极响应满人政圌府的号召,积极努力的拜在西圌藏沙门蓝建巴门下,又成为了一个藏传佛教的喇圌嘛。

作为最早相应满人宗教政策号召的一批人,很受满人的重视,在这个关键时刻被任命了五台山管理处的二把手,而且专门负责专项资金的使用的大肥差。

到五台山后,积极配合一把手的工作,狠抓各项事务的落实,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亲自深入基层,几乎把五台山境内的黄教寺院住了个遍。罗睺寺、清凉寺、菩萨顶这些寺院的改造都是经他手完成的。

特别是在菩萨顶,重修经堂、精益求精,在后来的满人皇帝康熙巡台至菩萨顶时,也深感尊严峻肃,奖励有加。因为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康熙现场宣布加大对五台山佛教的支持力度,重修五顶精蓝,还是由老藏丹巴落实,“命发帑金三千两,重修菩萨顶大文殊院及南台普济寺、东台望海寺、中台演教寺、北台灵应寺、西台法雷寺。”。

感激涕霖的老藏丹巴在公元1684年再接再厉,陈请菩萨顶大殿改覆碧琉璃瓦,并得到批准和实施。

后被满人皇帝康熙封为“清修禅师”、提督五台山番汉大喇圌嘛。

当然,这位大喇圌嘛除了营建了工程建设外还是做了很多的学术工作,这点还是值得纪圌念和敬仰的,最突出的就是在《清凉山志》一书上,组织编纂了《五台山新志》10卷,增添了不少内容和考证了一些史实。

据说满人皇帝顺治本人也非常信佛,而且在宠妃挂了后还一门心思的想出家,当然这都是野史,要是真信佛就不会有宠妃,也不会因为宠妃挂了才想出家,相比之下我更相信他是得梅圌毒挂了的。

顺治挂了后,康熙接上了,五度朝礼五台山。每次朝山,都不顾山高路险和气候严寒,“亲礼五顶,各寺拈香。”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首次朝台返京行至五台县石嘴东的山谷时,“忽有虎伏林莽间,亲挽雕弓射之,虎应弦毙,因抚臣请,赐名射虎川。”后来拨专项资金“发帑金三千一百八十两”,在射虎川建寺名“台麓寺”,后来这也成为了五台山的第二大喇圌嘛寺。

其次康熙做了一件让人很费解的事:

《山西通志》:“于菩萨顶设立永镇把总一员,马兵10员,步兵30名,护守香火供器”。

在五台山专门安置军队卫护这事很是蹊跷,很多的野史都是从这开始猜测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不过这个以我的看法应该不是,更有可能的是喇圌嘛们的兴起和喇圌嘛庙的强势发展这时已经引起汉传佛教的不满,甚至很有可能引发了汉传佛教的集体抗议,康熙此举极有可能就是为了震慑这些想叫板的和尚,这么点人保护什么人或东西都不现实,最大的可能就是威慑。

想当初最早的时候,和尚们就是凭着汉明帝的支持把道士们赶走了,现在轮到他们成了彻彻底底的钉子户,当年他们的祖先(那两外国和尚)怎么欺负道士的,现在喇圌嘛们就怎么欺负他们。

不幸而又滑稽,历史在这一刻奇迹般的轮回了,可能他们也想抗争,但同样在满人势力、政圌府背景下干脆来个驻军。

之后,有权有势的菩萨顶就成为满人指定的管理五台山佛教事务掌印札萨克大喇圌嘛的居处,前后共驻锡过19任札萨克大喇圌嘛。原来的汉传佛教的大师们都歇了,最好的地方、最好的风水都给人家了,还真是因果报应。

后面就轮到自以为才子的乾隆了,这哥们儿事事效法爷爷康熙,更六度朝礼五台山。而且在八十高龄,但仍带领蒙古王公第六次朝拜了五台山。

在这六次旅游观光活动中,满人皇帝乾隆不仅给五台山留下了很多到此一游的烂字(制碑文8篇,题匾45块),而且还拨款修葺演教、望海、法雷、普济、灵应、显通、殊像、碧山、镇海等20余寺。

前一件丢人现眼,后一件好歹对五台山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算是对五台山佛教的善举吧。

再之后的满人皇帝就很少来了,前几任满人皇帝在消耗和掠夺了明帝国的财富积累后,后几任满人皇帝明显感到整个中国已经没多少油水了,全国性的饥圌荒和动荡,这些满人贵圌族整天的惶惶不可终日,也没工夫照顾喇圌嘛和和尚们了,虽然偶尔也有些动作,但是已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如公元1883年,满人皇帝光绪年间还重建了大万圣佑国寺,称为极乐寺。

另外还有件事的说下,满人中最杰出、最体现满人嘴脸的慈禧专门写了“真如自在”四字,赐予当时的普济和尚,如今还存于南山寺,被五台山的和尚们奉为至宝,这点我一直很费解。    五台山的名僧(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60)

在满人皇帝的大力推崇下,五台山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飞速发展,青庙与黄庙的总数已经达到了百余座的规模,这个数字可以参照对比下五台山之前的数据:

佛教最兴旺的北齐年间时号称200余座,当然这个水分很大,只能参考;

唐大中年间相对靠谱,能查到有名的也就⑥4座;

宋代嘉祐年间可查到有名的72座;

明万历年间据碑刻是90座,明帝国的记载相对严谨,这90座还给分了4个等级,其中大寺12座,五顶寺庙5座,诸山中小寺39座,诸山丛林精舍34座。

满清续修的《清凉山志》收载寺庙是104座,其中五座台顶以内的寺庙称台内寺庙,有68座;五座台项以外的寺庙称台外寺庙,有36座。

以上的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从里面就能看出其实五台山的发达和兴旺还是在满人的统圌治圌下开始的,靠谱的说,正是在满人的努力下才有了五台山的今天。

关于这点五台山的尊胜寺有一副对联说的即明白又直接,上联:“神仙阁上起会”,下联:“公侯洞下往来”。同样在五台山显通寺还有另外一副对联,上联写“帝泽握禅林奖字表功”,下联则是“皇恩荣藏宝赐传美”。

这些其实和我之前说到的佛教的发展离不开政圌府的支持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五台山却是在一群殖民地政圌府的支持下发展的,这点让我很遗憾。

兴旺的五台山的一百多座寺庙中黄庙(即喇圌嘛庙)占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少,但是精,而且汉传佛教虽然人多势众但也归人家管,虽然名义上是分制,喇圌嘛寺由住在菩萨顶的“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圌嘛事务掌印扎萨克(札萨克,蒙古语音译,为执政之意)大喇圌嘛”统辖;和尚寺由设在显通寺的都纲司管理,僧官称“都纲”;不过,光听听两边这名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我想就不用我多解释了。    在喇圌嘛教如此推崇的背景下,蒙古和藏族的佛教徒也逐渐的开始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的崇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内外蒙古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檀施云集。”

“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诚贡献者,不绝于道。”

这些都是简单的描述,比较详实的是在满人光绪年间,蒙古族的莫勒郡王阿那达阿沁尔,一次施舍给五台山善财洞寺的财物,仅白银就有一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他们推崇佛教而感恩戴德的,蒙古人那会都当喇圌嘛了,根本就没钱,他们的钱是满人给的,满人的钱哪来的就不用我再多啰嗦了吧。

在满清期间虽说五台山的发展很顺利,但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发展情况很有点意思:佛教大师级人物。

当时在五台山有名的高僧大都是喇圌嘛,看来佛教从业人员素质也和政圌府的支持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啊。

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大喇圌嘛外还有一位也很厉害,而且也是因为这位大喇圌嘛的出世让五台山在喇圌嘛界也出现了两大分支,以菩萨顶为首的扎萨克系和以章嘉呼图克图为代表的章嘉系。

前面一支流派就不多说了,著名人物很多,后面的章嘉系还真的专门说下。

章嘉呼图克图也是喇圌嘛教中的一个大转世活佛系统,第一世名扎巴悦色,藏族,生于青海互助红崖子张家,由此而得名。原名叫“张家活佛”,后嫌“张家”太俗,改成“章嘉”。

之前的第一任活佛很一般,但是从第二世活佛开始就很不一般,而且从青海转战内蒙又转战到五台山,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确实比较厉害。

章嘉活佛二世:阿旺罗桑曲旦,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⑥42年),藏传佛教著名的政治家五世达圌赖的弟子。

满人康熙年间(公元1705年),受封为“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晚年受命住锡五台山。

章嘉二世通晓汉、藏、满、蒙四种语言文字和梵文,曾以汉、藏、满、蒙四种文体翻译《大藏经》中的咒语。满人乾隆年间圆寂,年一百四十五岁(不知道真的假的),满清为其隆重安葬,“建塔于(五台山)镇海寺”。

章嘉活佛三世:若必多吉,甘肃凉州人。学识广博,懂汉、满、蒙、藏、梵等多种文字。满人雍正年间(公元1734年)袭封“灌顶普惠广慈大国师”,按照满人记载是辅佐满清维护国家安定、促进蒙藏与祖国统一中贡献卓著,可以称得上首先是为政治家,其次才是为喇圌嘛。

撰写了藏文的《圣地清凉山志》、《道歌》等。园寂后满人皇帝乾隆予以“金顶玉葬”,塔于镇海寺普乐院。

满人统圌治初期五台山规模宏大的黄庙就有二十六处,“黄衣僧(喇圌嘛)恒千余人。”后期更是不断扩大,仅菩萨顶一处就有喇圌嘛僧五百六十一人。

而禅宗的青庙虽然没什么作为,但凭着五台山的整体势头也整出七十八所,和尚虽然没什么出名的,但人数也在千人左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五台山形成了所谓的十大青庙,十大黄庙之称。

据说为首者称五大去处,计有青庙3座: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黄庙2座:菩萨顶、罗睺寺。按现在时髦的说法,这五个地方是去五台山必须要去的地儿。


五台山的名僧(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60)

在满人皇帝的大力推崇下,五台山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飞速发展,青庙与黄庙的总数已经达到了百余座的规模,这个数字可以参照对比下五台山之前的数据:

佛教最兴旺的北齐年间时号称200余座,当然这个水分很大,只能参考;

唐大中年间相对靠谱,能查到有名的也就⑥4座;

宋代嘉祐年间可查到有名的72座;

明万历年间据碑刻是90座,明帝国的记载相对严谨,这90座还给分了4个等级,其中大寺12座,五顶寺庙5座,诸山中小寺39座,诸山丛林精舍34座。

满清续修的《清凉山志》收载寺庙是104座,其中五座台顶以内的寺庙称台内寺庙,有68座;五座台项以外的寺庙称台外寺庙,有36座。

以上的数据大家可以对比,从里面就能看出其实五台山的发达和兴旺还是在满人的统圌治圌下开始的,靠谱的说,正是在满人的努力下才有了五台山的今天。

关于这点五台山的尊胜寺有一副对联说的即明白又直接,上联:“神仙阁上起会”,下联:“公侯洞下往来”。同样在五台山显通寺还有另外一副对联,上联写“帝泽握禅林奖字表功”,下联则是“皇恩荣藏宝赐传美”。

这些其实和我之前说到的佛教的发展离不开政圌府的支持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五台山却是在一群殖民地政圌府的支持下发展的,这点让我很遗憾。

兴旺的五台山的一百多座寺庙中黄庙(即喇圌嘛庙)占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少,但是精,而且汉传佛教虽然人多势众但也归人家管,虽然名义上是分制,喇圌嘛寺由住在菩萨顶的“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圌嘛事务掌印扎萨克(札萨克,蒙古语音译,为执政之意)大喇圌嘛”统辖;和尚寺由设在显通寺的都纲司管理,僧官称“都纲”;不过,光听听两边这名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我想就不用我多解释了。

在喇圌嘛教如此推崇的背景下,蒙古和藏族的佛教徒也逐渐的开始对文殊菩萨和五台山的崇仰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内外蒙古进香者,每年四月至十月,络绎不绝,檀施云集。”

“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诚贡献者,不绝于道。”

这些都是简单的描述,比较详实的是在满人光绪年间,蒙古族的莫勒郡王阿那达阿沁尔,一次施舍给五台山善财洞寺的财物,仅白银就有一万两(这可不是小数目)。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他们推崇佛教而感恩戴德的,蒙古人那会都当喇圌嘛了,根本就没钱,他们的钱是满人给的,满人的钱哪来的就不用我再多啰嗦了吧。

在满清期间虽说五台山的发展很顺利,但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发展情况很有点意思:佛教大师级人物。

当时在五台山有名的高僧大都是喇圌嘛,看来佛教从业人员素质也和政圌府的支持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啊。

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大喇圌嘛外还有一位也很厉害,而且也是因为这位大喇圌嘛的出世让五台山在喇圌嘛界也出现了两大分支,以菩萨顶为首的扎萨克系和以章嘉呼图克图为代表的章嘉系。

前面一支流派就不多说了,著名人物很多,后面的章嘉系还真的专门说下。

章嘉呼图克图也是喇圌嘛教中的一个大转世活佛系统,第一世名扎巴悦色,藏族,生于青海互助红崖子张家,由此而得名。原名叫“张家活佛”,后嫌“张家”太俗,改成“章嘉”。

之前的第一任活佛很一般,但是从第二世活佛开始就很不一般,而且从青海转战内蒙又转战到五台山,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确实比较厉害。

章嘉活佛二世:阿旺罗桑曲旦,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⑥42年),藏传佛教著名的政治家五世达圌赖的弟子。

满人康熙年间(公元1705年),受封为“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晚年受命住锡五台山。

章嘉二世通晓汉、藏、满、蒙四种语言文字和梵文,曾以汉、藏、满、蒙四种文体翻译《大藏经》中的咒语。满人乾隆年间圆寂,年一百四十五岁(不知道真的假的),满清为其隆重安葬,“建塔于(五台山)镇海寺”。

章嘉活佛三世:若必多吉,甘肃凉州人。学识广博,懂汉、满、蒙、藏、梵等多种文字。满人雍正年间(公元1734年)袭封“灌顶普惠广慈大国师”,按照满人记载是辅佐满清维护国家安定、促进蒙藏与祖国统一中贡献卓著,可以称得上首先是为政治家,其次才是为喇圌嘛。

撰写了藏文的《圣地清凉山志》、《道歌》等。园寂后满人皇帝乾隆予以“金顶玉葬”,塔于镇海寺普乐院。

满人统圌治初期五台山规模宏大的黄庙就有二十六处,“黄衣僧(喇圌嘛)恒千余人。”后期更是不断扩大,仅菩萨顶一处就有喇圌嘛僧五百六十一人。

而禅宗的青庙虽然没什么作为,但凭着五台山的整体势头也整出七十八所,和尚虽然没什么出名的,但人数也在千人左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五台山形成了所谓的十大青庙,十大黄庙之称。

据说为首者称五大去处,计有青庙3座: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黄庙2座:菩萨顶、罗睺寺。按现在时髦的说法,这五个地方是去五台山必须要去的地儿。


五台山的天是喇嘛的天(四大名山说开去之五台山篇161)

关于五台山有件很奇怪的事,按说五台山是在满人政圌府一贯支持下的佛教圣山,而且主推喇圌嘛,但是在整个藏传佛教自己的典经中中特别是黄庙中的名山名寺并没有五台山,不知道是藏传佛教的不重视还是五台山另成体圌系我还真是没想明白。

不过这些在满清统圌治后后期似乎能看出一点端倪,当时的五台山是最杰出的大喇圌嘛、大政治家章嘉七世主事。

章嘉七世:罗桑班第达丹毕蓉梅,公元1⑧90年出生于青海省一藏族家庭,公元1⑧99年被定为章嘉活佛的转世,只有8岁的章嘉七世奉诏晋京,驻系锡嵩祝寺,蒙满人皇帝光绪召见,受封继位为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赏乘黄舆,颁赐金印,次年授为札萨克大喇圌嘛,前面说过这个所谓“札萨克”是蒙古语,就是执政的意思。

说到这还的说句题外话,满人很狡猾,为了更好地控制蒙古各部落,由上而下的将蒙古原来的24部重新划分为49旗,每旗都设札萨克一人,由王公中选拔担任,如果有功劳,比如忠心侍奉满人就诏封世袭,这个旗的札萨克就能世袭,但是一旦不忠心取消也由满人说了算。

在满人的管理体圌系中这个旗主的权力很大,掌管全旗的军事、行政、司法等各项事务,就是一方的土皇帝,这就等于在蒙古部落中分化出来49个土皇帝,个个平级,可以肯定的是这49个哥们儿自己内斗都斗不完,就别提什么统一抵抗满人统圌治的故事了。

满人皇帝光绪封章嘉七世为黄教的札萨克,就等于境内的黄教都归他管,同时命其长驻北京,继承章嘉活佛前世所有封号。

但是,就与西圌藏地区的达圌赖和班禅系活佛的制度,这位章嘉活佛只管蒙古地区、青海和中国的五台山地区,蒙古49旗、青海29旗,总计有为数十万喇圌嘛都归他管,甚至包括西圌藏的部分地区都是他的地盘。

关于这点,是不是满人为了制衡西圌藏活佛专门支持的另一个活佛体圌系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在满人期间才成型的活佛体圌系绝对能在政圌府的支持下和原本的藏传佛教的活佛分庭抗礼,而且事实上也正是通过这位活佛的努力,完全的控制了除了西圌藏地区以外的所有地盘,后来驻锡五台山的章嘉活佛很可能因为政治或是权力分配等原因和达圌赖、班禅多少有些分歧,所以,藏传佛教的嫡系对这一支并不是很认同。

公元1901年,章嘉七世到五台山驻锡镇海寺,朝拜各寺,诵经拜佛。

同年夏天到多伦,驻锡汇宗寺,按前世惯例,以统管蒙古藏传佛教札萨克大喇圌嘛身份,视察自己管理的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发展情况。

公元1904年9月,巡视完毕的章嘉七世回到北京述职,向满人汇报了本次考察成果。满人政圌府对这位尽心尽责的小活佛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在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后很满意,除了任命管理京城及蒙古藏传佛教外还颁给“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的印绶和敕书。

公元1911年,章嘉七世正式赴五台山住镇海寺,坐禅诵经。

虽然章嘉活佛很尊重满人政圌府,但很可能对满人这动辄颐指气使的劲头很不满,我认为章嘉活佛要么是对满人不满,要么就是深受达圌赖活佛政教合一的影响,总之在公元1912年(这个日期非常值得纪圌念)满人皇帝退位的时候,这位大师马上进圌京并发表声明拥护民国政圌府,并拿出五台山资金赞助共和活动,说实话这事办的对满人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但是对整个中国而言绝对是识大体的行为。

就与章嘉活佛的积极表态和拥护共和,刚成立的民国政圌府加封章嘉活佛为“宏济光明大国师”尊号,并加给年俸银一万元(看到了吧,国家公务员编制,之前的俸禄是年薪十二万大洋)。

而且,不仅对活佛本人推崇备至,而且为了体现一人得道的精神,还加封七世章嘉老爹为“辅国公”,母亲为“公夫人”,其弟被授予三等嘉禾章(一种功勋奖章),其师达齐扎木苏授予“莫尔根堪布”尊号。

公元1916年1月再加封“昭因阐化”名号,册封为“大总统高等顾问”“灌顶普善广慈宏济光明昭因阐化综持黄教大国师”,并发给金册,再加年薪1000大洋,并由陆军拨一支警卫马队,随身护卫。同时,为了方便活佛办公和管理,还为活佛的办公地点五台山镇海寺配备了秘书处、警卫处、电台服务处等职能部门。

关于这点还真是有点费解,民国政圌府对章嘉活佛出奇的尊重,在整个民国佛教领域的地位几乎就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至今还是这样的局面。

题外话:章嘉活佛后来去了台湾,至于为什么民国政圌府对他如此的重视,里面到底有什么根源我还真没查出来,可能台湾那边有记载,谁知道拜托和我说下,不胜感激。

五台山的喇圌嘛教因为民国时期章嘉活佛的杰出表现影响了整个五台山黄教的流派,管理流派从之前的两支(菩萨顶和罗睺寺)变成了一支(镇海寺),或许这也就是五台山黄教在整个藏传佛教系独立出来的一个原因,达圌赖系和班禅系发展方向倾向于西圌藏本土和周边,而章嘉系从这时开始倾向于蒙古和内地。

而五台山的黄教核心也由之前的菩萨顶和罗睺寺转变为镇海寺。

民国政圌府的努力和支持没有白费,在民国初年,正是由于七世章嘉活佛的劝导作用和影响,内蒙古各盟盟长、王公及贵圌族、喇圌嘛、庶民决心内附,抵制了喀尔喀(外蒙)哲布尊丹巴煽动“蒙古独立”的分裂活动,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圌族的团结。

公元1929年,就与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前景,国民政圌府特准七世章嘉活佛在全国南京、北平、太原、张圌家圌口等地设立“大国师章嘉活佛办事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宗教教义。

而同时章嘉活佛还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积极响应国家政治转型,这事说起来还得扯回到满人统圌治期间,满人皇帝顺治曾在五台山以身许佛,愿入空门,至于是不是真的出家到了五台山我不知道,但是这事确实有点奇怪。

顺治的儿子康熙当政后,公布了一条很奇怪的法令,加封五台山的阿王老藏为“札萨克大喇圌嘛”,这个之前说过,但是同时还赐予了“尚方宝剑”:

一;凡系不法庶民,有违反教规者,可先斩后奏;

二;菩萨顶法事所需开支费用,可随需要征收。

这两项具体政策可以说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斩后奏这事还真是不知道康熙是不是真的崇佛,是不是懂佛教,反正这项条令的公布就等于标志着这地儿以后就成了五台山绝对的霸主,菩萨顶一系的喇圌嘛可以说在满清时期在五台山一带权势熏天。

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公元1917年,期间五台、繁峙、代县三县的民众对这些大喇圌嘛的任意作为实在忍无可忍,共同推举代表向当时的山西都督阎锡山请圌愿,要求废除菩萨顶向三县人民征敛实物的旧制。

但是因菩萨顶大喇圌嘛之前的余威再加上民国也对五台山喇圌嘛尊崇有加,山西霸主阎锡山也只能对此事表示十分同情,这事他也不敢插手,但是听说了这事后的章嘉活佛却体现了政治家的觉悟,年仅28岁的章嘉活佛马上出面召集了各方代表汇聚镇海寺(这会这地有了个时尚的新名字叫五台山蒙旗宣化使行署),经过协商后和山西省政圌府一起,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菩萨顶大喇圌嘛的特殊权力,反正这优惠政策和他也没什么关系,也算是顺应民心了。

这件事就显示了年轻的章嘉活佛不同凡响的能力和远见,积极响应了共和政圌府的要求,满足了社会民众的需求并赢得了民众的极大好感。当然,最大的好处还是通过此举一举端掉了五台山黄教之前的领袖菩萨顶系喇圌嘛。

也就从这开始五台山黄教彻底变成了章嘉活佛的天下,之后是每逢章嘉活佛巡视后蒙古回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都必亲自接见,以贵宾礼相待,设宴款待,安排专人迎来送往,并通令沿途各县给予各种便利,同时五台山周边的民众也因为活佛此举而对章嘉活佛推崇不已,纷纷以活菩萨供奉,这时的章嘉活佛成了五台山彻彻底底的一方精神领袖。